触龙说赵太后翻译范文

时间:2023-04-09 20:4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触龙说赵太后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触龙说赵太后翻译

篇1

摘 要: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商务印书馆1999年修订本)是目前高校文科专业普遍使用的教材,具有广泛的影响。然而金无足赤,该书依旧存在一些不妥之处。其文选部分注释中的“属引”“乃自强步”“盛气而揖之”“絺”“劝”尚存疑问,本文对其中解释存有未尽之处予以辨析。

关键词 :郭锡良 古代汉语 注释

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以下简称“郭注”),是目前高校文科专业普遍使用的教材,具有广泛的影响。然而金无足赤,郭注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妥之处。笔者就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个人意见,以就教于方家。文中括号所标页码均出自郭注。

一、属引

《水经注?巫山巫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郭注:“常常有山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呼叫,叫声像一种悠长的歌曲非常凄凉特别。属引:‘属音引调’的意思。古时指人的歌唱,在此形容猿啸,是一种拟人写法。”(20页)此处注释欠妥。

郭注增添了“音、调”二字,用“属音引调”偷换“属引”概念,并借拟人一说来迁就,而后得申其说为“叫声像一种悠长的歌曲”。这样迂曲的解释,正是犯了古人所说的“增字为训”的错误。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一《通说下》“增字解经”条:“失其本训而强为之说,则阢陧不安。乃于文字之间增字以足之,多方迁就而后得申其说,此强经以就我,而究非经之本义。”

从语源来看,《仪礼?既夕礼》中已出现了“属引”一词。卷三十八“属引”下郑玄注:“属,犹着也;引,所以引柩车。”指“用绳索拴在车前横木拉着前行”,即“牵引”,进而又引申为“接连不断”义。上揭《巫山巫峡》中的“属引”一词,郭在贻《训诂学》认为北京大学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注释“谓猿声接连不断”,这个注解平实允当。在词义上,“属”有“连属”义,“引”有“延长”义,翻译成“接连不断,无懈可击”。从结构上看,“属引”是形容词性谓语动词,与“凄异”能组成联合结构。语法上,“属引凄异”前省略了主语“长啸声”,将“属引”翻译成接连不断,可与之后的“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相呼应。故全句可译为“常常有高处的猿猴长啸,(长啸声)接连不断,凄凉特别”。

二、絺

《勾践灭吴》:“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郭注将“絺”解释为“夏天穿的葛细布”。(157页)此处注释欠妥。

这里想表达的是以葛为材质而织成的布,应称为“葛布”。其他以葛为材料制作的,比如“葛纱”,是用葛织成的纱;“葛帔”,是用葛织成的披肩。如《南史·任昉传》:“西华冬月著葛帔綀裙,道逢平原刘孝标,泫然矜之,谓曰:‘我当为卿作计。’”清赵翼《至苏州瘦铜子孝彦来见泫然有作》诗:“葛帔相看泪满衣,贫官门户已全非。”用葛织成的精细布料,则应称为“细葛布”,不应作“葛细布”。如《论语·乡党》:“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絺綌”为布的统称,而“绤”的解释为“粗葛布”,与此相对应,“絺”就应该释为“细葛布”。《说文·糸部》云:“絺,细葛也。”在《小尔雅·广服》里“葛之精者曰絺”,也同样释为“细葛布”。此外又有“絺衣”译为“细葛布衣”;“絺素”译为“细白葛布”。如《史记·五帝本纪》:“尧乃赐舜絺衣,与琴,为筑仓廪,予牛羊。”张守节正义:“絺,细葛布衣也。”又有“絺素”,如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令我采葛以作丝,女工织兮不敢迟,弱於罗兮轻霏霏,号絺素兮将献之。”所以上文的“絺”应释为“细葛布”。

三、劝

《勾践灭吴》:“果行,国人皆劝。”郭注“劝”解释为“勉力”。(163页)此处注释欠妥。

“勉力”当作“勉励”。“勉力”是“努力、尽力”的意思,而“勉励”是“劝人努力、鼓励”的意思。前者是指个人的主观努力,后者是对他人的一种期望。据文“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可知都是一方对另一方的鼓励和劝勉,对象是他人,所以应释为“勉励”。《说文·力部》释为:“劝,勉也。”荀子的“劝学”是“鼓励学习”,古代所谓“劝农”“劝耕”“劝穑”都是“鼓励生产”。这些都是近于“勉励”的意思,而不是“勉力”。再如《答李翊书》:“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所贬也。”“劝”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劝勉。《韩非子·难势》:“无庆赏之劝。”《左传·成公十四年》:“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这两处的“劝”都是“勉励、奖励”义。《史记·货殖列传序》:“于是太公劝其女工,极技巧。”“劝”即“鼓励、勉励”义。在文献资料中,几乎未见将“劝”释为“勉力”义的。因而上文的“勉力”应该作“勉励”。

四、盛气而揖之

《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郭注“揖”解释为:“拱手礼。《史记·赵世家》中‘揖’作‘胥’。‘胥’通‘须’,等待的意思。”(173页)此处注释欠妥,前半部分“拱手礼”三字应删去。

裘锡圭《〈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章中的错字》中说:“《赵策》:‘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赵世家》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旧以下句“入”字属此句,非是)。清人黃丕烈《重刻剡川姚氏本战国策札记》、王念孙《读书杂志》都指出《赵策》‘触龙’当从《史记》作‘触龙言’。元人吴师道《补正》指出《赵策》‘揖’字当从《史记》作‘胥’(王念孙说同)。帛书本此句正作‘左师触龙言愿见,大(太)后盛气而胥之’。得此佳证,上引诸氏之说可以视为定论了。”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二》中进一步说明,“揖”是“胥”字之误,今试从字形演变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隶书中,“胥”字作“”(见《校官碑》),后来口旁下面的笔画竖折又拉直作“咠”。而“咠”在敦煌文献中作偏旁时如“揖”作“”、“缉”作“”,右旁进而又省作“咠”,汉碑中“揖”已经写作“”。这样,“胥”和“咠”在字形上都可以写作“咠”,容易发生混淆。上文的“胥”应通“须”,为“等待”义,如《管子·大匡》中提到“吾君惕,其智多诲,姑少胥,其自及也”,“少胥”义为“稍等”;《史记·扁仓传》中“胥与公往见之”的“胥”也通“须”。上揭《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不可能在盛气的状况下对一个大臣作揖,不合君臣之礼;其次,从上下文语境来看,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是在等待他到来,下文“入而徐趋,至而自谢”,言下之意,左师“至”还有一段时间,太后不可能长时间举手作揖而等待左师,于常理不通,且作揖应在当面互作,所以解释为“等待”更为合理。而“揖”和“胥”的错传,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中已得到证实,帛书本此句正作“胥”字,且《史记·赵世家》作“太后盛气而胥之,入,徐趋而至”,可资比勘。因此,“拱手礼”这一注释不符语境,应当删去。

五、乃自强步

《触龙说赵太后》:“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郭注“强步”解释为“勉强散散步”。(174页)此处注释欠妥。

据《汉语大词典》,“强”除有“强迫,勉强”之义外,还有“勉力,勤勉”这一义项,“强”字《集韵·养韵》释为“勉也”,《尔雅·释诂》释为“勤也”。《孟子·梁惠王下》:“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杨伯峻注:“强,勉也。”杨凤萍、关童指出:“被动勉强之义于先秦不经见,盖至唐宋以后方得通用,如李白《金陵江上遇蓬池隐者》:‘空言不成欢,强笑惜日晚。’……主动之义于先秦则往往而有,如《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不肯,大臣强谏。’谓极力进谏。”再根据文意,此处触龙以自身劝说太后保重身体,表现出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不是以自身之勉强而去劝说他人之勉强。若将句中“强”释作“勉力”,进而释作“努力,尽力”,显然较“勉强”为优。由于“勉强”含有“不情愿”义,不能显现出触龙的积极主动之态,也就不能与其主动劝谏赵太后这一语境相吻合。因此,此处“强步”的注释应为“尽力、努力走走”。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张磊老师的悉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郭锡良,唐作藩.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M].北京:文物出版社出版,1976:74.

[3]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郭在贻.训诂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5.

篇2

关键词:“之”的用法 商酌

“之”字用法颇为复杂,在古汉语里它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用法,作实词的“之”可作代词和动词,而作虚词时它可作助词、连词、介词和语气词。本文就结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第一册文言文对“之”的用法进行简单总结。

一、实词“之”的用法分为代词和动词

(一)、“之”作代词分为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1、指示代词:“之”作指示代词时,多用在名词前或者动词之后,译为“这样”,“这个”、“那里”“此”等,既可作定语,又可作宾语。

例如:①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②子犯请击之(同上)

③使杞子、逢孙、扬孙戊之(同上)

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⑤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劝学》)

⑥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同上)

⑦申之以孝悌之义(同上)

⑧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节选)

例①句中的之指代“阙秦以利晋这件事”,例②句中的之指代“秦军”,例③句中的之指代“郑国”,例④句中的之指代“诸侯”,例①句中的之指代枯干,且在此作兼词,例⑥句中的之指代“千乘之国”,例⑦句中的第一个之指代“百姓”,例⑧句中的之指代海神若。

2、人称代词:“之”作人称代词时,通常代指第三人称,也可活用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并且代指的人称在文中并不一定有明确的交代。

①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节选)》)

②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③而臣衰,窃爱怜之(同上)

④为国不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③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勾践灭吴(节选)》)

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句中的第一个之译成“他”或“他们”,例②句中的之译成“他”,例③句中的之译成“他”,指代舒祺,例④句中的之译成“他”,指代子路,例⑤句中的第三个之译成“他”,指代前面提到的贤君,例⑥句中的之译成“他”,指代前面的徐公。

(二)、“之”作动词

“之”字作动词时,一般采用“之+地点名词”和“何+之”两种形式,译为“到……去”、“到……”、“往……”等意思。

此种用法在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文言文中未得到应用。

二、虚词“之”字的用法分为助词、连词、介词和语气词

(一)、“之”作助词有五种情形

1、结构助词: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前后两项的各种关系,译为现代汉语中的“的”。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同上)

③此则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节选)》)

④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同上)

③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以上例①――⑦都译为“的”,均是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领属关系。

2、主谓之间: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句成为整句的成分或复句的成分。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同上)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哭泣(《触龙说赵太后》)

⑤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同上)

⑥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句中主谓短语“臣之壮也”充当句子的时间状语,例②句中的“邻之厚”不能独立存在,它只是整个假设复句的一个分句。例③句中的主谓短语“妻之美我者’作句子的主语。例④句中主谓短语“媪之送燕后也”做句子的主语。可见主谓结构中加助词“之”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充当复句的前一个分句,显得句意未完,让读者等待下文。例③⑥句中,“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寡人之用心者”作为整句的成分。

3、宾语前置:用在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又因为通常出现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放在谓语之前,故这种句型一般为:宾语+之+谓语。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②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节选)》)

③‘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节选))

④鸡豚狗彘之畜(《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②句中,疑问代词何是动词有的宾语,前置于动词,“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③句中,我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于动词,“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例④句中,鸡豚狗彘是动词畜的宾语,前置于动词,“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4、定语后置:通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起强调定语的作用。这种句型一般为:中心语+之+修饰语或中心语+之+修饰语+者。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泾流之大,两 渚崖之间(《秋水》(节选))

例①句中,利作爪牙的定语,后置于名词,“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例②句中,大作泾流的定语,后置于名词,“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5、凑足音节: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和时间副词后面起协调音节和舒缓语气的作用,此时不必译出。

①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勾践灭吴(节选)》)

②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同上)

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句中,之用在不及物动词闻之后,去掉不影响其翻译,有协调音节和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例②句中,之用在句末,去掉不影响其译,有协调音节和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例③句中,之用在不及物动词树之后,去掉不影响其翻译,是无意义的衬字。

(二)、“之”作连词

之作连词时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表示领属和修饰的关系。

①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父母之爱子,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③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句中的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语,构成偏正结构,表示“臣”、“内”的范围,例②句中的之连接主语和谓语,是主语结构转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诃短语,在整个句子中充当主语,例③句中的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语,使所在小分句充当状语。

(三)、“之”作介词

之作介词时一般译为“对于”、“于”等,可用为状语或状语结构。

①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寡人之于国也》)

例①句中的之与于一起构成状语结构,译为“对于”,不过这种用法在第一册很少出现。

(四)、“之”作语气词

之作语气词时放在句末,表示一种咏叹的语气,这些都大多见于韵文中。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同上)

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篇3

一、比喻句的翻译

文言文中,比喻修辞格运用得相当普遍。比喻是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例如李密《陈情表》中的“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该句也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此句中的“日薄西山”就是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在翻译时可采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其译为:只因为祖母刘氏的生命就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奄奄一息,生命垂危。

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明喻的翻译方法,一般只要把句子译成“……像……”或“…好像…”的格式就可以了。暗喻的翻译方法可以有两种,一是直接译成判断句,成为“甲是乙”的格式;一是把它变成明喻,在本体和喻体中间用“好比是”相连,使之成为“甲好比是乙”的格式。例如《鸿门宴》中的“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该句是暗喻,可译为“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还辞别什么呢”。

借喻的翻译方法就需将喻体直接换为本体或抓住喻体采用形象描绘的方式进行意译。比如贾宜的《过秦论》中的“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一句,其中的“金城千里”就要译为“坚固的城池连绵千里”或“像钢铁一样坚固的城池连绵千里”。

二、借代句的翻译

文言文中,借代修辞格运用得也是相当普遍的。借代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称代要说的事物,对借代的翻译就是要译出所代的事物。例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一句,这里的“布衣”是代指“平民”,因为古时平民多穿麻布衣服,所以用这一特征来代指,因此应译为“平民百姓”。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按字面译为“穿布衣服的人”,那就译错了。再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一句,就要把“口舌”译成“言辞”。这样的句子还有《荀子・劝学》中的“金就砺则利”一句,经过分析我们知道此句采用的是借代的修辞方式。“金”是借代,代指“金属制成的刀剑”,属材料代物。翻译时要直接点明借代的本体,译为: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在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如果不了解该句中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就很容易闹出笑话来。

所以在遇到含有借代修辞的句子时,就应采用直接点明借代本体的方式进行翻译。

三、互文句的翻译

互文作为一种修辞方法,在文言文中也较为常见。它虽在形式上分开叙述,但在内容(意义)上要合起来理解。其特点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思互相交错、补充。我们在理解互文时,应将相应的内容合并到一起意译。

比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一句,在翻译的时候不要错解为“(墓的)东西栽上了松树和柏树,左右种上了梧桐”,而要判断出该句是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应理解为“(墓的)东西左右都种植了松树、柏树、梧桐”。再有《阿房宫赋》中的“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句,应该译为“燕、赵、韩、魏、齐、楚聚敛收藏的珠宝、珍奇、精品”。

这类句子在翻译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在内容上前后互相补充的情形。

四、委婉句的翻译

在语言表述中,为了某种需要,对某件事情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换一种说法,这就是委婉。委婉在文言文中运用相当广泛,尤其是外交辞令、人际关系等方面。在具体翻译时一定要译出其本意来。例如《赤壁之战》中的“曹操遣权书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一句,这一句属于外交辞令的委婉,曹操大军压境,企图一举灭吴,而表面上却说和吴一起打猎;其中“会猎”是用委婉的方式进行军事威胁,意思是“较量”,所以在翻译的时候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而应注意译出其本意来。实际上讳饰也是委婉的一种,往往是由于人的忌讳而改变了说法。如对于“死”,帝王死叫“山陵崩”“宫车晏驾”等,老百姓死则称为“填沟壑”等等,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中“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一句,在这里该句为了避凶险不吉,不说“死”,而说“填沟壑”,说法比较委婉,在翻译时可直接译为“死”。

因此,在翻译含有委婉修辞格式的句子时,要注意直截了当地译出其本意来。

五、并提句的翻译

篇4

文言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活动中“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一片荒凉之地,即使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尽管语文教师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却因对于其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认识有限甚至有误,还有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广大师生还是只把眼睛紧盯在它的词语和语法上,更多时候沉陷在反复操练和追求考分的泥淖之中,致使板块教学呈现出“高投入、低产出,低层次化发展”的不良态势。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简要阐述。

一、要让高中生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素

经过数年来的学习和积累,高中生逐步拥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这并不能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良好的翻译技巧,也就是说,让高中生掌握比较系统的文言文翻译要素是相当必要的。首先,要教会学生文言文翻译“信、达、雅”的基本原则。就是翻译时要忠实于原文;译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力求简明、优美和生动。其次,应充分体现“直译为主”的特点。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不随意增删词语,不贸然改变结构。只有在直译手段无法达意的情况下,才能动用“意译”来辅助翻译。再次,要教会学生相应的能力和技巧。(1)对于各类名称、官职名和年号之类的,还有如“门庭若市”“席卷天下”“气象万千”之类的成语和习惯用语等,要能“留”则“留”。(2)根据实际需要,该“补”则“补”。如“还矢(于)先王。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3)把文言文直接地“换”成现代汉语。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换成“谁”)能无过?”(4)把宾语前置以及状语、定语后置等倒装句式“调”整过来,使之能够更加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死中带活”的翻译能力

所谓“死”,就是对字词句式中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问题要概念化、条理化。比如最为基础的“文字翻译”,除了掌握其基本字形和字音外,还要反复强调“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概念。以通假字翻译为例,这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在翻译中无需引经据典或者过多地分析其由来,只要直接地把之翻译成现代用字并理顺句意即可。“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通“现(显现之意)”,“约从离衡”中的“衡”通“横(连横之意)”,“赢粮而景从”中的“景”通“影(影子之意)”,“倔其阡陌之中”里面的“倔”通“崛(毅然举事之意)”……再如“一词多义”,就是指同一文言文词语往往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具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的区别:“畔”——本义是“田边”;引申为“旁边(如桥畔、河畔)”;因与“叛”同音,又可假借为“背叛(如“亲戚畔之”)”之意。而所谓“活”,就是教师要善于通过积极性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和生动灵活的翻译能力。

三、要引导学生善于联系史实和相应的文言背景

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文言文篇目有许多是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它们与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息息相关,作品虽然极具文学性,史实性特征却都很强,而且人物、事件之间的关联性也很紧密。如《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寡人之于国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等,都与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比较严密的因果关系。有鉴于此,如果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或者相对孤立地讲授文言文,不注重引导学生把文本知识与相关历史事件渗透、融合和延伸,不仅难以激发学习情趣,变相加大文言文学习的难度,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必将是事倍功半而非事半功倍。高中生已经具备相应的自学能力,教师既要以身立教,对学生潜移默化,又要激励并推动他们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多读一些相关的史书资料,多了解一点与文本相关的人物事件,对于提升学习感悟和翻译能力大有裨益。

四、要激励学生在厚积薄发中不断提升翻译能力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凡是能够流传千古的都是历经沧桑而不朽的精品之作,凡是选人教材的文言文更是集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璀璨精品。由于历史穿越的时空太过遥远,由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来越快,特别是当今许多的青少年对于历史文化已经逐步产生了一种茫然甚至陌生之感,这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和翻译能力形成了相当的挑战性。毫不夸张地说,要想学好文言文并非短期速成之功,也不可能仅仅通过学习教材中那有限的篇目就能达成心愿,而是要在长期的日积月累和厚积薄发中才能逐步积淀而来。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既要带领学生对指定的文言文教学任务进行不断地打磨和锤炼,努力追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破”的境界和效果,又要“激励、唤醒、鼓舞”学生广泛涉猎名篇、名段和名句,沉下心来进行赏析,努力开辟另一块学习文言文的美妙天地。只有这样,才能在“腹有诗书”和“熟能生巧”中逐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篇5

所谓词类活用,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甲类词临时用作了乙类词。这里强调一个“临时性”,不带有“永久性”。要想赢得备考的实效性和快捷性,笔者以为,同学们必须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和特点,这是备考的关键。

本文就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等词类活用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作些解说,希望有助于广大考生备考。

一、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既不是使动,也不是意动,而是活用为一般动词。其规律如下:

1. 如果名词后紧挨着“之”、“我”等代词,则该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② 父曰:“履我!”(《史记・留侯世家》)

句①中的名词“名”后紧挨着代词“之”,则“名”活用为动词“命名、给……命名”。句②中的名词“履”后紧挨着代词“我”,该名词活用为动词“给……穿鞋”。

2. 如果两个名词连用,在构成主谓、动宾和动补的情况下,其中一个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 乃丹书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

② 交广市鲑珍。(《孔雀东南飞》)

③ 沛公军霸上。(《史记・项羽本纪》)

句①中“陈胜王”为主谓关系,“王”活用为动词“称王”。句②中“市鲑珍”为动宾关系,“市”活用为“购买”。句③中“军霸上”为动补关系,“军”活用为“驻扎”。

3. 如果同一个名词叠用,其中一个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 请以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勾践灭吴》)

②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答司马谏议书》)

句①中两个“女”字叠用,后一个“女”字活用为“做奴仆”。句②中两个“事”字叠用,前一个“事”字活用为“做”。

4. 如果名词后有介词短语,则该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句①中名词“质”后有介词短语“于齐”,“质”活用为动词“做人质”。句②中名词“舍”后有介词短语“于其址”,“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5. 如果名词前有副词或助动词,则该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左传・曹刿论战》)

② 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①中名词前有副词“弗”,则“福”活用为动词“保佑”。句②中名词前有助动词“欲”,则“刃”活用为动词“杀”。

6. 如果名词前有代词“所”字,或者名词后有代词“者”字,则该名词必活用为动词。如:

① 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②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句①中名词前有代词“所”字,“罾”活用为动词“用渔网捕到”。句②中名词后有代词“者”字,“侯”活用为动词“封侯”。

7. 名词依靠连词“而”跟动词连接在一起,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如: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五人墓碑记》)

“墓”依靠连词“而”跟动词“葬”连接在一起,“墓”活用为动词“修墓”。

8. 方位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或小谓语)的中心语。如: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东”,方位名词做谓语中心语,活用为动词“向东进军”。

二、 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

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是指名词活用为副词作谓语中心语的状语(有些古汉语专家认为名词可直接作状语,不必活用,本文未持此观点)。它对谓语中心语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或限制作用,表现出不同的类型。如:

①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

“翼”,表示比喻,译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② 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隶”,表示待人态度,译为“像对待仆役一样”。

③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促织》)

“笼”,表示工具,译为“用笼子”。

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日”,表示时间,译为“每天”。

⑤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廷”,表示处所,译为“在朝堂上”。

⑥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西”,表示方位,译为“向西”。

⑦ 沛公……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史记・项羽本纪》)

“步”、“间”,是名词作状语的一般用法,分别译为“徒步”、“从小路”。

三、 使动用法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均有使动用法。凡活用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使宾语怎样意思的,就是使动用法。它带有客观性的特点。如:

①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项羽本纪》)

这是把名词“王”放在宾语“之”前充当动词,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事物,可译作“使……为王”。

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

这是把形容词“弱”放在及物动词的位置上,让它带上宾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作“使……削弱”。

动词的使动用法比较复杂,它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发出动作,可分为两类: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如:

③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石钟山记》)

“鸣”是不及物动词,本不带宾语,这里带上了宾语“之”(省略),就变成了使动用法,可译作“让……发出声响”。

④ 单于愈益欲降之。(《苏武传》)

“降”是及物动词,本可以带宾语,但句意并非说单于要投降苏武,而是要使苏武投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上下语境去判断。

四、 意动用法

名词和形容词有意动用法,动词没有意动用法。凡活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样或主语把宾语当做什么意思的,就是意动用法。它带有主观性的特点。如:

① 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这是把名词“侣”、“友”放在宾语前充当动词,它们把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事物看作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事物,可译作“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②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张衡传》)

这是把形容词“奇”放在及物动词的位置上,让它带上宾语,表示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作“认为……奇特”。

五、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时均做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语。如:

①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至”,动词活用为名词,做主语中心语,译为“到的人”。

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观”,动词活用为名词,做宾语中心语,译为“景象”。

③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小”、“大”,均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做主语,分别译为“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④ 宾主尽东南之美。(《滕王阁序》)

“美”,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做宾语中心语,译为“俊杰”。

六、 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这种活用都是做谓语中心语。如:

① 大王必欲急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译作“逼迫”。

②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亲”、“远”,分别译作“亲近”、“疏远”。

七、 动词的为动用法

就是动词不直接支配宾语,而是表示为(替)宾语或对宾语实行某一动作。其翻译格式为:“为……”、“对……”。如:

①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死”,可译作“为……而死”。

② 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

“泣”,可译作“对……哭泣(流泪)”。

八、 数词的活用

(一) 数词可以活用为动词,对主语起说明作用,或者表示人或事物的变化。如:

① 女也不爽,二三其德。(《氓》)

“二三”,可译作“使……二三”,即“不专一”、“变化多次”等。

②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一”,可译作“统一”。

(二) 数词也可以活用为副词。如:

①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岳阳楼记》)

“一”,译作“全、都”,做状语。

②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篇6

关键词: 文言虚词引申义语法意义

文言虚词是与文言实词相对而言的。与实词相比,文言虚词的数量不多,但却很难把握。学生在学习文言虚词时常犯这几种毛病:死记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孤立地理解虚词;只从结构形式取义;不顾文言句式特点而硬性翻译;以今律古。鉴于此,学生在文言虚词的学习中要抓五个“着眼”。

一、着眼虚词变化发展,把握它虚化了的引申义

学生应针对多数虚词都是由实词演变而来的特点,着眼虚词的变化发展,由较实在的意义入手把握它虚化了的引申义。

以介词“以”为例,它的基本义是“用”,如《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由具体的“用”可引申为“用什么身份”、“用什么事物”,前者如“以资政殿学士行”,后者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以引申为“把”,将宾语提前,如“秦王不以城予赵”;可以引申为“凭借”,如“以勇气闻于诸侯”,由“凭借”还可以引申为“因为”,如“时曹军兼以饥疫,死者大半”;可以引申为“按照”,如“余船依次俱进”。

二、着眼句意文意,联系虚词前后文,把握它的语法意义

学生应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联系虚词前后文来理解它的语法意义。以“乃”字为例。

1.夫秦强而赵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三国志・隆中对》

3.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4.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左忠毅公逸事》)

联系这四句“乃”字的前后文意看,它所表达的意义不一样。例1前三句与后句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乃”只能是“竟”、“却”。例2“凡三往”是条件,“见”是结果,“乃”应是“才”。例3先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认识,才接着发生“见”的行动,“乃”表示时间相承,宜译作“就”。例4由于“目不可开”才有“奋臂”的行动,“乃”表示前后动作相继进行,可译作“于是”。

又如“曾”。它是用来加强语气的情态副词,在《论语・先进》“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中,“曾”应译为“竟”,“曾由与求之问”意思是“哪知道竟是问仲由和冉求的事”。高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把《触龙说赵太后》中“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的“曾不能疾走”译为“竟不能快跑”这就欠妥了。这里的“曾不能”宜译作“一点也不能”,如此才能与“老臣病足”的意义相连。而《愚公移山》中“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则应译为“连山上一根草木都毁不了”。尽管这三句中的“曾”都是表示加强语气的副词,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所表示的情态不一样,只有选择现代汉语中适当的词或短语才能把它的语法意义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着眼虚词内涵,把握它所表达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学生应着眼虚词内涵,从相同结构的相同虚词来把握它所表达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和“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两句,其中“北门之管”与“魁父之丘”的“之”字都用于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其结构形式完全相同,可“之”字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则完全不同。“北门”与“管”是领属关系,“之”字应译为“的”;而“丘”是小山,“魁父”是这座小山的名称,“之”字在这里表示它们是同位关系,“魁父之丘”只能译作“像魁父那样的小山”。

四、着眼文言句式特点,把握它的意义和作用

对有些文言虚词学生要用学过的语法知识把握它的意义与作用,翻译时或补或删。

例如译“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为“齐国将军田忌好好地客气地接待他”,把“而”字理解为“善”与“客待之”的连词,译意不通顺。人教版《教学参考书》认为“客”是“门客”,这里用作动词,也欠妥。“客”若是动词,“待”也是动词,两个动词连用表示什么?其实,这句话是文言文常见的省略句,是“齐将田忌善(之而(以客待之”的省略。“善”省略宾语“之”(代孙膑,“客”前省略介词“以”,“以客”介宾短语作“待”的状语。这句话应翻译为“齐国将军田忌认为他有才能就用对待宾客的礼节接待他”。

有的虚词在句中无意义,现代汉语又无适当虚词对译,就可去掉它。如“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中的“之”,它既不是结构助词表示领属关系、同位关系或宾语前置,又不是用于主谓之间表示化句子为短语,而是表示说话时的一种委婉语气,现代汉语里没有与之对应的虚词,可以去掉它不译。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人教版译“公之视”为“诸位看”是恰当的、正确的。“公之视”译作“诸位看”、“你们看”,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独立短语。

五、着眼古今虚词比较,把握它们的差异

学生应着眼比较,对一些双音节词,要把握其古今的差异。

“然而、可以、所以、虽然、因而、因为、于是”等,在古汉语里都是两个词,其意义与用法都与现代汉语大不相同。以“然而”为例。它在现代汉语里是用来连接分句、句群甚至段落的转折连词;而文言“然而”的“然”是指示代词“如此”,“而”是转折连词“可是”。《过秦论》中“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人教版《教学参考书》把“然而”留下不译,高一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把“然而”译作“可是”,它们都淡化了“然”字在句中承接上文将陈涉“之位”、“之众”、“深谋远虑”与齐楚九国相对比的作用。此句应译为“尽管如此,可是成功与失败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功业恰恰呈现出相反的情况”。再以“可以”为例。在现代汉语中它是个能愿动词,而文言“可以”则有三种用法:1.“可”是能愿动词“可以”,“以”是介词,可译为“拿、用、因”,它后面往往省略了宾语“之”。2.“可以”等于“可与”。3.“可以”的“以”虚化为衬字,这种“可以”与现代汉语相同。

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虚词不可忽视,只有掌握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抓住这五方面的内容特点,理解其意义,学生才能选择恰当的词或短语把文言虚词的语法意义准确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文言虚词才能发挥其独有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教师教学用书》.

篇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贯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对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很有必要;同时,掌握一些文学文化常识,对于解答几类语文题型也很有帮助。

第一,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很多时候离不开文学文化常识。试看下面的例题。

【例1】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问题:如何理解这首诗中的“闲”字所传达的心境?

古代诗歌是古人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的结晶,解读诗歌的内容与情感,离不开背景。诗歌鉴赏也有一个重要原则――知人论世,即鉴赏诗歌要深入探究诗人的生平和为人,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如果仅据诗面来解读“闲”的意蕴,“闲”表面上表现了诗人悠闲、恬淡、无所事事,闲立观赏一川晚照的情景。这样解读违背了知人论世的原则,不符合注解中“南宋遗民”的身份。其实诗人内心是无比凄凉、孤独和惆怅的,从诗中描绘出的落日晚照、杜鹃啼血等意境也可得到印证。故国之思与亡国之痛是这个南宋遗民群体的情感共性,这就是常识对解读诗歌的重要性。

古代诗歌中的很多意象和意境,经过历代诗人反复继承、运用和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许多意象和意境对应蕴含着相对固定的情感内涵。比如落花这一意象极易让人联想到春天的逝去、美好时光的流逝、青春的凋零等;又如象征着高雅,杨柳代表惜别,月光暗含思念,古琴联想到知音,红豆意味着相思,浮云给人飘零之感,落日叫人惆怅,故园使人内心陡生乡愁等。

如2010年江西卷诗歌鉴赏(陈与义《送人归京师》)要求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子规即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了解这些文化常识,解题就容易得多,而且积累的意象越多,解答此类题目越是游刃有余。

长期的文化积累形成了许多固定词汇或典故传说,如“秋水”“鸿雁”“长亭”“灞桥”“司马青衫”“黍离之悲”等,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有固定的内涵。2011年江西卷诗歌鉴赏(黄庭坚《清明》)要求分析“人乞祭余骄妾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了解此句典故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写了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食用人家祭祀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了解介子推宁愿被烧死也不做官的气节,自然就容易答题。

中国文化中的节令文化(如春节、元宵、寒食、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对应的习俗和文化意义)、饮食习俗等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人的生活或文化活动。如寒食是我国古代一个传统节日,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前两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因介之推为避官而抱树焚死,晋文公便定于此日禁火寒食。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故名寒食。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宋人就说过:“人间佳节唯寒食。”《黄州寒食帖》是苏轼一生中最为杰出的书法作品,书帖的内容是苏轼在寒食节当天即兴创作的五言诗。如果涉猎这些文化常识,解读相关诗歌多有裨益。

第二,文言实词题、翻译题和理解题很多时候和文化常识有关。

熟知文学文化常识对于解答此类题目多有帮助。如古代称谓有名、字、号、斋、籍贯、郡望、官爵等之别,还有许多特定称谓,如年龄有垂髫、豆蔻、弱冠、耄耋等;历法中有干支纪时、“朔”“望”“晦”特定日期之类的常识,熟知这些常识有助于理解原文或准确翻译句子。如《登泰山记》中“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一句,只有明确知道“戊申”是干支纪日,“晦”指每月月底,“五鼓”是以更鼓纪时,才能准确理解和翻译。

【例2】2011年全国卷Ⅱ文言文翻译(材料节选自《宋书・郭原平传》)第2题:

若依其贫老邪,耄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句中“耄齿”的翻译是一个得分点,如果知道“耄耋”指八九十岁的老人这一常识,自然不会丢掉这一分。这个句子的完整翻译为: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止是我一个人而已。

科举制度和古代官职常识也是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基础,有些表官职称谓或官职变动的词语有时直接作为考点设题。如2010年江西卷文言实词题将“除福州观察使 ”中“除(授予官职)”的解释设为选项,2010年上海秋季卷文言实词题直接要求考生解释“乃徙公治之”中“徙”的含义,2011年全国大纲卷文言翻译题将“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中的“有司”作为得分点,2011年福建卷文言文阅读(《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文言实词题将“起佐郡 ”中“起(起任)”的解释设为选项。

另外,古人为了避粗俗、避忌讳、图吉利或出于外交需要,有时故意不直陈其事,把话说得很含蓄,这就是婉言;因忌讳而用婉言则一般称为讳饰。所以含有婉言、讳饰、借代、互文等修辞手法的句子,翻译时要有所变通,还原用语的本来面目。如《触龙说赵太后》中“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中“填沟壑”是“死”的委婉说法,属讳饰;《五人墓碑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一句中“缙绅”一词,本指古代大臣上朝时将笏板插在腰带里,这里借代指“做官的人”;《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属互文,应译为“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第三,语言运用题中“得体”的要求与文化常识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不少谦敬词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如中国古代常用敬词拜(拜读)、奉(奉告)、高(高见)、贵(贵恙)、惠(惠顾)、令(令尊)、宝(宝号)、呈(呈报)、垂(垂询)、光(光临),常用谦词家(家父)、舍(舍弟)、鄙(鄙人)、愚(愚见)、敝(敝人)、拙(拙作)、小(小人)、敢(敢问)、见(见教)等,还有许许多多的生活雅语,如借光、璧还、斧正、芳龄、教祺等,至今仍然活跃于交际用语中,成为交际用语得体的标志,这些也需要多加积累,并在生活实际中适时运用。试看下面的例子:

【例3】 下列句子中的礼貌用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B. 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 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篇8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

一、联系史实和相关的背景,以扩充学生见闻,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

高中教材所选的文言文篇目,大多为先秦散文和诸子散文。与这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相关,许多作品虽具文学性,但基本忠于历史史实,且人物、事件互相关联,牵一动十,如《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触龙说赵太后》、《季氏将伐颛臾》、《晋公子重耳之亡》、《荆轲刺秦王》等,均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相搅合,构成严密的因果联系,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授课文内容,不注重与历史事件的联系,其结果,一是不易激发兴趣,使学生感到内容单调、枯燥;二是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历史理件这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影响记忆效果;三是不能让学生更深切感悟到知识原野的广阔性,求知欲望便极难得到引导和培养。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在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这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善于指导,背诵要力求准确

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郎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而这思想感情不是一开始就能把握得准的,它必须建立在充分理解句意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起初应让学生自学,最好是默读,发现问题,初识文意;其次是质疑和答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句意和文意;而诵读则在这两个步骤之后进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出语感来。这一步做好了,将大大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言的感受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背诵必须忠实于原文,力求词句准确,这也是文言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人认为,要求准确背诵,完全忠实于原文,是一种死教,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首先,学语文必须学语言。能流传于世并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多为古代名篇,其语言的优美和谐和准确严密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典范。而我们中学生按照自己现有的水平随意加改变,多数只能改糟,不会改好,这就会把自己引上学习语言的歧途。其次,我们在运用知识、运用语言时,常常免不了要引经据典,而一旦误读误记,就不单是张冠李戴的问题,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了,这必然影响到期引论的效果。其次才是应付高考的问题。高考试卷中的文言文原文填空占有相当的比例,阅卷要求也十分严格,错、漏、添加一字均不得分,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要求学生准确背诵,准确书写,决不能擅自增删和改变。

三、对字、词、句式的教学要死中有活

所谓“死”,就是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并对其概念化、条理化。如文言文中的文字教学,除基本的字形、字音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强调“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概念。

例如,通假字就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表示另一个字,它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的过多分析它的形成或由来,但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理解、掌握常见通假字是必要的,这不单是高考题中可能或必然涉及的内容之一,也是后人解读文言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调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如:“畔”,其本义是田边,所以引申为“旁边”的意思,如河畔、桥畔等;“畔”与“叛”同音,所以又借用为“背判”的意思,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尤其新《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的增多,更是常提常讲常归类的对象,必要时教师要对其进行集中整理,打成资料印发给学生。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后”、“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他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所谓“活”,就是在教学方法上,要立足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生动灵活,增强互动性,便于让学生接受。教师应努力避免传统教学中一讲到底,只做翻译了事。

四、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正确翻译文言文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有必要的。

首先,让学生遵循翻译文言文的基本原则,即“信、达、雅”。信: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达”: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泽文简明、优美、生动。

篇9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位置词性文言倒装句词类活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最头痛的是对特殊文言句式中的倒装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发觉,运用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法来理解文言倒装和词类活用,效果很好。一般过程如下:

一、理解现代汉语句子成分

(一)例句:

例1.[昨天],(我们)的班长[在家里][一连]写了(语文)作业。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例2.[慢慢地],他[从地上]爬。

状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

例3.(秋日)的天空[格外]晴朗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

例4.(你说)的这件事我知道

定语主语谓语

(二)句子成分特征强调

1.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位置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2.主语特征:动词、形容词一般不能作主语。

3.宾语特征:动词、形容词一般不能作宾语。

4.谓语特征:不及物动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

5.现代汉语有补语,而文言文没有补语。

6.除时间名词可直接作状语外,一般名词不直接作状语

二、如何运用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特点判断文言文倒装句式

基本要求:将文言文翻译成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的现代文,与现代汉语句子成分位置比较:

1.如果主语与谓语的位置发生颠倒,即为主谓倒装。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对译:严重啊,你不聪明!

主语谓语(主谓结构充当)

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译句:你太不聪明了!(即“你不聪明很严重啊!”的转译)

主语谓语

2.如果谓语动词与宾语(或介词与宾语)位置发生颠倒,即为宾语前置。如:

(1)夫晋, 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对译:什么满足有?

宾语谓语

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译句:有什么满足?

谓语宾语

(2)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宾语介词

对译:一句话用概括它

宾语介词

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译句:用一句话概括它

介词宾语

3.如果定语与中心词位置发生颠倒,即为定语后置。如: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传》)

对译: 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谓语宾语定语

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译句: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没有找到。

谓语定语宾语

(2)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主语定语谓语

对译:人马(烧死淹死的),很多

主语定语谓语

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译句:(烧死淹死的)人马,很多

定语主语谓语

4.文言文没有补语,处于谓语动词后的介宾短语本应是谓语前的状语,翻译时需还原到状语位置(谓语动词前),句式即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如:

青,取 之,而青(《劝学》)

对译:靛青,提取它,却青

谓语宾语状语谓语状语

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译句:靛青,提取它,却青

状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

三、如何运用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词性特征来判断词类活用

1.根据主语、宾语一般不由形容词、动词充当的特点,如果文言语句中主语、宾语位置上的词语是形容词或动词,基本可判断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或动词活用为名词。如:

例1.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齐桓晋文之事》)

“明”本为形容词,这里做“用”的宾语,应该临时活用为名词,结合语境,理解为“视力”。

例2.为甘肥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齐桓晋文之事》)

句中形容词“肥甘”“轻暖”都是主语,此时应活用为名词,分别译为“甘美的食物”、“轻快的衣服”。

2.根据谓语一般不由名词数词充当的特点,如果文言语句中谓语位置上的词语是名词或数词:

(1)动词与宾语之间有支配关系,基本可判断为名(数)词活用为动词。如:

例1.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句中,“范增”是主语,“项王”是宾语,处于二者之间的“目”此时是谓语,因此,该名词应活用为动词,译为“使眼色”“看”。

例2.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前赤壁赋》)

句中,“下““东”必须充当谓语,否则该句缺谓语,此时,“下”“东”分别活用为动词“攻下”“向东进军”。

例3.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句中数词“一”充当四海的谓语,应活用为动词“统一”。

(2)当充当谓语的名词与其后边的宾语不具备直接支配关系,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时,即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一般译为“以……为”“把……当做”,如:

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句中“侣”译为“以……为伴侣”,“友”译为“以……为朋友”。

(3)当充当谓语的名词与其后边的宾语不具备直接支配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时,即为名词的使动动用法。一般译为“使……”,如: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该句不能理解为“徐孺放下陈蕃的卧榻”,应理解为“徐孺使陈蕃放下卧榻”。

3.根据形容词不带宾语的特点,如果含有宾语的文言语句中谓语位置上的词语是形容词,

(1)作为谓语的形容词与宾语之间有支配关系,基本可判断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传》)

句中“严大国之威”是动宾结构,“严”本是形容词,此时活用为动词“尊重”。

(2)当充当谓语的形容词与其后边的宾语不具备直接支配关系,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即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一般译为“认为……”“把……当做”,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柬》)

句中“美”译为“认为……美丽”。

(3)当充当谓语的形容词与其后边的宾语不具备直接支配关系,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即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一般译为“使……”如: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触龙说赵太后》)

该句应译为“现在,老妇人尊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

4.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做状语,普通名词做状语的很少。但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作状语,普通名词也可做状语。表示方位或处所,工具或依据,方式或状态,对人态度等。所以,当名词位于谓语动词前,该名词有不充当谓语动词的主语时,应考虑名词活用为状语。一般翻译时,需加上介词,构成介宾短语。如:

例1.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

句中“庙”并不是“礼之”的主语,而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做状语,译为“在庙堂上”。

例2.市中游侠儿的佳者笼养之。(《促织》

句中“笼”不是“养”的主语,而是工具,译为“用笼子”

例3.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句中“翼”不是“蔽沛公”的主语,而是比喻樊哙保护沛公的状态,译为“像翅膀一样”。

例4.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篇10

关键词: 成语 语法

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大宝库,它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为广大人民群众所青睐。极大部分成语是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因而古代汉语的语法现象在成语中保存的也较为完整,这也正说明了语法是语言三要素中最为稳定的一个。

古汉语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主要是词类的活用,即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此外,名词用如动词和用作状语的现象亦是较为常见的,而古代汉语中诸多的语法现象在成语中体现得极为明显。

一、成语中的使动用法

所谓的使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焉用亡郑以陪邻”(出自《左传》)中谓语动词“亡”此处就是典型的使动用法,不再是简单翻译翻译成“灭亡”,而是翻译成“使……灭亡”,表明了谓语动词对其后宾语的作用和影响。再如“项伯杀人臣活之”(出自《史记》)中谓语动词“活”也同样具有使宾语项伯活的作用。成语中也不乏此类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但用作使动之后,往往后面就能带宾语了。上面例子“项伯杀人臣活之”中谓语动词“活”本来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但此句中“活”字后却跟着宾语“之”,可见此处“活”字被活用了。

成语“斗鸡走狗”一词中“斗”和“走”就是这样的一种用法。“斗”和“走”本来就是不及物动词,一旦后面能够带上宾语,就是说它们已经被活用,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具有了使鸡斗、使狗走的意思。再如“以理服人”中的“服”字,是指使人信服的意思,“飞沙走石”中的“飞”字是指使沙尘飞扬,“走”字是指使石头移动,都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此外还有“破釜沉舟”中的“破”字、“沉”字,“沉鱼落雁”中的“沉”字、“落”字,以及“兴风作浪”中的“兴”字、“作”字等等,这样的成语不胜枚举,这是对古汉语语法的一笔珍贵遗迹。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在古汉语中形容词常用作使动,它使宾语所代表的人和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作用。如“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出自《战国策》),是触龙说赵太后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可见这里的“尊”是使尊贵的意思,这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成语“高枕无忧”中“高”本来是形容从上到下的距离大的,在该成语中被活用作动词,具有了使枕高的意思,再如成语“安居乐业”中“安”字也是使安的意思,“厚古薄今”中的“厚”字、“薄”字,“精兵简政”的“精”字、“简”字亦然。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中名词也有用作使动的,它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语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出自《史记》),其中“王”字就是使王的意思,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且是一种使动用法。成语“春风风人”中的“风”字以及“门可罗雀”中的“罗”字均是名词的使动用法的在成语中的具体体现。

二、成语中的意动用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还区别在,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或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例如“世果群怪聚骂。”(《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一句中“怪”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怪”后省略宾语“韩愈”即“以韩愈为怪”(认为韩愈这个人很怪异),所以这里的“怪”不再单纯地解释为“怪异”,而应解释为“认为怪异”的意思。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如“渔人甚异之”(出自《桃花源记》)中“异”就是认为奇异的意思,是渔人对桃花源的一种主观的心灵体验和感受。

成语“重男轻女”中“重”字和“轻”字都可以解释为以男为重、以女为轻,是一种传统观念,正属于主观的范畴。此外“自高自大”中的“高”、“大”亦然,也是认为高,认为大的意思。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是指将其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如“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出自《史记》)中“鱼肉”一词后带宾语“之”,可见是名词用作动词,并且可以翻译成“以之为鱼肉”,即把他当作鱼肉的意思。

成语中也不乏此类现象,无独有偶,成语“鱼肉百姓”中恰有“鱼肉”一词,这里的“鱼肉”和上文中出现的如出一辙,也能够解释为把……当作鱼肉的意思。此外成语“草菅人命”是指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毁的意思,“草菅”本来是指草芥,这里用作意动,是指将……视为草芥的意思。

三、成语中名词用如动词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用作使动和意动的现象很特殊但不是很常见,它们都属于名词用如动词的语法现象,真正在古代汉语中名词用如动词的现象才可谓是比比皆是,浩如烟海。所谓名词用如动词是指名词在叙述句中临时具有了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可以带宾语和补语,可以受到副词的修饰。例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子路从而后》),该句中“从而后”是指跟随而在孔子的后面,这里的“后”不再是常用的方位名词,而是动词。

这在如今保存下来的古代文化精髓成语中能够得到极好的验证和说明。成语“不胫而走”、“箪食壶浆”、“衣锦还乡”、“腰金衣紫”、“谷马砺兵”等等,其中均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情况存在。

四、成语中名词作状语

现代汉语只有时间名词才能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很少。古代汉语中不仅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此外,普通名词也常作状语,并且此类现象也很普遍。成语中这种情况也很显著,具体体现为普通名词作状语、时间名词作状语、方位名词作状语三种。例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本句中“犬”是名词,但是却放在了动词“坐”之前,用作了状语,用来修饰动词,表示“坐”的状态,解释为“像狗一样”。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普通名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浓厚的修辞色彩。

1.表示比喻

成语“文山会海”中是将文件比作山,将会议比作海洋,形容公务多得泛滥。再如“鬼哭狼嚎”该成语中“鬼”字和“狼”字同样具有了比喻义,解释为像鬼一样,像狼一样。

2.表示处所

成语“街谈巷议”指街巷中的谈论,其中“街”和“巷”均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是街巷。“外强中干”是指貌似强大实质微弱,作状语的“外”中“中”表示的分别是外表和内心。再者,“程门立雪”是讲宋儒杨时尊师重道的,这里的“程门”是指宋代大儒程颐的家门,表示的正是处所所在。

3.表示工具

成语“车载斗量”中“车”和“斗”分别是动词“载”和“量”前面的状语,解释为用车装,用斗量。再如成语“口诛笔伐”中的“口”和“笔”也均表示的是用来声讨和指责的工具。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成语“日新月异”是形容变化发展很快的,这里的“日”和“月”均作状语,这里表时间,说的是日日不同,月月更新。成语“朝三暮四”本来是指只变名目,不变实质以欺人。后来比喻变化多端或反覆无常。其中“朝”和“暮”分别代表时间为早上和晚上。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

成语“南辕北辙”其中的“南”和“北”即表示方向向南和向北;成语“前赴后继”中的“前”和“后”亦然,同样表示位置在前和在后。

五、成语中的宾语前置现象

在古代汉语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词序,即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到动词的前面,主要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以及宾语用代词复指这三种情况下,宾语须提到动词之前。这种特殊词序在现代汉语中已逐渐消失,但在自古传承下来成语中我们却能捕捉到它的踪迹,顺着这样的踪迹,我们也就能够清晰掌握古汉语宾语前置的脉络。例如,“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硕鼠》)“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就是“不肯顾念我”的意思,本句中是否定句中代词用作宾语必须前置到动词之前的用法。

1.疑问代词作宾语

上古汉语的疑问代词“谁、何、安”等做宾语时必须放在动词之前。成语“何去何从”中的两个“何”字是疑问代词,代指处所,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哪里”。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满足这一情况的成语必须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成语中必须有否定副词,再者宾语必须为代词。如成语“时不我待”中有否定副词“不”,同时“我”是一个代词且作宾语,因而“我”在该成语中被提置了动词“待”的前面。

3.宾语用代词复指

这类宾语前置的特点是在宾语前置的同时,还必须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要放到动词的前面。如成语“唯命是听”一词中,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其实应为“唯听是命”,可见这里的“是”和“命”两个字均提前了,“命”是真正的宾语,而“是”只是用来复指宾语“命”的代词。

我国古代成语言简意赅,表现力极为丰富,不仅在意义上进行过锤炼,而且在语音上也进行过雕琢,读起来音韵和谐,富有韵律美。成语的这些特点也是其为人民大众喜闻乐道的重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能历经岁月河流的洗涤在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中熠熠生辉,为我们保留了古汉语中多种多样的语法现象。如今我们对成语中语法的再认识是对我国古代语法面貌的再塑,对于我们全面弄清古代汉语语法面貌是极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孙永都,黎福东.成语浅谈[M].山东师院学报哲社版(济南),1981.

[2]赵永毅.成语中古汉语的词汇特点[J].语文学习,1996(6).

[3]渠明德.成语活用探微[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6).

[4]周希文.成语中使动意动用法[J].语文知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