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乐的谚语范文
时间:2023-03-25 13:1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助人为乐的谚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助人为快乐之本。
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8、为人民服务。
9、为别人鼓掌也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加油。
10、帮人帮到底,送人送到家。
11、谁若想在厄运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
12、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13、拾金不昧。
14、人生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
15、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16 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
17 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
18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1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0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1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2 为别人鼓掌也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加油。
23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篇2
??题记
在三国中,若只以武力而论,吕布绝对是第一高手,能在关羽、张飞两大顶尖高手前全身而退。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绝顶高手,却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最终落得命丧白门楼。
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观支配下,许多人凡事先替自己着想,见利忘义,不择手段,自甘堕落为腐败分子。见利忘义者,平日里很自私,不懂体恤,甚至置基本的道德准则于不顾,做出许多令人愤恨的事。这样的人,定会落个不堪的下场。
然而前段时间,《今日视线》里有一位令我感动的英雄??关先生。
关先生并不姓“关”,这只是他长期做善事时使用的化名。几年前,女孩林雯雯患上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经济窘迫的家庭无法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全家陷入了绝望的深渊。此时,一双温暖的大手将他们拉出了深渊,送来了希望。这既是关先生资助的两万元人民币,解了燃眉之急,救了小女孩。关先生在先后几年里一直资助他们。找到恩人并当面致谢,成了女孩最大的心愿。
这位无名英雄,扶危济困的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许许多多的人得到过他的帮助。他就像是天空中的一颗希望之星,虽然只是宇宙中的一叶孤舟,却散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任何人。有句谚语这样说:“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关先生与此却迥乎不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他的写照,且是毫不犹豫,慷慨解囊,不动不响,无声无闻。“很惭愧,其实我做的事情真的是微不足道。”这是关先生谈起为何捐款扶贫的第一句话。他给大家的,始终只是一个谦逊的表达着“微小关怀”的名字,坚持“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真理,不忘助人。
篇3
法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地的手段。德育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目的。”由此可见,德育在各学科教学中起着手足轻重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清楚:学校以德育为首。德育工作与教育工作一样,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认识到“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的前提下,将德育工作具体目标与各科教学工作中渗透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教学工作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遵循英语自身的教学规的基础上,也要力图在每个教学环节中都将“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使受教育者在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德育的渗透,完成思想转变和人格的塑造。
一、根据教材,渗透德育内容
初中英语以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为主线,在九年级教材中渗透了大量的交际礼节,学校家庭生活,劳动,体育运动,尊师爱生,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道德风尚,还有前途理想爱国主义,尊敬长辈,人口教育,环境保护,宇宙飞行科学家的生平之际,在教材中第一单元:安排了身残志坚的享有国际声誉的伟人之一斯蒂芬•霍金,第二单元安排了问题男孩最后变成了优秀学生,第三单元安排了青少年遇问题应沉着面对,第六单元安排了饮食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第七单元安排了一位学生梦想横渡太平洋,教育学生有理想有梦想,第八单元安排了Aphoto of lucky,教育学生爱护动物,第九单元安排了篮球的发明教育学生热爱运动,自觉锻炼身体,教材还安排了海外华侨“寻根”活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立志建设祖国。在教材中还编排了大量的谚语,浅显易懂,寓意深刻,对中学生来说颇具正面引导性。
在挖掘教材德育内容时,教师在教学也可采用中西礼仪对比,在让学生学会新知识的同时,也具备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民应具有的审时度势,崇尚礼节,尊重他人的传统美德,这样通过教材鲜活的事实,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中,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活动足以体现德育教育
除教材渗透的德育材料外,教师还应发掘,收集生活中常用的名言,名言和谚语大多数不仅形式活泼,琅琅上口而且富含深刻的哲理,不仅可以起到开启学生的心智的效果,而且还可给学生启示或告诫,经常在课堂上讲授,在课外抄写或作业后作评语,不仅拓展学生英语素材的学习面,而且在自然随意中感召学生发掘自身的诚心、热心、爱心和恒心;另外向学生推荐一些名人故事,寻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的短文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其次是让学生练习写作如:My school , My hometown,My hope and dream..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受到爱家乡、爱祖国 、爱人明的教育。
三、学校无小事,处处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出出皆楷模
课堂上处处有生动活泼的教材,教师要善于捕捉,把握住身边的锲机,用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课堂外师生相互问候、道歉,教师的微笑,教师的主动问候,教师的宽容都可以使学生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从而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篇4
关键词:金融信用;信用缺失;信用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身份社会也开始向契约社会转变。然而,在这个转型期内,社会的信用状况却不容乐观,从国家信用到金融机构的信用,从企业信用到个人信用,常常处于被质疑的境地。
金融也即资金的融通,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信用的缺失必将造成市场经济的恶性发展,从而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
一、信用在我国金融业中的重要性
首先,信用问题贯穿于金融市场的各个角落。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参与者的信用关系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互为前提的有机网络,这个网络中的某些环节断裂,必然对整个网络产生连锁性的破坏,且这种破坏呈现放射性恶性扩张的特征。金融是信用网络中的重要环节,若其相互信用等出现问题,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就更为严重、影响波及面就更为广泛和深远,其实际破坏性要比表面上体现出来的大得多。
其次,信用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金融市场能否健康发展。资金从富余一方流向缺乏一方,意味着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也意味着资金所有权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若借款一方没有信守承诺,没有履行按时还本付息义务,将造成贷款方的资金损失。长此以往,将产生过分惜贷甚至拒贷现象,其结果是金融市场逐渐萎缩。
二、我国金融信用现状
(一)法律法规不健全,金融乃至整个社会信用体系没有建立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制订与信用管理相关的法律,至今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信用管理立法体系,包括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信用机会法、公平信用结账法、信用卡发行法、公平信用和贷记卡公开法、电子资金转账法、储蓄机构解除管制和货币控制法、银行公平竞争法、格雷姆-里奇-比利雷法等17项法案。这些法案的管理目标与内容主要是规范授信、平等受信机会、保护个人隐私。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制定了《民法通则》、《刑法》、《民事诉讼法》、《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票据法》、《商业银行法》、《企业破产法》、《贷款通则》、《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和行政管理规定,但这些法规和规定出台的目的与管理内容以及约束的问题并非专门针对信用,对社会各界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内的信用主体的信用行为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准则与约束体系。
从我国目前社会信用规范和体制安排看,一方面对失信的惩罚不严厉,另一方面守信的收益不明显,守信的交易成本太高,失信的成本低,收益大,以至“格雷欣法则”发生作用,出现类似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导致守信的市场主体退出市场或者自动放弃守信原则。其实,信用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二重性。目前我国企业在运行中,忽视信用的价值,不会有效利用、创造信用这一商品,增强自身竞争力,反而去摧毁原来就很脆弱的信用市场,只看到失信可以给他们带来短期“利润”,而忽略了长期利益,博弈论成立的前提之一是反复博弈。我们的法律制度没有将前一次的信用和以后每次的交易(得益)联系起来,产生某种因果关系。因此失信的人不必支付高昂的代价,其他人看到失信的好处,自然而然地在利益驱动下也开始放弃守信,正如一句西班牙谚语所说:“与狼生活在一起,你也会学会嚎叫”。 可见,目前我国社会规范不成熟,体制安排不合理。
(二)社会对金融违约行为打击不力,缺乏对背信企业的有效惩戒机制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为企业和个人逃废债务蒙受直接经济损失约1800亿元,信用经济成了“赖帐经济”;因为三角债和现金交易,增加财务费用约2000亿元,三角债和多角债的大量存在直接阻滞了信用链条。
(三)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政府职能有待进一步转变
地方保护显然是为了地方利益。如果没有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显然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也就没有意义。在目前中央和地区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对称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保护本地企业、本地市场,达到保护财源的目的。有的地方政府从狭隘的地方利益考虑,在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过程中推波助澜,使得银行在债权债务诉讼中“胜诉率高、执行率低”。
(四)部分企业信用意识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大量存在
现实生活中,银行打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十分普遍。统计表明,近两年来,银行通过依法起诉手段收回贷款的比率愈来愈低。有的企业本有一定的偿债能力,但也采取“金蝉脱壳”的办法,转移资产,另成立经营方向基本相同的关联企业,而将债务留在原企业,这样的企业有的长期拖欠银行贷款本息上亿元,后果极为严重。
(五)银行维权环境差,维权手段单一
目前,我国的破产案件几乎都是在债务人提出申请的情况下实施的。
银行左右企业破产的能力受到牵制。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破产决定是债权人或债务人为保护自己权益而做出的独立的、市场化的行为选择,在我国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很难想象,破产能够在地方政府的反对下进行。而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维护社会稳定职能决定了其对企业破产的消极态度———破产必然引起失业,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当然,这种消极态度是针对真正的破产而言,至于以逃债为目的的假破产,则另当别论。
破产操作不规范,银行资产风险加大。现实生活中,以破产为名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相当突出,这种行为由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屡屡得逞。1996年我国颁布了《贷款通则》,明确规定了逃废银行债务的处罚细则,但收效甚微。
破产手段的启用难以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产生应有的威慑作用。在我国现有企业体制下,企业破产与否,与经营者关系不大,而且,由于缺乏来自所有者的有效监督与激励,经营者缺乏为消除破产隐患而对企业付出最大努力的动机与压力。
篇5
【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 莽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保护
【中图分类号】C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13-03
今天的莽人,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和中国云南金平县境内。中国云南金平县境内的“莽人”,鲜为人知,2009年被正式归到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布朗族”。①在国家帮扶下,我国莽人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极大。②莽人的单一文化受到了强势文化的冲击。莽人的建筑、医药、历法、歌曲、舞蹈、语言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和条件,莽人历史上保留的丰富的口传文化等多种物质文化遗产存在退化甚至消失的危险。本文对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和内容进行了总结。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界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2004年批准并加入,根据该公约第二条第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该公约第二条第二项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
2011年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2)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5)传统体育和游艺;(6)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 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内容
1.传统口头文学及语言
“莽人虽然没有文字,但与其他兄弟民族一样,把在同大自然做斗争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在生活中所产生的爱憎感情,化作了优美的丰收歌、过年歌、情歌、结婚歌、祝酒歌、丧葬歌。此外,莽人还有创世诗、谚语及民间故事等。”莽人“创世诗”主要有三个:《创世纪》(又名《天人下凡到人间》);松鼠变鱼诗;智胜“变婆”诗。莽人“谚语”是莽人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如“跑山弯路不算远,跑山直路不算近”等。莽人“传说故事”包括忌食麂子肉的传说,阿黑吴与佐俄的传说等。《创世纪》和《洪水滔天》是关于“先人足迹”的两部神话传说。
莽人是没有文字的族群,莽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属于南亚语系高棉语族的一种独立的语支——莽语支。③莽语的词汇受越南语和汉语的影响,有自己的特点。④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莽语的词义也在发生变化。莽语的词语一般没有词性标志,没有明显的形态变化,有名词、动词等12类词。莽语同汉语的句法结构基本相同。
2.传统音乐、舞蹈
莽人不仅擅长演唱,还能用民间乐器吹奏出优美的歌曲。莽人用于演奏音乐的民间乐器是巴乌,莽语称“赖笼”,用竹子做成。夜晚男女青年聚会时,互相吹奏欣赏,过年或者夜晚闲玩时,成年妇女在火塘边吹玩。莽语中称舞蹈为“期特”。莽人在节日或者结婚等庆典时,边舞边唱。以前在屋里跳,如今在村中草场上,人数不固定,任何人都可以跳。有男子舞、女子舞和男女混合舞三种。
3.建筑艺术
岩洞是莽人先民居住的原始山洞;“鸟窝棚”是莽人为在森林守地和狩猎方便,在地边的大树杈上搭建的棚子,但不住人;莽人住人的一种古老的房子是“单坡屋顶棚”,是把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田埂、岩石作山墙,上面覆盖着芭蕉叶等;“双坡屋顶棚”是在单坡屋顶房的基础上改造成的,是只有屋顶无墙体的矮小的竹木房,人住在地上,当地人叫它“地板房”;有墙的“四坡屋顶房”是莽人在“双坡屋顶棚”的基础上盖成的,用竹片和木板围栏作墙,屋檐口特别矮,进出门得弯腰,当地人称其为“鸡罩棚”;“干栏式楼房”是莽人在“地板房”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茅草屋顶,上下两层,四周用竹片和小细柴做围栏,有前后两道门,楼上住人,楼下用来放杂物和养牲畜;1998年莽人受异地搬迁的苗族和彝族影响,改变了以往全是竹木结构的惯例,盖起了“双坡屋顶土掌房”和“双坡屋顶砖瓦房”。莽人在房屋建造的过程中,逐步跟上了时代,显示了其聪明才智。
4.民间工艺类
莽人的手工业主要是编织业。他们编织的竹器有篾箱、篾笼、篾桌、篾席、簸箕、筛子、背筐、凳子等。
莽人传统生产工具主要有长木棒、短木棒、木锄等。莽人现代生产工具主要有砍刀、斧头、犁铧、耙等。莽人传统生活用具是竹盆、竹甑、竹碗、竹杯、竹勺等。当今莽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有铁锅、铁勺、铝锅、铝盆、砍刀、菜刀、尖刀、木甑、陶罐、陶缸、陶碗、陶杯、玻璃杯等。
莽人的民间服饰。男子上身穿黑色至臀部的窄长袖对开襟短衣,衣服前钉有五颗布做的纽扣。裤子为黑色,长至脚后跟。莽人妇女上身穿对开襟窄袖短衣。衣服前钉有15颗用银或铝做的纽扣。纽扣的两边,一边钉有两排铝制的装饰品,每排有15颗。衣服的前面一边缝一撮红、绿、黄等线作装饰品。老年人的衣服一般是白色的,中年和年轻的女性多穿带花纹的衣服。莽人女性都穿黑色裙子,裙子脚边绣有花纹。衣服和裙子相连的地方围一块白色围腰。围腰两边绣着美丽的图案。
5.传统礼仪、节庆
第一,礼仪习俗。
莽人尊老爱幼、与人为善、讲礼貌、提倡助人为乐。人生礼仪是人的一生中几个重大环节要经历的仪式和过程,如“诞生礼”、“婚礼”、“葬礼”等,通过一定的礼仪,个体的社会地位和角色得到人们的认可。⑤
莽人保存着古老的生育礼仪习俗。如不育要祭神。接生由丈夫完成。胎儿出来后,怕热水把孩子的魂烫死,用冷水清洗。用没有消毒的铁刀和竹片来断肚脐。产后不满一个月禁止产妇从正门出入。为保佑婴儿平安,产后第三天杀鸡祭祖。由进入婴儿家的第一位外人担当“干爹”或者“干妈”等。
莽人的婚姻,以一夫一妻制为主,少数曾实行一夫多妻制。莽人习惯法禁止离婚。过去莽人的婚姻以姑表婚为多,还有少量的妻姊妹婚、非等辈婚、童养婚。莽人有同姓不婚的习俗。莽人以红、黑、灰三种颜色作氏族图腾姓氏,每一种颜色图腾的氏族内禁止通婚。
莽人婚礼要在“从妻居”结束后进行。莽人青年十五六岁之后可公开选择配偶,一段时间后关系确定下来,莽人男方请媒人带20~30斤大米和两串松鼠肉去提亲,与女方的媒人、女方父母商定婚礼条件,特别是“从妻居”的时间,一般3~5年。商量好后,莽人父母送一把刀作礼物,由媒人把儿子送到女方家,开始“从妻居”。“从妻居”结束,经岳父、岳母同意,女婿和媒人送一头活猪到妻家举行结婚仪式。婚宴要举行一天一夜,长老们边喝酒边唱结婚歌。临走时,岳父、岳母送女婿一匹布,送前来参加婚礼的人家每家一块肉,女方家的长者把锅灰抹在男方家媒人的脸上,以祝福结婚的夫妇将来生出聪明的孩子。到男方家门,等双方媒人和女方家的兄弟敬酒后,丈夫和媒人从正门进家,妻子从后门进家。回家的第一天晚上要杀只鸡祭祖灵。第二天,男方家杀一头猪招待客人,参加男方家婚礼的人每家送一只鸡。婚宴结束时,夫家的父母要把女方家给的布分给客人,表示感谢。
莽人有许多告慰亡者的礼仪。先给亡者洗身,然后到森林砍树做棺材。死者的尸体在家停放两天后出殡,抬到坟棚,再放入棺材。莽人采用的是“土葬”法,不垒坟包。埋葬的方法是在山腰上“横葬”,男子头葬朝东,据说以利狩猎,女子头葬朝西,据说以便做饭。随葬物品有死者生前用过的衣物,还有新编织的一个背箩、一个撮箕、一把木刀和一节竹筒。送葬人员要在后门口净手后才能进入屋内。在埋葬死者后的第一个早晨天快亮的时候,在死者家后门口,由莽人的巫师“魔公”为亡灵举行领路仪式。死者埋葬后一天,丧家要清理好室内外卫生。葬后九十天内,到坟棚里烧火守灵,但坟棚内禁止住人。莽人的丧葬祭品有猪、鸡、糯米饭、酒、菜等。没有猪肉就用狗肉代替。办丧事吃剩的肉菜全部倒掉。
第二,节日习俗。
莽人的传统节日有沙吉恩节、新米节和中秋节。沙吉恩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头人安排好有年猪的人家请吃年猪的时间,客人各带酒,在主人家男女分席就餐,边吃喝边唱过年歌,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新米节”在农历九月旱稻相继成熟的时候过,谷子一熟,各家随意选日子,把鸡肉和新米煮熟祭祖。新米饭由妇女吃三餐后,男人才能吃,地里谷子才能正式收割。20世纪,莽人受其他民族的影响过中秋节,宰猪杀鸡、吃月饼赏月。
6.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莽人掌握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知识。莽人刀耕火种,同一片森林莽人能从处女地改为幼林地最后改造成草地,反映了莽人在改造土壤方面的技术成就。庄稼成熟后,莽人选最饱满的颗粒作种,晒干后,装在箩内或者竹筒里,吊挂在火塘上面,防潮、防湿、防老鼠。莽人养猪、养鸡的经验非常丰富:一天只喂一次,天一亮,猪、鸡就去房前屋后的树林捡食,天黑前主动回家,主人只需喂一点玉米。莽人懂得一套治疗猪、鸡疾病的知识,用草药可治愈猪瘟、鸡瘟等。
莽人有丰富的采集野菜、野果和狩猎的经验。马蹄叶、地枇杷等都是他们的采集对象。莽人擅长用竹子做成竹排、竹刀,设好陷阱捕捉老虎、豹子、熊、马鹿等大动物。用竹套扣子和竹竿捕捉兔子、松鼠等小动物。莽人捕鱼,会用手摸鱼,会驱赶鱼跑进竹篾编的须笼里,会用没钩的鱼竿和鱼笼捕鱼。
莽人的刻木记事法,是用刀在木片、竹片上刻出长短、粗细、大小、深浅和形状不同的符号,来帮助记忆的原始记事表意方法,这种方法应用到20世纪60年代末,如刻竹记工分和用刻木记账。
莽人观察气象的经验丰富,善于观察各种自然物,按自然物和其他物体的变化来预测天气,安排农事活动,如晴天村里烧火,火烟往村头方向飘走,认为翌日天气会变阴。
莽人积累了丰富的医药技能,擅长用山上野生的植物、动物作药。据雷公打牛村的陈大介绍,莽人使用的中草药有几百种。大部分药不用配方而是单方煎服,如头痛、失眠、眩晕、高热、毒蛇咬伤等用“羊屎果”煎服。少部分药可以泡酒口服,如消炎、止痛、解毒、祛风、杀虫、解瘀消肿等用大将军、大草乌、红根、大力药、麻芋杆等几十种毒药泡酒外擦。莽人不仅会制作解毒的药物,还会用有毒的动植物和矿物制作毒药然后做成毒箭。莽人还会用虎骨泡酒治疗风湿、跌打损伤等。用熊胆治发热、喉肿等,用马鹿心血治心脏病等。
莽人是以植物发芽、落叶和动物鸣叫声来判断月份、季节的。如一月共25天,是旱玉米时节,二月是晚玉米时节。莽人把一年分成四个季度、十三个月和时节。第一个季度是得威鸟鸣叫时的十三月的七天和一到三月,第二个季度是扎瓷鸟鸣叫时的四至六月,第三个季度是梅旺虫鸣叫时的七到八月,第四个季度是熊冬眠时的十至十二月及十三月的八天。
7.
莽人的信仰属于原始,类型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神灵崇拜和祖先崇拜。祭祖的地方,设置在房中火塘的上方。莽人中熟悉宗教礼仪和祈祷词的人,都可以担任魔公,魔公会用铁刀占卜,莽人相信魔公会放鬼和驱鬼,还会为亡者引路。失魂之后,请魔公招魂。婴儿降生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健康等重要事情需要祭祖也请魔公来进行。魔公在莽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三 结束语
莽人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一个群体,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切需要保护,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规定,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传统口头文学及语言、传统音乐和舞蹈、建筑艺术、传统礼仪和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原始等,内容丰富。
注 释
①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R].北京:国家民委,2011
②海文达.抓住机遇,不负重托——打好扶持莽人发展攻坚战[R].云南:金平县莽人办公室,2010
③高永奇.莽语研究[J].南开语言学刊,2007(2)
④高永奇.莽语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42~43
⑤马成俊、鄂崇荣、韩喜玉.守候远逝的精神家园:黄河上游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抢救与保护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41
参考文献
[1]国家民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扶贫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11~2015年)[R].北京:国家民委,2011
[2]海文达.抓住机遇,不负重托——打好扶持莽人发展攻坚战[R].云南:金平县莽人办公室,2010
[3]杨六金.一个鲜为人知的人群:莽人的过去和现在:十六年跟踪实察研究[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
[4]高永奇.莽语研究[J].南开语言学刊,2007(2)
篇6
当中国之旅已成型时,我就开始试图更多地获取关于中国的信息.我和reidun取得联系,为了听取她的亲身经历,我翻阅了旅游书籍,聆听了那些曾在中国渡假的人们的故事.没有亲自到过那个国度就想获取关于那个国度的正确印象是不可能的.有的甚至是以讹传讹.这儿就有这么一个关于吐痰的例子.来中国之前,我听到了许多关于中国人随地吐痰的恶习.但事实证明中国吐痰并非如我所害怕的那样普遍和令人作呕.
一个中、挪之间最突出的文化差异非食文化差异莫属。用筷子吃饭倒并未难倒我,这毕竟比每餐饭之前叫刀叉来得方便。原创:真正令我惊异的差异在于食物本身和烹饪的方法。用筷子吃饭的差异和这个差异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一般来说,我对食物是很挑剔的,也不愿尝试新口味,但这次在中国,我变得敢于尝试了,而且还尝试了不少。中国的许多食物在我们寒冷的北部压根就不存在,或是我们根本就不视其为食物。第一个例子就是我的最爱--茄子,我正计划着把它引进挪威,并且种在我厨房的小罐中。我们不把其视为食物的例子是动物身体的某些部位,如:胃、脚。我们不食一些动物是因为它们看上去太恶心了。比如:青蛙、蛇。这些都源于动物的自身原因,而非它们的口味问题。当然,我们也不吃我们的宠物。
在国内,我已习惯了在自己的盘子中用餐,而把盘中的食物吃光是一种礼貌的行为。而中国人视为最礼仪的用餐方式以及用餐结束后留有剩余物在盘中对刚到这的我来说是很奇怪的。但在经历了多次午餐和晚餐的商业聚餐后,我已渐渐适应了。即使用餐时间很长(在交际场上)也是很正常的。在挪威,我们通常有三十分钟的用餐时间(而你们常为两个半小时),在这段时间中,我们通常只是吃些面包和牛奶,而在中午或工作时间喝酒是不可思议的。
我还想就交通问题多谈些看法。有一件事是不庸质疑的:你在横穿马路时决不必过分的谨小慎微。我很欣喜地看到有如此多的人以自行车作为其交通工具而非汽车。这就使得中国一些大城市的交通比同类大国的交通要畅通得多,噪音和污染也少得多。挪威有一个问题是需要好好向中国讨教的--如何使得交通井然有序、怎样为骑车者创造良好的道路环境。关于噪音问题,中国做得还有些欠缺。中国人惯于冲着挡路的人或物不停地按喇叭。这使得刚来这的我很难入睡,在挪威我们只有在紧急的情况下才按喇叭。
我不仅仅只有在步行过马路的时候才感到害怕(由交通引起的)。坐在车里也有此感。我总认为司机应该明白自己的职责,但这种想法并未让我放松警惕。在高速公路上的逆向行驶事件仍历历在目。从reidun那我早就听说中国的公共汽车是很拥挤的。在挪威时,由于我的身高比平均身高矮点儿,每每遇到拥挤的人群时,我总是被挤得喘不过气来。来到中国后才发现,这种情况并不常见。所以这的共车司机也更和善。
你们为我做得安排真是太棒了。我总是忙得都来不及思乡或觉得无聊。新鲜的事物总是层出不穷,我的每一周都过得与众不同:参观公司,参加会议,探访大,旅游赏景。我看到了作为一个普通旅游者所不可能看到的中国。
这次来中国的时机真是太好了。我很幸运,因为我到的时候,所属公司的业务正在开展中。我有幸得到了去杭州以外其他城市的机会。有小梅、朱先生和其他两位男士的相伴,旅途生活有趣极了。一时期内,跟着参与一个特定的项目时件很有趣的事。能到北京见识到中国最赋盛名的文化景点--紫禁城、颐和园,真是件值得回味的事。它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国的许多事物在我的脑海中都刻下了深深的印痕。因为她与我土生土长的国度事如此的不同。她的旧式建筑,语言(口头的和文字的),悠长的历史,传统习俗,这一切都是与众不同的。中国在保存自己悠长文化的同时,正以惊人的速度朝着摩登大国发展。
另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药,因为这和我所的专业有关。在西方,中药并未被完全接受,且相关知识也是十分欠缺的。过去,懂得用植物或其它与自然界有关的东西医治病人的妇女被视为女巫或和其它精神领域扯上关系。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她们被大火活活烧死,为得就是防止她们的信仰、理念得以传播,为得就是保证基督教徒们的地位。许多人就这样葬送了生命,而她们的医知识也就随之消亡了。
最让我感动的是中国的人民。你们有着和善的交友方式,并且在助人为乐的同时让人觉得似乎也帮了你的忙。我觉得自己到哪里都很受欢迎。当然你们的交友方式和挪威人的并没有太大的不同,只是你们幽默感更强,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在工作关系上,中、挪之间的区别可就大了。中国的商人比挪威的非正式多了,也不那么一板一眼。我相信你们的工作一定很有趣。在我看来你们根本就没做什么事,也许并非如此,毕竟我不懂你们的语言。在挪威,效率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闲暇时间也许比你们多,但是工作时的压力也比你们大。
良好的交际关系和时常联络感情在中国显然是很重要的。也许这是因为你们中的许多人都认为在人群中熟悉彼此是很必要的。互赠名片就是由此产生的结果吧。来这没几天,我就发现在包里备着自己的名片是不可忽视的事情。我想你们光是整理名片就要花上好长一段时间吧。假如我想成为一个女商人,并且开办自己的公司,现在的我就已得知了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为中国人印制名片。
自从中国实行了计划生育后,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挪威有这么一句谚语:一个孩子会被宠坏。在中国,整个年轻一代都是独生子女,但被宠坏的孩子却不多见。只有在排队的时候才能感觉到他们不习惯有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总想排第一个。一旦他们进入了队伍,他们就变得焦躁不安,原创:而走出了队伍又恢复了以往的悠闲。
篇7
英国也有一句谚语叫:忘恩比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恶。
一直以来,感恩关乎道德和品质。
而美国的心理学家通过试验,对“感恩”有了更高层次的解读:真正成功的秘密是感恩,真正快乐的秘密还是感恩!
今天,感恩已经和快乐、成功连在了一起!
关于感恩,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听到父母们发出这样的叹息:
为什么我事事顺着孩子,他(她)却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闹?
为什么我帮孩子打扫房间,却遭到他(她)的嫌弃?
为什么孩子吃了奶奶烧的饭菜,不道声感谢却还挑剔饭菜不够香?
为什么孩子按照学校的要求刚刚给妈妈洗了脚,却因为没答应给他(她)买新手机而摔门离去?
“感恩”如此重要,和孩子的未来相关。可为什么我们替孩子做了那么多,却没能顺其自然地看到孩子的“感恩之心”?
“感恩”如此简单,只需从“谢谢你”开始。可为什么得到一句发自内心的“谢谢你”成了一道难题?
本期策划,就让我们一起进行一场关于“感恩”的探秘之旅。认真地探究一下,感恩有多重要?感恩之情从哪里来?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学会感恩,开始感恩的行动?
解开这道题,孩子的美丽人生,或许就从一句轻声的“谢谢你”开始了!
教孩子学会
心存感激的生活态度
编译 | 奕霏
我们用美味填饱孩子们的肚子,也需要用美好的品德来注入孩子们的心灵。最好的品德,就是一颗感恩的心。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埃蒙斯这样定义感恩:
感恩是对美好事物的肯定,当我们肯定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你会发现你拥有了一个美好感受的源泉。感恩是一种能够使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加紧密的情感,它让我们知道自己在被别人支持和肯定。感恩会让我们想要感激并且回报他人。
感恩的与众不同:它是让你学会感激已经拥有的东西,而不是只因为得到了新的东西才更高兴,更不是得到了身体上、物质上的满足才感到愉悦。
但感恩不单纯是知恩图报,而是一种常怀感激之情的态度。
让孩子保持一种感恩生活的状态,才不会让恐惧和担忧控制我们的孩子。
我们都该“谢谢”谁?
感恩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知恩图报
我们常常教育孩子―要孝顺,也就是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祖辈的亲情之爱;要“知恩图报”,也就是懂得感谢给你帮助的人。
我们要感谢的对象:父母、家人、朋友、同事。
第二个层次:感谢你所拥有的
对世界之美怀有好奇,把所拥有的一切当做礼物,感谢上苍给我们的一切恩惠。
我们要感谢的对象:你呼吸的空气、路边的小花、夜晚的星空、你的工作、你的思想、你的健康、你的家庭、与朋友分享的欢笑与悲伤等等。
第三个层次:感谢你失去的
如果事情没有像计划的那样,感恩的人会把失败变成一种力量。感恩你所失去的,会让你有一种崭新的看待事物的角度。痛苦的事情发生之后,感恩呈现给你的是一条成长的道路。
我们要感谢的对象:我们的敌人、失败经历、一次错误、遇到的挑战,
感恩的力量
编译 | 霏霏
8个感恩的好处,
和孩子的未来相关
20年前,一位导游在工作中结识他的两位级别相同的领导,A领导总是说团里的人很好,负责任、大方。而B领导总是看到不好的东西,迟到、粗鲁、自私。
20年后再见两位领导,他们的状况截然不同。A领导成了这家公司的老板,事业很成功,家庭、经济方面都特别好。B领导却失业、离婚。
他们的不同恰恰源于他们是否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所以,教会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未来会大不一样。
下面列出的感恩的好处,是一项来自美国的对感恩的研究性调查所得出的结论。该研究共进行了40多个调查。
1.感恩让我们更快乐
研究发现,不管你是中了彩票还是突然全身瘫痪,3?6个月后,幸福指数都会回到平常的数值。但坚持每天感恩的人,3?6个月后幸福指数会提高25%。这跟你薪水加倍的效果是一样的。
2.感恩让我们更富有
感恩让我们更容易完成事业的目标,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两项共有243人参与的研究显示,那些多用10%的时间感恩的人,财富数量比平均值高出17.5%。
3.感恩让我们更健康
一项为时11周有96人参与的研究表明,那些每天感恩的人每个礼拜愿意多花40分钟做运动。感恩也会帮助一些慢性疾病患者恢复健康。甚至有调查显示,感恩可以增长几个月或几年的寿命。
4.感恩提高自尊心
感恩的重要特点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人身上。热情和感恩的心会让我们自然而然地帮助其他的人。所以说,学会感恩比心理治疗更加有效。
5.感恩可以帮助睡眠
感恩能帮助治疗失眠。感恩是安全又免费的安眠药。因为感恩,你不再焦虑,会感到很轻松,一下就睡着了。
6.感恩提高成功的几率
感恩让我们变得更积极,让肉体和精神变得更好,从而转换成更多能量,感恩使成功的几率提高。
7.感恩帮助我们放松
许多人都承认感恩和正能量是最可以让人放松的。感恩其实是比深呼吸还要有效的放松方式。
8.感恩提高效率
感恩被证明可以增加自信和安全感。那些没有安全感的人通常都很难集中精神,因为他们有很大一部分思绪都被担心占据了。但那些很有自信的人通常都可以更有效地工作。
一切美好
是从“谢谢你”开始的
感恩的心不会自己产生,它是一种选择,一种行动。让我们一起培养会感恩的孩子吧!
感恩培养关键词:父母榜样
解读人:小学老师 胡莹洁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
为了锻炼孩子们的笔力,更为了探求孩子们的情感轨迹,把握教育契机,我把“心情日记”作为学生的一项常规作业。
近日,我班女生小奕在心情日记中这样写道:前几天,妈妈摔伤腿住院了。以前,每次我生病时,都是妈妈带我去医院。现在我也想去照顾妈妈。可外公、外婆还有爸爸都说医院里有很多病菌,孩子容易感染生病。他们说不让心,让我安心学习。我已经3天没见到妈妈了,不知道她的腿怎么样了?我好想妈妈啊!我到底要不要去看望妈妈呢?真烦恼啊!
读着日记,我仿佛看到了小奕愁苦的脸。多么可爱的孩子啊!妈妈受伤期间,本该是小奕感恩反哺的好时机,遗憾的是,小奕的长辈却把她的感恩心悬在了半空。诚然,医院不是什么好去处,10岁的孩子也真的帮不了什么大忙。但是,这份对妈妈的牵挂中孕育着孩子美好的感恩情怀。简简单单说一声“不用你管”,岂不是阻止了这份感恩情怀的发展,逼着孩子走上自私、冷漠的歧途吗?
类似的家长很多,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以爱的名义打击孩子们的感恩念头。父母该如何做,才能激发和保护孩子的感恩之心呢?
我想起了教过的另一位学生阿勇。他把我奖励给他的山竹浅尝了一口后,悄悄用纸巾包好,带回家给妈妈尝尝这新奇的水果;我在讲台上咳嗽一声时,他会悄悄去办公室帮我端来水杯;我把批改过的作业本递给阿勇时,他总会面带微笑地说声“谢谢”。
这样一个孩子有着什么样的父母呢?
阿勇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但他们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彬彬有礼。
有一次我去家访,阿勇妈妈放下手中的活儿,迅速脱下身上的衣服擦拭凳子,然后再请我落座,这高贵的礼遇真把我震惊得鼻子发酸。当我把阿勇的演讲获奖证书交给阿勇时,他懂事地连声向我道谢。妈妈还要求阿勇一定要恭恭敬敬对我鞠躬。而且,每一次获奖后,父母都让阿勇把奖状上的字郑重地念给奶奶听,让奶奶分享喜悦。
从小,阿勇就帮着爸妈分担家务,淘米、扫地、择菜、洗鞋袜等,阿勇做得像模像样。到银行、到邮局给外婆外公寄钱、寄药,这些都是阿勇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经常做的事,爸爸妈妈对阿勇说,因为他是家里写字最好的人,所以让他去写汇单。
细细想来我渐渐明白,阿勇这颗宝贵的感恩心,源自于他善良质朴的父母在生活细节中的培养。父母让孩子从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他就会在劳动中感恩父母的辛劳;父母自己做到孝顺长辈,就能成为孩子感恩孝顺的榜样。同时,阿勇的父母让孩子多帮助他人,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就激发了孩子的爱心。更重要的是,阿勇的父母在生活中巧妙地向孩子“示弱”,这样就渐渐强大了孩子的内心,让他相信自己拥有感恩的能力。
讲完两个孩子的故事后,我想跟家长们说:在抱怨孩子缺乏感恩之心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冷静下来反思教育方式。我们可以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但是别让孩子觉得对他一无所求。要让孩子懂得付出才有回报,而不该无条件地向他人索取,让我们的孩子时时处处学会给予,懂得他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
感恩培养关键词:走进生活、亲近自然
解读人:学者 于丹
敬畏自然、热爱生活的孩子才会感恩
孩子刚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如何才能使他懂得感激并愿意回报呢?这需要父母的适当引导。
那么该如何引导呢?
第一,亲挚友,远。现在很多孩子过于依赖电子产品,对人群有所疏离。父母多让孩子融入集体生活中,让孩子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只有人我两两和谐,孩子内心才会有自信和愉悦,才更懂得去施恩回报。
第二,深入生活,躬行实践。不能让孩子只活在分数中,而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劳动、去体验。如此,孩子才能懂得社会规则,也才能体谅到他人的不易。
第三,自然之中,滋养心灵。父母有时间多陪孩子去亲近大自然,山水之灵气滋养,会让孩子更懂得敬畏自然,热爱生活。
总之,如果想让孩子成长得好,有孝心和责任心、感恩心,一定要把他放到人群之中、生活之中、自然之中。
感恩培养关键词:感恩氛围
解读人:台湾教育专家 雪宁
打造浓浓的感恩氛围
台湾的感恩教育深入到生活各层面,营造了非常好的感恩氛围,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感恩之情自然生发。
最近,我陪小女参加学校幼童军的露营活动,就深刻地体验了浓浓的感恩氛围。
每一餐饭前,我们必须等所有同学都盛好饭后一起唱《谢饭歌》,然后才可以用餐;在湿地里,除了植物观察,孩子们首先要学的就是在野外方便如何挖“猫洞”,这样才有益环境;来到潮间带,先不急着找寻鱼蟹贝类,首先要捡拾垃圾。在讲解潮间带的生物特性后,更强调不可以带走一石一贝,请孩子在观察结束后就还给自然,培养孩子有一颗爱自然的心;在篝火晚会上,我们以浅吟低唱《感恩的心》作为结束曲,然后请大家静默回想自我内心的感动;在三日活动尾声时,老师请每一个学生面向父母,向父母大声道谢……这些细节,让我非常感动。
老师这样的用心,可以让孩子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不会索求无度,更懂得珍惜拥有,可以体会到幸福的感受其实很简单,只要拥有一颗充满爱的感恩之心。培养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他才能做到对自然、他人和自我真正的尊重,而所有知识学习、才艺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回馈自然与社会,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与自然的人。
感恩培养关键词:爱的存款
解读人:台湾心理专家 陈玉英
在爱与被爱中培育感恩的心
我一直自我要求很高,对别人的要求也很高。在生活中,我很容易看见别人的缺点,特别是老公和孩子的不足。
一直到我学习了《亲密之旅》的课程,我的思维发生了改变。其中“爱的存款”这个概念,提示我专注于亲人“值得被欣赏、被表扬之处”。当我开始关注到他人的优点和善意时,我发现自己拥有了感恩的态度和眼光。我曾对老公看不惯的地方,现在居然觉得是他的长处,可以与我互补。
从培养积极的眼光看世界开始,我真的经常看得见生活中的恩典、别人的善意,自己感恩的心就增长了。尝到了甜头,我开始有意培养家人之间互相“存款”的习惯,希望让爱和感激流动起来。
有一年母亲节,我突然要求家里每一个人送我一份礼物―告诉我他们最欣赏我和最感谢我的是什么。当我接受每个人的“美言”后,感觉实在太美好了。随后我建议大家轮流对爸爸存款,接着对姐姐存款,然后是妹妹。那是我记忆最深的一个母亲节。
去年我参加了一个“家庭营”,看见从4岁到14岁的孩子,和父母一对一坐在一起,互相把心里对彼此的欣赏和感谢说出来。很多孩子感动得哭了,因为父母从来没说过如此温柔鼓励的话语。父母也落泪了,因为他们也没听过孩子的心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深深爱着父母的,只是从来没有人教他们该如何表达。
我的另一个发现是,承认自己脆弱、需要帮助并获得支持,是孕育感恩之心的土壤。
之前,我是一个只凭自己努力、尽量回避冲突的人,所以独立、能干之余,没有给别人帮助自己的机会,也没有什么感恩的机会。学完心理学后,当我心情低落时,我开始勇于求助―对老公表达我的脆弱,或者在微信群里请求朋友们为我祈祷。结果,我发现大家都乐于帮助我。而我在度过危机之后,又可以满怀感恩地向他们表达感谢,开始了一个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
当我们经常对伴侣、对孩子、对外人讲鼓励、积极的话语时,孩子们听见的都是欣赏与感恩,自然而然,耳濡目染,他们也学会了感恩。当我们表达对别人的需要时,家庭的凝聚力增强,心中的爱流淌起来。
培养孩子感恩的9个小办法
1."谢谢你"挂在嘴边,父母要常对孩子的努力表示感谢。
2.追溯生活本源。和孩子一起探讨生活里的东西从哪来,比如花生酱三明治,是工人种植、收割了花生,然后我们去商店把花生买回来,妈妈再做成美味的三明治。渐渐地,孩子们会把每一餐饭都当成是礼物,他们也会学会感激。
3.经常数数自己的幸运事,睡觉前一起分享当天要感谢的事。
4.欣赏自己的才能而不是嫉妒别人。
5.给你要感谢的人写感恩小纸条、贺卡,然后给他送去或者对他说出来。每个月至少感谢一个人。有时候也可以给自己写一封感谢信。如果没时间写信或者贺卡,也要学会在心里默默地感谢他。
6.写感恩日记,并养成习惯。
7.每周找一个时间坐下来,盘点你要发出的祝福。列一个给家人的感谢礼物清单。在写下祝福的时候,更了解什么是值得珍惜和感激的。
8.养成奉献和志愿服务的习惯。
9.把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看做学习的机会。
父母的错误之举,
让孩子远离感恩
我们总是对孩子说“你要学会感恩”,往往却让他们觉得很迷茫,甚至会激发出他们体内的“青春反抗激素”。有时候,我们对孩子们说出的一些不经意的话、做的一些不经意的事,会让他们渐渐远离了感恩这个美好的品德。
家长困惑1:
为何越让孩子吃苦他越不懂事?
“我认为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太好了,让孩子多吃苦,他们才会懂得感恩。但我让儿子参加了好几次军事化管理的魔鬼训练营之后,他非但不懂得感恩,反而跟我们隔阂更深了。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分析:父母想让孩子吃点苦头来学会感恩生活,出发点很好。但若采用简单、陈旧的“忆苦思甜”和“魔鬼训练”方式,却会激起孩子感觉过时、无聊、反感、厌恶、恐惧、对抗甚至憎恨的情绪,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对苦与痛生理的、本能的反应。除非孩子喜欢军事,否则它的效果类似惩罚,越严厉反弹越大。
家长困惑2:
为何付出越多孩子越嫌弃呢?
“不都说要富养女儿吗?我们的女儿从小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用最新的手机、穿最漂亮的裙子,世界各地旅游,哪怕我们自己吃糠咽菜都无所谓!但女儿似乎总是不满意,总是嫌弃我们做得不好,更别提感激我们了!”
专家分析:我们总强调父母给予孩子无条件的关爱,但这不够完整。父母的爱还应该包括在某些原则上的坚持、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责任等。
感恩并非人的天性而是后天教化的成果,一个人如果从来都是被无条件地关怀而无需付出任何努力、代价、回报等等,Ta怎么可能学会感恩呢?所以,这对父母要及时改变策略:
1.摆正家庭成员的位置。不要将孩子置于父母及祖辈之上,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大狂妄、自我中心的毛病,走向社会必将遭受挫败。
2.爱和宠爱分寸的拿捏。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孩子必要的、正当的需求是可以的,但如果父母要“吃糠咽菜”自我牺牲就过分了,那就是溺爱,终将害了孩子。
3.孩子能做的事让Ta自己动手,不是生活必需品要有付出才能给予等等。
家长困惑3:
为何没让孩子学会分享?
“我从小教育孩子,不能吃独食。孩子做得还不错,在家吃什么,都会先问问父母。当然,我们都不会真的吃。有一次,几个朋友来家做客,我把从国外带回的巧克力拿出来,让儿子分享给大家。不料,大家都没推辞,很快把它吃光了。结果儿子大哭大闹。这样几次之后,他再也不想分享了,还说我们骗他!”
专家分析:教育小孩子,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言行一致”。如果家长说一套做一套,孩子只会感到被欺骗。一旦他对教育者失去信任,那么无论多么正确的教育理念都无法实施,所有努力付诸东流,完全没有效果不说,不走到另一个极端就万幸了!此时想要再纠正回来,就得付出双倍的心力:先换回信任危机,再教育感恩。
家长困惑4:
为何没有奖励,她什么都不做?
“我经常跟闺女说,为你上小学就花了×万,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啊!我们家施行的是奖励机制,只要闺女考双百,我们就能奖励她2000元左右的衣服或玩具;98分,可以选择1000元的;95分以下,就什么都免谈。可重赏之下,她却一点儿不领情,对学习提不起劲儿来!现在她干什么,都会跟我们谈条件,没有奖励啥都不做。”
专家分析:翻译小孩的心理,她听到的父母的话―“好好学习回报父母花的钱,好好考试换大餐”。统统都是讲等价交换,几乎没有爱、感恩和乐趣……如果父母总是这样讲话,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为学习和感恩是有条件的,物质的、现实的、需要交换的,甚至功利的。
我们需要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本身有许多的乐趣、喜悦、快乐乃至幸福,不需要回报的。我们不鼓励因孩子学习或为家庭做事而给予物质奖励,以致他失去从学习和感恩中直接获得乐趣、幸福感和成就感的动力。
被感恩照亮的孩子:
父母的潜移默化
是最好的教育
我们对北京某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和太原市某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看看孩子们是怎样学会感恩的!
申思柔(初一):妈妈常会对我说:“姥爷70多岁了,每天还要给你做饭、洗衣服。姥爷很辛苦,不要嫌他做事慢,你要学会孝敬老人。”妈妈还常给姥姥买她爱吃的东西,常提醒她走路小心别绊着,注意营养,适当活动。这些都教育我关爱长辈。
孙彦红(大二):我心中最感激的是一群陌生人:某晚,到家门口之后我才发现书包丢了,里面还有家门钥匙。等我折回公交站已是晚上10点。劳累了一天的司机叔叔售票员阿姨,还有洗车的大婶、调度室的大伯,原本都准备下班,却跑前跑后地帮我到停车场找书包。那个夜晚,风挺大,但我感觉很温暖。每次想到这件事,我就感觉这世界真的很可爱、美好,“社会”也没有像一些人所言的那么不堪。
海外的感恩教育
日本:经典的感恩教育丛书《谢谢传递给我生命的人》《谢谢妈妈》《谢谢大家》被列为日本小学生思想道德课教材,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了祭祖传统、生命诞生、生命延续、失去亲人、对他人心存感恩的内容,让孩子们明白生命的联系和延续,也了解了人与人之间要学会感恩、珍惜生命。
美国:他们会在家里厨房墙上挂一张巨大的海报板,用于记录家人每天的情感;父母不仅让孩子口头表达谢意,也鼓励孩子用文字表达出来,给帮助过自己的人写感谢信或画一幅画。在每年的感恩节上,美国的许多社区都会开展“每天感恩10分钟”或“今天就开始感恩”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