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23 09:28: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舆论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网络舆论政策制定影响。
近年来,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迅速崛起,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公共政策制定除借助于传统的信息收集外,越来越受网络的影响,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一、网络舆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如:选举、决策听证、公众咨询、政治结社、、协商对话等方式,同时,从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看,立法听证会、行政听证会、政策研讨会等,对公民直接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以及扩大政策议题来源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些经传统途径进行沟通的方式虽然对公众的政治参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致使有些严肃的、重大的、反映社会主流思想的内容往往没有机会成为议题,阻碍了政府对民意的了解。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信息化的大力推动,近年来,中国网民数量逐年递增,“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也是政府了解民情民意的聚集地。网络的开放性、互动性成为民众表达情绪、发表观点的重要平台,逐渐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使得民众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对公共政策的话语权,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民通过BBS、新闻跟贴、网上签名、网上论坛、专题讨论、网上征询意见、网上民意调查、网上议政等多种方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网民与政府官员进行在线交流,通过网络投票、网上建议征集参与政策制定。今年两会前夕,总理走进中国政府网、新华网直接问政于民,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民意的直通车。网络舆论与传统途径相比有很多优势,比如网络信息一经便能得到快速的传播,增强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政府的注意力,同时网络的交互性也有利于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从而使政府透过网络舆论更加准确地了解民意。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一个新途径。
二、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双重影响。
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引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除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的出台后,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开始受到关注。
近年来发生的与网络舆论有关的事件,说明了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越来越大,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方面。
1.打开“政策窗口”,推动公共政策议程。
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是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而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社会公共问题要反映公众的普遍诉求并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另一方面政府认识到此社会公共问题有解决的必要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政策议程的建立是社会公共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政策议程分为公众议程和政府议程两个阶段,网络的发展使得公众关心的问题能够更快的传达到政策制定者,同时政府也可能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把某一社会问题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这就缩短了公众议程到达政府议程的时间,使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成为可能,同时也增加了政府了解社会问题的来源,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社会信息,使社会问题尽快进入政府议程。如2003年孙志刚事件,事件发生后,《南方都市报》首次披露了孙志刚惨死事件,此后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转载此文,并开始追踪报道,同时在网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文章被各大网站转载,网络舆论对于“孙志刚事件”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报道,让人们了解到事件的发生,许多专家学者纷纷上书中央政府,把“孙志刚事件”推入了决策者面前,使这一社会公共问题很快进入了政府议程。
2.拓宽政策方案的选择空间,使政策制定更科学。
公共政策制定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最优化,政府部门只有了解公众的切身需要,才能制定出更合理的政策。从各种政策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是政府部门的职责所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与知识量是任何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政府部门可以从中选择解决社会问题最有利的信息来制定公共政策。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草案)在新华网、人民网、国家发改委等网站上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引起了强烈反响,最终在综合网络舆论与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国务院对原有三大“黄金周”进行调整,减少了“五一”假期,增加了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这说明网络舆论有利于公共政策方案的抉择,同时节假日调整向网名征求意见也说明了政府注重运用网络信息对政策方案进行抉择。
3.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公共政策都要经过理论的评估和实践的检验,如果发现某项公共政策已经不适合社会的需要,不宜继续执行,或者此项政策的负面作用太大,就需要对此作出必要的调整。2003年6月20日,国务院宣布废除实行二十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两天后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意味着1982年5月12日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两种政策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前者的社会救济和治安管理职能转变为后者的在自愿基础上的社会救助,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的进步,新办法更加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孙志刚事件”中,网络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有利于及时调整公共政策,提升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
(二)不利方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成为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新途径,但网络舆论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
第一,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与制定政策的非代表性。网络是民意表达的平台,但网络民意与网络舆论则是既密切联系又不完全等同的概念。网络民意可分为“原生态民意”和“真实民意”,“原生态民意”的存在可能造成“假民意”的流行。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虽然网名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因缺乏起码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被排除在网络参与之外。比如农民由于经济原因的限制并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甚至买不起电脑,这使得农民不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农民在网络参与中丧失了“话语权”。这种不均衡的政治参与使政策的制定无法完全代表真实的公众意愿,造成政策制定的非代表性。
第二,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网络舆论的参与实行匿名制,一些情绪性的宣泄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就可以免受责任的约束,因此在网络空间中,缺乏自律的网民就有可能不加证实随意信息,甚至有意制造假消息,决策者可能会因网络上的虚假信息造成决策失误。
第三,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科学决策需要适量、适时的信息支持,网络条件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量过少的弊端,但另一方面信息量过多也会产生盲目决策。信息量过多导致方案决择困难,在过量信息的条件下,多种方案的利弊难以权衡,使得决策者无所适从,只能闭着眼睛“跟着感觉走”,从而使方案选择带有较多的随意色彩,即产生所谓的“布里丹效应”。
而且,公众在网络上的信息常带有个人倾向,带着个人情感倾向的过量信息,使决策者疲于应付,贸然决策。
三、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论拓宽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途径,增强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性,使公共政策的制定更科学、更合理、更能真实反应民意,但网络舆论存在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要完善网络舆论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培养高素质的网民,提高其网络参与能力。
没有网络素质过硬的网民和干部队伍,网络参政就会失范,就有可能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因而,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鼓励、支持提高网民的网络素质,加强网络教育,造就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网络素质的网民,是适应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的需求,也是提高公民网络参与能力的途径之一。加强网络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其网络道德教育,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性给网民提供了一个能使个性尽情释放的空间,但也正是由于缺乏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使得网络上普遍存在一些不道德、不健康的言行,所以必须普遍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言行。
2.对网络进行管理,规范网络舆论。
虚假的网络舆论,不仅不能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而且会打击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对网络舆论的信任度,对社会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要避免虚假舆论操纵公共政策制定,应让民众认识到网络舆论不是“宣泄不满”的空间,更不是随意虚假信息甚至网络犯罪的平台,而是公民向政策制定者“表达民意”的途径。一方面要完善网络管理的相应法律法规,同时要对网络犯罪进行严厉惩罚,另一方面可考虑建立和推行网民身份认证制度,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网民实名登陆,规范网络舆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是各级政府决策避免失误的基础。
信息情报量的大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决策质量,政府要想在决策上不失误,必须有丰富可靠的情报来源、迅速的情报传递、准确的情报研究,因此,要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应包括:(1)专门化的信息机构和信息队伍,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机构在政策制定中的职能作用;(2)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即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讯设备相结合,形成网络系统和电子计算机系统;(3)网络化的信息传输渠道,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1]朴贞子。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06-27.
[2]黄丽华,姜晓宁。互联网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初步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8(1)。
[3]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5)。
篇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得到不断提升,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对社会、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网络孕育下的电子产品具有更新换代快以及受众广泛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信息,获取新闻,进行舆论监督。其主要原因在于互联网具有匿名性和地域交互性,网民能够实现自由的意见表达,通过这种自由化的意见表达渠道能够形成网络新闻舆论,从而对政府公共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网络公共舆论;政府公共管理;影响
互联网给公民参与政府公共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难以忽视的问题,从而扰乱了网络空间秩序。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逐渐增长,公民通过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来影响公共决策的效果日益显著,其积极作用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但其中的不少局限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政府必须加强重视,尤其要强化网络舆论对国家公共决策所产生的正面作用和影响①。
1.网络新闻舆论对信息传递发展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在短期内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随之而来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基于此,政府倘若继续坚持原有的理念和决策方式则无法满足社会各阶层人们的需要,必须打破传统,为人民和政府创造更多的机会和途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知识水平逐渐提升,其政治意识也不断提高。为此,政府也要积极转变观念,畅通民众自身利益的表达渠道,不断缓解社会压力而导致的各类危机②。首先,网络舆论影响了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方式。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大多停留于口头交谈,这种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而在互联网产生之后,人们通过QQ、微信等方式实现信息交流,获取新闻资讯,这样的方式既快速又便捷,能够起到重要的影响公共舆论和政府公共决策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信息多对多的交流。在互联网还未普及之前,人们的观点很难传播给多数人,需要通过电视、报纸以及书籍等传统媒体才能实现。然而,现今微博、论坛等的兴起为民众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提供了比较广阔的平台。很好地实现了信息多对多的传播与交流。根据调查显示,微博是政府进行政务宣传的主力军,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内容的不断发展,这一运营水平逐渐成熟,微博问政等服务能力逐渐增强。
2.网络新闻舆论对政府公共管理带来的阻碍
2.1网络新闻舆论可能会引发非理性的社会心理
网络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它改变了传统媒体受到时间、版面以及播出时间的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了民众参与成本的风险,民众可以通过互联网自由表达情绪。然而,在没有约束力的情况下,人们时常将最深层的感受进行表现。尤其在没有约束的环境下,网民的身份处于匿名状态,因而容易出现部分网民受到心理操控而变得失去理智,网络内容低俗化以及情绪化问题则会暴露出来,容易引发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危及国家安全管理。
2.2部分不良信息会误导政府公共舆论的走向
通过网络开放自由的环境,人们能够自由发声,个性得到张扬和释放,但也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信息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由于受到人们知识水平、价值观念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处理能力会有不同的反应,这就有可能导致所传播的信息发生质的变化。尤其对于部分情绪比较激动的网民而言,他们在看到有煽动性言论的时候会出现跟风的现象,久而久之则会误导公众正确的舆论导向③。
2.3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权益侵害
由于网络的开放化和自由化,实现了真正的以人为本,与此同时有效延伸了公民的权利。然而,一般而言网民在网上发表言论无需接受责任的制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强权和暴力行为的发生。现代社会,关于网络谣言事件层出不穷,严重阻碍和影响了网络舆论监督环境以及现实的社会秩序。在网络时代,个人的隐私缺乏保障,部分网民或许会出于仇恨和报复之心而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网络暴力行为严重损害了个人的权利。其实网络暴力犹如看不见的拳头,一方面给受害者带来了伤害,损害了其利益,另一方面使得部分不法分子逍遥法外。
3.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
3.1有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
在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其首要环节就是制定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围绕生活的某个方面问题所指定的政策目标,其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原则。因此,确定政策目标是制定公共政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政府必须在充分考虑公众意愿的前提下才能最终确立政策目标④。尽管传统媒体在公众舆论表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其表达渠道依旧较窄,并且百姓在期间的话语表达权较弱。通过网络新闻舆论,能够有效改善这一现状,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为政府制定出公平民主的公共政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有助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执行
政策的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的核心,执行过程能否最终达到预期目标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涉及信息、执行人员以及资源配置等方方面面。宣传是政策执行的核心环节,它关乎公众对社会公共政策的认知程度。而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管理机构能够利用公共网络实施舆论导向,不断扩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网络新闻舆论,能够倾吐民众对政策表达最真实的意见。通过网络新闻舆论的交互性原则,能够有效实现与网民进行沟通,政府向网民认真解读各类公共政策,从而为政策的执行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有助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有效执行。与此同时,当民众通过网络新闻舆论发现政策执行存在不合理之处或者明显的漏洞时,则可以及时向政府部门汇报,从而确保政策的执行能够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促进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⑤。
3.3有助于政府公共管理中的舆论监督
政府公共管理同样离不开监督的作用,而监督又离不开媒体的作用。媒体监督作为主要的公共舆论监督工具,大多数情境下主要反映政治以及精英媒体人士的意见。由于受到媒体自身公信力的影响,实施起来容易便捷,而社会大众在监督上存在着较多难以实现的地方,很难实现普通大众的看法和观点。基于这样的现状,媒体监督和社会监督存在着较大局限性,必须借助更加高效而有力的措施和监督手段,网络新闻舆论监督就是其中最为实用的重要方式。与大众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监督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特点,它使得公众能够平等参与组织各项管理,凭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帮助网络舆论获得良好形成。为此,政府公共管理部门要善于利用好网络这一利器,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切切实实为人民办实事,从而不断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质量。⑥
4.结语
总而言之,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它有助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有助于政府政策行为的执行;有助于政府公共管理中的舆论监督。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阐述了网络新闻舆论影响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方面;其次分析了网络新闻舆论对政府公共管理带来的阻碍;最后详细分析了网络新闻舆论对我国政府管理带来的有利影响。
作者:周慰祖 单位: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注释:
①靳德涛.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决策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9.
②杨永峰.网络公共舆论对我国政府公共管理的影响[J].新闻知识,2012,12:30-32.
③汪旻艳.网络舆论背景下的中国政府治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④赵婷婷.网络舆论对我国公共决策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篇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郑州 450011)
【摘 要】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与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呈现日益加强的趋势,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事业的发展受到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以大学生网络舆论为镜,在对其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反查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缺陷,进一步优化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有利于高等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互促影响
作者简介:郜军艳(1988—),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助教。
0 引言
大学生网络舆论是指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对于一切感兴趣的社会生活领域、社会公共事务尤其是校园公共事务所产生的一切意见、愿望、态度、情绪、期待、评价和想象的公开表达,是多种主导性社会意见的集合体。
随着网络力量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事业的发展受到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与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正呈现日益加强的趋势,因而,研究探索如何运用大学生网络舆论,推动高校管理服务等各项事业的进步,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1 大学生网络舆论及其教育引导
大学生网络舆论具有与其他社会舆论不同的特点,即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对校园群体性事件反应迅速、影响面广,如果控制不当将严重影响校园稳定;网络舆情煽动性强,控制难度大;网络舆情难辨,容易造成学生群体的盲从与冲动。
一方面,大学生网络舆论,必须加以有效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是指在遵循网络舆论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分析网络舆论反映的大学生对学校和社会的意见、情绪和态度,设置符合大学生心理诉求和社会知觉的相应议程,回应大学生的合理诉求,缓解大学生的不满情绪,解答大学生的疑惑,疏导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合理应用各种方法和技巧达成大学生态度向积极方向改变的过程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策略方面,相关学者研究较多,本文不再赘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应注重符合高校教育精神和人文理念,而不能采取极端化手段,片面追求“一种声音”。
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网络舆论,反查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漏洞;以大学生网络舆论为镜,监督完善高校事业发展,是高校行政管理极易忽视的。根据大学生网络舆论,通过统计分析等手段,优化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高校长远发展。
2 结合大学生网络舆论,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大学生网络舆论代表了公众相对一致的某些态度与观点,对于高校不仅具有监督的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新形势下,对于大学生网络舆论阵地,高校不能被动地接受,而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应对与解决,以师生为本,致力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2.1 畅通大学生问题反馈渠道,建立和完善表达机制
舆论环境的变化使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的职能受到了充分的考验,并强化了新时期高校文化的人本特质。高校一方面应“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强调个体的“个性化”。这样以来,构建上通下达的信息传导体系,正确把握网络舆论真假缘由与发展势向,及时权威真实情况或问题解决方案,持续关注网络舆论变化,并以此为监督,完善高校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2.2 加大校务公开力度,提高高校管理部门、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
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发表个人观点、宣泄情绪等现象很大程度是由于校园信息的不完全或不对称引起的。基于此,高校管理部门、教师应加大校务、教学等信息的公开力度,引导学生对学校、教师予以正确认识,提高行政管理部门、教务教学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水平。校务公开是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纠正大学生认知偏差的一项根本措施。
2.3 提高高校服务意识,提高学生满意度,建设和谐美丽校园
众所周知,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但是,新时期以来的大学生知识诉求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被服务”意识也逐渐增强,大学生认为学校应尽可能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氛围,由此而引发的网络事件不胜枚举。因此,高校应转变认知,将服务意识充满到教育、管理工作中,提高学生满意度,构建和谐美丽校园。
2.4 第一时间平稳舆论危机,建立校园突发事件舆论应急和事件处置机制
面对校园突发性事件,新闻发言人第一时间信息是化解舆论危机、赢得学生甚至社会理解和宽容的第一道屏障。举例:2003年2月25日,清华北大两校食堂同天发生爆炸,信息迅速传遍国内外,北大校园网在一个小时以内就播发了来自校方的权威信息,宣布两校共有9人在爆炸中受伤,并通过BBS张贴了相关信息,各方恐慌情绪很快安定,校内校外舆论趋向平稳,常常与突发事件相伴生的流言四起、谣言肆虐、小道消息漫天飞的景象并未出现。此突发事件的处理,北大正是通过网络的积极引导,使舆论朝着有利于将危机转变为转机的方向发展,促成健康、积极的主流舆论的形成。
当然,平稳舆论危机的同时,高校应抓紧调查事件发生原因、控制事件恶化发展并落实解决事件及相关隐患,构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高校应急事件处置机制,切实有利于解决各类校园突发事件。
2.5 利用新媒体,掌握舆论主动权,建立校园舆论发展的“参考系”
目前,数字化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大学生利用微博、微信、易信等新媒体平台个人公开言论,其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体化与社群化,自由性与参与性等特点,增强了大学生的校园主人翁地位。为发挥高校主导地位,引导大学生正确舆论,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甚至个人,应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权威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真正建立校园舆论发展的“参考系”,以大学生舆论为镜,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的同时,引导舆论。
3 结论与研究展望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大学生网络舆论亦是如此。对于高校而言,一方面身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高校应以符合形势要求的教育精神和育人理念引导、提高大学生的事物认知能力,正确引导大学生舆论态度;另一方面,高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应运用辩证的哲学思想和发展的观点,正确看待分析大学生舆论内涵,查找问题根源,并通过设计管理制度、改进技术设施、引进专业人才、完善服务机制等手段,全面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得到长远发展。
本文研究过程中,未能通过具体数据分析来对大学生网络舆论与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定量化分析,有待在后续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葛晨光.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广角,2009(12):54-55.
[2]邱启照.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运行机制探析[J].大学教育,2012(10):16-18.
[3]汤桂香,王小飞.论高校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和谐校园的建立[J].云梦学刊,2006,27(3):123-125.
[4]张沛.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D].中国政法大学,2010.
篇4
对于迅速传播、负面影响较大的舆情事件的发生,建立随时监测、预案准备、应急响应的管理机制,基于其自身发生、演变规律,在不同阶段采取相应措施,化解危机,避免陷入被动,维护区域投资环境的良好舆论形象。
1.及时发现,正确应对。只有通过建立“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才能做到对于紧急舆情事件的随时监测、及时发现,为正确应对争取必要的时间准备,在第一时间掌握舆情事件的酝酿、发展状况,根据其演变规律,运用相应的管理机制程序化应对,避免舆情危机事件对区域投资环境形象造成更大的危害。2.把握发展趋势,积极引导化解。基于危机舆情发生酝酿、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建立“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在各个不同阶段作出相应的正确反应,才能够逐步化解危机舆情对于区域投资环境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建立“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
“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既需要发挥常态化的信息收集渠道功能,又需要发挥准确信息功能,具有一“收”一“放”两重功能。通过“收”来收集信息,作为改进环境基础的信息参考依据;通过“放”来释放准确信息,避免信息误传,引导舆情传播正确信息。因此,建立“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有“收”与“放”两个方面:在“收”的方面,需要“悉心倾听、总结改进”;在“放”的方面,需要“主动引导、及时应对”。
(一)发挥“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的信息收集功能
以“悉心倾听、总结改进”为基本思路发挥“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的信息收集功能。
1.“悉心倾听”是“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的工作基础。通过“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监测采集到真实的舆情信息,反馈投资者、大众对于区域投资环境的真实感受、意见,这是区域投资环境舆情声誉管理工作的信息基础。2.“总结改进”是“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的实质目标。基于舆情监测信息,基于投资者和大众意见、建议,“引导”政府及各个部门的工作,切实改进区域投资环境。
(二)发挥“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的信息释放功能
1.“主动引导”是“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的常态模式。“主动引导”的基本思路是将“主动引导”作为“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的基本功能。尤其是当监测到虚假信息的传播时,需要通过传递真实信息,“引导”舆论了解真实信息,避免信息误传,体现声誉管理的主动性,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声誉,主动营造良好的舆情环境和舆论基础,帮助吸引各类投资。2.“及时应对”是“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的应急功能。当发生舆情危机事件时,需要具备应急反应能力,维护区域投资环境声誉。关键是建立及时的舆情反应机制以作为应对舆情危机的管理保障。做到及时应对,积极反应。在网络自媒体时代,舆情演化规律早已突破了原有传统媒体时代的局限性,有时小小的舆情传播,如不加以重视、及时应对,有可能演化为大的舆情事件的爆发。因此,应急反应的及时性是掌握主动性、积极应对的关键。
三、建立“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的基本策略
具体落实建立“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策略入手,即:“系统规划、部门负责、专人管理、随时监测、消化吸收、引导应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系统规划
针对“投资环境声誉”的维护,首先,需要明确投资者的需求;其次,针对投资者对投资环境声誉的要求,系统规划区域“投资环境声誉”目标;最后,是基于区域“投资环境声誉”目标,规划建立相应的“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包括制度、部门、人员等在内的保障机制。
(二)部门负责
由区域投资主管部门牵头、协调,组织金融、财税、工商、宣传、报纸、电台、网络管理等部门共同组成工作机制,根据区域投资环境声誉的形象要求,研究制订总体规划,确定部门分工、建立协调机制,定期、不定期沟通信息、协调工作、研究完善规划、任务以及分工协作机制。
(三)随时监测
监测区域投资环境舆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可以总结为“一收”、“一放”。一方面是吸收,即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帮助科学决策;另一方面是传播,即发现舆论误解、传播真实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或者进行相关信息传播的沟通、解读、解释以获得理解、增加信任。基于舆情监测两个方面的目的要求,其重点也就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舆情信息中了解舆论诉求,以便获取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帮助调整工作方向、弥补工作偏差;另一方面,把握舆情传播状况,以便及时澄清谬误、传达真实信息,或者进行相关沟通、解释、回应,增加信息透明度,增加理解、信任。反应及时性是掌握主动性、积极应对的关键,而及时反应又基于有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在技术实现层面上,一方面,可以由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开发专门的具备舆情监测预警、分类汇总、分析报告功能的软件;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择采取技术外包的方式,有专门的技术公司根据要求协助开发具备相关功能的舆情监测软件。
(四)消化吸收
消化吸收体现“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的内部作用。建立“区域投资环境舆情监测与声誉管理体系”的信息收集、整理与常态化处理机制,对于监测收集到的有关区域投资环境方面的舆情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分析研究,发现所反映的问题真实、可靠,对于投资环境工作的改进、完善有启发作用的,就应该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责任人,主动利用舆情信息改进工作、不断完善区域投资环境,体现投资环境舆情信息对内部管理、完善内部功能的积极作用。
(五)引导应对
篇5
一、企业伦理文化概说
1.企业伦理的产生与发展
工业文明使人类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伴随而来的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可再生资源的耗损、道德的沦丧和人性之恶的暴露。正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开始呼吁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和利益相关者管理等,开始建构最初的企业的伦理文化。
对实际的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伦理道德因素的重视,则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企业伦理运动。在当时,许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大肆污染自然环境、销售不合格产品、忽视员工权益,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在被曝光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感,并在全社会引发了一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运动。此后,企业自身迫于社会的压力和自身存续的需要,开始重视起企业伦理问题。
20世纪80年代之后,企业伦理进入了全面发展的阶段。首先从范围上,企业伦理学从美国扩展到了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其次,在许多大学的商学院都开设了相关的企业伦理和商业道德方面的课程,企业伦理教育的研究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第三,许多企业开始明确企业的价值观和信念,制定企业经营管理守则和行为规范,对企业员工进行道德培训,建立起相应的企业伦理领导和伦理办公室制度。
2.企业伦理文化的?群?
企业伦理逐渐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相关的企业伦理文化的形成。企业伦理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同员工、消费者、社会、自然环境等一系列利益相关者之间保持和谐相处、互相促进的共生关系,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伦理责任价值观,包括生产伦理文化、管理伦理文化等多重内容。企业伦理文化以“义利关系”“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企业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企业自身和社会的关系”等具体关系加以展开,并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企业规范等影响企业和企业相关人员的实践行为。企业伦理文化对员工的日常行为和企业的生产经营都有着约束力,并能有效的调节企业各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源泉,也是企业文化正确与否的标尺。
二、企业管理与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趋势
企业管理,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职能。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水平对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持续营业时间有着重要影响,因而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局面下,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不断改善企业的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伴随着全球化、生态危机的影响以及合作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方式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首先,承担社会责任逐步成为企业的共识,这个共识影响着企业价值观,成为企业使命的一部分。其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人的作用和价值,把对人才的吸收、培养、任用、激发列入战略规划之中。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越来越关注员工的权益保障、消费者的需求满足等。第三,对信息的获取更加智能化。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各种应用体系广泛使用的情况下,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加快,企业将会在短时间内拥有更多信息,运用商务智能将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技术应用到企业的管理中,通过集成多种数据类型,从数据中发现新的关系,有利于企业提高企业效益、创新管理模式。
三、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在许多人看来,企业的管理是一种经济行为,但是企业的伦理文化培养是非经济行为,因而认为二者是没有实质必然性的联系的,比如说“管理活动不容干预论”就认为,企业管理在真正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非经济因素的干预。还有一种“企业伦理文化培养无用论”认为企业的伦理文化培养只是一种形式主义,浪费金钱并没有过多的效果,认为在新形势下,企业伦理文化的培养应该“退居二线”。但是在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企业的伦理文化培养与企业管理二者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企业伦理文化培养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企业伦理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能力,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同时也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会无形中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企业管理活动内容本身包含了企业伦理文化培养。企业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调节企业与个人、企业与国家、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就必然会需要相应的企业伦理文化来给自己的行为作出指导,没有企业伦理文化培养的管理活动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企业管理活动。不仅如此,企业伦理文化和企业管理最终还在“人”这个维度上达到了统一。企业伦理文化实质上是人所培养,并为人服务,企业管理也是由人来进行,由人来完善,且人的充分完善和人的价值的发挥本身就能为企业带来收益。
四、我国企业管理中伦理文化的现状和建议
1.企业伦理文化认识加深
党的十以来,中央更加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应“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中也提到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这说明,在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已经渗透到相关的法律中,这为我国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统一的指导。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正视自身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开始通过自觉维护环境、保障消费者权益和捐助公益事业等来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
2.企业伦理文化的建设仍旧滞后
目前,我国企业伦理文化的形成仍处在初级阶段,我国企业一方面面临着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难题,另一方面还面临着企业伦理文化和企业管理之间的融合问题,企业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着许多经营管理层面的困难。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的滞后性集中表现在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对企业伦理文化的理解方面:企业管理者为了更大幅度的获取经营利润,依旧会偷税漏税、歧视员工;企业员工认为企业伦理文化建设同自身利益相关不大,因此选择置之不理或者消极对待。这些都阻碍了企业的伦理文化建设,造成了企业伦理文化的滞后。
篇6
1.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其一,缺乏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在主观认识和客观工作中没有确实认可学生的主体道德地位,把学生当成了学校的“产品”来进行加工和生产,把道德教育本身当作学生的道德生活而忽视他们的参与。其二,在实际工作中不是按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规律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管理的目的、任务、原则和方法,而主要是站在学校的立场上,把学生置于类似于监管对象位置进行教育和管理,学生有时甚至被当作高校发展的工具对待。例如,学校的办学成就评价中缺少学生发展成果的描述,更多的是以取得多少国家科技成果、有多少博士教授、学校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等硬件条件来取而代之等等,目前高校中存在的这些现象比较普遍,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并没有被教育管理者放在中心的位置。其三,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上,时常会出现教育管理者根据自己的好恶、方便自己工作来制定教育管理制度,实施教育管理行为。更有甚者,有的教育管理者素质低下,不作为或乱作为,对学生漠不关心,伤害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引发教育管理者与学生间的冲突和矛盾,使本应是学生温暖家园的校园,因为学校和学校教育管理者缺乏应有的仁爱之心,而使教育管理对象缺乏主人翁感和幸福感。
2.存在不公正现象
其一,学生获取学校资源数量不公正。学生能够公平地获得资源和机会,本身就是对学生教育管理的道德评价。当前高校学生获取学校资源数量不公正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学校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一些学校追求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盲目增设专业,新办专业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实验条件都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学校的学习场地和公共资源缺乏,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获得有效的学习条件,抢占图书馆座位和自习教室座位的现象在高校时有发生。此外,实习场地匮乏、娱乐设施不足,心理健康、学业指导、就业帮扶等方面都存在学校提供的资源不足学生获取资源不均衡的突出现象。其二,制度安排不公正,机会被一部分学生垄断的现象比比皆是,没有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使他们获得公平参与竞争的起点。在目前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学校的奖学金评定、困难资助、评先评优、学生干部管理等制度安排上,教育管理者都有过大的自由裁量权,存在没有给大学生提供参与和反馈的机会等弊端。其三,评价机制不公正。比如学校的考试制度安排上,注重对知识的考察,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意见由教育管理者出具,缺乏有效的评价依据和监督。由此种种弊端都使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公正问题。
3.缺乏民主法制的人文环境
其一,在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管理对象各自应该承担的权力、义务、责任划分上,没有形成法制的约束和民主的参与机制。教育管理者被赋予了过多的教育管理权力也承担了无限责任,教育管理者为避免无限责任,对教育管理对象实施种种限制,此过程中法制的思想被淡化。例如,学生在学校的安全问题上,学校教育管理者实际承担了无限责任,为了使学生能不出和少出安全问题,他们会对擅自离校和夜不归宿的学生给予严厉责罚,其实学生选择进出学校和选择住宿地点是学生自己的自由。从中可以看出,缺乏法制环境将直接导致管与被管之间伦理关系的混乱。其二,没有给学生更大的参与空间和选择自由,民主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事物本身就是一项伦理问题。学校学生教育管理活动本身没有成为为学生提供伦理道德标准选择的过程和道德实践过程。道德标准的提供、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和学生道德实践都被赋予浓厚的单向教育管理的意味,学生没有以主体的资格和民主的方式参与其中。学生被选课、被听课、被参与活动,这些问题在目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活动中可以说是见怪不怪。
二、适合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伦理选择
1.教育管理者要成为大学生独立主体的塑造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要求未来参与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克服依附性的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首先,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属性,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果必须符合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完善的人,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教育管理者必须赋予和尊重学生独立的主体资格。在日常的教育管理行为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帮助服务、教育引导学生,大包大揽、不管不问的教育管理行为方式,都不符合学生的主体需求和现实客观要求。要通过不断完善教育管理不断满足大学生对全面发展的新期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建立起尊重大学生的法律、道德主体地位,实现教育管理者行为合法性、正当性和合理性的行为模式。其次,教育管理者要不断提高教育管理对象的适应生存能力。现代科技发达、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社会转型不断加剧,社会矛盾凸显,许多人被自身创造的物质所左右,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精神荒漠化日益凸显。这些现象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大学生网络依赖不断增强,生活虚拟化,交往能力弱化、心理问题突出、现实化生活能力下降等都是当前大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有不断恶化的趋势。教育管理的伦理性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必须承担起拯救和引导者的责任,通过有效的行为改变和缓解大学生在学业、婚恋、就业等问题上的应变、管理和创新能力等。
2.教育管理者要成为公平公正秩序的执行者
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必须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公平公正的教育秩序是学生完成学业、成长进步的前提条件。在经典作家看来,公平概念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涵盖各种资源的配置。它包括资源的分配平等和机会的平等。学校教育管理者要给每一个人提供平等资源和均等的参与机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希望教育管理者能公平公正,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结果的公正”“过程的公正”,以及“理念的公正”,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以发挥和张扬。学生和学生之间为争取最大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而进行学习竞争,教育管理者要成为裁判员,避免一部分人因为垄断荣誉和利益失去奋斗的动力,而另一部分因没有参与的机会而丧失奋斗的动力。此外,实现以学生为本来处理教育管理者与被教育管理者的关系。从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才规律和内在需要出发,来处理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关系问题。通过有效的教育管理行为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秩序,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其行为目的和目标是要做到该教育引导的环节要教育引导到位,该服务的环节提供服务到位,该管理的环节严格管理到位,该由学生决定的环节要尊重到位。
3.教育管理者要成为优良的大学人文环境的创造者
篇7
关键词新贸易理论技术制度WTO后发优势
1新贸易理论对技术的探讨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基本上都属于静态分析,即假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水平与消费偏好等变量固定不变。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经济学家开始用新的方法分析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和贸易结构,形成了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代表者之一克鲁格曼,首先脱离李嘉图、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用高度抽象但近似弗龙和赫崎的模型,假定只有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生产新产品的国家获得福利,利润率提高,资本向获利高的地方(发达国家)流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差距加大。一旦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一部分得到技术的国家用低成本劳动创造较高的收益,资本因此开始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改善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缩小了差距。但是,模型所说的资本向创新技术国家还是向转移技术国家流动是不确定的。这个模型只能说明技术创新可能给双方都带来收益,但如何确定趋势,没有进一步研究或说明,不足以说明后发展国家一定能够或在什么约束下能够受益或赶上产品创新的国家。其次,克鲁格曼从李嘉图模型开始,假定每个国家之间的要素不同———技术含量不同,各自在市场中有自己的地位。技术领先国家开放贸易,后发展国家“赶超”上来,消除了“技术优先”者保持其技术领先的程度。新贸易理论中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虽然给发展中国家的后来居上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但是,除了少数新兴工业化国家外,许多国家在技术、教育、管理方面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如印度),却没有对改变产品和产业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那么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际的技术进行学习和消化以求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在当今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过程中享受到技术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呢?
也许产品周期贸易理论能给我们做出一定的解释。这种理论指出,发达国家开发创新产品首先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后者在进口这些产品并逐渐占有这些产品的生产,而发达国家继续开发并生产更新的产品,周而复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发展中国家技术的模仿对自身比较优势的形成和产业结构的提升上的作用是明显的,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更容易注意到技术过时的速度较快,从而减少对学习活动的投资。技术模仿在短期内的经济增长反而会强化技术模仿的惰性。更进一步,发达国家促进创新的政策反过来将阻碍发展中国家的赶超过程。
此时,制度作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比较优势形成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制度因素的重要性
2.1发展中国家的制度特征
虽然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有许多,如各种生产要素的禀赋和积累,但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种有效率的制度安排,有再多的生产要素及其积累的国家都有可能是低产出与低经济福利的国家,从而使其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
G·阿尔蒙特、P·鲍尔在研究20世纪的政治制度发展中发现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政治力量的强弱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社会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政治力量的作用越是弱小;而社会经济越不发达的国家,其政治力量的作用越是强大。因此,发展中国家想要发展经济,在国际贸易中提升自己的比较优势,必须进行制度上的改革,以避免制度性的贫困。
2.2技术与制度之争
关于技术和制度哪一个因素能更好的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贸易获益,经济学界历来有争论。在中国,杨小凯、林毅夫关于技术模仿与制度模仿的争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实质上,他们双方观点的交锋点是发展中国家要取得贸易上的比较优势,应该走技术模仿道路还是制度模仿道路。
杨小凯制度模仿论的主要观点是,以技术模仿代替制度模仿是发展中国家的“后发劣势”,且认为在进行较为容易的技术模仿之前,要先完成较难的制度模仿。林毅夫技术模仿论的主要观点是,作为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和形式的技术模仿,是后发国后来居上的主要依据,后发国通过技术模仿,促进生产要素的积累(特别是资本积累)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最终达成经济发展,上层建筑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而发展。
我们认识到,所有的观点都直接或者是间接的指出了制度在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里我们并不关注技术还是制度谁更重要,我们需要讨论的是制度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发展国际贸易中地位如何,即制度到底怎样影响着技术的形成,又如何促成后发优势及比较优势的生成。
2.3制度外生及其优势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表明,就整体而言,先发国家由于没有先例和经验可循,其制度变迁方式以制度创新为主,多为内生的,而对于后发国家来说,大可以结合切身实际情况,大量借鉴先发国在制度变迁中的经验教训,其制度的生成多为外生的。但是这种制度生成方式并不是全盘的复制先发国的制度,也不排斥必要的制度创新。我们将发展中国家,即后发国在制度上模仿发达国家的这种行为可以看作是一种合法的“搭便车”现象。这种制度上的搭便车由于制度本身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存在着巨大的有益的能动作用,体现在这种制度模仿不仅能成为发展中国家制度变迁的巨大推动力量,同时又不会阻碍发达国家的制度创新。不同于技术模仿的是,发达国家往往愿意帮助和鼓励这种制度模仿的生成,以形成制度上的规模效应,从而有效的减少不同制度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摩擦,从而减少交易的成本,提高贸易利润。
2.4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模仿
加入WTO正是中国对WTO规则制度的模仿过程。WTO首先属于一种多变贸易体制。而所谓贸易体制,就是国与国之间彼此发展经贸联系的某种制度性安排。而WTO这个贸易体制完全是由各成员之间达成的一系列多变协议,既赋予各成员参与全球贸易及贸易规则制订的权利,又赋予各成员国政府相应的义务。中国加入WTO,就是要履行其成员国义务,争取其成员国权利,前提就是承认并接受它的制度安排,在统一的制度框架内与其他国家发生贸易往来。这么做无疑是有好处的。
3制度模仿的方式问题
无疑,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经济、推进国际贸易,必然要对制度进行改革。因为是后发国,因而可以借鉴制度的规模效应考虑制度改革的方向。事实上,这种制度上的改革更多的是一种制度上的模仿。而我们需要探讨的是,这样的模仿究竟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呢?其进行的方式对一国的贸易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又是如何呢?
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的变迁是受众多因素共同影响和制约的过程。因而成功的制度变迁往往是渐进的、摸索的,那种激进的、认为制度可以决定一切而盲目的陷入主观主义和制度决定论的观点往往最终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休克疗法”在俄罗斯的失败正是很好的例证。
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为了实现对于发达国家的赶超,人为地扶持众多违背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而为了支撑这些不具备自身能力的产业,政府就必须制订各种管制措施对经济体系进行强有力地干预:政府对管制措施的设计服从于一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可以想象,这种制度上的不合理安排只会继续在长期内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产业结构不易优化,缩小经济发展的空间,恶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
中国渐进式的制度改革初期,只知道以往计划经济的道路不能再走了,但仍然不知道改革究竟往何处去,走的是与先发国相似的制度创新的路子,改革的代价是巨大的。如今,在全球化的开放条件下,制度的变迁不再是一个缓慢的、自发演进的过程,中国加入WTO等强制性的制度模仿过程正好说明制度模仿也可以是渐进和激进交织的过程。甚至还有学者提出,入世意味着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终结。
应该说,不论是激进式的制度模仿还是渐进式的制度模仿,终究还是一种方式,并不是目的。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旦条件成熟,采取快速的制度模仿也是可能的。正如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道路,不仅仅有技术后发优势的发挥,也包括制度后发优势的发挥,当然还包括资本、劳动、经济结构等多方面的后发优势的积累和发展。但在这个过程中,制度模仿发挥了基础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在贸易上,不仅仅形成了市场交易规则和市场价格机制,对外贸易战略也从极端的内向型经济逐渐发展成为开放的贸易自由化战略;不仅仅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了现代企业制度,人们的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公平意识及民主和法治意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都为改革开放、贸易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只有制度上的不断完善,才能促使对外贸易的氛围不断完善,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才能有强有力的保障。
4综述
总之,我们认为,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必须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不仅仅在技术上不断地学习创新,更要在制度的借鉴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上取长补短,这样的“追赶”才能后来居上。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和全盘的西化是决然不同的。
入世使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结合,受国际通行惯例的制约更加明显,这既是我国技术学习、制度改革的压力,也是动力。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技术和制度的学习和借鉴是全方位的、大规模的,但是它们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是手段和过程。
技术和制度的学习模仿并不排斥创新,它们的发展有利于贸易的进步,反之,贸易的发展促进技术的交流和制度的完善。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在整体的宏观上做出有利于技术和制度从模仿到创新的战略安排。例如完善促进知识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制度基础,构建不同层面的促进知识积累、技术进步与创新的运行机制。合理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将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和私人利益、社会利益相一致,最大化社会的共同利益,进而使创新活动成为内在的持续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赵伟.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现实问题〔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1动员多方面力量积极参与
(1)利用社区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社区协调作用。社区应主动和驻地学校进行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驻地居民与单位需求,通过发卡的活动方式,组织社区居民与社区体育俱乐部等活动团体,有序的进校开展体育活动,并相应做好宣传教育、管理服务的工作。
(2)指导社区居民有序参加体育活动。社区居民进入学校参加体育活动时,应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爱护体育设施,共同维护学校正常工作秩序与教学,一同营造有序、安全的活动气氛。
(3)采用新鲜血液。充分参与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管理工作,吸纳专业人员和社区居民、学校教师等作为志愿者,发挥其技术指导、组织活动等方面的优势。
(4)妥善利用学校师生这支庞大的宣传队伍。要采取广播板报、街头宣传、竞赛观摩、体育交流、文艺活动、健身咨询等各种形式,面向广大群众宣传并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大意义,形成全民健身的舆论导向,提高其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认识,增强全民健身意识。(5)学校是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尤其是体育人才,在体育师资、资料、技术、设备、场地等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学校应支持与鼓励体育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作贡献,大多体育教师都接受过专业训练,具有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理论水平。可帮助地方制进行技术指导、订活动计划、指导建立实施体质测定、培训体育骨干、提供技术服务并协助组织各种体育活动等。
2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
(1)确保校园安全,加强制度保障。学校应根据国家及本市相关校园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完善学校安全保卫方面规章制度,预防并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建立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配备管理人员,如遇重大传染病疫情及相似事件,要停止开放或及时调整。确保开放工作安全、有序进行。
(2)确保安全,加强体育设施管理。根据国家及北京市体育设施管理的有关规定,需加强对学校体育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对体育场馆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与检查,确保使用安全、确保设备设施完好。在学校体育设施张贴安全须知,周边明显的位置设置体育器械使用方法、安全警示标识与注意事项等,指定专人在开放前与开放过程中对活动器材、活动场地进行安全性及时检查,正确指导居民使用体育设施。居民在使用学校体育场馆设施时,应自觉遵守公共、工作和生活的秩序,服从管理,共同爱护与维护学校体育场馆设施。
(3)提供运动安全保障,探索多种保障形式。对于免费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应为学校办理公众责任保险,由保险公司赔偿在学校开放设施期间发生的因设施原因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的经济损失,对实行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保险费用由学校安排向社会收取的体育场馆收入中解决一部分,参加活动的人员必须自愿购买个人人身意外保险。
3规范学校体育物资资源日常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管理
部分学校校体育物资资源在管理上缺乏合理性,导致师生对体育场馆合体育设施的使用有不满之处。鉴于此,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应该在管理制度上做研究。根据师生意见,制定出最佳的管理方案,同时在管理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特别是“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的开放模式、开发时间”两方面,尽可能减少体育馆设施的闲置现象,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体育物资资源。总之,无论是在开放时间上还是在资源配置上,学校体育管理部门都应该从实际出发,面向广大师生和大众,认真研究和探索出一种最利于体育物资资源高效利用的管理模式,既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之用,为能为大众体育健身服务,使体育馆的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道路。
4开放形式和时间
开放形式。免费向本校学生开放学校操场、田径跑道、健身器材、球场等室外体育设施。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应与驻地街道(乡镇)沟通合作,组织并免费向周边社区居民开放。也可收取一定费用,鼓励学校将篮球馆、游泳馆等室内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自主制定收费标准由学校依据器材、场地和服务情况,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并对学生实施价格优惠。
篇9
Abstract: Network supervision of pubic opinions with netizen to actively express their views as a way of attracting public opinions. Discussion on pubic issues associated with fundamental human values such as rights ,freedom ,democracy, equality. It has a major impact on china’s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with expression of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and the formation of a wide rang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ina’s civil society, as a by-product of reform and ope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tur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etwork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on network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s from the theory of civil society perspective or the network supervision analysis of the civil society. Reasoningly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structure and maturity.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公民社会;公共领域
Key words: network supervision of public opinions; civil society; public space
作者简介:张洁瑶(1985-),女,重庆人,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学原理。
引言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不仅为中国的民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平台,更赋予人民一种在网上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力。
从中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发端――1998年5月的“印尼排华事件”,到孙志刚案引发“天堂不需要暂住证”的大型讨论,以及被官方定为“反腐年”的2009年“躲猫猫”事件,网络在舆论监督中居于上风,在一系列案件中都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在互联网上,网民针对关系到自身利益或是自己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舆论浪潮。在针对这些公共问题的讨论中自然渗透着权利、自由、民主、平等基本价值准则,表达社会公众共同的利益诉求,形成一种广泛的政治参与,对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将以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的理论来考察网络舆论监督或是从网络舆论监督的角度考察公民社会和公共领域,即将公民社会、公共领域和网络舆论监督结合起来研究。
一、公民社会的概念
“公民社会”是来自西方的一项概念,其内涵曾几经变迁。“Civil Society”一词既可译为市民社会,又可译为公民社会,还可译为文明社会,它本身也包含有这样三重意思。 [1]
“公民社会”是改革开放后引入的新译名,它强调的是政治学意义即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公民社会是公民们在官方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自愿结社、自由讨论公共问题和自主从事社会政治活动而自发形成的民间公共领域。公民社会的主体是公民和他们所结成的各种公民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
公民社会的结构性要素主要有以下四个:(1)私人领域。(2)志愿性组织。(3)公共领域。(4)社会运动。[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民社会在悄然兴起,放眼当今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滞后,制度性、规范性的建设和社会组织的发展不能急促冒进,但是公民意识,作为公民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土壤迫切需要改良。公民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公民个体主体性的确立,培养公民意识、发展公民文化成为必然要求。
二、互联网语境下的国家与社会互动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McLuhan)有名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3]根据麦克卢汉的理论:报刊是对人的眼睛的延伸、收音机是对耳朵的延伸、电视是对眼睛和耳朵的同时延伸、电话则是对耳朵和嘴的延伸。但这些延伸都是对各人体感官机械的独立延伸。互联网和已往的传统媒体有着本质的不同。互联网具备传统媒体的所有传播特征。
1、权力资源重新配置
认为,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而目前互联网构筑的网络空间是社会大众互动、并在其中形成社群的空间,在人类社会生产上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虽然没有实体化的自然环境、人口,但是通过各种技术、法律和道德上的规范已经将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完全再现在网络之上,这就使得网络成为一个具体而非抽象的社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而是全球性的,一种由下而上、无固定疆界的全新社会。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并且反对阶层式威权,此种全球性的社会,是充满弹性且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的,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一切面向。互联网公共空间自然形成了西方学者眼中的高度自足的“公民社会”。
18世纪杰出的政治思想家托马斯.潘恩认为,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是相对立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配置、一是政府的管理权与民间的抗权。市民社会是人民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相互合作而结成的社会联合体,政治国家则是人们为了避免邪恶,“以法律保护人们的自由和安全而结合成的组织形式”,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市民社会愈完善,对国家的需求就愈小。[3]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政府与个人之间的资源分配出现新的不平衡:互联网增强了个人对于政府行为的监督,增加了参与的可能性。政治国家处在一种必不可免的可见状态,使权力者从暗处走向明处,受到规训的不再只是私人社会,政府本身也因而受到外部的监视。
2、良性互动
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市民社会是政治国家的基础,并决定政治国家,政治国家的公民首先是市民社会中的个人,作为市民社会成员的个人是政治国家的自然基础;家庭和市民社会也是国家的构成部分,它们是国家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条件;市民社会对于政治国家来说是内容,而政治国家则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是该时代整个市民之要求的手段。[4]
在互联网上,公民社会组织所从事的社会公益活动和政策倡议活动,以及为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对于政府所从事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公民们在网络论坛等非官方的公共领域对各种公共问题所进行的自由的、理性的讨论,为政府决策反映民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国家的角度看,国家承认公民社会的独立性,对公民社会进行必要的干预和调节:对市民社会自身无力解决的矛盾或冲突进行协调。
在互联网语境下的公民社会与国家的良性互动,是二者间的一种双向的适度的制衡关系,透过这种互动,双方能够较好地抑制各自的内在弊病,使国家所维护的普遍利益与公民社会所捍卫的利益得到符合社会总体发展趋势的平衡。[5]
三、网络舆论监督对中国公民社会的提升
网络舆论监督完善媒体公共领域。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公共领域的基本机构发生了变化”,“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6]由于传统媒体只是政治国家的附属机构,缺乏反馈机制,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媒体起到舆论导向和信息把关的作用,受众被动接受信息,接受政治宣传教育,使自主的公众蜕变为盲从的大众,其公共领域的独立性也不再存在,与此同时,基于公共性与独立性而存在的理性的批判精神也随之消失(如图1)。
网络公共领域是“一种全民参加、网状辩论、空前多元的公共领域”。[7]具有空前的开放性、独立性与自主性。网络公共领域跨越时空,打破了传统国家的地域界限,实现了公共领域赖以生存的前提,即国家与社会的分离。
网络舆论监督造就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即公民关注公共事务、监督权力运作,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然而,在我国传统的群众意识当中,盛行着“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政治淡漠感。[8]
网络舆论监督兴起后,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到政治讨论中,大量的民主和法制观念、权利和义务意识渗透到日常网络传播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公民社会的基本思想和观念也会被广大网民所接受,从而达到培育公民意识的作用。2009年2月28日,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并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与网民亲切互动,讨论有关经济危机问题和相关政策。《国际先驱导报》称:通过网络,中国公众的参政意识和公民意识正在逐步提高,2009年将是中国的“网民问政年”。[9]
网络舆论监督在维护公众权益或价值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使社会中的不良现象暴露于公众的视野之下,从而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四、中国网络舆论监督与公民社会互动发展趋势
中国网络舆论监督凭借其信息海量、覆盖面广、速度迅捷、互动性强、多媒体性等特点成为截至目前最具公共领域特征的舆论监督方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但真正决定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是网络舆论监督本身,而是控制网络媒体的人们。网络媒体是中性的事物,只是充当传递信息的渠道,不会产生自己的意见,使用网络媒体的网民和掌握网络媒体的人才真正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网络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仍然充斥着大量网民的非理性宣泄、“人肉搜索”对隐私权的侵犯和“网络暴民”的过激行为,这都严重影响了公民社会的构建。
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培养民主监督意识,加强公共知识分子在舆论监督过程中的话语权,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对于网络舆论监督,既要积极支持、热情帮助、又正确引导、合理规范、营造一个有利于公民社会健康成长的环境,使网络舆论监督与公民社会相互促进,齐心协力建设一个民主、公平、善治、宽容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秋季号
[2] 何增科.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第2页
[3] 马清槐译.潘恩选集[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 袁祖社.权力与自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39页
[5]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的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第15页
篇10
晨星的分析师贾斯汀・富勒(Justin Fuller)回顾,当天的会议富有深刻的内容和见解。不仅有伯克希尔公司股东们精彩的提问,更有巴菲特和蒙加坦率而生动的回答。
蒙加先生的生活哲学
蒙加认为:“如果你能切实地遵守或忠于自己最初的目标,那么失败对你来说会是件很困难的事情。”
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股东提问:如何应对通胀风险并保护自己和伯克希尔公司?
巴菲特:“应对通胀最好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收入能力。”这意味着,如果你所从事的职业在供求关系方面是处于需求层面,就具有相当好的定价能力,相对于较低收入能力的职业,你将能够更好地应对通胀所带来的风险。
“其次,是拥有一个极好的公司,伯克希尔也如此。”“极好的公司”指的是具有低资金要求并且定价灵活的公司,这些特性允许该其在通胀的环境中提高产品价格。从伯克希尔公司的例子来看,集中拥有此类公司的股份或许是一种应对通胀风险的合理方法,
关于美元
股东提问:美元是否会继续走弱?
巴菲特:“根据现在的美国经济形势,我认为美元有可能会继续走弱。正如以前说过的,我更喜欢持有 拥有海外收益公司的股票,而不是直接持有其它国家的货币来应对美元走弱。”晨星的分析师注意到,伯克希尔已经开始购买越来越多的海外公司股票。据近期的披露显示,伯克希尔重仓持有大量的英国零售商Tesco PLO的股票,以及韩国钢铁生产商Posco的股票。
如何了解风险
股东提问:如何测量一项投资的风险?
巴菲特:“了解你所考虑投资公司的商业运作的经济学原理,是减轻风险的最好方法,这能帮助投资者避免永久性的资本损失。”,
“计算投资的B值,使用波动性来测量风险,已经被许多投资者所接受,因为该方法是一种简单的数学公式。”但就巴菲特的观点而言,用这种简单的方法来研究未来投资的风险性,是不正确的。
规避大的失误
股东提司:您成功的一些关键因素是什么?
巴菲特:“我部分的成功是由于避免了一些大的失误。”这与巴菲特导师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所发扬的“安全边际”理论是相符合的格雷厄姆建议投资人将精力用于辨认价格被低估的股票,而不管大盘的表现。巴菲特认为格雷厄姆的《才智投资者》(Intelligent Investor)是他永恒的投资课本,他早期从这本书中学到的原理在他的一生中都是至关重要的,并且在过去的50年中都持续使用。
更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