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困难的名言警句范文
时间:2023-03-21 14:3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克服困难的名言警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困难与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锻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契诃夫
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4、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泰戈尔
5、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6、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鲁迅
7、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马克斯威尔·马尔兹
8、每人心中都应有两盏灯光,一盏是希望的灯光;一盏是勇气的灯光。有了这两盏灯光,我们就不怕海上的黑暗和风涛的险恶了。——罗兰
9、雾气弥漫的清晨,并不意味着是一个阴霾的白天。
10、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韧,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培根
11、累累的创伤,就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因为在每个创伤上在都标示着前进的一步。——罗曼·罗兰
12、人生是一次航行。航行中必然遇到从各个方面袭来的劲风,然而每一阵风都会加快你的航速。只要你稳住航舵,即使是暴风雨,也不会使你偏离航向。——西·切威廉斯
13、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卡耐基
14、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
15、痛苦留给的一切,请细加回味!苦难一经过去,苦难就变为甘美。——歌德
15、有困难是坏事也是好事,困难会逼着人想办法,困难环境能锻炼出人才来。——徐特立
16、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爱迪生
17、大路无边,各走一边。——俗语
1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语
19、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张海迪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英语教学;可行性
联合国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观之,人的心理健康是个体身心素质的重要方面。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学科教学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不仅符合新课程的人本倾向,更体现出现代教学的特色,更为注重情与理的统一,认知与情感的平衡,身体与心理的同步发展。
英语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许多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笔者以为,在英语教学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目标。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1.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英语教学活动要在激发学习动机的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情绪上的困惑,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运用激励的手段对学生心理进行积极暗示。这有利于通过英语教学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而现行英语教材中有大量心理健康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切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英语学科的教学目的,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耐挫折能力、锻炼意志品质。
如:Scientists at Work描写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克服困难,面对困难和危险毫不退缩,最后证明了雷电中电的存在。Great Women描写两个女人挑战困难的决心和勇气,面临困难勇往直前。Saving the Earth一文中写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一切,以及保护环境、节约自然资源,让他们从小就有健康的心理。Laughing Matter介绍了各国喜剧表演艺术,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遗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素养,美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培养了心理素质,只要细心钻研大多数单元都可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贯穿在中学英语教学始终。英语教师应该深挖英语教材中有关心理教育资源,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
2.英语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或思路
身为英语教师,把学科内容和所教对象的特点结合起来,始终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各个教学环节,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要达此目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教师行为的楷模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被学生接纳,首先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注意自身形象,增加学生信任感。由于中学生还处在偶像崇拜阶段,接受建议的过程也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因此,教育者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将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有益的做法有二:一是增强个人修养,注意日常生活的表率作用,避免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不良形象;二是真诚关注,设身处地的感受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惑,并以此为基础共同寻找解决的策略,切忌以旁观者的身份滥施同情,使学生自尊心受损,导致教育失效。
此外,英语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以便与多种兴趣元群建立联系,从中吸取最生动、最真切的知识,利用学科优势渗透给学生,影响学生,达到培养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争取做到服饰得体,姿态大方,语言丰富且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再结合高雅、和谐、认真、精神饱满、热情大方等内在美的素质,不给学生显示出一种难以承受社会压力的心理表现。最后要说明的是作为驾驭工作者,自身素质相当重要,尤其是老师的个体素养对学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有调查表明“幽默、理解学生、开朗、耐心、外向、知识丰富”等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老师的特征。
2.2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
英语老师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要避免形式化,使学生在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诸方面受到教育。
2.2.1在课堂上注意使用日常用语对学生进行教育
如Good everyone,How are you,You are welcome,You are a good student,Pay attention to good manners,Care more for others。
2.2.2课堂上要有意识的加进一些名言警句,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如: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难见真交),Good heath is above wealth(健康胜于财富),Pride goes before a fall(骄者必败),A little pot is soon hot(两小易怒),The wise man is always a good listener(智者善听人言)。类似关于心理教育方面的格言警句还有很多。
2.2.3还要重视新教材里思想素质方面的教育内容,对此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对课文加深理解,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2.3注意心理教育的针对性
各年级学生知识层次不同,心理素质不同,这是由于年龄、家庭、生长环境等不同所造成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于初中生,心理承受压力差和道德判断能力低,需要正面引导。但他们积极主动,思想活跃,善于表现自己,老师要利用课堂优势教育学生如何才能成为有良好心理素养的人,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基础。而对于高中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他们对于人生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基本能分清善、恶、美、丑。现在是追求高分的时代,许多学生被关在家里、校园里,很少参与外界活动,心理承受压力能力差,很易表露出来,学科老师应注意这点。在实践方面,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康发展的情况下,英语老师在工作当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有时甚至是严格、严厉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使他们接受心理压力锻炼,以便进行高中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当今许多教师感慨到“现在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英语课难上”等,英语教学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德育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英语教师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才能从容应付现在和将来要面临的问题。
篇3
关键词:学困生 教育对策 兴趣
21 世纪是一个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依赖的世界,英语已成为国际性语言,是世界科技进步、国际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必备工具。英语的学习也变的越来越重要。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出现了一部分在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尤其是走进高中英语教学,由于初中三年的英语知识基础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英语学困生英语学习困难,缺乏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好习惯,更有甚者走向放弃学习英语的另一极端。为了深入了解学困生内在障碍的因素,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要求和愿望,有利于在教学工作中逐步探索总结学困生英语教学的规律,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我特对所带班级英语学困生做了调查和了解,并根据所得结果研究了教学对策。
通过了解,我发现很多学困生还是有很远大的理想。同时也发现以下问题:(1)对英语由于畏难而渐失兴趣。(2)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课堂笔记。(3)对考试成绩无所谓。(4)课前很少预习或根本不预习。(5)爱面子,有问题也不问老师,不能主动攻克英语学习难题。针对以上情况,我采取的对策是:
一、增强自信心,培养学英语兴趣
从调查中可看出高中学困生学习英语兴趣不高主要因为初中英语基础差,升入高中后随着高中英语教材的加深,难度的加大,对学生所做的英语听说读写英语能力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于是学困生在英语课上就陷入了听不懂,看不明白,说不顺,写不出来的困境,渐渐的就上课走神,打瞌睡,下课作业不能完成就用抄袭来敷衍,于是就走进了英语学习的死胡同,对英语失去了兴趣,甚至于对英语学习成绩对远大理想的影响也不在乎了。由此看出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十分重要。但是我知道单靠某一学生之力似乎显得微弱,于是我让他们实行小组合作,开展小组竞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团结互助学习,减少个人学习所造成的困境;大家在经过互助合作后的学习成效事半功倍,同时通过开展竞赛所取得的成功,逐渐增强他们的个人自信心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在指导“学法”上下功夫
从问卷调查中看出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课前不自主预习,课堂不知道记笔记或不知道所记内容的重点,课后复习、阅读资料又少,多数学生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因此,“学法”指导要与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密切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获取的知识不仅要靠课堂,而且还要靠自己课外自主学习,钻研教科书,反复消化,进一步巩固、扩展和深化所学知识,形成学生主动自学的习惯,就能为提高教学效率打下可靠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学法指导的重要内容;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如何阅读,如何记笔记等。我从高一开始让他们口试单词,提高他们的听力和阅读能力;在学习新课之前我让他们把该单元不会的句子和语言点写在课后作业本上,同时让他们根据初中所学知识整理该单元短语和知识点,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每节课前几分钟我都留做学生问问题时间,并提出问题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给出小组得分。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学习就有了主动性,积极性,他们就会自觉地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追求好的学法,尽力采用最优化的学习方法去从事学习活动。
三、认真挖掘教材内容,大胆改革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对于那些不适合学困生学习的高难度的教学内容要大胆摈弃或作出适当的修改。根据教学内容、课堂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讨论交流。
四、形成民主意识,激发参与意识
针对学生形成心理障碍的因素,我在课堂上应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帮助学生卸下思想包袱,消除思想负担,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度过一堂课。因此,我尽量创设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气氛来陶冶感染学生,对学生的每一次参与都给予鼓励和表扬,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五、运用教材典型实例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意志
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不断地用榜样言行生动范例教育学生,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例如,学习chuck’s friend一课时,我不仅让学生了解朋友的重要性,同时又让他们到只有不怕困难的才是无畏的,才能顽强的与困难作斗争,最后取得胜利,到达成功的彼岸。除此之外,在讲解课文重点短语举例时我经常有意识的引用名人名言来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向上奋进。通过典型实例和名言警句,时时处处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从而有助于学生锲而不舍的学习意志的形成。
当然,如何有效地指导好高中英语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作为教师,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用深厚的爱去感化他们,在教学中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以达到学困生良好的英语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校外教学》理论2009(12)
篇4
一、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动机,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
动机是发动行为所期望达到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能使学生从被动状态转向主动状态,积极融入教学活动,并能提高构建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效率。当学生对政治学习活动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时,才能在学习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态度、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钻研的劲头,并以顽强的毅力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而学生学习政治的动机,分为两类:一类为内部动机,它是由政治学习活动中个体的心理因素激发的。如认识到学好政治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端正立场,明辨是非,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好地融入自然和社会,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等。这是学习活动最实际、最活跃、最持久的内部推动力。另一类为外部动机,它是在政治学习活动外部的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如测验分数、竞赛、奖励以及来自父母、亲朋、老师的期望等。了解了这些,教师在教学时规范仪表、严谨教风、严格要求,对学生报以较高的期望,学生会受到感染,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情境和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学生会很受鼓舞和激励,从而动力十足;教师在教学中,联系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使命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知倾向。兴趣的职能就是使学生爱上学习,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当学生对政治学科产生浓厚而稳定的兴趣时,就能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并主动地去感知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由此,注意力会集中,观察力会敏锐,想象力会丰富,记忆力会加强,同时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得到增强。所以,教师应在备课时,极力挖掘和整合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现象和实际事例,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使教学设计“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在政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讨论、辩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体验、探究”中探索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自觉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如在进行“多变的价格”教学时,让学生来讨论“为什么冬天的西瓜卖得比夏天贵”。问题一提出,学生便七嘴八舌,主动投入到问题的探讨中。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新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让他们感觉到政治知识就在身边,并且很有用,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激发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又如在学习“意识的本质”时,做这样的实验:在放满水的透明玻璃杯中放一根竹筷,让学生观察到此时的竹筷是弯的;随后从杯中取出竹筷,让学生再观察,原来竹筷是直的。然后结合学生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设疑、分析、讲解,使学生知道“不论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这样的探究教学,就使内容从抽象变为具体,使课堂从枯燥变为生动,从而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政治学习提供了动力。
三、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情感,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感觉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教育教学中,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行为乃至思维有着调节和维持作用,激发着受教育者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排除干扰和障碍,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态势。没有师生情感融于其中的教学是“贫血”的教育。教育教学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师生之间的、贯穿始终的、以心灵间的碰撞为主要特征的知识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和“融合”。师生情感的相容度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因此教师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不断探索,积极创新,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情感,创造一种有利于师生交流的心理环境,促进认识的深化。一是以情育情。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热爱教师和课堂,能促使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二是以境育情。在政治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感觉生动直观的形象,感受积极强烈的氛围,引发积极情感的生成和升华,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等情感。三是以知育情。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处理重难点,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以使学生易学、易记,轻松掌握知识点,收获成功学习的喜悦。四是以需育情。在政治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及学生实际,提出一些学生熟悉的却又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
四、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意志,增强学生学习耐力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意志可以使学生消除或者减弱某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如松懈、索然寡味、漫不经心、情绪低落、不思进取等),通过学生的责任感、坚定性、自信心和耐受力等性格特征强化积极的心理成分,从而克服困难,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目的。由于政治教学的内容不可能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而且一些概念、原理抽象难懂,需要学生用意去听、去记、去理解。这就使得一些学生望而生畏,甚至有学生产生自己脑子笨,学不了政治的想法。因此,政治课教学中,应注重渗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如讲意识的作用时,结合课堂内容讲李时珍排除万难写《本草纲目》的故事,以及当代保尔张海迪超越人生极限创造不平凡业绩的事例,让学生明白意志是制胜的保证,是让凡人成就大业的必要条件。平时教学经常用名言、警句、榜样教育学生,督促学生坚持不懈地努力;用经济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等,从而使学生变得积极上进、敢于挑战;善于结合教材设置一些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些“坎坷”,引导学生在受挫后正确对待失败,逐步提高受挫能力和意志品质。这样,学生就会用顽强的意志克服政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不断取得进步。
综上所述,要增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魅力,提高政治教学的效果,教师在注重教学方法改进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善于运用非智力因素去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愿学、好学、乐学,不仅生成知识,提高能力,更可升华情感,提高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当今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 作文已经占据了中学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语文分数的高低。毋庸置疑, 作文是令学生头疼的事情之一。
我们写作时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总觉得无话可说或是写出来的文章脱离实际生活,感情不真实。这是因为我们感知事物时具有无意性与随意性的特点,导致写作总是缺乏素材,不知道如何下笔。因此,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有积极作用的。针对当前中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我想从写作的兴趣、灵感、构思、语言和个性化五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
兴 趣
兴趣是获得知识、学习技能、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只有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言训练才会有成效。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写作的兴趣呢?
首先,需要提高写作的直接兴趣,即提高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引起的兴趣。尽量把作文与我们的生活需要联系起来,只有当我们觉得写作不是因为别人的要求而是自己的需要时,文章才能真正写好。
其次,将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即把对某一活动或事物的兴趣迁移到写作上,逐步产生写作兴趣。我们可以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作文命题,诱发生活积累,引起写作欲望,以培养作文兴趣。
再次,利用多读、多思、多写激发写作兴趣。多读,旨在学习他人优秀的写作技巧和方式,为独立写作积累丰富的经验素材;读书贵有心得,如果只读不思考很难有大的长进;多写是为了养成练笔的好习惯,熟能生巧。
最后,品尝成功的快乐。奖励是培养写作兴趣的催化剂。尽量为你的作文争取发表的机会,当你意识到你的作文将有许多读者阅读时,写作的积极性会更浓,写作的意识也会更强。
灵 感
写作灵感,是我们在写作活动中,由于一些事物启发而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是作者在苦思冥想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偶然因素的诱发,突然茅塞顿开而捕捉住的富有创造性的构思。灵感来源于人们知识经验的沉积,启迪于意外客观信息的激发。灵感的作用是巨大的,力量是神奇的。培养写作灵感,设法进入灵感思维状态,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我们应对写作灵感予以更多的关注,并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激发写作灵感:
首先,注重积累,丰富潜意识,充实显意识。灵感是潜意识与显意识相互沟通,相互作用的结果和产物,知识经验是灵感产生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
其次,勤思多想。虽然灵感是发生在瞬息之间的事情,实际上它是平时刻苦研究后思维上的一种突破和飞跃。
再次,培养写作兴趣,以积极有效的写作来催生灵感,控制灵感。人的创造力大小,固然与先天的智力因素有关,但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更是左右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内在精神动力。
构 思
前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认为在整个写作过程的三个阶段中,最困难的是构思期。只有有了缜密的构思,在行文时才能专注于语言的表达,才可能有形式和内容的全新面目。而现实写作中作者不善于事先考虑材料的安排,往往有了一点点意思或少许材料就急于下笔,结果是层次混乱,内容无重点。
要有良好的构思能力,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首先,着重提高认识的深刻性,实际上就是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准确而深刻地认清事物的本质,把握时代脉搏。
其次,着重强化文体规范意识。练武有套路,习字有字帖,书法要临摹,一个初学写作者自然也离不开模仿,这是传统教学中的精髓,也是学习写作的一条基本规律。
再次,着重提高扩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事实上,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也就是对创造和发展的需求。写作是最能表现思维个性的创造性活动。
最后,着重提高写作意志。在写作活动中最复杂、最艰苦的构思阶段,我们常常需要排除干扰,不断克服困难。意志就成为一个激发兴趣和排除困难的重要因素。在写作构思中,往往会出现材料庞杂而无从下手以致悲观泄气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养成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写作精神”,进而形成坚定的写作意志。
语 言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作文品质的优劣必须依赖语言的好坏来实现,语言讲究美,无非是要求语言在规范得体的同时,具有感染力,生动形象、精练深刻、朴实自然,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目的。作为我们中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相对较少,语言的表达能力还不够强,要达到“语言美”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我们有必要在语言的锤炼上下一番功夫,同时通过一些有效的途径步入“语言美”的殿堂。
一、语言规范,言简意丰。语言规范是国家法定或是语言表达中约定俗成的,具有一定的标准,特别是国家规定的语言、汉字、常用词语的规范。我们中学生的写作,应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详略得当地组织和运用语言。中心思想明确,不节外生枝,词句简明扼要,用词精当,语段有条理不杂乱。
二、运用修辞,引用美句,虚实交融。做到语言美,要大量运用各种修辞和表现手法,使语言变得生动起来,让人物形象活跃起来;还可以引用优美的诗句短语、名言警句等,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起到令人回味的效果;虚实交融指语言表达的情感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要虚实结合,力戒空洞。
三、长句和短句齐用,整句与散句并驱。长句能使表达严密精确,条理贯通,气势宏大;短句简洁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整句使人读之朗朗上口,整齐和谐,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美。散句自由活泼,富有变化。作文时,如果能有意识地把两种句式穿插交织,则能使语言既整齐和谐,又参差错落,既有音乐美,又有节奏感。
四、利用仿写,培养语言创新的作文基础。仿写句子,是我们语言创新的必经之路,只有仿写到一定的程度,笔头才会活起来,妙语佳句才会从其笔下源源流出。仿写到一定阶段后,兴趣盎然了,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语言的创新训练,进入那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境地。
个性化
俄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写作是抒写心灵,展示个体的窗口。个性化写作是个体在写作过程中极大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构思具有新颖的审视角度,内容具有独特的价值判断和审美情趣,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使其个性在写作中得以凸现。
我们写作的作文大多是文思狭窄、内容雷同、语言陈旧, 缺乏独创精神。要实现个性化写作,就需要在拓宽思路,关注情感,扣合作文与生活的联系等方面有所创新。
一、积累丰富的素材,拓宽写作思路。善于积累生活中独特的经历感受,作文时才可以写出自己想写的内容,勇于尝试独到新颖的写作角度和写作风格,思路不要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把自己独特的见解、思想、感悟,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表达出来。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
二、作文“求诚”,抒发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求诚”,即表达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不胡编乱造,节外生枝,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才有可读性,真正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共鸣。
三、把作文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作文在展现个性,勇于创新的同时,一定不能脱离生活实际,任凭自己的思想在虚无缥缈中遨游,要始终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发掘生活中有写作价值的素材,将自己独特的视角和写作风格表现出来。
篇6
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不断地感染学生;多关注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的变化,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渗透措施,更好地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质量。
一、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只有身体健康而不具备健康心理,谈不上真正的健康,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能克服一切困难,心理健康乃人生幸福之源。心智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家庭对心理教育不重视、情绪波动大等是小学生都具备的性格特征;为了避免学生多犯错、养成不良嗜好,以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形成正确的三观等,就需要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日后的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1.心智不成熟
大部分的小学生都很难接受外界事物的迅速变化,且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或是遇到生活不如意的事,就会产生一些消极、厌学、厌世等不良的情绪,甚至有的学生会出现与学生打架等偏激的行为,继而使其心理状态逐渐不稳定,对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学生长时间心理问题得不到关注和疏导,久而久之学生会出现自闭、内向等心理性格,同时还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以及综合素养、能力等的提升。
2.影响性强
小学生发散思维强,注意力不集中,且好奇心驱使着他们乐于接触一些不了解的事物,同时也容易受不良事物、不良嗜好、不良信息等的影响,没有家长、教师等及时的指导,很容易养成不良的习惯,直接影响后期的成长、发展以及学习等。
3.家庭教育不到位
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家长会更加宠爱自己的孩子,错的、对的都鼓励,长时间会导致学生心理扭曲,接受不了别人的评价和指点,甚至会出现狂妄自大、自私等性格;加上家长工作较为忙碌,常常疏忽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学生在良好心理素质养成的最佳阶段没有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也会出现不尊重家长等现象。
三、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我封闭、性格孤僻、情绪失控、容易冲动、认知偏差、内心迷茫,对此基于心理学的积极分析,留守儿童急需几大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自信心的培养、抗挫折能力培养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1.因材施教
对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都要进行不同方式的心理健康渗透,只有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教育渗透方式,才能更好地构建学生健康心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观,由此可见因材施教的必要性。
例如,针对不注重卫生习惯的学生,班主任在检查个人卫生时,可以在班级制定卫生评比活动,让学生互相推选出本周变化最大的学生,教师可以以小红花、奖状等进行奖励,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其次针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可以让其参与日常的收作业、浇花、查迟到等活动,增加学生集体意识,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其打开心扉真正地接纳朋友。
2.加强日常引导
学生的心理状态是不稳定的,一旦接触不良事物极易形成不好的习惯,正所谓学坏容易学好难,对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中更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辅导小学生课业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常中多讲解一些不良事物的危害,提升学生的心理应变能力,最终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接触事物的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心理和能力。
例如,笔者在学生打扫卫生时发现了烟头,于是就吸烟危害身心健康等事件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小学生吸烟可以说完全是一种好奇和模仿的心理,其中还有就是和同伴炫耀的意思。为了杜绝班上的吸烟现象,我在班上开展“珍爱生命,拒绝吸烟”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小学生课后搜集吸烟危害生命的一些资料,然后全班学生先是四人一个小组交流资料,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可以读自己查找到的资料,例如,第一小组汇报:吸烟对精神上的危害,“吸烟的孩子不一定都犯罪,但是犯罪的孩子几乎都吸烟”。由于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为了达到吸烟的目的,他们会想方设法去搞钱,容易诱发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发生。第二小组汇报:吸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一支香烟内包括了超过4000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其中有43种是致癌物质……通过这个活动,小学生对吸烟的危害有了深刻的认识,班上再也没有发现吸烟现象。
为了提升学生的正能量,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墙壁上多布置一些名言警句、人物画像、奥运冠军照片等,其次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偶像、最喜欢的人等,说说偶像吸引自身的地方,以及从偶像那学到了什么。同时根据学生用写作业软件完成作业的问题,教师可将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危害等进行概述,使学生正确地看待网络,学会信息筛选的能力,实现绿色上网。
3.时刻注重教育规划的调整
小学生的心理、性格、学习压力等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对此班主任在以学生际情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教育规划的调整,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生活等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随着学生学习内容、学习压力不断增加,对于班主任的说教也逐渐不感兴趣,对此教师可将心理教育培养的任务交给的其他学科的教师,像语文教学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说说自己实际中互相帮助等经历事件的感悟、评价和总结;在数学教学中,展开小组讨论、互帮互助的教学模式,继而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合作精神。在科学教学中,更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大自然、接触劳动者、接触不同的行业,从而更好地丰富学生的视野和见识。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演讲、辩论、唱歌以及与外国友人写信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在体育教学,教师更要注重学生运动专长的培养,多带领学生参加各项必比赛。最后班主任也可以多增加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将学生学习的效果、发生的事件等及时地进行线上交流,从而获得家长的支持和关注,继而更好地落实班主任工作。
篇7
1、我在努力,在努力地做着另一件极为重要的事,可我却不明白我在努力着什么。我在奔跑,然后停下来好久,我不是因为前方没了道路而停了下来,而是因为我不知道该选择前方的哪条路。我是迷路了,一步步地走向那一点注定着我的终结的道路。我没有选择的余地,也没有解释的理由,只能闭上眼,让心带着我走!
2、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3、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4、决不能习惯失败,因为你要知道,身体的疲惫,不是真正的疲惫;精神上的疲惫,才是真的劳累。
5、我们不需要生活家来告诉你要怎么生活,我们需要只是为生活加点料,告诉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生活,不需要理由的任性,随遇而安的勇气,就能得到简单纯粹的快乐。
6、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
7、人来到这世界后,命运注定了他必须要拼搏,奋斗,坚持,勇敢地走下去,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没有人能不劳而获。上天赐予了你宝贵的生命,必定要让你在一生中,坚持,奋斗到最后一秒,燃烧尽生命的火焰。
8、勤奋,它是一块可以吸引到一切美好事物的天然磁石,它比黄金珍贵,比天才难得,许多天赋差的人经过过勤学苦练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9、生命需要奋斗,奋斗与不奋斗,造就的结果截然不同。生无所息,保持奋斗的姿态,让世界变得如此灿烂,让你的人生绚烂多姿。千万不能满足小溪的平缓,否则你也就满足了自己的平庸,只有欣赏到山峰的险峻,才有机会欣赏自己。
10、雄鹰之所以能主宰蓝天,是因为它有不断进取的信心;浪花之所以能拍击礁石,是因为它有战胜恐惧的勇气;成功者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有克服困难的毅力。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11、面对困难、挫折、挑战只要你肯相信自己,不断努力的付出,哪怕你现在的人生是从零开始,你都可以做得到。
12、不要总认为自己很辛苦,其实活着都不容易,这个社会比你辛苦的人多的是。
13、在生命的长河中,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涩。通向成功的道路,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曲折崎岖,荆棘丛生,甚至巨石断崖阻隔。这时,我们就需要以自信作为我们精神的支柱。否则,探求的步伐就会迷失,成功也将和我们无缘。
14、我们应该学会拼搏,学会奋斗,学会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去挖掘出自己巨大的潜能。中考不可怕,因为它是我们自己第一个奋力的战场,所以才显得那么与众不同。我想我会一直勇于面对、竭尽全力,努力拼搏,不放弃,不言败。
15、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
16、不管怎样,生活还是要继续向前走去。有的时候伤害和失败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它会让你变得更好,孤单和失落亦是如此。每件事到最后一定会变成一件好事,只要你能够走到最后。
17、人生短短数十载、何必怕这失败、怕那不成功的、当你真的去努力了、去奋斗了、上天会眷顾你的、只是你也许会死在你成功的昨晚上。
18、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都会经历不少的挫折,一个人的一生中,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人生的路就如小河一样弯弯曲曲。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是逃避?或投降?还是视而不见?这样都不行,我们需要的是——勇敢的奋斗。
19、命运,是一个很飘渺的东西,有人相信命运,走到了塔顶,或者坠落到崖底。有人想逆天改命,但成功的几率,与中一样,但有了毅力,终有那么一天,前方,不再是灰色的雾。
20、如果说生命是一座蜿蜒的长城,那么自信就是那层叠的基石;如果说生命是一艘远航的船,那么自信就是那远航的船的风帆;如果说生命是炽热的太阳,那么自信就是那万丈光芒。自信最真,没有自信,生命的动力便杳然西去;没有自信,生命的美丽便荡然无存。
21、失败与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自信,丧失了激发我们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让我们重拾信心,始终坚信:人生航船由我们自己掌舵,只要鼓起自信的风帆,就能战胜风浪,抵达美好彼岸。
22、是的,勤奋属于珍惜时间,爱惜光阴的人,属于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人,属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属于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因为勤奋,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成为童话王;因为勤奋,爱迪生才有一千多种伟大的科学发明;因为勤奋,中国古人才给我们留下了悬梁刺股,凿壁取光,囊莹映雪的千古美谈。
23、坚持奋斗的人生,在每个人看来,也许很积极,很宝贵。在大街上,每个人为着自己的人生,事业。在奋斗,在努力,在坚持。可是又有几个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又有几个能拼搏,奋斗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24、勤勉是通往胜利的必经之路。要是由于胆怯艰难而去另觅佳径,效果只能是既费时又没有胜利,再聪慧的人也没法成学。
25、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坚强的忍耐、顽强的奋斗,才会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晴朗的天空。
26、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人们为了取得成功都在不断地努力着,成功是奋斗的结果,而奋斗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27、这个社会只认第一不认第二,第一和第二的差距那叫做天壤之别,要做就做第一吧!
28、一个人,如果你不逼自己一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要接受挑战;一个人,你想要尽快优秀,就要去寻找挑战;一个人,敢听真话,需要勇气;一个人敢说真话,需要魄力;一个人的知识,通过学习可以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必须通过磨练!
29、人的一生全靠奋斗,唯有奋斗才能成功。让我们一起来奋斗吧!相信自己,我们会谱出一段美妙的音符,来唱出我们心中的那首歌!
30、付出和回报并不成正比,不要做每件事情都想着回报。有时候回报来的会让你意想不到。
31、人生要敢于接受挑战,经受得起挑战的人才能够领悟人生非凡的真谛,才能够实现自我无限的超越,才能够创造魅力永恒的价值。
32、只有尝试过,努力过,坚持过,才能有收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努力了,才能绽放出成功的花朵。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相信,只要我朝着这个理想努力奋斗,坚持不懈,那么,我就一定会成功!
篇8
【关键词】 巧用 例句 兴趣
《论语•雍也第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核心思想就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的英语课堂生龙活虎,有的英语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学习兴趣截然不同。为什么同是英语课堂反差如此之大呢?其实归根到底还是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问题。我们知道例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而课堂生不生动,关键在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吃透教材,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巧妙运用教学例句,不仅可以使学生易于理解,增强语感,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获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名言警句,短小精悍,寓意深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和兴趣。
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他们最需要鼓励和帮助,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例句给予学生支持:
e.g. 1.Don't give up halfway, you've made progress.
2.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3. 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done.
4. There is nothing difficult, if you work hard.
5. Diligence is the path to the mountain of knowledge,hard-working is the boat to the endless sea of learning.
6.Art is long, Life is short. (人生有限,学问无涯)
让学生理解其含义,给予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同时又是典型的祈使句、状语从句、疑问句。
二、寓教于乐,激发兴趣。
幽默风趣的例句能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课本中的语言知识时,可以用一些幽默风趣的例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在讲"rain"单词时,可举例:
1. It rained very very heavily last night.
2. It rained cats and dogs last night.
3. Don't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
在讲介词的妙用时,可以采用美国林肯总统林肯总统的中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一句goverment by the peploe,of the pepole,for the pepole!这句一百多年来经典名句必然使学生感叹介词的奇妙之处。
三、教学例句来源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使他们感觉到英语离我们并不遥远,英语就在我们的身边,竟可能的减少英语国家与我们国家的"文化心理差异"所带来的学习英语的阻碍。
教师选择例句时可以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既可使学生感受到英语的实用性,还可以强化其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例如在讲主谓一致时,我举例:
All the girls ,including Wang Fang are going to play Ping Pong this afternoon.
例句刚一出口,学生们便哄堂大笑,因为王芳是学校出名的乒乓冠军,接着我解释说,虽然所有女生跟她去打乒乓,但该句的谓语却不能跟她,应跟All the girls。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记住这个谓语动词应"就远不就近"。
由西方的圣诞节可以讲讲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1.people greet each other from house to house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2.Children can get much money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But the older they are ,the less money they get.
四、英语课堂句子(尤其是初始年级)应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当教师需要讲解词与词组之间的差别时,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给学生罗列出来并详细讲解:
例如:讲解used to do ;be used to do ; be used to sth./doing sth ; be used as用法时,举例如下:
1.used to do意思是"过去是""过去常常",暗含现在已不是这样了之意。这里的used只能用过去时,不能用其他任何时态。其否定形式为usedn't/usen't或didn't use。如:
I used to be a worker, working in a factory。
我过去是个工人,在一家工厂上班。
We used to play in the wheat fields on winter evenings, when we were children.
当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常常在冬天的夜晚到麦田里去玩。
2、be used to sth./ doing sth.意思是"习惯于做某事",be可用get或become替换。如:
Be patient,and you will be used to the life here soon.
耐心些!很快你就会习惯这儿的生活的。
3、be used to do实际上是动词use的被动语态,表示"被用来做……""派……用"。如:
That tool is used to dig holes.
那工具是挖洞用的。
4、be used as时,举例如下:
The scientists soon discovered that it could be used as a cure for cancer.
五、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旁敲侧击,使学生感知句意,集中注意力。
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非易事,因为每个班总有少数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师就要设法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教学智慧,巧用例句,对学生进行感知句意,隐形管理。例如:当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进行旁敲侧击:
Try to listen to me as carefully as you can
又如在教"must"时表示推测的用法时,如果学生在看其他的书籍时,教师可以用下列句子:
Someone must be reading other books ,aren't they?
运用"while",警告有的同学上课时听MP3,举例
Study while listening to the music
篇9
关键词:语文课堂 情感 感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的老师上课诙谐幽默,就如同绘声绘色的相声,使学生敬佩;有的老师上课语言精练,教学思路清晰,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还有的老师善于用激情饱满的语言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收获意想不到的课堂效益,以上种种,探其魅力来源,应是教师教学语言情感的感染艺术。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当是“一汪春水”,不仅可以浮船载舟,还应蕴含着丰富的能源,这样的课,无疑能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产生一种悦人心目,牵人情思的吸引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审美性原则,正确处理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把语文知识和信息正确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语言技能活动。那么,语文教师应怎样才能使教学语言更富有艺术性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的特点
1.准确性。
这是教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老师必须准确无误,清楚明白,言简意赅,把所表达的概念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不准确的语言不但不能使学生获得一个准确的概念,更重要的事使学生的思维严重混乱,读错字音,或讲错意思,就会误导学生,不清楚的概念,拿不准的读音要查资料,找根据,逐一落实,养成认真求实的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2.生动性,形象性。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就会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文本身洋溢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既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一位语言学家就这样说过:“生动、形象、活泼的语言可以给人一种,干瘪的语言只能对人的心理产生压抑,”在教学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点,多年的教学积累,受学生欢迎的有威望的老师,他得教学语言一定是生动形象的,也一定是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听这样的老师讲课,学生一定会有乐此不彼的感觉,学习这门功课时学生也一定会手不释卷,教师的语言应是雅中有俗,俗中有雅,雅俗共存。
“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生活,获得生命化感悟。因此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深刻的语文概念,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运用恰当生动比喻、拟人、夸张的语言,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教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素养,以便引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3.逻辑性
教师的语言要有很强的逻辑性,教学顺序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符合文体知识的逻辑性,词不达意的语言要坚决摈弃。
二、教学语言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于一体。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平淡的语言,平直的语调,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语言应该集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于一体,所谓形象,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有新颖、贴切的比喻,幽默的夸张,生动的描绘,适当穿插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轶事、笑话,恰如其分地引用名言、警句、诗词,这样的教学语言,既能够振奋学生精神,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引入知识的殿堂。
“严谨的语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中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语言是纽带,是师生、生生之间共同交流对话的主要工具。教师主要通过语言传道、授业、解惑,引导、点拨、启发,而学生则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理解并掌握知识,并构建自己新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语言力求抑扬顿挫,有音乐的旋律
我在给学生上《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这篇课文时,首先从朗读入手,读出境界,读出青海湖的美,利用语调的高低、缓急、轻重、长短的变化,读出雄浑、高亢、激昂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听起来情趣盎然,学生很快走进课文的意境之中,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学语言节奏生动化的基本条件是要抑扬顿挫,即语言中的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交替变化,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有规律变化。教学语言的语气、语调、力度、速度等,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语言力求充满情感,激感的共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它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把真、善、美的种子播到学生的心田。如在教学《背影》时,我先让学生背诵《游子吟》,让学生领悟母爱,母爱如冬日的阳光温暖,其实,父爱也很伟大,父爱如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背影》中父子深情。”这样的课堂导入,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打开了学生情感的闸门,自然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所以,那种一味强调专心致志,崇尚苦学,只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却轻视乐学,忽视张弛结合以及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发胀的做法,并不科学。
五、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请,通情达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催化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也就是说,教学语言不仅应做到促使师生情感上产生共鸣,而且应激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深度思考,给学生以力量、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学语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六、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篇10
1.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儿童心理学理论表明,在0到6岁期间,儿童的心理呈现出阶段性的连续变化。每一阶段儿童都会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只有抓住这些突出特征才能对症下药,对婴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挫折教育。0到1岁儿童的行为多是无意识的,成人的细心照顾会使他们获得一种安全感。1到3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因为在此阶段儿童的语言、思维、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儿童开始意识到“我”的存在,开始要求成人把其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表现为孩子上街时,自己喜欢独立行走等等。因此,此阶段是培养幼儿独立能力的关键时期。
2.挫折教育的对策
(1)放手锻炼幼儿,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担心孩子年纪小能力有限,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帮助孩子做好每一件事情。其实,让幼儿阶段的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使孩子尽快独立。如果父母出于对孩子的保护而不让孩子动手,反而会让孩子由于缺乏动手的机会而无法尽快独立。由于2到3岁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开始喜欢自己尝试做一些事情,因此,此时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关键期。其实,当孩子用手抓饭自己吃时,就意味着孩子独立性的开始。面对孩子这种独立性倾向,父母一定要给予鼓励,并引导孩子学会自己动手。如果在孩子独立性倾向正在发展的时候,没有给他适时的锻炼,错过了时机,孩子的依赖性就会越来越严重。因此,父母要尽量放开手脚,让幼儿离开自己的保护圈,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吃饭和穿衣等,孩子做错了也不要怕麻烦,让孩子反复做,让其在不断的实践中找到正确的方法。
(2)让幼儿独立面对挫折,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3-6岁的幼儿与1—3岁的幼儿相比,语言、思维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并且3—6岁的幼儿又面临着新的任务,即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进入幼儿园上学。上学之后,幼儿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来自于生活自理方面的要求,因此,生活方面的成功经验就成为幼儿入园后自信心的最初来源。专家认为,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在其他方面的抗挫折能力一般来讲也是比较强的。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适应较快,会产生更多的自信,自信心增强以后,在其他领域面临挫折时也会表现出较强的抗挫折能力。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果父母对幼儿的生活包办代替得太多,孩子很容易就能完成一项任务,造成幼儿几乎没有独立面对挫折情境的机会,同时也养成了幼儿对父母的依赖。所以,父母要给幼儿独立面对挫折的机会。当然,大部分幼儿在第一次独立面对挫折时,往往会产生畏惧感和退缩行为,这时如果父母仍然包办代替,那么幼儿一直都不能跨越这个阶段;如果父母坚持要求并鼓励幼儿自己去克服他所面临的挫折时,幼儿在克服挫折的过程中就会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自信心也会得到增强,抗挫折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以后如果再遇到类似的挫折情境,幼儿就不会再产生畏惧感和退缩行为,而是充满自信地去面对困难。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独立面对挫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孩子所面对的挫折难度,挫折要在幼儿的解决能力范围之内,因为毕竟幼儿年龄还小,心理比较稚嫩,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还有限。
另外,幼儿的自信心除了来自幼儿的成功经验以外,还来自于成人的积极评价。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注意鼓励他们,适时地激发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感到自己的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那些经常得到鼓励与表扬的孩子往往能够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的自信更强,那些孩子,就可以用自己擅长的强项或爱好,来有效地进行自我鼓励。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心理平衡,而且可以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二、小学阶段:用事件创设困难与挫折的情境
1.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阶段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性格开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长,其个性特质越来越固定,个性倾向性也越来越鲜明。学业的成败、社交的能力、师长的态度和同伴的评价对儿童形成自信心理还是自卑心理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入学后加速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进一步发展,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增强。但自我评价的能力仍较低,善于评价别人,不善于评价自己,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大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向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即使到了小学4年级以后,其认知还是带有很大的
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划分,6至12岁是一个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时期,小学生正属于这个时期。这一时期小学生的社会任务就是学习。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不致落后于同伴,小学生就必须勤奋学习。小学生的挫折大多来自于学习,他们害怕学习失败。
2.挫折教育的对策
(1)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
由于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在性格方面逐步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首先要了解学生属于哪一类性格,然后,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比如性格内向型的学生一般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世界,少言寡语,不善言表,不爱出头露面,珍惜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对内部心理活动的体验深刻而且持久,沉静,顺应困难,不易适应环境。因此,在进行挫折教育时,父母或教师要以鼓励教育为主来感化学生,在实际做法中应采取婉转法,宜旁敲侧击,启发诱导,逐渐渗透。外向型的`学生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对外部世界表现出关心,有兴趣,活泼好动,乐观开朗,善于谈吐,对周围环境容易适应,同时也易骄傲自满。根据上述特点,父母或教师可采用单刀直入法,直言不讳地进行说服教育,可提出较高的要求,设立更高的目标,创设困难和挫折情景,从而矫正他们骄傲自满、不服从指挥的缺点。
(2)巧妙地利用各种挫折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
由于小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较弱,思维具有相对具体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对具体的、直观的事物容易引发兴趣、触发联想,因此,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进行耐挫折教育,如果仅仅采用讲道理的方式,很难收到实效。要想有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让学生从实际经历的挫折中感受挫折,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轻微的挫折可以提高人对挫折的免疫力。所以,我们要让小学生经历一些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情境,比如独立生活一段时间,参加军训和一些竞赛,等等,以提高小学生的挫折免疫力。同时,可多利用报纸上和现实生活中身边发生的挫折事件,及时、直观地进行教育。比如,如果在班级里或校园中发生了挫折事件,教师可以举办相关的活动加强挫折教育。另外,此时小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设计挫折教育的方法,使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3)教育孩子应对学习上的挫折,以增强自信心
对于那些经常在学习上产生很强失败感的学生而言,挫折感的体验更加强烈。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小学阶段是一个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的时期,如果小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就,在其他活动中也经常受到承认和奖励,就会变得越来越勤奋。
因此,父母或教师应该针对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挫折,帮助和引导孩子战胜挫折。比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或考试失利时,父母不能对孩子一味地训斥甚至打骂,这样会让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削弱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学习。更有甚者,有的孩子为了免遭父母的打骂,用撒谎来欺骗父母,不是说没有考试,就是说成绩没发,这会促成孩子形成不良的品质。面对孩子的考试失利,父母首先要理解孩子,因为当孩子考试失利时,他本身也很难过,害怕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等。因此,父母要耐心地和孩子交谈,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并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考试成绩。然后,与孩子一起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寻求解决的办法。当然,针对不同的孩子,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果孩子性格比较懦弱,对考试失利本身已经非常难过,这时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并教给孩子一些自我鼓励的方法,帮助孩子从考试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如果孩子平时比较娇生惯养,爱逞强,父母不妨让他受点冷落,多赞扬孩子周围的人,激发孩子的好胜心,让孩子觉得自己应该不断努力超过他人。
(4)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个人对挫折的承受和适应能力,也同其他品质一样,是可以由学习或锻炼而获得的。况且,现在的小学生生活环境优越,经历单纯,在生活中遭遇挫折的机会很少。因此,要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难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活动中磨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其克服困难、适应环境和战胜挫折的能力,进而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在给学生设置挫折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原则:
第一,设置挫折障碍要适度。给学生设置一些挫折,并且让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战胜它,这会为学生以后抵御更大的困难和挫折奠定基础。但对于小学生而言,一些在成人眼里微乎其微的挫折可能就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设置挫折的难易程度方面,一定要适度。这个挫折不能超过他们的实际能力,并且在学生克服挫折的过程中,教师或父母要通过恰当的方式教给他们一些摆脱困境、解决困难和克服困难的方法,让他们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地、慢慢地克服它,战胜它。另外,在设置挫折的次数方面也要适度。因为,挫折无论如何都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过多的挫折,会使学生失去自信心,变得十分自卑和软弱。因此,挫折教育无论在设置挫折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应该超过他们能够承受的限度。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目标;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和恐惧感,最后对目标失去兴趣和信心,甚至导致某些心理疾病。
第二,设置挫折障碍要与鼓励和表扬相结合。众所周知,赏识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赏识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独立性,而赏识教育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表扬和鼓励。所以,在为学生设置挫折时,应与鼓励和表扬相结合。当学生排除了障碍并战胜了挫折时,要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和鼓励,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当然,在奖励和表扬时,也要控制好奖励的分寸,不要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就给予过多的物质奖励和过分的赞美之词,要让学生更多地去享受成功后的心灵奖励。过多的物质奖励,也会扭曲他们的成功体验,甚至会使学生为了物质奖励而努力。
三、中学阶段: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否独立解决问题或者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能否应对挫折的主要组成部分。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就意味着个体可以最直接、最快速地消解由于挫折情境引起的不良情绪,也可以及时弥补
个体也许还来不及发现的损失,提高自己的满意感和自尊心,使自己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胜任感和控制感。中学阶段是培养中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时期。由于中学生想脱离父母的保护及对他们的依恋,想成为独立的社会个体,这为培养中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前提,家长和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特点引导中学生主动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的创造性越来越强,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辩证思维能力也越来越强,这也为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很爱面子。他们非常注重自己是否受人尊重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中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希望在班集体或社会群体中扮演合格成员的角色,得到较好评价和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认为自己是大人了,不希望别人将自己当小孩看。因此,他们认为自己的事应由自己来管,用不着别人来过问,一旦有人干涉就会产生强烈的反感。
中学生的心理逐渐显示出闭锁性,即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复杂,开始不大轻易将内心世界表露出来。由于闭锁性的特点,中学生的心里话常常不愿对长辈说,但他们容易对同龄人和同性别的人说,特别是对知己易暴露真正的思想。这也导致了中学生人际交往欲望很强烈,并希望结交志趣相同、年龄相仿、能够相互理解和分亨生活感受的知心朋友。
但中学生意志品质还不完全成熟,在不利的环境作用下,容易表现出一些易激动、不冷静和缺乏自制的行为,容易受外界事物和他人的暗示,在挫折和失败面前,还是易表现出迷茫和动摇,并产生悲观和畏难等消极情绪。
2.挫折教育对策
(1)在实践中教育孩子应对挫折的方法,增强自信,提高抗挫折的能力
进入初中后,所开设的课程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作业也增多了,还有许多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这些变化都对中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轻轻松松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到了中学以后发现课业负担很大,显得眼花缭乱,甚至手忙脚乱,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易遭遇挫折。面对这种情况,父母或教师要通过正反对比方法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鼓励他们不要把挫折看做是一种打击,而要把它看成是给自己一个磨砺的机会。这时期,除了教育学生学会冷静地对待挫折外,还需要教给他们战胜挫折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孩子,我们可从以下方面人手:第一,告诉孩子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学会听课和主动预习,及时复习。第二,告诉孩子学习要勤奋和扎实,随意、散漫和靠小聪明是绝对不行的。第三,要加强方法辅导,针对不同学科的学习特点指导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另外,学生受挫后易产生不良情绪,这时教师要通过正面的和积极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每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因此,遇事要多征求他们的意见,维护其自尊心。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在桌面上张贴名言警句,时刻警示自己、提醒自己远离不良情绪。
(2)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由于中学生自尊心比较强,这就要求教师或父母在教育管理学生时,一定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面子,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如果学生犯了错误,父母或教师应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不伤其自尊心的原则,可以心平气和地单独与他谈及其错误行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让中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性格
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尽管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但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较快,并开始占居主要地位,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显著发展,学生具备了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自我意识不断觉醒。在日常学习中,他们不甘落后,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并得到别人的承认:在生活上,他们希望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当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挫折时,教师或父母要相信他们的能力,让其独立地解决问题,要尊重他们喜欢独立思考的愿望和需要。学生在凭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一些问题的过程中才会不断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豪,进而形成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最终形成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内部动力机制和自信心理,这也是有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基础,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