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范文
时间:2023-03-21 14:0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看云识天气的谚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棉花云,雨快临
炮台云,雨淋淋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
山戴帽,大雨到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
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云钩向哪方,风由哪方来
云交云,雨淋淋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篇2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云交云,雨淋淋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棉花云,雨快临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山戴帽,大雨到
炮台云,雨淋淋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
篇3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所以又有“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多出现在低压槽前,表示空气不稳定,一般隔8~10小时左右有雷雨降临。
“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云所处高度的风向不一致,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江猪指雨层云下的碎雨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雨层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将来临。有时碎雨云被大风吹到晴天无云的地方,夜间便看到有像江猪的云飘过“银河”,也是有雨的先兆。
“棉花云,雨快临”: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这一谚语说明的是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阳落山时,西方地平线下升起一朵城墙似的乌云接住太阳,说明乌云东移,西边阴雨天气正在移来,将要下雨。一般来说,如接中云,则当夜有雨;如接高云,则第二天有雨。但如西边的乌云呈条块状或断开,或本地原来就多云,那就不是未来有雨的征兆了。
“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指阴雨天时,西北方向云层裂开,露出一块蓝天,称“天开锁”。这说明本地已处在阴雨天气系统后部,随着阴雨系统东移,本地将雨止云消,天气转好。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指春、夏时节,雨天的中午,云层裂开,太阳露一露脸,但云层又很快聚合变厚,这表明本地正处在准静止锋影响下,准静止锋附近气流升降强烈、多变。上升气流增强时,云层变厚,降雨增大;上升气流减弱时,云层变薄,降雨减小或停止;中午前后,太阳照射强烈,云层上部受热蒸发,或云层下面上升气流减弱,天顶处的云层就会裂开。随着太阳照射减弱,或云层下部上升气流加强,裂开的云层又重新聚拢变厚。因此,“太阳现一现”常预示继续阴雨。这句谚语和“太阳笑,淋破庙”“亮一亮,下一丈”等谚语类同。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鲤鱼斑是指透光高积云,产生这种云的气团性质稳定,到了晚上,一遇到下沉气流,云体便迅速消散,次日将是晴好天气。但是,如果云体好像细小的鱼鳞,则是卷积云,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或台风外围,近期会刮风或下雨,所以又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谚语。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这里所指的云,是低压区里的低云。低压是自西向东的(实际上往往是自西南向东北移动)。云往西,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本地处于低压后部,天气即将转晴,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
“云钩向哪方,风由哪方来”:云钩指的是钩卷云的尾部,出现在高空,有时上端有小钩,也有排列成行的。上端小钩所指,是高空风的方向,而高空风往往又与地面相联,所以根据云钩方向大体可测知风的来向。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是说早晨东南方向有黑云遮日,预示有雨。因为早晨吹暖湿的东南风,温度较本地空气为高,形成上冷下热,水汽易上升成云,再加上白天地面受热,空气对流上升,更促使云层抬高,水汽遇冷成水滴,从而可能使天气变为不风即雨的情况。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黄云多是暖湿空气强烈上升所致,出现这种情况多降阵雨与冰雹。
“山戴帽,大雨到”:山戴帽是说气压低,空中水汽多在山顶形成云层。至于是否会降雨,一般要视情况而定,如云逐渐降低且加厚,降雨的可能性大,反之,云逐渐抬升变薄,下雨的可能性就小。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见到雾之后来了云,可能低气压要来临,是要下雨的兆头。反之,如云消雾起,表示低气压已过,晴朗天气即将来临。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指太阳从云层的空隙中照射下来,称“日射脚”,傍晚出现日射脚,说明对流作用强烈,预示有雨。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东方无云,西方有云,阳光照到云上散射出彩霞,表明空中水汽充沛或有阴雨系统移来,加上白天空气一般不大稳定,天气将会转阴雨;傍晚如出晚霞,表明西边天空已放晴,加上晚上一般对流减弱,形成彩霞的东方云层,将更向东方移动或趋于消散,预示着天晴。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指的是久晴之后出现雾,说明有暖湿空气移来,空气潮湿,是天阴下雨的征兆;久阴之后出现雾,表明天空中云层变薄裂开消散,地面温度降低而使水汽凝结成辐射雾,待到日出后雾将消去,就会出现晴天。
在暖季的早晨,如天边出现了堡状云,表示这个高度上的潮湿气层已经很不稳定,到了午间,低层对流一旦发展,上下不稳定的层次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形成积雨云而发生雷雨。所以有“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的谚语。
篇4
1 .使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认识雾和云的现象及其成因。
2 .使学生知道雾和云与人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 .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自然界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二、教学准备
1 .演示材料:装有热水的保温瓶。
2 .分组实验材料:保温杯 ( 内装冰块 ) 、装有温水的大口瓶。
3 .挂图或幻灯片——雾和云。
三、教学过程
( 一 ) 教学引入
1 .复习提问:水蒸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 ?
( 水蒸气是一种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气体。 )
我们的眼睛能看得见水蒸气吗 ?( 不能 )
2 .演示:揭开保温瓶的塞子,瓶口上出现“白气”。
3 .提问:
(1) 揭开装有热水的保温瓶塞子后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
( 冒“白气” )
(2) 从保温瓶里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吗 ?( 不是。 ) 为什么 ?( 水蒸气是一种看不见的气体,而“白气”却能看见。 )
(3) 那么,“白气”究竟是什么 ? 它是怎样形成的 ? 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这个问题。
( 二 )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了解“白气”形成的原因
(1) 讲述:为了弄清“白气”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 ( 拿出装有温水的大口瓶。 )
①观察:大口瓶内除了水之外,还有别的物体吗 ?( 有水蒸气。 )
②讲述:一会儿,用一块冰接近瓶口,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 把冰块移开,情况会怎样 ? 反复做几次,结果怎样 ?
③学生分组实验。
④汇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2) 讨论:
①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 “白气”是在受冷条件下形成的。 )
②“白气”是什么物体受冷形成的呢 ? 想一想,瓶内除了水以外还有什么 ?
(3)
讲述:大口瓶内的温水会蒸发出看不见的水蒸气,当水蒸气从瓶口冒出来遇到冰块周围的冷空气时.会凝结成许许多多非常小的小水点。这些小水点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在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白色,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冒“白气”现象。因此,“白气”实际是飘浮在空中的小水点,而不是水蒸气。
(4) 提问:你在生活中还看到哪些冒“白气”的现象 ?( 指导学生看课本第 64 页的插图 l 。 )
2 .指导学生认识雾和云的成因
(1) 谈话:在自然界中看过像“白气”这样的现象吗 ?
( 根据学生讲的现象出示雾、云图示,或指导看课本第 65 页的插图。 )
(2) 讨论:根据“白气”的形成原因,推想这些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 学生试回答。 )
(3) 讲解: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这是从地球表面的土壤、江河、湖海、植物体内的水蒸发出来的。这些水蒸气如果受了冷,就会凝结成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空中,成为“白气”状。
夜里,由于没有太阳照射,大地散热很快,到了早晨,靠近地面的气温比较低。这时,如果空气中水蒸气较多,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低空,这就是“雾”。
( 板书:雾 ) 由于,早晨地面上的气温较低,因此,雾多发生在早晨,日出后地面的气温逐渐上升,雾便会逐渐消散。
从地面到高空温度逐渐降低,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降低 0 . 5
℃。我们已经知道热空气会上升,当上升至一定高度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点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飘浮在高空,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什么 ?
(云。)(板书:云)
(4) 学生复述:
①雾是怎样形成的 ?
②云是怎样形成的 ?
(5) 讨论:雾和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3 .指导学生认识雾、云与人的关系
(1) 谈话:当你处在大雾中有什么感觉 ?
(2)讲述:大雾会影响我们的眼睛看较远地方的景物,甚至会使车辆前的灯光不能照射很远,影响车辆行驶、轮船航行、飞机升降。大雾还影响地面的烟等废气的散发,加重空气的污染。
(3) 谈话:云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
(4)讲述:云的种类很多,有时在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有时一朵朵云块就像鱼鳞一般整齐地排列在天空中,有的像朵大蘑菇,有的云一会象奔马一会儿又变成其他的形状,有时则是乌云密布。……
( 介绍课本第 66 页云的种类名称:积云、鱼鳞状卷云、羽毛状卷云、积雨云和层云。 ) 云的种类很多,千姿百态。
我国劳动人民早就掌握了云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天上云的情况准确地预报天气的变化,总结出了许多观云测天气变化的谚语,如:“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一块乌云在头顶,再大风雨也不“惊”……现在,人们不仅用眼、仪器来观测云的变化,还利用人造卫星在太空中观察地球上空大范围云的变化。我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气象预报中看到卫星拍摄的云图,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 三 ) 巩固练习
1 .简单概括本课学习的内容。
2 .填写课本中填空部分的内容。
3 .提问:
(1) “白气”是水蒸气吗 ?
(2) 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 ?
( 四 ) 布置作业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方法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环节,在整节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这一环节设计得巧妙、得当,就能消除学生在课外产生的杂念,使学生注意力迅速集中,从而饶有兴趣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索中。本人从事初中语文教育事业多年,对课堂导入的方法和途径也进行了诸多探索和实践,现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体会,对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做几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巧妙设置课堂疑问,激发学生强烈探索动机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讶开始的。”的确,疑问,是促使学生展开一切学习活动和学习行为的源动力,有了强烈的疑问心理,学生才会对新知识投以饱满的情绪和热情。而且,初中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我们依据学生这一心理设计出具有启发意义和趣味性质的问题,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实现新课的过渡。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可针对具体课文内容,设计出与其相关的悬念性问题,如此,便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动机,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比如,在学习《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上课一开始,我面对全班学生说道:“同学们,你们在平日生活中有没有听说过这些谚语‘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临’‘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这些谚语充分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我们通过看云就能知道天气情况。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解读这大自然的文字、天气的招牌――漂浮的云彩来预知天气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会告诉你问题的答案。”这样,我通过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巧妙设置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问题,有利于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使学生迅速投入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
二、创设丰富教学情境,渲染浓郁的教学气氛
通过多年教学研究和实践,我发现,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也是进行良好课堂导入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情境,即教师根据具体教学目标,创设与教学内容情感相适应的氛围或场所,它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可在上课一开始,就创设出与教学内容情感相符的情境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知识的学习中。
比如,在学习先生的《我的母亲》这篇课文时,我并没有上来直接给学生讲解这篇课文的相关知识点,而是利用录音机为学生播放了由毛阿敏演唱的《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当毛阿敏响亮、深情的嗓音响彻整个教室时,我发现,有的学生眼角湿润了,且露出了悲伤、感动的深情,这样,当我们正式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也都能投以最真诚的热情,并真切感受到文章所赞颂的真挚而深沉的母爱。由此可见,我通过引入背景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情感教学情境,渲染了浓郁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也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中。
综上所述,虽然课堂导入不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在时间上也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但是它的作用我们却不能小觑,它甚至对一节课的成败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所以,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极其重视这一教学环节,并深入探索和研究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课堂导入策略,从而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课堂教学效果。
篇6
读小学了,我才知道下雨前:空气潮湿,小虫子的翅膀被潮湿的空气浸湿了。因为翅膀变重了,小虫子就飞不高,燕子为了捉虫子吃,它就飞得低了。所以燕子蜻蜓低飞就是下雨的征兆。
“人工降雨是怎么回事?”“天气是怎样预测的?” “气象播报员是通过什么播报气象信息的?”“为什么天气预报有时不准?”……随着年龄地不断增长,小小的内心却有了更多的疑问。
2013年3月23日是第53个世界气象日,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光荣地加入了校气象小组,终于如愿成为了一名小小气象员。
“神清气爽的风;朦朦胧胧的雾;丝丝凉凉的雨;噼里啪啦的闪电……”这些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我渐渐发现电闪雷鸣,花草树木,春夏秋冬……这些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瑰宝。而在这些宝藏之中,又蕴藏了大量的气象知识。我对自己说:我要多多观察,多多了解气象,成为一名优秀的气象员!
平时,我们总是早早地到市气象局在我校设的气象点,认真填写好《气象观测记录表》,然后把有关数据上报给老师;每逢周末,我们在市气象员叔叔的指导下,认真观察百叶箱,蒸发皿、闪电定位仪、固态雨量存储器的用途和工作原理;晚上,认真收看电视里播报的气象预报,我自豪,因为我相信,里面一定也有我们的功劳。
2012年的3月23日,学校组织我们小气象员们参观市气象局。我们兴致勃勃地了解气象仪器的使用原理和方法,还通过观看卫星云图,观看有关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系统,亲身体验到气象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学习气象气候知识,与气象专家交流互动……一天的参观活动还是令我们意犹未尽,我们第一次和气象 “零距离”,也真正懂得了天气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篇7
关键字:地理 趣味教学 兴趣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在众多的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兴趣这一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一、课前设计好课堂引言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如讲海水的盐度时,可这样导入新课:“不知你是否见过浩瀚的大海,是否在海滩上寻觅海贝,尽情玩耍。这时你用手掬起一把海水,仔细品尝海水的味道。你会感觉到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为什么海水又苦又咸呢?”接着按教材内容往下讲,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已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又如,在讲地震时,可用低沉的语言说:“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一场空前的、惨绝人寰的地震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了,无辜的唐山人民正沉浸在甜蜜的睡梦之中,却毫无察觉地陷入了这场劫难。仅仅几十秒钟,地震释放的能量使24.2万多人罹难,16.4万人终生伤残。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人民币。离我们最近的200年‘5・12’汶川大地震等”。虽然在信息发展的今天,同学们对地震也所了解,可是他们只是在电视或是网上看到的,这时他们更想进一步在课堂上了解地震的发生是为什么?地震预报又为何不准?并把地震带来的灾害降低到最小限度。
二、运用趣味性教学,感召兴趣
高中地理是一门富饶趣味的学科,它包罗万象,知识面广,课上的生动有趣,能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感召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内蒙古大草原辽阔的牧区时,用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歌唱”,还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优美词句,无形中把学生引进了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境界中去。又如,用的“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的两句诗,以及李白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庐山挺拔险峻,峡谷瀑布的秀丽风景;用唐代诗人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两句诗,描绘长江三峡河段山高谷深,坡陡流急的水系特征;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两句诗,来形象逼真地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春末夏初梅雨的天气特色等等。都能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之中,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如果教师选择有地理性,趣味性的地理谚语穿插在教材的讲授过程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用“雷打未惊蛰,雨水四十日”的天气谚语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东南部地区季风活动和锋面雨带的形成规律,引起学生的丰富联想,使获得知识更为巩固;又如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一句地理谚语,概括了我们贵州省地区的阴雨冷湿的气候和崎岖起伏的高原地形。
类似这样的短诗断句,地理谚语不胜枚举,教师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如果引用得当,可以大大加深和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领域,激发学生思维,使他们能获得牢固而深刻的地理知识。
三、课内课外结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配合课堂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观察、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因势利导,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实习,这对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有很大作用。如组织学生观察星座,寻找重要亮星,开展日、月食讲座,使学生懂得其形成原理及日、月食的过程,并适时进行观察。又可组织学生参观气象台站,让学生注意收看“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节目。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在我们县城里面没有自然博物馆可以找一些图片或影片来代替等,使学生对地壳演变史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巩固了所学地理知识,而且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四、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变革现象,激发兴趣
地理教学中,若能将课本的资料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赋予学科一定的生命力,使其呈现知识的价值,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显然能调动起来。比如:在上绪论课或各章的导言时,可引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讲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有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大部门,那就是地理科学。”时至今日,地理科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已成为国土规划、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21世纪议程》所强调的协调人口和资源及环境的关系,也离不开地理科学。又如:讲交通运输时,可结合当前“路通、财通”的形势,来说明在现代经济建设中交通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建成的京九铁路,马上要通车的沪昆高铁(这是途经我们附近的)就是很好的例证。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便有兴趣去学。
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学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B)―0051―01
《语文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语文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去积极思考,合理想象,主动寻觅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语文教材贴近生活的方面。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语文知识。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把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1.走进生活。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与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起来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如,在教授《看云识天气》一文前,笔者就让学生观察天空的云彩,注意天气变化.并要求学生向家长询问一些与天气有关的谚语记在小本上,让学生从生活中明白因为有了不同的云彩,才有不同的天气情况,人们才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了这些工作,学生在上这一课时就不会觉得生疏,也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2.再现生活。有的课文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借助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师可把《皇帝的新装》《越巫》《狼》等课文借助一定的道具编排成课本剧,把教室当成一个小剧院,让学生分角色去演.这样就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3.体验生活。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学情境.把课文中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如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
4.感悟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素材。教师应悉心安排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如,在学习了《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还可以让有条件的学生亲自去苏州园林,去故宫,通过比较,感受一下作者写的与自己见到的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形式的语言交流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核心
1.从观看影视作品中学习语文技能。比如,看新闻既能开阔视野,又能学习普通话;看辩论会和演讲赛,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还能开阔视野.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2.从欣赏自然风景中练习写作。写作训练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不拘泥于课本要求.而应灵活机动地反映生活.让学生有观察有体验.有话可说.凭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达到训练的目的。
三、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性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必由之路
篇9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5—0077—01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对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计算机多媒体的使用改变了这种乏味的现状。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它让课堂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上《观舞记》一课时,我用印度舞表演导入新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多媒体技术,理解课文内容
初中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难点通过画面、声音强调、动画效果来突出抽象的文字符号所塑造的形象,揭示的内容也可以通过语言与画面、视觉与听觉等形象地展现出来,从而突破学习中的难点。 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云的种类有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概念抽象,区分困难。我们就可以把各种云的画面用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再结合生活中谚语和观察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解决难点,同时真正做到让学生能“看云识天气”。再如教学传统篇目《社戏》时,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课件,江南的小桥流水、月下行船、水乡社戏等历历在目,那淳朴的乡情、可爱的伙伴、那带着露珠的罗汉豆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自然突飞猛进,结果往常三节课讲完的内容两节课就完成了。
三、巧用多媒体技术,升华学生情感
在升华学生情感方面,多媒体教学设施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如学习《贝多芬》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播放“命运交响曲”,提示学生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在反复倾听的过程中,他们听出了这位伟大的音乐家的忧伤、孤独与痛苦,也听出了当命运之灾降临时,他内心汹涌的波涛声,那是他对艺术执着的热爱与追求,旋律中回荡着这位音乐巨人要与命运抗争的决心与誓言。良好的多媒体音响效果,丰富了学生的视听体验,使他们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再如学习《安塞腰鼓》一课时,先连续播放粗犷豪放的演出画面,让学生看到了“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们,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的擂鼓狂舞”,感受黄土高原上人们的旺盛活力,体会腰鼓的火爆热烈风格,一边引导他们倾听鼓声,那能“使冰冷的空气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变得飞溅,使困倦的世界变得亢奋”的鼓声,确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学生的情绪迅速升温,带着这种情感来学习,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四、巧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自主学习
利用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平等地共享人类的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策略。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从而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应用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如在上《探索月球奥秘》这节综合课时,提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食、潮汐等的知识,搜集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文章诗赋、对联等各种资料。有了这些提前准备,课堂上,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老师的问题,也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后,我让学生整理材料,每人制作了手抄报,装订成册,在班内交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篇10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教学艺术是教师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地思考、领悟、发现、创造……
1.设疑置惑,拓展式结尾
古人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不但能在课堂上“解惑”,尤其应学会在课堂结尾时“设疑置惑”。通过“设疑置惑”,既可使课堂知识深化和拓展,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例如,在讲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后,可设置疑惑:从散射的观点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然而,重庆的天空却常常呈现出灰白色?通过学生的激烈讨论,他们认识到只有洁净的天空,蓝光的散射优势才明显表现;而重庆天空的空气中含有许多尘埃、水滴。这些质点的颗粒较大,它们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散射能力几乎是相同的,只能漫射出白色光线。所以呈现出灰白色。这样的结尾,使老师讲课虽然结束了,但学生的思考仍在继续、思维得以拓展。
2.承上启下,悬念式结尾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地位,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欲望,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成为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所以,在地理课堂结尾时设置悬念,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却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探究的问题,激起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他们的学习期待。例如,讲完“三圈环流”后,设置悬念问题:上述气压带和风带只是一种理想模式,没有考虑实际地球上海陆差异等因素的影响。那么,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大气环流实际情况会是怎样的呢?通过悬念的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导其将问题继续探究下去,同时也为下一节课堂内容的讲解埋下伏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联系实际,应用式结尾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高中地理新教材具有明显的生活性和实用性,书本的所有地理现象与原理都有生活基础和能感受到的实例。学习地理之目的就是为了实际应用。因此,课堂结尾时,应设计与本节课堂内容相关的生产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实际案例,并能感受到和说出“理”来,进而使地理知识由书本到实践,由理性化到生活化。这样做,可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他们体验到成功和快乐。当学生体验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时,其求知欲和探究欲也就油然而生。例如,讲完“热力环流”后,可请家住山区的学生去感知山谷与山顶之间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风向;请家住海边的学生去感知海岸边白天和夜晚的不同风向;请应用本节课知识解释四川盆地多夜雨的原因等。
4.谚语故事,验证式结尾
谚语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它言简意赅,含有丰富地理原理和规律。中外许多经典故事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这些内容可以作为地理新课程教材案例的有益补充。课堂结尾时,巧用与本节课内容贴近的谚语、故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感悟出谚语、故事中的地理知识,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也能使地理知识在应用中得到验证,并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在“天气系统”一课的结尾,组织学生讨论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与冷暖锋的关系;描述贵州的谚语“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描述昆明的谚语“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与昆明准静止锋的关系;讲完“季风”一课后,引导学生分析我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北风出海南风回”和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曹营”等故事中的地理知识。在“洋流”一节课的结尾,先给学生讲故事:“二战时,联军凭借先进的声纳雷达镇守直布罗陀海峡,本以为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德军的潜水艇却多次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此海峡,给联军以致命的打击!”然后再引导学生验证故事中的密度流原理。
5.学科综合,迁移式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