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色彩测试题范文
时间:2023-03-23 01:28: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性格色彩测试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令人质疑的测试题
阿敏是在好奇之下去做的这个在网上号称很火的“性格婚检”测试题的,但做完之后她感觉这个测试很奇怪,做了前几题她就有些理解不了了。比如在某一题中,用第一感觉,对方在自己心中像哪种冰淇淋。她想:“比如什么奶油口味,香草口味,我很少吃这些东西,怎么能跟感觉和性格联系在一起呢?后来凭感觉选了香草,答案显示为知己,而她也感觉自己是一个可以依赖的人,还算正确;某一题中,她选择的是西红柿炒蛋,结果显示婚后率为40%。但她说自己婚后百分之百忠诚,这个测试根本没有科学性可言。阿敏还听说有人就是因为选了一些结果,被恋爱对象感觉不安险些分手。
也有的网站上通过星座、生肖配对、测算八字名字等来测试新人的性格是否合适,婚后的幸福指数有多高。像这种所谓的性格婚检毫无科学依据,有时甚至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不可轻信。
除了这些网上流传的类似心理测试的“性格婚检“外,有些心理咨询机构声称也做“性格婚检”,主要是以完成测试题并解答的方式进行,为年轻的恋人们做一些心理辅导服务。首先让测试者完成涉及工作、生活、世界观、价值观的选择题,通过测试分析中恋爱男女或结婚夫妇双方的性格特征,为男女双方提出在交往以及家庭生活中相互理解、取长补短的建议。
而这些测试题大都来源于传统的心理测试适量表,对于测试人的个性倾向,了解人的个性特质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用于婚前性格测试的科学系统,那些看似专业的“性格婚检”还太青涩,大多是停留在概念上,助人技术还不到位,影响力尚未形成气候。仅仅可以做为参考,不可完全依赖。但是,改善婚后情感和谐度的婚恋心理咨询,越来越受关注确实是好的趋势。
“性格婚检”为何流行
现在,“性格婚检”在大中城市的80后和白领中非常流行,除了即将走进婚礼的准新人们,一些热恋中的人们和单身男女也会做做相关的测试,以免在感情路上出现问题。
而时下什么都流行快节奏的社会,很多人谈恋爱都是在玩乐中度过,很少有真正心灵上的沟通和更深层次的交流,甚至闪婚也成为一种时尚。有的真正该谈婚论嫁的时候,才发现其实彼此了解的很是不够。还有就是现在的人们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有很多年轻人心理并不成熟,而婚姻会带来更多的责任,这会让许多人对未来都有种不安全感和迷茫感。这种性格测试的出现或许刚好给了他们以减轻自己对于婚姻的压力和责任以逃避的借口,甚至可以用此来结束一段自己并不十分满意的感情。
婚姻问题典型案例
刘女士因为婚姻危机进行心理咨询。她说自己因为当年的不了解,这么多年来承受了太多的苦。如果当初也有“性格婚检”她一定去做。但是,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不到一个咨询期她就已经体验到了自己的变化。因和丈夫的不良沟通,他们的婚姻中长期充满了烦躁、焦虑、不安、怨恨和对抗。丈夫也在一年前有了婚外情,但是或许冈为孩子的关系又或许还有爱,他并没有想要离开家庭。而刘女士也狠不下心来离婚。
通过一系列的问询,找出了问题所在:原来刘女士的爸爸在她四岁的时候因病去世,记忆中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但在她内心深处,无形中一直在寻觅着缺失的父爱,丈夫又不能真正充当她的父亲,满足她对父爱的焦渴需要,会导致两个人亲密不了,感情出现问题。男人女人都需要来源于异性父母的爱,得不到的人可能都会对伴侣有亲密障碍。
刘女士明白了,心灵伴侣就是要两颗心互相靠近,满足对方的情感需要,给对方以安宁,如果谁的心得不到安宁,对外界诱惑的自控力能够撑多久呢?自己像个怨妇的最深根源是缺少父爱,而不是丈夫的忽视。而丈夫出现婚外情虽然有他的原因,却先有她自己的心不能贴近丈夫的原因。回到家后,感觉和丈夫之间有一些不太一样,似乎有那么一些东西在融化和流动,很奇妙。
性格不是婚姻幸福的唯一
婚姻是很复杂的,婚后的生活是否美满也不仅仅取决于两个人的性格。人的性格多变复杂,很多夫妻性格差异很大,但结婚后互相包容,互相补充,慢慢磨合,也会很幸福。其实,真正深入心灵深层的“性格婚检”,才会真正触碰到心理世界里存在的一切,包括创伤、心结。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得以化解,亲密关系的情感阻碍得到解除,两个人的情感生活一定更容易延续幸福。当然,这样已经是深层的心理治愈或是心灵成长了,不仅仅是“性格婚检”了。
篇2
关键词:教学设计;前端分析;教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3/15-0130-05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将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与超文本结合表现教学内容,传递教学信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材料。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更方便地传递教学知识,更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前端分析(Front-End Analysis)是美国学者哈里斯(J.Harless)于1968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教学设计过程开始的时候,先分析若干影响教学设计但又不属于具体设计事项的问题[1]。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等。前端分析的相关理论发展很成熟,如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以及教学内容的直线式编排、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学说等。在国内教学设计前段分析的研究也一直是热点。将前端分析更好地应用于课件设计是课件更符合课堂需求、学生需要的基础。
一、教学课件中前端分析的必要性
近年来,教育课件以其便利的传播渠道、丰富的内容、不受限制的形式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在教育教学中普及起来。课件需要科学完善的规划,用教学设计中的前端分析指导规划教学课件是制作一个好的教学课件的基础。
学习需要分析是前端分析中的第一环节,教学内容是根据学习需要分析结果界定的,学习者学习需要的满足不仅与教学内容有关,也与学习者起点技能、学习风格有关。因此,教学设计前需要对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学习者进行系统完善的分析。
作者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目前为止前端分析理论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等大规模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软件上的应用研究涉及甚少,为了顺应现在教学软件迅速发展的趋势,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支撑的操作步骤,这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来完善已有的理论体系并通过具体实例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二、教学课件中前端分析的相关内容分析
(一)学习需要分析
1.学习需要分析相关概述
学习需要,是学生的动力,它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教学的效度[2]。学习需要指出了学习者目前状态与期望达到的状态之间的差距,而这正是通过教育要解决的。
学习需要分析主要包括两种分析方法:内部参照分析法和外部参照分析法。内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现状与组织机构所规定的目标之间做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学习需要的一种方法。外部参照分析法是将学习者的现状与机构外社会(或工作)的要求进行对比,找出差距的一种分析方法。在实际分析中常常将两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根据外部要求不断修改内部标准,使内部标准符合要求。
学习需要分析是一种差距分析,其结果是提供尽可能确切可靠和有代表性的“差距”资料和数据[3]。需要决定了课件设计的内容,合理的内容编排,多样化的内容形式是保证目标实现的手段。
2.课件应用研究
(1)具体方法
教学课件中,学习需要分析的目标状况一般可通过直接查阅教学大纲得知,学习者的目前状况分析一般可通过对学生近期的测试以及对该任课教师的访谈得知,现状分析并不体现在具体课件中,只是将分析结果作为课件中教学设计的依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课件中对于知识与技能类目标的需求分析可以通过学生自我需求的表达或者分析学生近期测试成绩、作业情况等基本获得现状信息,也可通过对学生阶段性知识的普遍了解获得群体性现状信息,课件中现状部分可以在课程引入或者知识回顾部分得以体现;过程与方法类目标的需求分析在课件中可以通过使用调查问卷、观察表、实验等方法来获得,课件中可以以模拟实验,测试的形式实现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目标的需求分析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学生行为现状或者与学生进行访谈等方式来获得现状,课件中可以以课外知识,动画视频的形式得以体现。课件制作前期要参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分别对这三方面进行需求分析。
(2)案例概述
下面以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课件为例来阐明学习需要分析中的三维目标及各层次的需求分析在课件中的具体应用。课件的三维教学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课件的三维教学目标模块
知识技能的需求分析:可以通过教师课前提问以下问题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目前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了解现状(自我需求的表达),然后再根据现状目标的差距规划课件:①你试过哈哈镜吗?为什么哈哈镜能够把人照成另一个模样?②有没有尝试过在太阳下用放大镜将阳光聚集于一点?如果在聚光点放置一张纸,时间久了,纸会不会被点燃?③你戴眼镜吗?近视镜和远视镜有什么区别?你能说出他们的哪些不同点?课件中对于学习者知识技能现状的体现主要是在知识结构部分。
过程与方法的需求分析:可以通过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试验并通过实验表现来判断学生的需求。例如:模拟太阳光让学生观察光的聚光点,并分析不同凹透镜和凸透镜对于光线作用的强弱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大致让学生绘制光路图的具体情况。对比发现学生与标准目标之间的差距以及学生易形成的错误观念,在课件内容的体现上需要有具体的模拟实验操作,并对学生自我观念的易错点要重点标注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需求分析: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来了解其对自然界的认知程度,如:是否还发现自然界中哪些神奇之处?在交流过程中逐渐引导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程度、认知态度;亦可通过布置情感方面的作业,比如:观察生活,举出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的例子,并具体说明如何利用的。通过这些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热情,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需求。课件中此部分主要表现在课外拓展中的知识讲堂模块。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相关概述
分析教学内容就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分析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各个部分内容之间的排列关系,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教学内容明确体现在教学大纲、教材中。一般而言,学习内容的要求主要讨论的是学习内容在态度、知识、技能三方面对学习者所提出的期望[4]。
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并列型、顺序型和综合型。教学内容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六大类:归类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卡片法、解释结构模型法。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来选择具体的分析方法,以使其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2.课件应用研究
(1)具体方法
课件中的教学内容分析方法主要参照上述原理,针对课件内容进行具体分析:①借助于上述教学内容分析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对课件中内容进行分析,了解课件内容范围和深度;②课件中各个模块及其内容之间存在联系,确定模块内容属于并列型、顺序型、综合型中的哪一种;③通过课件内容之间的顺序分析其体现的教学原则。
(2)案例概述
这是一个“羊羊乐园”英语学习课件,主要针对学龄前的4-6岁儿童。主要目的是通过该课件的学习,儿童能读写一些日常英语,属于启蒙教育型课件。课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单词”、“对话”、“玩一玩”(如图2)。
“单词”部分主要讲解一些儿童日常熟知事物的英语单词,通过该部分的学习儿童基本会用英语说出课件中所列举的日常事物,属于听读阶段;“对话”部分主要讲解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英语语句,通过该部分的学习,儿童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对话,属于说和读的阶段;“玩一玩”部分主要包括与英语有关的写、唱和游戏,儿童能够在游戏中汲取知识,属于写和玩的阶段。听、说、读、写的内容编排自上而下从简单到复杂正好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内容之间是一个顺序型的排列方式,最后,“玩一玩”阶段即包括了游戏的娱乐性又间接练习了前面的听、说、读,属于综合型的内容。
[教学目标] [玩一玩] [单词] [对话]
图2 《羊羊乐园》课件模块关系
在课件的单词部分中,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运用了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的组织方式,如在单词“水果”之下讲解了具体水果实例(如图3)。同时,对教学内容的分类采用了归类分析法,使得学习内容清晰明了,有利于儿童形成清晰的认知结构。课件的“玩一玩”部分分成了“写一写”、“儿歌”、“游戏”三个部分,对写、唱、读、玩进行了区分。
整个案例在总体规划阶段按照教学内容的综合顺序安排内容顺序,同时,又遵循了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运用归类分析法,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原则设计整个课件。
图3 《羊羊乐园》课件单词模块内容层级分析
(三)学习者分析
1.学习者特征分析相关概述
学习者特征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前提[5],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生理、心理、起始技能等特点,对学习者进行分析影响着教学目标、教学起点的确定,也影响着教学策略和媒体的选择。对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包括:初始能力分析,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初始能力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前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分析包括三个方面:预备技能、目标技能和学习者的态度。其中,预备技能可以在学习需要分析中分析学习者的现状时得知;目标技能的分析可与预备技能分析一起通过测试题目的形式进行。
学习者的一般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者学习有关学科内容的心理和社会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特征,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采用相对应的课件呈现形式。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6],一般来说学习风格可分为以下几类:认知风格,感知偏爱,左右脑优势,焦虑水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差异应引起课件制作者的注意,成为设计优秀课件的依据之一。
2.课件应用研究
(1)具体方法
一般来说,学习者分析可以从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学习风格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对于学习内容的分析可以采用预测、作业分析法、询问教师等有关人员的方法来进行了解。学习态度通常采用平时的观察、调查问卷的方法来了解;各个阶段的群体总体特征可以采用查阅上述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理论方法实施。学习风格可由设计者自己开发设计问卷量表的形式来测试,但通常采用比较权威的学习风格测试量表测定。群体性总体特征和学习风格体现在学习者的能力基础中,学习态度则主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中,因此,课件中对于学习者的分析主要可以从知识基础、能力基础、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案例概述
该课件服务于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前三章的课堂教学,也可用于自主学习。下面是对该阶段学生的学习者特征分析。
知识基础:本课件主要讲授三年级上册数学前三章:毫米、分米、千米,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的知识,对长度单位有个大概的了解,但具体代表的大小以及长度之间的换算很不清晰。
学生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下,初步具备了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能单独使用课件进行学习,亦可在课堂中跟随教师进行课件内容的学习。
课件通过知识回顾模块,对之前学习过的厘米和米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为新课程毫米和分米的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如图4)。
图4 《测量》课件知识回顾模块
图5 《测量》课件认识千米模块之练一练
能力基础: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实际操作,能从课件的模拟操作,趣味生动的讲解中学习知识;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具有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趋势,需要大量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持;具备一定的识别、理解、分析能力;学生的意志力较为薄弱,动机多为兴趣型,需要外界的监督、激发。
课件中利用具体事物来引入知识,符合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征,例如:在本课件中引入千米在生活的具体应用实例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课件中根据学生喜欢动手实际操作来学习知识的特征,设计了学生利用直尺测量长度的部分。同时,课件中“练一练”部分引入游戏,增加讲解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到知识。图5所示是课件的“练一练”环节。
情感态度: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个人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所以,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数学;学生对枯燥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但对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比较感兴趣;学生对课件产生浓厚的兴趣,乐意利用课件进行学习。
课件中引用了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综合案例设计与分析
(一)案例概述
综合运用上述理论,作者设计制作了《了解色彩》教学课件,以期完成理论指导实践的具体应用。课件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初中以上对色彩知识不熟悉的人群,旨在通过课件的使用了解色彩的构造、模式与色彩心理等。
(二)课件前端分析
1.学习需要分析
课件在内容学习前就呈现了课件的三维教学目标(如图6)。
图6 《了解色彩》课件的三维目标
具体分析课件的三维目标及体现情况:
(1)知识技能的需求
从制作该课件的目的来看,初中以上学习此课件的对象对于色彩的了解仅停留在基本辨别色彩类别,了解常见色彩与性格对应关系。而对于色彩的模式、属性等知之甚少。分析学生的现状,对比该课件的三维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差距,这正是通过此课件的学习要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的。基础知识的回忆与巩固部分体现在课件的课程引入中。
(2)过程与方法需求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各种各样的色彩,但对于不同色彩的属性类别尚不清楚,为使学生具备正确分析生活中色彩属性与原理的实际应用能力,课件设计时采用分类呈现生活常见色彩的方式,并进行总结归纳,这对于以后学生正确区分生活色彩具有很大帮助。
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色彩原理的理解深度,课件中加入了模拟实验的视频操作部分。在寓教于乐的游戏环节,作者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与之相对应的游戏,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并锻炼了其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需求分析
通过色彩课件的学习,学生需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善于观察自然,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为了培养学生此方面的情感目标,课件中很多资源的视频部分引入了自然界色彩斑斓的美景视频,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发现自然的美。
2.教学内容分析
该课件主要包括五大模块:课程引入、深入解析、寓教于乐、自我检测、更多资源。每个模块包含的内容如图7所示。
图7 《了解色彩》课件模块内容介绍
图8 《了解色彩》课件内容层级分析
前面的学习需要分析对教学目标、学生现状做了明确的说明,针对两者之间的差距以及课件的具体内容,以课件的内容为依据做层级分析图(如图8)。
从图8的分析中可知,课件内容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了课件内容。同时,不同模块间的课件内容之间又具有图9所示的排列关系。
在课件内容的编排上不仅遵循了从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同时也关注到了学生知识、技能的内容,并且也将感悟自然的情感内容穿插其中,做到了各个内容之间的协调衔接,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均衡发展。
图9 《了解色彩》课件模块关系
3.学习者分析
知识基础:①学习者在接触课件前仅了解色彩基本类别以及色彩与性格的关系,对于色彩模式、属性知之甚少;②学习者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基本软件的能力,能在自主条件下完成课件内容的学习,亦可跟随教师进行课堂课件相关内容的辅助学习。
能力基础:①学生逻辑思维处于优先地位,能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概括、归纳、内化知识的能力;②自我意识逐渐明确,具有一定的自控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动机也多为信念型。
课件在较难理解的部分,不仅加入了具体的实验操作视频,在一些模块中也加入了视频讲解部分,充分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使内容变得更易理解。
情感基础:①学生能够欣赏自然界中的色彩,形成一种美感,对自然界表现出一定的热爱;②学生更倾向于学习有利于自己成长的知识内容,对色彩知识感兴趣,表现出一定的求知欲;③学生喜爱内容丰富的课件,乐于通过课件进行学习。
课件在更多资源部分中不仅引入了更多色彩斑斓的自然界美景视频,也加入了一些文本资源,可以满足学生学习更多知识的求知欲。
四、总结与展望
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日渐普及,学生、教师对课件的需求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课件质量要符合教学要求、学生认知规律。仅从本文研究方向看,本文通过阐述相关的理论,总结出将前端分析应用于教学课件的切实可行的操作步骤,对课件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作者能力有限导致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课件设计中还存在一些欠妥之处,希望能汲取他人之所长,将研究继续完善下去。
参考文献:
[1] Harless, J. H. Improving Human Performance: A Reasearch Quarterly[J]. An Analysis of Front-end Analysis, 1973, 2(4):
229-224.
[2] 宋煜阳,丁玉成.学习需要的表现形式与分析路径[J].江西教育, 2013,(08):19-20.
[3] 徐上海,王峻梅.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学习需要分析[J].交通职业 教育,2008,(04):15-16.
[4] 范艳敏.学习者个体的学习需要分析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 学,2010.
篇3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结构方程;广东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0)05-0032-08
主观幸福感指的是人们的渴求被满足或部分被满足时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它无法通过直接测量得出结论,因而研究影响幸福感的因素就变得很困难。运用传统的指标体系方法难以准确和全面地反映幸福感的潜变量,也筛查、测量不了对这些潜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因此,需要一种合适的多变量分析技术来作为研究的支撑。借助结构方程模型(sEM)的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建立指标与潜变量,潜变量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主观幸福感的具体特质和影响因素。
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其国民主观幸福感会怎样,主观幸福的具体特质有哪些,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是否会随着时间变化?这些都是人们倍加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实证的基础上试图加以解析。
一、文献综述
(一)幸福问题的起源
回顾人类文明的历史,从欧洲的古希腊时代和中国的先秦时代开始,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就开始了对国民幸福问题的积极探索。由于地缘环境和文化形态的差异,国民幸福的内涵也有所差别。
在古希腊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中。卢梭(公元前640-约公元前558)开启了古希腊关于幸福思考的端倪。他认为幸福是与人的财富、品行和人生紧密联系。幸福不等于拥有财富,财富的多寡不决定幸福程度的高低。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提出幸福的重要条件是美德和知识,对知识和美德的追求,也是对幸福的追求。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把幸福定义为有德行的感性生活,理性生活居于生活的主导地位,指引人们快乐地生活。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认为幸福是“至善”,是在人类欲望之上的神性满足,而不仅仅是世俗的享乐与感官的享用。
中国古代以儒家学派为代表,强调了品德在人类幸福中的重要作用。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主张以“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引导“乐”的追求。虽然儒学、道学、佛学构成了中国的三大思想,却没有对幸福有统一的定义。而中国民间则久而久之形成了“福、禄、寿、喜、财”五福的说法,这被看作是幸福人生的圆满境界。
(二)幸福理论的研究层次
归纳起来说,国内外对国民幸福理论的研究在宏观和微观领域中都有大量的涉及。
宏观国民幸福研究领域。1972年,不丹国王旺楚克在推行“全民幸福计划”时,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GNH)的概念,把国民幸福程度的测量上升到了与国民生产总值(GDP)相同的高度。2005年,美国《福布斯》杂志发表了关于“税负痛苦指数”的调查报告,国民幸福的研究不断地具体化。在我国,2001年,钟永豪、林洪等提出了我国的国民幸福指数(NHl);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中科院院士程国栋提交了《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开始着手建立我国的国民幸福指标体系。
微观国民幸福研究领域。巴罗在其《经济增长》一书提出了幸福函数的概念,其以效用反映幸福程度的思想来源于英国伦理学鼻祖边沁。卡尼曼则提出了日重现法(DRM)来测量微观的国民幸福感。著名市场调查公司盖洛普(Gallup)也从1994年开始,对中国进行了全国性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在国内,学者们对主观幸福感具体特质的细分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满意度方面,例如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则分布在多个方面,如收入(Easterlin,2001),年龄(邢占军,2005),人口特征(Oswald,1997),社会保障(孙凤,2007)等等。同时,学者们也开始尝试着用新的统计学测量方法,例如结构方程模型(SEM)来研究国民幸福感的微观层次。
二、研究路径
(一)提出潜变量和观测变量
1,提出主观幸福感内生潜变量因子(η)和影响因素外源潜变量因子(ξ)
本文分析的国民主观幸福感包括满意度与和谐感两方面,又可细分为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与政治和谐感三个水平。这种划分保留了以往研究中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并将运用模型来检验其效果。
工作满意度,指的是个人在组织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包括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作方式、工作压力、挑战性、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等,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生活满意度,指的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如外界压力,内控力(相信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外控力(意识到被别人控制)、成就感等等,指标综合得分越高,表明满意度越高。政治和谐感,指的是政治生态系统内各环节之间高效、公平、秩序、活力、发展、稳定的统一状态,给人带来的良性感受。
在以往的研究中,社会保障、收入等因子都可以归并到经济感知因子中。而性格因素是以前研究和考虑得比较少的一方面,本文认为,它可以作为新的外源潜变量因子引入模型。对于未考虑的其他因素,归并到其他感知因子中。
2,提出20个测试项目及相应的观测指标(x、y)
对于调查项目及选项的设置形式,采用了目前常用的李克特5级量表(Likert Scale)形式,共包含20个测试题目,构成20组陈述。每组陈述有“非常同意”、“同意”、“不一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五种回答,分别标记为1,2,3,4,5。五种回答对应的数值就是观测指标的取值,测试题目及相应的观测指标,如下表1:
(二)调查方法的设计
1,调查的路径
从2007年开始,笔者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城镇居民作为样本框。样本框的基本结构为:(1)年龄,覆盖了从十几岁到六十几岁,以十岁为一个等级共六个等级;(2)职业,共涉及公务员、警察、教师、学生、工人、侍应生、摄影师、职员等52个不同的职业;(3)性别,其中男女比例为1:1;(4)学历,涵盖了包括小学及小学以下、中学、大专及本科、本科以上四个不同层次; (5)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的份额为1.9%。连续调查两年,即2007年和2008年,每年调查进行一次。从而便于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广东城镇居民的幸福影响因素是否随时间发生变化。调查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按照地区的不同分为21个一级层次,每个地区调查150份问卷,每次调查一共收集问卷3150份。
2,问卷设计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对各个调查项目的选取,要力求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国民幸福感的主观决定因素的结构。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选取能反映国民主观幸福感的调查项目,以便做出较为系统、全面的评价。
可操作性原则。测试问题的选取不宜繁杂。要兼顾系统全面与操作简便的要求。并力图使各调查项目涵义明确、信息集中、标志表现真实且容易获得。
适用性原则。调查的地域范围主要基于对广东城镇居民国民主观幸福感的调查。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许多方面具有其独特性。因此,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还需考虑广东的独特性。
三、构建模型
(一)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国民主观幸福问题是近年出现的一个新方向。该方法整合了因子分析、路径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的原理和思想,通过多元统计变换,可以探究理论、概念之间关系和结构,从而得出直观的方程模型。
1,结构方程模型的形式
本次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的方法,尝试建立如下形式的结构方程全模型(FullModel)。
其中x表示外源指标,ξ表示外源潜变量,Ax表示外源指标x与外源潜变量ξ的关系,δ表示外源指标x的误差;y表示内生指标,η表示内生潜变量,Ay表示内生指标y与内生潜变量η的关系,ε表示内生指标y的误差。
结构模型。反映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对于潜变量之间的关系方程形式为:η=Bη+Tξ+ξ
其中,B表示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T表示外源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影响,ξ表示结构方程的残差。
2,结构方程模型的计算结果
根据两次调查资料,利用LISREL 8.5软件,可得出模型中的参数值,并分别绘制出2007年和2008年广东国民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方程图,如图1和图2所示:
(二)模型参数检验及模型效果评价
模型的参数检验主要考虑了参数的显著性,对2007年和2008年参数结果的对比,如下表2所示:
参数检验效果显示,两次全模型所表达的经济意义较清晰。故对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3所示:
考虑到两次模型的自由度为158,在大的样本容量情况下,给予绝对拟合指数x2和信息指数AIC效果尚可的评价。总的来看,两次全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相比而言,2008年全模型效果比2007年全模型效果有所提高,但总体差别不大。
四、分析模型
(一)基于潜变量的分析
1,工作满意度。从表2考察外源指标工资水平、工作职位和工作环境,发现2007年工作职位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0.86)最大,其次为工作环境(0.79)和工资水平(0.60)。2008年这三个外源指标的影响程度有所减弱(0.76,0.71,0.54),但名次的排序情况依然保持不变。可见,人们对工作满意度的认可,首先考虑的是工作职位本身是否有长远的发展空间。工作职位的好坏,是人们考虑工作环境和工资水平的重要前提条件;2,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考虑的是生活信心和居住条件。2007年生活信心(0.36)与居住条件(0.37)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本持平,2008年两者也差别不大(0.46,0.41)。可见,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主要来源于两大感受:一是物质层面的,比如住房等居住条件;二是精神层面的,比如未来生活的预期,即生活信心。这两大感受没有明显的轻重之分,而是一个并行的关系。居住条件的改善,或者生活信心的增强,都会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3,政治和谐感。对于政治和谐感的分析,本次研究着重考察了政策制定与行政效率两方面。两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制定(0.78,0.79)与行政效率(0.75,0.70)对人们的政治和谐感影响较大,且政策制定的影响略高于行政效率。广东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政府部门在政策制定方面有着浓厚的改革色彩。因此,对人们政治和谐感的影响也最直接和深入,此其一。其二,广东政府部门务实的行政效率,又进一步加深了人们政治和谐感的认同;4,性格因素。乐观、开朗、快乐、勇敢这四个内生指标较好地反映了性格因素。其中,乐观(0.75,0.57)和快乐(0.69,0.57)对性格因素的影响最大,勇敢(0.58,0.49)和开朗(0.30,0.33)次之。选取这四个内生指标的主要目在于,验证性格因素这个内生潜变量。两年数据的统计判断,也证明了这一点;5,经济感知。为了验证经济感知内生潜变量,研究前事先选取了物价水平、医疗保障、福利保障和交通因素四个内生指标。2007年各指标对经济感知的影响分别为0.53、0.52、0.54、0.54,2008年各指标相应的影响为0.45、0.62、0.56、0.33。对比结果发现,2007年四个指标的影响水平差别很小,几乎处在同一水平。进人2008年以后,物价水平的影响有所下降,医疗保障和福利保障有所上升,交通因素下降幅度较大。考虑到2008年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通货膨胀的势头也有所转变,物价水平开始步入下降的通道。同时,人们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变得更加重视医疗保障和福利保障。总体来说,经济感知通过以上四个内生指标反映,得到了较好的验证;6,其他感知。本文认为,其他感知作为内生潜变量而存在的原因在于,前人以及本次研究中还存在着其他未被考虑到的因素。因此,调查时着重挑选了以下五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内生指标,分别是生态环境(0.18,0.38)、治安状况(0.69,0.61)、外界看法(0.44,0.25)、闲暇程度(0.15,0.15)和健康状况(0.61,0.52)。结果表明,生态环境的影响增大了,治安状况、闲暇程度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基本保持不变,外界看法的影响变小了。除了闲暇程度的影响程度较小外(0.15,0.15),其他四个内生指标都较好地反映出了验证其他感知的存在。
(二)潜变量的交互影响
1,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由图1和图2可知,工作满意度主要受性格因素(0.27,0.38)和经济感知(0.57,0.44)的影响。比较而言,经济感知的影响要明显高于性格因素,并且经济感知的影响也更显著。因此,人们的经济感知状况对工作满意度影响比较大。同时,性格因素也从另一个方面影响人们的工作满意度。要提高人们的工作满意度,在性格因素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善人们的经济感知,从而达到影响工作满意度的目的。两个模型还表明,工作满意度不受其他感知的影响;2,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于生活满意度而言,图1和图2表明,性格因素(0.50,0.67)、经济感知(0.47,0.53)和其他感知(0.47,0.49)均存在正面显著影响。两年对比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对影响因素排序为性格因素、经济感知和其他感知。这就表明,对于生活满意度来说,性格因素、经济感知和其他感知都共同起作用,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性格因素而不是经
济感知。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对于想获得满意的生活来说,比其他的因素更有用。当然,研究的结果并不否认经济感知对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性,经济感知排名第二的事实也表明,降低经济感知,会降低生活满意度。其他感知的影响也不可忽略,甚至有追赶另外两个影响因素的趋势。为此,人们还应该注意性格因素和经济感知以外的其他因素对生活满意度造成的影响;3,政治和谐感的影响因素。模型的结果表明,政治和谐感只受经济感知(0.57,0.49)和其他感知(0.08,0.29)的正面直接影响,其他感知对政治和谐感没有直接的影响。更直观的结论是,政治和谐感受到经济感知的影响显著,且远大于其他感知的影响。因此,如果要提高政治和谐,首先要提高人们的经济感知才是最重要的。其他感知虽然对政治和谐感有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很小,2007年只有0.08,相当于无影响。2008年提升为0.29,其中的原因,值得进一步分析求证。研究还表明性格因素对政治和谐感没有直接影响;4,主观幸福感三个水平之间的影响。除了三个内生潜变量的影响以外,主观幸福感三个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影响呢?从图1和图2来看,两次模型有共同的地方,也有差异的地方。两次模型都表明,工作满意度对生活满意度有正面直接影响(0.26,0.16),虽然影响的程度不太大。这也就说明,工作中的得失会对生活产生相应的正负影响。两次模型的差异在于:2007年研究表明,生活满意度对政治和谐感有正面直接影响(0.08);2008年研究表明,政治和谐感对工作满意度有正面直接影响(0.03)。但两者的影响都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由此,本文认为,政治和谐度与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小。
五、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经过运用CFA方法建立的结构方程全模型对广东城镇居民调查数据的分析,比较好地反映和验证了本次研究假设中关于国民主观幸福感和主要影响因素的三个讨论问题:主观幸福感可以分解为哪些具体的层面;主观幸福感受到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主观幸福感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显著的变化。因此,根据广东城镇居民的具体情况,对研究结果提出以下结论建议:
1,主观幸福感可以细分为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和政治和谐感三个水平。三个水平以生活满意度为中心,表现为工作满意度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相对较大,其他水平间影响很小或者无影响。因此,对于广东城镇居民整体主观幸福感的提高,首先可以考虑提高人们的工作满意度。即:要重点改善居民的工作环境;提高人们的职业规划意识,从而增强人们对工作岗位的认同感;工资水平要与经济发展的水平相适应,即使受经济环境变化因素的影响,也不应波动太大。
2,生活满意度是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核心,受到经济感知、性格因素、其他因素和工作满意度的显著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满意度,首先应该引导人们的心态向乐观积极的方面发展,可以建立一些心理咨询和辅导机构,让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环境中,也能调整和化解工作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其次,政府应该加强人们医疗和福利保障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后顾之忧。此外,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治安状况的改善都有利生活满意度的提高。
3,政治和谐感与其他主观幸福感水平的相互影响比较小。原因在于政策制定、行政效率的和谐度与其他因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判断过程,人们对政治和谐的认同和评价趋于客观,但并不意味着政治和谐感对主观幸福总体水平没有影响。通过经济感知和其他感知的变化,可以明显地影响人们的政治和谐感,从而影响到总体主观幸福感。
4,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可以概括为性格因素、经济感知和其他感知三个方面。比较而言,性格因素对生活满意度影响最大,经济感知对工作满意度和政治和谐感影响最大,其他感知的影响正面显著,但效果小于前面两者。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和调整政策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调整对相应的影响因素观测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提高对主观幸福感某个水平的影响程度。
篇4
关键词 儿童早期阅读 绘本 阅读方式 阅读效果
分类号 G258.7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Effect on Children’s Early Reading Accompanied by Their Parents
Zhao Shuang
Abstract Taking 96 children aged 0~6 as the test objects, through three kinds of early reading tests――independent reading, reading accompanied by the parents who have feeling or have no feeling, to proof the influence of reading methods on children's reading effe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ldren in kindergarten have independent reading ability. In the nursery class and small group’s test, the effect of reading accompanied by the parents who have feeling is much better than that of no feeling. So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family parent-child book reading mode.
Keywords Children's early reading. Picture book. Reading mode. Reading effect.
《2013年南京市仙林大学城0~6岁儿童阅读调查》显示,62%的儿童最喜爱的阅读类型是绘本。绘本以图画为主体,图画和文字构成一个有机的阅读整体,图画承担着讲述故事、突出故事情节的任务。因此绘本与插图书籍和连环画等图画读物有所不同,成为适合儿童早期阅读的阅读类型。最早对儿童早期阅读方式进行研究的是新西兰教育家豪德威(Holdaway),他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首创了分享阅读法,这一方法是成人与儿童的互动式阅读法[1]。此后,许多学者纷纷开始研究分享阅读这一方式,如有研究者发现,相对于听磁带讲读绘本而言,当母亲读绘本给儿童听时,儿童大脑额叶激活程度更高,证明了亲子间分享阅读对儿童的积极影响[2];我国一些学者的研究多停留在对于现象的揭示与分析,例如学前儿童亲子绘本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有的学者基于家庭视角,指出家庭式早期阅读环境创设的策略[3];有的强调亲子阅读方式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4-6];有的学者探讨早期阅读对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性[7];还有一些学者通过对绘本阅读的研究指出幼儿绘本阅读能力对幼儿成长发展影响的研究[8];有的在对各种阅读方式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依托绘本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策略[9]。基于早期阅读领域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我国专门针对早期阅读方式的研究还很少。
鉴于此,本研究试图考察家长伴读方式的不同对幼儿早期阅读效果的影响,以便寻求适合儿童早期阅读的家长伴读方式,为亲子阅读方式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考察儿童自主阅读、家长有感情伴读、家长无感情伴读三种方式的阅读效果。通过三种阅读效果的结果分析,培养家庭亲子阅读习惯,以达到家庭亲子的高效阅读。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选取一所公办幼儿园和一所民办幼儿园的托班、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为被试对象。分别将托班、小班、中班、大班的幼儿分在一组,共4组。每组各24人,其中男女儿童均等。将每组的24人平均分成3组,分别为自主阅读组、家长有感情伴读组和家长无感情伴读组。通过不同年龄段的测试来分析家长伴读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
1.2 研究材料
本研究选取山姆・麦克布雷尼的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作为阅读材料。所选取的被试者在测试前都未接触过此作品。这是一部适合亲子阅读关于爱的作品,作者抓住孩子喜欢比较的心理,通过一只像爸爸一样的大兔子和一只像孩子一样的小兔子比较谁更爱谁的故事。在自主阅读、家长有感情伴读和家长无感情伴读三种方式下,采取个别施测的方式,并有工作人员记录孩子的语言、动作、表情、情绪反应等相关表现,为调查提供数据分析。
1.3 测试内容
1.3.1 主题认知
主题认知方面共设置两道题,主要看幼儿是否能准确说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和主要内容,以此来考察幼儿对故事主题的认知情况。具体的评分标准是:共2题,满分4分。每一题准确认知的幼儿给2分,不准确认知者给1分,错误认知或不做回答的儿童给0分。通过得分判断不同伴读方式对相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相同的伴读方式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
1.3.2 情感认同
情感认同测试是测试幼儿对故事本身及故事里的人物、场景等在情感上的认同程度。测试给被试者发放粉色爱心,幼儿给自己喜爱故事人物、故事场景等发放爱心,一个爱心为2分,满分10分。得分最多的一项视为幼儿在情感上的认同项。通过得分统计,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在自主阅读、家长有感情伴读和家长无感情伴读的情况下对绘本的情感认同程度的差别,并加以分析。
1.3.3 内容记忆
内容记忆测试包括直观性记忆和理解性记忆,采取对幼儿个别施测的方式进行。直观性记忆要求被试者能够说出所记住的场景(细节)和人物(细节),并记得绘本中直接描述的故事情节。直观性记忆共设置20道题,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或不答者得0分,满分共20分。理解性记忆要求被试者在三种测试形式下,在理解故事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的内涵,并大致讲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理解性记忆测试题目共10道题,每答对一题给1分,答错或者不答者给0分,满分共10分。
1.3.4 绘本创想测试
绘本创想测试是针对中、大班的幼儿设置的拔高孩子课外知识的测试,本测试不参与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只是了解幼儿绘本创想阅读的能力。本测试让被试者说出通过绘本阅读,幼儿联想到了什么,例如:一场音乐会、一场体育比赛、一次家庭聚会等等情况。这与情感认同不同,是深层次的情感领悟与体验。此测试不设置分数,只记录能够讲述绘本创想的幼儿数量及占幼儿总数量的比例。
2 测试结果
2.1 托班、小班测试结果
托班和小班的测试结果趋同,将托班和小班合并进行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从测试内容来看,托班和小班的儿童在主题认知、情感认同、内容记忆方面的测试并无显著差异。但从分组测试情况来看,自主阅读组和无感情伴读组的儿童数据差异不大,但有感情伴读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前面两组的测试成绩,这说明托班和小班的儿童需要家长的有感情伴读的陪伴。
表1 托班、小班儿童在主题认知、内容记忆和
情感认同方面的测试结果
2.2 中班、大班测试结果
从表2来看,中班、大班孩子的测试成绩明显的高于托班和小班的儿童,无论从主题认知还是内容记忆方面都要明显高于托班和小班儿童的成绩。但情感认同方面和小班儿童差别并不大,这说明虽然年龄不同,认知内容不尽相同,对于绘本的理解,儿童都有自己的情感认知。这一方面是不能简单用测试数据来衡量的。
大班儿童的测试成绩要稍稍高于中班,突出的特点是大班孩子在主题认知和内容记忆上成绩较高。这也符合儿童年龄的特点,理解力和记忆力较强。测试结果同托班和小班不同的是,大班孩子在有感伴读的情况下,成绩虽好于自主阅读和无感情伴读组,但差别并不大,对于理解力较强的大班孩子来说,自主阅读能力较强。
单独说明一下绘本创想测试,大班的儿童分数很高,托班的儿童甚至出现多个0分。这也说明年龄差异对于绘本阅读的影响,对于低年龄段的儿童来说阅读引导突显出重要的作用。
表2 中班、大班儿童在主题认知、内容记忆和
情感认同方面的测试结果
3 测试结果分析总结
3.1 中、大班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不同的阅读方式对中、大班儿童在主题认知、情感认同、以及内容记忆的影响并不大。中、大班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大班幼儿面临升入小学的问题,他们在入学前能否做好与书面语言学习相关的知识、行为、技能和态度等的准备,直接关系到入学后的适应程度。早期阅读是学前儿童开始接触书面语言的最佳途径。家长通过正确的阅读引导方式,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增强儿童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于托班、小班的幼儿来说,家长可以通过创设适宜的探索模式,例如启发幼儿了解封面、封底、扉页的秘密,进行自由式探索[10]。或者通过提问、猜谜等方式进行启发式探索来激发幼儿的阅读意愿,形成早期阅读的积极体验,激发儿童的阅读积极性。
3.2 家长有感情伴读有助于促进幼儿对绘本的理解
在研究中发现,无论哪一年龄段的儿童,有感情伴读和无感情伴读组的儿童得分明显高于自主阅读组儿童的得分。这说明有家长伴读(无论有感情伴读还是无感情伴读)的阅读方式有利于幼儿对图书画面的理解和内容记忆。对于大班幼儿而言,有感情伴读和无感情伴读对儿童理解和记忆绘本内容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大班幼儿已经具备基本的自主阅读能力。从测试数据来看,托班和小班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较差,但在家长有感情伴读的测试下,对于主题认知和内容记忆方面分数都高于自主阅读和无感情伴读,所以家长声情并茂的有感情阅读不但能够能增进亲子关系,更加能够帮助幼儿理解绘本的内容。
4 家庭阅读引导的建议
4.1 重视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
家庭阅读环境是指针对儿童呈现阅读的材料与环境和儿童与父母参与各种阅读活动,包括家庭拥有书的数量、给儿童随时可得的写写画画的机会和材料,观察父母阅读书籍、报刊杂志等,书写信件、便条等,随父母上图书馆,儿童独立阅读的机会、与父母分享阅读的机会等等[11]。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幼儿一起读书,幼儿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有关研究表明,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接触到各种词汇、参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机会,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提供阅读实践的榜样。
家长在指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不能任凭自己的情绪去陪读,高兴时就大声朗读,不高兴就消极应付。这样对幼儿的阅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本次测试结果表明陪伴阅读要比幼儿自主阅读要好,家长有感情伴读要比家长无感情伴读要好,所以家长伴读要注意态度。幼儿早期阅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家长要调整自己的态度,克服情绪影响,积极参与阅读。从儿童读物放置来说,可以将幼儿喜爱的图书放置到幼儿触手可及的地方,幼儿可以随时翻阅。自由灵活的阅读形式,可以增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乐趣。同时要保持读物的定时更换,使幼儿的阅读兴趣运用到自由阅读之中[8]。儿童的阅读不仅反映在读书上面,也可以通过游戏活动,亲子共同参与阅读活动时,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过程观察幼儿的阅读情况,并给以指导。同时在幼儿提出疑问时,家长要及时并积极将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幼儿,使幼儿能够理解、想象、倾听的意愿得到满足,从而增加幼儿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亲子之间的交流,能够促进幼儿心理环境的健康发展,而且能够让幼儿自由探索,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长期的阅读能力。
4.2 家长需重视有感情的伴读方式
儿童进行自主阅读时往往不能充分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内容,尤其对于托班和小班这样低年龄段的孩子,内容记忆上难度更大。家长伴读不但可以增强幼儿的阅读能力,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而且可以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创设温馨的阅读环境。有感情的家长伴读方式对于托班和小班的低年龄段的儿童来说,是融入阅读内容最安静和享受的环境。当今的家长对孩子的各种教育投资很多,但从不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读的家长也占有3.1%的比例。有33.9%的家长偶尔陪伴孩子阅读,这一部分阅读效果不能保证,更谈不上是否为有感情伴读。所以,在抽出时间陪伴孩子阅读的同时,声情并茂的有感情阅读更加能够增强和巩固亲子关系,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图画书的内容,为儿童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打好基础。
4.3 鼓励儿童自主阅读
儿童早期阅读是以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它能够帮助儿童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些家长认为儿童早期阅读等同于识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家长不应该把识字作为儿童早期阅读的唯一目标。
本次研究发现,大班的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儿童的自主阅读能力是通过家长伴读,幼儿自主识字或识图阅读,再通过上面两种阅读方式的过度,自然地进入到自主阅读的周期。儿童在最初阅读的时候,是一会翻翻这,一会看看那,对书的画面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最直接、最浅层的内容。从而,才开始慢慢观察,从画面中感知、记忆直至理解等阅读技能。这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分步骤引导的过程,家长可以通过交谈,与幼儿讨论各自的阅读感受,让幼儿可以大胆地想象、理解、表达对图书的认知。家长伴读是父母辅助孩子进行,引导式自主阅读是父母引导孩子进行,从家长伴读向自主阅读过度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肯定孩子的努力,让孩子的阅读自信心不断得到加强。阅读和积累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孩子进入完全独立的阅读状态需要长期的阅读尝试,家庭以及社会良好的阅读环境能为儿童自主阅读提供良好的保障。
4.4 家长应重视绘本的分级阅读
儿童分级阅读指导是按照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建议具有科学性与针对性的图书[12]。绘本具有图画的叙事性、文图的完美结合、内容充满趣味、主题富含哲理等特点,是儿童早期阅读的首选读物。但目前绘本种类繁多,绘本的内容、插图、格式、寓意等不尽相同,为幼儿选择绘本,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心智发展程度,要以满足儿童阅读需要为前提,从幼儿接受的视角,选择合适的绘本。选择恰当的绘本读物,才能塑造孩子的性格和品德,才能对儿童语言的发展起到引导的作用。
如0~3岁幼儿,他们的感官发展迅速,运用五官进行探索与学习,对节奏声音特别有反应,在视觉方面,对颜色及形状有特别的感知。低幼儿童可以提供运用五官操作的游戏书,选书要色彩明亮丰富,内容简短,有关常规及生活习惯的故事书。4~6岁的儿童,手眼协调、肌肉协调有很大的进步,注意力短暂而好动。对世界充满好奇,有大致的时间概念。在社会发展方面也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并寻求温暖、安全的人际关系,对事物的对错有绝对的判断,团体归属感强烈,开始发展社会交往技巧。这一年龄段的儿童,要提供预测性图画书,主角人物易于认同,提供正面的文学经验。在情绪认知方面,要提供角色积极进取的书,要求正义及快乐的结局。社会交往方面需提供学习与人沟通的书,寻求促进友伴关系发展的书。有效的阅读分级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和满足孩子的阅读动机,形成他们最初的阅读经验。为儿童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 1 ] 韩映虹,梁霄,梁慧娟.不同阅读方式对5~6岁幼儿阅读效果的影响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0(9):44-48.
[ 2 ] Ohgi S , Loo K ,Mizuike C. Frontal brain activation in young children during picture book reading with their mothers[J].Acta P&diatrica,2010,99(2):320-1.
[ 3 ] 施晓红.浅谈家庭式早期阅读环境创设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2):120.
[ 4 ] 朱从梅,周兢.亲子阅读类型及其对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7-8.
[ 5 ] 季燕.亲子阅读现状及家长指导策略的调查与分析[D].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 6 ] 谢倩,杨红玲.国外关于亲子分享阅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7(3):60-63.
[ 7 ] 王雪丹.全语言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早期阅读[J].学前教育研究,2009(6):43-45.
[ 8 ] 詹福瑞.顺从天性 激发好奇:关于儿童阅读的一个观点[J].图书馆杂志,2013(10):4-12.
[ 9 ] 戚伟春.大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实施方案[J].课程教育研究,2013(12):79-80.
[10] 裴晓清.开启早期阅读指导的金钥匙:互动性提问方式的有效尝试[J].幼教新时空,2014(1):124-125.
[11] 王萍.儿童早期阅读推广策略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12):21-23.
[12] 王新利.我国儿童分级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2012(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