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实验范文

时间:2023-03-15 03:4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二物理实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二物理实验

篇1

实验目的 探究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

实验器材标明焦距的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粉笔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1.提出问题:

凸透镜成缩小实像需要什么条件?

2.猜想与假设:

(1)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大于”、“小于”或“等于”)

(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_______2f。(“大于”、“小于”或“等于”)

3.设计并进行实验:

(1)检查器材,了解凸透镜焦距,并记录。

(2)安装光具座,调节凸透镜、光屏、蜡烛高度一致。

(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的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

篇2

关键词:二氧化氯;消毒;污水处理;应用

城市污水(包括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有机物以及氮磷,防止接纳水体的富营养化,对于减少或消除致病微生物仅仅是一个附带结果,虽然城市污水经过各种设施后,可以去除部分病原体,但为确保公共卫生,常规污水处理厂一定要对二级处理后的出水进行消毒,因此消毒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二氧化氯消毒剂的选用

很多化学药剂和物理反应都是很好的消毒剂,如热、阳光、氯、高锰酸钾、二氧化氯、臭氧和紫外线等都是有效的消毒剂。当前最常用的就是氯消毒、二氧化氯和紫外线消毒。由于二氧化氯具有杀菌力强、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已成为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多、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杀菌剂。它对水处理系统中的水池、设备和水管中的藻类、铁细菌和硫细菌等均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有利于设备的长期运转,考虑到生产的成本问题,选取氯酸盐制取复合二氧化氯。

二、复合二氧化氯消毒设备概述

(1)特点、用途、使用范围和杀菌原理

二氧化氯的分子式为ClO2 ,是一种随浓度升高颜色由黄绿色到橙色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昧,易溶于水,溶解度约为氯气的5倍。一般用的都是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H2000―10000,有效产氯量为10000g/h,采用化学负压曝气工艺,以氯酸钠和盐酸为原料制备以二氧化氯为主、氯气为辅的混合消毒液,可以用于饮用水、医院污水、及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消毒;工业循环冷杀菌灭藻;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进入微生物体内后,破坏微生物体内的酶和蛋白质以达到灭活微生物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两种机理灭活微生物的,一是与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分子反应,二是影响微生物的生理功能。

(2)使用的化学原料及要求

盐酸:应符合国家标准《工业用合成盐酸》 (GB320―1993)的要求,严禁使用废酸,尤其是含有机物、油脂及氢氟酸的工业副产品酸。

氯化氢含量≥31%

密度:1160g/L (2O℃)

清澈:淡黄色液体,无固体残渣

配置的氯酸钠溶液

氯酸钠:应符合国家标准《工业用氯酸钠》(GBI618―1995)一等品的要求

浓度:33% (将氯酸钠与水按1:2重量比混合)

密度:1260g/L (2O℃ )

(3)管路及设备组成、反应机理和工作原理

①管路及设备

管线包括动力水管81m,加药管130m,设备主要有:1台8m3盐酸储备罐,1台8m3氯酸钠原料罐,3台二氧化氯发生器,3只发射器及1套余氯仪表。

②反应机理

NaCIO3+2HC1=H20 +0.5C12+CIO2+NaC1

③工作原理

由计量泵将氯酸钠溶液和盐酸溶液按一定的比例输入到反应器中,在一定的温度和负压条件下进行充分反应,产生出以二氧化氯为主、氯气为辅的混合产物,经水射器与动力水充分混合形成消毒液后,投入被消毒的水中。

a、水射器:是根据射流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抽气元件,当动力水经过水射器时,其内部产生负压,外部气体在压差作用下被吸入水射器,从而实现抽气,被吸入的二氧化氯在此与水混合,形成消毒液。

b、电接点压力表: 电接点压力表是保护设备安全运行的部件,当水射器前端水压低于设定值,水射器不能正常工作时,该表控制进料泵停止进料,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c、余氯在线监测仪:随时监测在线水中的余氯值,并输出脉冲或毫安信号控制二氧化氯发生器的频率来控制二氧化氯的投加量。

三、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1)水温

与氯消毒类似,对于二氧化氯,温度与杀菌效力是成正比的。同等条件下,当待处理水水温从2O℃降到10℃时,二氧化氯对隐孢予虫的灭活效率降低了4%。温度低时消耗消毒剂就多,比方说5℃时要比20℃时多消耗消毒剂3O%~35%。

(2)pH值

二氧化氯在很大的pH范围(5.8~10.5)内都有极强的杀菌能力,杀菌效果不受介质pH值的影响。

(3)悬浮物

污水消毒的原水一般与饮用水相比含有更高浓度的悬浮固体,会对致病微生物起包埋、藏匿作用,一些复杂有机物经过氧化作用会变为低分子量的有机物,更加易于存活细菌的代谢,不利于微生物的灭活。

(4)投加量与接触时间

二氧化氯对微生物的灭活效果随其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总体灭活效果取决于残余消毒剂浓度与接触时间的乘积,因此延长接触时间也有助于提高消毒剂的灭菌效果。但出水余量不可过高,否则易产生异味、提高色度。

四、运用二氧化氯消毒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1)二氧化氯消毒特点

ClO2作为氯的替代品,表现出极大的潜力,具有高效广谱的杀菌能力、持久的作用效果以及与水中有机物不生成卤代烃等诸多优点:

①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二氧化氯的杀菌效力越大。二氧化氯杀菌持续时间长,适用范围宽。

②二氧化氯易挥发,气体和液态的二氧化氯均易爆炸,因此,二氧化氯装置的安放场所、操作程序均应符合有关规定。

③二氧化氯不仅可将水体中的微生物除去,而且可将水中引起臭味的物质如硫化氢、硫醇等氧化分解为无毒无味的硫酸或磺酸,能将氰类、酚类有毒物质氧化降解为铵根离子和简单的有机物。

④因为二氧化氯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故其消毒作用受水的pH值影响小,在较高pH值时,二氧化氯消毒能力比氯强。

⑤二氧化氯杀灭对象多,杀菌效果好,用量少,作用快,杀菌持续时间长,不仅能杀死细菌,而且能分解残留的细胞结构,并具有杀孢子和杀病毒的作用。因此,在医院污水等可能含有较多病原微生物的污水处理场合可以有较多应用。

(2)二氧化氯消毒存在问题

二氧化氯消毒剂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①氯酸盐法需要在现场制取二氧化氯, 副产一定量的氯气,影响二氧化氯的纯度,给二氧化氯的应用带来一定的麻烦,运行成本比较高,ClO2的消毒成本约为液氯的2~4倍。

②发生器材质的耐腐蚀强度较高。因为二氧化氯发生器,是在高酸条件下工作,而且ClO2。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我厂的盐酸储存罐和氯酸钠原料罐均采用PE材质;对ClO2投加量的准确计量仍然未得到妥善解决;射水器、流量计、泵、阀门以及二氧化氯在线监测仪都是关键的部件,精密度和材料都要求很高,才可以较好地控制生产和投加量。

③ClO2气体性能不稳定,在空气中含量>10% 或水溶液含量>30% 时容易发生爆炸。一般是使用真空负压条件反应的二氧化氯发生器,使产生的二氧化氯气体可以较快的进入水中。

④将二氧化氯溶液应用于水处理系统时,要注意投加位置。在一定温度下经过负压曝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气液混合物,要和动力水充分混合后,经吸收系统吸收制成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混合消毒液,投加到水池中,投加

篇3

关键词:Origin软件 生物化学实验 最小二乘

中图分类号:Q5-3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C0028);教育科学研究院级重点立项课题(桂工院教〔2007〕2号)。

最小二乘法(又称最小平方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是处理实验数据常用的方法[1]。与其他常用数据处理方法相比, 最小二乘法得到的结果准确性最高, 误差最小。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实施起来却比较困难。虽然也可以通过Excel的“图表工具”和“数据分析”来实现,但是前者的结果中仅给出拟合方程和相关系数的平方值, 其他分析数据较少;后者的结果中数据较多, 学生要能够对过多的数据进行取舍。同时, 图表中只画出了数据点,而没有给出拟合直线, 需要通过后期处理, 才能得到完整的图表。而Origin软件其本身的作图功能最受青睐[2-4],但我们在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发现其统计分析功能也较完善和实用,尤其在进行线性拟合时,而且学生容易掌握,它的特点是直观!快捷!无需编程。本文将借助这种软件, 结合生物化学实验中的总糖测定试验, 介绍最小二乘法的实现。

1 实例

在总糖的测定试验中,通过测得的标准葡萄糖的吸光度数据如表1:

表1 蒽酮比色法测总糖含量的数据记录表

由实验原理可知, 吸光度值 y (因变量)与浓度 x(自变量) 满足 y = a+bx 这样的方程。根据方程通过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值(y)就可以得到样品中总糖的含量。

2 利用Origin软件实现最小二乘法处理

打开 Origin8.0 ,软件会自动建立一个项目( Project ) , 并在该项目下生成一个空的数据表(Worksheet) , 提醒学生在数据输入时,自变量(浓度)所在列要设定为X,因变量(吸光度值)输入Y列中。选中A ( X ) 和B ( Y ) 列, 点击右键, 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Plot】 , 再在下一级菜单中选择【Scatter】, 画出数据点。接下来单击菜单命令 【Analysis 】 【Fitting 】 【Fit Linear ...】, 如图1 所示。在打开的 【Linear Fit】 对话框上单击 【OK】 按钮 (接受默认设置)。程序自动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得到的拟合曲线如图2所示。相关的分析数据可以在数据表【Linear Fitl】中找到,包含了参与拟合的数据选择、 拟合控制、残差分析、结果报告和绘图等各选项。

3 结论

利用Origin 实现最小二乘法处理, 操作简便, 结果全面且不宜出错, 无需复杂编程, 易于学生掌握。近两年在教学中引入了Origin软件的实验环节,师生的反映效果都很好,觉得利用 Origin 对生物化学实验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处理, 方便灵活;配合图形输出结果, 形象直观, 有利于提高实验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高永祥,用Origin 软件作直线拟合. 电力学报,2013,18(2): 141-142,148.

[2] 李润明,吴晓明. 图解Origin 8.0科技绘图及数据分析.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篇4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一个学生要学会阅读才能学会学习。这一学习规律也适用于初中物理的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教学不仅仅应该教导学生学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会学知识。因此, 在初中物理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物理学习是在初二阶段开设的,初二学生拿到物理教材之后,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对物理学习的迫切心情,但是这种喜悦、自豪、迫切的心情持续性不会很久,很快,初二的学生就会发现物理学习和他们以往所学的各个科目之间有很大的不同, 对他们的思维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渐渐地,初中生就会产生恐惧和厌倦心理。初中物理老师为了维持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迫切心情,就会想方设法地保持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浓厚兴趣。初中物理教材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初中物理教材都是编者们严谨设计而成的,在吸引初中生注意力方面进行了精心的雕琢。在内容设置上,图文并茂、编排新颖、逻辑严密。每一章节课题的引入都生动活泼,能够有力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只要学会利用教材优势,让初学物理的学生发挥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就能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二、初中物理教学应该注重实验的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的素材很多,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做好实验,那么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定律的理解就会透彻很多,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所以说物理实验对于物理入门教学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初二学年的上半学期,物理实验一定要认真完成、严肃对待,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严谨、端正的态度。如在做教材中“惯性实验”的过程中,为了使实验结果真实准确,教师应该把被子固定在桌面上,而不是用手抓着。当教师用力地用木尺敲击盛放鸡蛋的塑料片时,前排的学生会不自觉地用手去接鸡蛋,但是学生能够发现鸡蛋落在了被子里面,并没有随着塑料片的弹出而弹出,学生通过实验亲身感受到惯性的存在和原理,对于惯性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很有好处。

三、初中物理入门教学应该紧贴生活实际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风雨雷电、潮起潮落、蓝天白云等自然现象都和物理学科息息相关。物理知识来源于自然生活,在物理教学中,物理老师应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有效地纳入到实际教学中来。

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小实验;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学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传统理论性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弊端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不利于学生对物理学习保持持久性的兴趣。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物理小实验的重要价值,并探索全新、高效的小实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物理小实验的优越性,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夯实知识基础,提升学习质量。

一、初中物理小实验的特点及重要性分析

(一)特点

与正常实验相比,物理小实验规模小,既可以在课堂内进行实验演示,又可以在课后同学之间互动交流和探讨[1]。其所用的实验道具也相对简单和常见,对实验场地的要求不严格,实验用时较短,成本较低,难度低,可操作性强。同时,物理小实验的灵活性较高,在课堂上及课后都可以操作,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方便了学生进行实验时间的安排。学生在课后完成物理小实验,对实验现象会有更深入的思考,并且可以对实验现象深入思考后产生的疑问进行进一步探究,有利于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多思考、多动脑、勤动手,增强物理知识的可操作性。

(二)重要性

为研究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笔者选取我校初二1 班和初二2 班作为研究对象,这两个班级学生的各科成绩和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无明显差距。初二1 班共计50 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小实验进行辅助教学;初二2 班共计48 人,教师采用传统理论性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之后,笔者对初二1 班的学生和初二2 班的学生实验前后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物理文本信息的了解情况等进行了对比,并根据八上期中考试的成绩与八下期末考试的成绩“三率”(及格率、优秀率、高分率)的分析对比,对实验效果进行判断(见表1 )。从八上期中考试两个班的“三率”对比的结果中看出,经过应用半个学期不同的教学模式,初二1 班的“三率”已经比初二2 班有一定的优势。而从八下期末考试两个班的三率对比可以看出,初二1 班已经具有绝对优势了。可见,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很重要的。其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动情绪,强化自主性。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借助小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立体和形象地观察到物理现象的变化,让枯燥无味的物理概念变得有趣,从而使学生体会与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奇妙之处[2]。例如,在教学“惯性”这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惯性小实验,将惯性知识更加形象地展示出来。实验过程:将放置一个鸡蛋的硬纸片放置在装有半杯水的水杯口上,之后迅速抽走硬纸片。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鸡蛋安全地掉进水杯中,并没有随硬纸片飞出。通过这个物理小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惯性的存在,进一步降低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对抽象的物理知识有更加具体和生动的了解。同时,在物理小实验中,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做,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的自主性,不但可以感受到玩中学的乐趣,而且可以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不断提升。第二,营造环境,活跃氛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小实验具有便利性和趣味性,可以使物理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课堂环境更加良好,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效率更高。同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多了,距离自然就近了,学生也就不再恐惧教师和物理学习,学习效果也就高了。此外,初中物理小实验也适合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共同完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探索、相互帮助,不仅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他们分析物理知识的水平,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物理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初中物理小实验的应用策略

(一)凸显物理小实验的趣味性,促使学生感受实验乐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凸显物理小实验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有针对性地适时引入一些趣味性的小实验促使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乐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原本抽象的物理知识内容,真正实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例如,在教学“浮力”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小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浮力产生的原因。实验过程:将割掉底部的矿泉水瓶倒置,在瓶颈处放一个乒乓球并向瓶内注水。此时,学生可以观察到,乒乓球并不会浮起来。之后,教师用瓶盖盖在瓶口处,学生观察可以发现,乒乓球出现上浮的现象。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浮力产生的原因,对浮力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也使实验的趣味性更强,使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更大。

(二)优化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物理小实验的应用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在实验开展前,教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调动学生的实验自主性。例如,在教学“大气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有同学设计了一个“无法吸走的牛奶”实验。实验过程:准备一个试管,装上牛奶,橡皮塞封好口,并在橡皮塞中插入细玻璃管,用力吸玻璃管,无论如何用力,牛奶就是吸不上来。这主要是因为缺乏大气压的作用,试管中的饮料吸不上来。这个实验能够很好地刺激学生的物理思维,使学生敢于大胆尝试和创新,既可以在物理学习中习得知识,又能够增长才能。

(三)将实验生活化,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物理的生动性与实验性是非常强的,实验是物理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小实验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生活的作用,拉近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可以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例如,在教学“折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设计与开展一个“位置升高的硬币”的实验,将折射与生活现象相联系。实验过程:选择一个半透明的水杯,将硬币放在这个水杯中,将杯子不断地移动,观察发现无法看见硬币,此时向杯子中加水,观察可以发现又能够重新看到硬币。能够重新看到硬币,主要是因为光的折射,使硬币的“位置”逐渐升高。这个物理小实验可以生动地解释折射现象,而学生在设计、观察与思考的过程中,自身的思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物理小实验的重要性,积极引导与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小实验,发挥物理小实验的优越性,使学生在实验中对物理知识有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知。同时,物理小实验的开展,可以使物理课堂更加轻松和愉悦,改变以往枯燥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思考、自主反思、自主动手、自我发展,这对于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物理思维的培养、物理综合素养的形成等都具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验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某个问题或专题,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去认识问题、深化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选取物理实验课教学为切入点,利用教材中的物理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收获颇丰。

一、研究性学习与物理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1.以物理实验为素材进行研究性学习

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要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初中物理实验大致可分为“练习型”实验、“验证探索型”实验、“测量型”实验等。下面我列举一些苏教版初二物理课本上出现的研究性课题: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烧瓶和铃铛做真空不能传声实验;纸锅烧水;水的沸腾实验;熔化和凝固实验;樟脑的升华实验;光的色散;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等等。这些实验中,除少数“练习型”实验外,其它实验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探索性,都能较充分地反应人类发展历程中对部分自然规律的探索思想、探索方法、探索过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以物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有着充分的、厚实的教学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探索、研究的源泉。

2.在课堂上利用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实验进行研究性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求知欲之间制造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的欲望,从而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例如:在《光的直线传播》一节,我在演示完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的传播路径之后,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我让他们自主的探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并提出问题: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像的大小是确定的吗?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这时学生探究的热情高涨,迫不及待地将蜡烛点燃寻找起经过小孔所成的像来,还不时地将小孔成像仪靠近或远离蜡烛观察所得到的像,还有的用手去扇动烛焰,观察得非常仔细。

这时有一组男生很惊喜把他们的发现告诉了我,他们使用了高矮不同的两根蜡烛,经过小孔后屏上就呈现出上下两个烛焰,当用手把高的烛焰挡住却发现屏上下面的烛焰不见了,挡住矮的烛焰屏上上面的烛焰就不见了,我立即请他们将这一发现演示给全班同学,并让大家解释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我也借此机会把这两名同学表扬了一番。之后的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太阳通过树叶形成的光斑为什么是圆的等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在这样愉快地气氛中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很多同学还觉得意犹未尽。这样的方式不仅轻松地完成了教学的任务,学生对物理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观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3.将课堂实验延伸到课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课堂上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一定能彻底将研究的问题解决,同时问题的拓展还会引发新的问题,需要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和研究,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遗留一些富有思考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给学生,把教学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延伸到课外,形成余音绕梁之致。例如:在学完物态的变化后,学生知道水蒸气在遇冷后会发生液化现象和凝华现象,但很多学生就提出: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会液化什么条件下会凝华呢?这时我就让学生回家通过实验继续研究。“准备两个相同的搪瓷缸,一个里面放冰块,另一个里面放等量的冰块同时加盐,几分钟后观察搪瓷缸外表面出现了什么现象?”该实验材料简单、容易操作、现象明显,很适合学生在家里独立完成。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二、研究性学习与物理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实践思考

1.研究性课题的选择应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研究性课题的选择上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初二年级的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有所欠缺,因此,应允许对同一活动主题出现几个层次不同的课题,确定的研究课题应能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更多的是渗透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随着学生实验能力的不断提高,研究的范围也可以逐步扩大,实验的开放度亦可随之增加。

在整个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作用,当学生遇到与他们能力差距大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提供指导。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主张学生去探究那些稍微高于他们课堂知识的课题。这样,既发展了智力,又增长了能力,以此来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2.研究结果的评估应重视学生的感受

在研究性学习实践中,为了真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教师有时需要由学生自己大胆地提出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确定研究方法和手段,甚至独立完成整个研究过程的实验操作。研究过程中的挫折、错误、弯路甚至失败,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如果教师简单地用“对”和“错”来评判,有时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容易使学生缩手缩脚,从而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我认为对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准及动手能力要求不宜过高,在他们自己逻缉思维范围之内的“合理错误”,教师要积极鼓励,然后进行合理引导,使学生能真正放开手脚,大胆探索。

3.研究性活动应避免用多媒体技术代替实验

篇7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有效策略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多样化演示,激发学习兴趣。

演示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尤其是还处在感性认知优于理性认知的初中学生。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巩固程度,与学习的方式关系很大。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下):(1)听教师讲授――学生能记住10%―20%;(2)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30%;(3)听教师讲,又看到实物或现象――能记住50%;(4)看到实物或现象,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能记住70%;(5)既动手做,又描述――能记住90%。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要使演示实验能更有效,就必须要使用多种形式,尽可能多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它们协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有鉴于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条教学策略。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演示。

教师要根据实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使学生能听到、看到各种现象。如:可见度差的,用实物投影演示;需要进行微观分析的,用电脑课件演示;实验要求比较高,课堂条件不允许的,用录像演示,等等。

2.学生亲自做演示实验。

物理的实验教学应跳出教师唱“独角戏”的框框,将演示实验更多地交给学生,增加他们动手参与的机会。对于简单、易成功的实验,直接交由学生演示,籍此增强他们的实验信心,例如“声音是有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甚至将这些简单的演示实验布置下去,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合适的物件来进行实验,并让他们到课堂上来做演示。这样“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3.师生共同完成演示实验。

对难度较大或技术含量高的实验可用师生协作的方式来完成。如:“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实验中包括了相当多的实验技能,有仪器的使用和读数规则、使物质均匀的方法、数据处理的图像法,以及如何从图像结果中得到结论,等等。对它采用师生协作完成的方式进行演示,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分配工作,给学生简单介绍每项操作的要点,而且可以腾出精力来向学生简单介绍图像法的作用和做法。这样学生便能在学习物理规律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实验操作技巧。

4.将演示实验变成探究式实验。

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它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很有利。但这类验证性的实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则不太有利,它容易使学生忽略科学研究艰辛的探索过程,认为科研成果都是唾手可得的。因此,在教学中可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变为探索性的实验,并且多质疑设问,多要求优化设计。如“声音的传播”中,关于声音可以由固体传播,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等。这些“研究性的实验”,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协助下设立实验目的、研究步骤,进行的一次探究性实验。这不仅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一种训练,而且为将来高中的“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分组实验教学策略

1.注重“准备”,防止“拿来主义”。

对于下面的一个现象,教师们一定不会陌生:在学习第六章的欧姆定律时,教师讲授了伏安法,并进行了分组实验。但在两周后第七章“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分组实验中,还是有一部分学生重复着“模仿”与“拿来主义”。

这就是因为忽视了对原理学习和数据处理环节的后果。学生没真正掌握伏安法,不懂得如何进行测量设计。实验教学,要教的除了仪器的操作外,还有实验的方法,我们只有重视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后的总结工作,才能做到“授人以渔”。

2.重组教材,切合教学需求。

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教学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但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我们期望在最短的时间里取得到最好的效果,但并不等于在教学培养中不花时间,或者时间越少越好。我们对“有效”的评价在于学生受益与教学过程之间的“性价比”。

分组实验是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主要方式,它肩负这使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实验能力的双重责任,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层进互动,引发学习动力。

能力与学习的培养是需要过程的。例如初二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果这个实验不成功,结论模糊或心存疑虑将使学生对以后的学习失去信心,至少也会对“凸透镜成像”这一知识形成心理障碍,很难掌握消化。初二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没有丰富的知识基础,也没有独立学习物理的能力。他们还不懂得如何通过实验找到规律,如何正确地进行实验,等等。

因此,如果这个时候就将45分钟完整地交给他们“探究”,那后果将是,教师必须再花45分钟,进行实验演示,然后重新给出结论,再然后学生在矛盾中“接受意见”,记住结论。这样不仅多花了时间,而且并不能达到我们需要的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的效果。既然学生正处于“开天”之际,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兴趣,克服困难,增强信心。教师应该以“引领者”的身份出现,带着他们一步一步往前走。我们不妨这样做:

首先告诉学生实验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及两倍焦距的数值。

第一步,要求学生在光屏上找到缩小的像,并测出此时对应的物距与像距,测三次(或收集三个不同小组的数据)把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

第二步,让学生在给定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的基础上,交流、评价,分析数据,使学生在每组测得的不同数据的基础上,找出共同点,即当物距满足什么条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结论;

第三步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然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第四步找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在老师点拨的基础上进行);

第五步找光屏上不能成像的条件;

第六步找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最后老师与学生一起交流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三个区域两个特殊点。

(2)“切分”实验,力求有效吸收。

篇8

【关键词】实验教学初中物理创新能力

在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中,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实验教学薄弱。实验教学的现状与物理教学的性质、教育改革形势的要求和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环节的地位很不相称。因此,对于中学物理实验的基础地位与具体作用,有进一步认识的必要。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它们在学生智能结构的发展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对策

1.1更新观念,重视教学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常通过课堂演示或学生分组以及一些小制作、小实验等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稳定的注意力、敏捷的观察力、形象的思维能力和广阔的学习兴趣,发展智力起着不可代替的积极作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时代要求我们应更新观念,从思想上彻底改变旧观念,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应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同样道理,要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作为一位物理教师也要彻底改变那种“为实验而实验,为实验而讲实验”的行为,特别是部分农村教师常以“实验仪器缺乏”、“实验设备差”老大难的问题来搪塞学生那种旺盛的求知欲,造成大部分学生的实验能力差,知识面狭窄。教师一味强调学生背实验,使部分学生呈现出一种“高分低能”的现状,整体上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实验作为物理学中一个中心环节,我们应更加给予重视。

1.2认清实验形式,打好实验基础

(1)精心设计,做好准备。一个好实验,力求做到目的性强,安排合理、操作简便、效果明显直观、富有启发性,为此要精心设计好实验内容,认真细致地进行准备,正确选用仪器,合理安排实验步骤。

(2)操作规范,一丝不苟。教师的动作规范性,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操作过程中力求做到动作敏捷、自如、大方、干净利落。如在初三电学实验,初学阶段学生很容易将电表“+”、“- ”号接反;初二天平的使用时加减砝码,镊口的凹边应当朝上,待测物和砝码都应放在砝码盘的中央等。教师都可先示范再示范,培养学生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好学风。

(3)表达准确,分析深刻。教学应将实验中各个现象的实质、性质、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语言表达力求做到准确、生动、条理简明、符合逻辑、富有 启发。在实验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轻松地总结归纳知识的内在规律。

1.3巧用实验导入新课

实验是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探索、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运用实验导入新课,能够创设理想的诱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愿望,从而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进行“光的折射”教学时,教师将一根筷子插入水中,问:“筷子怎么弯折了?”学生会回答是因为光的折射,从而引入新课。有趣的实验可把学生引入美妙的世界,看到大自然的美,可使学生思想活跃,信心十足,可以作为一节课无声的开场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4扩展多变,努力尝试

以往的实验教学,教师常采用“告诉——验证——实践”的教学过程,这种教学过程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然而科学是对知识的探求,驾驭科学的人就更应有探索本领。教师应努力尝试以原有问题的源泉进行开拓、变型、可发散出多个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获得“一题多练”“一题多得”之效果,以利沟通不同知识间的联系,促成知识的迁移,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向广阔、灵活、多方位发展,提高学生应变能力。灵活多变的实验,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于课上、课后或总复习中,教师如能创设类似的新颖、灵活、多变的问题于实验教学中,则教学过程就会充实、生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应变性的提高。

2边教边学边实验的教学课的课型

2.1将要求不是很高的教师演示实验

经过适当改制可改为边教边学边实验课。学生有被动接受实验结论变为主动探讨物理问题。学习积极性和自我意识大大增强。例如 : 在讲大气压强概念时,就可以让学生做一个简单的实验。找一根一端封闭的笔管,把笔管内的空气吸出来,然后压在嘴唇上,笔管不会掉下来。教师在这个时候设疑,让学生思考这是为什么?接着在让学生先用一个玻璃杯装满水,在用硬纸片盖好并倒转,硬纸片不会掉下来,经过以上二个小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大气压的存在,老师在这个时候提出大气压这一概念,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较难理解的概念、突破这一难点,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大气压这一概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2将课本上的小实验和一些实验习题,改为边教边学边实验课

例如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小实验,可以配和“力的测量”进行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再如用纸盒能将水烧开的小实验、不透明物体的后面有影子、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烫等实验习题,都可以配合新课教学作为学生边学边实验的内容。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测量,计算自己登楼时的功率是多少?加深对功率这一概念的理解,对功率的单位也有了一些具体观念,较好地解决了“功率”这一教学上的难点。

2.3课本上的学生分组实验

实验的验证性的居多,但有的也可以改为探索性的学生边学边实验课。有些基本仪器和操作方法在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到学生分组实验时就可以适当提高教学要求,这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例如初三“电磁继电器”,我们就采用边教边学边实验的教学。在新课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电磁继电器的原理,而且还让学生熟悉和操作电磁继电器。这样,到学生 分组实验时就增加了设计安装温度自动报警等实验内容。再如初二学习的“质量的测量”及学生分组实验“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也采取同样的边学边实验的教学,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结束语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因此,实验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9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很多教师对物理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使物理实验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出实验教学应有的作用。文中通过对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外小制作在巩固课堂知识、物理实验在提高学生技能及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谈起,强调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突出了实验课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初中物理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可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也是困难重重,究其原因:一是抓不住物理学习的实质,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说学生们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大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于力的认识不也是错误的吗?而且这个错误的认识也统治了人们很长的一段时间;二是缺乏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手段,物理的规律、定律很多都是来自于实验的,可是,在现今的教学中并没有把实验放在中心的位置上,致使学生们的思维活动受到了局限。不同类型的物理实验,都是为展示物理知识的过程服务的,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能亲身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是比教师在黑板上讲多少遍都有用的实践,可是,由于初中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们在教学时并不把实验放在第一位,这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能力的形成。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1通过实验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很多的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抽象,难以理解,而对物理的学习有畏难的情绪,进而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而我们知道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基石,如果对物理的学习没有兴趣,那就没有学习的欲望,肯定是学不好的。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物理实验和物理学家的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物理学知识的产生不偶然的,很多都是物理学家通过上千或上百次的实验而得出的结论,其中的艰辛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物理知识的本质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误导,例如在有阻力的情况下,看起来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那么,我们很容易就得出结论,质量大的物体比质量小的物体下落的快,但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错误的结论,比萨斜塔上的实验一大一小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在做物理实验时学生们要仔细观察,寻找出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因此,教师要通过物理实验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们养成严肃认真的态度。

2通过课外实验小制作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初中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也有动手操作的欲望,而物理的知识又以实践动手能力为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来提高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了电学的知识后,学生们知识了闭合电路,一节干电池,几根导线,一个小灯泡,一个开关就能组成一个电路,都急于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学习的热情是空前高涨,都想自己动手来做一个小电路。教师在学生这样的心态下进行指导、学习,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参与意识增加了,这时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就比较牢固,对巩固课堂知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课外小制作作为一种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由于这种小制作的方式是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的,教师在划分小组时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到一组,组内成员之间互帮到助,对于程度差的学生会有所促进,教师给了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这样的活动对于激发差生的学习也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物理课外小制作的活动,全班学生学习物理氛围增加了,学生们对于物理知识及教材内容的掌握也更多了,小制作的活动使物理的学习达到了一种互补,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使学生加深了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

3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及创造能力

物理实验应该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的活动,实验的过程中也可以说是集思广义的过程,各小组各成员的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出谋划策的结果,因此,实验的过程对于不同的学生都是一个提高的过程,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们之间的独立自主而又团结协作的工作方法,对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的创造性的工作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学生们在实验过程的操作,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提高。通过实验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并且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的动手技能及创造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而言之,物理的实验课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初二是学生学习物理的起始阶段,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在把握好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物理实验在提高学生技能及创新能力方面的意义,将实验课不仅作为一项实验来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实验的教学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作者:姜占成 单位: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化学教学;物理教学;学科联系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7–000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之一:“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加跨学科内容。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化学与物理学、生物学和地理学的联系”。

“物理和化学不分家”,有些城市就将物理、化学和生物合并为“科学课程”。南京地区初三化学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初中物理使用的是苏科版教材,二者在很多内容上都有交叉重叠,也有少数不尽相同的内容。

1 初中物理和初中化学有联系的内容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著名的“同化理论”创造人奥苏泊尔认为:“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在学初三化学之前,学生已经在物理课上积累了很多化学知识,表1中列出了苏科版《物理》比人教版《化学》先学习的知识内容。

化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有效地重组和整合,必要时可以改变原有教材的教学顺序和内容,把时间花在更需要的地方,以便提高教学的效率。下面就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内容阐述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的相关改进。

1.1 物理性质

学生在“苏科版”初二《物理》第二单元、第六单元中重点学习过“物质的物理属性”,其中包括硬度、密度、熔点和沸点等等,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一中又用了较大篇幅介绍这些知识。化学教师应该了解这点,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时更正为“能初步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从而避免无谓地重复,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同化新知识。

1.2 分子的三特征

在学习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分子和原子”之前,学生在“苏科版”初二《物理》下册通过“放大率达1500万倍的超级电子显微镜获得的碳化硅分子的结构示意图”、“用鼻子嗅气味鉴别醋和酱油”、“酒精和水的混合”等等事例重点学习过分子的三特征,所以化学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分子的三特征应尽量简化处理,可以通过球棍模型或者动画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强调化学变化中分子的分裂和原子的重组,这样的设计更符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突出教学重点。

1.3 原子的构成

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初三《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一的教学重难点之一就是“原子的结构及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在初二《物理》“探索更小的微粒”这部分内容中,书中不仅详细讲解了原子的结构,还把探究微观粒子的历史人物从汤姆生到卢瑟福都比较系统地列出。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这部分内容时已经具有了较好的原子结构的知识储备,化学教师可以借用物理书上的“卢瑟福用巧妙的实验方法收集到原子内部的信息”这句话作为这节课的引言,把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故事结合图片或动画娓娓道来,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实验的三个现象。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又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物质的导电性

在“苏科版”的初三《物理》上册85页,书中提到“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水溶液等”,并且学生通过相关习题强化巩固过溶液的导电性。这对初三化学“酸碱盐溶液的导电性”是一个很好的知识铺垫,所以化学课上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换个角度从微观解释酸碱溶液导电的原因,在这里甚至可以把教材内容灵活处理一下,将盐的概念提前到这里,便于酸碱盐知识的对比,这样的更改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系统化。

1.5 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学习中明确提出控制变量法:“在研究某个因素的影响时,只改变这个量的大小,而保持其他量不变,从而确定这个因素是否影响实验结果”,并且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等很多初中物理实验中,学生曾多次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物理实验方案,对这个方法非常熟悉。因此化学教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涉及到有关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时,比如在实验“CO2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中,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变量、设计实验,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才能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2 初中物理中值得商榷的内容

由于学生知识所限,初中物理教材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严谨的知识,化学教师要及时更正可能有的前概念,避免学生可能出现的混淆。

(1)对于“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学完初二物理后都认为“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因此在进行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的教学时,必须强调“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等粒子构成”,必要时可以展示相关的球棍模型或者图形予以强化更正。

(2)对于“化合物分子”和“单质分子”,“苏科版”的初二《物理》下册是这样定义的:“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如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如碳原子构成的金刚石就是一种单质。”这部分内容有这样两个值得商榷的地方:

其一,对于“化合物分子”和“单质分子”的定义有些狭隘,因为有些化合物和单质根本不存在分子,比如常见的氯化钠及金属单质。所以初三化学中并不需要从微观角度给化合物和单质下定义,只要求学生会辨别化合物和单质的微观图示。

其二,对于“单质分子”,物理书中出现了“金刚石分子和石墨分子”,并且注明“这些就是碳原子构成的不同结构的单质分子。”这样的说法在化学上是不准确的,因为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不存在单质分子。所以我们化学教师在初三《化学》第六单元讲到碳单质这部分内容时,要特别注意纠正学生这种错误认识,强调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初三化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及课程标准,更重要的是要去了解学生学过什么、知道什么;不仅要加强初中化学和物理、生物、地理学科之间的联系,还应注意化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联系。只有“知己知彼”,才能沟通“教与学”,使学生在已有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得到尽可能全面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教学共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九年级化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八、九年级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