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杂诗龚自珍范文

时间:2023-04-04 17:5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已亥杂诗龚自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者:龚自珍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篇2

诗,文学领域中一朵永不凋零的花,一颗华彩四射的瑰宝。她有着耐人寻味又绮丽独特的风格——诗的洒脱,诗的含蓄,诗的飘逸,诗的沉郁,诗的豪放,诗的婉约……诗是文学的精华,是生活的缩影。

诗言志。因诗本身重在反映诗人的品格、志向,则诗的品位更取决于诗所言志的价值。无论是曹操的《短歌行》,还是陆游的《书愤》,或是反映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国的政治理想而广泛招揽人才的心情,或表达作者重新立誓报国的情感。无怪乎朱自清先生誉“诗言志”为我们诗坛“开山的纲领”。

诗缘情而绮靡,诗常寄深情于诗境,正所谓“诗以情为主,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无论是杜甫的《登高》还是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前者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独的复杂感情,后者表明了诗人开风气之先的乐观思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诗的本职应在抒情”。

读诗,常人皆爱之。而读诗重在悟诗,惟有用心去品味,用情去感受,才能真正悟出超凡脱俗的诗韵!

篇3

1、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陆游《卜算子·咏梅》

2、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炭吟》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4、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授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7、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班超

8、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题》

9、不好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10、只有伟大的目的方能产生伟大的毅力。——斯大林

11、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宋·王安石《孤桐》

12、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13、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1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5、壮志饥餐胡虏血,笑谈渴饮匈奴血。——宋·岳飞《满江红》

16、只有伟大的目的方能产生伟大的毅力。――斯大林

17、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班超

18、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观沧海》

19、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2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22、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

23、斯大林的"只有伟大的目的方能产生伟大的毅力。"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胜

2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26、飒飒西风满院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授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

2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2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29、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

30、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

3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

篇4

【关键词】否定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学生成长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加以引导。”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法表扬先进,鼓励后进,肯定学生的一切进步与成绩;就算是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错误,我们也不可轻下断语“你错了”,而应该有艺术地说“不”,力求激励学生发挥出蕴藏心底的潜能,促使其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

我们采用积极评价从正面引导的同时,不可否定否定性评价的作用。如果一个孩子不能掌握应有的知识和技能,不能达到课标的要求,教师还一味地表扬他、肯定他,而不是用真诚的语言指出他的不足,甚至批评他的过错,很可能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形成误解。这实际上不是在帮助学生,而是在迷惑学生。因此,当需用“不”时要用“不”。实践证明,巧用否定性评价取得的效果丝毫不亚于肯定性评价。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种操作方法。

一、挖掘非正确学习结果的价值

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当学生在参与学习时出现了偏差,我们应明确指出:“你错了”。同时,我们应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挖掘该结果产生的值得借鉴或引以为戒的价值,从而让学生得到一种心理安慰,冲淡否定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当有同学争着回答,但答错了时,用以下几种评价用语效果不错:“某某同学虽然没答对,但他是第一个站起来回答的,多勇敢啊!”“某某同学尽管答错了,但他能虚心听别人的意见,马上改正,值得大家学习。”“某某同学脑筋动得真快,可惜答错了,老师相信他再细心点,就能答对了。”有一次大家讨论“感慨良多”中“良”字的含义,小陈同学回答说:“好。”教室里立即有人反驳,大家讨论一番,觉得理解为“很”,更适合语境。我顺势让同学们查了工具书,明确了“良”的含义。此时小陈很不好意思,其他同学则得意洋洋,我用手势制止他们,然后对小陈说:“我们要谢谢你呢!是你让大家积累了一个很重要的词语,也让大家懂得词要注意语境的道理。”小陈抬起头,和大家一起将“良”这个词语装进了自己的“词典”。一次争论,换来的是大家深刻的记忆。在对他的否定评价中,挖掘到了更有意义的价值。我相信小陈会铭记大家对他的否定评价,但决不影响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搭建顺势而下的“台阶”

当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时发现自己错了,得到的是否定评价时,往往较强的自尊心会使他觉得十分尴尬而难过。此时,教师应为学生搭建顺势而下的“台阶”,让学生很自然地下来而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课堂气氛更融洽。

我们可用幽默的语言为学生搭“台阶”。在学习《醉翁亭记》的课堂上,学生在黑板上将欧阳修的号写成“酸翁”,台下的同学顿时哗然而笑,这个学生脸一阵红一阵白,头越埋越低,我微笑着制止其它同学的笑闹,说:“文学家欧阳修号醉翁是因为他生性嗜酒,可不是喝醋呀!这个同学挺幽默的,犯个小错都能给大家带来欢乐。”学生写错字等小错误经常发生,如果教师一味的批评指责,必然会增加他的心理压力,使他产生恐惧和厌恶感。尊重学生也是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正确选择。

我们还可用“扩大闪光点”,淡化错误面的方法让学生顺势而下。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我请大家读课文,小东的手举得最高,可他读得很不熟练,还有几处错误。同学们急着指出他的错误。小东很沮丧,觉得很没面子。我说“这篇文章六百年前就写作了,语言上有它的独特性,想读好,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你读书的声音非常洪亮,同学们都很羡慕你,相信你会读好的。”第二天分角色朗读,小东又跃跃欲试,我有意给了他机会。果然,他以洪亮的声音读得既流利,又有感情,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

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

诚然,否定性评价有可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但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的一生不可能只坐顺风船,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评价不管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只要是正确的,就应该接受。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偶尔会犯错,得到学生的否定性评价,如果教师能以正确积极的态度来接受并改正,就会起到示范作用,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否定性评价。

一次在课堂上,我将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读成了“已亥杂诗”,快人快语的小曾“嗖”地站了起来,说:“老师,你读错了,应该是‘己亥’。”此时我观察到同学们都在注视着我,利于引导的时机到了。我走到小曾身边,诚恳地说:“太谢谢你了!你学习很认真,又这样真诚地帮助老师,你真是老师的‘一字先生”大家都笑了,我们又在笑声中查阅了字典,找到“己亥”的真正意思。所有的人都明白了。我意犹未尽,说:“今天是敢于直言的小曾同学指出了老师的错误,也给大家多了一个增长见识的机会,真是大恩不言谢啊!”

有艺术地说“不”有时会收到“一箭双雕”之效,既能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否定性评价,形成健康心理,又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3.

2.孙春成编:《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1998.

篇5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5章第二节,本节内容综合性较强,既涉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等方面的知识,又涉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不仅与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又与全球的环境、资源密不可分。能量流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各营养级中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比较复杂,学生理解难度相对较大。但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又学过水(氧)循环以及生态系统组成等基础知识。另外,生活经验也提供给他们大量相关的信息,学生对生物学主题中与实际应用和社会问题相关的内容兴趣较浓,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有利条件。为此,本节教学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特点和碳循环过程作为重点,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及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作为难点,应用问题情境、阅读、小组讨论、比较和师生谈话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分析、总结,学会思考。教学设计如下。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描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说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初来源。

2.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总结,培养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图片的观察,培养识图、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讨论、交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正确认识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增强环境、资源意识,更加热爱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

3教学过程

课前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本节课本内容,并搜索相关资料。

3.1引入

播放纪实视频“实拍灰狼欲捕食羊群,遭到牧民策马驱逐”片段,学生观察:在草原上,一只野兔遭灰狼的追逐最终被捕食,狼欲捕食羊群,遭到牧民策马驱逐。精彩、直观的视频展示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兴趣。创设问题情境:能否说出草原上一条食物链?学生很容易回答:“草兔狼;草羊狼”等。进一步提问:兔(羊)的能量从哪里来?兔(羊)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学生思考后回答……,那么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输入的呢?又是怎样传递和散失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共同探究。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提出问题:从上述的食物链中,大家知道了兔(羊)靠吃草获得能量,那么草的能量又从哪里来的?按以下步骤展开教学:(1)第一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文字,设置问题①生态系统的能量最初来源是什么?②能量进入生产者的途径是什么?③能量来源的起点是什么?④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设置问题情境导读,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激发竞争意识。(2)第二步尝试分析“草兔狼”食物链中的各个营养级以及所属的生物组成,学生分析后作汇报(如下),明确“营养级”概念。(3)第三步呈现课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并提出问题:能量是怎样流动的?有何规律?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自然段并分组讨论,教师可作为参与讨论者,与学生一起讨论。师生交流: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在后一部分能量中,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还有一部分被植食性动物摄取,这样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人第二营养级,以此类推……教师再问:能量从一种生物传到另一种生物,是不是百分之百传递?为什么?(不是,因为有一部分散失了)能量从哪种生物又流向哪种生物?(由被取食者流向取食者)在食物链中,能量流动能不能倒流过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条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排序是否可以变动(不能,单一方向)。能否总结能量流动特点?学生:逐级递减,单向传递。接下去,可展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动画(配解说),丰富学生的感觉视觉,加深学生对能量流动的理解,有突破教学难点;继续展示“能量金字塔”,阐明其含义及特点……通过层层递进,引导和分析,使学生获得新知,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

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过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伴随物质的循环,能量由太阳提供,物质由地球提供的,为什么生态系统中的大量物质,亿万年来没有被耗尽呢?是因为物质可以被循环利用的。教师引导学生写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公式,说明二氧化碳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从回顾旧知入手,通过知识迁移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课件呈现“碳循环示意图”并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每一个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及物质名称,可设置思考题:①碳在大气中以什么形式存在的?②碳在生物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的?③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④地球上无数的生物每天都要消耗大量氧气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我们没有缺氧?⑤尝试描述碳循环的过程。通过图片观察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讨论和交流中,也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小组合作能力。接着,播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动画,然后师生共同归纳碳循环的含义:碳(元素)循环是指生物(群落)与无机(非生物)环境之间进行的循环;碳循环的范围是全球性的,特点是全球性往复循环。引导学生继续探讨: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那么地球上的资源是不是用之不竭?乱砍滥伐和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没有影响?你有什么建议?谈谈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各杼己见。课堂延伸引导学生利用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环境、资源意识。

篇6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5题作答)。(10分)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②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③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⑤________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⑥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⑦《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8分)

6月14日13时11分,神zhōu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非常成功,真是“十全十美”。在指挥厅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等三人欢快地“A”(游、迈)进天宫,脸上的笑容洋溢着自信。此外,天宫一号也成为中国最高的讲台,航天员将在这里为青少年授课。主讲“太空第一课”的航天员王亚平是神十最受关注的一个任务,在距地球300公里以外的太空展示失重环境下 B (奇怪、奇特)的物理现象,共同探索宇宙的神奇和美妙。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2分)

神zhōu ()洋溢()

②在A、B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

③文中划线句有一个词须加引号,这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④下面句子有语病,请予修改。(2分)

主讲“太空第一课”的航天员王亚平是神十最受关注的一个任务。

3、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7分)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一些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①如果你是一名“文明交通志愿者”,你想对这“中国式过马路”的市民说些什么?(3分) ②为了制止“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请你对政府提一条建议。(2分)

③为了引导市民告别“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精练)。(2分)

4、名著阅读(7分)

《西游记》第七回写到“五行山下定猿心”,齐天大圣向如来佛祖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和“将天宫让与我”的“无理”要求,佛祖则提出与大圣打赌请简述大圣在“赌”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结果如何?

二、阅读理解(共4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习题。(13分)

高宗问岳飞曰:“卿得良马否?”对曰:“臣有二马。日啖刍①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精洁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③至酉④,尤可百里。褫⑤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⑥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⑦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⑧百里,力渴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高宗称善。

注释:①刍(chú):牲口吃的草。②介:通“甲”,这里作动词用,披上甲。③午:午时,相当于现在的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④酉yǒu:酉时,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五时至七时。⑤褫

(chǐ):夺去衣服或带,这里是脱去、解下的意思。⑥苟:轻易⑦秣(mò):喂养⑧甫(fǔ):才,刚刚。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日略刍豆数升②比行百里③然非精洁不受④若无事然

6、下面“数”字的意义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3分)

A、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B、日啖刍豆数升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

8、选文中岳飞认为“致远之材”有什么特点?(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9—11题。(12分)

不容忽视的“镉大米”

①人们总是在食品安全中学习化学知识,两年前“10%大米镉超标”的新闻让人们空前关注起“镉”。而最近“广州超过4成大米镉超标”的报道,在“谈食色变”的今天,更让公众群情激愤。

②“镉”究竟为何物?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它通常通过废水排入沟渠河流,再通过灌溉污染农作物,水稻是典型的“受害作物”。

③根据不同的摄取方式来衡量,镉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大米等食物摄取的,属于“长期小剂量”。这种情况主要危害肾脏和骨骼。目前,国际卫生组织对镉的安全标准就是基于它对肾脏的危害程度建立的,上限是每周每公斤体重7微克。这相当于一个60公斤的人,每天不超过60微克。

④这个安全标准包括所有的镉来源,除了米饭,还有其他食物和饮水。对于大米,我国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但这只是一个“控制标准”,并不意味着高于这个值的大米才有害,而低于它的大米就“安全”。比如说,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吃500克镉含量为每公斤0.15毫克的大米——这样的大米是合格的,但也超过了国际卫生组织的“安全线”。如果只吃200克含量为每公斤0.25毫克的——虽然它超标了,但是总摄入量还没有超过“安全线”。此外,我们还要吃其他食物,还要喝水,其中也可能含有镉。对于“镉大米”产区的人来说,镉的其他来源就更不能忽视。

⑤长期食用“镉大米”或其他含镉的东西,容易造成慢性镉中毒。它的症状被命名为“痛痛病”,日本在几十年前就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在日本的“镉大米”地区,统计了近两万名成人,出现了近二百病例和一百多“疑似”病例,以老年女性为主。目前,中国还没有详细的病例统计。根据目前的研究,痛痛病主要是由镉对肾脏和骨骼的破坏造成的。镉会在肾脏中累积,最后导致肾衰竭,也会导致骨软化和骨质疏松。长期接触剂量是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还可能会导致消化道的障碍。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剂量的镉还显示了对生殖和发育系统的影响;对人类是否有同样影响,还没有可靠依据。

⑥镉中毒更大的麻烦在于它的长期性,即使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状依然会持续。 ⑦中国人主食米饭。“镉大米”对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根本的解决途径还是治理工业污染,也迫切需要广泛严格地检测大米以及饮水中的镉含量,并且及时公布与处理。对于消费者来说,保护自己的可行途径是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此外,根据研究,钙和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对镉过量也更加敏感。所以,保证自己的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可能有助于增强对镉的抵抗力。

(摘自“新浪网”有删改)

9.本文的主要说明对象是“镉大米”,为了把这个对象的特征说清楚,作者从“镉大米”的安全标准,_____,以及解决途径三方面进行了说明,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5分)

10.文章里加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去掉吗?为什么?(4分)

中国人主食米饭。“镉大米”对国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11. 下列推论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按照我国对大米的镉含量标准,只要长期食用镉含量低于控制标准线以下的大米,就不会造成镉中毒。

B.长期接触剂量为国际卫生组织安全线3倍以上的镉,不仅可能导致消化道障碍,还会对人的生殖和发育系统有危害。

C.中国人主食大米,只要停止食用高镉大米,肾衰症、骨软化和骨质疏松症都会消失。

D.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预防“镉大米”危害的可行途径有:要增加食谱的多样化,减少对大米的依赖;保证食谱中有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6 题。(23分)

灰黑色的天空下,几个农夫正蹲在田间。他们用如同天空一般死灰的眼睛,紧盯着干裂的田地。

“这天,难道就没有一点水吗?”一个老农开口道。说罢,他又吸了几口旱烟,“看来今年的收成„„”他低下头,又摇了摇。

“唉,三叔,别总想了,天不下雨,咱们说得再多,也是没用的。”另一个劝道。

“唉„„”一声叹息之后,几个农夫聊起了闲事,不知怎的,话题就转移到政府拨款上了。 “三叔,听说咱们县给了我们村和邻村一笔钱,说是要用来打井的。这事,可算个好事喽!”一个年轻人仿佛在炫耀自己的消息灵通,高兴地说。

“蠢材!”三叔拿着旱烟敲了敲那小子的头,“这样的天,上哪儿去打井?那些人难道知道地下哪儿有水?到头还不是白费劲。

“听说人家可以找„„”另一个人话还没说完,三叔又插话进来,“人都快饿死了,有这钱打井,还不如咱们分了买些粮吃!”

这句话点醒了众人。大家突然瞪大了眼。于是几个人急忙跑向村支书家,一路上还不忘夸赞三叔聪明。三叔也趾高气扬地把旱烟吸得吧吧响。

到了村支书家,几个年轻人对着村支书磨起了嘴皮,三叔站在一旁,什么话也不说,只用浑浊的眼睛盯着村支书。本来不同意的村支书看到了三叔的眼神后,态度一下子软了下来,改口同意了。

几个年轻人更加崇拜三叔了。三叔那布满褶皱的脸上浮出一丝笑容:“跟这种人磨嘴是没用的,小崽子们,你们要学的还多!”说罢,他把旱烟抽得更响了。

这天下午。村支书挨家挨户送去了钱。给之前他总要说一声:“我这是为了大家好,出事了可不能我一人担!”妇女们才不问什么出事不出事,她们只顾满口答应着,满脸笑容地数着钱。

晚上,一向宁静的村子飘荡着股股肉香,空气中也弥漫着欢笑与满足。三叔喝着酒,哼起了小曲。

就这样,三叔成了众人眼中的英雄。走在路上,受到百般的欢迎。三叔有时把自己也当作英雄。

天仍然没有下雨,田地就这么荒废了,然而村民还是高兴地过着日子。村里人有时到镇上买粮,看到邻村人粗茶淡饭面黄肌瘦,只是田间多了一口又一口井,便不由暗笑起来。

他们把看到的情形告诉三叔,三叔便叹口气,说:“这帮蠢材!”于是,很快大家都学会了这句话,时不时会说上一句“这帮蠢材”。

一季很快就过去了。三叔翻了翻装钱的袋子,已经空了。他叹了口气,走出了家门。 灰色的天空下,几个农夫又蹲在田头,如天空一般死灰的眼睛。紧盯着干裂的土地。

“三叔,现在怎么办?”大家盯着三叔,眼中满是无奈和迷茫。

三叔仍旧只是抽着旱烟,只不过声音很轻。骄阳下,三叔的额头上渗出了汗珠。

终于,他开了口:“我看,咱们最好„„”他顿了一顿,“最好还是去邻村借水吧,那儿有井,应该能„„”话还没说完。三叔把烟锅在坚硬的黄土上扣了一扣,蹒跚着离开了。

几天后,三叔倚着门,看着一波又一波人去邻村打水。他有气无力地抽着旱烟,仿佛衰老了很多。烟雾中,他突然想起了一句话:这帮蠢材。

他狠抽了一口烟,便把烟锅扔在了地上。烟锅摔得成了几段。三叔仰起头,盯着天空。 天空仍旧一片灰色,如同一张灰色的纸,怎么也挤不出一点水来。一切仿佛都凝固了,被这灰色的纸包裹起来。

突然,起风了。

12、赏析下面加点的词、句的表达效果。(6分)

①他们用如同天空一般死灰的眼睛,紧盯着干裂的田地。

②他狠抽了一口烟,便把烟锅扔在了地上。

13、文中加点的三次“蠢材”,请体会其中各自己的意味。(6分)

14、文中几处描写了天空?请分析其作用。(5分)

15、理解结尾段句子的含义及作用。(6分)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10分,每小题2分)

①各领数百年②落红不是无情物③谁家新燕啄春泥④悠然见南山⑤已所不欲⑥断肠人在天涯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8分)

①(2分)舟 yì②(2分)A:游 B:奇特③(2分)“讲台”④(2分)航天员王亚平主讲的“太空第一课”是神十最受关注的一个任务。

3、(7分)

①(3分)示例一:闯红灯,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引发交通事故,威胁自身与他人的生命健康权;

示例二:闯红灯,有损社会文明风尚,影响国家和民族的良好形象;

示例三:珍爱生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②(2分)示例一:改善交通设施示例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示例三:依法惩处交通违法行为。

③(2分)示例一:在红灯面前,停下的是脚步,前进的是文明;

示例二:文明交通,告别陋习。示例三:遵守交规,珍爱生命。

4、(7分)大圣纵身跃上佛祖手心,一路前进;看见五根肉红柱子,就用毛笔在(中间)柱子上写道“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完还在柱子根下撒了一泡尿;结果佛祖将五指化作五座联山,将大圣压在五行山下

二、阅读理解(48分)

(一)5、(4分)①每天②等到③但是,然而④„„的样子 6、(3分)C 7、(3分)起初跑得不快,等到跑到百里,才奋力奔跑起来。 8、(3分)①吃得多,吃得精、净②力气大③不逞强,合理分配力气。

译文:宋高宗从容地问:“你是否得到良马?” 岳飞答复说:“我本来有两匹良马。它们每天要吃洁净的小豆数斗,要喝清澈的泉水一斛。若不是干净良好的食料或饮料,它们宁可挨饿而不承受。装上鞍甲,骑着它起跑,初时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上百里,才奔驰奋进。从中午跑到黄昏,还可以多跑两百里。此时卸下鞍甲,它既不喘气,也不出汗,展现一副若无其

事的样子。这是因为它们度量大却不贪随便之食,精力充沛却不逞一时之勇。它们是跑远路的良驹啊!可是,不幸的是,它们在历次战役中已相继死了。目前我所骑的马就差多了。它每天吃的粮食只有数升,对食料从不挑剔,对饮用的水也不作选择。马鞍尚未套好,就要举蹄奔跑。刚跑完百里路,力气就用完了,汗水也湿透了,好象就要死去那样。这是因为它度量小,所以摄取的食物虽少却容易饱和,喜爱逞强但却外强而中干。它只是平庸低劣的马而已!”

宋高宗听完岳飞的一番言论后道:“说得很有道理!”

(二)9.(5分)对人身体的危害逻辑顺序

10.(4分)“很大”一词不能去掉。因为它准确说明了镉大米对主食米饭的国人的身体的危害程度之大;去掉后就体现不出危害程度的大小。“很大”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3分)D

(三)12、①(3分)神态描写,表达了农民面对天旱的痛苦、无奈之情。②(3分)动作描写,表现了三叔的悔恨(懊恼)和痛苦之情。

13、(6分)第一次:嘲笑年轻人自以为聪明;第二次:嘲笑邻村人把钱都花在打井上;第三次:嘲笑自己目光短浅,缺乏发展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