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的意思范文

时间:2023-03-22 20:2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终极的意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我国于2010年10月28日正式颁布了《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这部法律的出台既表明了我国国际私法与世界接轨的信心,也深刻的体现着中国特色,鲜明的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法治思想。本文将以我国《法律适用法》为视角,探讨国际私法的人本主义及其在法律条文中的体现。

关键词:人本主义 《法律适用法》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国际私法“趋同化”的影响,我国于2010年10月28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这部法律的出台既表明了我国国际私法与世界接轨的信心,也深刻的体现着中国特色,鲜明的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法治思想。正如黄进教授评价:“该法是一部以人为本、亲民的法律,也是一部充满自信、心胸开阔之法,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更加开放的形象”。本文将首先论述人本主义是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然后以我国《法律适用法》为视角,探讨人本主义在制度和规范中的体现,并肯定这部法律的优越性。

一、人本主义符合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

(一)人本主义的内涵符合国际私法的发展要求

人本主义的法律观,要求在立法、司法、执法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法学理论基点,以实现人的价值为法律目标,要求法律的出发点是为了人、关心人、尊重人,尊重人和人的本性、为了人的自由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不仅要以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的经济或物质利益为立足点,以人的物质需求的满足为尺度,更应考虑和关注平等对待、尊重人格与尊严、实现自由和自治等。

而国际私法是调整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它通过解决各国间法律冲突而最终实现当事人的利益。人本主义与国际私法之间事实上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国际私法规范是人制定的,是人的创造物,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作为现实的人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秩序追求和制度选择”的国际私法定会体现人本主义,并将人文关怀贯彻始终。正如徐根东学者提出,缺乏人文精神的国际私法,注定会因生长土壤的“贫瘠”而发育不良;相应忽视人文精神的国际私法,无论它的完善程度如何,却注定要违背人类追求国际私法的初衷。

(二)人本主义符合国际私法的价值取向趋势

传统的国际私法关注的是形式正义的实现,要求相同案件以相同法律对待。然而,它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忽略了现实社会中各主体之间经济和力量的差异,最终导致生搬硬套的法律适用难以实现个案正义,难以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直至20世纪展开的一场冲突法革命,理论界逐渐肯定了以实质正义取代形式正义的国际私法价值取向。现代国际私法认为不仅仅应当满足形式上的公平正义,适用“最适当国家”的法,而且应当保证所适用的“最适当国家”的法同时也是“最适当的法”。实质正义俨然成为了现代法律选择方法中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这种对事实上与实质上的正义价值的追求不能抛开以人为本的法律观,只有坚持人本主义,将尊重个体,倡导人性,保障人权,实现人的平等、自由、利益作为国际私法在立法与司法实践过程中的出发点,才有可能真正的实现个体之间的实质正义与公平,实现个案的公正。人本主义成为实现正义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符合国际私法实质正义价值取向的法律观。

二、人本主义在国际私法原则与规范层面中的体现——以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视角》

国际私法的原则在目前理论界尚未达成统一,这不仅是因为国际私法有着很强的时代性,还因为其调整对象——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多变性与复杂性,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国际私法原则甚至整个国际私法体系始终不能脱离‘人本’而存在,相反,它们只会同‘人本’原则结合的越来越紧密”。我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法治思想,新颁布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就是一部“以人为本、亲民的法律”,人本主义在该部法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意思自治原则

国际私法的终极关怀是人的自由。自由在国际私法中主要体现在法律选择中的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即当事人合意自治,具体指在当事人有权在协议一致的基础上,选择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来支配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旦当事人间发生争议,受案法院或仲裁机构应以当事人选择的法律为准据法,以确定其间的权利义务。意思自治原则是私法的核心,它充分肯定人的理性、自由意志、平等和权利,是人本主义的体现。首先,它回避了者意志的直接冲突,由当事人直接决定自己的事情,充分体现当事人的意志;另外,它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在国际私法的案例中,真正的主角是私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是建立在契约自由原理的合理性基础,当事人对所选法律的实质内容的信赖与了解是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方法。

我国明确规定了意思自治原则:一方面,在《法律适用法》总则第3条中规定了“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可以明示选择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从该条条文来看,它要求当事人选择法律以明示方式进行,并且必须“根据法律规定”才可以选择,也就是说,当事人能否选择,还要看分则各具体条文的规定,这样看来,第3条是一种宣示性规定。不过,“虽然这只是一条宣示性条款,但它将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规定在总则中,体现了该法的开放性和先进性”。意思自治原则显然在我国国际私法中有了重要的一席;另一方面,在分则中以“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的条文形式具体规定了意思自治原则适用的领域,可以看出意思自治原则范围的不断扩大:从传统的合同领域逐渐延伸至侵权、婚姻、继承、物权等领域。这些规定主要有:第16条“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委托适用的法律”,第17条“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信托适用的法律”,第18条“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仲裁协议适用的法律”,第24条“夫妻财产关系,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律”,第26条“协议离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第37条“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动产物权适用的法律”,第38条“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运输中动产物权发生变更适用的法律”,第41条“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合同适用的法律”,第44条“侵权行为发生后,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法律的,按照其协议”,第47条“不当得利、无因管理,适用当事人协议选择适用的法律”,第49条“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使用适用的法律”。这些关于意思自治的法律规定充分表明了我国在涉外民商事关系案件处理中对当事人意思的尊重——由当事人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顺应目前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意思自治,我国《法律适用法》还采用了单方意思自治的立法规定,即在某些领域中赋予当事人一方单方选择法律的权利,使得意思自治的主体不再是传统国际私法中的当事人双方都有选择权,而常常是在法律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当事人或受害人。单方意思自治在我国《法律适用法》主要体现在:(1)消费合同中,即第42条第二款“消费者选择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律或者经营者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没有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律”,赋予了消费者单方选择法律的权利。这是因为在消费合同中,经营者与消费者相比处于强者地位,经营者可能会利用消费者的弱者地位通过格式合同条款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法律,此时的意思自治并非双方当事人合意的体现,而是提供格式条款的那一方当事人单方的意思自治。如果“当事人意思自治”开始成为强者支配弱者的工具,其在国际私法中就毫无价值。因此,在消费合同中,通过法律规定的方式授予弱者单方意思自治,使其与经营者的强者地位平衡,这样通过权利分配对弱者利益进行保护;(2)产品责任中,即第45条“产品责任,适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被侵权人选择适用侵权人主营业地法律、损害发生地法律的,或者侵权人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没有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适用侵权人主营业地法律或者损害发生地法律”,赋予了被侵权人单方意思自治的权利。就意思自治原则而言,产品责任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责任,不同于以合意为基础的契约,不仅完全的意思自治在实践中较难形成,即便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法律的适用问题达成了合意,但由于双方当事人地位的不对等性,合意的结果可能也与立法者的意图相去甚远,基于不平等地位的存在,要通过单方意思自治更好地维护受害人。总之,单方意思自治实际上是依靠法律的强制力赋予在双方关系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一方以单方选择有利于自己法律的权利,从而达到与强者相当的地位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有些私法公法化的意味,这样的制度设计不仅是实质正义的追求也是人本主义的实践,更是我国在立法中的一大飞跃。

(二)保护弱者利益

现代国际私法在弱者利益保护方面充分表现出人文关怀和实质公平价值取向。保护弱者是人类高度文明在法律上的显像,是法律规范人本主义的反映。在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中,各方主体的地位并不天然平等,存在着弱势一方,“这种弱势地位或者不利地位可能表现在当事人的经济地位方面,也可能表现在当事人的知识、技能、技术和信息方面”。因此,为了实现真正的平等与个案正义,法律必须承担对弱者利益保护的任务,即国家干预渗入私法领域,制定各种保护弱者利益的法律条款。

在我国立法中,《法律适用法》呈现出对弱者保护领域的不断扩大化:(1)婚姻家庭关系领域中,多以“有利于保护……”的条文形式出现:第25条规定,“父母子女人身、财产关系,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国籍国法律中有利于保护弱者权益的法律”。第29条规定,“扶养,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律中有利于保护被扶养人权益的法律”。第30条规定,“监护,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国籍国法律中有利于保护被监护人权益的法律”。这些法律规定是对妇女、子女、被抚养人、被监护人的利益保护,体现了对弱者的人文关怀。婚姻家庭亲属关系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妇女相对丈夫在许多情况下在体能上、经济上是弱者,子女相对于父母在体能上、经济上、经验上是弱者,而被抚养人、被监护人更是在经济上、生活上依赖于抚养人、监护人,因此他们之间发生跨国法律纠纷,迫切需要进行法律上的利益平衡,给予弱势地位人以保护;(2)合同侵权领域中:第42条规定,“消费者合同,适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法律,消费者选择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律或者经营者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没有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律。”第43条规定,“劳动合同,适用劳动者工作地法律;难以确定劳动者工作地的,适用用人单位主营业地法律。劳务派遣,可以适用劳务派出地法律。”以及对于侵权行为中受害人权益的保护,第45条规定,“产品责任,适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被侵权人选择适用侵权人主营业地法律、损害发生地法律的,或者侵权人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没有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适用侵权人主营业地法律或者损坏发生地法律。”第46条规定,“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的,适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这些法律规定中,雇佣关系中的雇员因为市场力量不平衡而导致经济地位处于不利状态,而在消费合同、侵权关系中的消费者、被侵权人因为在知识、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不对等而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强调对受害者的保护正是符合了实质正义的要求,而且基于“人性的某些要求和能力的考虑”,同情弱者也是人类的天性之一。

(三)有利原则

有利原则是受美国学者柯里的“利益分析”理论的影响而逐渐发展出来的原则,主要指有利于生效,它在国际私法中通常是增加或补充冲突规范的连接点数量,进而使需要得到适用的法律尽可能被适用。实际上,有利原则是尊重当事人意思的制度保障,它通过制造多个连接点既避免只规定一个连接点所导致的僵硬性和绝对性,也可避免法官依主观愿望随意确定准据法,而最终违背当事人的意思。有利原则不仅可以对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起到促成作用,也可达到稳定作用,是对当事人意思的保护,也是以人为本的法律观重要体现之一。

我国《法律适用法》在婚姻和遗嘱两方面采用了有利原则:(1)婚姻方面,第21条“结婚条件,适用当事人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没有共同国籍,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或者国籍国缔结婚姻的,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第22条,“结婚手续,符合婚姻缔结地法律、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的,均为有效。”可以看出,在婚姻问题上,我国的做法是采用分割论,即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在认定结婚实质要件时,规定了多个可供选择的法律,并且改变了我国以前采用婚姻缔结地法而是将属人法与缔结地法结合适用,尽量促进婚姻有效;在认定结婚形式要件——手续是否有效的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无条件选择适用以上三个连接点,这样的法律规定实际上是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婚姻的有效性,维护双方当事人的人身关系,稳定社会公共秩序;(2)第二,遗嘱方面,第32条,“遗嘱方式,符合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遗嘱行为地法律的,遗嘱均为成立。”第33条,“遗嘱效力,适用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在遗嘱问题上,无论是形式要件——遗嘱方式,或者实质要件——遗嘱效力,都采用了无条件选择多个连接点的方法,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使遗嘱有效,尊重遗嘱人的意思。

三、结 论

综上所述,国际私法不能抛弃人本主义,这既是其内在发展的要求,也是其正义价值的要求,离开了人本主义的国际私法是无法在解决涉外民事关系中真正体现公正、公平、平等的。我国在新世纪颁布的《法律适用法》适应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充分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不仅包括它在合同、、信托、夫妻财产关系、物权、侵权、知识产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领域中意思自治的体现,还包括它在消费合同、雇佣合同、侵权关系、家庭人身关系中对弱者利益保护的体现,也包括在婚姻、遗嘱方面中有利原则的体现。这部法律的出台无疑具有重大的优越性,不仅对我国国际私法司法实践具有重大贡献,而且也将更加有利于公平合理解决涉外民事纠纷,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篇2

及表示达到,赶上。

措手不及:措:安放,安排,应付;不及:来不及,赶不上。事出突然,来不及应付。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补语。

出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二卷:“打脊的髡徒,怎恁么措手不及早撺过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设计艺术 象征性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思想观念上的一个特征。其基本内容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思想是以老、庄为代表的中国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原始陶器、战国秦汉的漆器、宋代的瓷器、明式家具等,都是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作品。

一、“天人合一”设计思想之源流及演变

设计古已有之。关于设计的定义可以理解为人的思考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设计具有不同的方向。王家树先生根据工艺美术自身本质特征把工艺美术发展时期分为四个阶段,其中把隋唐以后工艺领域称作“天人合一”时期。中国古代对自然,即对天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简而言之,是从对自然的崇拜、神化到主张自然与人和谐共处,即天人合一。

(一)对自然的崇拜

“天人合一” 的思想起源于农业生产。①李泽厚先生认为农业对自然的依赖决定了这一观念形成,并不断发展。春种夏锄、秋收冬藏、昼夜交替。人从大自然中看到难以解释的伟大力量,深感自身的渺小并且感激自然的恩赐。例如,在史前半坡型彩陶的纹饰中,人面型花纹具有特色,具有“寓人于鱼”的意义。

(二)儒家自然的人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儒家这种“天人合一”思想实际上是将自然人化。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立者,他肯定了人的价值,并把“天人合一”思想看成儒家思想的中心。②《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的文质彬彬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相互统一,其中包括设计要适应自然材料的性能特点等。

(三)道家自然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道家与儒家的自然的人化相比,则主张人的自然化。老子和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道家思想是以效法自然、无为作为其思想核心。老子的“道法自然”的主张,强调了对自然的崇敬。

二、 “天人合一”设计思想的象征性特点

“天人合一”思想以彼此同化的形式表现,就必须借助象征,从而形成上层社会,其表现是以帝王的祭服、礼服等来象征天的特点。一方面是天子、诸侯的形象尽量与天道相应;另一方面是祭天器物尽可能表现出天“尚质”的本性。

明代皇帝服装的“礼服”继承传统样式。“常服”用“乌纱折上巾”和“龙袍”,“乌纱折上斤”的圆领高领后双角向上竖起,袍为黄色绫罗制作,盘领窄袖,襟间绣团龙纹,袖绣翟纹,裙左右绣十二章纹。

从另一方面看,“天人合一”还表现为朴素的形式,原因是天的本性是“尚质”。质就是质朴无华,保持本性不加装饰。《礼记・效特性》“郊之祭也,扫地而祭,於其质也;器用陶匏,以像天地之性也。”敬畏天神,并使自己与天相暗暗吻合,祭天的器物和祭品的朴实与天子的天之服的精美暗暗相合。

三、“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设计艺术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影响是具体的。中国古代的设计艺术产品,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物化载体。在中国古代工艺品设计中,工匠们将自然物质的性质与人的思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大自然赋予了原材料自然物性。

比如屏风,古时建筑物内部的一种家具,具有古朴雅致的情趣。屏风经过发展,从宫廷普及到民间。屏风起到分隔、美化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浑然一体,呈现出一种和谐,是天工与人工完美结合的产物。又如,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砚是古人书案上不可缺少之文具。自然是设计的“巧思”之源,探究中国砚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研磨器,研的材料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也有不同。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浓缩了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信息。

四、“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设计中的发展

绿色设计、生态设计是“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的拓展。对于具有5000年历史文化的中国而言,过度的工业化会给城市带来很多压力。在笔者看来,“设计”作为连接精神文化和物质文明的桥梁,在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创造理想的社会环境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天人合一”设计思想在现代和未来将走向民众,它必将与人类生活紧密结合。

结语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特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思想主张的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是富有东方特色的设计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今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②赵克理.顺天造物[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54.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中职会计;技能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2-

一、中职教育应重视技能教育:

(一)技能教学,符合社会需求

“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才”,已成为我校学生的座右铭,全体师生也日益重视技能训练。评价一所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的指标是学生的就业率、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就业率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中职校要想在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培养的学生要能够符合企业的需要,学生毕业就能顶岗。

会计是一门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专业性和理论性都很强的应用学科,它有一套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操作方法,操作性强。作为中职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普遍因数学、英语成绩不好而无缘上普高。对于他们来说,会计的理论知识太抽象了。因此会计教学,除了要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同时学生还应学会各项操作技能和技巧,两者相结合才能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促进其实际技能的提高。

(二)提高技能,实现培养目标

会计学科的操作性要求高,仅仅依靠理论教学远远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会计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点钞和验钞技术,传票翻打技术,识别和填制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会计凭证的整理和装订,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会计实践性教学训练方式,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可以弥补会计理论教学的不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随着提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实现中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技能教学应贯穿在会计课教学中:

财务会计岗位是企业的核心部门:重要性、特殊性,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出于自身的安全考虑 ,学生利用顶岗实习来获取会计专业技能已变得不现实。但用人单位却越来越强调学生熟练的实务操作能力,他们理想的员工—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业务素质(熟练地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具备良好会计职业道德。以“校内模拟实训为主,社会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会计技能的较好方式,各个中职校已普遍新建了财经实训室,利用财经实训室进行仿真训练,提高学生的业务能力。因此目前课堂仍然是学生掌握会计专业技能,形成会计实践能力主要的阵地,在会计课中应贯穿技能教学。

(一) 提供实物,介绍会计核算流程

提到会计,人们就会联想到账房先生,会计不就是记账、算账和报账。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职能也在不断的发展,但会计的基本职能还是核算和监督,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障,因此会计核算的学习还是最基础最关键的。上会计课伊始,就将我们的学生带到财经实训室参观,参观实训室的设备,高二的学长向学弟和学妹展示他们进行手工记账的工具(包括具体的文具、仿真的原始凭证、装订好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会计的工作的环境,对会计具体的工作内容有了直观的感受。因为会计的相关信息需要借助这些实物载体得到实现,这对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单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利用电算化软件工作。但许多学生毕业后不能进入会计角色,无法顶岗的很重要原因是不了解会计核算流程,不了解会计核算流程中的会计分工。因为在用友T3软件下,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都是由财务软件自动生成的,如果记账凭证填制后没有审核是不能登账的,制单和审核不能是同一个人等等,(原因是刚毕业的学生不了解账证之间、账账之间以及账簿之间的关系)。从学生接触会计课开始,就可以清楚为学生介绍最基本的会计核算程序----记账凭证核算程序: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使学生初步了解会计核算流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会计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理论和实践同步,提高技能

会计实训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只有借助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会计的实训课,我校开设的是《中小企业实训》,安排在基础会计课学习后,高二的时候才开设。主要是模拟工业企业一个月的40-50笔的经济业务来进行学习会计核算流程。这时候进行会计实训,对老师和学生都是带来一定的难度,学生基本将高一学习的基础会计还给了老师,老师需要重新复习,唤起学生记忆后进行实训,效率低。因此,在进行基础会计课程的学习时,我就对课程顺序进行重新整合,学习完会计要素和复式记账后,就开始学习经济业务的核算,此时主要是通过文字形式来介绍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进行学习,等学习到记账凭证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将各种原始凭证的格式和填制方法进行传授,并提供真凭证让学生来识别经济业务,并对经济业务编制先会计分录,老师检查正确后,再填到记账凭证上,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使学生学会了填制凭证。老师还可以有针对性性选择一些错误的凭证让学生进行审核,引导学生找出凭证中出错的地方,如何填制才是正确的,并请学生更正。在如此的训练中学生对经济业务的核算掌握很清楚,并且单证填制能力也得到提升。因此在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课程中教学中,学完相应的知识点也就应该进行分阶段实训,提高学生的技能。等学生再学习中小企业实训时,主要就可以进行分岗位进行实训,进行集中实训。

(三) 实践课短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设计有情节的实践课短剧。会计人员主要负责对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如实的进行反馈,而其提供的信息又会影响到相关信息使用者。因此在实践课设计情景剧时,主要利用会计岗位以及各岗位的职责进行设计,将会计岗位设计成不同的角色,将会计核算流程以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现,设计不同的情节来展现会计岗位的工作。没有扮演的同学要负责点评扮演角色的同学表演是否到位,表演好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每次表演都要投票选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点评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老师进行最后总结。原来抽象的流程图动了起来,学习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学生因为要扮演角色就会认真地学习会计核算流程,认真学习各会计岗位的职责。例如在学习“其他应收款”核算时,设计预借差旅费、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的短剧。短剧涉及到,学生要填写借据,找相应的主管审批后再到财务部门预支差旅费,出差回来,要对发票、车票等原始单据的整理,填写报销差旅费申请表,有关人员审批,报销差旅费,通过整个流程的表演,学生对各岗位会计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就熟记于心了。并且通过扮演个性色彩的会计人员,课堂活泼生动,寓教于乐。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掌握了专业技能,也锻炼了学生的创作水平,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分工协调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三、会计技能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 改革考试评价标准:

1.增加技能考核的比重。会计的培养目标已转化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目前会计考试主要还是以笔试为主,试卷中理论部分占绝对的比重,主要考核学生识记,不能检测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应对原来的考试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改革,应将理论知识部分的比重缩小,加大技能考核的比重,增加实操,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业务题不能只考会计分录了,需要考学生填凭证,登账、更改错账,结账,考核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

2.注重过程性考核。原来的考试,平常成绩比例小,期末成绩占绝对的比重,学生平常不读书,期末只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重点复习也就能顺利过关,这滋生了许多同学的惰性,打击了了平常努力用功学习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了他们心里不平衡。要想考试过关,期末用功就够。因此,我校改革了会计课程的评价,采用综合性的评价,加强过程性考核。总分100分,包括过程性评价80分,包括(出勤评价10分,课堂表现20分,作业小测20分,模块评价考核30分);终结性评价20分(期末考核20分)。因为将80%考核比重将放在日常的检查上,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学生也开始重视平常学习过程,重视日常的积累,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终身学习。

(二)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1.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专业知识的先行者。技能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技能水平也影响学生的技能水平。教师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才可能给学生一杯水。21世纪是知识不断更新飞速发展的时代,会计也不例外。会计理论不断丰富,会计方法不断更新,会计实务越来越复杂。会计教师要及时充电,及时学习,及时将最新的理论,最适用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2.教师下到企业去,拥有一线经验。大多会计教师经过高等教育,从大学直接到职业学校,是从校门到校门,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经验相对欠缺。在教学中讲授会计实务时,凭借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凭借自己的主观感受为学生讲解会计实务,因为是纸上谈兵,难免会底气不足,教学效果欠佳。会计老师要走出校门,下企业实践,尽可能兼职。这样会计教师既是教师又是会计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一线的经验,指导学生技能才会有的放矢,有条不紊,教学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

四、总结

现在,各中职校都普遍重视会计的技能教学。如火如荼开展的中职校的技能赛,可以展现学校和学生的风采,学校可多利用技能赛的契机,了解企业的对会计人员需求的变化,对各校的会计专业开设的科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技能培训方面多投入些,实训室设备软件多完善些,培训的教材能更实用。要以应用型为导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社会欢迎,企业喜欢。

参考文献

[1]张秀兰.将实训实践贯穿于会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9).

[2]陈立群.关于体验式教学的几个问题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5).

[3]韩延林.中职会计技能培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教师.2012.(3).

[4]何堂飞.中职学生会计职业技能标准及提高方法探讨[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6).

篇5

《浪游记快》是《浮生六记》里面的第四卷。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清朝王韬的妻兄杨引传在苏州的冷摊上发现《浮生六记》的残稿,只有四卷,交给当时在上海主持申报闻尊阁的王韬,以活字板刊行于1877年。“浮生”二字典出李白诗《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赢余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的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作品描述了作者和妻子陈芸情投意合,想要过一种布衣蔬食而从事艺术的生活,由于封建礼教的压迫与贫困生活的煎熬,终至理想破灭。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清代名士冒襄悼念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佳作《影梅庵忆语》。

篇6

然而,在成绩的背后,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当代中医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中医前辈感慨:“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也许不出50年,中医不需要被别人取消,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1.1忽视中医文化传承

中医不仅是一门临床实用医学,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明清以前的西医相对滞后,也很少传入中国,对中医的影响甚小,老百姓生病了基本都是用中医进行治疗的。而且,这一时期的中医师终生接受的几乎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诸如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儒释道文化都有较深的认知。俗谓“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由儒从医者、由官业医者不胜枚举。古代还有“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之说,更是形象地道出了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的事实,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目前中医院校教育普遍忽视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缺课”,中医文化的欠缺,对中医的传承非常不利。不少中医院校淡化中医经典著作的传授,四大经典课时越来越少,有的院校将四大经典合为一门课程,甚至将其作为选修课。而介绍中医文化的《医古文》、《中医各家学说》等课程往往都是选修课,对中医名家经验的传授更少,加之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能动性较低,导致学生中医文化底蕴不足,知识面不广,对中医缺乏深厚的感情。

1.2西医模式指导下的中西医结合教学模式

中医与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模式,二者在起源、思维方式、诊疗手段等方面都有不同,二者各有优势与不足。我们所从事的中西医结合,初衷是将中医与西医统一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医学模式,使学生“既中又西”,充分利用中西医各自优势,更好地诊疗疾病。然而,课程设置上,中医课程日趋淡化。很多中医院校的西医课程往往占一半以上,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英语、计算机等其他课程又占去不少课时。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本意是培养具备相当临床经验及科研水平的复合型高级中医人才。但是,目前的培养模式过于注重科研能力的培育,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不再是中医理论、临床技能及科研水平的综合能力,只要能申请课题、发高质量文章(最好是SCI),学生就能顺利毕业、找到好工作,甭管你会不会看病。在这种氛围下,为了完成课题、毕业、就业,学生不得不将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实验室中,导师为了个人职称也往往忽视学生的中医理论及临床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真正用于学习中医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中医院校的研究生,学习中医短则7年,长则11年,却往往不能独立应诊,可谓药不识几味,方没记几个,中医不曾精通,西医有些糊涂。正是由于中西医结合的观念、方法及标准完全是按照西医的一套,其结果只能是中医教育的西化、中医科研全盘西化。

1.3缺乏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

中医的传授,需要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师,在其悉心指导下,学生才能逐步掌握中医理论精髓,逐步学会应用这些临床经验。在院校教育方面,主要通过机械性记忆去消化前人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难以有机地结合并融为一体。而且,目前高等中医院校的教师,往往研究生出身,理论、科研有余,临床经验非常有限,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忙于科研、职称晋升,教学热情不足。在临床实践方面,目前各级中医院临床诊疗的西医化现象非常普遍,病房基本都是西医的一套,门诊应用中医思维进行的诊疗行为也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些都导致学生在早年的临床工作适应性较差。

1.4中医药人才就业难

中医院校学生就业困难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任何一门技术、学科的招生,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对于学生则是找到比较合适的工作。中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往往不尽人意,因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只能在中医院、西医院的中医科以及中医诊所从事医疗工作,而上述机构的规模相较西医院来说要小很多,又因为近些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得供远大于需。加之中医院校的学生存在“中不中,西不西,科研又一般”的普遍问题,很多西医院(包括相当一部分中医院)宁肯要西医的本科生,也不要中医的研究生。这种尴尬局面又反过来影响了学生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信心和信念,使得不少学生被迫研究生改上其他专业,甚至转行。

二、应对策略

当前高等中医院校出现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问题的前提是了解问题的在哪里,正如医生治病需要了解患者所患疾病及其特点一样。

2.1摒弃“中医是伪科学”的观念,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

绵延几千年的中医,为中国人民的健康、民族的繁衍不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中国近代一百余年的屈辱历史,中国人对自我民族的认同越来越低,对中国传统文化日趋抵制,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当然也不例外。从1879年的经学大师俞樾第一次明确提出废止中医,到北洋政府第一次以“政府”的名义提出废止中医,直至今日的某些人,一次次的“废止中医”之风席卷中国大地,中医药非但没有烟消云散地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迸发出勃勃生机。为什么?源于几千年的中医早已根植于中国人心中,源于中医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面对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面对“中医是否科学”的不断质疑,面对一次次“废止中医”浪潮,中医应该怎样应对呢?笔者以为,当前中医的当务之急不是用现代科学知识来证实自己是否“科学”,不是用还原论的方法来寻找中医的物质基础,而是要集中精力、认真地去研究如何提高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临床疗效。对于人类健康而言,“科学”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临床疗效才是检验医学的标准。“科学”的医疗手段可以用,“非科学”的医疗手段只要能治病为何不拿来用?中医几千年的临床经验早已证实的理、法、方、药,经历了无数病人的临床实践,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在积极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唯有此,作为“原创医学”的中医才能保持其永久的生命力,蓬勃发展。笔者以为,在中医药知识体系传授之前应加强中医药文化的入学教育,让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医之前,首先补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如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中医药典故、中西医文化比较等课程,既能使学生从源头认识中医、接受中医,又能使其在比较中、西医不同中培养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

2.2优化中医课程,突出中医特色,兼顾西医知识

现在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是盲目效仿西医院校的。相对于古人,当代人学习中医要困难许多。从小学至中学,学生一直接受着数、理、化知识,人们早已习惯唯物的、科学的事物。进入中医院校后,突兀地接受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经络循行等知识,一时之间不觉一头雾水,晕头转向。不仅如此,中医院校的学生还要学习诸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内科学》等西医课程,而且其比例逐渐增多。中医是高度抽象的、模糊的,西医是高度直观的、细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在中医初学者的头脑里不断斗争,使得初学者往往不知所措,大有“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之势。早在1962年,北京中医学院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任应秋、李重生5位老中医就当时中医教育及毕业生所存在的问题,向卫生部递交了《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这就是现代中医教育史上的“五老上书”。五老认为:“中医学院培养目标是高级中医师”,“中医学院加西医课,其目的在于:使现代中医师具备一些自然科学和西医学的基本知识,为将来医学科学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这是必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在保证学好中医的前提下加西医课。”50年前,中医院校还有相当一批诸如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等老中医,中医老师一般都是临床医生,有相当丰富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基本也没什么科研压力,加之当时的社会风气比较朴实,老师往往以授课传道为主。所以,当时的学生相比于现在的学生,其中医功底要扎实很多,即便这样,5位老中医还是,其目的就是“必须在保证学好中医的前提下加西医课”。因此,当前高等中医院校更应加强学生的中医学习力度,在课程设置上要遵循中医自身的规律和理论体系,不能面面俱到,需突出中医特色,增加传统中医课程,特别是加大中医四大经典等课程及名中医经验的传授。

2.3维持适度规模,加大师承教育力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招生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中医院校发展的两个重要瓶颈。一方面,高校扩招虽然从某种程度促进了学校发展,为社会培养相关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需求的限制,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在当今医疗环境中,中医早已从绝对主导地位逐渐演变为从属地位,地位的转变必然使得其需求有所改变。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中医院校应正视现实,不能片面追求学校发展而盲目扩招,需维持适度规模。中医的优势在门诊,具有“简、便、廉”的优点。西医的诊疗离不开现代化的化验与检查,而中医则只需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等,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即可进行相应治疗。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对中医的需求更是逐年增长,而这个需求是对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诊疗手段的需求。而传统中医诊疗的传承更多来源于中医的师带徒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并重视师带徒模式。可喜的是,目前国家已意识到传统师带徒模式的重要性,不少中医院校已经开始将师带徒引进日常教学。今后,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大师带徒教育的力度,摸索新时期下师带徒的新模式,努力为社会培养既具备现代医学知识的医学人才,更具有传统中医诊疗能力的高级中医师。

三、结语

篇7

    中医与京剧、书法、武术并称“四大国粹”,中医药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作为基层中医医院可根据群众的需求,结合本地实际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推动中医药的业务不断发展,巩固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成果,掀起中医药事业发展热潮,以利提升中医药业务技术水平,开创中医药工作新的局面,同时造福社会。基层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工作的基础和动力,在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底子簿、基础差、起步晚,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一些难点和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组织保障,政策引领,明确重点,统筹兼顾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医院须成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挂帅,由专人具体负责,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评审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具体计划和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针对继往进展慢、内容少、投入低、特色差、措施弱等情况,强调“三个重点”,做到“四个坚持”。“三个重点是”:培育医院核心、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优化医院环境形象;“四个坚持”是:一是坚持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二是坚持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努力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三是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现状、人员、资金、设备、程序、范围、方式方法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四是坚持紧紧围绕医院业务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水平的提高。

    2 多措并举,扩大宣传,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几千年来人民群众在认识生命、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形成了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基础、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的指导原则和以人为本、大医精诚的核心价值。从实践来看,中医药文化建设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关系到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理解与支持,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中医医院是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更应当从传承发展中医文化的高度,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基层中医医院可以结合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下,扩大宣传,加大中医药文化建设力度,以中医药政策、理论、技术、演变、特色、成果等为内容,院内采取图板、视频、讲座、带教、参观、自学、培训等形式,院外采取城乡义诊、电视专题、知识竞赛、对口支援、理论培训、技术推广、发送资料等形式,丰富内容,形式多样,长期宣教,力求实效。

    3 充分做好三项工作,努力夺取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新成果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了基层中医医院更加光荣的、艰巨的历史使命,必须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让中医药事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得到新的更大的发展。为烘托中医氛围,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需长期侧重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普遍认为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可以概括为“仁、和、精、诚”4个字,即: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可把这些理念融入到医院发展规划、院训、院歌、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员工手册》、医院管理及环境形象建设的方方面面,并以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活动;二是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业务建设。主要是招聘中医药院校毕业生,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创办中医特色学科,鼓励中医传承创新,设立中医发展基金,购置中医诊疗设备等,不断探索和完善诊疗行为、医患关系、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三是在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上注意突出中医药元素,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在院内显着位置布展华佗、李时珍、扁鹊、张仲景等中医药先辈的图像资料、中医名家名言警句、院训、院歌、中医药防病治病图板等,并向群众制发宣传图册资料;在新院建设上可与设计单位一起进行了整体筹划,在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医院标识等方面,以彰显中医药文化为主线。

    总之,中医药文化建设需要有良好的内外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需要加强组织,统筹协调,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细化要求;同时,基层中医医院应在中医药的文化建设及业务发展上积极发挥龙头作用,扶持、带动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的中医药业务的发展,使中医中药的影响更加广泛、深入。

篇8

系统与数据挖掘两大应用对中医界产生实质性贡献出发,结合案例分析,以阐述计算机对中医产生的影响。

1两大计算机技术在中医领域的应用

1.1中医相关系统

1.1.1专家系统该系统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专家解决某个领域问题的具有智能特点的计算机程序[3]。通常一个专家系统由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知识获取模块和解释接口5个基本部分组成。近10年来,专家系统虽不断向实用性、稳定性、精确性努力,但仍未形成统一、固定的模式。

中医专家系统是以中医专家诊疗规律的逻辑思维过程为程序基础,通过数据处理和逻辑推理,模拟中医专家完成临床诊断治病的过程。自20世纪70年代第一个中医专家系统问世以来[4],已有遍及中医内、外、妇、儿、五官及针灸等领域超过300个专家系统[5]。中医相关系统的研制经历了由初期的转向中期的低潮、后期缓慢发展的状态,研究模型主要涉及辨证,较少研究组方[6]。为了不让中医专家系统自此停滞以致消失,一些研究人员努力在原有基础上寻找突破口,力求突破发展的瓶颈。

杨氏等[7]提出用基于案例的解释来生成诊断结果的解释性说明及辅助构建基本案例的新思路,相比传统的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诊疗专家系统,改进的系统可以适应不确定、不完全的知识表示;并详细介绍了两个核心的基本结构,即案例提取网和案例提取算法。案例提取网能有效解决知识获取瓶颈的缺陷,系统可以自动推理疾病的种类不再局限,同时案例可以修正和学习的功能改善了以往知识库中知识不能自动获取和学习的不足。

有学者为了解决临床多种辨证体系混用、辨证方法不统一及辨证不易掌握等问题,选择“五脏系统辨证”的辨证方法,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中医辨证的数学模型,秉承吴承玉教授的中医藏象辨证思想,开发了基于WPF设计的符合心系基础证模糊识别数学模型的一般性软件系统,力求使中医专家系统能够得到统一[8]。

侯氏等[9]提出的“网格”技术,是一个集成的计算与资源环境,具有分布性、异构性、自治性、动态性的特点。引进结合数据库网格技术和中间件技术的专家系统,能解决传统医学专家系统不能适应大规模数据密集型应用、数据异构存放的问题;并提出基于这种新技术的结构模型,为进一步开发提供思路。

吴氏[10]针对传统中医专家系统缺乏系统性、智能型、实用性、忽视中医“整体观”及需要依赖专家个人经验和信息量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软计算方法的中医智能辨证处理系统。该算法融合了多种计算模式,能模拟自然界智能系统的生化过程,对不确定、不精确、甚至不完全真值有容错处理,获得了低代价的解决方案和较好的鲁棒性(robustness)。

从上述报道可以看出,近年来的研究充分考虑了中医学科的特殊性,并从不同角度对传统专家系统进行改进,在保证系统稳定、完整及实用等基础上智能化、人性化。但因中医专家系统的知识库是各中医专家根据自己经验提供的,故知识库之间缺少统一和交互;另外,知识库中庞大、无章的数据处理问题也亟待解决。

1.1.2辨证系统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望、闻、问、切”是其中的基础核心,但传统四诊方法和辨证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难以重复性,使中医的科学性一直无法得到国际认可。因此,四诊的客观化研究是整个中医辨证体系标准化、客观化的前提。

舌象是中医证型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但舌的颜色在临床中有时很难用肉眼分清,如青紫舌,青和紫是2种不同的寒热属性,若颜色把握不当,将影响临床治疗。为此,翁氏等[11]采用色度学原理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将血瘀证舌象定量化、客观化,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照观察352例血瘀证和218例非血瘀证舌质改变,并进行舌质RBG量化观测,发现血瘀证舌的红色分量R值较非血瘀组显著降低(P<0.01),绿色分量G值2组接近(P>0.05),蓝色分量B值显著增高(P<0.01);且血瘀证舌以淡紫为多,其次为黯红、紫红。同时,还观察到RGB量值变化可以灵敏反映舌质变化,不仅便于青紫色与其他舌色的区别,也可鉴别淡紫、紫红、黯红及青紫等程度的差异。

问诊在四诊中收集的临床资料最多、最广,加上有时患者提供的资料杂乱、缺失,故较难从中提取出与疾病关系密切的信息。何氏等[12]尝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将计算机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与中医理论相结合,设计并开发研制出具有人机对话功能、人机交互功能的计算机中医问诊系统。该系统对收集的一系列临床问诊症状,通过程序分析做出初步判断,不仅能辅助临床医生治疗,也利于临床问诊的规范化。

脉诊是中医最具特色的诊疗之一,但脉诊的感知因人而异,不同的医者即使对同一位患者的脉象诊断也不同,因此很难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增加了初学者对脉诊把握的难度。为了中医脉象学的研究更科学化,王氏[13]设计了脉诊专家数据库系统,采用时域和频域(尺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脉象信号,引入时频分析和小波理论对脉象信号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对处理后的脉象信号使用模糊集理论进行分类识别、模糊神经网络技术进一步优化。该系统将现代系统理论和信号处理方法与脉象学相结合,为脉诊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出,目前除闻诊外,望诊、问诊、切诊的客观化和定量化均有所研究,对中医科学性的验证具有推动作用。另外,有学者考虑到中医有“无证可辨”的情况,利用现代CT检测技术定量诊断脂肪肝,发现脂肪肝患者肝脏CT值和肝/脾CT比值与各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为临床中医辨证论治脂肪肝提供了客观依据[14]。当然,因相关技术还处于探索阶段,各系统的单一性未能体现中医“四诊合参”的辨证原则,且系统设计还需进一步完善。如上述舌诊中单凭青、紫颜色的变化判断疾病存在片面性,青紫舌虽主血气瘀滞,但亦可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某些药物或食物中毒的患者;而脉象有“春胃微弦、夏胃微钩、秋胃微毛、冬胃微石”的平脉,弦脉虽主肝胆病变、疼痛、痰饮等,亦可见于健康者。

1.2数据挖掘技术

中医属经验积累的学科,医史文献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传统的传承方式是纸质记录和口口相传,故在流传的过程中难免疏漏、误传误用、片面、丢失等。电子化的储存、记录能保证名老中医经验完整性、准确性和永久性,同时存储卡的相互拷贝能实现知识共享,使中医的传承不再保守。但仅是数据的存储还不够,中医数据量的庞大、残缺、重复、复杂造成“数据量大,知识少”的尴尬局面。数据挖掘技术能从海量、不完全、有噪声、模糊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信息和知识,减少数据的冗余性、复杂性、模糊性。该技术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常用于中医学研究的数据挖掘方法有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如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中的规律、个体化诊疗特征,提炼出蕴藏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知识等。

许氏等[15]从贝叶斯网络方法的原理与中医辨证思维的相似性出发,构建的中医辨证贝叶斯网络模型可将中医理论可视化、精确化、清晰化,同时介绍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数据预处理功能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与展望。

王氏等[16]利用“名老中医临床诊疗信息采集系统”采集了20余位名老中医的诊疗信息,病例数达600余例,诊次达2000次以上,挖掘出了众多名老中医个性及共性的病-症-证-方对应关系。

朱氏等[17]以蒋健教授诊治胃痛的有效医案为研究对象构建数据库,实现医案的存储、实时采集与数据转录功能,结合多种数据挖掘技术挖掘出蒋健教授治疗胃痛的组方用药特点。

谢氏等[18]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了李成纲治疗脱发的用药经验。该系统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采用规则分析,统计用药频次,且对组方药物中的四气五味归经进行分析,发现李成纲处方中常用的、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还通过关联规则发现其遣方用药的规律及药物的配伍关系,反推脱发的病理机制。该研究为隐性经验的挖掘创造了条件。

蒋氏等[19]从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古籍中筛选出脾胃方1355首,对方中数据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预处理后,采用聚类分析、频繁集方法,挖掘上述方剂的药物组成与病机、症状及关联规律。发现了7味核心药物、脾胃方的基本结构,以及有特殊组合关系的药对、药组和“方药证”对应关联。该研究通过对某一病种的数据挖掘,进一步验证了中医“理法方药”的合理性、科学性、前瞻性。

由上述文献可见,数据挖掘技术在理-法-方-药-症-证等关系的挖掘中不仅促进了中医药学术水平的提高,也为现代药理学提供了研究思路,为验证巩固古人理论的宏观医学和微观医学搭建了一个桥梁,如可筛选出有效方剂中的使用频率较高的方药,找出核心药对,根据经验剂量,实验提取药对的有效化学组分后,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这些组分的生物活性成分在人体内的作用情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3专家系统与数据挖掘技术的结合

当今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数据的不断循环、产生和累积,势必导致新的复杂问题的出现。虽然专家系统有一定的智能性,但不能像人类一样有思索、应变等高级处理能力。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需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发挥最大潜能。知识的自动获取是专家系统的核心,基于数据挖掘的专家系统将不再是通过从名老中医专家的经验中提取规则并将其转换为知识,而是从中医专家提供的大量数据中,通过挖掘出的知识自动获取,见图1。

图1是二者结合的第一步,虽然计算机系统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结合对于数据的处理、客观、量化有明显优势,但中医不同于其他学科,带有浓重的人文色彩,在治病诊疗的过程中需要领悟性、灵活性、技巧性,需要不断尝试,与患者沟通及了解和给予人文关怀等,不能将中医完全客观化、指标化。因此,可以引进类似Agent更智能和人性化的技术,它具有主动性、智能性、交互性、协作性和移动性的特点,有人类的认知性,如知识、信念、意图和愿望等。理想化的是做到人与计算机之间形成同伴关系,即关键处需要有经验知识的人来解决,而可以形式化的处理则依靠计算机,见图2。

2小结

随着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中医与计算机的结合是时展的必然,计算机对中医事业的推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的出现使知识获得的步伐与数据增长速度的距离不断缩小,人类工作的有效性和时效性不断提高。但就中医而言,由于该学科具有系统性、复杂性、不确定性、模糊性、整体性等特点,如何使二者更好地结合尚存在一定争议。为此,笔者认为应在保留中医学科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多学科、多技术协同发展,以最大限度发挥中医的优势。但需注意的是,临床患者症情多变,不稳定的因素较多,因此,不能完全依赖现代技术,否则,将忽视自我经验的积累和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把握,以致影响治疗。

参考文献:

[1]杨涛,吴承玉.对“非医攻博”学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5):103-104.

[2]肖永华.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研究现状及“中医处方智能分析系统”应用前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5):1-3.

[3]胡华,黄政德,谢雪姣,等.数据挖掘技术在名老中医经验总结中的运用[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2144-2147.

[4]张德政,彭嘉宁,范红霞.中医专家系统技术综述及新系统实现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4(12):6-9.

[5]陆志平,李媛媛,魏方方,等.人工智能、专家系统与中医专家系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04,17(8):458-459.

[6]白春清.中医专家系统三十年[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2):550-552.

[7]杨健,MAXL,杨邓奇.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诊疗专家系统[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68-1770.

[8]杨涛,胡孔法,吴承玉.基于模糊逻辑的中医辨证思维训练系统的研究[C]//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第一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论文集:A集.北京,2014.

[9]侯松霞,鲁晓明.基于数据库网格的医学专家系统的研究[J].信息技术,2008,32(7):189-191

[10]吴芸.基于软计算方法的中医智能辨证处理系统[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8,16(2):50-55.

[11]翁维良,黄世敬,洪尚杓.运用“中医舌诊专家系统”对血瘀证舌质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0):58-61.

[12]何建成,王文武,丁宏娟.计算机中医问诊系统的开发与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9):2370-2372.

[13]王燕.中医脉象客观定量化理论方法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1):118-122.

[14]王凌云,费新应.CT定量诊断与脂肪肝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研究探讨[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5):17-18.

[15]许朝霞,王忆勤,颜建军.贝叶斯网络在中医辨证研究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2):77-79.

[16]王映辉,刘保延.名老中医诊疗信息基础数据仓库与挖掘平台的建立[C]//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药工程分会.第三届国际中医药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2006.

[17]朱蕾蕾,孙继佳,金采映,等.基于数据库及数据挖掘的中医医案方法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0):2888-2893.

[18]谢青,田亚婷.基于中医辅助系统分析李成纲治疗脱发用药特点[J].山西中医,2014,30(9):53-55.

[19]蒋永光,李力,李认书,等.中医脾胃方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试验[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3,5(3):33-37.

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 文化差异 应对措施

一、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差异

(1)什么是文化差异。经济全球化为企业进行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拥有了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而在国际贸易中,许多有实力的公司在国际营销中失利,其主要原因不在于资本和技术,而是缺乏对当地文化的理解,忽视了文化差异对贸易与交往的影响。文化环境是极其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语言与文化差异往往成为国际贸易中跨文化交流的无形壁垒。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历史的积淀,同时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特质的一种载体。虽然历史的进程中不同文化也相互影响和渗透,但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却依然保持了各自独特的一面。因此,文化具有差异性,一种文化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东西,对于其他文化来说就可能并不会受到如此的重视。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和深入,文化差异的影响也越发地突显。世界贸易中文化差异的存在已影响到国际间的贸易活动。

(2)文化差异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从国际贸易理论上看,由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推导出的文化差异性恰好在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中找到了生存的空间。比较就是差异性,是独特性,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客体在某一方面进行的对比,有差异性或独特性才有可比之处。优势说明比较客体在该对比层面上的强势地位。因为差异的存在,才有了交换的需要。文化的民族性产生了横向上的差异,在强烈的文化差异下,人们产生了对异域文化的需求,即希望从外来文化中获取本民族文化中稀缺的元素以满足自己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需要。文化的时代性产生了纵向相对性,因为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交流中不断融合新的内容,形成新的文化,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

二、文化差异的类型及其影响

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差异体现在文化构成要素的各个层面。具体说来,这些文化层面包括特定社会的意识形态、组织结构及制度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意识形态方面即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哲学、宗教等。不同国家由于历史传承和文明演绎的差异,在意识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别,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的主要方面甚至是对立的,这些都形成了国际贸易特有的文化氛围。能否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氛围是国际贸易成败的关键,因为人们的购买行为是由需求决定的,需求是受文化背景制约的。在贸易中,不能很好把握文化环境的特点和消费者的需求,其国际贸易活动就难以展开。可见,文化差异已影响到国际间的贸易活动。文化差异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语言的差异。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而又普遍的社会现象。语言是文化的根本,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开展国际间的贸易活动,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转换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了不同语言之间交流转换的困难,从而影响到了国际商务交往。

(2)宗教的差异。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它包括指导思想、组织、行动、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宗教是一种对社群所认知的主宰的崇拜和文化风俗的教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自从人类成为一种群体活动的生物,成为具有社会性的群体以来,宗教就是作为具有培养和加强人的社会性作用的一种重要的社会行为而成为社会的必需。因此作为意识形态层面的宗教,也对国际贸易的运行产生影响。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如日本人多信奉神道教,阿拉伯国家多信奉伊斯兰教,英国人绝大多数信奉基督教。

(3)社会习惯的差异。社会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不仅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价值观,而且会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思维模式。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带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一个成熟的跨国公司必定是一个了解目标国文化的公司,一个注重文化差异的公司。

(4)政治哲学的差异。政治是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产生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政治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和作用。国际贸易由于是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开展的,因此必然要受到政治哲学的影响和作用。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政治因素不同,对商品的包装材料、结构、图案以及文字标识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只有认识到政治上的不同,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促进外贸出口。

(5)社会结构的差异。社会结构是某一社会制度的基本成分之间有组织的关系。社会结构极大地影响着国际贸易的运行和跨国公司的目标市场定位。一个社会中的支出结构方面,各个阶层存在着明显的区分。比如中产阶级上层,他们很少在食物、医疗服务、招待客人方面节省开支,去国外观光旅游及教育旅行也无疑是属于上层人士的支出,建筑或购买房屋、成年人健康服务及教育服务则属于上层及中层人士。因此,开展国际贸易活动一定要准确把握目标市场的社会等级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的生产,使用不同的营销策略。

(6)教育的差异。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分支,通过改变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或营销方式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如果一国国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和程度较低,则其比较优势更多地向劳动力密集型倾斜。若一国重视教育,公民受教育水平较高,则该国技术先进、创新能力强,比较优势主要为技术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

三、应对国际贸易中文化差异的思考

文化差异在国际贸易中普遍存在,这是正常、不可避免的现象。我国企业在进行国际经济贸易时应正视它、承认它的存在,不该回避或者对其不闻不问。与此同时,要想方设法寻找能够减少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损失。企业应积极采取方式解决并寻找本土市场与海外市场的差异,创造出新的体制或产品来支撑企业的发展。企业应把文化差异作为一种挑战,是与其他企业竞争的绝对优势,不断地探讨文化差异,并使文化差异这一劣势转化为给企业带来收益的机会。

(1)培养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换言之,反映国际贸易者本土文化的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了。国际化的企业运作的各个环节,如国际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等都需要较高的跨文化意识。因此,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必须拥有基本的跨文化意识。

(2)掌握跨文化商务技巧。跨文化商务交往中应当具备的能力有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这些能力与国际贸易的成功与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这些能力需要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练,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在职培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应该加强相关能力的培训;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商务人才来说,应加强跨文化商务交往意识的培养,同时学校应提供相关的课程以及实践机会。

(3)在策略制定上注重文化的融合。一个跨国公司跨国投资经营时,往往需要融合三种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企业的文化。只有注重文化的融合,才能深入地适应市场,进而拓展市场。如果一个国家把自己的文化生搬硬套的移过来,不能融入当地的文化风俗、道德观念,那么注定他的企业、他的产品将会被逐出这个国家的市场。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企业应在进入他国市场时考虑到文化本土性的特点,将自己企业很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当中,使自己的企业符合他国市场的需求。

(4)加强文化交流与展示。为了消除文化差异,最宏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建立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组织和文化交流中心,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和交流,以消除观念、习惯、语言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贸易阻碍。文化是有传统的,但它也是可以交流的,高层次的文化也是易于被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接受的。只要人们不懈努力,文化大融合的一天终究会到来。通过文化展览的成功举办,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一定会加深,更会增加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喜爱,最后带动中国产品在世界贸易中销量的上升。

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国公司越来越多,这意味着企业更需要跨文化的管理,为进一步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发展,促进贸易环境法制化、规范化,我们应进行国际性的文化展示与交流,在国际贸易策略制定上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进行多种方式的文化培训,培养跨文化管理人才。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经济、文化日益互为一体,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越发凸显。离开了文化,我们就很难说明许多贸易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不能去把握贸易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篇10

2008年的世界艺术市场瞬息间阴云密布,错愕之余,人们带着些许恐慌和希冀观望着2009年艺术市场与金融海啸的又一场搏击。可就目前的数据指标来看,2009年世界艺术市场第一季度延续了去年持续走低的趋势,艺术品流拍率为37%,市场指数与去年同比更是下降了10%,特别是对当代艺术的资本介入,信心的匮乏和投资疲惫显而易见。当代艺术这位曾经的市场宠儿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随时有可能为自己的“失势”付出代价。就连英国炙手可热的“天价”艺术家达明・赫斯特也表示愿意降低价格出售艺术品,更通过裁减助手,锐减投入来应对危机。当代艺术似乎走向了一条死胡同,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以前的市场“食物链”正在瓦解,新的标准和秩序蓄势待发!

铺天盖地的各种展览和节节攀升的成交价格应该是当代艺术给我们留下的最红火的记忆,现如今繁华褪尽,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责任完全归咎于金融风暴的到来,毕竟当代艺术的火爆场面很大程度上是市场资本运作打造出来的“泡沫”奇迹,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中国当代艺术从一开始就不是循序渐进地发展壮大起来的,它本身潜在的弊端才是它的痛绞所在。

金融危机无疑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一记当头棒,资本的流动性急剧下滑,艺术收藏紧缩,藏家对于艺术品的价值评判和投资回报的估算也更加理性和慎重。这一切都在说明,跟风式的投资浪潮告一段落,资本在利用艺术的高回报谋求暴利受挫后,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艺术市场的各个环节,或者说,资本信任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有意识地影响到艺术品市场的结构调整。

艺术投资资本的价值持久性有多大保证?已经成为测评风险指数的风向标,而金融危机之前建立的收藏体系和操作模式受到了空前的质疑和挑战。以中国当代艺术的资本介入为例,长期以来主导中国当代艺术的尖端和主要消费群是来自西方的资本收藏,一方面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以追逐利益作为最终目的,像炒股票一样疯狂地涌进当代艺术市场,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实现资本的最大化,把当代艺术品视为他们获得财富的一块中间跳板。鉴于这样的不良资本占据了当代艺术消费的很大比例,所以金融危机发生之前艺术市场泡沫化现象愈演愈烈。另一方面,由于西方资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深度介入,致使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权旁落。西方资本夹带着政治、经济,抑或是文化等因素深入地干预到市场当中,确立符合他们价值标准和利益要求的“游戏规则”,但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这个“阴谋”正在一步步走向解体,从纽约到香港,从香港到内地,艺术市场的信号像是引燃的导火索顺着金融产业链条一路传入中国,当年由叱咤当代艺术的风云人物所创作的,被西方解读为饱含中国当代精神的“符号”作品纷纷陷入信任危机,有的甚至已经被拉入了洗牌的“黑名单”。透过这些表面现象,我们不得不正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今天,资本与市场的作用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既然无法绕开,那么关键就在于如何对待和引导。

其实“市场”并不可怕,它也不像有些过激者认为的那样,是致使艺术庸俗化、偏离学术、惟金钱是举的罪魁祸首;相反,由于市场的建立,吸引了资本的介入,一定程度上给中国当年的艺术环境激起了许多智慧的浪花,这才有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蓬勃发展,尽管这其间泥沙俱下,但艺术史总会为具有学术贡献和创新价值的精品留下一席之地。关键在于如何引导资本,使其关注艺术的长远利益,推动学术发展;规避其由于自身价值评判的失误和逐利性而作出错误的风险判断,助长恶俗之风泛滥。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很大的难点就是艺术市场生态系统内部分工不明确、定位模糊、结构混乱。由于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发展一直没有达到西方的成熟程度,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画廊、拍卖行等艺术机构间存在衔接断层,越界干预的事情时有发生,这种局面极其不利于当代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只有保持当代艺术市场整个“生态系统”各个运作环节各司其职,各行其责,捋顺产业链上的每一个零件,才能确保资本的流通顺畅,最终导向正途。

中国当代艺术的另一个潜在弊端在于,时至今日,仍然没有建立起符合“中国当代精神”的艺术价值体系。此前对当代艺术价值体系的认识无外乎两种态度:其一是偷换概念,直接把西方标准“拿来主义”。这部分艺术家、批评家基于对传统的反叛,大肆鼓吹中国当代艺术“本该如此”,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受到了西方资本欢迎,市场效益明显。因为西方资本在流入同时,也在积极寻找中国当代艺术的切入口,西方本位的思维定势和审美趣味必然会影响他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这时“中国符号”和延承于西方的“波谱”“艳俗”之风自然成为这些缺乏引导的外来资本的首选。但以西方价值判断取代价值框架体系的做法只能一时受惠于市场,因循此路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必将沦为这种所谓“价值”的牵线木偶。金融危机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冲击就是明例,由于西方资本占据中国当代艺术成交量的重要额度,通过对资本投入不断增加的数据分析,市场对艺术家发出信号,周而复始,就形成了2008年前艺术市场急速膨胀,全线飘红,但作品整体趋同,审美格调低俗的堪忧局面。这也应验了许多批评家、理论家反复重申的作品必须具备“大灵魂”“灵魂”“精神指向”“思想深度”等问题的现实意义,但值得一提的是,在缺失资本深度介入和合作的前提下,这些呼声也只能停留在学术层面,很难引起当代艺术实质性的转变。

与之不同的第二种态度是由于学术研究的薄弱,对于创建具有独立方法论的当代艺术价值体系缺乏自信。的确,中国的艺术教育制度长期以来都在沿用西方的艺术教育模式和思想体系,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更多是从传统入手,理论讲授,对于当代艺术虽有部分学校涉及,但始终还徘徊于浅层面的摸索式教学,没有严谨的艺术价值判断作为参照系。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特殊艺术环境的国家,绝大多数艺术家都和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他们投入到当代艺术创作的洪潮之时,这些问题就突出地暴露出来。必须承认建构具有“中国当代精神”的艺术价值体系确实有很大难度,但难不代表不可能,尽管追逐理想的过程充满艰辛,但在一个很高的目标和视角引导之下所呈现的创作局面,是经得起反复的学术考证和市场价值持久性测评的。

从上述分析来看,除了金融危机的外力作用,中国当代艺术自身的诟病才是制约其发展的根源。不破不立!是时候让资本控制者和某些艺术家为自己的投机行为买单了,同时也给“头脑发热”的中国当代艺术泼上一盆冷水,但更重要的是处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又一个转捩点上,我们该做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呢?继续任由西方充当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洗牌的幕后操盘手,按照西方藏家的口味和评判标准推出形形的展览,乞求金融危机永远不要重演;还是积极参与、支持具有学术针对性、精神价值思考的展览和论坛,不断厘清中国当代艺术价值体系的轮廓,重新掌握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主导权?答案无质可否,中国当代艺术的出路惟有选择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