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克家的诗范文
时间:2023-04-12 10:39: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臧克家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臧克家从小就喜爱古典诗词和民歌。1930—1934年在国立山东大学读书期间,在新诗创作上曾得到著名诗人闻一多的鼓励和帮助。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自此不断有著作问世,先后出版了《老马》、《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从军行》、《春风集》、《欢呼集》、《今昔吟》等数十部诗集,另有《学诗断想》等著作问世。
1937年后,诗人曾在战时文化工作团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等处从事诗歌创作。抗战胜利后在上海任《侨声报》文艺副刊、《文讯》月刊、《创造诗丛》主编。解放后担任过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
振臂犹堪共一呼
年过八旬后的臧克家仍不服老,更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他说道:“诗人老去诗情在,振臂犹堪共一呼。”在他认为重要的问题上,如文艺作品的社会功能、中学生读诗、学诗问题,旧体诗的“中兴”、“希望工程”,他都会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对之关心、“发声”。而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对邓颖超遗言的真诚礼赞与“振臂一呼”。
1992年邓颖超逝世后,中央按照邓颖超的要求公布了她的七条遗言,这些遗言的主要内容是:
·遗体解剖后火化;
·骨灰不保留,撒掉:
·不搞遗体告别;
·不开追悼会;
·公布这些要求,作为已逝世的消息;
·所住房舍,原同共住的,万勿搞什么故居和纪念等;
·勿对亲属照顾。
臧克家读罢邓颖超的七条遗言,心潮涌动,满怀深情地挥毫写下了《遗言动人心》一文刊于1992年7月24日《人民日报》),其中写道:邓大姐功绩大,人品高,如一泓清水,清澈见底,心中只有人民,唯独没自己。她的七条遗言,是最动人、最朴素、最概要、最传神的自我写照;对他人则会起到巨大的震撼作用,因为:“它(指遗言),是一座丰碑,鼓舞人向高处攀登;它,是一面镜子,让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同志照照自己;它,是一副去污剂,使尘垢消而清白出;它,是一则万金难买的传之后代的箴言。”
诗人这一“呼”,真是“吟起来动听,读起来动情”。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的一颗是非分明、为国为民的公心与爱心!
多病但长寿
诗人平生少娱乐。琴棋、扑克、麻将等都不沾边,几十年里他只看过几场电影,球赛也是不敢问津的,原因是他素来体质差,毛病多,怕强烈的刺激让自己受不了。
从学生时代起,他就病不离身,什么神经官能症、美尼尔氏综合征、肺病、心脏病、脑缺血、胸腔积水……往往此去彼来或同时存在,让家人和友人担心不已。可他尽管不时地与医院打交道,却总能闯过难关,活得有滋有味,居然带病延年活到了99岁。他曾经估计:“以我现在的条件看,可以实现百岁的愿望。”遗憾的是最终离百岁还有一步之遥,但也基本上达到了既定目标。
多病之躯而能如此高寿,要归因于他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日养生之道。他自己是这样说的:
一是多读多写。诗人始终手不释卷和笔耕不止,这除了有益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外,通过不断的读写还能“去体会人生和涵养人生”。
二是散步散心。“我最喜欢散步……就是雨雪天,只要路上没结冰,打着伞也去。”每天散步三四次,每次三四十分钟,只要不卧病在床,那是雷打不动的。诗人认为,散步兼散心,就能养志。他深有体会地说道:“我能健康地生活,每天的散步功不可没哪!”
三是饮食清淡。诗人不喜欢大鱼大肉和山珍海味,不用补品,也不抽烟。因为是山东人,所以最喜欢大葱、大蒜、咸菜、花生米这“老四样”。他说:“自家饭菜最养人。如果说我的饮食有特殊之处,除了刚说过的‘老四样’外,就是每天晚上要喝一碗粥——杂粮粥:大米、小米、红豆、黑米各抓一把,夏天加绿豆,冬天加红枣,美味极了。”
4句健康歌诀
1992年,有人去拜访年已87岁的臧克家,见其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行不持杖,笔耕不辍。于是询以养生诀窍。诗人高兴地回答说,我从小多病,积60多年经验,做了4句歌诀,读给你听听:
思想大门洞开,情绪轻松愉快。锻炼、营养、药物,健康恢复快哉。
这4句歌诀是诗人在北京医院住院时所做,他这样解释:—“思想大门洞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地看待生死问题。人活着,就要努力工作,多做贡献,为人民服务。保持这种乐观态度,才能身心两健,长寿延年。反之,每天净想着名利,且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自然不会身心健康和长寿。”
说到“情绪轻松愉快”,诗人的独特见解是这样的:“人活在世上,难免有磕磕碰碰的事情,心里会感到别扭,因而情绪紧张。多年的病苦经验告诉我,应以理胜情。在任何环境里,任何情况下,都要以乐观的精神处之,使情绪轻松愉快。情绪轻松愉快才能健身,才能战胜疾病。”
诗人的“锻炼”主要是散步。他认为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锻炼方法,且不用花钱;“散步既能促进消化,又能接近群众,了解社会。”
诗人所说的“营养”就是他山东风味的日常饮食。他的老朋友姚雪垠曾这样描述:“大蒜大葱兼大饼,故乡风味赛山珍。”按照现有的医学知识,诗人如此简陋的饮食生活不足以得到充分的营养需要。可他尽管体弱多病,主要依赖“老四样”和一碗杂粮粥,却能年近百岁,真是奇事!
诗人认为,人免不了要生病,因此药物是不可缺少的。用药对症,病就能很快痊愈。自己也就会因为健康得到恢复而感到“快哉”了。
诗人还特地对人说明,第三句“锻炼”、“营养”、“药物”的顺序安排是他自己经验的结晶,对每个人都有参考价值。
篇2
大诗人臧克家在这方面是很好的榜样,与臧老认识,还源自“追星”。
我们那个年代也曾“追星”
坦率而言,我并不喜欢现在一些年轻人对“歌星”的过分追捧,虽然我们年轻时也“追星”,但追的是什么“星”呢?心中崇拜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因为他们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编织世界美丽的蓝图,功不可没;还有就是历史上的忠臣良将、英雄豪杰。其实,我与诗人臧克家的初识,就是从“追星”开始的。
曾有人说,“追星”是人类的“痼疾”,而我认为,它只不过是人生中某个特定时期的喜好罢了。儿时,我常在江南小镇寂静的夏夜,搬一把小竹椅到溪旁乘凉,呆呆地望着天空、繁星、月亮,想象着传说中的嫦娥,身旁陪伴她的白兔。这些就是我追的第一批“星”,有月亮,亦有月亮中的嫦娥。当我开始读书认字,“追星”的对象就变成了科学巨匠、文豪大家,因为那时一直痴迷的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出版界为少年儿童编译的发明家的故事、安徒生童话、儿童半角丛书、《小朋友》杂志等书刊,似懂非懂地读了不少文学名著,并沉迷其中。解放后,喜欢上了新诗,“臧克家”自然而然成了我的“新星”。
我很喜欢他的一首诗,大意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这首诗,我至今印象深刻。50年代中期,我刚到北京,作为一个医学生,考上了业余的“北京图书馆科学文艺通讯员”。一次听学术报告时,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大诗人臧克家,只是我认识人家,人家不认识我,那是初次见到他。
我与诗人臧克家成了“忘年交”
“”后期,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见到了臧老。我们“话逢知己不嫌多”,相谈甚欢,聊到他的好朋友、《诗刊》副主编徐迟时,更是心有戚戚焉,就这样,我与臧老成了“忘年交”。
有一次,我们在臧老家晚餐,像往常一样,鸡汤是不可少的。臧老的夫人郑曼知道我和徐迟都爱喝鸡汤,给我们分别端上一大碗。徐迟一边喝汤一边说,《哥德巴赫猜想》能获好评,郑曼功不可没。郑曼鼓励我,既要当好大夫,又要像徐迟那样写出好文章。
粉碎“”后,我的“文学植入科普”的理念有了实践的土壤,我时常鼓动冰心、臧克家、严文井等著名作家参加科普活动。有一次,我陪臧克家参加了“红领巾爱科学夏令营仪式”,孩子们热烈欢迎臧爷爷这位大诗人,场景很是感人。第二天,《人民日报》刊登了文章,孩子们表示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看到孩子们如此欢喜,臧老兴致勃勃地对我说:“以后,我要多参加你们的科普活动了!”此后不久,中国科普作协与香港出版界座谈《科学与未来》杂志的创办事宜,我请到的文学界的名人们也很关心科普创作。会上,大家对这本即将诞生的《科学与未来》充满信心,想请大诗人臧克家写篇文章、题个词,约稿的任务当然落在了我的头上。
当我与臧老商谈后,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题了祝贺“科学与未来”创刊的字,刊登了本文开头摄影家姚经才为他拍的那照片。他高兴地对我说,我也被你拉进了高士其同志的科学普及队伍中了。
他那颤抖的手,真像一个令人又惊又喜的惊叹号
我在主编《高士其及其作品选介》时,遇到了一个难题,就是如何从文学角度欣赏高士其的科学诗?大家说,如果请诗翁臧克家来评述,最理想不过了,但臧老是从来不写科学诗的。于是,我硬着头皮,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求”他老人家。
果不其然,他听了我的来意后,一改往日热情的、迅速表态的风格,沉默了好久。我心中直打鼓。他的夫人郑曼见此情景,像往常那样柔声细气地说:“克家,不能让宗浩大夫为难呀,现在不要说写科学诗,就是读科学诗的人也不多,我们要鼓励大家啊!”
过了一会儿,臧老终于说话了:“我在科学上是外行,为《科学与未来》杂志创刊号题字,就是我第一次涉及这个领域。现在要我来评述高士其的科学诗,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呀!”当我以为无望的时候,他突然恢复了往昔作诗的那股豪情:“好,我写!两周后,你来拿!”然后对郑曼说:“从现在起,两周内我不会客,别的事都缓一缓,集中精力先把高士其的诗看一遍,再写这篇文章。”郑曼高兴地望了我一眼说:“你放心吧,克家是说到做到的人!” 李宗浩与臧克家在交谈
两周后,我如约来到他住的东城区赵堂子胡同。郑曼对我说:“克家在等你!”臧老一见我,高兴得像个孩子见到老师似的:“我这两个星期就是读高士其的科学诗,写这篇文章,别的什么事都没有做,你可以问郑曼,现在给你交卷了,两千多字。你先看看,然后给高士其同志看,不知你们满意不满意。”
篇3
目前诗歌教学固定死板,不能发掘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师生都不太重视诗歌,双方都比较排斥诗歌。教师认为诗歌难以把握,不好教,将古典诗词与其它文言文等同起来,认为只要讲清楚字词含义,学生能将古诗翻译现代白话就可以了。现代新诗只要能读懂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学生看到诗歌就头疼,十分讨厌。就连作文考试说明中都要加一句“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在教学方法上依然像散文、小说一样分析层次,概括段意,过多、过于琐碎的分析讲解使诗歌变得没有一点趣味,原本是最富抒情意味和丰富意蕴的诗歌,却被分解得不成样子了。整个教学过程都以考试为最终目的。大部分教师都是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中考和高考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而进行的针对性教学,使整个中学语文诗歌教学极富功利性、应试性。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一向都有写诗、读诗、评诗的传统,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
2诗歌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笔者认为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2.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物质化了。商品社会带来的价值冲击,使我们在面对一个物质化的世界时变得更加现实,缺少诗意。诗人臧克家撰文分析认为,现在的文化快餐充斥文化市场,吸引了相当一部分青年读者,而传媒多样化,信息化,特别是电视文化集视觉、听觉为一体,给人以全方位的享受。青少年受其影响比较大。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李道英教授分析指出,现在的诗歌教育上,古典诗歌因其易读易背性还好一些,而新诗在内容形式和艺术上都不能迎合中学生的需求,切合不了他们的兴趣点,更是不易被他们接受。
2.2现行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考虑更多的是应试性与道德说教,过多地分析与讲解,丧失了语文的灵魂
当前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主要还是对字词句,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的分析,像一盆冰冷的水浇灭学生的情感火焰。有些教师讲诗一句一句落实不够,还要一个字一个字分析,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在这样的分析中,把诗情诗意诗韵全分析完了,更有甚者,还要用现代语法,现代修辞法去硬套,那就更是南辗北辙了。
2.3教师学识素养的贫乏
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教学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平时,语文教师对诗歌的阅读也是不多的,有时恐怕比学生还少。他们在教学时受教学参考书的影响,往往套用机械的教学流程,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切割了诗歌所蕴含的精髓、激情和韵味。
3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出路
3.1提高教师的诗歌鉴赏水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爱好诗歌,然后才能教好诗歌。从孔子讲授《诗经》到“五四”前期,中国一直重视诗歌的教育功能,(五四”以后“诗教”传统实际上难以为续)。古今文人墨客都喜欢诗歌,并能吟诗作词,我们虽不能人人会写诗,但会诵诗,会教诗,却是每位教师的必备素养之一。怎样诵诗呢,那就是一定要读出诗的节奏、重音、语速、语调和情感,这样才有抑扬顿挫之美,诗的感情也会被表达的恰如其分,对学生也有示范和陶冶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朗读具有表情达意、唤起想象、增强语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教师平时要多读诗词。读的方面要广,不只要读诗词,还要读诗词以外的文言典籍,读现实生活的大书,即了解现实社会生活。象陆游说的:“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谓“诗内功夫”,指的是熟读经史,掌握词汇、句法、声律、对偶等的诗法训练。“诗外功夫”主要是养成自己的思想、激情和理性。
3.2重视朗读
学诗歌尤其要重视朗读,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朗诵投入强烈感情,融入到诗歌当中,体会其意境。如果毫无变化,平平淡淡的朗诵,就不能通过抑扬顿挫的音节表现作品的内涵,更不能体味诗歌其它方面的美。以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第一节用五个意象写祖国“数百年”的贫穷落后,美读时,语调应偏于低沉哀婉,语速缓慢,第二节写“千百年”来希望难以实现的痛苦和悲哀。爱之愈深,责之愈切,被压抑和折磨着的情感更是炽热如火,读时,语调略高,语速略快,读出诗人激愤、急迫的心情,内心波澜起伏的变化。两个“祖国啊”,前一个可略为迂缓凝重,后一个则要提高声调,读出呼唤中的急切期待之情。第三节写焕发新的生机和希望,情绪强烈转折,从低沉到开朗,从悲哀到欢笑,要用明亮的声音和欢快的跳跃感来读。第四节写要为祖国做贡献,美读时要把握由上一节的快节奏的惊喜跳跃转为较慢节奏的深刻的思索,以及饱含深情的咏叹。美读时,教师要适当指导、点拨,学生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很容易探求诗人内心情感变化的脉络和作品的内涵。
3.3开设专题讲座
教师可以适当地开一些专题讲座,来集中讲授这些知识,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比如“意象”,首先给学生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学生读完后,思考:全诗给你什么感觉?有的语感好的同学马上就能回答:全诗笼罩着一种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这就是意象在起作用“,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感彩,但是它们被作者“加工”(加了“枯”“、老”“、昏”)和“剪辑”(组合在一起)后,就不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了,而是带有强烈主观感情的意象,因此所谓意象就是内在的思想情感内涵和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它有着浓烈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比如“游子身上衣”并不是表现一件普通的衣服,而是表现阳光普照般的母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的“病树”和“沉舟”也不是现实事物的真实写照,而是诗人惆怅而达观的思想表现。有时,我们能看到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现。“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婚嫁有关,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孔雀东南飞”“;雨”的意象往往和离情别绪,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帘外雨潺潺”“;月”这个意象往往和思乡怀远有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花秋月何时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了解这些原型意象的意义,对认识和把握作品的内涵有着很大的帮助。意象不但有传统的色彩,而且有诗人强烈的个性特征,臧克家的“老马”是一匹负重受压、苦痛无比,但在鞭子的抽打之下不得不向前挣扎的老马,它不同于曹操笔下的虽已伏枥志在千里的“老骥”,也不同于曹植笔下那“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的“白马”。同时,诗人们用意象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3.4介绍相关背景
虽然我们一般在上课时是不提倡对作者和时代背景做过多的介绍,但诗歌教学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要想真正的读懂一首诗,一定要会知人论世。孤立地看作品,有时就很难把它读透。因此,在初次接触这位诗人的作品时,不妨多花点时间介绍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其人其事。比如说,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应该首先比较全面地介绍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努力还原出北宋那个特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环境和在这个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因此,我们在这基础上来学习他的作品,学习的效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篇4
运动员们比拼的速度,是一个简单的物理量,谁快谁慢,谁赢谁输,一目了然。人生的赛跑,我们无法预估生命的长度,也没有确切的标准来衡量路程。自然,没有人求得出人生的速度。人生的赛跑不比速度,比的是价值、贡献和质量。
臧克家的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让人心生感慨。我们所记住的,不是那一个个打破吉尼斯世界记录的百岁老人,而是那些将他们或长或短的生命变成渗入一个领域、一代人、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的人类精神中的人。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或承认,那些在他们一生中充分挖掘潜能,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人的生命是永恒的。因为精神不死,他还在影响一代代鲜活的人。而那些活了上百岁的人,对于非亲非故的人来说,何时离去都无关痛痒。从俯视的角度看,他们长长的生命提取不了多少震撼人心的力量和美的感染力,因而他们虽有长时间“赛跑”,却仍跑不过许多生命虽短却成就耀眼的人。
莫扎特去世时多么年轻,至今都有人叹惋他过早离去。但我认为这足够了。三十几年的生命,谱出一首首流传世界百年的乐曲,上一代人埋入黄土。下一代人仍旧陶醉于他的音乐。与他同时代的达官贵人,老寿星,我们忘记了;而他的名字,他的曲,还将永远流传下去。
凡高的画,那浓重的生命力,那怒放的“活着”的力量,让人敬畏。《向日葵》的鲜艳、《星空》的光明与黑暗、《自画像》的痴与真,那样富有冲击力的色彩、构图,那样浓得化不开的颜料,他把生命化为油彩抹在画布上。他恣意盛放,又任性陨落。他将自己整个融入画中。画还在,他就在。用时间来评估他的人生?时间已失效。
我们说着孔子说过的话,吟着李杜的诗,摹着王羲之的字,欣赏毕加索、凡高、提香的画,听着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甚至用着达芬奇发明的剪刀。也许你从未意识到,“我”和“我们”活着,见证的是“他”和“他们”的永恒。
篇5
杂志之“新年号”,一般是增页不增价,有时增页会增一倍呢,给读者以实惠。是老舍先生最先提出“特大的新年”,他说“一到新年,家家刊物必然要特大起来。除夕的团圆饭不是以把肚皮撑至瓮形为原则吗?刊物特大,也是理之当然。”(1934年1月1日《论语》新年号)《论语》前后共出版了十年,有十个新年号,我收齐了。刊物先得出得久,那些只有一两年寿命的期刊,哪有心思出什么新年号,新年就是年关啊。《东方杂志》是中国少有的长寿杂志(1904年至1948年),四十余年间出了不少新年号,它的新年号真厚啊,有一回还出了个“我的梦想”的题目,是新年号的精品。
这些年来我大约收集到了一百余册新年特大号,不全是特为搜集,关键还得是内容好。最让我动心和费尽周折的是一九三七年《文学》杂志八卷一期的“新年特大号”(厚达四百页),这个特大号还是《新诗专号》。臧克家老人有一个与《新诗专号》魂牵梦萦的故事。臧克家说:“人生于世,对于某些事物存有大的希望,以为可以取得,结果以失望告终。反之,不存希望,它忽然到手。古人说‘可遇而不可期’,这是经验之谈。……我,年已九十,晚岁、好忆旧事,三十年代文苑情况,时来心上。经常怀念我的导师王统照先生对我的扶助与奖掖,也联想到他主编的大型文学刊物――《文学》,我的不少作品曾在上面发表,特别是1937年的‘新年号’,那厚厚一大本《新诗专号》。几十年来,我魂牵梦萦地到处寻找这个‘专号’,它却无影无踪。我知道老友王亚平存有整套《文学》,他视若珍宝,我不好启齿。” (《文学・新诗专号》喜归来)
后来,一位陌生人从内蒙给臧老来了封信,说:“我购得一本《文学》新年号,八卷一期,是《新诗专号》,上面有您的诗作,我想奉赠给您。”过了许多日子,此人专程赴京,将《新诗专号》送到臧府,这才使闷闷不乐的臧老沉着多日的心放下了――“莫非他看出我太看重它,又迟疑了?!”送走了送书人,臧老“俯案展看这本别来近六十年的杂志、如故人相逢,以极其喜悦的心情,仔细地、慢慢地欣赏……我重读这《文学・新诗专号》,心绪不宁,往事万千。我带着浓情回想三十年代文艺的辉辉盛况”。一本在常人眼中很普通的杂志,到了臧老手中成为了千金难求的宝物。我当然不是《文学》当年的作者,我只不过是《文学》的现代集藏者,但仅是从收藏心理讲,我自信可以体会到臧老那急迫心情,更何况那上面凝结着他青春似火的才华和烙印,更多了一层意义。
我的近乎全套的《文学》,经过多年的搜求,只差一本《新诗专号》即大功告成了。搞过收藏的人都知道,越接近目标越难靠近目标,越是折磨你“求全”的心理。有一次旧书店的老板倒是给我找到一本《新诗专号》,乘人之危,开价500元,怎能接受,一本超过一套的价钱,愤然掷之而去。某年书市,痛失书缘,一位天津的藏书者竟然从我眼皮底下买走一本《新诗专号》,也许是我面露急色,这位仁兄无论如何不肯割爱,幸亏我留下他电话。他一回天津,我就打电话再跟他商议,冬去春来,夏过秋至,两年后终于他答应转让给我,别看北京天津相距这么近,可我感觉特别遥远似的。《新诗专号》终于落掌,封面却不翼而飞,令人扫兴,但总比没有强吧。又过了几年,我终于从一位老年藏书者手中求购到一册《新诗专号》,书品上佳,是老者当年在书店里买的一直保存着。郑振铎曾说“一书之全,其难如此”。新的一年,我不知道还能不能很顺当地搜求到几种“新年号”,但愿吧。
篇6
阜阳四中高二( 2)李 浩
辅导老师:李泉
各位评委、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永远的雷锋》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有的人》中的诗句,当初学诗,对诗句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自从了解雷锋,我才明白了诗句的真正含义。雷锋,你的身高只有一米四五,但你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伟岸的。你的生命定格在22岁,但你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人,感召着人,影响着人。
你有你的幸福观,有你的工作态度。
忘不了你的钉子精神。你说:“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忘不了你的奉献精神。人们都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你就是这样奉献着,快乐着。
忘不了你写的日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一则则记录了你的心路历程。
可是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本来不该变的东西悄悄发生了变化:亲情冷了,距离远了,友谊馊了。古老的传统在光怪陆离的霓虹灯的闪烁中渐渐地消逝,道德良知也退出我们的视线,以致我们善良的心灵,每天都含着泪,伤心的游走。在失望、痛苦、孤独中,人们不禁发出强烈的呼唤:雷锋,归来吧!
篇7
6月29日,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中国作家》杂志社和中国现代文学馆承办的《大师情――纪念十周年当代百名文化大师墨宝展》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这场为期7天的展览将首次公开展出100多位当代文化界的大师名家专门为迎接所作的诗书画作品。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以及首都200多位文化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金炳华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说,祖国,是中华民族雪百年国耻的一件大喜事,是令所有中国人骄傲的大喜事。十年前,我们见证了这一伟大时刻。1997年7月1日零时,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土地上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无比激动,无比喜悦。十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香港人民对祖国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充分证明中央方针政策的正确,充分显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强大威力。
金炳华指出,牵动了每一颗中国人的心。许多文化界的大师名家,为祖国倾注了巨大热情,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的满腔热情和赤子情怀。本次展出的100多位当代文化大师名家的数百幅诗书画作品,是他们在十多年前留下的珍贵墨宝。这些墨宝既是我们文化界今天庆祝十周年的最好纪念礼物,同时又让我们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此次展览的所有展品,都是作家、艺术家胡孟祥先生十几年前在《香港基本法》颁布的鼓舞下,历时十余年艰辛努力而获得的,其中很多大师名家现已谢世,展出的不少作品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最后墨宝,也是首次公开展出。而且这些诗书画作品,是他们中的许多大师名家在当时年高体弱的情况下,专门为迎接完成的激情之作,显得十分珍贵。通过这些展品,人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巴金、、冰心、赵朴初、苏步青、臧克家、艾青、吴作人、关山月、刘开渠等一批已故文化大师们对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可以看到雷洁琼、季羡林等众多今天仍然健在的著名人士的珍贵墨宝。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功主持了开幕式。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贺敬之、张锲,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书记处书记张健,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王巨才,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胜友、陈崎嵘,以及高占祥、王定国、陈昌本、刘大为、白庚胜等首都文化界人士和老同志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胡孟祥在开幕式上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献了藏品。
篇8
一切文学艺术形式都以形象地再现生活为基础特征,笔者认为,诗歌教学要注重诗的形象化,形象化教学方法在诗歌中更为重要。所谓形象化,是指文艺创作中反映生活,描绘形象的方法及运用这种方法所达到的具体、生动的程度。古今诗歌中有许多佳作,既有诗情的亲切抒发,又有对画意的动人展示。如何对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作基本的内涵解释呢?笔者认为这需要形象化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恰当合理并有效地利用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呢?
一、“景语”的形象化
中学语文课本引入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该诗是一幅雄伟的落日余晖下的黄河万里入海图;的《沁园春·雪》,该诗展示的是晴日映照时的分外妖娆的北国茫茫雪景。讲解这些诗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景语”,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画,从而自然地透过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使学生能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笔两化。这样的讲述,完全符合这些诗的形象化方法,亦即艺术概括的特点。教师的引导有方,学生的入门有法,不用说这将会是一堂声情并茂、情趣盎然的诗歌欣赏课。
二、“主人公”的形象化
在文学艺术形式领域里,在形象反映生活时,再没有像诗这样活泼多姿的了,所以诗人表情达意的方式无疑是异常自由灵活的。
比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人通过具体的物像表现一位镇定神勇、射术超群的将军。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又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没有具体描写眼前景物,而是直接打开自己的心扉向读者倾诉,感情完全是迸发式的。再如唐朝诗人秦韬玉的七律《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虽句句写贫女,其实句句是为不得志的贫士而写,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阅读、品析这类诗时,显然不能在脑海里出现情景妙合无间的画面,而是“引弓”的将军、“独怆然而涕下”的诗人或是隐形的不得志的贫士等形象。在这类诗里,不管诗中主人公是诗人自己还是其他人,它们形象化方法的基本共同点都是直接向读者倾吐衷曲。对这类形象化方法显然不同的诗,作者采用的艺术分析方法应有所区别。对这类诗,笔者认为在教学时可以在“作者介绍”这一教学环节上资料更为丰富和翔实。如果诗中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对这一环节的突出强调,无异于对形象分析的最好补充。这对帮助学生理解诗中形象,将会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如果说这类诗中的主人公不是诗人自己,而学生对当时人物的时代又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话,那么适当讲述那个时代的人物的处境就很有必要。总之,在这些诗里,诗中人物心灵的大门是向读者直接敞开的,这些诗的诗意美也就是诗中人物的心灵美,教学者对这些诗作艺术分析,而且只有直接从揭示人物心灵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入手,让学生窥见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想象人物的鲜明形象。
三、“情境”形象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解释境界说时曾有“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无境界”的说法,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然诗里没有任何具体的景物描绘,但因为写了真情,形成了特定的“情境”,就能激发读者的形象联想,在读者想象中仍然可以望见一幅诗人远眺时的天地辽阔的邈远之景。也就是说,仍然可以由情引发出意境的整幅图画。这就把意境的外延扩大到包括这类直接抒发真情的诗歌。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这类诗的生活、环境图画,远不如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人物形象更符合这类诗的形象化方法的实际。也有一些诗实际上已具有断篇小说的规模,有情、有景、有人,诗中人物的个性非常鲜明,但它不是用散文的语言,而是用音韵铿锵、凝聚力更强的诗的语言表述。文本里的《木兰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石壕吏》、白居易的《卖炭翁》和《琵琶行》等叙事诗都属于这一类。对这类诗,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借用形象分析的教学方法。以《卖炭翁》为例,虽然字数不多,但对故事情节的交代,对诗的典型环境的渲染,对人物情态的刻画及人物心理状态的揭示,都是非常细致的,都有动人的诗行可以利用。对这类写的有情、有景、有人的诗,教师如果把握形象化方法,那么对艺术形象进行分析就会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四、“寓意”形象化
在浩如烟海的诗歌中,有些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寓寄深刻的哲理,也有一些以咏物寄意或托事言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笔者认为讲这类诗,重点要让学生理会潜藏在形象背后的深刻的哲理,这样才能体现这类诗的艺术价值。课文中选入的老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可以说是一首既有形象概括又包含感情的哲理味很浓的诗。这首诗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诗里自然闪耀着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光辉形象;但在分析诗中形象时,如果能使学生把超出形象之外的深刻的哲理提炼出来,那么它就更有广泛的概括意义。
篇9
关键词:语言局限性 新闻语言 文学语言
语言是对自然界和人类诸种现象的表达和诠释,同时也是概括和分类。语言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区间,或者说是一个集合。除了占比例很小的专有名词与它所代表的事物是一一对应的,因而毫无例外;除此之外,每一个语言片段(包括词、短语、句子、段落)都是具有相似特点的诸元素的集合,所以带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模糊性,从而造成语言表达的局限性。
比如说,“心疼”疼了几度?“大声”是多少分贝?“热爱”爱得有多热?“深情”又深到何处?再比如,“他微笑着递给我一个苹果。”“他”的“微笑”,不是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微笑,有什么特点?他递苹果又是采用什么样的姿势?“苹果”也是有弹性的,或大或小,或青或红,或者新鲜,或者已经开始腐烂,那么“他”递给“我”的又是怎么样一个?所以这些貌似清晰的语言,其实是很模糊的,但并不会影响到人们的言语交际,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又都是依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创造语言所描述的那个过程的。或者你说,我仍然借助于语言,多加上些形容词来明确“苹果”的定义,于是“苹果”被定义成“又大又红又圆又鲜的苹果”。这样,固然把苹果的外延缩小了,但“红”、“大”、“圆”、“鲜”本身也都是些模糊的概念。所以,你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都不能对事物质量的规定性的所有特征全部描写出来,语言在此只能是模糊的。
阅读文学作品,可以用“此时无声胜有声”来说明语言对情感世界微妙流动过程的无可奈何,真正能够表达事物全部内涵的只能是事物本身,也只有心理过程才最真切地体现了情感过程。好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本身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而更多的是读者积极参与其中的过程,“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这样模糊的语言反而可以成就文学作品。可是就新闻作品而言,语言的运用不仅仅关乎所陈述的事实清不清楚的问题,而且还决定着是否客观与是否真实的问题。模糊的语言一方面可能不利于受众对事实的原貌的还原,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完全不真实的印象的产生,这些都是新闻报道语言应当避免的。
就新闻编辑而言,除了要了解语言的一般特征外,还应了解新闻报道对语言的特殊要求。因为新闻报道旨在传播真实而具体可信的新闻信息,也就是说,新闻报道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作者借助语言符号这一中介告诉受众世界发生了什么,即事实的原貌是怎样的。换言之,新闻报道的作者应做到在受众阅读他的作品时,可以通过语言符号来还原事实的原貌,让受众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观其事的感觉,让受众通过新闻作品的语言来重构事实原貌时非常具体。因此与文学作品相比,新闻语言的运用更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为求得新闻作品的真实具体,要注意降低语言上的不确定性。
所有的词语,都是物质本身的“概念化”。传播学家施拉姆指出:“有效传播的一个秘密是把一个人的语言保持在听众能够适应的抽象程度上的能力,以及在抽象范围内改变抽象程度的能力,以便在具体的基础上谈论比较抽象的内容,使读者或听众能够不困难地从简单熟悉的形象转到抽象的主题或概括上来,并在必要时能够再回到原来的形象上去”。(1)“所有的词都采用了抽象的方法,亦即省略了细节,但不同的词的抽象程度是不一样的,抽象程度越高的词与现实事物的联系越不直接。”(2)
新闻事实是具体真实的,而语言是抽象概括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语言表现新闻事实时,尽量做到最大程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形象化。
第一,新闻语言运用隐喻手法进行定义,使不断更新的社会现象变得形象可感。“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其字源意为“超越”、“传送”,它的基本涵义是“把一个对象的某方面‘传送’或‘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以便使第二个对象可以被说成是第一个对象,更好地理解第一个对象”。运用隐喻手法可以扩展语言群体的词汇,更关键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种思维,让我们在就有知识体系下,去把握不断更新的社会现象。
如《“砒霜门”再掀饮料安全疑云 能喝白开水就喝白开水》:据报道,今年11月24日,海口市工商局向消费者了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3种饮料总砷含量超标的消费警示,称包括农夫山泉30%混合果蔬、农夫山泉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统一蜜桃等品牌饮料在内的9种食品总砷或二氧化硫超标。由于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故而这一事件被部分媒体描述为“砒霜门”……(新华网――2009年12月5日)
这则新闻中本来是说两款畅销的饮料中砷含量超标,可为什么说是“砒霜门”,作者用“由于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故而这一事件被部分媒体描述为‘砒霜门’”给出定义。还有网络里炒得沸沸扬扬的克林顿的“拉链门”、黄健翔的“解说门”、陈冠希的“艳照门”等等,进而被网络文化统称为“门事件”。受众将新近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力或超强娱乐性的事件,取名为“××门”,往往该类事件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和炒作性。这里依赖的是受众思维里旧有的“水门”事件的感念,形成新闻媒体的一种语言运用。
第二,新闻语言应避免模糊性词语的使用。语言中大量存在的模糊性概念的词汇用于新闻报道,就会出现新闻报道对客观事实的偏离。例如:表示时间的名词不用具体的日期,而选用“近日”、“最近一段时间”等等;表示数字的时候用概数的数词几、若干、百把、七十以上;大量使用副词有些、常常、几乎、十分和形容词美丽、矫健、豪爽、专注等等。
如《私车、出租车送子上下学也要遏制》这条消息,读完全文,我们不清楚,禁止用公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工作会具体在哪一天、哪一时刻召开,因为导语中仅用极具模糊性的“近日”一词标志时间,而背景材料中又没有交待。在背景材料中,模糊性词语更是层出不穷:“目前”、“较好”、“一些”……我们不知道从哪一时刻起,“我市禁用公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工作取得较好效果”;“较好”究竟好到什么程度;“一些”究竟是多少……(3)
就新闻事实而言,它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物、存在的状态等等都是确定不移、毫不含糊的。既然这样,我们应该在新闻写作中尽量摒弃模糊性词语。
第三,新闻语言的运用应尽量使用口语化形式。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有群众性。不论是知识分子,还是识字不多的人,都有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需要。因此新闻作品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更应该接近口语,怎么说就怎么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
比如诗人臧克家去世时,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播出的消息: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首题为《有的人》的诗在中国诗坛无人不晓,而它的作者、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于昨天(5日)晚上8点30分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享年99岁。
臧克家生于1905年,山东诸城人,1934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这则消息语言描述非常少,是为说而写的,体现了电视新闻语言的口语化。
还有一种口语化新闻形式就是当下非常流行的“说新闻”。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用讲话的语体对新闻节目进行传播的表达方式,主持人在镜头前的播报就如同和观众在私底下说话一样,交流感极强。如央视二台的欧阳夏丹、凤凰卫视的主播吴小莉及《凤凰早班车》的陈鲁豫在主持节目时始终保持着自己亲切友好的笑容,用口语化的语言来播报,形成了主持人个性化的定位,赢得了受众。
第四,新闻语言的运用应具体形象。新闻作品写作要真实具体,新闻的可信程度才会高。有人认为,把新闻事实写得具体生动就是要堆砌华丽的辞藻,就是要用大量的形容词,写作手法更要有固定的格式化。如写领导用“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写气势用“排山倒海、乘风破浪”,写精神面貌用“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如果只是刻意追求文字的雕琢,忽视内容的丰富性,这样的新闻作品怎么能吸引读者听众,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注 释:
(1)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社出版社1984年版,第22页。
(2)吴飞:《新闻文本结构与意义生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9(10)。
(3)王冬梅:《从语言学视角看新闻真实》,《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9)。
篇10
【关键词】 诗歌;《生民》;技法;史诗;神话
一般认为《诗经》是现实主义写法的发源点,《楚辞》是浪漫主义的发源点。这种看法未免对《诗经》的写作技法有失公平。其实,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歌》,不仅是现实主义手法的起源点,还是浪漫主义的起源点。后人继承并发展了这两种手法。
《诗经・大雅・生民》是反映周人始祖后稷的诞生、生存成长和当时母系社会状况的一首史诗。本诗铺陈直叙,写出姜敬神明,踩上帝足迹而孕,并卵生周人始祖后稷,姜觉得卵生不祥,便弃之于窄巷、树林、寒冰处,但稷分别得到牛羊、樵夫、鸟的奇迹般相助,成活下来,迅速表现出种植农作物的天赋,最终成为周人的始祖。本诗在叙述中处处充满了神话色彩,奇丽的神话又用写实的手法加以展现。因此,本诗既是史诗又是神话,史诗要靠写实手法完成,神话要靠瑰丽的浪漫手法绘制。写实手法叙事顺承发展,融入浓浓的爱国情思,呈现一个个鲜活的诗中面孔,浪漫衍生自由想象,意象、象征包含其中。
现实主义,主要采用叙事的写法完成某一作品的艺术创造过程和对后人的影响及后人对该作品的认识反映,其主要内容一般都是反映当时历史状况、社会生活状况。接受这一写作手法和发展这一手法的诗人大体如下:
两汉乐府诗中,叙事的成就尤为突出。乐府诗中有对历史现况准确描述的,如《十五从军征》叙述八十高龄的退役老兵返回荒芜家园的情景,其中有中途和乡人的对话,回家后的烧饭作羹,饭菜熟后难以独自进餐的三个场面前后连贯血脉相通,将一个饱受战争之苦,回家却形影相吊的八旬老人形象写活于纸上;还有《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等叙事诗,为个性化的对话置之于生动的场面,进行细节描写,展现一个个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东方淑女形象,让人读后就想走进历史去斥责那些恶人一翻。
到了唐代,杜甫又将现实主义写法推进一步,揉进了尤为深沉的爱国热情。《石壕吏》在反映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的同时,又从骨子里希望国家的当权者们能有所作为。八十老妇急应河阳役,为了战士备晨炊,比《十五从军征》中八旬老人的孤苦无依更为惨烈,作者将笔尖直触社会生活中最底层的人民。同时,白居易在叙事诗的技法贡献也无人可比。宋朝陆游的《示儿》中已可窥见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亡告乃翁”,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寄于国家重振之日。
明末清初,吴伟业的诗“以唐人格调,写目前宗派近事既正,词藻又丰,不得不推为近代中之大家”。吴伟业的诗以故国怆怀和身世荣辱为主,“可备一代史诗”,不但突出写人叙事,而且还多了情节的传奇化。如《圆圆曲》以吴三桂和陈圆圆的悲欢离合为线索,用极委婉的语气,讥讽吴为一己之私叛明降清,打开山海关,沦为千古罪人。全诗用追叙、插叙、夹叙和其它结构手法,打破时空,重组历史事件,用比喻珠联等修辞增强全诗的表现力。
近当代现实主义诗人和叙事诗诗人更是人才辈出。臧克家的创作使现实主义直上了一个新台阶,诗歌染上了时代鲜活的烙印,被誉为“时代的歌手”,如《烙印》、《老马》等诗对现实作出血泪的控诉,诗人的心酸和愤怒在诗中滴血。其后数十年,李季、闻捷、李英、叶延滨等当代诗人将现实主义的写法拉到了时代前列。以前较为单一的历史时空和情节已发展成多元化的运用,在叙事写史的同时又放进讽刺和哲理。“进入九十年代,叶延滨的诗加强了讽刺的力度,一洗往日的温馨浪漫,代之以冷峻犀利的幽默讥诮”(《中国当代文学史》王庆生编)。
《生民》全诗就是一个浪漫的神话传说,它奠定了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基础,这种在后来的诗人群里衍生出各种艺术写法:想象、夸张、象征等。继承、发展、衍生这一创作手法的中国诗人大体如下:
屈原在继承和发展上贡献功不可没。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说屈原的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世之文章,乃甚或三百篇以上。”屈原大《楚辞》中多运用奇幻的想象、新奇的比喻象征,句式不等的形式为读者展现一个梦的世界,一个身披香草兰花,上天入地的跋涉者、追求者便跃然纸上。全诗以缠绵悱恻、十分强烈的感情表现出作者在政治上的不如意和对楚国政府黑暗腐朽的愤慨。艺术表现上象征、意象、比喻在本诗中已出现“香草美人”已被后人移植于诗中。
唐宋时李白又光大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把夸张也用于诗中,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朝陆游本质上是写实,却常借助浪漫幻想的表现方式,对李白那种独来独,鄙视流俗的人生态度和想落天外,变化莫测的艺术构思也加以学习运用。如《楚辞》国“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淮声似旧时”便是这种手法的印迹。
清龚自珍对古想化诗歌艺术有总结和发展的功劳。“其诗多用象喻,想象奇特,文辞瑰玮,接受庄子和屈原的影响较大,然现时其中贯穿一种诗人独有的凌厉剽悍之气……”如“猛忆儿时尽力异,一灯红接混茫前”等名句就有所展现。
近现代,浪漫主义发展呈多元化趋势,郭沫若一首《女神》唱响人间;徐志摩以构思新颖、意象美妙、韵律和谐追求理想化响彻文坛;戴望舒将中国的意象、意境、法国的象征等手法揉在一起,写出一曲人生梦幻曲《雨巷》就使许多诗人学者顶礼膜拜,并且意象中充满朦胧的梦幻色彩,这时舒婷已将浪漫主义的自我表现和现代主义的象征手法结合起来,使诗意朦胧、含水量蓄,充满张力。顾城这位“童话诗人”更不可忽视,海子在他乌托邦的世界中一再被书写原型意象,如大地、村庄、河流、麦芒、天空、月亮、我的马和我的王等,都把浪漫情结表现在隐喻中,构成了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