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英语文章范文
时间:2023-03-19 15:32: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级英语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繁荣出版业,民营文化公司无疑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事实上,民营文化公司在近30年的出版业发展中也贡献良多。民营文化公司作为生产主体,却无法成为质量承担主体。这一根源性矛盾,造成出版物的质量管理在民营与国营出版单位之间存在着制度的、流程的、指标的博弈。本文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共建此类出版物管理的某些措施。
关键词:
民营文化公司 出版物质量 保障机制
目前民营文化公司大量参与出版物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等出版环节,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新闻出版总署原有的质量保障体系中,所规范的单位并不含民营公司,也没有针对民营公司及其出版物作出明确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中“生产者、销售者是产品质量责任的承担者,是产品质量的责任主体”就没法落实;如何将民营公司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民营文化公司的限制性出版权
民营文化公司参与出版业,在法律上已有明确的准入规定。如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明确指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同年,文化部《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以独资、合资等多种方式进入文化产业。2005年初,国务院通过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36条”),这是我国第一部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中央政府文件。
在图书出版领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书报刊分销市场面临向外资开放的压力。依据对外资开放的领域首先要对内资开放的原则,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了《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赋予民营发行企业总发行权。自此,世纪天鸿等18家民营企业先后获得总发权,媒体为此欢呼,称这意味着“民营发行企业从此获得了国民待遇,和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有关民营文化公司的“准入”基本上到此为止,也就是说,民营文化公司对图书出版的参与,停止于发行权利,获取了“总发行权”,但对民营文化公司最为渴望的参与“出版上游”、获取“出版资质”的权利,至今没有法律法规上的允许。
2010年初,新闻出版总署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对于非公有资本如何参与新闻出版产业进行了详细表述,即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资本投资组建的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以内容提供、项目合作、作为国有出版企业一个部门等方式,有序参与科技、财经、教辅、音乐艺术、少儿读物等专业图书出版活动。
《意见》明确表达了三个指向:第一,民营文化公司可以进入出版上游活动,从事图书出版;第二,民营文化公司从事图书出版的方式,主要包含三种,即(1)内容提供;(2)项目合作;(3)成为国有出版单位的一个部门;第三,民营公司可参与策划出版的出版物,主要在科技、财经、教辅、音乐艺术、少儿读物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历史、文学不在其列。
总体来说,民营文化公司迄今为止在出版业的权利,基本上是无限制的发行权和有限的出版权。
但民营公司的现实发展状况,显然早已跨出了这一法制规定。以下这些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
(1)在畅销书领域,民营文化公司策划发行的图书占到80%以上;(2)在公司销售收入方面,民营文化公司当年销售过亿的超过20家;志鸿教育集团的销售码洋,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超过10亿元。(3)在公司规模方面,以集团化呈现的已有许多。如志鸿教育集团、金星国际教育集团、修远教育集团、江苏可一实业集团、经纶文化集团等。尤其是志鸿教育集团,自2002年开始集团化运作以来,已成为下辖山东世纪天鸿书业有限公司、北京时代志鸿国际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中鸿智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易赏图书有限公司、北京尼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国鸿图书发行公司等8家全资子公司的规模化集团公司,成为集基础教育研究、图书策划发行、会议培训、教育信息化产品开发为一体的大型集团。(4)在与国有出版业资本合作方面,已成立了北京长江新世纪文化传媒公司、凤凰联动公司、时代联合公司、十月传媒公司、启发文化公司、北方联合出版传媒公司等。
因此,无论是独资的民营文化公司,还是国有民营合资的公司,自主开发并出版图书已成为事实存在。现实与法规之间“矛盾”存在的基础,已没有那么坚实。
二、管理民营文化公司图书质量的可能路径
民营文化公司与国有出版单位间的实际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出版资质即书号的区别。按照现有法律法规,国有出版单位是唯一拥有“书号”,即出版资质的出版物生产主体。二是出版责任不同。作为国家行政体制下的出版生产主体,国有出版单位肩负着围绕国家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的出版任务,同时也肩负着经济运营的任务,而民营文化公司的目标更加集中于经济运营。三是国有出版单位纳入到国家行政体制管理之下,被赋予了以“书号”为内核的出版资质,自然承担着所有“合法”出版物的文化安全责任、出版质量责任,没纳入这种管理体制的民营文化公司,其开发的出版物则不会成为文化安全、出版质量惩处的责任主体。
为此,管理民营公司图书质量的路径,基本有如下几种:一是以“项目合作”为主体,并不区分图书到底属谁开发,单从图书的合法性出发,对国有出版单位实行单向管理。这是目前最“正统”的方式。二是依照国有民营合作中国有资本占据控股权的规定,以“控股者”承担最终责任的原则,只对国有出版单位管理;至于民营资本的责任义务分割,由合资公司自行决定。三是推广北京创意产业园模式,将产业园管委会或者产业园的行政管理机构纳入国有管理体制,产业园管委会作为责任主体;产业园内云集的民营企业类似于国有出版集团旗下的各级子公司,由产业园自行下达、分割责任义务。四是以出版历史、组织结构、资本形态、企业规模、人员队伍、内控制度等为评估指标,遴选评估出优秀的、规模化的民营企业,进一步放开政策,给予出版资质,从而将民营企业彻底纳入当前的出版体制中。
这四种路径,有些已在当前出版工作中大量实践;有些则需要政策、体制的进一步松动。无论采取何种路径,权利与责任的同等适配是必须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原则;不改变责任者无权利、真正的权利者无义务的状况,管理很难真正到位。
三、民营文化公司当前情况下的质量管理机制
民营文化公司多如牛毛,其规模大小千差万别。其中,最普遍的依然是草台班子的小公司,每年出版物品种较少,公司稳定性不够。这类小公司最常见的模式是买完“书号”了事,谈不上有什么管理。这类公司在市场竞争以及与国有出版单位的“合作竞争”中处于劣势,始终处于随时被淘汰的边缘。
因此,本文以较大规模、面向大众市场的民营公司作为案例,以项目合作方式来观察其出版物质量管理机制。
1. 主要由三个级差的部门负责:文化公司的编辑中心―产品委员会―总编辑
其中,编辑中心是研发主体、生产主体、利润主体、质量主体。产品委员会主要从市场经营风险来把控;总编辑则对出版物政治导向负责。
需要说明的是:(1)文化公司的出版目标明确而单一,即最大化地实现出版物的利润追求。政治风险、质量风险,完全纳入利润追求这一目标,是利润实现的前提,也是选题立项与否的必选项;(2)利润目标和任务分解到个人,编辑中心是一级利润主体,编辑个人是最终的利润责任承担主体;(3)产品委员会不考量出版物的质量风险,主要评估出版物的市场收益风险,但产品委员会只对重点项目进行评估,产品的其他风险和评估由编辑中心自行负责;(4)总编辑负责全公司的图书质量,其把关的质量问题只有一个方面,即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等。
2. 基本流程:编辑中心负责选题论证―选题通过后,向国有出版社报选题寻求合作―产品经理(等同于出版社的责任编辑)初审并编辑加工书稿基本内容―特约编辑(外聘的、相对有经验的编辑)复审并编辑加工书稿基本内容―编辑中心总经理终审书稿―由社会上校对公司校对―总编辑及特约专家再次把关书稿内容,产品经理抽查校对质量―向国有出版社报送书稿,供出版社三审和校对―根据出版社意见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稿件报送出版社核查、核红后,由出版社开具委托印书单、发行委托书等,获得出版许可―与出版社签订转账合同,转入合作费用―编辑中心督办印制―向出版社交付样书。
在民营文化公司这一流程中,相对规范的方面表现在:(1)预先向出版社上报选题,听取出版社裁决是否愿意立项,出版社由此从自身出版方向、出版定位等方面来考量这些选题能否成为自身的补充;(2)在将书稿交付出版社之前,经过了产品经理、特约编辑、编辑中心负责人、总编辑的四级内容把关,经过了校对公司的校对;(3)尊重出版社的三审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
其“不合规范”处表现在:(1)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内容质量主要依靠社会专家来判定,但社会专家是否尽心,质量把握是否过关,以报酬高低为指挥棒;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化公司外聘的社会专家,经常变动,形不成稳定的内在关联;(2)流程中大量“把关”工作由外聘编辑完成,但外聘审稿需支付不菲的费用,为节省成本,民营文化公司要么在实际工作中去掉这一环节,要么只是将文稿的片段交给外聘编辑去审读。因此,外聘编辑的审稿工作,实际落实如何,让人生疑;(3)总编辑拥有“一票否决权”,但这一权利仅用于政治安全方面,至于内容编辑加工的精良程度等等,总编辑不仅不用这一权利,甚至毫不关注;(4)虽然以转入印刷款等方式力图造成“非合作”印象,但从选题开发到印制、销售的实际,又存在着“买卖书号”的事实。
在民营公司的出版物质量保障机制中,国有出版单位应借鉴的地方为:(1)借鉴一种观念:选题实现的判断基础,以覆盖市场、为读者所接受、实现销售为硬道理,没有市场、读者和销售的选题,有多高的文化价值、甚至是否有文化含量,都值得怀疑;(2)借鉴一种机制:责任下沉,考核到编辑个人;与此同时,也将选题的开发权、编辑权、收益权向编辑个人倾斜;(3)借鉴一种措施:严格的惩罚制,如三级校对虽然交付给社会公司,但只要经抽查超标,严格扣罚;如总编辑不讲情面,涉及政治危险的选题实行“残酷”的“一票否决”,前期已经产生的成本则由编辑完全承担。
但在与民营公司合作中,存在的漏洞也很多,这些正是国有出版单位在“合作”中务必要加强的地方。
(1)民营公司的选题可能在市场销售方面具有优势,但出版社须掌握“以我为主”的原则,从有益于出版社的品牌建设、完善出版社的出版结构、弥补出版社的出版“短板”等方面,保持选题是否能够立项的主动性,绝不能以眼前的、短期的“合作收益”为指挥棒,否则出版社将逐步被边缘化;(2)国有出版社仍要履行严格的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度,虽然民营文化公司前期已进行了大量加工,但仍存在着编辑加工水平不高、出版政策掌握不到位、出版气候把握不敏感等问题,这是国有出版单位的优势所在,也是比较规范的民营公司最希望出版社帮助其弥补的地方;(3)民营文化公司多以利润为唯一指标,并将利润指标的实现,逐一分解到出版物从内容选择到生产流程到出版质量各环节。由此,出版物存在格调不高、实际编校不到位、印制材料工艺粗糙等问题。国有出版单位虽重视利润指标,但考核指标涵盖更广。因此,合作中的一切博弈,又是考核指标之间的博弈,国有出版单位要坚持自身的既定指标;(4)民营文化公司的利润追求,使其对出版节奏和出版效率要求很高,在与国有公司合作中,“效率”往往成为双方最大的“争议”之一;对国有出版单位来说,首先要对民营公司加工后的稿件进行抽查,符合抽查标准的,可适当简化流程;但对抽查不合格者,一定要从头再来,严格流程管理;尤其是对涉及重大选题备案的,务必严密流程,坚决不能通融;(5)鉴于民营公司选题的一些具体业务“在外”的事实,要以权责分明为原则,一切行为都要订立合同,尤其要针对版权纠纷、作者稿酬支付、出版物印前印后质量、缺陷出版物召回、印刷成本支出等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务必签订合同,务必明确惩罚约定,以形成规范、严密、严厉的责任追究机制。
总之,随着国家出版政策对民营企业的逐步放开,民营企业作为新兴市场文化生产主体,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获得了自身在市场经济(下转第23页)(上接第20页)中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外部条件。民营文化企业既然分享了市场竞争的蛋糕,分享了国家政策变迁的红利,就须履行相应的市场责任和文化责任,在产品质量的塑造和维护上,就不能够游离于市场之外,游离于国家政策之外。一方面,须像国有出版单位一样,建立严格而富有强大执行力的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和内控机制,履行作为出版物质量监管的第一责任的职责;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在既有的项目合作中接受国有出版单位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质量监管,特别是在全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出版物质量认证体系后,须将其生产的全部文化产品纳入到这个出版物质量认证体系中,自觉接受行业监管、市场监管和社会公众监督。
篇2
关键词:英语四级;新题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8-0098-02
一直以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都是大学生十分重视的一个国家级考试,它衡量了一个大学生基本的英语能力的高低。国家主要通过组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来了解整个大学生群体的英语能力和水平,同时,其成绩报告单作为一个学生基本英语水平的证明,在日后用人单位根据不同岗位对英语能力的需求情况,进行的人才考核和录用中,会把英语四级成绩报告单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此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一定要符合时代特征,符合新时代对大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一、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变革的背景
1.变革的必要性。大学英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实施的重要部分,是必修的基础类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主要以英语知识、语言技巧、策略方法、英语文化为主,所使用的教材一般是两种并用,一种教材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另一种教材主要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提高英语水平,具备自学能力,提高英语文化素养,适应新时代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大学英语相关教育教学工作的考察手段,是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性考试,对学生的词汇水平、语法掌握情况、英语阅读能力、写作翻译能力都会有考察和测试。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测试题型和测试内容会逐渐与社会发展脱节,落后性逐渐显现,因此,测试手段也应该根据时代的不同做出相应的变革。
2.变革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测试手段单一,测试题型陈旧,在题型难易程度和分数设置方面存在偏差。测试手段单一主要体现在阅读测试部分忽略了对语篇的整体感知和理解,测试点过于集中在分散性的小知识点上,与新课标的理念相违背;测试题型的陈旧之处主要体现在完形填空和翻译方面,完形填空的测试点分散、内容单一,无法很好地反映学生的水平,而翻译方面,简单的单一句型的翻译无法反映出学生的整体语言构造能力,而且在翻译内容上,基本没有涉及古今中外文化方面,对学生的素材积累考察较少;在题型难易度方面,通过实践发现听力中的听写部分难度设置过高,导致其区分度降低。
为了更好地让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完成其功能和作用,给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正确的指导和建议,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建议对于以往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出现的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题型改革。
新题型的改革核心是整体调整听力、阅读、翻译、写作这四项基本考察点的布局,使考察点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分数设置合理。在听力方面,要删减掉一些难度过高而导致区分度低的题目,阅读的题型要能够做到整体感知的考察与细节的考察兼顾,将听力中的句子听写改为单词、词组的听写,降低考试的难度;同时对于写作和翻译,要加强考察,尤其是翻译,不但要增加难度,避免句式单一,还要广泛加入文化、生活、社会等元素,丰富考察内容;阅读方面,快速阅读题目改为段落匹配,直接考察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对语段篇章的含义理解。
3.变革的意义和导向作用。因为其几乎是每个大学生必考的考试,覆盖面广、普及率高,这也就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新题型的变革意味着社会对于英语能力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将这种新的变化在这样一个由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统一安排的考试中体现出来,无疑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一定程度上讲,就是学生日常英语学习中的目标和方向,只有正确的英语学习目标和方向,才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新社会要求的大学生人才,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变革,对引导学生的英语学习符合时代特征,对推动教师的英语教学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考试内容和题型的变革,解决以往考试中已经发现的矛盾和弊端,对促进教育考试公平公正、提高英语四级考试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有重要意义。而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以新的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的考题类型和内容作为目标进行备考,也可以指导自己的英语学习,通过考试的复习、备考、巩固等环节,在大学期间迅速提高自己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和英语技能水平,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四级新题型变革分析
1.四级听力部分的变革分析。新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最后一题段落听写的题型,将原先题型中考察的7个单词和3个句子的听写,改为10个单词词组的听写。原先的题型中,单词听写还比较简单,但最后的3个句子听写学生往往只能够记下零星的几个单词和词组,无法按着所听到的内容连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导致绝大多数考生拿不到该项的分数,试题几乎没有区分度。新题型的改革后,对于该听写要求有了新的变化,平衡了10个空的难易程度,整体而言难度有所降低,但对学生段落篇章的听写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空缺处所填答案的设计上,将依然以四级考试所规定的基本考察词汇为主,不存在超纲现象,单词拼写上要力求准确无误,动词时态和名词单复数准确给出才能得分。短语词组听写方面,选取的是学生平时经常见到的,使用频率较高的词组,且长度一般不会超过3个单词,考试时只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与理解,根据听力的语境,应该不难写出。
2.四级阅读方面的变革分析。阅读部分的最大变革在于快速阅读部分,改革前的要求是15分钟内考生完成10道题,题目形式有选择和填空,这对于快速阅读来讲,过分注重细节考察,却忽视了对篇章理解。其实在快速阅读的环境下,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迅速理解文章含义,把握文章行文脉络、文章结构以及段意串联,因此新的改革题型可变为段落信息匹配。
段落信息匹配题的文章难度和长度不变,但对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出了更高要求,考生要快速理解和把握整篇文章的大意,根据题目的信息提示,将符合要求的段落标号写在该题目下,同一个段落可以对应两道题目的答案,同一道题的答案只有一个,也存在某一个段路跟任何一道题目都不对应的情况。
该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文章,把握大意,然后在此基础上阅读题目提示信息,定位答案所在的文章区域,对于相关的段落仔细甄别,掌握每一个段落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最终确定出该题目的答案。题目信息一般是由命题人对文章中几句话中心思想的提取、重组和改写,考生读到这些信息,则要会对信息进行拆解、扩充和同义变换,进而再加上对段落定位的重新理解,确定其答案。
3.四级翻译题型变革分析。改革之前的翻译部分是考察依次来完成5个单独的句子的翻译,将汉语翻译为英语,五个句子无直接关系相互独立,翻译的题材来自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改革后的题型为段落翻译,将一整段有着明确的主题、中心思想、语意前后关联的汉语段落用英语书写出来,这就要求考生不单单具备单句的翻译能力,还要把握整体意思,句子之间有过渡、承接、转合,翻译的段落要在原汉语段落语意上进行,做出基本完整的表达。
新的翻译题型对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要求更高,对语篇理解能力重点考察,学生要能够清晰地认识和分析语段前后的联系,才能比较顺利地完成该题目的解答。在翻译素材上,将会更加多样,与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等息息相关,对学生的日常积累知识综合性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当然,对于一些特定的、生僻的、专业术语性的词汇,题目中会直接给出。
三、简要分析新题型的应对策略
1.提高听力水平,把握准确度。听力依然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难点,得分率也较之其他题目偏低。尽管新题型把最难的语句听写去掉了,但短对话、长对话、文章理解、复合听写这样的阵容依然强大。考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听说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重视听说练习,杜绝哑巴英语,另外,日常学习中注意词汇和短语的积累,背诵记忆要提高准确度。
2.抓住阅读理解依然是关键。阅读是四级考试的核心,得阅读者得天下。抓住阅读理解,在新的题型模式下有了新的要求,首先,读取文章一定要快,快速阅读并掌握文章大意;其次,分析概括能力一定要强,对于段落、语意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最后,注重细节和局部,通过大致的定位找到文章内容,细节和局部理解显得十分重要。
3.注意留心积累,才能做好新翻译。新的翻译题型的素材任意性更大,不仅仅是要求有较强的语段综合能力,能够把多个单句串联疏通成为一个完整的语段,更重要的是积累,知识性积累和词汇积累都必不可少。
四、结语
四级相对于六级的题目更加基础,难度也低一些,是日后考六级的一个阶梯,也是衡量大学生基本英语能力的重要标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四级的考试模式和考试题型逐渐曝露出一些弊端,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变革和发展体现着的新的发展时期对大学生英语能力和英语技巧的需求,其变革也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必然。对于变革要采取积极的态度,认真分析和应对,而对于大学生而言,及时把握改革动向,分析改革和变化内容,对应考备好都有很大好处。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英语文化;教学;高职英语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重点关注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忽略了语言文化的重要意义,导致我国高职学生普遍匮乏跨文化意识。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重要。只有将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实现外语教学的真正目的。本文将阐述文化教学的现实意义,分析我国当前跨文化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并对如何提升我国高中生跨文化交流软实力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一、英语文化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英语语言知识,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文化背景和相应的民族风俗习惯,以此增加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兴趣。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内英语教学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整体需求,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1.重视期末成绩及通过率。在当下的教学制度和体系下,仍然有部分高院校将期末成绩的高低以及通过率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标准。成绩固然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但是并不全面,作为一名优秀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应当具有开放的心态、开阔的视野、广泛的思维角度,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期末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是全部具有优秀的英语语言学习能力,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未必在英语上没有造就。在英语的教学中,过多的注重期末成绩及通过率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考试只是一种形式,通过书面的作答来反映学生对于某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是却不能反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部分院校当中存在着的重视期末成绩及通过率这一问题,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相匹配,严重地降低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率和水平。
2.以四级通过率作为英语能力的评价标准。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过度关注四级成绩的现象。四级的成绩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水平,但是它只强调学生对于基本英语知识的把握以及阅读的理解水平,不能够体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仍然过度地关注四级成绩,以四级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一个标准,全然不知这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意义不大,背离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不利于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一批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质人才。
3.忽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及其实用性。高职院校在英语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忽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及其实用性的问题。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尚未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备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缺乏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它们还没有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日益发展的今天的重要作用――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保障不同国家的人民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前提,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内越来越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往来,与他们进行密切的经济、政治等上的合作,这些都需要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升在跨文化交际能力上的应用能力。
三、英语文化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导致或引起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跨文化交际能力偏低的原因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就必须采取相应的不同策略。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材的有机组合,不同的组合方式就是不同的授课方式,因此,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策略可以从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方面着手进行。
1.直接引入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学生由于较少接触该语言环境,在遇到和课文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时,,总会错误的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外国文化和行为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授课的方式,直接给学生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精选一些典型的实例或是内容以及与教学相关的文化信息,将其恰如其分的引用到课堂中间去。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文化背景知识,增加课堂的趣味。
2.通过多媒体资料导入文化意识。教师可以通过一切可以得到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出让学生感同身受的语言环境氛围。教师可以选择与教材相关的文化电影、电视、纪录片、名人演讲、音乐、网页、图片等把学生引入到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氛围中,以此加深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习惯的了解。这样便可让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材料和真实的语言环境融会贯通。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氛围中掌握语言学习的要点,提高英语的整体水平。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制作内容丰富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对英美国家文化的介绍,让学生直观的学习异国文化内涵。
3.教材选取要配套合理。英语教学离不开配套合理的教材,目前高校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都是将社会热点问题、科学前沿知识、经典文学作品和目的语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选材文化因素突出,文章信息量大,课文内容丰富,能生动地反映出中西方文化差异,可读性比较强。唯一不足的一点是配套的任务都是以语法练习为中心,不是以交际任务为中心。大学英语课堂的授课内容依托于教材,但是又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些教材。教师应该依据教材主题,在备课时引入有关目的语国家的经济、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授课时渗透人文思想、社会风俗和文化知识,点滴融入跨文化交际情景,扩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语境知识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培养是一方面内容,但是同时还要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运用能力,才能使技术技能人才与海外人士沟通交流,在海外工作生存,服务国家十三五期间的开放发展,服务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在这一基础上,不断调整教学的实用性,加强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使用技能的掌握,真正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红丽.基于二语文化的视角浅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途径[J].经贸实践,2015(10).
篇4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B级)对考生要求的较大差异,分析了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比较低的主客观原因。作者依据多年从事高职英语教学实践,特别是结合近几年来教授大学英语四级公选课的经验,以实证性的调查研究为支撑,提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高职学生 四级考试 通过率 途径
【中国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的提出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目的在于准确的衡量我国在校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力地推动了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外语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同时,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针对高职类毕业生,社会和相当一部分企业越来越重视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代表英语水平的资格证书也十分注重。一个合格的高职类毕业生若在拥有PRETCO(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B级证书(广东省是CACE证书,即:高级职业英语能力证书)同时,也拥有了大学英语四级(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求有六级)证书,更能赢得所应聘企、事业的重视和青睐。然而严酷的现实是:高职院校师生虽然对这一问题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但高职学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一直很低。那么如何在不可能延长学制,增加学时的情况下,提高四级通过率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认为:开设大学英语四级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四级通过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2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考生的要求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科学性和必要性得到普遍的承认。它要求应试者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具备一定的应试技巧。四级考试是在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也是对英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检验,更是对整个院校英语教学水平的评价。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依据大学英语考试大纲而确定的,即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因此,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仅适用于检测普通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更加符合培养高职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对高职英语教学也同样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四级考试教学大纲对四级考试这一标准化考试各部分做了如下要求:
1、词汇
领会式掌握4,200个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2,500个),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1,600条(中学所掌握的单词和词组均包括在内),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语法
巩固和加深基本语法知识,提高在语篇水平上运用语法知识的能力。
3、阅读能力
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说明中大意的事实和细节,并能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领会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将达到每分钟100词。
4、听的能力
能听懂英语讲课,并能听懂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30-150词的简短会话、谈话、报道或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5、写的能力
能在阅读难度与课文相仿的书面材料时做笔记、回答问题和写提纲,能就一定的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150词的短文,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
6、译的能力
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能借助词典将内容熟悉的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250汉字。
3 高职英语教学及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对考生的要求
长期以来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一样,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大纲对考试各部分也提出了以下要求:
1、词汇
领会式掌握3400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的单词为2500),以及由这些构成的常用词组(中学所掌握的单词和词组包括在内),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
2、语法
巩固和加深基本语法知识,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3、阅读能力
能顺利阅读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性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技术说明书、合同等。
4、听的能力
能听懂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中使用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120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
5、写的能力
能就一般性题材,在半小时内写出80-100词的命题作文,能填写和模拟套写简短的英语应用文。语句基本正确,格式恰当,表达意思清楚,无重大语言错误。
6、译的能力
能借助词典将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文字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格式恰当,无重大语言错误。在翻译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实用文字材料时,笔译速为每小时250英语。
4 开设大学英语四级公选课是提高高职学生四级通过率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比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B级)”对应试者的要求,我们不难看出两者的差距是很大的。也就是说通过四级考试的难度远远大于通过“应用能力考试”,这也就是为什么高职学生参加四级考试通过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以笔者学校为例:
表一:近几年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情况统计
以上表格显示我院学生报考大学英语四级的积极性很高,然而通过率却不能令人乐观。本人认为造成这种现状有其主客观因素。主观原因是:学校、老师、学生对四级考试重视程度还不够,学生通过四级的愿望不强烈,学习积极性不高,也不够努力,同时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试技巧。客观原因是: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制短、英语学习的学时太短。因此,笔者认为:在目前学制无法延长,学时也不可能增加太多的情况下,开设大学英语四级公共选修课是提高高职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5 对大学英语四级公选课班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5.1 开展问卷调查
笔者自09年下半年以来,连续多学期在本院教授英语应用能力训练(四级)公共选修课,此课程实为大学英语四级考前辅导班。为了准确了解此课程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本人分别于2011年上半年和2012年上半年共两次在自己授课的公选课班级中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如下: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大学英语四级公选课调查问卷
所在系______ 专业______
1.你觉得你的英语水平总体如何:
A. 很好 B.好 C. 一般 D.较差
2.对于在校英语课程,你认为:
A.非常重要 B.重要 C.一般 D.不重要
3. 你认为英语等级证书对你找工作有没有帮助?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D.无所谓
4. 你考四级的目的是:
A.继续学习 B.找工作有用
C.认为将来工作需要 D.证明自己的英语水平
5. 你备考四级的途径是:
A.自学 B.参加公选课
C.自学+参加公选课 D.上网做题
6. 你参加四级公选课的目的是:
A.提高英语水平 B.复习、报考大学英语四级
C.喜欢学英语 D.只是随意报了一门公选课而已
7. 你认为开设四级公选课有没有必要性?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D.无所谓
8. 只在学院开设两个班的四级公选课能满足全院学生的需要吗?
A.不能 B.能 C.不知道 D.无所谓
9. 你认为四级公选课怎样安排最合适?
A.每周2节,共10周,白天上课 B.每周3节,共6周,晚上上课
C.每周4节,共10周,白天上课 D.无所谓
10.你对四级公选课教学和教师的整体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很满意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B.比较满意
C.不满意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 D.不便评价
5.2 对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46份,有效问卷146份,有效回收率约97%,说明学生对这份问卷调查的态度是认真的,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是很高的;且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涉及到全院几乎各个专业。在对待自己的英语水平评价方面,同学选择一般和较差的分别有100和14人,约占78%,说明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课程的态度,有70人选择非常重要,50人选择重要,共占比例为82%,说明学生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在考四级的目的方面,有96份问卷选择了“认为将来工作需要”,约占66%,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认为四级证书对他(她)们很有用。在备考四级的途径方面,124份问卷选择了“自学+参加公选课”,约占85%,可见学生一方面意识到考四级的难度,自己非下大功夫不可,同时也对公选课有比较高期待。在参加四级公选课的目的方面,选择复习、报考大学英语四级的有104人,占比约71%,说明学生参加公选课的目的性很强、很明显。在开设四级公选课的必要性上,144份选择“有”,占比例高达近99%,可见学生认为开设四级公选课非常有必要。在被问及:在全院只开设两个班的四级公选课能否满足需要时,106个同学回答是:不能,约占被调查者的73%。当让同学在白天还是晚上上四级公选课作出选择时,有多数同学选择了晚上。同时,绝大多数受试的同学在问卷表达了“对四级公选课教学和教师的很满意”,他们写到“本课程针对性强,有助于我们答题技巧的提高”,“老师教学方法好,我们的英语水平有了提高”。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在目前不可能延长高职院校学制和大幅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学时情况下,开设大学英语四级公选课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的有效途径。不过靠笔者和少数几个人的努力,大幅提高全院通过率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学校领导、承担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教师提高对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的认识。学校要鼓励、支持更多老师开设大学英语四级公选课,从事高职公共英语课的教师们应主动承担大学英语四级公选课。只有这样全校上下齐动员、全校师生共努力,才能尽快提高以我院为例的高职高专院校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通过率。
参考文献:
[1]白震坤.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4
[2]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年修订版)http://.cn/cet/2007-11-22/1801109279.shtml
[3]金艳.最大限度发挥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正面导向作用 [J].中国高等教育,2005,(9):33-34.
篇5
关键词: 英语专四短文听写 问题 策略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是对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运用能力的检测。此考试包括六个部分,听写的比重占总分的15%,占整个听力部分的30%。英语专四考试的听写成绩与总成绩在整体上有较高的正相关,两者的相关系数多在0.65以上,最高达0.93。有人曾对全国高校的专四考试情况作过统计,从1997到2002的六年期间,听写的平均得分是9.26分,平均得分率为61.76%。9.26分与15分相比,应该说听写成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现我简单介绍四级听写考试要求,就听写考试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策略等方面谈谈体会,以提高学生专四短文听写的成绩。
一、听写考试简介
高校英语专四考试大纲修订小组编写的《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2004)对听写项目的具体要求为:能在全面理解的基础上逐字逐句写出所听材料,并且拼写和标点符号正确无误,错误率不超过8%,考试时间为15分钟。听写的测试形式为主观试题,由人工统一评阅,采用的是录音标准式听写。听写材料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篇章,全文大约为150词左右,共分15个意群。听写全文共朗读四遍:第一遍为正常语速,每分钟约120词,此时要求考生从整体上理解全文内容,抓住全文大意,而不要急着写;第二、三遍朗读是根据意群停顿,停顿时间大约为15秒,此时要求考生准确写出所听内容;第四遍语速与第一遍相同,要求考生边听边校对。全文听完后,有两分钟的复查时间,直到播出“This is the end of the dictation.”,表示这一部分结束。听写的材料选材广泛而不生僻,难度适中,词汇不超出大纲要求范围。
二、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语言基本功的问题
(1)提高语音分辨能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做完短文听写后感觉不理想,但对照答案后则反映几乎所有的不会写的单词都是自己很熟悉的单词,让他们听写他们却又写不出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有些学生在中学阶段不重视发音,所读的单词和朗读者的正确发音存在差距,这样所听到的单词与脑海中储存的信息便不能吻合,导致熟悉的单词也写不出的不必要的错误。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跟读磁带,在做完听力练习后还要大声跟着朗读者读,模仿标准的语音语调,对自己读错的单词坚决予以改正。只要持之以恒,发音不准的问题就一定会迎刃而解。
(2)运用语法知识提高听写正确率。
有些学生基本语法知识差,造成很多语法类的错误,主要表现为听写时句子成分不完整、动词时态不一致、语法词缀缺失、虚词漏写等。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提醒学生加强语法知识的学习,同时注意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先判断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谓要完整,动词时态要一致,其次要识别读得轻快的略读或虚读等。
2.听写技巧
在加强学生语言基本功之后,还要对学生进行听写技巧的指导,具体步骤如下:
(1)利用所给题目,预测听写内容。
专四考试时听写答题纸上往往印有听写题目。在听写之前学生应根据题目快速展开联想,预测听写内容,这样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增加答题信心。如果题目下方还提供一至两个超出考试大纲的词汇,学生必须在心中默念,熟悉其发音和词义。
(2)第一遍放音重视首尾句及关联词,把握短文大意。
在听第一遍时不要急于动笔,首先要抓住篇章大意。因为英语文章篇章的发展一般采用演绎法或归纳法,所以篇章的第一句或是最后一句都是至关重要的,往往是篇章的主题句。学生如能理解首尾句中的信息,就可以提高对原文的把握,尽快进入答题的最佳状态。其次要注意文章中的关联词,如in the first place,one of the reasons,another problem,moreover,furthermore,finally等。抓住了这些词,学生会加强对整篇文章层次结构的理解。
(3)利用跟读,缩写简写做好第二三遍放音。
在朗读二、三遍时因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最大限度地为七个左右的语言组块和单元,保持的时间也是不到一分钟。学生很容易发生写了前面忘掉后面的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提倡边听边默读,然后迅速地把所听的内容在脑海中复述一遍,最后以意群为单位记录下来,为了节约时间可以用首字母缩略语或缩写词,数字用阿拉伯数字等。第二遍放音精力放在句子前半部分,第三遍放音精力放在句子的后半部分。这样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听写质量。
(4)第四遍及最后两分钟,仔细复查慧眼纠错。
第四遍校对时要注意缩写缩略语复原,查缺补漏,把握全文。在最后两分钟的复查时间,要注意检查拼写是否正确、标点符号是否合理、首字母是否大写等细节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利用语法知识检查字里行间是否出现了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等问题。
3.背景知识
考试大纲规定四级听写的选材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听到自己所熟悉的材料时,会感到很轻松、很自信,任务会完成得好。因此,广泛的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而且有利于听力及听写成绩的提高。
4.加大课后听写练习量
由于大部分本科院校的听力课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且周课时只有两学时,因此课堂上能留给听写练习的时间极为有限,而听力听写是一项熟能生巧的技能,这就要求引导学生课后加大听写练习量。建议他们听写VOA或BBC的Special English,在听写后让他们参照下表,总结自己听写的弱项,自己评估,有效监控自己听写的进展情况。
总之,专四听写中的听写测试是一项复合型的考试,它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非语言因素如技巧、知识面等。要想真正提高听写能力和成绩,除了一些方法指导和应考策略外,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长期地、扎实地训练。
参考文献:
[1]常骏跃,王静莲.英语专业四级听写冲击波[J].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陈爱敏.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技巧及训练[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篇6
[关键词] 大学英语 个性 惰性 课程要求 大语文
学者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总结这些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多是从理论、教材、教师等方面由上到下地进行的,对学习、接受过程的研究却相对短缺。同样的现象在专业外语的教学中亦有表现。本文试图分析英语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和惰性,并籍此对未来的外语教学系统工程建设提出一些设想。
一
个性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概念,有认为其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以及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表现为“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及种种行为的心理活动。”个性决定了个体的需要、行为动机、兴趣及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并决定它们的强度和作用时间。大学生多数是个性鲜明、强烈的个体,而且,在“等次”越高的高校,这种表现应该越是突出。
个性从诸多方面影响个体的学习效率,在大学生的外语(公共课程)学习中相对突出。大学生入学前学习英语多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六年,对不同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因其亲身经历而不再有新奇的感受。作为教师,我们已不再可能、也非常不应该希望他们唯自己马首是瞻。大学生的学习应该有自主性和创造性。
个性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可能有如下表现,或由相关因素而生并由于其反复作用而加强:
1.轻视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相当多的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是自己的全部学习任务,公共课程可以敷衍了事,要是没有毕业的麻烦,他们会选择不学。这种认知可能会保持到高年级阶段,它导致了新生参加等级考试容易通过,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大学英语学习之后反而不容易的怪现象。也有相当多的人在高年级阶段幡然醒悟:英语课程的学习状况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专业课学习,并且可能波及他们的继续深造。但这时的醒悟已经使他们落后了他人一拍。
2.评判教师的授课风格和方法。大学生一般都自认为经验丰富的英语学习者。他们经历了大约六年甚至更长(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开始)的前期学习过程,与数位英语老师进行过相处,对常见的教学方法习以为常,倾向于把不同老师进行对比。在这样的对比中,大学老师往往不能占据优势。原因不外:a.大学英语授课集中,部分时段效率低下,部分学生甚至选择逃课;b.大学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对短,与学生缺乏充分的了解和沟通;c.公共英语课的学生性格各异,专业混杂,差异性远远大于中小学阶段,教师选择的折衷教学方法“得罪”不少人。
3.认为老师讲授的内容大同小异,而且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内容又与高中阶段重复,对自己的帮助相当有限。是故,他们即使尚未找到自己的有效方法,仍然可能置老师的指导于不顾。
在尼科尔斯研究过的十种听课坏习惯中,批评讲课者和认为课程单调乏味首当其冲。在尼科尔斯看来,这些行为多以无知为基础,容易使听课者心不在焉,失去重点。
4.认为自己有独到的学习方法,这套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老师的方法指导往往是苍白的。随着师资培养力度的不断加大,即使是在偏僻的农村学校,优秀的英语教师大有人在,不合格教师已难觅踪迹。英语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早已摆脱了“土八路”时代,学生在此阶段形成的固定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他们高级阶段的学习,他们不容易发现某种不良习惯潜在的负面影响。
5.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必须的学习资源,其数量及适用性可能超过学校所提供的。电脑、网络已经实现大众化,教学形式也日渐多样化。相当多的家庭拥有宽带连接,越来越多的家长本身就是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才,在子女的教育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策略。虚拟课堂教学形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已经开始家庭等场所发挥作用。这使得学生的视野大大开阔,可用资源大大增加,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资源的能力更不容小觑,在某些情况下,学生提供的资源对教师来说也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这使得师生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具有了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问题是占有资源与利用资源是两回事,自由并不总与效率相伴。从在校学生的课程安排等方面看,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时间和精力英国是相当有限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依然是相当重要的。
二
诚然,“每一个人的个性都是不同的,研究的时候都要得到尊重,都应该注意到其独特之处。”但独特并不意味着优秀、出色。我们需要尊重差异,更要理性、冷静地对待差异。
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之下,大学生们的心理特征变得非常复杂,且有可能在某些个体身上表现得相当隐蔽。虽然有研究表明,个性明显的个体更可能在学术领域做出重大成果,但在英语学习方面,我们还是要努力避免那种以发展自己的个性为借口纵容了自己的惰性,或教师出于尊重个性而忽略其惰性的情况。惰性的起因或常见表现主要有:
1.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学习能力。前者会因此而忽视课堂教学的作用,认为课堂教学信息量不足,难度太低,教材太过简单等,进而导致时间、精力支出不够,自信之后是自惭。后者对课堂教学、对教师、对课本的态度正好相反。他们单词要教师带着读,话要老师教着说,考试试卷不要出难了,题目不要出到课本外面去了。学习根本没有有主动性、自主性可言。
2.固守中小学阶段已有的学习经验不放,不能充分意识到大学阶段的不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进而畏难退缩。
3.固守四级考试底线,背的是四级词汇本,练的是四级模拟题,这种被动学习的结果是固步自封,即使四级堡垒成功攻克,与实际能力的提高帮助有限。同时,看到部分“浪里郎当”的人竟然“顺利”晋级,他们的内心会产生极其不平衡感,怀疑勤奋刻苦的实际作用。不敢开拓也是一种惰性。他们必须意识到,超越四级的框架,才能进入一片开阔的学习天地。此外,他们还要意识到,决定考试成败的偶然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4.破罐破摔。这样的学生不能从中学学习的失败体验中解放出来,英语学习已经是他们无法翻越的高坡。他们最迫切需要的也许是心理上的疏导。在部分高校实行得风风火火的分级教学让部分学生背上了“学困生”的黑锅,这不啻雪上加霜,使他们长时间生活在低人一等的阴影里。对于高级阶段学习心理的研究还是一片没有充分开发的领域。
三
针对个性、惰性的实际状况,要寻找既能充分利用个性、发展个性,又能克服惰性的、有针对性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是相当不容易的。事实上,高校以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来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指标,迫使英语教学荒不择路,冲着提高学生的考分而“奋斗”,其结果也许会像直接冲着四、六级考试而奋斗的学生一样,其愿难遂。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其作为工具,具有实用性的同时还是文化的载体。过分功利的教学使其文化承载的功能被剥离,剩下的只是词汇――句子――语法――篇章的几根筋,失去了血肉。是故,有论者论述了建设英语语文学科的必要性。这当然对实践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笔者认为这仅仅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权宜之计,依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案。真正在高校做好“大语文”建设,并辐射中小学英语教学,才是解决英语教与学疲于应付的长效措施。部分高校把外语教学归于人文学院或学部统筹安排,当然是颇有远见的创举。此举从根本上提高了英语的“学科”地位,可谓出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此基础上,还要打破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之间的壁垒,确立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地位,使之成为大语文学科的一部分,或者英语学科的一部分,从此不要再有“课程”、“学科”之争。
实施双语教学可以认为是直接改进大学英语学习现状,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联系的第二个关键措施。双语教学对教学双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备课过程就是一个改变和提高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认知的过程,因而,有可能使英语的学科地位从人们的意识深处得到提升,大学英语当然得益。从学的方面来看亦是如此,而且在学以致用中学生们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在学却不够用的痛楚中他们感受到危机。尽管大面积实施双语教学可能还为时过早,但这种努力的全局性意义无疑是巨大的。
大学英语的教材建设是事关英语课程建设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现行大学英语部分教材只是以与考试大纲的结合、相容为卖点,与其他学科脱节;更新缓慢,与社会生活发展脱节;长篇累牍,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难度把握偏差太大,与学生实际脱节。但由于其“亮点”醒目,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进而成为了制约大学英语课程发展的瓶颈。而普通大学英语教师是罕有权力自由选择适用的教材的,自己选择教学材料亦受制于精力和胆量等多重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功利式的应试教学是最好交差、最容易见“成效”的方式,也是使英语教学不见长效的拔苗助长的手段。它使英语学习不再有乐趣可言,而且,教师们在把这种方式像接力一样一棒一棒地传下去的时候,无意中把自己内化了的错误认知传递给了学生。大多数学生已经难以接受不同的教法和学法,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实践中遇到极大的阻力。学生的个性和自信是使教学效果提高的关键要素之一,但过度的个性和自信却使他们容易忽视自己的弱点却使他们钻进死胡同而不得脱身。比如,一提起听说练习就有学生反对,“没意思!”“学不到东西!”他们不知道英语学习没有捷径,却有规律。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是一个需要共同发展的系统工程,哪一方面的欠缺都可能影响到整体水平的提高。已经有研究证实,语音辨识能力决定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阅读能力,无论是母语还是外语。部分学生已经像患了强迫症一样,痛苦地做模拟题却一无所获但觉得时间没有白花,用虚幻的充实来打发时光。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如果没有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配套改革,没有中小学英语教师观念的革新做支撑,依然只是一厢情愿的美梦。这在二、三流的高校尤其如此。我们能够听到国内高校教师对新课程要求强调听说能力的提法提出的质疑之声。大学英语教学怎么改已经有深入的研究,但为什么要做好,如何做好大中小学这个系统工程的改革,却罕有成果问世。在我国当前英语教学的语境之下,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
四
在目前的形式下,我们还只能寄希望于渐进的改革能够慢慢改变英语的未来。且让我们平心静气地思考课程要求或教学大纲的修订。可以说,大学英语课程要求的每一次修订都是结合了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同时考虑英语教学的总体状况而进行的。我们还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即:学英语的目的在于满足应用的需求。说白了,英语教学离不开它的功利性。教学大纲、课程要求的目的都是要使英语教学活动更快、更好地达到功利目的。但是,实践中的英语教学已经把通过等级考试变成了其需要实现的功利目标,学生以通过等级考试为学英语的目的,把等级考试证书视同择业的敲门砖,教师以学生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以及通过的等级作为自己评价教学成效的依据,这样,刚刚跳出中学应试教育怪圈的学生被重新拽入了考试的窠臼。那种拿着等级证书却依然张口词不达意、听英语无异天书、写文章生搬硬套的现象我们暂且还无暇问津。且让我们记住: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之一。显然,我们依然认为大学英语学习还是出于某种谋生的需要,还没有成为个体的内在需求,还很依赖外部动力的驱动。这样的情况不改变,惰性就有其很大的存在空间,发展个性,克服惰性的话题就永远有研究的必要。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张雪梅.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理论体系[J].外语研究,2001,(2):1-4.
[2]陈坚林.大学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9):374-378.
[3]李超.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内容的改进[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120-122.
[4]许朝阳,王志芳.大学英语教材的评估模式[J].河北大学学报,2007,(3):140-141.
[5]端木义万.外语教改与教材更新[J].外语研究,2001,(4):20-22.
[6]王世意.心理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243-244.
[7]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4.
[8]Allport, qtd. in Robert R. Holt. Individuality and Generalization in 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1962.377-404.
[9]Stephen J. Dollinger et al.Photographic Individuality, Breadth of Perspective, and Creativ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9,(8): 623-644.
[10]刘向政.略论建设大学英语语文学科的必要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116-118.
[11]辛广勤.大学英语是不是一门学科?[J].外语界,2006,(4):13-20.
[12]王林萍等.农林院校经管类本科专业双语教学认知及模式的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5):86-91.
[13]Wilma Jongejan and Ludo Verhoeven, et al. Predictors of Reading and Spelling Abilities in First- and Second-Language Learners[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7,99(4): 835-851.
[14]刘向政.略论建设大学英语语文学科的必要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116-118.
篇7
关键词: 网络环境 英语自主学习 四级机试改革
一、引言
2008年12月21日,全国50所高校的数千名学生第一次亲身体验了大学英语四、六级机试的试点考试。考生须在考前15分钟登录考试系统,确认信息并且点击“同意”按钮,方能顺利进入考试,否则视为缺考。机试的每个部分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时间一到就自动切换到下一部分。每一个选择题平均给15秒钟作答,先听录音,再看题目;只要录音放完,屏幕右上角立刻开始倒计时,继续在规定时间内选择答案,时间一到就进入下一题,考生只能按顺序做题,无法跳跃答题或对前一题答案进行检查和修改。机考的推行,可以说是我国英语教与学的一次颠覆性革命,2009年6月21日,全国试点高校将扩大到180所,我所在学校也在此列。诚然2009年参加机考的考生均可重复参加纸笔考试,但我们可以判断,“机考”已是大势所趋。
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1年4月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特别是网络技术,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要求。
于是在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环境的要求下,各高校实施网络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英语教学已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我所在学校早在2004年成功申请成为国家教育部大学英语改革试点院校之一,并于同年大范围地在各个院系推行了网络环境下的视听说英语教学。我从事大学英语5年教学以来一直担任试点班英语教学的工作,深刻地感受到了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给师生在教、学观念上带来的巨大冲击,也喜悦地看到自主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克服了对四级改革的恐惧,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英语的动力,最后提高了学习成绩,尤其在听说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二、网络环境下学习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1.网络自主学习的准备
2005年,学院配套拨款220万元,建立了包括240台计算机终端的4个学生网络教室和一个拥有8台计算机终端的教师备课室;引进了自主学习的网络教材,建成了可以满足全校本科生需要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平台。此外,学院又安排专职技术员,负责网络教学平台的管理。目前,学校仍在扩建网络教室,预备下半年在全校范围内所有学院推行英语教改项目。
在每位学生真正学习前,必须通过学前测试,老师再根据测试成绩给每位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级别。于是,在教学的源头上就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基本上能让每位学生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进行提高训练,激发其学习动机并充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网络环境自主学习的优势
虽然大多数现行的听力教学一直是建立在多媒体基础之上,即使是最原始的课堂也依赖于原始的多媒体武器――录音机和磁带,但传统的听力课堂存在着听力资源有限、教学手段单一、师生互动不足等局限性,这样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及厌烦的心理。于是网络环境支持下的教学模式就弥补了单一教学模式的不足。它借助现代高科技,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训练视听说的各种技能。心理学实验表明,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对大脑产生的刺激强度有很大的差异,因而也就产生了相差悬殊的记忆效果。对视觉输入的信息接受率最高,可达83%;对听觉输入的信息接受率次之,可达到11%。视听结合的优势就是让大脑的两个半球协同合作,产生了1+1>2的增值记忆效应。而网络视听说可以把视频、音频、图像、动画等手段融为一体,学生面对生动的画面和富于感染力的声音,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地被激发起来。在此环境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自己建构知识,学会合作学习,提高英语学习的各项能力。
网络学习系统的软件设计有各种功能,学生可以选择课程内容和话题;可以看单元录像,提高听力;可以打开字幕提示,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听、读话题的原始对话内容,反复听、读单句,听、读录音,录音回放;可以根据某一话题学习相关句型、各种习惯表达和虚拟的导师进行美式发音和英式发音的训练,模仿跟读、录音、回放;根据所学,进行课文理解填空;替换原始对话角色,与另一个角色进行对话并录音;播放自己的对话录音可自由地加入对话。学生不断地跟读、模仿、重复学习,锻炼和提高视了听、说能力及运用专业语言的能力。我校采用的新时代交互英语试听说网络学习教材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听说的能力,每一单元的题型设计也较符合机考听力的考试形式,如:在主要针对大一学生学习的视听说1―2级中,每套听力材料都配有视频,均是英美国家人们生活、工作等的真实场景再现,随后附有10―15道问题供学生练习;在主要针对大二学生学习的视听说3―4级中,听力材料除了视频训练还增加了新闻听力,并配有选择和填词题。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材料,学生面对生动的画面和新颖的学习题材及方式,学习的兴趣固然比在单一语音室中被提高不少。同时也很好地顺应了机考的新要求,为学生应对机考全新的考试方式奠定了心理基础,也进行了相似题型的演练,从而避免实战中无从下手的状况发生。四级听力Section B中第二个题型是听写(Dictation),从视频中摘出一段文字,一般空出10个空,要求考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填入单词或短语的正确形式。这不仅考查学生精听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动手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视听说1―2级中,每个单元有单词拼写的单项训练,要求学生能准确、快速、熟练地掌握四级要求词汇。视听说3―4级教材同样也涉及了此种类似复合式听力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单词拼写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键盘操作能力。
3.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作用
网络虽然可以部分代替教师的角色,但教师的解惑、监督作用并不应该消失,而要担当教学资源建设者的重要角色。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好的英语网站,让学生下载最新听力内容及四、六级相关材料。还可以对学生提出网上阅读英语原版文章的课外要求。这样,学生既能够习惯在屏幕上阅读英语文章,又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形式上完全适应英语机试的要求。其次,教师可以推荐与课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外国电影,电影具有丰富的画面、精彩的情节、真实的情景和鲜活的语言。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对于记忆有所影响。将需要记忆的信息寓于影视节目中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满足针对四、六级机考的视频题的训练。另外,英语教师应利用网络平台上传与机考关系密切的VOA,BBC,CCTV9等节目的音频和视频材料,大量地向学生输入信息,使其涉猎到大量的有趣的英语学习材料,从而达到训练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目的。
教师也可以是自主学习的参与者。通过网络辅助平台,学生可与老师进行学习交流,申请升级学习,意见交换,等等。我发现很多平时学生不愿面对面跟老师探讨的问题在辅助平台里被大胆地提出来,经过师生相互交流,不仅消除了学生的疑惑,而且使两者关系变得更轻松和谐。这种师生互动模式强化了学生在学习中中心主体地位的意识,也能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自己的教学策略进行一些相应调整,以此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水平,亦可提早适应新形势下课改教师角色换位的要求。此外,教师还创建学生个人英语网站,进行小组在线论坛或班级网站等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生的人际交流,使得单调的网络学习更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少了一些呆板和孤独感的产生。
三、结语
我在担任网络视听说课程教师5年时间以来,每个学期末都会注意比较试点班与非试点班学生的听力成绩,结果发现通过2年的学习,试点班学生听说水平很明显在逐步提升,得分率大多数高于非试点班学生得分率。通过平时与学生的交流发现,试点班学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四级机考中跟读题“谈虎色变”,而是信心十足地应对新题型。
四级机考更具人性化,能更加客观、科学和公正地衡量一个考生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英语水平测试,它必将掀起一次中国英语高等教育及考核形式改革的风暴。这也引发了英语教学工作者对传统教学手段改革的深思。网络环境支持的教学符合当今国际上外语教学手段更新与发展的趋势,为英语听说教学带来了崭新的理念与途径。我相信,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帮助下,随着教学内容、资源的日新月异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此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以教师指导为辅助的全新教学模式会使广大曾“恐惧”英语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也必将在未来大规模推行的四级机考中有很好的表现。
参考文献:
[1]Scott,P.H.A Constructivist View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Science[M].University of Leeds UK,198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项目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胡媛静.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探讨[J].榆林学院学报,2008,(05).
篇8
关键词: 英语阅读 文学篇章 阅读策略 过渡与衔接
1.引言
英语阅读(Extensive Reading)是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专业技能之一。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英语阅读课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的能力及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包括细读、略读、查阅等能力;并通过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吸收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阅读课教学应注重阅读理解能力与提高阅读速度并重。教材应选用题材广泛的阅读材料,以便向学生提供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素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文学课程(Literature)是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专业知识课程之一,根据教学大纲,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由此可见,文学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大量的、广泛的阅读。
英语阅读教学跨越四个学期,其目的既是培养一种英语技能,同时又是通过阅读,了解英语国家的风俗、历史与文化等,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无疑是体验这些文化背景最直接、最生动的载体。现在各高校英语专业所使用的英语阅读教材均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笔者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英语泛读教程(第二版)》为例,探讨英语专业低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学篇章的教学方法,以实现向高年级文学课程的过渡与衔接。
2.文学篇章的阅读教学
2.1阅读篇章类型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泛读教程(第二版)》(以下简称《泛读教程》)供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使用,教材旨在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扩大学生词汇量,介绍基本的阅读技巧。该教程阅读材料题材广泛,涉及英语国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课文长度从第一册的1200词增加到第四册的2400词,注意培养学生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信息、把握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训练学生见“树”又见“林”的能力。其中选取的课文不乏英美文学中一些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比如美国作家方面,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The Call of the Wild),厄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The Old Man and the Sea),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Three Days to See),约翰·斯坦贝克的《》(Chrysanthemums);英国作家方面,有D·H·劳伦斯的《木马赢家》(The Rocking-Horse Winner),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等。这些文学作品篇幅不等,风格各异,有的是长篇经过改写,保持原著的故事情节和语言特色;有的是节选,有的是短篇原著,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呈现出原汁原味的英语文学作品,使学生在阅读中直接感受英语文学的魅力。
篇9
关键词:四六级网考 大学英语教学 启示
一、前言
为了给大学英语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提供真实有效的参考,真正贯彻《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不断完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机制,尽最大可能克服四、六级考试作弊方面的问题,久经酝酿的网络考试(Internet-Based CET)于2008年12月21日首次在全国54所高校同时试点网考。从发展趋势上看,四六级网考将进一步推广,有望彻底取试,改变四六级一年两考的现状,实现一年多考。这种新的发展与变化给大学英语的教与学带来了新的启示。
二、四六级网考的变化与发展
1.考试方法
传统的四级考试是完全的笔试,而四、六级网考则是依靠网络和计算机来进行,考题从题库数千套试题中随机挑选的,实现了“一人一机一套题”模式,和新托福考试特别接近。对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技术上要求较高,对学生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也要求较高。
2.题型设计
新型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正做到了“听说领先”的原则,以听力为基础的考题占总考题的70%。试卷的摹本框架分为八个部分,除了阅读部分之外,其余几个部分都是以听力或视频材料为基础的。随后,听力部分后设计了听力跟读题环节,需要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对着计算机话筒流利地重复之前听到的对话,以此考查学生的英语口语是否标准。
作文部分也融入了听力要求,首先看一段视频,看懂了之后,简单描述视频内容,并阐发自己的观点。很显然,如果听不懂视频,就无法顺利完成写作。
这样的题型设计能更好地测试学生不同层次的语言技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词汇、篇章理解、记忆、总结提炼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3.听力材料
四六级网考的听力材料全部采用真实的语料,和之前的录音材料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材料既有录音,也有录像,相对来说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考生的听力水平。听力材料的题材和来源也呈现多样化,涉及的有访谈、新闻报道、讲座等,一般选自VOA,BBC和CNN等媒体的新闻。
三、四六级网考对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启示
四六级网考是对过去英语教学理念及模式的一种挑战,在此意义上,四六级网考不仅仅是一个新的考试形式,而是一个新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体系,是考查大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测试手段、测试内容的一种变革。这必然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产生深远影响,也使广大高校教师和学生面临更大的挑战。
1.首先网考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学生要熟练掌握电脑的操作方法,熟悉用计算机多媒体获取信息的模式,尽量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登录英文网站,大量阅读英语原版文章,习惯在屏幕上阅读英文文章,而且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坚持练习英语打字速度,达到40~50词每分钟,从形式上完全适应英语机试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转变英语学习态度和观念,坚持英语听力的长期训练,充分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平台。
2.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语言主观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CET-4改革要求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确立以交际为目的、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理念,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激发、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上,强调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听说机会和环境。国外许多语言学家(Krashen,1982;Oxford,1993)研究发现:听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通过大量的听力活动,学习者逐步内化语言规律,从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晨听、泛读等。
另外,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时间是局限的,教师不可能在很短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水平,应当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二课堂的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丰富的。可以利用学校电台、网络定时播放英语课程和节目;计算机中心,语音室定时开放,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场所;开设各种外语文化讲座。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在无形之中加大英语的输入,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四六级网考虽然还处于测试阶段,还存在各种困难,但它肯定会成为今后大学英语测试的主流,对我国的英语教学也是一种挑战。学生和教师都应积极应对挑战,稳步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和网考的应试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杨冬梅.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听力部分改革对大学英语听力教与学的及时反拨效应――个案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8).
篇10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课堂 语用能力 显性教学 隐性教学
大学英语课堂是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理念、目的、内容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随着新一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英语课堂只强调培养学生词汇和语法为中心的语言能力的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认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语言技能的训练才是大学英语课堂的重点。同时与交际紧密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的教授也是英语课堂的必要教学内容。目前,虽然大学生已学习英语若干年,但是其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仍处于较低水平,语用失误和跨文化交际障碍屡屡出现,所以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用教学内容的增加成为必然。
1.中国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语用能力和语言能力不同,是指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的语境中能恰当得体地表达和理解别人的能力。中国大学生既缺乏跨文化交际的实践经验,又缺乏来自于英语课堂的知识和练习,普遍语用能力不高,在语言实际应用中常常遭遇交际障碍。即使是英语专业学生,其英语语法和语用能力程度也极不平衡。
英语语用能力的高低受语用意识的程度的影响。李民和陈新仁(2007)的调查发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的语用意识程度不高,并且语用意识的程度和语用能力水平之间显著相关。他们认为在英语教学者要重视学生语用意识程度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在另一项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周燕宇、丰涛、杨慧,2008)中,学生的语用能力远远低于其语用能力,导致这种能力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语境意识淡泊,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和教材、教师的负面影响所致。
英语语用能力受到英语语言能力的影响,但如何影响及其影响程度还尚无定论。洪岗(1991)的研究发现,大学四年级学生的语用失误与一年级学生相差无几,说明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间并不一定成正比关系。而Yang(2008)则认为,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使学生在实施请求言语行为时得以运用更多的外部调节语,如感谢、道歉和许诺等,所以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会对语用能力提高产生积极作用。
2.语用教学的内容
在英语课堂中加入语用教学已成为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与交际活动紧密相关的英语文化知识又是语用教学的重点。
首先,英语教师应提高自身语用意识程度,学习并善于从现有英语教材中提取与英语语用学相关的知识进行讲授。现在使用的不少高校英语教材在编纂时也注意到适量加入英语语用知识。《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在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会话技巧”,列出同一语言功能的不同表达方式。如第三册39页,教材列出了请求的不同表达方式,“Would you...”,“I would like you to...”,“How about...”或者“Shall we...”,这些句型就是英语请求言语行为的请求策略。而在对建议给出否定回答时,则是“Well,I’m afraid I haven’t got time.”或“I’d love to,but I’m afraid I’m busy now.How about tomorrow?”,而生硬直接的否定回答通常是不使用的。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听力理解部分,越来越强调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下对语句的理解。如08年12月四级试题第16题如下:
W:You haven’t seen a blue notebook,have you?I hope I didn’t leave it in the reading reading room.
M:Did you check that pile of journals you’ve borrowed from the library theother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