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古诗的意思范文
时间:2023-03-14 02:3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游园不值古诗的意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寻隐者不遇》全诗如下:“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首先领会诗题,“隐者”即隐士,“寻”的是“隐士”,隐居山林不愿出来做官的读书人。所以“寻”不是寻找,而是寻访,访而未见,就问其行踪。寻访不着,就叫不遇。既然寻访未见,那有什么必要写呢?不遇中又见到了什么?这就引出诗句来,原来“不遇”含有深意,寓含主旨,“不遇”也就是通常说的诗眼。
据说,这是贾岛做和尚时寻访一位师父的事。学习时要破解语句,以想象中的时空和事件的连续性,连缀古诗情节的跳跃性。诗中显示对话,第一句是问,下面三句是回答。情节是省略了,实际是一问一答,三问三答。一问,你师父呢?一答师父采药去了。二问,到哪里采药?二答就在这山里采药,他不会到别处去。三问,你知道他在山上什么地方采药?三答山高云深不知道究竟在哪里。但诗只有二十个字,语言简练,不允许像散文那样写,所以问话都省略了,出现了一问三答。“松下问童子”也是省略,贾岛并不是第一次来,山这么大,他哪里找人?他来过这里,但到朋友家里一看,门关着,没人应声,这才折回身,在门外松树下看到童子,就问这位徒弟。至于他怎么想去寻访,从哪里来山中,不遇之后怎样回去,通通不讲,也不需要讲。如若写散文,来龙去脉都要交代清楚,诗就不需交代,语句精练,节省情节,突出某一时段、某一场景就可以了,诗的含蓄就在这里。
破解了诗句,连缀了情节,就可以进一步融合想象,领会其意境,体会其感情。诗人写这段“不遇”的事干什么?诗有感而发,作者是写这位“隐者”,这位读书人不愿“学而优则仕”,在朝廷上混个一官半职,为名为利,光宗耀祖。他归隐山林,说明这人志趣高洁,与山林作伴,与清风明月作伴。而“采药”去,却透出一层深意:原来他在深山密林中采药去了,采药材干什么?他懂得医药,采得药材可以给人治病,这有一层济世医人的心意在,而不仅是归隐后的自在清静。
这首诗扣着“隐者”写了高山环境,隐者的兴趣、劳动、住处;又扣着“不遇”写,本来造访叙谈是一番乐趣,“不遇”自有些惆怅,但作者并未透露不遇的心情,“云深不知处”却显露出他的情感倾向,那种山高云深、飘然世外的意境,则是他向往的。而后人读诗,也会为这种云游大山的意境所吸引。
再看《游园不值》,全诗如下:“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先看诗题,关键要研究两个字:“不值”。“值”的意思就是相遇,“不值”就是不遇。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不遇,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些什么呢?这就寓含诗的主旨,“不遇”也是诗眼。
作者在游园时先遇到了什么?苍苔、柴扉。可结合学生的生活,结合文中插图,了解柴扉是用柴和竹子或树枝支起来的大门,是乡村很简陋很普通的一种门,就是这“柴扉”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朴素自然的乡土之气。而苍苔是一种绿色的植物,空气潮湿的时候,春雨过后它就会贴着地皮长出来,成为贴着地皮的绿色青苔。
那么,这样的一座园,这样普通的自然景物,诗人又赋予它们怎样的感情呢?一边读,一边品,要推敲诗中哪些字饱含了对所见景物特别的感情。“应怜屐齿印苍苔”,对苍苔体现了“怜”的感觉。怜是爱惜、爱怜的意思。据说,叶绍翁最初写的时候用的是“嫌”。嫌,会让人误以为嫌弃。因为嫌,所以他就不给我开门。用上“嫌”这个字,一下子把叶绍翁和主人的距离拉远了。“怜”,说明园主人爱惜,也说明作者爱惜。惜在哪儿?叶绍翁穿着木屐,自然、轻松的打扮,尽管如此,这屐下面还有齿,会给苍苔留下印,还觉得不忍,这“怜”便是真真切切的爱惜。
对柴扉用“扣”,意思就是敲。“小扣”的“小”不是大小的小,而是力度的小,即轻轻地敲,小心翼翼地敲,扣出的那可是对园主人的尊重。久扣不开,不能游园,自然有些失望、沮丧。这时,无意中抬起头,却发现“一枝红杏”。古人所讲的“红”就相当于今天的粉红、淡红,我们现在所讲的红在古代被称为“赤”。头一抬,看到粉红娇艳的杏花,可谓眼一亮,心一动:哟,杏花开了,而且还伸出墙外。那么伸出来的杏花更多了,定是满树、满园,却被关在了园子里。许多花也一定开了,许多叶儿也一定青翠欲滴了,这就是关不住的“满园春色”。“一枝”和“满园”相对,叶绍翁写的是一枝,一枝引发想象春意盎然。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乃无穷尽,想象怎么多就怎么多。没有这“一”就没有那“满”字,“一”就是“满”。所以,一枝红杏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春色满园,一枝就让我们感觉到千朵万朵压枝低,想象园子有多美园子就有多美,有多热烈就有多热烈。这一切都缘于一枝红杏,应了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在闹中,我们突然发现,园还是那座园,压根儿我们都没有进去过,这一切都凭我们的想象。
曾看过一教学案例,有如下作业设计:红杏和绿柳从古到今都是春色的典型代表,而本诗中这枝红杏更因为预示了满园春色而流传千古。其实,春色一旦满园,不仅是杏花,其他景物也会冲破围墙向我们宣告春天的来临,春色满园关不住,下一句怎样接?作为阅读者的我也不禁和学生一起接答:阵阵花香扑鼻来,绿柳如丝出墙来,蜜蜂蝴蝶翩翩来,河水叮咚入耳来,杨花柳絮过墙来……想象景象,低吟诗句,创作诗句,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兴趣盎然。
融合想象之后,还需思考作者的意旨。让我们再看“不值”。如果说开始的“不值”有些许的失望,那么是出墙来的一枝红杏给他带来欢愉与惊喜,心头的暗淡一扫而空。这红杏是报春的使者,有这满园的春色,才会有这一枝红杏;有这满园春色关在墙内,才会有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满园”与“一枝”,“关”与“出”对照如此鲜明。“一枝”是实写,“满园”是想象,一实一虚;“关”是封闭,“出”是活跃,一静一动。红杏出来需要力量,“关”得越紧就越想出来,所以红杏才能显出特有的魅力。这样想来,诗人虽未能游园赏春,但满园春光已经在想象中出现了,他可以满意而归了。如果改一下《雪夜访戴不遇》中的句子,则成了:“我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园主人呢?何必要进园子呢?”诗人把他游园的发现与惊喜之情记录下来,让人们分享这一由失望到突发惊喜的经历。这“游园不值”并不是失望,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发,后人评此诗为千古绝唱,也在于它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有生命的东西是压制不了的,无论怎样压制,它总会冲破约束自由发展。
诗人来游园,遇到了苍苔、柴扉、红杏,所见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景物,如此而已的园,如此而已的景物,然而却让人感觉春天到了!在领略春天勃勃生机的同时,得到生命的感悟。这就是作者的所遇,所以这“不值”其实是不遇中有遇!不虚此行即为值!
篇2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呢?我认为学法指导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教师示范,展示学法
由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上课开始便向学生灌输抽象的学习方法是很难被小学生所接受的。即使接受了也只是机械地记忆,而不是理解,更谈不上应用。因此,学法指导的第一环节应先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即通过教学中的示范性指导,让学生从教师的教学中感知学法,领悟学法。这就要求教师的示范过程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教师的教应做到线条明确,层次清楚,便于学生发现和领悟学法。二是教师的教应做到难易适度,便于学生尝试和运用学法。
如在教学第十册第三课《古诗三首》时,我将第一首诗《江畔独步寻花》作为展示学法的范例。指导学生分五步进行学习:1.初读,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朗读,纠正错误读音。(3)教师示范朗读,读出诗句的停顿节奏,以唤起学生的注意。(4)学生试读,达到能读准字音,会停顿的程度。2.细读,理解字词。(1)学生自读诗句,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2)指导学生运用查字典、联系诗句等方法理解这些字词的意思。3.精读,体会诗意。(1)指导学生再读诗句,一边读一边想每句讲的是什么。(2)学生逐句讲述诗句意思,要说得通顺、连贯、明白。4.赏读,想象意境。(1)再读《江畔独步寻花》,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2)自由朗读,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的情感。(3)反复朗读,欣赏诗的韵律,感受诗的情趣。5.诵读,背诵诗句。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读书声中再次体味诗的意境,欣赏诗的美感,并能领略诗的意境,同时使学生从这一学习过程中获得清晰完整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发现和领悟学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回顾小结,归纳学法
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果不及时加以指导和归纳,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他们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就不能深化,也就达不到掌握技能方法的目的。因此,当学生对学法的感性认识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对第一部分的学习过程进行简要回顾。使其从回顾中发现和领悟学法,再用一定的方式指导学生将发现的领悟到的学法归纳出来。使他们对学法的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刻。
如在学完《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后,我就问学生:“我们刚才是分了几个步骤来学习这首诗的?每一步又是怎样做的?”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对刚才的学习过程进行回忆思索,把发现和领悟到的学法简明准确地归纳出来。
三、自学实践,运用学法
通过前两个步骤,学生已经领悟和归纳了学法。但学法作为一种方法和本领,不但要靠讲授,靠理解,更重要的是要靠实践活动的训练。只有通过学生的自学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学法,也才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真正得到培养。所以,领悟和归纳学法并不是学法指导的最终目标,而只是一个起始。在此基础上还应给学生自学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尝试过程中运用学法,把学法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进而形成能力。
如在教学第二首古诗《游园不值》时,我就把主动权留给学生,通过刚才理解和归纳的学法自学这首诗。在学生自学之前,我用小黑板出示学法,强化学生的意识,防止自学过程的混乱性;同时我还向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这样,学生既明白了学习的方法,又弄清了自学要求,就能按部就班地进行自学。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进行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和是否按上面的方法进行自学。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使他们也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逐步提高自学能力。
学生在学习《游园不值》这首诗时,自己去朗读诗句,分阅读、品味、想象、诵读,在此过程中,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阅读的理解过程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理性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真正转化为技能。实践证明,这样做,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效果很好。
四、检查效果,巩固学法
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检查,可以纠正不足;通过检查使学生看到自己运用学法所取得的成绩,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喜悦,激发学生运用学法的兴趣。所以在学生自学后,应采取一定的方法检查自学效果,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在教学《游园不值》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检查自学效果: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不值”、“游园不值”、“应”、“怜”、“屐齿”、“苍苔”、“小扣”、“柴扉”。2.作者未能进园赏花,但他并不扫兴,你从哪里看出来?3.图文结合,讲述诗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4.感情朗读和诵背全诗。在检查过程中,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并善于用“不同”去促使他们独立思考、评议、争论和互相启发。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学法继续自学、检查,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篇3
一、创新,拓展文本解读的广度
文本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所执教的这一文本上,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要从横向、纵向的角度拓展文本解读的广度,让文本置身于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产生共鸣,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所蕴涵的深意。而要拓展文本解读的广度,最重要的是要教师具有勇于创新的意识。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拓展文本解读的广度。
笔者曾经听过一名教师执教《理想的风筝》一课。该教师在执教的过程中,站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课堂上,教师将作家苏叔阳一次次引入课堂教学环节,先是出示作家苏叔阳在遭遇逆境时所说的话,之后又讲述苏叔阳同癌症病魔抗争的事实,最后让学生想象作家在又一年春天来到时除了看到春天的美景还会看到些什么。乍一看,似乎这些关于作家的事情对本课文的教学有些无足轻重,但是仔细思考,我们发现:不正是刘老师的自信、坚强、乐观感染了苏叔阳,让他能坚持与癌症抗争十几年并且笔耕不辍,创作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这样一来,文本中刘老师那乐观、坚强、自信的形象也一下子走进了孩子的心中,变得更为高大伟岸起来,孩子对于文本的理解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更深刻地领会了文章的意蕴。
二、创新,挖掘文本解读的深度
文本的解读因人而异,因师而异。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直接关乎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为了学生的生命发展,教师要贴合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文本挖掘,解读出文本的深度。同样,挖掘文本的深度更需要教师的领异标新,要创造性地跳出教参的束缚,正确引领着孩子走向文本的更深更远处。
想起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游园不值》一课。古诗《游园不值》一直以来更多地被视为写景之作,描写春光的明媚、万物的生机。但窦桂梅老师把着眼点放在题目中的“值”字上,在“值”字上仔细推敲诗意。她理解的《游园不值》耐人寻味。“值”在此文中是遇到的意思,诗题的意思本是游园时没有遇见园主人。但窦老师却赋予它耐人寻味的独到见解:不遇中有遇,人生可遇而不可求。这是一番多么让人深思的独到见解啊!叶绍翁在游园时没有遇到园主人,但是却遇到了“苍苔”,遇到了“柴门”,还遇到了“一枝红杏”,真是不遇中有遇啊!窦老师的理解超越了平常、超越了世俗,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让人赞叹不绝!窦老师何以有如此高深的见解?窦老师的独到见解来源于她勇于创新的改革精神。我们的教师总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几乎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照本宣科、“照参教学”,但是窦老师却不一样。她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敢于突破教参的束缚,用自己独特的自由的灵魂来创造性地感悟诗歌、感悟诗境、领悟诗情。
三、创新,找准文本解读的角度
文本的解读需要教师找准一个恰当的角度,站在一个特定的角度去思考和解读文本,就一定能事半功倍。而这个文本理解的角度却是最难寻找的。要找准解读的角度,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以文中的一个小小的地方为切入口,来把握文章精髓和要义。
曾听过一位教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她创造性地先出示了文中三句含有“没想到”的句子,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三句话,体会三个“没想到”所蕴涵的深意。在一遍又一遍的反复诵读中,学生理解了文中儿子的愧疚,理解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教者正是用自己独特的富有创新意识的眼光,找准了文本解读的角度,从一个不落俗套的角度去挖掘了文本的意义。
篇4
关键词:小学课堂;古诗;教学;讲故事法;“点”“面”结合法;活学活用法
古诗是中华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小学阶段,学好古诗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亦给教师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探究小学课堂古诗教学的三种方法,分别是:讲故事法、“点”“面”结合法及活学活用法,试图为提升小学课堂古诗的教学效率提供支持。
一.讲故事法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能否激发起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核心所在[1]。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若一味地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法,不仅无法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而处于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都喜欢听故事。教师若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进行古诗教学,不仅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古诗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古诗《游园不值》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将春天的景色描述一下,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自己在春天时的活动。然后渗入到《游园不值》中,针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红杏”进行探讨,继而引入春天的活力。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古诗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自觉性,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点”“面”结合法
语言简练是小学阶段古诗学习的基本特点,而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理解能力欠缺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对古诗的字词产生疑问[2]。由此就需要教师能够针对小学生古诗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一)释词
小学生在古诗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对此,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小学生进行点拨,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正确的字词读音。例如:在《山行》一诗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对“远上寒山石径斜”中的“寒山”不理解,甚至有的学生将“寒山”理解为“冰山”。这时,教师应从具体的事物描写来引导学生,结合古诗的创作背景、时间等,将深秋时节草木凋零、山石深深等情景描绘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正确的理解“寒山”的意思,即:深秋时节,草木枯黄的山。
(二)顺句
顺句是指让学生自己能够在字词都熟悉的状况下,对古诗中的句子进行梳理,以便能完整的读通整个古诗。而在学生顺句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古诗中的修辞手法指出来,方便学生在古诗中的理解。例如: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按字面意思当为“秦朝时候的明月,汉朝时候的边关”。但是众所周知,明月千古一轮,边关万年不变,“秦汉”之说由何而来?若点明这是修辞手法中的“互文”,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边关”,疑问则迎刃而解,学生也会恍然大悟。
(三)连篇
古诗的含义不能只停留在古诗的表面意义上,而是要透过古诗的字面含义理解古诗的内在意蕴。在连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对古诗的理解,然后进行相应的指导与纠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中的含义。例如:在张继的《枫桥夜泊》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诗句进行阐述。除了将深秋时节的风景进行阐述外,还应指导学生结合着当时诗人科考落榜的心情进行阐述,使学生能够在阐述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诗人那种失落的心情。
三.活学活用法
小学课堂古诗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让小学生理解古诗中的意蕴,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不是一味地让学生背诵[3]。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本着“活学活用”的教学目的组织、策划教学活动。具体分析如下:
(一)主题拓展
如《咏柳》一诗学习完毕,可设计拓展如下:
教师可于此提问:“二月春风”好像精巧的剪刀,除了裁出柳叶之外,还裁出什么?你能不能也用诗句说一下?学生可能会回答:裁出了粉红的杏花(一枝红杏出墙来),裁出了绿绿的小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裁出了鲜艳的桃花(竹外桃花三两枝)等等,这样,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涵,同时又对所学的诗句进行了“专题”复习。
(二)作者拓展
在小学课堂古诗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同一作者不同的古诗,教师可以通过作者拓展,将不同的古诗“串联起来”。例如:在学白的《静夜思》时,教师可以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进行提问,让学生列举出来自己学过李白的诗句,有的学生会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等等。通过教师的提问,能够使学生对李白的古诗进行温习,在加强学生自身记忆的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认识。
四、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小学教师在古诗教学中,应注重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时,还应结合着学生自己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古诗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谢泽姝. 引导小学生在古诗学习中感悟美[J]. 新一代:科教版, 2011, (2): 95.
篇5
如何才能达到上述目标呢?在实践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故事引路,轻松学习内容
古诗文在结构和词语方面和今天的语言形式有一定的差别。古诗文语言凝练,时过境迁,难于理解,学生学起来感到为难,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理解诗文的意思,因而可选择一些进行趣味讲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学习古诗词,如李白的《静夜思》,老师可以编一个李白在外求学思乡的小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听着听着就会走进古诗的意境,从而轻轻松松的背下了这首古诗。杜甫的《绝句》也可以和这样的故事相联系:据说有个穷书生用两个鸡蛋招待客人,却使客人非常高兴,是什么缘故呢?原来他用两个蛋黄衬了几根青菜丝,做成一道菜叫“两个黄鹂鸣翠柳”;把蛋白切成长方形放在衬有菜叶的盘子里,叫“一行白鹭上青天”;用菜叶剪个框放在白色的盘子里,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用蛋壳做一盆汤,叫“门泊东吴万里船”。两个鸡蛋,做成三菜一汤,巧妙地借用杜甫的《绝句》做菜名,客人品出的自然是意境,是情趣,而学生呢,自然会发挥想象力或联想,在头脑中形成诗情画意。有意有境,这诗读起来才有味。在诗情画意中,学生会而且还会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产生学习古诗文的乐趣,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在有兴趣的基础上多读,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品味古诗文的意境和其中的内涵。
二、引领诵读,品味语言魅力
古诗文的语言极富特色,字字经典、内涵丰富、有着独特的韵律美、意境美。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特色。
1.感受修辞魅力
古诗文中多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简单的几个字就描绘出丰富的画面、壮美的景象,读起来让人叫绝。这样极具艺术特色的语言,值得欣赏、品味。比如《望庐山瀑布》这首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磅礴的气势。再如《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简单的十个字就描绘了大雪时山中无飞鸟、路上无行人的景象。两行诗对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又使人产生无限想象。在诵读的时候教师稍做引导,就能使学生体会这些写作手法的妙处。
2.领悟佳句美妙
古诗文中有不少佳句流传千古,至今还经常被人们引用。这些都是精品古诗文中的经典之处,更要引导学生好好品味。《游园不值》这首诗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样的千古佳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体会它的不朽之处。这里边是作者看到了探出墙来的一枝红杏,想象到了院内春景,想象到了春天生气勃勃的力量,(当然也可能是看到的)而且写出了自己虽“游园不值”却并不觉扫兴的心情。由一点写到了整个花园,写出了整个春天,这是多么绝妙的写法呀。《山行》中的“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更是经常被人引用,而且赋予了更丰富的意义。
有了这些了解,学生会深刻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自然而然在内心深处产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三、丰富积累传统滋润童心
在教学中营造一种积极的氛围,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作用。告诉学生:一个中国人无论走在哪里,不管是南极还是北极,也不管是地球还是月球,只要你会背几句唐诗宋词,你就会立刻被人认出你是正宗的中国人,是从诗的国度来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大量阅读、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有提高。课本中的《三字经》是节选原文的一段,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试着背一背全文。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与《三字经》类似的古文,比如《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三十六计》等,通过小组赛等有趣的活动,为学生创设一种学习古诗文的文化氛围。还可以启发学生结合学校实际试着写一写“新三字经”。在学习古诗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做:把不同朝代、不同诗人同一题材的诗总结在一起。比如:总结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写月亮的诗,写爱祖国爱家乡的诗等等。还可以把写同一事物的诗放在一起来记诵、比较。比如:李贺的“马诗”就有23首,可以搜集来作比较读。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但会增加学生的积累,还会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久而久之,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学生的文化修养也会逐步的形成。
另外语文课本中选编的古诗文都是中华诵读精品,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小的影响。把这些诗文的重要影响介绍给学生,更能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比如《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形式众多的启蒙教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从问世起,以难以比拟的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并且早已走出中国,传向世界。它不仅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中间,而且被译成英、日、朝等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这些内容我们一定要向学生介绍。还可以引导学生再多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可以想象,当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内容有这样大的影响力时,学习热情一定倍增,而且会产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里的一朵奇葩,它艳丽芬芳,独领,醉倒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让孩子诵读古诗文,其作用绝不仅是学习语言,而是担当了更加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在孩子的血液里融入民族文化的基因,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篇6
一、运用“点”,夯实理解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语文学习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文字的能力。”理解是学习的基础,运用才是最终目的。检验学生是否理解的最佳手段就是“运用”,学以致用就是表达本位的最好体现。
师:通过预习查资料你弄懂了哪些词语?
生:我弄懂了“嫁接”这个词语。它的意思是把要繁殖的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种植物体上,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生长的植株。(学生是在“照本宣科”)
师:生活中你能举几个嫁接的例子吗?(小声讨论后回答)
生:春天的时候可以进行桃树嫁接。
师:你能稍微讲述一下吗?
(学生讲述所知道的嫁接程序,其他学生也积极发言补充。)
理解是表达运用的基础。如果单纯是理解,不与生活联系,学生即使学会了知识,也只是书本获知。教师讲得再好,却远没有自己亲身历练获得的印象深刻。以上《神奇的克隆》案例中,学生虽然说出了词语的意思,但是仅仅停留在一知半解上,根本不能算真正懂了。虽然这只是一个理解“点”,再进一步,上升到运用“点”,学生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又进一步夯实了理解。
二、补白“点”,优化感悟
语文课程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它蕴涵于课内课外,隐藏与文本中的每一处。教师只要潜心钻研文本,找出文本空白点,进行有效拓展训练,就能开拓学生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师:诗人兴致勃勃地来游园,主人却不在家,大门紧闭。诗人一抬头看到了什么?
生:一枝杏花伸出墙外来了。
师:看到伸出墙外的杏花会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到园内的春景。请同学们观察课文插图,想一想园内会有一番怎样的景色呢?
生:园主人肯定热爱花草,他的园子里肯定会有小花园,里面有许多争奇斗艳的花,还有蝴蝶翩翩起舞……
师:真是春色满园啊!这么盎然的春意院墙能不能关住?
生:不能。
师:齐读一枝红杏出墙来。美好的事物总是无法阻挡的。
古诗的语言是凝练的,意境是深远的,理解了古诗语言大意,却未必能体味出其隽永的内涵。只有找出古诗语言与意境的有效结合点(空白点),才能再现作品的情景,还原作者的心境,从而拉近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现实生活与诗歌意境的文本距离。以上《游园不值》案例中,教者通过研读文本,抓住园内景色这个空白点,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实现有效拓展,从而真正理解这两句诗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三、探究“点”,催化朗读
技巧性的朗读是由外而内的处理,而与文本思想产生共鸣的有感情朗读却是由内而外的真实流露。这就需要教者引导学生对文本换位解读,向文本的深处探究。以求与作者共思想、与主人共同呼吸,自然也就能有感情地朗读了。
师: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我也没告诉爸爸,那他是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
生1:爸爸发现饺子不是妈妈包的。
生2:爸爸很了解我,从我的话音中他听出了问题。
师:请你读读这段话。(生读得入情入境,很有韵味。)
以上《爱如茉莉》教学片段中,教者以“爸爸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住院的?”这个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感知父母之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从关键词语中体会出爸爸对妈妈的真心关注,再以朗读体现自我感悟,在朗读的同时体味这朴实的爱,真正做到了文道合一。
四、延伸“点”,锻炼能力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新课标》也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谈礼貌》是结构严谨、浅显易懂的说理性文章,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辩证能力。其说理的方式是“提出论点――例证论点――总结论点”,非常适合片段性仿写。再如《望月》这篇课文,作者和他的小外甥比赛背有关月亮的诗句,此段内容后的省略号说明还有许多诗句未被列举出,于是我布置学生课后收集“月”的诗句,出手抄报、办黑板报,并且还专门上了一次诵读指导课,吟诵感受不同朝代、不同作者、不同气氛、不同环境对“月”的寄情抒怀。这次综合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不但开拓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读写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篇7
一、从编者视角来解读
很显然,这四首诗分两课,编者是分别以春天和儿童的主题来选择。顺着编者的意图我们可以追问两个问题,以便进一步明晰编者的目的,与编者进行对话。
1.此春为何春?——带有一定思想性的春色图
苏教版以春天为主题选择的古诗有三处,分别在二、四、五年级的下册,不同学段目的有所不同。二年级的《春雨》《春晓》,是单纯的春色;五年级的《游园不值》《宿新市徐公店》,春景复杂且有明显的哲理性;那四年级的这两首春色诗则兼于中间,写景适中,且含有一定的思想性。因此,四年级的这两首春色诗描绘的是带有一定思想性的春色图,教学以感受春色为重点,体会情感为难点。
2.此儿为何儿?——带有一定共同性的儿童图
这是苏教版唯一一处以儿童为主题选编的古诗。五年级的《所见》《清平乐村居》《宿新市徐公店》虽说也写到了儿童,但不是以儿童为主题入编的。古诗描写的乡村儿童都是天真、活泼的,都是描绘以快乐为共性的儿童图。因此,形象感受儿童的行为,深入体会儿童的快乐就是教学的核心价值。
二、从诗眼视角来解读
抓诗眼,是古诗教学的优良传统,是古诗教学的最佳方式。朱自清先生说,必须咬文嚼字的教育培养后,才能真正达到那种不求甚解的培养。
1.《江南春》的“春”:春,当然指春天、春色、春光。什么地方的春?(江南)江南的哪些独特景物代表了春天?(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水村山郭、迎风酒旗、雨中古寺、亭台楼阁)这江南的春色给人怎样的感觉?(色彩美、动感美、朦胧美、气势美、富庶美)你能从这美妙春色中选一种或一处景物来描述一下吗?
2.《春日偶成》的“乐”:谁乐?(程颢)为了什么而乐?(为淡淡的白云而乐,为轻柔的春风而乐,为和煦的阳光而乐,为地红花而乐,为绿柳而乐,为碧水而乐。总之,为这美妙的春色而乐。)从诗人的“乐”中你感受诗人是怎样的人?(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
3.《池上》的“偷”:小娃怎样偷的?偷什么的?这里的“偷”是字典里的贬义吗?偷的过程中会做些什么?偷出的究竟是什么?(小娃的好奇与紧张,忐忑与兴奋,天真与活泼。诗人对小娃的喜爱。)
4.《小儿垂钓》的“钓”:谁钓?(小儿)怎样钓的?钓出的什么?(学着钓,不是老手;蓬头、侧坐,钓的是自由自在;不应人、遥招手,钓的味道更为丰富,怕鱼惊、轻声告之、手势交流都是可能的,钓的是天真、专注。)
三、从文化视角来解读
1.儿童文化:从古至今,儿童总是美好的,总是天真活泼的。这两首诗呈现的是儿童偷莲图和儿童垂钓图,古诗中还呈现了儿童捕蝉图、儿童追蝶图、儿童种瓜图、儿童放鸢图,图上的儿童不同、事物不同、行为不同,但表现的特点是相同的,这就是中国传统儿童文化的共性。
2.钓文化:钓鱼,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行为,是独特的文人情结。《小儿垂钓》中是小儿之钓,钓的是专注、活泼。而中国历史中一般都是文人隐士在钓,第一高手当算姜子牙,其次当算柳宗元,他们钓的孤独,钓的是“机会”。张志和,是真真洒脱的渔翁,钓的是自由自在。
3.士文化:这里的“士”,首先是指文人士大夫,文人总胸怀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杜牧作为晚唐文人,胸怀振兴唐朝盛世之志,从他的《山行》《江南春》中都有体现。程颢的理学,也是为了做人、治国的。其他,如陆游、王安石等文人的这种情结就更明显了。这里的“士”,还指隐士。胡令能、张志和就是隐士,远离尘埃,潇洒自由。
四、从学情视角来教学
1.导入环节。一首古诗二三十个字,课前预习学生一般都会背的,这就是学情,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因此,教学完全可以从背诵古诗直入,不要去搞什么做作的揭题、激趣。因为,学生都预习过了,知道今天要学什么,还磨磨蹭蹭揭什么题,学习的兴趣也不在乎这些外在形式,最大的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古诗内容的兴趣。
2.理解诗义。理解字词、句子的意思,也没必要一个一个、一句一句来,学生预习过了,拣重点的、学生不会的,重要的词句意思让学生记在课文中,因为学生会遗忘就得做实,这就是学情。提问的方式要便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这样问:学习后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就是会学习的同学。或这首诗预习后还有什么字词、句子不懂?
3.感受诗境。这是教学的核心,有两种方式。一是抓诗眼,如《江南春》《小儿垂钓》可以问:这首诗是写什么的,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春、钓)二是入画面,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这四首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动手画一幅画,画上可以画些什么,画在哪里,什么颜色,在画画的过程理解诗意、体会诗境。如果学生的绘画有困难,那就老师板画完成。
4.体会诗情。所谓品读一首诗,走进一个人。体会诗人的感情,就是引领学生走进诗人,品读诗人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的诗情比较浅显,在抓诗眼的过程中,或从诗句就可以直接得出。如《小池》,学生能感受到小娃的天真活泼,体会到诗人对小娃的喜爱之情。有的诗情是多元的,需要就是适当拓展诗人的简介,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
篇8
富于情趣,幽默诱导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举例都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善于联想,对枯燥的内容进行丰富的加工,将抽象的概念用生动风趣的实例进行对照说明。
一、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
融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热爱。一句过激的言词,一个不信任的眼神,都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抓住闪光点,及时表扬与鼓励,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兴奋、乐学、愿学的最佳求知状态,才能获取最佳学习效果。
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协同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在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学生乐学、爱学。愿意思考和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也能自由地进行启发诱导。反之,师生关系紧张、课堂气氛压抑,学生顾虑重重,即使教师有很好的教学设计,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智力活动是在情趣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他痛感当时学校里缺乏“推心置腹”、“无拘无束”的气氛,缺乏“互相尊重和友爱的气氛”,缺乏“炙热的创造性气氛”。在他看来,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
同时,教师应具备渊博的知识,过硬的业务素质,严谨的治学态度,精湛的教学艺术基本功,方能赢得学生心悦诚服地敬师之情,默契合作之意,团结一致完成教学任务。
(下转第65页)
(上接第64页)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情境教学是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感彩的心理活动,它能使人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使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强化。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活动多样化
教师若能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身体活动的方式,将使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感觉有变化和新鲜有趣,有助于高昂学习动机的维持;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应局限于冗长的讲述,可以随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或“分组学习”“角色扮演”“模拟游戏”等。例如:教学词语“垂头丧气”,教师低着头,哭丧着脸,显出没有一点儿精神的样子,在教室里慢慢地来回走动,然后问:“老师刚才表演的样子,可以用个什么词来形容?”学生会脱口而出“垂头丧气”。学生通过教师的表演,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又如教学《陶罐和铁罐》时,一个扮演陶罐,一个扮演铁罐,把铁罐与陶罐在御厨里的情景表演出来,学生对铁罐的傲慢无礼,对陶罐谦虚、不卑不亢的态度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开展竞赛,创造竞争环境
在课堂开展竞赛,为学生创造一个竞争的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其做法是把要讲授的内容,编成竞赛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抢答记分或当场评论表扬。如教完古诗《游园不值》、《送孟浩然之广陵》后,教师采用两种竞赛方式,一是接龙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第一个学生背“故人西辞黄鹤楼”,第二个学生接着说出这句诗的意思,依次把这首诗讲读完;二是接力默写《游园不值》,把学生分为四组,以粉笔为接力棒,一人默写一个字,直到默完为止。最后组织学生评议,看哪组背诵流利,讲解和默写得正确。在比赛中学生爱表现自己,好胜心强,所以情绪高昂,课堂活跃。
五、采用电教手段,创设意境
电化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如上《飞夺泸定桥》这节课,先用录音和幻灯把学生带入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让学生听故事,看画面,一边绘声绘色地讲解故事,最后请学生伴着录音表演。采用电教充满了形声的文艺色彩,激励着学生丰富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六、讲故事
篇9
一、朗读,读出意蕴
1.读要融情。正确、优美的诵读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走入古诗意境的一条道路。朗读古诗时,要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与作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入情入境,使学生朗读真正做到流畅自如,感情丰富。因此,在朗读教学中绝不可急于求成,应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2.读应有悟。古诗一解释往往就容易变成标准答案,这恰恰是古诗文教学的弊病。教学中,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引导学生用读诗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反复诵读。通过联系古诗的上下文并结合看图,让学生熟读自悟一些内容。在熟读的基础上,然后质疑问难,教师请他们通过查字典等方法印证自己的看法,让他们感受自学成功的愉悦,疑问处还可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熟读,质疑解疑,大家自然能体会出诗中意思,达到自悟自得。
3.读必交流。古诗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如果能把诗歌中感人的力量传递出来,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的资质品格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师生初步交流互读,从师生相互读、互评、再读、再评的过程中逐步领会诗歌的意境,要求能从读诗到吟诗。
二、想象,激发潜能
1.读诗,展开想象,感受音乐之美
诗歌,讲究音律的和谐押韵,极富有音乐的美感。格罗塞曾说:“每首原始的诗,不仅是诗的作品,同样也是音乐作品。”有些古诗文形式,像宋词、元曲,本来就是供艺人演唱之用。教学古诗中,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将诗文读出感情,读出音乐感来,“悦耳有时比悦容更为重要”。给古诗配以恰到好处的音乐,营造氛围,可以触发学生的想象力。
2.画诗,展开想象,给古诗配以插图
古人讲究诗画统一,王维云:诗画兼具,则传神也。不少写景状物的诗歌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教学这类古诗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拿起七彩的画笔,将读到的东西“画”下来。如《绝句》(小语第六册):黄鹂、白鹭、茅屋,披雪的山峦、泊岸的船队,春意融融下却不乏荒凉寂寞之感。学生画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解诗意的过程,是想象力得以驰骋、个性得以张扬的过程。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只要学生的“画”不背离诗的原意,我们就应该予以肯定与鼓励。
3.写诗,展开想象,增补诗中空白
补充古诗的“空白”, 古诗讲究字词的精炼,但又要在几十个字中表达完整的内容,所以,诗句中存在大量的“空白”,即“言未及但意已寓”之处,内容上跳跃性强。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尊重诗歌本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来补充这些“空白”。如教学《游园不值》,我就启发学生想象:“小扣柴扉久不开”,是主人不愿还是主人不在?叶绍翁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学生充分想象后组织交流,然后再去理解“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三、论诗,提升品位
1.析词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教学中,我补充了关于“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将“绿”与“过“、“到”等词的对比品味,想象江南勃勃春景,最后很好地理解了“绿”的精妙之处:“绿”把江南融融春意的动态之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同时又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思乡念归之情。
2.品诗境。如果说诗句只是一块块砖石,那么,整首诗才是完整的建筑物。在古诗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整首诗的把握,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启发想象,感受这架建筑体的艺术效果――诗的意境之美。如《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白鹭、桃花、流水、鳜鱼、戴青箬笠穿绿蓑衣的渔者,好一幅美景!如果孤立地看这一个个孤单的意象,我们是不可能很好地体味到诗的意境的,只有把它们联系起来融为一体,借助想象的力量,才可以享受到那份桃花源般的境界下怡然自得的超然心态。
篇10
[关键词]古诗瑰宝 丰富资源 理解粗讲 熟读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通过诵读浅近的古诗,感受语言的优美,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体会作品内容,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能背诵相当数量的优秀诗文。”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生背诵古诗词100篇目,由此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明显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教学,扩大小学生对诗词的阅读。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对于古诗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从阅读心理的一般规律和读懂古诗的基本要求出发,应该抓住下面几方面。
1 理解背景,粗讲大意
任何课文的学习都要从理解课文背景开始,正所谓“言为心声”,只有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写下此文的,才有可能对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如:在学习《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这首诗时,背景介绍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不知道,当时正处于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时期,我们怎能体会作者听到这个喜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试想昔日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犹如飘蓬。今日突然听说收复失地了。逃至四川避难的杜甫,怎能不涕泪交加。肋下生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有些课文,涉及作者的思想渊源或人物的精神品德。这时,有必要借用诗词歌赋追根溯源,使学生从思想本质上认识作者的人格、情操、爱憎,以更准确地领悟课文的主题,如:李白的诗想象瑰丽,狂放豪迈,充分显示了他洒脱不羁的性格。而他又特别重感情,处处流露处对友情的依恋。《芙蓉楼送辛渐》、《赠汪伦》就是这样的代表,学习时,应充分体会诗句,把握思想感情。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清明节,重阳节,寒食节,春节,有时它会以背景信息出现在诗词中,这些也必须充分了解。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还有《寒食》、《元日》,里面都有所涉及。这时我们可以介绍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 引导诵读,达到背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毕业生背诵古诗词100篇目,由此数量上的增加。可以明显看出,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古诗教学,扩大小学生对诗词的阅读。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优秀古诗文,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更有甚者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读多么重要。它是进一步理解诗词的必要条件。让我们和学生一起,手把诗书,或高声疾诵,或低声微吟,在唐诗宋词的天地里心驰神游吧!不过读也是有技巧的,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引导背诵。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的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就很显作者炼字的功夫。一堵高墙的“关”和一枝红杏的“出”,形成了一对矛盾:一个要把满园春色关住,一个却要枝露墙头,春光外泄,一“关”一“出”,整个画面活了,有了动感,显出了春花盛开时的盎然春意。学生自然而然就将诗词内容背诵。再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写送客的时间、地点和送客时的环境与心情,其中第二句,作者着意用“楚山孤”表达送别的心情:芙蓉楼上,俯瞰长江,寒雨凄凄,远眺楚山,望客帆远去,心情惆怅,仿佛觉得楚山是孤寂地峙立在那儿一样。一个“孤”字,看似写山,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送别友人时惆怅孤独之感。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关键词语后,在弄懂诗句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比较顺畅地疏通整首诗的意思,背诵全文。
3 以乐配诗,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