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21:5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与自然的和谐作文

篇1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漓江总是给人美的享受。山清水秀,江水清澈见底, 在阳光的照耀下, 显得波光粼粼的, 江里的鱼儿随处可见,它们自由自在地嬉戏着;两岸青山耸立,美丽的凤尾竹随风摇曳;一群群鸬鹚在江面悠闲地游着,渔民在渔船上收着鱼网,夕阳洒照着岸边垂钓的渔翁……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象!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最美丽的。

但我听爸爸说,漓江的生态环境也曾被破坏过。上世纪80年代,江里却出现了大量的塑料袋、白色泡沫盒之类的浮物,有些工厂还直接把污水排入漓江,使一些河段出现了半边黑半边清的状况。漓江也太变化无常了。当她涨水时像一条发怒的巨龙,横冲直撞地奔向大海,淹没了土地,冲毁了庄稼;而枯水时她则是一条涓涓细流,游船根本无法正常运行,根本不像“漓江”,更像是一条“漓河”,甚至是一条“漓沟”了。现在,经过多年努力,桂林漓江的生态环境又开始渐渐变好了。

漓江生态环境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最美丽的。当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自然是美丽的,美得像画,美得如诗;自然又是可爱的,像温驯的小猫,像在撒娇的小狗。当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时,不与自然和谐相处时,自然是愤怒的,自然是有报复性的,她变得可怕,变得不可驾驭,人类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篇2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语文课程应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只字不提“人文素养”四字,恐怕是一个疏漏。目前对“人文素养”的概念虽然还没有定论,但笔者认为,人文素养至少应包括个人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情感情操、审美能力等四个方面。即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高中语文新课标把“人文素养”这一概念归并纳入“语文素养”之中,似乎不妥。

语文的人文性特征,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与教材编写等方面,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也成为能否顺利实现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的重要因素。说的具体一点,就是说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体现出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价值和言传身教的指导、促进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厚积薄发,以身示范,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游刃有余,自然渗透。

作文应给学生什么?我想至少有两条,第一是教给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第二是教给学生对人生社会的感悟能力,即达到懂事理、通人情、知百事、观万物。教作文,就是教做人。朱自清先生说过:“作文,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作文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和写作技巧,更实际的是不断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人生和大自然的认识、理解、思考,同时还是不断培养学生审美感悟能力,用美的情操去陶冶学生,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的过程。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不能亲自下水作文,使写作指导乏力,不得要领,重要的是起不到率先垂范的带动感染作用。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对策,只能是先从改变教师自身做起。语文教师若能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思想理论素养,多读书,多写作,经常和学生一起同台竞技,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并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写作。

二、高中语文必修2《写景要抓住特征》的作文教学实践

高中语文必修2教材开篇第一次作文就是写景作文训练。在教材的《话题探讨》中,编者向学生传达了鲜明的“天人合一”思想和热爱自然、感恩自然的情感,具有较强的人文色彩。笔者在这一次的作文教学中,就充分挖掘作文训练材料的人文内涵,注重作文教学的人文性,大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在作文课的“导入”中说:“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摇篮和生活的天地,它不仅养育着人的体魄,也滋润着人的心灵,为人类提供了精神食粮。自然美培育着人的情操,调剂着人的心情,丰富着人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大自然不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而且对于培养我们的审美心胸和高尚情怀,对于形成我们的健康人格,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珍贵价值。同学们,难道我们不应该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进入了我预设的人文情境之中。我因势利导,列举了人与自然的三种关系:一是征服自然,二是屈服于自然,三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屈服于自然当然是不可接受的,征服自然尽管令人向往,但渺小的人类尚不足以完成这一任务。如果一定要和自然对立,换来的就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我们根本就不应该妄想征服自然,而只能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让自然帮助我们,哺育我们,然后用我们的双手将自然变得更美丽,这才是一种双赢的格局。作为高中生,应该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家园,自然是人类心灵的栖所,应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前景,批判和反思人类对于自然的伤害,倡导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番讲述之后,我点拨了写景的方法技巧,拿出了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挂在黑板上,让学生描述景物,赞美自然,表达感受,交流思想。同学们认真地欣赏着风景画,一行行优美的文字伴随着灵动的思绪沙沙流淌,作文很快就当堂完成了,同学们轻松愉快地上完了一节作文训练课。我也和学生一起,当堂写下水作文。我把学生作文收起来逐一评阅,发现这次作文,同学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融合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去写景状物,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物我一体”,实现了此次作文训练的目标。我也把自己的下水作文贴在教室里,接受学生的批评。

三、反思

生态哲学认为,人――社会――自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其中的基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对自然的态度问题。人类是居高临下的俯视大自然,还是以一种敬畏、喜悦之心去亲近、拥抱大自然呢?显然,答案是后者。语文教师应该利用语文课程的优势,大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景观的审美效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珍惜、热爱大自然,更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交融。

大自然是无限丰富而多彩的,感悟自然,便可以时时给人启迪,相当一部分话题,都可以从感悟自然中找到合适的材料。作文教学,应让学生的作文插上人文素养的翅膀,张扬自己的写作个性,多角度、理性地审视生活,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写出自己眼中人、物、事的独特个性,从而完成作文教学对学生提高认识、训练思维、陶冶情操、净化情感、完善人格的重要任务。

附:教师下水作文和学生作文

一幅风景画

湖北 汉川市综合高级中学 李继平

夏天是热烈、奔放、充满激情的,但这一幅风景画,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夏天。

画中是夏天的早晨,一层薄薄的轻雾象青纱一样笼罩着整片森林,给人神秘的感觉。远处是一棵棵生长茂盛的杉树,尽情舒展着自己的枝叶,吸收着晨露。一阵阵风吹过,枝叶在风中快乐地舞蹈。慢慢地走近,就在屋后看见稀稀疏疏的白杨,同样的生机勃勃。

房前屋后的月季、刺槐争奇斗艳地开放,就连点缀在旁边的狗尾巴草也像受到鼓舞一样,仰起了他们的小脑袋。一阵淡淡的清香飘来,沁人心脾,让人的心情也为之清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

房子的墙壁上长满了爬山虎,从远处看,像绿色的海洋。房子四周,围着栅栏和篱笆。窗台上摆放着几盘花盘盆景,像刚睡醒一样,慢慢舒展着枝叶。可能是因为太早的缘故,房屋的主人还沉浸在梦乡之中。一切都是那么的恬静,那么的和谐,那么的美好。

房屋的前面是一个小小的池塘,水面上飘浮着水草和浮萍,中央是几株睡莲,碧绿碧绿的荷叶上面点缀着露珠,晶莹剔透般,像一颗颗的珍珠。叶子底下是潺潺的流水,脉脉的流淌着。

欣赏完这幅画,我的思绪无法平静,我的视线无法移开,这让我想起了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也是那么的和谐、静谧、安祥,那么的让人留恋、赞叹、向往。这才是我的心灵真正的住所呀!

一幅风景画

湖北 汉川市综合高级中学一(2)班学生 胡丹

记忆中,有那么一片绿荫,自己曾经依靠在树旁,浅唱一首又一首的歌谣。

记忆中,有那么一个午后,自己曾经躺在睡梦中,聆听一阵又一阵的蝉鸣。

记忆中,有那么一种消遣,自己曾经捧着一杯冷饮,感受一丝又一丝的清凉。

当我们走近一看,发现在这幅风景画里,有着一种让人不忍心打破的优美和宁静。各色的野花都开了,红的、黄的、紫的、蓝的、白的,像绣在一块碧绿的大地毯上的五彩斑斓。成群的蜜蜂在花群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人们都说池塘最美的时候当属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杨万里描写西湖美景的佳句,正可用在这幅风景画中。而王昌龄笔下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更加可以表现出这幅风景画中的池塘是多么的让人惊奇。池中畅游着自由而又活跃的小鱼儿,嬉戏在清澈见底的池塘之中。而荷叶上还挂着早晨的露珠,碧绿的荷叶衬托着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在那片绿油绿油的森林前面,耸立着结构简单,但样式特别的房屋,让人忍不住想跳进去住在里面。房屋周围生长着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竞相展现着蓬勃生机。

当我看到这幅画时,我不忍打破这幅风景画中的美景。我喜欢美好的时光,夏日的风景尤其让我喜爱。

篇3

(看到北京市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本人马上想到老计代表着普通中彰显伟大,是奉献、责任。应该围绕着这方面来写。怎么写?我觉得以议论为主可以写成议论文,以夹叙夹议的手法讴歌这种责任和奉献也可以写成散文吧。至于你选取什么素材是你的事,不离开题目的含义范围就可以。我为什么以老计为主要素材写呢?适合自己吧。熟悉这种写法,更熟悉类似颁奖辞之类的东西。)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

——题记

(当时为什么用这个题记?做引子吧,还可以统领全文,与后记相映生辉。)

山风轻轻地吹拂,列车呼啸而过,老计一个人郑重地向列车挥手致意,是作别已去的列车,还是带去一番嘱咐,报一声平安,捎去一片小小的枫叶,挂记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山谷、峰峦,列车和一个独立的巡视工……久久凝固在人们脑海里的画面,和着久久回响的汽笛声,演绎着生命的交响进行曲。

(画面描写,如同电影蒙太奇,久久凝固在人的脑海中,给人美而又悲壮的美的享受。)

每天,老计在大山里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重复着同一个动作,是单调?是寂寞?还是孤独而彷徨?

山在他的视线里,他在山的怀抱中。山石绊不住他的双腿,风沙眯不住他的双眼。落石、滑坡、倒树得以及时清理,使列车日复一日地平安穿越大山之谷,急速地驰向远方。

那曾经穿越山谷的旅客有着老计带给他们的一片平安,那列车载出去的建设材料有着老计的一份功勋。他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机械、单调而又充实。每每列车驶过,他挥手致意的动作,对于过往的火车司机来说,是那样的熟悉,是那样的亲切!“呜——呜——”的长笛声,不再是普通的汽笛声音,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是司机对老计工作的肯定,是对老计挥手致意的回应!是的,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山谷回音,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与自然最壮美的画面!

(夹叙夹议的文字表述,彰显了画面的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更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们总用“感天地,泣鬼神”来形容作出巨大贡献或牺牲的人物。老计的工作似乎显得平庸且平凡!似乎谁都可以做得到!在大山里,看云卷云舒,望青山环绕,何等的惬意啊!然而,人们忽略的正是这些:山看厌了,天望穿了之后,久居大山是何等的单调,何等的寂寞,何等的难耐啊!没有敬业精神作支柱,没有对自己工作的爱,是做不到的!

渔翁晚归之时,不会在意自己钓的鱼值多少钱,而在意于收获多少,看着满载的鱼,是何等的惬意!这就是所谓的精神食粮吧。我想老计的工作也是不能以工资多少来衡量的,否则,该给多少工资,才有人肯久居山林,去过那隐居生活呢?想必老计的精神收获也很富有吧!每趟列车从身边平安驶过,他那挥手之间就带着一种心灵上的满足和蔚藉;每晚躺在床上,回味工作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满足,他觉睡得踏实,睡得甜美!这也正是老计的精神食粮吧!这也正是老计在大山里坚持的执着吗?!

如果有人问我什么人最伟大?我会说老计这类人最伟大!他以自己的执着和坚持谱写了一曲平凡之处现伟大的赞歌!

(三段以议论的笔调,凸显了老计奉献、敬业、执着的精神。突出平凡中现伟大之处。)

那些不甘平凡的人们,不要总是嫌自己或工作太普通!荷花虽然有些大众化,切记映日荷花一样有别样红之处!

——后记

篇4

一、活动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观察本地自然风物并进行分类;

2、认识地形和气候对生物生长的影响;

3、养成认真观察、随时记录观察结果的好习惯。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小组内分工协作,发挥专长,也可以根据观察内容的不同适当分工;

2、利用网络搜集并整理资料,制作小报或通过其他形式展示成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激发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学会亲近自然、爱护自然、关爱生命;

2、发现自然的美,用审美的眼光观赏自然。

二、活动步骤

1、走进自然,享受田园之乐;

2、搜集整理相关资料,比如照片、写的游记等;

3、制作小报,展示成果。

三、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现自然之美,寻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

热点综述

自然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关注自然、审视自然并从自然中获取美的感受和体验,这是“大语文”思想的体现,也是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体现。这一点在近年的中考题中表现特别突出。

从阅读理解题的组成来看,大多数中考题以说明文形式考查,比如重庆市考题中的《植物的“婚恋”》、南京市考题中的《水葫芦之灾》等。另外还有散文、小说、新闻等文体也经常出现。

从写作题的设计来看,“自然”这一主题也有体现,大多话题作文均可把“自然”纳入写作范围,有的题目甚至直接把“自然”作为写作范围。如新疆有一年的中考题要求以“______让我陶醉”为题作文,提示语明确规定写作范围为大自然。

新闻盘点

关键词一:自然灾害

2005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印度洋海啸给人们带来的恐惧尚未消除,水灾、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又纷至沓来,3月印尼发生的8.5级强烈地震、10月的南亚强震、11月我国江西九江发生的5.7级地震,让人们再次陷入失去亲人的痛苦之中。6月份以来接连不断的暴雨和特大暴雨引起的水灾频繁发生,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生命财产损失,黑龙江、辽宁、四川、浙江、江苏、安徽、海南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威胁。飓风“卡特里娜”、热带风暴“丽塔”也使美国人民损失惨重。

关键词二:禽流感

自2005年9月印尼暴发禽流感疫情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禽流感的蔓延。

关键词三:探索自然

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正式生效;4月,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在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8月,我国第21颗返回式科技试验卫星发射成功;10月,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篇5

我们学校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组织教师自己编写校本教材《六德文集》,围绕“仁、义、礼、智、信、公”这六项品德修养,组织经典文章,把品行教育、习惯养成与阅读传统经典文化三者结合起来。

一、经典诵读,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这套教材主体内容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处事准则。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思想,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的思想等等,这些都是国学精粹,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把“国学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深入持久地开展。通过“国学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和优秀的中华文明,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激发同学们爱国主义热情,树立爱国报国的思想,学习和领悟国学精粹,为今后一生铺垫正确的道德基础,厚积人文底蕴,激发民族精神。经过三年多的编写和阅读实践,这套教材利用传统经典文化对学生心灵的滋养初见成效:我校学生家长和老师们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少教师讲,诵读前校园中不讲文明、不讲奉献、不懂孝顺、自私、任性等不良现象在学生中比较普遍,而自从孩子们接受国学教育之后,校园变得文明和谐了,同学们变得谦让、文明、尊重师长了。大部分家长反映:如今孩子们懂事了,懂得为父母端茶倒水;主动帮忙搞家务了;对师长的礼貌也多了。

二、经典诵读,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养

如今,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养方面出现严重“营养不良”,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我校通过近三年时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通过经典文化的诵读,可以大幅度提高孩子的文化知识素养。以我班为例,我觉得国学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就是语文能力的提高。说简单点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飞速提高。本学期,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大部分同学养成了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读课外书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一些儿童版的文学名着更是成了同学们的至爱。课余,名着中的各种人物自然就成了同学们谈论的重要话题。一部分平时不善言谈的同学也渐渐参与到对名着的讨论中来,口头表达能力也渐渐得到了提高。我感到自己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来激活低效的语文教学的愿望实现了。特别是习作方面,以前一到作文课,同学们就害怕,现在,全班学生几乎没有怕写作文的,每周都是盼着写作文,有的还不时提醒老师这周还没写作文呢?因为“言为心声”,他们想通过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当然,这里面的水平是不一样的,但态度是积极的乐观的。读经典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了其语言表达能力。有时候我会被遍地开花的真情习作感动不已。

三、国学经典诵读,促进了学校、家庭的和谐

国学经典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天人合一”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为贵”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追求人自我内心的和谐。可以说,和谐是国学经典的主旋律。现今我国所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观、“荣辱观”、“和谐社会”等,基本都能在传统国学中找到渊源。我校经典诵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学习上的成功,使得国学教育从学校唱独角戏,逐步演化成了一个“小手拉大手”的全民文化工程,经典诵读活动在广大家长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影响下,自觉地加入到了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来。学校的传统文化氛围更浓了,学生对学校的感情更深了。

四、国学经典诵读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武器

篇6

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和谐思想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并归纳出以下观点。

一、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理解和谐的内涵

要让学生在心中建立和谐思想,首先要让他们理解和谐的内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列举比较具体的事物来向学生解释“和谐”,如“自然的和谐是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艺术的和谐是琴瑟和鸣,黄钟大吕”,“天空的和谐是穿一身绿”,“落日的和谐是留下最后的美丽”。同时,笔者还向学生讲解了“和谐”的作用和意义,如“音律和谐,才能弹奏出优美的旋律”,“自然万物和谐,才能和睦相处、各得其所”,“人与人和谐,才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社会和谐,才能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这些生动贴切的形象既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能让他们理解和谐的内涵和意义。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直观感受和谐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什么是和谐。那么,如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呢?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原动力。在课堂上,教师真诚的笑容、信任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其中,鼓励性评价对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尤为重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细心处理学生的每一个回答。对于正确的回答,我们当然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对于不完整甚至错误的回答,我们切忌冷嘲热讽。要让学生在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成功感和满足感。这样,和谐的课堂气氛自然就产生了。

同时,实行“民主教学”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想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所以,在创造和谐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 “教师一言堂”的状况,积极进行师生双向互动。我们应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敢于挑战权威,甚至可以鼓励学生指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从而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直观感受和谐的内涵。

三、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让学生深入感受和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具有文质兼美、艺术性和思想性并重的特点。只要我们深入研究,从许多文章中都可以挖掘出和谐的思想。比如,在《论语・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和”和“安”即现在的和谐。孔子认为“和谐”对国家与国家和平相处非常重要。又如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在这里,孟子所说的是人与自然和谐,才能使百姓衣食无忧。只有让百姓衣食无忧,这才算是仁政的开始。还有,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这样描写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实际上,陶渊明描写理想社会的目的就是希望创建和谐社会。这里的和谐来源于自然的和谐,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对这些课文的深入研究,可以使学生深入地把握课文的主题,让学生知道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源远流长的,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受到和谐文化的熏陶。

四、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和谐”话题,表达对和谐的独特理解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以及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我们不妨将学生的目光引向社会,引导他们关注社会热点,以“和谐”为话题来进行作文训练,让学生表达对“和谐”的理解。

篇7

高考满分作文600字一:中庸

孔子曾说过“过犹不及”、“执两用中”的话,《中庸》标举:“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我认为其实质就是追求中庸之道。

中庸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与之相类似,平衡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也要一分为二来看。

如果平衡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身心的和谐,为人处事的刚柔相济、张弛有度,等等,这无疑是好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和谐;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诉说的是自然的穷通之理。我也相信,生活中的得失遵循能量守恒的法则,一扇门关闭了,另一扇窗会为你打开,所以,人应该有乐观的心态,去拥抱生活的苦乐,构筑自己内心的平和。

但如果平衡指的是平均主义、随波逐流、对抗与制衡、无原则地寻求心理补偿、等等,则未必可取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固然是明哲之言,但实践起来又何其难哉!古今之事,就一时一地而言,通常“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所以,该有立场的时候就应该有立场,改拿态度的时候就必须拿态度。

大自然是一座象征的森林,能给我们无穷的启示。如果说平衡代表着总体的天道原则,代表着和谐的终极结果,那么,追求平衡是值得鼓励与提倡的。但是,在微观具体的层面,从来不乏极端或偏颇的存在。有时候,事物正以其极端、极致的形态彰显着价值,人也是如此。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松柏,以及后来的梅兰竹菊之所以能成为草木中的君子,是因为其自身的特异禀赋,也是人们把自己的理想和心志投射在其中的结果,可见不畏严寒、特立独行、坚持操守一直是我们民族所看重的品质。

人世间,屈原为了追求他的美政理想,“虽九死其尤未悔”;孟郊因为苦吟,“心与身为愁”;谭嗣同为了变法维新,舍生取义;陈天华为了唤醒同胞…这些执着也是足以令人为之动容的!

平衡不是的真理,获得平衡的途径也从来不是单一的。不是有诗句云“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吗?世间万物,包括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对峙的两极相生相克,以此为平衡,又或者平衡正是在两级之间跳跃而达成的。

高考满分作文600字二:那一刻,精彩无限

“啪”的一声,闪光灯一瞬间全都暗了下来,脚似乎没长在我身上,不知什么时候,我出现在了舞台中央。

全场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震的我耳朵发痒。闪光灯一下子全亮了起来,照得眼睛有点受不了,全身被一层暖暖的雾气所笼罩。“这,是我正确的选择吗?”我又问了一遍自己。这一次,我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欢快的音乐前奏响起,我的身子开始自如的扭动起来……这一次,我一定要做到!

我又回想起了哪些艰苦的日子:信念执着的我从来都不愿轻易放弃什么,总要坚持到底,也许在别人眼里,那叫做固执吧。“你根本就不是那块料!成天不把心思放到学习上,搞这些!”每次看到我练舞,爸爸总是这种态度对我,我看到的总是一双严厉灼人的目光,这让我心里总是不安。但是禁不住新的趋势,我居然坚持下来,专门挑爸爸不在的时候练舞。终于,我有了一次登台演出的机会。

我的身子伴随着轻快的音乐,不停地扭动着,尽情的陶醉在欢快的节奏中……我感觉到有一丝丝透明的液体从我的额头冒出,顺着脸颊的曲线,缓缓的下淌,与这轻快的节奏格格不入。眼睛一瞥,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就在前排的座椅上。我的爸爸!他什么时候来的?他怎么会来?此时爸爸没有正眼看我的表演,而是在和别人窃窃私语着什么。不知道他的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突然,所有的音乐戛然而止,我舞动的完美身姿东哥在那一刻。全场再一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啪”的一声,闪光灯再次熄灭了,一滴透明的液体耶在瞬间流过我的腮帮,滴落到了地上。过了一会儿,广播中传出的声音让我的心跳仿佛突然停止了:霹雳舞,第一名。

那一刻,我知道,我成功了,我真的成功了!这些日子的辛苦我没有白费,眼眶里有一层雾气包裹着我的眼球,透过这层雾气,我与爸爸的目光相遇,他那赞许的目光,是我从未见到过的。今天,我见到了!

那一刻,真是精彩的一颗,我知道,任何真心的付出都会得到完美的回报。“啪”的一声,一滴透明的液体从我的眼眶蹦出,滴落到地上。

那一刻,精彩无限!

高考满分作文600字三:与书为友

人累了,喜欢独坐一室,让疲惫之身得以安宁;心累了,喜欢捧起一书,让浮躁之心得以慰藉。

书是流消的血液,书是灵动的生命,书是无尽的源泉。在书中行走,我感到的是智慧,是幸福,是释放,是温馨的宁静,是激烈的舞动…………

回首读书的日子,我仍忍不住怦然心动,一路走来,山高水远,我对书始终保持着一种绵绵不尽的情感,夜阑人静,一书在手思绪万千。拜读古今中外灿烂的文学长卷,卷卷都缀满一个深深的情字,翻阅人世千般气象,万种风情的纸页,触摸书中所诉故事的经脉,展读书中人物的笑颜,捧书中文章的内涵,那行云如水的语句,花雨缤纷的意境,真挚动人的情感,倾刻间唤醒了我沉睡的心灵像花瓣绽放在春阳中一般,有书的日子,充实,快乐,振奋,青春的本色在书香的温润中闪光,炫彩,歌唱。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面对的不是钢筋水泥,建造的不是高楼大厦,而是鲜活的生命,娇嫩的心灵,祖国的未来。所以,作为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语言技巧,提高语言的感召力、说服力、鼓动力,拓宽自己的语言内涵,增强语言的亲和力、凝聚力、向师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再现语言趣味性、灵活性、厚重性。当我们拥有了精妙的语言技巧,高超的驾驭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实际上就是拥有了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那时候,我们的每一句话都会真正起到“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的作用。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只能信赖于书,只有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读书;只有读书,教起书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妙趣横生,事倍功半。

让研读教育名著成为我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吧,让我们的生活再添几缕书香吧!让教育先贤的智慧,把我们课改实践的前行之路照亮吧!让我们在打造绿色课堂,全面实现新课程育人目标的实践中实现我们的专业成长吧!

漫游在教育书籍中,我的心潮此起彼伏,《爱心与教育》让我知道了为人师者要有爱心、耐心和信心;《我的教育理想》让我懂得了一名优秀的教师要有理想、有文化、有爱心。所以,教师读书既要有栽花,也要用心插柳。

与书为友吧!因为读一本好书就象严冬里遇到了炭火,它会以无私的自信给你燃起澎湃与热情。

与书为友吧!因为读一本好书就像酷热的夏天遇到了浓阳,在你孤芳自赏时,给你浮躁的心灵泛起轻爽的凉风。

篇8

关键词: 作文 网络语言 后现代主义

一、导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顶”、“灌水”、“斑竹”、“GF”等网络语言深深地影响着学生的用语、行为,有的中小

学生甚至将它们运用到日记、作文当中。

然而,很多人对此不能理解,有的教师、专家觉得网络语言在作文中出现是对汉语的侮辱和不尊重,有的家长忧心忡忡地说与自己的孩子已经隔了一个网络的代沟。可是他们却不知这是一种时代的变迁,是文化的转变,更是年轻一代思想的飞跃:更倾向于一种对传统文化和平解构的后现代主义。

二、对后现代主义的解说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1]。

在笔者看来,后现代主义的两大特征不容忽视:提倡多元思维和反对中心主义。后现代主义倡导用多元思维去看待事物,积极开拓视野、解放思想。它号召人们要像读一首诗、一部神话一样解读哲学原著和哲学文本,其用意也在于倡导一种多视角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多元思维同时说明了差异化,寻求差异的乐趣。就像德里达呼吁的那样,差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事物中所蕴含的差异总是会不断产生新的差异,根绝差异是不可能的。人们应该做的,不是千方百计地抹杀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不断地发现差异、尊重差异,逐步习惯与差异共处[2]。

后现代主义体现了一种反对中心主义的思想。这种特征首先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共融共生,不应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在后现代主义中,不论是否定性的后现代主义还是肯定性的后现代主义,他们的终极关怀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对人类及其生存于其中的地球的命运抱以深深的关切。被认为是后现代哲学先驱的海德格尔提出,人应该保护那块土地,人不是自认的主人,而是“托管人”、“守护者”[3]。后现代主义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也体现着一种去“中心化”的思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影响的,并非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构成性的,正是各种关系的存在才构成了个体的身份,通过对内在关系的强调,后现代主义者指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对立的、非强制性的关系,和谐与合作比竞争更为基本。

三、运用后现代主义透视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在作文中出现,不知不觉地体现了学生的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想。如果我们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看待网络语言,那么学生究竟想表达怎样一种心声呢?

(一)网络语言之非

网络语言一出现在作文中,就遭到教师、专家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对规范汉语的亵渎,对其完善的逻辑结构的破坏,这些举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网络虚无的特性,也就使得某些网络语言意义肤浅,在整篇文章中不仅起不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而破坏了文章的结构,其语法不符合说话的逻辑。比如由英文字母、数字组成的“b4”(before)。这样的网络白话文总是让老师和家长们不知所云。而当这些网络词汇不分语境、不分类别、杂乱无章地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时,对传统、规范、标准的语言习惯就形成了冲击。

这种现象用后现主义的视角解释就是反对本质主义的体现。后现代主义摧毁了本体、本质,那么中心性、确定性也就不复存在[4]。由于不确定使得事物失去了确定的意义。这在网络语言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网络语言产生于网络中,网络毕竟是虚拟的,但缺乏规范性和不确定性,网络上的人由于为了节省费用和时间,就缩短文字或用拼音缩写代替,有时更是中英文夹杂,很多文字的意思都是在错打的情况下产生的,本身就缺乏规范,不具有确定的含义,只是大家都这样说,于是便被接受了[5]。可是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会使得很多不熟悉网络的人不知其所指,那么看这种夹杂网络语言的文章就会感到莫名其妙,甚至反感。

(二)网络语言之是

网络语言固然有它的不足之处,可是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看,作文中的网络语言又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它反映的是一种对权力的解构,反对“中心话语”所造成的不公平,呼唤的是一种多元文化的共融,是用一种平等的眼光看问题。其次它说明了个体需要差异化,需要创新。

任何形式的社会控制都必须依赖权力的运行,但是这种权力的运行不是单一的。后现代主义大师福柯强调了权力的双向流动特征,权力并非总是自上而下的,相反它常常是自下而上的流动[6]。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教育中所处的地位是最下层的,受到权威的控制与束缚,但学生也需要寻找属于自己的权力,而在作文中运用网络语言则是学生在社会面前所具有的能动力量的表现,他们意识到自己被社会权威文化所控制,从而激起个体的反抗意识,他们不再对传统权威顶礼膜拜,他们需要一个与权威文化对话的平台,能以平等的身份与之共同生存。

再者,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思想丰富、言语自由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赋予他们强烈的个性,他们需要个性,需要差异化。学生在传统文化与外来新兴事物的双重冲击下,其心灵的枷锁松解,渴望个性的解放,以一种极为夸张的方式对扭曲的个性进行恢复。如果网络语言对学生的人生有特定的意义,能够恰当地表现对生命、生活等方面的理解,能够充分展现学生鲜活的个性,那么使用网络语言又有何不可呢?

对于那些拒斥网络语言的教师来讲,虽然他们日常生活中也接触网络语言,能够看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是他们会自觉维护汉语言的规范性,看到不规范的语言、错别字甚至错误的标点符号,都不会宽容对待。他们以在作文中扣分为荣,但是却不曾想过他们的绝对封杀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和灵感被抹杀,使学生变成文化的傀儡。

四、结语

网络语言是在特定环境中下使用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汉语的发展和丰富,如果对于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利,那么就可以使用。虽然有很多毫无意义的词汇,但有些人却过于担忧,认为网络语言会使汉语丧失纯洁性。北方民族大学语言修辞学专家王希杰就认为均衡和变化是对立统一的,过分均衡将会导致语言单调、枯燥。只有“一样话百样说”,语言才能不断更新,变得更加活泼、生动。对现代汉语来说,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不应该只用“堵”的办法,而应该采取疏导的方式[7]。

总之,网络语言既然已经存在,就有它的道理。我们不能一概否定网络语言,而应该以一种宽容的姿态,与其保

持对话,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其中不规范的语言加以纠正,使网络语言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baike.省略/view/847.htm.

[2]景君学.差异与和谐:后现代主义的自我超越[J].北方论丛,2008,(2):122-124.

[3]陈金美.析后现代哲学的三大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6):44-48.

[4]罗文东.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辨析[J].江汉论坛,2009,(4):126-130.

[5]涂燕萍.孩子,有话你就好好说[J].江西教育,2007,(1):12-14.

篇9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生命教学 生命环境

生命教育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教育理念,它强调对生命的关爱。生命教育主张,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是过程享受学习的过程。课堂重构就是要在这种理念下激发学的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光彩。语文课堂在应试教育体制下长期被误读,让教师成了“教书匠”,学生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与学生的个性被压制。因此,有必要开展生命教育。

一、认真诵读美文,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人总会对大自然产生一份向往与依恋之情。初中语文课本中许多这样的文章,其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例如:朱自清的《春》让人感受到春景的跃动与生命的灵气;读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让人欣赏济南的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如诗如画……自然的景色如此奇美。优美的课文给了我们丰富美丽的心灵体验。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有关生命教育的课文,或背诵这些名篇。在美好的课堂氛围中,触摸生命的跳动,认识生命的价值,让每个学生都学会过美好的生活,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人。学生通过美文认识自然,并由此引发思考:我们应该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生活》就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告诉我们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人类是宇宙中智慧的创造物,人类智慧应该领悟大自然的智慧,人类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应该时刻想到爱护自然,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破坏大自然,一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二、充分发掘教材,促进学生对生命的尊重

生命的意义与生命的美好一般体现在很多角度。其中一个就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必要通过发掘语文教材中任何关于人间的真、善、美的素材,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善待他人。例如:在教学《孔乙己》时,“孔乙己”作为文中的一个悲剧人物,周围的人对孔乙己的冷漠与无情加重了孔乙己的人生悲剧。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由此可见,这种现实使得孔乙己感受到了人生的绝望和悲哀。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课告诫学生,漠视他人最终的结果就是使他人对生命丧失信心和希望,那如果是别人漠视我们呢?所以,我们应该平等地看待周围的所有人,不管他们是贫穷还是富贵,也不论他们是正常还是残疾,绝对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人。要真诚友善地对待所有人,关爱每一个生命。

三、充分依托文本,开展生命内涵教育

新编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录了很多富有生命意识体验的文章。如《紫藤萝瀑布》、《热爱生命》、《杜甫诗三首》、《故乡》、《生命与和平相爱》、《享受生活》等,这些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对生命进行深入思考,在理性的思考中透露出生命光辉,从而告诉学生要敬畏生命。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一点引发学生对生命及其生命内涵的思考,引发他们对人的生存状态、理想与追求的思考。例如:在学习《春望》这首诗时,通过诵读感悟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涵,引导学生结合诗人的生活背景与人生经历,分析杜甫为什么会发出“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感慨。通过分析发现,原来这是因为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而衰的阶段。由于战争频繁,日常生活艰难。强烈的生命意识,让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表达了老百姓对生存的渴望,在思想上达到了一定深度。《紫藤萝瀑布》作者得知弟弟生病后,内心十分痛苦,但她能从紫藤萝身上得到了关于生命的启示,豁然开朗。《荒岛余生》描写了鲁滨逊在十分恶劣的条件下对生命的珍惜与生存的渴望。

四、提升生命内涵,回归作文教学的本真

写作是提升生命内涵的重要途径。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话题中的生命信息,让学生透过文字传递出对生命的思考、珍惜、尊重与责任。对自然界中生命现象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与生命精神,从而更好地提升生命质量。教师是心灵的塑造者,更应该拥有一颗真诚的心。要善于从作文的字里行间中发现学生的情感需求与心理变化,不把作文指导看做是一个单纯的教学环节,而要看做是提升学生生命内涵的绝好机会与手段,从而真正意义上把本真的作文空间还给学生。开展生命化作文教育不妨采取这样的方法:①用我手写我心:倡导作文的原生态。教师要给改变观念,减少作文对学生的过多干涉与束缚,淡化指令性指导的痕迹,让学生用一颗无污染的眼睛看世界,用一支自由的笔触写世界,用一颗真实的心抒发自我;②让作文成为师生生命对话的纽带:这主要体现在作文评价上,作文评价不要模式化,作文评语要创新。多角度地开展作文讲评,倡导学生利用好随笔。

语文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科。它能对现阶段漠视生命的学生进行生命认识的教育。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清楚地了解到生命的意义及生命存在的价值,正视生命,对生命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语文这门科目具有极强的人文性,这就为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创造了绝佳条件。

参考文献:

[1]马青.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探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1).

篇10

 

生态文明低碳生活在我们周围环绕,大自然给予了我们美丽的环境,而我们并没有很好地去保护这篇大自然,而在无畏地浪费。

 

人类的发展史越来越快,而我们提倡的“低碳生活”却几乎没有人理睬,而在一直破坏它的本质。人类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而大自然的绿色又在哪儿呢?

 

我们应该知道地球是唯一一个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但随着人类的破坏,再过几百年后我们应该去哪儿生存呢?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我们应该少用一次性物品;出门不用塑料袋,自备环保袋;把洗拖把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洗米、洗菜之类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浇菜;不随意扔垃圾,要把来及进行分类。少开汽车,多骑自行车;家里尽量备用无磷产品……其实我们能为环保做的事情有许多,只是看你平常在不在意。让我们做好环保,为环保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环保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共同为环保出一份力,你出一些,我出一些,她出一些,相信吧,我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好,让我们拥有这样的环境而自豪吧!让我们为这大自然共创美好的明天,一起来为大自然母亲贡献力量吧!

 

我们为这大自然也许字献出了单薄之力,但全世界都能这样做的话,我们的明天将会跟美好!相信吧,美好的明天将会来到!让我们手拉着手一起迎接崭新的一天吧!加油!一起来吧!

   例文2:生态文明主题征文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生态文明又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是与物质文明一致的。

 

而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毋宁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人类对于文明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按照的观点,文明是相对于野蛮而言的。从社会形态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奴隶文明、封建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人类又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等。但从生产方式角度看的以往的文明,其着眼点主要是物质,是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物质生活的改善。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

 

因为在生产力水平很低或比较低的情况下,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总是占第一位的,所谓“物质中心

 

的观念也是很自然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沙漠化,“城市病”等等全球性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人类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物质生活的提高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是必要的,但不能破坏生态;人类不能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而必须保护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