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钟说课稿范文
时间:2023-04-11 09:58: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花钟说课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中化学;说课;教学
化学说课和备课、上课有着明显的区别,它虽源于备课,但又高于备课,说课不仅要说出“教什么”和“怎么教”,还要说出“为什么这么教”。因此,“说课”绝不是备课的简单再现,而是重在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给予科学合理的概述,是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高中化学说课教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是化学说课的中心环节。化学说课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1.说教材,就是介绍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确定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难点。通过说教材,使师生都能够确定本章节的知识目标及教育目标,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
2.说教法,就是介绍在授课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本身就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因此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本校的条件、学生的基础来确定教学方法,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出来。
3.说学法,就是介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层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
4.说教学流程,就是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展开的进程,是说课的重点,主要包括新课导入、内容讲解、课后练习、归纳总结等。
二、高中化学说课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1.说教材时,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教材所在的章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也要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技能目标。举个例子来说,《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节内容为之后化学平衡以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学习做了铺垫,并为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准备。其教学目标是:(1)能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能运用有效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等相关理论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通过探究实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教学重点是:明白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的影响以及原因;难点是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原理。
2.教法的选用,不能简单地说实验法、讲练结合法等,而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设备、学生的基础等来确定。例如,本节内容我采用的是“引导―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学案导学、情境激学、实验促学、媒体助学”等方式进行教学。这些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并能够使学生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传统教学模式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整个学习过程,实现由“教师教”到“学生主动学”的转变,从而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发挥出来。
3.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不能只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全面讲授教材知识,而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有计划、针对性的讲解,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步骤:(1)对学生进行学案导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做到温故知新。(2)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交流与合作中提高化学学习能力。(3)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让学生通过一步步的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学有所获。
4.教学流程是说课的重点内容,教师不能只是枯燥地讲解内容,而要采用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技能。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一节,我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流程是:创设问题情境完成实验探究开展自主学习交流归纳总结。首先,从爆炸、食物腐败、金属锈蚀等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堂教学内容。其次,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完成探究,并将实验探究结果填到表1中。再次,让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学习“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并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总结本节内容,如表2。最后,联系日常生活,我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知识。并体会到化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主动性。
总之,在进行化学说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有所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篇2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种群数量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数学知识,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释和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建立数学模型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自然事物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能力方面)。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学素养。从知识方面来说初步具备了与数学模型相关的数学知识储备,学生的生活体验也足以理解种群数量变化。所以,这堂课的学习,学生自己将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学问题归结成为数学问题,进而尝试应用建模成果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我对课标的理解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了教学目标,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知识目标: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血球计数器对酵母计数;尝试利用数学模型解释当地的环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和难点:
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法与学法
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三疑三探”的授课模式来完成所定的三维目标,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为辅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二)教学过程
设疑自探:
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前以预习题案为依据进行预习,总结自探提纲,教师归纳、总结自探提纲,并给有贡献的小组加分并鼓励,此节归纳自探提纲4点:
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及其步骤?
2。种群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3。什么是环境容纳量?
4。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解疑合探:
在完成设疑自探的基础上,各小组学生围绕自探提纲,进行解疑合探,在学科组长的安排下有序尽心,对难点进行探讨整理,达成共识并进行展示,展示结束后,按分工逐题进行评价,教师强调补充,归纳,教师利用评分榜计分,尤其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其他学生要双倍加分。经过此过程基本完成教材中主干知识(完成“J”、“S”型曲线及相关知识)
质疑再探:
给予学生反思时间。启发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我采用了学生直接质疑,全班学生争相解答,对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直接解答,或引导学生课下带着兴趣探究。
运用拓展:
为了检验教学效果,巩固知识,我结合本节重点、难点和易混点等知识内容出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遍题,在此环节中对及时编题,抢答者加分鼓励。
四、全课总结:
学科组长对此节课进行评价,评价出本节课的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及诺贝尔小组。
篇3
关键词:视听说课程;信息化教学;自主学习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式的发展,人类在21世纪已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不仅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对社会生活方式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其中之一就是促进教育的信息化变革。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先后多个文件,要求加强英语信息化教育,如2004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提出开展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系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1]。2015年《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再次强调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指出要积极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角色、教育理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
二、视听说课堂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院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口语和听力课程设置,经历了分别开设口语和听力课、开设听说课程,到目前开设的视听说课程的发展过程。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2]视听说课程的开设正基于此理论,意图将大量可理解性语言输入经过学习者的内化,转化为学习者的语言输出,培养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课程要求教师大量应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利用投影仪、展示台、 音响等一系列的辅助展示设备,提供声音、图画、图像、文字等语言输入形式,刺激学习者眼、耳、口、手等器官,为学生创设自然的语言环境和生动、仿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但是视听说课程依然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之处。首先,大班授课的模式让教师对个体学生的关注不够,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不够,课堂效率较低。课时分配上,因高职学生听力基础较薄弱,课堂时间听力练习占用了一半以上的课时,学生口语练习时间不充足,教师也无法检验多数学生的口语练习成果。其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仅仅停留在播放视频、音频和制作播放ppt课件等初级阶段,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仅是将传统的教学内容照搬到课件中,与以往在黑板上抄写并无本质差异;教师对学生的课后学习监督、自主学习习惯培养都不足。因此,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笔者尝试着对所教授的视听说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英语交际应用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在高职视听说课堂的应用
(一)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构建
长江职业学院目前已建成校园网及覆盖校园的无线网络,引入功能齐全的网络教学平台,为信息化教学准备了充分的物质基础。笔者所在的商务英语专业拥有一个多媒体语言实训室,引进一套视听说语言实训系统。我们在网络教学平台之上建设了视听说网络课程。网络课程设有齐全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课件、试题试卷库、视频资源库等,支持在线自主学习、师生交互、在线答疑。教师能实时监控学生学习状态,如阅读课程教学材料次数、参与课程讨论次数、上交课程作业次数等。通过统计分析学生完成的试题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从而在课堂面授时能有针对性地给予讲解和训练。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不能“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该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教与学方式[3]。视听说网络课程系统较好地达到了这一要求。网络课程、多媒体实训室和实训软件是进行视听说课堂信息化教学的主要平台。
移动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在学生中的普及,使得移动数字化学习方式成为可能。这种方式比在固定的机房和实训室使用电脑进行网络课程学习更加灵活便捷,学生任何时间都可以在线获得学习内容、课程信息、在线测试等学习支持服务,师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良好的交互。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睡前、课间等闲暇时间,构建全天候学习环境。因此我们要求并指导学生利用手机、平板电脑上的网络浏览器、聊天软件、视频播放软件、社交媒体等参与视听说课程学习。移动终端设备也是课程信息化教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了大容量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存储空间。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视听说教学资源,有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表现形式,支持听觉视觉的多种感官的输入,在计算机、网络和移动终端上使用方便,内容丰富,同时也富有趣味性。视听说课程在采用的《新视野商务英语视听说》是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设有丰富的视听材料和习题,同时配有光盘,可供学生自主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根据教材的不同主题,补充相关视频、音频或文字材料。材料选择原则是:难易适中、长度适宜、主题相关、趣味性强,来源一般为其他高质量的英语教材、英美电影电视节目、国内外英语新闻、网络视频等。考虑到方便学生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学习,而目前校园无线网带宽还满足不了下载或在线观看高清视频需求,我们选择的数字化音像材料一般以时长20分钟以内、大小在50兆以内为佳。每一段视频或音频材料都配有相应的文字稿,供学生参考学习。根据语速快慢、单词量大小、学生对话题的熟悉程度等,对视频材料标注难易等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水平来选择合适的视听材料学习。配有文字稿的音频和视频可供学生自主练习听力、跟读、纠正发音。
(三)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面授相结合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
殷和素教授认为,信息化教学的内涵,应该体现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有机结合的教与学的活动[4]。信息化学习平台的构建使得课堂时空得以延伸,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但是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因之减弱。
视听说课程教学过程分为导入、自主学习和课堂教学阶段,采取了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和教师课堂面授的混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主导作用贯穿教学活动始终。在导入阶段,教师通过网络或者在课堂上布置学习任务,设置学习目标。其后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自测练习题来检测学习成果。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播放时间、片段和遍数,不仅体现了个性化学习特点,而且大量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平台提交口语作业,如朗读和对话,因为并不直接面对教师和其他同学,可大大消除紧张情绪,提高口语练习质量。教师通过视听说网络学习课程的教学管理系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难点。教师和学生以网络教学平台、电子邮件、网络聊天工具、社交软件等通信方式互动,实现个性化有针对性的辅导,一对一的交流也有利于增进师生感情。自主学习阶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但整个学习过程都在教师的监控之下进行,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在课堂面授阶段,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语言学习环境;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薄弱之处进行统一讲解,小组协作性的口语作业也通常在课堂上通过现场演示或播放录制的作业视频等方式展示,教师予以现场点评,同时也可以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信息化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得到了充分应用。
视听说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获得了学生的欢迎,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提高了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教师信息化技术能力不强,在建设网络课程时就觉得非常吃力;有些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不高,不会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因此不习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自律性不强的学生容易沉迷于网络娱乐消遣,而不是利用其进行自主学习,难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增强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和指导,以提高信息化课堂的教学效果,是今后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四、结语
在视听说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了基于网络、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的学习平台,建立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自信心增强,学习兴趣浓厚,英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信息化教学在提高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效果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London:Longman, 1985.
篇4
高考真题再现
《2013福建省高中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
25.(15分)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3)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 丁:MgO、NO2、N2
(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取器连接后,放人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 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__
② 称取Mg(NO3)2固体3.79g置于A中,加热前通人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 观察到A 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 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 待样品完全分解,A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 . 0g
⑤ 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人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 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
② 根据D 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侧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里进一步研究。
一、考点分析
本题为化学实验综合知识题,首先这道题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较完整的实验方案,题目分成三段,从“化学实验问题与猜想的提出化学实验过程化学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出题的模式为语言叙述和图形结合,有一定的文字阅读量。要求考生对文字、反应装置图中的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和归类,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而2013年的实验综合题同往年相比,题目略有变化和创新,以往四年的高考实验题主要注重化学实验前、实验后的考查,2013年的实验题除考查化学实验前,实验后的分析,加大了实验过程的考查力度,更强调了化学实验过程的分析,即加大了考查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实验的过程。这也是2013年的实验题的一大亮点。本题考查Mg(NO)3加热分解后的产物的探究,以及实验基本操作。涉及的学科基础知识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电子守恒规律的应用,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物质检验中的排除干扰问题等。考点多为高中新课程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考题将多个实验操作综合起来考查,试题立足基础,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不难,但依然体现学生实验能力方面的要求。充分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的课改实验化学科命题策略。
二、解题思路的分析
(1)第一小题四种猜想的判断:Mg(NO3)2中Mg、N、O的化合价分别为+2、+5、-2价,NO2、N2、Mg2N3中氮的化合价分别为+4、0、-3价,O2中氧的化合价是0价。故甲、乙、丙中元素的化合价“有升有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特点。而丁猜想只有化合价的降低,没有化合价的升高,该猜测不成立。
(2)第二小题最后一个装置中有气泡,说明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N2将装置中的空气赶出的目的,是防止对分解产物的O2的检验超成干扰。加热操作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着重考查实验过程的基本操作。
(3)第三小题中①Mg(NO3)2易溶于水,Mg2N3能够与水反应:Mg2N3+6H2O=3Mg(OH)2+2NH3,MgO难溶于水。将固体溶于水,未见明显现象,故乙猜想正确。
②中Na2SO3为弱酸强碱盐,溶液颜色退去,说明氧气能够氧化Na2SO3为Na2SO4,明确这一实质后不难写出化学方程式:2 Na2SO3+O2=2 Na2SO4。
最后未检验到氧气,则是由于NO2、O2与水共同作用可以产生HNO3,被NaOH吸收,导致无法检验O2的存在。
三、思维方法分析
本题以考查高中化学学习的主要思维方法为主线,以化学的学科知识为载体,体现了形象思维、类比推理、演绎思维、归纳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方法,本题对Mg(NO)3加热分解后的产物的探究,对这一问题提出四中猜想,考查学生在实验设计的思维能力,以考查学生的拓展化学学科知识,和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
另外此题的设计别注意实验报告的严密性,在最后还有交代“③ 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里进一步研究。”
这道题思维量较大,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同时,结合题干中实验过程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很好的体现了思维能力的考查,而“思维能力”的考查比例占整份试题中的60%以上,由此“思维能力”成为了2013年高考化学的关键词。主要就是要让学生对在定性实验中物质的相互影响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更注重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具有创新之处,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人才,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1.学生情况分析
现在的考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解题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在实验题的解题中就出现了“分水岭”。基础较好的学生仔细审题,是可以做出的,基础较差的甚至是中等程度的学生做实验题首先要克服的是畏难情绪,考生答题表现出无从下手,找不到切入点。而且三科理科综合,前面的种种“拦路虎”,使得不少学生解题时间不够,不少学生首先选择放弃作答。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多注意引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给学生精选习题进行训练和适当的拓展延伸。要给学生创造条件进行“实验基本操作训练",来规范学生实验基本操作。多给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的机会,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既能感受到动手的乐趣又能得到化学素养的提高,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性认识,增强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2.学习方法和能力培养
最近几年的高考实验综合题命题方向和特点,尤其注重体会思想和观念思想的渗透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观点来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关注学科知识的同时应该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关注学生学习方法掌握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思维方法的培养。本题高考实验综合题中,除了考查学生掌握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要求和过程,以及了解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必要性。还着重考查掌握如何得到科学准确的化学实验结果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一定的化学实验思维体系和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
四、反思及感悟
总之,2013年化学实验综合题与往年相比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意。我们在今后的高中教学和高考复习备考中注意落实以下几点:
1.夯实“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提高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重视思维能力的提升,特别是从文字、图、表等情景资料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
篇5
关键词:质量守恒定律;分组实验;教学设计;化学教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11-002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第一个课题就是“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课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一课题的学习将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质”开始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作了必要的理论铺垫,所以这一课题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从教材设计来看,本课题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系列探究性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可以说,本课题的关键就是做好活动与探究实验。
从组成内容来看,本课题由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两大知识点构成。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问题:
(1)关于课时的问题
因为有学生探究活动,所以往往―节课不够用,两节课又过剩。
(2)关于实验设计的问题
课本上的白磷燃烧实验因为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较复杂,所以不适合学生分组实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较慢。在学生看来没有代表性,而且缺少悬念。
另外一个镁带燃烧实验。一方面无法称量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另―方面无法完全收集氧化镁。于是实验结果也是有多种可能,作为验证实验没有说服力。
(3)其他同仁的设计
鉴于上面两条,大多数教师会对本课题实验进行拓展延伸。目前提到较多的有两个:铁的生锈、蜡烛燃烧。
这两个实验的优点在于通过质量变大、变小的假象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要将所有的反应物、生成物考虑进去,甚至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回收燃烧生成物。
同时,这两个实验最大的缺点在于,只能纸上谈兵。在生活中学生往往对铁生锈后的质量变大没有认识,甚至因为铁锈疏松掉落反而会有质量变小的错觉。该反应又比较慢不可能当堂完成,于是变成了“说实验”。蜡烛燃烧和和镁带燃烧实验效果接近,完全回收燃烧生成物难度很大,设想再好也很难在当堂课上通过实验验证。
2教学设计思路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真正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本课题的教学中,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改进设计:
2.1课时安排
课时不是按照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两大知识点来划分。而是,将第―课时主要用于实验探究活动;第二课时用于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和进行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这样一来,就解决了两课时一紧一松的课时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也给学生留够了充足的活动时间,将课堂上的问题思考延伸到课后,并且有利于两个知识点的过渡衔接。
2.2实验设计
改进课本实验,并添加补充实验,将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穿插。
(1)实验内容
实验1: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全班分组)见图1。
实验2: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
实验3:四个大组分别开展不同的分组实验。
第1大组――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开放)见图2。
第2大组――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封闭)见图3。
第3大组――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开放)见图4。
第4大组――在空气中加热铜粉(开放)见图5。
实验4:镁带的燃烧(演示实验)。
(2)实验及装置说明
图l(实验1):用稀一点的硫酸铜溶液很快就可以观察到溶液的变色。
图2(实验3):氢氧化钠溶液应配稀一点,量多一点,硫酸铜溶液可配浓一点,量少点。这样生成的氢氧化铜可以快速沉淀。
图3(实验3):气球应选最小号的,套在试管上刚好合适,并事先确定不漏气,再装入锌粒。稀硫酸可以适当配浓一点,这样才可以快速“吹”大气球。
图4(实验3):碳酸钠盛在表面皿中,不要太多。稀盐酸越稀越好,浓度大,反应过快容易溅出。
图5(实验3):铜槽用铜皮折成,其中加人一匙铜粉。加热时,用坩埚钳夹住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透,冷却后称量。反应只需1~2分钟,质量变化明显,效果很好。
(3)设计意图
实验一耗时较长,在等待的过程中穿插演示实验2。
实验3:4个大组同时分别进行不同实验,其中有的质量不变、有的变大、有的变小;实验现象包括生成气体、生成沉淀、变色,有的反应吸热、有的放热。实验后通过反馈交流,达到共享的目的。
实验4:根据现象先预测结果再称量,可以达到对实验3活动的延伸、巩固。
2.3课堂实验组织教学形式
第一课时,活动1:
3课后反思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如何将新的教学理念真正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开展教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本课题的实验的设计和改进教学效果很好,学生一方面对自己组的实验印象非常深刻,另―方面又对其他组的实验非常好奇,聆听、参观时格外认真,组间交流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回想一下,以前设计实验,总想让学生把每个实验都做做,结果往往是学生做起实验来走马观花,过后连实验现象都记不住,更别提什么思考、交流了。
还有课堂上,发现学生对其他组的实验缺ST解,临时加了讨论、共享这一内容。通过讨论和交流的确取得很好的效果,―方面各组可以相互了解实验内容,另一方面相互出谋划策,大大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三个班36个组只有一个组因为气球松开实验失败,其余全部成功。实验分析是因为时间不够,被迫留到了第二课时。经过一夜“沉淀”,第二天,学生给了我很多的惊喜,就连许多平时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分析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原以为因为学生对反应实质的不了解,这里的分析要消耗很长时间。没想到,学生已经在课后的讨论中达成了共识所以在这一时段我完全插不上嘴,变成了“观众”只有听的份了,不过这就足够。
这两节课,实验都是由学生自己通过讨论、交流来分析。虽然他们的分析对错参半,但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探究活动才会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我想,大约这就是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吧。
参考文献:
[1]史其武.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http://省略/peixun/xkpx/peixun_6_2/ls/anlyj/201010/t20101012_928556.htm.人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