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的儿子范文

时间:2023-03-13 22:40: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尔基的儿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亲爱的爸爸:

您好!

你在小岛上还过得好吗?我在这里和妈妈生活得非常好。每天都很开心!

我收到你的来信了,我知道了我栽种的那些花草,现在已经开放了,它们给爸爸,你,带来了好的心情,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爸爸,我真想赶快来到你的身边和那些花儿一起陪伴着你。

我看了你的信,那些语意深刻的话语,会让我终生难忘。

从小的时候,您就教育我如何踏实做人;告诉我人生的意义和正确的方向。而您给我的信中的那句“‘给’,永远比‘拿’愉快”,则将是我人生中重要的引路牌。蜜蜂的幸福,在于把吃下的花粉都酿成甜甜的蜂蜜。去世了,给人们无穷的收获。蜡烛的幸福,在于点燃自己,牺牲自己,却给人们留下快乐的生活,一片光明。小鸟的幸福,在于守护大森林,消灭破坏树木的虫子,并且也在用歌声为大自然增添生气。它是森林的守护神……

幸福,不在于收获,而在于奉献。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又充实,方使人生更完美!

我,觉得我有一个像你这样的爸爸,十分的幸福。爸爸,谢谢你教育我:“给”永远比“拿”愉快。是的,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爸爸,感谢你让我知道奉献让我心里很充实、愉快。我会记住你的话,多帮助别人的。

爸爸,你现在一定非常快乐吧!你的儿子已经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成为了一个有意于社会的人。我会努力帮助别人,爸爸希望你的身体能够早点修养好,早点回来。

篇2

作者/ 征萍

朴实——充溢着层层递进的品读

【片段一】

师: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开了。这些花怎么样?(请学生自由朗读)

师:善于读书的人,能读出文字之外的画面。再读这段话,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花儿争奇斗艳,争着比美,听到小蜜蜂边飞边歌唱。

生2:我看到五颜六色的花儿在风中跳舞,摆动着美丽的衣裙,扭动着腰肢,闻到了阵阵芳香,沁人心脾。

师:这么美的景色,谁能读好?(指名朗读)

师:如果你是岛上的居民,当你早晨醒来时,你看到了高尔基的院子里的这些美丽的花,你会怎样?

生:我会很开心。

师:是啊,鲜花带来了快乐,鲜花带来了轻松,鲜花带来了一份好心情。带着愉快的心情,再去欣赏这美丽的鲜花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看着满院的鲜花,高尔基的心情怎么样?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指名读)

【反思】

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以上片段中,学生通过初读、再读、想象说话,体会那些花的美,然后想象美丽的鲜花会给岛上不同的居民带来什么心情,感受鲜花带来的快乐。学生在朗读与评价中,抓住关键语句体会高尔基的心情,是那么美的景色让他想到了美的创造者——儿子,父亲感受到的不仅是鲜花的美,还有儿子的孝心和爱心。

在阅读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少借助媒体,多指导学生充分地读、有效地读,让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特别要抓住文章的精美之处,从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里品味作者传情达意的精妙,领悟表达的方法和艺术,进而感悟作者的思想,升华情感。

厚实——搭建了明理的平台

【片段二】

(出示第九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师:在这一段中出现的“美好的东西”指什么呢?

生1:指对别人的帮助。

生2:关爱,为别人奉献。

生3:也可以是一个微笑或者一声问候。

师:生活中的你们也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启发:你给过别人帮助、鼓励、安慰、快乐、祝福吗?)

生1:有一次我乘公交车为一位老奶奶让座。

生2:有一个同学摔倒了,我去扶他。

师: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小事都是在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高尔基说:“当你给别人美好的东西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感到愉快。”你尝到过这种愉快吗?

生1:我借东西给同学,同学感谢我,我很开心。

生2:我帮妈妈做家务,妈妈说我很懂事,

我心里甜滋滋的。

师:真好!生活中只要真诚地付出,都会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也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

师:所以高尔基说“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这里的“给”是给什么?

生1:给予帮助。

生2:给别人关爱、奉献,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

师:“拿”指什么?

生:只接受别人的关怀而不付出。

师:当一个人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在大家心中是那样重要时;当一个人把帮助别人、为别人奉献爱心当成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时,那这样的人生也会因此而快乐。这就是“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反思】

通过学生谈自己理解的句子含义,借助视频感受“美好的东西”的内涵,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情境引读领悟“给”比“拿”愉快,出示名言升华感悟。这样设计,将课堂与生活“链接”,为学生明白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的道理搭建了平台,使得学生的情感随之融入课文之中,在不经意间触动学生的心灵。有的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既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的,要去突破。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句子时,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体验。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难知为易懂,提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联系生活经验使课文所蕴涵的道理变得易于理解,让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延伸,让学生的智慧不断增长。

扎实——促进了语言积累

【片段三】

师:花儿怎么样?

生1:花儿很多,有很多颜色。

生2:花儿姹紫嫣红。

师:“姹紫嫣红”就是形容花多而且美,看到这个词,你还能想到哪些词?

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课件出示词语,生齐读。)

师:有的同学很会学习,知道边学边积累,只不过有的同学积累在脑子里,有的同学积累在书上。

(生将词语记录在书上)

【片段四】

师:这封信不光寄予了高尔基对儿子的希望,也是我们所有人应该谨记并且为之努力的。希望大家记住这几句话,以此共勉。

(生练习背诵,集体背诵。)

师:老师再送大家几句名言,希望它们能伴随你们长大!(出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生读记。)

【反思】

在教学中,我帮助学生吸收、内化,迁移课文内外的妙词佳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有效性。语文教学强调积累,如果没有语言积累,说、写的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积累与能力相比,积累是更基础、更核心的东西。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丰实——创设了练笔的情境

【片段五】

师:儿子收到了高尔基寄来的信,很激动,决定也给爸爸写一封回信。儿子的这封回信会写些什么内容呢?

生1:爸爸,读了您的信,我知道我种的鲜花开了,你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生2:读了您的信,我懂得了“‘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生3:爸爸,谢谢您,我会记住您的话,多帮助别人的。

(师出示要求,生按照要求,把这封回信写下来。)

【反思】

“情动于中”,方能“形于言”;“形于言”,方能写成文。崔峦老师指出:“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阅读课应成为学生写作方法习得的主渠道和习作训练的练兵场。教师潜心研读教材,结合课堂教学,立足教材文本,让学生在感悟、品评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在体验、实践中发现写作的素材;在探究、想象中放飞心灵,鼓励他们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说用文字记录下来,就能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丰实。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起点和终点的,它呼唤更多的语文教师在这条道路上,行走,思考,实践……

篇3

读了《高尔基的童年》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和高尔基比童年,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五岁时,父亲病故了,生活更加艰难了,他和妈妈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贫寒,高尔基上学只好穿母亲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黄色的衣衫和散腿裤子。这样一身五颜六色的不协调的装束,引起了同学们的嘲笑。有的同学还给他起外号。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现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有的还是高档的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惭愧。因为尽管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拣四,有的衣服穿的多了次数多了就不愿再穿。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捡破烂换来钱。每逢不上学的日子,他就一大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子,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烂纸片卖给废品加工厂。如果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个着落。我们现在上学什么也不用操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学习呢?

捡破烂换来的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是学校里那些有钱人的孩子并不理解高尔基的行为,反而嘲笑他,说他身上有一股“臭”味。我并不觉得不是高尔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他们才显得很“臭”。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自己努力学习的动力。他发奋,刻苦学习,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的喜爱和敬重。

我合书深思,不禁思绪万千。

大兴路小学五年级:Q杜斌

篇4

维吾尔族使用文字的历史悠久,公元九世纪前曾广泛使用古突厥文,从公元八世纪至十三世纪(部分地区直到十六世纪)在新疆地区和中亚广泛使用的文字是回鹘文,在维吾尔人信奉伊斯兰教之后,逐渐改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这种文字经过不断改进和补充,现在已成为维吾尔族全民通用的文字。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维吾尔文字各地区方言之间语法和词汇的差别都很小,只是在语音方面有小的差别,现代维吾尔语划分为中心方言、和田方言和罗布方言,维吾尔书面标准语是在中心方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约80%的维吾尔人使用这种方言。198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全面使用维吾尔、哈萨克老文字的报告》,迄今为止,维吾尔族人民仍在使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维吾尔老文字。维吾尔文字的书写美感标准以古朴雄健见长,以潇洒完美为优。如同中国汉字书法分为篆、隶、草、楷等诸多字体及名家流派那样,维吾尔文字也有众多的字体和流派之分。书体主要有类:即库法体、三一体、誊抄体、波斯体、签署体、公文体、画押、行书体。每种书体又分为若干分支或流派,真可谓体态多姿多变,风格异彩纷呈。例如:“库法体”,因诞生在古代伊拉克的一座名城“库法”而由此得名,广大穆斯林认为,库法体最能体现他们敬畏与虔诚的心意,因而它被广泛应用于伊斯兰的各种建筑领域,库法体艺术成为伊斯兰建筑物文字线条装饰采用的最多的字体,苍劲雄浑、厚重古朴是这种书体的特色;“三一体”又名大楷体,被认为是阿拉伯众书法体的母体,难度高,章法严。三一体的笔触粗大遒劲,雄秀兼备,多用于书写《古兰经》的章节标题、书名、标语牌,大部分伊斯兰建筑物的壁饰和经文匾额也都用三一体书写;“誊抄体”亦被人译为阿拉伯书法之小楷体,书体工整,结字较小,字母连接紧密,点、线笔画粗细均匀;章法上,字里行间清晰自然,富有气韵,书写速度比三一体快。社会上,尤其是文化、新闻单位的人爱用这种书体誊抄作品、译稿,不少文书商、誊抄员专门用这种书体誊抄报刊稿件,誊抄体由此得名;“波斯体”书法秀润遒劲,流畅自然,体姿娇美;“签署体”活泼多姿,婉转流畅,于刚健于妍丽之中……③。每种书体的特点不同,适用的环境也不同。维吾尔文字的一般书写法则是从右到左,也可由下向上地直线上升,还可以由上向下地曲线下降,或平稳刚健地水平书写;可以字与字母紧缠在一起,象个花节,也可撇开拉长,象条条游蛇;可以写得棱角分明,也可写得圆滑优美;可以写得很大,也可缩得很小。但这种种书写形式的确定是有规则的,它不仅取决于书写者的偏爱与能力,更取决于使用的环境和目的。笔者认为,维吾尔语广告文字的设计和编排可以从传统的不同书体特点中、不同书写法则中找寻灵感,既体现维吾尔文字的字体之美,又与广告主题相贴切,制作出体现新疆地域文化特色的维吾尔语电视广告。

二、向相同语族国家的电视广告借鉴

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要借鉴使用相近文字的国家电视广告文字设计,就可以从同语系、同语族的国家开始。突厥语族是阿尔泰语系的语族之一,语言分布在西起巴尔干半岛,东至西伯利亚东部的勒纳河,南临阿拉伯半岛,北至亚洲大陆北端的新西伯利亚群岛这一广大地区。现代突厥语族语言在国外主要分布在苏联、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伊拉克、塞浦路斯、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蒙古人民共和国及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那么,我们可以从以上这些国家的电视广告中、甚至是与文字语言有关的视觉作品中攫取营养,作为借鉴的方向。例如:中国移动公司在土耳其播出的商业宣传电视广告片(见图1)④,整部广告片以视觉图像为主,辅以声音对白。在广告的最后,出现有文字内容的版式,版式背景色呈浅灰,显得干净、简洁。版式的主体部分以中国移动在土耳其宣传使用的LOGO为主,字号大、且字体简洁,色彩为蓝、红、黄、橙,既醒目又起到活跃版式的效果。小的段落文字部分以黑色英文为主,土耳其文字为辅,土耳其文采用与LOGO相同的红色,与图像、LOGO有呼应作用。文字部分既有字号的大小对比关系,又有字体、色彩的区别,使得广告片的视觉版面整体效果层次分明,主题突出。图2⑤是土耳其商业广告的一个页面——“古兰经广告”,版式设计虽然显得中规中矩,但广告主体(古兰经)突出,色彩(蓝色调、红色调)之间也有相呼应的关系,文字部分也做到了层次分明、主题突出,版面的整体效果比较和谐。近些年来,伊朗的平面设计获得国际视觉传达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其独特的构图形式和美感脱颖而出,以下是伊朗设计师MehdiSaeedi以阿拉伯文字为创意点的海报设计:图3⑥的海报中,文字和图像结合的恰如其分,整体色调也非常和谐。阿拉伯文字统一采用竖排版的形式,与图像中的雨丝形成同构效果,文字的黑色调与孩子身上的黑色和竖条纹又有呼应关系。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白色的雨丝也是由竖排的阿拉伯文字构成。整体来说,文字部分既有色彩的对比、又有大小的对比,还能与版式中的视觉图像很好地结合,是一个文字效果使用到位,文字与图像完美结合的范例。图4⑦的海报中,非常巧妙地用阿拉伯文字组成颇具地域民族特色的图像,在文字组合上体现了独特的民族图案美感,又有人物动态生动的呈现。图像虚实空间法则运用地非常到位,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联想,造成“空既是实”的效果。段落文字部分由英文和阿拉伯文字组合而成,在色彩上与主体图案有呼应,在字体字号的使用上,既有区别、对比,又十分协调。整体设计体现了文字本身具有的美感效果、民族特色,巧妙的构思使文字和图像融洽地结合,构图的现代感十足!以上的图例均为视觉版式设计中文字部分使用较为和谐、到位的范例,希望通过对以上范例的分析,能起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新疆维吾尔语电视广告今后良好的发展。

三、结语

篇5

您好!

我已经收到你寄给我的信了,从你的信中,我知道了你很喜欢我种的花,看你这么高兴,我也高兴!另外,你还教了我一个人生大道理——“给”,永远比“拿”愉快!是的,我在岛上留给你最美好的东西——鲜花,你快乐,我也快乐,这也说明了付出,、奉献是愉快的。这让我想起了两句话:“施比受更有福”和“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而在我的生活中,也发生了这样的事。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买菜,经过一间药店门前时,发现门口旁边有一对母子坐在地上,他们面前是一张用砖头压着的市立医院的化验单。咦?这个名叫威伦杰克斯的小男孩怎么得了白血病?是的,我看见化验单上写着“检出患有白血病”着七个大字,旁边还有一行“请求支援,社会的好心人帮帮忙”的字。当时很多人在围观,却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去捐钱给他们。我从口袋里拿出五卢布,放进了他们面前的小铁罐里,接着,我听到了围观的人给我的掌声,那掌声持续很久。然后,这位母亲热泪盈眶,拉着我的手,对我说:“谢谢你,小弟弟。”“没事!”说完,我和妈妈继续起买菜。当时,我不知道有多愉快,多开心,心里甜滋滋的,因为我帮助了别人,别人开心,我也开心!

这样的事例不只一个,还有很多。从中我终于领悟到“施比受更有福”!

你的信,让我更能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爸爸,谢谢你的教诲,我永远爱你!

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笑口常开,工作顺利!

篇6

一、幼儿园环境优美,符合幼儿的成长对环境的需求

我园是一所省级示范幼儿园,院内环境优美、卫生。我园教师对室内外进行大扫除,把地面、墙壁、玻璃彻底清理,并用消毒液有效消毒。我们每天在孩子离园后都要彻底把活动室、洗刷间清扫、消毒。把幼儿的桌椅摆放整齐并把桌椅消毒,教室卧室经常通风,空气流通,卫生条件良好。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装饰教室,幼儿园环境优雅,富有文化氛围。在幼儿园门口我们还作了醒目的禁烟宣传,提醒家长进入幼儿园要禁烟,防止污染幼儿的活动环境。

二、安全时刻记心间

开学前我们进行了安全排查,发现了部分问题,我们及时做好记录并制定了整改方案,有效地排除了安全隐患。开学第一天,我们的值日教师在幼儿园门口对入园师生进行了体温测试,没有发现幼儿发烧现象。我们加强门卫管理,保安着装上岗,严格按照门卫职责进行值班,确保老师、幼儿的人身安全。开学第一节课我园教师都对幼儿进行了安全教育和常规教育,以保证幼儿能较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我园幼儿在园就餐,由于幼儿年龄小,对饮食的要求比较高,食堂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制定了《伙房管理条例》、《食品采购条例》等一系列安全制度并把各个制度悬挂在墙上。伙房人员把操作间、库房进行侧地的打扫,餐具清洗消毒,排放有序。采购人员必须购买新鲜的蔬菜,每餐都留有饭菜小样;炊事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查体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在食堂期间,他们都穿工作服,她们本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在认真工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寒假中我们队教师进行了假期集训,集训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在集训结束时我们队教师进行了书面考试,效果显著,我园教师不论思想素质还是业务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园老师服装得体、大方,教态自然、亲切,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四、加强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篇7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踏上工作岗位已经快有八个年头。回首来时路,我的心情难以言表。从初为人师的兴奋与激动到第一次站上讲台的紧张与不安,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仍然历历在目。我已经体验到了教师这一职业的诸多滋味:有工作的艰辛与压力,也有收获的喜悦与欣慰,有求索的痛苦,也有成长的快乐,这些就犹如一串串音符谱写着我的青春之歌。而我也清楚地知道,这些还仅仅是一个序曲。为了更好地完成后面的乐章,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小的时候总幻想着自己将来能有所作为,长大了才明白只有靠不懈的努力、毅力去积聚实力,才能够发现和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和蓝天。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又怎能见彩虹?育人如同育树,“能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尔。”这是指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发展。

孩子天真烂漫,教师真诚相待,同唱歌、齐跳舞、共同游戏,孩子们玩中学,学中玩,我们教中学,学中教,双方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虽然时时有烦人的“官司”,始终擦不尽的鼻涕,永远系不完的鞋带,可精灵般的眼睛,嗲声嗲气的童音,纯真无瑕的笑脸,却让我们心智明晰,心神俱醉,心悦诚服。

篇8

*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财富、地位、容貌。

*每年献一次血,种一棵树,放一次生。

*一有机会就与家人渡假游玩,并拍照留念。

*量入为出过日子。

*保守秘密。

*要勇敢,即使不勇敢也要装出勇敢的样子。谁也看不出你是真的还假的。

*使用信用卡是为方便而不是为了赊账。

*生气时不要采取任何行动。

*学会有礼貌地说“不”。

*不要期望生活公平。

*不要低估宽恕的力量。

*不要怕说“对不起”。

篇9

——读高尔基《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有感

奉化市居敬小学607班王宾辉

你也许知道高尔基这个熟悉的名字,但你也许不知道这个伟大的作家生活经历。那就请你读一读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吧。

这本书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步由,作者描写了他童年、少年和大学时代的生活经历。从这个被真实记述下来的自传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逐渐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使小阿廖沙饱受惊吓。这一幕真实反映了俄国下层人民沉重的生活状况,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有温暖与光明。这就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和另外一些人,过的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外祖母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为了生活,他与外祖母摘野果出卖糊口,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的人们打交道,他有机会阅读大量书籍。生活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在小说中,描绘了俄国社会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高尔基自传体小说部,写少年时他正式走上社会,工作阶段的生活。用细致的语言刻画了下层社会人们的悲惨生活,描绘了一个半孤儿(阿廖沙父母双亡)怎样奋斗,在社会上艰苦生存,并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经历。

15岁以后,高尔基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愿望,便独身一人前往喀山求学,他以为“科学是无代价地教给那些愿意学习的人们的”,他不可能被接受入学,只好在面包店做工。起早贪黑,每个月仅有三个卢布的工钱。高尔基求学的尝试终于失败了。人世间的艰辛激起了高尔基奋斗的决心,他“大口地咀嚼着”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书,这是他在贫困潦倒中最知心的朋友。1892年,他终于当上了尼日尼城著名律师拉宁的文书。这位律师曾给高尔基很多帮助,他的高度文化修养和高尚道德情操深深感染了他。高尔基曾说:“他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比任何人都更要感激他。……”

篇10

今天该正式上课了。新来教我们的李老师讲的课确实不错,同学们心里都有一种感觉:李老师很慈祥。

今天上最后一节课时,李老师提了一个问题:“我们学完《长城》这一课,哪位同学来背着书,向我们大家讲一讲长城?”沉默了许久的玲颖儿举起了手,李老师还不记得同学的名字,便用手指了指玲颖儿。玲颖儿站起来,用十分好听的声音回答了李老师提出的问题,李老师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请坐下。”这时,同学们发现,李老师看玲颖儿的眼神多了几分色彩。

下课后,同学们都出去玩了,只有林杰在那闷闷不乐,秋侠便走过去问林杰:“你怎么了,这样没有精神?”

“哎”林杰叹了一口气,接着说:“玲颖儿命就是好!李老师那么喜欢她,不就是好看一点吗?”

秋侠一头雾水,不明白。就问林杰:“什么意思?”

林杰瞪了秋侠一眼,说:“难道你看不出来?李老师喜欢玲颖儿。有些偏心!” “不会吧!李老师怎么会偏心?”秋侠说道。

“笨蛋,我不和你说了!”林杰把秋侠一推,气愤地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