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范文
时间:2023-03-30 22:0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第一朵杏花,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的气象地理学家——竺可桢爷爷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我读完了这篇课文以后,觉得科学家竺可桢爷爷非常伟大,因为他能弯下腰和孩子说话,并且一起观察杏花,这说明了竺可桢爷爷是个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人!
通过今天学习,我还知道了竺可桢爷爷是一名治学严谨的科学家,对待科学从来没有半点马虎。竺可桢爷爷能做到仔细观察。而我为什么不能呢?是我不留心身边的事物吗?不是,而是不想去观察和思考,我要克服自己的弱点,向可亲可敬的竺可桢爷爷学习!指导教师:许志伟
篇2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的吗?”
“哪天?今天开的。” 孩子有些奇怪。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孩子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这一天,正再书房看书,忽然听见窗外一个小孩子的声音:“竺爷爷!竺爷爷!”
是谁喊的这么急?他赶忙走出书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个孩子。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篇3
首先,对话要围绕一个中心,否则就会产生答非所问的感觉。三年级时学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与爸爸的对话就是围绕“该不该把这条鱼放掉”。《第一朵杏花》中气象学家竺可桢与孩子的两段对话都围绕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展开。《我不是最弱小的》一文,后半部分写爸爸把雨衣让给妈妈,妈妈把雨衣让给萨沙,最后萨沙把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并以萨沙和妈妈的对话形式写的,对话围绕“谁是最弱小的”展开。
其次,对话描写往往是分段写。即一个人一次说的话,不管长短往往都独立成段。一年级课文中的《北风和小鱼》、《小河与青草》就有这种对话描写形式。对话独立成段,不仅显得清爽,而且还有利于灵活使用提示语,更能有利于与肖像、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搭配使用。
第三,灵活运用提示语。对话描写肯定要涉及到提示语的运用。对话描写提示语有三种形式:提示语前置,这是常用的形式;如果要突出所要说的话,可将提示语置后;根据所说的话内容不同、时间的间歇,可将提示语居中。在人物对话描写时,恰当地变换说话人的位置,还能够避免单调乏味的陈述,使语言形式更加丰富、活泼。
如《第一朵杏花》中竺可桢与孩子的对话: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提示语置后,突出所要说的话,提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情。)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提示语居中,所说的话不同,先是回答,后是询问。提示句插入中间,提示了人物说话的动作,表现人物慈祥和善的特点。)
“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提示语置后,突出所要说的话,提示人物说话时的神情。其实提示语放中间更恰当。)
“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孩子回答不上来了,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第四,在对话描写中穿插肖像、神态、心理、动作描写。要想对话写得丰富精彩,肖像、神态、心理、动作等其他细节描写必不可少。对话描写时加入恰当的提示语,对展示人物的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番茄太阳》中,通过我、盲童明明、明明的爸爸之间的对话,表现了明明乐观开朗、聪明机灵、善良的特点。再如《和他的大黑骡子》中的对话描写,“深请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说”、“老饲养员流者眼泪对说”,都是神态描写。“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是动作描写。
为了表达的需要,对话描写时可省略提示语。如《第一朵杏花》中竺可桢与孩子的第二次对话描写,省略了提示语,是符合当时的语境的。孩子观察到了第一朵开放的时间,很高兴,竺可桢当听到他关注的杏花开放的消息时也兴奋。省略提示语符合当时两人对话时急促、兴奋的心情。同时,两人对话时节奏较快,词语可独立成句,如“刚才。”“是。”
篇4
本课的“读书指导”提出:“本课学习,应以读贯穿全过程,以不同形式的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了品读型导学案,针对性地采用了“扣关键词”和“对比朗读”的学习方法。教学的实际情况证明,这样的预设(以实践为主,以学生为主)是非常高效的。
【片段一:扣“习惯性”,彰显人物精神】
师:(PPT出示2~5自然段)这段对话中的哪些字词跳入了你的眼中?
(生自读,圈画相关字词。)
(生找出了“又”字,并理解意思。)
生:我发现了“习惯地”这个词。
师:表明――
生:竺可桢爷爷经常这样问。
师:问什么呢?
生: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师:在不同的季节、月份,竺可桢爷爷会怎么习惯地问呢?
生:你知道荷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生:你知道是哪天开放的吗?
师:你还从哪儿发现竺可桢爷爷有必要向孩子询问这个问题的?请自读第一自然段。
生:(默读片刻后)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
师:这句话中竺可桢爷爷也有个“习惯”,是――
生: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
师:用上关联词“一……就……”说说看。
生:竺可桢一看到杏花开了,就走近杏树数了数。
师:这种习惯地数、习惯地问说明了竺可桢爷爷――
生:他养成了良好的观察方法。
生:他非常热爱科学,才会养成这样的好习惯。
生:他想要掌握杏花开花的确切时间。
师:而且是――
生:第一朵杏花的开放时间。
师:此时竺可桢爷爷的心情一定是非常――
生:非常着急,因为他没有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放。
师:请你模仿着读一读。(生着急地读)
生:非常的迫切,他想从孩子的口中知道。
师:也请你模仿着读读。(生急促地读)
【教后反思】
竺可桢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对于花开时间这一问题是非常敏感的。虽然前文中的“是啊,杏花开了”显得闲适、惊喜,紧接着就转为习惯性的、无意识的问,其实这种问已经成为了他的一种职业习惯。当他看到花开时,第一任务就是“数了数”(隐性的习惯性地动作)、“习惯性地问”(直接性描述)。这种“习惯性”正显示出他卓越的科学精神的体现。从“习惯性”入手,便可统领这段对话,层层剥茧,前后内容紧密相连,并可适时进行语言训练(平时怎么“习惯性地问”、关联词运用、朗读体会)。这种词语便是教材中隐藏的“文眼”,需要教师对教材反复的阅读、理解、推敲、发现。
【片段二:比对形式,感受人物心情】
师:(PPT显示9~14自然段)你发现这次对话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说的话很少,句子短。
生:都是直接的对话,没有……
(师讲解“提示语”。)
师:为什么没有使用提示语呢?请大家读读看,你能给这段话加上什么提示语?注意只能加关键的词语(用意是注意时效性,防止延误时间)。
(生自读,添写关键提示词语,然后交流。PPT显示加入提示语后的对话。)
师:请大家连起来读一读,比一比,看看哪种好?
(生大声地读,有的摇头,有的咂嘴,然后师指名两位学生分别朗读原文和加提示语的对话。)
生:我觉得加了提示语以后反而嗦了,没有原来读起来干脆。
生:我觉得原来的好,原来的句子短,可以读得非常快。加了提示语以后,还要一句一句的读,太慢了。
师:原文为什么可以读快点呢?
生:因为孩子和竺可桢爷爷都很高兴,朗读时语速可以快些。
生:还很激动,特别是竺可桢爷爷。人一激动,说话就快了。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
生:顷刻间好像年轻了几十岁。
生:还有“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师:这就叫“人逢喜事精神爽”,竺可桢爷爷高兴的原因是――
生:他掌握到了第一朵杏花开花的确切时间。
师:如果描写类似的紧张、激动、兴奋的场景,我们就可以采用这样的表达方式。虽然短小,却很紧凑,也能吸引读者。
师:下面我们来练练,看看谁最能朗读出他们喜悦、激动的心情。
(师生两次互换竺可桢、孩子角色,对比体验人物的激动心情。然后同桌分角色练读,最后指名朗读并进行评价。)
【教后反思】
第二段对话虽然没有提示语,实际上是隐含着的(通过朗读可以感悟出来)。那为什么不使用提示语呢?通过两种形式的朗读比较,加上教者的小结语,学生不但明白短小精悍的对话更能恰如其分地再现紧张、兴奋、激动的情节,而且短句构成的自然段形成的跳跃感,也可吸引读者注意,进而积攒写作技巧,可谓一举多得。教者也注意了朗读示范,并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师生竞赛读、同桌轮读、个别评价读),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篇5
[关键词] 民族手工艺;市场;铜器制造;发展
【中图分类号】 J5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313-2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黄教六大圣寺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因黄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诞生于此而著称。悠久的历史积淀以及浓郁的宗教文化特色使得塔尔寺周边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里,传统民间技艺种类繁多,既有庄严与崇高的佛教技艺,又有奔放和艳丽的藏族技艺,还有汉族、回族及土族娟秀技艺,都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蕴意。其中不仅有宗教、医学、建筑等方面的文化特色,更有大批手工技艺及从业人员这个方面的多样文化,譬如唐卡、堆绣、绘画、雕刻、泥塑、金银铜器的制造等。其中铜器制造是诸多行业之中比较普遍的一个行业。
一、铜器制造业的发展
湟中地区的铜器制造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明清两代就十分兴盛,各种铜器,做工精巧,用途广泛,纹饰美观,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湟中铜银器加工业已有300年的历史,民间艺人众多,产品有佛像、宗教用品、铜银酒具、铜银饰品、铜锣等等。
近年来,湟中县把铜银器加工业作为引领湟中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来抓,积极支持民间作坊做大、招商引资入驻做强、建立加工基地拓展,铜银器生意走向国内外,发展步伐越来越快,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产品远销东南亚,全县出现了铜银器加工村、加工户、运输村、专门经纪人,近万人实现就业,成为了全国最大的铜银器加工基地。
湟中铜器是以形薄、发亮、轻柔、质纯而著称。一类为宗教用品,例如宗喀巴纪念塔就是用纯银包裹而成的大银塔。这座大银塔高11米,塔底周长20米,面积25平方米。1986年对大银塔进行翻新时,共耗白银18300余两,黄金22.6两。总造价折合人民币32万元。这座银塔浑身裹白,天衣无缝,堪称一绝。
另一类为服饰,例如藏袍上的银碗、银镯儿、银簪子、银耳环等等;还有一类是生活用具,例如银木碗、银酒具、银筷子等等。单说那银酒具吧,那是十分别致的。银酒壶中间有一小烟筒,内有炉孔,可以放火块,用以暖酒,再看酒盅和酒碟,酒盅实际上是一只小银木碗,酒碟有方形的,也有圆形的,上面的花纹美观精细、新颖别致。
漫步在前往塔尔寺的金塔路上,风箱声声、炭火呼呼、锤声叮当,该打的打,该锻就锻,好不忙乎。道路两边各种造型和图腾的铜银器闪闪耀眼,这条不过200多米的街道上,两旁的银铜器加工、销售店铺就有170多家。湟中铜银器加工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民间艺人众多。
在湟中开铜银器铺较早的匠人有:李福成、张应青、李进忠、林富邦、李明铎等人。现在,湟中铜器加工艺人还有青海省一级工艺美术师何生寿、其子何满,青海省三级工艺美术师圈发福、李占邦等,在塔尔寺周围就有40余家作坊。
二、铜器制造业的现状
自2008年湟中县打造的“八瓣莲花”文化产业品牌,特色文化产业之花开放的越来越艳,企业化步伐越来越快,产业化节奏越来越强。底蕴深厚、形式多样、适应市场的文化产业产品,深受艺术市场和人们的喜爱和注意。特别是铜器加工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区风格,也为银匠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挣上了“文化钱”,吃上了“文化饭”,也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湟中建设,使得这个地区的文化更加呈现多样化的局面。
随着塔尔寺旅游业的兴起,湟中铜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不仅成为湟中的品牌产品,也成为青海的品牌产品。湟中铜器的市场也越来越大,不仅销售到全国各地,还销售到海外。
铜匠从不用任何成型模具,仅凭自己丰富的想象和长期练就的高超技艺,用几样简单的工具通过敲打、描样、錾花、镶嵌、成型抛光等多道工序后就能神奇般地制作出各种繁缛图案及不同用途的器具了吗?每件银光闪烁,豪华艳丽,让人赞不绝口,叹为观止的作品只是一个制作的过程吗?肯定不是,那么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多样丰富的文化内涵吗?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后发现,其中包含的文化,如没有一种宗教观念就不会制造出铜器工艺品,从事这一行业的艺人一般都是藏族、土族或信仰佛教的汉族,绝不会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从事这一行业。因为信仰的不同,所理解的文化内涵就不同。
铜器制品包括大件的宗教物品和小巧玲珑的生活用品,这些精美的铜器制品都饱含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和乡土气息,它融会了宗教和民俗的两种文化,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手工艺,是河湟地域多元文化的展现。
三、“八瓣莲花”――用现代元素升华传统文化
缺乏时代内涵的文化产业,前途注定狭窄。如何为传统文化注入现代内涵?湟中,青海河湟谷地的农业人口大县;如何让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彰显出生命力?如何将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何让一个文化资源大县发展为文化产业大县?
2009年,在距离神圣、古老的塔尔寺1.5公里处,一座现代化的藏文化馆落成开馆。迈进藏文化馆曲折幽深的甬道,一幅神奇瑰丽的唐卡画卷被徐徐展开。雄浑壮美的雪域文化在这里被立体展现。从一部超宽频数字电影《青藏高原的形成》开始向人们追溯雪域文明的演进、走进佛的奇幻世界,与人们探讨藏民族的哲学立场、展现绚丽多姿的藏文化。
湟中县在“八瓣莲花”文化产业中心设立了湟中民间工艺品委员会,加入的艺人们越来越多,但是也有一部分技艺超群的工匠不愿意加入现代化的行业,认为传统的东西没有必要经济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还能领悟到民间技艺的精髓所在吗?是否只是停留在表面现象,只关注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呢?在物欲纵横的当今时代,如何保留和继续发掘塔尔寺民间技艺所呈现的文化多样性,是需要人类共同面对的课题。
四、文化传承与思考
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手工技艺,就是一种原生态的民间文化。通过研究铜器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展现塔尔寺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同时可以引起广大民众对民族技艺及其意义的重视,从而更好的引导当地民众传承下去;可以进一步激发塔尔寺人民热爱民族乡土的情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振奋民族精神,加大对民间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并处理好民间技艺的传承与保护的关系时特别重要的。
塔尔寺民间手工技艺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文明。研究铜器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展现塔尔寺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
塔尔寺民间手工技艺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基本处于仅凭人类口口相传维系的状态。如何让这些宝贵遗产传承千秋万代,是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研究民间技艺呈现的文化多样性不仅可以激发塔尔寺人民热爱民族,热爱乡土的情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振奋民族精神,还能够加大对民间技艺的传承与保护。
当下,经济竞争愈演愈烈,一些工艺品店主认为,机械化生产的工艺品美观,进价低,而自己制作的文化产品“落后”、“无档次”、“无品位”、“不美观”、“成本高”。这就迫使塔尔寺民间手工制造业的部分产皮无声无息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因此,对手工制造业,特别是对打造“八瓣莲花”文化产业品牌,一定要加深了解,发掘其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加强塔尔寺地区民间技艺的发掘与宣传,可以拉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塔尔寺,乃至整个湟中县的经济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塔尔寺民间技艺的多样性,可以进一步宣传和保护塔尔寺。
参考文献:
[1]湟中县志编纂委员会.湟中县志[M].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9.
篇6
新疆,位于中国的最西部,是距离海洋最远的一个省级行政单位,这里有洁白的高山雪峰、美丽的维族姑娘、狂野的西域风情,翠绿的云杉倒映湖里,洁白的云朵镶嵌在空中,春夏秋冬,各色风光,总有一种让你心生向往。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纬度较高,新疆的春天总比其他地区来得稍晚些,但正是这迟到了半季的春天,却带来大半年的高原花海。当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在欧亚大陆上空漂移的时候,它肯定料想不到自己不经意间的造访,竟能带给这充斥着戈壁与荒滩的内陆,一片姹紫嫣红的奇迹。
赛里木湖碧波涟涟,纯净幽深,湖面水鸟群集,天鹅掠水,鱼翔浅底,湖滨碧草繁花,毡房星点,马嘶羊咩,风景如画。当我国的东部地区早已群花烂漫,赛里木湖的山花才迎着迟到的春风悄然绽放。蓝天白云下,春意浓浓,赛里木湖畔,山花丛丛,草原山丘上,牛羊群群,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盛放的五彩山花之后,是一片没有瑕疵的蓝。
春天的新疆巩乃斯班禅沟,远山如黛,近草似玉,朵朵山花绽放,如镶嵌在玉上的宝石,在一片碧绿的花海中,伴随花香与草香,体会着新疆大地上最原始的风光。各种各样的野花,交错铺织在地上,在脚下蔓延开来,涌向远处的雪峰和天边,有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
“落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属杏花。”3~4月是新源县野杏花开得最艳的时节,一朵朵、一串串、一枝枝,有的迎风初绽,粉面含春;有的含苞待放,半露半藏。纷繁却不争艳,清雅不能遮掩她的赤诚之心,含蓄更无法掩去她多才多艺的婀娜多姿。徜徉在开满杏花的田野间,感受杏花的仙韵飘逸,不禁惊叹起这一树一树的幽香,足可以涤荡冬日沉寂在心田所有的尘埃。
世界上有三个最著名的薰衣草产地,第一是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第二是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第三就是中国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在薰衣草盛放的季节,大片大片的薰衣草迎风绽放,好像紫蓝色花朵编织的毡毯,铺就成一片紫色的海洋,覆盖着原本苍凉和空旷的大地,方圆数里,都笼罩在薰衣草的芬芳里。介乎蓝色与紫色之间的微妙颜色,是画家的笔难于描摹的颜色。行走其间,紫色的花朵映入眼帘,浪漫的气息随处可寻,闭上双眼,漫步花海,足可以让你超然物外,沉醉其中。
昭苏的紫苏花也美得叫人忘乎所以。远处雪山绵延,近处成片的紫苏花蔓延开来,与周遭的冷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把碧翠的田野装点得如诗如画。爱好摄影的人不到此地采风,真真是遗憾了。
昭K的紫苏花也美得叫人忘乎所以。远处雪山绵延,近处成片的紫苏花蔓延开来,与周遭的冷色调形成鲜明的对比,把碧翠的田野装点得如诗如画。爱好摄影的人不到此地采风,真真是遗憾了。
昭苏草原上的油菜花出奇的美丽,它虽没有江西婺源油菜花海的娟秀和婉约,但高原上的气候使它的花秆壮实,花儿粗犷,花香没有南方的清幽,却多了一份特有的厚重,沁人心脾,片状的油菜花与绿草相间,汹涌磅礴,野性而不失妩媚。
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生;心灵深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90-01
一、诗化语言的运用中体验
在教学中略微留意,会发现文本中很多语言很富有诗意,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词句用语,想象挖掘词语的形象内涵,感悟理解词语的情感深蕴,让学生在词语与语境沟通中深入理解内容,感悟“洽是曾经着墨处,烟波浩淼满目前”的语言效果,与作者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如《第一朵杏花》中:
时间象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绿了柳梢,吹绿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文中“绿”、“绿”、“皱”、“鼓”,多富于诗意的用字啊!向人们呈现了一幅春回大地的画卷,春在柳梢的绿,春在小草的青,春在河水的泛波,春在杏树的含苞,那姹紫嫣红的春天就在眼前。
不觉让学生仿写练笔,有生云: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春风吹黄了油菜花,吹来了燕子,吹红了桃花,吹绿了山冈,吹碧了湖水,吹得踏青的孩子们歌声飞扬……
这样的句子文中很多。如:《第一朵杏花》中“阳光下杏树,捧出了第一朵杏花”的“捧”。《触摸春天》中,“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的“拢”.在如课外阅读中:“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一阵风吹来,发出“哗哗”的响声,拂去了人们脸上的汗珠”的“拂”字。都可以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用字的美妙。
二、朗读训练中,在作者情感贯注的落字用韵中体验
阅读教学重在读,读出丰富的画面,读出情感的内涵,读出当事人的心境。这就要学生感受文章落字用韵的轻重,体会人物的情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精神境界。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学生一旦进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以读的形式表现作者描绘的画面,对作者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哲理,便会产生一种亲近感。这样学生在理解作品语言文字时,便会化难为易,情趣盎然。如:《再见了,亲人》中一句,朗读时大多数学生对重音,停顿多这样处理:“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我觉得这样的重音、停顿的安排,不能准确地表达小金花当时强忍失去妈妈的悲痛和对敌人充满仇恨的感情。于是,我作了这样的修改:“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引导学生朗读。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小金花当时情感的体会,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三、文章留白处,自我表达中体验
作者往往根据写作意图,筛选,提取那些最能有力表现文章中心的材料。而把次要的场面用一句话高度概括,留下空白让读者去作形象的意会。对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课文中场景的留白,引导学生填补,使文章内容更生动形象。
《金子》一文作者只用了“彼得培育花苗付出了全部精力。”这句话概括。至于他做了那些努力,付出怎样的艰辛文中并未细说。于是,我利用这一语意的留白,设计四个场面:烈日当空时,暴风雨来临时,天刚蒙蒙亮时,夕阳西下时。让学生选择一个场面想象彼得会怎么做?学生想象着画面,思维的火花一下被激发了。有的说:“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彼得早被汗水湿透了衣襟,但他擦掉汗水,依然坚持在花园里锄草。”有的说:“天刚蒙蒙亮,彼得就起床,来不及吃早饭,他就下田了。他要赶在日处之前,趁着露珠,及时施肥。”如此练笔,不仅训练学生思维的形象性,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劳动的道理。
四、在美的人物形象中,培育美的人生价值体验
黑格尔说:“美只在形象中见出。”课文中人物形象大都生动感人,其人物思想品质,道德情操,都是人生价值美的楷模。这恰恰是最好的美育中介,人生价值观的良好导向,教师必须把握好这一契机。如《一夜的工作》要抓住课文中具体描写来分析形象。的办公室只有“一张办公桌,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夜餐只是一杯茶,一碟花生米。”通过这些描写,不难看出作为一国总理,他的生活多么简朴。通过文件有“一尺来厚”,总理又是“一边看,一边思索”一直工作到“公鸡叫鸣了”,体现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的精神多么高尚,多么让人钦佩。
再如《祁黄羊》一文,祁黄羊以国家利益为重,虽因体弱多病,难以为国效力,主动辞职。但他不计私家恩怨,不避个人亲仇,两度为国荐贤,从而看出他天下为公的品性,突出了祁黄羊高大的形象。教学中我不免向外拓展了一步,解狐,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他们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1:解狐听说祁黄羊举荐自己做中军尉,感慨万千:“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但在国家利益面前,祁黄羊不但没有与我计较个人恩怨,而且以大局为重,举荐我做中军尉,这种胸怀我不及也。等我病好了,一定亲自登门向他赔罪。到时候,我们一起商讨军机大事,齐心协力,保卫晋国。”
生2:祁午听说父亲举荐自己做中军尉,激动不已:“父亲顶着被别人说他任人唯亲,专权枉法,置国家的安危于不顾压力,举荐我做这么重要的职务,对我的充分信任。我一定不辜负父亲的厚望,严格训练,精益求精,于下属同甘共苦,英勇杀敌,用胜利的凯歌来证明我确有能力担当此任,不负众望。”
篇8
一、学生与文本互动
阅读是读者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叶圣陶先生提倡“潜心会文本”,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互动,与文本做一番深入的独立对话,感受作者的心灵情感,让“作者”告诉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是怎样写文章的。
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要求学生标出描写竺可桢爷爷的语句,再想想、画画竺可桢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画完后,教师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挖掘文章内涵。有的说:“我想体现竺可桢爷爷是个研究者,它不像一般人那样关注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还有的说:“我这样写是想告诉大家,竺爷爷是个非常奇怪的老人,他非要知道第一朵杏花是哪天开的。”自读、勾画、感悟之后,我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味文中的角色感情。这样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平等的对话,加深了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式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独立探究、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展示自我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生生互动”中,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提升自己的认识,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
如在学习《称象》一文时,结束前,有学生提出:“有没有比曹冲称象更好的办法呢?”这时有位学生有条不紊地说:“曹冲的办法有点费时费力,曹营有的是士兵,何不直接让士兵站在船上,直到船沉到做记号的地方,再称出士兵的重量,这岂不是更方便吗?”还有一位学生说:“我觉得他这种方法用的人太多,我只要一只水桶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把河里的水一桶一桶倒在船里,等沉到载大象时留下的‘吃水线’,算一算共装了几桶水,每桶水有多重,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了。”这时教室里顿时爆发出一阵阵掌声。
二、老师与学生互动
在教学中,要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上,师生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成功共享,实现了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丑小鸭》我引导学生体会角色:“如果你是丑小鸭,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终于变成了白天鹅,那么你现在最想做什么?”有的说:“我绝对不会去嘲笑、欺负那些长得丑的动物。”有的说:“我要去炫耀一下我的美丽!”还有的说:“我要飞回去,找那些曾经欺负过我的小动物算账。”这些观点中,有一些不合理,我马上引导学生讨论:“你觉得这只天鹅会选择你们当中的哪些做法呢,为什么?”学生深入读书、思考、辩论,体会到白天鹅有美丽的外表,更有美丽的心灵,不会炫耀自己的外表,更不会进行毫无意义的复仇。
三、学校与社会互动
篇9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在全部的教育活动和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它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和能力,科学观念和精神态度,科学行为和习惯,而科学素养的培养不能依赖空洞的说教,更不能依赖学生的死记硬背,而只能从实际中去感知、领悟,体验科学的魅力。我们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让学生从小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学会一些科学方法、培养一种科学态度、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与社会有关问题。它注重科学精神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主动结合学科特点,尝试在语文学科中有机渗透科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推进素质教育。
一、从教材中挖掘科学教育元素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教材的资源,倡导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科学的认识方式和自然观,将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1、从丰富的文本中寻找科学知识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科学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启迪性。有的是教给学生一些科普知识,如《水上飞机》、《大自然的文字》等;有的是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如《人类的老师》、《剪枝的学问》;有的是学习科学家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如《第一朵杏花》《詹天佑》等。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教材,善于发现和捕捉蕴含在教材中的科学性元素,有机渗透科学教育,使语文教学与科学教育自然统一。
2、从生动的教学情景中寻找途径和方法
(1)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文本对话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我在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重点质疑为什么课文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一问题有效地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想象,也敢于求新求异、多角度思考问题。然后我又设计“知道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又有什么用处?”的问题,在学生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竺可桢爷爷对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2)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他们“大胆想象”的创新能力,“乐于动手”的实践能力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教学《人类的老师》一文时,在学生认识到“科学家摹仿袋鼠发明了越野汽车”等仿生学方面的知识后,我设计了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人们摹仿哪些生物的特点,发明了哪些东西?”这一问题,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说出了许多答案:科学家根据蛋壳发明了建筑上的薄壳结构,鲁班根据草叶的锯齿发明了锯子……我及时抓住这一“契机”进一步诱导学生:你会根据哪些生物的启示发明出有益于人们生活的东西来呢?有一个学生说,我会根据小壁虎尾巴具有“再生”的特点,制造出一种“再生素”,只要截肢病人一搽上这种药素,他就会重新长出四肢。这样,便可以减少病人的痛苦,还病人以幸福和希望。这样的说法虽说天真,但又充满智慧和想象,显示着学生神奇的创新力。
综上所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科学元素,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平台,拓展途径,从激发科学情感、落实科学思维、开掘科学潜能等角度出发,对学生有机、合理地渗透科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开展与文本相关的课外科学探求活动
在教完《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后,我让学生回家亲自横切苹果,仔细观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建议学生对其它水果进行不同角度的切分,观察比较,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让他们感受和认识更加深刻;在教学《蚕姑娘》后,让学生系统地观察蚕的一生,让学生在饲养过程中观察蚕是怎样经过四次蜕变和怎样吐丝作茧的,这样既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科学知识,又渗透了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开拓了学生的认知宽度,激发他们探究科学的兴趣。
2、开展文本延展性的语文课外活动。
篇10
[关键词]课堂质态 学情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27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语文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依据具体学情机动调整教学预设,灵活运用动态生成资源,唤醒学生潜在的情感,启发学生的认知智慧,诱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的心智始终处于螺旋式兴奋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观点雷同时鼓励求异
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如果没有彻底放开,就会产生人云亦云、照搬他人观点的现象。教师应该创设适切宽松的民主氛围,允许学生大胆质疑,甚至是观点争鸣,以唤醒学生沉睡的思维动力。例如,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学生满足于对竺可桢科学严谨、务实精神的感悟,学习状态处于低迷之中。此时,教师提出课文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一问激活学生思维,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
学生的理解丰富而立体,这正是学生求异思维体现。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思考问题,避免答案的模式化和格式化,提升学生思维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引领学生沿着文本的内涵进行最大限度的拓展,获得自主思考的愉悦体验。
二、无从作答时铺设基石
对学生再了解的教师,也无法准确预测课堂教学的所有细节。因此,教学中出现问答脱节也就在所难免。在课堂上,我们总会遭遇问题抛出而学生毫无反应的尴尬。如果一味地追问,只能致使课堂陷入僵硬的呆滞之中;如果直接将答案和盘托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历练则毫无意义。此时,教师则需要根据情况将统整问题划分为若干的小问题,为学生搭建阶梯,让学生攀登。例如,在教学《军神》时,“为什么被称为军神”是辐射全篇的核心问题。由于认知能力有限,学生面对这一问题常常捉襟见肘,致使课堂陷入僵局。教师并没有固守不变,而是引导学生潜入文本圈画出沃克医生对赞美的语言。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感知品味这段语言,并思考:这段话表达几层意思?能借助这段话中的关键词语说说自己的思考吗?
学生在教师前置问题的铺垫下,思维意识逐渐向课文的核心主题聚拢。分列的小问题成为学生迈向中心,体悟内涵的基础。学生就这样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不求甚解时探寻因果
阅读教学中,一般情况下师生之间的一两轮对话就能达成某一教学目标。其实,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认知常常处于一知半解的混沌状态,他们并没有真正地把握语言的本质和文本的内涵。例如,在教学《黄河的主人》时,教师出示了描写艄公的一段话,并引导学生圈画出“沉着”“专心致志”“小心注视”“大胆”“破浪前行”等关键词语。随后,教师直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果,学生读得磕磕绊绊,生硬无味。试想,关键字词的圈画学生获取的仅仅只是语言符号而已,而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学生并没有深入地体悟,朗读效益的低下也就在所难免了。
此时,教师如果能够增加这样的设问:“从这些关键词语中,你仿佛看到了艄公怎样的表现?”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凭借自身的想象体悟,感知语言所表达的意蕴。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思维活力得到充分的激发,他们就会相应的做出反应,使课堂渐入佳境。
四、启而不发时转换视角
在阅读教学中,很多问题其实本身难度不大,但由于教师提问的方式或是提问的角度出现了偏差,导致学生难以准确定位问题的方向而无从下手。这时,教师应该尝试变换视角,引领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形成曲径通幽的教学境界。例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中,教师引导学生辨析思考:爱因斯坦究竟能否算得上是一个伟大的人?由于这个问题没有击中学生的思维要害,难以在学生意识中产生共鸣,学生一下难以回答。于是,教师尝试从另一个视角出发,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和其父母两个不同的身份审视,形成鲜明的认知反差,这样他们对人物就形成全面的认识。
教师的引导启发应该力避直白,而要采取迂回战术,让学生在角度的变换中实现思维的突破。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就引导学生以文本人物的心境对爱因斯进行感性评价,在角色体验中感知人物,获取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