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范文
时间:2023-04-09 05:09: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永生的眼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热爱生命的课文。其中让我受益匪浅的是《永生的眼睛》。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琳达一家人三代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赠眼角膜的动人事迹,赞扬了琳达一家人无私奉献、关爱他人的精神。
我最佩服文中的温迪。她虽然未成年,但是她有一颗充满着爱和巨大勇气的心灵。我们小学生应该学习她那不怕任何困难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想想现在社会上盲人的确不少。如果大家都有捐赠器官的想法,在死后都能帮助到别人,那是多么有意义的啊!琳达一家人的勇气和爱心深深地感染了我,帮助我坚定了决心,我死后也要捐赠完好的器官,帮助残疾人恢复健康。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那世界就充满阳光;如果我们都有无私奉献的关爱他人的精神,那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篇2
琳达14岁那年,一场疾病夺走了她的母亲。当天下午,警官来到他们家,问是否可取用她母亲的角膜,爸爸居然答应了。琳达极至爱她的母亲,她冲动地认为,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完整地离去,一根毫毛也不能丢,何况是角膜。父亲平静地教育琳达: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身的一部分,他和妈妈早已决定死后捐献器官了。
父亲老了,他愉快告诉琳达,死后他要捐赠所有完好的器官,并认为一个盲童能像琳达的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这是件好事。温迪知道了外公的心愿,说以后也要学外公捐献器官,琳达这才得知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而是教育孩子为一切给予的高贵品质。
天有不测风云,琳达年幼的女儿也丧于车祸,她把女儿的角膜捐献出去后,收到了一封信,并得知两个昔日盲童重见天日,并能画出美妙的画后,她十分开心。
篇3
今天的数学课是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在完成练习十六中一道连线题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个小插曲。平时最为淘气的杜天成在完成这道题的时候,并没有在纸上列竖式计算,而是用眼睛看了看就很快加连完了,而后,开始东张西望起来,他的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走到他跟前,刚想说他两句,可想了想,忍住了。还是先看看他做的题吧!令我吃惊的是,这个平日里学习成绩不很理想的淘气包竟然全都连对了!看了看其他还在埋头苦算的学生,我悄悄问他“为什么你做得这么快?”他很高兴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方法果然巧妙。他说:“乘数和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积的个位数就是最后结果的个位数,我到上面给出的结果中一找,谁的个位数和它一样,谁就是要找的积。”我听了,赞许地点了点头,他的小脸也洋溢出成功的喜悦,马上坐提比谁都好。全班订正的时候,我请他讲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引发了更多的好办法。有的说:“老师,我用的是估算。”有的说:“我还要补充杜天成的想法,如果给出的积中有个位数相同的,就可以用估算,或干脆用竖式笔算准确结果。”听着学生们的发言,我心中暗自为开始的“宝贵发现”庆幸,暗自为没轻易地批评杜天成而庆幸。
最后,我总结了同学们的发言,鼓励他们把这些办法综合运用到计算中。
篇4
关键词 烟叶;精益生产;现代烟草农业
中图分类号 S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299-03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Lean Production in Tobacco Production
LIU Shuai
(Kaiyuan Branch Office,Honghe Prefecture Tobacco Company,Kaiyuan Yunnan 6616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informat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State Tobacco Monopoly Bureau issued files of the views of development for lean management.The document indicates,exploration of lean production in tobacco production is a necessary channel to realize the change from quantitative benefit type into quality-benefit type,and improve tobacco quality.The article had explained conception and meaning of lean production in tobacco and discusse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difficulty of developing lean production in tobacco. Effective measures were presented in the article to realize lean production in tobacco production.
Key words tobacco;lean production;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
近年来,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不断深入发展,烟叶生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烟叶生产组织形式不断完善、种烟效益稳步提升、烟农收入不断提高[1]。然而在新形势下,烟叶生产依然存在生产粗放、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等问题,因此,烟叶生产需借鉴工业精益生产发展的经验,使烟叶生产向烟叶精益生产方向发展。
1 精益生产的概念
精益生产起源于日本汽车制造企业。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次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2]。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实现生产各方面达到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烟叶精益生产是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消灭浪费和持续改善为核心,用最少的投入成本获取最大效益的一种全新生产方式。
2 开展烟叶精益生产的意义
2.1 烟叶精益生产是实现减工降本的有效手段
烟叶精益生产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保障供应”为核心要求[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烟叶质量和生产效益,使烟叶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从而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目标。
2.2 精益生产是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烟叶精益生产能够有力地促进烟叶生产方式的转变,只有通过实施精益生产,狠抓烟叶生产、创新工作方法,创新运行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形成一套完善的业务、技术运作体系,才能保障烟叶生产水平的提升。
2.3 精益生产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烟叶生产成本提升、生产物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制约烟叶可持续生产。只有通过烟叶精益生产,以“零浪费”为目标,严格控制生产成本,才能更好地提高种烟效益,推动烟叶持续健康发展。
2.4 精益生产是实现现代烟草农业的重要途径
现代烟草农业不仅包含生产方式,而且包含作业方式,作业方式转变就要依靠精益生产,通过形成一个大的系统,实现由粗放管理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标,最终达到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建议。
2.5 精益生产是破解行业“三大课题”的有效抓手
随着行业“三大课题”的提出,对烟叶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益生产就为破解烟叶生产“三大课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烟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追赶的目标就在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精益生产,通过精益生产提升烟叶生产水平。
3 开展烟叶精益生产的内容
烟叶精益生产主要包括精确信息、精良技术、精准作业、精细管理、精干队伍5个方面内容[4]。
3.1 “精确信息”是基础
按照烟叶生产的信息化要求,注重采集烟叶生产基础信息,建立健全基本烟田、气象信息、土壤条件、烟农等信息数据库。
5.3.3 烟叶生产精准植保模式。在植保环节,根据田间病虫害监测结果,制订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案,由合作社组织统防统治,由合作社分片区组织专业队进行集中化学防治。在烟草部门指导下,开展物理、生物防治[8],做好黄板、性诱剂、蚜茧蜂等的放置工作。采烤前7~10 d严禁施用任何农药。
5.3.4 烟叶生产精准烘烤模式。在烘烤环节,由合作社组织成立烘烤专业队[9],从成熟采烤到分类编烟对烟农进行指导,并根据不同岗位需求,配置综合管理员、操作员、设备管理员等岗位,利用卧式密集烤房群为烟农做好专业化烘烤服务,根据烟叶本身素质合理设置烘烤工艺,并实行班组制管理,待烘烤结束后,利用回潮机进行烟叶回潮,并利用烘烤工场有序地开展烟叶分级服务。
5.3.5 烟叶生产精准分级模式。在分级环节,推行专业化分级散叶收购,依托合作社开展专业化分级服务[9],实行2种专业化分级模式,第1种是利用烘烤工场和村公所开展专业化分级服务,由合作社专业队开展分级服务,分级结束后,由合作社集约化运输专业队将烟叶运送到收购站点,进行烟叶交售;第2种是利用收购场所,开展多工位的专业化分级服务,分级结束后直接进行烟叶交售。
5.4 加强烟叶生产“精细管理”
在合作社开展专业化技术服务环节,要确定规范化、制度化的专业化服务流程、作业标准和岗位标准,并加强对合作社的培训和技术指导,专业化服务结束后进行验收,确保服务质量。对烟农自行开展的烟叶生产活动,积极组织烟农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对烟农作业质量进行指导,从而使烟叶生产达到精细管理的程度。
5.5 组建烟叶生产“精干队伍”
队伍建设是精益生产的重要保障,特别是要加强烟农专业合作社技术服务人员及烟农队伍的队伍建设,由于合作社专业队人员和烟农是烟叶生产精益生产的两大主题,特别是各环节技术服务都是由合作社与烟农来完成,因此专业队员和烟农的自身素质和生产技术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不断完善合作社和烟农团队建设。
5.6 提高烟叶生产标准化水平
标准化生产是规模化生产的前提,也是烟叶精益生产实施的基础,GAP管理自身就属于精益生产范畴。通过构建一个系统、先进性的烟叶标准化生产体系,使标准化工作贯穿于烟叶生产全过程。使各项生产标准能够贯彻落实,从根本上实现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提升,从而提高生产精益生产水平。
5.7 增强烟叶生产规模化程度
土地流转是烟叶生产规模化种植的基础,只有实现了土地规模化流转才能确保生产规模的扩大,因此在工作中要协助、引导烟农做好土地流转。其次要做好烟叶种植大户培育,种植大户是规模化生产的主体,要鼓励有条件的烟农开展规模化种植,并为种烟大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烟叶精益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
5.8 提升烟叶生产机械化程度
近年来,随着种烟大户、家庭农场的兴起,使种烟规模越来越大。为实现烟叶精益生产就应该加大烟叶生产现代化技术研发力度,从育苗设施、机耕、中耕管理、植保、采摘、运输、密集烤房等机器设备进行产品研发,满足生产需要。同时,要加大推广力度,切实提升烟叶生产劳动效率,提高烟叶精益生产机械化程度。
5.9 发挥烟农合作社组织功能
要充分发挥合作社的组织功能,进行统一的专业化指导服务,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统一的专业化服务流程,实现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环节专业化服务[10-11]。从合作社队伍组建、人员分工、设施配置、服务流程、服务管理、服务监督等方面,不断优化烟农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从而为烟叶精益生产提供重要保障。
6 结语
烟叶精益生产作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烟叶精益生产推行过程中面临一系列困难,为实现烟叶精益生产,需要不断摸索实践,创新工作方法,创新运行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实现烟叶生产育苗、机耕、移栽、水肥、植保、烘烤、分级等环节的持续优化,建立一整套覆盖烟叶生产全过程的精益生产操作规程和标准化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水平,打造烟叶生产“升级版”,丰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内涵。
7 参考文献
[1] 中国烟草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9―2010烟草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 曹军.丰田精益生产热的背后……[J].汽车齿轮,2008(3):31-32.
[3] 刘贞立.精益生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4] 冰火,建利,江洪东.论烟叶精益生产[J].中国烟草学报,2014(1):1-8.
[5] 如何在中国推行精益生产[J].现代企业教育,2009(19):54-55.
[6] 陈旭,石磊,袁坤,等.烤烟膜下小苗移栽技术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4(7):1963-1964,1972.
[7] 夏海乾,孟琳,石俊雄,等.精准施肥技术在烟草上的应用[J].西南农业学报,2011(6):2263-2269.
[8] 张玉玲,朱艰,杨程,等.生物防治在烟草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9(4):81-85.
[9] 段应泽.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N].楚雄日报,2010-03-24(003).
篇5
如果你正在为租婚纱还是买婚纱犯愁;
如果你正在考虑换一份清闲的工作;
……
这本书将给你上一堂最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教你用经济学家的眼睛看生活!
(信息)
《牛奶可乐经济学》
著者:(美)罗伯特・弗兰克
译者:闾佳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定价:39.80元
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卖?
几乎所有软饮料的瓶子,都是圆柱型的,可牛奶盒子却是方的。方形容器比圆柱型容器能更经济地利用货架空间。那么,为什么软饮料生产商坚持使用圆柱型容器呢?
原因之一可能是,软性饮料大多是直接就着容器喝的,所以,由于圆柱形容器更趁手,抵消了它所带来的额外存储成本。而牛奶却不是这样,人们大多不会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
可就算大多数人直接就着盒子喝牛奶,成本效益原则亦显示,它们不大可能装在圆柱形容器里贩卖。不错,方形容器(不管容器里装什么东西)的确能节约货架空间,但牛奶一例中节约的空间,显然比软性饮料来得更划算。超市里大多数软性饮料都是放在开放式货架上的,这种架子便宜,平常不存在运营成本。但牛奶则需专门装在冰柜里,冰柜很贵,运营成本也高。所以,冰柜里的存储空间相当宝贵,从而提高了用方形容器牛奶的收益。
为什么鲸鱼频临灭绝,鸡却没有繁衍之忧?
几乎每年环保主义者都会上街游行,谴责国际捕鱼业对许多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可据我所知,从来没有人上街抗议,号召大家拯救小鸡。这是为什么呢?
简单来说,鸡从来没当过濒危物种。但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五中濒临灭绝,有的却没有?
鲸鱼的数量锐减,是因为没有人拥有鲸鱼。它们在公海里巡游,而好几个国家拒绝遵守保护鲸鱼的国际条约。
日本和挪威的捕鲸人绝对理解自己目前的做法会威胁到鲸鱼的生存,进而损害自身的生计。可每个捕鲸人也都知道,自己捕不着的鲸鱼,最终会被别的人捕获。因此,捕鲸人无法从自我限制中获益。
反过来看,世界上大多数的鸡都是有主人的。如果你今天杀掉了自己的一只鸡,明天你就会少了一只鸡。如果养鸡是你的谋生手段,那么,你必然有着强烈的动机,要使送去市场卖的鸡和新养的鸡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鸡和鲸鱼都有经济价值。人们对鸡能享有可靠的所有权,但对鲸鱼却不能。这一事实解释了前者繁衍不息、后者濒于灭绝的原因。
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弗兰・亚当斯)
时装模特海蒂・克鲁姆2005年挣了750万美元,其他几个顶尖女模特甚至挣得更多,最高的是吉赛尔・邦辰,1500万美元。5名女模特跻身《福布斯》杂志该年度收入最高名人百强排行榜。该榜单上没有一名男模特。为什么顶尖女模特收入这么高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时装模特帮助聘用他们的成衣商达成了什么目的。简单的说,他们的工作,是让厂商所制成的衣服,在潜在买家面前显得尽可能好看。因为大多数衣服穿在漂亮人身上更好看,成衣商必然会挑选最好看的男女模特来拍宣传照。所以,无论男女,模特总是长得好看的薪水高。又由于社会对男女两性的美丽各有标准,说女模特薪水高是因为她们比男模特长得好看,这不合道理。
辛迪・克劳馥,20世纪90年代收入最高的超级名模。即便是今天,也没有哪个男模特能挣到她那么多钱。
女模特收入高,是因为女士时装产业比男士时装大得多。举例来说,美国的妇女每年买衣服的钱,比男人多两倍,其他国家的差距更为明显。既然总数如此可观,对于女装制造商来说,在最能展现当代服装之美的模特身上花天价,也就合情合理了。像《时尚》和《Elle》这种读者众多的时装杂志,在女士服装和化妆品上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力。每一期杂志上都刊登着数以百计甚至千计的女模特照片。在如此喧嚣的环境下,最能吸引读者视线的模特,自然价值千金。所以,成衣商愿意给该领域稍微出众一点的模特更多钱,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相比起来,聘用好看男模特的附加价值就黯然失色了。大多数男人连报出一本男性时尚杂志的名字都不行,更别说看了。聘用稍微好看一点的男模特,成衣商也能多卖衣服,但跟聘用好看女模特所卖出的衣服相比,相差颇远。
化妆品也会找女模特打广告,找一个更漂亮模特所带来的好处同样难以估量。由于大多数男人根本不使用化妆品,能参与这一劳动力市场的男模特数量就很少。
为什么妇女愿意忍受高跟鞋带来的不适感?(迪格比・洛克)
高跟鞋穿着不舒服,走路困难。长期穿高跟鞋,会给脚、膝盖和背带来损害。可为什么妇女们还是继续穿着高跟鞋呢?
简单的回答似乎应该是,穿高跟鞋的妇女更容易吸引他人注意。在《理智与情感》当中,简・奥斯汀形容艾莉诺时说,“她有着优雅的肤色,容貌端庄……身材尤其好。”可说到艾莉诺的妹妹玛丽安,奥斯汀却说,“还算俊俏。她的身材,虽说比不上姐姐那么端正,可因为身高有优势,反倒更动人。”高跟鞋不仅能让妇女显得更高,还强迫她们挺直腰板,胸部前耸,屁股后翘,从而凸现女性的曲线。男人喜欢女人夸张的身材,时尚专家如是说。
问题在于,要使所有妇女都穿高跟鞋,这种优势也就扯平了。毕竟,身高只是个相对现象。比别人高几寸当然很好,至少不比别人矮几寸。可要是所有妇女都穿上高跟鞋好让自己高上几寸,她们之间的相对高度也就恢复了原貌,跟大家都穿平底鞋时一样了。如果妇女们能集体决定穿哪种鞋,估计所有人都愿意放弃高跟鞋。可一旦有人私穿高跟鞋来获取优势,这一约定就没法维持下去了。
如果真如大家所认为,一夫多妻制对男人有利,而对女人有害,那为什么以男性为主的立法者要禁止它呢?
不少人认为,只要部队别人造成不可接受的伤害,成年人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当然,困难的是,如何界定何谓“不可接受的伤害”。HBO电视台的系列剧《三栖大丈夫》(Big Love),讲述了盐湖城一个一夫多妻家庭的虚构故事,重新挑起了对这个问题的争议。
芭玻、妮基和玛姬妮,是《三栖大丈夫》里的三个女主人公,选择嫁给成功的商人比尔・汉瑞克森,他有能力为这个大家庭提供富裕的生活。社会应该禁止这种安排吗?因为它给别人造成了不可接受的伤害?它伤害了谁呢?怎么伤害的呢?按照经济学家的婚姻伴侣非正式市场模型,这些问题很有一些有趣之处可谈。
反对一夫多妻的传统观点认为,它对妇女造成了伤害,尤其是那些被迫进入这种婚姻关系的年轻姑娘。毫无疑问,强迫性婚姻关系,不管是多妻还是一妻,都应当为社会所禁止。但成熟的妇女,自愿选择多妻婚姻关系,说明她们喜欢这种安排。如果说多妻制婚姻对妇女造成了伤害,那么受害者显然是那些喜欢一夫一妻制的女性。
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些妇女是如何受伤害的。例如,在一夫一妻制度下,芭玻最先选择的是嫁给比尔,比尔也选择娶她。可要是允许一夫多妻,比尔可能不仅想娶芭玻,还想娶妮基和玛姬妮。芭玻不得不在两个不那么合意的结果中做出选择:要么重新寻找支持一夫一妻的伴侣,要么继续保持她不喜欢的多妻婚姻关系。
对一些妇女来说,允许多妻制婚姻关系,会损失一些诱人的选择。但光凭这一事实,并不能说明多妻制对女性造成了不可接受的伤害。假设多妻制合法,且男女比例相当,有10%的男性平均每人有3个妻子,而剩下的婚姻仍为一夫一妻制。在满足了一夫多妻的10%的男子的情况下,剩下的每7名妇女就对应着9名男士。在一夫一妻制伴侣的非正式市场上,男性过多,交易条件就变得有利于女性。妻子们用不着再洗那么多尿片,她们的双亲也免掉了支付婚礼费用的苦差。
对男人来说又是什么情况呢?显然,对一部分男性来说,一夫多妻制是有利的。毕竟,像《三栖大丈夫》里比尔・汉瑞克森那样的男人还有不少,他们不仅喜欢占有若干妻子,而且也能吸引到若干妻子。
可那些喜欢一夫一妻制的人怎么办呢?如前所述,允许多妻制婚姻,会让单配偶关系中的男女数量失衡。由于不少合乎条件的女性现在成了别人的囊中物,交易条件对男性变得极端不利。不少男人完全结不上婚。
总之,供求逻辑证明了传统一夫一妻制的道理所在。如果多妻制真的伤害了谁,那么,受害者也大多是男人,而不是妇女。
篇6
【关键词】水生植物;应用;前景展望
1 水生植物的概述
1.1 水生植物概念及分类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我国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在园林中,根据不同的形态和生态习性可分为五大类:
1.1.1 沉水植物:其根扎于水下泥土之中,全株沉没于水面之下,常见的有苦草、大水芹、菹草、黑藻、金鱼草、竹叶眼子菜、狐尾藻、水车前、石龙尾、水筛、水盾草等。
1.1.2 漂浮植物:其茎叶或叶状体漂浮于水面,根系悬垂于水中漂浮不定,常见的有大漂、浮萍、萍蓬草、凤眼莲等。
1.1.3 浮叶植物:根生长在水下泥土之中,叶柄细长,叶片自然漂浮在水面上,常见的有:金银莲花、睡莲、满江红、菱等。
1.1.4 挺水植物:其茎叶伸出水面,根和地下茎埋在泥里,常见的有黄花鸢尾、水葱、香 蒲、菖蒲、蒲草、芦苇、荷花、泽泻、雨久花、水蓑衣、半枝莲等。
1.1.5 滨水植物:其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耐水湿,短期内可忍耐被水淹没。常见的有垂柳、水杉、池杉、落羽衫、竹类、水松、千屈菜、辣蓼、木芙蓉等。
1.2 应用简史
我国水生花卉的栽培有着悠久的历史,莲在我国出土文物中,至少有7000年的历史。《诗经》云:“彼泽之陕,有蒲有荷”。这是我国最早有关荷花与蒲草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下生长的记载。约在2500年前吴王夫差为宠妃西施欣赏荷花,特在太湖之滨的灵岩山离宫修“玩花池”,是栽荷供观赏的最早实例。明末计成撰写的《园冶》中结合水生植物的水景景趣也散见全书。在我国石菖蒲属植物栽培和应用的历史颇早,在《左传》和《诗经》中已有记载,早期多为药用,后来观赏栽培逐渐发展起来。南宋•陆游(1125-1210年)有菖蒲诗,说明已用于盆景栽植。1978年以来,随着水生花卉业和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菰、香蒲、石菖蒲、水芹、芡等已逐步成为广泛应用的园林水景绿化观赏植物和湿地景观绿化的重要材料。
如今,水生植物已被广泛应用于专类水景园、野趣园的营造,随着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应用研究的深入,人工湿地景观也应运而生,成为极富自然情趣的景观。而容器栽培的迷你水景花园的出现更是让都市居民的阳台或平台也成为了轻松有趣、令人赏心悦目的好地方。
2 水生植物的功能
2.1 生物多样
水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从陆生逐渐过渡到沉水,层次丰富。此外水生植物的株形、叶形、花形也各具特色。水生植物群落的形成为野生动物、水鸟和昆虫提供栖居地,正是由于这些水生动植物的不断繁衍和相互作用,使水体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生生态环境。
2.2 美化环境功能
水生植物具有造景功能,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水生植物就是营造园林水景的重要素材之一。各种水体,都得依靠植物来配置出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水生植物对水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其洒脱的姿态和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点缀水面和岸边,并形成水中倒影,使水面和水体变得生动活泼,加强了水体的美感。
此外,在开阔水面上,还以可布置浮床、浮岛,在岛上栽培水生花卉,形成"水上花园",为水面增添景色。
2.3 净化水质功能
水生植物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水生植物能行光合作用吸收环境中CO2、放出O2改善水体质量,且能消除水体中许多污染元素,因此说水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恢复功能。沉水植物还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污染物质的沉积,并可通过吸收、转化、积累作用降低水中营养盐,从而抑制水体内浮游藻类生产量,同时能防止底泥的再悬浮,提高水体的透明度。总之,水草茂盛则水质清澈、水产丰盛、水体生态稳定,缺乏水草则水质浑浊、水生动物稀少、水体生态环境脆弱。水生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具有显著功效。
2.4 保护河岸、涵养水源功能
利用植物根系具有较强的穿扎固土能力,在坡面上和消落区(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的水位变化区)种植耐水湿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一方面减少地表径流,另一方面防止或减轻水流、波浪对河岸的侵蚀和冲刷,起到固土护坡作用。同时,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与性能,提高了土壤持水性,增加了土壤抗侵蚀能力。所以岸边种植水生植物既能保持水土起到固土护岸作用,又能提高河岸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所以通过种植植物来固土护岸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可行的生态护坡形式。
2.5 经济效益
水生植物是良好的绿肥,又是好的饲草,它们营养丰富,生长很快,水中的氮、磷被它们吸收后转化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如果用这些草来养鱼、养鸭、养鹅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种植水生植物时,可有目的地挑选一些利用价值较高的水生植物如绿萍、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再在水中放养适量鱼虾和水禽,适时收获水产品,使水体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生态环境,从而获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 应用前景展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景观生态设计的思想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在城市化过程中破坏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并建立人工生态系统,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实现水体景观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城市水体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基于此点,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3.1 选用乡土的水生植物,发挥湿地的作用
乡土的水生植物不仅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易于成活和管理,而且在成本方面也比较低廉,相对而言,是比较理想的首选植物。充分利用湿地的作用,注意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植被条件,建立一个由乔灌林、草滤带、挺水植物带、沉水植物带和漂浮植物带,形成与水体一湿地一滨水景观一陆地景观――人工环境的模式相适应的完整植物景观生态系统。
3.2 控制外来污水的进入
自然状态下的水生生态系统一旦平衡被打破,要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如果在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比如污水排放过量,如不加控制,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生态系统的完全破坏。
3.3 捕获及管理水生生物
水生生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其数量在一定时期是一定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系统处于动态的平衡中。一旦水生植物到了枯萎、死亡期时,会产生许多植物残体,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平时应及时清理植物残体,捕捉过量的水生生物利于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4 重视对野生水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一直以来园艺学家都比较重视植物的栽培引种和驯化,但因水生植物受生活环境的限制,其生命力较之陆生植物脆弱,更易于受到破坏,因而加强野生水生植物的保护刻不容缓。另外,在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上力度还不够,特别是在野生水生植物方面。如果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从中筛选出抗性较好,观赏价值大的种类,就会为水体景观的设计和营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余地,也利于景观多样性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尚志,李团胜。水生植物造景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6
[2] 蒋燕,廖嵘。水生植物净化作用的应用研究
[3]俞孔坚,李迪华,孟亚凡.湿地及其在高科技园区中的营造[J]中国园林,2001(02)
[4]赵家容. 水生花卉[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4
作者简介:
篇7
关键词:网络环境;多媒体教学;转变学习方式
作为文化教育及审美教育的美术欣赏课,是对学生进行认识美和评价美的专设课程。因此,上好美术鉴赏课不但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前由于条件的限制,这样的课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可是自从多媒体走进课堂,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因此,我们高中美术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利用网络教学擦亮学生欣赏美的眼睛。
一、多媒体教学转变了教学条件
美术技能的形成,需要不断地主动学习,不断地提升美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走进美术课堂,从而提高欣赏的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形式是以讲授法为主,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可到了美术鉴赏课,主要是鉴赏美术作品,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乃至日常生活中与美术相关的事物和现象。教师通过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如果没有多媒体的使用,教师就只能空洞地讲解。学生欣赏不到画面,只能凭心感受,无法取得直观效应,一切的讲解就变得空洞苍白。而网络教学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作品,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了解作者,绘画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引起学生的欣赏动机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反应。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二、多媒体教学转变了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地去思考、探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才会去探索,并能深入学习相关知识,主动学习。例如,在“玉石之分”这课中,因为本身学生对古代玉石的知识了解非常有限,再加上玉器是珍贵的工艺品学生平时不易直接接触到,所以学生鉴赏存在困难,参与的机会就相对减少了,课堂气氛不佳,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搜索相关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可以小组合作,然后把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对作品进行赏析。学生对这种学习方式产生极大的兴趣,投入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就连平日对美术课不太感兴趣的同学也积极参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例如,在“中国民间美术”这课中,每组的分工不同,有的是搜寻民间剪纸,有的是搜寻刺绣等,但每项工艺品在网络上资料内容繁多,要细致挑选,然后再归类筛选,所以在搜索过程中,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准确精美的资料图片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如在“漆器”这课中,通过网络平台教学我和学生一起赏析工艺品的代表作品,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高涨。在此基础上我又设定了一些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探讨,“漆器的人文价值?” “你了解漆器吗?它在中外文明发展史上起到怎样的重要作用?”问题都是书本上知识的延伸,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对这些相关的问题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对问题更加深入地探究下去。
三、多媒体教学转变了教师角色
网络走进人们的生活多媒体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新课程认为教师不是学习的主体而是课堂的共同参与者。在课堂中与学生共同探讨,深入小组,了解他们的需要及碰到的难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欣赏课涉及的知识面广,与各个学科紧密联系,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学识修养。我们利用多媒体收集和整理信息,将信息与教学有机结合。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例如,在“中国古代建筑”教学中,教师先列出探究性问题:三大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国古代建筑从哪几方面欣赏等。学生可以选择其中问题进行小组探究,依据自己的情况探究问题。通过这样的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四、多媒体教学转变了学生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因此,我们的课堂应交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内小组展示,小组质疑,小组交流探究来实现课堂任务。例如,在“民间美术”这课中,先用多媒体制作出民间文化艺术遗产的代表作,优美的画面引领着学生走进课堂。学生通过学习发现这些民间工艺品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少了,是什么原因造成民间文化遗产的流失?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探究这些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上网查资料总结出中国各地的民间艺术,还把它们分类进行比较,现存的与流失的以及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比老师自己讲解要透彻得多。
由此可见,网络教学应用在美术课堂上简直是如虎添翼,它能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地展现在画面中,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感,让学生欣赏作品中美的东西。从而提高审美水平。在审美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探究问题,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和审美水准。
篇8
【关键词】美声演唱;情感因素;表达途径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076-01
一、美声演唱中情感因素的构成
(一)情感体验要具备想象力。美声演唱重在表达旋律和节奏,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表达超越音乐本身的情感。通过节奏、旋律以及歌词,形成情感的意境。那么对于意境的构成就要求演唱者对作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演唱者的想象力越丰富,演唱的意境也就越丰富。那么,对于情感体验的想象力,就是美声演唱中情感因素的组成部分,演唱者需要了解作品内涵,从而产生的想象。
(二)情感表达的真实性原则。对于美声演唱而言,演唱中的情感表达固然重要,但表达歌曲的同时也要注重情感的真实性。从歌曲的题材以及时代背景等多方面考虑,缜密分析,从而将真实的情感赋予其中。只有真实的情感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而违背歌曲本身意境和情感的表达方式,必然难以让人接受。所以在美声演唱中,一定要还原真实的情感因素,这样演唱的歌曲听起来更为真实自然。真实情感的表达不仅要对作品有充分理解,也要具备对作品的表达能力,从声音和表演中找到作品的真实性。
二、美声演唱中情感因素的表达途径
(一)声情并茂表达情感。声情并茂地表达情感,才能让观众感受到作品的魅力。因此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不仅要有丰富的表情,也要有肢体语言的表达。
在演唱时,演唱者通过眼神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歌曲的情感,从而为作品注入生命力。而这种神韵是否能够正确表达情感,就要求演唱者具备较深的生活体验,以便将情感通过惟妙惟肖的表情运用其中。这是作为专业演唱者的必备修养,以及综合素质。
而肢体语言是演唱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是表达情感因素的必备方式。所谓“演唱”,就是将表演放在了唱功的前面。那么在美声演唱中,掌握必备的形体基本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表演赋予作品生动形象的情感表达,从而让观众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下,欣赏作品。
在我国经典曲目的表达上,艺术表演是民族风俗与传统艺术的结合。例如,《中国大舞台》《五星红旗》等,在表演中也可以运用肢体语言。而对于一些国外的美声表演,应当注重异国的文化,通过其他形式的表演,将歌曲情感注入形体表演中。如意大利名曲《我的太阳》,运用慷慨激昂的肢体语言,对歌曲中的情感加以演绎。
(二)字正腔圆的演唱方式。美声演唱区别于通俗唱法和民族唱法的重要一点,就是发音准确,其中,演唱者的唱功决定了是否能够将饱满的情感表达于作品之上。那么字正腔圆就要求演唱者将作品的韵味和风格,通过唱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其中不仅需要共鸣腔体,也需要原生态的唱法将情感赋予其中。这样的表现形式可以明确歌曲中的情感内涵。
在美声演唱的润腔技巧上,当以作品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赋予情感表达和表现形式,那么就会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将作品中丰富的情感演唱出来,需要演唱者具备纯熟的演唱技巧,以及较强的声音控制能力。这样才能够利用声音赋予作品音质上的冲击力,让听众在抑扬顿挫的旋律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因素。
(三)从内在感觉进行情感因素的表达。如果想要将作品中的情感因素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就要深度体验作品的内涵,从而在细节中明确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向,以及作品中描绘的艺术情景。无论是“声情并茂表达情感”,还是“字正腔圆的演唱方式”,我们都需要明确作品中的情感,然后才能通过相应的演唱技巧赋予作品正确的表达形式。在整首作品中,不仅要对作品背景进行分析,也要将情感赋予每一个音符中,从而在作品的演唱中传达情感的细微变化,才能够塑造鲜活的艺术形象,让这首作品在整体表达中具有生命力。这样的作品才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对于不同的作品理解和认知中,每一位演唱者不可能完全相同,正如我们所说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基于演唱者的理解,赋予演唱作品情感的表达要相同。那么在长期的同一作品演唱中,演唱者也会发现,在不同时期对作品的理解有所出入。这是因为在反复表达中,对作品产生了新的认识。基于这一规律,我们在演唱中当以不断体验作品的情感内在因素,方能让作品在心中生根发芽,从而萌生出对作品的深度理解与灵魂沟通。只有在这种深度的沟通中,演唱者才能形成自身与众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唱法特点。从而为作品赋予不同的艺术色彩。
参考文献:
[1]路赢.浅谈气息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对美声演唱技巧的影响[J].黄河之声,2016,(10):105-106.
[2]白居业.美声演唱中的情感因素分析[J].音乐时空,2016,(07):89-91.
篇9
高校电类本科专业指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等.这些电类专业在专业基础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是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主力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教育部倡导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之一,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目的在于推动高等学校促进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2高校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信息产业部人事司共同主办,负责领导全国范围内的竞赛工作.各地竞赛事宜由地方教委(厅、局)统一领导.为保证竞赛顺利开展,组建全国及各赛区竞赛组织委员会和专家组.以高等学校为基本参赛单位,参赛学校应成立电子竞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事宜,包括组队、报名、赛前准备、赛期管理和赛后总结等.高校在组建成立电子竞赛工作领导小组时,如果学校电类专业单一,可设常设机构,由具体电类专业所在院系负责、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集团等单位参与;若学校电类专业较多,可由电类专业相关院系轮流担任理事,按届组织,其它院系积极参与,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后勤集团等单位参加,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在参赛小组的选拔中,首先由学生自由组队报名,要求组队后的3个队员各自具有较强的能力且队员之间能配合默契,在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应用,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应用,硬件焊接与调试,计算机编程以及撰写设计报告论文等方面要有所分工;然后组织报名参赛队进行选拔考试,内容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传感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应用,典型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案,对电子竞赛的了解,参加竞赛的优势自述等;最后指导教师根据各参赛队成员选拔考试的结果、面试表现以及综合考虑各参赛队在团队合作、硬件制作、软件编程、报告撰写能力等方面的实力,确定参加竞赛的组数和各组成员.电子设计竞赛的命题范围广,涉及到电子技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单片机技术、可编程器件等多门课程,并鼓励新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赛前指导老师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年青教师对新技术、新软件上手快,但实践经验缺乏,老教师经验丰富但计算机应用和新技术的掌握上又有不足.为了发挥特长,实现互补,在赛前指导上成立赛前指导小组,在小组中注意年龄和特长的结合,注意学科的结合.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知识和经验的相互渗透和补充促进指导老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这使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3参赛学生的培训
3.1参赛学生的现状参加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一般是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已学习了很多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单片机编程能力、查阅文献能力方面.但是在模拟电路,单片机硬件,电路安装工艺,如何根据系统性能指标设计电路方案和确定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单元电路调试排错能力,系统的联调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学生在此前的课程中,虽然学习过一些电子设计制作中常用的软件,如Protel电子原理图的设计,印刷电路板设计绘制,以及电子逻辑分析仿真等,但是缺乏一定的深度,其熟练程度需加强.常规电子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仿真器、扫频仪、万用表等)的使用不够熟练.虽然学生在电工电子、电子线路等实验课中使用过常规电子仪器,但是往往更换型号后就不能很快地熟练使用,影响电路的调试速度.另外学生的“单片机原理与技术”课程实验通常采用普通的51单片机,而电子竞赛往往会使用一些功能强大的单片机,因此在开发工具和仿真器方面存在差异.学生在培训期间,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电子竞赛中涉及的知识点的深度和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能得到很快的提升,这样才能确保在电子竞赛期间顺利完成竞赛的设计任务.为了鼓励电类大学生积极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培训全部过程(包括前期课程与后期竞赛培训),可在完成竞赛训练作品设计与设计报告后,由指导教师给出相应成绩,可替代相应一门课程或实践环节的成绩,如“电子系统设计”、“认识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
3.2培训内容选择、方案讨论及实际制作如何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内尽快地提高参赛学生的设计开发和实践动手能力是培训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辅导中采用实战训练的方法,即模拟进行一次次的竞赛过程.包括给各组布置不同的设计题目、限时提交设计方案、全体队员集中由各组分别介绍设计方案并进行交流讨论、指导教师点评、各组分别实际制作、撰写设计总结报告,最后进行实物演示和总结答辩,这样尽管每个组只具体设计制作了一个系统,但是通过互相交流,对其它组所涉及的技术也有较系统的了解,在以后类似技术的实际设计制作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培训开始时,向参赛学生详细介绍大学生电子竞赛的竞赛规则、竞赛命题、评审和评奖等方面的情况,邀请已参加过电子竞赛的高年级学生介绍参赛期间的注意事项及参赛体会;对历年的大学生电子竞赛题目、实现的方案、获奖小组的总结报告等进行深入的破析和讨论;让参赛学生对竞赛及要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既要重视困难又不能畏惧困难,在充分认识本小组的优势与弱势的情况下,心理上充分地做好艰苦训练的准备.
组织责任心强、具有相当专业技术水平和经验丰富的老师,针对电子竞赛的特点,在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应用技术方面进行讲解,讲解中对基本电路的原理,实现的方法,相关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设计及调试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作简明的介绍,对涉及的电子元件进行实物展示,对一些辅助设计软件、查阅科技论文的方法及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及应用的网站作一些推荐性的介绍.从历年的竞赛题目中确定各参赛小组的第一次训练题目,尽量做到各参赛小组选择不同的训练题目,按照电子竞赛的要求,规定在一个适当的时间内完成实物的制作、性能指标的测试、总结报告的撰写.然后由各小组对训练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各小组之间展开广泛的讨论,商讨是否有更好的实现方案,设计的电路及测试的结果是否合理,撰写的报告是否严谨,尽可能地发现训练中的不足之处,辅导老师根据各组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评.要求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在1~2天时间内完善制作的实物及报告,同时要求各小组对另外小组的实物进行测试,通过相互交流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在第一个实际系统设计后,协商电子设计竞赛第二次训练题目,要求尽可能多地涉及未曾接触的知识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然后各小组演示实物的功能,测试电子系统的各项指标,注重测试方法是否正确,测试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差异较大的需要认真分析其原因,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实施.最后,要求各参赛小组认真整理前一阶段培训完成的实物,单元电路要求注明电源要求、详细且清楚的输入输出接口信息,达到的性能指标并形成文字,软件要求有整体的说明,需要占用的资源说明、语句有详细的注释.辅导老师对培训中出现的问题向学生做详细的介绍,对竞赛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也需要提醒学生.在参赛的前一天不安排具体的工作,保证学生能休息好,以极佳的状态参加电子设计竞赛.
4竞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1注意竞赛纪律全国电子设计竞赛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分赛区,“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竞赛题目在竞赛开始时打开(如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9月2日8:00正式开始).每支参赛队限定在提供的A、B、C、D、E、F等题中任选一题;要求认真填写《登记表》内容,填写好的《登记表》由赛场巡视员暂时保存.参赛者必须是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应出示能够证明参赛者学生身份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供随时备查.每队严格限制3人,开赛后不得中途更换队员.竞赛期间,可使用各种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但不得在学校指定竞赛场地以外进行设计制作,不得以任何方式与他人交流,包括教师在内的非参赛队员必须回避,对违纪参赛队取消评审资格.竞赛开始后,为保证竞赛工作顺利进行,参赛学校应组织专人负责提供竞赛所需设备、元器件、后勤保障等工作.竞赛结束后(如200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9月5日20:00竞赛结束),上交设计报告、制作实物及《登记表》,由专人封存,并在指定时间前送到指定地点.
4.2竞赛题目分析及方案设计参赛队员应仔细阅读所有竞赛题目,根据自己组3个队员的训练情况,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参赛制作.选择题目应注意题目中不应该有知识盲点,即要能够看懂题目要求.如果不能看懂题目要求,原则上该题目是不可选择的.设计制作分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一般各占50分,设计总结报告30-50分(2009年30分,以前50分).应注意的是基本要求的各项分值题目中没有给出,但在发挥部分给出了各小项的分值,选择题目时应仔细分析各项要求.确定竞赛题目的时间原则上不要超过两小时,题目一旦选定,中途不要随意更改.确定竞赛题目后,参赛小组的3个队员应认真讨论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考虑制作的可行性,包括元器件是否能够采购到都必须考虑.设计方案可以提出一到两个,或者确定一个方案,对有些部分作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方案.同时应尽快提出元器件清单,确定元器件库中没有的元器件,提出采购清单.元器件采购清单应提供元器件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替代型号及规格.确定方案的时间应不超过6小时.
4.3元器件的采购和设计装配制作元器件采购是保证竞赛顺利进行的基础,没有元器件,作品是不可能制作成功的.因为竞赛题目事先不知道,学生作出的设计方案也是各不相同,需要的元器件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元器件,但不可能完全备齐.竞赛中采购是必须的.不同的院校在不同的城市,要保证能够采购到竞赛所需要的元器件,应在竞赛开始前两天,派1-2名老师到比较大的电子市场去采购,找好元器件供应商.竞赛开始后,竞赛学生不断的提出需要的元器件清单,由教师去购买,并以最快的速度运送给竞赛学生.在竞赛中,各队学生可以按照在训练中的分工,按照软件编程、硬件制作、设计总结报告写作三部分分头进行,每个队员各有侧重,注意分工合作.设计制作过程中,可以分模块设计、安装、调试,一步一步进行.3人之间要注意多沟通,多交流.遇到问题,要冷静处理,不要慌张.在设计、安装、调试的每一步,都需要两人以上进行核对和检查.特别是到总调试阶段,一定要格外小心,通电前一定要两人以上进行核对和检查,不要急于通电,否则通电烧掉作品而前功尽弃.作品应该在第四天的下午全部完成,到第四天下午没有完成的功能和指标,也就不要再做了.很有可能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指标和功能,结果将已完成的部分弄坏了.负责设计总结报告写作的队员,要根据软件和硬件设计队员提供的电路图纸、程序清单等设计资料,按照设计总结报告写作要求进行整理.到第四天上午,除测试数据外,应全部完成.测试数据可以在作品调试完毕,竞赛结束前补充到设计总结报告中去.竞赛一般在第四天下午8点结束,上交设计报告、制作实物及《登记表》,由赛场巡视员封存.封存时应注意文件完整,符合竞赛要求.作品要妥善包装,要能防止运输和搬运过程中的冲击和振动.整个竞赛时间是四天三夜,要注意竞赛时间的合理安排,注意休息和饮食,参赛学校应组织专人负责提供饮食后勤保障,使参赛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圆满完成竞赛.
篇10
[关键词] 生活经验;迁移讲述
一、幼儿缺乏语言迁移运用的原因
1.在语言中忽略了生活运用,过分主导阻碍了幼儿自主讲述的完整性。
一定的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讲述的基础,而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家长忽略孩子生活经验的运用,不够耐心等孩子讲述完整,总是帮孩子把意思补充表达,给幼儿的只是“是与不是”的回答,长期就会影响幼儿自我表达的完整性。
2.幼儿的生活经验没有得到迁移,弱化了语言经验的扩展。
幼儿有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抽象逻辑思维也已开始萌芽,但因理解能力有限,连贯性口语表达能力弱,常常不能准确地、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特别是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更不容易理解和表达清楚。而这时的教师指导仅仅是交代讲述的主题内容,让幼儿自由说、自主说,给予的回应是无谓的肯定“好的,你说得好”等,长此以往会弱化幼儿语汇的学习,会出现上述幼儿“只会比划,没有语言”的现象。
3.讲述指导的内容与方式过于狭隘,难以拓展幼儿语言经验的延续。
主要表现在平时教师围绕事先预设的教案计划进行教学,忽略了生成内容,导致幼儿在讲述时局限于事物的外显特征和事情的发展与结果……如组织“我喜欢的人”活动中,幼儿说:“我喜欢的人是我妈妈,她总穿着漂亮的裙子。”教师问:“还有呢?”教师的回应只是机械地重复幼儿语言或是简单地延续“还有呢”,缺乏启发性的追问互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到“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这就需要教师提供丰富而不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围绕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就很自然地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敢说、想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生活语言环境,而进行“同化”与“顺应”双维式的迁移引领,则能帮助幼儿丰富词汇、句式,使幼儿在语用中学习完整表达,并巩固所获得的讲述思路和讲述方式,提高幼儿讲述能力,为幼儿语言发展奠定基础。
二、同化迁移引领,举一反三,经验内化后讲述
同化就是将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到已有知识结构中。
(一)局部把握,适时更换,巧妙引领理解后运用――局部同化迁移
在讲述活动中,当幼儿学习一种讲述经验后,教师可指导幼儿更换讲述对象、更新讲述情节等,引导运用已有经验和所学方式局部更新,逐渐掌握语言在生活中的运用迁移。
1.捕捉在兴趣点上的,扩充讲述内容
根据幼儿生活经验及时捕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根据其熟悉的特点,进行大胆的想象讲述。如“身边的自然角”“我喜爱的人”“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条新闻”等不同话题;在幼儿的兴致上找出新的讲述思路,扩充讲述内容,如“身边的自然角”,幼儿先围绕物品名称和特点讲述,教师可指导扩充:“自然角有几层?它以前是怎么摆的?现在有什么不同?”
2.把握“最近发展区”内的,替换讲述对象
由于讲述活动要求幼儿使用独白语言,即幼儿需要对已有的生活经验独自构思,并表达出对某一内容的完整认识,同时这是一种关于回忆的追述,对初次讲述的幼儿有一定难度,既要考虑怎样组织内容、怎样安排表达的顺序,还要选择合适的词语连贯表达。所以要因材施教,把握“幼儿最近发展区”,能力较弱的幼儿运用同类对象更换,能力较强的幼儿可替换异类讲述对象,如围绕“自然角”经验讲述过后,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的内容讲“我家的书柜”“妈妈的梳妆台”等,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新的讲述经验。
3.关注个别幼儿关注的内容,更新讲述情节
一般幼儿把握“时间、地点、人物、简单事件”较明确,但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讲述成为难点,如果关注到幼儿所积极关注的内容,也较容易突破,如幼儿关注到“芋头叶子像荷叶”,教师引领:“大大的荷叶会被小青蛙经常拿来当雨伞!荷叶下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这样逐步扩散思维,引领幼儿讲述故事情节发展。关注幼儿生活中所关注的,组织生活话题经验讲述,如:
学生甲的表现,《堆雪人》讲述15句话,围绕主题完整讲述,事件经过描述清晰;
学生乙的表现,《有趣的事》讲述20句话,词语生动,讲述丰富;
学生丙的表现,《喜欢我的妈妈》讲述18句话,连贯讲述,情节丰富,声音响亮……
(二)整体构建,逐层引领,灵活指导内化后迁移――整体同化迁移
同化是将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类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
1.材料吸引,为讲述内容更新服务
使用具体的物体(如人物的状态、动作,真实的物品及外在自然景物等)帮助幼儿讲述,可从物品的性质、特征来讲。这些材料在更换场景或对象时就得到了迁移的练习,如幼儿学习讲述完一件玩具的使用方法后,教师可让幼儿用同样的经验讲述另一件玩具,从而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的讲述经验。
2.示范点拨,为层次递进补充学习
多运用在需要重点指导的句式学习或表达技能点,当幼儿掌握原句式后,对个别词语进行替换就能迁移运用了,如教师示范“太阳散发着七彩光芒”,适时点拨“还有**散发着**光”,幼儿很快想到“台灯散发着黄黄的灯光”“日光灯散发着明亮的灯光”……“美丽的灯”话题由此诞生。教师在幼儿熟知的生活基础上,提供支架,适时点拨,降低讲述难度,主动参与讲述的幼儿就会越来越多。
3.提问引导,为情节丰富补气添色
在快乐的操作活动中讲述时适当地提问引导,如在幼儿分组读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捕捉幼儿出现的问题和语言表述中的亮点。“小熊给熊奶奶送骨头汤”这一情境中,教师及时捕捉到,追问:“为什么送的是骨头汤?”幼儿答:“熊奶奶年纪大了,要喝骨头汤补钙,我奶奶就爱喝骨头汤……”多完整的表达,把自己与奶奶的生活经验迁移到小熊身上!
以上三种形式,在教学中可从人物、游戏、生活内需、时事话题等内容预设相关生活经验话题组织经验讲述,从不同的把握点着手,这些话题可以单一组织,也可以通过替换、点拨、引导等方式进行话题互通整体同化迁移来优化指导,话题可为:
“我的好朋友”“我喜欢的人”“购物”……
■
三、顺应迁移指导,触类旁通,经验迁移整合后讲述
顺应是指将已有的经验应用到异类事物中去,对已有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包含新事物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此类迁移是将旧知识开启新问题,旧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分析类化继而创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幼儿思维,培养其灵活性,提高应变能力。
(一)顺应指导,有效介入建构经验讲述
1.聆听心声,及时介入
鼓励幼儿自由、大胆地讲述,教师不加任何限制,只对其所说的内容进行整理、加工,发现其闪光点。如幼儿在讲述“爸爸和妈妈”变成了“爸爸的妈妈”,教师应及时纠正,但不做多余的解释,也不能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去随意扰乱幼儿的语言思路。等到幼儿打开话匣,用心聆听孩子们五花八门的答案后,再及时介入,用鼓励的语言引导,使活动气氛保持活跃。
2.适时参与,触类旁通
如:草地上,幼儿仔细观察小草,说小草;花坛边,幼儿欣赏花朵不同的颜色、姿态,由发芽到开花的生长过程等。这时,教师以参与者身份谈论小草,并用相同的句式说话,以触类旁通的方式来引导幼儿迁移讲述。
3.途径指引,理解内化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执教者应该注重环节的途径指引,帮助幼儿理解内化,而后找突破点进行模仿讲述。如在组织“我可以”生活经验讲述活动中,教师从“发现身体上的变化”引导到“行为上的成长变化”进行话题讲述,多从“有哪些我可以做到的”问题来启发幼儿,教师还以故事主人公阿力的口吻先示范讲述,如“摔跤的时候,我可以不告诉妈妈,自己用创可贴处理伤口”……再迁移指导“你能说说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吗”,最后引导幼儿把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画下来,并向同伴讲述交流……过渡清晰,逐层引领,让幼儿感悟体验。
途径指引中教师以激趣导悟――储存内化――迁移联想这三个层次层层递进,指导幼儿用叙事性语言把人物的经历或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等讲述完整。如讲述“秋游”:
■
(二)语言迁移,多种创造延续迁移讲述
语言迁移,即让幼儿在活动中将所学的词汇、表达方式和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发生整合,就形成了储存在大脑里的“语言知识”,再在实际运用后又收获更多的语言经验。
1.文学作品欣赏后运用迁移讲述
结合文学作品,给幼儿提供适合的简单句式铺路架桥,使作品中的语言渐渐内化为幼儿自己的语言。例如,诗歌《风在哪里》原作品的句式:“花儿说,当我的花朵频频点头,那是风在吹过……”老师启发幼儿尝试运用“风吹过(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变化)”的句式进行讲述等;在观赏“无声动画”《守株待兔》中,先对前半段进行无声播放,幼儿在观看过程中不知不觉产生疑问:“为什么这只兔子会撞在大树上?”“为什么农夫要一直站在树旁,别人叫他去干活他也不去呢?”然后引导幼儿针对自发问题有详有略地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再让幼儿在欣赏动画的同时,配上旁白进行讲述,将已掌握的语言知识进行迁移讲述。
2.表演情境中运用迁移讲述
在幼儿学习了一些绘本作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情境,把以往学过的相类似的作品情景融成图片背景,组织幼儿进行情境表演,从而迁移讲述。例如,在幼儿学习了《春天的秘密》后,教师提供一幅《小兰家门前》的画面引导幼儿有意识地用学过的语言句式进行描述和表演。
3.自主游戏活动中运用迁移讲述
利用“一日环节”(来园、离园、趣味点名等时段),组织幼儿“快乐一话”相关生活经验话题的讲述练习;在家利用父母常用的手机微信,在“微信群”中畅所欲言,培养幼儿敢说、愿说、乐说的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对于五彩缤纷的儿童生活,幼儿运用自身独特的观察视角,更能自然地将内化的语言进行迁移运用。通过教师们一系列的指导优化,幼儿不再拘泥于“我该说点什么”“有什么可说”的拘谨、茫然状态,而是“乐于对话生活、敢于讲述”,哪怕是简简单单几幅图画,都能编出:《甜蜜的大蛋糕》是送给奶奶甜蜜的吻和热情歌儿的故事,《浪漫的结婚纪念日》里面有对年轻叔叔阿姨婚礼上热闹场景的描述和美好的祝福,《运动场上》有时间的跨越和励志情节的巧妙结合……这无不显示出孩子们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睿智的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