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讲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25 12:3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莫言讲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莫言讲故事

篇1

作者/四川 徐敬德

2012年12月7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斯德歌尔摩瑞典文学院发表的演讲中讲了三个小故事,耐人寻味。

【故事一】

告密

莫言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他们去参观苦难展览。参观时,同学们都放声大哭。为了让老师看见自己的表现,莫言舍不得擦掉脸上的泪水,可是有几位同学将唾沫涂在脸上冒充泪水,一位同学的脸上竟然一滴泪水也没有……事后莫言把这个脸上一滴泪水也没有的同学的表现报告了老师,为此,学校给这个同学以警告处分。许多年以后,莫言深为这件事忏悔,想找该同学道歉时,可他已经去世了。

【感悟】

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所有人的态度、表现、看法都一致,对不同的态度、丧现、看法应该尊重,持宽容的态度。众人都哭时,要允许有的人不哭,特别是当哭威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故事二】

论理

30多年前,莫言在部队工作。一天晚上,他在办公室看书,一位老首长推门进来,看了一眼他对面的椅子,自言自语地说:“噢,没有人?”莫言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首长被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当时,莫言认为自已是英勇的斗士,多年后,却深深地内疚。

【感悟】

莫言为什么深深地内疚?因为他明白了,表明自己的观点时,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要体谅别人;如果为表明自己的观点,给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过错。

【故事王】

八个泥瓦匠

这个故事是莫言的爷爷在许多年前讲给他听的。

8个泥瓦匠外出,遭遇暴雨,躲进了破庙里。雷声一阵紧似一阵,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怪叫声。众人都心惊胆颤,一个人说: “我们这些人中,必定有人干过伤天害理的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去接受惩罚吧,免得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是没有人出去。于是有人提议:“既然大家都不愿出去,那我们就将各自的草帽往外抛,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做了坏事,就让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结果,7个人的草帽都被刮回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风刮走了。于是众人抬起这个人,把他扔了出去。就在那个人被扔出去的一刹那,破庙倒塌了,那7个人全被压在了瓦砾之下。

(摘自《华西都市报》)

篇2

――莫言

这是莫言在一次关于“童年阅读经验”作家座谈会上的发言。2001年5月他于悉尼大学做了《用耳朵阅读》的演讲,2012年11月作家出版社出版《莫言文集》,他将自己关于阅读与写作及作家作品评论等相关演讲汇编成集,并以“用耳朵阅读”为书名。也许在有些人看来,“用耳朵阅读”只是作为一个作家玩的文字游戏,不就是“听”的另一种说法嘛!细细品味,“用耳朵阅读”真是不同于简单的“倾听”。但凡“阅读”都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都会是一种调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和内在情感需要与外来信息的一种对话过程。阅读是一种需要,一种主动的信息处理。而“听”则较为宽泛,有主动有被动;可能是第一条件反射作用,可能是第二条件反射作用;结果或许是有效的,或许是无效的……用耳朵阅读,不是被动的信息获取,而是一种生命的探寻!其间所透射出的教育理念和哲学思维值得每一个成天与“阅读”打交道的语文老师思考和借鉴。

耳朵阅读与声音塑造

――言语的魔力

耳朵天生就会阅读,而眼睛对于文字的阅读则是后天获取的,是教与学的结果。从语言的发生与作用来说,耳朵的阅读是第一位的。文字相对于语言是第二位的,所以眼睛的阅读自然也是第二位的。耳朵阅读的对象自然是声音,而声音是自然万物对于自己存在的一种塑造方式,它们以独特的节奏和频率塑造着鲜明的个性。用耳朵去阅读,无疑就是用耳朵去品味那万千声音中的韵律。而作为人,在用耳朵阅读的过程中,总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猎取”自己阅读的对象。一旦沉浸于自己喜爱的旋律,生命的行为及成长都将伴以相似的节奏。

“‘茂腔’是高密东北乡人民开放的学校,是民间的狂欢节,也是感情宣泄的渠道。民间戏曲通俗晓畅、充满了浓郁生活气息的戏文,有可能使已经贵族化的小说语言获得一种新质,我新近完成的长篇小说《檀香刑》就是借助于‘猫腔’的戏文对小说语言的一次变革尝试。”民间戏曲在莫言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中具有深刻的影响。莫言用耳朵读到的委婉凄切的旋律后来演化为创作中的“猫腔”。那种独特的腔调所塑造出来的画面远远不是当时观看“茂腔”所看到的演员表演,更多的是“高密东北乡人民苦难生活”。莫言用以对小说语言变革的恰恰是一种古老的力量,一种古老声音的力量。可见童年时期用耳朵所能阅读到的艺术,终会成为其行走中的伴奏,影响的深远绝非一两段音乐所可比的。人们常说听到某音乐脑海中不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画面,其实更多的是当我们面前出现这样那样的画面时,脑海中自有一段旋律在伴奏,它或许是一段音乐,或许是一段表白,或许是某个腔调……总之,是来自你耳朵曾经阅读的经历。

当艺术被耳朵阅读――更能契合人的节拍。因为对于艺术的阅读是储存日后语言运用中的相似模块,它根据主体人的需要和情感在被耳朵阅读过程中进行加工储存。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来说,关注耳朵阅读研究,提供让孩子获取语言旋律、语言新质的阅读对象尤为重要。教育者用怎样的声音塑造怎样的生态艺术,对于儿童日后将制造出怎样的艺术声音极具意义。莫言常常提及他的老师徐怀中先生的一句话:“从某种意义上讲作家的语言是作家的一种内分泌。”其实这句话对于任何一个用语言表达的人来说都是适用的,声音原本就是可感的雕塑素材,由此也可以推定:“用耳朵阅读就是言语激素的积淀。”

耳朵阅读与眼睛舞蹈

――视角的定位

介绍詹姆士的“实在论”哲学思想时说:“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装扮起来。好比一块大理石到了我们手里,由我们雕成什么像。”这段哲学论辩的话后来被许多爱拿“历史”说事儿的人引用并将“实在”等同于“历史”。而在莫言用耳朵阅读到的历史里,那些曾经存在的“实在”――历史,就是这样一个“百依百顺”的小姑娘――“官方歪曲历史是政治的需要,民间把历史传奇化、神秘化是心灵的需要,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我当然更愿意向民间的传奇靠拢并从那里汲取营养。”

民间传说就是一个“用耳朵阅读史”!人们在一代一代地用耳朵阅读中不断地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添附进去,不断地成就着“实在”的“漂亮”,不断地加强着“实在”的“亲近”。“我一个朋友……”“一个远方亲戚……”“就在村东的那条大路边……”这其实是一种讲故事的技巧,是最初一种能用耳朵阅读得到的讲述技巧。原本属于语言,一旦进入文字层面,就会演化成一种别样的舞蹈。到了莫言这里甚至变成了“我爷爷……”“我奶奶……”这种《红高粱》一样火红的节奏。打开这样的作品,你的眼睛自然会追随那能歌善舞的文字一起狂欢。

当历史被耳朵阅读――更能满足人的需要,当我们再从耳朵阅读的层面回归到哲学层面,发现不管你是否认可,事实上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阅读着历史。民间用耳朵阅读来的传奇化的历史更具有一种“无是非――历史的客观性”观念。伴随这样的耳朵阅读,还有一种伴随这样的历史所流传下来的气韵。我们的教学以怎样的一种方式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眼睛舞蹈的自由,跳跃欢腾于语言文字间?作为懂得教育的人往往总爱将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裹挟其中,将标准答案正统而规范地“告诉”给孩子。芭比娃娃的魅力不在于其娃娃本身的造型,而在于她的可“打扮”,每个孩子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将其打扮成自己心目中的“芭比娃娃”;当阅读失却这种“可打扮”,也就失去了其魅力。

耳朵阅读与嘴巴绘画

――故事的张力

“我也有一个很会讲故事的祖母,我也从我的祖母的故事里汲取了文学的营养。但我更可以骄傲的是,我除了有一个会讲故事的老祖母之外,还有一个会讲故事的爷爷,还有一个比我的爷爷更会讲故事的大爷爷――我爷爷的哥哥。”这就是一个掉进故事罐里的莫言。事实上那是一个能讲故事的村子,凡是上了点岁数的人,都是满肚子的故事,莫言认为自己的知识基本上是用耳朵听来的。中国最会写鬼故事的蒲松龄与莫言家相距也就三百里的路,他认为自己完全是被故事“喂”大的,而穷困与饥饿的童年幸亏有故事相伴,才得以健康地度过。莫言坚信想象力是贫困生活和闭塞环境的产物。正所谓艺术家之不幸是艺术之大幸,没有这样的“无知”和“闭塞”状态下的耳朵阅读,莫言很难走上文学艺术这条路。

儿时的莫言太过能“炮”,以致母亲不得不常常提醒他,他也谨遵母训,以“莫言”为名而时时提醒自己,可怎么也改不掉“善言、多言”的习惯。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无话可说现象甚为严重,特别是在口语训练时,他们很难进入真正交际层面的语言交流。虽然与其性格可能相关,但更多的是他们匮乏“用耳朵阅读得来的丰富资源”。

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莫言大谈作为一个人的“故事力”。故事力,不只是讲故事人的一种能力,更有故事本身所具备的魅力。面对面所讲的故事与用眼睛阅读的故事甚至电视电影画面呈现的形象故事都是不一样的。当面用耳朵阅读来的故事具有真实性、可感性,无论它们有多么夸张或离奇,与心灵的距离是最近的,总能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因为整个过程是很“人”的。文字故事虽然也是“人”的,但对于阅读者来说首位还是“物”的。莫言获取这样用耳朵阅读的机会多在父母亲的热炕头上,在生产队的火炉边,在各种各样的场合……那一幅幅由嘴巴所描绘的画面对于讲述者来说是唯一的,而对于“阅读者”来说也是唯一的,用语言传输的故事、传说、历史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比纸质的阅读带来的东西更为重要。

当故事被耳朵阅读――更能贴近人的灵魂,获取资料的途径不同决定处理程序的不同,资料处理的程序不同决定了其价值不同。语文教学要求教师要学会开发教育资源,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目前比较流行的亲子阅读的推广,也正体现了这种用耳朵阅读的一个倡导。睡前故事更是将这种用耳朵阅读获得的故事力延伸至孩子的梦乡,延伸成一种生长力。

耳朵阅读与鼻子写作

――自己的味儿

对于耳朵来说,一切声音都是“身外之声”。耳朵阅读的作品中当以自然之声最为奇妙,也最具可塑性,最能激发人的创造力。说到自然,往往会将“人”这一自然生物排除在外,其实来自老百姓的语言也是一种自然之声,那种原生态语言生动、活泼,极具生命力。莫言将自己山东高密老家的乡言土语稍加改造,就变成了鲜明风格的、带有原创性的“莫氏语言”。他研究发现“民间很多土话听起来特别土,土得掉渣的语言,写到书面上以后会发现它其实很典雅,和《史记》里的很多语言很像。”这就是用耳朵阅读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

莫言认为在自己用耳朵阅读的二十多年里,对于人以外的自然阅读使他与大自然建立起了亲密的联系,培养了他的历史观念、道德观念,最为重要的是培养了他的想象能力和保持不懈的童心。

童心,是最具诗性的,最具创造力的,一旦丢失是很难找回的。他在与台湾的几个作家谈起童年阅读时,就不无自豪地说:“你们儿时用眼睛阅读的《红楼梦》《三国演义》《金瓶梅》,我们后来都看过了。但我们当年用耳朵阅读过的东西你们是无法弥补的。我们用耳朵阅读了大自然的声音……”记得台湾图文名家恩佐创作的图文作品《一年甲班34号》中有这样一首小诗:

当我们被迫前进,不断地丢掉东西

直到丢掉了最珍贵的

或许依旧连哀伤的时间也没有

只是,如果最终可以换得一样东西

我们要换什么,会不会到了最后一天

我们依然忙碌得,无法停下来计算

也许太多的人忙碌得无法停下来计算自己究竟丢了什么时,早已丢了那颗珍贵的“童心”,最可怕的是还会反过来强迫后来者也要不断地丢弃人类最无价的宝贝。自然是童心的保鲜袋,只有不断地用耳朵阅读大自然、生命,自然会找到自己的出路。这种出路就是呈现属于自己生命的色彩,而就语言文字来说写作就是这种呈现的方式。所以说,写作不是为了完成作业,应该是用来证明、区别自己与别人的一种方式。

当自然被耳朵阅读――更能开发人的潜能。有了耳朵阅读的积淀,自然就会拥有一种“用鼻子写作”――调动起自己对于气味的加快和想象,从而使自己写作时如同身临其境,读者阅读时身临其境。莫言认为一旦拥有这样的写作力,当为高境界:“要让自己的作品充满色彩和画面、声音与旋律、苦辣与酸甜、软硬与凉热等等丰富的可感受的描写。”

所有的语言学习最终的指向定然是表达,除言语行为外,写作是一种可以超越时空的表达。对于写作,我们不应做太多人为修饰,不要做太多人为限制,而应该允许孩子们将其鼻子所能感受的气味充分调动到笔端――写出自己的味儿。我们可做的其实就是做一个痴心的读者,为每一个生命的作品而爱,而恨,而生,而死!这才是语言文字最大的魅力和最重要的使命所在。

用耳朵阅读,用鼻子写作,用全身的毛孔一起于语言文字中呼吸!让自己浸润于文字之中,是一个作家和读者共沐的最佳境界!莫言的这篇演讲当然不是指向教育的,学生的写作与作家的创作也不可同日而语,但其中折射出的教育哲学是相通的,是显而可见的。

篇3

关键词:莫言;文学创作;高密东北乡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271-01

当代汉语小说的问题,无论是语言还是形式,无论是主题还是内容,都因受到了过多西方小说的影响而显得欧化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莫言追求的目标是,撤退到从中国本土、古代和民间中去寻找小说再生样式的状态里,从自己的文化资源里、从故乡民间文化中寻找再生性资源。这谈何容易啊,但莫言做到了。他是个讲故事的人,讲自己的故事就是莫言文学的风格。

莫言的小说形成了鲜明的个性风格,一是作家根植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之中,莫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是非常明显的。虽然没有上过大学,早年辍学去放牛,这表面看似教育的中断,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缺失性的体验,在劳动的过程中,莫言开始认真的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文化的精髓,他用自己的耳朵去认真的聆听说书艺人口中的历史文化。二是西方文学对莫言的影响,莫言采取了西方文学的夸张、怪诞的变现方式,就有魔幻色彩的叙事结构。

一、高密东北乡风景对作品艺术价值的影响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多数来源于他的身份。认为莫言是红色作家,是御用文人。对其人格进行攻击。我们综合莫言的创作历程,确实有红色背景,有军校经历。莫言也深受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的影响,莫言的小说是从1984年开始的。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高密东北乡是莫言小说的生长环境,其中的喜怒哀乐就是原汁原味的真实故事。莫言则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二、高密东北乡风景对作品主题内容的建构

从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的影响来看,民俗性的,地域性的,主题体现流亡意识的作品颇受欢迎,几乎包办了近几年的文学所有大奖。艺术价值的领域内主题的诉求是作家作品的第一要义。在艺术和思想的双重标准的二维世界里,作家已经不是孤独的创作者,而是主体间性的直接参与者。流亡是苦难的开始,更是文学史的创作之殇。在文学创作中,古今中外的作家都一直关注着这一母题,作家们对人们灵魂的拷问,对人的终极人文关怀体现出了人类心灵的孤寂和沧桑感。在现代社会中,根本就是在灵魂的呐喊。曲高和寡是作家审美的孤独,有是浮躁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活在与世隔绝的精神世界里,坚韧而执着。这种心灵史的书写与讲述,是真诚的,是民族意识的个性展现。回乡是根的寻找与寄往。是割舍不断的文学情结。

高密东北乡风景就是莫言文学的“根”,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承载了莫言的全部思想,高密东北乡风景就是莫言讲故事的原型状态。这样的状态一直在莫言的作品里流淌。在作品艺术价值的领域内《檀香刑》是一部独具特色的的作品:“从小说的第二句开始一直到小说的最后一句,莫言一退十万八千里,他以惊人的规模、惊人的革命彻底性把小说带回了他的故乡高密,带回中国人的耳边和嘴边,带回我们古典和乡土的伟大传统的地平线[6]”。在文学史的高度上 《檀香刑》是21世纪第一部重要的中国小说,它把历史的规律和现实的际遇进行有效的对比,作家直言高密的民俗,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历史的合理性的演进过程,真实逼真,可感性强,有极深的生活底蕴。作家民俗思想在作品的刻画成为了文学叙事的一个标杆,“是我们从传统文学文化资源中获得再生性力量的一个开端,它写出的是我们的历史,但它也在形成文化和文学的未来的历史[7]”。

三、高密东北乡在读者头脑中的构建

莫言创作是动态的过程,社会发展是动态的过程,文学批评是动态的过程,读者接受心理也是动态的过程。在动态中进行文学批评本事需要批评原则,这也是动态的。在动态的过程中研究莫言中国梦的讲述是难上加难的。课题组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动态的作家、动态的文本、动态的读者进行全景式、整体性的关照,有理有据的进行动态式整体性的分析,从中得出客观的、真实可信的结论。

在新世纪文学转向的过程中,网络文学的兴起,受众对莫言小说的接受也产生也期待视野的变化,在经济主导的当下语境中,莫言文学民俗化的艺术追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是古代民间故事的全新纬度的述说,在浮躁,虚无娱乐至上的现实世界里,莫言保持一份民俗的本真,这谈何容易啊,但莫言做到了。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借鉴上,莫言借鉴的是小说创作的技法,小说理论和审美形式,把这些形而上的理论具体转化为小说创作,达到了理论本土化的移植,达到了与众不同的风格特征。

中国文学有历史的传承问题,有当下多元化创作的问题,有民族精神的体现问题,有世界文学认可和价值体现的问题,这些都是中国梦的文学的文学性问题。莫言及其文学世界在以上领域独体现出了杰出的价值,就文学性本身及其世界意义而言是中国梦当之无愧的代表。

参考文献:

[1]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M].文艺出版社,1995.

篇4

2012年,在瑞典学院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莫言说自己是“讲故事的人”,的确,他一生都在讲故事。莫言童年正好赶上,缺衣少食,有位邻居告诉莫言,作家的生活非常富裕,一天三顿都能吃上饺子。就这样,为了每天三顿都吃上饺子,作家梦开始在莫言的内心熊熊燃烧。他写了很多作品,向全国报纸、杂志投稿,每次他都满怀信心地把厚厚的稿纸装进信封,便开始漫长且充满希望的等待,最后等来的往往是破烂不堪的退稿信封。然而,漫长的“被退稿”丝毫没有动摇他的作家梦,他的小说《红高粱》于1986年发表,一举成名。莫言的一生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从山东高密到整个中国,从中国到整个世界,他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也实现了中国人的诺贝尔文学梦!

也许,有人会说改变和影响世界离我们太遥远,然而,在我看来梦想就好比一粒种子,不在乎它最初的模样,一旦根植心底,它就开始生根发芽,随着岁月成长,这种生命的力量谁都无法阻挡。

有一次在大学演讲结束后,有位同学对我说:“老师,您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我也有梦想,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现在已不敢有梦想。”我说:人生短短几十年,能做的事情很多,可做的事情也很多,但是真正能做好的事情是有限的,纵观那些真正改变和影响着世界的人,他们不仅有梦想,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始终如一坚持梦想,当你用一生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还有什么做不好呢?

同学们,人不能没有梦想。有梦想才有奋斗目标,有了奋斗目标你就有了坚持的力量,每天坚持一点,你就会离目标近一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所描述的那样: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篇5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这是莫言在瑞典学院所作演讲《讲故事的人》的结语部分。故事在文明传承与人类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讲故事成就了莫言,如何让讲故事成就学生和课堂呢?受此启发,我在历史课堂中大胆采用故事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第一,故事的曲折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真切感受到历史与学生之间“隔着一堵厚厚的墙”,学生在这边,历史在那边,学生并不能真正走到墙的那一边去,所以他们喜欢历史却不喜欢上历史课。历史教师应该要有勇气推倒这堵墙,跟学生彼此真心面对、真诚对话。连接学生和历史之间最好的介质就是故事。这是因为故事有很强的代入感,使人不自觉地进入到主人公的情境中去;故事通常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能够迅速抓住人的内心;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往往比书本上的结论更吸引人。一段好的历史,一定要有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教师,一定要善于讲好的故事;一个有好故事的课堂,一定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课堂。

第二,故事的代入感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新课标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能体验历史课程,而历史事实及其发展过程具有客观性、一维性、不在场性和不可变更性,这些特点制约了体验的实现。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悟历史课程?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很好的尝试,它将历史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会自然产生一种主人公的代人感,与历史人物同悲、同喜,通过体验当事人的经历与心情,达到“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的效果。

第三,故事的细节性能填补历史的“空档”。历史是人们记载下来的,人们对各种历史事件的记载各有取舍,详略不一。多少年之后,当我们再去寻找自己想要看到的历史时,会不无遗憾地发现历史记载中存在着许多的“空档”,那些最精彩的细节已经被湮没了,这时就需要通过想象,重新架构起历史的网络体系。在课堂中,教师通过故事想象和经验掺入,在证据支持下,构建一种将历史空间、时间和人物整合为一的故事情境,把分散的历史碎片整合起来,把孤立的证据联系起来,从而还原整个鲜活、生动、丰盈的历史给学生。

运用故事教学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优化历史课堂,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尊重历史真实。历史故事虽然含有想象创作的成分,但虚构绝不等于虚假,完全脱离史实胡编乱造的做法断不可取。近几年穿越题材影视剧蔚然成风,作为历史教师,更应该有严谨的态度和务实的作风,在运用故事教学时以史料为依托,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加工。

第二,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环节必须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故事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重难点、学情、课时等有侧重地选择故事,不能漫无目的地说故事,一味追求刺激学生兴奋点而偏离了教学知识点,那样的课堂也许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但同时又可能会失去历史课的教学价值。

第三,设计有效的提问。问题是历史情境创设的核心概念。由故事引出的提问要指向明确,紧扣主题,简单明了;要具有思考性,使问题成为“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还要有发展性,从一个问题开始而引发出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在学生意犹未尽时让他们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不失为一种成功的教学做法。

篇6

莫言捧回诺贝尔文学奖

很多中国人都有所谓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也难怪,作为一个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并在数千年中诞生过无数杰出文学作品的国度,自信也好,虚荣也罢,我们内心的确需要得到世界的肯定。终于,莫言实现了这个梦想。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因其“用虚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2012年12月10日,作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籍作家,身穿燕尾服的莫言,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

事实上,此前莫言和他的文学作品已走向世界各个国家。1988年,根据莫言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大奖,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开始,也成为作家莫言走向世界的开始。莫言认为真正世界性的文学作品必须表现普遍的人性,才能引起世界各地读者的共鸣。《红高粱家族》之后,莫言继续他的“寻根之旅”,创作完成了《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蛙》等数部极具份量的长篇小说。他运用天马行空般的叙述方式,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而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获得了包括茅盾文学奖在内的重要文学大奖,也被翻译成法、英、德、日等多种外文版本在国外出版,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据有关统计,莫言翻译作品最多的是法语,在法国影响很大,《酒国》(法文版)曾获得法国的文学大奖,莫言被授予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日本的福冈亚洲文化奖授予莫言时做出了这样的评价:“莫言先生的作品引导亚洲走向未来,他不仅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旗手,也是亚洲和世界文学的旗手。”

2013年1月11日,由文化部、国新办、国侨办、国家广电总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莫言又一次站上了领奖舞台。颁奖词称:“和名字相反,他天生就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小时候讲述他的梦想,伙伴、邻居、爷娘都是他的听众。长大了,他讲述中国,以20种文字传播,全世界都是他的读者。”会讲故事的莫言,曾位列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如今诺贝尔奖荣誉加身的他,看到的是更加广阔的世界,也让世界更多人领略到中国文学的“魔力”。

《江南Style》跳遍全球

在蛇年春节之前,韩国“鸟叔”朴载相(PSY)要登陆中国春晚舞台的各种消息就满世界飞,最终这位当红炸子鸡“空降”东方卫视海派春晚《2013群星新春大联欢》,亲自向观众示范“骑马舞”,跳出了自己的中国首秀。

《江南Style》的全球走红,不仅使鸟叔成为最炙手可热的韩国歌手,更是成功地将韩国流行文化推向了全世界。据悉,《江南Style》音乐视频的点击率已突破12亿次,成为YouTube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视频,并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认证。全球华语广播网韩国观察员南黎明分析道:这也表明曾以英语为主导的世界流行音乐,现在已经开始接受不同的语言和文化。

环顾全球,好的流行音乐并不少,为什么一首《江南style》能够跨越国度和种族,轻易征服世界?韩国三大主流电视台之一MBC特地拍摄了一部名为《PSY Go,世界尽在江南Style》的纪录片,从中解读了其成功的原因:搞笑、幽默的MV表达方式让其跨越了文化障碍,让人们即便不懂得韩语和韩国文化,也能会心一笑;鸟叔自编的舞蹈非常简单,容易诱导人们竞相学习,甚至自拍模仿,一再传播;从音乐上看,《江南Style》从头到尾反复出现的旋律甚至有“洗脑”功能,节拍也能让人情不自禁地兴奋起来;社交媒体也被MBC视作流行度的助推器,“是YouTube和Twitter提携了我”,鸟叔在镜头前不忘致谢新媒体的传播功绩。

韩国媒体甚至用“国民英雄”称呼鸟叔,认为他是韩国文化软实力的杰出代表。鸟叔和《江南Style》的走红,也直接或间接地为韩国的各个相关产业带来实打实的经济利益。据韩国媒体报道,朴载相为农心辛拉面拍摄的广告,自去年10月播出后产品销量猛增,光是10月当月的销售额就逼近20亿韩元,同比增幅超过了30%。饮料厂商海特真露更是借着鸟叔在海外的势头,将真露烧酒推销到了欧美市场。另外,据韩国旅游发展局的统计,自从《江南Style》走红以来,前往江南的外国游客明显增多,各大旅行社迎合这种趋势纷纷推出了江南旅游套餐。事实证明,一曲小小的《江南Style》,其文化魅力和软实力不容小觑。

文化全球化势不可挡

篇7

关键词:《天堂蒜薹之歌》;修辞手法;方言;通俗性

《天堂蒜薹之歌》语言风格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通俗性,这一风格与莫言讲故事的叙事特点是紧密相关的。它的语言特色主要通过用词、修辞手法以及句式结构等手段来表现,对于研究莫言小说语言特色有很大的价值。

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天堂蒜薹之歌》中多用动物做比喻,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狗,“......都悠闲的看着他晃晃荡荡的,像一根草,像一条被打伤的狗,走出了乡政府的大院。”[1]这是高马在追求与金菊自由恋爱的过程中的心酸遭遇,他原想去乡政府讨个公道,结果却遭毒打,此处作者用狗来形容高马的遭遇很生动,虽然没有直接描述高马身上被别人打得伤,但是人们在头脑中浮现出狗的样子就可以想象的出来高马的遭遇了。“孩子......你把我咬破了......咬破了......我像狗一样地在地上爬啊......”[2]此时的金菊已经家破人亡了,对于无力抚养孩子的金菊来说,孩子的出生,她将过着更加猪狗不如的生活,此处说她像狗一样地在地上爬无疑是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现了金菊生活的艰辛。“老头子像一条死狗,一样趴在地上。”[3]当方四爷被车撞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要带着他的尸体去政府讨公道时,作者对于方四爷的描写,这里并没有出现他的死后的惨状描写而是直接说方四爷像狗一样趴在地上,画面感极强,人死了贱命一条,这样夸张地表达更好的渲染了政府对百姓的不公正对待。“王书记轧死了俺爹,起码也得来打个招呼吧?俺爹虽然贫贱,可孬好也是条人命,就算轧死l狗,也该向主人家道个歉吧!”[4]这两处的描写充分表现了政府并不把百姓的事当回事,像人命关天的大事,杨助理竟然劝方家私了,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让人不由得激愤起来。莫言曾说:“我写《天堂蒜薹之歌》实际上是把我积压多年的,一个农民的愤怒和痛苦发泄出来”[5]“‘老狗、看门的老狗,快打开锁!’群众高呼着。”[6]“老狗”一词一出百姓的愤怒之情表现地淋漓尽致,是对政府的蔑视,更多的是对自己走投无路、被逼无奈情感的直接流露。除了比喻手法的运用之外,文章多处也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红马驹兴奋地飞跑起来,马蹄弹起的泥土打在麦秸垛上,发出的响声把他吓得很厉害。”[7]这里对于红马驹的描写并非是它本身,这正是高马和金菊第一次约会时的心理状态,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红马驹人的心理,而这恰恰很好的阐释了高马和金菊内心的狂喜。与单纯的描写两个人的心理状态相比,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无疑更加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它似乎比以前清瘦了,眼睛也变大了。它怜悯的注视着他......马蹄声消逝了。”[8]此时的高马因为金菊的死已经濒临崩溃,红马驹渐渐消逝了,此处以马的消逝说明金菊永远的离开了。

二、《天堂蒜薹之歌》语言通俗性是通过多种手段得以实现的

《天堂蒜薹之歌》语言通俗性不仅通过比喻、修辞手法等体现,它的句式结构紧凑简洁,叙述故事多以人物对话的形式,用词精炼,多以大众化、生活化的方言为主,而且充满民间迷信色彩。除此之外,莫言还将民间流传的茂腔运用到文章中,民间语言特色得到了很好的展示,这个民间特色主要体现在每一章开头张扣的歌谣中。“高金角怒吼一声:‘高直楞!’高直楞直愣着眼,说:‘怎么啦?不让说话?你怕他,俺可不怕他!’” [10] 这一小段的文字描写突出表现了百姓生活话语的粗俗,贴近百姓的生活,极具口语化特色。莫言曾说道:“在我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中,民间戏曲、尤其是我的故乡那个名叫‘猫腔’的小剧种给了我深刻的影响。‘猫腔’唱腔委婉凄切,表演独特,简直就是高密东北乡人民苦难的写照。”[11]《天堂蒜薹之歌》分为二十一章,每一章的开头都有民间歌手张扣演唱的歌谣,字字句句都表现出农民的处境,莫言将茂腔运用到这里,言简意赅,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农民的心声。

《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的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但是它的艺术价值往往很少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它的叙事手法、语言特色、茂腔等通俗性的体现却是很值得的研究的。

参考文献:

[1]-[4]莫言.天堂蒜薹之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5]莫言. 与王尧长谈,碎语文学[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6]-[8]莫言.天堂蒜薹之歌[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9]莫言. 我为什么写作,用耳朵阅读[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篇8

莫迪里阿尼在与贝雅特丽斯认识后,贝雅特丽斯时常做他的模特,莫迪里阿尼更加注重模特情感精神世界的描写,画风逐渐开始成熟。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写到:“当能观看后不久,我们就意识到别人也能观看我们,他人的视线与我们的相结合,使我们确信自己置身于这可观看的世界之中”。但对于莫迪里阿尼的绘画来说却很难感受到别人的观看。约翰.伯格形容莫迪里阿尼: “一个描画视若无睹的双眼的人――眼睛经常是关闭的,即使眼睑睁开,也没有虹膜和瞳孔,然而眼睛却任在缺席里述说。”

绘画之首要和基本目的,是为了唤起那缺席事物的在场,那么,一般而言绘画召唤的是身体这一点也就不足为奇了。它们的在场正好合乎我们在集体荒居和个人独处时的所需,我们从中得到安慰、强化、鼓舞或激励。绘画陪伴我们的眼睛。而这陪伴通常包含身体。

绘画提供了可触的、瞬间的、不偏不倚的、连贯的、肉体的在场。他是众多艺术之中最直接可感的一门艺术。从身体到身体。其中之一是观众的身体。而莫迪里阿尼画面中眼睛的缺席使我们产生了一种对内心世界的好奇。模特是在真正的被描绘,只需接受作者的情感抒写。这情感是单向的述说。

33岁的莫迪里阿尼在维尔画廊未能成功举办的个展中遇到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爱人让娜.艾卜特儿,她十分美丽,在莫迪里阿尼的个人情感中占有的绝对地位,莫迪里阿尼为她画了许多作品,在这一时期里,莫迪里阿尼处于他一生中的最好阶段,画出了数量众多也是最杰出的作品。

约翰.伯格这样评论:“一个平坦表面所画的一根曲线――不是直线――已经是在把玩绘画形象的特殊魔力了。曲线停留在表面,像个手写字母C,同时它可以离开表面,填充上一个近似的体积,也许是一颗卵石、一个桔子、一个肩膀。莫迪里阿尼从曲线开始他的每幅作品。眉毛、肩膀、脑袋、臀部、膝盖、指节的曲线。经过几个小时的创作、修改、精简、寻找,他希望提炼、保留这些曲线的双重功能。他希望找到的曲线,是字母,同时也是血肉,能够为熟悉此人的人们构成某种如同人名的东西。在莫迪里阿尼的绘画里,意义更深远、更重要的是当画面上没有词语的时候,他落笔的曲线是二维的,像书写;同时也是三维,像脸颊或的线条。正是这一点赋予莫迪里阿尼画中的几乎每个任务一种剪影的性质――虽然实际上这些人像色彩鲜艳,而且在其他的方面,它们恰与剪影相反。但是,剪影同时是物质和二维的符号。剪影同时是书写和存在”。

他的色彩与他的线条、曲线运用一样独特,一样了不起。约翰.伯格说:“至少在两个世纪内,无人画出如此容光焕发的肉体”。莫迪里阿尼的色彩是现实与情感的交融。

他的作品里抛弃了三维空间,进入精神世界,超越时空阻隔。将作品依附于心灵的描绘、内心的感受,释放出情感。他的绘画作品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认可,是因为它们的主题是爱情。通常是直露的,有时候不是。许多画家描绘情人的形象,但莫迪里阿尼所画的形象仿佛是爱人企图描绘被爱者的形象。他懂得其中的奥秘在于发现与揭示一些结构法则和完形欲,它们是爱人想象被爱者的某些方式。他所感兴趣的是浪漫爱情和诱惑;他画中的形象与坠入爱河有关。

被爱者是单数的、独特的、孤立的。姑且不提任何给予的价值,我们的定义越是接近,我们便爱得越亲密。有限的轮廓是其对立面,这轮廓包含着感情发起的无限。这是莫迪里阿尼经常拉长人像和面孔最深刻理由。拉长是为了尽可能接近定义,为了靠得更近。坠入爱河之际,意中人的目光是凝神专注、含情脉脉的。此刻,纵有千言万语,相互拥抱,也难释爱意,唯有缱绻缠绵,方能接近这种感觉。他作画的过程就像是在真正抚摸对象。

我前不久看过《莫迪里阿尼》这部电影,由于莫迪里阿尼是犹太人,要想和非犹太人结婚会遭受各种巨大的压力。他在辛苦拿到与让娜.艾卜特儿的结婚书后,情感的混杂把他拽进了酒吧,他在酒吧烂醉如泥,却因口袋空空遭毒打。这时他的画作《让娜.艾卜特儿肖像画》正在展厅与毕加索同台竞技,赢得了观众喋喋不休的掌声。因为莫迪里阿尼首次为让娜.艾卜特儿画上了色彩美丽的双眼,莫迪里阿尼说过:“当我真正了解你的时候我就会为你画上眼睛”。由于伤势过重,次日莫迪里阿尼辞世。

我不会道出莫迪里阿尼艺术的所有秘密,或者他作品所述说的所有秘密。它与陷入爱河的秘密相同。而这两者之间确实有些共通之处。也许正是这一点,艺术理论家没有抓住,而那些房间钉满莫迪里阿尼作品明信片的人们却没有错过。

(约翰.伯格《讲故事的人――莫迪里阿尼的爱情入门》)

参考文献

[1]《讲故事的人》约翰・伯格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9

篇9

807班 王娟红父亲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做个听故事的人》。

四月,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淡去了“雨雪霏霏”的阴霾,迎来了“杨柳依依”的晴朗。我们沐浴着春风,我们聆听着鸟语,我们轻嗅着花香,我们行走在知识的殿堂。在这美妙的春光里,让我们打开心扉,去倾听那来自书海的声音。

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但凡作家,都可以看作是一个个故事的讲述者。我们读者,便是一群听故事的人,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的,作家将自己的经历见闻融化在文字中,和读者做着心的交流。生命的长度有限,宽度也有难以企及的地方,但如果你愿意去做一个听故事的人,借助他人的视角,你便可以和诗经中的先民对话,可以听越女夜歌的吟唱;你可以领略繁花锦绣的长安,可以漫步清明上河的街巷。你也可以去往古老而神秘的高密东北乡,领略齐文化的热情奔放;你甚至可以顺内卡河而上,轻触海德堡斑驳石墙上中世纪的阳光。那些生命历程的记录者,将自己走过的路一一记下,沿着文字的河流,我们便能够听见来自别处的生活。

一个能够听故事的人,是一个幸福的人,他拥有比别人更丰富的生活,更多元的思想,更开阔的视野。

有心的聆听者,会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讲故事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他们只愿意对好故事敞开心扉,同故事中的人一起踏上人生的旅途。好的故事,倾注了讲述者的心血,记载着个人的心路历程,反映着民族的沧桑变迁,剖析着人性的善恶与冲突。“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听好的故事,就像是与一位博学的知己相处,他将为你打开视野,带你“俯仰天地间”,同你“弹琴复长啸”。他是一位益友,更是一位良师,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倾其所有,用自己的智慧,为你授业解惑,陪伴你走过人生中每一处荆棘丛生的岔路。在人心越来越浮躁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应该让自己平心静气地做一个聆听者,去亲近那些经过人类历史大浪淘沙之后留下的好故事,那些承载着丰厚的精神文化,厚重的历史变迁的故事,让它们,带给我们一次内心的震撼,灵魂的洗礼,让我们逃离蜂拥而来令人窒息的快餐文化,重回经典的怀抱。

有心的聆听者,是一个认真的听众,更是一个学习者和评判者。前人的故事,承载了前人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体验,透过它们,我们能够体验到《水浒传》的精彩纷呈,快意恩仇,《红楼梦》的字字珠玑,句句血泪。我们虽无法重回南宋乱世,担当天下兴亡,也无法走进深宅大院,每日诗词书画,但随着施耐庵的叙述,我们得以收获豪情万丈,追着曹雪芹的笔尖,我们能够体会人生涨落。一个用心的聆听者,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故事的情节,而是故事所传达的人生体验和精神内核。一个用心的聆听者,也是一个评判者,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聆听,只有融入了自己的思索,才能让他人的经验见闻为己所用,才能在不断的聆听与思考中提升自己的品味,吸收精神的食粮。

篇10

讲故事的要旨有二:其一,你要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才会有人“听”;其二,你要把故事讲得合情合理,才会有人“信”。下面笔者就以微型小说《唐家寺的雨伞》为例,解读一下这两个要旨。

一、引人入胜,才会有人“听”

同样一个故事,讲功好的人能讲得令人拍案叫绝,而讲功差的人则会讲得令人昏昏欲睡,诚可谓“故事人人能讲,各有高下不同”。这个讲功,在作文中就是叙事技法。莫言能把中国乡村的故事讲到全世界,凭借的正是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独特的叙事技法。一幅床单裹在身上怎么着都不雅,但经过时装设计师一摆弄,就能走出一台新潮的时装秀。这个“摆弄”在“讲故事”中就是叙事技法。

叙事技法从何而来?途径有二:一是小语文的。可以从对课本名篇的研习中学得,也可以从对同学佳作的借鉴中学得。二是大语文的。可以从对大量课外读物的博览中悟得,也可以从对各类传媒作品的欣赏中悟得。对叙事技法的演练,可以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用一种技法,讲述一个故事;第二步,用一种技法,讲述N个故事;第三步,用N种技法,讲述一个故事。当你的讲功修炼到第三步的时候,你就可以游刃有余地优选出最能吊足读者胃口、最能把读者引入佳境的叙事技法,牢牢地“抓”住读者,让他们不仅读得津津有味,大快朵颐,而且意犹未尽,欲罢不能。

《唐家寺的雨伞》就用了三种叙事技法来“抓”住读者:一是情节突转法。商人是睿智的,他制伞藏宝,身藏万贯家财,却貌似贫寒之士,本是万无一失,孰料百密一疏,“在桌旁打了一个盹儿”,“油纸雨伞已不见踪影”。二是悬念设计法。商人是冷静的,他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悬念由此而生,商人能否等回自己的藏宝雨伞成为压在读者心头一块沉甸甸的石头,时间在一天天流逝,读者急切的究底之心与商人焦灼的期待之心一起跳动。三是峰回路转法。商人日日修伞不见(藏宝)伞,正在苦等无望之时,顾客的一句“能不能修?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伞值不了几个钱,我反倒要花一大笔工钱”,一语惊醒梦中人,商人又动起了脑筋,打出了“油纸雨伞以旧换新”的广告,这一创意使故事出现了转机,商人终于等来了“他日思夜想、心系魂牵的那把伞”。

二、合情合理,才会有人“信”

我们生活中的事是遵循事理逻辑的,这才有了发展变化的必然,而必然才是生活的“常态”。须知,越是“常态”,才越贴近我们“常人”的现实生活。为此,我们在讲故事时也必须遵循生活的事理逻辑。只有合乎情,顺乎理,才能让人坚信不疑。否则,只会让人匪夷所思。而我们有些同学在讲故事时却喜欢搞“无厘头”“脑筋急转弯”,来无影,去无踪,不怕主人公做不到,就怕读者你想不到。作文中会不时冒出一句“突然有一天”“一下子”“恍然大悟”……其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超人”“超级能量”。故事生成出“意料之外”的惊奇,要靠叙事技法;而要画出其背后“情理之中”的逻辑弧线,则要靠生活经验。

生活经验从何而来?途径有二:一是直接经验。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人生中去总结。二是间接经验。可以从他人、书本的总结中去汲取。对生活经验的积淀,可以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把成长中的成败得失想清想透。第二步,把生活中的人情世故琢磨清楚。第三步,把人性中的感情、理性理清理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经过这三个层次的历练,你讲的故事就能“于情”让人产生“共鸣”,“于理”与人形成“共识”。

《唐家寺的雨伞》的作者不乏福尔摩斯的机智,他洞察“情理”的机智集中体现在三个推断上:第一个推断是油纸雨伞“去得有踪”。其“踪”有三:一是有“因”可寻。老天突下小雨,出门急需用伞。二是有“机”可乘。商人正在打盹,正好顺手牵羊。三是有“案”可稽。褡裢完好无损,并非行窃之人。第二个推断是修伞铺“开得有理”。其“理”有三:一是行当选得有理。油纸雨伞乃易损之物,日久必坏,坏了应来修理。二是铺址定得有理。唐家寺乃平常小镇,并非通衢之地,来往应为本地之人。三是心理猜得有理。食客乃图一时之便,并非存心行窃,来修应不存戒心。第三个推断是油纸雨伞“来得有影”。其“影”有三:一是油纸雨伞乃日常什物,他敢拿出。二是不知内藏万贯家财,他能拿来。三是毫厘不花,以旧换新,他愿拿来。

我们每位同学都是有故事的人,你只要夯实讲功,参透情理,就一定能把自己锻造成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自然就可以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了。

【附】

唐家寺的雨伞

高 虹

成都附近郊县,有一个名叫唐家寺的地方。当地流行一句歇后语:唐家寺的雨伞――换一把。说起这句歇后语的来历,还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话说民国初,一个商人在外多年,苦心经营,终于攒下大笔财富,准备告老还乡,结束半生的漂泊辛劳,回家与妻儿团聚,置田购房,安度晚年了。

时局动荡,路途遥远,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万不能财富外露,衣锦还乡,只得着一袭灰布长衫,一双布底鞋,扮成一个风餐露宿的行路人。只是半生心血所积下的钱财如何携运呢?那时的邮政业还远未发达,不可能一纸汇票寄回家里,也不可能将沉甸甸的银两藏在身上。

商人将所有的钱换成名贵的珠宝玉器――有道是黄金有价玉无价,然后特制一把弯头竹柄油纸雨伞,将粗大的竹柄关节全部打通,把珠宝玉器一一放入,最后用黄蜡封口,恢复伞柄原样。如此这般,商人身藏万贯家财,却貌似贫寒之士,肩挎一条褡裢,手提一把雨伞,轻轻松松地上路了。

果然好计谋!如此行路多日,安然无恙!眼看回家的路越来越宽,故乡越来越近,商人心中好不愉快!

这天中午就到了唐家寺。见是一个平常的小镇,鸡安犬宁人面善,商人便走到一家面馆,叫煮一碗面条来,吃了好赶路。成都担担面闻名遐迩,一碗面条七红八绿,佐料丰足。商人也有些饥渴了,香喷喷地吃了起来。没想到肚子吃饱了,一阵倦意却又涌了上来。

小店生意一般,只有三五食客,倒也不吵闹。于是,商人双手支颊,在桌旁打了一个盹儿。

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他抬头一看,啊,小店内已空无一人,门外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商人揉揉脸颊,突然发现自己的油纸雨伞已不见踪影!一阵冷汗霎时冒了出来――这把伞可就是他的身家性命呀!

但商人沉着冷静,不露声色。他仔细分析:自己装有盘缠散银的褡裢完好无损,说明并非有人专门行窃;他打盹儿的时候,老天偏偏下起了雨,而那些食客则急于出门,一定是其中哪个见他睡着了顺手牵羊就把他的伞取走了。是的,今天只不过碰上个只图自己方便的人,并不是遭遇了抢匪窃贼。

商人将随身零钱清点了一番,沉吟片刻后,便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去做了。

他叫来饭店掌柜的,说自己看中了这个平静安宁的镇子,决定就在这里住下,开个小铺,请帮忙找一间房子。

掌柜的倒也是个和善之人,说你开什么样的铺子,要多大的房子,我帮你找就是。

商人说:“身无长技,只会修伞补帽。小小手艺人,租不起大房子,只是最好能够在交通要道上。”

掌柜的笑道:“当然,修伞补帽当然该在路边。”于是很快帮他找了一处房子。商人便用仅有的钱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

他待人客气,心灵手巧,天亮开门,天黑关门,很是个规矩人的样子。没有过多久,他小小的修伞铺子便受到当地人的好评,人们都愿意把伞拿给他修理,哪怕多走两三里路。商人的修伞铺算是立住了。

谁也不知道这个小小手艺人其实是腰缠万贯的富商。谁也不知道他每天表情谦和的笑脸下,掩藏着一颗紧张焦灼的心。他每时每刻都在等待着一把熟悉的油纸雨伞的出现,但他失望了。经过他的手的各式各样的伞成百上千,唯独没有他等待的那一把。

时间一天天在流逝,商人耐心地等着,但是他的伞还是没有出现。

一天他接手了一把破旧的伞,主人漫不经心道:“能不能修?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伞值不了几个钱,我反倒要花一大笔工钱!”

听了这话,商人心里一动。想到自己的那把雨伞,丢时便只有三成新,用到现在怕也是破破烂烂的了,它现在的主人怕也不愿拿来修了。商人就又动起了脑筋。

第二天,过往行人看到这家修伞铺子打出了一条新鲜的广告:油纸雨伞以旧换新。人们纷纷上前询问这事是不是真的。得到商人肯定的回答以后,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据说这是商人为了拓展生意,广招客人的“让利活动”,还说下一次就轮到布伞以旧换新了,又说商人对收集旧雨伞有兴趣――总而言之,广告效果好极了。不久以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修伞铺子来了一个中年农民,商人一眼就看出他腋下夹着的油纸雨伞,正是他日思夜想、心系魂牵的那把伞。

商人不动声色地收下雨伞,犀利的眼神一瞥,就查看到伞柄完好如初,并无半点撬动过的痕迹。他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自己身上发生了。

他转身挑了铺子里最好的一把伞换给了来客,在来客的感谢声中,徐徐关上了店门。

商人打开伞柄,里面的一层黄蜡依然封得严严实实。撬开黄蜡,商人看到了他的全部珠宝玉器。他瘫坐在地上,半日无语。这天,唐家寺的居民们觉得有点奇怪:自打修伞铺开张以来,没见过这么早关门的。第二天很晚了却还没有开门。一问,才知道人去屋空,这个在此处待了好长时间的外地人已经走了。大家觉得有点奇怪,但也没有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