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桃花的诗词范文
时间:2023-04-08 23:5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赞美桃花的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的家乡是永春,它是山里的一个大县城。这里山清水秀,绿化植物众多,一栋栋楼房鳞次栉比。这里名胜古迹众多,有东关桥、云龙桥、魁星岩等。特产也有四五样以上,如漆篮、纸织画、佛手茶、芦柑……现在,我就带大家去参观北溪的四季。
春天,人们来到北溪最先想到的就是桃花了!放眼望去,一朵朵桃花争鲜斗艳。有的红似火,有的粉如霞,有的白像雪,有的黄似金,有的……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真是五花八门。你见了,一定让你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一闻,香气四溢,我仿佛闻到了花的芬芳和泥土的清香。静下心来一听,你能听见蜜蜂嗡嗡的鸣叫声和游人对桃花的赞美声。我看到这一副好景致,就情不自禁地吟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句。
到了夏天,北溪摇身变成一个避暑胜地。慢慢走进瀑布,喝上几口清凉的泉水,就会让人马上变得心旷神怡,精神振奋,斗志高昂。你也可以在烈日下悠闲地在鱼塘边垂钓,或者在清澈的小溪里与朋友打水仗,与鱼虾一起玩耍。
然而,到了秋天则是另一番景象,硕果累累满枝头。一路上,随处可见金灿灿的芦柑在向我们招手,也可能是在你推我挤地玩碰碰车的游戏吧!果园里头,一个个大而又汁肉饱满的火龙果压弯了枝头。不停地上摇下摆,让人感觉像一个个训练有素的空降兵,随时准备驰骋“疆场”。
冬天到了,北溪却是热闹非凡。傍晚一吃完饭,就可以和亲戚朋友、同事一起悠然自得地坐在一起吃烧烤,顿时让人觉得回到了“石器时代”。
篇2
在我们眼巴巴地期盼绿意时,天气却出现了异常的“倒春寒”现象,无意间,一场春雪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雪,乐坏了孩子们,也喜煞了城市里的大人。盼了整个冬季却不见雪的农民更是把串串笑声撒进了村庄、田间地头。此时,一首《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呈献给孩子们,诵读后,所有赞美春雪的言语都显得乏味了。
第一站――惊蛰
我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了24节气的来历。让孩子们对24节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我在黑板上写出了24节气歌,第一次晨诵的内容确定为24节气歌: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问;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家查看日历,记录下令年24节气的具体日期。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选择了几条有关惊蛰的谚语及韦应物的《关田家》作为诵读内容,使孩子们朦朦胧胧地感悟着农历的踪迹。
正当我们喜度妇女节,诵读《游子吟》的时候,我班同学肖越惊喜地向大家报告:“杏花开了。”我一听,便跑到山上,看着漫山遍野的杏花,真是“一夜春风来,杏花满园开”。回来后,我精心挑选了两首描写杏花的诗供同学们诵读:“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然后布置大家周日和家人一起边观赏杏花,边吟诵诗句。
杏花诗诵后,我们随着春的脚步步入了桃花、梨花诗词的世界,先后诵读了6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两首)《惠崇春江晚景》《千叶桃花》《杂曲歌辞
桃花行》《次韵梨花》和一首宋词《桃夭》。“桃天――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天天,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天天,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当时,我带领同学们经过反复诵读之后,问大家读到“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你想到了我们班的谁?学生听后齐声高喊――潘金子。潘金子担任班长兼大队委,在同学们中威信很高。同学们说完,我赶快亮出了她的照片,大家不约而同地“哇”了起来,接下来,我告诉大家,什么样的女子才是最美丽的,然后,大家齐声把词朗诵给潘金子听。其实,这节晨诵已不仅仅是诵读了,孩子们还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同学们,桃花落了,她把美好的光阴留给了果实,春天也总会过去,但是明年的春天再来时,你们还记得我们此时吟诵过的诗吗?还会记得你们此刻美丽如花吗?唐朝诗人崔护已为我们写好了《题都城南庄》,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二站――春分
我给孩子们讲了有关春分的养生、趣事,并让大家搜集了有关春分的农事、谚语,从而使孩子们了解了今年的20日是春分。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所以叫春分。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在这一站,我们诵读了唐诗《早春》和宋词《丑奴儿》。
第三站――清明
4月4日是清明节,利用一周的时间,我们诵读了两首唐诗、一首宋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汨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四站――谷雨送春归
篇3
关键词:荠菜中日古典诗词
0引言
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范文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朱光潜说:“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中日国古典诗歌中,借荠菜表现了田园情趣、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日本,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很多荠菜诗歌抒发了对女子的思慕之情。本文以中日的吟咏荠菜古典诗词为例进行论述。
1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荠菜
荠菜之名起于唐孙思邈的《千金食治》,在此之前称为荠,明李时珍释其名曰“荠生济济,故谓之荠。”在随后的《尔雅》中又有“其味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春秋时代的乐师师旷亦云:”岁欲甘,甘草先生,荠菜是也。”意思是说荠菜的味道鲜美得为菜中的甘草。唐朝时期,人们吃荠菜已成风尚,每到立春,都要吃以荠菜为馅的饼,同时以荠菜与其他佐料配置的菜肴“春盘”,并作为礼品互相遗赠,长安人乘车骑马带着“春盘”到郊外野游,并进野餐,称为“探春之宴”。
6世纪的《诗经》中就有“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西晋的文学家夏侯湛也有诗赞曰“见芳荠之时生,披畦畴而独繁,钻重冰而挺茂,蒙严霜以发鲜。”唐宋诗词中,也有不少写到荠菜花的作品,如白居易“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李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春风》)。还有“冰消见水多于地,雪荠看山尽入梅”(《早春》),“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的诗句。陆游对荠菜很有感情,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如“雨后初得荠,晨庖有珍烹。”“残雪初消荠满园”。一日,他思念故乡,于是写到“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在《雨霁出游书事》中,他写到“荠花如雪又烂熳,百草红紫那知名。”辛弃疾也对荠菜情有独钟,试看他的《鹧鸪天・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的这首词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交织着两种情趣:一是大自然山水画之美,一是人间田园之美。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春天的美好通常和桃花、李华、杨柳联系在一起。比如刘禹锡的“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东流。”杨万里的“春暖何缘雪压山,香来初认李华繁。”李白的名句“寒雪梅中尽,春从柳上归。”而辛弃疾却选择了很不起眼的荠菜花,“春在溪头荠菜花”似乎说除了荠菜花就没有春天的景象似的。在诗人看来,桃李虽然鲜艳而且备受瞩目,但生命力很脆弱,荠菜花从色彩到形态都不如桃李,但是生命力顽强。再看他的《鹧鸪天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春入平原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闲意态,细生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缟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平原的荠菜花、雨后落下的群鸦,一副多么清新的乡村美景!
2日本古典诗词中的荠菜花
荠菜在日语中叫做“ナズナ”或者“ぺんぺん草”,还有别名“三味草”等,这是由它果实形状得名的。荠菜生长在路边,开白色小花,属于“春七草”之一,所谓“春七草”,是指代表春天的七种植物,它是芹菜、荠菜 繁、鼠曲菜、佛座、芜菁、萝卜这七种植物。日本人在“人日”(正月初七)有喝“七草粥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来源于中国,中国汉代开始就有“人日节”它在魏晋时期开始受到重视。这一天,把这七种菜剁碎后放入粥里叫做“七草粥”,当时认为吃了可治百病。在《源氏物语》的第十九回“浮云”中,有提到吃“七草粥”这个习俗。小林一茶有俳句吟道“不干净的指甲,在荠菜前也感到羞惭呀!”荠菜在人日是吉祥物,指甲沾着荠汁切荠菜,被认为不干净,故对荠菜有羞惭之意。
在《古今和歌集》春上第18、19、20、21、22这五首和歌中都有提到“若菜(新菜)”,这里的若菜指的是“春七菜”,其中包括荠菜,第19首「み山には松の雪だに消えなくに都は野の若菜みけり(春日.上19)这首和歌是无名氏的无题歌,它的意思是:山上的雪还没有融化,城里人就争相去采新菜。第20首「梓弓 押してはるさめ 今日降りぬ 明日さへ降らば 若菜つみてむ(春日.上20)这也是无人氏的无题歌,它的意思是:打开天门看,今天在下雨,明天如果还下雨,一定可以采新菜了吧!我们仿佛看见一位迫切等待采新菜的人。第21首「君がため 春の野にいでて 若菜つむ 我が衣手に 雪は降りつつ(春日.上21/仁和帝)这首仁和帝写的和歌很有名,被收录在《小仓百人一首》中。大意是:为了你,我去郊外采新菜,雪纷纷落在我衣袖上。这首和歌将冬天的白雪和春天嫩绿的野菜美妙地组合在一起,而雪落在袖子上的情趣和第22首纪之写的「春日野の 若菜つみにや 白妙の 袖ふりはへて 人のゆくらむ(春日.上22/纪之)有点相似,第22首和歌写:在下雪的春日里,人们挥着袖子相邀去田野采新菜,雪从袖上飘落,雪白雪白。很美丽、清新的画面。
在松尾芭蕉の『虚栗(1687)中,有「よくれは花く根かな的俳句,季语是荠菜花,汉译“细看墙根下,竟开白色的荠菜花,幽然似奇葩。”俳句体现了作者对荠菜花的喜爱,在墙角跟也能开出惹人喜爱的小百花!这首俳句与白居易的《东墙夜合树去秋为风雨所摧今年花时怅然有感》中的“惆怅去年墙下地,今春唯有荠花开”有相似之处。
3结语
在中日两国,咏花、咏草的诗词成了古典诗歌的一大品类,形成富有民族风味的一大特色。人们对植物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中日两国文化传统的相邻性使中日两国古代诗人在吟咏荠菜这一共同题材时拥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松尾芭蕉.日本古典俳句选[M].林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森夫,陆坚.日本俳句与中国诗歌――关于松尾芭蕉文学比较研究[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3]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 铁军,潘小多,等.日本古典和歌审美新视点――以《小仓百人一首》为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5] 纪贯之,等.古今和歌集[M].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篇4
我们先来赏析一下,这四句诗包含着一前一后两个场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场面。
第一个场面:寻春遇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有那么一回事,就应该承认诗人确实抓住了“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目注神驰、情摇意夺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最动人的一幕,可以激发起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这一点,孟棨的《本事诗》可能正是这样做的,后来的戏曲(如《人面桃花》)则作了更多的发挥。
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却不知何处去,只剩下门前一树桃花仍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含笑的联想,本从“人面桃花相映红”得来。去年今日,伫立桃树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脉脉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旧含笑的桃花除了引动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含有无限怅惘。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尽管这首诗有某种情节性,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带有戏剧性,但它并不是一首叙事诗,而是一首抒情诗。“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但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本事”可能有助于它的广泛流传,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义却在于抒写了某种人生体验,而不在于叙述了一个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读者不见得有过类似《本事诗》中所载的遇合故事,但却可能有过这种人生体验:在偶然、不经意的情况下遇到某种美好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时,却再也不可复得。这也许正是这首诗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之一吧。
这首唐代诗人崔护写的“题都城南庄”诗流传甚广。然而知诗者并非尽知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崔护……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口渴求饮。’女子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睠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墙如故,而已锁扃之,因题诗于左扉曰……”(唐孟棨《本事诗·情感》)。是否真有此“本事”,颇可怀疑。也许竟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演成上述“本事”的。但有两点似可肯定:
一、这诗是有情节性的;二、上述“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是有帮助的。
不过故事中确实饱含着才子佳人的纯真之情,情节曲折神奇,人们称之为“桃花缘”,也称“桃花运”。
崔护是唐德宗贞年间博陵县的一位书生,出身于书香世家,天资纯良,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平日埋头寒窗,极少与人交往,既使偶而偷闲出游,也喜欢独来独往。这一年的清明时节,正逢一个难得的晴朗天气,屋外桃红柳绿、蝶舞蜂飞、清风微拂、春意袭人。午后春日暖照,苦读了一上午的崔护深为春的气息所感染,决心去郊外好好体味一下春的盛情。于是放下书本,兴致勃勃地独自步行出城。一路上杨柳花飞、莺燕啁鸣、暖阳和风、瑞气宜人。苦读不知春已浓的他,顿觉心身清爽。一路漫行,看不尽的红花绿草,春山春水,他恣意享受着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浑然不知道路的远近。不知不觉离城已远,他忽然觉得有些腿酸口渴,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歇歇脚、讨些水喝,以便日落之前赶回城去。这里已是僻野,农家住得极为零落,他举目四眺,望见不远山坳处,一片桃花掩映中露出一角茅屋,于是加快脚步朝山坳走去。临近山脚,在远处能望见的茅屋这时反而全部被桃树遮住,眼前只有一片蔚然的桃林:桃花灼灼,缀满枝桠,微风吹来,清香绕人,让人疑是误入了桃花源中。沿着桃林间的曲径往里走,在一小片空隙中有一竹篱围成的小院,院落简朴雅洁。院中住着茅屋三楹,全用竹板茅草搭成,简陋却整齐异常。崔护心想:“何方高人,隐居在如此别致的地方。”走近柴门,他叩门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一边叫门,他一边猜想,出来开门的必然是一位白发美髯、竹杖芒鞋、相貌清奇、谈吐风雅的老翁。吱呀一声,房门敞开,不料走出的却是一位妙龄少女。少女布衣淡汝,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清雅脱俗的气韵,使崔护甚感惊讶。他再次说明来意,少女明眸凝视,觉得来者并无恶意,就殷勤地将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厨下张罗茶水。崔护打量着四周,只见室内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靠墙放着一排书架,架上置满诗书,桌上笔砚罗列,墙壁正中悬挂着一副对联,联文是:“几多柳絮风翻雪,无数桃花水浸霞。”语句雅致,情趣不俗,绝不同于一般乡野农家的风格。临窗的书桌上正搁着一帧墨渍未干的诗笺,上面写着一首“咏梅”五言绝句:“素艳明寒雪,清香任晓风;可怜浑似我,零落此山中。”诗句一定是这里的主人所书,似乎是在借梅花来感叹自己的坎坷身世,竟是这样充满着萧索与无奈。到底是何等人物隐居在这里?又是何等心情与遭际而衍出如此无奈的文字呢?一连串的问号浮起在崔护脑际,使得他对这桃花环绕的茅舍以及茅舍的主人大感兴趣,一心想要探个究竟。
这时,少女托着茶盘从厨房中出来,她落落大方地走向崔护,见对方正凝视着墙上的对联似乎在品味,她会心地嫣然一笑,轻轻地唤一声:“相公,请用茶。”崔护从思索中转过神来,见少女正向自己走来,粉白透红的脸上秋波盈盈,不施脂粉的打扮,素净的布衣,更加衬托出少女的纯真和灵秀,宛如一朵春风中的桃花,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风采。一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崔护不由得心旌摇曳,险些儿难以自恃。
但毕竟是饱读诗书,通情识礼的书生,崔护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不致于在少女面前失态。他礼貌地接过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故作镇定地表明自己的姓氏和乡里,接着又十分客气地叩问少女的姓氏及家人。少女似乎不愿多提这些,只是淡淡地说:“小字绛娘,随父亲蛰居在此。”并不提及姓氏和家世,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崔护自然也就不便多问了。
然而墙上的联句、桌上的诗句、以及眼前的人物,这一切所透露出来的,都强烈地暗示着这茅舍的主人,必有一番不凡的来历。崔护的心目中形成了一团迷雾,但既然人家不愿多谈,他也就只好搁在一边了。两人在屋中静默了一会儿,崔护将话题转到景物上.他大赞此地景色宜人,犹同仙境,是游春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少女只是听他高谈阔论,含笑颔首似是赞同,却并不说话。说到春天,崔护诗情大发,又对古今著名的游春诗词品评了一番,最后说道:“花开堪摘直须摘,莫待无花空折枝”。说完,他意味深长地望着绛娘,等着她的反应。灵慧的绛娘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面对着这样一位风华正茂、气宇轩昂、又才情逼人的少年郎,又怎不叫她情窦初开的心中春意荡漾呢?但知书识礼的少女怎敢在一个陌生男子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她坐在那里含羞不语,两片红霞染上了面颊,偶尔用含情脉脉的目光向崔护一瞥,一碰到崔护的目光就迅速地收回。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脚尖,益显出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来。面对少女的无措,崔护也不知如何是好,饱读圣贤书的他不可能做出更热烈、更轻浮的举动来。
平时极少接触女孩的崔护自然不甚明白少女的心思,见少女长久不语,还以为自己得罪了她。于是暗暗警惕着自己,不知不觉便在言语上有了一些收敛。那时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一对未婚男女能够端茶递水,独处一室,已属破格之举。在乡村僻野尚且说得过去,若在城里则是大逆不道的了。两颗年轻而挚热的心,在春日午后的暖阳中激荡着,彼此都被对方深深吸引着,然而“发乎情,止乎礼”,两个饱受礼节教育的年轻人并没有再进一步的越轨行为。眼看着太阳已经偏入西边的山坳,崔护只好起身,恳切地道谢后,恋恋不舍地向少女辞别。少女把他送出院门,倚在柴扉上默默地目送着崔护渐渐走远。崔护也不时地回过头来张望,只见桃花一般的少女,映着门前艳丽的桃花,一同在春风中摇荡,心中暗叹:真是一副绝妙的春景图啊!但少女眼中无限的眷恋他却已看不清楚了。
春日里一次偶然的相遇,在崔护和绛娘心中都激起了圈圈爱的涟漪。然而,男女之情,对男性来说是生活中的一些点缀,在女性却是生命的全部。自从崔护离开以后,绛娘对他一直念念不忘,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日夜夜盘桓在她脑海中,让她朝思暮想、魂牵梦萦,但这一切她又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而崔护回到家中,随即就埋头于繁重的功课中,日夜苦读,心思不复他顾;寻春巧遇绛娘一事只能暂搁脑后不敢再去撩起,以免心猿意马而荒废了学业。
时光如流,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晴日,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由地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感情的烈焰在他心中升腾,在无法压抑的冲动中,崔护抱着兴奋急切的心情,一路快行来到城外寻找往日的旧梦。一路上花开如旧,瑞气依然宜人,但这一些景物都已唤不起崔护的兴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灿灿的桃花中的伊人。寻寻觅觅,终于让他找到了去年那幢茅舍,但见一切如故,好像那一次春日艳遇就是发生在昨天。走近院落,里面寂静无声。他隔着竹篱高呼道:“小生踏春路过,想求些水喝!”他重复着去年的语言,期盼着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开门,他唤了几声:“绛娘!绛娘!”除了些许微弱的回音外,并无应答之声。再定睛一看,茅舍门上静静地挂着一把铜锁,宣告着主人已不在此。顿时,崔护觉得如一瓢冷水浇头,火热的心凉了大半。推开柴门,枯坐在院中桃花树下。
缤纷的花瓣落了他一衣襟,仍不见少女归来。又是夕阳西斜的时候了,他讪讪地从窗棂中取出笔墨,怅然地在房门上写下七绝一首,这就是开头提到的那首“题都城南庄”。题罢,他仍觉意犹未尽,沉吟两遍,想改第三句为“人面只今何处去?”转念又想,一首七言绝句中用两个“今”字,不甚妥当,于是仍依原句。再看诗中两次提到“桃花”一词,却并不嫌重复,反而更突出了主题,渲染了气氛。
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来,脑子里不断地问:伊人究竟到哪里去了呢?——扫墓?探亲?郊游?甚至是出嫁了?他想来想去,绛娘的倩影时常萦绕在心头。这样一来,他根本无法用心读书,甚至连茶饭也难以下咽。于是,数日之后,他再度往城南寻访。
这次,他熟练地找到了茅舍,尚未走近,远远地就听到茅舍中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赶到茅舍前高声询问究竟。片刻之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泪眼模糊中,上下打量着崔护问道:“你是崔护吧?”
对老汉知道自己的名姓,崔护有些讶异,他点头称:“晚生是崔护。”老汉一听,悲从中来,哭着说:“你杀了我的女儿啊!”崔护惊诧莫名,急忙询问:“敢请老丈说明原委!”老汉涕泪横流,硬咽地述说道:“爱女绛娘,年方十八,知书达礼,待字闺中,自从去年清明见了你,日夜牵肠挂肚,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她等过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来,总不见你的踪影,她朝思暮想,恍然若失。时过一年,本已将绝望,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痛恨自己错失良机,以为今生不能再见到你,因此不食不语,愁肠百结,竟然一病不起。我已老了,只有这个女儿相依为命,之所以迟迟不嫁,是想找一佳婿,好让我们父女有所依靠。现在绛娘却先我而去了,难道不是你杀了她吗?”听了这番哭诉,崔护仿佛横遭雷击,一时被震得不知所以。萍水相逢,痴心女子竟用情如此之深,怎不让崔护心痛欲碎呢!他呜咽道:“去年路经贵宅,口渴求饮,承蒙小姐赐茶,日前再来寻访不遇,怅然题诗而返,不料竟出这样的变故,绛娘若死,晚生也不愿偷生了!”他边说边奔入内室,抱住断气不久的绛娘声嘶力竭地呼喊:“绛娘慢走一步,崔护随你而来呀!”崔护一边摇晃着绛娘,一边大声哭喊,泪水流满了绛娘的面庞。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苍天,也许是他的真情唤醒了绛娘的心,总之,这时绛娘竟然悠悠地苏醒过来。一开始是呼出一丝绵绵的鼻息,接着双目微启,然后唇角微动,似乎认出了崔护,自己把脸深深埋进崔护的怀里。老汉见了惊喜万分,急忙备好姜汤米浆,慢慢给绛娘灌下。就这样,多情的绛娘居然从黄泉路上又走了回来。
随后,崔护回家把情况禀明父母,父母十分体谅他们的一片真情,于是依礼行聘,择一吉日将绛娘娶进门来。绛娘的父亲也经崔家予以妥善的安置,得以颐养天年。但这父女始终不愿表明自己的姓氏和身世,留下一个难解之谜。也许老汉曾经在朝中为官,因故获罪,于是隐姓埋名,蛰居博陵城南,既然他有所顾忌,崔护一家也就知趣地不去探究。
崔护娶了绛娘这么一位情深意厚、贤淑美慧的娇妻,心中自是美不胜收。绛娘殷勤执家、孝顺公婆、和睦亲邻,夜来红袖添香,为夫伴读,使得崔护心无旁思,专意于功课,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赶会士,获进士及第,外放为官,仕途一帆风顺,官到岭南节度使。在绛娘的佐助下,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后来人们遂将男女情事谓之走桃花运或交桃花运。
为什么把艳遇成为“桃花运”?
篇5
关键词: 散文《春》 朱自清 自然规律 心理感受
散文《春》是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选本都将其选入,多年来也一直是初中语文课本必选的散文示范篇目之一,不知熏陶了多少少人对春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那么,这篇散文究竟魅力何在呢?除了朱自清先生一贯的充满诗意的情趣之外,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呢?其中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即这篇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契合人的心理感受,将客观写照对象融入主观心灵之中,既如实描写了自然之春,又饱含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做到了景、情、理的有机统一,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所以才显得格外动人心魄。
一、拂面怡人的春风
《春》的开篇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话虽然简单,包蕴却并不简单。首先它道出了一个自然现象:当尖厉的西北风悄悄转为轻柔的东风,严寒渐去,草木复苏,也就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所以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东风”的第一条解释就是“春风”。那么,为什么是“东风”而不是南风、西风呢?这可以用周汝昌先生解释宋代词人宋祁《木兰花》的首句“东城渐觉风光好”来作注解。周先生说:“且道词人何以一上来便说东城?……寒神退位,春自东来,故东城得气为先,――正如写梅花,必曰‘南枝’,亦正因它南枝向阳,得气早开;此皆词人诗客,细心敏感,体察物情、含味心境,而后有此诗心诗笔,……古代春游,踏青寻胜,必出东郊,民族的传统认识,从来如此也。”(《唐宋词鉴赏辞典》)故历来写春天多有写“东风”者,中国古典诗词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秦观《满庭芳》写春天的景致是“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辛弃疾著名的《青玉案》第一句说“东风夜放花千树”,用东风催百花来比喻元宵灯会的火树银花,从另一个侧面表示发东风与繁花似锦的春天的关系。所以朱自清先生在《春》中说“东风来了”,后面衔接“春天的脚步近了”,既是北半球季节、气候变化的自然常识,又表现了作者体物之细的敏感。两个“盼望着”的重复,显示了诗人内心对春的渴盼的急切,而春天似乎也知道诗人急迫的心情,体贴而慰藉地先遣温和的东风来报个信,东风和春天似乎是作者盼来的,呼唤来的。所以“春天的脚步近了”这一句话充满了渴盼之后的欣喜之情,有一种温暖的人情味,仿佛作者真的听见了春天越走越近的脚步声,而不仅仅只是一种“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稚嫩可人的春草
当春天真的已经到来,又该向何处去寻找它的踪迹呢?作者的目光首先投向了春天的草。小草得地气之先,最早从冬之枯萎中复苏过来,露出纤纤绿色,因此最能体现早春的景致。唐诗中写早春常写到草,大诗人韩愈有两首写早春的诗都是这样,《春雪》云:“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云:“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后一句尤其为人所称道,可见以写草来写早春完全符合春天随时序一步步发展的自然规律,同时也可看作是一种文人传统。朱自清先生写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这正是草色遥看的情景,仿佛漫山遍野都是一片新绿。而当人与草近距离接触,在上面“坐着,躺着”时,原先眼中大片的绿反而不突出了,人的触觉感受上升了,所以此时说“草软绵绵的”。同样的,这里既是真实的早春图景,又是作者感受到的早春印象。
三、芬芳诱人的春花
紧接着,春天就开始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了。百花齐放的景观当然是对春天最绚烂的注解,即使最不留心的人也可以看到百花争艳的热闹,所谓“春城无处不飞花”(唐・韩愈,《寒食》)。所以文中下一段就开始写春花绽放的情景。桃李争春、红杏闹春是最常见的春花景象,就像石榴花之于初夏、腊梅之于严冬一样,是自然的造化,也造就了这样堪称经典的搭配。古诗有云:“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唐・白居易,《长恨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唐・王维,《桃源行》)“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木兰花》)朱自清先生也很自然地写到桃花、杏花、梨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一般从正常的视觉效果而言,放眼望去,首先看到的是花儿竞放的热闹场面,所以先写整体印象是“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再仔细分辨每一种花的不同,于是有色彩上的分别,“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但作者并没有停留于视觉感受,紧接着又调动其他感官去体验,说“花里带着甜味儿”,这里的“甜味儿”既是嗅觉上的香甜,又是由此而引发的味觉上的刺激,并激发了作者的想象,由花开时的情景联想到果实满枝情景,从而反过来又衬托了这些花给人的美感。这些正面描写之后,再用蜜蜂和蝴蝶的飞舞来侧面烘托花的美,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描写。
当看惯了开得如火如荼的桃、杏、梨之后,人们的视线开始转移,去寻找别有一番情趣的野花,所以先从不同角度写桃花、杏花、梨花,再写不为人注意的野花,完全符合人的欣赏习惯和心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这一句虽然简单易懂,包含的信息量却多,从各个角度写野花的不同情态。“像眼睛”写个体的野花,是凝神观照;“像星星”写群体的野花,散在大片广阔的草地上,就像星星散布在广袤的宇宙中;“还眨呀眨的”既承接前一句“像眼睛”,又承接后一句“像星星”,颇得古诗真髓,而且以动态的“眨呀眨”写静态野花,赋予了野花一种灵动的风韵。杜甫《秋兴八首》之一有诗句云:“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开”既修饰前面的“菊”,有开放之意,又修饰后面的“泪”,有泪花滚滚、珠泪盈盈之意。“系”既修饰前面的“孤舟”,有系住一叶扁舟之意,又修饰后面的“心”,将思念故园的心系住。这种用法历来为诗家和评论家所称道。
四、春催人勤,人春相融
当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都循着步骤一一到来后,已经春满大地,人们蜷缩了一个冬天的筋骨和精气神儿也开始活动和复苏起来了,所以紧接着就开始写人的活动:“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在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最后,用热烈的语言赞美春天:“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第一个比喻着眼于春天的新兴气象,具有无限的生机;第二个比喻着眼于春天的美好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三个比喻着眼于春天的力量,鼓舞人们精神抖擞地生活。三个比喻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赞美春天。但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即以人来比拟春天,而且时序上也丝毫不乱,第一句用充满生命力的娃娃来象征春天的新,这种新既是初春的新喜,又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生;第二句用小姑娘美丽的容颜和勃发的活力来象征春天的繁盛,既是百花盛开、花枝招展的真实图景,又是春天不断向前推进的象征说法,同时一反以花喻人的惯例,以人喻花喻春天,平添一份“反其道而用之”的新奇;第三句用英武健壮的青年来象征春天对人的心灵影响的力量,春天不仅有催生万物的力量,而且用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滋润人们干涸了一个冬天的心灵,使人们生活充满健康的希望。三句之间暗含春天的自然发展阶段,在象征物的选择上也遵循人的自然生长规律,分别写娃娃、小姑娘和青年,看似普通的比喻句,其实也包含着作者一丝不苟的精心锻造。而这种以人喻春天的写法可以说正是客观对象主观化的非常明显的例子。
由此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写春天,是完全遵循着自然规律的一步步发展变化而一一写来的,从草到花,从风到雨,最后写人,同时这种规律又融合在作者一颗细腻体味自然的心灵之中。朱自清的《春》,景、情、理三者交融,让我们读起来字字动人心魄、句句韵味无穷。可以说,《春》既是朱自清先生精心描写的自然之春,又是经过他的心灵投影后折射出的心灵之春,是一曲歌颂人与自然的精美华章。
参考文献:
[1]洪宗礼主编.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
[2]杨春时.审美意识系统.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
[3]张远山.汉语的奇迹.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篇6
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和略读课文《珍珠鸟》。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白鹭》通过对白鹭诗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欣赏和赞美;《落花生》借助花生的特点,抒发了“要做有用的人”的感悟;《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怀旧之情倾注其中;《珍珠鸟》描述了珍珠鸟从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展现了作者与珍珠鸟的美好情谊。
内容
教学要点
字词识写
认识24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30个字,会写25个词语。
比较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并能恰当运用。
语言积累
背诵《白鹭》《蝉》。
体会、积累蕴含作者感情的句子。
阅读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能结合具体语境,初步了解对比的方法在描写事物中的作用。
能总结交流本单元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口头表达
学会合理控制发言时间。
能尊重不同见解,梳理总结大家的意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
书面表达
能仿照课文,写出由某一种事物想到的人。
能把自己心爱之物的样子、来历写清楚,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实践活动
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和同学分享。
1白鹭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4个词语。
2.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4.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鹭、嫌”等6个生字,会写“宜、鹤”等10个字,会写“精巧、配合”等14个词语。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初识白鹭之美
1.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
(1)导入: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进入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本第一单元导语页,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单元导语页上的内容和图片。
课件出示:
(2)引导看图。(预设:图上有一朵盛开的花,它有着金黄的花蕊、洁白的花瓣,露珠在花瓣上摇摇欲坠;空中有展翅飞翔的鸟;能想象到晨曦、微露、田野、清风……)
(3)引读句子: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与花鸟、自然有关,(学生读)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读)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情境导入,初识白鹭之美。
(1)导入:“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自然万物,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都是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文章。我国的文学大师郭沫若先生对白鹭情有独钟,倾心赞美。他是怎样通过文字写出白鹭的美,抒发自己的感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白鹭》。
(2)板书课文题目,指导认识“鹭”。
提示:“鹭”是鸟类的一科,常见的有课文中提到的白鹭、朱鹭、苍鹭等。“鹭”是上声下形的形声字。(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3)课件播放白鹭觅食、栖息、飞翔的视频(视频约两分钟),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交流:你对白鹭有什么印象?通过白鹭联想到了什么?
预设:白鹭雪白的羽毛衬着蓝天碧野,很美。让人联想到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张志和的词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过渡:白鹭在不同文人墨客的笔下各有特点,在杜甫和张志和的诗词中,白鹭是和翠柳、桃花等美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的。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吧!
【设计意图】单元学习伊始,教师引导学生读单元导语,让学生对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进行整体感知,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直观感受白鹭之美,自然而然地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板块二初读课文,感知“白鹭如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自读要求:边读边将课文中的生字和带有生字的词语圈出来,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自读反馈,检查字词。
课件出示:
白鹭精巧色素适宜白鹤嫌弃寻常蓑毛长喙黛色玻璃框嵌入
镜匣绝顶嗜好望哨恩惠清澄铿锵韵律美中不足
(1)学生自由认读词语。
(2)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蓑毛”的“蓑”读suō,“喙”读 huì,“框”读kuànɡ,“嵌”读qiàn,“匣”读 xiá,“嗜好”读shìhào,“澄”“铿锵”都是后鼻音。
(3)学生齐读词语。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在作者眼里,白鹭的形象是怎样的?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勾画出来并相互交流。
课件出示: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精巧”是什么意思?(提示:可以通过近义词替换、拆字相加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引导体会“精巧”是精细巧妙的意思。
(2)从全文充满诗意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眼中,白鹭是一首诗。说说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预设一:从第2~5自然段中,感受到了白鹭的外形美、色彩美。
预设二:从第6~8自然段中,感受到了白鹭在田间“钓鱼”、枝头独立、黄昏时低飞三种不同场景下所表现出的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直接赞美白鹭的关键语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同时落实“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这一学习目标。
板块三再读课文,感受外形美
1.学生快速阅读第2~5自然段,思考:这4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预设:这4个自然段是围绕第2自然段来写的,从“色素的配合”和“身段的大小”两个方面写出了白鹭形象的适宜。
课件出示: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1)提问:“适宜”是什么意思?从课文第1~2自然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体会:句子中的“适宜”指白鹭的颜色配合、身段大小都恰到好处。这句话写出了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2)指导朗读:读好“一切”“适宜”,读出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2.感悟对比,品“身段美”。
课件出示: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1)读句子,思考:作者想表现白鹭的美,为什么还要写白鹤、朱鹭和苍鹭呢?句中“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等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作者是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作对比,用“太大”“嫌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等词语表现出白鹤、朱鹭和苍鹭的不适宜,从而侧面突出白鹭的适宜。
(2)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指名读)
3.感悟排比,品“颜色美”。
(1)教师引导: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写出了白鹭“一切都很适宜”的美?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2)读句子,想象白鹭外形的精巧美,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引导交流:从“雪白”“铁色”“青色”“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中能感受到白鹭“色素的配合”十分适宜;从“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中能感受到白鹭“身段的大小”恰到好处。这是对“适宜”的具体描写。
(3)提问:“一分”“一忽”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蓑毛”“长喙”“素”“黛”?
引导体会:
①两个“一分”和两个“一忽”,在文中都是强调数量极其微小,小到极致。作者用词准确,说明了哪怕色素、身段发生一丁点儿变化,都会影响白鹭的美,凸显白鹭美得精巧、适宜。
②查字典理解“素”“黛”。(“素”的意思是“白”,“黛”的意思是“黑”)
③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蓑毛”“长喙”。
4.对比阅读,体会情感。
(1)教师介绍:“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处描写,是借鉴并化用了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的作品《登徒子好色赋》中的句子。
课件出示: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郭沫若《白鹭》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2)朗读文段,比较并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3)学生交流体会。
预设:运用“增减、长短、素黛、白黑”这几组反义词构成了排比式的语句,使语段整齐匀称,如诗一般。
(4)点拨:作者将对绝代佳人的描写用到白鹭身上,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白鹭的外形之美,以及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赞美白鹭“精巧如诗”。
(1)导读:同学们不仅感受了白鹭精巧的外形美,也体会到了文章表达的精巧。作者用诗意的语言写出了白鹭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老师将课文中的部分语句以诗的形式写了出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教师指导朗读。(配图片和音乐)
(2)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课件出示配文的插图,指名配乐读。师生合作读。试着背诵第1~5自然段。
【设计意图】阅读就是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个环节紧扣“适宜”二字,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抓住“嫌生硬”“太不寻常”等关键词,在对比阅读中体会白鹭的美。同时引入宋玉的赋,让学生通过类比阅读进一步体会白鹭之美,其外形的“适宜”程度无可挑剔,实在精巧如诗。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图画、文字、音乐结合起来感受和体会,通过形式多样的读,体会表达方法,抒感,背诵积累。
板块四学习写字,抄写积累
1.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课件出示:
宜鹤嫌朱嵌框匣哨恩韵
(1)引导观察,说一说:哪些字比较难写?在书写这些字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嫌、嵌、匣”,边写边提示书写要点:
①嫌:左窄右宽,左部“女”的撇点与右部“兼”的撇形成避让。
②嵌:“山”扁小,“甘”上横向左探出,中间是一横,“欠”的捺要舒展。
③匣:三包围结构,注意先写横,再写里面的“甲”,最后写竖折。
(3)学生练写,展评。
(4)学生自主练写其他字。教师边巡视边提示书写要点:
①鹤、韵:左右宽窄相当,“鹤”字第三笔是长撇。
②框:左窄右宽,写时要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是先写横,再写“王”,最后写竖折。
③哨:“肖”上面的部分不要写成“小”。
④恩:上长下短,“因”字不要写成“田”,注意框内的“大”末笔捺变点。
2.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
(2)背诵课文第1~5自然段,并摘抄你喜欢的自然段。
【设计意图】五年级学生识字、写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功底,教学中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生字识记、书写的规律,相互提醒、交流,培养学生自主识写生字的能力与书写的自信心。本文语言优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型范本,学生可以通过摘抄文句积累语言。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
2.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3.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配乐朗读,回味形象美
1.导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第1~5自然段,再次欣赏白鹭的美吧!
2.配乐,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读。
3.过渡:“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作者为什么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第6~11自然段,去感受白鹭的神韵,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美的独特感受吧!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回味白鹭那精巧如诗的外形美,积累语言。提出问题“为什么又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激发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的兴趣。
板块二想象画面,感悟神韵美
1.小组合作,读中想象画面。
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单,学生按要求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课件出示:
小组合作学习单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第6~8自然段,试着读出画面美。
·选择第6~8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发挥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写在教材上每个自然段的末尾。
2.引导交流,说中悟神韵。
(1)比较归纳,取画名: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哪三幅优美的图画?你为每幅图起了什么样的名字?
学生交流预设:白鹭垂钓图、白鹭瞭望图、白鹭起舞图……
(2)描述画面,悟神韵:请你选择第6~8自然段中的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①预设一:学生交流第6自然段的内容,感悟白鹭垂钓时的悠然、宁静。
a.引导学生想象,体会“钓”字的形象传神:白鹭怎样钓鱼?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学生交流预设:一个“钓”字用得极其形象传神。作者用拟人的写法,将捕鱼的白鹭想象成在钓鱼,使白鹭捕食时的悠然自得,与清水田的宁静澄澈浑然一体。
b.提问: “玻璃框”“镜匣”指什么?“嵌”是什么意思?通过这些词语,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
学生交流预设:清澈的水田就像玻璃框,一两只白鹭悠然地站在水田中,望着水田里游动的小鱼。突然,一只白鹭迅速地叼起一条小鱼,一口吞了下去,随后又静静地站立不动。一切都那么安宁,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水田就像透明的镜匣,倒映着白鹭的身影。远远看去,就像一幅水墨画,画中的主角是白鹭,美得让人心旷神怡……
c.指名读:带着这种感受,读出白鹭在水田中“钓鱼”的悠然、宁静之美。
②预设二:学生交流第7自然段的内容,感悟白鹭闲立枝头远眺的独特、悠然。
a.引导想象:白鹭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不是在望哨。“望哨”给人紧张、不安稳的感觉,而白鹭站在树顶时的状态是悠然的。)
b.提问:“嗜好”是什么意思?白鹭的嗜好是什么?从“孤独”“悠然”“嗜好”这些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你能想象白鹭在干什么吗?
学生交流预设:“嗜好”指特殊的爱好。枝头独立是白鹭的嗜好,凸显了白鹭高雅脱俗之美。白鹭站在树顶上,让人感受到孤独也好,悠然也罢,作者的意思是说白鹭优雅矜持,让人产生美的联想和感受。它可能在眺望远方的风景,可能在思念久别的朋友,可能在等待觅食的同伴……总之,它是闲适的、悠然的。
c.指名读,读出白鹭闲立枝头远眺的悠然之美。
③预设三:学生交流第8自然段的内容,感悟白鹭低飞时的清纯、美丽。
a.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在黄昏时的乡村,人们偶见白鹭低飞的画面会是怎样的?他们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预设:黄昏的空中,白鹭翩翩的身影,时而掠过……时而盘旋于……时而飞向……晚归的农民们,放学的孩子们……看到白鹭,它的蓑毛是那样洁白,映着余晖,清纯美丽,宛若仙子,让人感受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意之美。
b.为什么作者说“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怎样理解“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学生交流预设:黄昏的空中白鹭低飞,把人们所向往的安定、纯洁、恬静的境界形象地展现出来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享受,因此作者说这“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清澄”原指水清澈透明,在课文中比喻画面清纯美丽。白鹭在黄昏的空中低飞,这本是乡村偶见的情景,在作者眼里却是“清澄的形象化”,正突出了画面清纯美丽的特点。
c.男女生分读,读出画面的清澄之美。
3.看图练习,背中悟表达。
课件出示第6~8自然段描述的三幅图画及提示词,学生看图朗读或背诵相关文段。
课件出示:
第一幅图——白鹭垂钓图 在清水田里时有站着钓鱼
第二幅图——白鹭瞭望图 晴天的清晨每每站立于小树的绝顶
第三幅图——白鹭起舞图 黄昏的空中偶见低飞
4.小结: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这些本是白鹭的生活习性,然而,作者运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如诗如画般的美丽,表现了白鹭的优雅独特,看到这样的画面就如同在读“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设计意图】白鹭的神韵之美以及“清澄的形象化”等,学生难以感悟。突破难点的方法还是读与想象。通过引导学生品读第6~8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子,反复运用图文对照的方式朗读,想象补白,描述画面,在文字与画面的转换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文章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
板块三读写结合,学习表达美
1.抓关键句,体会情感。
(1)导读:白鹭不仅外形美得如精巧的诗,而且生活的场景也如诗如画。这样美的白鹭激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第9~11自然段。
(2)教师引读“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学生接读后面的文段“白鹭不会唱歌……”。
(3)引导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①快速默读全文,思考:文中哪几个地方写到了作者对白鹭的感受与人们的不同?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读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②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发现白鹭的寻常之美)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作者能欣赏白鹭的独特、悠然之美)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白鹭优美而不张扬,它常见且平凡,孤独而又悠然,它清澄得如诗如画。这句话总结全文,抒发了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与课文开头相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
2.整体回归,学习表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完成课文结构图。
课件出示:
(2)看结构图,回顾全文。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
引导学生总结表达方法:描写了两个方面,三幅画面;运用了对比、比喻、排比等手法;直接抒情;用词精确等。
(3)看结构图,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3.仿写练习,学习表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仿写练习。
题目一: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
题目二: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种小动物,抓住一两个生活场景来写,突出它的特点,抒发自己对它的感情。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当堂训练,以评导写,指导修改,落实一课一得,并初步了解对比手法与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板块四课外拓展,享受阅读美
1.合作读描写白鹭的古诗,享受古诗中的自然美。
(1)过渡:白鹭,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喜爱描写的对象,让我们到古诗中欣赏白鹭的美吧!(老师说上句,同学们接下句)
课件出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2)引导:不光白鹭,自然界中的万物皆有情趣,皆能为我们代言。自由朗读课本第14页的古诗《蝉》,体会诗人的情感。
2.交流知作者,享受课外读物中的情感美。
(1)教师引导:让我们像作者郭沫若一样,做一个热爱生活、细致观察自然的人。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郭沫若的资料。教师相机推荐阅读: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剧本。
(3)小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课外多观察、多阅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美,用本课学到的表达方法写出对美的感受。
【设计意图】拓展读古诗,感受古诗中白鹭的美;推荐阅读,让课内阅读向课外延伸。
【板书设计】
1白鹭
【作业设计】
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白鹭》这篇散文语言凝练含蓄,句句含情,白鹭的外形之美和在不同场景中展现出的美跃然纸上。课文有些语句比较抽象,例如“清澄的形象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等。根据文体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借助关键词句,感受白鹭的形象美。
首先我从整体入手,抓住课文首尾两个关键句,让学生初步感受白鹭的精巧如诗,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然后紧扣“精巧、适宜”,在对比品读中,体会白鹭的外形精巧如诗,在品读排比句的描写中,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接着抓住对“悠然”“清澄”等词语的理解,读出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最后找出文中作者直抒胸臆的三处语句,读出文中之情,体会语言之美。
篇7
摘要:针对当前诗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意象捕捉法,旨在拯救诗歌的衰亡局面和恢复古诗的文学地位。文中首先分析什么是意象/意象捕捉,接着详细论述意象在古诗教学中的三个作用。为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意象古诗教学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集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nbsp;——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8
关键词:意象古诗教学作用
诗歌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尤其是古诗取得的成绩,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有重要的影响。然而,诗歌走到今天呈下坡趋势,不能不令人担忧,看看现当代诗,数量是不少,而质量和读者量却远远不如过去。人们非但对自己的幼稚做法不为耻,反而对古诗采取冷漠的态度,说长道短,妄加评论。对于这点,又以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表现最为突出。在古诗教学时,有的青年教师头疼不好教,而大部分学生则干脆认为,社会都进步了,还要去.学那些陈旧的“之乎者也”有什么用?况且听不懂。
学古诗有没有用?回答是肯定的。它不仅仅在文化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先进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政治经济的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写照。那么,古诗在他们之间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至于会出现上述问题,涉及到态度和能力因素。应该指出并非所有当代青年教师和学生都是这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大多数受这个新社会的影响,对古诗写作背景及旧社会知之甚少,换句话说,古文根基不扎实,难教难学是可理解的。
既然是能力问题,我们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关键态度是否正确,如果端正了教与学的态度,并正确掌握教与学的方法,那么,问题也就不攻自破。据此,我们提倡古诗教学中的意象捕捉法。
阐释:意象/意象捕捉法
中国人重意境,西方则强调意象。我们之所以选用:“意象/意象捕捉”概念,因为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里为了教学创新,换一个角度,侧重诗歌中的意象教学。
“意象”最早见于20世纪初形成的西方意象主义。意象派认为,“意象”既是被感知的客体,也是诗人对它的体念;二者再由准确的不加修饰的词语表达出来。作为思想内容的载体,词语本身意义莫大于此。诗歌“只不过是词语镶嵌的图案。”(休姆语)换句话说,庞德在给意象下的定义是:“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的东西。”
简言之,“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意象有着可变的意义,象代数中的符号a,b,x。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及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我们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由颜色深浅、虚实、远进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路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两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扬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前一首,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的把握意象基础上,及诗人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后一首,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诉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因此,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个年龄特征,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必要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组织成的静态画面.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诗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五个虚词:“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副副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渐,俯仰,动静结合,有力的推动这些画面加速运动,然而,《登高》基于没有虚词,抬头是“风急天高”。俯仰是“渚青沙白”,全诗主要依靠画面与画面平行、对照、引申、补足等方面来实现对列。”“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外。每上句与下句转关接缝,皆机窍所在也。”(《艺概》刘熙载引论)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只是目的。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李白《子夜吴歌四首》
李太白《子夜吴歌》,本闺情语,而翼罢征。诗人的意旨是希望朝廷能体贴征伐给唐朝广大人民造成的痛苦不幸,早日结束不义战争。诗歌一开始就以月起兴。明月和下面的“秋风”在古诗中都是浸透离情绪的意象。次句描写千家万户捣衣哦之事。诗人的眼中景,耳中声,无不是长安百姓对征战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总之,诗歌意象的有机结合构成明净凄清的景象,撩人愁绪的氛围,哀怨动人的形象,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佣说诗》)托物言志,含蓄蕴籍,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审美特征。“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言有尽而意不穷者,天下至言也。”(苏轼语)韩愈《咏雪赠张籍》中的“穿细时双透,乘危忽半摧”二句描写了下雪时雪花的特性:无处不到,能从两面穿到洗缝,拼命高攀而半途坍塌。诗人观察落雨细致精确,描写形象生动,如在眼前。字面上似精工写雪,实际上含有更深层的意象,那便是对社会上那些善于钻营、拼命高攀的势利小人的嘲讽,活画出他们的嘴脸。诗人的这层意思深藏在模写雪的“象”之下的,于是这个“象”便不仅仅只是雪之景象了,而且是势力小人钻营攀附之象。此外还有,温庭筠“鸡升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等。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诗歌具有形象性,一首好的诗歌离不开形象的塑造,优秀古诗更是如此。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应根据诗歌中的意象,在我们头脑中再现作者诗中所要表达出来的形象。那么,如何再塑诗歌的形象呢?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1.比兴法的运用。先言他物,以引起歌咏之词,这是中国古诗词的传统方法。从《诗经》到近代,例字可以说不胜枚举。而杜甫堪称这方面的楷模。他借物写人的诗不在少数,作于晚年的《古柏行》就是交口称赞的名篇。这种写法一般是先扬后抑,先极言其美,再笔锋一转言其不幸之遭遇,形成一个鲜明对照,使读者在这种不平衡的场景和情感转换中产生一种特有的审美心理和感受,激越一种感情的震荡,使人久久难以忘怀,沉浸在与艺术回味之中,达到抒发愤懑、陶冶性情的目的。最易见的,是比拟性语言的运用。“樱桃小嘴糯米牙”(李季)"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只是取其鲜明的色彩进行比较,尚以为嘴巴小得像樱桃,人的面庞跟桃花一样红,那将是多么可怕!比拟当然要求贴切,贴切才能容易为人领会;比拟要求新奇,新奇才能产生突发意外的刺激力。
2.语法的变格。变格是对常格而言。人们在诗歌的创作与欣赏中会时时发现,诗歌中的语法是很难用常格来苛求的。变格中有省略、倒装、脱节等等,究极变幻。
云想衣裳花相容,春风拂褴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李白《清平调三首》其一
雪莱说:“诗的语言的基础是比喻性,诗的语言揭示的是还没有任何人觉察的事物的关系,并使其为人永远不忘。”诗人用无可挑剔的自然美的属性意象:飘渺的云、国色天香的花去比那具有人间难以企及杨贵妃,为了给人民留以想象的余地,于是才用倒装法。杜甫的《晴》诗中;“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这一倒装,是先突出视觉所见彩色,在句中却是对草、云的形容。倒装句简单说来是如何安排字句问题,贺拉斯说过:“在安排字句的时候,要考究,要小心,如果安排得巧妙,家喻户晓的字,就会取得新义,表达就能尽善尽美。”
我们认为,在古诗教学中,正确掌握并灵活运用意象捕捉法,对于恢复文言教学的应有地位,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得意义。笔者期望,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能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应用于教学。
参考文献:
[1]《唐诗艺术技巧分类辞典》宗绪连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园林;花木;花木文化;花木特征;植物配置
园林作为休憩和赏景的场所,在人们休闲娱乐和审美情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中国的园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当今的园林建设中,传承中国的园林文化,并使其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是我们园林设计者应当承担的责任。花木是建园的基础,是园林的灵魂,园林设计必须发挥花木在园林中优化环境和美化环境中的作用。这就需要了解花木文化和花木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将这种关系运用到园林植物配置中,既达到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又达到它的艺术性,营造园林的优雅环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1.花木在园林中的作用
园林就是人们利用改造天然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植和建筑布局,形成供人们观赏、游憩和居住的环境。也就是说,园林是人对自然界改造的结果,是人类营造的自然环境。而山水、花木和建筑,三者相互依赖、相互补充,构成园林的3大要素。其中花木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园林中如同画龙点睛之笔。据说,汉武帝在修上林苑时,群臣曾自各方献名果异卉3000余种。可见,园林的营造离不开花木的种植,也可换句话说:造园就是以种植花木而起家,以花木为基础。有了花木,园林才舒适宜人、惟妙惟肖。
1.1美化环境作用
按照美化环境的需要,园林中的山水、建筑和花木,要相互搭配、融为一体。而花木的作用,就是把山水和建筑联系起来,达到装点山水、衬托建筑的目的。园林的美化,就是借助花木的颜色、形态、气味等,呈现给人们美景。正如杨鸿勋在《江南园林论》中所提出,园林花木具有九大造园功能:“隐蔽园墙,拓展空间;笼罩景象,成荫投影;分隔联系,含蓄景深;装点山水,衬托建筑;陈列鉴赏,景象点题;渲染色彩,突出季相;表现风雨,借听天籁;散布芬芳,招蜂引蝶;根叶花果,四时清供”。这是对花木美化环境作用比较全面的概括。
1.1.1视觉景观。花木的色彩和形态为人们提供视觉美感,人们对色彩的需求不是单调的。花木色彩的多样性,恰恰满足了人们对色彩的需要。绿色是生命之色,它有益于人们开阔视野;红色是热烈之色,它使人们感情奔放;白色是纯洁的象征,给人以淡雅和清新的感觉;紫色是神秘的色彩,给人高雅的感觉。另外,花木的姿态参与园林视觉景观的形成,为人们提供形态美感。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这种特性显得大巧若拙。柳以柔为美,微风拂来,垂柳依依,“轻盈袅袅占年华,舞榭妆台处处遮”。总之,花木的色彩和形态,为人们提供了视觉美感。
1.1.2听觉、嗅觉等景观。花木不单是一种视觉艺术,而且还涉及到听觉、嗅觉等感观。例如,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留听阁”,可领略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情,也体现了荷叶“听雨”的功能;“听雨轩”取“雨打芭蕉淅沥沥”之意,是借雨打芭蕉而产生的声响效果来渲染雨景气氛。花木的香味沁人心脾,令人身心爽朗。将花香用于园林造景,更可以悦性怡情,倍增游兴。例如苏州园林留园中的“闻木樨香”,拙政园中的“雪香云蔚”和“远香益清”(远香堂)等景观,无非都是借桂花、梅花、荷花等的香气袭人而得名的,从而吸引游人前来分享花木的芳香。
1.2优化环境作用
花木在园林中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意义,还具有优化环境的作用。花木在净化空气、改善小环境的气候、净化水源等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1.2.1花木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大气的污染表现在气体灰尘增加上,随之而来的是细菌的繁殖。而花木正是通过滞留、吸附、过滤灰尘,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凡是有花木的地方,气体中的尘埃量可减少56.7%,使霉和细菌减少50%。郁郁丛生的花木之所以能给人带来空气清新、环境宜人的感觉,是花木净化空气作用的体现。
1.2.2花木有改善小环境气候的作用。人们的生存环境,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工业大气的排放导致温室效应,为了缓解,则需要借助植物的力量。花木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种植花木,可以使气温降低3-5%,可以使空气的湿度提高10%-20%。在炎炎盛夏,凡是花木繁茂之处,都会为我们带来清爽宜人的感觉。
1.2.3花木有净化水源的作用。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存环境需要优质的水源。工业废水的排放,使我们生活用水的质量下降。治理水污染,净化水源,除了遏制污水的排放之外,就是借助于花木。许多花木是通过吸收水中有害物质来净化水源的。有些花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这样污染物质就作为营养成分储藏到植物体内,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和改善。
2.花木文化与花木特征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外部事物认识的成果。花木文化就是人对花木认识的成果。花木文化的形成,需要人们认识花木的特征,并对其产生美的感受。研究花木文化,了解花木特征,才能实现对园林植物的最佳配置。
2.1花木文化
所谓花木文化,就是花木在发展过程中,与其它文化门类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融合,形成与花木关联而又独立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信息的总和。花木文化,是人们在对花木的本质与特征的认识以及人们对自身美好愿望的表达中产生的。自然界为我们提供了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植物,这些植物成为我们欣赏的对象,也成为构建花木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说花木文化是美丽的花朵,而花木则是支持花朵生长的水分和营养。此外,人们对情感的抒发和对理想的追求,往往是借助于花木来实现的。比如,我们经常说,“姑娘像绽放的花朵,美丽动人”;“英雄如挺拔的松柏,意志坚强”,这实际上都是通过花木来表达人的思想和愿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花木文化,可见,花木文化是人和花木相结合的产物。
花木文化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文学艺术是其中一种。我国的古诗充满了对花木的赞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是对柳树的赞美,把柳比作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美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满地黄花堆积”等,这些诗句都是通过描写的特征,来表达诗人的情感。除了诗句外,还有许多成语,如““胸有成竹”、“出水芙蓉”、“人面桃花”等都是借助花木达到对人的姿态和品质的赞誉。民俗节日和生活习惯,也是花木文化的表现形式。“母亲节”往往和康乃馨相联系,为了表达母爱,人们将康乃馨献给伟大的母亲;“情人节”和婚礼仪式总是和玫瑰、百合相伴随,情侣和爱人之间,用这些花卉来表达爱的热烈和永恒的感情;赠送老人牡丹或翠柏,以表达健康长寿的祝福;在外交活动中,常以橄榄表达和平的愿望。这些都是最为常见的花木文化表现形式。
2.2花木特征决定花木文化
花木文化所表达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更多的是花木本身令人惊奇的造化。花木文化是以对花木特征的认识为基础的,当然在花木文化中也渗透了人的许多情感。松、竹、梅谓之“岁寒三友”。因为人们把这3种植物视作具有共同的品格。松苍劲古雅,不畏霜雪风寒的恶劣环境,能在严寒中挺立于高山之巅,具有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品格。因此在园林中常用于烈士陵园,纪念革命先烈。竹是中国文人最喜爱的植物,它被视作最有气节的君子。难怪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梅更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诗词中用“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来赞赏梅花不畏的独特气质、虚心奉献的精神以及象征其坚贞不屈的品格。
梅、兰、竹、菊号称“四君子”。“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得,不趋炎热。合而观之,有一共同点,都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于是,它们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现清高拔俗的情趣、正直的气节、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思想感情。其中,兰被认为最雅,绿叶幽茂、柔条独秀,无娇柔之态,无媚俗之意,香最纯正、幽香清远、馥郁袭衣,堪称清香淡雅。耐寒霜,晚秋独吐幽芳,赞赏不畏风霜恶劣环境的君子品格。
另外,莲花被誉为品德的高尚。“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出了莲花的高洁,体现了有道德的人是十分可贵的。“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表现出作者清新素雅的居住环境,突出了其高洁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景象,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正是因为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像人形的臃肿的根,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才使得鲁迅留恋在百草园中自由快乐的童年;正是因为白杨树的伟岸,参天耸立,不折不挠,人们才高度赞美白杨树平凡的形象,歌颂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正是因为凤仙花的美丽和迷人的香气,才使得泰戈尔在诗中写到“这是三月的明月之夜,风仙花的芳香在空气中弥漫,我的长笛被丢弃在地上,你的花环还没有编完”。这样美丽的诗句。总之,花木文化反映了植物特征。
3.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以上的论述表明,花木文化是人们在认识花木中逐渐形成的,又对园林的植物配置发挥了引导作用。我们所进行的园林植物配置,就是把花木文化应用到建园中。如何使花木文化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得到充分体现,实现植物配置的合理与审美需要,就要遵循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在园林设计中,对于植物的配置,应当做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既要使植物适应生态环境,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植物的意境美。
3.1科学性原则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是园林植物配置科学性的基础。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不同,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空气等都有特殊的要求,群体中还涉及各种植物相互关系,这就要营造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因此,如果要对风景林进行改造,必须尊重土壤的理化性质。在城市土壤中,多砖砾瓦块、钢筋水泥、石灰,一方面要选择对这种土壤抗性强的树种,另一方面要研究如何改良这种土壤。由于城市土壤密实度很高,土壤中缺乏空气,很多植物的须根扎不下去,就从铺装、砖缝中钻了出来。因此,在这种条件下,土壤中如果没有一点砖砾瓦块,对根系的生长并不利,但是过多的砖砾瓦块又导致灌溉水的流失。研究表明:土壤中砖砾瓦块的含量在20%-30%比较合适。又如,城市中高层建筑林立,由于冬夏太阳的高度不同,一天当中从早到晚的光照强度和四季的光照强度不同,因此建筑四周阴影里的光照情况不同,只有了解了这些地点的光照情况,以及需要栽植在阴影里的植物所需光度,才能事先判断该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长发育。
3.2艺术性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艺术性,就是把形式美的法则应用到植物配置之中,以便给人们提供美的享受。这就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3.2.1整齐一律与多样统一的原则。植物配置时,树的形态、颜色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但如果平铺直叙,又会单调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如街道绿带中的行道树,用等距离配植同种、同龄乔木树种,或在乔木下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这种精确的重复最具统一感。
3.2.2对比与调和的原则。植物配置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分为形态的对比和色彩的对比。如南京中山陵两侧用高大的雪松与雄伟庄严的陵墓相协调,又如绿篱中紫叶小檗与金叶女贞的搭配,色彩对比强烈,呈现跳跃新鲜的效果。
3.2.3对称与均衡的原则。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按均衡的原则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色彩浓重、体量庞大、数量繁多、质地粗厚、枝叶茂密的植物,给人以沉重的感觉。相反,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简少、质地细柔、枝叶稀疏的植物,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如一条蜿蜒曲折的园路两旁,在路右侧若种植1棵高大的雪松,则邻近的左侧须植以数量较多,单株体量较小,成丛的花灌木,以求均衡。
3.2.4韵律和节奏的原则。在植物配置中,要掌握有规律的变化原则。无论是植物的颜色还是形态,以大体等距离的时间或空间重复出现,都会产生节奏。而韵律又表现出一种特有的韵味和情趣。如相隔50m或100m就配植1棵高大的行道树,人们在沿径游赏时,就会有韵律感的变化。
3.2.5比例与尺度的原则。世界上事物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关于事物形体的比例也是多样的。人们最常见的一种恰当的比例关系,就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黄金分割”(0.618:1)。德国数学家阿道夫・蔡辛曾断言:宇宙之万物,不论是树木花草,还是飞禽走兽,凡是符合黄金律的总是最美的形体。在植物配置中,必须处理好植物距离的比例关系,使之尽可能地符合黄金分割律,这样才能让人感到植物之间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