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范文
时间:2023-03-16 06:0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鲁迅作品中的人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为我国现代化小说的鼻祖,鲁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许多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在将当时人们思想劣根性充分揭示出来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底层人民痛苦生活及悲惨命运的同情,并通过采用讽刺的手法对落后、腐朽社会进行了犀利批判。在小说中,人物形象为一项最为重要的因素,鲁迅在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国,就尤为用心,祥林嫂、阿Q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体现了重大的、具有实质性的社会意义。鲁迅作品及其塑造的人物形象之所有具有普遍性与可读性,并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而给人以沉思,主要在于鲁迅具有的非凡艺术功底及深刻的思想。
1.鲁迅作品人物具有的特征
1.1现实性
鲁迅作品中的人物是对立于整个社会而存在的,这些人大多是接受过西方启蒙主义思想,对独立人格展开追求,并对当时社会持以批判态度的知识分子,例如狂人、夏瑜、吕纬甫等一类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者。这群人衡量中国社会的标准为人文主义价值观,因而否定中国传统的愚昧思想。在当时社会,这群人为极少数人,他们批判传统的文化,因而在所谓正统的人群严重,他们是异端,是可恨又可怜的存在。这群叛逆者在于社会抗争的过程中,均与失败告终。
在鲁迅作品中,最为深刻的人物形象便是《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了。狂人作为象征意象,将思想先觉者与当时社会的对立面生动、形象地进行了概况与体现。其中,狂人从发病直至痊愈前这一系列过程,便是现代知识分子对封建社会及文化的反思,直至批判的真实写照。狂人突然发疯预示着知识分子思想的觉醒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他们发现广大中国人正处于非人的社会及状态中而不自知,人生存的权利及尊严从未有过。其中,“吃人”一词不但与精神病人的思维相符,同时也将中国封建文化的本质贴切地揭示出来。狂人这一意象及狂人与社会的冲突尤为精彩,将鲁迅作为先觉者与批判者的痛苦体验深刻地反映出来。在“医生”与“大哥”等周围人的压力下,狂人从与社会环境对立面转变为了发疯之前的状态,并同所有从前的读书人无二,候补做官去了,这个结局不但是极大的讽刺,同时暗示中国传统社会力量的强大[1]。
1.2复杂性
鲁迅作品的悲剧性,是寻常人世所包含的一种悲剧意味,与超自然力量或偶然事件造成的悲剧相比,其作品体现的悲剧以为更平常,且更令人压抑。因此,鲁迅小说中的悲剧美感不带有崇高的色彩,是一种人生况味,在作品中则以沉郁的氛围表现出来。正式因为鲁迅对人生的悲剧有着自身独特的认识与感受,因而在作品中渲染出了浓郁的悲剧气氛。
鲁迅既是富有悲剧体验的思想家,更是一位讽刺大家,他的作品中无一不透露出讽刺才能及幽默气质。鲁迅小说富含的戏剧性主要有以下两种形态,一种是《风波》、《高老夫子》等单纯形式出现的喜剧,另一种便是《阿Q正传》、《孔乙己》等将悲剧情愫隐含在喜剧之中的形式。在《风波》、《高老夫子》等这类作品中,均是采用单纯的讽刺语态对其中人物及行为进行叙述,由于人物不具备有价值的内在精神,因而使得作者对其持蔑视的态度;而由于人物的外在形式与其内在的本质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从而形成了讽刺。
1.3批判性
鲁迅笔下的人物形象凝聚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现,寄托了当时叛逆知识分子的理想,也包含了鲁迅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悲观情绪。这种悲观并不是负面价值情绪,这种悲观的产生在于热切的期待,只有对人类具有真挚的爱意,并有着热切希望心灵的人,方能在经过深刻认识后产生出悲观的情绪。而鲁迅的悲观则来自于他的清醒,也使得他采取了韧性的战斗这一最为现实的态度。
鲁迅作品中的批判对象多为位于统治阶级地位的人群,如《狂人日记》中的大哥,《离婚》中的七大人等统治阶级政治上的代表;《风波》中的赵七爷,《肥皂》中的四铭等统治阶级文化上的代表;以及赵太爷、赵贵翁等统治阶级经济上的代表。这部分人虽然是少数,且不是主要角色,但都刻画得非常有特征,均代表着当时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例如《祝福》中的鲁四爷,尽管出场次数极少,但作者通过几句话便将这个人物冷酷、自私、守旧的形象充分展现出来。鲁迅在对这类人物进行刻画时,并不会将自己的憎恶公开表现出来,也不会渲染丑化,而是通过白描的手法,将对这一类居于社会上层,却毫无人性人物的蔑视情感生动传达出来。鲁迅通对这类人物形象进行塑造,从而对封建道德存在的虚伪及腐朽进行深刻批判。
2.鲁迅作品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探析
2.1艺术的集中与概括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过程中,鲁迅除了将人物放在大的环境中,注重其他人物陪衬外,还尤为善于塑造鲜活逼真、立体感强的人物。首先,鲁迅采用将各种人物特征合成一个的办法,艺术集中并概括现实生活中的原型,赋予人物典型性。例如阿Q这个角色,身份不同的人均能在他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让这一形象在广大读者心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次,鲁迅在其作品中对人物灵魂的显示非常注重,因而他在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通常采用白描、“画眼睛”的方式来将人物的特点以极为省俭的方式刻画出来,例如《故乡》中关于闰土的形象,少年的闰土是一个“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的活泼可爱的形象;到了成年,则成了“眼睛肿得通红……头上一顶破毡帽,手里捏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象是松树皮了”的形象。鲁迅通过对闰土前后对照形象的生动描写,将人物不幸的生活与命运简洁却有深刻地刻画出来,对心灵产生了深深的触动,具有含蓄感。
2.2采用白描、“画眼睛”的塑造方式
鲁迅先生曾说过,“画的眼睛”为省俭画出人的特点的最好方式,他的众多小说中就非常好的证实了“画人”“点睛”均与情感相连的艺术特点。鲁迅采用眼睛描写在内的艺术手法,塑造了大量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鲁迅先生“画眼睛”的手法高超,风格质朴淡雅,文笔简练。鲁迅在以下几个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比较突出。
(1)通过“眼睛”描写“眼睛”,对人物心理状态进行刻画
鲁迅在《狂人日记》一文中,通过狂人这一觉醒的反封建勇士“眼睛”,画出了赵贵翁这一封建势力形象代表们的“眼睛”:这些人有着 “似乎怕我,似乎又想害我”的“怪眼色”;有的是“满眼凶光的鬼眼光”等等。作者从双方对立关系入手,将狂人受到迫害而愤懑的心理细致入微地刻画出来。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狂人用他那双具有极高警觉性的眼睛对一切眼光进行敏锐捕捉。同时,这些眼神、眼光又将赵贵翁一类封建势力的矛盾、恐怖、仇恨等吃人的心理及丑态真实地展现出来。鲁迅先生采用犀利的艺术手段,将“吃人的人”与“被人吃的人”的对立阵线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2)透过人物的“眼睛”,将国民的灵魂体现出来
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对人物的描写时,也曾要想通过人物的“眼睛”来体现出人们的灵魂,并且效果比较理想。在鲁迅生活的时代中,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的描写,来体现出当时社会环境下沉默的国民的灵魂,其主要目的是揭示当时人们生活的环境,体现贫穷人们的病苦生活,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以及对这些贫苦人民的救治,进而寻求医治的措施和对策。例如在《阿Q正传》中,当阿Q去法场的路上,看着围观凑热闹的人们,联想到之前一只饿狼盯着他,并想要吃他的情景,对那种“眼睛”无法忘却。作品中对狼的眼睛的描写是又凶又怯,像两颗鬼火,穿透了他的皮肉。这回他看到的是更加可怕的眼睛,又钝又锋利,不仅穿透他的皮肉,甚至穿透了他的灵魂。阿Q在这些“眼睛”的注视和恐惧中死去。通过对看客们的“眼睛”的描写,体现出当时人们的冷漠无情,精神麻木,同时也体现出尚未觉醒的民众的灵魂。
3.结语
综上所述,鲁迅在刻画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并不以人自身的拷问为目的,而是将对于人自身以及社会的反抗作为最终的目标。在形象塑造过程中,鲁迅先生通过艺术的集中与概括,白描、画眼睛等方式,将人物放入大的环境中,从而将其社会性充分展示出来,并用配角来将主要人物的悲剧生活及命运烘托出来,从而达到人物形象逼真性与深刻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蒋锋锋.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0,12(36):305-308.
[2]汪延霞.鲁迅与白先勇小说人物形象比较论[J].岱宗学刊,2010,14(01):103-105.
篇2
【关键词】鲁迅作品;语言;艺术
一、鲁迅作品语言简洁易懂
关于鲁迅作品,很多人觉得难懂,里面有太多的难字、生僻字,甚至还有古文结合。其实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要是能够真正去体会鲁迅文中的意境,则是收获无穷。作为中国中国文学界极具国学修养的作家,鲁迅先生对文字的使用非常独到,其敏感度也是常人所无法比拟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字,都能够应用的非常巧妙。鲁迅是中国白话文小说开创者,他的文笔都是以生活为主。平淡而不平庸,每一个词语之中,都深深隐藏着情感寄托。
1.选择生活语言
不管是在《故乡》之中,还是在《阿Q正传》之中,鲁迅先生都从一而终,使用简单的生活语言,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用最简单的语言进行描写。从生活之中,贴合每一个人物形象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等。放纵的农村妇女形象,以及学生形象,不同的人物,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描写。贴近生活的描写方式,更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对其中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得不说,鲁迅先生的每一个字,都可以达到字斟句酌的状态。看似很平常的字眼,竟然找不到任何一个词语来替换,除了鲁迅先生的用字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字可以代替原来所产生的效果、描写的状况。
2.独具匠心的写作方式
鲁迅先生有很多文章独具匠心,所有的语言都应用的很巧妙,正是鲁迅语言艺术的之处。比如在《阿Q正传》之中,一些很经典的引用,将中国古典名著之中的精髓进行结合,非常符合作品需求。但是,这些很可能是读者阅读小说的阻碍。对此,教育者们一定要清楚,这些具有深厚学识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往往都是引经据典,把一种很巧妙的语言进行应用。想要让他们以后人的阅读方式来写作往往是不现实的,如果将作品文字进行更改,那也是读者的一大损失,失去了作品原本所呈现的意境。因此,教师在教学之时,也应该针对一些经典而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剖析。加以正确诠释,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所表达的真正内涵。
3.故事情节具有吸引力
很多人不知道鲁迅先生的作品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不仅是反应了一个时代的生活背景,其中的故事情节,也是很多人选择鲁迅作品的主要原因之一。用简洁的语言,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也是鲁迅作品语言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艺术来源于生活,鲁迅就是把这种文学艺术和生活艺术相结合,诠释的如此淋漓尽致。
4.教育意义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在中学生课本上,鲁迅先生的作品很多,可见鲁迅作品也很有教育意义。能够作为教科书内容,可见鲁迅作品之中,不仅是有文学意义,对后世的教育意义也是不可小觑的。简洁的语言,将一个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生活的真实情况,用另外一种方式阐述。鲁迅语言艺术,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教育意义的衬托,才会显得如此具有现实意义。在作品之中,也有很多字眼不是常用字,但是也很大幅度上丰富了大家的知识面。由学生自己去揣摩,更可以增加学生对文学的兴趣。越是细细品味,越是能够感觉此字用在此处最为贴切,这样反复品味鲁迅作品,对于提升文学修养与见识,都是一个很好的跨越。里面的句式应用非常恰当,每一个词语都恰如其分,如此优秀的文章,绝对是学生打下基础最好的选择。
二、语言之美充分展现
鲁迅作品的语言使用很有艺术感,往往很多人感觉这样的语言会存在陌生感,也有些许隔膜。很多经典的段落,如若能够细细揣摩,里面的语言之美,会给人展现一种语言内涵,这种文学的力量,存在引人探索与深入的魅力。每一句语言之中,都雨涵着独特的美感,措辞用句,段落参差,成为一种独特的美态。很多刚开始接触中文的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作品既爱又恨。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作用之下,能够感应到与众不同的文学魅力。
1.语言形象
在鲁迅作品之中,语言艺术之美能够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虽然对肖像描写寥寥数语,却是将最形象的画面展露无遗。其中的人物形象,能够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于心中。从鲁迅文中,诸如此类的画面也有很多。比如《少年闰土》之中,对宏儿的出场,鲁迅用“飞”,很形象的把一个活动、灵动的少年描述的淋漓尽致。纵使简单一字,却以盖过千言万语的叙述。对这些词语的讲述,可以给人非凡的故事体验。不仅能够感受小说作品的优美语言,更是可以欣赏这些形象的故事情节,别有一番独特之感,也是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享受。
2.情感蕴含丰富
不论是小说,还是诗作,都是要有属于它的灵魂,才会有真正的意境。鲁迅作品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艺术,语言的优美固然是一个重要基础,但是它的情感与灵魂寄托,更是鲁迅作品的精髓所在。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鲁迅拖入的情感,如此深邃,对于真善美生活的向往。从语言之中,将感情一点点渗透,为作品赋予了新鲜感与引人深究的诱惑。从一件小事中,可以看到影响深远,而这就是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将一个社会背景之下,一代人的理想很形象的寄托于作品之中,这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艺术杰作。
3.如沐春风的语言结构
为什么鲁迅的作品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让无数人竞折腰。那就不得不说里面的语言之美,语言结构蕴含的美感。每一部作品阅读起来,都有如沐春风之感,甚至风趣、幽默,给人感觉很轻松。这点是很多人看小说的要求,生硬的词语,会让读者感觉枯燥。鲁迅作品语言之美,也很好的体现于语言应用与结构之上。读者能够更加形象感受小说世界的意境,纵使不是文学大家,依然能够体验鲁迅作品的内涵。
三、语言韵味十足
鲁迅作品将精神世界的充实,完美赋予文字之中。对每一个形象与景物描写,都能够尽善尽美,极尽魅力。应用一些独具风格的表达方式,很多人感觉这样的语言有悖常理,无法接受。其实只要能够对语言进行剖析,加上环境描写,不难理解小说呈现的意境。在一些片段之中,可以用风趣、极致的言辞,将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完美的衬托于读者面前。
每一个词语都富有鲜活美感,不管是作品开头,还是结尾,都将一种精神世界状态赋予小说世界之中。或是轻快、或是萧索荒凉,极具感染力的色彩,引领全文。在这样语言氛围之中,读者也会受语言熏陶,徘徊于作品之中。
四、结束语
鲁迅作品将一个时代下的背景,用鲜活的故事描写,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生活画卷展开,后人能够了解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社会情况。鲁迅作品不仅影响深远,也有足够的语言魅力。鲁迅作品语言艺术引人入胜,从各个方面呈现小说语言结构美态。每一句话都言简意赅,将鲁迅国学大家风范,展现的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孙国华.鲁迅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艺术[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
[2]叶兵涛.论鲁迅作品的语言艺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1
篇3
一、两位作家都有意识地描写了大量的落后农民形象
鲁迅作品中的落后农民有《阿Q正传》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祝福》中的祥林嫂,《药》中的华老栓,《风波》中的七斤、七斤嫂子,《离婚》中的爱姑等。赵树理作品中的落后农民有《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和二诸葛,《李有才板话》中的老秦,《登记》中的小飞蛾的婆婆,《三里湾》中的糊涂涂、常有理,《福贵》中的福
贵等。
两位作家笔下的落后人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迷信、守旧、麻木。《祝福》中的祥林嫂凄惨一生,但为了“赎罪”还要去土地庙里捐门槛。鲁迅对他笔下的国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一点在落后农民身上更是让人深有体会。《李有才板话》中的老秦,受了一辈子穷,但他非但没有反抗的要求,反而还自轻自贱看不起贫苦农民。落后农民遭遇悲惨,本来值得同情,可是他们迷信、麻木,让人又不自觉地痛恨起来。
两位作家虽然都重在描写落后农民形象,可他们笔下的人物还是有很多区别的。鲁迅笔下的农民不仅落后,还不觉悟;而赵树理笔下的农民虽然落后,但他们最终在政府的帮助下觉悟了。阿Q、祥林嫂、单四嫂子等人物至死都没有觉悟,他们受封建迷信思想的毒害太深,因此,鲁迅的小说多是悲剧。三仙姑、二诸葛、福贵等人物在政府的帮助下都觉悟了,因此赵树理的作品多是喜剧。
鲁迅笔下多是落后农民形象,但赵树理笔下还产生了许多新农民形象,多了些翻身农民。赵树理塑造出了血肉丰满的翻身农民形象,并注意描写他们在政治上和精神上翻身的艰难曲折。《小经理》中的三喜就是农民新人。新人形象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成熟发展,形象真实而又生动。
二、两位作家对女性形象的描写都很成功在他们的作品中有许多被刻画得很形象的女性
《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祝福》中的祥林嫂,她们都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时代的中国劳动妇女,她们勤劳、善良,但是她们却受到封建婚姻和专制制度的压迫,最终都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鲁迅描写了这些女性身上的优秀品质,但他又理性地揭示了她们悲剧的根源并对这一根源进行抨击。
赵树理笔下同样有刻画得很成功的女性形象。《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和《登记》中的小飞蛾,与祥林嫂、爱姑等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她们生长在旧社会,都是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她们都是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嫁了人,她们并没有真正地体会到爱情。她们虽然都对婚姻不满,却并未能改变命运,只能是消极盲目地反抗。
三、两位作家笔下的农民形象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刻画人物的方法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1.两位作家对人物采用的肖像描写都很成功
《故乡》中一开始是这样描写闰土的:“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我”后来见到闰土时是这样写的:“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润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个描写很好地把闰土的变化刻画出来了。赵树理在《李有才板话》中是这样刻画干部老杨的:“他头上箍着块白手巾,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有二斤重。”就这么一小段描写,把老杨这一典型农民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2.两位作家都善于给作品中的人物起绰号,而且这些绰号很形象
鲁迅在大量作品中都给人起了绰号,如“红眼睛阿义”“花白胡子”“蓝皮阿五”“王癞胡”“假洋鬼子”“赵白眼”等等,这些绰号都起得很有艺术,并且很多是带讽刺意味的。赵树理在起绰号这个问题上也十分注意“写意传神”,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三里湾》中“翻得高”这个绰号很形象地表现了村长范登高,他借当干部之机,强占革命果实并发财,因此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得意神态。
3.作家在描写人物时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祝福》最后一个情节中写到祥林嫂是在节日的鞭炮声中死去的,这样一个喜气的氛围更是从侧面烘托出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小二黑结婚》中对小芹并未做直接的肖像描写,而且通过许多男青年总是围着小芹这一细节来侧面烘托出小芹的漂亮。
篇4
一、借助示范,分类式整理
“交流平台”是对一个单元或学期教材的学习所学过的学法进行回顾、总结的板块。利用“交流平台”这一特性,借助教材中的范例,引导学生开展分类式整理学习,认真梳理编者所精心安排的阅读理解、习作表达方法,整合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三”的“交流平台”提出:“单元小结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做卡片,也可以列表格。在本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你能总结一下,填写下面的表格吗?”由于“做卡片”“列表格”这两种学习方法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教师首先要向学生示范如何利用卡片和表格来分类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卡片或表格的形式,回顾课文或课外书刊、习作中的例子,制作个性化的卡片或表格。最后让学生展示所制作的个性化卡片或表格,促进学生系统了解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引资料等说明方法。
二、融合过程,链接式整理
“交流平台”中有的话题,指向本组相关课文课后面的“选做题”和“综合性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交流话题跟相关课文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加以合理链接――或链接课后的“选做题”,或链接课后的“综合性学习,以增强训练实效。比如五年级上册“回顾・拓展一”的“交流平台”提出:“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所有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我们都可以回顾、交流。”教学时,可链接《窃读记》课后的“综合性学习”:我们来自由成立小组开展活动,进一步感受读书的快乐。或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名人名言;或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谈读书的体会;或去图书馆或书店看看,了解图书都有哪些种类;或给自己的图书分分类,做个书目;或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读书时做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准备开展哪些活动,订好计划,然后分头行动。在展示活动时,穿插学生采访、调查的故事,模仿中国好歌曲“导师点评”的环节,让学生在交流时回顾和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炼精读、批注、摘抄等读书方法,然后加以整理,以加深体验,增强学习的情境性和实效性。
三、转换话题,“变脸式”整理
“交流平台”中提供的话题,大多以指令性的语言进行表述,针对儿童喜欢游戏式问题这一特性,教学时可以将客观直白的话题来个360度的大转化,让话题充满童真童趣,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的“交流平台”提出:“本组课文运用了多种方法刻画人物……你在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什么心得?这次习作,你是怎样学习课文中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的?”为了让学习充满情趣,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转换话题――制作“人物描写葵花宝典”。首先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品味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有的侧重描写语言,有的侧重描写动作,有的以描写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为主;有的是正面描写,有的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然后让学生结合具体课文加以梳理、归纳,制作“人物描写葵花宝典”,具体呈现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正面和侧面描写的方法和例句。最后让学生充当动漫人物,模拟动漫中的角色介绍,向大家汇报自己搜集、整理、制作的“人物描写葵花宝典”的具体内容。这样转换话题,进行变脸式整理,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整理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也促进学生开阔视野,加深认识,较牢固地掌握学习方法。
四、课外延伸,拓展式整理
篇5
【关键词】对比手法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学生作文
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他创作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于世界文学画廊里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艺术典型,特别是他小说中那些既可怜又可悲的旧中国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永远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语文课本的《故乡》和《孔乙己》两篇文章,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表达了深刻的主题思想,堪称鲁迅小说的代表作品,尤其是两篇小说中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更为文章增色不少。下面就以我进行这两篇文章教学为例,来谈谈鲁迅先生小说对比手法的赏析,以及对比手法在学生作文实践中的借鉴指导意义。
运用鲜明的对比,最能突出事物之间、人物之间或一个人言行前后的差异,也最能看出景物的不同或人物身份性格的差异与变化,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能够在极其简短精练的描写中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多彩。
鲁迅先生的小说在人物描写时常用的对比手法有以下两种:
一是描写不同人物之间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差异,通过对比来展现不同身份人物的性格,以此来更为全面地表现小说的主题。例如在讲授《孔乙己》一文分析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咸亨酒店”两种不同身份酒客喝酒姿态的语句:“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喝酒的是“短衣帮”,而那“出到十几文,买一样荤菜”“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的是“穿长衫的”,我提醒学生注意“四文、外、站、短衣”和“十几文、里、坐、长衫”两组词语的差异,经过分析后,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作者运用了对比手法,以极其经济的笔墨就为我们形象的描绘出孔乙己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而又人际冷漠的社会,为下文描述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通过同一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前后截然不同的对比,来表现人物不同时段思想性格上的差异,进而丰富人物形象。在教学《故乡》时,我指导学生认真品味分析外形上从二十年前“豆腐西施”变成现在“圆规”的杨二嫂, 从“紫色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心里有无穷无尽稀奇事”的少年闰土,变成“脸色灰黄,而且加上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一顶破毡帽”的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作者运用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榨下,中国人民每况愈下、日趋破产的悲惨处境;在《孔乙己》的教学中,我又引导学生去品味分析孔乙己那“高大身材,青白脸色……穿的是长衫”与“脸上黑而且瘦,穿一件破夹袄”的外貌对比,那“之乎者也”“窃书不能算偷”与“不要取笑”的语言对比,那“排出九文大钱”与“摸出四文大钱”的动作对比,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些对比形象的描绘出封建科举制度对孔乙己的毒害、摧残,直至把他推向绝路的罪恶。学习了这种对比之后,我又指导学生在作文中注意使用前后的对比,来突出人物的变化,丰富文章的主题。
除了人物描写方面的对比,《故乡》一文还善于在典型环境的描写上使用对比手法。学习《故乡》时,我让学生找出作者所描绘的三幅故乡图景,并进行比较:记忆中的故乡是“一幅神异的图画: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生活于其间的是活泼天真的小英雄少年闰土,也包括“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而现实中的故乡,“隐晦的天气”“苍黄的天底下,萧索的荒村”,其间也只有木偶人的中年闰土和“圆规式”的杨二嫂;理想中的故乡,“海边碧绿的沙地,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尽管“朦胧”,但“我”坚信“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通过对比,学生理解了小说中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追求新生活的愿望,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就更深刻了,也进一步理解了小说的环境描写为塑造人物和主题服务这一作用。我又及时指导学生在作文时,要抓住特征描写景物,为自己的作文主题烘托和渲染气氛。
通过两篇文章的教学,学生初步学会了欣赏文学作品中对比手法的基本方法,对文章中对比手法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并通过我的指导和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成功的尝试使用对比手法,取得了很好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效果。
参考资料:
[1]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
篇6
关键词: 语文阅读教学 作品情感共鸣 策略
新课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这样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有益的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联系作品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就明确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让学生“走入文本,披情入理”,与作者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在心灵的沟通中诠释作者的情、理、韵,与作者和作品共鸣,以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之间,会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读者会借助于文本符号的导引,进入一个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使情感得以净化;会通过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进入一种诗情幻化的哲学境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妙,从而得到自我的超越和人格的提升”。
从教学目标来看,语文阅读教学正是学生的文学接受活动。因此,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引领学生与文本共鸣,那么学生将达到文学接受的,有效的教学也将得以实现。
如何引导学生走入文本与作品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巧设情境,注重情感储备
文学阅读中有一种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阅读期,如果我们只注重由文本来激发学生的情感,而忽视学生阅读前的情感储备,这样的阅读就是不完美的,也不容易产生共鸣。只有读者内在固有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合拍,才更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在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下,通过阅读主体对文本客体的感知、体验、表达等活动,激起阅读主体与文本客体之间情感的交融、感化、燃烧,形成一种主客双方的情感共振、同化与升华的阅读机制,从而使阅读主体获得强烈的审美与深刻的审美教育。例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作品记载的父子送别时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着作者深深的自责和父子之间的浓浓感情。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一些学生就叫嚷:“不就是买点橘子吗,至于吗?”带着这种情绪不要说共鸣,进入文本都很难,何以产生共鸣?现在部分学生由于受时代和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自私、自我、逐利、享乐的心理严重,认为父母为他们所做的一切以为正常,理所当然。于是我课前安排了一些活动:第一,回家观察父母衣装和自己的比较;第二,为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或梳一次头;第三,记下自己的感受。上课时先让学生谈自己的观察体验再读自己的笔记,接着上课,学生均带着感情去读去思考,父子之情呼之而出,一节课情意浓浓。试想如果没有恰当的情景设置储备情感,学生的感触就不会很深,理解也不会很透彻。
二、咬文嚼字,直接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个符合学习主体发展的情境,为学生搭建一个与文本对话的平台,使学生从局外人变成局内人,走进文本,产生共鸣。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直接进行平等式的对话,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地进入作品中的情景,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效应。如《孔乙己》一文,鲁迅通过对孔乙己典型的语言行动肖像神态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我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孔乙己迂腐清高的性格特点时,先找出描写孔乙己的语段(走进文本明白写了些什么),接着抓住“排”“摸”两个动作想象两个动作不同,并试着揣摩两动作在什么情况作出的(调动学生的经验世界,把文字转化为相应的生活场景,使他们走进文本),最后引导学生就这两动作对孔乙己说句话(直接文本中的人物对话)。课堂上许多学生直接述说了孔乙己你真迂腐,太清高。这与鲁迅的情感不谋而合,共鸣自然产生。
三、调动情感,融入体验
当读者期待视野中的情感经验与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经验相同或相似,就会产生共鸣。作家的作品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情感的,有些教材写作年代较远,但有现实的教学意义,如果按传统的教法就课文分析课文,就难以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产生共鸣。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把作品产生的背景和学生的认知阅历结合起来,把时代生活与教材内容的情境联系起来,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藤野先生》一文,作者鲁迅回忆自己早年留学日本与藤野先生相识相交的过程,文中浓缩着深深的爱国之情。学生很难理解作者在行文中的情感流露:为什么鲁迅把自己在仙台受到的优待感受为“物以稀为贵”?为什么对在东京的清政府留学生感到失望?为什么鲁迅在“看电影事件”后决定弃医从文?在教学过程中我穿插了中中国战败的史料,清朝末年中国的状况,鲁迅留学日本的初衷,在了解了这些素材后,学生的情感被调动,很容易深入文本。
四、抒情美读,激发共鸣
阅读教学读的作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说的是有感情的朗读,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少读或不读课文,这无疑放弃了一种引导学生走入文本的有效方法。选入教材的很多文章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有感情的朗读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扣击了他们的灵魂,拨打了他们的心弦,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获得了极美的艺术享受。朱自清的《春》描写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一个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课文,营造一种氛围,将学生带入春的意境,体会春的新、美和活力,对作者赞美春天的感情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与作品共鸣的方法还有许多,比如阅读时加入想象,延伸阅读,饰演课本剧等。总之,教学中每一种方法的运用,目的都是既增强阅读的兴趣,又唤起学生的赏读热情走入文本,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能提高。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鲁迅 小说 国民性 探究
一、近代启蒙思潮对鲁迅的影响
鲁迅正值青年时代,中日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中国惨败给日本,宣告终结。中日之后,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运动便异常猛烈地开展起来。首当其冲的是,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论之函》、《原强》等作品,率先表达了国民意识,并指出,只有提高国民的精神素养,才能够救国图强。他在《原强》里列举了导致国家灾难的缘由:民德已衰,民智已低,民力己散,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以拯救国家,那就是:汇聚全国的民力、民智、民德,只有上下同心,才能众志成城,才是强国之本,而这其中尤其以民智最为重要。严复的这些进步言论,对于其后兴起的国民性改造思潮,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梁启超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新民”学说。梁启超的“新民”学说,极大地影响了处于成长中的“五四”一代,对于后来五四时期国民性批判主题产生了重要影响。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近代启蒙主义思想,对鲁迅的创作思想影响很大,这与他经历过风雨飘摇的晚清社会,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密切相关。鲁迅从晚清知识分子那里获得了许多这方面的思想积累,这些积累也成为他国民性批判思想系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鲁迅小说在本质主义视域下的国民性
看看鲁迅几篇小说。《祝福》中祥林嫂的孩子阿毛遭遇不幸,她见人就说自己的可怜遭遇,想从中得到人们的同情,从心理上得到慰藉。恰恰相反,对于祥林嫂人们都是唯恐躲避不及,甚至是厌烦,可见人们的冷漠。《风波》中的七斤,在复辟运动时被人剪掉了辫子,为此受到赵七爷的辱骂与恐吓。村民们不仅不同情七斤,反而都回避着七斤,甚至看到七斤得到惩罚还很畅快。由此可见,下层群众麻木、愚昧至极。《明天》里的单四嫂,家庭不幸,却没人关心,二流子兰皮阿五趁机占单四嫂的便宜,其他人非但没有可怜她,反而借机敲诈了单四嫂,将她不多的财富榨了个精光。这充分描绘出人们的冷漠与自私。
三、鲁迅小说对国人劣根性的剖析
鲁迅的小说,把国民性的改造作为重点,严厉地挞伐了国民的劣根性。
首先,它无情地批判了国人的奴性心理。在《灯下漫笔》里,鲁迅曾经肯定地说过,传统封建专制下,主要造就了两类人:奴才与专制者。倘若这两种人处在对立面也就算了,可怜的是深受压迫剥削的奴才,也在极力维护着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他们的这种心理不仅表现在言行上,还融化在血液中。他们既是“专制者”,又是“奴才”;同时他们既是“吃人者”,又是“被人吃者”。
其次,它表现在对冷漠、自私心理的批判。仙台“幻灯事件”对于鲁迅来说影响极深,触动最大,是他挥之不去的一块心病。如果空有健壮的体格,而思想愚弱,茁壮的身体又有什么用呢?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促使鲁迅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以文字来拯救国人麻木的心灵。所以,鲁迅作品中的不少内容都是批判国民冷漠、自私的心态的:在《祝福》中对柳妈以及鲁镇村民的批判;在《孔乙己》中对酒客和掌柜的批判;在《药》中对于围观杀头者的批判等等。虽然己过将近一个世纪,鲁迅对于自私、冷漠心理的批判,在今天仍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它表现在对“瞒和骗”的批判。在当时社会,国人大多不敢正视现实,常常以欺瞒态度麻痹自己,在心理上找个出路,自欺欺人,得到满足。这就犹如不幸得了浮肿的人,摆明是生了病,s偏偏不愿去治病,还以为他人一样愚蠢,把他的病当作肥胖。在《论睁了眼看》这篇作品里,鲁迅就对国民的这种骗和瞒的劣根性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批评。
四、鲁迅小说表现国民性问题的方法
鲁迅的小说并不刻意制造复杂的情节,重点在于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围绕小说中的主人公,他使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让那些次要人物轮流上场表现,同时,在一定背景下展现小说的中心事件。结合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小说集《呐喊》中的几个名篇来探究其作品是如何表现国民性问题的。
《呐喊》生动地描写了各色各样、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物形象。愚昧自私的华老栓一家、奴性深深的阿Q、遭到科举制度伤害的孔乙己、儿时的伙伴闰土等,在鲁迅的笔下都刻画得入木三分,栩栩如生。
鲁迅对阿Q麻木、奴性十足的刻画,既展现了鲁迅高明的创作才能,也入骨地披露了国民的劣根性。除阿Q之外,《药》中对愚昧落后华老栓一家、夏四奶奶和那些茶客的描写,真实、深刻,形象逼真。他们虽然角色不一,身份各异,却有共同的特点:他们都麻木不仁、愚昧落后、缺乏同情心。其中,华老栓为了治好孩子的病,听信谣言,要用人血馒头当药引,为此居然拿出来之不易的钱财,先后买了两次。他买的是革命者夏瑜的血,可是,他对此并不关心,他在意的只是人血馒头到底能不能将他孩子的病给治好。革命者夏瑜为了大多民众的幸福而牺牲,不仅不被理解,反而成为一帮茶客们的谈资,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鲁迅的这篇作品,并不是为了体现革命的伟大或者悲壮,而是通过革命这面镜子,把那些人物的愚昧、麻木等劣根性展现出来,给人以警醒。
在《呐喊》中对孔乙己的塑造,使国人更加看清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侵害的严重程度。可是,冷酷的社会才是一步步致他于死地的根本原因。孔乙己始终生活在他人的哄笑声中,这哄笑里包含着国民的无知、麻木与荒唐。一个民族出现伤疤是不幸的,但如果无力治疗伤疤,甚至面对伤疤还采取一种与己无关、甚至是欣赏的态度,那样就不仅不幸,还非常可悲。
【参考文献】
[1] 柯晓玲.论鲁迅国民性批判思想[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12).
篇8
“看客”面面观
所谓“看客”形象,是指鲁迅作品中除了主要人物之外,甚至连次要人物都说不上的一些芸芸众生形象。他们似乎被作者置于事件进程之外,然而又与事件进程相联系,往往以看热闹,作谈资、发议论的面目出现。鲁迅对这类人物着墨不多,但却能几笔勾通画出一个个愚昧、麻木、无聊、庸俗的面影,他们与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一起共同组成作品的形象系列,丝毫不给人以画蛇添足之感,而正是以画龙点睛之笔,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产生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纵观这类作品,我们从场景主次这个角度把“看客”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重大事件中的“看客”,一是一般生活场景中的“看客”。其中第一类重在“看客”的“观”,第二类则重在“看客”的“听”“议”“笑”。
先来看看第一类“看客”——闲看枪毙“犯人”的“看客”
同是“赏鉴”杀人,《呐喊》自序中,“看客”赏鉴的是日本人宰割自己同胞的“盛举”,面对惨剧他们所表露出来年是“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这些“看客”不但缺乏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就连最起码的人类同情心也丧失殆尽,此为第一小类。
另一小类是《药》中的“看客”,他们“赏鉴”的对象不再是受外国人宰割的同胞,而是中国的刽子手杀害中国的革命者,终因是不失国格的,于是乎饶有兴味,踮足伸颈,文中是这样细腻而精彩地描写这一群“看客”的:“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一具有动态展示的场景,特别是对“看客”“赏鉴”杀人的心态进行“聚光”拍摄的特写镜头,实在令人叫绝。从对“看客”的这些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出“看客”是何等的愚庸、麻木、落后,他们不仅不理解不支持革命者所做的一切,不仅不对刽子手投以怨愤的目光,而且以观赏为乐事,一个个看得津津有味,实在是可怜、可恨!如果说刽子手给予革命者的是肉体上的枪杀,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说,“看客”给予革命者的则是精神上的虐杀!
再一小类是《阿Q正传》中的“看客”,由于“赏鉴”的对象降了格,他们便“蚂蚁似”的多得如山如海,对阿Q“过了二十年又是……”的充满佛理轮回观念的话倍加赞赏,“酒醉似的喝采”“豺狼般的嗥叫”。阿Q的麻木,阿Q的死并没有唤起“看客”们昏昧的意识。说阿Q可怜可悲,他们甚而比阿Q还要可怜可悲。
再来看第二类“看客”
首先是“赏鉴”他人的悲哀,咀嚼他人痛苦的“看客”
《孔乙己》中,咸享酒店里,“看客”们伴随着或幸灾乐祸的笑,或附和着的笑,或随便的哄笑,或前或后地对着孔乙己嚷:“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疤了!”“你一定又偷人家的东西了!”“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这些话语句句带刺,冷嘲热讽,把他人的不幸拿来当笑料,足见“看客”们的冷漠。
再看《祝福》中对阿毛的故事久已厌烦的闲人,他们又开始对祥林嫂发生了新的趣味,究其由来是祥林嫂额上的伤疤象磁铁一样吸住了他们,于是便寻“来历”来了。“祥林嫂,你那时怎么竞肯了?”“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笑影又冷又尖。是同情,是感叹,是讥刺,不说大家心里也明白。
又再来看《阿Q正传》,闲人们一见阿Q头上的瘌疮疤,便“玩笑”他来了。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地说“嗨,亮起来了。”见阿Q怒目而视,他们又发话道:“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事情到最后,他们还玩得不过瘾,终将阿Q碰了四五个响头,才心满意足地得胜地走了。
这一类“看客”的特征不外乎捅别人的痛处,揭他人的疮疤,咀嚼他人的悲哀,直至成为渣滓。至于他人高兴也好,不高兴也罢,他们并不在意,因为他们关心的是“赏鉴”的对象有无笑柄,有无隐私,只要他们能说一通,笑一通,便算满足了。
其次,是幸灾乐祸,推波助澜的“看客”
“看客”们见阿Q和小D在斗殴,一下子从百无聊赖中寻着了乐事,围上前去,不少的连声叫道“好!好!”“不知道是劝解,是颂扬,还是煽动。”
这一号“看客”别有寻乐的高招,他们善于抓住契机,滋生气氛,煽风点火,极尽推波助澜之能事,至于是非善恶,皆不理睬。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篇9
凡是入选中学课本的经典作品,无一例外是四要素俱全的作品。优秀作品中的四要素,其实都是非常讲究的。为便于解说,我们称之为“四特要素”。
那么,什么是“四特要素”呢?可将其总结概括为这样一句话:记叙文的写作,也就是讲述在一个“特殊时间”,“特定场景”里,“特别人物”所做的或发生的与之相关的“特异事件”。
以下简单举例说明:
一、“特别时间”
作家杨绛的作品中鲜有底层人物的作品,可是,她却写了《老王》一文,而且,从字里行间对于老王的死,透露出深深的愧疚。这绝不是作者的无病,而是老王死的时间太特殊了――就在最后一次去我家送香油和鸡蛋的第二天!老王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死亡,让作者反思自己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尤其是,社会上又有多少人像她一样未曾意识到自己的思想问题呢?作者为此特意作文,作品给予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二、“特定场景”
亦即“地点”。同样的故事、事件,如果发生的背景地点不同,它意义的深浅层次、社会影响力肯定是不同的。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写作者眼见的父亲的背影,透露出非同寻常的感人力量。其原因就是因为事件发生在祖母去世的特殊时间,更是因为橘子的店摊位置在月台的“那边”,给父亲背影的显现设置了一个特定场景――父亲必须去爬月台买橘子,才可以出现特写的“背影”――它浓缩了父亲对子女的全部的爱和真诚。
三、“特殊人物”
送书,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件,同学朋友生日时,人们会想到送书,长辈体现出对于未成年的孩子的关爱也会想到送书。而鲁迅先生在枯燥的童年读书时代,一个不识字的“下人”,即“长妈妈”,居然能出人意料地给我买来《山海经》,这怎能不让人钦佩?!而且,事实证明,这套阿长送的书,对鲁迅先生影响深远――鲁迅先生据此还写出了一本书《故事新编》。
四、“特异事件”
造房子,对于中国农民来说,历朝历代都是人生中的大事件,更是农村人对“生而为人”的人生意义的一种特定考量。那么,“父亲”要造一间有新台阶的新屋,就算作是一件“特异”事件了。“父亲”为此付出的辛劳和意义就自然不同寻常。
原来,记叙写作有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看似固定了什么,其实什么也没有固定!而是,为了写作的需要,将它们“特殊化”而已。
作家余华说:“在我所有糟糕和不糟糕的故事里边,时间、地点、人物等因素,充其量是出于讲述的需要。”“所以,时间、地点、人物只是构建文章情节的粘合剂,可以尽量放大其存在的时空,时空一大,人物也就自然的缤纷起来了,文章情节出现的可能性也就更大、更自由、更不拘一格、更有个性。我们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文题,时间不一定是现在,可以是过去,还可以是未来;地点不一定是学校、家里,可以是工厂、街上、餐馆,甚至是美国洛杉矶,是两万年后的火星;还可以这样启发学生:人物不一定是同学、老师或家长,可以是街道王大妈,幼儿园的小点点,某公司的经理,古代的一位文人,只是有一条千万别忘记了,你在讲故事,要让人想听。”(《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崔学峰)
那么,怎样才能用好“四特要素”呢?结合初中现用人教版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来看看如何让作文中的时间“特别”不一般。在《秋天的怀念》文章中,作者写到的时间其实反复了三次:第一次,每当我脾气“暴怒无常”后恢复了平静时,母亲“总是这么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第二次,是母亲去世前的一回,母亲说道:“北海的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可是,“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第三次,是文章的结尾处,文章写道:“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三次时间的交代,分别写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之处,贯穿了全文,使文章内容充分展开,其对母亲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为了达到“场景特定”,可以怎样设定呢?大家一定会记得鲁迅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吧。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很多,可供选写的材料也很多,作者却独辟蹊径,通过两个不同的生活场景来组织材料,形成对比,既反映了鲁迅真实的童年生活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又激发了读者的思考――童年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呢?当然鲁迅先生自己在《风筝》中已经做出了回答。
呼呼的寒风,鹅毛般的大雪,简陋的公交车站,呼啸的汽车,构成了一幅寒冷的马路场景,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很具有感染力。
第三,文中人物如何变得特殊呢?我们还是来举例说明。同学关系是我们现在每天面对的问题。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既没有古人的“义结金兰”,又不可以谈情说爱,那么,怎样的同学关系才能够变得“特殊”呢?我们看看张之路的《羚羊木雕》就明白了:用上一段插叙,我们是可以“同穿一条裤子”的好伙伴呀,老师都夸“我们是合二为一”。有这样的同学关系,却不能互换礼物么?到底是友情重要,还是金钱重要呢?这人生的一课是何其深远!羚羊木雕只是一个“达意”的手段――线索而已。
第四,如何让普通事情“特异”化呢?《散步》将普通的一件事情进行加工,出现两个不一般的“现象”:“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走小路”,因为母亲老了,不方便;“走大路”没有意思。通过第一个现象表现孩子的童趣;而通过第二个现象制造了一个家庭矛盾,从而使人物在解决矛盾中变得丰满了,文章一下子就变得充实起来了。
在事件要素中,我们知道,事件一般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而叙事时应当要将过程讲述清楚。那么,怎样把事件的经过讲清楚,并使之特别不同呢?进行细节描写,因为,细节是反映文章主题的关键。且看《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的咽气过程:
篇10
关键词:鲁迅的思路《阿Q正传》
一
关于《阿Q正传》的解读已有很多,但往往或者忽视鲁迅本人的看法,或者只抓住鲁迅一个侧面的观点去演绎。比如,对阿Q形象的认识,历来的看法大致有三类:
一是从发表之初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人们沿袭着启蒙主义的思路,普遍认为阿Q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是中国精神文明的化身,是反省中国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因此,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成为谈论的中心,认为阿Q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并且不但不敢正视现实,反而用盲目的自尊自大、自轻自贱、欺凌弱者、忌讳缺点、以丑为荣、健忘等种种自欺自骗的手法来欺骗自己,以虚幻的胜利来求得自身精神上的片刻麻醉和满足。“精神胜利法”是古老的中华民族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鲁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就是要展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劣根性的批判。
二是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人们从阶级论的角度出发,认为阿Q是“落后的农民”或“农民”的典型。在这个前提下,强调的重点又有不同。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人们关注的是“政治革命”,是农民与地主阶级乃至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强调的是农民的反抗斗争。于是,阿Q就被认为是一个具有农民原始报复性的造反者。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是扼杀农民的革命性,也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鲁迅的作品形象地反映了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八十年代初,人们关注的是“思想革命”,是阿Q精神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惰性和国民性的弱点。如不进行思想文化层面的革命,阿Q式的造反即使成功,也只能是建立一个新的专制社会,因此的教训,也被解释为忽视了农民的精神改造。鲁迅的作品被认为是中国反封建的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
三是自八十年代末以来,人们从维护“个体生命”正常生存的角度,看到了阿Q的生存困境。在这个意义上,阿Q的“精神胜利法”就被认为是其试图摆脱现实生活中绝望处境的一种手段,虽然于事无补,却不应该受到谴责。《阿Q正传》的价值正是在于它特别关注到了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揭示了人类深层的精神和心理问题。
这三类观点当然都能自圆其说,但第二类与鲁迅自己对《阿Q正传》的看法相去甚远,其他观点与鲁迅的观点也有差距。应该说,如果偏执一端的话,那它们在不同程度上都遮蔽了《阿Q正传》原本极其丰富的内涵。
那么,鲁迅是如何看《阿Q正传》的呢?
鲁迅在《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阿Q正传〉的成因》、《答〈戏〉周刊编者信》等文中,谈到了写《阿Q正传》时的一些感想,有四个层面的意思值得注意。
一是有感于人心的隔膜。鲁迅说他“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这“高墙”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天生的,“造化生人,已经非常巧妙,使一个人不会感到别人的肉体上的痛苦”;一部分则是人为的,“我们古代的聪明人,即所谓圣贤,将人们分为十等,说是高下各不相同”,他们“又补了造化之缺,并且使人们不再会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1]。
鲁迅认为这种状况“在中国”尤其严重。中国“究竟还是未经革新的古国”,“难到可怕的一块一块的文字”,又使得“许多人”不能够读书写字,无法留下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所以,鲁迅觉得,要想画出像阿Q一类的“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在中国实在算一件难事”,他虽然非常努力,“但时时总自憾有些隔膜”[2],没有把握是否真能做到。
二是对于像阿Q一类的百姓寄予了深厚的同情。鲁迅动情地指出,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不识字的百姓,长期在沉重的社会压迫中生活,真实的思想和感情无人知晓,他们“默默的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鲁迅的希望,是“在将来,围在高墙里面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表达自己的意见,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基于此,鲁迅对于评价《阿Q正传》的主旨是“病”、“滑稽”、“讽刺”或“冷嘲”都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心里并没有“藏着可怕的冰块”[3]。
三是对阿Q精神的痛切的讽刺和批判。鲁迅明确指出,他写《阿Q正传》是为了促人“开出反省的道路”。为此,他故意模糊阿Q的地域和家族背景,希望小说中的批判和讽刺能刺痛每一位读者,使他们“疑心到像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既不要认为小说写的只是外地的、与他无关的人和事,一下子把自己排除在外,“变成旁观者”[4],也不要狭隘地认为作者是在骂某一个具体的人,是在泄私愤报私仇。
鲁迅承认,在《阿Q正传》的开篇,写有一些“不必有的滑稽”。他指出,那是因为当初登载《阿Q正传》的报刊栏目叫“开心话”,他是为了切合其题旨而“胡乱加上”的,与《阿Q正传》本身所要表达的严肃的批判性主题并“不相称”[5],希望读者不要被其迷惑。
四是认为阿Q式的革命有其必然性。鲁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沉疴在身,一时难以改变。阿Q参加革命是必然的,阿Q式的革命是中国的特色,“中国倘不革命”便罢,“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而且,恐怕这种情况再过“二三十年之后”还难以改变。有时候,鲁迅也觉得是不是写得有点“太过”[6],但一联想到现实生活,当时报刊中记叙的枪毙犯人的新闻,竟然与九百年前包青天处决犯人的情景几乎相同,不仅处决的方式相同,连围观者的情绪也相同。鲁迅又感到,自己的估计恐怕还是相当乐观的了。
沿着鲁迅强调的这四点来细读《阿Q正传》,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二
我们从《阿Q正传》的视点切入。
《阿Q正传》[7]的视点是多重的。既有作为叙述者的“我”的视点,有作品中人物“看被看”的视点,还有隐含着的作者的视点。
作品以“我”为阿Q作传的形式出现,“我”的叙述视点最为明显。但“我”从一开始就有两大难处:一是要不要给阿Q作传,“我”还在犹疑中。犹疑的具体内容,作品暂时没说,只是提供了文章的“不朽”与“速朽”这种对立性的选项供“我”选择,而“我”选择了“速朽”。这既与鲁迅一贯强调的“凡对于时弊的攻击,文字须与时弊同时灭亡”[8]的思想相符,也预示了这部作品的批判性主旨。二是如何给阿Q作传。先是确定“传的名目”就很困难,作品罗列了各种“传”的名目,都与阿Q的身份不符,说明阿Q既不是什么名人、阔人,也与作者没有特殊关系。最终选择小说家的一句套话“闲话休提言归正传”,来给阿Q作“正传”,除表明阿Q的社会地位低下外,也说明作品情节具有虚构性,并非针对某一个人。接着是对传主阿Q的姓氏、籍贯全然无知,如何下笔?“我”的处理方式是“存疑”。只把阿Q因为自己的“姓氏、籍贯”问题而发生的一些故事如实叙述出来,最后的判断留给读者或后人去做。比如,对于阿Q的姓,“我”就只叙述他曾因为自己稀里糊涂的“似乎是姓赵”,而被赵太爷打了一个嘴巴的事实。至于他到底姓什么,“我”不知道,也不再说。
这种“存疑”或者说“客观叙述”的态度,贯穿着“我”的整个叙述过程。直至阿Q被杀,“我”也没有为阿Q喊冤,而是“客观”地补叙了两件事:一件与阿Q的死表面上相关实则风马牛不相及。阿Q被杀了,当时反响最大的竟然是“举人老爷”和“赵太爷”,他们两家“全家都号了”。但他们并非为阿Q的死而号,而是为自己的财产损失而号。另一件确实与阿Q的死有关,但对阿Q却没有什么好处。未庄的人都说阿Q坏,被枪毙就是他坏的证明;城里人则感到“不满足”,不仅是因为枪毙没有杀头好看,而且游了那么久的街,阿Q竟然没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了一趟。
相比而言,作品中人物“看被看”的视点比较隐蔽和复杂一些,其间还掺杂着“我”和隐含着的作者重叠的视点。
先来看阿Q是如何看他身边的人和事的。
在阿Q的眼里,没有人他看得起。未庄的人他看不起,城里人他也看不起。看不起的原因是因为别人的言行不符合他的标准,但他的标准却是时时变化的,连自己也摸不准。一会儿以未庄人的标准来评判城里人,嘲笑城里人将未庄的“长凳”叫做“条凳”;一会儿又以城里人的标准来评判未庄人,嘲笑未庄人是没见过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
阿Q最看不起的是具有奇异外貌的人。一个是王胡,有着与众不同的络腮胡子,阿Q认为“实在太新奇,令人看不上眼”;一个是假洋鬼子,进过洋学堂,辫子剪掉后戴着一条假辫子,阿Q认为“辫子而至于假,就是没有了做人的资格”。阿Q把被王胡打败和受到假洋鬼子的打看作是自己生平最受屈辱的两件事,就因为这两人他最看不起。
对于像赵太爷、钱太爷这样有钱有势的人,阿Q的态度则有变化。虽然阿Q觉得自己“似乎是姓赵”,有攀高枝的嫌疑,但在“精神上”,他对赵太爷钱太爷也不表示“格外的崇奉”,有时候甚至幻想成为赵太爷的老子。他心里想的是:“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当然,在他被赵太爷打了嘴巴之后反而受到未庄人的“格外尊敬”,他又觉得赵太爷确实高人一等了。
对于“女人”和“革命”的态度也是这样。阿Q原来是严守“男女之大防”的,对于一男一女在一起讲话会特别愤怒。但当他摸了小尼姑的脸之后,却对女人“飘飘然”起来,以致于向吴妈说出“我和你困觉”这样有失体统的话。阿Q本来对“革命”也是极其痛恨的,觉得革命就是造反,造反就是与他过不去。但当他看到“革命”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都感到害怕时,便也神往起“革命”来,甚至可以不惜屈辱去投靠他最看不起的假洋鬼子。
值得注意的是,阿Q不是一般性地看不起身边的人和事。他所希望的,是能够绝对支配甚至消灭他人,事事都能满足他个人的意愿。他常常是先估量了对手,打得赢的便打,骂得赢的便骂,两者都不如对手的,才改为“怒目而视”。他的自轻自贱是在百般无奈情况下的权宜之计,很快他又会在精神上找到战胜对手的根据。
他之所以对“革命”由痛恨变为向往,也是因为觉得“革命”能够帮助他满足支配他人的欲望。他在土谷祠里幻想的“革命”成果,首先就是“未庄的一伙鸟男女”向他下跪请求饶命,但他决不开恩,“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连王胡也要处死;其次是金银财宝,包括“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都要叫小D搬到土谷祠来,搬得不快还要打嘴巴;再次是未庄的女人他可以任意挑选,但他这时还都看不上了,不是嫌太丑就是“脚太大”。
再来看人们是如何看阿Q的。
在赵太爷的眼里,阿Q不过是未庄的一个小流氓。在阿Q竟然敢胡说自己“姓赵”,或认为阿Q是在“调戏”吴妈的情况下,他可以理直气壮地打阿Q。但一般也怕“结怨”,不会轻易去招惹阿Q,这在阿Q来路不明地发了点小财和高喊“革命”之后表现得更为明显。
假洋鬼子显然没有将阿Q放在眼里。当阿Q在他面前骂一声并非指名道姓的“秃儿”时,他拿起拐杖就打;当阿Q忍着屈辱去投靠他时,他又是扬起拐杖喝令阿Q“滚出去!”
未庄的普通男人对阿Q的态度则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的。正常情况下,只要阿Q帮忙,或者拿阿Q取笑,而不把阿Q放在心上。但当阿Q说过自己是赵太爷的本家,并因此而遭到赵太爷的打之后,便与“阔人”沾上了边,人们便对阿Q“格外尊敬”起来。等到阿Q真的发了点小财以致高喊“革命”的时候,人们对阿Q更是感到有些羡慕和害怕。直至阿Q被枪毙,人们又齐声痛骂阿Q是个坏东西。
王胡就是这些人中胆子比较大的一个。平时,阿Q看不起他,他也没把阿Q放在眼里。即使阿Q与赵太爷扯上一点点关系后,他也不买账。阿Q向他挑衅时,他会毫不犹豫地予以还击。但当阿Q从城里“发财”回来,王胡则是完全臣服了,不仅“伸长脖子”听阿Q眉飞色舞地讲述城里杀头的奇闻,而且在莫名其妙地遭到阿Q狠狠地打了一下后,竟然“再不敢走近阿Q的身边”。
未庄的普通女人对阿Q的态度也有变化。在阿Q引发“调戏”吴妈的风波,并被赵家狠狠地惩罚之后,她们把阿Q看作是流氓,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年近五十的邹七嫂也是这样。但当阿Q“发财”了,手里有衣物出售时,她们便主动去找阿Q,邹七嫂还热心地在阿Q和赵太爷家的女眷们之间穿针引线。
《阿Q正传》中最不易察觉的,是隐含着的作者的视点。
这种视点隐藏在作品中各种人物的言行背后,寄予着作者深层的人道主义关怀。如果说,作品中那些滑稽性场面和批判性锋芒,大多是由叙述者“我”和作品中人物的视点所展露的,那么,作品中那些痛切的悲悯和无言的绝望,则主要是由隐含着的作者的视点来营造的。
比如,阿Q的“精神胜利法”虽然滑稽可笑,也确实承载着应该批判的国民劣根性内容,但同时又是阿Q维持生存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其实是一个现实处境极其悲惨的人物,既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他的姓氏籍贯不仅“我”不知道,他自己也是稀里糊涂的),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往往是能挨一天算一天),甚至现实的温饱都成问题(全身只剩下一条“万不可脱”的裤子,饿到要去尼姑庵偷萝卜吃)。更不幸的是,他又特别争强好胜,有着主宰他人的强烈欲望。如果他的“革命”成功,肯定又是一个残暴的“吃人者”。但他在作品中主要是作为一个“被吃”的人物出现,他想“吃人”,却始终过着“被人吃”的生活,他的“优胜记略”大多以失败告终。从过着非人生活这个层面上来看,阿Q是值得同情的。作者用悲悯的眼光看着他一步一步地被社会吃掉。在作品结尾,作者忍不住背后的注视,终于走到了处于前台的阿Q的视点中来。阿Q把自己被绑赴刑场时看到的观众的“喝彩”,与他四年前在山里遇见的一只饿狼的“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的眼睛联系起来,而且感受到“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阿Q是愚昧和麻木的,不可能有这样的联想和感觉。这种联想和感觉只能是作者所有。
又比如,从作者的眼光去看,还看到了这个社会的不可救药。阿Q值得同情,要改造这个“吃人”的社会却看不到任何希望。阿Q本人有着强烈的“吃人”愿望,其他各阶层的人也都认可这种等级森严的“吃人”秩序,都把屈服于强权和欺凌弱小看作天经地义。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的理解和沟通,有的只是深深的敌意和隔膜。包括阿Q在内,像赵太爷、假洋鬼子、闲人、王胡等人,都是“打”字当头,既有以制造别人肉体的痛苦来张扬自我胜利的欲望,又喜欢以迫使对手作践自己的方式来摧毁对手精神的支撑。作品在描述众多的肉体搏斗和精神摧残的事件时,其所折射出的人性的冷漠和无情着实令人吃惊。作者的同情与悲悯、冷眼与绝望,就都在那些滑稽的场面中苦涩地流露出来。
三
总之,不同的视点表达出不同层面的含义。如果把这些不同层面的含义,与鲁迅强调的四个层面的感想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两者息息相关。它们都是《阿Q正传》原本应有的基本内容,沿着鲁迅的思路细读《阿Q正传》,可以更准确地领悟其中丰富的寓意。
注释:
[1][2][3]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1页,第82页。
[4]鲁迅:《答〈戏〉周刊编者信》,《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46页。
[5][6]鲁迅:《〈阿Q正传〉的成因》,《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8页,第379页,第380页。
[7]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