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发明范文

时间:2023-04-07 09:3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科技发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科技发明

篇1

1古代哲学与水文地质学

《周易》是自西周至东周不断充实才完成的重要文献,所引用的人事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描述蕴含了人类早期科学萌芽和对自然现象的哲学思考。《周易》八卦中的坎代表水,兑代表泽,艮代表山,坤代表地。这些组合而成的彖、彖恰好表征了地下水的循环过程,当代水文地质学家以图来诠释,与水文学的描述相当吻合。公元前7世纪的泰勒斯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水科学家与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与人与万物的存活如此息息相关,水的背后有些更深的法则与目的,他直接指出人可以思考有关水的“看不见”的意义,而非只是在“看得见”的使用,也许“看得见”的部份只是暂时的、多变的,而“看不见”的部份是永存的、不变的。

2近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

自十九世纪末,水文地质学成为一支独立的学科以来,在多位水文地质学家和水文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水文地质学从幼稚逐渐变得成熟,从单纯的现象描述发展到定量化的理论研究上[1]。泰斯于1935年利用地下水非稳定流与热传导的相似性,得出了地下水流向水井的非稳定流公式即泰斯公式,把地下水定量计算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20世纪中叶,苏联奥弗琴尼科夫和美国的怀特在水文地球化学方面做出了许多贡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地下水的赋存、运动、补给、排泄、起源以至化学成分变化、水量评价等方面,均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水文地质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了。20世纪70~80年代,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下水数学模拟成为处理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手段。同时,同位素方法在确定地下水平均贮留时间,追踪地下水流动等研究中得到应用。遥感技术及数学地质方法也被引进,用以解决水文地质问题。随着地下水污染、海水与咸水入侵淡含水层等问题的不断产生,与地下水中溶质迁移有关的问题开始受到重视。许多水文地质学家正在通过室内试验、野外试验与建立数学模型的办法去解决有关问题。

3现代水文地质学科技革命

3.1 科学技术革命对水文地质学发展的影响

水文地质学发展过程中的历次革命都是在科学技术革命及其产物的支持下完成的。首先对水文地质学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Darcy定律是H.Darcy受到电学中的欧姆定律和固体介质中的热传导定律的启发并通过试验验证得到的,三个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完全相似,而欧姆定律和热传导定律早在Darcy定律出现之前就分别由欧姆和福里哀建立。其次对现代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和研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Theis公式和描述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也都是从热传导理论中演绎过来的。另外,目前在渗流理论中广为应用的数值法是在新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之一—— 计算机的促进下才得以蓬勃发展的,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末微型计算机的普及使得数值法在研究渗流问题时表现出了更大的灵活性和优越性。现在计算机已渗人到水文地质研究的各个领域,如勘查、编图、开发、评价和管理等,正是在计算机帮助下,一些数学方法才得以用来解决水文地质问题。在地下水的勘查和研究中,当今广泛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如电法、磁法、遥感、放射性测量、同位素、Υ-Ν等均是科学技术革命的产物。这些方法和传统方法结合起来,借助计算机,不但解决了许多原来无法解决的问题,而且使水文地质学理论更丰富、更完善,并形成了多种交叉学科。

3.2 水文地质学今后发展方向

水文地质学发展到今天,经历了近150年,现在人们在解决渗流问题时基本上都按照这一模式进行:定性分析建立水文地质模型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这一模式通常称为数学模式[3]。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正兴起一场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为中心的科学技术革命。新科学技术革命的主攻方向是智能信息科学技术,主要历史使命是建立智能科学理论,其核心是智能化,其科学、社会、经济效果将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冲击,将变革现在科学内部结构。受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水文地质学理论也将发生革命,解决水文地质问题的智能信息模型和混沌模型将代替现有的数学模型;同时受新材料、光导纤维、新能源、空间、电子和计算机等多项新技术革命的影响,在地下水的勘查和研究方法上也将发生根本的变革,届时目前水文地质学上的一些难题将迎刃而解。

为了更好地发展当代水文地质学,需要特别重视以下各类的学科交叉渗透:第一,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开展相关学科与水文地质学相结合的研究;第二,将横断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超循环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混沌学、分形理论等)全面引入水文地质学,充实与发展水文地质学的理论与方法;第三,将水文地质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结合,加强软科学研究。目前,第一类学科交叉的研究,已经开始受到重视,但是,离开学科的真正融合,还有较大距离;第二类学科交叉的研究,已有不少探索性成果,但是,如何将横断科学全面系统引入水文地质学,要走的路还很长;第三类的学科交叉,则至今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加强水文地质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的结合,其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任何自然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都无法回避人们的价值判断与利益协调。因此,自然科学技术成果,需要借助于社会人文学科的支撑,逾越种种利益门槛,才有可能被社会所接受,否则,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无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 王大纯,张人权,史毅红,等.水文地质学基础[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篇2

“今天是周六,咱们去新建的冥王星科技馆瞧瞧吧!”妈妈建议道。我一听是科技馆,便激动地欢呼道:“好耶!”来到科技馆门口,由一个巨型球体围成的三角形,展现在我眼前,这三个球体型的建筑分别是现代科技展览馆、体验区、参观区。走进科技馆,一位阿姨将一个同我一般高的机器人带到我们面前:“你好!”只见这位机器人朋友,用纯正的“机械语言”向我们打招呼!阿姨说道:“这位机器人阿布将带领你们参观整个科技馆,请跟随着阿布,它将向你们导游这些科技作品,如果有问题,请在阿布身后的屏幕上在将疑问手写在屏幕上,很快,你就会在屏幕上得到满意的答复!好了,阿布现在就带着你的客人去参观科技馆吧!”随即,阿姨按了一下阿布身上的红按钮,我们的参观之旅便开始咯!

首先,我们来到现代科技展览馆,“神舟七号”模型、近海霸王“三叉戟”的模型、坦克杀手“阿帕奇”的模型……看得我眼花缭乱,并且,每个模型旁都有一个小视频,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些高科技的丰功伟业!再加上机器人的精彩解说,真令人叹为观止!

这时,我们来到了一个分叉走廊口,俩门口各树立着两个牌子“体验区”和“参观区”。“体验区是我们馆专门为游客们设立地特殊区,里面有着科技人员专门效仿的“科技之作”能让您们亲身动手体验,感受这科技的神妙!参观区便是古人和近代科学家们的伟大发明与制作!”阿布井井有条地介绍着。

我一听,有专门为我们设计安排的体验区,又惊又喜,便迫不及待地跑进去,“哇!领带摄像头、钢笔扫描器、隔墙窃听器……都可以在这儿体验!真是太激动了!”看到一位叔叔在桌上摆着的这些侦探秘密武器都可以亲自体验,我兴奋极了!平时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东西,今天终于可以当一回小侦探咯!我一手戴着耳机,一手将隔耳窃听器粘在墙上,“快看快看,这是航母模型!”“啊——这是火箭发射时的情景诶!”“隔壁的声音全被我听见了!呵呵!真好玩!”我欣喜若狂,好奇地体验着这些宝贝!

“大家都参观累了喝喝水吧!”阿布亲切地问候道。“就是就是!刚才玩得不亦乐乎!都忘记渴了!现在想起来,还真有点儿口渴呀!”于是,阿布的大肚子被打开了,里面的凉茶可真为我们解了渴!

篇3

运动训练是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运动员积极努力,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并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专门组织的过程。在内容上讲,运动训练主要包括:生理机能、运动素质、运动技术、运动战术、运动心理和运动智能等主要子类系统及其要素[3]。而现代科技对这些系统要素的促进主要表现竞技武术难度动作的科学训练,竞技武术套路及难度动作创新,竞技武术训练的科学监控等方面。运用现代信息科技对动作技术进行解析,进而推动武术动作科学化训练。如,李玉刚、严发本等利用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旋风脚720°运动时间特征、身体重心位移特征、身体重心的速度变化特征以及身体主要环节夹角的特征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提示了其动作过程的运动学特征与规律,为旋风脚720°的科学训练提供了动作时间、位移、速度等一系列量化指标[4]。再如,梅汉超等运用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我国优秀武术运动员摆莲720°技术动作进行分析与评价,并针对该技术的特点,从训练方法上进行了探讨,提示其动作过程的运动学特点与规律,建立整个动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量化指标[5]。这些现代科技的介入,使得人们可以对竞技武术中的难度动作进行科学的分析,建立一系列具体的量化指标,为难度动作的练习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数学模型,有利于运动员对难度技术的掌握。进而推动竞技武术中难度动作的发展。随着新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制定,竞技武术发展呈现出越来越注重“高、难、美、新”的特点。而在高水平运动员中“高”与“美”已越来越难以拉开差距,这时如何更好地掌握“难”与“新”就日益成为运动员制胜的关键。在创新套路编排上,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查看到世界各地高水平武术比赛运动员的比赛录像,从而为创新提供强大的素材支撑。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越性,将武术套路基本动作与创编要求输入计算机然后让其自动编排。在创新难度动作方面,首先应对现有难度技术进行科学分析,建立一系列具体的参数指标,依据这些指标在现有难度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逐步增大这些量化指标。如增加旋转的度数,由原来的360°到540°再到720°等。再如,减少难度动作开始的准备时间。其次将两个难度动作进行了组合,如在旋子中加入转体的成分。现代生物科学,特别是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为竞技武术训练提供了大量具体可操作性的指标来评定运动员在训练中所达到的训练强度和由训练所产生的疲劳程度,并为疲劳的消除提供了大量科学有效的方法。如,利用心率强度来判断运动训练的强度,利用运动员血乳酸浓度来判断运动员疲劳的程度等。这些都提供了科学的监控依据,保证了竞技武术训练的科学进行。同时,科学的运用超量恢复原理和现代生物、光电技术,促进运动员较快地恢复并获得充分的训练效果。

现代科技对竞技武术竞赛的促进

竞技武术是以参加比赛并夺取优异成绩为主要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参加比赛并取得好的名次是其直接目的。现代科技对武术竞赛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促使竞赛规则的科学化,促使竞赛场地器材等标准化。体育统计学的兴起使得原本定性化的武术套路向量化的转变,而竞赛规则的量化又大大地增加了武术套路比赛的客观性。如将演练水平分三段九级,极大地增强了套路评分的公平性。对于刀、枪、剑、棍等器械的改造使其更适合比赛,易于推广。武术散打中的护具、拳套的改进,促使了武术搏击功能的体育化,促使了散打运动的迅速发展。

现代科技对竞技武术传播的促进

竞技武术是现今武术的主流,其终极目标是进入奥运会从而更好的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武术。其传播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对于武术的认识与接受。现代科技对竞技武术传播的促进主要体现在传播媒介上,即现代科技通过对传统传播媒介的改革与优化来促进竞技武术的传播。以传播媒介为标准,可以把武术传播分为文字传播、声音传播、图像传播、多媒体传播、网络传播等[6]。文字传播主要是报刊杂志与书籍的传播,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极大的提高了报刊出版业的效率,自然也极大的促进了竞技武术报刊文献资料的传播。声音传播、图像传播更多的是带入到多媒体的传播之中,使人们更加形象的感触到竞技武术。而网络时代的到来则极大的推动了竞技武术的全面发展。文字、声音、图像还有多媒体等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介都可借助网络这个新兴的途径驶上信息传播的高速公路。通过互联网,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接触到竞技武术,了解竞技武术。此外,现代科技带来的交通工具的改进促使举办世界性的竞技武术比赛越来越容易,而这又是更为直接的向全世界推广了竞技武术。如,“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武术作为特设项目开展了世界性的比赛,就通过各种媒体很好的传播了竞技武术。

篇4

[关键词] 科技馆 可持续发展 管理 创新

科技进步是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集中体现,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决定于整个民族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可持续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为科普教育重要场所和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重要阵地的科技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我国科技馆事业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具有广阔前景,但也存在发展过程中如何更进一步完善和深入探讨的诸多问题,现就如何实现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从科技馆管理创新、展品创新、服务方法创新及功能创新四个方面浅谈创新对现代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 管理创新是现代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创新就意味着淘汰旧东西,创造新东西,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指出:“管理学及其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他们现在都包含着人们的精神和创新”。在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因循守旧的管理思想、制度和方式必然会严重阻碍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脚步。要想彻底摒弃这块束缚科技馆发展的绊脚石,我们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创新思想,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这正是现代科技馆管理的本质所在,是现代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1.1 思想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根本

哲学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切事情都是靠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来实现的,思想意识的创新必然会带来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的创新,提高科技馆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促进现代科技馆可持续发展。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量、信息量迅速增长,这些都对现代科技馆的科教服务理念及服务意识提出了更高要求。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管理思想意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科技馆的发展需要,面对这种环境,谁能感觉敏锐,事事做出快速反应,谁就会在竞争中取胜。作为科技馆管理创新主体的领导者,只有抢抓机遇,高度适应新环境,创新思想、创新管理理念,密切关注未来发展趋势,打破科技馆管理常规,改革原始的、落后的管理工作流程,以超前的意识果敢决策,促进科技馆管理工作的变革与更新,才会打造出高水平的科技馆管理水平,从而为现代科技馆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因此,思想创新对于科技馆的管理创新起着决定作用,它是科技馆管理创新的根本。

1.2 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切管理都不能离开制度,但僵化的制度不可能充满生机与活力,科技馆要想提高管理水平,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必须创新制度。国内外诸多管理理论的研究都已经表明,决定社会发展竞争优势的是人才和科技的优势,而实现人才和科技优势必然要靠创新的制度去保证。科技馆过去的管理制度常常是过多地规范人的行为,甚至以不犯错误为出发点,不鞭策落后,也不鼓励积极进取,抑制了人的首创精神,窒息了新生事物的嫩芽,这种僵化的管理制度极大地阻碍了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步伐。科技馆要想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就要对传统的管理制度进行扬弃,通过改革与创新,建立一套崭新的运行管理制度,为现代科技馆的管理创新提供坚实可靠的制度保证。

1.3 管理方式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正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原理,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它就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就要改革或完善原有生产关系,使之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科技馆管理也是一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科技馆必须改革固有的僵化体制,开拓思路,创新管理方式,营造一种健康有序、和谐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环境。从这种意义上说,管理方式创新是科技馆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科技馆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让我们的人才观念深入人心,吸引更多有志于科普事业的高素质人才到科技馆工作,从而为科技馆事业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 展品创新是现代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科学普及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以创新精神不断研制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展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是加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求,是现代科技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2.1 展品创新应该在传统展品改进上下功夫

一些传统展品现在已经成为很多科技馆的经典展品,在展区内必不可少。但很多传统展品参观起来比较乏味,很难激发观众热情,甚至很多科技馆相互克隆,这不仅使公众对科技馆的喜欢程度大打折扣,而且会影响科技馆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科技馆一定要在改进传统展品上创新思维。比如,对一些大众化的展品,如勾股定理原理展示、瓦特蒸汽机原理展示等展品,观众看上去比较枯燥,可能不会引起太大的兴趣。如果考虑到在展区内用和谐优美的语音、音乐及图像演示发明勾股定理及蒸汽机的详细经过,那么就会大大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好奇心,更会加深对展品的理解,同时还能利用名人效应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篇5

[关键词]现代科技革命;适应性组织;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 F0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9-0006-04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形成与特征

1.现代科技革命的形成

现代科技革命指发生于20世纪初到现在的科技变革,其形成经历了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科学革命和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现代技术革命两阶段。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科学革命是由该时期的物理学革命引起的。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三大发现,打开了原子结构的大门,揭开了物理学革命的序幕,从而也使物理学从宏观低速领域深入到微观高速领域。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部门,在物理学革命的带动和影响下,其他自然科学也相继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并发展起来的系统科学为现代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并由此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现代技术革命,则是现代物理学和各门技术科学综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空间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如前两次技术革命称为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那么现代技术革命可被称为信息技术革命[1]。

2.现代科技革命特征

现代科技革命形成的历程表明,现代科技革命是以现代物理学、系统科学和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干的新兴科学技术群和产业群的革命,其实质是生产力革命。因此,与近代两次技术革命相比,它表现出明显的特征:首先是综合化。现代科技革命的空间发展特征是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2]。现代科技作为一个大系统,它的综合既表现在对不同学科的新综合,也表现在产生许多新概念和方法,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合和研究开辟新的途径,形成门类繁多又有完整系统的层次体系。其次是高速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并服从指数规律。一方面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呈现一体化特征,科技与技术的进步表现为一个共振或共鸣的过程,使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缩短,应用于生产的过程大大加快;另一方面,由于科学与技术间的促进与转化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快,所以知识和技术更新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第三是智能化。现代科学技术使生产力构成要素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日益显示出它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一方面,它使劳动者构成由体力型向智力型演变,许多经济活动领域内脑力劳动者比例大大超过体力劳动者;另一方面,现代化生产工具日益受到科学技术浸透,在原有机械化基础上逐步向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过渡。

二、现代科技革命与企业组织的互动发展

1.科学技术革命与企业组织变迁

组织是由人、财、物等因素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的开放性社会技术系统,它具有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生成不断变革和发展的能力。综观人类社会历史,几乎每一次科技变革都导致组织的大变迁,而组织的每一次大变迁也几乎都是为了适应科技变革。

第一次科技革命即蒸汽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蒸气机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从农业社会跨进了工业社会,并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产业革命。产业革命的兴起推动了组织的历史变迁:生产工序上一个个局部工人使用简单工具的手工操作,让位于按科学原理设计的机器和人机结合的生产系统。相应地,手工工场便被科学的人机生产组织――机器工厂所取代,此时组织结构的形式主要表现为直线制,即组织中的各种职位均按垂直系统直线排列,管理的职能分工还处于萌芽状态。

第二次科技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技术的应用。电力技术的应用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重工业技术体系使生产过程从机械化进入电气化,生产组织规模开始扩张,组织内管理协调日趋复杂。此时,组织管理者既要为降低生产成本加强组织内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又要使组织内部各职能部门能适应外部市场变化和竞争需要,直线制组织显得很不适应。这就要求组织创新和改良,设立专业的管理职能人员和机构,把相应的生产管理职责和权力交给职能部门,从而形成了适应大批量生产的职能式组织结构。随着科技革命发展及由此导致的市场变化,组织需要通过产品和市场多样化谋求进一步发展。但由于组织形式绝大多数仍以职能为中心设置,这就与组织的扩展产品的类型和拓展市场产生了矛盾。组织为发展多产品和开发多市场,确保规模生产及利润扩张战略的实现,就需要一种新责权利关系认同结构,以便能更好地解决集权与分权、内部监督与激励、内部控制与协调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能适应多样化发展需要的分权化事业部组织结构便应运而生。

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企业组织适应性的要求

组织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种手段,本质上是一种开放性的事物,应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是组织的本质要求。适应性组织就是不断改变不合理的组织形式,建立新的高效能的管理组织体系。所以适应性组织能使企业组织形式挣脱旧体制的束缚以动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从而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活组织”,进而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从历史的角度看,从作坊、单一工场形式的企业组织到现代联合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从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企业组织形式到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组织的发展都说明,历史一直在选择新的、适合时代潮流的新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组织变迁是不断适应历史发展的必然。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深入,全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环境的变化速度大大超过传统组织的跟踪与调整能力[3]。在这种环境下,灵活适应性将被视为成功组织的主要特征。一方面,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要求组织有迅速响应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要求组织必须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新产品。因此,基于现代科技革命的组织适应性组织应包括以下方面:

(1)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结构扁平化是指减少组织管理层次和扩大管理幅度,它将组织结构形态由传统高度集权、中间管理层多等弊端的金字塔型转变为中间环节少、管理成本低、对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反应灵敏、适应性强等的水平矩阵型结构。过度集权使员工丧失了参与性和自主性,而过多的管理层又使组织运行效率下降。组织结构扁平化可减少组织中间管理层,使企业最高管理层向作业层靠近,及时实现管理层与操作层的互动,从而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保持决策与管理的有效执行。同时由于权力重心的下移,基层员工可获较大自,因此也有利员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组织结构扁平化适应了现代科技革命环境下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增强了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和市场急剧变化的能力。

(2)组织性能柔性化。柔性是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性能柔性指组织除具有传统组织职能外,还有参与环境变化、对环境带来不稳定性的不断反应以及适时根据预期变化结果及时调整的能力。其优势在于快速市场反应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现代科技革命使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周期缩短,应用于生产的过程大大加快,从而导致新品不断问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及市场竞争加剧。组织性能柔性化提供了组织对这种竞争和市场变化不断适应和迅速反应的能力,它通过不断调整职责和非正式沟通渠道等特征克服企业市场行为选择的有限性,使组织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能够保持灵活性。

(3)组织运行开放性。组织运行开放性即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根据一定目的与其他组织的合作性。在现代科技革命下,由于信息技术提供的便利性,组织运行开放性一般表现为与其他组织形成的动态联盟。动态联盟是一个建立在某种共同协定基础上的由潜在合作伙伴组成的开放边界的集合体,是新的市场环境下产生的适应竞争需求的新型虚拟敏捷组织形式。它通过跨组织网络,以时间和机遇为导向,以来自于抓住不断变化的市场机遇为动力,把全球范围包括人在内的各种资源集成在一起,实现技术、管理和人的集成,形成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组织运行的开放性既是对组织扁平化和柔性化的有益补充,也是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要求。组织结构扁平化虽扩大了管理幅度,但也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界限日益模糊;而组织柔性化使组织灵活的同时,也使企业规模受到一定限制,从而容易失去仅凭组织内部力量无法把握的机遇。同时,现代科技革命智能化使经济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扩散和应用。组织保持运行开放性,一方面,可以网络特有的高效和便利把组织内各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弥补组织扁平化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型动态联盟形成规模优势弥补组织柔性化缺憾。同时也可整合联盟间知识和信息资源优势,更好地控制与开发知识和信息资源,以适应现代科技革命综合发展趋势的要求。

三、基于现代科技革命的适应性组织

1.适应性组织的提出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已经步入了网络经济和速度经济时代,在此时代一个比较明显的消费趋向就是产品个性化,产品个性化需求使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生命周期缩短,企业只有采取小批量、快生产的方式才能生存。网络经济时代的支柱是网格,而网络本身就代表一种速度。一方面通过网络,企业可以对内外部信息敏感反应正确决策及时执行。同时,科技革命为企业实施快速生产提供了可能。CAD和CAM可以很方便迅速完成新品设计制造。

面对现代科技革命形势下的速度经济,很多学者提出了适应性组织的概念。张申生(1996)在编译Rick Dove的敏捷企业时,认为敏捷企业是善于把握各种变化机遇以及不断通过技术创新领导潮流的企业[4]。王易冈等(1998)认为敏捷企业是那些能够迅速实现自我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竞争环境,具有敏捷竞争能力的企业[5]。张洁等(2001)认为敏捷企业是指能迅速响应客户需求,以敏捷动态优化的形式来组织新产品的开发、及时交付客户及投放市场的有竞争优势的企业[6]。这种新型企业有的被称为“敏捷企业” 、“虚拟企业”,有的被成为“网络企业”,或“学习型企业”,它们的实质都是一种适应性组织。

因此,笔者认为,适应性组织是指组织能够通过复杂的通讯基础设施迅速地组装其技术、雇员和管理,以对不断变化和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中的顾客需求做出从容、有效、协调灵活响应的企业,简言之“三性企业”:对内外部信息敏感性、决策正确性和执行及时性的企业。

2.适应性组织的运行特点

敏捷企业不仅能快速适应变化的环境,而且能不断学习和“演进”。具体来说,适应性组织具有以下特征:①经营活动全球化。适应性组织通过电子方式与供应商、商、顾客和贸易伙伴连接,对信息进行捕捉和精练,为企业全球化业务提供方便,降低信息费用。②反应调整敏捷化。竞争使快速反应成为必要,快速识别新的产品需求,把产品推向市场,实施新服务,满足顾客需求,控制库存和分销等,最大限度缩短从新产品、新服务概念的产生到通过销售形成现金流的时间。③运营虚拟协作化。虚拟化是指一个企业拥有像传统企业一样的机构,但实际上企业可能只是一个空壳,它完全利用外部资源完成产品的设计、生产,进行产品市场营销策划、销售、定单履约及会计核算。④企业信息数字化。适应性组织通过传感器、设计数据存储工具对Internet上的大量数据进行捕捉和开发,然后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对复杂的数据进行分析,使用数据图像工具进行更好决策。如MRP、MIS、DSS(决策支持系统)、ESS(专家支持系统)等。⑤企业合作灵活化。适应性组织的灵活性表现在合作者的联合与分解上,企业建立起合作者网络,企业间可以很快的联合,以投标一个新项目,也可以很快的分解。⑥自动化控制和管理。EDI、DPS(数据处理系统)、JIT、CAD、CAM、CIMS、FMS等系统的建立和使用,促进了适应性组织自动化的进程。

适应性组织必须协调顾客、供应商、设计商、制造商之间的关系,才能改善企业的敏捷性,而支撑企业敏捷性的支柱是动态灵活的组织、快速集成的支撑技术和具有高素质的员工。灵活的组织是发挥技术优势和人的因素的前提条件,一个适应性组织只有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才能迅速地响应市场变化,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的竞争不是单纯的技术竞争,必须将组织管理的变革和信息系统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产生效益。

四、基于现代科技革命的适应性组织运行模式

1. 适应性组织的内部运行模式

适应性组织的组织构造应采取以职能部门为基础的静态组织结构与以项目组为中心的动态组织结构并存的矩形网状结构。其中关键是推行项目工作小组。每个产品的生产都可能要使用具有高度交互性的计算机网络,同在技术上分散、在组织上分离的企业内部成员彼此合作,并且也可与其他企业成员合作。在适应性组织结构中,职能部门相对稳定,项目组根据需经常进行重构和重组。每个职能部门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是部门经理及少数管理人员,流动人员指根据需要加入项目组的人员。固定人员负责对本部门人员培训与管理,以及给本部门人员分配任务,组织人员加入到项目组。每个项目组分两层即管理层和操作层,管理层是项目经理及少数管理人员且相对固定;操作层按产品不同时期加入不同人员且动态变化。

项目组在整个产品生产周期是动态变化的,有关职能人员可根据需要加入小组,完成任务后及时退出返回原职能部门;项目组强调实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和工作的有序性;项目组工作在时间坐标上有相互的重叠与交叉,小组成员并行工作,协同完成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等任务;项目组在企业内部是相对独立的,项目负责人有权决策项目组内的各项活动,企业领导负责监督工作小组的活动情况。因此,适应性组织的内部运行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的多项目组并存的模式,如图1所示。适应性组织可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和相似度来划分项目组,一个产品对应一个项目组适合复杂程度中等的产品;一个产品对应多个项目组适合可分成相对独立分产品的复杂产品;多个产品对应一个项目组适合相似产品或几个简单产品。

2.适应性组织的外部运行模式

现代科技革命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处于网络组织中,适应性组织必须加入价值网络,该网络不仅有供应商、顾客,同时还有竞争对手;维系网络存在的联系包括战略联盟、合作伙伴、长期供买方等合作关系。价值网络思想打破了传统价值链的线性思维和价值活动顺序分离的机械模式,围绕顾客价值重构原有价值链,使各主体以项目为导向按整体价值最优原则动态组合形成拓扑空间和价值网络,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如图2所示。价值网络的合作伙伴以客户价值为中心相互联系,这里价值中枢即领导厂商不仅是网络形成的主要动力,而且整合各成员创造的价值,并影响价值创造方式和价值传递机制。市场与客户的需求等信息在整个价值网络内流动和碰撞,领导厂商和网络成员共同识别市场机遇和顾客需求,从而使价值网络形成市场需求捕捉网络。

[参考文献]

[1]林今柱.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纪丰伟.现代科技革命与网络营销[J].经济管理研究,2003,(2):64-67.

[3]吴 怡, 戴建英.新经济的组织设计[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5):104-109.

[4]Rich Dove 张申生编译.敏捷企业[J].中国机械工程,1996,(7):22-27.

[5]王易冈,等.敏捷企业组织设计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8,(6):28-32.

[6]张 洁,等.企业的组织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9):78-80.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daptation Organization Based on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olution

Li Dongxu,Zhao Fuqia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篇6

[关键词]生态系统;科技文化;生态文明;和谐统一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Z)05—0014-04

一、科技文化的实质与当代内涵

科技文化源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而真正意义上具有科技内涵的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却是与人类形成分工加协作的系统化和社会化生产方式相联系的。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出现,促发了近现代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反之,科技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又提高和扩大了系统化社会化生产方式的程度和力度,彼此构成互为因果的辩证系统关系。所以,广义的科技文化就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与系统化社会化物质生产过程的差异统一。而狭义的科技文化则是属于人的思维活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工程乃至于产品设计过程的差异统一。然而,不论是广义的科技文化,还是狭义的科技文化及其发展都没有达到从根本上使人类从繁重的劳动状态下解放出来的目标。反倒是使得劳动的强度和长度不断地加大,本来应该轻松愉快的现代生活却变得压力重重,显得比传统社会生活更加沉重。现代科技所创造的现代机械本应该为人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受人们的意愿所支配,而实际的情况却相反,形式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具有了现代生活的特征,受人们意愿的“支配”,本质上却是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受到这些现代机械的压迫、奴役和排挤,这也正好验证了某些科学家“机器人将统治世界”的预言。而这一现象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不论是一般的机械还是智能的机械都是如此。呈现的是本末倒置的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现代机械的运转已经脱离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调控,反之也严重伤害了天然理性(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权威,也就是伤害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进而也严重地伤害到人类自身(全球气候不利于人类生活的变化就是最有力的实证),这样的后果是与人类创造和发展科技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并在从认识自然和模仿自然的生存过程向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转型的生活过程之中,在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互为因果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而人要有超越自然物的生存,首先就必须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然,理解自然,把握自然,实现对自然从片面到全面、从部分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规律的认识过程,这样才会形成现当代意义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即科技文化。也就是说,人的社会物质生活的现代化是与科技文化直接相连的。

然而,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所内含的社会利益关系,有感性自然自发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与理性自觉和创造意义上所形成的社会利益关系的区别。前者是顺其自然的以自然性为主导的社会利益关系,具体表现为沿袭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但是,由于人所独具的思维能力和相应的判断力,弱肉强食和以强凌弱的自然法则在人类社会就难以畅行无阻。因此,人类自从顺其自然地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为争取平等和自由与民主的矛盾斗争至今也没有终止。而产生于人的物质生活领域的社会利益关系,正是社会科学尤其是马克思的现代社会科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研究的主要对象。自然科技文化的发展所造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系统化、现代化和社会化,与自然自发形成的传统的社会利益关系的非现代化、非社会化和非系统化之间的不匹配和根本的不适合,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人类社会内部利益流动关系的严重失衡和社会的不平等,正是马克思的社会科学所揭示、批判和理性改造社会的对象。而后者则是在遵循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理性即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前提下,以具有科学性且符合自然理性(生态平衡规律)的社会科学理论为依据,在社会理性精神的引导下对非社会化且失衡流动的利益关系进行根本的改造,进而形成关于社会的科技文化并与已经形成的关于自然的科技文化相匹配,使现代科技文化实现完整的形态,这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某些人在狭隘价值观念的驱使下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有意无意的伤害,并努力避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所进行的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正所谓,什么样的社会利益流动关系就造成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只有理性而科学地构建起社会化、科学化、系统化平衡流动的社会利益关系。才能够为普遍形成正确而完整的社会价值观念提供可靠的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的价值观念,才能够自觉地遵循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并为全面性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和运用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揭示了自然从微观到宏观的自然规律,既有对人的社会发展有利的规律也有不利的规律。而根据科学真理全面性的要求,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也应是全面的。借鉴有利的规律发明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有用的技术,借鉴不利的规律发明预防自然灾害和减轻自然灾害的技术,使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变为现实。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有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配合,以及在此基础上理性建构的平衡利益流动关系的支撑。而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事物之间平衡的利益流动所呈现的自然生态平衡规律,与社会科学所揭示的社会利益平衡流动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规律,本质上是同一规律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所以,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不论是改造自然的技术还是改造社会(化解、缓和、解决和避免社会矛盾)的技术,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能够更好更愉快和轻松自由的生活,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需要全面发展的实质。而正确地反映和揭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发明和运用科学基础上全面性的技术,使改造自然的技术与改造社会的技术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才可能建构起自然与社会与人之间和谐的利益流动关系,并真正建成人化的自然与自然的人化的美好社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马克思说过,自然科学与人的(社会)科学将是同一门科学,这就是现当代科技文化应有的内涵所在。

二、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差异和统一

没有差异就没有世界,没有差异就不会有自然生态,更不会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自然生态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自然生物在差异统一基础上的存在状态。因此,人的社会生态不可能根本脱离自然生态而存在和发展,没有差异统一的自然生态,就不会有人的社会生态存在的根据和前提。

然而,自然生态仅有生物即植物和动物的存在,并不构成具体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而只是抽象的自然生态。而现实的自然生态还必须具有非生物的存在作为前提和基础,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就不可能有自然生物的存在和不断进化。换一个角度看,正是非生物的物质在差异前提下的相互作用,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的演化,才形成了现实的自然生态,进而又经历了不断的演化,才呈现出自然界的精灵即具有能够思考的人的大脑和以此为前提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智慧的展现。所以,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呈现差异的根据,就在于人类特有的能思考的大脑所具有的思维活动和由其产生的智慧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样的精神力量,使人类超越了自然生物属自然的本能限度,在脑力和体力的相互配合下形成了超自然的属社会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并在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长期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取得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和应有的主体地位,也就是“社会生态”的生成。然而,确证社会生态得以真正确立(在人的智慧支撑下)的人工自然,却是在日益伤害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下而得以扩展和壮大的。尤其是到了当代,更呈现出自然生态环境对人工自然及其人的社会生活越来越多的伤害。而伴随这种伤害的持续和加剧,社会生态存在的意义将会越来越小。

在自然界,各种非生物和生物以及各种动物和植物(人类社会暂除外),在差异的基础上共同构成了自然的生态环境(与人的社会相联系而言)和自然生态环境中千差万别的自然生物的共存。是什么原因和力量造成了这样共存的状态即自然生态,而且是按照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力量大小的排序)形成的生物链条,也就是自然的生态系统?而共存的前提是包容而非排斥,那么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为什么能够形成差异基础上各种自然物的共存,并在彼此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自然的生态平衡规律?仔细考察和深思后就不难发现,自然生态所以能够出现平衡的存在状态,是因为不同的生物之间贯穿着一条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在弱肉强食的前提下为什么会导致自然的生态平衡,而在人类社会内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还在被有意无意地运用,可为什么不仅没有带来社会生态的平衡而是相反呢?

客观地说,自然生物之间正是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下展示了彼此的依存关系。表面看,弱肉强食展示的是不同生物之间矛盾对立即排斥和离异的状态,但实际上,这样的状态却是短暂和有限度的。因此,可以肯定地判断,正是这种短暂和有限的弱肉强食,而不是无限的赶尽杀绝式的弱肉强食,才换来了自然的生态平衡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展现。因为这是自然生物之间唯一的利益流动方式,也是自然生物共存的客观依据。而自然生态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存在。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作为一种生命的存在状态,就是必须有平衡利益关系的流动,也就是必须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与交流,否则,就只有自然的死亡态,一种无差异的死寂的世界。

人的“社会生态”以自然生态为依据,是自然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生物链条的最高环节,因为自然生态的长期演化使人脑具有了能够思维的功能,并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够形成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意识,进而也形成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思想意识。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根本区别开来的标志,如果说近现代自然科学家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新时代,那么,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科学家,则开启了人类科学地认识和改造社会的新时代,也就是开启了社会科学及其技术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相互配合,使人类社会由片面走向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而科学地认识和改造自然,就是要在认识自然生态不同事物的个别规律、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基础上,在普遍规律许可的范围内,运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有利的个别规律和特殊规律,进而建构起科学改造自然的可操作的实践观念,并付诸实际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地改造自然,使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利益流动,也就是彼此利益的平衡流动,这样,社会与自然才可能真正形成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和谐的自然生态大系统。但是,这样的大生态系统并没有形成,原因何在?“社会生态系统”要得以确立并持续地存在,对外就必须与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实现利益的平衡流动,对内就必须实现个体与群体与社会(或国家)之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也就是实现社会利益的平衡流动。这双重的利益平衡流动,才是社会生态系统得以确立和实现的根本依据所在。没有人类社会内部利益平衡的流动,就不会有真正的社会生态系统,没有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利益平衡流动,就不会有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真正和谐统一,即自然的人化与人化的自然的美好社会生活。所以,如何建构现代性的科学合理且平衡流动的利益关系,是摆在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理论和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理论面前的重大课题,两者的如何配合与协调将成为人类社会能否全面实现现代化的依据之所在。

三、科技文化基础上的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科技文化,系统地加以理解,应是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的有机统一。已有的历史经验表明,仅局限于现代自然科学及其技术的科技文化,并没有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和更加轻松愉快的社会生活。进而自然科学真理的全面性要求,在狭隘社会价值观的束缚下,相应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走上了片面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严重违背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客观要求。生产性技术的发明和运用,往往大于或高于生产废物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这样的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作用方式,严重伤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由此设问,没有社会科学及其技术的协调配合,自然科学及其技术要获得对人类价值实现的最大化(对自然和社会都有利的),可能吗?

没有差异。就不会有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有交换与交流过程的展现。然而,相互作用性质的不同则又决定了交换与交流的是否有效、是否顺畅和是否互利。同样也决定了自然生态的是否平衡与社会生态的是否和谐统一。这就说明,自然生态的平衡依赖于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协同(利益的平衡流动),而不是相反。自然界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矛盾对立的统一,只有差异协同所呈现的和谐统一。自然生态平衡规律就是自然的理性即天理,违背了这一天然的理性就将受到惩罚。所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展现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利益流动的平衡本质,实实在在地贯穿到人的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实际行为过程的始终。

社会生态文明根本上就是人类社会生活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的理性化,人的实践行为的理性化和科学化,最终是人的社会价值观的社会化和系统化。而这一切都要归结到社会生活的法治化和道德化,这是社会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社会生态由具体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三大领域构成,其中文化生活全面的科技化是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文明化的精神支撑和根本保证。所以,文化生活领域的文明建设就是实现全面科技化基础上人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没有先进的思想意识和思维方式,就难以产生创新尤其是社会价值观的更新,社会生态的文明建设就只能是空想。

文化生活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说是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就是要通过广泛的社会化教育,通过学习,通过独立的理性思考,用现代自然科学所揭示的自然生态平衡规律所展示的整体性、系统性与利益的平衡流动性的本质理念,来改变传统非系统和非整体的思维方式,使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具有最开阔的眼界,对自然和社会的改造具有最全面、最合理、最科学和最强可操作性的规划和设计。这就是人的思维活动所内含的,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性思维和改造(价值)性思维,以及相应的认识性实践(科学实验和考察,社会调查和考古)和改造性实践(社会生产和社会制度的创新或改良)。其次,在此基础上以系统和整体性的社会价值观,来改造或取代传统片面自私狭隘的社会价值观,使各种社会行为在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和联系他人和社会环境的价值实现和利益。在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关爱和彼此沟通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利益关系的和谐统一。其三,在系统和整体的思维视角,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及其相应的全面性技术,逐步成为同一门科学和相应的系统化现代技术。其四,以整体和系统性的理性精神做支撑,生产出系统化展示真善美和谐统一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系统化体现真善美的道德观念逐步取代假丑恶的片面狭隘的价值观念,并以这样的价值观念支配人们的行为,使利益矛盾冲突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篇7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探索科技 把握未来》。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类的知识将会大大地增长。今天,我们意想不到的新发明屡屡出现。我有时几乎后悔我出生得过早,不能知道将要发生的一些事情。”是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就像沟通现实与未来的使者,引导人们不断开拓发展的空间,走向具有活力的新世界。

人类的智慧是无限的,无论是美国挑战者号的爆炸,还是全球计算机病毒的升级,从来都不能阻止人类的科技进步。“知识就是力量。”培根这句脍炙人口的格言不知激励了多少渴求知识的人。科技是智慧的结晶,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年轻人的梦想。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现代科学呼唤理解科学的人才,更需要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对待科学知识不但要有横向的理解,更需要有纵向的思维。突破平面思维的束缚,到多维空间遨游。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我校倡导同学们参加发明专利的申请,青少年创新大赛等活动,其旨在培养同学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同学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希望同学们能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我们中学生的重要性,积极参加活动,并正确处理好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与日常学习的关系,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科技创新的意识,做到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面广,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

篇8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在传统文化和我们求知的科技教育中多是以书本和现实知识的解读面对学生。科技教育工作者大都也以谋求展示教育效果而策划与设计科技活动内容,然而这些书本上的和实际操作的内容还不算完善,只是以目标教育为最终的教育模式,其活动过程缺少对活动学生文化底蕴的培养与铸造,我们应该在青少年日常的科技教育与科技活动中将传统文化不断渗透,不断沉浸,培育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可以跟学生进行沟通,让传统文化也能够成为技术性、实用性、创新性的潜意识。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和科技活动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传授。指导各项科技活动的同时可以安排学生定期进行相关的文化传统学识的资料收集。归纳与科技教育活动相吻合的背景史料,研究这些文化资料的意义,能采用讨论和推演的形式去督促学生主动了解主动学习,潜移默化中无形就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日常的科技教育活动涉及广泛,这也给我们利用各类活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拓宽了渠道,如在青少年模型制作中运用制作建筑模型渗透古代建筑文化和传统木文化的教育。在航海模4型制作中贯穿中国古代航海史的收集与展示,讲演与探讨。在小制作小发明活动项目中反思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今天的科技落差,等等,这些教育辅助活动既可以客观的反映人文历史,又可以丰富科技教育的活动内涵,科技教育变成了更加人性化的导引活动,不再是简单机械的制作体验,成为了思想与技术的双重碰撞,在教育的质量上将有所提升,在活动的效果上将有所升华。同时挖掘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丰富教育资源,让多媒体等现代高科技产品成为媒介传输,再现剪纸、风筝、织绣、泥人、面塑、中国结等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此类科技教育活动,能让学生将传统文化的生动再现消化吸收,从而成为辅助陶冶情操和培养道德的精神力量。

二、科技活动与传统文化相互诠释,完善学生的学习模式

在现代青少年活动中,任何教育活动均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文化教育和科技活动是应该紧密相连的。科技活动中也可以应用传统文化的主题和内涵。要吸收优良的文化传统,对于糟粕要加以摈弃。在教师进行科技活动的开展时,应主动为学生讲解联系并引入探讨人文性的东西,能够让学生真正做到文化和技术相结合,科学与时代相结合。能够下功夫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情况,以文化传播科技,以科技促进文化,贴近素质教育要求的平衡发展目标。在如今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中开展人文主题活动,有助于推动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也是科技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实践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品性培养中去。因此,要将传统文化和科技活动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科技活动中不断寻得传统文化内涵的意义,可以通过历史演绎、回顾与模仿等形式不断巩固和发展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了解科技发展中的人文知识。如在解说空气密度概念时可适时加入制作孔明灯主题科技活动,这样既能够做到回顾历史环境,推演物品的发明过程,又能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而延伸出三国时期的人文特性等,这样做的目的,有助于让学生更加亲切感受到科技活动的延绵发展历史,让学生更加注重传统历史文化与科技活动的相互浸润,让文化传统与创新素质教育的培养充分链接。同时,在不断类似的活动中进行历史经验的总结和表述,这样长期下来,学生就能在科技活动中积累一定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同时感受与体验活动的过程,配合并且了解活动的内涵,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技活动水平的同时,也较好地树立了正确的人文价值观。

另一方面,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也应该强调配合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背景。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实践能力的同时并且能够吸收地方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科技教育活动中感受到亲近与融合。如我们让学生在开展食品物质科学活动中加入有本地地方色彩的“火腿中的盐文化”内容,让学生了解金华火腿文化的来龙去脉,了解盐在不同时期,让火腿文化产生不同效果的影响。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不仅对科学知识强化了认知,也充分了解了传统地方文化的特点,同时也感受到了科技进步带来的益处,所作所为诠释了文化与科技的相互融合,两者相互结合能够让学生从中增强科学实践能力并吸收传统文化的熏陶,相辅相成,不断弥补。这既是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提升,也是对传统文化在科技教育层面的渗透。以主题活动诠释传统文化对科技的含义,即是传统文化与科技教育活动相结合的主要形式,也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有文化特色的科技活动的主要支撑。成为一种能学能用,能想能悟的特色模式。

三、科技活动与文化相结合,升华学生的品德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培养与形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健康的体质与完整的人格。而科技教育活动与传统文化可以相互接恰,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品德完善起到积聚作用。在进行科技教育相应的教学活动时,除了要协助学生完成既定目标和应完成的知识内容积累以外,还要能够让学生通过科技活动,创造出相应有文化内涵的作品。这样才能够充分将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激发出来。创新是我们现在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创新素质教育更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因此要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新鲜的元素,把它融入到现代科技教育活动中,完善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全方面的成长。让学生在感受现代科技进步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学生的个体品德无形中就有了提升,这样的做法也是创新的素质教育。在文化和科技教育的结合中,学生能学到的有很多,首先,是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能够在文化中找寻历史的痕迹,能够积极思考和保留总结。其次,学生能够在科技活动中体会到实践的乐趣,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过程中,抒发自己的感受,展现自己的能力,能够在沟通和交流中展现自我,将所学到的传统文化和科技活动相结合。平衡两者之间的重心,不断发掘传统文化在科技活动中渗透的意义,点点滴滴的影响,等等。能够将自己的价值观改变,也能够提升自身全面发展。

四、结语

篇9

第一、科学技术是电影赖依生存发展的技术条件。

从电影的发明到正式诞生的历程看。电影的产生是伴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出现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的结晶,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一种科技新成果,是一门技术。从电影胶片、电影摄影机到电影放映机以及胶片的冲印设备等的发明和进一步改进完善,样样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所以,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影的生存和发展。电影放映作为电影活动的一个环节,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然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以小农生产为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电影在这种情况下传入中国,要在中国生存发展下去。谈何容易。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影生存发展将是十分困难的。当然,这不排除外来科学技术的进入带来电影的发展的可能。纵观“史前期”的十年电影史,恰恰是外来科技的进入带来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当时的电影业,不管是摄制或放映。都是外国人创办的,他们几乎控制着整个中国的电影事业。只有极少数的一两个中国人从事电影的出租和放映,而他们的影片都是外国人摄制的。放映设备也是从外国带回来的。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其低下,他们根本不可能摄制出中国人自己的影片来,当然更无法生产出电影设备和电影胶片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电影放映只能靠外国片源为继”,又如何能形成中国自己的电影放映业?

第二、社会经济实力是电影赣依生存发展的经济条件。

我们知道,电影是一门艺术。但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商品,是供人们消费(观看)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既然是商品,那就具有了商品的属性――经济属性。电影要生存要发展,就离不开经济的支持。离开了经济,电影将寸步难行,甚至也产生不了电影,经济对电影来说就如同人体的血液。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实力决定着电影的生存和发展。有了经济,有了钱,我们可以生产、购买电影所需的所有设备和原材料,哪怕电影对我们来说是舶来品,我们可以买别人的,买外国的,甚至我们也可以搞自己的电影发明研究,拍自己的电影,放自己的电影,形成自己的电影业以及电影工业。然而,十年“史前期”的中国,学过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由于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以及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和掠夺,社会经济实力十分赢弱,外国列强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电影的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国家、民族、社会团体组织乃至个人根本没能力来扶持和发展电影。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电影事业是难产的。外国人控制着中国的电影事业,外国电影独霸天下。在这十年期间,因为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因为没有钱,中国就只有可怜的电影放映的历史,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电影放映业,更别说电影制片业了。而美国早期电影放映业几乎都是在美国大财团的支持下形成和繁荣起来的,以致才有了后来美国电影的飞速发展,迅速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电影的中心。

第三、社会历史人文环境是电影生存发展的社会条件。

十九世纪末,中国正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遭受着外国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屈辱和掠夺,而一部分有先见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思想和治国之策。在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下,1896年。电影传入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观众以及电影的经营者和统治当局对电影都抱有各种不同的心态。但总的来说,人们对电影还是抱有一种好奇的心态,那时的电影还是一种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属于戏法、杂耍之类的洋玩意儿。观看电影,完全出于新鲜、好奇,因此有人称赞电影为“奇妙幻化,人物活动,惟妙惟肖,呼之欲出,眉为之飞。色为之舞”。但也有不少人对电影抱有狐疑的态度。据史料记载,二十世纪初。电影在北京放映时,很多人都不敢去看,只有那些“好奇与胆壮之人略敢一观”。甚至有人因为当时放映的影片技术质量太差而出现的影片有时模糊不清使观众看后眼酸,认为是“西人收集人眼精华之法,常观之必至于盲……力劝不可再看”。更有甚者乃是统治阶层,1904年,慈禧七十寿辰英国公使进献的电影在放映途中发生爆炸,慈禧认为不吉利,遂下令不得在宫中再放电影。大多数上层人士对电影不屑一顾,认为那只是下流社会低级趣味的东西,特别是一些影片的内容如《左右亲嘴》、《水池嬉戏》、《扑地寻欢》等,更是与中国的传统道德相悖,为当时中国的民俗所不容,大有伤风败俗之感。于是统治阶级出于统治的需要便制订一系列条规来规限着电影的广泛传播。很显然,在当时这样一个弥漫着封建愚昧气息。文化贫困,对于世界现代科技,现代文明几乎一无所知的国家里,电影这种现代科技文明的产物能有一个好的生存发展空间吗?即使是外国的电影,生存也是比较困难的。更何况中国。对于电影一无所有,一无所知,又怎能形成自己的电影放映业乃至电影业?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制约电影的生存和发展的。由于社会历史人文的影响,导致中国电影经过了漫长的十年“史前期”的酝酿,才有了第一部真正中国意义上的电影《定军山》。

综上所述,由于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极度落后,现代文化十分贫乏,而且发展也极不平衡,人们沉浸于封建迷信当中,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文化传统。作为外来的新生事物――电影。十年“史前期”,未能形成中国自己的电影业,只有放映的历史,没有放映业。这是当时中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这也符合新生事物传播的普遍规律。正如著名电影史家李少白先生说过:“中国当时的社会性质――封建的、落后的、闭关锁国的,决定了中国的电影历史只能从外国人到中国来进行电影活动开始,这是可悲的,但却无法避免,这就是历史。”这也是历史的必然。当然,中国电影放映业迟迟未能形成,这给后来中国电影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但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兴起,同时也延缓了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由于电影放映业不够发达,中国电影工业至今未能成型。“史前期”放映业难以形成之初考

自从1896年电影传人中国,中国便开始有了电影活动。而中国电影的历史并不是从这开始的,中国电影的真正开始是从1905年的春夏之交北京丰泰照相馆馆长任庆泰为庆祝当时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的六十大寿而拍摄的戏曲片《定军山》开始的。根据郦苏元、胡菊彬等史家对中国无声电影史的分期。我们把这以前的十年即1896年―1905年的这一段时期称为中国电影的“史前期”。中国电影史料显示,在这十年期间,中国先有了电影放映的历史,但放映事业几乎都是外国人创办的,放映的都是外国人摄制的影片,直到1903年才有一位叫林祝三的中国人来放映外国影片。可以说,中国电影十年“史前期”,没有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放映业。就其原因。这跟电影本身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

第一、科学技术是电影赖依生存发展的技术条件。

从电影的发明到正式诞生的历程看。电影的产生是伴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出现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的结晶,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是一种科技新成果,是一门技术。从电影胶片、电影摄影机到电影放映机以及胶片的冲印设备等的发明和进一步改进完善,样样都离不开科学技术。所以,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影的生存和发展。电影放映作为电影活动的一个环节,同样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然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以小农生产为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电影在这种情况下传入中国,要在中国生存发展下去。谈何容易。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电影生存发展将是十分困难的。当然,这不排除外来科学技术的进入带来电影的发展的可能。纵观“史前期”的十年电影史,恰恰是外来科技的进入带来电影在中国的传播和普及。当时的电影业,不管是摄制或放映。都是外国人创办的,他们几乎控制着整个中国的电影事业。只有极少数的一两个中国人从事电影的出租和放映,而他们的影片都是外国人摄制的。放映设备也是从外国带回来的。由于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极其低下,他们根本不可能摄制出中国人自己的影片来,当然更无法生产出电影设备和电影胶片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电影放映只能靠外国片源为继”,又如何能形成中国自己的电影放映业?

第二、社会经济实力是电影赣依生存发展的经济条件。

我们知道,电影是一门艺术。但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商品,是供人们消费(观看)的一种精神文化产品。既然是商品,那就具有了商品的属性――经济属性。电影要生存要发展,就离不开经济的支持。离开了经济,电影将寸步难行,甚至也产生不了电影,经济对电影来说就如同人体的血液。所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实力决定着电影的生存和发展。有了经济,有了钱,我们可以生产、购买电影所需的所有设备和原材料,哪怕电影对我们来说是舶来品,我们可以买别人的,买外国的,甚至我们也可以搞自己的电影发明研究,拍自己的电影,放自己的电影,形成自己的电影业以及电影工业。然而,十年“史前期”的中国,学过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那时的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由于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以及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和掠夺,社会经济实力十分赢弱,外国列强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电影的生存环境是十分恶劣的,国家、民族、社会团体组织乃至个人根本没能力来扶持和发展电影。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电影事业是难产的。外国人控制着中国的电影事业,外国电影独霸天下。在这十年期间,因为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因为没有钱,中国就只有可怜的电影放映的历史,却没有形成自己的电影放映业,更别说电影制片业了。而美国早期电影放映业几乎都是在美国大财团的支持下形成和繁荣起来的,以致才有了后来美国电影的飞速发展,迅速取代法国成为世界电影的中心。

第三、社会历史人文环境是电影生存发展的社会条件。

篇10

刚开始的时候我总是耐心地给民间科研爱好者劝释、指导,直到有一次我接到一个外地业余科研者的电话,一上来就劈头盖脸、没头没脑地臭骂我一顿,说我们公司是科技窃贼,骗他来介绍他的技术,然后又用各种理由堂而皇之地拒绝他,最后再把他的技术偷偷改头换面推向市场。搞了好半天我才明白,是以前接待过的一个“毛遂自荐者”,他研究的方向倒不错和我公司的一个课题方向巧合了,当时公司的课题已经进入了小批量推广的阶段。我没有告诉他,只是对他讲我们不感兴趣,同时在客服需求、市场方向、成本控制等方面将了他几军,没想遭此大冤。从此以后,公司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概拒收此类民间合作信件和信息,更不面谈。虽然看似有些生硬,不近人情,但却省去许多“麻烦”。

民间科学爱好者往往是倾注了其全部的家产、精力和时间,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搞研究搞发明,最后搞得家徒四壁,严重者甚至妻离子散。虽然他们的热情和执着精神让人钦佩和同情,但由于他们的科研和发明没有应有的情报、资金、人才、试验等条件的支持,也没有市场导向或专家的指导,真正能在市场上产生价值的项目凤毛麟角,即使有也要进行彻底改造,部分成果虽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但也因上述原因根本无法市场化运作或者市场化运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代企业市场条件下的产品研发光大小小的评审和研讨就有无数次,一个研发课题需要“过N次关斩N次将”,如市场客户需要调查、立题研讨、原始方案研讨评审、样机方案评审、样机评审、小试评审、样机小试后改进评审、批量产品试验评审、大规模工艺和设备工装评审,成本评审、上游供应链评审、质量体系评审等等。一个课题需要大量的技术和市场的支持,单兵“闭门造车”根本无法实现,完整地过一遍会让整个课题组成员人人扒上几层皮。

民间科研爱好者很难理解和明白这个过程,他们经常会问我何苦如此麻烦?我告诉他们这都是一次次的失败(数百上千万元的损失)换来的。如果没有这些“繁文缛节”,一道道的关口,就可能出现一批产品有一点小毛病重则造成安全事故轻则大批召回劳民伤财的大事故,直接损失不说就是品牌信誉损失也无法挽回。最后他们都将信将疑无奈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