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提出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4-10 10:4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呼风唤雨的世纪提出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呼风唤雨的世纪提出的问题

篇1

关健词: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69-01

建立当代中国教育的创新体系,使我们拥有适应时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小抓起,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创新教学与创造力培养呢?笔者以自己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实践为例谈谈自己的见解。

1.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内容博大精深,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提供直观的、多彩的、生动的画面,创设情景,激趣引情,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更能充分教学效果。所以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听得清楚明白,还能让他们看到事物的直观形象甚至演示过程。在教学中结合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利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的大脑潜能得到较好开发。充分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把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引入课堂教学。这种图文并茂的方式比之传统的教师讲课,形式更多样化,也更新颖,可以营造气氛,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悉心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传播者、讲授者或组织良好的知识体系的呈现者,其主要职能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知识的促进者。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对事物有新鲜的感受、独特的见解,就是学生的创新萌芽。尽管有时这种见解是幼稚的,甚至是错误的、不成熟的,我们还是要给予珍惜和爱护。怎样爱护、培育学生的创新萌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为大胆质疑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充分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头脑里产生疑问越多,他们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和新教材的兴趣就越高。没有疑问的学习就像一潭平静的死水。设置疑问,唤起思维,就像投下石子激起浪花。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质疑时机。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根据课题发问,从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发问,从文章的重点、难点处发问,从文章写作特点方面发问等。教师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选用恰当的诱导方式,并相机进行调控。初读前,可用"直入式"。开课后,直接要求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这时的质疑特别要注意关照差生,鼓励中等生,让他们勇于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细读中,运用"诱导式"。如我在公开课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在学生弄清了《爬山虎》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写作特点后,问学生"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小组讨论,很快总结出:"那句话的意思是爬山虎一直那么绿,不会改变,说是作者会永远铭记叶圣陶先生的教诲,好好做人,好好写作"。精读后,可用"询问式"。如"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老师有哪些地方没讲清楚,请你告诉我。"以此让学生回顾教学的过程,进行信息反馈,进行学习的再创新,促使学生的"创新萌芽"快速成长。

3.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法传授,强调个性化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除了要注重学法传授,还要强调个性。可先由教师典型示范,展示学法,再举一反三,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悟出学法。学法指导要强调个性化,还必须通过思维训练,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因课而异,因人而异,充分发挥个性,增强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1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中,培养独立性的思维能力。教与学是一个互动过程,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新课标强调要让课堂活起来,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呢?这就需要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多向交流,课堂方能真正"活"起来。据此,教师要做到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探求独特的见解和答案。如教《呼风唤雨世纪》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创设这样一个情境:"生活的巨大变化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结果,今天我们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来感受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题目,你想到什么?是谁在呼风唤雨呢?"以此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参与讨论,提出独特的见解。进而,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思考20世纪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取得了哪些成就?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0世纪之前的人类社会是什么样的?这样,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新知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独立性思维的发展和迁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3.2 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学中拓宽学生思路,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地变换角度,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创设思考、讨论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挥个性创造力。

综上所述,我认为,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创设自由开放的大语文课堂,在这基础上通过创设更多讨论交流的机会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来达到这一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利.《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教创新》.2009年第1期

篇2

近日,记者就气象防灾减灾与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对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进行了采访,他表示,我国应该建立专门的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科普宣传队伍,要争取使科普知识更加通俗化,让公众能读懂、能听懂。

打好防灾减灾“硬仗”

今年5月中旬,我国南方遭遇大范围持续性暴雨袭击,部分地区受灾严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7月21日,北京遭受特大暴雨致使37人遇难,约190万人受灾,造成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关于暴雨灾害的预警问题,郑国光表示,现在暴雨灾害预警分几个时次,有的可以提前两天做暴雨的预警,大部分是提前一天做暴雨的预警。因为暴雨预报问题一直是世界难题,如果提前量很多,比如提前一天以上,要具体的暴雨这个落在何处,量级有多大,何时开始,预测非常难。

现在提前24小时作出暴雨落区、量级、开始时间的预报,在世界上也就是平均20%-23%。实际上随着现在信息的快速,人们关注的,就是你能提前到什么时候更精确地预报暴雨的天气,它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预防。所以现在气象部门做暴雨的预报,除了常规的提前一天、两天做暴雨的预警,就是提醒大家在哪一个时间、哪一个区域,要引起重视。气象部门又作了提前12小时、提前6小时乃至提前3小时暴雨的预报预警,这样就能有效地采取措施避免暴雨的影响。

而对于怎样提高暴雨预报信息的覆盖率,以及怎样提高暴雨预警的及时性。郑国光表示,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一项工作,我们要通过各种手段,把暴雨信息以及其他灾害信息能够传播给所有的人群,特别是易于受到灾害影响的人群当中。除了我们过去通过广播、电视,气象部门现在又在一些乡镇安装一些电子显示屏、一些大喇叭,还建立了乡村气象信息员,我们把一些信息直接传递到乡村信息员,由信息员通过各种手段,比如说敲锣,有的是大喇叭来转移人群。

现在发现所谓土的手段还很有效。比如2010年在四川,就是因为有暴雨天气,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我们通过预警,通过乡村气象信息员,组织了大批人员疏散,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这就是最典型的一些例子。而且全国现在有49.5万乡村信息员,这支队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其实把这些信息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传给广大农民。

郑国光指出,人工影响天气包括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还有就是奥运会、国庆60周年首都阅兵,人工消减雨的方法就是提前降雨,当大气里面的水汽或者云向重大活动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们把云打散或者提前降雨,使得在一些重大活动的场馆、区域不会产生降雨,这是消减雨。但这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才能消减雨。也不是说什么条件,我想下雨就下雨,必须有合适的气象条件,不能说呼风唤雨,大晴天说人工造雨。所以人工影响天气要有一定的条件,要用一些科学的手段。

郑国光指出,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效益,就是要抓住有利于云降水的一些条件,尽可能地增加降雨要进行区域协调,区域协调就是跨区域进行人工增雨作业,因为天气不是按照行政区划分的,北京上游是河北,如果河北有适合的条件进行作业,有可能北京地区会增加降雨,这样就是跨区域进行人工增雨的作业,使人工增雨效益最大化,就是真正提高人工增雨的效益。提出要全国一盘棋,进行区域联合,上下联动,能够提高科学指挥人工增雨的作业。

我们过去更多地关注干旱需要增雨,其实真正到干旱季节,适合于人工影响天气条件的并不是很多。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缺水国家,怎么样利用一些有利的条件增加降雨,我们就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比如说山区里面水汽很丰富,怎么样把山区的水汽有效地变成降雪,雪就是山区的固体水库,能够增加更多的水源,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比如许多干旱季节,森林火险等级很高,如果在森林火险多发季节之前有合适的云雨条件,增加降雨,就可以明显降低森林草原的火险等级,雨降下来了,整个森林草原就潮湿了,火险等级就降低了。

郑国光表示,国家重视气象科普,是因为气象服务是为广大老百姓服务的,我们怎么把气象信息通俗化,让老百姓听得懂,用得着,安排好自己的生产生活,怎么样预防避免损失受灾,这就是科普问题。比如沙尘暴来了,应该怎么办。雷电天气来了,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比如台风来了,应该怎么预防。我们经常发现,雷电天气下,就不能站在树下,不能到野外去。如果不知道,那就容易造成伤害。比如台风有个台风眼,台风眼是风平浪静的,但是台风眼一过,马上就是强风。这些都是一些基本的科普知识。所以一些最基本的知识还是要让老百姓知道,怎么样利用气象信息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进行避灾救险。

把“不利”化成“有利”

篇3

8月6日,斯蒂芬妮・塞莫尔穿着亮丽的草黄色无袖裙,来到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市的法院,继续与丈夫进行离婚大战。她的丈夫彼得・布朗特是美国的报业巨子和艺术品收藏家,拥有安迪‘沃霍尔创办的《Intervlew》杂志及其创作的《最后的晚餐》等大量艺术作品。虽然晚到了几分钟,也不得不和超模太太一样,站在法院的大厅,摆出造型给媒体拍照。

离婚混战

在法庭上,为了争夺财产和孩子的监护权,双方律师为对方记实和虚构了许许多多罪状仿佛这对男女一直就是敌人从来没有相爱过。

首先提出离婚的是斯蒂芬妮,她指责布朗特的控制欲太强,一直让佣人和保镖监视她的行踪,布朗特的团队则称斯蒂芬妮有滥用药物的记录,还曾经因此进过戒毒所。随着离婚战的展开,双方还互相指责对方对感情不忠。

围绕“不忠”的议题,斯蒂芬妮的律师演出了这场离婚诉讼中最精彩的一场戏;斯蒂芬妮团队中最犀利的律师科林斯,在法庭上逼问布朗特是否与斯蒂芬妮之外的女人发生过性关系。这是一个考验人品的问题,如果他撒谎,会有做假证的危险,那就不仅是破财的问题了;但他如果不说谎,且真的曾有过不忠,那高额赡养费就绝对逃不走。这个“钓鱼”盘问,把商场上呼风唤雨的布朗特逼到了墙角,他只能硬着头皮选择不回答。这时出现了,律师科林斯突然摔门而出,震惊四座。这样的行为,在美剧里经常发生,律师是为了在气焰上压倒对方,并且把对方拖入一种尴尬境地,可以极好地影响法官和陪审团的判断。

旁观者看起来当然觉得刺激过瘾,但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布朗特的好朋友、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就是其中之一。“他娶她的时候我相当吃惊――他们居然没签婚前协议!”离过两次婚的唐纳德・特朗普先生,表情暧昧地说起他这两位好朋友来,“你看吧,婚前执议这种东西,肯定相爱的时候比较好搞定,都互相憎恨了,还怎么协议啊?”

而这对夫妻的另一个朋友、收藏家术格拉比的态度则显得非常不谙世事,他对媒体说:“我太震惊了!怎么能相信―对儿有了孩子的夫妻会在斗兽场(法院)上自相残杀呢?我就是无法理解。”

斯蒂芬妮的多彩过去

在斯蒂芬妮出嫁头一晚的单身聚会中。人们可以找到克劳迪娅雪弗、娜奥米・坎贝尔,海伦娜克里斯滕的身影――所有1995年最炙手可热的超模,都来为斯蒂芬妮庆祝狂欢。

现年41岁的斯蒂芬妮是上个世纪最有名的超模之一。90年代,她无数次在《Vogue》上抛头露面。那个时候,时尚界喜欢拥有完美曲线的女人,斯蒂芬妮在其中绝对能拔得头筹。她做过著名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的平面模特,还曾两次登上《花花公子》的封面。直到进入新世纪,她已经是模特界“老人家”的时候,还依然被美国版《男人装》评为“年度百大性感美人”之一。虽然从事业上来说,她从来没有像模特好友克劳迪娅・雪弗那样如日中天。但她在另一个战场上,绝对能打败众多姐妹,那就是婚姻。斯蒂芬妮家境本来就不错,父亲是加州当地的地产商,从来没有为钱发过愁。1995年,她嫁给了纽约的收藏家、出版业巨子彼得・布朗特。虽然美国东部的上流社会并不太认同这个模特出身的阔太,但是时尚界可是吃定了“豪门贵妇”的标签。嫁入豪门之后,斯蒂芬妮的事业迎来了第二春,带着孩子一起登上“GAP”的广告,39岁都还得到Salvatore Ferragamo的垂青,成为该品牌07/08秋冬的平面模特,连小众的时尚杂志《V》也不能免俗地采访她“豪门主妇的生活”。

而布朗特,算得上一个风雅的“儒商”。他是身家5亿美元的大房地产商,还是艺术圈里有名的收藏家。自从上个世纪结识了“波普之父”安迪・沃霍尔后,布朗特就开始醉心于当代艺术领域。他买下了安迪-沃霍尔创办的《interview》杂志和他创作的大量艺术作品。身为出版集团的老板,他还喜欢投资纪录片和小众电影。因为他的投资,斯蒂芬妮得以在电影《波拉克》里扮演女主角。

这是一对无论在艺术家云集的格林威治村还是贵族领地曼哈顿上东区都左右逢源的夫妇,完美的婚姻维持了15年,如今却气数已尽。今天,他们和所有的失爱怨偶―样,为了离婚大打出手。

曾经幸福的一对

尽管今天撕破了脸,但毕竟两人也曾经历过美好的爱情。无论在康涅狄格的乡间,还是威尼斯的双年展,他们为八卦杂志贡献了15年的恩爱照片。

去年3月,斯蒂芬妮就向法院提出离婚,她列举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布朗特有非常强烈的控制欲。虽然布朗特打死不认,但事实上,连他们身边的朋友都知道,布朗特对斯蒂芬妮过于多彩的过去一直都非常郁闷。

斯蒂芬妮16岁刚刚出道就和一名有妇之夫约过会。之后,她还同一名摇滚乐手结过婚、生过孩子。当然,最有名的一段是她和“枪炮与玫瑰”的主唱Axl Rose之间的感情。今天,“枪炮与玫瑰”最经典的《11月的雨》的MV还记录着斯蒂芬妮年轻时清纯的模样,他们的爱情也曾经让人感动得流泪,但他们决裂时的表情和互相指责,也足以让人对感情失望。

相比斯蒂芬妮轰轰烈烈的情路历程,布朗特的感情世界可谓波澜不惊。在遇到斯蒂芬妮时,布朗特住在康涅狄格的农场,只有收藏当代艺术品和打马球两个纯朴的爱好。布朗特的长相,就更无法和《Vogue》封面女郎斯蒂芬妮相比了,《名利场》评价布朗特是“高大时髦版”的巴帮汉克特――美国著名的老谐星。但热恋中的斯蒂芬妮完全不介意,在她心中,布朗特是一个强壮、聪明又细腻的人,而且极富阳刚气。这番话是1994年斯蒂芬妮接受《人物》采访时说的,这可以算是大胆的爱的表白了。时过境迁。再来看这番话,可能两个当事人心里都别有―番滋味。

篇4

关键词:余华;迷狂时代

余华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他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其建构的一个个怪诞、奇异和近乎残忍的世界使他蜚声文坛。《兄弟》就描写了小人物是在迷狂时代中的生存困境。

一、时代的迷狂

生存的困境是余华很多作品当中突出的一个背景,无论是许三观还是福贵。他们都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境。人在时代中在制度下命运如蛾蚁般难把握,只能随波逐流。许三观一生12次卖血,都是因为要应对生活中的苦难。福贵一生当中,身边的亲人不断离他而去,生活不富有是一种苦楚,一直面对亲人的死亡更是不容易让人接受。这些都是人面对生存的困境,到底要怎么延续自己的生活,这是需要追问的。

《兄弟》继续执着地讲述关于命运的故事,关于个人命运面对强大现实的残酷。从《许三观卖血记》开始,余华的创作跳出了激烈的时代背景并挣脱了强大的意识形态,以纯净的语言、明快的节奏、直接的叙来关怀底层生活;而《兄弟》仿佛又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人们的命运被时代所支配,又不自觉地支配他人命运,各个报应并不合理想中的善恶逻辑,每个人在时代面前,命运莫测。李光头一生都在自己的逻辑指导下“疯狂”的生活。在兄弟两人的二元对立当中,除了爱情上的失败以外,他都是处于上风的。他从小不顾及他人言论我行我素的形象首先显示出了他极强的生命力,他旺盛的也成了他个性的一个展示。依仗着这些“优势”,他总能绝处逢生,总是能顽强的生存,甚至是荣光满面的生活在这个荒诞的世界当中。但他也面对着生存的困境。幼小的时候,父亲,继父以及母亲相继离开了他。父亲因为偷看别人的屁股掉进了粪坑,继父血肉模糊并且极其悲凉的死在了人群穿梭的车站,母亲有病得不到治疗最后郁郁而终,这首先是一番生活的考验。而之后宋钢的死才真正将李光头的生活陷入了绝境。他唯一的一个对立面,他的兄弟自杀身亡,而且这与他不无关系。他一生的命运都是与宋钢交织发展的,宋钢的死亡使他突然没有了力量。首先面临的就是的丧失,这是他生命衰败的警示灯。生存的困境又一次笼罩了李光头,这个时侯才是他真正的空虚,他开始想在茫茫宇宙之外找到生存的意义。我们不能不说李光头的生存是于这个时代息息相关的,是时代造就了李光头这样一个人物,他的一生就是这两个不同迷狂时代的缩影。余华曾说过:“李光头是一个混世魔王。我喜欢这个人物,喜欢他的丰富和复杂,这个人物和我们的时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就是我们时代的产物。”李光头在作者笔下夸张而又暴露的揭示了整个时代的悲喜剧,他自己所面对的生存困境,也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一些人所要面对的。

宋钢是这个故事的第二男主角。他的存在似乎是为了陪衬李光头的风光一生。他所面对的除了跟李光头一样的童年生活困苦以外,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煎熬。他为了兄弟可以选择放弃爱情,可以牺牲自己。这种朴实的亲情一直贯穿着整个故事。虽然他娶到了钟情于他的林红,但命运并没有继续垂青于他。他除了爱情,几乎没有得到什么,连爱情都在生命的最后失去了。宋钢不是不想改变命运,他认真工作,爱护妻子,同时也时刻心系着卖破烂的兄弟李光头,但他个人的力量在命运面前显得不值一提。我们并没有看到我们所乐见的善恶有报,我们所目睹的只是荒诞的,似乎是颠倒的命运转轮从宋钢身上碾过。他正是按照我们正常的生活轨迹按部就班的老实生活,但一路走来却一路坎坷艰辛。

二、生存的意义

《兄弟》中的李光头和宋钢,是两条互相交缠而又分道扬镳的线路。他们的人生可以说都是与命运斗争反抗的人生。从小的时候不甘被饿死而自己捞虾做饭,到长大在各自的位置寻求出路,都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寻更好的人生。李光头从小时候用屁股换三鲜面开始,就显露出“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苗头,而宋钢却永远是内敛而善良。在刘镇第一美人林红选择宋钢,李光头愤然“结扎”之后开始了兄弟分道扬镶的叙事。围绕着李光头,“伦理颠覆”、“浮躁”的闹剧一出连一出演绎:进口垃圾致富、全民癫狂选美、毫不羞耻的性产业、穷凶极恶地赚黑钱等等,余华对恶俗极度渲染、夸张,呈现给人们一个光怪陆离、是非不分的世界。在这个癫狂的世界当中,什么才是他们的生存的意义?

李光头一直以来都用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激流勇进毫不退缩,苦难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对他产生过多的影响,他在这个时代中如鱼得水,凭借他的精于投机,成为了刘镇或者说这个时代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从小时候吃三鲜面而红光满面开始,到最后向往飞向宇宙,一直都是时代特点的引领者,是“时代的骄子”,他的生存似乎显得格外有意义。而宋钢一辈子善良忠厚,想平凡的生活下去,但生活却没有给他希望。他想为别人尽力,却连自己都没有办法好好生存。宋钢死于对于人性和道德的坚守,死于这种坚守与强大的现实产生的冲突。宋钢继承了父亲的执着和坚持,但他的一生比其父还悲哀。他结婚前是一介书生,下岗、破产,最后成为沉浮于传统价值的潦倒男人,卧轨自杀。宋钢成为负载兄弟之情的一个凄惨的符号。余华笔下,生存的意义已经不是我们常理中的那些条条框框,就像福贵坚忍一生以“活着”为己任的生存意念可以被称之为“彻底”、“纯粹”的生存意义一样,生存可以只是简单的生存。在时代的激流中,逆流而上的宋钢被淹没了。这样一个精神崇高的完美人物被时代的大浪送走。而顺流而下的李光头等人正好被冲上浪尖,成为瞩目的焦点。李光头不是为了亲情而奋斗努力,宋钢为了亲情而退让付出,亲情始终没有成为生存意义的主题。而爱情显然也不是他们生存的支柱。与《活着》等不同的是,福贵和许三观虽然面对苦难,但在一种亲情的救赎下,坚忍度日。这种“麻木”生活起码是有着亲情的温暖的。作者投射在这些人物身上的,除了无情的命运以外,还有生活的温馨感动,并且这些也成为他们“为活着而活着”的基础。而在《兄弟》中,作者并没有让人物在某种温情下获得救赎,他没有给这些人物以“生”的希望,没有为他们找到最后的出路,仿佛任由他们在这个迷狂的时代中浮沉、生死。

余华在《兄弟》后记中说:“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扭、浮蹂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一个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经历这样两个天坡之别的时代,一个中国人只需四十年就经历了。”《兄弟》在为我们记录了一个物质猖撅,精神沉沦的世界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历来一直在余华的作品中被讨论的问题:究竟什么才是生存的意义。面对种种生活困境,命运的反复,其中的人物是如何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这部作品中,时代把人物推向了最前端,完全的记录了在一个迷狂时代中的某种生存状态。(作者单位:新乡学院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余华,兄弟(上部)[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 余华,兄弟(下部)[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 俞敏华,“迷乱的在场与希望的缺失”――解读余华《兄弟》的精神价值取向[J],理论与创作,2007(4)

篇5

江苏省兴化市水域面积总共有86万亩,其中40万亩被用于大闸蟹养殖,而一个叫朱同林的人,自己就拥有其中的10万亩,每年生产500万斤大闸蟹,而这么多螃蟹其中有90%都是朱同林通过自己在全国各地的60多个专卖店向外销售,而没有通过其他经销商。朱同林的螃蟹不愁卖,源于他做生意与众不同的眼光。

上世纪九十年代,朱同林已经开始养殖螃蟹了,当时由于很少有人养殖,市场上的螃蟹数量不多,所以朱同林的螃蟹根本不用担心销售问题。到2000年以前,他已经拥有了9000多亩蟹塘,并且靠着这个冷门生意赚到了300万元。到了2000年全国螃蟹产量快速增大,市场竞争也激烈起来,这个时候朱同林觉得自己要想办法在这个行业里找到一条新的路子。没想到,一次养殖过程中的失误,竟然为他带来了机会。

2000年8月份,又到了螃蟹即将成熟的季节,公司员工戴志新到两个邻近的池塘察看,在其中一个池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两个相邻的池塘,都是一百亩大小,放养的螃蟹数量都一样,可其中一个池塘的螃蟹却根本吃不完投放的饵料。他们便怀疑是不是有螃蟹生病死掉了,于是开始在塘里打捞,结果却没有发现任何死去的螃蟹。此后,他们又考虑到可能里面的蟹跑掉了,就跑到蟹塘四周看,找有没有漏洞的地方,可是却一无所获。

最后,朱同林想到螃蟹快要成熟的时候,夜里都会爬上岸,于是和戴志新几个人夜里就跑到岸边去查看,终于找到了原因。原来两个池塘之间的下水道附近有一个小洞,正好螃蟹苗可以爬过去。可当他们9月份要洄游的时候,这个时候螃蟹已经长大了,就无法再从原来的小洞洄游回去,造成临近的两个池塘养殖密度不同。没想到9月份,这个失误竟然给朱同林带来了一个大大的惊喜。那个密度较小的池塘养殖出了五两重的大蟹,而当时的市场上,到处都是二三两的螃蟹,每斤只卖二三十元,四五两重的大螃蟹很少见到,五两的母蟹卖到了120元钱一斤。那个螃蟹减少的池塘虽然养出的螃蟹数量少,但是由于个头大卖价高,每亩地能多赚3000元钱,收入是其他池塘的两倍。100多亩的池塘,多赚了30万元。而那个螃蟹增多的池塘,虽然产量大了,但是由于螃蟹太小,收入反而下降了。从这件事开始,朱同林决定降低螃蟹的放养密度。

朱同林把一个100亩的池塘分成了三块,一块30几亩地,有一块地是一亩地放150只左右,还有一块地放250只左右,另外一块地放350只左右,想通过实验比对,看哪个塘的经济收入高。结果,朱同林发现螃蟹的放养密度由原来的每亩800多只减少到250只,养成之后有30%的母蟹达到了4两重,30%公蟹达到了半斤,收入最高,但这种方法很容易被其他养殖户学到手。

于是朱同林决定从培育蟹苗入手,找到一种不易被别人模仿的生产模式,朱同林采用了一种叫扣蟹的养殖方法。朱同林解释说:“扣就是在这个池子,不让它猛吃,还有密度要大,一个平方大约是300只蟹苗,数量一多,它就不长,就等于控制了它的生长,这就叫扣蟹。”

以前刚刚拿回的蟹苗要养殖4个月之后,才能重新更换池塘,作为商品蟹来养殖。朱同林把蟹苗养殖时间,增加到了一年,控制了食量,活动范围减小,养成扣蟹。由于在扣蟹阶段密度很大,且被控制食量,作为商品蟹放养的时候,朱同林又会把密度突然减小,投放的食物也增多,这样在养殖条件突然改变的情况下,商品蟹个头会迅速增大。

经过3年的试验,2003年的时候,朱同林养殖出的母蟹有一半达到了4两,公蟹有一半达到了半斤多。由于朱同林能养殖出大螃蟹的消息早在经销商中传开,他的螃蟹总是比别人卖得快。2003年,他在兴化市租到了更多的池塘,养殖面积扩大到了5万亩,这时一些养殖户找到了朱同林。

养殖户们提出来,愿意在朱同林的带领下养殖螃蟹,并且双方商量的条件是,朱同林占60%的股份,养殖户占40%。后来入股的农户越来越多,他们都按照朱同林的方式养殖螃蟹,并由他统一销售。

2004年,朱同林总共控制了8万亩的蟹塘,出产了200万公斤螃蟹,其中一半都达到了半斤重。不到年底,所有的螃蟹都销售一空。但是过了2005年春节之后,一个经销商拖欠了他100万元的货款,这让朱同林意识到自己生意上的一个隐患。

因为一直以来,朱同林做生意都是先供货给酒店,然后再结算,但是有的酒店倒闭了,他们资金收不回来,也拖欠着螃蟹的钱,还不上。如果有更多的货款收不回来,企业必将陷入困境。这时他决定不再像以前一样,在家等待经销商,而是主动找市场销售螃蟹。

2005年,他开始尝试绕开中间商,自己到南京销售螃蟹。朱同林考虑到自己的螃蟹大都是个头较大,售价也比较高,如果到市场上销售,一般市民的消费水平无法承受,这时,他把目光投向了星级酒店。他拿着自己的螃蟹找到南京一位颇有名望的厨师――姥海涛。朱同林让姥海涛品尝了自己的螃蟹,姥海涛虽然对螃蟹口味很满意,但是并没有马上决定直接从朱同林手上购买螃蟹。厨师姥海涛说:“当时有一点疑虑,因为我们和之前的那一家合作的时间很长,我们对他们的产品很认可,所以说当一个新的供货商介入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说不做生意,或是不想跟他做生意,就是我们对他的产品能不能长久保持这种品质,会有一点担心,因为对他不了解。”

为了打消姥海涛的疑虑,朱同林把他请到了兴化去参观。在养殖场,姥海涛在塘里面随手拿了一只螃蟹上来,发现螃蟹不仅非常干净,青壳白肚,而且每一只肉质都很厚实,黄也很饱满。朱同林又告诉姥海涛,到了冬季,自己会把雌雄蟹分开暂养,这样可以防止螃蟹因而死亡,供货时间就可以长达半年。过去由于很多螃蟹的供货期太短,酒店一直只能把螃蟹当作应季的一道菜品,现在朱同林有了供货半年的承诺,姥海涛开始放心的使用朱同林的螃蟹,并设计了一套蟹宴作为酒店的主打菜肴。这套蟹宴还在一次餐饮大赛上夺得了金奖。

这下子,有了星级酒店的认可,以及与众不同的螃蟹宴,让朱同林的螃蟹引起了南京更多酒店的关注。朱同林渐渐在南京站住了脚。

2004年,朱同林在南京酒店就销售了1000万元的螃蟹,后来南京市民也渐渐开始到朱同林的专卖店购买螃蟹,在南京的销售额达到了2000万元。2005年,朱同林又用同样的方法,陆续在杭州、北京等多个城市设立了60多家专卖店。

篇6

关键词:中西;传统家庭伦理;《京华烟云》;《唐顿庄园》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2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旅居巴黎时仿照《红楼梦》的结构写的英文长篇小说,该小说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到30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1]。

《唐顿庄园》是由英国ITV出品的古典剧。该剧前三季讲述了1912-1920年,乔治五世时期,唐顿庄园的Grantham伯爵一家,由家产继承问题而引发的种种纠葛和摩擦,呈现了英国上层贵族和仆人们楼上楼下的人间百态。

《京华烟云》和《唐顿庄园》分别讲述了19世纪初期中西上流社会大家族的兴衰荣辱与其中人物的爱恨情仇,对传统大家族的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述,而上流社会的大家庭正是传统家庭伦理集中体现的地方,并且这两部作品在背景时间上有很大的重合之处,基本处于同一时期。因此,对比分析《京华烟云》和《唐顿庄园》中体现出来的中西传统文化特别是中西传统家庭伦理的异同,具有一定的比较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点地理解和适应现代中西家庭伦理差异的现状。

一、家庭本位与个体本位

1、中国的家庭本位思想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由于农耕对自然的依赖以及自然环境对其的制约,且当时人们的个人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我们的祖先必须通过团结起来发挥集体生产力通过治水来实现农业发展。于是便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共同体――家长制家庭公社。在这种共同体中,个体作为集体的一部分一起劳作,一起共享劳动成果,个人角色是家庭共同体的一部分并依赖于共有财产生活,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即使是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由于家国一体的政治制度等历史文化的原因,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家族共同体的形式也没有消失,反而得到了诸如儒家等主流社会伦理道德的推崇,因而,家庭本位成为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突出特点之一。

中国的家庭本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婚姻完全是家庭的事情,应由家长决定,个人没有婚姻自。说到传统婚姻,人们就会想到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2]成婚不仅是为个人娶妻,更是为父母娶媳,为宗族娶妇。在《京华烟云》中,曾、姚、牛三家子女的婚姻就完全是由家长们直接决定的。拿木兰与荪亚的婚姻来说,在双方家长看来,她和荪亚的结合自他们年少时就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尽管木兰在与荪亚结婚前就清楚地知道自己钟情于孔立夫,但她的第一反应便是将她对立夫的爱慕埋成心底一个永远不能说的秘密,并且平静地接受与荪亚的订婚。木兰的哥哥体仁与从小服侍他的丫鬟银屏对婚姻自主的追求和对传统道德伦理的对抗最后也只能以悲剧收场。经亚和牛素云的不幸婚姻也是封建社会包办婚姻所酿成的苦果。年老的曾夫人眼看着经亚饱受不幸婚姻的折磨,因为当初只顾牛家权势给儿子选择了错误的结婚对象而悔恨。这些都体现了在传统的家庭本位思想影响下婚姻的不可自主。

体现中国家庭本位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是家庭共有财产制,个人没有财产统理权。《礼记・曲礼》中说:“父母在,不有私财。”[3]《礼记・内则》中说:“子妇无私货,无私蓄,无私器,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家事统于尊也。”[4]在传统大家庭中,家庭财产共有并一般由父母统一管理和支配,父母年老体弱时则会交由长子或能干的媳妇管理,家庭成员的饮食起居由家庭共有财产支付,此外每月按在家中的地位高低分配到定量的月钱以作私用。《京华烟云》第二十五章中,经亚的妻子素云对他说道:“为什么荪亚天天闲着荡来荡去,而你就得做事?你们两都是同父母所生,你们两都是花的父母的钱。我们吃的、花的、都是家里的共同财产。你一个月挣三百块钱,他就无所事事,他为什么不去找点儿事做?”[5]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中家庭财产共有的特点。

2、西方的个体本位思想

在西方,由于海洋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影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际关系早在其文明发展的初期就已经被打破,独立的个体成为了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个性原则成为希腊民族的基本心理和性格。而后来加上文艺复兴时期对提倡科学、自由、和个体解放的人文精神的推崇,以及十八世纪作为文艺复兴的继续和发展的欧洲“启蒙运动”对 “天赋人权”的理论的创立,进一步奠定和巩固了个体本位思想在欧洲乃至整个西方政治、文化、思想中的主调地位。

因此,在崇尚个体本位的西方人看来,婚姻应该属于个人自由的范畴。在《唐顿庄园》中,当Marthew几经辗转重新确定成为唐顿庄园的继承人后,为了保住家族财产不完全落入他人之手,老伯爵夫人Violet和伯爵夫妇都很希望Mary 和Marthew 能重修旧好。然而Marthew 却带回了自己在伦敦认识的未婚妻Lavinia。虽然Mary的父母和Marthew的母亲都希望他跟Mary结婚,但即使作为家长,他们也只能劝说或希望而不能干涉决定。这与中国传统家庭中的情况很不相同,体现了西方人婚姻自主的个体本位思想。

在家庭财产方面,早在中世纪西方的家长制家庭公社就已经解体,而后随着私有制慢慢发展进入了家庭内部,西方家庭也较早地由家长制家庭过渡到了财产私有的个体家庭。比如说,《唐顿庄园》中,老伯爵夫人Violet和她儿子Robert伯爵各有自己的财产和房产,互相独立。而唐顿庄园的资产也是在于Robert的个人名义下,并且将按照传统规定由他的继承人全数继承,而不是由全家人所共有,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的大部分是围绕着财产继承的问题而展开。

二、父子关系为主轴和夫妻关系为主轴

1、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中国家庭

我国旅美著名人类学家许光提倡从亲属结构及其内涵对亲属关系进行分析。因此,他提出了用“轴”(dyad)这个概念来研究亲属关系。按照他的观点,一个家庭体系中总有一个轴表现得特别重要,这可以称为主轴。而主轴关系的特性则决定了其他轴关系的特性。

中国的家庭是以父子关系为主轴,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庭结构是以父子纵向关系为核心,以夫妻和双方父母,或直系亲属以及未成年子女组成的主干家庭。最传统的中国式的幸福家庭是四世同堂,在中国人看来,长辈看到自己儿孙满堂就是最大的幸福。《京华烟云》中曾家就是典型的四代同堂的中国传统大家庭。这类家庭虽然成员多、角色关系复杂,但纵向的父子关系占据绝对的主轴位置。传统中国人最看重的就是将男性世系的家名也就是所谓的香火一代代相传下去。正如近代国学大师钱穆所说:“我国家庭的终极目的是父母子女之恒联属,使人生绵延不绝,将短生命融入长生命,家庭的传袭几乎是中国人的宗教安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婚姻的首要任务是传宗接代,夫妻关系也是要服从亲子关系的,如果妻子不能完成生儿育女的使命,那么其在家庭中的地位就难免会降低,甚至被丈夫堂而皇之地“休妻”。《京华烟云》中,木兰为曾家生了一个孙子后地位和所受关注更上一层,这使得原本就嫉妒她的素云更加痛恨得不行。

她觉得家里人对于木兰和其幼儿的每一次赞赏和关注都像是对她不生育的一种无声的谴责。“素云甚至去找过医生,打听怎么样才能洗雪不生儿子的耻辱,但是医生也无能为力。”[5]可见中国人对传宗接代的重视。

以父子关系为主轴所直接体现的便是夫妻关系中男女的不平等。夫妻关系服从于亲子关系,作为一个妻子的传统美德就是“相夫教子”,妻子成为父子关系的附庸。在《京华烟云》中,牛夫人因为辅格原本软弱的丈夫牛大人打点关系,使其官运亨通、财源滚滚,特别引以为豪,成为飞扬跋扈、呼风唤雨的“马祖婆”。“母凭子贵”,孔立夫的母亲孔夫人因为儿子的优秀而受到曾夫人和姚夫人的称赞。《京华烟云》第二十七章中,莫愁劝说生病的红玉时说了这样一段话:“男人有其当做的事,女人也有其当做的事。看书太多,对咱们女人不好。什么都到了头上,就会阴亏。地为阴,是女人。脚要下地。咱们女人离不开的事是养孩子,做饭,洗衣裳。女孩子即使天生聪明,也要隐晦一点。”[5]可见,在以父子关系为主轴的家庭中,女性的自我价值必须通过丈夫或儿子来实现和得到肯定。

2、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西方家庭

西方家庭以夫妻关系为主轴,最常见的家庭结构是以夫妻与未成年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婚姻注重和夫妻之间的感情联系,其他一切关系都围绕它来展开,由它来支配。在夫妻关系中,男女都是平等的,双方都对家庭有平等的责任和义务。他们崇尚自由,所以子女一旦结婚就会和父母分开住,父母即使年老也会独居,不会依赖自己的子女。并且,子女一旦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父母就无权干涉和决定子女家中的事情。《唐顿庄园》中,老伯爵夫人Violet尽管年老并且儿子拥有的唐顿庄园的富裕程度足以让她颐养天年,但她仍是自己独居并且拥有自己的财产。在《唐顿庄园》第二季第二集中,Marthew的母亲Isobel和三小姐Sybil提议将唐顿庄园作为暂时的战时受伤军官疗养院时,伯爵夫人Cora本来也表示会多有不便,不太同意,但当老伯爵夫人以女主人的口气非常坚决地反对并且表示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时,Cora非常生气地说了一句唐顿庄园已经是她和伯爵Robert的家,暗指Violet无权干涉,老伯爵夫人便哑口无言,不再说什么了。这些生动地体现了西方核心家庭中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特点。

总之,由于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西传统家庭伦理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中西文化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融合的趋势逐渐增强,中西家庭伦理都在相互取长补短中变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霞.《京华烟云》中文化特色词的翻译策略[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

[2] 礼记・婚义[M]

[3] 礼记・曲礼[M]

[4] 礼记・内则[M]

篇7

关键词电影文学性;技术主义电影;审美价值

一、什么是电影文学性

电影文学性是从电影与小说有较大的相似性这一视角出发来探讨电影的特性,如电影要贯穿作者的意图、要塑造人物形象、要再现事物的进程与各种矛盾冲突等。电影文学性是衡量电影艺术质量的重要指标。关于什么是电影文学性,我国著名电影艺术理论家张骏祥是这样解释的:影片的文学内容包括影片的思想内容、典型形象的塑造和文学的表现手段。在影片主题思想方面,他既反对直奔主题,同时也提出要防止忽视一部影片的主题思想,指出影片的思想性或哲理性还是以明确为好。关于典型形象的塑造,他认为要通过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要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状态。这一说法带有时代的烙印,虽然基本明确了电影文学性的内涵,但在电影文学性的具体阐释上却有着明显的局限性。电影文学性应该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表达对人类过去、现在及未来命运的思考。电影的文学性要具备一定的人文性,要有对人类共同价值的关怀;在情感表达上要真挚,不虚假造作;在叙事上要圆融连贯,能将一个事件(故事)讲述得既曲折有致又不故弄玄虚。刘锋杰在《文学是简单的》一文中对“故事”进行了精彩的论述:“打动人心的人性故事,既是人类的实践产物,又永远都是满足人类审美想象所需要的精神食粮之一。”尽管不同类型的电影其文学性品格有所差异,如受众较多的大众电影更多地考虑电影叙事的机巧性或幽默性,而受众较少的艺术电影偏爱电影的悲悯情怀,但情感表达的真实性、叙事的内在逻辑性、人物性格的基本完整性却是任何类型的电影都必须具备的,它也是任何时代处于不同审美文化思潮中的观众不变的、永恒的审美追求。

电影文学性是电影生命力旺盛的重要表征。中外电影史上的电影家都非常重视电影的文学性。经典时期的好莱坞电影艺术家们把向观众奉献一个精彩动人的故事作为他们主要的艺术追求。早期的中国电影理论家和电影导演虽然认为电影是戏剧的一种,但他们同时强调“文学是人类生活状态的一种记载……影戏是居文学上最高的位置的,最具有文学的价值的”。郑正秋在《明星公司发行月刊的必要》一文中也认为,影戏非有文学的意味、艺术的价值是不会成功的。早期中国电影之所以能够突破帝国主义的文化入侵和国际资本的强力渗透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取得观众的认可,能同输入国内市场的好莱坞电影一较高下,固然有着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与郑正秋他们那批早期电影工作者对电影文学性的重视是密不可分的。

现在很少有人提“电影文学性”。电影文学性在当代中国电影理论和创作中的失意有着复杂原因,但显然与当代中国电影理论界对电影特性的片面认识和当代电影的审美文化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二、电影文学性被边缘化的原因

当代中国理论界对电影文学性的放逐肇始于1980年代那场众多电影理论家都参与讨论的关于“电影的本性”和“电影文学性”的争辩。张骏祥认为电影“是用电影手段完成的文学”。提出电影应该具备文学价值。张骏祥的这一电影观念立刻遭到郑雪莱的反驳。郑雪莱认为电影是一种独立的艺术,不是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而且对张骏祥所提出的电影的文学价值说表示质疑。他认为,“任何艺术都有思想性、主题思想等问题。任何艺术都有塑造典型形象的任务,而不仅仅限于文学”。“一切文学艺术都有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问题,都有塑造形象的任务。如果一定要用价值这个字眼的话,那么。各种艺术所要体现的可说是‘美学价值’。而未必是‘文学价值’。”在这场争鸣中,郑雪莱对电影作为一种独立艺术的尊重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张骏祥的电影观念确实并未揭示电影的本质。一门艺术之所以能生存下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找到了它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特性,电影肯定不是传统意义的文学。但是郑雪莱强调电影的美学价值、取消电影的文学价值,这个观念却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电影文学性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电影与文学的有机联系而言的。电影作为一种独立的、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同多种艺术形式有着密切联系,同文学的关系更加紧密:拍摄电影需要文学剧本,很多电影改编自文学名著。就电影和文学作为两种独立的艺术而言,他们在某些方面也非常接近,比如他们都是时间艺术,都在一定的时间流程中展开故事情节、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我国电影理论界强调电影文学性的理论渊源应该是苏联学者的电影观念,他们认为电影是“具体化了的文学”。弗雷里赫在论述了电影与其他艺术的相似点后,对电影和文学的关系有过这样的论述:电影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节反映现实世界的一切联系和关系。这一电影观念不同于西方电影的形式追求,更倾向于给观众带来富有生活气息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温暖的人文关怀。其次,电影文学性作为一个电影概念被提出来后,得到了很多电影理论家们的认可,电影文学性被认为是衡量一部电影作品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

在那场沸沸扬扬的辩论中,张骏祥的电影观念受到了质疑,而且连带他对电影文学性的强调都被冷落了。电影的绘画性,即如何用富有深意的镜头语言去表现人物,成了那时电影理论家们和导演们最需要确立的电影新法则。在电影表达什么和如何表达都被僵硬地束缚在一些机械的条条框框中的时候,在中国电影经历了“”电影的假、大、空后,在电影被极端化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后,电影理论家和导演们迫切需要重新为电影“立法”;当无法肯定表达什么是否还是禁忌的时候,如何表达就成了首先需要突破的方面。一些陈旧的电影语汇遭到激烈的批判,一些从西方电影中引进的电影语法迅速被确立为电影语言规则。电影的绘画性,也就是电影的画面造型被推到了电影舞台的中心,成为电影的本性。原来绑在电影这驾马车上的很多不必要的东西被扔下,电影甩掉了附加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非电影因素。但遗憾的是,厘清逐渐演变成了对电影同文学有机联系的抛弃甚至蔑视。在以后的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趋势愈演愈烈,电影被演绎成为一种唯画面的视觉艺术,淡化甚至放弃了故事、人物等与画面相匹配的内容。电影的形式语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肯定与张扬,与此同时,电影文学性被遮蔽。

在电影中,消费奇观已经成了当代电影审美价值的主导趋势,并且这个趋势有愈演愈烈的态势,世界各国的电影都开始追逐这个潮流,电影已不再是以故事为主要审美价值的文化形态,而是演变为以场面和视觉奇观为主的重度能指电影。现代人生活的摩天大楼、乘坐的航天飞机、惊险刺激的游乐场等,已经建构了现代人生活中的奇观,从而使消费奇观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奇观是人类文化史中由来已久的一种现象,远古先民的宗教仪式、中世纪的圣像崇拜、拉伯雷时代的狂欢节、路易王朝的断头台、大革命时期的庆典,这一切都曾是奇观的场景。可以说世界本身就是由各种各样的奇观所构成的,世界本身就已经是奇观化的文本,我们就在奇观之中。对奇观的渴望几乎一直是好奇的人类想要摆脱自身平凡生活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电影与奇观的关系最为密切。电影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某种程度上注定了与奇观之间的血缘联系。一位早期的中国电影观众在他的《观美国影戏记》中这样描述他的观影感受:“观者至此几疑身入其中,无不眉为之飞,色为之舞。忽灯光一明。万象俱灭。其他尚多,不能悉记,洵奇观也!”电影艺术发展至今,对发现一个让观众意想不到的奇观世界的热情始终未减。电影理论家伊芙特·皮洛说过:“电影唯一的宗旨似乎就是令人眼花缭乱,使人心醉神迷,用美仑美奂的布景引人入胜,以洋洋大观的场面征服人心。”毫无疑问。对奇观的追求一直是电影艺术家们的梦想,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科技发展的限制,电影中的奇观还只是小打小闹。后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上电视媒体的激烈竞争,电影对奇观性的依赖已经被置于其他任何电影艺术特性都无法比拟、无法望其项背的位置。

电影文学性正是在当代中国电影理论界对电影特性的片面理解——不恰当地过分强调电影的画面造型,而忽视或蔑视电影的文学性,以及当代电影审美文化环境的奇观效应的双重夹击下,在电影理论和实践中被有意无意地边缘化了。

三、的必要性

首先,从我国文化传统来看,有必要。相对于强调电影的绘画性这一西方的形式主义传统来说,电影文学性更加关注电影的内容,而对艺术内容的重视向来是中国传统的审美价值取向。中国自孔子开始就强调尽美尽善,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但如果“文”和“质”发生矛盾时,尤其当“文”成为一种没有内容的外在虚饰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把纯粹的官能享受排除在审美之外,反对沉溺于低级无聊的感官享受。《老子》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无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认为审美本来同感官的愉快分不开,但是无止境地沉溺于声色感官享乐就会使人与审美无缘。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是一部针对文学创作中过分追求辞藻的形式主义趋向而写作的文艺理论著作。在《文心雕龙·情采》篇中,刘勰指出:“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就是说,内容是文辞的经线,文辞是内容的纬线。必须首先确定经线,然后才能织上纬线。所以写文章也要先确定内容,然后才能产生畅通的文辞,这才是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则。随后,他进一步指出两种不同的文学创作道路,一种是“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另外一种是“辞人篇章,为文而造情”,并且总结出了为以后中国人一直信仰推崇的艺术传统,那就是“联辞结采,将欲明经;采滥辞诡,则心理欲翳”。意为,写文章运用辞藻,目的是要讲明道理,如果辞藻浮泛诡异,作品的思想内容就会模糊不清,最后必然是“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只有繁丽的文采而缺乏深刻的思想感情,看起来必然令人生厌。刘勰的这种文、质并重,但又以“述志为本”的内容一形式观对后世中国人的创作和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电影审美价值取向上,中国人更关注电影通过形式呈现出来的内蕴。尽管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审美风尚也有全球趋同的态势,不少年轻的中国人在审美观上可能更接近于西方的审美价值观,较能欣赏电影的形式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电影内容没有追求。

其次,从当代电影的创作实践来看,忽视电影文学性直接造成了当代技术主义电影思想的暧昧不清、人物的虚假失真和情感的夸张造作。技术主义电影是指新世纪以来主要依靠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大导演、大宣传来获取票房利润的商业大片。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陈凯歌的《无极》,这些影片是中国技术主义电影的代表作。他们无疑在电影的奇观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其中的视觉、音响效果代表了目前中国电影技术的最高水准,完全可以同好莱坞大片一较高低。但是与雄伟壮观的奇观相对照的却是渺小可怜的故事和虚假造作的情感,就像是一个打扮前卫的时尚女郎却裹了个小脚。思想暧昧陈旧、人物形象干瘪失真、情节简单粗陋、情感夸张造作,其对文学性的无视甚至蔑视已严重损害了这些电影的艺术质量。

针对观众就《英雄》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作品思想意蕴提出的质疑,张艺谋这么回答:“按照我们以往拍文艺片的习惯,都喜欢找一个文以载道的大主题,于是就找了这么一个说法,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重视这个,你们也不要用一个好像多么大的标题来定位,这只是一部电影。”电影不是必须得表达什么思想,这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确实有一些中国电影因为忙着思考哲理,而忽略了电影的观赏性。但问题是《英雄》它自个儿憋着劲用着力在解说着“天下和平”,却又没能说周全说动听,就像一只美丽的孔雀它完全可以向观众只展示它最美丽的羽毛,可它偏偏还要炫耀它丑陋的屁股,完了还要责备观众为什么要看它的丑陋的屁股。

篇8

姬旭升

5000万的营销人群已经占到了中国国民人口的4%,若以职业作为阶层划分标准,无疑已经屈指可数于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排行榜;当“十亿人民九亿商”的非理性时代已经成为历史笑柄之后,5000万中国营销人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最活跃细胞。

虽然使命和意义均已昭然,但中国营销人却依然少有社会位置感,更不敢奢求自豪和优越感,他们符合一个新生市场阶层的所有特征。同处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之中,他们没有企业家如日中天的前途、名利双收的地位和英雄主义气概,没有前沿(R&D)科学家凭借智商和执著所获得的社会尊重和创业机会,没有其他管理阶层所可以遵循的严谨体系和已经验明正身的位置感,没有商业流通环节可坐收渔利的利刃……

任何一个新生阶层(不管是市场还是社会)都会遭遇不公正并在不公正中高速成长,现实的市场结构因为营销人的存在和运转而稳定,否则就会轰然倒塌。这样说毫不过分。毋庸置疑,这就是5000万中国营销人所不可替代的价值。

中国营销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会不可遏制地与日俱增,其不断增速的过程,不管是对其群体还是个体来说,都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过程。每一个营销人都仿佛是一个运动中的热分子,运动和增值过程越快,我们市场经济的活力就越足。

要加速这个过程,就应给予中国营销人以地位的诱惑、创业的机会和财富的刺激。

无论初衷和贡献,金鼎营销人评选正是这样一个增值的纽带和加速器。

何慕

如果仅从经历上讲,我大概可以算得上是一名“正宗”的营销人了。1988年离开大学校门,一头扎进销售领域,从一个走街串巷、风餐露宿的最低层的推销员做起,一直做到区域销售经理、全国营销部经理、主管营销的总经理,乃至获得“50万年薪”,成为中国最尴尬的“第一打工仔”。4000多个日夜,吃苦、挨累、遭罪、受屈……除了跟客户喝多老酒后能够哭笑狂闹一番和年底兑现提成后偷偷摸摸找个没人的地方满脸笑纹地点点花花绿绿的票子之外,几乎就很难找到轻松和愉悦了。总算遇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稀里糊涂做了一把“名人”,自以为终于可以代表营销人风光一把了,却没想到落了个被“炒鱿鱼”的悲惨下场,甚至成了“销路不畅”、“企业倒闭”的替罪羊。

也许我的经历和感受不能代表所有的营销人,我总觉得中国营销人员的成长环境特别艰难,虽然近些年来“营销”一词已同“股票”、“网络”和“下岗”一样流行,各地人才市场招聘也都是以营销人员为最多,但看看实际生活中营销人员的处境和地位,却远远没有像“网络”和“股票”那么热,也没有像“下岗”那样引起全社会的扶持和关注。许多企业主至今并不理解“营销”的真正含义,企业内部的营销人员往往被单向地支配(营销人员源自市场一线的建议和要求很多被扔进了废纸篓),并常常被畸形地考评(销售额和返款几乎成了惟一的考核指标,产品不畅销第一甚至是惟一被拉出来质问的往往就是营销人员);社会上也有很多人一面接受着各式各样的营销培训,一面又将“推销员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挂在了自己的门前;一旦有哪一家企业取得了辉煌的营销业绩,上台领奖和著书立传的又多是那些根本不知道产品是怎么卖出去的领导干部和呼风唤雨的策划大仙们,而真正在市场上付出心血的营销人员却只有坐在台下欢呼鼓掌、顶礼膜拜的份儿。

中国的营销时代来临了,但我觉得真正属于中国营销人的时代尚未来临。中国不乏名人、明星,但却缺少创造中国市场的营销明星,缺少让营销人展现风采的舞台,缺少全社会对营销人这一群体的认识和赞许。我想,这对我们国家和企业都是不利的。

此次中国市场协会和《销售与市场》杂志社联手推出中国营销人“金鼎奖”,公开宣称“为中国营销人鼓吹,为中国营销人鼓劲”,“建立中国营销人自己的论坛”,这实在是中国营销人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中国企业的一件大喜事。中国5000万营销人员终于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诺贝尔”和“奥斯卡”,有了可以充分展示我们才华的空间,有了我们可以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学习和提高的平台。我想,本次活动的推出不仅仅是为了选拔出几位营销界的精英或明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大张旗鼓的“鼓吹”和“鼓劲”,能够逐步唤起全社会对我们营销人这一群体的了解、理解、关注和支持,能够为我们这些在营销领域内搏击或挣扎的人树立一个更为明确和鲜活的榜样和目标,使我们能够携起手来,共同进步,为我们民族和我们自己的福裕强盛多做一份更为实效的努力。

居易

中国的营销人终于有了展示行业风貌和职业魅力的社会平台!历史将会证明,“金鼎奖”的设立,并不只是一个新的活动创意,而是中国营销人社会化发展的全新阶段的开始。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的“推销员”形象,似乎是很不为人所道的,淡然者有之,歧视者有之,甚至厌恶、鄙视者也有之,殊不知这一职业内涵所涉及的都是市场经济活力表现最直接的原动力之一,现代社会的多姿多彩和人类生活的有滋有味,几乎无一不可归结为这一原动力的全方位的间接和直接的作用。

进入信息社会,多样化生活的人类需求,再也不是简单的“交换法则”所能满足和概括的,“选择性”无处不在,“诱惑力”层出不穷。把最适合的给最需要的,所能动的必然是社会、经济、文化的神经网络,“营销”岂止只是艺术?

当然,生活变化的五光十色,最难以抑制的是浮躁心态。设立一个奖项是容易的,而要保障奖项的“可持续模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不敢奢望,但我们虔诚地期望,“金鼎奖”能成为中国营销界的“诺贝尔奖”。

顾环宇

中国的老板们普遍开始为自己的产品出路问题操心,不过是近20多年的事。起先,这种操心表现在迫于生产和库存的压力,而加大在销售环节人力、物力的投入,压力越大,产品推销的力度便也只好越强;后来,经营领域的先行者逐步发现单纯地推销产品,远不如推销形象、推销品牌或者推销概念那样,更容易持久地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并能够由此而更长期地占据市场的主动。于是,在我们的身边爆发了一场规模、手段日益升级、名叫“营销”的战争。

随着这场战争的展开与深入,企业经营者们也日益感受到市场的冷峻与残酷,在更多的时间里,他们所面对的是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比如来自市场的,人们的消费需求更多元化,消费目光更挑剔,消费行为更理性,消费习惯更复杂、更多层次也更富于变化;再比如来自竞争对手的,海外同行挟着沉甸甸的品牌含金量和巨无霸式的实力规模抢滩登陆,国内同行也能够小吃大、快吃慢,时不时杀出一群黑马。总之是不论哪个行业稍见兴旺,就立即会被先行者、后起者挤得满当当,要想独自悠闲、安静地营销品牌产品,那简直是痴人说梦;当然,更大的压力还来自于经营者对自身的判断,对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的把握能力,对市场趋势的预测能力,对竞争手段的驾驭能力。从海尔的张瑞敏到搜狐的张朝阳,哪一个不说自己如履薄冰,远虑近忧?由此看来,如何长久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得到广泛认同,在他们心目中树立起值得信赖、值得忠诚的品牌形象,实在是门大学问。

从这个角度讲,营销人员既不是简单的产品推销员,也不是众多公司必设的销售机构上的一颗机械运转的螺钉,在更多的时候,他们是在经营一个品牌,建立一个成熟广泛的网络,培育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这种的作用,在消费需求持续疲软的今天,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我们当然应该奉予他们至高无上的奖励,并将他们宝贵的经验财富力所能及地传播。我想,“金鼎奖”的意义正在于此。

陈体伟

终于为中国的营销人评奖了—在新的千年文明向人们展示其无与伦比的想象空间的时候。

5000万中国营销人,在2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以自己的智慧、辛劳,推进着中国商品文明的进程。如果说中国20世纪后半部的人类文明史,是一部已在展开的商品文明史的话,那么,他们的功绩,将是中国近代文明史书上重要的一笔,而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将成为中国伟大复兴运动中的民族英雄。

篇9

关键词:欲望;;;物欲

一提及欲望,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欲横流的西门庆,贪欲无度的和中堂,要么就是焚身、欲壑难填种种;要么就是无欲则刚、清心寡欲云云。在人们的心目中欲望早已形成了邪恶的符号,欲望是幸福的敌人,欲望是口诛笔伐的心魔。因此,佛家宣称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故以“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来修行;程朱理学大行“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方用禁欲来养性。然而,经济学却鼓吹欲境是仙都,把欲望奉为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似乎颇有颠覆传统、粉饰危言之嫌,基于此,我们不妨换个视角,而不拘泥于约定俗成,或许更加客观而全面的理解欲望。

一、欲望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在微观层面上,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问题。提及资源就必然就涉及到与之关联度最为密切的欲望,他们相互依存而又相互矛盾,这是因为相对于无限的欲望来讲资源永远是有限的,这种依存和矛盾导致了资源的稀缺性,所以资源与欲望就成为经济学的第一原则,经济学原理也正是围绕这一问题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论证。

欲望在经济学上泛指一切人类的渴求。欲望是人类没有购买力能满足的,当人类有能力去满足时,就称为需求。而且欲望有无限膨胀的趋势,这一特点在清朝胡澹庵《南柯一梦西》形象而生动的描述中可资证明。“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作了皇帝求仙术,更想登天跨鹤飞。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

由此看来,谷壑易填、人心难满,生命不息、欲望不止;每个人每代人欲望的溪流汇聚成人类的恣肆的欲望之海,最终推动了社会发展与历史的进步。

二、欲望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原动力

印度二十世纪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指出:“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压制它,你摧毁的可能是非凡之美。”因此我们要正确解读人的各种欲望,如、、物欲等等。

1、的驱动创造了人类

是中国人禁忌的话题,但又是无法回避的话题,是人的原始本能、它与生俱来、人皆有之,我们不能简单而偏执地认为就是原罪的诱因, “人是欲望的产物,生命是欲望的延续”。反观一下我们自身,哪一个不是由生身父母的驱动孕育而产生的?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血脉相传都是在的驱动下才不断地繁衍和延续。

如果我们压制、扭曲、甚至摧毁,恐龙的悲剧就可能被人类重演。世界仅存我国唯有的大熊猫正在上演着6500万年前的活话剧,国宝大熊猫栖息环境并没有遭到破坏,食物也没短缺,又没有天敌,那为什么如此珍稀呢?研究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莫过于大熊猫的太低而导致繁殖过少。据报道全球每年仅能繁育出20多只大熊猫幼仔。移居英国的大熊猫“甜甜”和“阳光”, 动物园将为它们专辟“爱情隧道”以鼓励。自我繁育都要付诸这么大的成本,那么有一天,经济环境恶化到连人类自己都自顾不暇时,恐怕大熊猫也就面临灭顶之灾。

当然,在人炸的今天,节欲并不是节育的最佳选择,转换观念,采取措施才是控制人口的不二选择。

2、的驱动创造了艺术

不同于,虽然也包含性冲动,但它是对美的追求,它是两情相悦,甚至是纯粹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是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是欣赏者心灵的寄托,架起了艺术家与欣赏者的心桥。大多经典的艺术作品里最精彩的的片段几乎是对的描摹和抒发,无外乎的萌发、遇挫、抗争和觉悟等,音乐也好、绘画也罢、特别是经久不衰、耐人寻味的文学作品,起伏跌宕的情节无一不透露了的勃勃生机, 所以说是的驱动创造了灿烂的艺术。

半部《红楼》“大旨谈情”,一出《西厢》无外,而且把当作了合情合理的需要,几乎没有读者从道德视角遑论其大逆不道,令人感叹的是有副情字长联道出了其中的“情”趣:

“从情始,以情终,字字情,句句情,一章一节一折一回一本书里都是情,西厢记中人物皆为情生,好个情憾天地;慕情来,惜情去,人人情,纷纷情,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四堵墙里全是情,普救寺里和尚都是情种,真个情染世界。”

一副对联竟然包含了十四个情字,委实体现了拟联者倍受爱情圣地的熏染,一口气留下了那么多情,果然情生艺术,情催智慧。

3、物欲的驱动创造了财富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几乎成了今天人们普遍接受普遍认同的生存法则,所以人们每每描写这个社会时经常使用的词汇就是“拜金主义、物欲横流”等,一方面是针砭时弊,另一方面却说明这个社会追求财富想当富翁的人数颇众、渴望之强,而这强烈的渴望就是人对物质资源的占有、支配和享用的欲望,也正是人们物欲的驱动才创造了社会的巨大财富。

按着凯恩斯的两部门法,把社会只分成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的最终目的是利润最大化,为了不断地赚取消费者的所有金钱,才疯狂地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在贪婪的物欲的驱动下追求财富、创造财富、积累财富,进而为社会创造和积累了巨大财富。如果生产者有小富即安、小国寡民的思想,今天的社会恐怕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了。反过来也正是消费者极尽奢华、梯度升级、永不满足的消费欲,才促进了供求两旺,市场繁荣。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无论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他们的欲望越贪婪,所创造的社会财富越大。

很难想像,一个没有欲望的社会,一个只受惯性存在的群体,他们生存价值何在?也许那只是一些腻歪了现代生活的人高喊着回归自然的一种梦呓吧。

此外,欲望是推动人类探知世界,认识世界的诱因。谁能否认求知欲、探索欲……如果我扭曲了求知欲,每年就不会有600多万大学生把进入大学门槛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一大转折。如果我们压制了探索欲,我们就不会有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太空之吻”,也不会有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7000米的壮举。因此我们说在人类欲望的长河中,正是在无厌的欲望驱动下,才演绎出异彩纷呈的世界和千姿百态的人生。

三、欲望得以满足的条件

一个人,如果没有成功欲在驱使,整日安逸悠哉,潇洒舒适,就不会有上进心,更不会激发创业的斗志,正是因为“得寸进尺,得陇望蜀”的无厌之欲,才使个人有了进步之阶,才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当然使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也许更符合众人口味而且也愿意接受这种褒义的感彩。

并不是说人只要有欲望,就一定会成功。

首先,有欲望就得有追求,不能坐等其成,缺乏追求就会陷入抱怨和麻木的状态,产生无穷的烦恼。

篇10

缘分孕育机遇,30年前,中国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一次大转折,这次转折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大显身手的发展机遇。张树芳,这位工人出身的硬汉运用自己的睿智与胆识驾驭机遇,并将机遇转化为资本与财富。

2009年,哈尔滨市政府提出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战略目标,此时的哈尔滨轴承集团松北精工轴承有限公司已走过了近十年的光辉里程,它的领军人张树芳亦在十年的历练中成就一番大业。

2010年9月,当我们走进哈尔滨轴承集团松北精工轴承有限公司时,眼前豁然开朗:新建的厂房,如龙腾虎跃蓄势待发;厂区内的“五大连池”阳光抹过,波光粼粼,鱼跃龙门,苇花飘香;园里的花有红的、紫的、蓝的……随风送来阵阵清香。百米长廊曲径通幽,木制小屋欧式风情……花园般的厂区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松花江的臂弯中。

与张树芳的交谈,你会蓦然发现生命是如此的厚重。张树芳身上的宽厚与质朴,坦诚与自信,印证了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人的刚毅性格,他们的抱负和理想没有成功与否那么简单,他们有着与共和国荣辱与共的博大情怀,那是一种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精神境界。

张树芳说,30年来,我走过的路充满了荆棘,曲折艰辛;其实我个人的得失微不足道,这些年,让我无法释怀的是我们民族轴承工业的兴衰荣辱。

言为心声,看得出,张树芳视精工轴承事业为生命,为了精工的发展,倾尽了自己全部的爱,显示出一位现代企业家的智慧和胸怀。

选择 彰显大智慧

1978年,张树芳下乡返城后,接了父亲的班,在轴承厂当了一名普通工人。1988年,改革开放的大潮冲击着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下海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张树芳也辞职经商了。

经过几年的商海搏击,张树芳积累了一定的经商经验。此时他看到,当时的家电业快速发展,对轴承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于是他抓住这次商机,将所有积蓄转向投资轴承营销。由于资金积累不断增加,经营轴承品种范围不断扩大,1994年他成立了哈尔滨东北机电设备经销有限公司,主营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生产的“HRB”牌轴承,成为全国十大专营轴承经销商。

随着经营范围的不断拓展,于1995年初组建了有一定生产、技术、管理规模的加工型企业――哈尔滨东北精密轴承机床轴承厂,这为后来的精工崛起奠定了良好基础。工厂生产出的产品全部为精密机床配套,并注册了自己的品牌――“HJB”轴承,其质量接近世界同类水平,到2002年已开发出100多个新品种,年产10万多套,产值和效益大幅上升。

打拼多年的张树芳始终坚持“信誉第一,服务至上”这一方针,由此赢得了用户的认可,与北京、大连、沈阳等国内二十几家机床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机遇 成就大手笔

李嘉诚曾经这样说过:“慎思明辨的心灵能力驱使我们对意义和价值的追求,促动创造精神,把经验转化成智慧,在顺境和逆境中从容前进。”

世纪之交,面对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松北轴承厂惨淡的经营和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决定对松北轴承厂进行全面改革。张树芳是一个善于捕捉和把握机遇的现代企业家。2002年1月,他决定出资与哈轴集团合作,对原哈轴集团松北轴承厂进行产权重组,成立了由哈轴集团控股的哈尔滨轴承集团松北精工轴承有限公司。

一月的龙江大地,白雪皑皑,寒风凛冽。此时张树芳在一江之隔的原松北轴承厂院内,望着年久失修的厂房和车间里陈旧落后的设备,看着生产经营萧条门庭冷落的“国”字牌企业,他思绪万千,深感责任重大。他想,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有责任和义务承担历史赋予的重任;他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做一个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族轴承工业发展的现代企业家;在中国这场经济变革的舞台上,自己应该扮演一个角色,让哈轴集团这家子公司重振雄风;他要在精密轴承制造业建功立业,打造一个替代进口的轴承生产基地。

就在当年,他与哈轴集团签定了共同改造哈轴集团松北轴承厂,组建精工轴承加工的合作协议。经过一年多的缜密筹备,申报立项,专家论证,确定了“以民营投资方的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优势为依托,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指导方针,以打造精品,替代进口,振兴民族轴承工业为奋斗目标,坚持市场导向,进一步调整、完善产品结构,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树立现代企业形象”的企业发展战略。于2005年9月16日挂牌揭彩,张树芳出任松北精工轴承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细节决定成败。由于原松北轴承厂受体制、机制、资金、产品结构以及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尚不完备,厂房冬季寒冷,夏季漏雨,直接影响生产和工人的安全。工厂的办公环境、职工的居住环境……这些让张树芳感到要想重振企业必须从细节做起。张树芳首先对原有的生产面积和设备能力进行更新改造,生产线重新设计,重新布局。为保证冬季供暖、夏季防暑,车间安装了近40台风扇和先进的通风设备。

为了保证数控车间环境的清洁、设备的精度、产品质量及使用寿命,他决定对数控车间的区域进行封闭。与此同时,修复和启动了箱式淬火炉、空气回火炉,结束了产品热处理需要外协的历史。

在推进生产系统改造的同时,对生产生活设施及环境进行了改造。建起了2700平方米毛坯库,修建、改造了1700平方米的装配间,并投资188万元历时2个月解决了厂房的防寒防水问题;为了节约能源,美化生产环境,将原钢窗拆除,安装了整洁明亮隔音防寒的塑窗。

到2006年,松北精工轴承有限公司已初具规模。是年8月9日,一栋二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破土动工,仅仅两年时间即已投入使用,为该公司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拓展 弘扬民族精神

2002年,张树芳发现在国内精密机床轴承市场唱主角的依然是“泊来品”,国货则寥寥无几。就在当年,他与哈轴签订了“共同改造松北轴承厂,组建松北精工轴承有限公司”的协议,并正式确定了以“打造精品,替代进口,振兴民族轴承工业”为奋斗目标的发展战略。

为了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规模,公司组建以来,共投入技改资金5000多万元,先后更新改造了轴承车加工和轴承磨加工设备200余台,新增轴承检测仪器200余台,购进了一条托滚网带式热处理生产线,使产品结构迅速调整,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产品加工范围和产品加工能力大幅度提高,产量产值大幅度攀升。目前,公司轴承新产品开发已达到8大类,500多个规格,1000多个品种。为满足用户的需求,相当一部分产品精度等级已达到了P2级,其中十几个品种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二十几个品种替代进口。曾有国内外多家主机厂和经销商来公司参观、考察,洽谈业务,企业的知名度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张树芳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略。他认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力。公司成立以来,他先后制定出台了涵盖各部门近20几个有关产品质量管理制度,进而保证了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促进了产品质量的稳步提高。2006年7月正式通过中国新时代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证。

在用人管理上,张树芳实施人性化管理。“管”是对员工进行激励、协调、监察和控制,“理”是通过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他的管理理念渗透到公司每个环节,使公司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公司在坚持有计划地吸纳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不断改变员工队伍知识结构的同时,还陆续举办了管理人员培训班,提高了员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张树芳常说,人如果不讲诚信,其他什么事情也做不成,诚信是凝聚力的基础,凝聚力又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说到底就是精神和物质上都要来实的,员工才能信任你,才能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做事。

张树芳的话很有份量,他的精明之处在于他如何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国外一些富商巨贾之所以在市场上能够呼风唤雨,企业越做越大,除了他们有自己的思路和独特的经营方式外,其共同的一点就是学会了如何用人。

张树芳是一个思想超前工作务实的人。他在和员工及朋友的交往中,以宽厚善良著称。他说,我本身是一个文化底子很薄的人,如今成为企业的领导,我愿意多听多看多学。

文化 构筑企业魂

在公司创办初期,张树芳就把厂区绿化、办公环境的改善,作为企业文化和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来规划、实施、实现。

2007年,公司投资20万元,对家属区的环境进行改造,于当年10月道路全部修筑完成,使家属区的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员工人数增加,为了解决员工的住宿和就餐问题,公司先后对公寓、食堂进行改造和装修。2004年6月开始为员工提供免费工作餐,并开设了“零利润”小卖部。

公司职工福利待遇投资逐年递增。每逢年节,张树芳不管走到哪里,心里都惦记着职工的福利待遇,记者采访时,正值中秋节前夕,他嘱咐公司有关领导,要把员工的节日内容搞得丰富一些。

公司还投资增设了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高尔夫球练习场等职工娱乐场所。企业多次组织各种体育竞赛、歌咏比赛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文化氛围,让员工感到精工的团队力量。

张树芳说:“我曾经说过,有一天我要让我的员工生活得更好一些,为自己是精工人而感到骄傲,这一天实现了。”

回报 追求高境界

财富在张树芳的手里担当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张树芳说:“金钱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力量,但是热心的公益事业和道德品质更是一种力量,它比金钱更重要。”

张树芳以社会责任为己任,秉承“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宗旨,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慷慨解囊帮助弱势群体,无私地回馈着社会。诸如抗震救灾、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直接或间接安置就业人员上千人,为政府的再就业工程尽一份力量;每逢春节来临之际,他都去周边的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他先后为松北精工轴承有限公司助学基金会、员工家属区环境改造项目、向阳乡希望小学、哈尔滨慈善会、哈尔滨慈善会呼兰分会以及印度洋海啸灾区和汶川地震等灾区捐款累计超过了134万元。为拉动区域经济,为哈尔滨市政府提出北跃发展战略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7年张树芳一次捐资180万元,为肇东市西八里乡七道海村修筑了3.5米宽,2000延长米的水泥路,使这里的交通得到了改善。

张树芳决定,再次为松北精工轴承有限公司注入技改资金6000万元,用于设备的更新改造和万米综合楼的建设工程,进一步扩大规模,解决社会就业压力。

作为黑龙江省政协常委、黑龙江省商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影响中国改革开放30年十大影响企业家、中国骄傲第十届中国时代十大领军企业家……这些头衔与荣誉在张树芳看来,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时时激励张树芳为社会出力献策。

张树芳热心社会公益,积极谏言献策,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参政议政;发挥政协委员作用,广泛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他的节能减排建议受到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