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20:4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

篇1

师:今天,咱们班要来一位小客人。瞧!她正朝我们走来了!

(播放课件:可爱的植物小精灵由远走近,边走边介绍有趣的植物知识)

师:听了小精灵的介绍,你对植物一定很感兴趣吧!想去认识它们吗?

生:(齐答)非常想!

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师:通过刚才的检查,我发现小朋友自学得不错,能流利地读课文。那么我们再来读课文,边读边想两个问题:

1.课文写了哪几种植物?用“——”划出来。

2.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

(生自读,师巡视)

生:课文写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

(师贴三种植物的图片)

生: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有办法。

师: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的办法好在哪?

(生自由进行讨论,师巡视)

生:我认为豌豆妈妈最聪明!她只要让豆荚在太阳底下晒晒,就可以把种子传播出去。

师:豌豆们到底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呢?我们去看看。

(播放课件:豌豆传播种子的全过程,并配有解说)

师:豌豆娃娃蹦着跳着出去旅行,多开心呀!小朋友们,你们出去旅游,高兴吗?

生:(齐答)高兴。

师:对呀,所以,这儿要读出高兴的语气来。谁来试试?

(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点评。)

生:我认为苍耳妈妈最聪明!她让孩子们穿上了带刺的铠甲,只要动物走过,就可以把它们带走。

师:每一小组的桌子上有一个小礼包,请你们打开。老师送给你们每人一粒苍耳。摸一摸!想想看,它还可以靠什么传播种子?

生:(都在摸)我刚才把它放在衣袖上。嘿!结果它粘住了我的衣服。它应该可以靠人传播吧!

生:我认为蒲公英妈妈最聪明。她的种子被风轻轻一吹,就传播出去了。

师:我们去看看她到底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课件演示: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并配解说)

师:那毛茸茸的降落伞乘着风一朵接一朵出发了,蒲公英娃娃们多开心呀!一起读读。

师:读得真美!植物妈妈们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请自由读第五节,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不只几种,有许许多多。

生:大自然的许多知识,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得到,不细心就得不到知识。

延伸课外,拓展知识

师:对呀,我们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周围的事物。那么,通过你的观察,你还发现了植物妈妈有些什么办法传播种子?

生:有些果子成熟了,它就自己掉下来,掉进泥土里。

篇2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有的文质兼美,有的结构新颖,有的角度独特,有的富含哲理……如何从这些文本中寻找语文实践的机会呢?课堂练笔无疑是一种好办法。下面就具体谈谈课堂练笔的形式。

一、依样画瓢――仿写型

有研究表明,模仿在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牙牙学语”这个词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从学习和模仿开始的。人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适合学生模仿的训练点,这些语文实践的机会,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并进行运用。

(一)精彩句式仿一仿

教师在阅读训练中要善于挖掘教材资源,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进行练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鸟的天堂》第12自然段:“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这一自然段用两个“到处”、四个“的”、三个“有的”写出了鸟多的场景。通过这一自然段的仿写,可以帮助学生描写大场景。比如有一个学生描写了沙滩上人很多――“起初,沙滩上很寂静。太阳慢慢升起,远远地看见一个爸爸带着孩子来了,接着,一个、两个,人们不断地涌向沙滩,这里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人声,到处都是人影。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在堆沙子,有的在水里嬉戏,还有的在打沙滩排球。”

(二)特别表达仿一仿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其实都是学生习作的蓝本,它们的构段方法和语言表达各不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各类文章的构段和表达方法,找出规律,进行形式多样的写段训练。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秦兵马俑》第8自然段,运用了先实写后虚写的方法描写兵马俑的神态。这一表达方法的运用使文章生动而形象,读着充满了向往。以此为依托点,可以让学生也来写一写其他兵马俑的神态。有学生这样写:“有的兵俑,身披盔甲,手持长矛,严肃地站立着,似乎正准备随时赶赴沙场。有的兵俑,一脸沉稳,气宇非凡,这也许是位英勇善战、胸有成竹的将军吧!有的兵俑一脸沉着,似乎正在思考制敌取胜的方法……”

(三)新颖布局仿一仿

被选入教材的文本,不仅语言优美、表达特别,有些文章的结构布局也很实用。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颐和园》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以移步换景的描写方法介绍了颐和园内的美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现在的学生常会跟随父母出门旅行,即便没有出门旅行,平日里学校也会组织学生春游、秋游,这样的结构和布局很适合学生做旅游记录。这样的仿写解决了学生实际生活中不知道该如何写游记的难题,让语文学习真正得长所用。

二、不离其宗――改写型

改写指的是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二次创作。可以改变文本的体裁,如将诗歌改编成现代文,将叙事性的故事改编成剧本,将游记改成导游词;可以改变文本的表达顺序,将顺叙改成倒叙或插叙;可以改变文本的人称,将第一人称的叙述改成第三人称的叙述……但不论如何改写,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中心。

(一)文体换位改写

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转换体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作,做一“小练笔”。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忆江南》一诗后,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和文本,想象画面,进行创作:每当春日的暖阳照耀在江面上,江边的桃花映衬着江里的日光,仿佛比火还要红;清澈的江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江底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这仿佛就是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改写古诗,让学生用散文的笔触表达诗歌的意境,绵长而悠远。

(二)角色换位改写

在阅读教学中,变换叙述角度,进行读写训练,可充分挖掘课文语言因素,活化课文内容,引发写作兴趣,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使课文内容变为学生的语言。如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钓鱼的启示》后,学生将第一人称的叙述改成了第三人称的讲述,在改写的过程中,感悟着“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的含义。学生在角度变换的训练中,决不是简单的内容移植,而是合理的创造表述,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是颇为有效的。

三、百花齐放――续写型

续写是一种常见的练笔形式。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的结尾令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余音。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合理安排续写,能让学生放飞心灵的翅膀,让文本延续精彩。

(一)依托情节续写

对于课文中的一些情节未尽处,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课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进行情节延伸续写。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穷人》一文并没有交代桑娜一家以后的生活,在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进行续写。学生有的写桑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的想象了一个悲剧性的结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续写不仅是对文本的理解,更是学生情感的释放。一样的文本,不一样的结局。续写,让语文百花园姹紫嫣红。

(二)在意犹未尽处续写

教材中的许多文本都是点到为止、意犹未尽的,而此类文本往往能充分激活阅读者的联想,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桥》一课时,根据课文的结尾,学生了解到课文中的老汉和年轻人其实是父子俩以后,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续写,写一写老太太和百姓们此时会有怎样的言行。学生通过在意犹未尽处进行练笔,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享受到了习作成功的快乐。

四、以小见大――扩写型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细节处,创设情境,取意植根课文,想象取之课外,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填补文章的空白。这样既可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实践,也可以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入情入境地体验与感受。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一课中,仅以“老人每天早晨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铁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一句话概括了老人15年的生活。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很不简单,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扩写老人是用怎样的信念坚持下来的。

学生从这句话中很容易地找到了关键词“每天”,但这样的理解都是静态的,没有画面感。让学生展开想象,抓住关键词,联系实际进行联想扩写,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之中深藏的内涵,体会老人平凡简单生活下的不平凡不简单。

篇3

那么,如何让“回顾·拓展”承载本原,有效发挥其作用呢?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的“交流平台”为例,笔者谈以下几点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应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人教版语文五年级教材在“回顾·拓展”中新设“交流平台”这个栏目,就起着总结反思、方法习得、能力迁移、习惯养成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有些教师的眼里,“交流平台”食之无味,弃之不忍。因为它涉及的内容、情感、表达的方法都已经在课文的教学中理解品味过了,语言文字训练也已完成,此处再次出现比较乏味亦有重复之嫌。不少教师在教学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常常平行推移而不能深入,以致收效甚微。

“回顾·拓展七”中的“交流平台”编者安排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让学生结合本组课文谈谈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形象;二是让学生交流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

其实,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须从以下几方面有所考虑:

一、整体观照 明确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教材在指导学习上有比较系统的设计。每个单元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板块组成,每个板块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编排设计紧扣语文学习重点,追求语文学习的整体效益。因此,“回顾·拓展”的教学目标要紧紧围绕单元教学目标,为单元教学的整体目标服务。

联系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在“阅读”方面提出的要求“体会表达效果”“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和在第七组课文的“导语”中点明的学习重点: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来看,“回顾·拓展七”中的“交流平台”提示的内容——交流文中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形象,学习和运用描写人物方法的心得体会,并不是孤立地出现的。编者是要求教师要结合单元教学重点和学段要求来确定“交流平台”的交流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交流平台”之前,要有一个整体意识,关注教材之间的前后联系,让我们的教学有的放矢。

二、依托文本 回味品悟

“交流平台”是“回顾·拓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课文与读写实践的纽带,也是学生对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的一个过程。

因此,在“回顾·拓展七”“交流平台”的教学中,教师要找准起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预设,品悟运用。例如:

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七”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本组课文刻画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他会给你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 (生自由交流)

师:他给你的印象这么深刻,说明这个人的特点鲜明,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谁来说说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地方?

(生交流 教师相机出示预设的人物描写片断,学生再次入情入境品读体味)

师:大家读得如此有味道,可以看出作者把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运用的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深深地打动了你。想一想:这些描写方法是通过什么来刻画的?(生交流)

师:这组课文中有很多人物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请你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哪些文章运用了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浏览课文,自主交流,师相机点拨引导)

师:大家交流得不错。不过,我想考考同学们掌握得怎么样。(出示一个课外的人物描写的片断)请你认真读一读,仔细品味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个人物形象的?(生交流)

以上教学片断是围绕本单元的读写收获组织学生展开交流。采用“先放后收”的方法,先引导学生谈自己学习本组课文印象最深的人,老师及时鼓励点拨引导,接着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交流平台”需交流的重点。让学生品读范例,引导学生回顾本组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使学生体会到这种表达的效果。所预设的生发点为,体会交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的好处,再引进一个课外的人物描写片断,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就将“交流平台”承载的读写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促进读写知识从陈述性向策略性转化,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拓展延伸 迁移运用

篇4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比较薄弱,甚至缺失。因此,有必要研究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教学策略:一是开展课题实验,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促进研究;二是寻找和开发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有效学习;三是开展阅读策略指导,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关键词]

非连续性文本;挖掘;开发;整合;资源

当今是一个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非连续性文本以其直观醒目、简明扼要、概括性强、信息量大、易于比较等特点,在各种媒体中广泛应用,生活中随处可见。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从中提取信息、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之一,它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现状分析与理性思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第三学段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可见,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是小学生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阅读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指导还比较薄弱,甚至缺失。

现状一:无论是哪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几乎都是文质兼美的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

现状二:非连续性文本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教师自身对这种文本缺乏研究,课堂上较少开展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实践活动。

现状三: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连续性文本的能力,但对于图表、表格、清单、徽标、说明书等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较为薄弱,表现在不习惯于阅读图表类的文本,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及分析判断的能力较差。

反观以上的教学现状,应如何提高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重视度?应如何充分运用现行的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资源?怎样将非连续性文本和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相融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怎样沿着《课标》指引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二、实践探索与教学策略

(一)开展课题实验,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促进研究

许多语文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认识比较模糊,有关非连续性文本的界定、实践价值、教学策略及命题方向等都不够清晰。我们可以开展有关“非连续性文本”的课题研究,如《小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偏低的原因分析》《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目标的探索》《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小学高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策略探析》《非连续性文本的课堂高效教学研究》等。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课例研讨、课堂观察、主题辩论课、开发校本教材等多种方式,在教研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与提升总结之中,加强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阅读指导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寻找和开发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运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有效学习

1.挖掘语文教材资源,从连续性文本中设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虽然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本,但在教学上是相辅相承的。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教材资源,运用图表的形式引导学生提取信息,表达信息,进行语言文字运用练习。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一课的第二自然段,可让学生抓住表示方位的词语,画出天安门广场的平面示意图,然后根据示意图复述这段话。这一设计不仅使学生清晰地了解了会场布局,还训练了按方位顺序表达的能力。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的第四自然段重点写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可以采用列图表的方式,让学生将“恐龙演化的时间”“生息繁衍情况”“特点”及“作者说明的角度”等分别填入表格,通过对比、朗读、复述等,直观感受恐龙的演化过程,体会说明文采用各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及用词的准确性,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又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一课,可以出示线路图,与课后的资料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口述经历的省份及重大战役,谈谈体会,以加深对的了解,为体会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做铺垫。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非连续性文本的作用。例如,开学第一天,学生拿到新的课本,可指导他们阅读目录,了解整册书的编排,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心中有数;学习课文,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板书;期末复习时,可指导学生用图表的形式整理知识点。通过这些方式,提炼课文的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提取、筛选与整合信息的能力。

2.整合其他学科资源,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效

虽然小学语文教材中难觅非连续性文本的踪影,但数学、科学、品生和品社等学科里存在大量的图表类非连续性文本,我们应注重学科间的整合,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其他学科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让学生进行图表与文字的对比表达,在将“图”意或“表”意用语言文字表述中,知晓图表的功用与价值。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是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编排的,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可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进行整合学习。通过观察三幅地图的变化,了解中国近代国土被列强强行租借、巧取豪夺的情况;通过阅读条形统计图,了解1800~1838年列强向中国输入鸦片牟取暴利的激增情况;通过阅读表格,了解中国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割取或强租中国领土的国家及我国被列强侵占或强行租借的地方……这样的整合阅读,省时高效,可锻炼学生学习和运用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又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三的主题是“大自然的启示”,因学生的生活体验较为单薄,不少学生感到无从下笔,可结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新的生命”进行作文指导。布置学生观察各种花,用表格的形式记录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数量、颜色、气味;布置学生观察青蛙卵孵化过程或小鸡的孵化过程,填写在表格中,了解它们孵化的秘密。之后,指导学生把观察记录的发现有条理地写下来。这样的训练,对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及图表与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都很有益处。

3.活用生活资源,重视“真实的”“实用的”语文学习

台湾的李玉贵老师说:“为什么非连续性文本会长期被我们集体忽视而不自知?这是因为小学语文教学长久以来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脱了节。”的确,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导游图、楼房设计图、汽车站牌、列车时刻表、合同、产品使用说明书、药品说明书、旅游行程安排表等,这些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们可以将其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及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可布置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高年级学生上网情况进行调查,将“上网的男女比率”“每天上网的时间、地点”“上网目的”“上网活动”“一周平均上网时间”“家长是否支持”等数据和资料,以表格、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并写出结论。布置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作业时,可尝试布置此类作业:和父母去旅行,设计一个几日游的旅行计划,到达旅游目的地,学会使用地图,看地铁线路图;到科技馆、博物馆担任小导游,学会看导游图,能根据导游图为游客做讲解;学会看列车时刻表,通过互联网订票,等等。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非连续性文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给生活带来便利,在阅读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三)开展阅读策略指导,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如何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怎样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感受文本表达的内涵?怎样利用非连续性文本呈现的信息进行语言文字表述?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一是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敏锐地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二是根据题目给出的问题进行“定位”,找到信息源,再进行“分析”;三是学会“图文转化”,灵活提取信息,学会比较、归纳、综合;四是分类阅读,各个击破,对于文字类、图形类、表格类等非连续性文本,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

总之,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通过“研读教材、开发资源、整合资源、联系生活”等途径,积极探索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对策,寻求“非连续性文本”与“连续性文本”相互转换或相互结合的训练点,更好地突显语文课程综合性及实践性的特质。

[参 考 文 献]

篇5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教学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彰显出巨大的优越性。语文教学也与时俱进地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课堂活动中,其可依据教学具体需求灵活地为学生播放文字、声音、视频及图画,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以达到感染与熏陶学生的目的,使他们都能自然产生置身教材文本之中的感觉,进而可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最终切实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就可用情境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的美景图片或者视频,并配上生动的文字或语音介绍,使学生产生置身真实的桂林山水景区之中的感觉,从而引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并真切感知到课文的语言美、景色美,最终显著提高教学效率。

二、利用生动的语言营造教学情境

语文学科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其中收录的作品都来自于社会与生活。但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尚小、社会阅历简单,这就使得他们对很多事物缺乏认知与了解,因此要想让他们对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深刻、全面、准确的理解,还有较大难度。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具体的教学需求,积极运用恰当、生动、丰富的语言为学生营造出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的熏陶与感染下,更加努力地体味教材内容及作者情感,以优化自己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效果。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借助朗读、提问题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与教材内容一致的情境,从而使学生更生动地感知课文情节,精准掌握作者的情感与思想。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一课时,教师就可用情境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恰当的语气有感情地为学生范读课文,使学生在聆听教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产生置身黄果树瀑布面前的感觉,真切感知到瀑布之美,并对瀑布的韵味、壮美及奇特有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在听教师读课文时,还可将自己想象中的瀑布与课文中的瀑布进行对比,从而更加客观地察觉到课文作者描法的独到之处,并逐渐提高自身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的水平。

三、利用背景音乐营造教学情境

篇6

语文课程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升学生的语文交流水平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倡导在语文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论》里面描述到,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设置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情境,从而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情境中探索语文学习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价值观。我国著名的《三字经》中也说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种说法也强调了情境教学的优势。所以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引进情境教学模式很有必要。在本文中,我将分析三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情境教学,从而为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提供新的指导。

一、在进行手工创作中设置情境

在小学语文n堂教学环境中,由于某些特定的教学篇目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教师在这种情况中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有关本课教学的手工艺术制作或者创意绘画练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创设出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从而帮助语文课文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教版)《梅花魂》这一课的时候,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实践目标是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拼写本课中的基本生字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分析具体的情境,通过具体的手工制作体会梅花那种高洁坚韧的精神品质,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在进行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关“梅花”的课堂手工制作和绘画,指导学生用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画板、彩笔、胶带等进行“自己心目中的梅花”创作,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在同伴之间进行互相分享,并交流心得。梅花手工创作进行之后,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所以教师把学生的思维带进课堂的学习,理清文章中的线索“以外祖父的五件事情贯穿梅花魂的描述”,从而使学生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即“外祖父对祖国的深切眷恋,而梅花魂代表着一种民族魂”,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在小组合作中创设情境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是要强调在小组合作中融进具体的语文教学情境,从而提升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比如,在讲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人教版)《桥》这一课的过程中,因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熟悉本课中的基本生字词,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中故事的内容,分析主人公在关键时期的动作、神态和语言,从而体会“老汉”在生死关头的那种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培养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即“课文为什么要以‘桥’来命名?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老汉的舍己救人体现在什么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各自的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指导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所经历过的舍己救人的故事”,同时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交流,创设出一个具体语文学习交流的情境,从而给学生的思想以启发,提升学生对语文课中“舍己救人”的理解,从而为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做指导。

三、在追求“真实”中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追求一些“真实”的事物,即针对相关的教学主题先给学生在课堂中播放一些趣味性的图片、启发性的音乐和指导性的视频,从而让学生提前对本课的内容有所熟悉,并在这种“真实”的教学情境中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在对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人教版)《圆明园的毁灭》进行讲述的过程中,因为本节课的教学实践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在具体教学情境中了解我国圆明园过去辉煌的历史和被毁坏的经过,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教师先在多媒体上给学生展现出一系列的圆明园被毁之前的图片,接着给学生播放圆明园的纪录片《圆明园》,使学生对圆明园被毁之前的原貌、被毁的过程、被毁后的样子进行了解,从而在这种真实的情境再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本课教学主题的认知能力,对学生进行启发。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本篇课文的内容,了解圆明园被毁之前的基本分布状况和园中景观的特色,感受作者所描述的“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的魅力之处,并对侵略者的行为进行谴责,培养学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爱国情感,升华本课的主题。

语文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语文教学模式,可以在实际教学中给学生以新的启发和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能力和语文表达技能,促进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地理知识;学科整合

新课标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而小学语文与地理这两门学科,看上去没有什么的联系,仔细分析文本,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着许多与地理学科相关联的知识点,尤其是在这学科整合日益广泛化的今天,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注重在教材中不断挖掘与相邻学科的整合。

一、结合文本地图,了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

在这个环节里,地图应该是必不可缺的一件教具。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中,第十课的课题为《北京》,这一课中,对北京的美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平时,学生们就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北京欢迎你”等有关北京的歌曲,他们对北京这座城市非常喜欢,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之情。尤其是2008年经历了北京奥运会,学生们都非常希望能够到北京看一下“鸟巢”和“水立方”。但是,北京到底在哪呢?离我们到底有多远?这些问题不断地在学生的心头盘旋,这个时候,就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地理位置的渗透。我拿出一张中国地图,给学生先指出我们家乡――涿鹿的位置,然后再指出北京的位置,告诉学生北京距我们有153公里,如果坐880公交车的话2个半小时多一些就可以到了,学生听了都非常高兴,因为他们不仅知道了北京离我们并不远,而且还知道北京就在我们河北省的怀抱之中,学生都兴奋极了,看着他们开心的笑容,我的心里也很欣慰。

像这样需要渗透地理位置的课文还有很多,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组中的《威尼斯的小艇》《彩色的非洲》,再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组中的外国名著选段《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等,以上课文中所涉及到的地方都在国外,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世界地图,让学生们知道意大利、非洲、丹麦等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他们和中国的距离。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地理位置的渗透,我想小学生从小就能够知道自己家乡在祖国大家庭的位置,祖国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世界各国的位置关系,这要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强上好多倍,事半功倍,何乐而不为呢?

二、联系民俗风情,了解我国各民族的文化生活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中的第十一课《难忘的泼水节》,描写了平易近人,与民同乐,入乡随俗的高尚品格。除此之外,傣族一年一度的盛大的泼水节也给学生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在这样的课文中,教师要把握时机对学生进行人文景观知识的参透。总理的“对襟白衫”、“咖啡色长裤”、“水红色头巾”不正是傣族典型的服装特色吗?总理手中的“象脚鼓”不正是傣族典型的乐器吗?傣族的泼水节、服装特色、乐器以及凤凰花的花瓣都是学生们应该了解甚至记住的人文景观。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特色、风俗习惯都应该使学生们从小就应该有所了解,这对他们长大以后对于其他不同民族的了解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在这方面也有非常多的安排,像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第一课《草原》,六年级下册的《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等等,通过这些课文要加强学生对蒙、藏、维等少数民族人文景观的了解。试想,如果学生们在电视或图片里见到某人的穿着或特色民居,马上就能说出这是什么民族,在什么地方,那该是多少得意的一件事情呀!

三、透视文本景观,了解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描写地理自然景观的课文非常多。例如,人教版四年级第十七课《长城》,不仅描写了长城的壮观,更对长城地理位置、功能,甚至建筑的难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气魄宏伟、高大坚固的长城在学生们的心目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桂林山水的静、清、绿、奇、秀、险;趵突泉的纯洁、活泼、有趣;黄果树瀑布的幻影绰绰;钱塘江潮来时的白浪翻滚、水天相接……无不令人身临其境叹为观止。在我国灿烂的诗歌文化中,蕴涵了很多人文地理知识。诗歌中涉及地理名称的比比皆是,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是指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如果从小就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可爱的家乡、美丽的祖国,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增强他们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就如同阿里巴巴的宝藏,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相邻学科之间的联系真可谓千丝万缕,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为了培养出素质全面的一代新人,让我们携手同行,从中悟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吧!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词语教学;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6-0054-01

词语是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正确理解词语意思,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为学生灵活运用词语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使词语教学更有效呢?

一、辨析对比

词语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同样的词语可以表示不同的意思,不同的词语也可以表示同样的意思。因此,要想使学生获得对词语的真正理解和感知,教师就要善于从辨析对比的角度出发,引领学生对词语进行涵泳。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蜜蜂》一课时,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在学习“推测”一词的时候,许多学生把握得不够准确,有学生认为“推测”就是“猜测”,有学生认为“推测”就是“推理”。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就意思相近的词语进行辨析对比。教师让学生把原句的“推测”一词与“猜测”进行比较,并思考:“在这儿,为什么用‘推测’而不用‘猜测’呢?它们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经过比较,学生认为“猜测”是没有根据地胡乱猜想;而“推测”是有缘由的,是在有一定道理或者依据的基础上进行的推想。这样,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更近了一层,也提升了学习效果。

这样教学,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量,使学生在辨析对比中获得了对所学词语的深刻认识。

二、揣摩联想

词语的运用与文本的意境是密切相关的。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文本中的一些特殊词语,学生如果凭借工具书或者辨析对比等形式仍不能获得对词语的真正认知的话,教师就要善于从联想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所学词语进行揣摩,从而真正体悟到词语所要表达的意蕴。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一课的时候,文中有@样一句话:“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在教学的时候,针对“翠流,流入云际”这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如果只凭字典里的解释或者教师的口头描述,那么学生很难真正懂得其内涵。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可以借助联想或者想象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为了使学生学习词语的过程不那么枯燥乏味,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又特意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草原上小丘的图片。这样一来,在图示的推动下,学生借助联想与想象,很快就理解了“翠流,流入云际”的意思。这样学习词语简单、轻松,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

这样教学,不仅赋予了文本中的词语以极强的画面感、动态感,而且词语所赋予文本的内涵也被激活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拓展补充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心的读者会发现,即使是同样的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表达意义也不一样。因此,要想使学生获得对所学词语的深刻感知,教师就要善于从拓展补充的路径出发,引导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地走向丰富与完善。

如在教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一课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在教学的时候,在“随遇而安”一词的理解上,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与认识。在教师的鼓励下,有学生说:“‘随遇而安’是指其他昆虫对住宅的要求不高,怎么样都行。”有学生说:“‘随遇而安’是指到了哪就住哪,很随便。‘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是说蟋蟀对住宅要求很高,不能满足于这些。”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又引领学生继续思考:“‘随遇而安’除了运用在这里外,还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以及知识经验纷纷发表看法。有学生说:“‘随遇而安’还可以运用到人的身上。比如,有的人就喜欢随遇而安,不思进取;有的人就不肯随遇而安,有着很高的目标追求。”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又趁机进行了“随遇而安”一词用于人方面的知识的拓展与补充,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上述案例中,在“随遇而安”一词的学习上,教师没有局限于教材文本,而是引领学生结合生活阅历与知识经验,补充或者拓展词语的内涵或者外延。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从多维和立体的层面关注文本内容,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能力,活化词语的理解。

篇9

一、树立阅读能力教学目标层级观念,建构学段阅读能力目标具体层级

立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借鉴已有成果,笔者认为小学生阅读能力教学目标层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识记能力”是指学生能对文章的文字符号作出迅速而准确的感知、辨识,即能读准字音、辨清字形、了解字义,并建立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能够见形而知音义,闻音而知义形,知义能写字形辨字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文章中的重要语句等。它包含“认读”、“背诵”两个层级。

“理解能力”是指能根据问题在文本中寻找准确的信息并能恰当地表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以及深层意思;理清篇章内部段落间或层次间的内容关系;能从整体上把握篇章某部分以及全文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及情感态度倾向,推断篇章隐含的情绪、观点、态度、道理;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等。它包含“解释”、“概括”两个层级。

“运用能力”是指领会和掌握文章在遣词造句、起承转合、布局谋篇、选材剪裁、思想立意等方面的表达效果与形式;能迁移运用文章的表达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等。它包括“掌握”、“运用”两个层级。

“评析能力”是指能评鉴精妙的语言思想内涵以及表达技巧;评说文中人物、作者,提出观点,说明理由;评说文章的观点与思想内容;提出文章的新写法、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它包括“欣赏”、“鉴别”两个层级。

上述阅读能力四大层级目标中,识记能力是获得阅读材料最浅层次意义的能力,它是阅读的基础,在阅读能力中处于最低层次;理解能力是掌握阅读技能最主要的标志;理解是运用和评鉴的前提,没有理解就不可能运用和评鉴;运用和评鉴又是对理解的进一步深化,使学生对文章的认识达到理智上的领悟和情感上的沟通、融合,实践中的迁移。运用和评鉴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

树立阅读能力教学目标层级观念,教师可据此进一步研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目标要求,确定学段阅读能力目标的具体层级,为课程目标转化为教学具体目标以及目标科学性的评价,提供明晰的依据。如:

运用阅读能力层级表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至第三学段阅读课程目标进行梳理,即可看出课标在各阶段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从遣词造句、起承转合、布局谋篇、选材剪裁、思想立意等几方面赏析作品,但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目标不具体或缺失,需要研究工作者和一线教师进一步明确,使其具体化。

树立阅读能力教学目标层级观念,教师还可据此评价教学目标设立的科学性。请看下面的目标确定。

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识记、认读目标,语文价值)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认读目标,语文价值)

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文化价值)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评析、欣赏目标,语文价值)

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文化价值)

上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三年级下册《七颗钻石》中所列举的课文教学目标。具体分析,这里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未能准确地把握阅读教学课程的目标任务,忽略了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敏感性”、“发展学生对作品的赏析的意识和能力”这一重要的目标任务,所列目标缺失“语文价值”;在阅读能力培养上,停留在“识记”这一低层次目标居多,而其他层次目标基本缺失。

二、结合所用教科书,梳理、建立阅读能力目标的年级和分册序列

柯孔标、滕春友、刘荣华在《基于人教版新教材小学语文能力目标的有效建构与评价》一文中所列举的阅读解释能力目标的分册序列,给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指引。

三、结合所用教材单元主题文章的编排,梳理、建立阅读能力目标的单元序列

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家笔下的动物”,就可落实“体会因观察角度不同、心理体验不同、运用表达方式不同而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这两个“理解·解释”和“评析·欣赏”单元阅读能力目标,具体目标序列如下。

从上表可见,单元目标的落实与课文目标的制定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避免教师在选择教学能力目标和教学内容时的随意化,保证阅读能力训练的系统性和严谨性。

四、揣摩文本,了解学情,具体准确表述,实现课程目标向课文及课时教学目标的转化与细化

当前在教学目标的设立中,一般只有课文总目标,没有课时目标,课时教学缺少明确的任务。同时课文和课时目标的表述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目标过大,缺乏针对性;目标过多,没有重点性;目标过高,忽视差异性;目标不集中,缺少整体性等。这样使课程目标未能向课文及课时教学目标转化与细化。而教师对教师用书的依赖,自身对文本与学情解读的不到位,是造成此类问题根本原因之一。

下面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教师用书中《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所列举的字词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

上述目标,缺乏针对性,没有重点性,易造成教师认知偏差,出现一读而过,或随意指导的现象。如将其改为下述表述,字词学习的针对性、重难点的确立、拓展积累和实践应用则更为显现。

篇10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材 助读系统 能力培养

助读系统又叫提示系统、助学系统或导学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研究的多向探索》中提出:语文教材中包含四个系统,即知识系统、范文系统、作业系统和导学系统。实际上,语文教材中助读系统是帮助学生学、教师教,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和提高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其实质是对学习的要求和学习的重点、学习方法等做出提示,对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对相关资料的引述、知识的拓展等。主要有五种类型:①注释类:课文中的字词注释和题注,作者简介、选文出处、课文背景简介等。②提示类:每册书开篇的编辑说明、单元提示等。③图像类:主要是课文中所配的相应的插图,这样直观的图像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及记忆,尽量避免单一枯燥的学习。④附录类:如一些资料附录、知识短文及相关信息链接。⑤练习类:选文的课后思考与练习。这些共同构成了小学语文教材。

一、小学语文教材助读系统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

首先,助读系统为学生语文学习提供指导,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助读系统中的单元导语、自读提示、预习提示等顾名思义就是为学生的预习、思考做出提示,进而让学生根据泡泡语和课后练习等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其次,助读系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助读系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注释里面包含重要字词的解释,资料袋里包括一些课外的拓展知识,课后练习中包括一些对课文内容的强化和朗读、写作能力训练,单元导语和综合性学习提示则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和学习方法、习惯的指导。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草船借箭》资料袋:“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改编的。这部小说写的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故事,书中塑造的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人物形象,家喻户晓。书中的许多故事,如‘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广为流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这一段资料有利于学生了解草船借箭的出处和《三国演义》的相关内容及人物,拓宽知识面。六年级下册第16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课后练习:“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在清明前后祭扫烈士墓,再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这三道练习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朗读和写作能力提高。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义。本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志,交流感受,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体会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和联想,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这一单元导语前一部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后一部分则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有所指导。

二、有效利用助读系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利用助读系统提高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

首先,指导单元导语朗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单元导语主要用来提示和呈现本组课文主要内容,语言优美,有时会用气势磅礴的排比,有时会用涓涓细流的比喻,遇到这样的材料,教师抓住机会让学生训练朗读。三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单元导语这样写道:“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盛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村,繁华的都市……”这是一个很有气势的排比句,展现了祖国迷人的风光。因此,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读出什么样的感觉。让学生先熟读再美读,慢慢的,不仅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还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其次,利用插图训练朗读。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精美插图都画出了文中最感人、最经典的一幕,小学生对这些插图很有兴趣。教学过程中,如果利用这些插图加以引导,让学生体会其中感情,再顺势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八次》这一课中,布鲁斯王子七战七败后看到蜘蛛结网的情景,深受感动。文中用这样一段话做了描述:“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图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再加以引导体会,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效果更可观。

(二)利用助读系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以艳丽的色彩、栩栩如生的画面深深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充分利用这些插图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为此,教学活动中必须让插图“开口说话”,培养学生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明确目的,观察插图,培养观察能力。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注意力容易转移。为此,引导小学生观察插图的过程中,应当给定明确的目的和要求,让他们在观察过程中有所提高。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荷叶圆圆》中有一幅美丽的插图,教学时可以提出要求:“荷叶是什么样的,荷叶上都有哪些小伙伴呢”?让学生观察,久而久之,学生的观察能力便可以得到提高。

其次,运用插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由于语言能力有限,口头表达时要么过于简单、要么错乱无序,写作文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因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让学生观察插图,并描述插图或者通过看插图说你想说的话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如三年级下册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可以让学生观察对比课文中的两幅插图,再让学生口头表达自己看到的内容,之后引导学生说说看完这两幅图以后想对小山村的人们说点什么?不仅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使他们的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最后,引导学习资料袋,提高情感表达能力。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1课的阅读链接《在天晴了的时候》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让学生带着“这首小诗描写了什么?”这个问题反复读,既让学生找到朗读的感觉,又加深他们对诗的理解,并且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等。读完以后可以问:“同学们读完这首小诗,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就会分享感受,在分享中情感得以提升,发展情感表达能力。

(三)充分利用助读系统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和学习能力

课后练习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多方面训练点。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各类课后练习的效用,实现目标,提高效用,提高学生的相应能力。

首先,设置任务,充分利用课后练习指导学生预习。课后练习可以作为预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生字词表认读生字,正确书写生字,再借助工具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为熟读课文创造条件。并且预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后练习的提示对一些重点词句多看两遍,反复琢磨,为新授课好前奏准备,同时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其次,认真研读课后练习,落实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课后练习设置一般来说都是有梯度的,前两题一般为基础性题,目的在于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识字写字和朗读能力。教学过程中应作为教学的一个必要部分进行一定指导。在生字词认读和书写上,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读写,然后分享自己记住这个生字的方法,教师再做适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不仅会读、会写,还记住同类型的字词,最终使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提高。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题处理上,老师可以把它融入教学环节朗读上,不仅仅局限于课后布置作业。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称赞》中课后练习:“朗读课文再演一演。”这样一个课后练习可以把它有效利用在课堂上,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读的时候把应有的语气读出来。学生的朗读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最后,牵手泡泡语,进入教学过程,提高学习能力。在人教版教材中有许多泡泡语中的问题,能够引发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泡泡语,有效提高学习能力。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8课《开天地》的泡泡语:“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教学时老师可以问:“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的画面?你对这样的画面有什么感受?”如此,学生在思考、概括、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能力自然提高了。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