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范文
时间:2023-04-01 13:3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刚正不阿的历史人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品德课堂;历史人物;经典故事;古典诗词
[中图分类号] G63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5901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发展历程中积累的知识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它不仅是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将经典的典故、传奇的人物穿插、渗透进去,对提高学生素养,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实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引用历史人物,导入新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们或聪明睿智,或刚正不阿,或忠贞不贰,或行侠仗义……以其坎坷的人生经历、对国家的突出贡献和高贵的品格给人以启迪、鼓励和震撼。站在思想品德W科的角度,审视不同的历史人物,将他们的品质与课堂中的知识点相联系,用于课堂导入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教学《学会调控不良情绪》这节课时,笔者先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投影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上阕,在学生齐读后,让他们思考,词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述的是赤壁之战中的哪个历史人物。在学生思考的同时,笔者播放出电视剧中“诸葛亮三气周瑜”的片段,提问:1.影片中周瑜表现出的是一种什么情绪?2.这种情绪带给周瑜的是什么后果?3.周瑜虽文武双全,但最后吐血身亡,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争先恐后,踊跃发言,笔者则水到渠成地在黑板上板书,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学会调控不良情绪。运用这种方法引入新课,趣味性强、学生参与率高、教学效果明显。
二、善用经典故事,突破难点
传统历史故事,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丰富多彩的内容和耐人寻味的哲理为人们所喜爱。思想品德教师若能根据教学需要,广泛收集历史故事并予以精选,再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巧妙地化解教学难点,起到拨云见日的作用。
记得在教学《难报三春晖》这节课时,笔者一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学生复习《三字经》,在学生大声朗读以后,提出疑问: “香九龄,能温席”这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给谁温席?听到笔者的提问,学生议论纷纷,欲言又止。笔者看时机成熟,就以图片配以文字解释的方法,向学生展示了这一感人的历史故事:黄香,东汉江夏人,九岁丧母,但能懂得孝道。每当夏天到来时,能够用扇子将父亲睡觉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让父亲睡得舒服、安稳;冬天到来时,能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子,再请父亲睡到床上。小黄香不仅懂得孝道,学习也非常刻苦勤奋,远在京师,就被人传诵“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当学生还沉浸在这一感人的故事情节中时,笔者顺势提问:同学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而正值青春期的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与父母产生了误解和矛盾,会如何理性地看待和处理呢?如果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你们怎样做才是懂得孝道呢?
1.学习习惯不好,不能及时完成家庭作业,当妈妈唠叨时,我应该……
2.某次考试后,成绩不理想,而妈妈又特别重视,我应该……
3.妈妈想把外公和外婆接过来住,爸爸却不太乐意,我应该……
学生议论纷纷,交换各自不同的看法,而笔者却以《孝经》中的名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来做总结。孝敬父母,就要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发自内心。当然,孝敬父母,也不能盲从、盲孝,应该在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给予报答。
三、巧用古典诗词,总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凝聚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和人文精髓,它语言简练精当、内容丰富、韵律优美、寓意含蓄、节奏明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人类历史发展历程中的瑰宝。对古典诗词进行筛选、分类,并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应用在思想品德课堂的总结上,可以增强课堂的感染力、号召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教学《难报三春晖》这节课时,笔者就是运用这种方法总结课堂的。首先笔者通过语言过渡:今天,同学们感受到了人世间最质朴、真诚、催人泪下的情感――亲情,接下来让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重温《弟子规》中的“入则孝”。随着音乐声起,字幕逐步显现,学生齐声朗读: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
篇2
【关键词】李耕先生;草根;释道人物
李耕先生(公元1885-1964),仙游县人氏,原名李实坚,字砚衣,别号大帽山人,一琴道人,历任福建文史馆研究员,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国美协会员,福建美协副主席。
李耕先生是一位来自草根阶层的近现代绘画大师,其从事艺术实践六十年,是一名民间画师的后代,九岁起便随父学画。他自小勤奋好学,每到一处常虚心请教当地有识之士,每逢名胜古庙对里面精巧的雕刻壁画等绘画元素更是目识心记。作为一名民画师,他却非常注重自身的学养的锤炼。他自小便对古文、诗词、音律、书法等方面的文化艺术勤于研究。正是年少的好学,为他日后成为一名文化内涵修养极高的绘画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耕先生擅长人物画,尤精仙佛高士,是仙游画派创始人,以释道人物著称于世。他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是令人叹服的。他的人物画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自出新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笔下的屈原、李白、坡、关汉卿等历史人物,对特定的历史背景、人物内在精神气质着意刻划,把他们的忧愤、深沉、豪宕、傲岸等神情,生动地表现于纸上。
清代绘画理论家笪重光曾经说过:“画工有其形而气韵不生,士大夫得其意而位置不稳”。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经几十年锻炼积累得来的。他能将人物的音容笑貌,“闭目如在眼前,下笔如在笔底”,信手拈来。他的作画笔法超脱老练,神,形,韵三者兼备,独树一帜,享誉四海,其画气势雄伟,挥洒自如,形成“李耕先生画派”。李耕先生的古典人物画,不管是超尘脱俗的释道人物,还是风流倜傥的文人墨客,也不管是柔情似水的仕女还是韬光养晦的隐居高士,尽管对各阶层人物属性的描写有不同之处,但个中无不血肉丰美,显示出明朗朴实,倔强刚毅的气质,这种气质是李耕先生长期生活在民间,与劳动人民朝夕相处而形成真挚感情的表露.
1928年,李耕先生的作品《弥勒佛》、《东坡笠履图》、《秋雨归帆》等作品在中法绘画联展中被评为第一名。徐悲鸿先生为此写画评道:“有以夸拙胜者,首推李耕先生挥洒恣键,可追踪瘿瓢,其才则中原所无,自此可见其画技之深。”
黄宾虹先生说,添一笔容易,减一笔难,更难得是笔减意不减。黄先生说的是山水画境。其实,人物画意趣何尝不是,眯眼合不拢嘴的写意很不容易,没有这种心态和趣味是很难有激情用笔,而且千笔万笔,只取最能表现的数笔,这不单单要求有熟练的技巧,更需要有深入的生活体验。李耕先生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有强大的磁场。这就是学画得先学为人的缘故。没有自己完美的内心构筑,怎么能画出震撼他人心智的作品来。
李耕先生的画技为人们所赞叹,其艺德则为人们所敬仰。
李耕先生一生爱憎分明,刚正不阿,尽管生活穷困潦倒,也决不用自己的艺术事权贵。抗战时期,他的作品《六子戏佛图》讽刺伪军旅长钱东亮为人们所颂扬。他一直与劳动人民打成一遍,曾作画送箍桶工人并与之成为知己的倾心相交为人们所品评,这种来自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创作理念是李耕先生终身所追求的艺术道路。
篇3
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最发达的中原腹地,中原文化的摇篮,中华文明由此滥觞而出。现代人对于圣诞树、复活节彩蛋,万圣节糖果之类的西方节日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多,然而会装点红纸窗花、逛庙会,祭祖焚香的中原民俗文化却被逐渐淡忘。为了将中华文明中最重要的中原文化发扬光大,建设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势在必行,本文将从中原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出发,提出多种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的建设方案,使中原民俗文化的宣传更加专业化,使中原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化,以便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了解中原民俗文化,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中华文明。
一、中原民俗文化旅游业的现状
中原民俗文化的发源地是黄河中下游地区,而最具中原民俗文化特色的地方莫过于河南省,因此我将以河南省为例,描述中原民俗文化旅游业的现状。
(一)中原民俗文化的灵魂――文化故事
中原民俗文化最显著的表现方式就是传说故事和民间歌谣,从我国孩童都会诵读的“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德经》到脍炙人口的伏羲黄帝的上古神话,都代表着我国悠远绵长的中原民俗文化,展现出华夏儿女对自然的不懈探索和对生命的不断追问,表现出中华儿女勤劳勇敢,崇善崇德的优良品质。这些民间传说已经通过动态化、形象化的现代科技表现方式将中原民俗文化的精粹和中原文化的老庄哲学播撒到每个读者的心中。河南省也十分注重对这种文化故事的传承和表现,例如将河南省摄制的、包含中原优良民俗文化传统的《独角乐园》出口至欧美,使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原文化的至真至善。随着中全球化的到来,追求和谐发展的中原文化非但没有被湮没,反而愈加成为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世界发展潮流中的核心价值,河南省也因为作为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以其深厚的中原文化底蕴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河南省应当适时地借助国家政策对文化出口和民俗旅游的支持,积极将终于按传统民俗推向国际,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世界各地的游人造访。
(二)中原民俗文化的代表――名人建筑
狭义的中原民俗文化,即河南省的民俗文化,河南省的中原文化代表莫过于刚正不阿的包公,他也是中原文化中忠孝廉正精神的化身,关于包公的民间故事,例如铡美案,狸猫换太子等等,都展现出了中原民俗文化对于公正廉洁、不畏强权精神的追求。也正是由于包公的个人魅力,开封成了人所熟知的历史文化名城,并且也被赋予了包公所表现出的中原优秀文化内涵。
河南省旅游业的代表性建筑,如少林寺,龙门石窟等则展现了华夏文明和佛教文化的碰撞,它大大增添了中原民俗的文化内涵,从这些建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已经完全融于中原文化中的博爱、乐善好施的精神,同时这些建筑也已经被越来越的现代人所欣赏,变成了中原民俗文化的代表,也是河南省旅游的热门景点。
河南省拥有及其丰富的中原民俗文化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从包公祠、龙门石窟,到少林寺、白马寺,再到牡丹花展、清明上河园,这样的中原民俗文化聚集地,为中原民俗文化产业路旅游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它们进行优化整合,使之成为一条中原民俗文化旅游线路,使中原文化从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到与现代化充分融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呈现。
(三)中原民俗文化的寄托――工艺品与食品
中原民俗文化是建立在发达的农业文明之上的,正因如此,传统的中原民俗工艺品和食品都包含着对五谷丰登的喜悦和对六畜兴旺的渴望,活灵活现的牲畜泥塑,代表丰收喜悦的腊八粥,这些无不体现着中原民俗文化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和信心。中原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传统的泥塑、窗花等工艺品和各种节日食品所寄托的情感早已通过世世代代的言传身教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但是对于这些工艺品和食品的深层内涵和包含的故事对于现代人来说,却知之甚少,这对于中原民俗文化的完整传承和民俗旅游的多元化开发来说,实在是一大憾事。
二、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的建设类型
中原民俗文化是展现中华文明多样化的代表文化之一,中原民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都有明显的、不可复制的特色,因为它是从勤劳善良的中原人民从远古时代到今天的上下五千年的不懈劳动和生活经验中积累出来的,是勤劳质朴的华夏文明与各种文化的一次次碰撞和融合而成的,它兼具了儒释道的精神,并通过自己独有的建筑和礼仪民俗表现出来,这样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赏中原文化之美,关注中原民俗文化,接纳中原文化精神。为了将中原民俗文化符号化、产业化,建设多样化的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是一个可操作性很强的方式,这不仅可以拉动旅游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民俗文化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也可以促进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发展。
(一)建设中原民俗文化的教育产业基地
中原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传说都是中原民俗文化的瑰宝,然而随着国门的逐渐打开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文化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快节奏的生活和对西方文明的学习冲淡了我们对传统民俗的严谨和对农业文明致敬的诸多礼仪风俗,如今这些中原民俗又被当作文化遗产受到现代人的珍视。
1、中原传统节日的研究
我国的传统节日颇多,然而传统节日真正受到重视还源于韩国在2005年将我国的端午节申请为韩国文化遗产成功这一事件,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报道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传统的节日习俗,中原传统节日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春节,中秋节,元宵节,清明节,还有农历二月二的龙抬头节,农历七月七的乞巧节,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这些节日在改革开放初期浪潮中几乎被遗忘,如今为了感受中国古人的智慧和对中原文化的崇敬,开发与中原传统节日相关的旅游项目,让更多人感受和了解中原民俗文化的勤劳与质朴。
2、中原民俗故事的重译
中原民俗故事包含了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中原文化,其故事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奇绝都令人赞叹,然而传统的中原民俗故事都以较为晦涩的文言文展示给读者,对于现代的游客来说,直接进行文字展示不仅吸引力和观赏感大打折扣,而且也不利于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播和交流。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连环画,音频化,影像化,视频化等等现代技术手段的重现都为中原民俗故事再度获得世人的关注提供了新的机遇,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游客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参与到其中。中原民俗文化产业旅游基地应当借助这一新技术,将民俗故事研发出多样化的互动式网络动画和代入感更强的游戏,使传统文化乘着是便捷的互联网受到更为新式的解读,注入更多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使游客乐于体验这一动画和游戏之中,同时也可以帮助年龄较小的游客更加快速地掌握故事的内容框架,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二)建设中原民俗文化旅游基地
中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充分地感受到传统中原民俗文化的魅力,将游客从现代社会带回古代社会,使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人的生活氛围和古代的节日气氛,这可以让游客更快地被中原民俗文化所感染,同时也大大增添了民俗旅游的趣味性,实现游客对中原民俗文化的全方位感知。
1、完善中原民俗文化情境体验区
我国以民俗文化为旅游特色的城市并不在少数,然而将传统的民俗情境扩大到整个景区的城市并不多,并且由于传统中原民俗的多样化,景区很难将所有民俗融入到情境中来。因此,为了吸引对中原民俗文化有强烈兴趣的游客,中原民俗文化景区应当尽可能地将当地的民俗特色融入到当地特有的建筑景观中来,使游客能够充分参与到情境中来,同时也可以将充满中原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和食品带入进体验区,从而使游客充分感受到传统中原地区的生活,同时也能吸引游客进行消费。
2、开设历史真人秀活动
中原地区由于经济社会的繁荣富庶,自古以来的技术文化教育水平都较高,人才质量高,数量大,对于因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前来参观的游客而言,开设历史真人秀活动,让游客能够在历史人物的角色扮演中过把瘾,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重演,给他们营造一个历史感十足的表演环境,为他们提供一个成为自己仰慕已久的人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对于热爱历史、喜爱表演的游客一定是难以拒绝的。
3、建设中原民俗艺术培养基地
提起中原的优秀民俗艺术,中原地区的传统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都会跃然脑中,各个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城市都会有各自特色的民俗表演,中原地区的豫剧、二夹弦等音乐表演和彩泥脸谱、剪纸等美术作品都是中原民俗文化的重要代表。建设一个中原民俗艺术的培养基地,不仅可以让游客亲身感受到传统艺术的巧妙构思,提高游客的参与度,还可以推广中原民俗艺术,甚至有可能从中培养出民俗艺术的优秀传承者。
(三)建设中原民俗文化加工基地
中原地区的传统节日都有各自的特色食品,比如正月十五吃元宵,春节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清明节吃青团等等。虽然现代人常常感到“年味”变淡,但是对于传统节日的食品仍然在延续以及创新,不过食品的的加工翻新虽然花样百出,但是不乏有些人已经忘记了这些传统节日原本的内涵和意义[6]。建设中原民俗文化加工基地,可以帮助游客在享受制作美食的同时,领悟到美食背后的深刻的中原民俗文化内涵。
三、结束语
篇4
关键词:打击乐;个性特征;审美价值
打击乐的音乐表现形式相较于键盘乐、声乐以及管乐等,其音乐的表现功能元素以及审美价值取向等既具有相似之处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打击乐与其他的音乐表现形式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声音强弱对比、色彩对比以及节奏对比中又具有独当一面的优势,所以对打击乐的审美价值取向进行客观分析,能对这一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所具备的现实意义进行完善。
一、打击乐的气氛烘托特征与审美价值
打击乐在进行音乐气氛的烘托和渲染方面,能对音乐作品的影响背景进行特色化或者强化。世界各国各种形式的打击乐,都能通过自身极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将自身的功能突显出来。因此打击乐中较为重要的个性特征以及审美价值取向之一,即是烘托和渲染气氛。
(一)中国民族打击乐。大鼓以及梆子等是中国民族打击乐中常用来表现敲梆的乐器。锣鼓乐段在民族器乐中,能在乐曲中起到对音乐气氛的过渡、转换以及衔接等作用,也可以将其用作主奏乐器来进行气氛的烘托和渲染,增强整个乐曲的节奏感,使音乐场景印象得到极大的丰富。其中小锣能营造一种轻松且欢快的气氛,而大锣可以营造一种紧张且恐怖的气氛。锣鼓经是乐曲打击乐构成中极具趣味的表现功能,例如“急急风”这种京剧锣鼓中用于渲染急促紧张、战争等场面气氛的表现功能;长锤能表现出一种缓慢的气氛,而紧锤能表现出紧迫的氛围。
(二)西洋古典打击乐。定音鼓在西洋古典打击乐中进行大幅度强弱增减演奏的时候,能形成一种强烈的、奔腾的均具有较大音势的声浪,具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当音乐处于阶段的时候,定音鼓还能推进并强化气氛,使音乐的表现气势得到增强;另外,小军鼓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化的音色,加上演奏者优秀的演奏,能营造出紧张、压抑且恐怖的气氛,还能对军队行进,以及战斗等极其紧张的氛围进行模拟,以此来激发听众联想到雄壮的步伐,以及激烈且强势的场面;大锣主要是用来营造恐怖、庄重、森严等气氛,因为其具有回声浓郁低沉、音量响亮等特点;大鼓主要用来营造炮声或者雷声等具有大轰鸣特点的氛围,因为其具有丰满的声音特点;三角铁通常用来营造安详温和、活泼轻快的氛围,其具有清脆响亮的金属特性音色。我国的民族打击乐与西洋古典打击乐相比较,爵士鼓这种较为普遍的打击乐,其具有十分突出的烘托气氛的功能,能营造一种火爆且激烈的音乐气氛。
二、打击乐的情感传达特征与审美价值
情感传达是音乐表演艺术中最为核心的审美特征,打击乐的音乐表演形态和演奏者的情感体验有着直接的关系。世界各民族的各种形式的打击乐,最为重要的审美价值之一即是情感传达。比如,在西洋打击乐中的小鼓和大锣,能表现一种喜悦、欢快的情感。而在我国名族打击乐中,能将许多具有感彩的东西表现得更加的生动形象,就如搓锤,其能传达出一种让人感觉焦躁不安的情绪,而乱锤则能表现一种烦躁且紊乱的复杂心情;在通俗打击乐中的爵士鼓,能表现出一种兴奋、狂放的情绪。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打击乐,其多追求的最高境界,并不是简单的敲打,而是要在敲击中融入具体情感。对于打击乐而言,很多人认为其没有音高,也没有旋律和情感,更有甚者,认为其是一种制造“噪音”的乐器。所以,在打击乐中,要用情感来演奏,需要演奏者对音乐作品有精确的解读,同时在演奏过程中将自身对作品的理解与体验融为一体,并以此与听众进行有情感的交流和互动,将音乐作品应该具备的情感内涵充分表现出来,实现声情并茂的演奏效果。很多作曲家在现代或者当代打击乐作品中,会在一定程度上将自己的作品留出发挥空间,便于让演奏者们在不对乐曲主旨有所违背的基础之上,没有束缚的进行即兴演奏,将演奏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充分释放表现。
三、打击乐的形象塑造特征与审美价值
打击乐在塑造形象这一方面有着突出的表现,景观塑造形象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各门类音乐表演都具备的,但是打击乐能将其赋予更为独特的音色以及丰富的表现手法。打击乐音色在塑造音乐形象这方面受到众多作曲家的喜爱,在中外音乐作品中,采用专门的打击乐器来进行音乐形象的塑造非常普遍。比如,《海滨的记忆——为马林巴乐团而作》这首安倍圭子的乐曲,在这首曲子的开头部分,为了表现海潮渐渐起潮,由打击乐声部的两个海浪鼓缓慢均匀的进行摇动,再用6台马林巴逐渐进入,分别用长音滚奏,八连音以及三连音和二连音,将海潮此起彼伏的海滨景象表现出来。不同民族的节奏形态有着不同的特征,体现了人类对节奏审美追求的多元化,这些音乐节奏对人的听觉感受进行不断的刺激,使聆听者的审美得到激发。在中国民族打击乐中,很多民族打击乐器能对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模仿,还能对不同特征的人物形象进行塑造。比如《击鼓骂曹》中,有一个祢衡击鼓的场景,这一击鼓的演奏方式非常具有特色,其节奏轻重缓急的鼓点变化,将祢衡这一正直文人历史人物的刚正不阿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类精彩的鼓乐片段,是名族打击乐中的经典范例。所以说,打击乐在塑造音乐形象方面的功能是非常关键且不可小觑的。
四、结语
打击乐与其他的音乐表现形式相比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在声音强弱对比、色彩对比以及节奏对比中又具有独当一面的优势。在现代音乐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打击乐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以及审美价值方面被越来越多的作曲家所认可。
[参考文献]
[1]王艺.西洋打击乐与我国民族打击乐的异同[J].北方音乐,2016,36(19):34.
[2]宋艳丽.西洋打击乐教学中流行打击乐的学习与借鉴[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3:120-121.
[3]王砚之.如何有效提高节奏打击乐与旋律打击乐的练习效果[J].北方音乐,2016,36(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