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在烈日与暴雨下范文
时间:2023-03-31 02:3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骆驼祥子在烈日与暴雨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知识目标
(1) 理解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
(2) 体味文中准确、生动、精妙传神的语言。
2. 能力目标
(1) 学习运用个性化描写,抓住特征,有层次的描写景色。
(2) 深入人物心理层面,以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艺术特色。
3. 情感目标
认识到旧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感悟作者对祥子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旧社会黑暗的控诉。
【教学重点】 学习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深入人物的心理层面,理解文章主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视频导入,揭示主题
同学们,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截取的是旧社会老北京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劳动场面,大家知道这个人力车夫是谁吗?对!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祥子”。(请一位学生回答祥子是哪位作家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大家刚才看到画面中的祥子为了生活在不停地奔波忙碌着,可是勤劳的祥子为什么最终也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祥子的生活。(板书“在烈日和暴雨下”)
2. 目标定向,整体感知
2.1 目标定向。
(1) 关于《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创作老舍先生有过这么一段话:“刮风,车夫怎样?下雨天,车夫怎样?假若我能把这些细琐的遭遇写出来,我的主角便必定能成为一个最真确的人。” 我们这节课就是来读“这些细琐的遭遇”,读这个“最真确”的人!
(2) 明确学习目标:赏读环境描写 品读人物生活 悟读社会现实。
2.2 整体感知。
(1) 预读课文,完成语句表达。
通过自己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在括号里填入你认为最恰当的词语:“祥子( )的一天”。
(2) 学生交流,老师引导补充,走进“祥子水深火热的一天”。
3. 赏读描写,品读人物
3.1 时间:早上。
(1) 感悟侧面描写。
像祥子这样一个户外劳动者,工作的时候肯定非常渴望一个好天气,可六月十五这天一大早,祥子一出门就发现事情不妙了,他遇到了一个什么天呢?(学生直接回答“热” )请大家快速朗读课文第二段,找找看,哪些句子的描写也真真切切地让你感觉到“热”了?
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天气里,祥子的感受又是什么?请大家继续默读课文第三段,快速寻找答案。(痛苦矛盾)
(2) 品读二、三段,体会天气的“热”和祥子痛苦矛盾的心情。
3.2 时间:接近正午。
(1) 合作探究。
①时间接近正午了,此时天气更热了,较之前一段的环境描写,你觉得这一部分的哪些语句让你感觉到这个“更”字了?请同学们两人一小组合作来完成这个问题,可以一个同学读课文,一个同学找答案,然后两个人再交流一下意见。
②刚才的祥子已经在痛苦和矛盾中挣扎着,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此时的他呢?
(2) 交流总结。
(第五段较之前面详细描写了阳光的强烈,让人真切感受到“烈日”的威力;侧面描写:街上行人的消失。
“喝水”――更痛苦,“懒得”――酷热的天气对祥子造成的影响,“勤劳”形成反差。)
3.3 时间:下午。
(1) 品读指导。
①也许此时对于祥子来说,刮一点风,下一场雨就是最幸福的事了。果真到了下午雨来了,可这场雨给祥子带来舒适的感觉了吗?(学生直接回答)因为来的是一场“暴雨”。下面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下第十段,其他同学找找看,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雨势的迅疾和暴虐了?
②朗读指导,这一段多短句和排比句,我们应该注意读出节奏的急促、变化。
(2) 感悟写法。
①“此时的祥子是不是比刚才在烈日下的感受好一点呢?你的发现是什么?请大家从课文当中寻找答案。”
②作者在这一段的结尾用了一个非常贴切的词语来形容祥子此时的行为,是哪个呢?(学生直接回答)对!是“挣命”'。大家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对!为活命而挣扎,注意,祥子现在已经不是为了“生计”,而是为了“活命”了!
(3) 回顾总结。
请大家回顾我们前面三段的阅读分析,你是不是发现了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心理有一定的关系呢?谁能说说自己的看法呢?
(成功的环境描写既能让人身临其境,又能烘托人物的心理,同样,细腻的心理描写也能体现出环境的特点。)
4. 延伸思考,升华主题
(1) 好天气,祥子会不会有好的命运?祥子的痛苦感受及苦难生活仅仅是恶劣天气造成的吗?
(2) 文章的结尾作者留给我们一句意蕴深刻的话“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看到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此时在你的眼中祥子又像什么?
5. 学以致用,迁移练笔
课文第2段写天气的炎热,没有出现一个“热”字,主要是通过这种天气下的人、事、物的状态来展现。请用这种方法写出严冬的寒冷。(50字左右)
【板书设计】在烈日和暴雨下
老舍
篇2
一、推进小说场景更好的衬托出来
小说中人物的详细行动一定要有特别的场景。有一些情况下要想凸显人物,或是把主题表达出来,就需要将场面中的自然景观实施恰当的描写,这样会达到烘托场面气氛的效果。比方说叶圣陶的《夜》这篇小说之中,有如下一段描写:“远方的树木与建筑物的黑影一动不动,仿佛怪物一样排列着阵势。偶尔会出现两三点萤火虫飞起来又落下,这不是鬼在跳舞”通过以上一系列的详细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把刑场阴沉可怕的环境烘托出来,使人不寒而栗,心生恐惧。
二、推进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好的衬托出来
在一个好的小说当中,情节的连续与环境情况描述是密不可分的,环境情况描述离不开情节,情节的向前发展又必不可少环境情况的描述。小说《边城》中有这样的句子:“天慢慢的黑了,其他的雀子几乎都休息了,唯独杜鹃叫个不停。石头泥土被白天的日头晒了一整天,草木也被白天的日头晒了一整天,此时都散发着一种热气。空气中混杂着泥土气味,有草木的气味,还混有多种甲虫类的气味。翠翠望着天上的红云,耳边响起渡口飘来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燃起薄薄的凄凉。”小说中的翠翠正处于对情感很朦胧的年纪,她对爱情既有渴望又有担心,不乏忧伤之感。这个时辰在渡船上忙个不竭的爷爷,也轻忽了她,杜鹃在旁边没完没了的叫,土壤、草树的气息与甲虫类的气息夹杂在一起,经商的人叫卖声不竭,如许的环境情况加倍地烘托了翠翠焦躁的心理,在此篇小说当中环境情况描很好的烘托了人物心里转变,同时也把人物的表情凸显出来。
三、推动小说主题的深化
对小说的主题实施剖析,主要就是围绕人物和情节的描述进行的,但是对环境分析也是凸显主题的一个主要的途径。比方说老舍所写的《骆驼祥子》,为达到凸显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劳作的目的,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凄凉处境表达出来,老舍将酷日和暴雨之下的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在烈日当头的马路上人们都感觉到要喘不上气的情况下,祥子却在路上为了多挣点钱拉着车飞奔;在暴雨之中,路上的人都四处寻找暴雨的地方,祥子依旧在路上拉车挣钱,这一系列的环境情况描述,将祥子辛劳劳动的景象与勤奋的性情凸显出来,进而将旧社会劳动人民凄惨的生活情况的主题凸显出来。
四、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延续
情节的向前发展和连续和环境情况描述之间存在必然的干系:环境情况描写主要是为情节的延续服务的,情节的向前发展过程中环境情况描述也是必不可少的,环境情况描述可增进故事情节的连续。比方说鲁迅先生所写的小说《药》中有这样的句子:“秋天的后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露脸,只留下一片乌蓝的天;什么都睡着了,除了夜游的事物。”这是文章的首句,将天亮之前最黑暗时刻的特点描绘出来:阴暗、凄清,还有几分恐怖。仅是短短的几个字,却表了然全部文章的豪情基调,经由过程描述四周事物一副死寂的模样,将华老拴繁重的表情凸显出来。此后文中还利用“黑沉沉”“灰白”等词语描写了路,更是强调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我们也不难感觉出来这个人出来的目的,所要做的事情比较恐怖,这样为以下情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对于接下来的买人血馒头的事件心理上有所准备。
篇3
A.《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挑起陆地上人们的战争,他是一个故意引起事端、不怀好意的人。
B.《伊索寓言》中《蚂蚁和蝉》里的蝉是一个心胸宽广的施舍者,而蚂蚁则是好逸恶劳的形象。
C.《水浒》中的林冲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万般无奈,忍无可忍被逼上梁山。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在经历三起三落之后,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
点拨:A项尼摩船长支持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是反抗压迫的战士;B项《伊索寓言》中的蝉是好逸恶劳的形象,而蚂蚁是勤劳的形象;D项祥子后来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赌、自暴自弃之徒。
2.(2016·新疆建设兵团)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铁扇公主使诈假借芭蕉扇”“武松大闹飞云浦”“火云洞智取红孩儿”,都是明代作家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里脍炙人口的故事。
B.《童年》中外祖母对阿廖沙的影响,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
C.《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内容包括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等。
D.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孙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和悲观。
点拨:A.“武松大闹飞云浦”是《水浒传》中的故事。
3.《水浒传》最后一回(第一百二十回)写到:宋江喝了朝廷御赐的毒酒,自知遭奸人陷害,将不久于人世,虽然自己“死不争”,但担心兄弟李逵在自己死后闹事,“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坏了”,于是唤李逵来,在给他的酒里面“下了慢药”。请阅读下面与此事有关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从人置备棺椁盛贮,不负其言,扶柩而往。
(1)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李逵性格中豪爽、讲义气的一面,从全文来看,他的性格还有愚忠的一面。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的最后结局大都悲惨,原因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概括。
因为他们的投降路线。
4.(2016·丽水一模)请模仿下面对《水浒传》中宋江这个人物的简介,从你读过的文学名著中选择一个人物,作一简单介绍。
宋江,人称及时雨,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因协助晁盖等逃脱官府缉拿,被其老婆阎婆惜发现。阎婆惜趁机要挟。宋江怒杀阎婆惜,被迫上梁山。后宋江被众好汉推为梁山首领。
示例:林冲,人称豹子头,原为东京80万禁军教头,受高俅陷害,发配沧州看守大军草料场。高俅派亲信火烧草料场,企图将林冲置于死地。林冲忍无可忍,雪夜杀敌,迫上梁山。后成为梁山重要将领。(内容与原作相符,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5.名著阅读。
《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尸魔”就是“白骨夫人”,她是如何“三戏唐三藏”的?
首先变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来山上送饭还愿;接着变成一个老妇人前来寻找女儿;最后变成一个老公公前来寻找女儿和妻子。
6.下面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猴王为什么要“有意说亲由”?
“裙钗”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孙悟空对罗刹女虽然“生狠怒”,但还是“有意说亲由”,是因为他要借罗刹女的芭蕉扇去扇灭火焰山之火。
7.(2016·宁波模拟)《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他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简洁。
示例: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如大闹天宫。(或与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如三打白骨精)
8.列举《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1)黑松林遇黄袍老怪
(2)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
(3)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
(4)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9.(2016·丽水二模)《朝花夕拾》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和如何给病人开方等种种表现的文章是什么?文中揭示了这些人怎样的实质?范爱农是鲁迅的挚友,但是,这对朋友最初的相识并不愉快,真可谓是“不打不相识”,这是为什么?请简要概括相关故事情节。
《父亲的病》。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他们最初相识是在日本的横滨,作者去接到日本留学的范爱农等十几人,关检时,关吏从他们的行李中翻出了一双绣花鞋;坐火车去驻地时,范爱农一行人没完没了地让座以示尊卑,火车一开,竟然倒了四五人……对此,鲁迅先生心里十分不满,连连摇头。而这“摇头”也引起了范爱农的反感,认为鲁迅先生看不起他们。
10.(原创题)仔细阅读名著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祥子昏昏沉沉的睡了两昼夜,__A__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__A__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
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__A__:“车呢?”
(节选自《骆驼祥子》)
选段中人物A是谁?是什么原因使祥子昏昏沉沉大病一场?祥子问起的那辆“车子”后来的命运怎样?请用简要的语言回答。
虎妞。祥子为多赚钱,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被暴雨淋坏了身子,大病了一场。这辆车的命运:后来因虎妞难产而死,祥子为筹钱埋葬虎妞而把车卖掉了。
11.(1)《骆驼祥子》是老舍自己最钟爱的作品,该作品有两个女性形象,一个是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个是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
(2)《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原本以为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惨败告终。请问祥子的梦想是什么?梦想破灭后,他最终变成一个怎样的人?
他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最终变成了一个麻木潦倒、好占便宜、吃喝赌、自暴自弃的人。或:他最终变成了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无业游民。
12.(2016·湖州模拟)《傅雷家书》是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在傅聪长大成材的道路上,作为父亲的傅雷,从哪些方面给予儿子悉心指导?请结合书信内容具体分析。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做人要谦虚,严谨,面对困境不气馁,面对顺境不骄傲,礼仪要得体等;对待艺术要真诚,有艺术尊严,有民族荣辱感,做“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正确对待恋爱婚姻等。
13.下面列举了《格列佛游记》中的几个情节,请按照格列佛游历的顺序,将其排序。
①遭遇风暴,被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那里的居民身高犹如铁塔,在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为了赚钱,农夫把格列佛当作小玩意儿装入手提箱里,带到各城镇表演展览,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
②被放逐到“慧骃国”,因为该国要消灭那里的耶胡,所以格列佛想留在这里的愿望无法实现。
③随航途中遇险,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用一泡尿把火扑灭。
④格列佛所乘船遭贼劫持,格列佛伐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救起。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地召唤任何灵魂。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③①④②
14.《格列佛游记》是斯威夫特极具讽刺色彩的小说,请概括写出其中两个讽刺性的故事情节。
示例:小人国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在“飞岛国”与鬼魂对话。
15.下面的叙述与《简·爱》原著有不相符之处,请改正。
牧师圣·约翰深爱着简·爱,请求简·爱嫁给他并和他同去印度,但被简·爱拒绝了。
圣·约翰并不爱简·爱。
16.(2016·温州模拟)简·爱是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写出她身上令人赞赏的某种精神品质,并举一例说明。
精神品质:示例一:追求平等。
举例:“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也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话体现了简·爱敢于追求平等的精神。
示例二:敢于反抗。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舅妈家,面对舅妈的嫌弃、表哥的欺侮,她奋起反抗。示例三: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和尊严。简·爱在与罗切斯特结婚时,得知罗切斯特的疯妻还活在人间,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简·爱强忍悲痛,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示例四:追求真爱。在桑菲尔德庄园被大火烧毁、罗切斯特身体残疾的情况下,简·爱毅然回到罗切斯特身边。
17.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传记。其中,贝多芬(人名)饱受耳聋折磨。
18.走进《名人传》。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减……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不,我不能忍受下去。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1)上面语段中,“我”是贝多芬,“这种疾病”是指耳聋(失聪)。
(2)在《名人传》序中,罗曼·罗兰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
示例一:《名人传》记述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位艺术大师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作,展现了他们伟大的心灵,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也并非充满鲜花和欢乐,汲取他们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示例二:面对挫折与苦难,贝多芬凭借坚强不屈的精神,扼住命运的喉咙,实现了征服与超越;米开朗琪罗敢于直面内心深处无止境的痛苦,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托尔斯泰以其博大而深沉的爱,抚慰着大众的心灵。
19.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外祖母在家做饭,缝衣裳,在菜园和花园里刨刨地,她像一个大陀螺,被一条看不见的鞭子抽得整天乱转。她闻鼻烟,津津有味地打喷嚏,一面擦脸上的汗,一面说:“好人啊,祝你们长命百岁!阿廖沙,我的心肝,你瞧,我们过得多么安静!多谢上天的圣母,一切都变得这么好!”
以上文段选自作品《童年》,作者是高尔基。在阿廖沙的眼中,外祖母慈祥善良、勤劳能干,而外祖父是个既残暴又慈爱的人,曾用树枝抽得阿廖沙失去知觉,也曾教他认字,关心他成长。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逃走。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后人有诗赞曰: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1)该段文字选自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除《三国演义》外其余三部古典名著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水浒传》)。
(2)《三国演义》塑造了诸葛亮、曹操、周瑜、刘备、关羽、张飞等一大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请从上面列举的人物中选择一位,并结合具体事例或诗文对该人物形象作简要评述,40字左右。
人物:示例一:诸葛亮
简评:在《隆中对》中,通过诸葛亮与刘备在隆中推心置腹的交谈,他心系天下、高瞻远瞩的胸怀跃然纸上。
示例二:诸葛亮:《出师表》通过诸葛亮出师之前的谆谆嘱咐,充分表现了他对后主刘禅的忠诚和希望。
21.名著阅读。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
22.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小题。
(1)根据句子写出相应人物。
【甲】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她”是阿长(长妈妈)
【乙】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是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野)
【丙】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 “他”是范爱农
(2)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C )
A.在《父亲的病》中,鲁迅回忆几位“名医”为父亲治病时的种种表现,并由此感叹:这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
B.《琐记》写到,衍太太看见“我们”吃冰,一定会笑着让“我们”多吃点;还让“我”拿母亲的首饰去变卖。鲁迅没有直接批判,但心中是嫌恶她的。
篇4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1―0123―01
北宋书画院有一次给考生出的考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有位考生借蜜蜂蝴蝶围着马蹄翻飞来表现花香。这种用有形的蝴蝶、蜜蜂表现无形的花香的构思给我们以启迪:无形的、虚幻的事物可以用实在的、有形的事物来表现,变抽象为具象,化无形为有形。正如清代文论家刘熙载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一、捕捉相关事物
世间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事物与事物之间都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无形事物的感知都是通过与之相联系的有形事物完成的。例如,“风” 是无形、无色、无味的事物,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我们却能从身边的物象找到它的踪迹。如平静的湖面被风吹皱;树上的枯叶在风中打着璇儿;秋风吹黄了田野、染黄了枫叶;大风卷起阵阵尘土,小树被风吹得东摇西晃,电线杆呜呜作响……”湖面的波纹、打着璇儿的枯叶、田野、枫叶、尘土、晃动的小树、呜呜作响的电线等一个个物象,表明了风的存在。还比如老舍在《在烈日和暴雨下》中通过写树梢一动不动,骡马喘着粗气,狗在树阴下伸着长长的红舌头,以及祥子的汗如雨下,口干舌燥,胸口发闷等,把天的“热”度具体而真实地表现出来了。如果只写气温多少度,那肯定没有如此好的表达效果。
二、充分调动感官
面对眼前的事物,学生往往不会感知,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教学中,要利用经典的范文,引导学生调动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认识无形事物。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中写“春风”的一段,把春风写得可感可触、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作者充分调动自己的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等感觉器官,从触觉感受写春风的温暖,以细腻的笔触写春风的味道,让人闻到春风的清香,从听觉之真写春风传来的和谐的音韵,写尽春风的柔美。正如欧阳修所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三、巧妙运用修辞
将无形的事物和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灵活巧妙地使用修辞。
许多古诗词正是因为巧妙地运用修辞方法写无形事物,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比如“愁”原是人的一种情绪,非常抽象,为增强其可感性,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 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②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③“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④“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诗(词)人将浩浩荡荡的江水、三千丈的白发、负重的小船、滋长的烟草、漫天的风絮,连绵不断的梅雨,比作自己的愁思之多、长、无休无止……运用修辞方法巧妙地将无形的“愁”和现实中眼前的事物联系起来,写得有形象、感人。
现代文更是不乏这样的美文。①“风忽然大起来,那半天没动的柳条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飘洒地摇摆,枝条都长出一截儿来。”(老舍《骆驼祥子》)本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从柳条的姿态写风的突然;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作者借通感的修辞手法,用渺茫的歌声形容荷花的清香,准确传达出香味的清淡、飘渺、若有若无。
四、大胆合理想象
任何修辞方法的运用都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的,其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无不凭借作者丰富的联想、想象来完成。例:①“冬天的风,像一只难以驯服的野马,在田地里奔跑着。”②“大树被风刮得痛苦地摇着头,呜呜地哀鸣。”第一句由风的狂野和肆虐而联想到野马奔驰;第二句由东倒西歪、呜呜作响的树木而联想到树的痛苦和哀鸣。③“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林斤澜《春风》)作者把被风吹得咯吱咯吱响的房子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动物在活动筋骨。
篇5
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就必须把课内阅读指导与课外阅读有机链接。但是,当前中学生课内外阅读的状况却不容乐观,有着严重的“拒绝阅读”症状,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冲破阅读缺失的瓶颈,这几年,我校的语文老师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建立阅读链接渠道
为了建立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联系,初中语文教研组设计了“课内+课外阅读链接成长卡片”,内容主要包括:课内阅读篇目,课外推荐篇目,链接赠言,学生个人档案,课外资料,读书体会等等。要求每位学生在每一单元上完之后都要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填写一张并上交。
课内与课外阅读链接成长卡片是连接课内外阅读的重要渠道,也是师生在阅读方面做交流的有效途径。任课老师通过“链接赠言”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的内容并对读物作简单评论,如“二十八年的孤岛生活阻止不了鲁滨逊的冒险精神”,推荐《鲁滨逊漂流记》,“十篇散文记录了鲁迅自己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推荐《朝花夕拾》,这些言简意赅的语言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欲望。学生也通过这张卡片向老师传达着自己阅读的时间、书目等基本情况和自己的阅读志趣、爱好等内容。把每个学生的所有链接卡片放在一起可以看出他在一段时间内的阅读轨迹、阅读态度、阅读收获等,所以它也是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成长记录档案。我们每个月挑选优秀的卡片在校园里流动展览,收到相当好的效益。
二.进行阅读内容链接
课内外要链接好,应以课文为基点辅以课外读物,最终形成以课文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式阅读的方式。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拓宽了视野,使课内外阅读有机链接起来。
(1)前置性阅读
有些课文所记叙的事情,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较远,学生难以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这种情况,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就提供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找到切入口,就容易得多了。
(2)比较性阅读
即根据所学课文内容或作者选择与之相关的文章与课文进行比较,同中求异,主要有:
同一作者的同类作品。学生课内学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以介绍作者在这一时期写的系列作品,让学生比较阅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加深学生对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其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我们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之后,学生已经对文中群体象征物的象征义有了较透彻的理解,我们又及时印发了高尔基另一首散文诗《鹰之歌》,再要求学生朗读后说说诗中“鹰”和“蛇”的象征义就不是难事了,若再请学生说说这首诗中“阴暗的山谷气闷不堪,散发出腐臭的气味”写景句的反衬作用就信手拈来了。
不用作者的同类作品。学习都德写的小说《最后一课》时,我们同时印发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明确,面对艰难时世,中国人和法国人的寄托有所不同,中国人在于团结反抗,法国人在于默默传承。团结反抗需要勇气,默默承受需要毅力。这样比较阅读后,许多难理解的问题也就有眉目了,许多难解决的问题也可迎刃而解了。
(3)拓展性阅读
文本拓展训练来源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如在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时,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刘禹锡的志趣情怀,我们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
师:请大家想象一下,假如你是陋室的主人,你最想和谁交谈呢?你们在一起,会碰撞出哪些思想的火花?
生(1):“我要与杜甫一起共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可悲!”
生(2):“我要和论当今时代英雄。”
这样的拓展既从课文出发,又延伸到课文之外,拓宽了学生的认知。另外,根据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我校领先港城的多媒体条件,我们将文本阅读向影视观看方向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时,我们播放电影《骆驼祥子》全剧,教学《老山界》时,选播电视剧《》等,学生不仅看得兴致盎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设立阅读链接主要课型
每学期开学各年级语文备课组报学期示范课时,我们要求任课教师在导读课、自主阅读课、内外拓展课等新课型上大胆创新,特别鼓励一些骨干教师自主选择课外范文来上公开课、示范课。而且我们对这节公开课成功与否的焦点就在于教者这节课上课内课外是否自然链接了,链接的有效度怎样?链接的密度怎样?一句话,鼓励青年教师用每一节链接得浑然天成的课内外阅读课引领学生去阅读蓝天,阅读生活,阅读未来。
篇6
一、开场
l:敬爱的老师们!
f: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中午好!
l: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又开始新的学习。在此,向同学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
f:红领巾广播在新学期中又和大家见面了。这是新学期的第一期红领巾广播,希望大家能喜欢。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来自六(2)日礼中队的xx。
l: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刘嘉怡,同样来自六(2)班。xx,咱们先将今天的节目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样?
二、新闻播报
f:好主意,今天红领巾广播的第一个栏目是《新闻袋袋裤》,在这一个板块中我们将为大家播报一周内国内外重要新闻和校园内的新人新事。
f:看来通过这个栏目我们就能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呀!真是太棒了!
三、知识百宝箱
开阔视野 增长知识——浅淡课外阅读的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即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课外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这话启示我们:课外阅读能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启迪我们的聪慧,有助于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课外阅读能使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更多的知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课外阅读能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能加强我们的认知能力,改善知识结构,激发探求事物的奥秘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有选择地读书。书的种类很多,繁多的书籍浩如海洋,面对如此多的书籍,要有选择地去读,切不能今日《诗经》,明天《楚辞》,见书开个头,乱点鸳鸯谱,这样势必翻书千卷,一无所成。那么,又该如何去选择呢?课外阅读的范围原则上没有界限,只要不“黄”,总可以涉猎。博览固然可以帮肋我们广泛地吸取知识,但我们中学生正处在求学阶段,课业负担繁重,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因此只能有所选择地读书,决不能“剜到篮里便是菜”。选哪些书呢?首先要选与课本有关的名家名篇作品,诸如学了施耐庵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读《水浒传》;学了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可读他的《骆驼祥子》;学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的意义》,再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再读先生的其它作品,如《故乡》、《朝花夕拾》等,它们毕竟是经过历史长河陶洗过,是生活的经典,是文化的精华,是真理的载体。
平时我们在谈到课外阅读时,往往只想到读文学书刊,其实适当地选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刊,如《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类书籍,对促进同学们的各科学习也很有帮助。同学们在校其间,可以从教科书上学到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外语等多方面的知识,但人类的知识浩如烟海,教科书的相对稳定性和规定性,不可能将各方面的知识包摄进来。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要求同学们在中学阶段就应为将来走向社会,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奠定知识基础。因此,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知识面,适当地涉猎些有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选读有关这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另外,可配合课堂学习,选读一些与课内学习有关的读物。目前,有关中学各科辅导方面书刊很多,有选择地阅读这方面的书刊,既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又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对课内学习将是有利的帮助。
二是把握好时间。把握时间很重要,我认为一般是假期看长篇,平时利用饭前饭后的闲暇时间看短篇,还有的的同学喜欢临睡前看一会等。无论怎样安排,最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那怕是一天看一页,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每天只要能坚持半小时的课外阅读,那么一个月、一年、十年,积累起来的知识就相当可观了。这方面的事例很多,是举不胜举的。如被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先生,晚年回顾自己的读书生涯时说过这样的话:“余自十六岁起,读到现在将满六十岁除生病和特殊原因外,几乎是没有一天不读书的。”的治学精神值得我们每个求学者继承。
四、小故事大道理
有一天,素有森林之王之称的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这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
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鸡鸣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鸣声给吓醒。神啊!祈求您,再赐给我一个力量,让我不再被鸡鸣声给吓醒吧!"
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兴匆匆地跑到湖边找大象,还没见到大象,就听到大象跺脚所发出的"砰砰"响声。
狮子加速地跑向大象,却看到大象正气呼呼地直跺脚。
狮子问大象:"你干嘛发这么大的脾气?"
大象拼命摇晃着大耳朵,吼着:"有只讨厌的小蚊子,总想钻进我的耳朵里,害我都快痒死了。"
狮子离开了大象,心里暗自想着:"原来体型这么巨大的大象,还会怕那么瘦小的蚊子,那我还有什么好抱怨呢?毕竟鸡鸣也不过一天一次,而蚊子却是无时无刻地骚扰着大象。这样想来,我可比他幸运多了。"
狮子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着仍在跺脚的大象,心想:"天神要我来看看大象的情况,应该就是想告诉我,谁都会遇上麻烦事,而它并无法帮助所有人。既然如此,那我只好靠自己了!反正以后只要鸡鸣时,我就当做鸡是在提醒我该起床了,如此一想,鸡鸣声对我还算是有益处呢?"
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但只要稍微遇上一些不顺的事,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老天亏待我们,进而祈求老天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就像它对狮子和大象一样,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一个障碍,就是一个新的已知条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
篇7
一、激发阅读兴趣
实事求是的说,初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我曾对我我们学校的6个班级学生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喜欢读名著的学生不到10%,学生普遍反映大多数名著容量太大,没有耐心读下去。有的内容(特别是外国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还读不懂;有的内容离现在生活太远,读起来没意思。
面对这样的阅读现状,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直接兴趣呢?关键是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那些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作品往往能引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如科幻小说《哈里・波特》。所以,在安排阅读书目上,教师可以将选择权分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读的书。
初中学生受自身阅历的影响,对名著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不太可能达到很高的层次。太高的要求很可能会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如读《水浒传》,要求初中学生对书中众多的人物一一掌握,这个要求显然过高了。不如改成选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物,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他。然后通过开展“水浒英雄故事会”的活动,使学生对其他人物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样的要求初中学生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生动有趣的故事会,激起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和口头表达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对于那些内容比较深奥,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名著,还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阅读的间接兴趣。如观看影片、排练课本剧等。
二、教会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在对习惯于阅读漫画等“文化快餐”的学生来说,较长篇幅的作品使他们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我们首先以教读课的材料为例子,给予学生阅读方法方面的指导。其中包括读书的方法(如精读法、跳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提纲法、写心得体会法等),然后以课内自读课材料作为学生训练材料,在教师指导下实现第一次知识迁移与能力培养。如苏教版九年级课文《在烈日和暴雨下》(选自老舍《骆驼祥子》)由此课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欣赏小说的方法:①整体性品评,阅读小说后体会它的布局谋篇、刻画人物、展现情节的妙处。②线条式品析,从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描绘,人物心理的刻画,环境描写,对比手法的运用,修辞手法的运用等诸多线条中抽出“一条”来咀嚼。③美点式品评,挑细节认真欣赏、分析。介绍方法后让学生从模仿中学会深入思考,再进一步地挖掘小说的主题。
三、统筹阅读时间
因为名著一般整本书容量较大,不可能在课堂内全部读完。必须让学生在课外完成。怎么保证课外阅读的有序进行,合理安排阅读时间是关键。当然,教师要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建议学生初中阶段阅读的书目心中有数。在日常的单篇文章的阅读教学中,可相机引导学生阅读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如学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去阅读《水浒传》;学完《荒岛余生》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去阅读《鲁滨逊飘流记》等。阅读由课内到课外,一气呵成,阅读节奏安排紧凑,无形中就挤出了阅读时间。
四、开展阅读活动
结合课内阅读,教师可以在课外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1.开展读书会
一般每个月2次,一个学期7次,教师事先制订计划,确定时间和内容。计划表在学期初交给全体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提早借阅书本,在这期读书会之前把相关书本看完,以便交流时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每一小组由两个负责人组织读书会,会后每个学生写一些读书感想或读书会散记,然后小组负责人把学生的言语摘录下来编辑成读书小报,并对每一期的读书会打分,包括读书会的组织和读书小报的编辑情况。
2.开展朗诵赛
有的书不仅要讲,而且还要朗读,朗读更能体味文字的风格韵律。
可以选择诗歌进行小组朗诵比赛,让学生们制作好幻灯片,配上音乐,把内容显示到屏幕上,让听众也能更好地享受文字带来的美感。朗诵时可以形式多样,充分体现小组特点。
3.展评读书笔记
为了鼓励学生阅读名著,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师要定期进行检查,对于一段时间内优秀的读书笔记,要在班级甚至在学校内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