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我爱我家范文

时间:2023-04-07 06:26: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重生我爱我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购买推荐

图书分析师庞敏丽认为该书适合想创办电子商务网站者、传统企业想发展电子商务者、电商企业家等阅读。作为服装企业如何点亮线上线下的销售路?10月20日,服装行业由、中国服装网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峰会暨中国服装产业电商采购会”将于宁波举行,帮助服装行业适应电子商务时代,届时还将《2011诚信服装电商企业宁波宣言》详见会议官方网站:/zt/fuzhuang/。

通过对生意宝旗下比购宝(Boogle.cn)——“网络购物第一站”收录的博库书城、淘宝网、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当当网、拍拍网、文轩网、中国互动出版网、99网上书城等众多含图书销售的网站,价格搜索显示,卓越亚马逊的该书为最低价,推荐购买。

篇2

关键词:语文教育;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1-0099-01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云南省教育厅把"三生教育"列为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是我省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对于指导学校德育工作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但是在学校有效地开展"三生教育",光靠"三生教育"读本和开展活动是不能较好地落实三生教育的。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三生教育"渗透在学科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之中,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这个问题作如下探讨。

1.明确目标,注意发掘"三生教育"资源

语文教学资源与"三生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学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三生教育的读本。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就是学会抓住有效的教学资源并加以利用,增扩学科教学内涵,使课堂教学在互动中得到升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语文学科作为文化的载体,初中教材中富含闪耀着"三生教育"光泽的作品。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海伦·凯特《再塑生命》,冰心的《谈生命》等课文就是生命教育的素材,我们可以借助这些文本的解读,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积极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

笛福的《荒岛余生》、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位梦华的《旅鼠之谜》、星新一的《喂--出来》、严春友的《敬畏自然》等课文都是进行生存教育的好材料。它们不仅阐释人的生存需要不断与困难作斗争,需要有忧患意识,而且要有适应环境,保护生存环境的理念。

2.在阅读教学中随机渗透"三生教育"

语文教育是一种对生命的浸润,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那些充满思想、充满智慧、充满感情的作品中积淀自己的生命、启迪自己的心灵。在阅读教学中抓住作者的生平,写作的背景,课文的内容,人物形象等材料,引导学生进入作品,让他们与作品对话,与作家对话,与历史对话,在感受他人的人生境界,欣赏他人的道德情操中,加深对人生的意义、价值的理解、构建自己的人生。例如在教学《再塑生命》课文时,我首先介绍海伦的生平,再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中看到海伦是一个热爱生活、不向命运低头的女英雄,然后再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对生活认识的讨论。课上有的学生提出:"海伦是聋哑盲孩子,她怎样学习,怎样生活,不可思议!"有的学生说:"海伦为了弄清'什么是水,什么是爱',付出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她相比,我在学习上遇到一个难题,就退却了,我也太脆弱了。"有的学生感叹:"海伦从一个聋、哑、盲的孩子,成长为美国著名的演说家,付出了多少艰辛啊!我们有健全的身体,难道还不努力奋斗吗?"通过这样的讨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在作文教学中引导"三生教育"

古人云:"文如其人",我们要让学生懂得:要写好作文,不仅要有好的语言素养和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有高尚的人格,培养高尚健康的人生观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先决条件之一。《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不仅因为它语言精美,布局巧妙,更主要的原因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广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感动后人。中国历史上文笔好的人无以计数,但真正流芳千古的都是蕴含着高尚人格的文章。因此,让学生明白从小要自觉地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是做人之本,也是作文之本。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直接引入一些关于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话題,让学生挖掘身边的素材,通过思考、讨论,提高对生命、生存、生活的认识,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做到既练文又树人。例如通过《我爱我家》、《生活的启示》、《___,你真了不起》、《向你介绍我》、《面对挫折》、《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等作文练习,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生、体验生活。学生在写作中实现一个生命个体对生命的自我体验和深入思考,促使他们去感受人生,表达自己的生命感悟。从而激活学生的生命意识,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的生存观、生活观。

篇3

关键词:作文 体验 积累素材

作文是学生语文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反映,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反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初中作文教学的方向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写作文都不是出于情感表达需要,而是为了迎合教师或社会的评价标准被迫奉命写作。学生作文缺少个性,内容雷同化,没有独特的体验;作文弄虚作假,空话大话连篇,语言表达缺乏灵性。一句话,“学生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写”。为什么学生一碰到作文就无从下笔呢?读了那么多年书,经历了那么多事,为什么还是“没什么东西可写”呢?我认为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于书本,对于生活,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用心去体验过。这就如同厨师师傅对弟子大讲如何做莱,弟子却没有材料,讲得再好也是画饼充饥,因为即使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只有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作文才能挥洒自如。如史铁生这一类经历型作家,他们没有经过系统的写作学习,甚至没有受过多少学校教育,但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历,有厚重的情感体验,再加上自己广泛的阅读,厚积薄发,写出了许多感人的作品。我们的学生几乎天天生活在校园和家里,活动范围很小,经历方面也很简单,平时再不注意体验生活,作文自然内容空洞,没有新意。所以说丰富体验,不断积累素材很重要。

那么,我们该如何恰当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体验,开拓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呢?

一、注重生活体验,激活写作源泉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本身蕴藏着十分丰富生动的写作素材。古人“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正是有感于物,才有那么多千古绝唱流传于世。所以要写出声情并茂的作文,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这样作文才会有不竭的源头活水。

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热点,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深入生活,用心灵去感受生活,走到生活深处,广泛地摄取材料,挖掘生活的真善美,探求事物内在的奥秘,体味其精髓,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深刻体验和独特感受。

为此,我鼓励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平时亲人师友对自己的关心;观察大自然春去秋来,草长莺飞;观察塘河的水质、绿化,老百姓的满意度……教师的有意指导,使学生对平时常见却没有留心的事物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丰富了情感,为写作开启了鲜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还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活动:课余时间做家务活,感受劳动的乐趣;调查零用钱使用的情况,关注学生消费问题;查找端午的有关资料,了解温州的节日风俗;参观温州博物馆,体验温州本土文化的丰厚内涵……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不只是旁观者,更要做参与者,目的是使学生对所要描绘的对象有一个更为真实、细致、客观和深刻地了解,而这些真切的体验,都是学生在课堂中无法获得的。

二、创设情境体验,捕捉写作素材

对整天忙于应付作业和考试的学生来说,要想有大量的时间去持续实践体验,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愿望。如何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使其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呢?教师还要有目的地导演一些“情境”。作文教学创设情境,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如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的灵感。

可以运用充满情感的语言,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思。如在“我爱我家”的作文训练中,可以深情地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家是什么?家是寒冷时妈妈给我们织的一件毛衣;家是跌倒时爸爸伸出的手臂;家是雨中姐姐为你撑开的一把伞;家是我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地方,家是我们永远的心灵港湾。你一定很爱你的家吧?你一定愿意用手中的笔描绘你那充满爱的家吧?下面就快拿起笔,蘸着你的情,向老师和同学们展示你家的温情吧。还可以表演展示、实物演示,触发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如在事物说明文的写作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展示观察自己的文具盒、钢笔等文具,使学生思维获得了直观印象,触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点。又可以利用影像、图片、音乐及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渲染设置情境,力求唤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思考力。如在“让世界充满爱”写作训练中,可播放韦唯的《爱的奉献》,那声声动情的呼喊,唤起了学生美丽的情感。

布鲁纳说:“教学论必须探明唤起学习积极性的最佳经验与情境。”的确,一个具体生动的情境营造,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情境在激发人的某种情感方面具有特定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在一种特定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创造。所以有效地创设一种达到“身临其境”或“心临其境”的体验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得真实感受,从而使学生有感而发,轻松愉快地抒写自己的感受。

三、加强阅读体验,丰富写作素材

除了让学生从生活和情境中积累作文的材料外,还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培养学生多读书、爱读书的习惯,获取大量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要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每一个人,凭直接经验,对社会的了解总是有限,要积累素材,也不可能样样亲历,这就必须学会多积累间接材料,而获取间接材料的最有效途径便是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重要途径。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圣杜甫用真挚质朴的语言告诉我们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多读,重视阅读体验是写好作文的基础,也是学生积累思想、情感、语言的重要途径。大多数优秀的作家无不深刻地感受到读和写的互动关系,写作无不得益于广泛的阅读。只有多读,重视阅读体验,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连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起自己的写作体会,也是这样强调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

首先,我们要抓好教材范文的教学,使课内阅读真正成为写作的“例子”。以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为例,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梁衡的《夏感》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写景散文,通过对这些名作的赏析和学习,让学生在品读语言的基础上能够将这些语言运用到写作中去。充分开发写作资源,体现“课本是源”的语文写作观,从课内名篇阅读中学习写景散文的写作。其次我们还要学生重视课外阅读,强调要“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要求读各种类型的书”和“名著”;规定名著每年阅读不少五部。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几部好书,多背几篇名文,体会到读书犹如跟智者对话,品味一种别样的人生,从而加深学生的阅读厚度。当阅读成为一种自觉,它和写作的关系也就更加密切了。

“铢积寸累,集腋为裘”,只有善于积累,多积累,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作文的“教”与“学”都无捷径可走,只有指导学生注重丰富的体验,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世界,才能采撷到最美的花朵,酿造出最醇的美酒。

参考文献:

1、《让学生在体验中真情作文 温州农村初中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研究方案》(周秀芳 徐财平)

2、《别丢弃了书本》(湖北省竹溪县中峰镇中心学校442312马佾)

3、《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