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10 08:16: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马克吐温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马克吐温的故事

篇1

马克吐温接到信后,给年轻人回了信,信上说:“如果你能按照我的办法去做,你肯定能得到一席之地。”马克吐温还问年轻人,他希望到哪家报社。

年轻人看了十分高兴,马上回信告诉了马克吐温。于是,马克吐温告诉他:“你可以先到这家报社,告诉他们我现在不需要薪水,只是想找到一份工作,打发我的无聊,我会在报社好好地干。一般情况下,报社不会拒绝一个不要薪水的求职人员。

你获得工作以后,就努力去干。把采写的新闻给他们看,然后发表出来,你的名字和业绩就会慢慢被别人知道,如果你很出色,那么,社会上就有人会聘用你。然后你可以到主管那儿,对他说:‘如果报社能够给我相同的报酬,那么,我愿意留在这里。’

对于报社来说,他们不愿放弃一个有经验的熟悉单位业务的工作人员。”

年轻人听了,有些怀疑。但还是照着马克吐温的办法做了。不出几个月,他就接到了别的报社的聘任书。而这家报社知道后,愿意出高出别人很多的薪水挽留他。

故事中的年轻人听从劝告选择了一条独特的求职道路,把求职作为一种提高自己才能、积蓄力量的手段,变被动为主动。在职位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办法值得一试。

篇2

【关键词】处女地的开发梦想和现实观点和制度善行善报结伴同行

【中图分类号】K7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22-02

一 引言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曾被福克纳誉为“美国文学之父”,其好友艾森豪威尔也给予了他高度的评价,谓之为“美国文坛的林肯”。作为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马克吐温的作品集幽默、诙谐、风趣及讽刺于一身,他以其独特的写作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的美国社会现状及社会矛盾。

马克吐温一生著作较多,并大多广为流传。其中《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被公认为是他的最著名的代表作,该小说对美国乃至全世界读者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及深刻的印象。正如海明威所说,该小说是“所有现代美国文学之源”。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向来备受文学批评家们的广泛关注。劳里尔特·莱恩认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而且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它具有史诗一般的结构,向读者展示了世界性的主题。艾伯特·比奇洛·潘恩曾担任过马克吐温的秘书,并撰写或编著过六部关于马克吐温生活和著作的书籍,他说:“哈克贝利·费恩的故事是马克吐温创作的一部最纯粹的小说类作品。”

正由于小说《哈克》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所以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都对该小说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见解。其中很多学者认为小说《哈克》是美国经典成长题材小说,主人公哈克的成长经历了一个从“出走—考验—迷茫—顿悟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不论从何种角度看都和美国社会的发展过程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本文从哈克的成长经历出发,结合个人成长经验和社会发展经验,进而揭示美国社会殖民地的经历。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描写现实、真实事件是马克吐温艺术创作的特点。由于马克吐温在创作时把他的丰富的阅历和扎实的历史知识融于作品中,因此,读他的作品,有如读美国的发展史,亦是回顾美国人的形成史。在马克吐温笔下,哈克是美国人的代表,他的成长历程正是美国人的成长历程,他的成长经历正是一部生动的美国殖民地经历。

二 哈克的成长经历和美国社会,特别是殖民地时期的美国社会的发展经历有着相似性和共通性

1.梦想和现实——处女地的开发

小说中的哈克不满足于被寡妇收养,被文明社会束缚和被父亲虐待的现实,为寻找美好的生活而勇于开拓。为此,他制造被杀的假象,乘坐划子沿密西西比河下游到了他心目中的乐土——杰克逊岛,开始了他对处女地的开发。对于逃脱所谓文明社会的羁绊后的生活,哈克充满信心,决定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初到杰克逊岛时,他对生活的美好梦想完全展示在读者面前,“我是它的主人;可以说,它整个儿是我的;我要把它弄个一清二楚;”布耐特认为“这时的哈克认为他已经实现了他的目的,即用他的意志来统治这个岛屿,这是他的美国梦的体现。”而这样的梦想不正是早期欧洲移民的梦想吗?他们离开欧洲,探索新大陆,开发处女地,就是要寻找一块土地来建立他们心中和平自由、民主、平等的理想世界。1620年11月中旬,“五月花”号乘客在北美海岸登陆,从此开始了美洲新大陆的探索。刚刚踏上北美海岸的乘客们“双膝跪下,拜谢上苍,感激上帝带他们穿越那惊涛骇浪的万顷海域,把他们从一切危险和苦难中拯救出来,使他们的双脚得以再次踏在这坚实稳固的大地上。回到他们正常的生活环境中来。”由此可见,哈克的梦想就是早期欧洲移民的梦想,哈克对和平自由、民主、平等的生活的追求正是早期欧洲移民的生活追求,二者是一致的、相同的。

哈克为避开文明社会的束缚逃到杰克逊岛这一情节是作者安排的一个非常点睛的情节。哈克希望回到他心中的净土;早期欧洲移民希望踏上美洲大陆这片净土;马克吐温心中也有一片净土。他曾在信中谈到他“渴望回到杰克逊岛去过隐居生活,弃绝人世的无谓扰攘。我想人人都在某处有一个杰克逊岛,每到身心倦乏时,便梦想起它来。”这一方净土的存在是马克吐温现实主义写作手法中的浪漫主义元素。他为每个人都安排了一方净土来作为他们的心灵避难所。

然而,处女地的开发也并非完全如意,对哈克是如此,对美洲新大陆开拓者也是如此。当哈克在他的处女地上自由溜达时,踩在一堆还在冒烟的篝火灰烬上,他的心一下窜到嗓子眼里。马克吐温这样写到“我又偷偷走了一截路,再听;这样走一阵,听一阵;碰到一个树桩,就以为是人;踩断一根枯枝,就好像有人把我喘的一口气砍去了一半,我只剩下半口气,而且还是小半口气。”后来,由于裘迪斯·洛夫特斯太太的丈夫和另一个男人为了得到赏金到岛上抓捕黑人吉姆,使得哈克不得不离开他的王国乐土。虽然哈克离开了他的乐土,但他心中一直也没忘记这片乐土,在小说第三十四章,哈克对汤姆讲他营救吉姆的计划时透露出他对杰克逊岛的眷恋和渴望。之后哈克和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辛酸苦乐的游历经历也同样是对早期欧洲移民的殖民地开发历程的生动反映。

马克吐温对哈克在开发处女地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甚至失败的描写反映了美洲新大陆拓荒者的殖民地开发历程。对于美洲新大陆拓荒者来说,从未见过一个希望之乡看来竟如此地前途黯淡:这里凶残的野蛮人一看到他们却要用箭射满他们的胸肋,又何谈其他!……这里的冬天严寒难熬,狂风暴雨时时袭来,在这种时候,到熟悉的地方去尚有危险,更不必说去探险一个陌生的海岸了。然而,尽管条件如此恶劣,拓荒者们却在一个半世纪之内——甚至是在美国革命之前——把这个令人却步的险恶环境变成了世界文明的地区之一。

由此不难看出,哈克的处女地开发经历就是美洲新大陆拓荒者的殖民地开发历程的一个缩影,尽管结局有所不同,其过程都历经了重重磨难和挑战。看哈克的梦想,就是看新大陆拓荒者的梦想;看哈克的逃亡游历经历,就可得知美洲新大陆拓荒者们艰辛的殖民地开发历程。

2.观点和制度——善行善报

小说中哈克的逃亡经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河上和岸上。河上的游历对于哈克来说是幸福快乐的阶段,这同时也是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的体现。而岸上的游历对哈克来说是认识人性、体验社会的阶段,这是小说中现实主义的体现。这一浪漫和现实的写作手法的应用形成了主题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

上岸后的哈克首先就被卷入了一场愚昧的家族世仇的纷争中;随后又陪着两个骗子“国王”和“公爵”在几个村镇行走,看到他们在岸上利用人们的愚昧无知大肆行骗,聚敛钱财。在这段游历经历中,哈克看透了人性丑陋的一面,他痛恨“国王”和“公爵”所干的勾当,想要帮助那些被“国王”和“公爵”愚弄和欺骗的可怜人。并由此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人生价值观,善行善报,恶行恶报。他的这一观点在小说几处情节中都得到体现:第二十七章中“国王”和“公爵”失去了他们从三个可怜的孤儿身上骗来的钱财,而三个姑娘也重新获得了被骗走的财物。这一善恶观在第三十三章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国王”和“公爵”为他们所做的恶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吉姆则由于他的善良获得人们的尊重,并最终获得自由,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为一个自由人。这是哈克在逃亡过程中建立的观念和制度,也是他用于判断各种行为是非的准则。这是马克吐温通过哈克之口传达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是马克吐温所极力倡导的社会价值观念。

这样的善恶观其实与美国人在进行殖民地开发时所倡导并施行的价值观是矛盾的。任何时代的善与恶都有其特定的风味。初登上美洲大陆的欧洲移民执政者们坚持的至善论(用善行对待印第安人的态度)使得千百名无辜妇女和儿童遭到印第安人的杀戮。引用当时埃格蒙特伯爵的话“一旦新鲜感消逝,劳而无偿,便无心积德”。由于当时贵格会派组织所倡导的行善积德之道害了佐治亚,因此行善积德在当时是不被看好和认同的观念。当然,这是针对民族利益提出的善行恶报观,而在同一民族内部,从来倡导的都是善行善报、恶行恶报的观念。

3.游历和探索——结伴同行

小说中哈克的游历经历不论是形式上还是本质上都体现了美洲新大陆拓荒者们在殖民地开发过程中的游历过程。从形式上来看,哈克的游历经历从最初的一人只身探险、孤独无聊到后来的吉姆相伴,二人情同父子,相依为命;再到后来的国王、公爵相伴,一路坑蒙拐骗,愚弄百姓;最后到汤姆出现,搞怪解救吉姆,这一路行程都有不同的人陪伴,而这些陪伴者们又都代表了美国的不同民众。从人种上看,他们中有白人和黑人;从年龄上看,他们中有成人和小孩;从人品上看,他们中有好人和坏人。从出游的目的来看,哈克出游是因为不满足所谓文明社会的约束和父亲的虐待,决心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吉姆的出游是因为不甘心被卖到南方,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也为了获得人身自由而做出的选择;“国王”和“公爵”的出游也是为了追求幸福、多金的人生;而汤姆的出游则是为了满足冒险、刺激的精神追求。这样的游历不论形式还是目的都正是美洲新大陆拓荒者们殖民地开发历程的缩影。

丹尼尔笔下的美洲新大陆开拓者们也正是这样的经历。他说:这个新国家的新,大部分是从这些从海上向内地迁移的美国人中间产生出来的。大陆就像海岸一样,是一个广阔的天地,是一个未经开发而可供共同开发的地方。在大陆上旅行和海岸上旅行一样,各种险情使人们结伴而行,相依为命,一路上结成了各种社群。西进的过客在行进的过程中不得不抛弃一些人和一些东西,最重要的是,他们无论如何必须前进,不断地建立新的集体,而不等待上帝或政府为他们铺平道路。

这些美国的西进过客是天地间的一种新人。在从前,哪里见到过那么多人持续不断地行进于辽阔大陆的万水千山之间?哪里见到过移民装备着比当地居民先进得多的工具?哪里见到过有这么多人自愿地作单一方向的迁移?哪里见到过有这么多人不是为了征服,不是为了去改变人们的信仰,不是为了设防,甚至也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子孙去发现和建立社会,而向未为人知的遥远地方迁移?

由此可见,哈克的游历经历充分体现了美国人在新大陆开发过程中的精神。他以及他的同伴们的出游不是为了征服,不是为了去改变人们的信仰,不是为了设防,也不是为了贸易,而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幸福或是他们子孙的幸福而去发现和建立社会,为此而进行的向他们未知的遥远地方所做的迁移。

三 结束语

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他所生存的社会,任何一个人的思想都或多或少地是他所生存的社会价值观的反映,任何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成长历程都会受到他所生存的社会的影响和左右。马克吐温对此了如指掌,在他的小说中,我们找不到直接关于历史,关于社会发展的描述;有的只是小人物的成长、奋斗、艰辛、成功和失败。但正是通过对这些小人物的细致描写,马克吐温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完整的社会,正如他在小说《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所做的一样,用一个流浪孩子的成长经历全面、深刻地揭示了美国社会在殖民地时期的发展经历,让读者在轻松、幽默、童趣的阅读氛围中深入了解美国社会现状以及美国社会,特别是殖民地时期的美国社会的发展经历。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上)[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2]劳里尔特·莱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为什么是一部伟大的小说[A].见:大学英语[Z].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1955

[3]艾伯特·比奇洛·潘恩.马克吐温的自传:塞缪尔·朗郝恩·克莱门斯的私人和文学生活[M].纽约:哈珀兄弟出版社,1992

[4]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Bennett Kravits. Reinventing the world and reinventing the self in Huck Finn. Papers on Language & Literature. 40.1(Winter 2004): p3. From Literature Resource Center.

篇3

金钱的诱惑

───读《百万英镑》有感 在炎热个暑假,我一次又一次地翻开《百万英镑》,也一次又一次地来到了20世纪初拜金主义的英国社会。 马克.吐温不愧士著名的讽刺家。他用夸张、辛辣的笔墨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奇妙的故事。《百万英镑》是讲一对兄弟打了一个赌,赌如果一个贫穷、诚实的人收到天上掉下的一百万英镑,他会有怎样的结果?于是他们从周边认识的人当中寻找到一位符合要求的主人公,将信连同一百万英镑送给了他。哥哥认为他会饿死,因为他无法证明这些钱是他自己的,会受到别人的怀疑,连银行都不会让他存钱。弟弟则认为他会过得很好,于是他们兄弟俩将一百万英镑的支票借给了这个贫穷的人,并出国呆了三十天。没想到在这段时间内,人们对这位突然暴富的罕见富翁,竟拼命地拉拢他,从免费吃饭,买衣服,到免费住宿,一个个像乞丐一样讨好他,并不断提高他的社会地位,一直到了除王室外最高的公爵之上!不光如此,他还得到了一位好妻子和三万英镑的银行利息,最后还从两兄弟那儿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过着非常非常幸福的生活。 作者马克.吐温抓住了当时人们的拜金主义的生活,抓住了人们以衣取人,以钱衡量人的思想。在“我”没有拿出那张百万英镑的大钞时,屡屡遭受轻蔑,别人都歧视“我”,轻视“我”,在马克吐温的笔下,一群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他们在见到钱时的笑容遍布满脸,那笑容,笑出了他们对金钱的贪婪。在他们眼中,金钱是万能的,金钱能买到任何东西,有了金钱就有了一切。当他们发现这是一张百万英镑的时候,便竭尽全力的巴结“我”,讨好“我”。只因为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位百万富翁。人人都极尽奉承之能事,表现出他们那幅奴才相。 我认为,作者马克·吐温写作这篇集幽默和讽刺于一体的小说,表面是在描绘一个滑稽可笑的故事,实际上既是在讽刺金钱对当时社会的呼风唤雨的作用,又是在告诉读者一些人生的道理。作者以他独特的笔触,通过描绘在这张百万英镑的钞票面前的各式人等,使读者在忍俊不禁之余明白:企图不劳而获是可耻的。促使读者树立一个正确的财富观:金钱虽然有着巨大的作用,但并非万能,为金钱而献出自己的人格最终得不偿失。 不愧是著名的讽刺作家,《百万英镑》不但很幽默,还很有内涵,这样的作品真可以称的上是"妙"! 唉,真是: 金钱非万能, 不足衡量人。 若被钱牵魂, 定非明智人!

许  雨 嫣

六(4)班

篇4

1、感谢财富和政治,本市花了一万七千元造了市政府,但也许一百年内它不会为了生命的智慧贝壳内的真正的肉,花这么多钱。为冬天办文法学校每年募到一百二十五元,这笔钱比市内任何同样数目的捐款都花得更实惠。我们生活。—— 梭罗

2、对于报纸,通讯社,时效就是金就是金钱。——西方

3、报纸是大众的老师,一页页阅读不尽的报纸是我们民族的光荣。——比彻

4、从一个人订阅报纸便可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约·谢德

5、当新闻获得自由,而且任何人都能阅读报纸的时候,一切都平安无事了。—— 托·杰弗逊

6、报纸总是尽它最大的努力让每平方米英亩土地和海面都来到人们的早餐桌上,陈述各自的故事。——爱献生

7、舆论虽有令人生畏的力量,但它是由一群无知的自鸣得意的傻瓜营造出来的。我认识几百个记者,其中大多数的个人见解并不值钱,但当他们报纸上说话时,那就成了报纸的意见,于是,他们的话也就成了震憾社会的雷鸣般的预。——马克吐温

8、报刊只是而且应该是有声人民的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马克思

9、伯克说,国会有三大产业;但报纸这第四产业比前三种更加重要。——托·卡莱尔

10、在自由社会里,报纸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易卜生

11、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马克思

12、人民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应该让他们听到一切真实和虚伪的东西,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倘使让我来决定,我们应该是有一个政府而不要报纸呢,还是应该有报纸而不要政府,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 美国总统杰斐逊。T.

篇5

一、几种应避免的心理效应

1.禁果效应———大学生教育管理宜疏不宜堵圣经里的故事说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去偷吃禁果,而被贬到人间。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有国法,有校纪,还要要建立起完善的日常规章制度或公约,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切实可行的要求,指出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这样就忽略了青少年时期,正是好奇心较强的时期,往往越不准的东西,就越能引起好奇心这一特点。如果没有说明禁止的原因,那么禁止这个事实本身就会引起各种假设、推测,弄清为什么不允许干某件事是合理的愿望。所以,一、在不允许做某件事时,一定要充分地讲清理由并使之相信。如果理由不充分,反而会使学生对它的正确性产生怀疑,从而产生犯禁的意向。如对青少年不准抽烟解释“你还小,抽烟太早”,这个理由反而加强了学生对成年人的羡慕,促使他去偷偷抽烟。二、在制度规章制度时也应充分的说明理由,提倡什么、禁止什么都必须有充分且明确的依据。在教育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禁果效应也是屡见不鲜的,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宜硬性禁止,应该善于做疏导教育。只有这样,禁果效应才会降低强度。2.超限效应———说教应适可而止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有一次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挺好。就拿出身上所有的钱准备捐出。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是没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漫长的演讲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但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了两元钱。在对大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时,教师常常扮演“老太婆”的角色,讲起道理喋喋不休。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办事喜欢干脆利落,有时会对教师的喋喋不休,没完没了产生反感和厌恶情感,那样就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启示我们:一、大学生教育管理要摆脱以管理者自我为中心的局面,要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二、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一味的指责和说教;三、要注意“度”的把握“,次数”不能没有限制的重复,“量”上要掌握好深浅;四、要多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思维去说服学生,以防止产生“超限效应”。3.破窗效应———大学生管理要防微杜渐破窗效应,来自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的一次实验。詹巴斗找了两辆一摸一样的汽车编号为A和B,把A车的车牌摘掉,把顶棚打了一个洞,B车保持牌照和车体的完整。结果A车一天之内就被偷走了,而B车一个星期后仍完好无损。然后,詹巴斗用锤子把B车的玻璃窗敲了一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B车也被偷走了。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的玻璃,而这个窗户有没有得到及时修理,人们可能接收到这一块玻璃的暗示打烂更多窗户的玻璃,久而久之,这幢建筑物打碎的窗户越来越多,最后整幢建筑物就会变得破烂不堪。高校教育管理者在管理大学生的过程中要防止“破窗效应”的发生。一、对于一个完整的集体,就如一幢完好的楼房,不能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就不去重视,有时候小毛病更要进行大维修,防止“破窗效应”的产生,这样才能保持完整;二、对于大学生中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发现,发现的越早,造成的损失可能就越小,所以在要大学生中建立起有效的信息系统,及时了解情况;三、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修正,通过及时的修正可以保持大学生集体的正向发展,这就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系统。

二、结束语

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心理效应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坚持客观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客观的考察事件的本来面目。社会和人都是动态变化的,不能用静止的眼光来看待事务。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利用一些心理效应带来的好处,克服一些心理效应的不良影响,尊重和信任学生,在平等互爱的原则深入学生内部上开展工作,积极挖掘大学生身上的优点,多一些善意的表扬,少一些恶意的批评,这样就能更好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作者:胡煜 延坤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

篇6

梁子,中国第一位深入非洲部落进行人文调查的女摄影师。近10年来,7次独自前往非洲,先后在阿富汗、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老挝、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拍摄纪录片和照片。出版《一本打开的日记》、《独闯非洲高山王国――一个中国女摄影师在黑人村落的生存纪实》、《红海大漠》、《我的非洲部落》等书。

10年来,我一直独自往返于非洲、印度、阿富汗等地的村落,用相机和DV的方式纪录了村民的生活以及他们的传统文化。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喜欢去非洲或阿富汗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在许多人眼里,去那些原始自然的地方旅行多少带有一些探险行为。其实,大自然的境域和各国神秘莫测的文化习俗,对于每一个摄影人都充满了吸引力,而我只是把这种向往化为现实,并把它们进行了真实的写照。

每个人都有满足自己心愿的欲望,我的心愿就在将一些平时人们难以涉足的地方的地理风貌、文化习俗、生活状况记录下来,并且通过我的镜头和亲身感受,让许多没有机会出去的人,增进对世界的了解,更多的认识这个星球上的人们。

在我看来,只要能移动,就有变化,有变化就能产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情节,有情节就是生活,也许旅行的魅力就在此。

多少年来,我就是在这种变化无常的境况中观察着,体验着,吸取着,传输着,生存着,选择了一个令我喜欢又过瘾的职业,也是我今生的幸运。

对话梁子

T:你认为春季比较适合去哪里旅行呢?尤其是女性朋友。

L:新西兰、澳大利亚、毛里求斯、留尼汪岛、马达加斯加。马克吐温去了一趟毛里求斯说:上帝先创造了毛里求斯,然后再依照它的样子,创造了伊甸园。可见其美丽。

T:选择这些地方,有哪些原因呢?

L:此时正值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秋季,能够看到秋天由于树叶变换色彩的丰富景象。而毛里求斯、留尼旺、马达加斯加是一条线,三地相距不远,但人文景观都很不同,春季也正是那里的秋季,气温舒适,景色宜人。而且中国旅游团不多,也可办理落地签证。

T:你这些年的旅行经历,获得了哪些启示、收获呢?

L: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在地球另一端的非洲大陆上,在那些黑皮肤的人群里,我发现了自我,一个真实的我,一个完全融合在大自然中的人群里的我。

T:你的旅行格言或者是送给读者一句话,是什么?

篇7

——题记

那博大而精深的五千年中华文化,常使我击节而赞,那沉淀了无数个春夏秋冬的文学艺术蕴含着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我。自此,我心中升腾起一个梦想:有朝一日,我能够走进文学殿堂。

书承载着千年的文化,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我喜欢读书,喜欢去欣赏文字别样的乾坤。

在阳光与荆棘的陪伴下,我渐渐长大,渐渐读懂了李清照的婉约,李白的豪放,朱自清的柔美,鲁迅的犀利,马克吐温的诙谐。渐渐地爱上了聆听这些高贵灵魂的歌吟。常常手捧着书,用一份敬畏的心情品读他们的文字。

古今无数文人墨客用笔端的文字倾吐他们的情感,向我们展示他们的精神境界。那柔情似水浸没在水墨之间的婉约女子李清照,向世人展示了她“留得清高照尘寰”的豪气;那狂放不羁、飘逸豪迈的酒中仙李白,向世人挥洒出他“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那个弃医从文,想要拯救中国的爱国志士鲁迅,用一支笔写尽了人间的悲情苦难,他用他的思想斗争谱写了他灼热的爱国情怀。渐渐地,我爱上了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精神之花。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李清照想要一个安定的环境与爱人长相厮守;李白想要把他满腔的热情和才华尽情展现,谱写出盛唐的最强音;而鲁迅想要在这场思想斗争中争取胜利,想用他那支笔拯救这世态炎凉的中华大地。我也有一个小小的梦想,有着对崇高的向往,想要去收获一份灿若朝阳的理想。这个蓝色的笔记本承载着我年轻的梦想,记录着我的青春岁月。我喜欢写作,有一个文学梦,所以它是我最佳的练兵场。我把自己17岁的憧憬,18岁的梦幻,19岁希望全部倾吐在笔记本里,我用自己稚嫩而执着的笔书写着我的故事。

虽然我没有斑斓的翅膀(过硬的文字功底),我依然有破茧而出那一瞬的动人(青春岁月的美好),我依然会用并不曼妙的舞姿(不算华美的文章)歌颂这个美丽的世界。

篇8

意志在执着和向往中坚强,思想在挫折和坚定中跃进,人生在失败和反思中成长,精神在读书和品味中发光。把自己置身书的国度,让精神暖暖地发出灿烂的,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欢迎大家查阅。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1当迷惑紧步逼来,当平淡无趣的生活还缠绕着你,你是否还在某个角落挣扎,还是随自己付出去把自我收回囊中?去吧,在书中寻找自己的天地与自由,无论有困难或险阻,都让我们去把自己的意愿实现。读完《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我总是按捺不住那激动的心情,闭了眼仿佛又回到了书中的情景。开头时书中故事发展起源就在这里酝酿,书中的主人公汤姆索亚出生在一个不怎么被人提起的小镇。童年的他定然是没有多少幸福的阳光。但再多的拘束,也纵然是锁不住他向往自由,渴望自我的一颗心。如果厌烦了教会学校的枯燥乏味,背负起家庭的冷落和繁重的心情,那么汤姆索亚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不因为生活的无味和心情压抑而倒下,汤姆毅然决定去当一个海盗,他觉得在这个社会必须要有一点作为才可解放自己。在满怀踌躇之后,他才在众多的选择中看重了海盗这个职业。但自己孑然一身的力量是小的,他明白只有团队的协作才可以助自己实现梦想,因此,他在镇上觅到了真正趣味相投的朋友——哈克贝利?费恩——虽然他是一个不怎么好的孩子,但汤姆总算寻到了朋友。有了朋友,便是齐心就有了共享,在汤姆曾经的生活中,就好像抹去了没有朋友的一面。

之后的故事讲的是汤姆一行人在杰克逊岛上的几天自由生活。这几天他们固然开心,但小镇上的人们都认为他们已经遇难,但几天后他们竟然在镇民们为他们举行的葬礼上出现了……随故事深入,汤姆的逐渐成长已让我忘记了以前他让人辛酸的故事。当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汤姆并没有因为寻到了向往的财富,名誉或满足而感到了充实,因为他不想停下来,他不想因为成功而停下追求自由,渴望自由的步伐。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2妈妈出差回来,递给了我一本大文豪马克“吐温的名着——《汤姆索亚历险记》,仔细阅读后,使我受益非浅。

书中的主人公汤姆,是个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美国少年。他和野孩子夏克,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大笑的趣事。像汤姆被罚粉刷围墙,竟施出诡计,不但使别的孩子心甘情愿替他干,还主动送他礼物。后来和夏克逃去荒岛,人们以为他们淹死了,正在教堂为他们举行丧礼,而他们却躲在教堂的钟楼上偷着乐。这些顽皮的举动,虽然有点不象榜样的样子,但是,他为了正义,毅然挺身出来作证,拯救了无辜的“罪犯”—波特。并在顽皮之余,居然和夏克破获了一桩谋杀案,成为众人敬佩的小英雄。整篇文章讲的就是汤姆的童年,惊险又不平凡。看着这本书,汤姆总能给我一种具有正义,勇敢的精神,大家想想看,如果,你是一个和汤姆一样大的孩子,亲眼目睹了整个凶杀案的经过,你是否会恐惧之余,去指证真正的凶手呢?可见,汤姆的勇气可嘉,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孩子。我们的童年是充满欢声笑语的,而汤姆的童年则是充满冒险经历的,其实,在生活中,不难看到同样有这样的孩子:可以在学校的走廊上,看见几个嘻嘻哈哈的男孩打成一团,经常成为老师和家长们心里的一块石头。但是他们也有着与常人一样的情感,汤姆虽然调皮捣蛋,但面对自己亲人对自己的思念,他也忍不住哽咽了。而且,我从汤姆身上获得的最大的就是:我明白了拥有快乐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笑对生活!这样,生活才有意思!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3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十九世纪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代表作,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是世界着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泥抜的一个小村庄,是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他当过排字工人,南军士兵·密西西比河水手。他是最着名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自从1876年以来,一直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读者,尤其是少年的喜爱。这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名着。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的是在十九世纪密西西比河畔一个小镇人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汤姆索亚历险记里写的人物有调皮捣蛋的汤姆,一直在照顾他的波莉姨妈,贝奇,校长,还有汤姆的同学……

这篇小说作者以满腔热血和真挚的爱,去为读者塑造了小主人公汤姆·索亚和他的一群捣蛋的小伙伴。他们幼稚而又认真的言行,至今还可以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我们了解到穷人与富人,教堂和学校,宗教与犯罪等当时美国生活的各个侧面。

汤姆·索亚和哈利贝里·芬,是小说里面着力刻画的俩个“调皮鬼”。他们正直勇敢,聪明活泼,在危险的情况下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他们讨厌牧师骗人的鬼话,而且也不喜欢学校那刻板的教育,更不喜欢那些循规蹈矩的大人和孩子们唱对台戏。他们会很热情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学,在必要的情况下挺身而出……

这本书是很值得我们读的,我们要学习汤姆在危险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而出。我的读后感就到这里。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4我最近看了一本叫《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书,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主人公汤姆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又充满正义感的男孩。他和他的朋友们讨厌牧师骗人的鬼话,常常和循规蹈矩的人们唱对台戏,为了摆脱枯燥乏味的功课和呆板无聊的生活环境,他们作了很多冒险来改变现在的环境。

从这本小说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乐趣和乏味,贫穷与富贵,宗教与犯罪等当时美国生活的各个侧面。读了这本小说后,我认为做人就是要正直,诚实,遇到困难要冷静分析,还要勇于尝试去解决问题,是不定这样还有成功的希望。在我们遇到一些坎坷泥泞的时候,我们绝不能气馁、退缩,甚至放弃,我们应该去抓住成功和希望的小尾巴!

同样的,我从这本小说中明白了:换个角度看问题,这是处理疑难问题的一个妙计。设想,汤姆如果认死理,在刷墙时那愁眉苦脸的样子被贝恩看到了,让他知道刷墙既苦又累,那贝恩还会愿意拿苹果和汤姆交换来刷墙吗?在生活中难道不也是这样吗?有些时候看起来似乎吃了亏,但是如果你不能自己开解自己,不想方设法地去解决问题,反而一味地怨天尤人,不仅不利于与周围的人相处,而且还很难避免继续吃亏,造成更大的苦楚。但是如果你换个角度看问题,从亏中找到利益,从祸中找到福,也许忽然间你的周围又多了许多朋友呢!

我喜欢这本书,在主人公刺激的冒险中,我明白了:遇到困难时要冷静下来慢慢思考解决的方法;在主人公的聪明机灵下,我知道了:换个角度看问题,常常有不同的答案,这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妙计。很高兴我看了这本书,它真的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和方法。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5翻开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我被汤姆的顽皮、善良吸引。

汤姆是个渴望自由的孩子,他不想成天受着家人的约束;汤姆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在山洞中历险,他并没有过多的考虑自己的安危,而是时刻为蓓姬着想;汤姆是个勇敢的孩子,面对重重困难,始终不放弃,最终从山洞脱险。

从汤姆的身上,我找到了许多自己的影子:我也厌倦考试,我也渴望自由;我也常常幻想,我也想拥有一段奇妙人生。

《汤姆索亚历险记》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更多的则是思考。

汤姆在历险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小小的困难,甚至有些都不足以被称作为“困难”,但是因为我们的胆小、退缩,最终选择了放弃,我们难道不应该向勇往直前的汤姆学习吗?

我想,最能引起所有青少年共鸣的,要数汤姆的那一颗追求自由的童心了。

不要说在汤姆生活的那个时代,就是在今天,成天的测验都是令我们头疼的事情,家长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更是压得我们喘不过起来。然而,与汤姆不同的是,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无比强大的舆论力量更是让我们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汤姆。索亚就像是青少年的一个代表,他虽然顽皮,但也善良,不是吗?所以,请所有读过《汤姆索亚历险记》的家长们,不要再说90后骄傲,90后自我,90后张扬了!我要说,90后是青春、阳光的新一代,我们和汤姆一样,善良、勇敢,有理想、有抱负,虽然有时顽皮,但谁没有年少轻狂呢?汤姆的精神正感染着我们,努力前行!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6当我看到《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第31章的时候,我被汤姆那勇敢的精神,以及他在死亡与恐怖的威胁中表现出的那汇总毫无杂质的人性特征所感动了。

这篇文章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本章记叙了汤姆和贝姬在山洞了曲折、奇妙、紧张历险的过程。从一开始汤姆每次都说!哎,你放心:“这一条还不是,不过我们马上就会找到它的。”这一句表现出汤姆开始的时候自信心满满不信自己会迷路,。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汤姆越来越觉得没希望了。

当我读到了贝姬双腿一软瘫在地上,嚎啕大哭的时候。我觉得汤姆此时可能也没信心在劝她了,因为他已经劝她很多次了,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汤姆竟又一次对贝姬说:“鼓起勇气”。因为他知道,如果坐在这里就只有死路一条,而反之、如果继续探索,可能有新的出路。

他们两个在山洞里没吃没喝待了一个多星期,尤其是汤姆在撞上印第安人乔之后还敢再次去冒险。可见汤姆的毅力和勇气是多么让人敬佩。

由此我想到一则新闻,是一对男女在晚上开车到山区游玩,在拐弯处的时候由于车速太快,不幸冲入悬崖之中,两人不同程度的受伤了。由于晚上,山路无人,此时那个女的就陷入恐惧之中,男的劝她保持体力,等到救援,她就是不听就大喊大叫。结果等到别人发现,去救他们的时候,那女的已经死掉了。

篇9

姚利娜

我总爱以舒适的姿势,坐在窗边看书,窗里窗外两个世界,就好像书里书外一样。一片柔和的阳光,一盏温热的清茗,一瓣撩人的心香,加上一份淡淡的诗的情绪,氤氲着书海的烟雨蒙蒙。任阳光轻盈地抚过书页,心灵在温暖的空气中感悟和凝结。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喜欢与文字相依的感觉,那是源于对世界和生命的勇敢诘问和思索。那些或悲或喜的文字,那些变幻莫测的人物,那些一波三折的故事,那些琢磨不定的情愫,留给了我们偌大的天地驰骋。呼吸在文学的诗情里,我们就好像是一片麦株,载着希望和快乐昂扬地生长,携着梦想在四季的麦田里缓慢而健康地拔节。

有人说,一本书是一片叶,一叶知秋;有人说,一本书是一场戏,一戏人生;有人说,一本书是一杯水,一杯沧海。古人云:知书而达理。书不是一部交响曲,而只是一个音符,从这里你看到了沧海桑田,风云变幻,你看到了落音缤纷,艳阳遍地。读书的人读的不是书,是人生,豆蔻年华,读到的是多姿多彩;耄耋之年,读出的是豁然自足。看了无数本书,就有了无数种人生,就如同喝下了那杯水,才明白何为沧海。

我们只是沧海桑田中的一粟,本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然而书作舟,文作楫,我们却可以旅行的很远很远,穿往古今,横越中外。读到庄子的空灵与澄静,“心如澄澈秋水,行若不系之舟”。读到李白的自信和豪迈,“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读到司马迁的坚毅和刚直,“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忧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读到马克吐温的幽默和智慧,领略字里行间的为人处事的道理。读到阿甘的坚持与努力,知道即使是风中的羽毛,其方向也最终由我们掌握。读到安妮宝贝的悲伤和冷傲,在无尽的旅途中感受蔷薇岛屿和八月未央。读到田维的坚强和淡然,“在死亡的的悲泣里,我终于看到生命的欢颜”。字里行间穿插着不泯的智慧和曲折的故事,悲与喜,欢乐与哀愁,都在一幕幕的上演,我们在以戏中人感受,又在以局外人旁观。

在欲老未老的岁月里,我们应该虔诚的感谢书籍给予我们的哲思和阅历。一书在手,读的是一个故事,一种生活,更是一份心态,一些感悟。人生的美,也就美在那些过程,那些捉摸不定的情节中,正因为没有定数才有所期待,才有所追求。我们的生活也许不是电视剧般轰轰烈烈,甚是有点不抗凡俗的平淡,但在一幕属于你的故事或戏剧中,你再卑微也是主角。宝剑归烈土,红粉赠佳人,已经与我们渐行渐远,但我们可以承载着自己的故事认真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这个尴尬的青春年纪,书籍成了我最大的寄托。春华秋实,夏雨冬雪,我静静地在青春的天窗沉淀思想。看看冰蓝的天空,辽远,深邃,清远,我仿佛看到了一幅文学大家勾勒的巨画。在那里,朱自清先生清华园的荷塘旁孤清地欣赏月亮。在那里,余秋雨穿越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探寻文化苦旅的真谛。在那里,三毛哼着“不要问我从哪里来”的乐曲,穿过西班牙和德意志,迎接撒哈拉的热风去聆听骆驼那悲惨的哭泣。在那里,梭罗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体验生活的原滋原味。在那里,张爱玲点燃一烛沉香,在香烟缠绕中呈现旗袍摆动、人力车穿行的旧上海。一个场景交接着一个场景,重重叠叠,映照着生命的印记。

凯勒:“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是的,生活圈有限,而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却是无限的。乘着这叶扁舟,有书籍的护航,风雨无阻,只为远天横亘的彩虹。

我喜欢简约的文字,就像在澄练的水上看见自己的倒影,或丑陋,或倩美。如田维耕耘着她的半亩花田一样,淡淡的却透着人生和青春的感悟和体验。“我是一个忠诚的花仆,键盘是我的花锄,我守望自己生命的花开花落。”我没有想过自己要多么的伟大,我只想好好地生活,静静地体验。

在晴空万里的天气里,遗失一段记忆,有一次无声的分离,像银杏落下的叶子,总在寻找最灿烂的孤独。孤独中我选择了文字和书籍,让我能在昏黄的暖光中寻觅到些许安慰,感受到浓重的翰书沉香。

书籍换化成一串串符号与我们息息相关,成为青春转角华丽幕场上的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生活还在继续,我的文字之旅也在继续。

篇10

一、沟通式谈话――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的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等,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了一项试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人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高中生正处于十六七岁的花季年龄,他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作为班主任要耐心倾听并适时引导,让学生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和同学的不满。他们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从而收获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更加自信!

二、表扬式谈话――增减效应

人际交往中的“增减效应”是指:任何人都希望对方对自己的喜欢能“不断增加”而不是“不断减少”。比如,许多销售员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然后再一点点地拿出。

不少班主任在和学生谈心是常常采用“先褒后贬”的方法,这并不是一种理想的谈话方式。在和学生谈心的时候,我们不妨运用一下“增减效应”,比如,先说学生一些无伤尊严的小毛病,然后再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这样的谈话结束时,学生就会有一种如沐春风的喜悦,这种喜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给他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批评式谈话――

南风效应和超限效应

“南风效应”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吹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全身,于是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故事中,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它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这种因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是“南风效应”。

高中生处在青春叛逆期,容易犯错或做错事。如果只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手段,以势压人,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滋生厌学情绪,使班主任工作难以开展。相反,如果班主任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顺应他们的内在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和风细雨式地和他们分析产生错误的思想根源,找出解决的方法,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生心中的上进之火就会熊熊地燃烧起来。

有一次,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班主任谈话中时常发生。如,当学生犯错时,有的班主任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学生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甚至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对学生犯的过错,最好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不能只做简单的重复。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自己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降低。

四、激励式谈话――罗森塔尔效应和登门槛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老鼠穿越迷宫的测试中得到启发,他在一所普通中学的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显示了“暗示”的神奇力量。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暗示,或积极、或消极。在学校,班主任是学生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最多的人。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的情绪,甚至会形成灰色心理。相反,如果班主任总是对学生寄予厚望、积极肯定,用激励的语言和赞许的笑容滋润学生的心田,那么他们将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班主任要在谈话中多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多贴些正向的标签,这一点很重要。

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助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高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登门槛效应”。

在和学生谈话的过程中,我们总会适时地提出一些要求,在这里我们不妨也运用一下“登门槛效应”。例如,先对学生提出较低的要求,待他们按照要求做了,予以肯定、表扬乃至奖励,然后逐渐提高要求,从而使学生乐于无休止地积极努力、奋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