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4-03 13:48: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季羡林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林业建设;成效;问题;对策;辽宁彰武
中图分类号 F326.2;S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200-01
彰武县过去土地肥沃,宜于耕植,草木茂盛,便于畜牧业生产,而现在风沙、干旱、水土流失三大自然灾害十分严重。这是因为长期以来,由于人口增多,人们的生产活动加剧了滥垦、滥牧、过度樵采,破坏了森林植被和生态平衡。因此,地表,土壤水分减少,蒸发强烈,引起风蚀(水蚀)、沙化和盐渍化,土壤肥力丧失。破坏了生物群体与环境间物质代谢收支平衡的规律,造成了生态的恶性循环。
自然灾害是影响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外界因素,是自然灾害的总根源,导致生态失调。因此,要改善彰武县农牧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就应该从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这一根本途径抓起。生态性的灾害,必须用恢复生态的办法来解决。而恢复生态环境,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林业生产。森林对环境能持续地发挥较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发展变化将直接影响到自然条件、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因此,要改善和维持生态平衡,必须发展林业,林业发展了,生态环境改善了,势必促进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1 彰武县林业建设成效
为改变恶劣的自然条件,彰武县开展了植树造林活动,首先完成了农田防护建设,共营造农田防护林7 000 hm2。与此同时开展群众性治沙活动,先后治理了大德、四合城、冯家等境内的6座大的流动沙丘,营造固沙林4 400 hm2。然后建立了章古台、胜利2个机械化造林场和柳河、四合城2个人工造林场。林场在绿化彰武进程中起到了骨干、带头和示范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彰武又进行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经过系列的造林工程后,彰武县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2.9%提高至32.7%,实现了控制风沙危害、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国土、促进农牧业生产发展等多种效益。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分布不均,未能形成网带片、乔灌草、多林种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彰武县现有林12.67万hm2,大部分分布在北部沙荒区和东西部丘陵区,而中南平洼区林地少。由于分布不均,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防护林体系,对农牧业的保护作用不十分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尚未充分显示出来。二是林种结构不合理,树种单一,纯林多混交林少。彰武县林业实际都是以用材林为主,约占8万hm2,而薪炭林占整个面积只有0.04%,牧场防护林、绿肥林更为罕见。因此,草场退化、沙化,在土层薄、地力差的地方,许多杨树形成“小老树”,影响了林木面积的正常增加。三是经营粗放,护林环节薄弱。由于扶育间伐上的“拔大毛”,过渡修枝、平茬,严重地破坏了林相,影响林木生长。护林薄弱,人畜毁林现象普遍存在,保存率低。四是林带未形成体系,薪炭林、牧场防护林、条材林建设刚刚起步。一方面群众怕占地,即使设计营造,也会被人为逐步毁掉。另一方面,工程标准低,质量差,缺苗断条,无法形成体系。而且与农业关系最密切农田林也未成形;县、乡、村级公路没有绿化或绿化水平低;而多林地区则呈现为乔木多、灌木少、纯林多、混交林少,阔叶树多、针叶树少的现象。
3 彰武县林业建设对策
3.1 抓好体系建设
首先要抓好带网片、乔灌草、多林种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建设[1-2]。应从现在开始,有计划地1年完成3~5个乡(镇)体系建设,要达到所有宜林荒山荒地、河川道路四旁都要全部绿化起来,形成完整的防护林体系。
3.2 尽快完善农田林带
农业能否高产稳产,是气候、土壤、农业科学技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建立农田防护林却是克服作物生长气候逆境的有效措施,从而提高农业产量,使农业稳产高产,尽快把农田林带建设起来是十分必要的。建设农田防护林带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一次建成。应先做好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规划设计、苗木的培育、整地、落实责任等,1年全部铺开,建设完成。
3.3 发展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
发展速生林,可以迅速扩大木森林资源,解决木材的短缺问题,为农业发展积累资金。营造速生丰产林应以基地建设为主,年进度应造林1 000 hm2。
3.4 营造薪炭林
农村能源所缺部分,一是对林木强度修枝或过度平茬;二是树叶和草皮植被。由于秸秆不能有效还田,恶化了生产条件,使农业生产只能无休止地剥夺已经十分贫瘠的土地,因此营造薪炭林不仅可以解决能源问题,而且能增强农业发展。
3.5 发展牧场防护林
彰武县畜牧业现仍以放牧为主,主要问题是草场正在退化或沙化,生产力低,解决的唯一办法是营造牧场防护林[3]。应采取带状与块状相结合的方式,在树种选择上既有乔木,又要有灌木。牧场防护林营造后,保护了牧场,提高了草场的生产力,使畜牧业得以发展,同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6 加速低产林改造步伐
对条件好的地块,要更新营造速生丰产林;条件差或风沙严重的地段,可采取带状改造,营造乔灌混交或针阔混交林。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每年可改造1 333.33~2 000.00 hm2。
总之,彰武县林业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今后发展林业应把提高工程标准放在首位,真正做到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同时重视育苗工作,加强专业户育苗和中幼林扶育,科学营林,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4]。
4 参考文献
[1] 王志刚,徐中霞,王鑫,等.关于驻马店市生态林业建设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17):217-218.
[2] 陈福庆.岱山县长涂镇公益林体系建设管理模式探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125-126.
篇2
读完《怀念母亲》这篇文章后,我的内心有了无限的感慨……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季羡林爷爷6岁离开生母,在就读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弃养。在这期间季羡林爷爷只回过两次故乡,都是奔丧,只待了几天。因此,季羡林爷爷抱终天之恨,悔恨自己没能尽孝。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即使满嘴都是“孝、孝、孝”字,却只是嘴上说说而已。真正做到孝其实并不难,哪怕只是在母亲感冒时为她送上一杯糖浆水,在她下班时为她送上一杯浓浓的热茶,在她忧虑时去安慰安慰她……这些都是孝顺的表现。可是,即使只是这些,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季羡林爷爷还在文章中提到过,他在离开自己的故乡——中国,留学在哥廷根时,想念中国的念头就不断地涌上心头。有时想念中国的念头强烈起来后,留在国外的念头竟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有的人就跟季羡林爷爷恰恰相反:他出国旅游时,在国外吃好喝好,竟把祖国忘得一干二净。当他回国时,还是恋恋不舍;还有甚者(即有条件的人),还在国外定居了!这时,我真想问他们一句话:“你们平时满口的爱国都哪儿去了?”
篇3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长年任教北京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翻译家、作家,被尊称为“当代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他懂12门以上的语言,其中掌握吐火罗文的据说今世已不足30人。
季羡林自称农民的儿子,是个“土包子”,几十年,他的着装几乎没变过,只穿卡其布做的中山装。后来,市面上找不到这种布,家人不得不到偏僻的农村去寻觅。在北大校园里,季羡林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着一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经常被人当成学校里的老工友。
不止一次,季先生被来报到的新生叫住,替他们看行李。季先生每次都原地不动替他们看守,有时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直到两三天后在北大的迎新会上,这些学生看见季羡林副校长坐在主席台上,才惊讶地羞红了脸。
季先生在301医院一住就住了4年,这是入院时谁也没想到的。但季先生不仅处之泰然,而且很快在医院建立起了新的大家庭。这个家庭的成员,包括医生、护士、护工、清洁工,以及其他病友及其家属,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季先生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爷爷”或“老爷子”。护士们买来毛绒猫咪送给他,小保安拿来了老家的柿子。
有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老爷子马上把秘书李玉洁找来,吩咐去买,说:“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也值得。”这一来轰动了整个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都给。去买。”季先生发话说,“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益是无价之宝。”最后,李玉洁一趟一趟共买了600本,季先生也一笔一画地签了600个名字。
李玉洁早就深知季先生的宽人严己。外省有一位学者曾在某报发表文章,指责季羡林先生“自封大师”。季先生听说后,平静地说:“人家说得对,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大师。只不过我运气好,好事都往我这儿流。我就两条,爱国和勤奋。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我是样样通,样样松。”李玉洁不服气,对那个学者有些愤愤不平,季先生反而提醒她要端正态度,“人家说得对是鼓励,说得不对是鞭策,都要感谢,都值得思考。即使胡说八道,对人也有好处。就怕一边倒的意见,人就晕了。”
篇4
学者季羡林先生和胡乔木是老同学,胡乔木对季羡林的友情,始终有增无减。胡乔木多次走访季羡林,奇怪的是,季羡林先生一次也没有回访过。即便如此,胡乔木有了新鲜的吃食,都不忘记给季羡林捎一点,共同分享。
某年,胡乔木约季羡林去敦煌参观,他也婉言谢绝了。胡乔木逝世后,季羡林撰文《怀念乔木》,追述他们相识、相知的往事,文章平淡从容,温馨感人。季羡林说,两人相处六十年,胡乔木生前,他刻意回避;胡乔木去世后,他不胜怀念。他回避的是逢迎,怀念的是真情。
(文/王晓河)
敬 畏
楼下有一家川菜馆,凉面做得极为爽口,路过时常常忍不住打包一份带回家。
外送间是玻璃隔开,窗明几净,做凉面的年轻男孩,装束十分整洁,双手修长白净,还有一张沉寂的脸,话语不多。现切丝,黄瓜碧绿,红椒热烈,垫在打包盒的底部。然后一层一层地铺好金黄色的冷面,最上层严格按照比例配好酱料淋下去,再撒上几粒葱花和芝麻。最后轻轻扣好盖子,用纸巾将打包盒外部轻抹一圈再默默地递给客人。
我常常在下午两点去买餐。看着那个年轻男孩如同朝奉一般对待着食物,沉默的空气里是一种不忍打扰的敬畏与珍贵。
(文/艾明雅)
情 趣
我总在想,若没有芸娘,清朝人沈复绝不会留下脍炙人口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篇里,记载了他们夫妻俩许多有意思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芸娘为茶酿香的那个情节:夏天的荷花,刚开的时候,一般是晚上含苞,早上再绽开。聪明而灵透的芸娘,利用荷花的这一自然本性,用纱囊裹一小撮茶叶在里边,然后,趁荷花将要含苞的时候,放置在花心里。第二天早上,当荷花重新绽开的时候,便取茶叶出来,这时候,用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难怪林语堂的女儿说,他父亲喜欢芸娘能与沈复促膝畅谈书画,喜欢芸娘的憨性,喜欢芸娘的爱美。其实,像芸娘这样有情趣的人,又有谁不发自内心地喜欢呢?
(文/马德)
寂 寞
知乎的一段话:一个人有文化,最大的好处是他日后能够耐得住寂寞与孤独,学会和自己相处,从而能享受一个人的状态,充实并怡然自得,不至于六神无主方寸大y而恣意麻醉自己。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安迪因用扩音器向狱友播放《费加罗的婚礼》被关禁闭,在暗无天日中度过了两个星期。别人问他:“你是怎么忍受得了的?”
安迪答道:“因为有莫扎特陪着我。”
(文/苏清涛)
喜 欢
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厨房》里有这样一个桥段,一个女生吃到一盒美味的便当,实在太好吃了,于是她捧着这盒便当连夜打车去了另外一个城市,给男友送去尝尝。男孩当时已经睡着,开门看到她吓了一跳。她说,只是想让你尝一尝,然后又趁着黑夜回去了。
我的大多数朋友对此表示无语,多好吃的东西,要大半夜打车送过去?我却为这个故事深深感动。喜欢一个人,喜欢到吃到好吃的要让他一起吃,哪怕夜深,哪怕遥远,那份“让他一起分享”的心情,是不会觉得亏的。
(文/坏蓝眼睛)
香 气
晚饭后,我去公园散步。公园门口有一棵槐树,风吹来,偶尔有槐花飘落。旁边走来两位年轻女孩,其中的长裙女孩,看到树下临时停靠的汽车后备箱金属盖上落有几朵槐花,便停下脚步,探身把那一朵朵槐花轻轻聚拢起来,小心地用自己长裙的一角兜住,移步到槐树根下,洒在了树坑的泥土里。
然后,长裙女孩对她的同伴说:“汽车真不应该停在树下啊,挡住了花落。”
篇5
关键词:汪曾祺 季羡林 散文 比较
《站在之先生墓前》与《金岳霖先生》都属于怀旧散文,通过比较阅读,可发现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和季羡林先生的散文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两篇文章选取的都是很能反映人物个性的细节,因小见大,由平常之事显其不平常,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留有空白和余地,反而引人回味不尽。《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作者有着一种难得的放松的心态,既不忘所记述的是自己尊敬的师长,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和境界,又不忘他们是有血有肉的平常人,而且是很有个性特征的人,在忠实记录人物的言行之中就写出了有个性的形象,不必有什么避忌,不必去刻意拔高、雕琢,文章于是写得很随便、很轻松、很平淡、很真实。而《站在之先生墓前》这篇文章,作者主要追忆了同自己的交往,从一些细节小事着笔,将的待人处事、幽默风趣、治学态度、政治信仰、书生气等,一一道来,见微知著,一代学术大师的形象如在目前,使人怀念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以下从写人手法、语言特色、情感表达、文章结构等方面论述两篇散文的同与不同。
一.写人手法
这两篇都是怀人散文。在写人物的手法上存在着异同。其相同之处有:他们都运用了平实的写人记事手法,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回忆与师友的一些交往,记叙人物的一些平常的待人之举,列举人物日常所做的一些小事。其不同点: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以刻画人物细节为主,平淡、自然,但又很好的表现出了人物的本来面目。文章通过对金岳霖先生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写出了金先生的直率、真诚、朴实、天真、有趣、爱学生、有学问、爱生活的性格特点;汪曾祺善于捕捉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生活细节,寥寥数笔,在简短的篇幅中,就写活了这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而季羡林的《站在之先生墓前》则运用追忆式的手法,追忆了先生和自己的交往,从一些细节小事着笔,将先生的待人处事、幽默风趣、治学态度、政治信仰、书生气、奖掖后进等一一道来,见微知著,先生一代学术大师的形象如在目前,使人怀念,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由平常之事显其不平常: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留有空白和余地,反引人回味不尽。如:“文中金先生已经八十岁了,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作者用了留白,让读者更深入地去了解。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散文写人的方法主要是勾勒,捕捉人物最有特征的地方,寥寥数笔,使人物传神。金先生本身就具有夸张性,本文采用亲切热情的漫画笔法,并未进行有意的夸张,照直写出就达到了生动活泼的效果, 汪曾祺的散文写人重视“神似”,着力渲染人物的神采风骨和主要特征。
而《站在之先生墓前》作者用了平实的记事手法,同样也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这篇文章里的人物大多是学界的名人,然而作者没有对他们的成就做过多的赞美,而是采用平铺直述的手法,回忆与师友的一些交往,列举人物日常所做的一些小事,尽力表现他们做人的个性特点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却更令人感到可信、可敬、可亲。
二.语言特色
两文的语言各显特色,《金岳霖先生》一文的语言平实而有韵味,自然而少造作,把人物塑造得有个性。初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语言平淡,无大悲大喜之流露,而再读之后,即可感觉到蕴藏在其中的对于所追忆者的仰慕与赞叹。在运用语言方面,他们的语言清新流动,朴素易懂。汪曾祺《金岳霖先生》中语言如行云流水般流转,语言气韵生动,口语色彩浓厚,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使文章增添了典雅之美;而且还适当地运用了方言,像口语一样朴素而有表现力,却俗而能雅、臻而化境。如:“文中的金先生的回答:‘我觉得它好玩。’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领,捉出一个跳骚,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所用的语言平淡,就像平时和朋友聊天一样的口语化,话语平常又饶有趣味。
季羡林《站在之先生墓前》语言朴实精炼、庄重典雅,同时讲究韵律与节奏感,明白晓畅,不故作高深,在叙事抒情的过程,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平白浅近没有华丽的词藻,隽永耐读而朴实的文字中泛着幽默与智慧,含有深刻的生活见解和人生哲理。
三.情感表达
两者的情感表达不尽相同。从《金岳霖先生》这篇文章的第一段第一句“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再到第二段的“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由“趣”、“怪”字引出下面作者想要表达对金岳霖先生的感情,作者的感情从心灵涌出,他以一种轻松活泼、幽默滑稽、真实的笔法写出金先生这一人物形象。作者由于对金先生十分熟悉,也很有感情,对人物有精细的观察,善于捕捉细节、再现人物风神。
对于季羡林先生而言,先生既是“有知遇之恩的恩师”也是自己的良友,追忆往昔,两个人天各一方,现实和回忆交织在一起。季羡林先生与先生曾在北大共事几年,因此交往比较深,作者对比较了解,对的为人和学风也很佩服。作者站在一代学术大师先生墓前,深情地追忆了在其人生旅途中六位学者恩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作者对六位恩师无比敬重,站在墓前,对其他的六位,只是略写一点,但是写则比较详细。在现实与回忆的交织中,作者主要追忆了同自己的交往,感情真挚沉郁,其文满溢着追思怀念之情,他站在墓前由景生情,睹物思人而作,尤为真切动人。季羡林先生站在墓前,回忆起逝去的光阴,多少年过去了,时间仿佛未停止,点点滴滴注入心头,可往事不如烟,往事历历在目。这样的记忆让人心痛,作者用记叙人物手法来表达自己对先生的怀旧感情,怀旧能净化人的灵魂对逝者怀旧,更能激发思念感情。作者在墓前的感情真挚沉郁,文章句句都能感受到作者的怀念感情。
四.结构方式
《金岳霖先生》的结构和布局别致新颖,文章写了对金岳霖先生最深的记忆印象片段,就像摄影师,选出最精彩的镜头,先写金岳霖先生的外貌,后写其行为;同时又先写课堂上的金岳霖,后写生活中的金岳霖。作者把最深的印象写在前面,把一般印象写在后面,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前面,把次要的材料放在后面。文章还隐约按时间安排材料,由远及近地描写人物,先写西南联大时的金岳霖,后写解放后的金岳霖,体现出一种历史的纵深与跨度。全文围绕着金岳霖先生在生活中细小的事情,由他的外貌到行为无不展现着金岳霖先生在生活中的真实面貌,这篇文章读起来有感情而自然,能引人深思。
而季羡林的《站在之先生墓前》以现实和回忆交织在一起,站在一代学术大家之先生的墓前,虽为后学却也已经学贯中西的作者深情地追忆了在其人生旅途中六位学者、恩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清华大学读书时的陈寅恪,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时的瓦尔德施密特、西克,执教于北京大学时的之、傅斯年、汤用彤先生,作者对六位恩师无比敬重、感激的拳拳之心鲜活地跃然于笔端,呈现于字里行间。站在之先生的墓前,引出对六位恩师的怀念,这是全文的结构线索。季先生在对前辈的怀念中,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墨,其中用墨最多的正是,主要追忆了同自己的交往,其次是西克,陈寅恪。因而结构布局紧凑浑成,又满溢着诗情,既讲究结构安排,又注意意象的选择与意境的构造,既有平铺直叙的笔调,又细语如歌。
这两篇文章里的人物都是学界的名人,作者往往都是记述几件有意味的事件,见微知著,表现出这些人物的之所以不凡,是因为他们总有着异乎寻常的人格和品行,从他们的可敬甚至可笑处展示出名人的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
篇6
关键词:文化;大师;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F5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9.019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9-043-07
收稿日期:2012-08-01
大师身后,一个社会的焦虑与反思
2009年7月11日,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先生同日辞世,学术界、文化界乃至整个华人社会皆为之震动,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纷纷表达了深切的哀悼。一切形式上的告别终将落幕,哀痛之余,人们开始深思两位老人留给后人的一些 “问号”——人文研究成果和精神财富如何及时梳理?人文学科与人文精神传承面临哪些困惑和挑战?
两位老人均以高寿辞世,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后人应该哀而不伤,然而,当一种精神也可能随之消逝的时候,却难免令人感到凄怆与忧虑。培育和葆养一个能够孕育大师的学术土壤,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否则,逝去的将不仅仅是大师。
两位老人都已年过九旬,在近百年的生命历程里,留下了难以数计的文化财富。他们的人生轨迹,跨越了两个世纪,恰与中华民族百年来跌宕起伏的命运相连,无论是学术水平、治学态度,抑或人格品质,都在昭示着一种纯粹的、日渐稀少的文人精神。当下许多失落的,在他们的身上依然保有,因此,他们的骤然离去,仿若熄灭的灯塔,曾经遥望的方向,渐渐失去了指引,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悲痛,还有巨大的失落感。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追忆他们,挖掘与重温他们的每一个生命点滴,反思着当下学术环境中的浮躁因子,并期望能够唤醒一些不应随着他们的逝去而一并消亡的精神与态度。
“季羡林带着老知识分子的背影远去”“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媒体上这样的表述传达出某种怅然和悲凉。许多人将季羡林和任继愈两位先生,看作中国文脉为数不多的传承与接续者。
在上个世纪的文化和学术谱系中,当季先生这位出生于清末的农家子弟1930年入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时,传授学业的是吴宓、叶公超等大家。虽然国学院四导师中的王国维其时已然自沉,梁启超也已辞世,但人文传统依旧丰沛。正是在陈寅恪的课堂上,这位年轻人喜欢上了梵文,为自己一生的学术道路找寻到了最初的方向。几年以后,同样来自山东的小康人家子弟任继愈,乱世之中在西南联大用心攻读中国佛教史和哲学史,为他传道授业的是汤用彤和贺麟。
如今,当两位老人的履历再次被翻检时,人们从中依稀瞥见那个大师辈出的黄金年代。
那个年代,在几经政治和社会动荡之后,渐渐离我们远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在燕园里还能看到那些留存下来的、可被尊称为“先生”的大家。一位当年的学生回忆老先生们校园漫步的景象:“王力先生戴着厚厚的像啤酒瓶底的眼镜,睿智的脑门油亮亮的,走在路上总是笑眯眯的;宗白华先生是一个长得小小的老头儿,身材不高,走路很慢,似乎一阵风都能把他吹倒;季先生的样子,则是骑着一辆自行车,车骑得飞快,个子高,人瘦,风风火火的。
这些追述让人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推开朗润园一间公寓的木门进去,季羡林正埋坐在一人多高的资料堆中做学问。据说,他在80多岁时开始撰写《糖史》,“不管严寒酷暑每天都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经常是看了半天,一个有用的资料都没有,只能怅然若失地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家”。人们也知道了,任继愈以耄耋之年,在视力也只有约0.1的情况下,每天凌晨4点起床,从事《中华大藏经》和《中华大典》的编纂工作。在最后的日子里,躺在病床上,神志不太清楚了,“还是不断在谈工作,说《大藏经》的事情”。
中国固有“死者为大”的传统,在盖棺定论之时饱受溢美也不是稀奇的事,即使把“大家”和“大师”诸多称谓都加在两位老人头上,人们也不会提出异议。其实,正如季羡林的弟子所讲,人们大多对季羡林冷僻的学术领域根本没有真正的体认,但这并不妨碍媒体在老人身后掀起一场“解读大师”的热潮。他的成长经历、治学之道、学术成果、生平爱好,甚至他的异国恋情,都以通俗的方式一一罗列。与文化界沾边或不沾边的人士,也都在这个悲伤时刻来述说自己对于大师的理解。尽管季羡林生前不止一次说过:“不能望大师们的项背,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但在他身后,许多人还是毫不犹豫照旧冠之以“国学大师”的名号。
篇7
翻开字典,可以看到字典上是这样解释“诚信”的:诚,即真心,诚实,实在;信,即诚实,不欺骗,信任。伟大的古人孔子这样说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鲁迅先生这样说诚信:“诚信为人之本。”可见,从古到今,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人立身做人的道理、准则。
每年寒假,学校都要组织一次读书活动,今年的推荐书目是《播撒诚信的种子》,全书有十个章节,分别有故事小屋、美文品读、教你一招、活动天地四个栏目,阅读这些内容,真的就像在自己心里播种一颗颗诚信的种子。
通过仔细阅读,我发现每一个故事都衬托出了诚信的重要性。在众多的故事中,《大学者的真挚情》这篇文章尤其令我感动。
文章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刚考入北京大学的新生去学校报到,可是校园太大了,这个新生一头雾水。这时,一位白发老人迎面走来,新生忙问他自己究竟该去哪报到。可是北大实在太大了,老人也不清楚。但老人主动答应为他照看行李。新生谢过老人,轻松地去报到了。九月的天气,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这位高龄的老人身上,而这个时候,新生终于他办完了所有报到手续,并找到了自己的新宿舍。正当他与同学交谈时,突然想起了交给老者看管的行李。他忙向楼下跑去。这时,他看到了等待了一个上午的老者,依旧在校门口。看到年轻人,老者一句责备的话也没有说。新生除了说“谢谢”,什么话也说不出了。事后,他终于知道那位老者竟是著名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
我们可以想象,在北京大学的大门口,一个古稀老人,右手拎着沉重的行李,左手不停地看表,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而无情的烈日照在他身上,就是一般人也不一定坚持得住,更不要说一位老人了。在他等待的过程中,当然有这样的可能:也许他会因体力不支而头晕目眩,也许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完成,也许他……但是,季羡林老人并没有退缩,始终坚持着为年轻人照看行李的诺言,以顽强的毅力等到大学生来的那一刻。
季羡林老人助人为乐、信守诺言、宽容待人,真不愧为一代宗师,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品德高尚。就是因为他品德高尚,所以在文学界,他是很受人们尊敬的,而他今天的成就,也是和他信守诺言的品质密切相关的。
诚信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不仅包括了信守诺言,还包括了真诚地对待他人。这样才能与别人产生真挚的友情。我的姨妈就是这样一个人。
篇8
一、畜语体验学习的亲历性,是指学生主体必须真实参与盲语体验的过程
主体必须积极参与,体验需要动作活动,包括外在活动和内心动作,外在活动是真实的经历,而内心动作是想象中的亲历,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完全沉静在作者描写的情境之中,自我陶醉,自己的情感态和思想完全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融为一体。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话是新婚之夜刘备说给孙尚香听的,他说“夫人对于我来说就像白色的露珠。’,在这句话中,如果读者没有真实的经历仔细观察清晨白色的露珠的过程,就会很难沉浸于作者所描写的情境之中,自我陶醉,很难将自己的情感心态和思想与作者笔下刘备的情感融于一体。白色的露珠,而不是透明的露珠,对于白色的露珠。唯有仔细观察之后才会明白它是多么的让人爱惜,多么让人不忍触碰,那么刘备的下一句话,观察过白色的露珠的读者不看也会知道了,“在你同意之前,我刘备不舍强迫你做任何你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如果没有观察过白色的露珠,就很难对于作品有很好的理解,或许还会觉得刘备太酸,而事实上作者笔下的刘备对孙尚香的爱护通过一个比喻已然被写绝了。只有对生活有仔细观察深刻体验的读者,才能体会到作者的高妙之处。
二、言语体验学习的个人性
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既是从作品中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作品中描写的人情世态的活动,同时也是读者在自己的生活体验文化修养的基础上,运用想象联想而使作品内涵在头脑中具体化的活动。西方谚语中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中国古语也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语体验具有极强的个体色彩,每个人的体验都是独特的。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独特的生命经历将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置于文本中的,对言语作品进行具体化,把言语作品中的空白补充起来,生成新的独特的体验。这些体验都是真实的体验,并无对错之分。其实学生阅读后获得的体验已经烙上自己原有体验的印子,这样的阅读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完全可以与作者的体验息息相通。同样是读《我与地坛》,学生会对史铁生与母亲之间的感情有着不同的感动,有的会感到自己对母亲的愧疚之情,有的则会更加敬爱自己的母亲,有的会更加懂得珍惜自己的未来,为了母亲。有的则会羡慕史铁生有一位如此爱他的母亲。学生不同的生活经历会让他们对于文本有着不同的言语体验。同样是读老舍的《我的母亲》,有的学生会潸然落泪,因为他们又有着像老舍一样的勤劳坚强隐忍爱家的母亲,会与老舍找到共鸣,而有的学生却会很羡慕老舍,甚至会产生自卑的情感,因为自己有着一位不责任的母亲。可见,个人性在文学欣赏即语文学习中的特点是多么突出。
篇9
答:你概括的现象,是准确的。在一般民众的眼里,学术界的大家,永远也不要指望超过艺术界的明星。这很正常,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问:这我就不懂了。谁不知道,学者、专家最有学问?媒体和家长不是应该想方设法引导他们的孩子,去钻研学问,研究科学技术,追随大师的足迹,成为各方面的专家,为祖国创造新的辉煌吗?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艺术界的明星们当然也不可或缺,球星、歌星、体育明星,都要有,都可以红遍半边天,但他们能跟这些学术大师比吗?
答:事物之间有许多不同的比法。你问影视明星能不能跟学术大师相比,那要看比什么。如果比热闹,比知名度,比收入,学术大师就比不过人家明星。二者的工作方式不同,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的频率不同,大众对二者的熟悉程度和喜爱程度,也大不一样。李幼斌是眼下比较火的影视演员,赵本山是最火的小品演员,出镜率十分高,他们受到全国观众的追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任继愈作为一个学者,整天坐在桌前做学问,写文章,除了学术圈里的人,一般人就不可能认识他们了。在普通大众中拼知名度,学者怎么可能干过明星?如果一面是赵本山的小品和宋祖英的歌,一面是季羡林的吐火罗文和任继愈的哲学史讲座,两边打起擂台,谁胜谁负?恐怕没等PK,早已揭晓。前者票价一两千,也抢不到,后者倒找几百块,还不一定有人愿意去。
问:我完全同意这种预测。但这不对呀,一个社会不应该冷落含金量更高的学术界,反而追捧没有多少文化的通俗艺术。
答:一般地说,不宜在三百六十行中分个孰高孰低,因为毕竟每个行业的存在都对社会有用。你如果问一个普通工人,爱因斯坦和迈克尔・杰克逊谁重要,他恐怕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是因为,对普通大众而言,消遣的大众文化比学术离他们更近一些,更亲切一些,更有用一些。在国民人文素质较高的发达国家,也许对学术的关注会更多一些,但在宏观的比重上,通俗文化同样永远是胜利者。
你说的“含金量”,我不知道指的是什么。如果指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我还真不能苟同你的意见。因为,你知道,好莱坞的一部电影,轻轻松松地就赚上个几亿美元。帕瓦罗蒂的一场独唱音乐会,收益也相当可观。而许多学术和科研的成果,都不是轻易就能转化成钞票的,更不要说几个亿了。
问:我可以找到一个有力的证据:水稻专家袁隆平,他能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填饱了上亿人的肚皮,这不比好莱坞的电影或者帕瓦罗蒂独唱厉害?
答:这个例子不错,但不够典型。绝大多数学术成果和科研成果,不像袁隆平的贡献那样效果显著。效果显著的,也有一些,但因为一个成果凝聚了数代若干人的心血,花费了数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成果物化为财富的时候,如何统计都变得困难了,归功于谁也说不清楚了。这就是大多数学问家和科学家的宿命。更何况,一项吐火罗文方面的重大发现,又怎么可能直接变成明显的经济效益呢?
问:也许,大众文化水准普遍提高了,情况会有大的变化?
答:会好一些,但不会有根本的转变。人天生就是要追求享受、追求刺激、追求娱乐的。搞学术、搞科研这种苦差事的,永远是少数精英人物干的事情,绝大多数人,做的是一般的工作,关注的是自己感兴趣的球星、影星,和其他各种明星。你无法设想,大部分人下了班以后,都去钻研狭义相对论的适用范围,或者美国次贷与金融危机的关系。对中国人来说,流行歌唱家和小品明星比文坛泰斗有名气,是正常现象。现在如此,再过一百年,同样如此。当然,那时候的人,更聪明了,大众俗文化可能比现在的雅文化还要雅得多,学问家、科学家的课题就更是高深得难以想象了。尽管如此,大部分人还是在自己时代的“通俗地带”呆着。
这里普通人还有一个误区。这就是许多人认为影视明星之所以成名、蹿红,主要是天赋好,机遇巧,对他们“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艰苦努力,不屑一顾或者根本就不相信。人们在潜意识中,总是觉得这些人的成功,更为容易,甚至有点侥幸。学术或者科学,对一般人来说,太过艰苦,令人望而生畏。这就是为什么家长都带孩子们去学唱歌、学表演、学武术、学书法,而不是去读书或者搞科学实验的原因。现在,大家都很浮躁,希望孩子能一夜成名,哪能受得了几十年的艰苦奋斗?艺术明星似乎容易成名,这里,媒体的误导也起了不好的作用。说实在的,哪行哪业做出点贡献都不那么容易。
问:说到季羡林和任继愈,有个奇怪的现象:任继愈一般知道的不多,可季羡林不少人还是知道的,他研究的可是最冷僻的梵文和吐火罗文哪!
答:你发现的这个现象是挺有趣。我以为,季羡林老人广为人知,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一,季老的学问虽不是显学,但他多年来写了不少散文,有些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像《牛棚杂忆》。你知道,散文的读者群是很大的。二,总理多次探望,请教,媒体随之跟进,电视反复播放,影响自然大。三,近些年,围绕季老,总有些新闻出来。季老要给自己摘掉三顶帽子啦,季老的书画文物被人倒腾到潘家园卖掉啦,季老的弟子怎么啦,儿子怎么啦,等等。一个近百岁的大学者,时时惹人关注,也可以理解。其他学者没有这些条件,也就没法跟他比了。
问:瓜田先生,您上面谈了不少,似乎强调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难道媒体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对普通受众有个引导的责任吗?
答:媒体当然负有引导受众的责任!它们为什么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呢?首先是媒体的特性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媒体差不多天生就是媚俗的。最广大受众喜欢的东西,就是媒体全力拼搏的方向。媒体不投受众所好,自己就有饿饭之虞。试想一下,一个电视台,没有像样的电视剧和其他娱乐节目,整天都是学术和科普知识,这个电视台还能办下去么?其实,不管是什么媒体,也不管什么社会制度,引领受众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道德水准,提倡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传播人类文明的成果,都是媒体人必须做的,更不要说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体人了。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对学术界重量级人物的宣传比不上娱乐界的人物,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乃至羞愧的事情。
问:怎么办才能改进这项工作呢?
篇10
以下是清华大学有名的毕业人士:
元任、李济、陈岱孙、闻一多、、梁实秋、李健吾、夏鼐、杨绛、金岳霖、潘光旦、、徐仲舒、高亨、王力、姜亮夫、谢国桢、季羡林、、钱钟书、张荫麟、何炳棣、杨联升、李学勤、许国璋、王铁崖、英若诚、端木蕻良、胡乔木、乔冠华、于光远、竺可桢、高士其、姜立夫、段学复、张子高、杨石先、叶企孙、周培源、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梁思成、杨廷宝、钱伟长、吴仲华、周光召、林宗棠、熊庆来、华罗庚、吴有训、杨振宁、李政道和林家翘等。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