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课后题范文

时间:2023-04-11 04:0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的第一本书课后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我的第一本书课后题

篇1

发展。

一、借助演讲活动,锻炼学生“说”的能力

“说”是人与人交流的最直接工具,也是语文工具性的直接体现。但是,因为“说”并不纳入考试范围,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重视“说”的教育,总认为会影响授课的效率。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可以借助演讲活动来锻炼学生说的能力,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例如,在教学《春》后,为了有效地展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也为了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在结束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授课后,我组织学生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为演讲主题进行演讲,学生可以任选其一,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对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借助问题情境,锻炼学生“读”的能力

“读”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宝库,而且对培养学生终身阅读习惯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学生对文本阅读几遍之后竟然不能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严重阻碍了文本价值的体现。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读”的能力呢?在我看来,我们可以借助问题情境创设的模式来减少学生阅读的盲目性,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我的第一本书》时,为了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来写“我的第一本书”的?(2)这本书为什么让作者牵挂?(3)文本中所指出的“我的第一本书”仅是指“书”吗?……组织学生自主阅读并解决上述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而且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确保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得以充分体现。

三、借助自由练习,锻炼学生“写”的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在写作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在命题作文的基础上,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自主选题、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进行自由练习写作,进而逐步让学生喜欢上写作,让写作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一些学生喜欢历史,我们就可以引导他们就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或者是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些学生喜欢写散文,我们就可以引导其借助以景抒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总之,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自由写作中保护学生写的兴趣,提高写的能力。

四、借助多媒体,锻炼学生“听”的能力

“听”是说、写、读的基础,也是保障。所以,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的视频或者音频的特点来锻炼学生“听”的能力。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视频来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时,在导入环节,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相关的片段,然后,通过“听”来思考文本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并顺势将学生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可见,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突破课堂重难点,而且对学生的听力水平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要选择恰当的方式来展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基本的语文素养。

篇2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G633.3

中学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如果语文教师不能综合处理好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效率自就会很低,结合我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下面简要的谈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门艺术,教师如果能够认真的备课,精神饱满的上课,讲究课堂教学策略,那么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必然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结合我多年来的课堂教学实践,下面简要的谈谈我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果能够科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会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趣味课堂。

要使课堂充满趣味性,将魔术引入课堂就是一个特例。如在上《论语》十则的时候,其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一句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思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这两句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大都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想弄明白却弄不明白,什么是想说却说不出来,这个状态,这种情况好像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教学中就可以为学生表演一个简单的魔术,将学生的好奇心里调动起来。学生对这一切都比较感兴趣,就很想弄明白究竟是什么一回事,那么,这时去讲解什么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很容易让学生明白了。

2.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语文多媒体教学借助动画、图形、影像、声音等多种方式,对语文教学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巨大的影响,从而成为当今语文教学改革中的最佳走向和优化课堂的重要途径。国家教委颁布的最新《语文教学大纲》及《新课程标准》里也都强调地要求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可以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利用投影、音乐渲染丰富的内容和情景,用画面和声音刺激学生的感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才会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学习。

二、教师要精心备课。

教参仅供参考,他人的教学设计也有其针对性,生搬硬套必然会导致课堂有效性低下。所以精心备课,设计教学预案尤为重要。教学设计要能体现施教者的独特见解和课堂组织的思路,目标明确,教学可行。总之,教学方案要经过自我设计,服务教学。网络的普及,使得丰富的教学资源信手拈来,其中不乏名师关于教学设计的倾力之作。如果奉行“拿来主义”,整堂课照本宣科,即使再优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而且研究教材与学生就失去了意义。教师既要研究书后习题,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揣摩学生学习课文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之后,再参考、借鉴别人的教学设计,在自己的教学预案中充分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会学习,让即将实施的多边对话充满激情与智慧,充满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

三、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的位置上。课堂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之中,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效率就会很高。所以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整个身心都得到解放,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千万不可越俎代庖,使学生丧失主体地位,被动学习。教学上可根据课文的类型,如自读课文完全可以不设计任何问题,让学生自己边读边品味,自己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交流。这学期学习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效果良好。

四、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语文,为以后的语文的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让“小组合作”发挥作用。

篇3

关键词:实践体验机会;理解感悟语言;发现语言规则;语言实践运用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泛,但是在语文的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抓住了某一部分,而疏忽了其他方面,脱离了核心的目标。导致学生学习字词,只停留于会读能写;阅读文章,只懂得套用答题格式;训练写作,更是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教师在语文课上只是教会学生“认识语言文字”,而不能让学生很好地“运用语言文字”,更难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鉴于这种现状,本人在教学上也做过多种尝试,认为教师要把语言知识教材和学生的语用实践联系起来,要改静态的知识教学为动态的能力训练。

一、创设实践体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语言

当前课堂教学还存在着“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情况,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只是倾听者,并没有参与实践体验,久而久之就丧失思考的意愿,只会依赖教师了。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需要充分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多渠道、多途径地为学生补充实践的内容和机会,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阅读氛围,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生哲理,丰富情感世界。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始终把学生放在本位,重视学生的阅读需要,为学生创设课堂实践的机会。

在执教《再塑生命》时,我先让学生参与一个叫做“瞎子猜字”的游戏,游戏要求是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一个学生在蒙上眼睛的同桌手心上写字,然后两人交换角色,再进行一次。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盲人生活,切身感受海伦・凯勒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言时“迷茫、愤怒”的情绪。然后我又设计了一场“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记者见面会”,将学生分为“采访组”和“海伦・凯勒”两大组。采访组设计并整理好问题,推荐采访者;海伦・凯勒组准备好充足的材料,推荐扮演者。这个活动设计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他们认真阅读课文,根据所在的组别思考问题。然后小组合作,落实任务。采访组整理出了这些问题:“你最感谢的人是谁?”“如果没有老师,你的生活会是怎样的?”“与莎莉文老师相处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老师除了教给你知识,还教给了你什么?”“你认为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在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挫折?”“在摔坏洋娃娃后你有什么感受?”“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你描写的文字优美而细腻,你是如何做到的?”“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从这些问题可看出,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已经初步了解文本。经过整理,他们的问题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关于海伦・凯勒自身的,一是关于莎莉文老师的。在表演者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也从旁点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用词和人物情感,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再塑生命”的含义,感悟到莎莉文老师的魅力和海伦・凯勒的可贵精神。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给予学生参与文本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去做演员、当主角,教师从旁当导演、当陪练,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章,提升感悟能力。

二、在语言功能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发现、领悟语言现象的规则

在汉语中,有大量语言规则,反复的语言阅读体验可以使学生发现一些规律。在教学上,教师针对“可分析的语言规则”采用理性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认识、领悟到普遍的规律。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某言语规则的理解,还有利于学生对之加以广泛地运用和迁移。比如,教师在教学中涉及“词性”时,教师的作用并非只教给学生什么是“实词”,什么是“虚词”这样的概念,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特点,寻找分辨这些词的规则。如,形容词一般可以用“不”和“很”修饰,像“很美丽”“很快乐”等;动词一般可以用“不”修饰,像“不理解”“不可能”等;而名词则一般不能用“不”和“很”修饰。虽然也有一些特殊的词语并不适用于这一规则,比如状态形容词“雪白、黑乎乎”等词前面不能加“很”。但是发现并掌握了这样的言语规则,学生更容易辨别词性,在日后的学习中凭借阅读实践和积累,能更好地运用词语。

对于一些“不好分析的语言规则”,例如“环抱”在词典里是“围绕”的意思,但是在语言实践中,我们可以说“围绕某话题”而不能说“环抱某话题”,对此,教师难以分出其中的道理,那么我尝试把相似的语言现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比如把课文当中的同义词和近义词集中起来,让学生对比、揣摩,或者通过增、删、换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文本前后的表达差异,从而体会语言特点。另外,还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让学生领悟词语的用法,在学习《我的第一本书》后,对于课后的四个字词“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我给学生出了一道题:用其中的三个词写一段话,语言通顺,内容符合逻辑。一个学生写道:“想要改变现在这凄惨生活的奥秘,就是用幽默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句子在意思上是通的,但是仔细琢磨用词“改变……的奥秘”“幽默的心态”搭配都不够恰当。另一个学生写道:“他在草地上翻来覆去,凄惨地哀叫着,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奥秘。”“奥秘”是指“深奥而神秘”,在这里就大词小用了。通过用词造句,再分析句子内容,学生自然就发现了自己在使用词语时的问题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词语的意义,发现使用词语的规则。比起仅仅只是听写字词,学生理解得更到位了。在语言功能实践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在言语材料中发现、领悟规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