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花木的诗范文

时间:2023-04-03 04:3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吟咏花木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的原因是保持酵母菌的活性,如果水温过高会使其活性降低或死亡,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能较快活化酵母。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并非系统演化分类的单元。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小单细胞微生物,能将糖发酵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分布于整个自然界,是一种典型的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够存活,是一种天然发酵剂。

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可用于酿造生产,也可为致病菌--遗传工程和细胞周期研究的模式生物。酵母菌是人类文明史中被应用得最早的微生物。目前已知有1000多种酵母,根据酵母菌产生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的能力,可将酵母分成三类:形成孢子的株系属于子囊菌和担子菌。不形成孢子但主要通过出芽生殖来繁殖的称为不完全真菌,或者叫假酵母(类酵母)。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诗经》;植物;爱情;

中图分类号:I06 文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06-01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全面而浪漫地展现了从远古到春秋漫长历史进程中华夏文明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容。这一扎根于农耕生产背景下的文学瑰宝,在它最早最本色的演绎中,充满了先民们对大自然的感怀与歌唱,缤纷多样的植物则成为情感抒发的载体,留下了不可缺少的篇章。“清人顾栋高《毛诗类释》对《诗经》中记载的植物加以注释的有:谷类24种、蔬菜38种、药物17种、草37种、花果15种、木43种。”这些数据足见植物内容在《诗经》的重要地位。同时在这部全面反映社会生活的文艺作品中,爱情作为自古以来人类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热门主题,也占有相当大的篇幅比重。王宗石在《诗经分类诠释》中提到,《国风》中的爱情诗共有52首。这类诗多以植物为比兴,用或婉约或直白的语言,抒发男女内心最纯真自然的情感,本色流露,毫不虚浮做作。

一、草木花朵之纯真

《诗经》中常见的植物意象有飞蓬、木槿、桃花、、木瓜、芦苇等。下面将结合具体篇目对草木花朵进行浅析。

《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飞蓬”即蓬子菜,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山野,茜草科,入秋根枯拨落,随风卷飞,故名“飞蓬”。在这里用“首如飞蓬”比喻妇人因丈夫不在,不常梳洗而蓬头散发的样子,《毛传》曰:“妇人夫不在,无容饰。”“飞蓬”一用,将女为悦己者容表现得自然贴切,思妇形象具体生动。

《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舜”即木槿,落叶灌木,花五瓣,有红、白、淡紫等颜色。在这里,用仲夏夜的梦之花――木槿花来形容同车姑娘的美丽容颜,那白里透红的漂亮脸庞跃然眼前,梦幻而又美好。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可以想象,在那葱葱郁郁的桃花林中,出嫁公主的红润脸颊与盛放的花儿交相映衬,新婚的喜庆全然展现在一片红艳的花海之中。

《周南•》:“采采,薄言采之。采采,薄言有之。采采,薄言掇之。采采,薄言捋之。采采,薄言之。采采,薄言之。” “”即车前子,多年生草本植物,乡间田野很常见。清人方玉润《诗经原始》卷一云:“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馀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全诗只是反复吟咏“”,就已经韵之悠扬。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美人送我以木瓜,我投之以佩玉。在那个时代,爱情是这样的朴素而真挚,定情信物不是俗气的钻戒房车,只一个来自田间的香木瓜,就能给人以浓浓的温暖和快意,自然并幸福着。

《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蒹葭”即芦苇,想象那岸边青绿的芦苇在轻轻摇曳,似在向流水诉说着不尽的思念。一幅静谧却又灵动的画卷怎能不教人沉醉。

《诗经》中以大量植物为比兴载体,将自然之物拟人化,将人之情感自然化,使草木花朵等意象在表达爱情这一主题的反复吟咏或简单直叙中变得纯真且富有生命力。

二、男女爱情之自然

作为人类情感的永恒主题之一的爱情,在《诗经》中也被表达得自然悠扬,混然天成,毫无矫揉造作之迹。那时候的爱情,既有“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的暧昧朦胧,又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的豪迈热烈。那时候的爱情,与金钱、地位都无关,不需要金银首饰房子车子,田间的“木瓜”、道旁的“彤管”、岸上的“蒹葭”,采摘下来就是有心人的定情信物,幸福就是这样简单自然。

且《诗经》爱情诗题材丰富,细腻入微,有《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追求过程中思慕之情;有《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热恋中的欢爱之情;有《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暂别后的相思之苦;有《卫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情感破裂后的悔恨之苦。

爱情的圣洁、美好、纠结、苦痛,都在《诗经》中以原生态手法得以阐释,那些花木映衬下的情感,或热烈或深沉,或直白或婉约,不变的是那份朴实率真与清新自然。

三、花木爱情之碰撞

《诗经》中草木花朵等植物意象,多寓意美好、圣洁、如意、幸福。《诗经》中如痴如醉的恋爱男女和相思相守等爱情状态,也都与快乐、纯真、自然、清新有关。二者的碰撞不是简单的“美丽邂逅”,而是共同审美体验下的“命中注定”。

《召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就有清代姚际恒《诗经通论》的一语中的:“桃花色最艳丽,故以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则有郑玄《毛诗郑笺》所解:“华以喻女之颜色。”《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亦有王夫之《诗经稗疏》引萧炳曰:“其花虽不雅,而亦鲜媚。以比美女之颜,所谓朱太赤、施粉太白,在红白之间也。”可见以草木花朵喻恋人爱情之妙,古人皆明察也。爱情是人类最自然纯真的情感流露,植物亦是大自然最缤纷的生命形态之一,《诗经》爱情诗中对草木花朵的描写与吟咏,既是对大自然美好景物的热爱,更是将这种直观的审美体验与对恋人对爱情主观的情感诉求融于一体,物我合一,情于景醉,使得花木的美丽变得丰富而有内涵,恋人的容颜变得自然而又圣洁,爱情的滋味变得具体而有情调。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中说道:“人秉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草木之物、繁花之景等外在的情境都与人的心灵相通,和人的情感结合为有机的整体,在本真的审美共性下将爱情这一主题演绎得自然纯真,《诗经》中花木与爱情的碰撞,就是主观与客观的激荡,人心与自然的合唱。

参考文:

[1]布莉华、刘传.中的植物文化[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3).

[2]王宗石.诗经分类诠释[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毛苌、毛亨.毛诗故训传[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4]方玉润.诗经原始[M].中华书局,1986.

[5]姚际恒.诗经通论[M].广文书局,1977.

[6]郑玄.毛诗郑笺[M].学海出版社,2005.

篇3

《到民间采风去》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活动,与本单元“民俗”的主题一脉相承。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感受民间文化艺术的魅力。

南京是一个民俗丰富的城市,其中,围绕雨花石开展的赏石文化,是独具南京特色的民俗之一。雨花石有雅行,石形圆润、石质刚硬;雨花石有雅趣,聚天地之灵气、孕万物之风采;雨花石有雅量,观之超然物外、读之体悟人生。生活在雨花石文化氛围浓郁的雨花学子,研究雨花石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我们此次到民间去采风,采的即是雨花石之风情、雨花石文化之风韵。希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在雨花石文化中受到濡染,做一个文明尚雅的南京人。

【活动目标】

了解雨花石的历史传说、形成过程,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学会整理、归纳和提炼信息,并能够生动讲述、流畅表达。

感受雨花石的“六美”,初步具备鉴赏雨花石的能力,探究雨花石的命名艺术,能够用优美的语言作赏析。

收集吟咏雨花石的诗词歌曲,积累雅言雅词,用文学的形式表达对雨花石的热爱和赞美。

【活动准备】

1.人员安排

根据“说石”、“赏石”、“咏石”三个板块,全班同学自愿组合成若干个“采风小组”,每组六人左右。

2.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各小组制定计划,分配任务。

第二阶段: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收集资料,到“雨花石展览馆”“雨花石博物馆”等处实地考察、采访雨花石收藏爱好者。

第三阶段:整理资料、撰写文字稿、制作相关课件。

第四阶段:全班汇报展演。

【活动设计】

1.说石

――了解雨花石的历史传说、形成过程、分类等,整理归纳,能够向他人准确流畅地介绍。

这一活动,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处理、利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在实地考察中的动手能力;二是要把有价值的资料用口语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语言复述能力和描述能力;三是在了解雨花石的形成过程中,感受雨花石坚忍不拔、坦诚无私的品格。

活动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云光法师讲经天为花雨”、讲述《红楼梦》中主人公贾宝玉“衔玉而生”(很多红学家考证此玉就是雨花石)、以“我是一颗雨花石”为题讲述雨花石的形成过程。“讲故事”结束后,还可以让听众说说体会、感想以及受到的启迪等。

2.赏石

――了解雨花石的“六美”,探究雨花石的命名艺术,能够用优美的语言作赏析。

这项活动是有难度的。表现在:不仅要收集以上资料,还要学习、理解并运用。但是,这也是一项很有意思的活动,学生在观赏雨花石的过程中,能够感受雨花石的美,得到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思想的升华。同时,还可以培养发散思维、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另外,笔者学校雨花台中学于2010年建立了“雨花石文化馆”,与众多石友如张志川先生、刘水先生等有良好的友谊,因此,还可以向他们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

活动可以通过“访谈”的形式展示,比如围绕雨花石的命名艺术、围绕雨花石的审美标准等,几个同学在一起畅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3.咏石

――收集、创作古今吟咏雨花石的诗词歌曲,表达对雨花石的热爱与赞美。

这项活动的前提是收集关于雨花石的诗词歌曲,感受其中的雨花石形象和精神品质。在此基础上,尝试创作吟咏雨花石的小诗、散文等,用文字表达情感。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也提高了语言鉴赏能力。

活动可以通过“吟诵”的形式来展示,内容可以是别人的诗词或歌曲,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也可以是自己的原创,在诵读歌唱中诉说对雨花石的热爱与眷念。

【活动实录】

现将第二板块“赏石”部分某小组的展示实录如下:

玉兰:雨花石聚天地之灵气、孕万物之风采,它是一种有灵气的宝石。

业扬:雨花石里有大千世界。接下来,我们不妨做个“小小鉴赏家”,一起领略雨花石的风采。大家看,这枚雨花石像什么?(出示雨花石图片:玉猫)

众:猫!(小猫!白猫!喵……)

业扬:像吧!请大家用一个成语来评价它。

姝娴:栩栩如生。

雅婷:惟妙惟肖。

思源:巧夺天工。

业扬:大家说得很好!

姝娴:不对不对,“巧夺天工”是形容人的技艺精湛,而我们的雨花石则是――

众:天然的呀!

思源(挠挠头):哦,我知道了。

(评价:雨花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呈象美”。观赏雨花石,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事物,神奇而有趣。在这个环节,孩子们没有仅仅停留在雨花石像什么的层面上,而是用成语来表述它像的程度。这就涉及到他们的语文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能力。后面的小插曲并非预设,而是孩子们的临时发挥,真可谓“神来之笔”:一个孩子说“巧夺天工”,另一个孩子指出这个词是形容人工技艺高超,而雨花石是天然的,用在这里不合适。在碰撞中既澄清了词语的意思,又揭示了雨花石的特点,可谓一举多得,妙哉妙哉!)

德权:我精心收藏了一枚雨花石,请看(出示雨花石图片:小鸭)为了给它命名我苦心孤诣、想了又想……

思宇:有什么好想的,就叫“一只鸭”呗。(唱:我是一只小鸭子,咿呀咿呀哟……)

众:切!

雅婷:非也非也!中国人讲究意境,讲究雅致。“一只鸭”未免太俗了。我看――

众:叫什么?

雅婷:就叫“春江水暖”。

众:“春江水暖鸭先知”,妙!(大家不约而同竖起了大拇指。)

思宇:我知道了,给雨花石命名,不仅要切合内容,而且要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联想。

(评价:雨花石的命名,与文学作品、绘画、雕塑一样,也是一项艺术。正如思宇所说,不仅要切合内容,而且要雅致、有情趣,要有文化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对于像一只小鸭子的雨花石,称其“一只鸭”未免太俗了,而“春江水暖”则化用了诗句,让人想到一幅春天到来、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这不仅体现了雨花石的雅趣,而且将我们的生活积累与古诗文结合起来,别有一番文化风韵。)

玉兰:大家瞧瞧这枚(出示雨花石人物图),看,里面是谁?

嵘榕:我看,像花木兰呢!她穿着铠甲,凝视着硝烟弥漫的战场。又打赢了一仗,她应该高兴的,可是,她的脑海里分明浮现出霜鬓斑白的父母,活泼可爱的小弟,还有家门前那条潺潺流淌的小河。十年了,真想回去啊!她握紧了拳头,对自己说:“明年凯旋,必回家乡!”

崇昊:我看,是孙权吧!公元229年,他在南京建立第一座都城――建业。此时,他正站在石头城上,双手背在身后,眺望着远方,三足鼎立何时休,一统天下乃己任。从他的眼里我们看到了什么?是霸气!

玉兰:你们说的都有道理。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石与读书是一样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阅历、心境和胸怀,就会看出什么样的景象。嵘榕是个特别孝顺的女孩子,崇昊说不定将来能成为像孙权那样的大人物呢!

(评价:同样的雨花石,两个孩子看到的是不同的人物,人物有不同的遭遇和心境,这和孩子本身的情感倾向、生活阅历是有关系的。这一环节不仅体现出孩子们对画面的理解,而且表现出他们对文学、对历史的了解和熟悉程度。)

雅婷:我还想给大家重点推荐这枚雨花石(出示雨花石风物图),我觉得,它展示了桂林山水美丽的风光,你们看,碧绿的湖水、郁郁葱葱的树林,多美!

姝娴:我觉得它与我们刚学过的课文《与朱元思书》所描绘的景物有异曲同工之妙。你们看,石的下半部分似江水,“水皆漂碧,千丈见底”,石的上半部分仿佛“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我觉得自己乘着一叶扁舟,悠悠然然,从流漂荡,欣赏着四周的美景,真是“船在水中行,人在画里游”啊!

业扬:其实啊,这景色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就是咱们南京的“十里秦淮”吗?你们看,中间一道玉白色的横线似水光,上面一片翠绿,如清风拂过,杨柳依依,最妙的是石上部的中间显露一轮明月,月下还有道道白云,勾勒出一幅“明月绣影图”。

玉兰:好美的意境!在你们的描述中,我好像也到这些美丽的地方游览了一番呢!谢谢你们为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看来,鉴赏雨花石,有想象力才更美呢!

(评价:想象力,是创作的源泉;想象力,让我们诗意地栖居。雨花石的意境美,需要我们用想象去丰富。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他们流畅的表达、优美的描述也展现了良好的语文素养。)

【活动反思】

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1.有效开发和利用了本土资源。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新)》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雨花石、雨花台、雨花台中学,三者皆因“雨花”而得名,有着不解的渊源。笔者学校附近有出产雨花石的砾岩层,为实地考察提供了可能;2010年建立了“雨花石文化馆”,为参观鉴赏提供了条件;与众多石友有良好的联系,为交流学习提供了便利。因此,本次“到民间采风去”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我们以“雨花石韵”为主题,探寻和感受雨花石文化,充分发挥了地域优势,有效开发和利用了本土资源。

2.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前期的准备中,学生通过网络、书籍、实地参观、考察等渠道,多方面地收集资料,创造性地整合、利用资料,提升了实践研究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在展示的过程中,孩子们生动流畅的讲述、富有文学韵味创作、精致优雅的课件等,无不体现了他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另外,在小组分工合作的过程中,他们也增进了友谊,学会了团结协作、友好相处……这些都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3.充满了浓郁的“语文味道”。

篇4

一、诗歌每一联的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都不同,但都体现了“深沉含蓄”和“真切悲愤”的特点,还可以从杜甫其他诗作中找到印证

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写出了诗人无比郁愤之情。诗人望见长安城春意浓浓,草木繁盛,郁郁青青,想起昔日的繁荣安乐,春光悦目怡人,然而今非昔比,在叛军的践踏下国都长安已经破碎不堪,百姓惨遭战祸,怎么会不令人悲愤呢?杜甫是忠君爱国,“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是他始终如一的原则,他每时每刻都牵挂着社稷的安危存亡;杜甫痛恨战乱,悲天悯人,“穷年优黎元,叹息肠内热”是他由衷的感叹,他时时刻刻地关心民众疾苦。当国家危亡、生灵涂炭的时候,他对这片国土爱得更加深沉,更加痛苦,因为他心中的祖国山河应该是完美无缺、万古长青的。所以,诗歌写眼前之景从“破”到“在”再到“深”,对照呼应,跌宕起伏,纵横变幻,把读者带入了意象丛生变化多端的天门大阵,其中包含了诗人爱恨交加、悲痛不已的强烈情感,令人回味无穷,这种寓情于景的写法在杜甫的其他诗篇中也可见,例如《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肃杀凄凉的景象蕴含悲秋之情。

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以景衬情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感伤时局、痛恨离别之情。春暖花开,花儿上晶莹的露珠流转,好似泪落连珠;鸟儿在低回的鸣叫,好像惊啼哀鸣,这是孤独的诗人在悲切的呼唤,呼唤自己的亲人。花儿为什么会溅泪呢?鸟儿为什么会惊心呢?因为诗人感伤时局、痛恨离别的情感投射到花鸟上,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诗人以有情之眼视景物,则景随情化,物亦生情,物我合一。这种移情手法在古诗词中很常见,而此联为什么特别动情呢?因为花鸟平时是可娱可乐之物,春花娇媚,鸟鸣婉转,用此乐景来衬托哀情,哀感倍生,无限美丽的春光给人带来的是痛苦,渲染了美好事物遭遇毁灭的悲剧气氛。杜甫善于用这种反衬的手法来加强抒情效果,比如《绝句漫兴九首》第一首:“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当人失意时,春色降临是莽撞无知,花开是轻率随便,莺语是唆,反衬出诗人的烦恼忧愁。

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用了叙中抒情的手法写出了诗人的离愁别恨。一个“连”字叙写了当时烽火不息、干戈不止的环境。据史籍记载:这年一月,安庆绪将尹子奇寇睢阳,张巡败之;二月,李光弼与安庆绪战于太原,败之;邹子仪与安庆绪战于潼关,败之;三月,尹子奇又引兵寇睢阳,安守忠引兵寇河东。诗人被困于长安,像笼中鸟一样孤寂窘迫,和亲人天各一方,他的妻儿在州,写于《春望》之前的《月夜》中,诗人曾感叹“今夜月州,阁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就写出了诗人对妻儿的眷眷之怀,但他无法回到梦魂萦绕的州,因为战争在无休止的继续。战火越是无节制的蔓延,诗人就越思念自己的亲人,心急如焚,愁思像战火一样越燃越旺,何以解愁?唯有家信。家信确实比万金还珍贵,因为它是载着深情冒着战火而来的,凝聚着他对妻儿的无时不刻的思念。诗人在纷飞的战火中颠沛流离,产生了愤恨、苦闷、忧虑、担心种种复杂感情,这种根植在社会土壤里的情感就像春天的花木一样油然而生,沁人心脾。作者善于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抒写个人情感,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诗人自家的茅屋顶被风掀掉后,又遭大雨的无情侵袭,浑身又冷又湿,彻夜难眠,和广大苦难的百姓一样,他默默地忍受着战乱带来的生活上、精神上的无尽痛苦,盼望着遥不可及的光明和温暖。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承受的是整个民族的痛苦,他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了一起。杜甫的忧国忧民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所以说,杜诗的境界是很高的,正像《人间词话》中所说:“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从自我形象的描写中抒发了愁苦之情。诗句一层一层的暗示愁苦,第一层即愁白了头(诗人当时年龄只有四十多岁),第二层即愁得搔头,心情焦急无可奈何才搔头,花白的头发愈抓愈稀疏,想要插上簪子都不可能,这是第三层,诗人为什么愁苦之至呢?因为他有“时危思报主”(《江上》)的拳拳之心,因为他“一洗苍生忧”(《凤凰台》)的壮志未酬,可怜白发生;因为骨肉离散,乡泪客尽,不知何时能和亲人相聚。杜甫刻画了一个苍老颓唐的自我形象,就把这种愁苦的情感形象化了,更能感染读者引发同情和怜惜。这种写法在其他诗作中也经常见到,如《登高》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写自己白发日多,体弱多病,不得不暂停借以浇愁的酒,更添一层愁。

二、在《春望》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其抒情特点并接受情感的熏陶,建议在教学中采取背景了解、感情朗读、品味语言、想象感悟等途径和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春望》写作的时代背景及杜甫的为人。《春望》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三月,为杜甫眺望长安沦陷后的春景而作。此前,至德元年六月,安史叛军攻下了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州(今陕西省寓县)的芜村,只身一人去灵武投奔肃宗。在路上他不幸被安史叛军俘虏,万般无奈而羁留长安。这段时期,叛军似洪水猛兽,时局如飘摇风雨,诗人为此写了这首感时忧国的诗篇。如果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了解杜甫的为人,不知道诗人在战乱中的困顿煎熬,就容易误解诗歌的情感倾向,比如说最后一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从字面上理解仅仅是形象的滑稽可笑,其实是可怜可悲。

篇5

摘要: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最重要,也是最能引起人们兴趣的范崎,更是中国古典艺术的最高审美理想。意境的产生与发展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该文从理论到实践总结了意境的发展史、分析了意境的本质,从而探讨了意境理论的民族性特质,有利于全面理解中国古代意境审美理论:

意境,也称境界,不仅是中国古代的特殊的文学审美范畴,而且也是中国古代最基本的文学审美范畴,几乎是古代众多文学审美范畴的中心。历史是一面镜子,研究意境,有必要了解一下意境所走过的路,以史为鉴我们才能少走弯路,才能不断创新。

1、意境发展小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意与境合,即思想情感与自然景物,人生境遇的高度融合。《诗经》与《离骚》是意境之滥筋,因为这两部著作中大量运用比兴手法,而比兴正是创造意境最重要的方法和工具。如《诗经》中《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杨柳之依依状离别之难,而以雨雪之霏霏写尽归来之时内心无限矛盾与痛苦以及所处环境之沧桑。《离骚》中作者以美人香草自喻,同样是借客观之物表现主观性情之高洁。又如阮籍《咏怀》中的“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这里着力烘托的是秋夜孤独的心情,表现出对现实不满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苦闷的境界。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集中反映了他渴望从污浊的社会羁绊下获得自由的愿望,形成一种自由独立的境界。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反映的是高僧居处的超脱的毫无尘事沾染的境界。王维《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写的是“蝉蜕尘埃之中”的不以得失存心的境界。盛唐诗歌中的意境更是不胜枚举。

如果说以上是从创作实践中体现意境的话,那么从理论上对意境的探讨也早已有之。先秦是意境范畴的哲学奠基期,《周易》和《庄子》可以说是意境产生的两个源头。《周易》中提出的“象”、“‘言”、“意”三者之间关系,论及到象内与象外,这些具有思辩色彩的文化底蕴成为意境产生的哲学之基;《庄子》提出“神游”思想以及“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言意关系之辩,这些具有精神自由的追求成为意境产生的哲学之根。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意境美学的准备期。王弼提出“寻言以观象,寻象以观意”,“得意而忘言,得意而忘象”以及“以无为本”的本体论哲学,进一步为意境产生奠定哲学构架。陆机《文赋》中“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已经注意到了季节变化所引起人的情感变化,初步领悟到时空变换在意境中的作用。《腮嘴文心雕龙·神思》中“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里虽在说构思情况,但构思中却充满意境之美—声如珠玉,状如风云。钟嵘《诗品序》中“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他提出的“滋味说”使意境之美进一步走向抽象化。唐代是意境的正式诞生期。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第一次提出“意境”的概念。皎然《诗式》中取境之时,必至难至险,始见奇句”,对意境创造广泛提出深刻见解。至宋以后意境理论继续发展,宋代严羽飞沧浪诗话·诗辩》中“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一段话是评盛唐诗之精典,好就好在他准确地说出唐诗的意境美。再往后如清代王士祯之“神韵说”,袁枚之“性灵说”,都在不断发展意境理论。近代学者王国维是意境理论集大成者,他提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提出“人生三种境界”以及“隔与不隔”,都对意境理论有十分重要的贡献。

从以上意境之发展小史我们可以看出意境与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哲学宗教、思维方法、表现方法以及传统概念等文化底蕴都密不可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意境之美就是天人合一之美,就是思辩之美,就是东方文化之美,华夏精神之美,因此研究意境,就成为探讨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独特风格和古代文艺理论的拄特成就的一个重要课题。

2、意境本质的民族特征

意境是中国古典艺术审美理想范畴,意境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源远流长,但不同时期对意境的理解也不同。意境是什么?从上面意境发展小史中我们看到各文学大家众说纷纭,看法不一。有关意境的争议分为四家:“‘情景交融”说、“典型形象”说、“想象联想”说以及“情感气氛”说,思路各异,难免聚讼纷纭,莫衷一是。那么我们怎样认识意境的本质呢?概括地说,中国意境理论,是一种东方超象审美理论,其哲学基础是一种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生命理论。换句话说,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幻想的总和。要准确而全面的理解意境的民族特性,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意境的本质:中国编辑。

2.1意境是情与理的统一。文学作品和其他著述不同,不是以理服人而以情感人,没有情就不足以感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就特别反对宋人“以议论为诗”的离.弃感情的诗风,他认为“诗者,吟咏性情也”,并举例说“如《离骚》可以使人歌之抑扬,涕泪满襟”,也即以情感人,那才算有兴趣,有意境。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则直截了当地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强调情,并不是就不要表现理,没有理,情也不会深刻。说有真感情才有意境并非不重视思想性,而是要求在饱含情性的艺术形象之中蕴含着哲理,要浑然一体,无迹可求。严羽特别推崇盛唐的诗歌,他说诗歌“截然当以盛唐为法”,为什么呢?他认为唐诗歌的特点就在于“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理要在意兴之中,意兴之中蕴含着理,如此浑然一体,才是可以效法的榜样,才能谓之有意境。可见意境要情与理的统一。

创作本来就是一种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既有情感活动,又有思想活动,是情与理的统一。我国古代文论中一再强调“以礼节乐”,“以礼节欲”,“发乎情,止乎礼义”,都是这个意思。

2.2意境是情与景的统一。中国古代文论家十分注意情景关系的研究,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美学思想。刘腮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对情与景的关系就有过精到的论述:“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四季的景色不同,人们的情感也会随着外物变化而变化,这同陆机《文赋》中“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纷”的观点是一致的。范希文《对床夜话》推崇“情景兼融,句意两极”的诗。杨载K诗法家数卜说:“写景,景中含意,事中瞰景:写意,意中带景,议论发明。”《四溟诗话》说:“诗乃模写情景之具…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情景交融,抒情与写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才能构成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完美形象。

就情与景结合的关系看,前人把它分为两类,一类是景融于情的“情语”,一类是情融于景的景语王国维又把前者称“有我之境”,后者称为“无我之境”。这种分类当然总是相对的,文学作品中的“情”与“景”应是密不可分的。王夫之中、《堂永日续论·内篇》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在真正好的作品中景语里是饱含着情感的,景与情景是统一的。歌德就看到中国诗人有这样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

2.3意境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意境要由一定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艺术形式也要把意境鲜明表现出来。意境的创造自然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只有形式的意境或只有内容的意境是与意境本身相悖的,内容与形式不是机械相加而是有机结合。如钱钟书《谈艺录》中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更是提出要“不隔”,什么叫“不隔”?他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也就是要求内容是深刻而形式(多指语言)要浑然天成,不加雕饰。

我国文论中一向崇尚自然,要求内容与形式要融合无间,否则就会破坏作品的完整艺术美,不能造成令人倾倒的艺术境界,真正做到如刘熙载在《艺概》中所说:“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这样才能“不隔”,才能造成文学的意境。

篇6

关键词:闽浙地区;佛教园林;景观;空间;植物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为皇家、私家、寺观园林。在现存的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主要分布在北方,私家园林主要是在江南、岭南,寺观园林分布较广泛,同时数量上远超过另外2个类型。

1.闽浙佛教寺庙园林的历史形成与分类

1.1闽浙佛教寺庙园林的历史

佛教寺庙园林即佛寺附属园林,包括寺庙内部庭院和的园林化环境。东汉,佛教传人,魏晋盛行,佛寺大量出现。灵隐寺即始建于东晋时期。隋、唐时期寺庙建筑制度已趋于完善,包括殿堂、寝膳、客房、园林4部分功能分区。至此,灵隐寺已极具规模。明清时期,宗教成为统治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为了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大力提倡各种宗教,寺、院、宫、观、堂庵等种类繁多,数量激增,闽浙地区寺庙发展也达到了一个时期。

1.2闽浙佛教寺庙园林的形成原因

闽浙寺庙园林与其它地区寺庙园林一样都是在历史、文化、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作为“神”在世间的宫苑,寺庙园林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儒道佛对自然的态度形象地描绘了佛教的“极乐世界”,同时,地处沿海地区闽浙佛教也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传人中国后从印度以塔为中心的“塔院型”转变为以殿堂为主的“庭院式”,为寺庙的园林化提供了条件。寺内建筑在建设中融ru 了住宅与府邸的建筑形式,文人墨客与禅僧的文化交往,将文人园林的趣味以及私家园林的造园形式运用到寺庙的布局和环境的美化中,从而促进了寺庙园林的形成。同时禅宗思想与儒学、道教“天人合一”的精神也影响了佛教园林的创作。

1.3闽浙佛教寺庙园林分类

闽浙佛教寺庙园林主要有城市型、山林型、综合型3个类别。城市型寺庙一般在城市和近郊,寺内的园林景观以人工为主,寺外则没有园林景观,开元寺即为城市型,位于泉州市区西街;山林型寺庙一般位于山林村野,整个寺庙的景观以寺外优美的自然风景为主,人工景观为次;综合型寺庙一般位于风光秀丽、地形复杂的近郊,园林没有特定的形式,有的以人工景观为主,有的则是自然景观为主,灵隐寺即为综合型寺庙,位于杭州西湖西北面,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正如周维权先生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讲到的,正是由于庭院绿化和的园林环境,寺庙园林益发凸显其不同于皇家和私家园林的类型特征。

2.闽浙佛教寺庙园林的文化品质特点

2.1宗教性

闽浙佛教寺庙园林较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宗教性,是服务于宗教活动的景观环境。因此,首先要满足僧众和游客在寺庙中从事宗教活动的需求,这必然要求寺庙园林维持宗教活动建筑的基本格局――佛殿神堂为寺庙园林的中心;寺中经常设置水池,多是供善男信女积德行善用的放生池。寺内的佛塔、经幢、碑刻、摩崖造像等一些宗教小品点缀其中,形成具有宗教色彩形式,又亲和、心旷神怡的优美环境。厦门著名古刹南普陀寺在2座山门中间设有荷花池,即放生池;泉州开元寺内东西两侧设置极具特色的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灵隐寺飞来峰的摩崖造像等这些都显而易见的体现着寺庙园林的宗教性。

厦门南普陀寺,未人山门,先入其景。进入寺庙有东西两侧的2个山门,山门中间部分则为贯通寺庙内部的通透但不可进入空间,即放生池,体现了佛教激发众生慈悲心理的教义,在园林造景上体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泉州开元寺虽缺少山川作为背景,但更注重寺内园林环境的营造。开元寺以“十奇”著称,即“桑树莲花、紫云盖地、甘露戒坛、凡草不生、东西石塔、袒膊真身、应梦罗汉、支院高僧、古龙眼井、文书墨迹”。“十奇”即为寺内十景,每一景都包含着深厚的宗教文化思想,都体现着在寺庙景观中的宗教性。

杭州灵隐寺园林形态主要以寺内庭院及周边环境所构成,寺院内部与其它寺庙基本相仿,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独特的景观环境。寺外飞来峰的摩崖造像、摩崖石刻数量众多,众多宗教景观小品类雕塑、石刻为灵隐寺的园林造景增添了浓厚的宗教韵味。最为人知的莫过于大肚弥勒和18罗汉群像,即“布袋弥勒”,是飞来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造像,也是国内最早的大肚弥勒造像。其跣足屈膝,手持数珠,袒胸鼓腹开怀大笑的形象,将“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是佛教艺术之瑰宝。

2.2地域人文性

寺庙园林总是与文人墨客产生密切的联系,寺庙中不乏看到诗词歌赋或篆刻于碑岩之上或制成匾额高悬于亭台之中,这些在寺庙中举不胜举,成为了寺庙园林中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南普陀寺的殿堂、楼院、门廊等石柱上,均镌有出自文人高士撰书的楹联,还有许多古今诗人墨客留下的诗词吟咏,其中有不少佳作,不仅格调清新,意境高越,还赋有时事记实的内涵,令后人在吟味中获得史疑佐证的契机。

开元寺则有“为文似柳、为诗似陶”的释大圭,更有“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集佛学、书法、金石、音乐、绘画、诗文于一身的现代律宗高僧弘一法师。然则,描写灵隐寺的诗篇更是不胜枚举,如苏轼在《留题灵隐寺方丈》中写道: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白居易在《灵隐寺》中写道:“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元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这些都体现了寺庙园林的人文性特点。

泉州这个受多元文化影响的城市对开元寺的构成也有多种文化的影响,文化的多元性,造就了开元寺独特的寺庙风格。海外文化的影响在寺庙中是显而易见的,但多表现在寺庙园林的建筑中,如开元寺大殿月台须弥座束腰处有72方辉绿岩狮身人面像和狮子浮雕,殿后廊檐间1对16角形的辉绿岩石柱上刻着古印度教神话故事和花卉图案,这些都是印度婆罗教的遗存。在大雄宝殿,斗拱上的伎乐飞天,精美的宗教艺术品,在建筑结构上起着雀替斗拱的作用,这些都受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存在显示了泉州宗教文化在保留其艺术特色的同时,大量吸收异域文化为己用,体现一种文化的包容性,更展示了一个独特的寺庙园林景观。

3. 闽浙佛教寺庙园林的布局特点

3.1闽浙佛教寺庙选址

寺庙在选址上除在城市建造外,都广布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名山圣地,正如俗语所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寺庙园林的选址和布局是基于寺庙总体布局之上,根据寺庙的布局形式不同,寺庙园林在选址和布局中更具灵活性。与建在平地的泉州开元寺相比较南普陀寺与灵隐寺都是依据山地形势而建,不但有自己内部的寺庙园林景观空间,也有丰富的外在寺庙景观空间,内外的寺庙景观相结合构成了更为丰富的寺庙景观空间。

3.2闽浙佛教寺庙内部空间组织

在寺庙园林内部空间组织上,中国寺庙多采用“伽蓝七堂制”。伽蓝又称僧园、僧院,原意指僧众所居之园林,然一般用以称僧侣所居之寺院、堂舍。直至后世,一所伽蓝之完成,须具备7种建筑物,特称七堂伽蓝。“伽蓝七堂”制形成于宋代,布局同我国传统四合院布局几乎完全一致,从此成为我国佛寺建筑的固有标准。

纵观中国寺庙,稍成规模,在地形上不受限制的寺庙在布局上基本都采用“伽蓝七堂制”。厦门南普陀寺,坐北朝南,依山面海。中轴线主体建筑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法堂、藏经阁。殿阁依山层层升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供人以仰慕。每层殿阁相应都会有庭院空间,东西两回廊也依次升高,回护三殿两侧。寺庙背靠的五老峰也构成了南普陀寺独特的寺庙景观。主轴线的布局形式是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寺庙园林布局中最重要的精髓所在。

泉州开元寺,同样是坐北朝南,中轴线主体建筑依次为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准提禅院;西翼有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每一进院落都有独特的园林景观空间,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庭院式园林景观。

灵隐寺修复的总体规划也是按照“伽蓝规则”纵深布局,改变原来遗留的中轴单调,殿堂残缺的缺陷,修复面貌沿中轴形成5层格局,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阁(下设法堂)、华严殿,殿阁也是依据地形,层层升高,同时向两翼布局。这种轴线布置体现了整齐、对称的形式,同时也能起到烘托氛围的需要。

3.3闽浙佛教寺庙的园林景观空间

根据功能需求的不同,闽浙佛教寺庙园林在景观空间上分为几大部分:道路,即为寺庙的主要交通路线,也是寺庙园林游览的序幕景观,常常结合丛林、溪流、山道等自然特色,慢慢过渡到主题空间,这一点在灵隐寺整个园林中体现的比较明显。由灵隐寺大门进入寺庙,寺前有冷泉溪,临水建有亭、石桥曲径等点缀。摩崖佛像,也是灵隐寺游览的序幕开始;宗教活动是寺庙的主要部分,通常采用四合院或廊院格局形式,布局上大多与寺庙的园林部分隔离,常使用借和透的手法让园林景色渗透进来,有时也因地势变化而非规整地布置,与山林融合;生活供应部分,大多隐于僻静的方位,一般布置由水、石、树等组合的小庭院,体现自然静谧的生活气息;园林游览部分,随寺庙所处地段呈现不同的布局。位于城市的寺庙,在院墙内部,模仿自然的山水园,布局的方式和手法源于私家园林。泉州开元寺即为这种形式。位于山林环境的寺庙,则着重于寺院与自然的融合,通过点缀少量建筑、宗教景物和组织游览路线,构成环绕寺院周围、连贯寺院内外的风景园林格局,在今天看来,大部分寺庙是布置于山林中的,例如本文所提到的南普陀寺,灵隐寺都属于此形式的寺庙园林,这种寺庙园林的格局也是现在寺庙园林的主体格局。

4.闽浙寺庙园林的植物配置设计特点

“清晨人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2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通过诗句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植物在寺庙园林造景中的重要作用和烘托出幽深寂静的境界。寺庙的植物造景是集植物学、美学、宗教文化的综合艺术。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寺庙由于分布地域的各不相同,其庭院所用植物也受到生态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制约而有所差异。

首先建筑与植物,在主要殿堂,庭院内多种植松、柏、樟、银杏等姿态挺拔,叶茂荫浓的树木,来烘托宗教的肃穆幽静。如厦门南普陀寺,庭院内大悲殿前种植菩提树,通过树的遮掩及浓密荫郁的树叶实现建筑与植物的虚实关系,给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触;在次要殿堂及生活用房,种植富有诗情画意的四季花木,体现禅房花木深的意境;在塔院周边则以龙柏、香樟等为基调,点缀花、灌木,表现崇拜和寄思。其次是山水与植物,多讲一些置于山林野外的寺庙,群山环抱,林木掩映,寺庙周围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当地特色。灵隐寺,山水环绕,寺庙景观主要为内部庭院景观和的景观,寺外小桥流水,泉池掩映,描述的正是自然与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情境。最后是园路与植物,在寺庙的人口香道经常是具有引导性的,利用植物的序列来营造幽静肃穆的氛围,激发寻幽探胜的兴致。

开元寺布局为院落式,每进庭院均有栽植花木,不乏古树名木。寺内的古龙眼树,大雄宝殿后侧西边有千年桑树,拜庭前的石庭,是朝拜及活动之地,虽是“凡草不生”的圣地但是两旁列着8棵200~800年历史的古榕树,荫郁蔽日,为寺庙增添了庄严、神秘、历史感的气氛。在植物的运用上,给整个以庄严、肃穆为主的宗教空间带来了跳动的美感。对寺庙周边空白的空间,用植物进行园林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增添世俗的气氛,用植物来点缀空间,消除寺内空间的压抑感。

篇7

关键词:竹子;济南地区;应用

前言

我国有竹类40余属500余种,多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山东省竹子分布、经营和利用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以前,新石器时期关中平原即有竹林存在,自曹魏至明、清时期,山东各省竹子的应用很多,竹子造景在济南地区园林中也得到了应用,常用的竹子有紫竹、角竹、金镶玉竹、毛竹、杆京竹,金竹、箬竹、筠竹等。以竹造园,不管是纷披疏落竹影的画意;或以竹造景、借景、障景,或用竹点景、框景、移景,都能组成如诗如画的美景,且风格多样。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园因竹而显,竹景更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为园林带来了无限的诗情画意,人们的喜竹之情有增无减,竹类植物正以一种新的姿态亮相现代园林。

1 竹的文化内涵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园林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其秆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它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竹无牡丹之华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妖艳,但它根生大地,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1]。而竹所独具的中空具节则被古人与做人的气节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权、永不屈服的精神象征,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争相吟咏,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中国竹文化深厚的意蕴对竹子造景的产生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 竹在园林中的主要造园手法

2.1 统一空间

在园林中采取大面积成片栽植或线植、带状列植,和谐中有统一,丰富了公共开放空间的景观效果,起到了装饰、点缀和掩饰的作用,给人以美的视觉体验。

2.2 强调空间

利用部分竹子在色、姿、态以及秆形等方面的特征,如佛肚竹、紫竹、金镶玉竹、菲白竹等,茎干或色彩独特或鲜艳,在环境中相配,植于视觉焦点处,能起到渲染空间、活跃气氛的作用,成为人们欣赏的景观或焦点。

2.3 引导空间

竹子在园林中还可用来组织引导空间,主要采取框景、夹景以及障景等园林造景手法。如采取在园路两侧列植的手法,形成夹道皆竹的竹林景观,同时与标志物、假山、喷泉等主景对应,可起到很好的引导空间的作用,从而突出主景。

2.4 组合空间

与假山、景石相互组合是竹在园林中常用的造景手法。形态各异的假山,再配以枝叶纤细,亭亭玉立的方竹、紫竹、佛肚竹,呈现山林之美,自然之姿,美不胜收。趵突泉公园中假山与竹相掩映,呈现出自然之美。亭台轩榭旁,以翠竹衬托或以粉墙室隅为背,形成独具风味的园林小品,引人入胜。

3 竹子在济南地区园林中的应用

竹类植物抗性强,病虫害较少,园林养护管理费用也较低,而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较高[3]。在济南地区园林中,充分利用竹子的景观观赏功能和生态功能,在继承古典园林的传统技法上,将造园的艺术手法与现代人的审美、游憩需求完美结合,力求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竹在济南地区园林造景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以竹子作主景

3.1.1 竹径

竹径是指利用竹子分割空间建成曲径通幽的道路。古典园林中“竹径通幽”艺术手法在现代园林休息区依然适用,为营造含蓄深遂的意境,竹径的平曲线和竖曲线应力求变化,“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迂回地扩展和丰富了园林的有限空间,同时应避免过度曲折,矫揉造作[4]。如泉城公园东门附近的竹径,虽然竹径不长,但却做到了忌宽求窄,依然营造出了含蓄的意境。并左边的木槿园和谐搭配,木槿秋季落叶以后小径一旁的竹子依然翠绿,使得秋冬时节的景观不至于太萧条,在景观效果和意境表达上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1.2 竹篱

竹篱是指利用竹子修建成一空间的屏障,大多竹种秆型不高。竹篱不但美观实用,能围合、分隔园林空间,而且具有隐藏作用,还增加了层次感。如科研所的自行车棚,全部用竹子围合,把车棚隐藏在里面,只在每个方向留一个入口,美观、新颖又实用,从看就像一片竹林,景观效果和生态效果都很好。竹篱还可以作分割空间和屏障视线,也可做喷泉、雕塑等的背景,以衬托主景。如济南植物园中用竹子围合仿木质座椅组成的休憩空间,选用茎杆色彩引人注目的竹子,让游人在休憩的同时感到赏心悦目,环境惬意。

3.2 以竹子作配景

竹子清秀风雅,适合在墙边、池畔、院中栽植,或与假山、景石、其它植物相配,以呈现自然景色或衬托全景,体现出浓厚的诗情画意。

3.2.1 与建筑物搭配组景

在济南各大公园里,竹子与建筑搭配组景时常用在亭、廊、楼等的附近,这种配置方式也是对我国古典园林传统手法的继承。如大明湖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建筑旁栽植数株翠绿修竹,能起到与建筑色彩和谐的作用,而且能陪衬出古建筑的秀丽,同时掩映在修竹丛中的“精舍”,亦可使人体会到白居易所说“映竹年年见,时闻下子声”的那种情境[6]。趵突泉中刚好相反,采用杆形粗壮挺拔的竹子配置在墙下,让建筑立面优美的线条和色彩充分地展现出来,创造出优雅的环境。

3.2.2 与山石、水体搭配组景

竹子与园林山石、水体的配合,可形成写意山水式的组合景观,是中国古典园林及现代园林的重要造景手法。竹与山石、水体配置恰当,能增添山体层林叠翠,水体明净幽深[7]。假山和景石以表现山石的形态和质感为主,可用竹作背景,以突出主景。如趵突泉公园东门龟石和矢竹搭配,在突出主题的同时,又升华了意境,衬托龟石的“秀、瘦、透、漏、皱”的特点。水体与竹子造景应因地制宜,其体量与山石驳岸应协调统一。如趵突泉、五龙潭中箬竹与泉水驳岸搭配,不仅增加了景观的灵动性而且自然舒适。

3.2.3 与其他植物搭配组景

竹类植物与其他植物材料的组合,不仅能创造优美的景致,更能将无限的诗情画意带入园林,并形成园林特有的情境与意境[8]。竹子的杆、叶、色、形、态均较其它植物有明显特点,它与高大乔木相比更为纤柔,与低矮灌木相比则显修长,与开花植物相比又见青翠,与其它植物精心配置在一起,在视觉上更显丰富多彩,属性上更贴近自然,内涵上可以相得益彰。如济南市植物园中以油松为背景,箬竹与海桐搭配,四季常绿,层次丰富。

3.3 专类竹园

专类竹园主要收集各种竹类植物作为专题布置,在色泽、品种、杆形上加以选择相配,创造一种雅静、清幽的气氛,同时兼有观赏、科普教育的作用。如趵突泉的万竹园,它主要运用现代园林造景手法科学组织观赏竹种的形式美要素。竹园中建一造型独特的竹文化庭院,结合诗词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全面展示竹子外在的秀美风姿和内在品质,为游者提供一个赏心悦目的休闲空间和交流场所。

3.4 地被竹造景

地被竹是指禾本科竹亚科中植株相对低矮、枝叶比较密集、具有较强延展能力、能迅速覆盖地面且抗污染能力强、易于粗放管理的竹子类型,可以用来代替草坪、草花群植、片植绿化,是一个新颖而富有特色,能够开拓园林新空间的地被植物类群[9]。尤其适于林内树下、假山石间等不适于种植草坪的地方,可构成自然之野趣,并丰富绿化层次。

4 结束语

竹子在中国是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乡土植物,从古至今,竹子以其形美、境佳、种类丰富、适应性强在园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10],济南地区利用观赏竹类植物优良的生物学特性和优美的形态特征,在济南高速公路两旁、公园、街头绿地、休闲广场、居住区等地加以大量应用,同时园林设计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大胆拓展思路,大胆创新,设计出与传统绿化树木相互并存,交相辉映的作品,以优化美化人们的居住环境[11],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 项忠平,帅晓艳.安徽农业科学[J].2007(27):8480-8483.

[2] 陈松河.观赏竹园林景观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武永照,王云峰.陕西林业科技[J].2009(4):87~89.

篇8

(长春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摘 要:宋代文人的交游活动具有艺术化特征,主要表现在雅而不俗的礼物往来,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和具有文化气息的活动内容。花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属性与文化内涵,宋代文人交游的艺术化、审美化借助花传达得最为充分。因此花在宋代文人士大夫的人事往来、情感呈现乃至具体的交际活动中,都占据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宋代;文人;花;交游

中图分类号:K244;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5)04-0141-04

收稿日期:2014-11-15

基金项目:长春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成果,项目编号:长师院社科合字[2012]08号

作者简介:吴洋洋(1982-),黑龙江省哈尔滨人,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从事宋代美学、生活美学研究。

中唐以降,中国社会发生了某些深刻的变化,不仅体现在政治、文化、经济领域,更根本也更隐蔽的是关乎人自身认识的变化。这种变化渗透到社会关系中,形成了各个社会阶层特有的交际原则与方式。宋代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行使政治权力,从根本上打破了世族门阀制度,文人士大夫的交往不再依靠血缘和姓氏,更多依靠相似的生活志趣、审美品位与文化观念。从中唐的刘禹锡提出以雅易俗的主张到五代欧阳炯的《花间集序》提倡“清雅”,皆孕育文人的雅化要求。[1]宋代的文人交往呈现出艺术化特征,代表文人情调的品茗、弈棋、赏花、绘画、赋诗成为文人交际的主要内容。宋代文士追求的不是物质方面的奢华,也非感官欲望的满足,更看重的是具有文化品位的精神交流。

考察宋代文人的社会交往不难发现花是一条重要的线索。花从物质领域到精神领域全面进入到文人的交际生活。作为物质的花可观、可赏、可用、可玩,作为艺术对象的花可咏、可绘。文人之间以花为礼物馈赠往来,花是文人交流感情传递心声的媒介。花作为重要题材进入到文学绘画领域增进了文人的精神交流。文人为传达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意念,将花塑造成雅文化的代表,体现了宋代士大夫文化的性质与特色。花作为宋代文人交游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宋代文人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在社会关系中的投射。宋代文人在文化上有一种优越感、使命感、责任感,士大夫对于自身修养原则、处事原则、人际交往、社会风俗有了新的认识,这些又是与人格完善和理想社会的构想分不开的。文人交游的艺术化特征反映了宋代美学思想生活化的价值取向。

一、以花为馈:宋代文人的交际风尚

花作为馈赠之物能够成为交际风尚主要源于宋代文人对风雅的追求。宋人追求风雅,馈赠之物大都是花木、团茶、奇石、文房清玩等富有艺术气息的物品。蔡襄为欧阳修的《集古录目序》刻石,欧阳修为表谢意以鼠须栗尾笔、铜绿笔格、大小龙茶、惠山泉等物为润笔,蔡襄欣然接受,“以为太清而不俗”。文士们要求馈赠之物的风雅是为了标榜授受礼物双方的高洁志趣,“不俗”是当时文士的人格理想和对自己的要求,所谓“士生于世,可以百为,惟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不俗之人的言论、艺术作品、个人生活、交游方式都应该是“不俗”的。“只把千樽为月俸,为嫌铜臭杂花香”,花木乃天地之灵气所汇聚,赠花自然是不俗之举。礼尚往来的过程中,文人们常以诗词唱和,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因为偏爱茉莉“幽独”的气质,杨万里就给好友送过茉莉,“一枝带雨折来归,走送诗人觅好诗”。(《送茉莉花与庆长》)诗人陈师道接受了他人送的花也会写诗相酬(《谢赵生惠芍药》)。追求风雅意味着宋人在人事交际中重情、重道而不重物。情可以寄托于物,但又要在物的形式上有所选择,有所超越。苏轼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宝绘堂记》)[2]西昆主将杨忆与宰相王旦交谊笃厚,前者相赠“山栗一秤”,以表心意。欧阳修和苏轼都接受过属僚、百姓馈赠的花木。正因为花在人事往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花为馈赠之物风靡一时,甚至引发了某些流弊。有的地方出现了以金银制作象生花草变相行贿的陋俗,一度引起朝廷关注。

花作为礼物的绝佳之处还在于花能够体现个人倾向性,更能凸显送礼之人的周到和双方的默契。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黄庭坚接连收到好友王充道、刘邦直等人赠送的水仙花。黄庭坚颇为动情,他在诗里将水仙比作凌波微步的倾城美女,又怕自己的鲁莽唐突了佳人,“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变婉转情思为豪迈气概。这种才思和情致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扫弃一切、独提精要之语”,“每每承接处,中亘万里,不相联属,非寻常意计所及。”[3]为什么短时期内多位好友不约而同地送他水仙花呢?“非寻常意计”的背后又蕴藏哪些玄机?这一年对黄庭坚来说不同寻常。徽宗即位之初他满心期待离开谪居之地。可在途中又上表陈词“臣到荆南,即苦痈疽发于背协,痛毒二十余日,今方少溃,气力虚劣,而以累年脚气,并起艰难,全不勘事。”[4]黄庭坚的观望与犹疑并非只是身体不好那么简单,其深层原因是对残酷的党派政治心有余悸。他写下悼念故友的诗句“闭门觅句陈无几,对客挥毫秦少游”,从中不难体味黄庭坚心绪之复杂,惟恐再次陷入党祸。此间种种不便诉诸于口,好友送他喜欢的水仙花实则是为他开解心胸,为之遣怀,包含了友人的善意。黄庭坚也颇能体会好友的心意。花作为礼物更能表达体贴与诚意,双方的默契与情感得以加深。

送花能成为交际风尚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在人们的观念中花卉预示着富贵吉祥,是上天赐予的吉兆。夏竦在应制而作的《景灵宫双头牡丹赋》中写道“二花并发者,两宫修德,同膺福祉之象也;双枝合干者,两宫共治,永安宗社之符也。”双头牡丹是罕见的自然现象,与两宫共治的政局联系起来,本属附会却很能说明宋人认识天道与人事的思维模式。“天地之道,常垂象以示人”(又卷二十三),人能够与天相感应,通过“象”认识天道。西汉的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义》中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何之,天人一也。”天与人的相合的基础是天与人本属同类。最早使用“天人合一”概念的,是北宋的张载。他在反对佛教主张天人二本时明确提出“儒家则因明至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与他同时的程颐认为“天人一也,更无分别”(《二程遗书》卷二)、“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二程遗书·卷六》)。在他们的认识中,天赋予了人仁义礼智的本性,天是人们必须敬事的,也是可以预示吉凶祸福的。带着这样的观念,花在交际行为中承载了期待,因其具有美好的物质形态,人们愿意赋予其生活愿景。有一则“金腰带”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金腰带”系维扬芍药,花主体为紫色中间呈黄色带状,与当时达官显贵的服饰类似故而得名。此花难得一见,相传簪此花者可位极人臣。宋初名臣韩琦出使维扬时,“金腰带”忽出四朵,韩琦宴请平生最为看重的三人,以“金腰带”赠之,四人同簪此花,日后果然都官至宰相。这则颇具巧合意味的故事里,赠花人能够慧眼识人、受花人得到赏识感到光彩与愉悦,文人们借助花促成了一次既有趣又颇富意味的交往活动。

以花为馈的风尚与上流社会的倡导有关,皇帝赐花给大臣,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渑水燕谈录》记载宋真宗赐晁文元和钱惟演千叶牡丹(按礼千叶牡丹只赐亲王宰臣),又令中使为之簪花,众人皆以为荣耀。宋代社会是文官社会,文士地位空前提高,在政治上表现活跃。柳诒徵评价宋代政治曾说:“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政治之纯出于士大夫之手者,惟宋为然。”[5]太祖皇帝善待士人,后代君主往往谨遵家法,仁宗皇帝宣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诚然在君主专制社会中,“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无非是理想状态。然而从另外一重意义上讲,宋代政治生活中文人士大夫与君主之间的关系的确更精致、更人性化、更有人情味。这种新型关系又是通过一朵牡丹花呈现出来的。

二、花的隐喻:文人交往中的情感呈现

文人在人事交际之时,喜欢通过花寄予身世之感,以花喻人或自喻,表明心曲,增进情感交流。宋词中有不少把梅花写入贺寿词的:

早春时候,占百花头上,天香芳馥。寥廓寒分和气到,知是花神全毓。独步前林,挽回春色,素节辉冰玉。嫣然一笑,便应扫尽粗俗。

最爱潇洒溪头,孤标凛凛,不与凡华逐。自是玉堂深处客,聊寄疏篱茅屋。已报君王,为调金鼎,直与人间足。更看难老,岁寒长友松竹。(《厉主簿为梅溪先生寿》)[6]

词的作者是姚述尧,字进道,钱塘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词的上阕写梅花迎春而放,占百花之先。下阕由花及人,梅花并非凡品,却甘心生长在竹篱茅舍,比喻梅溪先生不慕荣华富贵高风亮节。梅有梅实,可为君王调鼎,夸赞寿主有济世之才。梅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松竹又有长寿之意,此等意象用在祝寿词中非常恰切。南宋时,咏梅词被用于祝寿场合并不鲜见。一是由于寒梅傲雪而放生命力顽强,再者梅被塑造成情操高洁者的形象,第三梅有花有实比拟人有高名实学。咏梅词作为贺寿词,突破了庆寿的狭隘意义,将寿主的德行、才能、气质风度彰显出来。文人的情感表达运用以花喻人的方式更精致也更有深度了。

花具有隐喻性,用来纪事、传情在当时已经是一种普遍做法,宋人对此是有自觉认识的。以花喻人,促进情感交流的例子在宋代文学中比比皆是。苏轼有一首定风波写道: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尤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在词的序里说:“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在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7]这首词因有感于柔奴的品性、节操而作,事实上又不尽然,而是有更多的寓意。王定国即苏轼的好友王巩。元丰二年,苏轼以“乌台诗案”下狱,受株连者二十余人,“王诜、王巩皆以往返连坐。”苏轼对此深感不安,“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五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2]然而面对坎坷的遭际和恶劣的环境,王巩并没有怨天尤人,身处患难不戚于怀。元丰六年,王巩“归来颜色和豫,气益刚实,此过人远甚”(刘挚语),并且心怀天下,难怪自视甚高的苏轼也不得不叹服说,“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2]苏轼词中的梅花形象不仅是形容“点酥娘”的,更是赞美“琢玉郎”的。敏感的政治环境下,好友之间不便言说的情意、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欣赏、以及得知对方状况自己内心的宽慰,种种复杂的情感借助花表达出来了。

以花喻人成立的前提是花卉审美的人格化。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多样化的自然条件决定了花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花姿态各异,生长习性各不相同,很容易激发人的感兴。漫长的历史文化流传中形成了自己的象征意义,在花卉吟咏中寄予道德期许,是中国花卉文化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主要是在宋代最终形成的。宋学兴起文人普遍注重万物的体性,赋予花木各种内涵精神。儒学的复兴随之而来的是文人对儒家理想化人格的推崇,人们把这种人格期待,寄托在花卉审美上,形成了一种审美化的理学表述。《爱莲说》中周敦颐不慕象征道家隐士的菊和代表人间富贵者的牡丹而推崇象征儒家君子形象的莲。莲的自然属性暗合了君子的洁身自好、群而不党的形象,在当时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杨万里有诗云:“周家唤莲作君子”,“此花不与千花同,吹香别的濂溪风”,再比如郑思肖的《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以的独立寒秋和枝头凋零等特性形容自己的南宋遗民心态,流露出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志向。花卉在审美上具备了独立的人格意义之后,又能唤起强烈的审美意识,作为特定审美对象被反复咏叹。梅、兰、竹、菊的君子人格,就是被文人塑造出来的。

三、赏花会友:文人日常生活中的审美实践

“美学不是‘美’,而是一种对美的言说样式。美学的变迁不仅是人们对美的认识的变化,还在于由于这种认识的变化带来的关注点转移。”[8]宋代文人已经意识到,美就在生活中,或者说他们有意识地赋予日常生活某种观念和仪式以获得超越性的满足感。正因为宋代文士在交游中追求风雅,他们更喜欢赋诗、作画、斗茶、听琴、弈棋、玩墨、赏雨……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活动。花因其可食、可簪、可赏出现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之物,又因其在文人阶层的流行,进而成为风雅趣味的象征之物。文人还把插花、点茶、挂画、焚香合称为四艺,茶艺、花道是士大夫文化的一部分。伴随着文人日常生活艺术化的趋向,文人交际这种社会实践也体现出审美化的特征。

苏轼在《牡丹记叙》里详细记载了与众人在吉祥寺赏牡丹的盛况:“圃中花千本,其品以百数。酒酣乐作,州人大集。金槃彩篮以献于坐者,五十有三人,饮酒乐甚,素不饮酒者皆醉。自与舆台皂隶皆插花以从,观者数万人。”[2]接下来苏轼交代自己写作此文的原由:“余既观花之盛,与州人共游之乐,又得观此书之精究薄备,以为三者皆可纪。而公又求余文以冠于篇。”[2]这段文字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本文作于熙宁五年三月,苏轼在杭州任通判,当时的杭州太守是沈立。此文是苏轼为太守沈立的《牡丹记》写的叙文。花是文人在精神层面交流的重要对象。《牡丹记》已佚,我们只能通过苏轼的描述略窥一二。《牡丹记》应该是梳理牡丹种植历史、栽种技巧、收集咏牡丹的诗词和笔记小说的。沈立另外做过《海棠记》,也只能通过陈思的《海棠谱》看到沈立《海棠记》的序和内容。宋代文人对花的论述十分丰富,文人经常就对花的研究展开交流,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受到钱惟演的启发,王安石和黄庭坚探讨过花的命名。另外,文人们还会展开“斗花”活动,在艺花方面一较高下。梅尧臣就与好友在喜好牡丹方面志趣相同“不问兴亡事栽插,栽红插绿斗青春”(《次韵奉和永叔谢王尚书惠牡丹》)

赏花会友是文人重要的活动。男子簪花是宋代独有的社会风尚。对于文人来讲,除宫廷礼仪需要外,簪花大多是表现个性的举动。苏轼“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吉祥寺赏牡丹》)苏轼当时只有37岁并非年迈,为何在此自称老人呢?这与他此时的心态有关。这里的“老”并非作者自觉暮气沉沉,而是指心态的旷达、从容。苏轼因不赞同新法被排挤出朝廷外放杭州,但他并没有因此消沉。到杭州后,苏轼颇有作为,整理盐务兴修水利,在接触百姓民生处理具体地方事务的过程中,他如鱼得水深得民心。赏花、簪花、醉酒实际上是文人真性情的流露。这种任情纵性的行为饱含苏轼看清个人浮沉的透彻,同时又有孩童般的率性天真。苏轼对自己的童心颇为自得,这种自得又是通过自嘲的形式表现的,因此才有“人老簪花不自羞”之语。在吉祥寺赏花之行中,苏轼还应寺僧的请求,给寺中楼阁命名,苏轼名之为“观空阁”。“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吉祥寺僧求阁名》)。 “色”与“空”本就是佛教的重要观念。明明是繁花似锦,美酒当前,耳畔都是俗世喧嚣,苏轼为什么还将花交友之所起名“观空阁”呢?这其中是否另有深意呢。其实苏轼对“物”的诱惑一直有着戒备心理。他不止一次讨论过人的快乐是否要建立在“物欲”满足的基础上。在《超然台记》中,他指出人不快乐的原因在于物有尽而欲无穷。苏轼所说的“物”不仅是美食、华服等声色之物,还包括人的精神所需之“物”譬如艺术,以及名望、功业等价值追求(苏轼《墨宝堂记》)。人在追求“物”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把对“物”的占有当作快乐的源泉,把“物欲”能否实现当作衡量人价值的标准。苏轼看出了“欲望”的危险,所以主张以“无情”(即审美)的态度对待“物”,才能获得快乐。苏轼将赏花的宴坐之所命名为“色空阁”,就是提醒人们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花开即花落,物无悲喜顺应自然,才是对待物的正确态度。

这种观念在南宋的张镃那里表述得更为清楚。张镃家世显赫,精通诗词书画,又热情好客交游广泛。他将十二个月的燕游之事写成文字,并名曰“四并集”。“四并”之说出自南朝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后即以“四并”指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同时遭逢。“四并”的关键在于赏心。心若清净则“有差别境中,而能常入无差别定。房酒肆,遍历道场;鼓乐音声,皆谈般若。”[9]张镃语中似有对世人批评他豪侈有辩解之意,但也不难发现另外一重意思即只要人际交往的主体有一种艺术化的观念,审美化的交往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现,无需以远离尘世的姿态寻求。

在宋人的审美意识中,花与其他事物,一道构成了一个脱离世俗名利、车马喧嚣的日常生活空间。花可以为文人的交游活动营造一种审美的情境。宋画《听琴图》中,松阴下弹琴者焚香抚琴,正前方即是所插花卉。花器是古铜鼎,置以石几之上,花枝飞扬向上。弹琴者是徽宗本人,听琴者是一名童子、两名大臣,皇帝一副道家打扮。《洞天清录集》说:“弹琴对花,惟岩桂、江梅、茉莉、酴醾、薝蔔等清香而色不艳者方妙,若妖红艳紫非所宜也”,可见弹琴对花绝非偶然。画上有北宋末年权相蔡京的题诗:“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听琴不在于琴声是否美妙,而在于能否让疲惫的身心在审美的情境中得到休养,照到自己的“真面目”。

花是宋代文人艺术化交往的载体。花在文人交往中发挥重要作用,以花为窗口,可以得见文人之间优雅的交往方式、艺术化的人际关系以及交际主体审美的生活态度与追求。宋代文人交际的艺术化实际与人生、生活的艺术化追求是同一的。

参考文献

[1] 祝云珠.两宋词论尊雅观中的情志纠偏[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211-215.

[2] 李之亮.苏轼文集编年笺注(诗词附)二册[M].巴蜀书社,2011.129;24;54.

[3] (清)方东树,汪绍楹.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重印.314.

[4] 郑永晓.黄庭坚年谱新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345.

[5]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580.

[6] 唐圭璋,王促闻,孔凡礼.全宋词三册[C].中华书局,1999重印.1550.

[7]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M].中华书局,2002.中册,578.

[8] 王确.中国美学转型与生活美学新范式[J].哲学动态,2013,(1).

篇9

好词:

鲜花 落花 落英 奇花 家花 野花 花草

花木 花朵 花瓣 花苞 花蕾 花蕊 花心

含苞 吐蕊 盛开 绽开 绽放 怒放 娇贵 娇艳 鲜艳 别致 婀娜

娇媚 娇美 淡雅 清淡 恬静 秀丽 芳香 芬芳 多姿 凋零 凋谢

飘零 飘落 枯萎 浓郁 幽香 清香 醇香 暗香 蓓蕾 清淡 雅致

火红 朱红 缨红 殷红 嫣红 粉红 浅红 淡红 绯红 暗红 绛红

雪白 乳白 洁白 金黄 米黄 橘黄 杏黄 橙黄 嫩黄 土黄 焦黄

枯黄 深紫 浅紫 淡紫 粉紫

一朵朵 一团团 一串串 一簇簇 一层层 一丛丛 鲜灵灵 红彤彤

红艳艳 金灿灿 金闪闪 白花花 水汪汪 水灵灵 羞答答 蓝晶晶

绿茵茵 青幽幽 软绵绵

雍容华贵 洁白无暇 娇媚艳丽 小巧纤细 挨挨挤挤 互相偎依

含苞欲放 万紫千红 花红柳绿 繁花似锦 奇香满园 落英缤纷

香飘万里 花香四溢 花香馥郁 朴实无华 姹紫嫣红 端庄素雅

芳香四溢 蓓蕾初绽 竞相开放 绽蕾吐艳 百花齐放 百花争春

百花争艳 百花斗妍 春花烂漫 红花似火 奇花异草 群芳斗艳

亭亭玉立 桂子飘香 梨花似雪 菊傲严霜 红梅映雪 层层叠叠

笑立枝头 招蜂引蝶 搔首弄姿 脱俗超群 沁人心脾 清新优美

晶莹剔透 绽开笑脸 冰清玉洁 芬芳幽雅 婆婆起舞 瓣润如绢

颜色各异 形态万千 飘然而下 花团锦簇 花红柳绿 千姿百态

五颜六色 密密麻麻 五彩缤纷 色彩鲜艳 凌风傲雪 花香醉人

芳香扑鼻 晶莹淡雅 色彩斑斓 春暖花开 生机盎然 桃红李白

灿烂多姿 淡雅清秀

好句

花开固然美丽,花落更具有意义,我要把生命的花瓣一片一片地洒落在通往成功的路上。

月季花的颜色有的淡如白雪,有的艳如桃李,更有罕见的变色、混色、串色、复色及蓝色、咖啡色,令人赞赏不已。

红团锦簇,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花盘微敞低垂,还有的像一个害羞的姑娘,低垂着的脑袋,泛红了的小脸默默不语。

昙花是绚丽的,但它只愿在夜深入静时悄悄开放,没有在人前炫耀之意,更不会与花的姐妹们争奇斗艳。

阳春三月,杏树开花了。粉红、雪白,花香四溢,招来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亲亲热热地落在杏花上。

渐渐地,花儿凋谢,长出了嫩嫩的新叶,结上毛茸茸的小杏,各随着叶子慢慢长大,绿莹莹的。

桃树上挂满了花骨朵,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仿佛是一群胆怯羞涩的小姑娘,谁也不肯第一个绽开笑脸。

桃树上的小骨朵一天天鼓起来,露着嘴儿,像抿嘴含笑的小姑娘。从远处看,一株株桃树活像一个个张开的大花伞。

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风姿。

那盛开的桃花像是一片片胭脂,染着富饶的春之山河,又像是一团团云霞,映着充满生机的大地。

桃花凋谢了,枝头残留着几片花瓣,仍像点点跳动的火苗。

春天,那些树枝纷披的梨树上缀满花朵,仿佛是飘着大片的雪花。

如果一株一株看,梨树就像地下冒出来的一个又一个的喷泉,那花朵,就像是雪白的浪花儿,就像明灿灿的项链。

一朵朵鲜红的石榴花挂在树上,把石榴树打扮得像含羞的少女。

六月的树林里,开满了各色各样的野花,灿烂得像撒满了宝石,铺上了锦缎。

花园又像一个盛装颜料的调色盆,将各种绚丽色彩一下子端到游人面前:大红、深红、淡红、橘黄、中黄、紫色……简直是应有尽有,使人目不暇接。

像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漫天里飞舞着柳絮杨花。

我第一次看见开花的木棉树,那样高大挺拔的躯干,没有绿叶,枝头上却缀着大朵大朵的红花,唯有这耸入天际的红花,敢与白云、蓝天争艳。

含笑花含着笑,迎来了一天又一天的曙光;又含着笑,企盼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属于她的这永恒的微笑。

一阵微风吹来,蝴蝶花花瓣轻轻摇摆,就像只蝴蝶在抖动自己艳丽的翅膀,快乐地飞舞。

六月里,鲜艳的凤仙花开了,像小姑娘头上的蝴蝶结。

到了晚上,窗前几株夜来香,吊满枝头繁星似的小花,又舒展开了十字花瓣,闪闪烁烁,把阵阵花香悄悄地送进屋来。

马蹄莲整个花只有一片厚厚的大白色的瓣,边儿翻卷着,拥着黄色的花蕊,左看右看,近看远看,都形似马蹄。

那漫山遍岭的山茶花红得这样鲜艳,火热,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红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又好像千万面旗帜在飘扬。

你看,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紫荆花,花朵儿一串接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紫丁香的骨朵儿是紫色的,一串串好像红透的高粱穗;那盛开的白丁香花,如雪、如玉、如绢、如飞溅的浪花。我素来喜欢丁香花,淡淡的紫色,朴实中透着华美,自然中不失雅致。

大门前有个拱形的藤萝架,春天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紫葡萄似的藤萝花。那花瓣一簇簇地凑在一起,又一列列地按顺序排开,真像一群不时变换舞蹈队列的小姑娘。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玉兰花迎着春风开了,一树洁白的花朵,像雪,像玉,像云,像飞进的浪花。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莹雪中浸过,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朴素,溢满了人间的纯洁。

蔷薇攀在路边竹篱上,在暗绿的叶片后,探出点点胭脂红,像女孩子半娇半嗔地嘟起来的小嘴儿。

那迎风飘舞的是名菊“嫦娥牡丹”,她凌空舒袖,宛如万里长空翩翩起舞的嫦娥一般飘洒俊逸。那种叫“黑牡丹”的黑菊极为珍贵,粗壮的枝条配着浓绿的叶,中间托着黑而透紫的大花朵,真像一条乌龙卧在一座墨池之中。

好一片如霞如雾的樱花啊!它开得像阳光下的火团,洁白、绯红,生机勃发,真好比九天的仙女把撕碎的锦缎撒向人间,瑰丽万状,灿烂无比,给人一种明快开阔的感觉。

枣花虽不像桃花那样具有鲜艳的颜色,小小的、淡绿色的枣花,藏在叶儿的腋间,但它用芳香吸引着成群的蜜蜂,把自己的花粉无偿地献给人们,制成高级补品——枣花蜜。

海棠的花骨朵就像刚睡醒的娃娃,噘着红红的小嘴巴。

梅花有5片花瓣,有单瓣,也有双瓣,它的花蕊是一丝一丝的,上面有一个比芝麻还小的小点,像一顶小帽子似的。

远望满山红梅,一团团、一簇簇,像燃烧的火苗,十分热烈,十分耀眼,把残冬留下的痕迹都驱尽了。

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真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

街心公园里的腊梅,像是枝条上落满了小黄蝶,发出沁人肺腑的清香。

桂花是那么素雅,那么的大方,那么充满生机,叫你不能不刮目相看,特别是它那浓郁的幽香,熏得人都要醉了。

远远看去,一品红那一个个小花蕾就像一颗颗珍珠撤在雕刻着花边的红盘中,又像一只只小蜜蜂飞落在花蕊中采蜜。

兰花开放了,有的似一只凤蝶展翅飞来,有的像一排铃铛摇动,更有的像雄壮的军号在吹奏着。这些兰花,有的清幽高雅,有的雍容大方,有的叶片刚劲,有的潇洒自如。

蟹爪兰的花有的盛开着,花瓣有三四层,好像一座小巧玲珑的花塔;有的含苞欲放,好像小鸡快要钻出蛋壳似的;有的含苞未放,好像小姑娘害羞的脸蛋儿通红通红的。

一簇簇、一片片地野玫瑰长满了草地和山冈,五色的花朵,像婴儿的唇,像惺忪的眼,像极乐鸟的羽毛,像没有融化的雪,像早晨飞动的彩霞……鲜艳极了。

好段

满山遍坡的野花,像是精工巧匠编织的万紫千红的花冠。紫樱花迎着阳光,撑开紫心白瓣的小伞;野丁香刚从中醒来,便吐出幽雅的清香;迎春花一团一簇,宛如无数姑娘红润的笑脸……

残荷不再美丽,不再青春勃发娇姿妩媚,也不再以那一晕又一晕粉红的花,润出一片风采。

有人把杜鹃花叫“映山红”,相对来说,我更喜爱这个“映山红”名字,它使人想得更深更远。不是吗?一片红艳艳的杜鹃花可把山谷映照得红光焕发,就是一小簇一小丛的杜鹃花,也会如黑夜的火光,使人想到星火燎原!

牡丹的确是美的,用百媚千娇来形容她,的确不算过分,白居易曾以“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诗句,来形容当年洛阳人在花开时节倾城观花的盛况。这诗句,诞生在一千一百年前,那是浪漫主义,而用在一千一百年后的今天,则是现实主义的写照了。看吧,青丝红颜,漫步在花径之上,白发黄髫,赞叹于花簇之前,洛阳人醉了。

雨白天下,夜晚也下,梨花只有在有雨的夜晚开。仿佛有约在先,又仿佛一切出于自然。雨下得畅快、淋漓,梨花开得真实、生动。夜雨梨花不虚饰白昼,更不媚俗世人。它们选择在细雨轻风的背景下,悄悄地开放,纯洁、坦诚而又执著。它们不学昙花,花开即落。一晚的辉煌后,再也无声无息。梨花却固守着自己的花期,一天也好,两天也好,十天半月也好,总是那么善于等待,等待这有雨的夜晚绽出一树高洁,一树美丽。

今年花市上的名花,多得叫人看也看不尽,好得使人难以形容。她们就像一群群天姿国色的少女,竞向人们报告春来的消息。岭南独有的名花吊钟,是花市的盟主,她那串串垂吊摇铃,最是殷勤传达春讯。今年的吊钟,也长得特别妖冶,猩红的钟盖,表现出她的娇姿,雪白的钟口,又显示出她的洁质。那一望无尽的花枝,排列成林,抢去了人们多少春色。

被赞为“凌波仙子”的福建水仙,有的亭亭玉立,有的蟹爪勾栏,她们都沐浴春风,竞吐幽芳。而最雍容华贵的,还是“百花之王”的牡丹,千姿百态,艳色撩人,真不愧为“独占人间第一春”。还有那象征爱情的玫瑰,寓意友谊的石竹,预示吉兆的鸡冠,充满生机的彩雀……这似锦的繁花,这万千的仪态,哪能笔笔细描!

昙花那一丝丝弯曲的雄蕊上顶着黄黄的花粉,像一位美丽的公主头戴金色的皇冠。由于昙花淡素洁白而清秀,又在晚上开放,故有“月下美人”的雅号。多么美丽的昙花呀!虽然“昙花一现”,但它却把美留给了人间,也永远留在了我心里!

花,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为之纵情吟咏,高声赞美。它那芬芳艳丽的色香,令人陶醉;它那朝气蓬勃的风姿,令人振奋。

阳历六月份,一棵棵挺立着的沙枣树上开满了银白色的小花,犹如一个个白色的小喇叭,在微风中一颠一荡,奏出了生命之歌。白色的小花在热烘烘的阳光下散发出一阵阵扑鼻的清香,使人感到很舒畅。

在这个娇而媚的月季花中,我最喜欢的是“十全十美”和“奇光异彩”了。“十全十美”的花瓣纯白如雪,边沿有玫瑰红晕,花蕊翘角儿,它开花时,像螺旋那样徐徐张开,盛开后花蕊却不外露,轮廓呈五角星状。它的叶片墨绿有光,香味浓郁,花姿优美,如同少年郎。

娇柔的花瓣,优美的花型,纯洁的白色,构成一朵朵圣洁美丽的玉兰花。她确实是天工神匠用洁白无瑕的美玉雕琢成的,她和国色天香的牡丹一样奔放,又如凌波仙子一样飘逸,她比荷花更秀丽细腻,比更朴实亲切。

水仙花白嫩的鳞茎里抽出好几条嫩绿的树叶,在纵横交错的绿叶间,错落有致地开着几朵洁白无瑕的小花,花中嵌着一束黄金般的花蕊,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芳香。一阵风吹过,小花连连点头,似乎穿着水晶衣裙翩翩起舞,使人见了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一天早晨忽然发现月季茎上绽出四个小小的花蕾,花蕾穿着一件绿色的外衣。又过了几天,花蕾顶破了外衣,露出粉红的花瓣。一开始,由最外层的花瓣向外伸展,而里边的几层花瓣还紧紧地合拢在一起,渐渐地,

层层舒展,整朵月季花终于绽开了。花是粉红色的,像一个穿着粉红色衣裙的少女。绿叶红花被晨光一照,又像一只粉蝴蝶在微风中扑打着翅膀,翩翩起舞。我鼻子靠近花朵,扑鼻的清香迎面而来,再仔细一嗅,花香里还透着一股蜜一样的甜味。

在这一片片翠滴的小叶陪衬下,一朵朵桃花争奇斗艳,花枝招展,充分显示着它那妩媚多娇的姿态。怒放的桃花,一层层椭圆花瓣向外张着,愈往里颜色愈深。那一层层的花瓣就像是兄弟姐妹一样,谁也不愿离开谁,都围在一起,紧紧地靠着,看起来是那样团结,那样友好。中间露出了米黄色的花蕊,花蕊中的花丝像孔雀的翎毛一样,桃花有的独立枝头,有的三一群,俩一伙,背靠着背,仿佛正在做游戏,盛开的桃花,就像是姑娘们那一张张欢乐的笑脸,笑得那样美丽、动人。小的桃花也盛开了,那通红的花瓣多像小孩子那红扑扑的小脸,显得是那么可爱。初绽的桃花刚刚张开一点嘴,花瓣还没完全展开,露出一点米黄色的花蕊,它仿佛是一位怕羞的小姑娘,脸涨得通红,嘴角微微露出了一丝笑容,又像还未完全从蛋壳里出来的小鸡,才探出半个小脑袋,是那么有趣。桃花的花蕾也十分漂亮,一个个圆形的红色花蕾,就像一个个柔软的小绒球,又像是一盏盏小红灯笼挂在枝头,把桃树装扮得异常美丽。

夏秋之交,湖面上大片大片的荷花开出白色、粉红色的花朵。有的躲在荷叶背后,不肯露头,像个羞怯的小姑娘;有的从荷叶中探出头来,含笑怒放,散发出阵阵清香;有的还是花蕾,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裂开似的。

看,那菊中佳品“绿牡丹”,花瓣丰腴,色如翡翠,鲜艳欲滴,惹人喜爱;出人头地的“帅旗”,蕊黄叶阔,外金内朱,如初升的朝阳,可称得上菊“晕”之帅。与“帅旗”相映生辉的是娇柔妩媚的“静女”,它花瓣如丝,垂发低首,不像”帅旗”风风火火,却娴静优雅,妩媚多情,给人另一种美的享受。

一串红花枝上都长有一串铜铃似的花朵,而每一朵花都是由三片花瓣组成的,那样子像三个伸长的舌头,中间还褒着三根花须,其中有一根花须特别长,前半段是红色的,后半段是白色的,顶端像小鸟张开的嘴巴,另外两根顶端的两点,好像冒号。这两点是乳白色的,真可爱。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颜色了。那颜色红得真艳丽,像一把燃烧的火炬,鲜红鲜红的,一阵风吹来,花儿微微起伏,掀起一轮轮花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