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业范文

时间:2023-03-30 02:3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语文作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语文作业

篇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痕迹

约翰·罗斯金

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

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

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

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儿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实质的痕迹。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和痕迹,只是这脚印和痕迹有的清晰,历经岁月而不蚀;有的模糊,不待日久而消失。你对此有何看法,有何联想,有何触动?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注意与话题作文“痕迹”的区别,虽然材料的关键词是“痕迹”,但范围比话题“痕迹”要小。审题时要仔细阅读材料,准确理解“痕迹”的含义。诗的一二句是告诉人们要“珍爱生命”,三四句是对“珍爱生命”的解说——要认真地生活,充实生命的内含,不虚度年华。

【佳作赏析】:爷爷的脚印

我踏着15岁的脚步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坎坎坷坷。如今站在19岁的尾梢,回望一路走来的脚印,深深浅浅,有我的,也有你的。

高一那年暑假,爷爷走了,用一种近于诡秘的方式离开了我。突如其来的噩耗,我不懂如何应对,只是缩在房间的角落里,一遍一遍地思念。悲伤猛长,而思念无尽绵延。

照片上的老人笑容可掬,满头银发,精神矍铄,身旁的少女一脸的欢笑,身后是极目的农田。那是几年前的春播时节。江南的水田泛着鱼鳞的色泽。你赤着脚走在泥泞的田埂上,而我跟在你的身后,小脚踩在你的大脚印上,一大一小,一深一浅,一直蔓延到田埂的尽头。你转过身,拍拍我的脑袋,提醒东张西望的我说:“活着就是走路,这路可得走平稳了。不然这脚印坑坑洼洼的,可不好看啊。”我望望前方爷爷走过的脚印,平整而踏实,再回头望向自己的小脚印,坑洼不齐。我对上爷爷慈祥的眉目,吐吐舌头,调皮的笑了。

印象中的爷爷便是这样一个朴实的人。爱穿布鞋。你说这才会让你感受到双脚踏在土地上的真实,而踏出来的脚印亦平整踏实。

稻谷丰收的季节,你站在田埂上,望着稻田里满目的金黄,你开心地笑了。眼角刻出的皱纹,深深的,那么真实的存在。我手中拿着饭碗,对爷爷说:“爷爷吃饭吧。”爷爷吃着香喷喷的白米饭,又抬头望望稻田,轻轻说道:“今年的谷子长得真好啊。”我抬头,望见田埂上淡淡的脚印,沙石被风一串串吹散,只留下一串串印记,那是爷爷的脚印。田埂如此平整,不知被爷爷踩了多少回,又有多少次爷爷站在田头欣慰地望着这一片稻田。秋风轻吟,诉说着这一季的故事。

如今,一切被风沙掩埋。田间的脚印不知更换了多少代,又在叙述几家的离愁。只有这一纸泛黄的照片,记录着岁月的永恒。

篇2

如图第一幅图所示,在求学的大山上一个学生疲惫的攀爬着,好不容易快到了山的顶峰,却不得不吃惊且尴尬的发现还有一座高很多的山他必须去爬,那就是找到一份工作。但是在另一幅图中我们看到,在招聘公务员的广告牌前面站着一堆人,而在招聘服务员的牌子前却只有一个人。最近报纸上对这样图画的讨论有很多。这些图虽然简单,但是却确实表明了一个发人深思的社会现象。

The pictures tell us the issue of hunting jobs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increasingly and seriously important in current days. What’s more , individuals, organizations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 have been attaching due attention to this issue. On one hand, when facing the pressure of finding a job, students are struggling painfully. The burden can cause not only depression but also anxiety and such problems as isolation and solitude. One’s thought , creative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spirit, therefore, have been stifled by pursing measurable high scores and various certificates when confronting this harsh reality. On the other hand , that college students fail to change the conventional view on jobs and to adapt their goals to the reality deepens this problem. Were there no prompt and proper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never would we taste the happiness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

图画告诉我们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在当今越来越重要了。个人,团体,政府甚至是整个社会都很关注这个问题。一方面,当面对找工作的压力时,学生们痛苦的挣扎着。这样的负担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抑郁和焦虑的问题,还带来了像孤单,孤僻这样的问题。这样一来,面对这样的残酷现实,一个人的思考,创造性的思维,开拓的精神很可能因为追求可被量化的分数和证书的而被遏制了。另一方面,大学生没有能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让自己的目标更贴近现实也进一步的加重了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和恰当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不可能实现体会到和谐社会的幸福感。

What should be done to reverse this situation? For one thing, instead of just earning their degrees and high exam scores, colleg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cultivate their potentials such as creation, imagination and coordination. Such qualities, though cannot be measured by their college certificates, really matter in their prospective career. For another thing,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re supposed to integrate more practical training in their programs so that more netpetent college graduates can be produced for our society. Above all, the new awareness that all jobs are equal in dignity and that fame and excellence can be reached at any occupation should be promoted in the whole society.

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布局结构日趋合理,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发展也较为协调,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明确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进入 21 世纪,经济全球化以及产业的转型与升级进程的加快,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经济社会特别是企业的发展需要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新的挑战。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是新时期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之路。

校企合作主要指高校与企业间一对一、一对多的合作教育关系。三十多年以来,高职院校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的应用型人才,而且还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2006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多种模式实践,合作促双赢——与宁波海天集团全方位校企合作育人实践”被入选教育部“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人才培养十大案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本着“双向介入,紧密合作, 互惠互利” 的原则,与 160 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共建教学实训实习基地协议书”,建立起遍布深圳各行业的实训实习基地,汇集了深圳市各行业 600 多名专家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在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中独树一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共同进行高职人才的培养是校企的双赢之举。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极大的增强了学校的办学活力和实力,提高了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问题思考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校企合作,其价值在于培育高技能型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就业率,实现人才供需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校企合作,对培养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高等技能型人才及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 统一思想,牢固树立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重要意义,主动与政府、社会团体取得联系,争取广泛的支持,采取灵活的政策,让企业一方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积极接受校企合作的模式。同时,完善校企合作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障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校企合作;完善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深化政府职教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保障机制,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

篇4

关键词:文化 企业文化 高职院校 引进融合

高职教育正在开展的校企合作、学结合的改革实践中,有意识地把企业文化引进高职教育,进而积极影响高职教育文化,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客观性的建议。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作用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按照国际广泛认可的一种说法,企业文化是个体在某个特定企业环境中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因此企业运作的特征也表现在企业文化上。文化对企业能力的形成、作用和保持、促进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因为文化决定着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态度,决定着企业产品属性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企业自身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等等,这些都是企业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后续保证。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也表现为企业软实力。企业文化从内容上看是反映企业现实运作过程的理念,是企业经营管理、战略选择在价值理念上的表现;从作用上看它注重于解决企业存在的实现问题,并用来规范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经营管理、团队凝聚力、员工行为等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于理顺企业内部关系,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使企业富有生机与活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高职院校如何引入融合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相融合的内容

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文化发生碰撞,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是必然的。融合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体现高职特色的物质文化层面的融合。物质文化是一种显性文化,可分为基础设施文化、环境布局文化。在宣传、引进企业文化,展示企业文化元素上,要力求做到实际、可行、有用,避免流于形式,做到润物细无声。基础设施文化元素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我院新校区建设的“工业中心”。环境布局文化主要体现在利用空间,如教室、走廊、黑板等,将某个企业文化作为专题展示,或将几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成果进行综合展示。“走进的是教室,看到是车间”,通过环境营造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教育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企业文化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体现高职特色的制度文化层面的融合。制度是学院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制度文化在思想和行为中具有重要功能。借鉴企业管理中的规章制度,结合我院特点和实际,建章立制。要求学生无论在实验、实习、实训中都要严格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与生产,在工作中形成认真、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职业化教育与管理。

体现高职特色的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合。精神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是高职教育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相融合的最高境界。在研究工作中,将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引入到学院的教育教学中,如通过开设《企业文化概论》课程、组织学生进行企业文化调查、聘请企业管理专业人士开展专题讲座等,对学生进行企业价值理念、品牌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等相关内容的教育,使全院师生理解、内化企业文化精神的内涵、实质,实现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在精神层面的融合。

2.高职院校引入融合企业文化的具体做法

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相融合的内容主要体现在物质文化层面的融合、制度文化层面的融合和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合,从这三个方面出发,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以下做法来促进企业文化和高职教育相融合。

(1)开展适合高职教育的企业文化教学活动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方针与基本政策。为适应企业对各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教改等诸方面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基本上完成了在知识和技能上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但高职教育与企业文化的“零距离”对接却远远滞后,这对校企全面、深层次合作十分不利。事实上,很多员工被企业淘汰,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胜任职业岗位的知识和能力,而是由于缺乏适应企业管理,无法在企业的环境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在校企合作中要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让学生逐渐了解、熟悉、认同企业文化,并形成相应的职业素质,完成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平稳转变和快速过渡,对学生进行一定企业文化的教育成为校企合作研究中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高职教育教学的课程设计中要体现企业文化的内容,我们编写了《企业文化概论》教材。教材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本质特征、结构、企业文化基本功能、企业管理思想演变的最新成果是企业文化等问题进行阐述说明。在编写教材的基础之上,又编写了企业文化讲义,制作了企业文化课件,并于2011年春季和2012年春季在2009级和2010级学生中开课。通过《企业文化概论》课程的教学,学生了解掌握了一定的有关企业文化的理论知识,认识到怎样尽快从"校园人"到"企业人"的平稳转变。

(2)结合专业实习实践环节进行企业文化调查,开展企业文化教育。将企业文化教育与专业实习实践相结合,是高职院校开展企业文化教育的途径之一。学生深入到企业及其生产实践中,亲身感受、认识并感受实习企业的文化和精神,增强对企业文化的感性认识,这样的学习比学校里间接的书面材料和理论更生动更形象。2011年我们组织2009级物流专业的学生到辽宁宝华集团进行企业文化调查,学生通过企业文化调查,了解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文化特点,了解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感受企业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早一步接触感受企业文化,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地面向企业,以企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提高个人专业技能水平,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正确的职业道德。这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帮助学生迅速融入社会,深入企业,汲取企业文化的养分。高职院校可以与合作的知名企业共建学习实践基地,增强专业知识和企业文化学习的针对性。

(3)营造校内实训基地的企业文化氛围

学院实训基地的建筑和布局应以现代先进技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相结合为原则,紧跟时代步伐,并增添企业元素与色彩。实训室在建筑、布局和标语牌方面应呈现出明显的企业文化色彩。学院宣传橱窗定期展示企业文化的相关知识或优秀企业文化的案例;学院资料室要增加企业和企业文化的相关书籍。通过环境的感染与熏陶,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自觉将企业要求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以电子商务实训室为例我们具体做法有:1)实训室的企业仿真环境的建立,在物流仿真实训室悬挂企业文化理念标识如5s:即整顿、整理、清洁、清扫、修养。2)实训室环境布置:遵循企业工作流程及体现企业岗位设置,每个岗位都挂牌标识,实训中学生模拟企业工作岗位进行业务操作。3)建立了学生物流与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即学生超市:超市管理体现店长负责制,设立了店长助理、人事部长、宣传部长、店员等多个岗位,建立了与企业一致的管理细则、管理制度、促销方案、考核细则。4)“厂中校“的建立。与丹东乐购生活购物有限公司深层次合作,学生在企业轮岗实习,主要实习岗位有理货员、仓管员、收银员、客户管理员,学生在企业真实体验企业文化与管理制度,参加企业的专项PK赛,参与企业竞聘,六名学生获选了储备干部。与北京友谊宾馆深层次合作,学生到企业锻炼,培养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精神。5)在校内开展技能竞赛,同时积极参加国家、省市技能竞赛。大赛是对职业教育贴近市场进行的教学改革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的有益探索尝试和实践,是课堂教学和技能教学的延伸与提高。它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现有能体现技能大赛要求的实训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以赛促教,锻炼学生专业技能、身体素质、精神素养等多种能力。

(4)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塑造良好的校园企业文化氛围

高职学生不仅需要课堂上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和思想文化素质,还需要在校园文化所形成的环境中接受熏陶感染。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将结合,潜移默化地开展企业文化教育,是开展高职院校学校特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可以围绕企业文化这一内容核心,开展各类主题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架起企业与校园之间的桥梁纽带,促进优秀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融互动。为此我们搭建了校园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校园网和行业网、企业网页(站)双向友情链接;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企业专家讲座、优秀企业员工座谈、社会调查、主题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帮助高职学生正确定位,树立自信心,培养正确的人才观和职业观,让学生在企业文化的氛围中成熟成长。

企业文化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职院校在大力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文化交融已经成为校企合作纵深推进的动力,文化吸纳已经成为校企合作的一种相互追求。也唯有校企之间进行深层次地交流与渗透,并最终达成文化层面的相互交融和相互依恋,才能够使校企合作具有持久性和生命力。只有在高职教育中全方位的融入企业文化,从职业岗位的需求出发培养学生,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快速地适应现代企业,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等.学校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32

[2]余兴国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07)

[3]言意文.高职德育引入企业伦理文化的“三段式”教育模式构想[J].科技信息,2009(13)

[4]肖剑。姚奕.浅谈“订单式” 培养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和企业文化相结合[J].政工研究,2009.02

作者简介:张利颖 (1962—),辽宁丹东人, 学士,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教授,研究方向: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悦(1981—),辽宁丹东人,硕士,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讲师,

篇5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复习;思考分析

高三语文复习是一项巨大工程,涉及范围比较广,面积大,数量比较多,另外由于重理科轻视文科的思想也会给学生语文的复习带来影响。导致语文在复习过程中的方法比较欠缺。与此同时,高考语文在复习安排上,不具备良好的指导思想,导致语文实际复习效果不佳。

一、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

高三学习的任务比较繁重,总共有六门学科都会面临复习,在步入高三前,任课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制定全面并且长期的学习计划,例如:语文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要夯实基础,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制定如何有效夯实基础的学习计划。语文基础知识几乎都会涉及到字音、字形以及词语、病句等,应该培养学生养成不同时间段复习不同内容和功课,应该复习多少等一系列学习计划。需要注意的一点要保证计划的周全性,科学合理,不能出现任何空洞,要实际。

二、对教学计划认真落实

教学计划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学计划;二是学生学习计划。所以要认真落实教学计划,首先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对教学计划有效落实,对语文基础知识夯实。在学生高考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对教学计划不断优化,要求学生要紧跟教师节拍,上课做到认真听讲,积极配合教师落实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学到语文知识,夯实语文基础。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准备颜色不同的三支笔,一种是蓝色的笔,用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是会做的题目;另外一种是黑色的笔,用来标注不会做的,但结合工具书或者参考资料的帮助下能做出的题目;最后一支是红色,用来做通过教师的引导所能做出的题目。另外学生还应该买本错题集,把不会做的题型以及靠猜出来的题目要时刻记录在笔记上,这样做的目的能保证第二轮和第三轮复习的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对复习难度大大降低。其次要对学习计划有效落实,对语文基础定期巩固。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制定有效率的学习计划,例如:每天要拖岸嗌僮忠簟⒆中位蛘哂Ω酶聪凹父霾【洹⒈臣甘资等,都要将其有效落实,即使在学习过程中任务较为繁重,但也要坚持完成,如果所有学生都能按照计划完成,会在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绩。

三、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

高三复习属于一项比较系统的工程,所以要求学生对语文学习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学习兴趣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就会大大降低语文学习成绩。所以高三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兴趣,不断加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性,这是目前高三语文教学重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新课改背景下要对传统“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教学模式。语文是一门学科,同时也属于一名艺术。语文是多姿多彩的,因此高三语文课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优异的教学水平,教师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保证语言的风趣性,设立的疑问要巧妙,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高三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传授学生方法和技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科学的学习方式以及良好的应试技巧,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同时还能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好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终身受益,好的应试技巧能对题海战术进行摆脱,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现象,所以高三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将有效的方法贯穿始终。例如:教师在教学生病句的过程中,应该总结一些病句类型,给学生一些诊断方式;诗歌在鉴赏过程中应该告诉学生从意向入手,对诗句妙处分析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知道该诗句运用什么修辞方式,主要表达作者什么情感等,充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五、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语文便是生活,因此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贯穿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有语文,在新课程标准下,要改变传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主动学习的习惯,为学生创设出主动学习的情景。对语文解题时需要语感,而语感从哪里来。需要日常多读书。部分学生来说,诗歌鉴赏以及现代化阅读比较难,但有语了语感也许就不一样,在培养语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朗读一些较为优美的诗歌,在课后培养学生阅读名著以及看报纸等,甚至引导学生深入到生活,创造出一股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

六、回归教材

在高三语文复习中,一方面需要对学生强化,可以采取题海战术,通过多做练习题,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而总结出教学规律。另外一方面要充分利用课本,回归到教材中,通过事实证明回归到教材才是提高分值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复习时的主要策略。另外要紧跟时展脚步,虽然资料是千万种,即使是通过精心挑选的资料,但和材料相比,其广度和深度都及不上教材,如果学生对教材不熟悉,盲目的复习其他教材,实行题海战术不是明智的选择。现代语文阅读时,要强调学生掌握“从文中来到文中去”的原则,因此在复习中要掌握这个原则。目前高考命题主要根据教材作为依据,因此学生要想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在高三复习中不能离开教材内容。

七、结语

通过上述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后得出,语文学习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三语文复习是一门艺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法,主要在夯实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语文素质,另外教师还要制定执行有效的高考语文复习方案,积极鼓励学生配合教师制定的计划,加强学生语文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李. 试论新课标下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对语文课程性质的体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5.12(08)134-138.

[2]常滢,乔宏伟. 优化课堂结构 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改背景下高考语文复习三点六步法教学模式初探[J]. 科技资讯,2014,09(21)134-139.

[3]侯红强.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三语文复习效率[J]. 学周刊,2012,(10):201.

篇6

《2012年浙江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规定诗歌鉴赏考察的内容是: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内容的评价。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从往年高考该题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诗歌鉴赏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比较难的一个考点。我所任教的学校是温州市“三类”普通高中。学生底子薄,多数学生读不懂诗歌或仅限于对诗歌的一知半解。学习主动性差,不愿意去深入探究题目,答题没有思路,盲目作答。针对上述情况,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复习训练,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解题能力,成为摆在我们这一类学校高三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堂实践

我任教两个班级,在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这一课题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一的基本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给学生印发有关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的一些常识。

2.考题回顾。出示幻灯回顾浙江省近三年高考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考点的题目。2011浙江卷第22题: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4分)2010浙江卷第22题: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2009浙江卷第23题: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4分)我总结该考点的基本情况,点明基本的提问方式。

3.真题回放。出示幻灯展示2010年浙江卷诗歌鉴赏题王安石的《定林》及第22题的题目,首先以我自己对诗歌的解读去引领课堂,然后幻灯出示第22题的参考答应,进而由对答案的分析为学生总结出回答诗歌表达技巧类的题目的答题基本思路——明技巧、说内容、表效果。

4.真题演练。以2009年浙江高考卷王旭的《踏莎行雪中看梅花》第23题和2011年瑞安中学期末卷叶燮《客发笤溪》第21题为课堂教学效果反馈题,让学生在课堂作答。学生作答完毕后,我出示答案,让学生校对答案。布置作业,课堂结束。

教学方式二的基本教学步骤:

1.2与方式一相差无几。

3.真题回放。出示幻灯展示2010年浙江卷诗歌鉴赏题王安石的《定林》及第22题的题目,给学生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行答题,同时让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现场展示其答案。接着让学生给黑板上的答案打分并说出赋分的理由。然后幻灯出示第22题的参考答应以及赋分情况,让学生结合赋分情况试着去总结答题的基本思路。最后我稍加引导,由学生自行去提炼回答诗歌表达技巧类的题目的答题基本思路——明技巧、说内容、表效果。

4.真题演练。与教学方式一不同之处在于,学生答完题目后,我增加了一个同桌相互评分的环节,并选择两份答题相对规范赋分相对客观的答案当堂进行宣读和点评。布置作业,结束课堂。

三、课堂总结

1.相同之处:(1)教学目标相同。都把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作为本课唯一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切入点小,课堂针对性强。(2)教学重点相同。都把回答表达技巧类试题的答题模式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课堂的分析明确了诗歌表达技巧类的题目的答题基本思路——明技巧、说内容、表效果。(3)教学难点相同。懂得诗歌表达技巧鉴赏试题的赋分方式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若能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就不仅仅是停留在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4)教学环节相同。两种教学方式都围绕着“课前准备、考题回顾、真题回放、真题演练”这一教学流程进行,教学的思路清晰。

2.不同之处:(1)课堂的主体不同。教学方式一重在老师的讲解,作为老师的我是课堂的绝对主体,我的任务是不断地给予,学生的任务是充分地接受。与教学方式一相比较而言,答题的基本思路是让学生通过试题的参考答案自行去概括,而身为老师的我只是略加点拨,规范表述而已。(2)教学效果迥异。教学方式一的教学,对学生真正能理解多少,学生解答这类题目的难点在哪里,我知之甚少。而教学方式二由于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并且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他的解题答案,同时通过对其他学生的课堂巡视,我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答题情况,教学的针对性就比较强,知道了学生答题的误区主要在哪些方面。

四、教学反思

1.从学情出发,以学生为本,是有诗歌鉴赏复习有效性教学的前提。教师要关注学情,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遵循教学基本规律,帮助学生在诗歌鉴赏的实践中掌握解题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教学目标的确定首先就要以学情为基础,要分析班级学生的学习程度,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答题能力是教学的起点,只有通过了解学生已有的能力去确定复习的目标,才能使高三的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省时高效。

篇7

作业是语文教育成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作业过程是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这中间,作业应该对实现语文教育的各项功能起促进的作用。可从教学现实来看,语文是美的,作业是丑的,这两者之间有条很深的鸿沟。

在现今的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仍是固守其本,拘泥于教材、教参的内容,不想越雷池一步,也不敢越雷池一步。片面追求知识的消化和巩固,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科技发展和社会实际,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片面追求作业评价的甄别和选择功能,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上,高中劣于初中与小学,这与高考带来的压力是不无关系的。

高中语文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还语文作业以活力,使之以崭新的面貌,走进学生的生活,走入学生的心,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架起彩虹桥,大胆实施个性化作业,使作业的美和语文的美完美对接,实现语文教育的功能。

根据多年的调查了解及教学实践,对高中语文个性化作业现状研究总结如下:

一、高中语文传统作业仍占主流,个性化作业缺乏

借助学科交流机会,课题组教师对本省市不同学校的语文作业布置和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包括省级示范性高中在内的不少高中学校,仍没能体现语文作业的个性化。他们更多的是在高考指挥棒下,注重语文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所有的学生面对的是完全相同的作业。语文作业形式单调,内容陈旧,导致了一部分学生的消极抵抗,比如,抄袭作业,百度搜索,胡拼乱凑,不加思考,等等。

二、课改意识强的教师已逐步重视语文作业的个性化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已有部分语文教师强化了课改意识,已经开始用心设计个性化作业,努力发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运用情景表演型、趣味辩论型、融洽亲情型、读写结合型、积累探究型、自主菜单型、系列提升型等形式,有效地设计语文作业,能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或需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比如,预习《雨巷》的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作课文配乐朗诵,增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学生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其他新诗作配乐朗诵,感受新诗的韵律之美、情感之美;学生还可结合有关诗句、有关知识,谈自己对全诗主旨的认识;学生还可搜集资料,让大家更好地走进诗歌创作的时代,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等等。只要是能围绕课文体现自己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的,都被认可,被赞许。

三、个性化作业已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实现自己的课堂价值

个性化作业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最大限度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比如,课题研究组的教师,注重采取较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来培养锻炼学生。如,课前三到五分钟的演讲,教师只要求学生充分准备,体现演讲的特点,内容不限,形式不拘。于是,胆怯的学生也勇敢地站到了演讲台上,在根据自己的喜好已做准备的基础上,努力发挥自己的演讲水平,演讲之后无一不感觉自己受益匪浅。那些胆大能力强的学生,更是把它变成了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大好机会,将自己喜爱的演讲内容拿来与大家共享,将自己的才艺发挥到极致,并从中收获了更大的自信与满足。

四、个性化作业应成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必然

近年来,语文教学生活化正在从理论走向实践,“走进生活”成了语文教育的新呼唤。个性化作业能将作业与生活融合,更新传统的作业理念,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灵感。因此,精心设计既符合学生兴趣又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贯串其中的语文个性化作业,能使学生真正走向全面发展。因此,个性化作业是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它应成为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必然。

篇8

关键词: 高三学生 语文复习 方法技巧

高考命题之本是教材,高考试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有些题目看似与教材内容无关,但仔细推敲并非如此。比如高考语文科目中的文学常识问题,经常要用到相互联系的方法,其实这些方法已经在平时复习过程中体现出来,一些重要的语文思想都隐含在教材中,下面笔者谈谈做法。

一、让学生正确把握知识与能力目标与人文素质目标

让学生掌握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学习朗读方法,注意语气的停顿、转折,感情的转化,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基础。了解写作的基本技巧,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并且阅读大量课外读物,提高文字敏感度和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体会其情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养成边读边圈点、敢于提问、敢于发言的习惯。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能够较完整地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重点。把课本上学习到的东西活用于生活中,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

二、只有切实抓好基础知识,才能真正提高语文复习效率

在复习后期,备考应结合《考试大纲》的知识点对照教材,逐个掌握,把缺漏的知识补上,重建并巩固基本的语文模型,梳理基础知识。然而,在高考总复习中,不少老师和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轻教材、重复习资料的倾向。其实,教材才是高考复习的根本,复习资料只是高考复习的辅助。因此,在语文复习中时应充分利用课本,透彻理解概念,真正理解语文的本质,特别是在临近高考的日子,应注重通性通法,不能一味钻研难题、偏题。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永远是考试的依据,在每一个细节上下工夫。

三、学生应跟上教师的思路复习

教师思路要是全方位的,如果你认为高三学习是第一位的,而忽视了对自己的日常行为的要求,那你就错了,学校和老师在高三一年中不会因为学习任务的加重,而放松对纪律的要求,反而会强调纪律,保证学习的正常进行。学习上更要听从老师的建议,高三老师都是经历了几次或十几次的高考,非常有经验,复习的进度、复习的内容和复习的顺序都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的,高考的变化及新的要求都会在复习中渗透。不听老师的,自认为有一套很好的复习方法的学生,每年都有最后碰得头破血流的。

四、高三学生必须注重正确处理语文复习的关键点

1.关于上课。高考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行为。要求学生上课时紧跟老师,仔细听讲,积极思考,倾听别人的想法,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获得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如果高三任课教师发生变化,大家就应该尽快适应。而不应该因为不适应这个老师的教学方法,就不喜欢这个老师,甚至是不喜欢这门课程,这样受损的只有自己。

2.关于复习计划。复习每天都要进行,即使今天没有语文课,也要对知识加以复习,这就要求有一个计划,首先对时间加以计划,每天都要花时间复习语文,四十分钟左右,周末应有两节课的时间。其次对学科加以计划,哪个时间段看哪门学科要做到心中有数,计划有了,贵在坚持。

3.关于语文作业。作业是检验听讲和复习效果的手段,不应将其看做负担,作业要认真对待,把每一次作业看成一次考试,不能敷衍了事,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与同学研讨,但不要直接抄写,也可以不写,提供给老师一个信息,老师会单独或全体讲解,每次作业都是练习的机会,不要错过。

4.关于语文考试。考试是对知识、方法、能力、经验的检验,每次考试,大家应该充分运用。首先,考试要独立完成,不要看别人的,否则会掩盖你的漏洞,失去老师对你的关注,也会失去老师对你的正确估价。一两次考试成绩的好坏,说明不了什么,考好了并不证明你就没有问题,考不好也不是不行了。考试成绩不真实,会在高考中体现出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其次,考试要注重基础题的解答,要明确考试是靠做对会做的题得分,而不是做不会做的题得分,取得好成绩是依靠做对多少,而不是做了多少,大家要学会放弃,不要因为一个题目而影响整个试卷的成绩。

5.关于交流。学习中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这里包括同学之间的交流,同学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尤其应该做好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可以让老师了解你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帮助你解决问题。不会的题目要注重随时解决,不要积攒。这种交流不只是学习上的,复习是很枯燥的,若心理上出现静不下心、成绩不稳定、时间分配不好的情况,求助于老师是正确选择,你的这些情况以往的学生中都出现过,老师知道如何解决。

6.关于改错本。改错本在学习中起到的作用受到了学生的一致肯定。改错本就是收集错题的本子,也要一科准备一个,本子要准备厚一些的,以便多积累错题。错题本忌讳成为难题本,有些学生错误地理解了错题本的含义,把自己不会做的一些难题写在上面,这就失去了错题本的意义。错题本应该积累自己在平时做练习和考试中“会做”而做错了的题目,积累的目的是在以后的考试中,特别是高考中避免出现类似错误。错题本应经常翻看,对一些已经掌握了的不再错的题目要删除,考试前复习时只要看看错题本就可以了。

7.关于身体锻炼。高三长时间紧张的复习会消耗大量体力,而体能需要通过坚持不懈地锻炼来积蓄。高三学习时间紧,锻炼时间较少,大家要充分利用好体育课、课间操这两个时间段的锻炼机会。课间操在上完两节课后,起到调节作用,使疲劳的大脑得到放松,以利于后面的学习。高三的每一节复习课的容量都很大,如果没有很好地利用课间操时间,就会影响后面的学习。

篇9

首先,新课标大纲中详解了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最本质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学会母语,学会灵活运用母语从事社会工作,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新课标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教师能够把教学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实现从教师的教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突出的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改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新课标的核心目的。

其次,新课标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教育部把新课标下发以后,广大语文教师要放下思想包袱,运用各种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尤其在部分适宜运用多媒体的课上,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来弘扬语文的人文性,增大了教学的文化意义。通过音乐、图像、视频、课本剧等形式,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觉得耳目一新。正是借助了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够把以往仅靠用语言讲明的意境通过多媒体等各种新形式展示出来,收到了“教师动一键,学生懂一片”的良好效果,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了思想修养,培养了审美情趣。

通过进一步研究高考语文卷,全面掌握高中语文复习的规律。高中语文教学到了三年级的时候,整个新课程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时间就是搞好高考复习。在正式进行复习之前,教师要明确认识高考的新形势,认真学习语文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尤其是关注全国5个已经进行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卷,认真分析并深刻领会,领悟新课改地区试卷结构和考试内容之间的联系,找出改革前后的变化。在形式上,新课标语文试卷分为必考题与选考题两部分,考试内容增加了探究能力试题和选考试题,语言表达部分的考查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等,可以说考纲规定的考点更细实,要求更全面,内蕴更深广。

最后,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求最大程度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注重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培养语文学习的氛围,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平时的语文教学要是让学生有成就感,适当降低语文练习的难度,并且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最终才能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新课改语文教学更加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语文是最接近人的心灵的一门艺术”作为展开教学的出发点,牢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习人的情感、道德、意志等方面的培养内容。之所以说语文教学是塑造学生的心灵艺术,是指的语文教学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也是一种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活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力求做到既关注人文精神,也要让自己成为教学中自觉的实践者,认识到教语文就是在教会学生如何生活,教语文就是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语文教学还应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改变以往传统教学单一的灌输的模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互动交流,让语文教学真正变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沟通合作的平台,探究创新的新天地。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导演者和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真正主宰学习,积极参与、探究、接受知识。

语文教学中要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当做中心任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力,要理所当然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不管什么样的课,都要让学生成为活动主角,让学生自己全新地面对每一个文本阅读,让他们能够说出自己阅读的真实感受,写出他们对阅读的内心认识和亲身体验,只有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才能写自己对事物的真实看法,才能让语文课转变为学生开发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平台。

语文教学要全面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乐趣、培养能力,养成敢于刨根究底的科学精神,让“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彻底落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活跃、更加主动、更加积极,让学生学生的学习轻更加轻松愉快,学习效率更加高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目标,才真正符合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教学品质 教学途径

引言

本文从教学品质和效率出发,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了语文教学品质的基本内涵,并且对于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途径进行研究浅谈。高中语文教育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高考成绩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努力探究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方法。

一、高中语文学习现状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击,于是,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里去。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侥幸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教师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要有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语文学习重视起来,并且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提升语文教学品质。

二、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基本内涵

语文就是一门以语言为基础的工具性学科。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处就是听、说、读、写。高中的文章要求的是一个人文情怀,重要的是立意要高,要有思想和内涵,阅读方面不仅仅是翻译和理解能力的测试,更多的是从文章中提炼出来的情绪情感。语文学科是最能凸显学生主体性的基础学科。谈尊重学生的个性,首先要弄明白“个性”的概念。学生的个性既有一般年龄特征的共性,又有个别的差异性。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志向、信念和世界观等,它制约着人所有的心理活动,是产生积极性的心理动力。个性心理特征指每个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所表现的特点,它在个性中是比较稳定的成分,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又反过来影响心理过程得进行。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就是强调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并正确的引导。高中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提高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认清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根本上重视语文的学习,积极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才能有实际的效果。高中语文教材汇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从各个方面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应用能力。近些年的语文高考试题越来越灵活,考验学生创新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的题越来越多,语文教师要搞创新教育,要提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途径,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三、提升高中语文教学品质的途径

首先,教师本身要吃透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之后,才能得出授课安排。确定教学目标可以指引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制定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授课的前提要求,教师可以做出高中阶段的整体教学规划,也可以是当前学期的教学目标。明确目标后就可以将繁重的高中语文教学分解成连贯的体系,分层次的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连贯性掌握。语文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进行有机统一。高中语文教学更要注意语文的人文性,改变过去只把语文教学禁锢在工具性程度的观念。这样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将语文课堂转变为朝气蓬勃的欢乐场。教师应留意并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态度、情感及思想的变化。教学过程要摒弃过去分段分层、破坏文章框架的方式,不能一味的按照教参去给学生正确答案,要真正的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分析理解整篇文章所体现出来的意境和人文精神,争取使学生能从思想的高度同作者产生共鸣。教师可以采取诸如讲故事、猜脑筋急转弯等方法来活跃学生思维,通过点拨、纠错、回忆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分析。在现代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下,声像导学也会起到非常好的课程导入功能。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人物比较多的文章,进行个人诗朗诵等让学生体会到语文阅读的快乐。板书过程使用彩色粉笔也可以让学生对重点知识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利用课余时间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不定期的发放试卷、模拟题给学生完成,能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四、结语

提升高中语文的教学品质,不仅需要教师研究各种途径,而且要学生积极的进行配合,教师要深刻的领会新课改的教学大纲,而且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适当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求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语言积累。

参考文献:

[1]段树铭.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

[2]庄晖.创新教育教学理念_有效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