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推荐表范文
时间:2023-03-27 15:0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毕业生就业推荐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页,学校名称:某某科学学院;学校性质:国家教育部直属;专业名称:林业护理与防灾;学历:大学本科;姓名:王某。
第二页:最前面的内容还是个人信息栏目包括:姓名、性比诶、政治面貌、出生日期、民族、学历、生源地区、入学年份、毕业年份、大学时间、通讯地址、联系方式、邮政编码、电子邮箱。
后面的内容依次为:在校参加的社会活动:第一类,跟随学校所参与的实习经历,比如:2009年3月-5月,广州某报实习记者;2010年4月-5月,深圳市某传媒公司担任发稿员。第二类,参与学校当中的活动,例如:2012年全校散文大赛活动,获得了一等奖荣誉称号。2013年某某式文学大赛,获得了二等奖。
将大学期间所有的奖项按照类别排出来:第一类,校内获得的有关学校方面的奖项比如奖学金、三好学生等;第二类,在校期间获得的运动方面的奖项,三千米男子接力大赛冠军,全校乒乓球比赛冠军;第三类,参加省市或者全国比赛的获奖情况,广东省文学爱好者比赛,获得广东最佳新人奖称号。
特长部分的内容:除了将个人的技能列出来,我们还可以把在大学获得的证书也放到这个栏目里,因为大学参与的证书考试并不多,所以获得的证书无非就是两三个而已,将证书和技能结合起来做说明可以增强个人的实力印象。
篇2
自我鉴定 在学习方面,我掌握了本专业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计算机方面也积攒了相当的知识储备,我对网络技术相当了解,并且深入学习了数据库技术。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强,对新知识的接收速度很快,因此几年来在繁重的社会工作以及学业的压力下仍能应对自如。并通过自学获得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
自我鉴定 在人际关系方面,为了让自己更好的融入集体,我特别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我加入了游泳协会和拉丁舞协会,在那里我不仅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还我学会了自信。因为这两件事给我带来的成就感增强了我的自信心。我相信这些经历将会为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动力。
另外,在在社会实践上,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览各类的书籍,并参加了技术开发工程师的培训并取得高级工程师证书,成绩优秀。学习固然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伍,才可能战胜自己。
篇3
不同类型其基本结构也有较大差别。
1、教育或教育管理机构编制的推荐表。
这种类型的表格,由于是官方统一印制的,所以结构都是固定、统一的,但国家机关与各个院校自制的表格又有一定差别。我国现行的国家最高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编制的推荐表,其基本结构包括题目、正文和附文三大部分。它的题目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高等院校的普遍要求,题目就叫《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封面的题目下方分设毕业生、系别及专业、用人单位和学校名称四栏,在下面就是制表单位和印发单位,最后是年月日。具体形式如下,在题目的背面,还有一个简单协议,由学校、用人单位和择业学生共做当事人,须各自履行自己的义务。
正文部分包括本人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在校主要成绩情况、在校期间奖惩情况、学生自荐书和毕业生情况及意见六个部分。正文部分共三面多一点,第一面包括四个栏目,结构形式如下第
二、三面都是“学生自荐书”,第四面上部分才是“毕业生情况及意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历等基本内容,以及应聘意见(指是否遵守协议)、照片等。
附文包括系部学校意见、用人单位情况及意见以及通讯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邮政编码等。
各个大中专院校自制的推荐表与国家统一编制的表格在结构上大同小异,略有差别。其总体结构也包括题目、正文和附文三个部分。题目部分也是直接命题,如《*学校(学院)毕业生就业推荐表》或《*学校(大学)××年毕业生就业推荐表》,题目下面一般设姓名、班级、专业、填表日期四个栏目。
正文部分含学生基本情况、本人简历、家庭主要成员及学生自荐书四个部分。
附文包括系班意见、学校意见和用人单位意见以及联系人、联系电话和邮政编码等内容,有的还附有简单说明。
这种自制的推荐表与国家教育部的表格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协议部分和本人基本情况的结构位置的区别。
2、学生自己编写的自荐材料的基本结构。总的说来,自己编写的自荐材料,其基本结构是灵活多样的,但其中仍有基本的规律存在。一般说来,这种类型的自荐材料包括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正文、附文和附件。
(1)标题。标题在封面上占有显著的位置,起着主导的作用,它和直接表明材料内容和材料所属情况的文字一起构成统一的封面格式。有的并不要主题式的标题,而是直接标题,格式略有变化,只要清晰美观,也是可以的。
(2)导语。它是自荐材料正文之前的导引部分。
(3)正文。正文包括毕业生基本情况、学业成绩与知识结构、科研成果、社会工作与实践活动、获奖情况、自荐信等项目。既可用表格形式来反映,也可用叙述形式来表现。一般自荐信可以使用叙述方式,其他项目用表格形式罗列。如
篇4
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贯彻党的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同时积极接收各类毕业生,对于构筑我市人才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用人单位要从促进我市经济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社会用人制度改革,建立毕业生就业新机制,优化人才创业环境,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满足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努力保证我市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毕业生就业的有关规定
1、各类用人单位继续实行毕业生见习期试聘制度。市、县、区人才服务机构对试聘期的毕业生实行人事,试聘期满后,事业单位、非公经济单位按有关规定继续实行人事。国有企业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委托人才服务机构实行人事。
2、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式落实就业单位。非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毕业研究生就业范围不受限制;专科以上毕业生可在全市企、事业单位择业;本市籍成人、自考专科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及外市籍专科毕业生可在全市企业单位就业;限制引进非生源中专生,确需引进的,用人单位应报市人才服务中心核准。师范类毕业生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内就业。
3、委培、定向毕业生原则上按合同就业,要求解约的,需双方协商一致,解约后,再通过双向选择就业。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地方职业中专生毕业生原则上在生源地就业。
4、事业单位(不含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接收毕业生,应先向市、县人事部门申报增人计划。增人计划原则上实行年初一次性申报,批准后全年使用。
普通高校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在事业单位编制、人员结构允许及专业基本对口的情况下,可直接办理有关就业手续;专科及其以下学历毕业生进事业单位,增人计划申报批复后,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择优录用。
5、对已派遣到外地的毕业生,符合我市引进政策的,凭改派手续可办理来就业手续。
6、鼓励和提倡毕业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到基层就业,到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以多种形式和灵活方式实现就业。对到艰苦行业和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提前定级等相关优惠待遇。今后,乡镇机关以及基层工商、税务、审计、公安、司法、质检等部门补充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应主要在支教、支农、支医、扶贫以及在农村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中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支持毕业生走自主创业的道路,对自主创办企业和从事个体劳动、个体经营的毕业生应给予支持。自谋职业毕业生在人才服务机构办理人事,并交纳养老保险金后,可计算工龄。根据省教育厅、公安厅、人事厅等七个部门联合下发的教学[]3号文件精神,毕业生在毕业后两年内自主创业的,在税收和贷款方面给予相关优惠政策。
7、对毕业离校、未落实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二年内,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免收档案保管费用,免费提供人事服务。
三、接收毕业生工作程序
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经过双向选择达成就业协议后,须签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明确双方责、权、利,毕业生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约。协议书经单位和主管部门、毕业生签字盖章后,同《推荐表》(原件)及时送市人才服务中心审核。
2、在市区就业的毕业生应在规定期限内持《毕业证书》、《报到证》、《户口迁移证明》、《试聘合同书》(一式三份)、《体检合格证明》到市人才服务中心办理报到手续,凭加盖毕业生分配专用章的《户口迁移证明》到落户的所属公安分局办理入户手续,然后凭毕业生就业介绍信到用人单位报到。四县参照执行。
3、毕业生报到时间从八月一日开始。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前,应到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的或协议没有要求的必须接收。因岗位有特殊要求或曾患有慢性疾病的毕业生,要进行专科检查。发现疾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经市、县人事部门核准同意,按有关规定退回学校。
4、毕业生报到后,用人单位应信守承诺,双方签订试聘合同,试聘期为一年。试聘期内,毕业生的薪酬待遇由双方协商确定,所在单位应按规定及时为毕业生交纳各种保险,单位和毕业生若一方提出辞退或解聘,另一方应准许同意,并不承担违约责任。试聘期满,双方满意应继续履行合同。
5、对暂未落实单位愿意来就业的专科以上可实行“先落户,后就业”的办法,凭《报到证》、《推荐表》(原件)分别向市、县人才服务中心提出申请,档案、户口委托人才服务中心。
6、属生源的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地方职业中专的毕业生经双选落实就业单位的,持户口本、毕业证书等材料,到市人才服务中心办理就业手续。
7、为了方便毕业生,建议用人单位采取集中办理或提前预约的方式做好毕业生报到工作。相关表格可从市人才网站上下载。
四、加强和完善毕业生就业管理
1、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着力做好政策指导,通过签订就业合同,规范就业手续。各部门接收毕业生,必须遵守人事政策规定,制止无序流动。
篇5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就业
一、 大学生就业中常见的诚信问题及原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形势相对严峻。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出现诚信缺失行为,对学生自己、学校及用人单位都造成不良影响。大学毕业生经过十几年寒窗苦读后,他们积极渴望投入社会实践,参加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了谋取满意的工作岗位,有的毕业生罔顾诚信与道德,扰乱正常的就业秩序,破坏学校与自己的信誉,影响就业工作的正常开展。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不诚信现象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自荐材料造假屡见不鲜
在求职过程中,有些毕业生为了谋求理想的就业单位,向招聘单位提供虚假的自荐材料。一些毕业生在就业推荐表的填写上避重就轻,夸大介绍自己的真实情况,夸大自己的能力,美化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实习工作经历,甚至向就业单位提供虚假成绩及假三好学生、优秀学干、十佳毕业生等个人奖励或资格证书等相关证明。
2、 毁约情况司空见惯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毕业生内心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有的毕业生在就业时盲目的选择就业单位,或是怀有错误的就业观念,为求保底,先与一家不是很理想的工作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在已经签约的情况下继续穿梭于各大人才招聘会应聘,寻找到更合适的工作单位后,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与之前签订协议的单位进行解约。
3、 用人单位条件苛刻
随着大学扩招,大学毕业生连年增加为用人单位扩大了挑选的空间。部分用人单位盲目抬高招聘条件。一些用人单位不按需求选拔毕业生,而是一味追求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非硕士生、博士生不要,非“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不要,非成绩排名前三名不要,这些硬性条条框框使许多大学生连被选择的机会都没有,直接拒之门外,失去很多就业机会。
造成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到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因为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学校诚信机制不健全。一些大学生对诚信问题丝毫不重视。在大学校园里,考试作弊、欠缴学杂费、贷款逾期不还等情况屡见不鲜。大学生对诚信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高校关注的重心侧重于学生“违纪”而忽略了对诚信的教育和指导,使得部分学生以伪装自己作为求职手段。其次是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将就业率与高校的学科设置、专业调整和招生人数相挂钩。部分高校承受不住就业的“重压”,为求高就业率而忽视教育质量,违背管理机构的施政理念,造成学风不正,诚信丧失的局面。与此同时,部分招聘单位只考虑自身利益,缺乏责任感,对学生、学校和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再次是监管机制不完善。目前暂无对大学生就业领域的诚信缺失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的部门和制度,失信者没有得到相应的惩罚。
二、 有效预防与控制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对策
1、加强诚信教育,完善监管制度
在高校校园中营造诚信文化氛围,通过舆论导向、教育管理、学生活动等方式在广大学生中根植科学的道德价值认知体系。提倡公平竞争的精神,提高学生自我修养。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主体意识,更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优秀学干的示范作用,开展自我诚信教育活动,增强诚信教育的效果高校在就业推荐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将毕业生情况客观、全面地介绍给用人单位,完善对毕业生就业行为的管理,加大监管力度。建立起大学生完善的诚信教育体系,并设立相应的奖惩措施,激励诚信行为,促进诚信就业。
2、加强就业指导,走出应聘误区
要让大学生正确理解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机制。用人单位招聘的目的在于找到适合单位文化氛围,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才,而不是盲目比较学历和资格证书。毕业生应如实填写毕业生推荐表和登记表,慎重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同时,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就业协议书的签订是一种法律行为,违反协议须承担违约责任。
3、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走出去。主动与社会各部门。就业单位,学生家长密切联系,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从而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的诚信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斌.浅谈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J].大学生就业,2002(8).
[2]郭志平.高校毕业生就业诚信问题的对策思考[J].高教论坛,2008(3).
篇6
(1)求职时简历作假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部分高职毕业生为了获取优质单位的青睐,不惜在简历制作过程中弄虚作假。例如,某单位发现,在参加某次高职院校毕业招聘会时,收集到的简历反映,某个班级学生在“任职”一栏中填写担任过系部学生会主席、班长、副班长,居然有十多个人,这显然不符合实际。“完美”的个人简历、“虚高”的学习成绩、“灌水”的工作经历、“伪造”的荣誉证书、“虚构”的学生干部身份,太多虚假信息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求职自荐表逐渐的失去了应有的信任。
(2)面试中自我拔高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部分学生面试时刻意夸大自身的专业优势、综合能力和技术技能,而刻意的隐瞒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以期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盲目夸大个人工作能力,自我拔高甚至出现胡编乱造的现象,严重影响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工作的选择判断。这种行为,既给就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利用与管理造成恶劣影响,也使毕业生自身错失了寻找更适合工作的机遇。
(3)录用后恶意毁约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一些高职院校毕业生求职时漫天撒网,一旦有单位通知签约,便草率签订就业协议,后期一旦遇到待遇更好的单位,就迫不及待地要求毁约;部分条件较好的毕业生甚至同时承诺多家就业单位,而私下却仍在向条件更优的用人单位投送简历;极少数毕业生通过不正当手段持有多份就业协议,与多家单位同时签订就业协议,最终再择优上岗,造成对用人单位的极度恶意违约。
2高职就业市场诚信缺失的原因
2.1社会的因素
当前,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健全,无法对不诚信的人和现象给予较为严厉的打击或制约,助长了少量不诚信的行为和现象。但随着高职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以及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不断市场化,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而也导致了部分高职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诚信缺失的现象。
2.2用人单位的因素
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买方市场的趋势,导致一些用人单位选拔毕业生方式有失理性。一方面选才依据不合理性,部分用人单位脱离自身发展的实际需要,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片面追求高学历、高学位、高认证;另一方面招聘程序缺乏规范性,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的了解过于依赖学生求职材料和自我介绍。这些人为设置的就业门滥,使得原本就已紧张的“就业市场”矛盾更加激化。
2.3高职院校的因素
随着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大,部分高职院校把解决就业、提高学校就业率定为自身办学的首要目标,对于毕业生的虚假包装采取了默许甚至是纵容的态度。如对就业推荐表的内容不认真核对便盲目盖章、对学生在校现实评价含糊其辞刻意美化等。极个别院校就业管理机制混乱,甚至将空表直接发给学生自己填写,更有甚者出现1名毕业生持有多份推荐表的现象。
2.4毕业生个人的因素
部分毕业生面对就业现实,在不得已而选择一线的职业岗位后,并不安心工作,随时都可能二次择业;许多毕业在首次就业时,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一旦被更优质的用人单位录用后,他们会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违约。他们责任意识淡薄,诚信观念差,讲究现实主义,抹杀了道德和诚信;他们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以自我为中心,往往会为了自身利益而舍弃诚信。
3提高高职类院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的对策
3.1打造诚信的社会大环境
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很大程度上助长了高职毕业生就业诚信的缺失,我们要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诚信水平,就需要努力构建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使招聘方和毕业生能自觉遵守就业市场秩序。应努力在整个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创建“诚信”的氛围,借助一整套“信用机制”来约束校、企、学生三方诚信缺乏的行为。要形成具体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诚信制度,形成一套由诚信信息征集系统、诚信管理系统、诚信评价系统、诚信公示系统、诚信监督系统组成的完善的社会诚信机制,让失信者受到严厉的惩戒,让诚信者达到理想的回报。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运行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3.2优化用人单位的招聘模式
用人单位的选拔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人尽其才”,让招聘的高职毕业生最大程度发挥其作用和潜能,为企业服务。因此,用人单位不能盲目追求高学历,而应该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尽可能借助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对应聘者进行客观的评价,不能迷恋高学历,主要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和道德品质等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制定合理的招聘标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对口的高职院校开展订单化培养、校企共建等校企合作项目,借此方式可以更深入、更细化的熟悉并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毕业生,以弥补现场招聘时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对纸质简历的过度依赖。
3.3完善高职院校诚信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诚信的问题的解决需要学校、社会和政府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高校自身教育的影响力最为显著,高职院校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树立学生的道德观和诚信观,使每一位毕业生将“诚”与“信”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态度、人生美德。
(1)注重校园诚信文化建设
仅在德育相关课程和就业环节对高职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首先,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应从入学教育开始并延续到毕业环节,从专业的德育教育课程课扩展到专业课程的德育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其次,高职院校还应尽量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诚信文化遍布校园,可以请知名专家开设诚信相关的人文讲坛,广泛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学校网站等媒介展示诚信楷模,不断弘扬中华美德。最后,着力开展与实际接轨的道德和诚信系列教育活动,努力形成“诚信者荣,不诚者耻”的舆论氛围,让当代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诚信心理,传承诚信守信的中华文明。
(2)提升就业服务工作水平
首先,帮助学生正确的进行自我认知。在进行就业指导服务时,要有意识的引导毕业生正确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和就业观。要使学生明白,高等教育不等于“高尚职业”,在就业时不应当盲目推崇“大城市、大单位、高薪酬、优福利”。应该树立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就业观,愿意并努力做一名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放宽就业视野,坚持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发展之路。其次,坚持规范就业管理制度。高职院校要健全就业工作管理制度,尽可能减少管理上可能存在一切漏洞。对就业工作的每个重要环节,如就业推荐表、就业协议书、各种认证证书、用人单位信息、毕业生跟踪调查资料等等均施行规范化管理。对情节较轻的弄虚作假者进行批评教育,努力治病救人;对于情节较严重的学生,应严肃处理,记入档案。
(3)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
篇7
一、供求总量减少,供求结构发生变化。
本季度,单纯从数据上看,无论是用人单位的需求还是求职人员供给均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通过对供求双方结构深入的分析,我们会看到,无论是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结构还是求职人员的组成结构均发生了变化:从求职人员的供给来看,从本季度的第二个月起,人员供给持续滑落,到季末时的每场进场仅百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供给明显减少,多以进城打零工的本地农村劳动者为主,主要是因为四季度进入农闲时节,同时加上新年将至,许多求职人员将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来年,进场求职的人员减少;从岗位需求上来看,本季度正是餐饮娱乐业、批发零售业的旺季,人员需求增加,再加上许多用人单位在年末储备人才,加大了需求人数的组成。预计劳动力市场的旺季要到农历新年后。
二、多项措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本季度走进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各类下岗失业人员持续减少,主要是今年以来我市劳动力市场通过积极举办下岗失业职工、4050人员等专场招聘会,为特殊群体提供就业援助,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的职业指导,对就业困难人员进行免费的跟踪指导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
三、加强“省会劳务圈”建设,解决企业缺工问题。
为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劳务协作,有序引导外地劳动力进肥就业,有效解决我市企业人力资源缺乏问题,我市先后与六安、巢湖等地签定了劳务协作协议,建立了“省会劳务圈”,充分发挥劳动力供求和就业服务、权益维护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提升劳务合作水平,促进劳动力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和规范、有序、合理、高效配置,就双方劳务交流与合作达成协议,从而实现劳动力跨地区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同时,依托“省会劳务圈”,将劳务协作扩大到省会周边以外地区,*年我市已先后与杭州、厦门、宁波等5地市签定了劳务协议,建立了协作关系。
篇8
论文摘要: 违约所引起的诚信教育值得引起关注。本文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违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诚信教育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违约现状分析
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再加上目前世界的经济危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资料表明,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0万人。然而,我国2009年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长,所以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做了两手准备:考研、专升本或找工作。为稳妥起见,很多毕业生先找个单位签约,等到考试结果出来时,再义无反顾地“舍鱼而取熊掌”了。有的人不求一步到位,先找到一个岗位再说,即我们提倡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正是这种心态,使大学生频繁跳槽。对大学毕业生来说,跳槽本身无可厚非,但当违约成为一种常态之后,我们就需要冷静分析。某人才网针对“你对跳槽后工作是否满意?”进行了一项网上调查,共有1250位个人会员参与,其中有638人选择“没有达到目标,整体不满意”。于是,他们交纳了违约金,又跳槽到另一家单位,可是发现新工作还不满意,结果再次违约。
违约行为究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违约对单位和个人而言是一种损失。从校园宣讲会、招聘会,到笔试、面试,最后的比较、审核、敲定,为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单位要花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一旦违约,将意味着他们在这之前所做的都是一场空。同时,除了人力物力的损失,他们最担心的是造成一种违约恶性循环[1]。例如,今年昆明盘龙区和宜良教育局都有新教师辞职和违约,使学生无法上课。对于个人来说,大学生为了违约所付出的代价,绝不只是赔上了一笔违约金,可能还要付出一笔不菲的道德成本。违约尽管能获得一份看上去不错的工作,但是在自己的档案上却会留下不良的诚信记录,给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造成不好的影响。昆明某中学今年16个教师岗位吸引了1200多名求职者,令人感慨的是,有一名求职者是3年前本科毕业时曾与该实验中学签约,后违约去读研究生,谁知今年研究生毕业再来应聘,却没被录用。
在诚信度已成为衡量一个毕业生综合素质重要指标的今天,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求职者的诚信度。因此,高等院校对于开展学生诚信德育教育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并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使“诚信”观念深入学生大脑,从而提高他们的自觉意识和德育品质。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有效途径探讨
1.高校要加强校园诚信教育,树立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理念。
《礼记·大学》曰:诚于中,而形于外。作为以培养人为中心任务的高等院校,必须将开展校园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和责任,从而树立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理念。
2.建立完善个人征信制度,用制度保证诚信、用措施鼓励诚信。
要从根本上解决诚信缺失问题,除了大力倡导诚信教育之外,还必须从机制上给予保障,建立学生个人征信制度,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认证制度。构建学生个人征信系统,是从机制上解决失信问题的好办法。校园学生征信系统是指由某一组织将学生在校园内分散在各院系、各部门中有关学生个人信用和信誉的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和储存,形成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各院系和各用人单位了解学生个人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而建立的专门系统。系统将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费缴纳、贷款还款、遵纪守法、参加志愿者服务、参加社会活动等情况。
对在校大学生建立征信制度,是为了通过建立对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达到惩戒失信者、减少失信行为,同时保护守信者,鼓励守信者的目的。[3]通过养成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生“诚信受益,不诚信受罚”的观念。从操作层次上说,由于校园信息化工作的迅猛发展,客观上为类似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技术保障。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在校期间学生参与的素质拓展活动进行记录认证,最后在学生毕业时,由学校给出学生个人的素质拓展证书,将其作为大学期间的第二份“成绩单”。另外,校方还可以构建“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就业推荐体系,由导师等给出关于学生的客观评价,供用人单位参考。
3.加强职业辅导工作,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要解决好就业诚信问题,还应注重在校期间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大力加强职业辅导工作。归根到底,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才是求职的核心竞争力,综合素质越高,求职能力就越强,适应工作的能力就越强,一定程度上就能自觉避免造假、违约行为的发生。
4.高校一定要规范毕业生推荐关和就业协议书的管理。
高校要进一步严格就业管理流程,给所有毕业生提供公平、科学的管理环境。一般情况下,各高校为了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专门制作了《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为确保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的真实性,高校一定要严把毕业生推荐关。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必须经过学院严格审核盖章后才统一加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公章,每人仅有一份原件。另外,就业协议书每人一份,统一编号登记,签约后,必须征得原签约单位的同意并有书面退函后才可换取新的协议书。对于毕业生协议书遗失或违约的情况,给予备案登记、在学校就业信息网上公示,必要的时候,记录到新的协议书中,供用人单位参考。[4]此外,要充分发挥院系、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基本信息、推荐信等,班主任、辅导员有义务配合用人单位进行审核。
5.高校要建立相对完善的跟踪机制。
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有着完善的诚信跟踪机制,诚信与否关系到一个人业的成败。我国高校在培养学生诚信素质的过程中可以建立:一是档案跟踪机制,高校通过科学的诚信考核体制,对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评估并建立个人诚信档案。2002年,位于上海市的近50所高校就为申请助学贷款的近2万名大学生建立了“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5]。二是网络跟踪机制,大学生的个人诚信状况,高校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追踪,对于失信的学生可以校园网络的范围内进行揭示和批评,甚至向用人单位公示。三是毕业生跟踪机制,高校可以通过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形式,加强与用人单位或已毕业学生的联系,及时掌握毕业学生的诚信状况,发挥学校继续教育功能,对失信毕业生实施再教育。同时收集诚信与失信典范,作为在校学生教育的生动“教材”。
毕业生诚信缺失不仅损害了大学生自身的形象,而且影响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对今后毕业生的签约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更直接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扰乱了就业市场的正常运作。因此,加强高校毕业生诚信教育,重构高校毕业生诚信体系是当务之急,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张玲.诚信缺失,就业市场谁受伤?[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4):15-18.
[2]王阳,胡坚达,汪盛科.诚信,大学生的道德通行证[j].宁波论坛,2003,(3).
[3]周宏,马万宾.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诚信水平的途径分析[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报,2003.
篇9
一、引进对象
区外各高校国家计划内招收的2016年应届毕业本科毕业生。
二、引进专业及数量
教育系统类166名,卫生类42名,其他类44名(具体需求专业详见《2016年昌都市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需求计划表》)
三、引进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热爱西藏,具有自愿支援边疆建设的思想。
(三)身体健康,能在藏坚持工作。
(四)引进人员必须具备要求的学历、专业对口。
四、引进待遇
各高校毕业生经引进录用后,享受西藏干部职工同等待遇(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休假补助等),最低月工资本科生为6620元/月,硕士研究生为6975元/月。
五、实施步骤
(一)报名和资格审查
1、报名。报名时间拟定为2016年3月10日—4月10日。报名地点:昌都市驻成都办事处(成都市一环路西一段)。报名联系人:泽仁多吉(综合),联系电话:13638953895 ,邮箱:[email protected];杨中元(教育),联系电话:18008958398,邮箱:[email protected];邹大靖(卫生),联系电话:13618951635,邮箱:[email protected];马雷(农牧),联系电话:18889057446,邮箱:[email protected] 。
2、报名所需证件。报名时须提供本人身份证、《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3、资格审查。由昌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有关用人单位进行资格初审。
(二)拟定引进人员名单
根据初审情况,由昌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有关用人单位与本人联系了解其基本情况后拟定面试人员名单。
(三)面试
昌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有关用人单位指派专人到高校毕业生所在地进行面试,面试后确定引进人员名单。
(四)政审体检
凡确定引进人员,由毕业院校进行政审。引进人员要在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体检。体检费先由本人支付,后到分配单位报销。
(五)签定协议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为维护国家就业计划的严肃性,保证引进人员的稳定,引进人员要与昌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用人单位签定就业协议。
(六)进藏分配工作
引进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统一组织进藏(进藏路费到工作单位报销),需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毕业证》到西藏昌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报到,由昌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引进计划分配到相关单位和(区)县工作。
(七)试用期制度
凡引进人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本人写出书面总结,用人单位出具考核意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有关单位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按管理权限,由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理转正手续。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引进资格。
西藏昌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系电话:0895-4843699
点击下载>>>
2016年昌都市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情况表.rar
西藏昌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局)
篇10
本人就即将进行的就业实习提出申请,并就有关事宜保证如下:
1、 本人确知学院的教学、实训、实习、考试、毕业生信息采集、毕业派遣等过程和时间安排及学分要求,并保证可通过个人努力完成以上各事项。(以下专本通读班学生抄写:)本人保证自愿参加 届专科毕业过程,确认自己能取得合格学分、取得毕业证书及相关毕业手续,并确认由此造成的对本人本科阶段学习及毕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与学校无关。
2、 本人确认已受过系统、完整的毕业教育,通读过《 届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使用及就业指导手册》,完全了解本人在毕业过程中的全部国家、学校政策及相关程序,并保证遵照国家及学校的规定办理,特别保证能及时与就业单位进行网上签约,达成就业意向。
3、 本人确认在校期间受过系统完整的安全教育,确切了解就业实习单位的性质、网上签约的资格、岗位职责、相关待遇、安全防护知识及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确切了解在该单位就业后本人的发展前景。本人自愿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实习意向,并遵守实习单位的规定,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未经学校和实习单位同意,本人保证不更换实习单位。更换单位后保证在第一时间通知班主任老师。
4、 本人保证离校前对本人使用或参与使用的学校公物情况进行了清查,对参与使用的教室、宿舍等场所的卫生进行清扫,因本人清查不明、清扫不力所产生的维修及清扫费用由本人承担。
5、 本人确认已将本人实习期的有效联系方式告知班主任老师,并保证此联系方式的更改时能及时通知班主任老师,本人确知班主任的有效联系方式,并保证主动的、经常的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实习期间能够经常的浏览学校及机电学院的网站,登陆各班级的qq群及时了解学校的相关政策和重要通知。
6、 本人确认在校期间已受过系统全面的法制教育,在就业实习期间,保证遵守法律法规,不参加非法社团活动及传销组织。
7、 本人特别保证在就业实习前和就业实习过程中按学校要求及时上交各项费用和照片,如实填写完成并上交“毕业实习申请表”“毕业实习鉴定表”“毕业实习协议书”“毕业生推荐表”等各种文件,按时参加各种考试和信息采集,按时返校办理正式毕业离校手续。
8、 本人特别保证实习返校期间遵守校规校纪,爱惜公物、清扫卫生。
9、 本人自愿作出上述保证,并愿意专门就因未能实现保证而导致出现的以下问题由自己承担责任,与学校无关。
(1)、就业实习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
(2)、就业实习期间本人发生的违法乱纪事件。
(3)、未能达到合格毕业、毕业派遣或推荐就业标准,不能取得毕业证书和毕业派遣手续文件。
(4)、就业实习期间为解决关于本人的遗留问题所产生的费用,由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