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日记范文
时间:2023-03-22 05:3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感情日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日记沟通感情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日记成为新添的活力,不仅可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知识的总结,而且还能进行无声的心灵沟通。教师通过数学日记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在数学日记这面镜子中肯定自己或改进自己的学习行为。
所谓“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学生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写下对内容的理解和在学习活动中的真情实感,评价教师教学和自己学习的得失,向教师请教自己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等。那么在日记中该怎样写呢?可以写一些:
1、数学体会。学生在学数学、上数学课后或做数学作业时的想法、体会、启发等,写下来与老师交流。
2、疑惑难题。学生在学习数学、做数学题时碰到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时,可以把这些疑惑不解的问题写在日记中,与老师共同分析解决。
3、意见建议。学生对数学老师的上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考试评价等方面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写在日记上;对数学老师另有看法,或者有什么心里话要对老师说,也可以写在日记上。
4、创新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什么新发现、新想法、新主张、新创意等等。
有内容可写了也需注意写流水账,应付公事,有什么就写什么,不拘格式,如同聊天,字数不限,篇数不限。教师的任务是:
1、品读与研究。教师仔细品尝这回味无穷的“麦拉鸡翅”,品读着学生的数学日记,对学生写出的内容要深刻研究,看看哪些需要老师解答或个别辅导,哪些需要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改进的,哪些需要老师在全班进行辅导或表扬鼓励的等。
2、整理与归类。看了学生的数学日记后,要对学生所写的内容进行大致整理和归类。看看学生提出了哪些方面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有哪些想法是有创新的,有参考价值的。
3、批语及时。对学生在日记中提出的问题,可以面对面的回答,也可以在学生日记后面写批语,以示老师对学生在日记中写的心得体会、意见建议等加以肯定或否定。
4、指导与鼓励。老师看了学生的数学日记后,对写得好的要加以表扬鼓励,对写得不够好的要加以指导,对写得有创意的要加以总结提高。
作为一位班主任,一位初中数学老师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数学日记如同一道营养大餐让我可爱的学生们在学习与各项活动中大放异彩。一起与数学日记牵手:
1.兴趣高涨 爱上数学
初中数学日记作为数学作业的另一种形式,很容易的被学生接受认可。形式单一的训练作业,没有把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因为可怕的不仅仅是学生不喜欢数学作业,更可怕的是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厌恶,逐渐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所以鼓励学生撰写数学日记,使他们的课外作业更富有个性色彩和人情味,并通过数学日记这个桥梁,沟通老师与学生的联系,通过数学日记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2、再现生活 体验生活
初中数学日记就是生活日记,是一座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在教学新课时我们常常会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生写数学日记首先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体验生活,激发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兴趣。
3、发现问题 及时反思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通过学生的数学日记,沟通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真正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从学生写的数学日记中了解到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看到学生的解题思路、推理过程、数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还存在的问题,这不但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加以帮助,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自己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把握能力以及教学调控能力。
4、敞开心扉 亲密朋友
学生能把自己在学习数学历程中亲身经历和体验通过数学日记写下来,学生的数学日记里有欢喜、有困惑、有笑声、也有忧愁,无语的宣泄出来、记录下来;让数学日记成为学生敞开心扉的场所,也为师生之间互相了解和交流架起一座固定的桥梁。
5、蕴育知识 拓宽视野
篇2
一、锻炼持恒心志,养成良好习惯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作文教学”部分指出:“要指导学生课外经常练笔,把所见、所闻、所感随时写下来,以提高写作能力。”日记便是其“学生课外经常练笔”一种有效的重要活动形式。在日记教学中,语文教师关键要培养学生一种持之以恒的意志,以养成良好的写日记习惯。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观念。从小学到中学,学生一直是在绕着作业圈转的,他们对于老师在课堂上所要求“做”的事,第一个心理反应便是“作业”,非完成不可,更何况是“日记”。于是他们便会产生“疑惧”甚至“厌烦”的心理:每天哪有那么多的事情可写?怎么完成得了?鉴于此,语文教师可特设专题讲座,着重介绍日记及其格式、内容、写法和作用,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日记,把日记当作是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去做,就如同吃饭、睡觉、上学读书一样,而不是把它当作“作业”看待。其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日记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乐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着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生一旦感受到“日记是最真诚的朋友”,便会对日记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写,在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的同时,增强信心,并会乐此不疲。一般说来,日记是学生生活感受的记录,选取与其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写,就可以激发学生日记的兴趣。如:“我的家里人”“我的小伙伴”“我最高兴(烦恼、伤心)的……”。同时也可以把学生的日记张贴出来,采取评比鼓励的办法,激发学生写日记的主动性。一旦学生感受到日记是其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则可以达到欲罢不能的程度。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养成一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和一种良好的日记习惯。
二、提高观察能力,积累作文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本源。社会是一座巨大无比的熔炉,自然是一个五彩纷呈的世界。在日记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自然,鼓励学生积极投入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日记是一种“诗外功夫”,它可以把学生平时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于是随着那一页页日记的翻过,他们的思想感情丰富了,他们懂得如何认识自己,懂得如何理解别人,并由此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了,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一到用时,他们自然便会感到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了。
三、体验道德情感,促进德育教育
篇3
关键词:低年级;日记教学;积极情境;教学兴趣
小学低年级日记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口头语言表达逐步向书面语言转变,在表达时,要注意引导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肺腑之言,语句要通顺、连贯,语速适当,想象要符合孩子的特点。坚持写日记,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进行大量自由灵活的练笔训练。下面就谈谈自己对低年级日记教学的肤浅看法。
一、创设精彩情境,激发写日记的欲望
低年级是小学生语言能力和思想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求知欲强、情感丰富、善于形象思维,正是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让小学生大胆写,就像婴儿初学走路一样,让他们敢于迈开步子自己走,让学生爱上日记,自己想写日记,把写日记当作是一种乐趣。教师要给学生创设轻松、愉悦、自然的写作情境。让学生把想说的话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鼓励他们看到什么写什么,听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如:教师带领学生春游,看到了小草发芽了,大树长出了嫩绿的新叶,蒲公英花开了,孩子们特别高兴。教师及时引导孩子把你看到的事物写下来吧,也可以先在纸上画一画,在图画的边上写上你看到的景物,孩子们兴趣盎然,增加了写日记的愉快心情,让日记不再变得枯燥。久而久之,他们会养成习惯,把写日记当成生活中的一种自觉需要,乐此不疲。
二、营造看图氛围,提高写日记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写日记的门槛,教师要利用看图写话营造写日记的氛围。看图就是观察画面,看清图画内容,它是写日记的前提。观察图画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还要想象图中的人物会说些什么,发挥合理想象丰富语言。可以让孩子们先说一说,然后再写下来。如:教师给孩子们出示一张《精彩的马戏表演》图片,引导学生按从下到上、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图画,学生一边看,一边情不自禁地模仿猴子的动作、龇牙咧嘴的神态,嘴里还说:“真好玩!”看课堂里叽叽喳喳,秩序混乱,每个学生的学习感官都调动起来了。然后再让学生按一定顺序写下来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日记形式要活泼一些,写法要不拘一格。教师要多鼓励,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三、运用赏识评价,点燃写日记的热情
篇4
这是我来中寨村工作的第一天。
中寨村是个偏僻的小村庄,全村有737户人家,3400余人。冬日里闲置的大片坡耕地块,从山脚一直到山顶,石漠化严重,给人一种发展萧条的印象。发展这个词在这里好像有些遥远,让我心里感觉沉甸甸的。
在了解村情的过程中,一位叫高兴祥的村民告诉我,中寨村的交通条件太差,是全镇最远的村,骑车到镇政府都要个把小时,好在政府已经考虑为他们修路了。
村干部王说,中寨村一直没有产业。近几年,他在自家的地里种了些梨树、桃树。去年,一些村民也跟着种了点,他希望能慢慢形成经果林产业。他说,发展经果林种植既可以治理石漠化,也可以增加收入,应该是个长远的路子。
晚上回来,我一直在想,我驻村帮扶,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2013年1月4日
今天,在访民情过程中,我与岩口组村民罗国民聊了好久,谈了些低保方面的事情。
罗国民是村里的贫困党员、低保户。在谈及低保享受情况时,他说,现在国家的低保政策好是好,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穷的问题,家里孩子长大了就出去打工,家里就剩二老,劳动力欠缺,什么都干不了。
跟罗国民一样情况的村民有很多,因为穷,村里的孩子稍微大些就出去了,也赚不了多少钱,却把种庄稼的体力活全扔给了老人们,导致生产搞不好,贫穷依旧。
罗国民说,希望到村里的公路能像其他地方的公路一样,进出方便。孩子们能回来,用他们的冲劲和见识,找些适合中寨村发展的种养殖方面的产业,日子才会从根本上好转。
沿着6里弯弯曲曲的山路回来,我想起了“翻过一座山又拐了一道弯”的歌词。我想,歌曲里用来抒情的大山和弯弯曲曲的山路,却是中寨村贫穷落后的根源。我得多跑多协调,看能不能尽早帮助村里解决进出难的问题。
2013年1月9日
一夜没睡着,这里太冷了。
大清早,我站在住宿室外“醒脑”,看着远处的山头还有些白雪残留,心里顿生阵阵凉意。
在冬天,一般是不会被冻醒的。然而我又在想,在这偏僻落后的中寨村,几千村民也和我一样,他们不会也睡不着吧?
“温饱”、“小康”这些温暖的词,一下子涌上心头,安慰着我。我们要做的不就是改变落后的现状吗?
在门外,遇到何兴友老人,和他一起走了一段路,聊了一些话题。
和罗国民家一样,何兴友家也只有两位空巢老人。我问老人生活方面的事情,问他们家粮食够不够吃。老人说,现在政策好,要说没吃的也不可能,但要说吃得好也说不上。从老人说话的语气和眼神里,我倒是看出他对我有些戒备,不知道我问这些事情干什么。我突然觉得要尽快与老乡们熟悉起来,和他们把关系搞好,便于以后开展工作。
2013年1月16日
中午吃完饭,我本打算去村东头老王家串门,可走了一半遇到罗国民,就跟他在地里聊了起来。
交谈中得知,罗国民家的粮食不多了。因为去年的气候原因,他家粮食产量不高,包谷、洋芋、大豆都只有往年的一半。马上就要过年了,余下的日子有些担忧。
随后到老王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虽然老王说,这种情况很少,但我还是想着,赶快与村干部和镇干部们商量解决这个问题。
下午,镇里的郝荣昌委员到村里宣读有关老支书刘仁锋调任油杉村的文件。老支书是个很厚实的人,他的身上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他的调任让大家很难过。可喜的是,不久将有一位新的村支书带领大家为中寨村的发展奔走。我想,无论是谁,我都要不断向他们学习,为老乡们多做好事、实事。
2013年3月18日
一大清早,我就把提前准备好的农产品价格表公示出来,希望村民能通过它了解市场。
中午,一位叫孙放文的村民告诉我他不识字,请我帮他讲一下公示的内容。我告诉他和村民们当前辣椒、大豆、包谷等农产品的价格。他们听后都很感兴趣,希望我以后多给他们提供些信息,好掌握以后种什么。
我想,我回去后要买一台电脑,为他们搭建一个信息平台。
篇5
关键词:日用陶瓷;造型;情感化设计
1 前言
纵观现今我国日用陶瓷产品的发展,产品多表现为创意不够、设计落后、国际知名品牌较少,这些已成为困扰中国日用陶瓷行业占领国际市场、走向全球化发展的障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在满足于价格和实用的同时更多的是在追求个性化的精神需求,消费者更注重产品本身的情感特征和带给自身的心理反应,高情感设计的提出使得产品设计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情感化设计方面。日用陶瓷产品造型情感化设计的使用有助于拓宽设计师的设计思维,更能接近消费者的心理,能够与消费者建立情感上的联想冲突,以致和消费者之间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从而被消费者所喜爱和接受。
2 情感化设计
情感是在人的认识过程中,周围环境的刺激物使人们产生了具有喜悦、悲伤、恐惧等的心理状态,本文仅从快乐的情感出发进行探讨。情感化产品设计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设计过分强调产品的功能导向、忽视人的情感需求而提出的。基于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要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令人快乐和感动的具有表达某种情感状态特征的产品,使人从中获得内心愉悦的审美体验,物品自身带给消费者的回忆与幸福感将远远大于物品的使用价值。产品的情感化设计就是要让人们从希望购买产品到和产品建立深厚感情,并和产品成为朋友的过程。
诺曼将情感化设计分为三个层面:本能水平、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柳莎则将情感体验分为感官层面、效能层面、理解层面,其实两者所表达的实际意义基本是相同的。本文以诺曼的观点来进行论述,本能水平的设计来自人类本能,行为水平的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反思水平的设计则与物品的意义有关,这三种水平的设计在经验形成中起着各自的作用,每一水平都很重要,但是每种水平都需要设计者使用不同的方法。下文详细阐述了情感化设计在日用陶瓷产品造型中的具体体现。
3 日用陶瓷产品造型中情感化设计的表现
日用陶瓷指日常使用的具有实用功能的陶瓷,包括茶具、咖啡具、中西餐具、旅店饭店专用餐茶具、文具、酒具等。日用陶瓷通过造型获得了自身的形态和外观,造型本身是产品视觉语言的媒介物,从这种意义上说,设计一种产品就意味着设计一种产品语言,它用特有的语言形态传达出产品的精神内涵。日用陶瓷产品的使用者是人群,不同的年龄、性别、观念、职业以及残疾人士都会产生不同的情感需求。造型作为设计构思的直接现实,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成为设计师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日用陶瓷产品的造型若仅为满足其功能性和可用性,造型将过于简单、单调,情感化的设计思想从一开始就基于对形式――功能定律的反叛,对单调冷漠风格的批判。在日用陶瓷产品的情感化设计领域,我们必须做适度范围的变通,造型的适度复杂化是为表现产品的情感的,这也是提高日用陶瓷产品附加价值的手段。
3.1本能水平情感化设计在日用陶瓷产品造型中的表现
本能水平设计关注的是外形,讲的就是即时的情感效用。必须摸着舒服,看起来好看,感性特征和性感特征在其中起着作用。
本能设计的产品对思维较简单的、岁数较小的消费者有一定的吸引力,如3~14岁的孩子都比较喜欢颜色鲜艳的或者仿生的产品。在本能水平上,物理特征――视觉、触觉和听觉,处于支配作用,应用于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就是在视觉上更能直接地打动人,触觉上给人以舒适的心理感应,它可以是几何形体或卡通形象,可以是抽象的、拟人性的或是夸张的,以这些造型特征来传达产品的情感。不同的造型形象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形象的独特性、色彩的鲜明性是本能水平设计的表现,民间艺术和儿童产品中包含更多的本能水平设计。例如:图1所示的餐具就是对卡通形象的概括和处理,把手和盖钮的特殊设计,为整个造型增添了活力,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利用卡通形象鲜明的趣味性,满足了人们的“童心”情结。因此在造型设计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新的样式,打破原有单调的形式,就可以增加趣味性给人以愉悦的情感反应。
3.2行为水平情感化设计在日用陶瓷产品造型中的表现
行为水平的设计关注的是操作,优秀行为设计包括四个方面:功能、易懂性、可用性和物理感觉。行为水平的设计以理解用户的需要宗旨出发,通过在家庭、学校、工作地点或者产品进行相关的行为研究,从而得知用户的具体需要。行为水平设计的产品适宜于15~25岁的青年人,这类人的思维逐渐成熟,喜欢接受新鲜的事物,喜欢从操作中得到乐趣。
行为水平的情感是指人与物交互的情感,来自人们在对物的使用过程中所感知和体验的“用”的效能,即物品的可用性带给人们的情感体验,功能是行为水平设计中最主要的,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以功能效用的发挥作为核心和目的,离开功能效用去追求形态的情感化是没有价值的。功能上的需求基于人的生理需要,主要把人的要素作为设计的主要条件和原则,使产品更易操作,使用更舒适、安全。图 2 是由日本设计师小松诚所设计的一套瓷烟具,它是由一个大底盘和数颗可随意移动的半球形小烟托组成。这些小烟托就像一颗颗的小“算盘珠”, 只不过中间没有穿孔,取而代之的是一道U形线凹槽,其功能是放置香烟。这套烟具从功能到造型, 从整体到局部,一反平日我们所见的烟具,代之为一种可聚可散可执可放、灵活多变、轻松自如的新功能、新形态。这套烟具的作用,除其使用性外还会给使用者带来几分幽默与情趣。缓和了生活于城市中人们的紧张乏味的情绪,增添了生活乐趣,通过造型的巧妙变化,使用者感受到了它的功能中所带有的情感体验。
3.3反思水平情感化设计在日用陶瓷产品造型中的表现
反思水平设计关注的是形象和印象,这是情感化设计的最高层面。反思就是看到一种事物而引起的个人回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能设计出让人产生某种有意义的回忆而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反思水平的设计是知识、信念、艺术等在产品设计上的反映。使用反思设计产品的消费者其实是在用产品向大家反映其文化背景,包括自己的成长经历、喜好、知识、信念等等。除了物品的设计之外,个人因素是任何一个设计者都不能提供的。生活中的物品对我们来说不止是物质上的占有,我们以它们为骄傲,不一定是因为我们在炫耀自己的财富或地位,而是因为它们赋予我们生活的意义。喜爱的物品是一种象征,它建立了一种积极的精神框架,它是快乐往事的提醒,或者有时是自我展示。而且这一物品常含有一个故事、一段记忆,或者把我们个人与特定物品、特定事件联系起来的某些东西。
图3为厨房调味罐的设计。人物五官和出料孔很好的结合,同时形象也可爱幽默。尤为突出的是系列性的存在,很好地处理了彼此间的关系,设计者通过对生活的敏锐观察,生动地再现了生活中一家三流的情景,似乎向消费者讲述了一个故事,其朴素的形态让人感觉更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这套设计在功能上也许并不好用,但是却能让人联想到很多与生活有关的有趣场景,一家三口的形象一下子拉近了产品与人的情感距离,可能这一点就会让消费者喜爱它进而产生购买的欲望。
本能的、行为的、反思的每一水平的设计在人类行为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产品的设计、销售和使用中也都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优秀的设计是以各个地区、民族不同的文化为背景,将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面综合运用其中,从而得到拥有使用者情感寄托的产品。日用陶瓷产品造型设计也是文化的一种浓缩,任何优秀的陶瓷产品造型设计都应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本能的、行为的和反思的方式反映出来,使物品不仅好用,还能牵动我们内心深处微妙甚至几近沉睡的情感,让物品能够成为我们自身情感的寄托。
4 日用陶瓷产品造型的情感化设计思维方法
情感化设计风格已经是现代艺术设计思潮中重要的方面,日用陶瓷的设计也已经趋向于情感化的设计,本文对情感化设计中三种水平的设计在日用陶瓷产品造型中的体现已经有所介绍,而如何运用这三种思维方式进行情感化设计成为我们所思考的问题。情感化设计是围绕人的情感而产生的设计,因此离不开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即目标用户的情感需求成为我们研究的重心。同时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个人情感和个性发展的社会,研究个性化的情感也是我们进行陶瓷产品情感化设计的重要依据。
设计师在开始进行创意设计前应该充分了解用户,包括用户的年龄层次、文化背景、审美情趣、时代观念、心理需求等,并且应充分了解用户的使用环境,也就是要将设计进行定位,以便设计出的产品能够真正融入到用户的生活和使用环境中。并且在设计过程中也应该让使用者参与进来,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对产品设计进行评估,这样可以使得设计的中心一直围绕目标用户,设计出来的产品也能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情感化”作为人性化设计的一个方面,与人性化设计一样反应了产品设计对人本身的关爱与呵护,提高产品亲和力的重要性。而情感化设计更注重满足人们情感上的需求,给人们带来更多轻松快乐、幽默新奇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产品都是为人设计的,从设计的本质来说,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任何观念的形成都需要以人为基本的出发点,这是进行情感化陶瓷产品造型设计最为核心的一点。既然是以目标用户为日用陶瓷产品造型设计的中心,那么我们应当注意产品造型的构成要素对用户的心理影响,去了解用户的不满和真正需求。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致其气;事义浅深,未能乘其学;体式雅正,鲜有反其习;名师或心,其异如面。”意思就是各个文学创作者的个性都各不相同,正如每个人的面孔都不一样。因此在辞理、风格、气质、思想内容、文章体式等诸方面都会表现作者的个性特点。在文学创作上有这样的表现对日用陶瓷设计来说也是一样,每一件产品都在体现着目标人群的个性情感。现代社会是一个允许存在个性和鼓励个性的时代,传统大众化的审美观念已经不能满足、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就拿服装来举例,以前人们会因为穿同一种流行的服饰而有炫耀感,现代却都害怕“撞衫”,可见个性和自由的精神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深化。这种个性和自由的观念同样表现在日用陶瓷产品造型设计上开始表达独立的、个性的艺术思想。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熟悉陶瓷文化、历史,了解时尚流行的元素等,这些也都是我们进行情感化陶瓷产品造型设计的基础。
5 结 语
优秀的设计源于设计师的独具匠心。设计出来的产品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只有满足用户的心理需要时才会充满灵性,真正体现它的设计艺术价值。
人与人之间是通过语言来交流的,物与人之间则是通过物的功能和造型来传达的。造型表现出一定的性格和情感并向消费者表达它的生命力。人性、科技、时尚一直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人的因素将主宰着设计的发展方向。作为一名设计师必须了解市场、研究设计形式因素和分析消费者的各种心理,才能准确地感受到产品的设计与消费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将广阔的思维方式凝聚在人文因素中,将文化和人的情感与产品的功能、形式相统一。情感性化设计将成为日用陶瓷产品造型设计永恒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付秋芳,程进三译.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2] 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
社,1986,8.
[3] 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4] 梅艳译.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84.
[5] 杨岚.人类情感论[M].天津:百苑文艺出版社,2002,10.
[6] 易建.美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10.
[7] 唐济川,刘媛媛,郑艳等.现代艺术设计思潮[M].北京:中国轻工
业出版社,2007,1.
[8] 王建中.国际陶瓷设计[M].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00,1.
[9] 刘瑞芬.设计程序与设计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
[10]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11] 张文娟.日用陶瓷的趣味性设计[J].佛山陶瓷,2007(8).
[12] 彭浩,袁涛.论台灯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9).
[13] 王宇,喻德荣.浅谈厨房产品的情感化设计[J].广西轻工业,200
8,6(6).
[14] 杨永善.陶瓷造型三题[J].文艺研究,2003(1):131-135.
[15] 许世虎,马永杰.产品的情感化设计[J].新西部,2007,22.
[16] 缪晓宾, 许佳.城市家具情感化设计[J].郑州轻工学院报社会科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包装设计;端午节;情感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瑰宝,是几千年来人民共同的结晶,在传统节日里不仅有古老的神话,还有节气、农业、天文以及人们的祈福等等,是由中华民族通过漫长而勤劳的岁月凝练而成。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传统节日庆典活动中展现出一定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强烈民俗文化色彩、包涵着伦理道德和精神内涵。端午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与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我国端午节就有赛龙舟及包粽子等节日活动,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等等,但不管是何种说法与风俗,端午节都是存在于中国乃至汉字文化圈各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思潮在相互碰撞,西方现代设计占据主流这是社会发展中必然的插曲,但无论是东方艺术亦或西方艺术,其根本最终都会呈现两种状态,一为表象,二位本源。网络时代的到来加速了人们认知上的迷惑,许多设计师变得无所适从,我们从最初的学习现代设计开始,到中国设计蓬勃发展,到逐渐走上世界舞台,也可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种进步的代价确实迷失了自我,一个好的设计必定是独一无二的,是充满感情的,而这感情必定是来自人们心灵的深处,向上追溯,即是民族文化。当代设计师的责任和出路实际上殊途同归,就是慢下脚步,挖掘埋藏在天地间的民族文化。所以现代包装设计师有责任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在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发展本土设计,将情感注入包装设计作品当中去。
现代包装设计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一门艺术,同时它也可以称作一项工程,现代的包装设计艺术不仅仅是解决传达信息的功能,同时也要解决产品的营销和企业的品牌形象问题,即要解决产品的保护、运输和存储,还要考虑到设计的产品是否增加污染,能否尽可能的节约成本,所以就以上的问题来看,包装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程,它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物理学、材料学、机械、甚至化学等学科。
中国传统节日包装设计,首先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在了解传统后才能推陈出新,一味地推陈不出新不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相递进。但是当今社会有着不同的声音,此时当辨明真伪。但在商品社会浮躁的功利心下,许多不负责任的设计师投机取巧,社会上出现大量的贴图式设计,往往简单地将瓦当、龙纹等直接应用在包装或海报设计当中,这种不负责任的设计越演越烈,设计师的责任是引导群众的审美,在这里图快图方便势必起到反作用,不仅在产品概念传达上造成了混淆,而且也造成了消费者们视觉上的疲劳和心理上的厌恶。[1]
日本在平面设计这一领域有着非常显著的个性,即保留了传统元素,又结合了许多现代设计理念,比如日本的平面设计中大量的出现浮世绘、书法、日本传统的图形等等,我国的民族化设计也慢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中国元素在许多产品包装上的应用还很生硬,有些只简单地将书法与国画等强贴到商品当中去,并没有考虑到该元素的内涵以及该元素与产品本身的属性匹配度,那么即使是以单一图形系列化设计,表现上的确给人一种力量,但很难经得起推敲。如果能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精神层面的元素抽象出来,以此进行包装设计才能达到生命持久、耐人寻味。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填饱肚子,对节日本身的寄托也慢慢回转,这是物质文明向精神文明过渡的正常现象,也是人们正常的心理需求。因此,包装设计必须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在保证商品包装的基本功能外,尽可能地满足人们心理上的诉求,设计出能够体现传统节日精神的包装设计。
端午文化起源于于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与民间传说的完美结合,应该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们祈福的美好夙愿。在当今的端午节产品包装上,不论是图形亦或文字的设计都很少能够从端午文化中提取元素,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直接将粽子的照片配以简单的文字直接展示给消费者,或者更简单地将一些曲线粗暴地代表粽子。所以作为端午节产品包装应首先从探究人的情感出发,围绕扎根于人民内心深处民间传说和民俗进行再设计,以期尽可能地与用户产生共鸣。
不仅仅端午节产品包装设计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中国传统节日类产品也或多或少存在着同质化的现象,如何能在众多类似的包装中脱颖而出,具有企业鲜明的品牌形象和特征,是传统节日包装设计急需解决的问题,在销售产品的同时也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促进企业的发展,把握当前市场环境,积极地研究和设计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品牌视觉形象的端午节产品包装设计是现代设计师们的重大职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文明史上涌现出大量令今世都汗颜的艺术,其中来自民间的艺术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皮影戏是我国特有的一项艺术,它的独特的魅力影响了诸多艺术,皮影戏是扎根民间的艺术,所以极具民间特色,皮影幕布及舞台的搭建、皮影自身造型的多样无一不深深地感染人们,受表演的限制,皮影的造型简单、凝练,独具特色,由于处于半遮挡状态,所以皮影的色彩也更加强烈,更具民间风味。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已经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艺术家们纷纷参与到民间工艺的制作当中,并通过参与民间艺术的活动汲取养分,可以说民间艺术是人类的瑰宝。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世代积累的宝库,传统节日饱含着先人对于自然、社会和历史、生活的认知、感悟、向往。正确地认识传统节日,继承并过好传统节日,是我们对于先祖文明创造的一种尊重,也是我们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是成熟文明的缩影,目前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担负起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他们为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做出了榜样。
为包装设计注入情感,注入人文关怀是高层次的是追求,它不是单的外观贴图,也不是单纯的视觉表达,如睹物思人般追求这样一种情感的表达,在包装设计中体现出人的情感是最最关键的一项课题。人们的情感需求是无形的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随着产品的变化会立竿见影的受到影响,比如传统的婚庆产品无非就是在色彩上予以表达,而现今随着卡通艺术越来越多进入人们的生活后,也为传统婚庆产业带来了生机,将可爱而诙谐的卡通形象加注进婚庆包装上。对于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们,能够满足心底最根源、最熟悉的情感诉求,在端午节产品包装设计中尽量体现出来才是设计的根本。
因此,中国传统节日包装设计,它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附属品,它是人们追求精神寄托的一个载体,成功的设计师集文化修养和审美价值于一身的复合体,小而言之能够改善目前人们的生活面貌,大而言之能够继承和发扬传统,进而使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文化的桥梁。
篇7
一、让日记成为学生“生活的剪贴板”
初中生,多梦的年龄,在他们的世界里,喜怒哀乐,悲欣愁苦,亦是百味俱全。于是我顺势引导学生用眼捕捉、用耳聆听、用心感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大自然的山水草木,鱼虫鸟兽,风雨云霞,人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大到宇宙天际,小到落叶尘埃都可以写。然后让他们每天都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把白天感受最深的一处景、一个人或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记录下来,也可以是自己的烦恼、忧伤抑或喜悦。日记中要尽可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人见其一,我见其二;人见其二,我见其三。在日记中尽可能用上平时积累的优美语句或古典诗词,并且用波浪线做上记号,表明自己会灵活运用积累的语言了。旁征博引、大量活用促使学生的积累得到了运用,而运用又刷新了学生的积累,促使学生的语言系统不断升级。
每一次,我都会认真欣赏学生的观察日记,并作上恰当的点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徜徉在学生情感的天空里,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我在每一天的语文课上都会花5分钟左右的时间朗读、点评优秀的日记,激发学生继续写日记的热情。慢慢的,我发现学生参与的热情大增,不少学生的日记越写越长,有的同学甚至能别出心裁地改写唐诗、宋词,比如,辛弃疾、李清照的词。
有同学酷爱足球,她在自己的日记中多次写到足球,其中《印象・南非》更是她自己的独特感悟。摘录如下:
何曾几时,好望角的秋叶又落下。在那个遥远的国度,如火的六月,从一场看似癫狂的开幕式开始。/啊,南非的盛夏,只属于它!我的心中埋下足球的种子,生根发芽。只是好奇想一睹世界第一运动的风采。/之后才发现,我又站在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的人生从此将离不开它。/一场角逐,十一个人的游戏,似微风抚过我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我明白了,一直以来心灵的缺口,该用它弥补。/我的心始终激情四溢,是心动,甚至是痴狂。/一场盛宴,南非――那个艾滋病肆虐的小国/华丽蜕变为彩虹之城。世界/在为南非疯狂!/阿根廷的历程犹如“泰坦尼克号”,出行与沉没都是世界的焦点,而它的失败,使《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音乐又一次响起。/而我,终于第一次为阿根廷哭泣,也为足球!C罗的黯淡出局,卡卡的仰天长叹,梅西的垂头丧气,卡西的神勇无比,伊瓜因的帽子戏法,托雷斯的低迷忧伤,斯内德的晶莹泪花……/细数南非的碎影,静听《非洲时刻》,一遍一遍,新的感悟!
另外几位感情细腻的女同学甚至开始写起剧本来,而且还是连续剧形式的,其中主人公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尤为传神。当然,作为老师,我也读得出日记中的主人公,就是她们自己的缩影,她们把心里话都含蓄地渗透在里面。每次想将她们的优秀片段与其他同学分享时,我都会先征求一下她们的意见。在这样的一个艺术的殿堂里,他们享受着尊重,享受着自由,享受着成功,享受着快乐。观察日记已经成为了学生“诗意的栖居地”。
二、让日记成为学生阅读欣赏的园地
德国诗人雪莱说过:“人有一颗产生感情的心,有一个能思维的头脑。”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两个月之后,我让学生同桌互批观察日记。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同桌的观察日记本上作上自己的点评,可以是对语言的品析,也可以是对题材的评价,也可以是感情上的解读。同桌互批后,并且要负责推荐优秀的日记,写上推荐的理由。老师利用语文课或是作文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被推荐者大声朗读自己的日记佳作,推荐者则做恰当点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我惊喜地发现学生对课外美文的欣赏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另外阅读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三、让日记成为学生完美蜕变的舞台
每个双休日,我都让学生以手抄小报的形式整理自己一周的日记佳作,再评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张贴到班级的展示栏里。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让他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能,学生热情高涨。每个月进行班级日记佳作汇编,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学期结束评选出班级的写作之星,并颁发奖状和奖品。这样,点燃了学生创作的火花,开启了他们感情的大门,生活情趣浓浓郁郁,创作之水源源不断。
篇8
关键词:德育 巧妙 日记渗透 文章融入 自我教育
俗语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猛然间让我想到在语文教学中能否体现看似“无心插柳”,实则有意为之的效果。
因为初中生正是思想易产生逆反心理的青春时期,如果有意灌输思想教育,会让他们很反感,不易接受,往往事倍功半。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巧妙地水到渠成地渗透德育尤为重要。
另外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以及“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古有“文以载道”之说,今天的课程标准也给我们老师明确的指导,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对语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同样还要注重完美的渗透德育。
由古至今语文老师就承担着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重担,而语文学科的内容,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并赋予了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巧妙地渗透德育。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呢?
一、指导学生写日记
“日记是道德长跑线,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而中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精力旺盛,认识敏锐,易动感情而难于自控、自律,具有冲动性。对一些事物认识往往简单、片面。但他们又富有激情、热情,敢于拼搏。于是我每周都指导学生写两篇日记,这两篇日记往往是学生抒写自己喜怒哀乐,发泄自己不良情绪的好阵地。我在日记评语中注意对学生指导如何写好日记,也包括大到思想品德教育,小到对学生生活细节的关切。
在日记中对学生在成长中点点滴滴的进步等,哪怕老师一句动情的评语,都直接深入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此外每周还要选出优秀日记讲评,被选出优秀日记学生会用自豪的语调读着,我也会用激励性的话语进行点评。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内心希望受到表扬,表扬会使他们更加自信、自豪,增强了语文学习动力。
这种“融物无声”的德育渗透恐怕只有语文这一学科才能完美体现,日记这种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可以净化他们的心灵,更是他们自身内省自悟的最好的德育载体。
二、品读文质兼美的文章
叶圣陶曾说:“如果能引导学生细读本文,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影响”,这种寓德育于语文文质兼美的朗读教学中,会让师生受益匪浅。我在教学中对文质兼美的文章,无论散文、诗歌,还是小说等,都指导学生品读。从文章内容的理解到情感渗透,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在优美文章的朗读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文章中美的情感,而融入德育教育。
如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学生从反复朗读分析品味中感受到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也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当时一个弱国国民深受歧视,学生义愤填膺,振兴中华的情感油然而生。反复吟咏台湾人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学生品到了那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大陆海峡两岸对和平统一的渴盼。
这正像著名上海特级教师于漪所说:“教师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饱含的真挚感情,叩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教师要紧扣作品的文字,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激发起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这早就阐明了语文的德育必须诉诸感情,使学生在动心动情中受到教育。文质兼美的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朗读中被这种美的健康向上的情感感染着、碰撞着,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目的。这是其他学科所
不具备的优越条件。
三、语文教学中实施自我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具有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因素。语文学习使学生了解历史,观察社会,领会做人的道理,探索人生道路,在道德情操上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而学生的自我教育则需要老师的引导。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实施自我教育切入德育教育。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抄录名言,抄录富于生活哲理的格言警句,抄录具有高尚情操的诗文片段。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等来表现雄伟抱负。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同时经典的名言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灵的鞭策,使他们不断地改善自我精神世界。
其次,利用作品中的美好形象,为学生提供效法榜样。如《藤野先生》中的鲁迅先生,《最后一课》中的韩麦尔先生,他们身上永远闪亮着爱国之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对照比较,自我分析、自我修养、自我提高。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有意的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正处于成长和心理高速发展期的初中阶段学生来说,是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纵观初中六册语文教材,它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许多名作名篇都是初中学生很好的德育教材。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与传达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思考力,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能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清新、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让他们去领略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殿堂里一幅闪耀着人类理性光辉的美丽图画。
语文因其表达的艺术性丰满了德育,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含金量,也是因为表达的艺术性,语文坚持了自身的品格,而不是德育的附庸,正视语文和德育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应该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使
命。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9
一、情感共鸣:激发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培养其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教师在批阅学生日记时,要善于发现引起共鸣之处。学生的记叙常常是朴实无华的,有些美好的、令人心动的东西正在其中,而学生在写作时往往是无意识的。如果教师此时恰到好处地把自己读后的感受,以共鸣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就会感到“我把老师都感动了,真是不简单!”同时也能领悟到“原来看似平淡的小事中也有那么美好而深刻的东西啊!”这比一句生硬的、干巴巴的评语“善于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素材”效果要好得多。
一位从东北转学来的女孩在“六一”这天,不禁在日记中回忆起在东北度过的儿童节:“早晨总是穿上裙子,可是记忆中六一这天总是阴天,穿上裙子又不得不换下来,因为东北的天气太冷了。”我只用一句话点出了这段细节描写的价值:“记忆中的童年、记忆中的故乡,就连这小小的遗憾都渗透着美感!”那篇日记以后,我常常能够读到那个女孩笔下平凡而又真挚的生活小事。
还有一位学生,一次听一首题为《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老歌后,在日记中用简单的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是一首用心去写、用心去唱的歌。”我却敏感地抓住了这个契机,用自己的共鸣去鼓励她的写作热情:“很早以前我也听过这首歌,并也同你一样,被歌中所流露的真情所感动,为十三岁的年华,一朵还未来得及盛放便凋零的花蕾而惋惜,为生命的易逝而感慨!”紧接着还在班里讲评日记时赞许了这种抒发真情实感的日记题材,并且称赞这样的学生有灵性、感情细腻。这极大地鼓舞了她和其他细心的学生。
二、鼓励思考:培养学生的个性,拓宽学生的思维深度
有个性的学生才会进行个性化的创作。一个人爱思考,作品才可能有深度。因此,我常常鼓励学生遇事多思考,在日记中大胆提出质疑、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无论是关于家庭、学校还是社会。而我则推心置腹,真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学生一起探讨人生、社会和各种他们已经能够感受的情感。
一位比较有思想的学生,针对自己的好朋友不喜欢她与别的同学深入交往这件事,在日记中提出质疑:“难道好朋友就只能是唯一的吗?”这是青少年特别是女孩中常出现的问题。于是我写下了一段长长的留言:“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其实,并不是不想多得几个知音,只是对知音难觅的感慨罢了!我是赞成多交几个朋友的,这样不仅能从多方面受到朋友有益的影响,开阔视野、发展个性,也能在自己周围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让自己心情愉快地学习、生活啊!当然,这里的朋友是广义的。有时候朋友很多,可知心的却很少,所以当你遇到一个真正理解你的朋友时,一定要好好珍惜!”
又如,一位思想较早熟的男生在亲身经历了一些丑恶的社会现象后,写道:“我们认为社会是洁白的,可当我用双手触摸时,发现——手脏了……”尽管这句形象的比喻有点过激,但却反映了学生初涉尘世的思考。于是,我在鼓励的同时加以引导:“社会是复杂的,就同人心是复杂的一样,有美丽就有丑恶,有善良就有卑劣,正如再晴朗的天空下也会有阴影一样。当我们走向社会的时候,记住,愤世嫉俗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理想的环境。”
三、倾心交谈: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实感
要使日记不流于形式,不成为应付教师的作业,就要引导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如果教师能以真诚的态度、朋友的身份,坦诚地与学生交流而不是冷冰冰地评判,使日记成为倾泻情感和交流思想的媒体,学生就会逐渐自然地把日记当做内心的需要,而不是负担了。
面对学生的日记,在长短不一的评语中,我时而发挥师长的循循善诱,时而采用朋友式的真诚交流,时而像心理医生那样分析指导,时而又像哲人一般妙语启迪。但无论何时,我都是坦诚而真实的;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心心相印的。
一位品学兼优、多才多艺又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在参加学校歌唱比赛失利后写道:“听到优秀奖时,差点哭出来,真不知当时是哪来的勇气,竟然能够昂首挺胸地走上领奖台,也许是觉得这终究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吧。”后面写道:“请老师帮我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我首先鼓励她“很钦佩你的勇敢和气度!”然后分析了几个主客观原因,最后写道:“所以,失败的原因是多种的,有的可以挽回,我们就该尽全力;有的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我们也不要太在意。参加活动重在参与和过程,无需把结果看得过重,无论何时都要保持轻松、自信、乐观的心情。”
从那以后,她常常将自己的烦恼在日记中倾诉,个性也变得越来越豁达了。一次,在日记中,她由衷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当我哀愁时,您劝导我,我的心中顿时阴转晴,又恢复了自我;当我高兴时,您为我祝贺,那份快乐变得更甜蜜。您知道吗,就短短的一句话,便会使我从阴影中走出来。”而我也报以自己的心里话:“其实,能与一位有真性情的学生倾心交谈,又何尝不是我在这份职业里获得的最大快乐呢!”那年的教师节,她在日记本上画了一个彩色丝带的礼品盒,上面用水彩笔写着:“教师节快乐!”
四、开阔视野:胸襟宽阔,关注社会
学生成长过程中常常陷于“小我”的烦恼和困惑中不能自拔,而我则鼓励学生:一个胸襟宽阔胸怀社会的人才会有博大精深的作品,就像忘怀个人得失的范仲淹会有《岳阳楼记》传世,关注黎民苦难的杜甫会有千古流芳的诗篇。因此,我在讲评日记中除了帮助他们排忧解烦,更重视鼓励他们心胸要开阔些,不要斤斤计较小事,不要自我封闭或自命清高。这一类的评语很多,略举两例:“人生在世遇到的烦心事会很多,如果事事在意,恐怕精力有限。还是多在意一些大事,少计较些小事吧!”“就像有特色的艺术才有生命力一样,人也应该有自己的个性,但在个性形成的过程中,还是应该从别人那里多吸取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另外,一个被局限于“学习”这个小圈子里的学生,文章往往浅薄而枯燥。因此,我也常常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过于注重课本的女孩,要多了解一些学校和学习以外的时事,关注一些新闻焦点、国际形势,谈论一些社会热点甚至甲级联赛、NBA。同时也要求他们在日记中加以评述、发表见解。
篇10
刘朝升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年轻班主任。当年他拜我为师做班主任,几年过去了,他现在是我校的优秀班主任之一。他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虚心好学——他特别善于向其他老师请教,而且酷爱阅读,更在于他能够将学到的经验富于创新地运用于自己的教育实践。比如班级小组日记。
刘老师是教地理的,但他班上学生的日记,却胜过不少语文老师眼中的“优秀作文”。这里的所谓“优秀”,不是说文笔有多么优美,而是指精神活跃,心灵飞扬。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过多地强调“美德灌输”,而忽略了“思想自由”,甚至有意无意地扼杀孩子充满活力的各种“幼稚”“偏激”的想法,许多创造的萌芽也因此被我们的“教育”掐掉了。这是教育的失败,更是教育的悲哀。
也许这种“奇怪”的现象不是个别的: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一筹莫展或套话连篇,但私下写的日记或随笔却灵气飞扬……这说明了什么?我认为,这说明人的心灵一旦冲破牢笼,必将成为自由飞翔的思想雄鹰或纵横驰骋的感情骏马!因此,所谓教育中创造精神的培养,首先是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