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分类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4-03 18:2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角的分类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角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关于角,学生在2年级“角的初步认识”里已有了初步的接触,对于直角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但大多是属于直观的描述。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借助两把折扇的实物素材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观察、动手实践、探究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现实性和意义。本节课联系角的度量这个单元的所有知识点,对今后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对于角的分类的知识生活中很少接触。小学4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

教学目标:

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最近我们一直在研究关于角的知识,你知道哪些角的知识,说给大家听。(学生汇报。)

师:角还有很多的奥秘等着你来探索,今天我们就学习角的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进一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把握本节课的教学起点,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为下面的探索活动做准备。】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平角

让学生动手,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

(1)折出的角是什么角?有多少度?把刚才用纸折的直角打开,这个角是由几个什么角构成的?(是由两个直角组成的。)

(2)这个角有什么特点?(课件演示两个直角变成一个平角。)(从顶点开始,向两边各伸出一条水平的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平角。)

(3)请你们用自己的活动角操作,使其成为直角,再旋转成一个平角。想一想平角和直角有什么关系?(同桌之间边找边议。)(1平角=2直角)

(4)出示两个图形:一个是直线,一个是平角。

师:哪个是平角?为什么?

2.认识周角

(1)我们认识了平角,下面看老师手中这把扇子。边说边演示,一条边围绕着顶点绕一周后和令一条边重合。

(2)当射线绕着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旋转一周回到它原来的位置,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用课件演示角的一条边旋转了一周。)

(3)学生把纸折的平角再打开,找一找周角。

(4)你还在哪儿见到过这样的角?

3.进行分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平角和周角,下面我们就来根据角的度数,把各种角进行分类,说一说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1)你想分成几类?说说按什么标准分的。

(2)请同学以组为单位,按度数将角进行分类。

(3)引导学生归纳出:

锐角

小于90°

直角

等于90°

钝角

大于90°而小于180°

平角

等于180°

周角

等于360°

1周角=2平角 1周角=4直角

【设计意图:以兴趣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实验、推理的实践活动,进一步明确各种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三、巩固新知,拓展运用

1.动手操作

用活动角摆出相应的角:直角、平角、周角、锐角、钝角。(学生口述各种角的特征。)

2.加深理解

师:这节课学习了几种角?哪几种角的度数是固定的?哪几种角的度数不固定?

(学习了5种角。直角、平角、周角的度数是固定的,锐角、钝角的度数不固定。)

师:你们能把它们按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吗?你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排列的?

3.将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后展开,看看能找到哪些度数的角

4.把下面的度数按要求填在圈子里

…………

5.下面两个图中的∠1 与∠2 是不是相等并说明理由

…………

(最后得出结论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4个角中:对顶角相等。)

【设计意图: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灵需求,给学生创设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放手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索中发现数学、感悟数学和体验数学。】

四、课堂小结

篇2

关键词:学习分类教学论;古典诗歌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27-02

教学目标具有导学、导教、导测评的功能,是教学行为科学化的第一步,它制约着课堂活动方式,指导教学模式、方法的运用以及技术和媒体的选择,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从学习分类教学论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1]两个视角对高中古典诗歌的教学目标进行考察、梳理,予以定位,为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设计提供理论前提。

一、古典诗歌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

(一)语文学习分类教学论

1.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区分了五种学习结果(即学校的教育目标):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不同学习结果(学习目标)的类型不同,学习的过程和有效学习的内部、外部的条件也不同,教学设计就要考虑不同的学习结果从而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2]。

2.学习分类教学论的目标理论。曾有学者以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为指导,与我国中学语文教学的实情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学科教学论的新体系,根据目标引入任务分析理论指导教学设计,根据任务分析决定教学策略,形成了“学习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3]。在这个理论中目标处于最重要的地位,目标的探讨、设置是教学科学化的第一步。学习分类教学论视野下,作为学习结果的语文教学目标是怎样的呢?(1)语文内容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包括课文包含或编者欲借其例证的语言学、文章学、文艺学、修辞学、交际学等方面的知识[4]。(2)语文基本技能。运用字词句进行熟练听说读写,正确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技能。这类技能的心理实质是一定的语文概念和一定的言语活动规则的自动化运用[5]。(3)语文高级技能。关于篇章结构理解和构思的技能,运用适宜的手段表达相应思想的读写策略,比较高的应用能力,一定的审美技能和探究技能;包括部分智慧技能和语文认知策略。(4)语文情感态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言语表达的内容和意义的态度,例如对文章所反映的思想倾向的态度,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的态度;另一方面是对语文学习的态度,例如通过学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古代诗词。

(二)《标准》三维目标的心理学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目标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厘定教学目标,与上述心理学的目标分类精神是契合的[1]。

知识与能力的心理学意义。广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就是陈述性知识,“能力”就是程序性知识。加涅的理论认为“知识”就是“言语信息”,“能力”就是“智慧技能”和“动作技能”,该理论解释了知识和能力的习得,有效地指导教学设计的实践。

过程与方法的心理学意义。“方法”的心理学意义是认知策略。过程的心理学意义是什么?现代心理学认为,没有“教”,“学”也能够发生。“教学是一项以帮助人们的学习为目的的事业”,“教学对学习的影响常常是有益的[5]。”所以,现代心理学的分类已经包含了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心理学意义。它们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中的“态度”是一致的。

二、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目标的分类

《标准》没有对古典诗歌教学的目标进行专门表述,我们可以从《必修・阅读与鉴赏》、《选修・诗歌与散文》中探求。

(一)知识――主要是古典诗歌的阅读鉴赏知识[6]

《标准》的课程目标部分是这样陈述的:

――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征。

――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这些是从诗歌内容知识和诗歌鉴赏知识的角度规定的,强调了教授诗歌阅读鉴赏的基本方法、诗歌文体知识(如诗词格律知识)。教学建议提出,“不必系统讲授”,包含了应该进行必要的语文知识教学的意思。

(二)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指基本的古典诗歌朗读技能和语感技能,是古典诗歌最基本的朗读规则的自动化运用[6],《标准》的表述如下。

――能用普通话流畅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三)高级技能

古典诗歌鉴赏高级技能是指按照诗歌鉴赏评价原理对作品进行评价,这些技能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难以达到自动化。《标准》是这样规定的:

――学习古代优秀作品……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努力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

――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并给予恰当的评价,注意从不同角度发现作品意蕴。

篇3

关键词:工业设计工程技术课程体系教学研究

一、引言

早在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洛佩斯创建包豪斯设计学院时就提出“艺术与设计”相统一的设计理念。时至今日,信息科学、网络科学高速发展,致使艺术与科学的联系愈加紧密。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教育体系,应适应时展,立足艺术与科学的契合点,协调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构建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培养知识结构完善的高素质人才。

二、工业设计课程体系的构成

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组成。公共基础课是指高校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用以培养学生基本品德、政治、文化、身体素质的课程,主要包括“两课”、外语、体育、计算机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则是与设计直接相关的课程,按照工业设计师的能力培养需求来对个两组课程进行划分的话,可将其分为产品表现类课程、产品设计类课程、工程技术基础类课程等几个部分。

三、基于设计的工程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基于设计的工程技术类教学内容的改革

工业设计专业所涉及的工程技术类课程众多,各门课程因自身学科的性质与特点都有学时的要求和教学章节的安排。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对工程技术知识的需求与掌握程度与工科机械类学生有所不同,学时分配上也无法满足传统工科教学的要求,每门课程不能独立开设。所以必须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所应掌握工程技术知识的具体特点来重新整合多门课程,以适合专业设计专业培养的需要。根据设计对工程技术知识的需求将其分成产品设计工程表现、产品设计机械基础和产品设计材料基础三个课程群。并以设计为主线,运用具体实例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摆脱相对枯燥乏味的单纯理论教学模式。基于设计的工程技术类课程群体系如图所示。

基于设计的工程技术类课程群体系

(二)基于设计的工程基础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1. 以实际案例分析为载体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始终贯穿与突出设计主线,围绕设计主线来组织教学,将深奥的工程技术知识融入设计实例当中,变抽象的理论为具象的设计再现。大量优秀的设计方案又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们分析、评价及应用能力。

2. 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方法

传统的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教学主要依靠板书完成,很难给学生一个可视化的、直观的空间实体来展示教学内容,学生只能靠想象对课程进行理解,阻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若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实体建模和虚拟组装来展示给学生,这些问题将迎刃而解。利用CAI课件做成动画形式展示给学生,增强了强教学内容的可视性、可传性和可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以设计为依托,增强学生的自我动手能力的自学能力

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学习是以服务设计为目的的,在课程的讲授上以设计案例为载体,融入所需的工程技术知识。教学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意识,主动增强自我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不同课程针对不同的设计题目,要求学生从材料的选择、结构的设计、加工工艺的制定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思考与实践。同时,通过各门课程的系统协调的配合,实现学生对工程技术知识的了解、掌握及其实际设计中的运用,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四、结束语

工程技术知识的教学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采用何种教学模式、何种教学手段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工业设计教学探讨的问题。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改革之外,还必须更新观念、积极探索,建立一套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特点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吴海红.工业设计专业工程基础类课程现状分析[M].美术大观,2009.9.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平面设计;私彩课程;创新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应该与时俱进,针对平面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高职院校应该注重课程和实际的连接性,在授课的时候,着重对学生专业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以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设计色彩课程是平面设计类非常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它对于学生整个专业能力的提高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其教学工作应该得到相关的工作者的重视。

1设计色彩课程的相关介绍

1.1课程的性质介绍

对于平面设计类专业来说,设计色彩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专业课程,属于必修课范围。学生通过学习设计色彩课程以后,能够对设计的一些方法和特性有一定的了解,能够使学生初步地理解一些基本的色彩理论,掌握基本的色彩搭配原理和方法,同时对色彩调控也会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色彩创新基础,为以后设计出优秀的专业作品在色彩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1.2充分地理解传统色彩和设计色彩课程存在的区别

对于平面设计类的设计色彩课程,相关的人员一定要充分地认识到它和传统色彩课程之间存在的联系和差别,设计色彩课程是在吸收传统色彩课程的一些优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传统色彩课程的一种继承和创新。在传统色彩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拿出一个实物,然后学生通过绘画将它真实地表现出来,这样的方式确实是有效果,但是容易给学生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阻碍学生的创造力。而设计色彩课程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绘画能力,同时也非常关注学生在作品上的创造力,所以一定要充分地理解传统色彩和设计色彩课程之间存在的区别。

2设计色彩课程多元化教学方法应用

2.1在进行设计色彩教学的时候,既不能忽视理论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不能忽略时间的重要意义

上课的时候,建议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来进行理论的学习,让学生充分地去理解和吸收他们所要学的知识的理论部分,并且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加深理解。同时,在理论学习工作完成以后,还可以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绘画实践活动,以组为单位进行绘画实践训练,通过资料统计后可以知道,以组为单位划分学习小组,学生不仅理论水平进步得很快,他们的实践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2.2在授课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相对应的心理状态,并根据这些将授课的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给予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课堂中去,积极地参加课堂中的各种活动,对于学生表达自己看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的倾听,这样就会提升学生的信心,慢慢地,在课堂上学生就会敢于去讨论问题,也愿意去讨论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意愿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表达主观看法。在表明看法后,教师给予肯定和赞许。我们会发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兴趣大大提升,掌习成效也得到很大提高。适当的激励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是非常有用的,对于那些努力学习的同学和学习成绩总体较好的班级,老师就是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奖励,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巨大兴趣,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2.3分组学习法与项目驱动法相结合

采取分组学习法和项目驱动法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们团队合作的意识,在分组学习法中,首先要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同时老师把任务具体分配到具体的组,然后组内成员有不同的分工,当然分工都是基于每位组内成员的特点来进行的,大家一起各展所长来完成问题,通过这样的分组学习方式,组内每一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都会大大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也能够锻炼团队意识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项目驱动法就是指给学生布置一个真实的课题,然后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来完成,这样的方法能够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更好地理解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

3设计色彩教学内容的创新性模块设计

色彩教学内容的创新性设计的主要表现方式在学生经过训练以后,其艺术创新能力大大的加强,不再拘泥于某些框架,真正地具有了自己对艺术的看法。设计色彩课程的创新性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来进行。

3.1写生创意表现模块

在传统写生技法的基础上,其上课内容的设计应该鼓励学生应用多种表达方法来对一个对象进行表达,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观察,从而找出相匹配的技法。应用这种方法以后,学生的创新能力会极大地增强,学生对于作品的表达能力将更加丰富。

3.2材料创新表现模块

设计色彩课程在进行色彩造型学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色彩搭配、色彩塑造等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材料创新表现模块中,老师的主要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去不断地发现不同的材料,同时还要对这些材料进行深度的研究,根据不同的材料针对的对象不同,去选择相对应的材料对其进行色彩的设计表现。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材料去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同时,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给学生指明正确的大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3命题创作表现模块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教师摆出一个静止的物体,然后学生去进行色彩方面的写生设计,这种教学模式容易扼杀学生创新的天性,打击孩子学习艺术的积极性,在命题表现创作模块下,教师应该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布置的题目不应该牢牢地限制住它的范围,而是给学生留有自我展示的空间,教师给学生拟定的设计题目应该是有范围,允许学生加入自己的想法、自己相对应的人生经历等。比如,教师给学生拟定一个以过年为题目的命题,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对过年的理解,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和别人的一些经历,将它表达出来,这就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4结论

对于平面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设计色彩这门课程确实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能够教好这门课程也是教育工作者不断的追求,如何能够让这门课更好地和实践衔接起来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如何能够让学生在这门课的学习中获得最大的收获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不断地通过自己的提高带给学生更加优质的课程,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参考文献:

[1]佟玉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张艳.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艺术科技,2014(1):332.

[3]门超.高职院校平面设计专业《色彩构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67-69.

篇5

关键词:移动APP;调度自动化;情境教学;资料库

一、背景

APP是英文Application 的简称,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使用者可以通过WIFI或移动通信网络下载APP客户端软件,并安装到移动设备上。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由传统的互联网上网方式转移到了移动终端设备上网。建立基于移动APP的电网调度自动化专业资料库,教师和学员可以不受时间、区域的影响,随时随地上网学习,交流。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员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有助于学员理解教材,并使学员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资料库建设的目的

资料库的建设,首先,为学员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学员利用资源库查阅学习资料,可以从资料库中反复学习,巩固知识;其次,为教师提供教学服务。教师利用资料库的共享性,及时浏览、查询相关教学资源,为教学提供参考;最后,搭建了学员与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学员之间也相互交流,教学相长,促进教师和学员的共同发展。

三、资料库建设的内容

资料库的建设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注重从学习领域向工作领域的转换,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把“教、学、做”融为一体。电网调度自动化资料库按照情境分类,有调度自动化系统概述,EMS平台操作,SCADA运行维护,调度自动化日常巡视与检查,UPS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时钟同步系统,调度数据网,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常见数据通信规约报文解析,主站、厂站联合调试及异常处理,电能量计量系统,变电站后台监控系统异常处理,变电站远动通信装置使用及异常处理等14个教学情境。

每个教学情境有2-5个任务。每个教学情境根据任务目标采用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视频渲染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方式。实物演示情境以实物为中心,设置必要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图画再现情境把文字内容形象化;视频渲染情境选取的内容与教材的基调、意境上对应,使得学员产生共鸣;语言描绘提高了感知的效应,情境鲜明,强化学生主观感受,从而激起学员情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

资料库APP包含六个模块有:试题库模块,图文教程模块,视频动画模块,交流互动模块,系统设置模块。

试题库模块列出各个情境任务中相关试题,试题类型有单选,多选,判断,计算题等类型,学员学习完图文教程和视频教程后,学员可以用试题测试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学员可以按照情境练习、顺序练习、随机练习、错题练习等选择练习的模式,针对每一个试题,学员和教师可以对试题进行讨论交流。

图文教程模块以文字和图片的方式展示情境内容,将 14个教学情境的题目作为一级目录, 每个情境中的任务为二级目录,每个任务有学习目标,任务描述,任务准备,任务实施,相关知识为三级目录,当点击上级目录时,下级目录会显示出来,再次点击就会隐藏,点击二级目录时,系统会打开所对应的教程内容。对于教师,资料包含培养方案、课程大纲、电子教材、授课计划、课程单元设计、讲稿、教师手册、教师反馈表等。对于学员,资料包含任务书、评价表、记录单、学生手册、演示文稿、说明书、标准化指导书等。

视频动画模块也是按照目录的形式显示的。按照情境内容的安排,进入相应的任务对应相应的视频片段,视频可以采用3GP或MP4 格式,动画有GIF、FLIC、SWF 格式。视频动画记录了 并对每一步骤的操作内容、操作规范、操作要求、注意事项、并对操作结果进行说明。

交流互动模块教师通过交流互动模块安排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对教学活动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由于手机交流的方便性,每次交流模块中信息的更新或者有新信息APP会推送进行提示。

系统设置模块有账号管理,消息通知提醒设置,检查更新,对本软件提出改进建议等 。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电网调度自动化资料库建设的内容,将资料库内容结合移动互联网的APP,可以使教师和学员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并且采用情境教学分类,特定的教学情境学习,使得学员因为某句提醒或碰到某些事物而受到启发,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红艳.首要教学原理下高校《多媒体技术》课程APP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J],2014(24):50-51.

[2]黄浩波.基于移动图书馆APP的SNS知识平台建设[J] .图书馆学刊 ,2014(7):108-110.

[3]叶莉.基于APP应用的移动图书馆建设实例及发展研究――以武汉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学刊 ,2014(3):116-118.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性

教学设计,亦称教学系统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一种特殊的设计活动,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那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才能使其不但具备设计的一般性质,同时还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让其更加充分地体现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智慧呢?

一、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设定的可能达到的结果。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例如,“确定位置”一课,教师对“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基于这一目标,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写有第几列、第几行的卡片,让学生手拿卡片到前边站好,然后按照卡片上的要求找到相应的位置。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汇报是怎样找到位置的,最后达成了教学目标。从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与教学过程设计来看,认知性教学目标是主体,尽管教学设计质朴,也考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但却造成了学生的单一认知发展,而缺少良好的情感体验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对这三个目标领域统筹加以考虑,并把较高水平的目标当做影响内容的主题和根本目的来看待,只有这样才能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二、合理分析与组织教学要素

(一)分析学生情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必须进行学情分析,应着重分析学习者的起始能力、已经形成的背景知识和技能及学习者是怎样进行思维的。

1.学习者起始能力的诊断

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及其关于学习条件的思想,为学习者起始能力的诊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及诊断的基本思路。他又在该范畴中分出若干个亚类,即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解决问题)。辨别是概念学习的基础,概念是规则学习的基础,运用若干个简单的规则是解决问题,获得高级规则的基础。如“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自己总结与概括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内容属于规则学习的范畴,而规则学习的前提条件是获得运用有关概念的能力。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个公式中包括了“三角形”“面积”“等于”“底”“高”“乘”“除”七个概念,如果这七个概念中的任何一个概念没有掌握,规则学习都将无法进行。同时,学生必须掌握“剪”“拼”“转化”等策略,否则将不能自主地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因此,准确地诊断学习者的起始能力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

2.学习者背景知识的分析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总要与背景知识发生联系,以有关知识──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学习获得的知识来理解知识,重构新知识。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背景知识的分析,不仅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包括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背景知识的分析。

一位教师根据学生背景知识的不同,对“质数与合数”一课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根据农村中心校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数、奇数、偶数、约数等背景知识,首先让学生把班级同学的学号数──1~16根据奇数与偶数进行分类。接着让学生找出2~16各数的所有约数,并根据约数个数的特征把这些数分成两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概括这两类数的特征,进而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下,师生共同概括出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通过对“质数与合数”一课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正确地分析学习者的背景知识,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

(二)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不但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个人特点、学生年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还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仍以“比一比──求平均数”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通过丰富的事例,以统计为背景,使学生初步了解求平均数的必要性,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渗透对应思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篇7

等腰三角形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轴对称”第三节的内容。它是一个特殊的三角形,两腰相等且两底角相等。它的性质可以用来解决很多几何问题,但也正是因为它有这样的特性,与它相关的问题会因为条件的不确定而出现多解。因此,在解等腰三角形边、角问题时,常常要运用分类思想。在等腰三角形复习课中,将分类讨论作为一个专题复习很有必要。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几何知识的积累,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等腰三角形的一些知识,如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对于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有时学生感到似乎比较简单,但要真正完整解答,却并非容易。学生遇到的最常见问题是漏解,有些同学甚至从初学阶段到最后的复习阶段都反复出现同样的错误。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认真仔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分类思想解等腰三角形边、角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培养分类讨论的思想;

2、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来解决等腰三角形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在知识点复习、归纳以及充分的变式训练过程中,体会分类思想;

2、在上述过程中,发展学生归纳、概括和有条理表达活动的过程和结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2、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体验获得结论的快乐,锻炼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教学重点:

1、了解等腰三角形边、角分类讨论的情况;

2、会运用分类思想解等腰三角形边、角问题。

五、教学难点:

会运用分类思想解等腰三角形综合题

六、教学思路:

首先,通过知识点流程图复习等腰三角形边、角有关知识点,让学生明白因为等腰三角形边、角的特殊性,所以在解与它相关问题时常常要分类讨论。接着,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边、角分类讨论情况。最后,让学生学会运用分类思想解等腰三角形边、角综合题。

七、教具准备:

内角为110°、20°、50°的三角形纸板、三角板、PPT课件、电脑、投影仪等。

八、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温故而知新

[教学内容]问题:请同学们根据知识点流程图,按箭头方向,将屏幕中的条件添加到最合适位置。

[教师活动]1、展示一幅等腰三角形边、角知识点流程图,让学生添加合适条件。

2、由等腰三角形边、角的特殊性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1、观察流程图,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明白等腰三角形边、角的特殊性,顺利导入新课。

2、根据箭头方向选择最合适的条件。

二、变式探究

[教学内容]【既快又准】

1、ABC中,已知:AB=AC,

①若∠A=40°,则ABC的另两个角的度数为;

②若有一个角为40°,则ABC的另两个角的度数为;

③若有一个角为140°,则ABC的另两个角的度数为;

2、在ABC中,已知:AB=AC

①AB=2,BC=3,则ABC的周长为;

②若有两边长为2、3,则ABC的周长为 ;

③若有两边长为2、5,则ABC的周长为 ;

[教师活动]1、提示学生画出草图,帮助解题。

2、提醒学生注意题目间的联系与区别。

3、提问:为何出现两个答案?如何分类讨论?

4、提醒:求出三角形边长后,应记得判断是否能构成三角形。并复习如何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

5、小结:在解等腰三角形边、角问题时,要注意分类讨论,防止掉入数学的“陷阱”。

[学生活动]

1、通过观察、比较习题,画出草图,了解分类情况,自主得出答案。

2、共同回顾“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 的判断方法:任意两条之和大于第三条。归纳技巧:只要最短两条之和大于第三条即可。

[设计意图]1、通过针对性的变式训练,让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边、角分类情况。

2、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大胆说出解题思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提高

[教学内容]

【小试牛刀】

1.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6°,则其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_。

2.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5,其周长被一腰上的中线分成差为2的两部分,求腰长。

【挑战自我】

在下图三角形的边上找出一点,使得该点与三角形的两顶点构成等腰三角形。

[教师活动]1、要求学生根据题目意思,画出符合条件草图,写出解题过程。

2、提问:等腰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为几类?等腰三角形周长被一腰上的中线分成的两部分指的是哪两部分?

1、提示:注意分类讨论,找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

2、指出学生错误做法,提醒要认真审题、理解题目意思。

3、让学生展示结果,说出方法,与大家分享。

[学生活动]

1、思考问题,根据题意画出草图,得出答案。

2、思考,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得出不同结果。

[设计意图]

1、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展示解题过程,说出解题思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书写和语言表达能力。

2.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发表不同意见和看法,培养分析问题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

4、让学生学会用分类思想解决问题。

四、体会、分享

[教学内容]1、通过本堂课的探索,你有何收获?

2、反思一下你所获成功的经验, 与同学交流!

[教师活动]1、归纳总结今天所学内容。

2、引出下一节课《等腰三角形中的转化思想》。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小结,领会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所学内容,形成完整知识结构,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五、布置作业

[教学内容]《等腰三角形》练习卷

(其中的思考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完成)

[教师活动]1、针对学生认知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作业题。

2、为了下一节的学习,设计了有关等腰三角形中的转化思想的习题。

[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相应作业。

[设计意图]1、既使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最佳发展。

2、为了下一节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九、教学反思:

(一)反思教学设计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一系列的教学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设计力图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并结合多媒体,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学生更易于比较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掌握知识点。本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通过知识点复习、变式训练等,引导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边、角问题中蕴含的分类思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想,设计问题让学生做,错误原因让学生说,方法与结论让学生归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如此教学设计,对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首先通过知识点流程图复习等腰三角形边、角有关知识点,让学生明白因为等腰三角形边、角的特殊性,所以在解与它相关问题时常常要分类讨论,从而顺利导入新课。接着,通过变式训练让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边、角分类讨论情况,培养学生分类讨论意识。最后,让学生学会运用分类思想解等腰三角形边、角综合题。

(二)反思学情分析

如何进行学情分析才能得到客观准确的结果呢?我觉得要明确分析的对象:

1、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由于数学是一门前后知识关联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师首先要了解与本堂课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知识有哪些?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这是教学时引入和设计例题的关键。

2、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思维特点才能制定出适合的教学方案。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我在课前尽可能完整地估计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困难,这样就可以针对每一种问题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篇8

    一、结论与过程的倾斜

    “重结论,轻过程”似乎成为人们对知识教学进行批评的常用词,我们在不少的场合及杂志上遇到过,甚至出现了有些极端的口号:“知识仅为思维的载体,知识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过程.”仔细思考一下,发现问题并非那么简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数学过程及结论是需要一个抉择的,里面也充满着设计者的智慧!

    案例1 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教学设计

    我们查阅了不少的资料,也听过一些老师的课.发现一些老师在立方体表面展开图的教学设计中,把立方体展开图各种可能的情况都罗列出来,然后让学生观察展开图的规律,最后用一句口诀:“‘一四一’‘一三二’,‘一’在同层可任意;‘三个二’,成阶梯,‘二个三’,‘日’状连;整体无‘田’.”来概括,并且要求学生记住.我们想:“观察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并下结论无可厚非,记住就免了!”理由有两个:一是学生即使记不住,看到展开图想象一下就可以了;二是试题是多变的,假如考到一个无盖的立方体展开图,一些靠死记硬背的学生恐怕就“没辙”了!

    其实,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结论与过程的抉择有四种:一是数学结论与过程并重,例如圆周角定理,它的发现与结论都很重要;二是知识产生的过程相对不重要但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则要重要一些.例如,有些数学名词的由来,一些教师即使不清楚也不太会影响教学.另外,有些数学知识形成过程非常复杂,超越学生的能力,暂时不让学生知道其形成过程是完全可以的,也是教学的一种策略.例如,为什么是无理数?圆锥侧面为什么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而球面则不可以?等等.三是知识产生的过程重要但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则相对不重要.中学生所做的练习(包括证明题)大部分都是为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服务的,教师教学设计关注的应该是其过程,而对这些习题(本身也是知识)的结论关注度就要相对弱些,除非某些习题的结论具有“特殊的用途”.四是知识产生的过程和知识本身作为结论的作用都相对不重要.陈省身先生在回答梁东元的提问时说:“举个例子,大家也许知道有个拿破仑定理,据说这个定理和拿破仑有点关系,它的意思是说,任何一个三角形,各边上各作等边三角形,接下来将这三个三角形的重心联结起来,那么就必定是一个等边的三角形,各边上的等边三角形也可以朝里面作,于是可以得到两个解.像这样的数学,就不是好的数学,为什么?因为它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2]我们认为,凡是数学都需要“人在动脑筋”,都具有“训练思维的作用”,但对学生而言,应该让他们学习一些对培养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具有很强迁移效果且结论对后续知识及现实实际都有重大作用的数学:(1)结论并不重要的数学知识对以后学习起不了多少平台作用,就像陈省身所说的,“难以有进一步的发展.”记住反而加重记忆负担;(2)过程不重要,有些甚至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误解.例如,观察数列的前五项,写出这个数列的第六项:61,52,63,94,46,答案是18.理由是把这个数列的每一项数码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对调:16,25,36,49,64,按照这个规律,接下去是81,然后调换个位数与十位数,即得答案.按照现在时髦的语言,这是“脑筋急转弯”!我们认为,这种“整人的数学”还是少出现为妙!这种数学或许可以作为一种“茶余饭后”的“游戏数学”但不能成为数学教学的主角.

    二、宏观与微观的协调

    在阅读一些教学设计时,我们发现“宏观思维”的培养设计存在明显的不足,往往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结局.我们经常在听完一些老师的授课后,询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非常遗憾:经常出现绝大多数学生回答不出来的尴尬局面!得到的答案要么是“课本里有!”“老师叫学就学!”“考试有用!”等,或者干脆就摇摇头:“不知道!”

    案例2 整式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教材中的每一章甚至每一节中都有一个导言,而有些老师往往“性子急”,对这个导言(这个导言其实往往是从宏观思维到微观思维的引导)经常视而不见,起始就把学生往细节上引导.这种做法对学生宏观的思维培养很不利,而宏观把握是一个人聪明才智的一个很重要特征,忽视不得!

    三、感性与理性的抉择

    数学教学讲究理性,但不否认感性,尤其是数学灵感.灵感在数学发现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不再细述,数学史上很多重大发现与灵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数学灵感的培养纯粹靠数学推理的训练来达到目的恐怕少有人赞同.新课程强调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为此,针对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对感性与理性的培养设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合理的安排.

    案例3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喜欢讨论的重要课题,我们也阅读了不少关于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发现不少老师是先创设一个关于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问题情境(比如:一棵树半腰处被雷劈折但未完全断开,树尖触地,留余部分长为4米,被劈折部分长5米,树尖触地点距树根部恰好是3米),要求学生算这三边的平方(或者算以这三边分别为三个正方形边长的三个正方形面积),并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有的老师甚至要求学生把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算出来并和斜边的平方进行比较),以期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勾股定理.这种煞费苦心的设计似乎想培养学生的运算、推理及发现的能力,但我们认为这是对数学灵感的“不尊”,也对学生的发现能力培养起不到多少作用.因为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根本想不到去关注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平方关系.在查阅一些教学设计中,我们隐约感觉到目前似乎存在这样的一种认识:数学发现都是有章可循的.其实,关于数学灵感还有很多方面我们目前仍无法解释.我们大家应该有这样的一种体会:一些问题当我们自己解决后,人家问我们是如何找到解决方案的,我们自己可能也讲不清楚,因为它是属于“灵光一现的产物”.试想,一些前人都讲不清楚自己是如何发现的东西,在后人的教育中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这是否是教育成功的表现?

    我们认为,数学学科的教学设计有时应该向语文、历史等学科学习,语文老师绝对不会把李白的诗词“剖析”得似乎是很自然、应该写得出的事情,而是和学生一起欣赏李白的诗词,努力带领学生去体会李白当时醉酒写诗的意境,边欣赏边引导学生反思和感悟如何写好一首诗,因为语文老师深知李白自己可能也不知道自己在几乎醉酒状态下是如何写出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受此启发,我们觉得,数学中有很多发现及采取构造性证明的数学问题(很多数学名题正是因为它很难发现或很难证明而出名的,如勾股定理、韦达定理、多面体的欧拉公式等)的教学策略,应该与语文、历史等学科一样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让学生带着仰慕的心情在欣赏前人勤劳和聪明才智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反思.

    勾股定理的教学真正是集灵感欣赏与逻辑推理的“一道数学文化教育的大餐”:从设计一定逻辑关联(也是教育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开始,提出即将要研究的问题,从对前人劳动的欣赏到引导学生进行猜测与反思,无不显示着教学设计者的数学教育观念和聪明才智.也有学者通过文化视角审视勾股定理的设计[3],让我们耳目一新,值得我们借鉴.

    四、发现与技能的博弈

    “发现”与“技能”似乎不是在“同一个范畴”上的用词,但在课堂教学中,它们往往存在着时间上的“博弈”.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倡“再创造教学”,指出我们数学教学应该像数学家发现数学一样让学生经历这一发现过程,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到底是需要让学生经历这一发现过程还是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训练数学技能?这往往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

    案例4 圆周角定理的教学设计

篇9

关键词:样板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教材的变化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缩影,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新课程实施伊始阶段,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对教材的内容处理、要求把握、教学方式及新课标理念的体现等方面都遇到了困惑。我们要思考教材编写的意图,研究新教材“新”在哪里?“改”在何处?“教”的如何?更需要从操作层面把握课程改革中原有内容要求和处理方式的变化,对内容变化的合理性和操作性做相应的思考。聚焦课堂,通过听课、评课和课例分析等教研活动,无疑是有效的手段。

本学期我校数学组提出“以周课例为着手,全面打造样板课堂”的活动形式。样板课堂是指以“任务驱动课”为载体,探究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推选出相应的教师进行课例展示研讨,借此平台交流反馈课改第一阶段的经验和不足,为下阶段的教学提供可操作的课例模式。本人有幸成为一课例的实施者。

一、样板课的呈现过程

1.第一节课教学片段

第一节课在二(7)班进行。本节《18.2.1矩形(1)》对知识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第一环节:知识回顾。回顾矩形的定义、矩形的两个性质定理和两个判定定理。

(请中下游学生回答)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推理过程。

教师让学生先观察,再叫学生一一回答,当学生讲错时,教师给予纠正。(上游学生回答)

第三环节:例题证明。已知:在RtABC中,∠ACB=Rt∠,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求证:CD=1/2AB(学生讲解,老师板书)

第四环节:知识应用。课本“课内练习”(请三位中游生上黑板来演示,做第2题的学生因题目有难度而没能完成)。

第五环节:小结。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困惑?(请各个层次的学生回答)

2.第一节课后同行点评

(1)复习引入不够理想,建议采用边练习边总结的办法。

(2)讲解不够深入,没有提高到思想方法上来,如转换思想等。

(3)班级里的个别学生很聪明,早知道如何解,对他们来说没有一点兴趣。教师为了把握课堂,照顾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课堂上显得死板。回答问题的学生面不是很多,只知道在任务单上做题目。

(4)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详略不当,小结匆忙,方法没有总结。

3.第二节课教学片段

第二节课在二(8)班进行。经过同事们的指点,课堂教学设计完全改版。

第一环节:预习探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推理过程,把新知放到课外去研究,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证明方法。通过学生的探究此命题共有四种证法,这连我们教师都没想到。有个别学生类比运用平行四边形研究三角形中位线等问题,想到运用矩形研究直角三角形中的有关问题。

第二环节:探究收获。

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第三环节:预习检测。

作为学生预习情况的反馈和检测

(1)在RtABC中,∠C=Rt∠,AC=2,BC=1,则AB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_。

(2)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已知∠DCA=20°,则∠A=________,∠B=________。

(3)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BAE=30°,AE=2,则BD=________。

第四环节:课堂交流。

回顾: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60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

换一种角度思考:矩形中除了线段,角等基本图形外,还有哪些基本图形?归纳:矩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或等腰(边)三角形的问题来解决。在矩形中分解出基本图形,发现了直角三角形ABC的一些特殊性质吗?经历“猜想――证明――归纳”得到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根据矩形性质从而得到直角三角形性质。

例1:已知:如图1,ABC中,BD,CE是高,G、F分别是BC,DE的中点。试判断FG与DE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变式1:已知: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Rt∠,M是AC的中点,N是BD的中点。试判断MN与BD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变式2:如图3,在RtABC中,∠C=90°,D为AB边中点,DEAC于E,DFBC于F,联结EF。求证:EF=1/2AB。

由学生总结,归纳得出解题思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矩形性质的一个推论,也是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在求线段长或线段倍分关系时,这个结论常被用到。

例2:如图4,E为矩形ABCD边CB延长线上一点,CE=CA,F为AE的中点。求证:BFFD。

变式1:已知:如图5,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以AC为斜边作RtACE,又知∠BED为直角,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由学生归纳常用方法:见三角形、两边中点――考虑“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见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点――考虑“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同时出现,综合考虑。

第五环节:小结与反思。

在第四个环节的时候,学生小结了本节的思路、本节用到的思想方法以及他们的收获和困惑。其中有学生反思知识点,反思解题方法的优劣性,反思解题规律,反思解题后的推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通过反思,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给平淡的课堂留下精彩的瞬间。

4.课后的形成性测评

授课的两个班级学习情况相近。课后对两个班都进行了评价,评价题目是:

(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_______。(2分)

(2)若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为_______。(2分)

(3)如图6,矩形ABCD,DF平分∠ADC交AC于E,交BC于F,∠BDF=15°,则∠COF=_______。(2分)

(4)已知:如图7,E是矩形ABCD的边CB的延长线上一点,CE=CA,F是AE的中点。求证:BFFD。(4分)

授课的两个班级基本在同一层次上,学习情况相近。课后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是:

从形成性测试结果看:教学设计调整后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第一节课;从各分数段的学生数分布情况看:教学设计调整后的分布明显优于第一节课。教学设计调整后的第二节课教学效果大大改观。

5.同行互动交流,深化认识

二次教学结束后,全组教师对这节课进行了互动式交流。

评价为:两节课比较,第二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问题化,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预习都很到位,学生预习都有思考痕迹,上课教师进行了思想方法的总结,把学生想不到的方法加以点拨。整堂课采用“主导”代替“主讲”,预习部分是“以学代讲”,例题部分“以练代讲”,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多些数学的创造性思维,多些学习数学的动力。

二、样板课的反思与思考

1.样板课的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课堂内容比较简单。因此,第一节课的设计导入无味,讲解时详略不当,课堂气氛较为沉闷,缺乏活泼、生动的场面。整节课缺乏悬念,所提问题过于肤浅,没有层次感。第二节课受到同行的指导后,在设计任务单的时候就思考怎么在课堂中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因此,我的重心放在预习探究中。要求用多种方法预习探究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从而使学生掌握遇到中点怎么添辅助线。辅助线的方法,遇到的基本图形、用到的基本定理。课的精彩之处就是书本上只有一种证明方法,而我们的学生真正通过预习得到了四种不同方法。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学生以练习为思考代替教师的讲解。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另外,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设计关键性递进问题,这样可以保证课堂教学作为样板课的质量提升和课堂的精彩。

2.样板课的思考

(1)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数学课程的发端是学生,而且数学课程的终极目标也在学生。学生成为数学课程设计的核心和主线,因此教学设计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人为本。在教学设计中提供学生课内和课外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设计要改变学生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的欲望。只有设计这样的“样板课”教学模式,才能面向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2)把握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任何一个考虑全面的教学设计都有不确定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可能把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一切设计完美。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出乎意料的情况与干扰。因此,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贴切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流程,准确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只有设计这样的“样板课”的教学模式,才能准确地体现基本理念和课程内容规定的要求。

(3)加强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开放性

数学课程只有开放,才能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数学课程的开放性应该通过有效地课程设计及实施在多个层面上展开。比如,在课程目标上应予以拓展,不仅有知识技能目标,还要有过程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在课程内容上,不仅注重数学各板块内容之间的沟通、关联和整合,更要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数学思维上,要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创造更多开放、交流和渠道;只有设计这样的“样板课”的教学模式,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4)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蕴藏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如抽象、分类、归纳、演绎、模型等。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只有设计的“样板课”的教学模式,才能逐步积累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磨合、调整和推进的过程,数学教材作为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琢磨、深刻领会。愿我们与反思同在,与新课程同行。也让校样板课堂活动形式的继续开展,演绎出课堂的精彩。

参考文献:

1.张世民.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意义的学习.2009.

2.常燕.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意义的学习.新农民:上半月,2009.

篇10

关键词: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16-01

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笔者认为,当下课堂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倡导教师的主导性,注重师生的交流式教学模式,然而,时下的课堂教学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我们的教学更加有效,值得大家的关注、思考。

一、制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

1、教师缺乏应有学科质量是制约教学有效性的瓶颈

我们都清楚,作为一名教师要熟知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更要对本学科知识要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变幻莫测的课堂教学,才能镇定自如冷静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以挥洒自如的教学技能驾驭课堂。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学科素养不足直接影响其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把学科逻辑心理学化。只有符合人的认识逻辑的教学学生才易懂、易学,才能把学到的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中,实现有意义的学习。长期积累,学生才能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

由于教师缺乏本学科应有的知识素养,以致对本学科知识理解不深,使得课堂的教学设计缺乏应有的学科思维逻辑。在教学设计中体现不出本学科应有的逻辑,学生难以领悟的思维方法。以致随着内容的加深,学生自然会感到学习越来越吃力。

2、学生缺乏应有的正确学习态度是导致教学质量不高的罪魁祸首

俗话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目前,很多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甚至认为大学生还不如做小工,读书赚不了几个钱,现在是金钱社会,正是受到社会上金钱至上观念的熏陶,学生的学习态度出现根本的变化。所以,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离教现象”。 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学习态度不端正,就很难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不可能把精力集中到老师的讲课上,使得老师的讲授形同虚设。

二、应对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策略

1、教学设计上情境导入与学生“最近发展区”原则相符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有效,从某种意义上看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

教师在课堂的导入环节常常创设“教学情境”,意图在于营造氛围、提出问题。

例如,笔者在教“三角形中位线”时,是这样导入问题情境:对于给定的任意四边形ABCD,E、F、G、H分别为四边的中点(如图1),你能判断出四边形EFGH是具有何种特征的四边形吗?

不少学生会从图像上作出直观猜测―――平行四边形。教师接着追问其原因,一般学生难以回答,教师以“且听下回分解”回应学生对本问题的追问。然后介绍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即中位线,……在对“中位线”的简单训练后,接着再作引导:对于四边形的问题,我们原来曾有怎样的解决策略?(化为三角形),学生不难得出:连结BD、AC(如图2),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EH∥BD,EH= BD且GF∥BD,GF= BD,得四边形EFGH为平行四边形。再问学生:还有其他思路吗?然后进行了几次变式:当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时、为矩形时、为菱形时、为正方形时,四边形EFGH有何特征?

这样,是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疑惑和期盼投入学习,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为课堂增效;他们不仅在前后联系中解决了原问题,还触类旁通地解决了中点四边形的一串问题,不仅揭示了事物的规律给学生以成功感,而且从一串优美的图形中体验了数学的美感,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2、渗透正确的价值观,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由于学生现在比较早熟,他们过早地接触社会的阴暗面或感到前途渺茫。但他们依然保存着追求美好事物的本性。所以,我们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在课堂上要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让他们感到学习知识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美德,以致能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思想,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对人的灵魂的塑造。

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我们对学习的至关重要要有深刻的认识,把学习作为自身生存发展、为社会作贡献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永恒需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