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怀古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3-31 11:46: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之怀古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春之怀古阅读答案

篇1

一、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耿湋

数亩东皋宅,青春独屏居①。

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

强饮沽来酒,羞看读了书。

闲花开满地,惆怅复何如。

【注】①屏居:隐居。

1. 有人认为“青春独屏居”是全诗的关键之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歌颈联中,“强饮”“羞看”表现了诗人怎样微妙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尾联中,“闲花”和“惆怅”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姑苏怀古

许浑

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鹥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

1. 诗歌怀古讽今,但是第二联中描绘的事物却极具生命力,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歌第三联意蕴丰富,请从“虚”和“实”两个层面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以镜赠别

白居易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

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

岂如玉匣里①,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暗时,圆明②独不歇。

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

不如赠少年,回照③青④丝发。

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注】①玉匣里:镜置于玉匣里,这里指代匣中镜。②圆明:指圆镜明亮光洁。③回照:重新照耀。④青:黑色。

1. 诗歌前四句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写出了“镜”的哪些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出现了大量“惭”“愧”等字眼,请谈谈你对“我惭貌丑老”中“惭”字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①

黄芦②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③,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④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①白朴:因反感元朝统治,终生不仕。②黄芦:与苹、绿柳、红蓼均为水边生长的植物。③忘机友:相互不设心机的朋友。④傲杀:鄙视。

1. 这首曲子前两句写景有什么特点?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渔夫的“忘机友”是指什么?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官方博客

篇2

本文试图通过对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三种教法的探讨,结合王荣生教授对“语文教材的选文类型鉴别”,从对“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选文类型的具体教学内容的分析出发,来探讨“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问题。

“教学内容的确定首先要考虑教材因素,要发现教材本身的教学价值。”如果教师把这首诗的核心教学目标,定在理解此首诗歌的诗意之上,并将此作为课堂教学主要任务,那么,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以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是一个关键问题。

每一个人都可以回想一下教师试图向你解释清楚一些问题的情景。这样的课堂上,《咏怀古迹(其三)》是作为“定篇”来实施教学的,解读应该服从权威定论,让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文本,主要方式是教师“引学生鉴赏”。“教材的教学价值,首先就在于语言学习的价值,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思维能力培养的价值。”教师积极地讲,学生积极地听,这是讲授课的明显特征。在一节讲授课上,教学远不止是教师在讲台上不停地说。一堂成功的讲授课需要教师大量的精心准备:定下明确的教学目标,并随之确定教学内容之后;教师不仅要了解这节课的进度和学生的已有经验;更要有序地安排时间。

结合以上分析,这节课上,教师的任务如下:

步骤1(设计):缜密、精巧地组织教学

材料:

步骤2(融合):提供引导材料,帮助学

生活跃地学习新内容;

步骤3(巩固):联系拓展,给予提示,

帮助学生发展认知结构。

基于此,《咏怀古迹(其三)》的教学可以设计如下(适合初学杜甫诗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咏怀古迹》简介

三、赏析诗文

(一)赏析首联“群山万壑赴荆门,生

长明妃尚有村”。

1.释“壑”“赴”“荆门”“尚…‘明妃”。

2.赏析“赴”字之妙。

3.明人胡震亨评注的《杜诗通》说:

“群山万壑赴荆门,当似生长英雄起句,此

未为合作。”大家认为如何?请结合王昭君

的生平,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赏析领联“一去紫台连朔漠,独

留青冢向黄昏”。

1.释“连”“向”“青冢”“紫台”。

2.比较杜诗对昭君一生悲剧的概括与南朝江淹《恨赋》里“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有什么不同?

(三)赏析颈联“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砜空归月夜魂”。

1.释“省识”“春风面”“环飒”。

2.这两句联写,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看法?

3.诗^本^的命运与之有何相同之处?

(三)赏析尾联“千载琵琶作胡语,分

明怨恨曲中论”。

1.释“作胡语”“论”。

2.“曲中论”指什么曲?

四、师生交流,总评诗文:

1.破空而来,文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

2.咏明妃诗多矣,沈归愚独推此诗为绝唱,一能包举其生平,二以苍凉激楚出之也。首句咏荆门之地势,用一“赴”字,沉着有力。

以上设计,是立足于“教什么”确定的。但我并不赞同“‘教什么’(教学内容)比‘怎么教’(教学技巧、方法)重要得多”这个观点。

“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但在教学内容确定的前提下,最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二度开发”。教学内容如何成为学生掌握、理解的内容,这需要一个生成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教师基于不同教学目标或教学阶段的需求而进行的设计,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最关键因素。如果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对此诗的细微评析,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具体化例证,然后形成共性认识,作为以后理解杜诗的阅读工具,那么,这样的一节课,当兼具“例文”和“样本”的功能。

“例文”的作用,就是使需要掌握理解的知识得以感性地显现。将本来含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制在一个特定的侧面、特定的点作为例子,这就是“例文”的实质。对于“样本”,叶圣陶说:“教材的性质等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这节课,在确定上述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往往会把教学过程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循序渐进地教授,从而通过杜甫的这一首诗力求达到了解杜甫诗歌风格的目标。教师一般会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教学目标。

步骤1:回顾类似诗歌是怎样理解分

析的,确定一种或者几种鉴赏这首诗歌的

途径。

步骤2:把鉴赏诗歌的过程分为几个

不同的角度。

步骤3:把这个鉴赏的过程按照一定

的顺序排好,这样就能得出这一类诗歌鉴

赏的一般途径。

步骤4:设计教授每一个鉴赏步骤的

策略,思考如何将整个鉴赏过程衔接起来。

步骤5:提供拓展练习,巩固强化课

堂上所掌握的思路和技能。

基于此,《咪怀古迹(其三)》的教学可

以简单设计如下(适合教导学生怎样从不

同角度赏析诗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咏怀古迹》简介

三、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四、赏析诗歌

(一)再读诗歌,鉴赏情感。

1.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昭君的确很不幸,但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的?昭君美艳绝伦,元帝怎

舍得让她远嫁匈奴?

3,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诏宫女,而嫁到“朔漠”却封阏氏(相当于汉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恨可言呢?

4.昭君的悲剧是由毛延寿造成的吗?

5.既然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的昏庸糊涂造成的,她对元帝持何态度?

(二)三读诗歌,鉴赏语言。

1.“环空归月夜魂”中的“空”如何理解?

2.鉴赏分析“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一句。

(三)四读诗歌,鉴赏主旨。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只写

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

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五、拓展迁移

杜甫《咏怀古迹》其他四首及杜甫的

现实主义诗歌鉴赏。

新课标中所说的,“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④,这种能力也一般只能通过课堂教学实现。语文教材里的“用件”大致有语文知识文、引起问题文和提供资料文三个品种。我们认为,越是趋向“用教材教”,就越是需要教材提供大量的资料文。如果是高考之前的复习,将这首诗作为与专题复习相关的资料,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定为:理解咏史诗的特征,进而引入更多例证,结合课上、课后的训练

使这个概念丰满、具体。 这样的一节课,也可以采用学生合作的课堂形式进行:在教师的主导下,采用民主的方式,让学生决定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教师告知教学目标,激发学

生的学习动机;同时以文本形式传达教学

内容,不用讲授的形式。

步骤2:教师或者学生划分学习小组。

步骤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

合作、思维碰撞等完成学习任务。

步骤4:教师检测学生已经学习的内

容,并对小组成绩和个人努力给予评价。

基于此,《咏怀古迹(其三)》的教学可

以简单设计如下(适合高三复习):【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确定研讨内容(咏史诗)和学习目标(从《咏怀古迹(其三)》切入,探究赏析咏史诗的一般思路)。

2.划分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文本资料,鼓励、支持学生搜集整理资料。

一、导入新课

二、分析《咏怀古迹(其三)》,导出咏诗赏析的一般思路。

三、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归纳《咏怀古迹(其三)》作为一首怀古诗的明显特征。

2.如何赏析杜甫《咏怀古迹》其他几首?赏析思路如何呈现?

3.赏析刘禹锡的怀古诗,并展示赏析思路。

4.归纳怀古诗的一般特征和解答思路。

四、各组之间的提问和解答

1.请其他组学生赏析一首非杜甫、刘禹锡所作的怀古诗。

2.思考、质疑与小组讨论。

五、分享:学生在一起研究,确保每个人都知道答案。

六、教师提问各组任何学生,这个学

生向全班说出答案和自己的思路。学生、教师评价。

七、巩固(比较鉴赏):

同样是咏叹王昭君,杜甫写了《咏怀

古迹(其三)》,李白则写了《王昭君》,比较

阅读,说说两诗的不同。

王昭君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画图,死留青冢使人嗟。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得出结论:对教师来说,“教什么”和“怎么教”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文本放在那里,只有极少数篇目是“定篇”类型,需要教师严谨地讲授;大多数的篇目,需要教师的二次加工,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进行裁剪,然后确定为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下,“教什么”和“怎么教”,对教师来说,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教什么”体现教师对教材内涵的理解,“怎么教”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①②步根海著《发现、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语文学习》2009年第9期

③林金炎著《“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中国教师报》第314期

篇3

一、品析字词

古人写诗作词,非常讲究“炼字”。所谓“炼字”,即诗人经过反复推敲,挑选出最贴切、最传神、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因此,诗词中那些形象生动、内涵丰富、表达效果显著的字词,自然成了考查的重点之一。品析字词,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分析其作用或表达效果。常见的命题形式有“诗词中的某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说说它的妙处”“诗词中某字用得好不好,能否改用其他字词,为什么”“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感的是哪个字”“某个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等等。品析字词,应从古诗词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三个方面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感受诗词在写人绘景中营造出来的情态美、画面美、色彩美和动态美等等,特别要注意的是,品析时不能就字论字,架空分析,而应坚持字词不离句的原则,将该字词还原到作品之中,联系上下文,并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其表达效果。

2012年陕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唐]顾 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答: 。

[解析]这两句是诗人到了山农家后,正忙于劳作的主人对他讲的表示歉意的话。屋子里因为焙茶烧菜充满烟雾,屋外晒场上的谷子又时时需要翻晒。因此好客的主人由衷地感到歉意,山农的话不仅神情口吻毕肖,而且生动地表现了山农的朴实、好客和雨后初晴山农的繁忙与喜悦。

[答案示例]“莫嗔”写出了山农劝说客人不要嫌怨焙茶烟雾熏蒸的歉意之情;“却喜”写出了山农看到天晴,想到可以晒谷的欣喜之情。

二、读懂诗意

读懂诗意,就是读完诗词后,要明白诗词所叙的是什么事、所绘的是什么景、所咏的是什么物、所抒的是什么情,同时能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正确的判断、概括、分析和探究。此类题常见的题设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或是什么意思”或“写出某(几)句诗的大意”等。解答此类题目,可从四个方面入手:1.审视标题。标题是了解诗句思想内容的钥匙,往往对诗歌内容起重要的提示作用。2.联系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有助于把握诗歌内容。3.借助注释与提示。为降低理解难度,命题者往往会提供一些注释或提示等相关资料,它们对理解诗歌内容起着重要的作用。4.字斟句酌。这是理解诗词内容最基本、最关键的一环。答题时,一定要沉下心来,字斟句酌,推敲每个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诗歌内容。

2012年江西卷 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下片写重睹青山。

B.上片后两句是写执著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

C.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

D.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

[解析]通读全词,纵观四个选项,就不难发现B项对上片后两句的内容理解有误,上片后两句通过描述自己寻觅“常时相对两三峰”的行动和“走遍溪头无觅处”的结果,进一步证实青山被浮云所笼罩,并隐然透露出词人的遗憾心情,其实是寻而未果的。所以B项“上片后两句是写执著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是不正确的。

三、体味情感

诗歌是一种抒情性很强的文学样式,它们或抒游子逐客之悲、怀乡思亲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或写离别之愁,怀古之思,仕途之苦、闺中之怨等,无不感人至深。体味情感,就是要体味诗词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藏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等。此类题型,考查的是考生“批文入情”的能力,即透过文字进而感悟、领会作者情感的能力。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词(或诗词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抒发(表达、蕴含、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心情)”等。答题时,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1.明确诗歌题材。古诗词的题材大体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闺怨诗等,不同题材的诗词中蕴涵的情感往往不同。2.分析诗中意象。古诗词中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比较固定,如杨柳、孤篷、浮云等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等表示思乡怀人。抓住这个特点,可迅速而准确地把握诗中感情。3.分析景物描写所营造的情境氛围。“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诗词中的景物特征,可以体悟其中蕴涵的感情。4.抓住关键词语。古诗词的标题,正文部分中,有时会有一些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答题时,要善于借助这类词语,把握诗中情感。另外,为了概述流畅、表达精确,还应记住一些专业性词语,如“乐观旷达、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离愁别绪、孤寂惆怅、恬淡闲适、清高孤傲、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在分析古诗词情感时会经常用到。

2012年河南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

[解析]这句诗的意思是:“自古以来谁能不死呢?既然是死,那就不如留下一片丹心照耀史册吧。”这就表达出文天祥不怕牺牲、甘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抒发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

四、描摹画面

“诗中有画”是写景类古诗词的最高境界。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句子,都刻画了美丽动人的画面。描摹画面,就是要求考生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所刻画的画面。它要求考生有较高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常见的设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答题时,可分三步进行: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弄清诗句描绘了哪些景物,把握画面的构成;2.借助联想和想象,调动各种感官,从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多方面感知画面的特点;3.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画面,描述时,既要忠实于原诗,又要通过联想和想象进行合理的再创造。

2012年陕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唐]顾 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答: 。

[解析]诗的前两句构成各自独立又紧相承接的一幅图画。前一幅“板桥人渡泉声”,画的是山农家近旁的一座板桥,桥下有潺潺的山泉流过,人行桥上,目之所接,耳之所闻,都是清澈叮咚的泉色水声。后一幅,写在温煦的阳光下,茅檐静寂无声,只传出几声悠长的鸡鸣。这就把一个远离尘嚣、全家都在劳作中的山农家特有的气氛传达出来了。

[答案示例]伴着淙淙的泉水,走过板桥;鸡鸣声声,太阳高高地照在山农家的茅檐上。

五、感知形象

古诗词中的形象,主要有自然形象和人物形象两类,其中人物形象又包括诗人的自我形象和诗中的人物形象。感知形象,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把握诗词中的景物或人物形象的特点。这类题的常见命题方式是“这首诗(或某一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解答此类题目,需从以下方面思考:1.了解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如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超凡脱俗、清正高洁的形象等。2.结合诗词内容,联系诗人经历和生活时代及写作背景,进行具体分析。同一时代的人物形象往往带有某些共性,如晚唐诗歌多表达对国家衰亡的忧伤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南宋诗歌多表达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对朝廷苟安的不满。3.从描写方法入手,把握形象特点。诗词中往往通过描写肖像、语言、行为、心理等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借助景物、环境等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抓住这些,便能迅速、准确地感知诗中的人物形象,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2年连云港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答: 。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答题时,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时层次要明晰,语言要精炼、准确。

[答案示例]从“采莲”看出勤劳,从“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六、欣赏意境

古代诗人在写诗作词时,非常重视“意”与“境”的有机融合。这里的“意”,即作者的主观情感,是整个作品的灵魂;而“境”,即作者所以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赏析意境,其内容主要包括描述意境、概括意境氛围和选择与某种意境相近的诗句等。该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某一首诗或某一句的意境”“某一句或几句渲染了怎样的氛围”“下列与某一句意境最接近的是哪一句”等。同学们在答题时,首先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感悟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然后再通过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歌中的画面。值得注意的是,描述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有通过合理想象加以再创造的内容,表述语言力求简洁生动有诗意,能与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相契合。为了表达准确,平时还应掌握一些用来概括意境的常见术语,如宁静、清幽、深邃、清凉、壮阔、雄奇等等。

2012年临沂卷 阅读唐诗,回答问题。

鸟鸣涧

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的意境?

答: 。

[解析]回答这道题可根据景物及其特点理解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首先找到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落”“空”“出”“惊”等动词点明了景物的特点,构成了“静谧”“优美”“空寂”的意境。

[答案示例]诗人描写了桂花、春山、明月、山鸟等景物,创设了静谧、幽美、空寂的意境。

七、鉴赏名句

名句是古诗词的精华所在,它们或情真意挚,感人至深;或幽默风趣,妙趣横生;或形象生动,诗意盎然;或蕴涵哲理,发人深省等等。诗词名句之所以千古传诵,正是由于它们在景、情、理、趣等方面有值得称道之处。鉴赏名句,就是对古诗词名句的精妙之处进行品评分析。对诗词中的名句进行鉴赏,能培养学生感受美、咀嚼美和表达美的能力。这类题目最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解答时,要根据名句的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赏析,如果是写景名句,则从它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进行赏析;如果是抒情名句,则从它的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进行赏析;如果是说理名句,则从它的说理方式及其哲理带给人们的启示等角度进行赏析;如果是修辞名句,则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角度进行赏析。

2012年株洲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答: 。

[解析]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是:住了这么久,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以平静。诗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写得生动有趣。题目没有限定赏析的角度,一般可以从修辞、用典、词语、写法特点、抒感等方面去考虑。

[答案示例]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

八、表达赏析

表达赏析,即对古诗词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其内容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衬托、反衬)、对比、用典、铺垫、象征、虚实结合、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常见的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反复、双关、对偶、互文等。古诗词的语言特色,通常可用形象生动、简练传神、含蓄隽永、清新明丽、婉约细腻、沉郁慷慨、雄浑豪放等词语进行概括。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表达技巧往往并非单一使用,而是综合运用。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等。答题时,要辨明技巧,分析效果,能结合具体的诗句或词语,指出其中运用了何种手法或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取得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2012年河北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节选),回答问题。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请对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答: 。

篇4

古代诗歌以其强烈的抒情性、和谐的音乐美、凝练形象的语言美,成为高考测试学生鉴赏评价能力的重要素材。纵观数十年来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题型在不断变化,分值在逐步增大。《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有两个,一是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根据这两大内容,试题的考点分布共有五个板块:

(1)鉴赏诗歌的形象,包括主人公形象、诗人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

(2)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

(4)赏析诗歌表现的内容。

(5)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感情倾向。

尽管“诗歌鉴赏”这一考题由来已久,考点十分明确,学生也做了大量的训练题,但临场失分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

(1)主旨把握不准。在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上,学生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不能准确把握主旨,致使“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2)审读不准。主要表现为对命题意图把握不准,答非所问,即答不到点子上。

(3)拟写答案不规范。拟写答案时常见的失误是语言杂乱,语句不通,没有逻辑性。

为了帮助学生减少失误,提高得分率,在此,我对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解题要领做一叙述。

【考点解析】

一、鉴赏诗歌形象

诗歌形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是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人物形象(包括诗人“我”的形象),也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

高考对诗歌形象的考查大多为主观性试题,提问方式一般是: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描绘的景物有哪些特点?常规答题模式是:先概括形象特点,再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最后指出形象的意义。答题时可根据题目要求灵活变通,不拘泥于模式。

解题指导:第一,关注比兴手法。比兴是诗歌常用的手法之一,比兴手法的运用,有助于诗歌形象的塑造,也有助于读者走进主人公的生活世界去体味他们的真情实感。第二,注意细节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多着力于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等细节的描写。第三,烘托渲染。烘托渲染的目的在于凸显形象,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第四,对比衬托。通过对比,诗歌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例1.(2015年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HT5]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v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题目: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思路解析:这首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所以回答本题要注意把握诗歌前三联描写的具体内容。前三联写雨过天晴诗人前往苏家途中看到的景色:首联,写雨过天晴,路上尘土涤净;颔联,写逐渐散去的紫烟依然笼罩皇宫,雨过日丽;颈联,写红花沾雨,绿柳轻拂马匹。拟写答案时,要注意对所写之景进行概括。

参考答案:尘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

例2.(2015年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纪怀

[宋]陆 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题目: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思路解析:从题干来看,“第二联”和“写景精细”是关键点,回答时要结合第二联的景物描写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其“精细”体现在哪里。具体分析时,要明确诗句描写的对象是什么,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参考答案:①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②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③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二、鉴赏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是鉴赏诗歌的遣词造句、韵律格式、诗眼等,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这类试题由最初的客观性试题逐步演变为主观性试题并基本固定下来,考查形式一般为简析题。这类题型常用的提问方式有两种: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变式提问是:这首诗(词)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这首诗(词)中的×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鉴赏诗歌语言类试题的答题模式是:先用一两个词语准确概括语言特色,再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最后指出其表达效果或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鉴赏诗歌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品味词语。一是精练传神的字,俗称“炼字”。经过作者锤炼过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露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地方。二是妙用的叠音词。叠音词可用于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突出强调作用。三是颜色渲染的词。表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四是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在诗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其作用是使诗文更加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把握句法。主要指把握诗中的倒装句。诗歌除了有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讲究平仄和对仗,因此需要倒装;有时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也常采用倒装句式。

(3)明了风格。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提升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答题模式:这首诗的语言特点是××,诗中的××句子体现出这种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3.(2015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题目: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思路解析:解答“炼字”技巧类试题,要先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再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最后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在本题中,“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两句,描写柔软、和煦的江风拂过水面,云朵漂浮在九子山间。诗句把视觉、触觉融合在一起,展现作者清晨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轻松畅快的心情。

参考答案:示例一:“软”是柔软、软绵绵的意思。因为江风很轻,让人感到软绵绵的,十分惬意。运用通感的手法,描写江水在清风吹拂下的状态,表达了作者轻松舒适的感受。

示例二:“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例4.(2015年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题目: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思路解析:答题时既要分析“荒”“瘦”二字的含义和表现手法,还要注意分析其在句中及全诗中的表达效果。“荒”字含有荒凉之意,“瘦”字含有贫瘠之意,本来是平常的两个字,但放在诗中就格外传神,使描写之景尤为生动,把农村的贫寒刻画得入木三分,饱含了诗人对民生凋敝的忧虑,对百姓困苦的深切同情。

参考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上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②从情感寄寓上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三、鉴赏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也包括艺术构思。鉴赏表达技巧,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近年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考查形式基本都是主观性试题。鉴赏表达技巧是高考古诗词鉴赏命题的重点,命题形式上或单独设题,或结合形象、语言、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感情态度综合设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试结合诗的内容,分析诗人是如何使用××这一手法的?答题模式是:先准确指出使用了何种手法,再结合诗句阐释哪里用了这种手法,为什么运用这种手法,最后答出运用这种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鉴赏表达技巧,关键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掌握常见类型,避免“无米之炊”。做好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是解答鉴赏表达技巧试题的前提和关键。①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等五种。诗歌鉴赏涉及较多的是抒情和描写。②表现手法。包括想象、类比、象征、渲染、烘托、对比、用典、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相衬等。③修辞方法。主要有比喻、比拟、双关、对偶、夸张、借代、反问等。④行文结构。包括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照应等。

第二,掌握高考设题的模式,寻求答题启示。表达技巧类试题的设题角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角度”设题,一类是“大角度”设题。“小角度”设题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答题时只要按照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大角度”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表达效果”“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

第三,运用规范的表达程式。这类题的表达程式为:这首诗采用了××技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写出了××(意象)的××特点,表现了××思想情感,起到了××作用。

例5.(2015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题目: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思路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有手法运用分析、内容分析、作用说明等意识。具体到本题,应该指出诗句运用的相关手法(如“衬托”“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等),再联系诗句中的关键内容(如“风声彻”与“谷静”,“月色深”与“山空”等),具体指明如此描写具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用山谷的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

例6.(2015年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的题目。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①,扫空眼底[XCZ1.tif]②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③乍雨初晴。

【注】①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②[XCZ2.tif],一种弦乐器,如筝。③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题目: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思路解析:本题题干指向较为明确,解题时,应具体分析上下片词句的意思,找出描写琵琶演奏的词句,对其描写角度进行准确概括。根据上片中的“旧谱”“新声”“天然律吕”和下片中的“洗耳”“听”“似醉还醒”可知,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

参考答案:①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②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四、鉴赏思想情感

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高考对思想感情的考查,从分析的对象上看,有词语,有句子,有全诗;从情感的内涵上看,有心情,有心境,也有观点和理趣;从情感的程度上看,有表层更有深层,有景中语更有典中语;从考查的题型上看,有直接概括题,也有深度分析题,更有情感评价题。在复习备考时,考生不仅要把握表达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更要适应试题的各种变化,能透过语言文字去深入分析其中的思想感情。

鉴赏思想情感的考查形式主要是简析题,也有少数选择题和探究题。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2)诗歌×句(联、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本诗的感情,印证前人××的评价。

(4)试比较两首诗歌中情感的不同。

(5)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

这类试题的答题模式是:先准确分析出整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再结合作者经历、写作背景、诗歌意象或语言风格进行具体分析。

鉴赏思想情感的有效方法是:

(1)理解和挖掘“注释”信息,把握思想感情。试题中的“注释”绝不是“无意点缀”,而是出题人“有意而为”,“注释”是出题人留给考生解答问题的“蛛丝马迹”,找到这些“蛛丝马迹”并“顺藤摸瓜”,对解题大有裨益。

(2)利用诗歌中的意象,把握思想感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意象又是感情化了的景或物,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或要表达的主旨,与诗中的意象有密切联系,从这里出发探究诗人的思想感情,便可略知一二。

(3)知人论世,发挥想象,把握思想感情。了解诗人的人生际遇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是洞察诗人心扉、把握诗人情感的一把钥匙。

(4)拟写答案时要遵循基本格式:这首诗(×联)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通过诗中描绘的××景物(或通过××词语),表现了这种情感。

例7.(2015年四川卷)阅读上文例5中的《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目: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思路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为“情感”和“志向”。情感,是诗人的心绪与思想;志向,为诗人相对恒定、努力追寻的理想与愿望。作答时,可先浓缩描写之景,揣摩作者的情感,再抓住尾联的议论之语,体味其志向。

参考答案: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阳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例8.(2015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注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题目: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思路解析:这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诗。诗歌先铺展笔墨大肆描摹景物,为抒情铺垫蓄势,诗末触景生情,点明题旨。诗的前三联极写窦员外新居环境的优美,在充分铺垫之后,尾联直抒胸臆:见到眼前如此美景,作者流连忘返,虽平日文书甚多忙得不可开交,也偷得半日清闲,想要长留此间了,羡慕、留恋之情溢于言表。

参考答案:尾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和志趣相同之感。

五、鉴赏思想内容

从内容上划分,古代诗歌常见的类型有:赠友送别诗、借景抒情诗、思妇闺情诗、托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边塞征战诗、即景感怀诗、山水田园诗、惜春伤春诗、民生诗、节令诗、题画诗、哲理诗、爱国诗、爱情诗、乡情诗、讽喻诗等。诗歌内容是诗人表情达意的载体,自然也是高考的考点。

鉴赏思想内容的考查形式,常常是要求考生简析对诗中的×字、×句、×联或整首诗含义的理解,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诗中的×字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怎样理解×句?请结合全诗分析。

(3)作者“开心(失落、愤懑)”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请简要分析作者在本诗中情绪的变化过程。

准确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五条途径:

(1)从诗题入手。从题目看题材,看诗歌具体描写的内容。

(2)了解诗前的序。许多古代诗歌的前面都有一个小“序”,或交代创作年代,或交代创作缘由,或交代创作经过,或交代创作背景,这些对理解思想内容至关重要。

(3)从“注释”入手。“注释”是值得关注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命题人给出的暗示。

(4)从诗句入手。散文有文眼,诗歌有诗眼,分析诗歌时要善于抓住诗眼(重要词句)进行分析,弄清诗句的含义。

(5)从意象入手。要抓住诗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枯藤老树等,这些意象构成意境,反映诗歌内容。

例9.(2015年湖北卷)阅读上文例4中的《劳停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目: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

思路解析:题目提示考生需要关注的重点区域是“前两联”,要分析的对象是“景物描写”,答题的角度是“时”和“空”两个方面。第一联,从“山曲”“平川”可见地点(空间)的变化;从“豁尔见平川”可知这是白天所见。第二联,“月正圆”说明已经到了晚上,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变化。

参考答案: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例10.(2015年广东卷)阅读上文例3中的《早过大通驿》一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目: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思路解析:诗题的“过”字贯穿全诗始终,解答本题就要从整体入手,紧扣“过”字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示例一:首先写晨雾初散和朝阳将出未出的景色,接着写船临近集市和经过水湾的情景,再写风吹江水和云漂九子山的景色,全诗通过地点转移和景色变化写出“过”的行程。

示例二:“过”指“经过、路过”,诗中通过前三联时间、景物的变化,移步换景,展现出作者清晨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轻松畅快的心情。首联写晨雾初散,朝阳将出未出,眼前一片迷蒙。颔联写江雾散去,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转眼移过了水湾。颈联写江风拂过水面,云朵漂浮在九子山间,写出了行舟之快。全诗通过作者在行舟之上,遥看景物变化,体现出“过”之意。

【备考建议】

1.克服畏难情绪。

可以说,大部分考生都对诗歌鉴赏知识知之甚少,面对诗歌鉴赏题都是持一种仰望的姿态,在心理上人为地拉大了自己和诗歌之间的距离,导致做题时知难而退,不能正常发挥。所以,我们首先要卸下包袱,克服畏难情绪,主动地、积极地、大胆地、充满自信地走进诗歌,窥探诗人的内心世界。

2.探究选题规律,训练有的放矢。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高考到底考什么,选题从哪里来,有没有什么规律,这是复习备考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对2013―2015年高考试题的统计分析来看,诗歌鉴赏所选的材料绝大多数来自唐宋诗、词,三年来的考题中唐诗15首,宋词11首,宋诗14首,另有少量的清诗、清词、元曲等;其中诗共33首,词共16首。因此,诗歌鉴赏的复习备考要以唐宋诗词为重点,要把诗作为重中之重,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做一定数量元、明、清的诗词练习。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训练的盲目性。

3.全面训练,有备无患。

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诗歌鉴赏考查的高频考点是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和语言特色,对这些考点自然应该多加训练。除此之外,对形象、内容类试题也不能忽视。只有全面训练,才能全面开花、结果,在考场上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同其他阅读题一样,正确解答诗歌鉴赏题的前提是阅读。要学会读标题,读作者,读注释,更要细心读懂每句诗的意思,做到“四面出击”,这就是诗歌鉴赏的“四步阅读法”。

5.精准审题,明确问题核心。

诗歌鉴赏主要有五大考点。每一个试题题干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考查方向。面对题目不要着急答题,而要划出题干中的关键字词,看看这道题包含了哪几个要求,分别让我们做什么。明确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再进一步解答试题才能够不偏不倚,一语中的。

篇5

一、诗人要炼哪些词?

1.动词

动词运用得妙,就能增强文章的精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增强诗歌的气韵,给人以犹美的享受。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绿”字,既表现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象,又表达了诗人要开创变法新局面的理想,还透露出诗人早日辞官回家的愿望,真是言近旨远啊。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再如苏轼《蝶恋花》“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2.形容词

形容词犹如新娘化妆用的胭脂,能揭示出诗词意象的神韵,传达出诗人的内在情感。如牛希济《生查子》“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以虚处芳草之绿,而联想人罗裙之绿,设想似疑,揭出别后难忘之情。再如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细”字,“细”字,不仅表明春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悄无声息,而且精确传神地写出了春雨“润物”的自然造化发生之机。

3.虚词

虚词用得好,也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杜甫有诗云:“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再如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中的“空”字,表达了思妇(或游子)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4.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再如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印保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了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5.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萧萧”、“滚滚”写出了秋风扫落叶的声态与大江东去的雄迈气势,雄浑开阔,情感慷慨低沉、苍凉悲痛。

6.表颜色的词

表示颜色的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如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词人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二、我们该如何鉴赏?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正因为古人讲究“诗以一字论工拙”,才有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吟与锤炼。优秀的诗人总是追求炼字的,优秀的诗歌中总有许多运用贴切词语描摹物态、抒写情怀而使境界全出的范例。从近年高考来看,诗歌鉴赏非常重视对语言的品味鉴赏,而其中又以赏析诗人的“炼字”为主。所谓“炼字”,指的是诗人写作时用字的推敲。赏析“炼字”就是要求我们能够对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作出分析鉴赏。

1.从字的本身属性入手

字的本身属性主要指字音、字义和词性。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绿”字向来为人称道,究其原因,还在于这个“绿”字是形容词,能给人强烈的色彩感,此处活用作动词后,更给人春风吹绿江南岸的动态美感。另外,因为古代诗歌具有音律之美,有时我们从字音的平仄韵律和声音的或悠长或短促、或高亢或低沉入手,也可以赏析出古人炼字的缘由。

2.从修辞入手

炼字炼得好,往往又是因为使用了某种修辞手段。例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中的“绿肥红瘦”四字之所以好,妙就妙在以“红、绿”二字指代海棠花、叶,不仅简练,而且形象;又将“肥、瘦”移用来形容叶的茂盛与花之凋零,这就更能表现诗人无限伤春之心。

3.从语境入手

关注语境始终是语言鉴赏的第一要素。落实在炼字的赏析上,就要求我们能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人所炼之字与句子其他成分的搭配,最后再赏析使用该字的效果。例如对王维《过香积寺》第三联“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咽、危”二字的赏析,我们就必须结合“泉声、危石”来分析“咽”,结合“日色、青松”来分析“冷”,还要结合全诗来赏析这两个字对表现整体意境的作用。对炼字的赏析,绝不只是孤立地分析一个字,而是要看它处于语境中的地位,要分析它在营造全诗意境中所具有的艺术表达效果。

三、又该如何组织答案?

在组织答案前,首先,我们要认真研究诗歌,找准诗人用得最为精练传神的字。然后,仔细阅读全诗,注意诗中出现的意象(即描写的对象),调动常识储备,揣摩意象与所炼“字”的关系。记住,评价这个“字”时要恰当,严禁人为拔高,围绕人之常情考虑诗歌炼字的感情基调。

答题步骤一般为:一是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二是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三是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需要注意的是,答案必须简洁,点到为止;要注意语言的锤炼,尽量以诗化的语言答题。如下面一道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孤 雁

崔 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D缴,孤飞自可疑。

注:D(zēng):短箭;缴(zhuó):系箭的丝绳。

问题:有人评论说颈联“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的“低”与“冷”字用得很奇崛,请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解答此题时,可以通^联想、想象生成相关形象画面(低低的云,冷冷的月),再结合具体语境(暮雨苍茫,一只离群的孤独的大雁在寻呼伙伴)来赏析“低”与“冷”字之妙,切忌仅仅说些生动形象之类的空话、套话。

参考答案:低,在诗中指低低的云;“冷”,在诗中指冷冷的月(步骤一)。月冷云低,衬托出大雁形单影只,突出了行程的艰险,心境的凄凉(步骤二)。只一“低”与一“冷”字,就写尽了诗人孤凄忧虑的羁旅之情(步骤三)。

拓展练习

1.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①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①谢枋得,宋末元初人。宋亡后,只身隐居,多次坚拒元朝征召。

问题:次句中“又”字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 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问题:简析“知”和“斗”字的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许 浑

玉树①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②拂云晴亦雨,江豚③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①玉树,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花》。②石燕,《湘中记》“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③江豚,《南越志》“江豚似猪,居水中,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

问题:有人认为首联“残”和“空”两字最为传神,谈谈你的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问题:诗家说此诗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抒情诗,而“留”和“听”二字最传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首先表现了年复一年的时间推移;其次具有强化感情的作用。(分析“又”字的作用时,要结合整句诗,诗人正是在面对年复一年的时光流逝中使用了这个“又”字的,从中还流露出了个人情感。)

2.“草木”本无情,但“知”“斗”二字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其爱春、惜春之情,生动形象。(赏析诗人的炼字,回答时要紧扣语境和修辞。)

3.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4.“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王气终”则与尾联的“豪华尽”前后相应,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读来令人不禁怅然。

篇6

分析古诗手法试题与考纲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考点相对应。分析手法试题主要有以下三种设题方式:

1.“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2007年山东卷)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2005年全国Ⅰ卷)

3.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2006年天津卷)

以“”为界,三道题的题干都由限定分析范围的语言(简称“范围语”)和限定分析角度的语言(简称“角度语”)两部分信息构成。按分析范围大小划分此类试题有分析局部试题和分析全诗试题两种。第1、2题是要求分析诗中某句(联)或词的上(下)片的表现手法,第3题要求分析“这首诗”。 按分析角度划分,此类试题有三种:第一种不提出具体手法类型,如第1题;第二种明确提出手法类型,如第2题要求分析“修辞方法”;第三种给出全诗所运用的手法,如第3题明确指出诗中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

二、命题预测

分析古诗手法试题在近五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中出现频率很高。2004―2008年平均每年出9道题,在分析情感、分析意境、品析炼字和分析手法四种高考古诗鉴赏主打题型中居第二位,仅次于分析情感试题。近五年高考古诗鉴赏试题中考查频率较高的表现手法主要有借景抒情、对比、衬托、比喻、拟人和对偶六种。借景抒情手法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对比和衬托;再次是考纲中规定的比喻、拟人和对偶三种修辞。

在复习训练中要重点训练分析手法试题,重点掌握好借景抒情、对比、衬托、比喻、拟人和对偶六种表现手法相关知识。

三、技法点拨

【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2008年高考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解答分析古诗手法试题要采用“指析点”三步答题法。“指”就是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古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描法和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描法主要有对比、衬托、抑扬、白描、用典、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等。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兴、拟人、夸张、对偶、借代、互文、双关等。具体做答时最好使用比较模糊的属概念,比如当不能准确分析是正衬还是反衬时,就答“衬托”。“析”就是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一定要分析到位,比如分析虚实结合手法就要分析出三点:一是虚写之景是什么,二是实写之景是什么,三是虚景与实景间是对比关系还是衬托关系。“点”就是指出手法所传达出的诗人感情,要用到“离愁别绪、思乡怀人、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旷达乐观、建功立业、壮志未酬、报国无门、忧国忧民、美人迟暮、盛年难再、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等表达思想情感的术语。

按照三步解题法做答,例题答案有两种:①这首诗寓情于景(指,也可答成“景中含情”)。诗人细腻逼真地描写了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凸现了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析)。含蕴表达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中的喜悦悠闲之情(点)。②这首诗寓情于景(指,也可答成“景中含情”)。诗人描写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好像燕子也欺负人(析)。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点)。

总之,在解答分析古诗手法试题时只要按照“指出手法分析运用点出情感”三步答题就能得满分。

四、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请选取这首诗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4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①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指,1分),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耐寒、高洁清气满人间(析,2分)来表达自己坚守理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点,1分)。② 运用对比(对照)手法(指,1分),诗人将“混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析,2分),从而突出了梅花的坚毅和高洁(点,1分)。③运用映衬(反衬)手法(指,1分),诗人以“混芳尘”的普通桃李反衬“冰雪林中”的白梅(析,2分),从而突出了梅花的坚毅和高洁(点,1分)。

篇7

关键词:复习 语言习惯 思想内容 常见意象 暗示信息

近年来,中职3+证书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古诗词鉴赏题由原来的2道题6分增加到3道题9分,它在整个高考语文复习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但由于古代诗歌距离我们现在时间间隔较长,又涉及到古代传统文化,导致大部分同学普遍认为高考诗歌鉴赏题很难,答题时无从下手,从而产生了畏难情绪。笔者连续十年从事高职高考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对古诗词鉴赏教学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与探讨,初步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让学生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读懂古代诗歌的语言,读懂诗句表达的意思。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想像空间大,隐含意义多。要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首先读懂诗歌的字面意思。和古代文言文一样,诗歌语言也会有词类活用,倒装语序的特点,而且会涉及到古代人名、地名、官职名、专有名词等。如《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悦”,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是“使……欢悦”的意思;“空人心”,“空”,消除的意思,形容词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消除”。如果学生不懂词类活用的知识,对本句诗的理解将有一定的难度或者会出错。此外诗歌省略成分较多,需要适当补充才能理解,有时会出现名词铺排的现象,形式简洁但寓意丰富,学生必须了解古人作诗的语言习惯和古代文化文学常识,学会借助题目、注释和作者遭遇知人论世,学会展开联想和想像,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图画并准确理解其整体的意境。

二、让学生熟悉常见的诗歌内容(题材)和思想内容。古代诗歌内容广泛,了解一些常见的诗歌类别,会对我们鉴赏诗歌有很大帮助。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从不同的鉴赏角度入手进行鉴赏。常见的诗歌题材主要有:山水田园诗、咏物诗、怀古咏史诗、边塞诗、哲理诗、羁旅行役诗、闺怨诗、送别诗、爱情诗等。山水田园诗,多以田园风景入题。这类诗歌的特点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或描绘山川美景,抒发喜爱之情,表达不同流俗之志;或抒写田园生活,寄寓闲适情调,表现朴素的人情美,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咏物诗,多以某一物象为题或在物象前冠之以“咏”或“题”。此类诗歌的特点是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因此对咏物诗的分析,要注意物我合一的分析和理解,比较出物和我的相同点。如虞世南的《蝉》。怀古诗,凡标题中点出古迹或在古迹(或古人)前冠以“怀古”、“咏怀”或“咏”等字眼的,多为此类。这类诗歌或表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之志,抒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发昔盛今衰之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或批判,多借古讽今。如杜牧的《赤壁》。边塞诗,这类诗歌多表达建功立业的豪情或壮志未酬的郁闷,也有抒发征人远戍的感慨(或思乡,或责怨)的。题目中多出现“塞”、“塞上”、“塞下”、“出塞”、“征”、“征人”、“军”、“从军”等字眼,内容也多反映边塞生活。如王昌龄的《出塞》。羁旅行役诗,这类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以及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送别诗,标题中多有“送”或“别”等标志。这类诗歌或抒发“黯然消魂”的依恋与伤感,基调多低沉哀惋;或寄托诚挚的安慰与祝愿,感情多旷达刚健。前者如《送元二使安西》,后者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常见意象所蕴含的意义,重视意象的捕捉。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古诗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要深入了解这情感,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如:杨柳——(代表)惜别、——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古迹——怀旧等等。因此,学生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不管怎么设题,最终都要回归到“景(物)”与“情”上来,即用什么“景(物)”抒什么“情”,“景(物)”和“情”有什么内在联系等。所以抓住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是理解诗词的关键所在。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所以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常见意象所蕴含的意义,在阅读和鉴赏古诗词时才能具备解读这些意象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试题中相关信息的暗示功能的能力。解答试题最根本的方法是对诗歌本身进行深入地阅读、理解、分析;但是,巧用题目、序文、注释、问题选项等所提供的暗示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全面领会作品内容,准确而快捷地找到答案。

充分利用标题。看人先看头,赏诗先赏题。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有不少诗歌考题的设置和该诗的标题有关,研读诗题,往往能从中得到提示性的暗示。如2006年中职3+证书高考的诗词题是戴复古的《淮村兵后》。第一题是: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桃无主自开花”的“自”是自由自在的状态。我们知道,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和主旨所在,好的作品是非常注重对题目的提炼的。而我们很多考生在拿到试题后,却常常忽视对文题的分析,从而错失机会,丢掉本应得到的分数。虽然本题并没有针对诗词的题目进行直接命题,但考生如果结合诗题“淮村兵后”的“兵后”,就不难理解“小桃无主自开花”的“自”不是A项说的“自由自在的状态”而是“独自”的意思。

充分利用注释。注释往往是对诗歌中的关键词、疑难字词的解释及诗歌写作时间、时代背景的交代,它的作用就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并不是每道考题都有注释,一旦有了,就比较重要,在阅读时一定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2004年的3+证书高考的诗词题是王安石的《北山》。试卷中的注释①北山:即钟山。在今江苏南京市东郊。此诗是作者退休后闲居北山所作。而试卷中第二道题的选项中A、C、D、都是说描写闲适的生活,结合注释,利用排除法,不恰当的一项肯定是B了。

充分利用试题的暗示。试题及选项实际上是命题者分析理解的结果,这对于考生无疑有很大的引导作用,更有甚者是命题人为降低难度的有意暗示。所以,认真阅读试题,充分把握并利用其中提供的信息,不但可以防止因题未看清的失误,而且还可以帮助分析理解甚至解答。如2011年的3+证书高考的诗词题是裘万顷的《雨后》。其第三道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如果稍微注意,可以发现,其实命题者在第一道题中已作暗示。第一道题的A、开篇点题。“事”为后文写农事张本,“妍”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C、“机机杼蛩声里,犁锄鹭影边”,对仗工整,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劳作的图景;D、“吾生一何幸,田里又丰年”,直抒胸臆,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综合这三个选项的意思,结合原诗,可以得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以及赶上连年丰收的庆幸与喜悦之情。

中国古代诗词瑰丽壮美,熠熠生辉,魅力无穷,但我们的学生所拥有的复习时间非常有限。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灵活运用以上的方法、技巧,平时多加训练,仔细审题,形成语感和敏锐的辨析能力,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得分的。

参考书目:

1.孙育华主编,《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篇8

反思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备战2015年高考,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读懂诗歌是前提

(一)充实文言知识库,从字面上读懂

阅读诗歌首先应调动文言知识库,逐句翻译,了解大意。特别是一些重点实词,更应该结合上下文认真分析推断。如天津卷中“阑珊”为“将尽,衰落”之意,“濯”为“洗”之意,理解了这些实词,也就读懂了诗歌。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典故,江西卷直接考查了“舞雩风”这一典故的出处,重庆卷也间接考查了“王谢堂前燕”的典故。

(二)把握古诗词类型,从内容上读懂

常见的古诗词有:

1.借景抒情诗。不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通过对景色的描绘来表现感情。如新课标Ⅰ卷、辽宁卷、四川卷等。

2.赠友送别诗。诗人面临与挚友分别时,往往抒写离情别恨,或激励劝勉友人,或表达深情厚谊,或抒发别离之愁。如广东卷。

3.伤春伤别诗。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来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或表达对心上人的无限思念之情,或表达美好春光无人欣赏的孤独惆怅。如天津卷、安徽卷。

4.羁旅行役诗。游子所见所闻所感,包含着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对故乡的无穷思念。如新课标Ⅱ卷。

5.山水田园诗。诗人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表达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遗世独立的高蹈情怀。如大纲卷、福建卷。

6.托物言志诗。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的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如重庆卷。

7.闺怨悼亡诗。表达男女之间的幸福生活,抒写爱慕之情或离别相思之苦。

8.边塞征战诗。诗人或以雄浑的笔墨描写边塞风光,抒写自己报国立功的壮志和宽广胸怀;或借征战之事表现征夫思妇对心上人的思念,对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予以辛辣的讽刺与委婉的劝谏。

9.咏史怀古诗。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10.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对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以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取胜,或以深邃绵密的哲理流传千古。

(三)抓表面隐性信息,从感情上读懂

读诗不仅要善于抓住直接表达感情的表面信息,还应注意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注释、典故等隐性信息知人论世,推知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

二、知识储备是基础

(一)把握常见意象的内在意蕴

杨柳、南浦、浊酒、长亭等意象多见于送别诗;长城、楼兰、柳营、羌笛等多见于边塞诗;月亮、鸿雁、双鲤、莼羹鲈脍、捣衣等意象常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梧桐、芭蕉、流水、斜阳、猿猴、杜鹃等意象常渲染凄冷、悲凉气氛,表达忧愁、悲伤心情;红豆、莲、连理枝等常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五柳、三径、、东篱等多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黍离、草木等常抒发盛衰兴亡之感;梅花、、竹、松柏等意象多表现坚强、高洁、坚贞的品格。

(二)把握常用表达技巧及作用

1.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

2.描法:渲染、烘托、衬托、白描、工笔、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反复、通感、双关等。

4. 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衬托、对比、赋、比、兴等。

5.结构模式: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景结情、重章叠句、抑扬、铺垫、照应、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等。

(三)把握常见语言风格的特点

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平实、华丽、幽默、辛辣、自然、口语化、清新质朴、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生动形象、寓庄于谐、富有情趣等。

三、规范答题是关键

(一) 描述画面型。描述画面+意象特点+表达的情感(画面作用类的需答出情感)

例如广东卷第10(1)题: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杪:树梢。

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参考答案:描写了在春天的傍晚,诗人在江边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一部分;天边云霞点点,帆船越来越远,比沙鸥还要小,(描述画面)整个送别的画面悲凉寂寥。(意象特点)

(二) 炼字型。释义+句意分析+手法+表达效果

例如湖北卷第14(2)题:

早发

[唐]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3分)

参考答案:“背”是背着,也就是方向相反,(释义)诗人独自一人朝着与返乡的大雁相反的方向前行,(句意分析)用返乡的雁反衬(手法)出客居边塞的诗人孤独寂寞的漂泊之感和浓重的思乡之情。(表达效果)

(三)鉴赏表达技巧型。点手法+举例分析+表达效果

例如新课标2卷第8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点手法)诗的首联先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举例分析)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露无遗。(表达效果)

(四)分析抒情形象型。概括形象特征+举例分析

例如山东卷第14(2)题:

寻诗两绝句

[宋]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行为洒脱,情趣高雅。(概括形象特征)“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举例分析)

(五)分析主旨情感型。主旨情感+诗句分析(运用表达技巧的应点明)

例如新课标1卷第9题:

阮郎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主旨情感)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表达技巧)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诗句分析)

(六)鉴赏语言风格型。概括语言风格+结合诗句分析

例如2011年高考北京卷第12(2)题:

示秸①

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秸:张耒二子张、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篇9

1.析语言

考试对诗歌语言的考察往往体现在对关键词语、关键诗句的品味理解上。

常见提问: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③与某字比较起来,评论高下优劣。

预测提问:从以下几个词中选一个填入诗中的空缺出,你会选哪一个?简说理由。

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④针对方式三,选准某字,揭示该字在句中(或作品中)的重要作用,要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⑤针对预测的题型,参见步骤四,但不同的是立足考生所选字词来谈,还可与其他几个词比较高下,增强所选答案的说服力。

例如:李商隐的《端居》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思路分析:这里如果用“对”字,虽说比较平稳而浑成,但只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之状,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字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

【参考答案】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步骤一)。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步骤二),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传的凄怆之情(步骤三)。

2.想画面

诗歌鉴赏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联想、想象,所以这种题型非常常见。

常见提问: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预测提问:根据诗中的某句或句中的某词,展开合理想象,用文学性的语言描绘一幅画面。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④针对预测提问,要抓准扩展点(关键诗句或字词),理清画面展开的层次顺序,选用恰当的修辞格,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例如:《南柯子》(王炎)上阕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思路分析:上片集中描写农村秀丽的风光。前三句描写了这样一番景象:乌云密布,山色阴暗,天下着蒙蒙的细雨。花上水气聚成了晶莹的水珠,像是少女眼睛里含着泪珠,夺眶欲出。十分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恬静优美的田园风景图。

【参考答案】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步骤一)。作者写这句不是为惜春伤怀(步骤二)。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步骤三)

3.悟感情

一首诗歌,从遣词造句到营造画面,从选择物象到融情于景,无不深深打上作者的情感烙印,所以在品读诗歌时要结合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的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下面所列古诗文常见感情,希望同学们注意体会:

①感情基调:迷恋、忧愁、愁苦、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压抑、沉郁、欢快、风趣、平淡。

②常见主题: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离愁别恨。

③不同诗歌类别的不同感情:边塞征战诗――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有报效祖国的激情,有抒写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开边的不满和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即事感怀诗――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咏物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

常见提问:①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②这首诗(或诗中某字、某词、某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③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甲感情,有人说表达了乙感情,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观点。(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

预测提问:请你自主归纳或提炼诗中的感情。(属创新开放题型,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不要因袭前人)

答题步骤:①纵观全诗,仔细体会,结合上文所列基调仔细斟酌。②从诗歌中找出带有强烈感彩的关键词句,说说抒发了怎样的情感。③用什么方式或手法抒感的。④这种情感对于主旨的表达有怎样的好处。⑤针对预测,参见步骤一、二、三,不要囿于陈见,在事实的基础上略加分析,能自圆其说即可。

例如:请结合《叨叨令》(无名氏)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思路分析:曲中描绘了青山白云、门前流水、轻舟小径这样一个幽邃缥缈的极其澄净的世界,字里行间表现出超然尘世的脱俗和隐逸情怀。写法上,隐约回环,先造其境,使人产生强烈的探询感,结句借人们熟知的“鹦鹉洲”指称“渔父”,点出意旨。

【参考答案】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步骤一)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步骤二)

4.辨技巧

同学们的复习备考资料中所列表达技巧(包括常见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方式、修辞方法等)应作为重点逐一深研。

常见提问:①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②(结合某字、词、句)谈谈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③诗人在使用某种手法时,对于主旨的表达有何效果?

预测提问:试析某种手法在本作品中的作用或某手法在本诗中是如何运用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题步骤:①抓总体,抓典型,其余可稍作一提,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这种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③此手法有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如:《柳梢青・送卢梅坡》的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篇10

关键词:阅读教学 高速重演 全息元 整体缩影律 全息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1-0061-02

作者简介:陈瑜(1974―),女,重庆璧山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重庆市巴蜀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更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表达,以典范的语言武装自己。然而,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急功近利、重应试轻素质的现象仍很普遍。语文阅读教学迫切需要用一种整体式的思维来改变现实的窘境,本文试图借用全息理论,为转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提供一种思路。

一、全息之含义及规律

(一)全息的含义

现代全息理论源于生物学的分支学科“全息生物学”,围绕“全息”概念应运而生。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盖柏和罗杰斯在研究“光学全息术”时提出的,全息即“整体上的任何一部分或母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包含着整体或母系统的全部信息。”[1]

(二)全息规律

其一,“整体缩影”律。在“全息”世界里,“子系统”和“母系统”是相互包含、相互促进的,“子系统”虽然空间有限,但都包含了“母系统”的所有信息源;反之,“母系统”又控制和制约着“子系统”的所有信息源。其二,“重演进化”律。全息系统中,“子系统”的演变发展轨迹与“母系统”的演变发展轨迹不谋而合。既可以由“子系统”的演变发展轨迹推导出“母系统”的演变发展轨迹;反之亦可由“母系统”的演变发展轨迹衍化出“子系统”的演变发展轨迹。

二、全息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

(一)语文阅读教学具有全息性

参照“全息”的含义及规律,我们不难发现,阅读教学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的关系。阅读教学相对于语文教学是一个“子系统”,阅读教学的各个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均能在语文教学中找到相应的原型。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与语文教学之间内在地具备了“全息性”。

(二)语文阅读文本具有全息性

语文阅读教学的载体是阅读文本。在读者阅读文本时,就能触及到创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创作者独特的人生轨迹和创作者在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由此,我们可以说阅读文本本身就具有全息性。

(三)语文阅读文本中的字、词具有全息性

阅读文本是由阅读语言构成的,具体说是由一个个字、词构成的。一个个字、词相当于一个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组合到一起便是一个个句子、段落的“母系统”。有时,对于文本的理解往往取决于构成文本的某个段落,而段落的解读又是由关键句子决定的,句子的理解则源于个别字、词的意思。这说明“子系统”虽然空间有限,但都包含了“母系统”的所有信息源。索绪尔认为,每一个语言符号都会引起纵向的联想并带出与它相近的一系列语言。[2]

三、“全息式阅读”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重视体验性学习,完成高速重演

重视体验性学习,即在解读文本时有意创设相应的情境,恢复文本创作时的真实环境,让学生以假设创作者的身份走进文本,从而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知识信息,而是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而构建认知结构的前提则是对文本“子系统”的激活,其实就是激活了文本包含的创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创作者独特的人生轨迹和创作者在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母系统”。如不了解辛弃疾晚年带病戍守江防要地京口,登临北固亭,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谴责执政者的屈辱求和,就不易体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惆怅。

(二)资源提炼,寻找“全息元”

“全息元”是构成全息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不仅是全息系统的结构单位,而且也是相对独立的功能单位。有时,对于文本的理解往往取决于构成文本的某个段落,而段落的解读又是由关键句子决定的,句子的理解则源于个别“全息元”的意思。构成文本的“全息元”,其内涵和作用不光是能折射知识与内容方面的信息,还能成为“能力元”“情感元”“价值元”,且随阅读主体的个性差异而相应变化。如《老王》结尾,作者杨绛写道:“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愧怍”二字如果不是创作者独具慧眼,是很难找到这个看似寻常实则内涵极其丰富的“全息元”的。杨绛 “愧怍”的是自己若干年后省悟到不幸的人投给自己的并不是桃,也不只是涌泉,而是善良、真诚、崇高、圣洁。她意识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不够,并有胆量公之于众,从而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洗涤,这是一种高贵的自我反思。

(三)追溯创作主题,从“整体”理解“缩影”与从“缩影”理解“整体”

由于阅读文本自身的特殊性,于是便被人们误认为它仅是独特的“这一个”。其实不然,它并不是独特的“这一个”,而受上级“母系统”的控制和制约,准确地说是上级“母系统”的“整体缩影”。所谓的上级“母系统”便是一个个“教学主题”。创作者不可能在一个文本里穷尽他要表达的所有信息,文本中都有留白,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补充这一个个留白,适度拓展,把与课文同一类的文本有效结合,组合成一个教学主题。如人们在表达“思乡”之情时,往往就体现为创作主题的规定性:对故乡景、事的回忆和对故乡人的怀念,从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到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再到席慕容《乡愁》中的“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从创作主题入手就能够高屋建瓴地整体把握文本。

(四)全息建构,多角度探究

在全息式的语文阅读课堂上,文本不是知识来源的全部场所,它仅是调动学生读解信息的渠道指向标,也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教学主题,将探究的触角向四方辐射,将文本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充分连接起来,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认知结构全息构建更加丰富、全面的知识认知结构。如《荷塘月色》在文章开始便提及作者“游荷塘”的原因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作者心里的“不宁静”呢?后来,人们在解读这篇文章时,从多个角度阐明了造成作者心里“不宁静”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怨愤;也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对江南故乡的怀念;还有人认为是源于作者对于人生理想的迷茫、困惑;甚至还有人认为源于当时作者家庭中的一些琐事的困扰……也许在这个问题上无所谓权威性的唯一答案,应该允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也正因为如此,才真正地将学生的知识世界与他所能触及的物质世界、心灵世界联系了起来,达到了多角度、全方位地建构阅读文本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