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范文

时间:2023-04-03 02:1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汉字的历史资料

篇1

一、羌族历史文献的定义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则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因而后来凡是历史性的材料都称为“文献”。历史文献就是历史资料,历史资料是由考古的遗迹、遗物,历史文献(这里指文字材料),口碑传说等组成。而要纳入历史文献学的范畴,那就是以本民族文字记载的本民族历史文化而传承的实物载体才称之为历史文献。羌族没有文字,按文献学的概念解释就永远没有本民族的文献。既然“凡历史性的材料都称为文献”,而羌族是迄今为止中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所记载的一个主要民族,3000多年以来,在汉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羌族的记载,如《后汉书》中的《西羌传》,还有羌族释比传承的经典文化,羌族活态保存着的文化发展历史等。这些都是羌族历史文献。这样,羌族历史文献就是由羌族文物古籍、汉文献中有关羌族的记载和羌族口碑文化组成。羌族历史文献是地方民族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有着重要的历史参考价值。就羌族历史文献本身,一般应以本民族文字记载的图书资料的形式出现,但因羌族无文字的特殊性,所以羌族历史文献应包括其他民族文字记载羌族历史文化的相关研究文献,如汉文化中的历代史记、志书、档案,藏族文献中有关羌族的记载,以及本民族保留的风土人情、文物和口碑记述文化等。羌族历史文献定义为以汉文献形式记载与羌族民间口碑文献为主,记载和反映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人物事件、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不同内容的文献资料。同时,有关羌族的记述或反映羌族生存状况、体现羌族活动的地方史志、考古文物、宗族谱系、经文咒符、民间口碑传说等,也纳入羌族历史文献。

二、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内容和途径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许多实物文献被毁,释比经典传人遇难,羌族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羌族历史文献编纂整理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认为羌族历史文献完整的整理研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按中国历史朝代划分,从甲骨文开始,以夏商周、各朝代、民国和现代而分段,将不同时期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研究。羌族是中华民族中的活化石,是华夏文明的开拓者之一,是甲骨文所记载的一个主要民族。那么,甲骨文所记载的有关羌人的资料,应该收录到羌族历史文献中,再将历代汉文化典籍中有关羌人记载的资料按朝代先后进行系统编纂,以形成第一部分羌族历史文献,有如《古今图书集成》之体系。二是羌族历史文献以文物遗存为主,其中重点以口碑文献为其主要内容,其它民族(主要是汉藏)文献为辅助,并纳入西夏文文献。羌族有自己丰富的口碑文化,如《羌族释比经典》,还有独特的《羌族释比图经》。口碑文化应该成为羌族历史文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汉文献和藏族文献之外,西夏文文献由于它是羌人一支———党项羌建立西夏政权后创立的西夏文字所记载而形成的文献,也应该成为羌族历史文献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是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要充分考虑羌族没有文字的特点,不能局限在文献学的定义范畴,而要把内容扩展到羌族文化特殊传承方式而记录着的非羌族文字文献、实物资料、口碑文化和民俗传承等。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国家出台了许多民族文化保护政策与措施,羌族文化纳入《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形成《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也是遵照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从对民族文化进行抢救、保护、利用、发展的实际意义出发而实施的研究。同时,中华56个民族构成祖国和谐大家庭,而每个民族又具有自己丰富多采的文化和悠久的发展历史,这其中,许多民族都没有本民族文字,文化如何传承?历史如何演变?民族怎么发展?这些都是学术界关注与研究的主题。四是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以我国现行通用的汉字记录方式体现,而不用羌族拼音文字或其它文字记录,以适应研究与传承。文化传承是为了更好地为发展服务,汉语作为国语、汉字作为各民族通用文字,是中华56个民族之间交流的唯一途径。羌族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必须以汉字为载体,有利于对外宣传、借鉴,让更多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也为中国文献史增添新的内容。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途径,一是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工作,实地研究四川、云南、贵州、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有关羌族历史的各类文献,广泛搜集相关文字资料、实物图片、口碑文化等;二是深入调查羌族历史发展过程,理清羌族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产生、发展、迁徙、演变、融合、定居等基本线索,搜集整理其中所形成的文献资料;三是深入羌族地区实际调查羌族历史发展状况,搜集羌族文化发展中的原始材料,实证羌族文化的起源、发展、传承历史;四是走访羌族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羌族专家学者、羌族文化传承人、羌族民间文化人士等,确立羌族历史文献的基本内容,形成《羌族历史文献史》编纂方法与体例;五是从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高校图书馆、博物馆、各地史志办和民间等,调查有关羌族文化的材料,将所获资料按时间或朝代归类、整理、存档;六是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将研究成果编撰成典籍文本予以出版发行。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编纂研究可以按四卷本形式,第一卷为历代汉文献史料中有关羌族的记载;第二卷为历代形成专述羌族的文献;第三卷为反映羌族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实物文献;第四卷为口碑经典文献等。每卷从人类的起源及羌族的来源、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代宋元时期、西夏、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和现代文献等线索为体例,以便形成一部完整的羌族历史文献发展史。

三、羌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羌族是中华民族的活化石,是一个“向外输血”和“根的民族”,是黄河流域古文化的主要开拓创造者之一,是华夏先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甲骨文所记载的一个主要民族,至今已经具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中国历史文献自殷商以来就有羌族的相关记载,其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坚忍不拔地活跃了三千多年,是一个泱泱大族,她同祖国其它兄弟民族一起共同为中国历史的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纵览中国历史,从古到今,羌族人民经历了漫长艰难的历史岁月,创造了自己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民族文化。这么辉煌繁荣的一个泱泱大族,竟然没有历史文献,这在世界文献发展史上非常罕见,也成为中华民族史上所形成的历史文献中的一个空白。既然一个民族能奇迹般生生不息数千年,自然就有传承历史文化的独特方式,这也是一种文献传递方式。它体现在羌族核心文化———释比文化和羌族母亲文化———萨朗文化等口碑文化中。通过口传心授,世代传承,羌族历史文化也就源源不断地被传承了下来。这也是羌族创造的一个奇迹,以语言传承着的历史文献。规范地讲,羌族历史文献是研究羌族文化发展的历史,是研究记录有羌族各种知识、信息的一切载体的科研成果,将有关羌族历史发展的文献资料系统、规范、科学地进行编纂,能更好地开发、利用羌民族文献,有利于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对羌族历史文献的整理研究,不仅可以从新的角度挖掘羌族历史文献的传承保留方式,对中国文献史学的研究也能增添新的内容与概念,同时可以更科学地探索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生存演变的途径,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方法体现历史文献的意义,为中华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参考借鉴,也为羌族历史文化研究,对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篇2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平面设计 艺术美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世界上惟一被称为艺术的文字书写。它以其特有的造型方式和表现力被世界誉为东方艺术的精髓。书法是关于汉字的书写研究,它本身就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特点,是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而平面设计又是一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又称为视觉传达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其中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领域。书法艺术在平面艺术中的应用是不可小觑的,书法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充当了一种语言符号,它以精炼的形象代表或指称某一事物,表达一定的涵义,传达特定的信息。

一、汉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的形成

书法在《辞海》中的定义:“中国传统艺术之一。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正、行、草)的法则。”书法,简单的说,是指文字的书写规律和方法。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也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字书写方式,像拉丁文、希腊文等,但并不是每一种文字书写都能被世界所公认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文字,最初就是人们作为语言符号和交流工具而发明的,但中国人在长期书写实践中对其不断的修改和美化,融入艺术元素,使其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门类。所以,书法也是特指“汉字的书写艺术”。

中国人写的字能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其原因是汉字书写的象形结构和毛笔构造的独特性。毛笔主要用动物的毛制作而成,特点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点、捺之间就能使书法产生粗细、刚柔、顿挫、干湿、浓淡等各种不同书写效果。借由墨色的浓淡不同从而产生丰富的字体变化与笔法体系,变化无穷。黑墨、朱墨和各种彩色墨使书法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意趣与视觉效果,使书法成为了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之一。

汉字字体的设计,从文字出现时就在形象思维方面设计着字体结构。我国最早的而又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就是表现人们形象思维的一种象形文字,虽然它主要用于占卜等实用目的,但已具备了书法艺术的一些基本要素:行款错落、大小变化、疏密有致,笔画方折,粗细也有变化。可以说从它开始,汉字书写已经具有了艺术美的设计意识。在文字的发展史中,开始是以实用为原则,随着文字演变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汉字书写中所包含的美的元素,并且不自觉的加以美化和强调,使汉字的书写逐渐成为一门艺术。不论是甲骨文,还是瓦当、玺印上的汉字,都是汉字字体的一种设计,这为中国的平面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字体。

中国的文字从发轫到成熟经过几千年,大致可分为篆、隶、真、行、草五种字体。

中国最早出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殷商后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后期它已具备了书法艺术的一些基本要素,它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美的起点。此后又出现了金文、六国文字和秦代小篆。金文在甲骨文基础上更趋规范化,字体方正齐整,笔画分布均匀对称,用笔技巧也更丰富多样,章法上比甲骨文更严谨、端庄,中国文字书写所具有的美的因素开始被自觉地强调起来。至秦代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在大篆的基础上形成了小篆。小篆字体字形统一,笔画粗细匀称,线条圆润、美观。篆书具备了古代象形文字的粗糙而又古朴的质感,它的图形中的抽象趣味性常常被用在现代篆刻上,篆书在设计中常用在贺年卡、请帖、徽章图案等方面。

隶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所谓“隶书者,篆之捷也”。为了书写方便,隶书把篆书的圆转笔画变为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画化,更加强调平衡对称,整齐一致。在设计中,隶书常常用做公司或集团的全名设计,可以增强公司形象的权威感。

草书是由草写的隶书发展而成的。草书上下字笔势牵连引带,连绵不断,富有韵律感,线条流畅婉转。狂草用笔放纵,笔势连绵回绕。字形变化多端,笔走龙蛇,气脉相通。草书的个性化因素较强,因而用于设计时常用来表达亲切形象的感谢信,邀请函中。

真书即楷书,是隶书的变体,始于汉末,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在唐代达到顶峰。形体方正,笔画平整,比篆、隶更加多姿多变,比草书规范易懂,通用至今。真书的字体清晰,笔画清楚,有很强的易读性。

行书“非真非草”,既不像草书那么放纵难辨认,也不像楷书那样严整端正,行书用笔流畅,离方遁圆,笔锋轻转而重按,如行云流水,生动活泼,给人一种轻松自如的美的感受。行书作为最广泛的实用字体,在今天仍被我们所应用,行书在我们的日常书文中应用率是最高的。

字体的发展是我们祖先在书写中总结,创造,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是以实用为原则且不断规范而形成的。汉字的延续也是中国文化的延续,而这种延续性是在字体的不断发展中得以实现的。

二、汉字中所蕴含的艺术美元素

汉字的最初发展是从象形开始的,而后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逐步融入了感性因素和理性美的法则。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文字。许慎《说文》解释文字的定义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用抽象的点画表出“物象之本”。例如:甲骨文中的“日”字,是一个圆圈中点一个点,它同时也是一种象形图画,是人对所观察到的物象的感性的反映。汉字发展到现在,汉字中的“日”字,只是圆圈变成了长方形,点变成了一横。这种结构的变化人的情感的展现,这种“因情生文,因文生情”的字就升华到艺术境界,具有了艺术价值。而图画是设计的基础,没有图画便无从设计。在设计中最基本的设计要求就是传达信息,最成功的标志设计就是信息传达者和信息接受者对标志的理解是一致的。甲骨文是文字与图像相统一的信息元素,是通过感性的图形来传达信息。汉字发展演变到现在,大多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带有造字之初传达信息的感性因素。从此可以看出汉字和设计在传达信息的感性因素上是有相通之处的。

中国字在起始时是象形的,此后在文字慢慢的演变过程中有了一些结构规律的变化。在字的笔画里、结构里、章法里显示着形象里面的骨、筋、肉、血,以至于动作的关联。后来从象形到谐声,形声相宜,更丰富了字的形象意境,像“江”字、“河”字令人仿佛目睹水流,耳闻水声。在文字的演变中也有了物象与物象相互关联的条理: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等的规律和结构。这些结构的组和就形成了一种形式美感。而这些形式美法则在在平面设计中则是不可缺少的应用规则。

中国书法在创造伊始,就在使用之外,同时走上艺术美的方向,使中国书法不像其他民族的文字,停留在作为符号的阶段,而成为表达民族美感的工具。汉字的发展演变史也是中国人所具有的积极探索、勇于创造精神的体现,这在艺术设计中也是不可缺少的设计精神。

三、书法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设计传入中国不过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在西方却已经历波普设计运动、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新艺术”运动以及国际主义设计等过程,其设计理念已经比较成熟,在制作工艺、形象思维等方面都走在前列。而我国的现代设计起步比较晚,很多地方都不成熟,一些设计理念很多时候只是生搬硬套国外的优秀设计作品。当然对于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现代设计而言先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作品,在学中有所创新进步,这无可厚非。但却不能淹没在国外的设计理念中纯粹的借鉴,我们要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在现代设计构思中,除了要借鉴国外优秀设计作品的设计理念外,也要考虑到本作品的所处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文化的传承。目前的平面设计作品正是缺乏这种文化的传承,缺少几千年中国文化的内涵,缺少民族特色。任何设计作品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民族文化的内涵。只有立足于本民族文化才能设计出优秀作品,这是设计灵感的源泉。所以设计者要用西方的先进设计理念武装自己的作品,也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层发掘,使得二者相宜得彰。

在平面设计中文字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中国的文字在一开始就具有了设计的艺术美,它与平面设计有许多相通之处。把中国书法艺术的构成之美巧妙的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则是我国的设计作品要走民族之路的创新关键。

1.书法与平面设计都是构成艺术

书法艺术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书法中的点线构成十分讲究空间与动势,甚至在平面中表现出立体感;而空间、动势和立体感在平面设计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书法是点与线相结合的艺术,点和线是书法构成的最基础的元素;同样平面设计也是由点、线延伸到面相结合构成的艺术,点和线也同样是平面设计中的最基本构成要素。 书法艺术以长短、大小、疏密、朝揖、应接、向背、穿插来分割空间,表现书法的对比、均衡、韵律等形式美法则;而在平面设计中首先也是对空间的设计,在设计中呈现出对比、均衡,节奏、韵律的和谐统一。

2.书法在中国传统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历史悠久

从一些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平面设计中包含了许多书法艺术元素。在许多古代描绘民间生活的绘画中我们不难发现,店铺门口悬挂的“幌子”其实就是早期的平面设计-广告的雏形。古代的一些“告示”也是招贴设计的萌芽。许多线装书中用书法艺术在封面的左上角题写的书名显的十分郑重,这些具有早期设计意识的“作品”主要以书法为主要手段来实现。各种书体和书籍装帧设计则联系紧密,早期的印刷字体也是传统设计运用的典范。

3.书法本身所具有的设计意识

书法通过笔画的穿插构成,每个字的构架都是经过不断的设计演变而来的,使其更加的美观。而在书法中笔墨的浓淡,粗细、刚柔、顿挫、焦湿等各种关系都是体现了书法家的设计意识。书法作品中题跋和印章也是书法家设计意识的一部分。印章在方寸之间表现了汉字字体的设计意识。题跋和印章既表现了独立的汉字个性特征,又表现了书法家的感情,也是整个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书画的装裱其实也是一种设计,它既保护了书画作品,又有携带方便的实用功能,其中的设计意识很强,从另一飞方面看,它也是早期的包装设计。书法本身所具有的这些设计意识给中国现代设计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4.书法艺术在设计中运用的灵活性

平面设计的主要设计元素是图形和文字,这里的文字起着装饰美化和传达信息的作用。在大多平面设计中,都是以美术字为主要设计形式,美术字虽然使用方便、整齐规范,但与书法相比却显得呆板,缺乏精神、活力和艺术性。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平面设计就要求设计者在不同的作品中有创新,有新意。书法是具有艺术美的书写形式,通过笔墨的浓淡,粗细、刚柔、顿挫、焦湿的变化,带有强烈个性情感的笔墨变化无疑给平面设计作品增添了艺术性和灵动的生命力,加深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图形是平面设计的另一个组成元素, 而大多的象形文字则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可汲取的营养,文字即图形,图形即文字。

但如果我们一味地生搬硬套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不能完全适用当代的平面设计创新精神。设计者只有秉着创新的精神借鉴书法的艺术美元素和精神内涵,才能设计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四、结 语

书法与平面设计同属于视觉艺术,两者存在着许多共通之处,我们应吸收和采纳书法的艺术美元素,为现代平面设计所用,发掘更多的艺术表现层面,增强作品的民族特色,展现独特的中国文化,在吸收国外平面设计作品的精华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欧阳中石: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篇3

从楼兰保护站出发前往探访古城遗址的时候,整个荒原还笼罩在一片黑夜之中。漫天的星群如同闪耀的钻石,密密麻麻地镶嵌在罗布泊的上空,这是荒原上最美的图案。我们驾驶着两辆越野车,一前一后行驶在罗布荒漠中。高低不平的路面,环顾四周,似乎前后左右都一样。越野车如同在没有任何坐标指引下航行的孤船,只有一条车辙印伸向遥遥的地平线,别无选择。

楼兰保护站距楼兰古城有40公里的路程,在其东北方向。天色见亮,荒原笼罩在一层淡蓝色的熹微的光中。这时,我在一座起伏的沙包上突然看到一个指示牌,司机吴师傅停下车,我得以在冷风中靠近沙包,看到了牌子上被风沙打磨得依稀可辨的字迹:楼兰古城。虽然这个牌子在偌大的荒原中显得微不足道,可是来往于楼兰古城的人,都要依靠它指引方向,缺少了它,后果不堪设想。

“东方庞贝城”

楼兰古国尚依稀

越野车从天还是灰暗色一直开到烈日当头,我们还没看到楼兰古城的影子。一个沙包连着一个沙包,通往楼兰的路还在荒漠中延伸。这条路是从前石油测线时由石油勘探车“尤尼莫克”压出来的,路面上有厚厚的一层虚土。车轮走在上面,立刻陷入虚土中,轮胎几乎被淹没。如果步行,则几乎看不到自己的脚。

另一辆越野车的年轻司机阿不力米提,第一次走这样艰险的路,他用步话机不停地问:“前面好路还有多久?”向导小杨则对着对讲机来了几句“日本腔”:“前面好路的没有,只有难走的路。”

在百年之间,大自然荒蛮的力量改变了罗布泊的面貌,千沟万壑的雅丹地貌壮观之极。流经楼兰古城的孔雀河已经干涸,只留下一条干河槽,沿岸百米之内,满眼都是枯死的芦苇和红柳灌木。在这样的路上待久了,大家都显得有些烦躁与不安。我不时问小杨:“楼兰到底在哪里?”突然,小杨面露微笑,指着前方说:“快看,楼兰佛塔!”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遥遥的荒原上果然有一座佛塔挺立风中,我看看表,40公里的直线距离,却走了将近6个小时。已经风化了的楼兰佛塔如同茫茫沙海中领航的灯塔。

当我们面对楼兰古城时,不禁怔住了:这座全世界瞩目的神秘古城,竟然是被简易的铁网架隔出来的,城里和城外都是一样的景致。古代的城墙残损不堪,入口处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了。小杨打开锁,推开铁门,如同推动一部厚重的历史。整个城池沉静之极,在这里,万物似乎已经屏住呼吸,凝神观望我们这些陌生的来访者。

楼兰古城曾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描述为“东方的庞贝”。庞贝是亚平宁半岛上的一座罗马古城,被火山喷发的火山灰所覆盖,而眼前的楼兰古城却并未被风沙完全埋没。我们向古城中央进发,一条东西走向的干河床拦住了我们的脚步。河道大约有七八米宽,看不到桥的遗址,只有河流曾经冲刷堤岸的痕印,在河道中,我还捡到一枚白色的淡水螺壳。这条源自孔雀河的支流穿城而过,据考古学家推断,这是条人工修建的运河,这说明在建城之时,古楼兰人就懂得了引水修渠的技法。

在城中心的台地,一些密集的残存的墙垣和屋架建筑告诉我们,我们来到了当年的繁华场所。据考证,这里曾是楼兰人的王府和汉人的衙门――西域长史府故址,这里也曾出土了大量汉字书写的魏晋木简、文书以及卢文书。汉文文书是用木笔蘸墨写在木简上的隶书,字迹清晰。而卢文属于早已消亡的文字,无人能解。这种源于古代印度西北部的文字,公元3世纪流传到塔里木盆地并一度被广泛使用,后来神秘消失。

除了佛塔,楼兰古城中最显眼的建筑遗迹当属“三间房”,它因日本僧侣橘瑞超在此发现了著名的《李柏文书》而闻名于世。“三间房”也是城中目前最结实的建筑,虽然房顶和门已经不翼而飞,然而三面的墙壁依然还在。之前在若羌县城,我就曾与相关专家讨论过,他们认为“三间房”是西域长史府的组成部分,可能是府衙内存放机密文件与武器的库房:“很多说法认为它是府衙办公室,但三间房舍都呈长方形,无论面朝哪个方向,都安置不下一张办公桌。”

虽然西汉时期记载楼兰国有1.4万多人口,但从仅存残缺的胡杨木柱和低矮的芦苇墙来看,城中似乎住户并不多。如今,这些建筑房屋的底部多已被沙丘所掩埋。从房子的大小和建筑材料来分析,专家们认为,当时的楼兰古城已有了明显的贫富分化现象,贵族、商人、僧侣、贫民,以及还有来往的商队、使者,雅利安人、塞族人、月氏人、安息人、匈奴人等来来往往,就是由这些人在楼兰古城中建构起自己的运行秩序的。

土垠码头遗址

通往楼兰的唯一水路

楼兰古城的沙土中没有一滴水,但水的痕迹却随处可见,尤其是那座蒸发了的水陆码头土垠,更是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惊喜和无奈。

土垠遗址位于罗布泊北岸的台地上,曾经三面环水,北边通陆地,是汉代西域水陆码头及驿站所在地。沧海桑田,2000多年前的重要通商口岸,如今物是人非。土垠地处古孔雀河道旁,曾是西汉王朝最西边的水陆重镇,据称当时还有官兵屯守,争战时又是西域汉军的后方补给基地。现在这里却一片茫茫荒漠,只有几根残留的木桩和遗迹在风中孤独地矗立,依稀可辨的有仓库、衙署和士兵屯驻的遗址,遗址的西北还留有城门,内有仓储区、居住区和衙署区。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土垠呈现的应该是一幅绝美的边塞画面;罗布泊的清波展现在眼前,放眼望去,朵朵浪花伴着鸥鸣拍击码头。据历史资料显示,汉代的土垠是进入楼兰古城前的最后一道关口,这里水网密布,航运繁忙。西汉时期,进出楼兰的交通线有4条,土垠线是唯一的水路。驻守的军队除去仓储,主要的日常工作是迎送往来使者、官吏,为之提供食宿和车马。作为罗布泊的港口和楼兰古城的门户,土垠曾直接见证了楼兰古城的开发、发展、凋落和放弃的历史,见证了楼兰人生死存亡的蹉跎命运。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是土垠遗址的最早发现者,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西域考古事业的奠基者。1930年4月,黄文弼来到塔里木盆地,他的本意是想渡过孔雀河去楼兰古城考察,可是到达孔雀河边时,却发现河水暴涨,水流湍急,根本无法渡过,所以只能在孔雀河北岸进行考察――机缘巧合之下,他竟然发现了土垠遗址,并挖掘出70多枚西汉时期的书简,这些书简记载了土垠一度繁荣的交通史,由此可判定楼兰古城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演变,具有极高的价值。

被称为“独行侠”的余纯顺告别世人的地方,也是在土垠遗址附近,他历时8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堪称中国最富有经验的探险家之一。1996年,欢送余纯顺出发的最后晚餐就在此地举行,这位豪气冲天的大侠不听劝阻,决意挑战6月的罗布泊,最终在骄阳和酷热中一去不复返。几天后,搜救人员在离土垠30公里处的一个半支的帐篷中发现了余纯顺的尸体,罗布泊就这样又平添了几分凄凉和悲壮……

楼兰古墓千古之谜

壁画中的西域人情

楼兰古墓群距楼兰保护站大约有10公里。在2002年4月前无人看守的时期里,方圆100多平方公里的楼兰古墓有近千座被盗,很多珍贵文物失窃或遭到破坏,十分可惜,所以现在这里是保护站的重点巡视对象。

我们的车在一道沙梁前停了下来,向导小杨跳下车,从沙土中拖出一块破木板移开,木板扎满了锋利的钉子。见我不解的样子,他解释说,这些钉子专扎盗墓者的车胎,因为楼兰保护站的设施简陋,工作人员只得采用这样的原始办法。

继续向前,车行进的路段位于干河床上,河道两岸,一丛丛枯死的红柳枝在风中萧瑟地摇摆,当离那些墓地越来越近的时候,我倒有些惴惴不安了,生怕惊扰到这里的每一个游魂。原本是古楼兰人将自己的先祖秘密封存的圣地,如今却一再遭到盗墓贼骚扰。而望着那些高耸的台地,我更是不由得从心底发出疑问:这些墓葬为什么建造在如此之高的地方?

从外观上看,那些土铸成的台地就像一座座孤立的岛屿。车停在一座高大的台地之下,旁边立着一座黑色石碑――这是进入楼兰古墓群的标志,石碑上提示说,从新石器时代到魏晋时期,这里安葬着各时期的楼兰人,年代跨度有两千年之遥。为什么不同时代的楼兰人会不约而同地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归宿地?这里究竟埋藏着什么秘密?

阳光将台地的影子投射到地面上,显得扑朔迷离,好像是一部盗墓小说的序幕。台地旁边是一条干河道,大片枯死的芦苇倾斜地倒向一边――考古学家推测,很早以前这里四周都是水,只有这些台地露出水面,于是古人就划着独木舟将故人的尸体运到这里安葬,以祈求灵魂的安宁。那么,楼兰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先人葬在这水上墓地中呢?目前还没有答案。

若羌县楼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楼兰美女,就是在这里出土的。盗墓贼仓皇地将她从墓地中一铲一铲盗挖出来,所幸的是尸体保存完好,没有遭到破坏。也许是这具楼兰美女的形象存留得太完美了,在月黑风高夜,使得盗墓贼心虚害怕,他们只匆匆忙忙取了几件陪葬器物,遂又将墓穴回填。这楼兰美女不但头发、身体、服饰保存得完好无缺,就连长长的眼睫毛都一根不少,她头戴尖顶毡帽,上面插有羽毛装饰,高颧骨深眼窝,面庞端庄秀丽,经测定为雅利安人种,与考古学家穆舜英发现的铁板河楼兰美女属于同一时代。

篇4

[关键词]凉州贤孝;说唱艺术;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4-0045-03

凉州贤孝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已经烙上了凉州文化的印迹,作为一种活态文化不断充实、丰富着凉州文化。正因为贤孝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根基,所以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学者的垂青,关注的热度日渐升温,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展开不尽相同的阐释,不断丰富还原着凉州贤孝的元文化意义。凉州贤孝的核心要素是国家层面的“贤”、个人层面的“孝”,它既有宽广深远的社会性意义,又有真实感人的特点和价值。凉州贤孝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人文生态环境和历史变迁中孕育传承下来,其与生俱来就带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凉州贤孝又称“凉州劝善书”,是传承在武威(古凉州)及其毗邻区域的一种古老说唱艺术,它的内容大多是褒扬孝道善行、鞭挞忤逆凶恶、歌颂忠仁善行为主,充分呈现了当地民众弃恶扬善、忠贞耿直淳朴的人文精神。

有关凉州贤孝的研究历史久远,国内对凉州贤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活在凉州,或流寓于甘肃的学者们,虽然他们的研究视角各异,但都对凉州贤孝的存在现状充满了担忧,加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成为了大家的共识,并从多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有的研究情况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凉州贤孝这一民间说唱艺术缘起的探讨;二是从音乐学的角度研究它的唱腔及其节奏;三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入手,探寻其方言特色;四是从民俗学视觉研究其民俗文化的意义;五是以演唱的文本为研究视角,探讨其文学内蕴。

一、缘起研究

关于凉州贤孝的产生年代,一些学者根据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凉州贤孝的特点,推演出四种说法:秦朝说、汉代的佛经变文说、西夏说、清朝说。这几种说法各依据贤孝说唱艺人失明的特点、说唱内容的特色、说唱艺术的表达工具、有据可考的历史资料,从而为贤孝的起源理顺了思路。

李武莲在《劝贤行孝 隐恶扬善――凉州贤孝渊源流布及艺术特色》一文中认为,凉州贤孝起源于秦始皇大规模修筑长城时,即秦朝说。因夯筑万里长城需要数量庞大的青壮年劳力,有用之人都被官方征去筑城,而盲人百无一用,最后始皇帝下令捉拿盲人,用他们的肉身垫筑城墙。“这件事被人类的始祖伏羲皇帝知道了,他假扮成一位盲艺人来为秦君献唱,在歌功颂德的同时,非常委婉地道出了盲人生活的痛苦和艰辛”。①由于他声情并茂的表演感化了秦始皇,皇帝顿生恻隐之心。之后又以盲人的身份为身患重病的皇后治疗疾病,手到病除,皇后康复。因盲人的特殊贡献,始皇赦免了他们。伏羲为了解决盲人的生计,又传授他们弹唱技艺,让他们在民间卖艺,维持生活。这种说法以传说为依据,另外凉州贤孝的演奏乐器是三弦,这种乐器也可追溯到秦始皇时期。

有学者认为,凉州贤孝如果从年代加以溯源,确实证据不是很翔实,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民间艺术是随着佛教在汉地的兴起而产生的,因为其内容最初以宣传佛家思想为主。李贵生就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之一。“现存‘凉州贤孝’不再是佛教教义的宣扬,而将‘贤’与‘孝’上升为宣扬的主题,但仍然充满因果报应、地狱轮回等佛教思想”。②他认为凉州贤孝是在佛教文化传入中原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古凉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包容的文化特性,加之政治发展的需要,随着魏晋到隋唐佛教的广博流布,为了使民众能够理解佛教中的故事,就出现了对故事的不同讲解,即变文。这种变文就为贤孝的产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孙寿龄等从乐器考证凉州贤孝的起源,他认为:“三弦源于五弦、七弦琴,西夏始创。在西夏辞书中有关于三弦的记载,将‘三弦’用西夏音注为‘桑冷讹’。汉字注曰‘三弦’。贤孝是用三弦来伴奏的。”③而贤孝得以传唱还与西夏的历史社会发展有关,西夏在长达60多年里都处于外族干政时期,后经过乾顺与仁孝二帝的励精图治,学习汉族文化,其中演唱贤孝成为教育老百姓最通俗、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正是借助于贤孝这种易于为文化程度较低的民众理解、接受的民间文艺样式,西夏帝国才在历史上出现了统治的辉煌期。通过对西夏漫长的历史的再认识,孙寿龄有了凉州贤孝起源于西夏的见解。

王渊文在《甘肃民间说唱艺术〈凉州贤孝〉探索与研究》中提出清朝说。由于历史久远,史料短缺,实难找到确切的年代。据《说唱艺术简史》可断定,贤孝这种演唱形式大约形成于18世纪。但根据其流行状况与艺人的口碑等材料可以推断,凉州贤孝无疑是个比较古老的曲种。另据贤孝演唱中的曾声名显赫者可以断定,这种艺术起源于清朝。如李鸿元、马国祥等,甚至有艺人公认为艺宗祖师的沈其玉,他是清同治年间(1862 ~1875年)的秀才,因屡试不第而转向它业,专心钻研贤孝艺术,并创作了自己独特的贤孝腔系。而他的第三代传人徐宝子的学艺时间可推到清代时期。据当地文献《镇番宜土人情记》载:“逢三月清明,倾城出户登山……百戏娱乐、戴柳抛球、纷然杂集,小摊买卖、盲女丝弦,在在城市”,“戏子游优……每于此卖伎付食,溷聒眺听,声不绝耳”。这与凉州贤孝不同时代的流传与呈示状况是大体吻合的。明代聂谦所著《凉州风俗录》一书,对凉州贤孝尚有更详的记述:“州城俗重娱乐,虽无戏而有歌曲,古称‘胡人半解弹琵琶’者今犹未衰,而此时最盛行无如‘瞎弦’,每由瞽者自弹自唱,间有自语,调颇多,喜怒哀乐之情,择其最者而表之,然所示乐器已非琵琶,大多为弦子,亦有胡琴、唢呐之类。……其音苍凉粗猛,殆为塞上古音,听之令人凄然,或曰‘瞎弦’,本胡乐也,余亦谓然。”④由上述记载可以推断,凉州贤孝有确切证据的年代可追溯到清朝。

凉州贤孝究竟是哪朝哪代由谁怎样创造的,最初创作了那些篇目,如何传播,仅靠现有的文献资料很难找到言之凿凿的答案,因此,对它起源的研究只能采取多元、依据可循的各种说法。但是,一种民间艺术之所以能蛏根发芽,首要的一点是它满足了人民的需要,适合老百姓的胃口,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并且是一种好的艺术。凉州贤孝丰富了老百姓的娱乐生活,以诙谐幽默、说唱结合的形式,将家国故事与家庭故事用悲悯博大的情怀演绎给群众,其寓情理于故事的手法深受百姓的喜爱。

二、语言研究

凉州贤孝是通过纯正的武威(凉州)方言加以表述的,听众多是土生土长的武威(凉州)民众,或是长期生活于当地熟悉武威方言的非武威籍人士。因此,凉州贤孝的创作与受众群体必须是懂得武威(凉州)方言的人,这是凉州贤孝产生意义的前提条件,而要明白其中的文本含义,还需具有相应的地域文化知识。可见对凉州贤孝研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对武威方言的研究。一地的语言蕴含着当地区域内人民大众的心理、文化、精神、风俗、情感、特有的性情等,地域特色鲜明。百姓要听懂地道的凉州贤孝,必须熟悉凉州方言。对方言及其特点的研究为凉州贤孝的研究与保护打开了第一道门。

钱秀琴认为,凉州贤孝的口语化叙述十分鲜明,句式灵活多变,风趣幽默。“在凉州贤孝唱词中,出现了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叠音词”。⑤如ABB式的重叠式、叠音拟声词、特殊的双音节动词重叠、AA儿式的重叠形式、AAB式重叠形式。这样的语言形式既显示了武威方言的特点,又体现了凉州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

赵颖对凉州贤孝唱词的地域性语言和唱词语法特点分别作了论述。对地域性语言的研究,首先归纳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地域词汇词语,如亲属称谓、地名、熟语、骂人语等;代表性民俗的描写;凉州贤孝唱词中地域语言的情感性。接着分析了凉州贤孝唱词的地域性语言形成的原因:社会生活是造就地方文化的温床、盲人从艺者生存的需要、易于接受的受众、弹唱艺术的要求。最后探讨武威地域性语言的保护与传承。其唱腔中流露出人世间对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贫与富、贵与贱的感受,都用唱词倾诉了出来,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寄托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对唱词语法特点的探讨,就凉州贤孝和武威方言进行比较,找出武威方言的语法特点及其意义,重点分析了武威方言的语法特点,如人称代词、名词、习惯性的助词与词缀、连词“连”、重叠式词语(AA式、ABB式、AABB式)、拟声词等。通过对文本中的方言词汇的逐一分析,发现武威方言充满了生动性、鲜活性、通灵性等特点。

凉州贤孝离不开其讲唱的语言,上述对贤孝中语词、语段的分析已经扩大了凉州贤孝的研究视域。但语言是不断演化变迁的,因此需要尊重这一规律。不能从语言动态的演变中作纵向的研究,只能窥其一斑。为此,将语言研究的视角拉长变宽,放在更宽泛的时空中分析阐述。

三、音乐研究

通过对曲牌曲调的调查及其深入分析,进而发现凉州贤孝的曲调特点,可以为学习凉州贤孝、解决贤孝音乐的正确演唱与保存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王文仁认为:“凉州贤孝传统曲牌名称的命名方式独特,曲牌及其别称、变体的称谓只有老艺人才能甄别清楚,常人很难区分。”⑥经过他的深入调查和针对现实唱腔的推敲后,初步得出结论,凉州贤孝有曲牌曲调正名,也有别称、变体之分。凉州贤孝曲牌众多,分类较困难,其曲牌约77个,由唱腔曲牌和器乐曲牌两大类构成,唱腔曲牌又可分为传统唱腔曲牌和杂调唱腔曲牌,器乐曲牌又可分为传统器乐曲牌和杂调器乐曲牌。系统研究了调式类别特点、典型调式音阶构成特点、曲调结构及节拍特点。

胡天龙认为,“凉州贤孝音乐音域不宽( 一般为一个八度),典型音调由几个三音组(如“re mi sol”“sol do re”“do la sol”)与四音组(如“la sol mi re”等) 及其变体构成;有时,为了特定需要,也用长时间的紧密节奏的同音反复。并且还由其变体构成。音乐旋律线条的共同点是多级进,较平稳,但音的走向总是起伏有致。音程的跳动不大,多用小三度、纯四度。旋律的节奏、节拍方面,凉州贤孝常将自由行类型。王坤、黄柏元认为,“悲音”是常用曲调,诉说性的旋律配合着舒展的节奏。李丽认为,凉州贤孝属于套曲体,“其最具特色的套曲由【月音】、【光调】、【喉音】、【悲音】、【泪音】五个曲牌联缀而成”。⑦而在这些曲牌中,【月音】、【光调】、【喉音】实为徵调式,【悲音】与【泪音】是商调式;依音阶的构成来分析,【月音】与【喉音】是五声音阶,【光调】属带“变宫”音的六声音阶,而【悲音】与【泪音】就成为带有“清角”音的六声音阶。

凉州贤孝的演唱者多为盲人,他们中的部分人对音乐的把握并不在行,又由于是即兴演唱,所以对它进行系统的乐理研究就有些困难。以上只是对它做的一个整体规律的梳理,当然在它的乐音的构成,调式与音阶,唱腔结构等方面仍有分歧。

四、民俗学研究

凉州贤孝是一种最为质朴的民间艺术形式,民众生活的细微末节都成了贤孝得天独厚的演唱材料,通过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等反映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李贵生撰写多篇文章论说凉州贤孝中的民俗学因子,他从人生仪礼、岁时节日、饮食民俗、民间信仰、民间语言等方面作了分析,寻找贤孝的民俗价值。人生仪礼如婚姻习俗、丧葬习俗。岁时节日如天气与物候、节气与农事、节日与民俗事象。饮食民俗如“珍珠铺翠花、鱼儿乱钻沙、猴儿倒上杆、癞蛤蟆钻淄泥、黑驴子翻滚不见面、筒筒菜柳叶儿面、土里头下埋的野鸡蛋、精肚子雀子裹面杖、空壳郎拌面汤、红嘴绿毛饭、关老爷骑马不踩镫的好茶饭、刽子手上炕鳖跳崖的好茶饭、针扎荷包配丝线、手拉羊皮面、秃葫芦顶方砖、蜘蛛来吊线共计16种”。⑧民间信仰如相信灵魂存在、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送子娘娘信仰等。民间语言如民间俗语、民俗词语等。儒释道等文化是形成贤孝的重要文化因素,凉州贤孝以宣扬孝道为主题,兼收佛教的因果报应、地狱轮回和道教的得道成仙,使三教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了艺术上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一种民间艺术的形成自有孕育它的现实条件,这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曲艺样式,已深深烙上了民众日常生活的印迹,其民俗学价值极高。但是,因为研究人员从民俗学角度对凉州贤孝的解读只是个开始,所以未来运用民俗学的相关知识阐释凉州贤孝仍有很大的空间。

五、文本研究

经过一些专业人士的努力,已将凉州贤孝这一口耳相传的说唱艺术记载到纸张和电子唱品上。随着凉州贤孝文本的出现,研究者从结构形式、审美价值、女性视角等审视这一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发掘出其特有的韵味与文学价值。可是作为一部民间人的艺术,对它的研究不能就此止步,还可以从更加V阔的视角加以解读,如社会历史、结构分析、人类文化的角度等。

刘庆S认为,凉州贤孝大部分内容是弃恶扬善、表贤道孝、劝化人心。凉州贤孝具有丰富的情感性,跳跃的音乐性和语言的地方性;凉州贤孝说唱相间,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凉州贤孝能生动说唱丰富完整的故事情节。它是民间正能量的反映,有很强的教育性。凉州贤孝采用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连环式手法来演唱故事。结构具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的特征。故事情节往往比较丰富,有伏笔、巧合、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有趣。李贵生认为,凉州贤孝有较为固定的结构模式,大多由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构成。开头有独特的开场白,之后以介绍人物形象的方式进入正文,最后在结尾部分点明这部贤孝的主旨。

霍志军分析了贤孝的体式特点与审美特质,体式上以忠诚良将、贤子孝孙、淑女等的事迹为演唱内容;无固定的表演场地,即兴表演较多;采用曲牌和诗赞交替使用的音乐形式;表演者以盲人为主,用方言演唱,师徒口耳传承。审美上,以苦音(泪音)为主,大多为哀恸欲绝的风格;注重陇上风情与真率直露的情感表现;黄土气息与拙野质朴的美感。

李贵生从文学的功能学来分析凉州贤孝的文学意义,一是文化传承功能,二是教化功能,三是娱乐功能,四是宣泄功能,五是沟通功能。贤孝讲唱的是大大小小的故事,却与当下的繁琐小事、未来的社会人生密不可分,这种社会功能只需花上少量时间就可完成,而接受者却也是心甘情愿,乐此不彼。

李晓凤、钱秀琴、王俊程从分析贤孝中的女性形象入手,找出了“贤孝女性”“封建女性”“现代女性”,这些类型各异的女性形象增加了贤孝的故事容量,使贤孝的主题的呈现有了强大的人民性,其真实感更为突出。

总之,截至目前,有关凉州贤孝的研究多从它的起源、讲唱的语言、民俗学、音乐学、文学性等方面展开探讨。作为民间艺术形式,凉州贤孝的生命活力来自于民间,扩散于民间,对它的研究仍有未知盲点,只有在更大的空间挖掘其蕴含的社会、文学艺术价值,才会让这一生长于武威(古凉州)地域的文艺样式绽放绚烂的光芒。

[注 释]

①李武莲:《凉州贤孝精选》,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②李贵生:《源流・仪式・功能》,《民俗学视野下的“凉州贤孝”》,《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130页。

③孙寿龄:《凉州贤孝源于西夏》,《发展》,2012年第2期,第36页。

④刘晓静:《音乐精品选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⑤钱秀琴:《凉州贤孝唱词叠音现象探析》,《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6期,第36页。

⑥王文仁:《凉州贤孝的曲牌曲调特点》,《人民音乐》,2015年第5期,第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