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节为主题的手抄报范文

时间:2023-03-27 01:4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以春节为主题的手抄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以春节为主题的手抄报

篇1

一.走进教材,让学生在体验文本情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并能抒写自己的情感。

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语文文本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语文文本对学生“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文章有《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吆喝》《春酒》等,这组文章是我国浓郁的民俗文化、民风民情的展现。单元阅读提示这样阐述:“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本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

在教学完本单元后,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内容,笔者组织开展了“到民间采风去”的写作实践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激起家乡情感,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民俗风情,并通过调查访问,记录整理,完成一次写作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杨亚洲同学的《下镇“过会”》一文记叙了自己的家乡――下镇的民间传统节日“过会”这一习俗起源、发展、演变的经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自豪感与热情。周艳红、杨夏同学合作采访写成的《家乡的板灯》一文,充满豪情:“正是青山秀水的孕育,文人雅士的熏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们家乡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板灯即为其中的一种。春节期间若去我们家乡,舞板灯――绝对是不可不看的一件盛事。”两位作者利用寒假时间,进行了多次的实地采访调查,并在农村老家亲历了舞板灯的场景。作者对板灯的制作非常了解,对舞板灯的描写非常传神生动,对舞板灯的习俗也追根溯源,不仅体现了作者丰富的知识,更体现了作者对家乡这一习俗的热爱与赞美。

学习本单元的文章,在感受这些风俗民情带给我们无限乐趣的同时,更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探究自己家乡独具特色的风俗民情、文化特征、生活习惯等。

二.走出教材,引领学生拓展阅读空间,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丰富的情感。

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刘国正先生也多次强调:“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起来,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与深度,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培养,情感得到进一步陶冶。

1.举办班级好书交换活动。即以班级为单位,发动每位学生开展“献一本看百本”活动,并借助此活动,丰富班级图书角。具体的做法是:要求每位同学把自己喜欢的经典书籍,带一二本到班级中来,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统一登记管理,统一办理借阅手续,形成“好书你我共分享”的阅读氛围,并且在交换好书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爱护书籍的意识。

2.举办班级“好书评读”手抄报评比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好书交换阅读活动以后,要求合作或独立办一份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手抄报的内容可以是介绍读书格言,摘抄名篇名段名句,也可以抒写自己读书的感受体会等等。老师可以组织班级评比小组对手抄报进行评比,对图文并茂的手抄报除了予以奖励外,还要张贴展览。

3.举办班级“我爱阅读”为主题的黑板报评比活动。可以把班级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小组民主选出主编、编辑、插图等,每一周或两周办一期以“我爱阅读”为主题的班级黑板报,并由评比小组评比打分,分数暂时密封保存,等所有小组的黑板报办完后,再统一拆封公布成绩,对优胜组予以一定的奖励。黑板报的评比活动,最好一个学期所有小组都能至少展示一期,这样就做到了该项活动的完整性。

4.举办班级“会读、多读、乐读,让书香伴我们共同成长”的读书成果报告会。经过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阅读活动以后,要求每位同学把在阅读活动中的收获、体会进行总结,写成自己的阅读成果笔记,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成果报告。首先,每位同学在阅读小组内进行成果交流,然后,由阅读小组推荐优胜者在班级进行交流推广。

篇2

  春节活动工作总结

  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按照区委、区政府有关文体活动工作统一部署,在区文体旅游局的指导帮助下,xx街办、辖区各社区开展了以苏铁文化旅游节群众文体活动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以节俭、务实、服务群众为宗旨,丰富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和谐、文明、喜庆的节日氛围。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元旦前期,街办组织各社区召开了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社区文体活动安排部署会议,成立了以街道党工委书记为组长,街事处主任、副主任为副组长,街办各科室负责人及各社区书记为成员的xx街办20xx年元旦、春节文体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各社区认真开展群众文体工作,加强社区的组织领导,以节俭、务实、服务群众为宗旨,认真做好两节期间的群众文体工作,为辖区居民群众营造和谐、喜庆、文明的节日氛围。

  二、主要活动内容

  (一)节日期间氛围营造

  元旦、春节期间,街办、各社区通过多种形式为辖区居民群众营造节日氛围。一是在街办门前、社区居委会门前悬挂了灯笼、彩灯,同时在街办楼顶更换新国旗。二是对社区重点区域、卫生死角等地进行卫生清理,并安排人员进行日常卫生保洁,及时清理燃放烟花爆竹后的残屑和废弃物,为社区居民群众营造干净、卫生的节日气氛。元旦、春节期间,街办、各社区共开展环境整治10余次,冲洗法垭路xx社区路段4次。

  (二)关爱帮扶活动

  1.开展送礼包、暖民心走访慰问活动。元旦、春节前,为让辖区特困群众度过一个温暖的传统佳节,街办组织各社区对辖区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党员、困难群众、贫困大学生、孤寡老人等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生活日用品及节日的祝福。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街办、各社区共走访慰问困难群众60户。

  2.组织志愿者开展帮扶活动。20xx年1月21日,街办副主任覃玺带领街办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6人,到小宝鼎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对日间照料中心的绿化带、无障碍通道的扶栏等地进行卫生清理,为孤寡老人整理房间。春节前期,街办各社区组织辖区青年志愿者开展志愿上门帮扶活动5次,分别为辖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家电维修、家政服务等。

  (三)游园趣味活动

  为丰富社区居民群众文化生活,欢度传统佳节,街办各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游园活动。20xx年12月31日到20xx年1月27日期间,干巴塘、xx、小宝鼎社区开展了猜谜语、蒙眼敲鼓、象棋、拔河、托乒乓球跑、钓鱼、定点投篮地点、绑腿走比赛、青蛙跳井、健身跑等14个活动项目。活动赢得居民群众好评,参加人数多达上千余人次。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居民群众积极的参与,对推动我街办各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同时也活跃了节日气氛。

  (四)共驻共建,喜迎新春

  春节前期,街办小宝鼎、xx社区开展群众迎春秧歌、迎春文艺汇演。20xx年1月14日上午,xx社区组织社区秧歌队30余人在辖区开展了喜迎新春,秧歌大拜年活动,表演者们个个身穿彩服,手持彩扇和手绢,脸上挂满幸福的笑容,伴随着有节奏的鼓声和锣声扭起来,走街串巷向居民群众拜年送祝福。1月26日,小宝鼎社区组织社区老年队、辖区居民在小宝鼎灯光球场举办了迎新春群众文艺汇演活动,活动共有《东北大秧歌》、舞蹈《欢聚一堂》,独唱《一千年以后》等10个节目。活动采取共驻共建的原则,得到了小宝鼎派出所、小宝鼎矿武保部的大力支持,维持现场秩序,确保了群众汇演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迎新春、送春联、送祝福

  春节贴春联,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也是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来临的象征之一。结合 走基层主题教育活动,切实为辖区居民群众解难事、做好事、办实事,20xx年1月29日,街办在xx小超市门口开展了送春联活动,大宝鼎街办组织相关书写人员为辖区居民群众现场写春联,根据居民群众需要,书写春联内容。活动共送出春联50余幅。

  丰富的活动内容,创新的活动方式,不但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他们增添了乐趣,同时也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巨大潜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街办将继续做好社区文体工作,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辖区居民带去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春节活动工作总结

  春节、元宵节期间,xxxx镇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营造喜庆、祥和、向上的氛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文明村乡、和谐村屯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夯实责任

  镇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讨论今年的新春佳节期间活动安排,夯实责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氛围

  为了突出此次活动的主题,镇党委加大了宣传力度。在黑板报、宣传栏加入“传播文明,提高全民素质,过一个喜庆祥和的春节”的宣传标语,深受辖区居民的好评。

  三、 突出主题,精心组织

  我们以“温暖、温馨、温情”为主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1月11日,邀请了学校老师、镇书法爱好者在镇中心街道现场挥毫为本乡居民义务撰写春联,居民从书法家手中接过春联,笑逐颜开。

  2、春节前,镇中心小学、初中分别以“做一名有道德的青少年”为主题,举办讲座,为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课。通过学习,引导青少年反对封建迷信,远离网吧、及不良的影视作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过一个文明祥和的春节。

  3、开展扶贫帮扶活动。镇政府、镇民政办组织人员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同时各班子带队到挂点村委进行走访帮扶活动,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及时送到困难人群家中,真正解决了困难家庭在新春节日中的燃眉之急,为构建平安和谐村乡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

  4、各村委在春节期间,组织各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山歌比赛、篮球赛、广场舞等。

  通过活动的开展,推动了xxxx镇的工作,为居民过好春节献上了一道丰富的精神大餐,促进了和谐村乡的发展。

  春节活动工作总结

  根据邕文明(20xx)3号《关于深入开展20xx“我们的节日——春节 元宵节”主题活动》的通知精神,我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学生在家长的协助和参与下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节”主题实践活动和读书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立足实际

  我校领导小组根据文件通知,经过认真商讨和策划,制定出包含感受民俗文化、读书活动、爱心帮扶活动、“美丽邕宁”主题实践活动等内容的活动方案,内容包括“节日祝福”、“文化熏陶”、“快乐实践”等大的项目,整合设计成分年级段、内容丰富的《20xx年“我们的节日.春节、元宵”主题活动寒假德育活动作业》,发放到所有学生手中,引导学生在假期践行活动。

  二、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表达祝福与心愿,感受节日氛围。

  春节,是中国人喜庆团圆的节日,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日子。我校组织学生在节日春节、元宵期间设计最好的节日祝福语,写于“德育作业”中,并在与家人走亲访友拜年时灵活表达节日的祝福,培养了孩子与家人、朋友的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另外,同学们还通过制作贺卡、画年画等方式表达对亲友的祝福和对节日的喜爱。中高年级学生根据春节、元宵民俗文化等制作“春节、元宵节”节日小报。通过多种表达祝福与愿望的形式,同学们学会感人、学会与人交往,感受了浓重的节日氛围。

  2.走近民风民俗,感受民俗文化。

  为了让学生感受春节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让高年级学生更好地绘制内容丰富、画面精美的手抄报。我校“我们的节日、春节 元宵节”寒假德育作业要求学生们在假期中至少读一本有关中华传统文化或名家名作的书籍,不少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创作春节的对联;在春节走亲访友时搜集精彩的春联、春的诗篇,通过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等形式将最喜欢的对联摘录下来,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了春节的文化内蕴。

  3.投身假期实践,培养道德情操。

篇3

一、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安排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本人工作的学校是黔南地区的一所农村九年制学校。在十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深感在农村中学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农村孩子他们对知识的渴求不亚于城里的孩子。但由于生活地域的差异,以及学习生活条件的悬殊,他们的课外活动相当贫乏,使得他们对诸如上网查资料、打游戏等现代的学习、娱乐方式十分陌生,对外面精彩的世界不甚了解。因此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安排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

当然,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安排也不能太随意、太频繁。要有一定的时间性和目的性。

二、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安排要与教学内容相联系

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安排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的安排,而是要结合教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比如笔者在完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布置学生完成一项课外实践活动:以:“保护环境,珍爱动物”为主题,自查资料,自备原料(废旧利用)办一份手抄报,时间是一周。(我也介绍了一些手抄报的常识和办报的方法。同时提出几点要求:1、所用纸张必须是废旧利用。2、办报内容必须结合教材内容和联系生活实际。3、尽量办得美观漂亮。一周后,同学们陆续把自己的作品交上来了。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几个同学也交了。这些作品规格大小不一,大的有两张《贵州日报》大,小的只有一张信笺纸那么大。内容可谓丰富多彩。可以看出大家都经过了精心准备,很多作品不但排版整齐、字迹工整,而且图文并茂,不少插图还是彩色的。用来办报的纸张大多是旧挂历的背面,真正做到了废旧利用。在内容上很多同学都谈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家乡现在已被规划为工业园区,引进了很多家企业,这些企业既解决了不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给县里带来了高额税收。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有部分同学谈到了农村一些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比如,毁林开荒种西瓜,铲火土(把地坎上的草皮铲下来烧成灰后做肥料,这种做法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还有一个同学说过去寨子里有很多鸟栖息,现在由于很多树被砍了,竹林也被砍来种菜了。过去每到傍晚百鸟归巢的美景也不复存在了。实在令人伤感。在指出这些问题的同时,同学们也讲了一些补救措施,更多的是呼吁人们随意捕杀动物,要保护环境,珍爱动物,给动物们一个温暖的家。以上这些,都是从活动范围的拓展和形式的多样,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综合能力。

三、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安排要与审美教育相联系

在初中教材里,每学期都安排有几次课外实践活动。但绝大多数老师,特别是我们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常常忽略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他们要么对这部份内容视而不见,要么让学生自己看,不再深入下去。其实课外实践活动开展得好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思维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养成勤读书、勤思考、勤动手的好习惯。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A-

0004-02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我校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系列的德育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培养了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弘扬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一、认识“我们的节日”,把浓郁的节日文化深植心底

“我们的节日”是指我们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节日,寄托着炎黄子孙的特有情怀和文化,是美好的、幸福的、希望的节日。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每一个节日都包含着动人的传说、缤纷的故事、丰富的习俗。为了让传统节日达到预期的育人目的,我们努力寻找各个节日蕴涵教育的切入点。首先,学校利用周一晨会“国旗下讲话”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在校园内大力营造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全面引发学生的热情与激情。其次,各中队组织学生开展节日民俗文化调查。通过小组分工、收集整理资料,制作一期相关手抄报、黑板报,再将那些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板报张贴在班级文化园地中,使其对学生产生较为持久的感染力,从而收到“耳濡目染”的效果。最后,各班开展中队活动。通过讲一讲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诵一诵有关节日经典诗文,演一演相关节日的歌舞小品节目,让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的基础上,独具匠心营造节日的氛围,从而把浓郁的节日文化深植心底。

例如,中秋佳节到了,在校园醒目处悬挂标语,教室里、走廊上悬挂着同学们制作的灯笼、灯谜,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举行“月是故乡明”的庆祝中秋节班队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领悟其丰富内涵。元旦到了,教室布置一新,灯笼、窗花、中国结充满过节的喜庆氛围,各中队队员们已经开始酝酿策划迎新年活动――相约春天迎新诗会,喜迎新年的到来。营造浓郁的节日的气氛,犹如绵绵春雨一般,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让传统的节日精髓浸润心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传统节日的快乐,学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系列德育实践活动,让每一位队员都积极参与到各种形式的节日活动中,历练各种技能,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充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无穷的魅力。

1清明节时节雨纷纷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深化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每年清明,我校都会隆重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的祭奠活动,活动地点或在人民公园烈士墓前,或在南湖公园韦拔群像前,或网上祭奠……形式多样。看看我们开展的祭奠活动:讲述革命烈士的感人故事,让孩子们重温那红色经典的震撼魅力;配乐诗朗诵《烈士墓前》,表达了学生祭奠先人、缅怀英烈的情感;有关春天、清明的古诗吟唱,如《寒食》《清明》《春夜喜雨》《赋得古草原送别》……让同学们浸润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里。班队会课,我们还邀请了年过八旬的老军人张树德爷爷来给同学们讲革命故事,使同学们受到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发奋努力学习。

清明不仅仅是追念先人的节日,也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我们组织学生到花花大世界去赏花踏青,去南湖公园野餐,在野外开展踢毽子、放风筝、羽毛球赛等,清明节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较为全面地认识了解了节日的习俗,充分地感受到这个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2五月时节话端午

端午节是中国人两千多年来的传统节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庆祝活动。我们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还让学生探究端午节的来历、讲屈原爱国故事、去南湖观看龙舟赛、做一个“端午香囊”、包一串“端午香粽”、演一回“端午传说”、诵一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激发学生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从小立下报效祖国的志向。

3中秋明月格外圆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大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为了迎接中秋节的到来,我校各班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中秋佳节话团圆”的班队会活动。各中队充分结合学校打造的书香校园活动,首先布置队员们去了解月圆与团圆之间的象征意义,查阅有关中秋的神话、传说,背一首赏月诗、团圆诗,然后将活动由学校向学生家庭延伸,自己拍一拍举家团圆赏月的照片,最后邀请家人来参加主题班会活动。队会上孩子们着旗袍,猜灯谜,讲中秋节的来历,说中秋节的故事,诵有关中秋的古诗,唱“八月十五月儿圆啊……”“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家一起分月饼,品月饼。学生在欢乐中过节,在快乐中学知识,感受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4开日叙重阳

九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是个处处都蕴涵着教育契机的季节。每年重阳之际,为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孩子们的知识,让孩子们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我校都会开展“绿色出行,快乐野餐”秋游活动。

孩子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跟着教师徒步登高,闻着花香,看着风景,像一只只小云雀一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欢呼。每个班级“安营扎寨”后,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始了:胯下传球、跳绳踢毽子比赛、野外“卡拉OK”大赛……临近中午,“野餐聚会”开始了,孩子们拿出自己带来的美味佳肴,和同学一起分享。重阳登高秋游活动,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意志,增进了友情。“秋天”真正地走进了孩子们的眼里和心里。

重阳节还是敬老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传统美德,我校各中队开展以“九九重阳日 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中队活动。队员们讲重阳、唱重阳、演重阳,通过小品、故事、敬老三字经宣讲着百善孝为先,当深情的《感恩的心》《最美不过夕阳红》歌声响起,同学们纷纷向前来参加本次活动的爷爷奶奶们赠送礼物和节日贺卡,祝老人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最后,各中队辅导员还布置一道特殊的亲情作业:探望敬老院孤寡老人,给长辈捶捶背、洗洗脚,分担一点家务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就是很好的传统节日教育、感恩教育,赢得了长辈们的交口称赞。

5古诗新歌贺新年

新年到了,为了营造辞旧迎新的校园氛围,我们举行了元旦迎新“相约春天”新年诗会。迎新诗会上以“春天的诗”贯穿节目的始终。学生自创自编、自导自演、自拍自摄,表演的节目丰富多彩,古诗朗诵、击鼓传花使人耳目一新;相声、小品令人捧腹大笑,歌曲、舞蹈异彩纷呈。从各中队传出的喝彩声、掌声、祝福声此起彼伏,校园内洋溢着一片欢快的节日气氛。

“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让孩子们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过了一个个文化内涵节,既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心灵也受到了洗礼。

篇5

社会更加进步,生活更加美好,但孩子们内心深处对亲情、师生情、友情的感觉却更加单薄,尤其是独生儿女自私自利、重索取轻付出的心理问题非常突出。孩子们不理解答谢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理解答谢父母的抚养之恩 ;不理解答谢老师的教诲之恩 ;不理解答谢祖国、社会对自己的教育之恩。据考察,约有60%左右的学生不理解父母的生日,近40%左右的学生不理解父母的年龄。而与之形成鲜明比较是父母给儿女过生日却高达90%左右。就在叹息与无奈之余,也不禁想问问 : “现有的孩子怎么啦,为什么一点都不知道感恩呢?”感恩观念已经淡化到如此匮乏的水平。为了我国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需要培育我们的小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主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培养他们宽容向上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学会感恩,造就同学们的感恩品质。教育必然以同学们的“成人”为作眼点,让学生“成器先成人”,发奋培养“有德又有才”的交班人。感恩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必然要,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体现点之一。

二、展开感恩教育的目标

展开感恩教育,目标是让学生时常站在同伴的方面,设身处地去想同伴之所想,哀同伴之所哀,急他人之所急,乐他人之所乐,主动学会经历他人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情感,惟有如此能够促进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动人所感,知他人之情,能体谅他人,原谅他人,可怜他人,帮扶他人,关心他人,以便形成同学们的道德感。这样,教育就不会停滞在靠纪律制度来被动保持,而是从同学们的心理流动出,使同学们的行为规范上升到心灵的自觉要求和对生活的敬爱。因此,我们在造就学生自信、独立、自主、百折不挠品格的同时,对他们展开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感恩教育,对建立正确的人格有着非常关键地意义。

三、展开感恩教育的措施

在小学展开感恩教育,要根据同学们的年龄、心理特点,要有针对性,要通过林林总总的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一)感恩教育展开讲故事法

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教师讲学生讲,晨会讲班队会讲,举行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感恩,在中国历史上上述的例子却很多。民族俊杰袁崇焕过世后,佘家义士“冒死葬忠魂”,子儿孙孙,生生死死,守墓遗训,口口相传,17 代人为他守墓370多年。诸如“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哭竹生笋、”“打虎救父”、“笼负母归”、“鹿乳奉亲”等等。就是在今日,在我们身边也不乏感恩的事例。在金训华英烈墓地守了37年的陈健,天经地义地成了CCTV零五年度“感动中国”人物。37年前,在一次与洪水搏击抢救国家财产时,金训华救了陈健的命。在金训华捐躯后,陈健决意义务为战友守墓,并赌咒要“一辈子陪着你。”为此,他再没离开过逊克县,一直为英烈扫墓守灵。

(二)感恩教育树立展开小报法

把多种渠道收集到的感恩故事、格言、新闻信息制作成手抄报、电脑报、剪贴报等小报,举办感恩主题的办报展览,评出最佳办报能手。通过办报的过程,暨受到感恩教育又增强动手能力。

(三)感恩教育展开考察反映法

考察的相关内容有 :父母每天为我做了哪些事,所花费的时间是多少(以分钟计算);我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我的一月生活费、一年学费是多少,父母为此要付出多少劳动(以天数计算);我对父母的态度怎样,我哪方面需要好转 ;父母对我的期望是什么,我是怎么做的 ? 辅导学生通过考察自己的父母或同学的父母,学会吃透父母。可根据年级段同学们的年龄特点从一个到多个侧面从事考察,而后使用班队会把考察计算的结果向大家或父母反映,可邀请家长到会。真是不算不理解,一算吓一跳。据媒体报道,就连重庆大学学生通过考察计算,反映时很多学生流下眼泪,那么能感动大同学们的更能感动小学生。

(四)感恩教育展开征文法

教师带动孩子阅读《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读父母亲教育儿女方面成功的事迹,率领学生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背起父亲上学》等影视,让好的文学作品浸润少年孩童的心灵。观后可组织讨论并写出读书心得。学校可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举办“感恩”征文展。

(五)感恩教育展开作业法

学校在周末节假日前,给学生设计一些感恩作业、亲情作业。在元旦前设计“我做一张节卡送老师”,“三八妇女节”前设计“做一天家庭主妇,让妈妈休息一天”,“五一劳动节”前设计“节假期间洗碗我承包”、“整理房间我承包”,“重阳节”前设计“我为爷爷洗脚”、“我为奶奶梳头”,“春节”前设计“谢绝压岁钱”等各种的感恩亲情作业,还可与家长联手把感恩教育日常化、生活化。

(六)感恩教育展开主题演讲会

使用班会队活动举行“感恩的心”演讲会。演讲的主题可以是母爱的主题,可以是师爱的主题。透过演讲召唤孩童的感恩心理,让孩子受到更值得探讨的培育,让感恩教育的种子扎根孩子的心田。

(七)感恩教育展开文艺表演法

教师带动孩子以歌舞、诗歌朗诵、相声、小品等多种形式,带动孩子使用课余时间排练。举例,教唱《烛光里的妈妈》,团体表演《感恩的心》舞蹈等。

篇6

一、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背景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构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但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进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知道许多外国的节日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了解许多外国的流行元素,对中国那些经典的、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却知之甚少。在对本校学生进行节日调查时,很多学生不知道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元宵节;尽管大部分学生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却难以把这段历史完整地复述下来。学生正在接受一种被称为“快餐”的文化――快餐文化。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掩卷沉思:如何让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少年这一代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呢?因此,我们认为,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重建文化信仰,重塑文化灵魂,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尤为重要。

二、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及策略

(一)立足于课堂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阵地。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地深入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以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阅读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教材选文注重人文精神,注意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从各个侧面引导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位,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炽热的爱国情怀。如《青花》一文介绍了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的民间瓷艺人的精神: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属,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著名瓷器青花的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懂得文本蕴含的人文精神,继而引发思考:怎样的人生才是比较完美的?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情感态度。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他坚强、乐观,关心国家的命运,敢于和一切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作斗争。学习这篇课文时,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更要指导学生透过这些事迹挖掘出鲁迅先生的高贵品质,让他们受到精神上的洗礼。透过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似乎读了一部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了祖国各地的风俗,回顾了祖国的历史。

2.古诗学习,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古诗,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朵奇葩,是灿烂文化夜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材选编了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学习的一些优秀古诗,如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离离原上草》、《石灰吟》、《竹石》、《悯农》、《登鹳雀楼》和《梅花》等,这些优秀的古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人文底蕴,提高学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要详细介绍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倘若学生不知道《石灰吟》的写作背景,又怎能深刻体会“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人间”的豪气与悲壮呢?其次,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吟诵,通过吟诵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富于节奏美和韵律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以读促学,读中悟情,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举措。范读、带读、配乐读、闭上眼睛想象朗读等方法都可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融入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感情,从而受到熏陶,提升感悟。

(二)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宣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层次,积极开展系列语文实践活动,采取梯度教育的方式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活动。

1.课前5分钟民族文化演讲,每月评选出“知识小博士”。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规定每天(或一周两三天)实行课前5分钟演讲,内容是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是各地区的民俗习惯,也可以是名人故事,抑或是山川、建筑、诗词歌赋、对联灯谜等的介绍。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分类进行,一段时间内介绍一种,从易到难地梯度进行。此类活动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收集、整理资料,既了解民族传统文化,又提高演讲能力。

篇7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当笔者无意中走进这所蔬菜之乡寿光市西北角的农村小学,正为洁净素雅的校园环境赞叹时,却被这优美动听的歌声吸引了。原来,台头镇实验小学的教师和家长们正欢聚一堂,为孩子们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宽敞明亮的多功能餐厅里彩旗飘扬,五颜六色的气球系着红色的飘带,像天空中的繁星,把以“托起明天的太阳”为主题的帷幕装扮得异常美丽。孩子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阵阵欢快的歌声汇聚成了校园一道清新亮丽的风景线。

“太好看了,节目太精彩了!想不到学生的表演能力这么强!”看完“六一”文艺汇演的家长们由衷地感叹道。

学校始建于2006年,由13个自然村小合并而成,现有2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00余人,教职员工51人。学校以“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为办学宗旨,以“依法治校,以美育人,规范管理,特色兴校”为发展战略,积极践行“为学生幸福成长奠基”的办学思想,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努力探索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近几年来,先后被评为“潍坊市规范化学校”“小学英语科教学特色学校”“艺术教育示范化学校”。

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该校始终坚持把素质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并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衔接,充分运用一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思考问题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成长。

特级教师陶伯英先生说:“语文课应以实践为主,认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该校的语文教师不仅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方面做得更是出色。

“30年后,他们能相聚吗?老人的话说明了什么?如果相聚,他们会说些什么?在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老人?你愿意做这样的人吗?把你心目中这样的人物用笔画下来,并且写上表示你敬意的一句话。”这是上周该校举行的一人一堂公开课中,汪兴强老师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时设计的几个题目,这几个问题涉及到了多个方面,有对人生价值取向的思索,有对学生想像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绘画能力的检阅等。

再如,该校张丽老师执教的《用比例解决问题》一课,在“放一放,演一演,画一画”中素质教育也得到了很好地诠释,数学课堂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使他们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学习兴趣和情感同步发展。

从2008年开始,该校分别进行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和攀登英语实验,经过全体实验人员的共同努力,2009年,该校被评为“语文主题学习优秀实验学校”;2010年6月,该校又被攀登英语项目组评为“攀登英语优秀实验学校”。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该校积极主动开展了多项语文主题实践活动,如,举办学生古诗背诵、诗文朗诵、书画等比赛;开展读课外书、摘抄好词好句、写日记、自编手抄报、举行读书汇报会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积极性。数学课也开展了口算、数学探究与应用等比赛。英语学科也组织了英语风采大赛。高年级学生自发组织班级联欢晚会,自编自演节目,他们排练的课文情景剧深得老师们的好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该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这些比赛,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培养了感恩意识,激发了学生对美的爱好和追求,塑造了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达到了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心等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以养成教育引领学校德育工作

自合校以来,结合学校实际,在广泛征求教职工和家长意见的基础上,该校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作为学校德育中心工作的目标,拟定了《台头镇实验小学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构建了以学校――家庭――社会、科室――团队――班级、校长――主任――班主任――教师――学生为主线的立体化工作网络,并提出了所要达到的近期目标,努力使学生在短期内形成良好的习惯。具体来说,就是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守纪习惯、学习习惯等。

为了使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该校建立了以校长为核心,以政教处为具体组织实施机构,以各班班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的三位一体的管理实施模式。

校长、政教处主任直接承担养成教育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工作,校长每周必听一节班会,对班会做具体指导,并对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及时推广,对不足之处及时指正。政教处是养成教育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它承担养成教育制度的制定,每周工作重点的拟定与落实,每周养成教育情况的评价与反馈,每周实施情况通报与整改措施的提出以及如何实施等任务。还要对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过程中的实事数据进行整理、小结、存档。为形成科学有序的养成教育制度提供第一手客观材料。

各班班主任是养成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承担每周养成教育的落实,并与学校政教处密切配合,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进行必要的训练,以期达到预期的目标。

为了把养成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该校不仅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建立了强有力的实施团队,更重要的是狠抓过程落实,坚持不懈,日日有检查,周周有评定,月月有反馈、考核与通报,真正做到把一种不自觉的行为变成一种自觉的良好习惯,并且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田中去,让它成为学生终身受用的财富。由该校郑玉香老师编订的校本教材《好习惯在于养成教育》在寿光市获奖。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活生生的榜样。”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学校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关键,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学生模仿性很强,教师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该校制定了《教师一日常规》,与教师签订《师德承诺书》,要求教师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做到仪表端庄、语言规范文明、行为举止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时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事事为学生做表率,处处为学生当楷模。全校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形成。

此外,该校学生中午用餐和午休时间由班主任全程陪同,这样不仅对学生的习惯养成起到了监督作用,更对学生的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班主任戏称自己是“二陪”人员。

在培养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该校师生深刻体会到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他们适时

建立了家校联系制度,通过家长委员会、家校联系卡、家访、家长会、电话、短信、QQ等形式同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实现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无缝沟通,让学生把学校训练和培养的好习惯带回家,使之能够得到督促与强化。挖掘并整合利用社区德育资源,积极开展学校与社区互动共建活动,联合开展建设“书香家庭”等活动,让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他们还建立了科学完善的养成教育评价制度,如《台头镇实验小学习惯养成教育考核评价细则》,围绕习惯养成教育目标要求,规定了全校各部门、各岗位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习惯养成教育考核办法、评分细则。建立了民主测评制度,各班以每周的班会为固定的民主评议时间,通过民主评议,指出每班学生在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并在民主监督中改正。建立了习惯养成教育日通报、周通报、月通报制度,每学期结束,以告家长书的形式,把学生习惯养成的过程与绩效通告每位家长,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

三、充分挖掘节日资源,构建节日教育课程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许多中华民族珍贵的生活史料,是历代民众共同创造的精神文明的积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教育。2008年,国务院规定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为法定节假日。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也曾建议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元宵、重阳等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他指出纪念传统节日并非单纯为了休假,而是让广大群众利用假期进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回昧悠久历史,享受民俗文化,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民族学者们也指出:我们应该继承传统节日中的精华,要不断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并且以创新的精神发展传统节日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文化活动,了解文化源流,创造文化新生活。为此,该校编订了校本课程教材《中国的传统节日》,使传统节日资源顺利走进了课堂。

为了更好地开展节日课程,学校积极创设节日环境,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力争让环境产生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以中国六大传统节日为主题,分别制作精美的宣传板,展示每个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凸显民族文化主题,揭示了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

为让学生时时感受浓烈的民族文化氛围,该校还在班级黑板报中结合民族传统节日和时令,进行专题布置。学生在搜集资料和设计布置班级板报的过程中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定期播放与节日有关的歌曲、故事。既让学生增加音乐素养,又弘扬了民族文化,为美丽的校园增添了浓浓的文化韵味。

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但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纪念日的由来,引导学生学习和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而且陶冶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艺体教育扎实开展、齐头并进

该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艺体组长为副组长,有关教师参加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规划、组织、领导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并制定学校艺术教育的工作、奖励、保障机制等。每学期末,教代会对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专项评估,成绩纳入个人量化考核范围。

“校外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培育人才幼苗的百花园”。基于这样的认识,该校一直立足实践教育,不断完善社会教育,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外集体活动,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通过艺术节、兴趣小组、社区活动等为载体,开展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学校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和校外教育阵地,广泛开展群众性艺术教育活动。利用周末或晚上,带领学生进社区、企业等为职工、老百姓表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学校还以各种节假日为契机组织歌唱比赛、师生书画展、“六一”文艺汇演等,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爱好。

学校还成立了合唱团、舞蹈兴趣小组、书法社、绘画团等各种文艺类、美术类等课外活动小组,参与率达到95%以上,真正做到了让艺术教育洒向每一个农村孩子。

聘请名家进校园,提升学生专业技巧。学校每学期定期聘请台头镇书法名家隋德龙先生、音乐家李永生先生以及舞蹈名人汪昌先生到本校对学生进行艺术方面的讲座、现场指导等,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巧。书法兴趣小组学生郑晓岚的家长说:“现在孩子的书法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勾、点、撇写得有板有眼,我应该向她的老师表示感谢!”这些活动实现了校内与校外的结合,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人与自然的结合。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按照课程标准开足体育课和校园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强化两课两操制度、学生体育竞赛制度、体锻达标评估制度等。继续抓好乒乓、篮球、排球等传统项目的教学与训练,不断开拓发展;开好每年的春季、秋季运动会,组织好群众性跳绳、踢毽子、拔河、两操一舞等评比活动。坚持体育课堂教学与业余训练相结合,提高训练质量。学校卫生工作做到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坚持每学期一次的体检和每学期两次的视力检测活动,做好以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为重点的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急性、慢性传染病的防治和控制,切实履行对学生健康监测的职责,这样使学生增长了卫生知识,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

篇8

关键词: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安全管理

作者简介:郑铎修(1965-),男,山东宁阳人,山东省宁阳县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技师;

郑鹏(1986-),男,山东宁阳人,山东省宁阳县供电公司葛石供电所,助理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190-03

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引入GPS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以及安全工器具在线监测系统。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提升应急事件处置能力。实施“标准化样板变电站”建设,安全生产实现长治久安。深入开展“安全文化进家庭”、“安全生产月”、“创建无违章企业”等活动,印制了《安全文化手册》,举办了安全漫画、安全格言、警句征集等活动,提炼出了“亲情无限,心和人安”的安全特色理念以及“严、细、实、新”的安全管理理念,营造了全员参与安全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一、公司基本情况

宁阳县供电公司属国有中型企业,境内拥有220千伏变电站2座,110千伏变电站6座,35千伏变电站26座,变电总容量为108万千伏安,高、低压送配电线路4634千米。2012年供电量达到15亿千瓦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公司秉承“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以建设“一强三优”的现代供电公司为目标,坚持“抓管理、抓发展、抓队伍、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绩。2012年,公司紧紧围绕县委“双带动”发展战略,科学调整电网发展规划,圆满完成了“220千伏华丰输变电工程”、“110千伏伏山输变电工程”、“经济开发区业扩项目”等重点工程建设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后盾。全县12个乡镇全部建成电气化乡镇,建成了371个电气化村,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公司先后荣获“国家一流县供电企业”、“全国农电系统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国网公司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先进单位”、“中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软实力十佳品牌企业”、山东省“创新管理优秀企业”、“文明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新农村电气化县”、“农电科技进步示范县”、“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农电先进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二零零九年度山东省电力行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二零一零年度全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泰安市管理创新十佳企业”、“泰安市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连续十三年获得全县政风行风评议公共服务类第一名。公司始终坚持安全创新管理,2005年至今共创造市级以上科技成果16项,管理创新成果36项。2009年,“彩山映虹、情系宁阳”服务品牌荣获山东省服务名牌称号,公司还成为全省首家通过“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3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双认证的县级供电企业。

二、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有益探讨

1.以“安全文化进家庭”为特色

将企业安全文化注入班组,延伸到家庭,建立起“以人为本”充满爱心的企业安全文化,激励员工“我要安全”的内在潜能,亲情互动,建立员工与家属共保安全机制。公司党委紧紧围绕家庭这块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知识和“人人都是安全员”,“居安思安、居安紧安”的安全理念学习和宣传教育活动,构建家庭安全文化宣教体系。一是开展安全知识、标准化知识进家庭活动,把员工要掌握的安全生产知识打印后由公司女工委负责送到员工家中,督促员工夫妻熟记熟背。二是组织员工妻子参加员工班前安全宣誓,强化员工夫妻对安全生产的责任。三是公司制作了1000多件电力安全文化围裙,免费赠送给职工家属,围裙上端印有“亲情无限、心和人安”等有关的温馨提示,中间显著位置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标识图案。通过一家一户的宣传,把电力安全文化如春雨润物般悄无声息地深入到职工家庭中。四是定期召开家属代表座谈会,组织员工妻子观看安全警示教育片,用血的教训警示员工妻子一定要让丈夫遵章守纪。一线职工家属感谢公司对职工人身安全的关注,她们深知一个家庭只有家人安全平安,家庭才会幸福美满,纷纷表示会全力支持家人的工作,做好家庭贤内助,让家人安心,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五是与职工家属签订《“安全文化进家庭”活动倡议书》,倡议大家用安全的基石建设更加和谐、幸福的美丽家园。公司先后有237对夫妻郑重签订了“安全文化进家庭”承诺书。通过抓学习、抓宣传,在员工家庭中形成了浓厚的安全学习氛围,出现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夫妻“学安全标兵”、夫妻“学安全状元”等等。

通过家人、亲属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推动树立“安全是生命、是健康、是幸福”的安全价值理念,让爱心、平安理念深入人心,营造“人人讲安全、家家护安全”的氛围,做到亲人上班要嘱咐安全,下班要过问安全,日常生活要提醒安全,真正发挥好家庭安全互保的作用。

2.以六个基本点为支撑

(1)高度重视,全面到位,建设宁阳坚强可靠电网。电网安全是供电企业本质安全最为基础的物质保证,公司党委优先保证电网发展建设和设备改造维修资金。一是高标准、高起点,从规划、设计的源头抓好电网布局建设。公司统筹部署,强化措施落实,积极破解县城东部供电瓶颈难题。二是加大电网升级力度,不断提高电网科技含量,电网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大力实施老旧设备和重大缺陷设备的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增强电网抵御自然灾害和外力破坏的能力。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推行新工艺,先后安装了变压器在线滤油装置、伸缩式围栏、线路防坠落装置,推广应用了玻璃绝缘子、节能接头、c型线夹等。完善了城区10千伏手拉手工程和配网自动化系统,推广应用了配变监控保护终端。配变保护装置集数据采集、存储、处理、通信、控制及计量于一体,运行人员通过该装置可以及时了解配电站点的运行状态,能有效避免烧毁配变的现象发生。

(2)严细实新,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公司大力培育“严细实新”的安全管理文化,将“严细实新”的管理理念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一是修订《安全生产奖惩实施细则》,设立员工不可违反和逾越的“警戒线”、成立安全督查组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常态化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事故责任人从严处罚等,不断强化安全的严格管理;二是推行交接班、倒闸操作、安全交底全过程录音制等措施,不断细化安全管理;三是修定《领导干部生产现场到岗到位规定》、每年组织开展专项安全监督整治活动等,安全管理工作更加务实、求实效;四是开发“两票”电子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攻关、加强标准化作业现场监控研究等,不断创新安全监督管理手段。严细实新的安全管理理念,目前已经被广大干部和职工所接受,成为企业推动各项生产工作的强大动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立足岗位,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公司不断健全单位、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体系,通过组织观看安全警示录像、开展当事人“说清楚”和“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等方式,系统性地对广大员工进行安全责任、安全理念、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教育、宣传和培训,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增强按规程办事、按制度办事的自觉性。2012年至今,公司上下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6期培训330人次,开展各类岗位练兵120人次,各类比武5场190人次。同时组织系统各单位,以《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为标准,对生产作业环境、作业对象(设备)、作业流程的风险进行一次全面辨识,建立“设备、行为、环境三个‘风险库’”;开发推广“作业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作业前对安全风险的辅助辨识和分析。通过强化培训,员工的精神面貌、安全意识和岗位技能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在省集团和泰安市公司的农电知识调考、配电线路、装表接线等比武中连创佳绩。

(4)准军事化,规范管理日常作业行为。公司在全系统推行生产过程准军事化管理,严格现场开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从员工的着装仪容、肢体行为、作业程序等细节抓起,从流程制度的规范、可靠执行抓起,从工作现场的安全监督抓起,开展“安全信得过员工”、“安全信得过变电站”评比,激发员工的个人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员工遵章守纪的工作习惯。制定《安全工作守则》,规范员工现场作业行为,对七个专业22类作业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应履行的基本步骤和严令禁止的违章行为进行规范。在此基础上,制作《安全工作守则》教育录像片和《常用安全工器具管理与使用》教育录像片,直观示范“什么情况下能做、怎么做、什么不能做”。使一线员工不仅从文字上,更从视觉感观上加深了对违章行为危害的具体认识,掌握到现场安全工作的行为规范。认真组织实施“现场标准化作业”,要求一线员工一丝不苟地执行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生命和设备安全,确保作业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准化作业实行五年多来,一线员工对检修前安全工器具的准备、安全措施的落实、检修项目、工艺标准的执行、掌控上更为完善,进一步引导和规范了职工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习惯,变“重结果”到“管过程”,变“事故后追究责任”为“规范职工整个作业过程行为”,确保了安全生产的可控、能控、在控。

(5)全面梳理,建立简洁适用的规章制度体系。公司在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全面梳理安全生产有关管理制度,以层次清晰、简洁适用、可操作性强为目标,建立以安全职责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作业规程和设备环境标准为主的安全制度和规程体系,形成凡事有章可循的安全生产秩序。同时组织开展一班组一手册修编工作,动员一线班组员工,因地制宜,从繁多的管理制度中自行整理与自身工作相关的管理条目,编辑成简洁实用的班组管理手册,而与该工种无关的条款则不收录到该工种手册中。该手册的修编,减轻了一线员工学习规程制度的负担,也更加有助于管理层推动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在此基础上,公司组织开发了“安全生产制度一班组一手册及其管理系统”,进入该系统,所有人员都能迅速找到本岗位需要熟悉掌握的规章制度的具体条款,更加有力地促进了一线员工学习制度、遵守制度。

(6)和谐共进,打造相互关爱型安全工作团队。公司从尊重人、关心人、保护人的角度出发,积极培养员工爱心、平安、和谐的安全意识,在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中,形成了员工和企业安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精心制作了《安全文化漫画读本》,将公司的安全警句、安全理念等以浅显易懂、生动活泼的图片诠释出来,从潜移默化中提醒职工要重视安全;二是举办安全文艺晚会、安全辩论赛、安全演讲、安全征文等活动,大力弘扬安全文化氛围;三是通过党员“一带二”、三级联创、首席带新人、师徒帮带等有效活动载体,把班组培养成相互尊重、彼此信任、技能互补、充满活力、分享知识、共同进步的学习型团队,班组成员间形成兄弟姐妹般亲情友爱的同志关系,达到安全上互提醒、技术上共进步、业绩上同奖罚、生活上互关心的良好氛围。

三、继承、创新、努力开创安全工作新局面

倡导和建设电力企业安全文化,将安全文化融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以实现企业的本质安全为目标,努力培育出优秀的安全文化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促进主动安全机制和主动安全环境的形成,是实现新形势下电力生产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是树立电力安全形象,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在下一步工作中,宁阳公司决心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深化“安全文化进家庭”活动,打造具有鲜明宁阳公司特色的安全文化。

1.加大亲情安全宣传力度,营造安全氛围

抓安全工作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这个主题,按照进一步完善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实效、突出效果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亲情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

建设亲情协管抓安全阵地,营造安全氛围。采用亲情协管“安全宣传墙”、“安全宣传走廊”,定期悬挂亲情安全标语、口号、安全警句等,《全家福》等展览,组织协管安全文艺演出等形式,警示职工自觉搞好安全生产,利用公司宣传大屏幕24小时滚动播出安全温馨提示话语、在职工活动中心等播放《祝你平安》等安全歌曲,时刻提醒职工抓好安全,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氛围,有力地增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责任观念。

利用多种载体,加大亲情安全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等时间,利用板报、画廊、有线电视、公司网站、标语等各种宣传阵地和工具,组织义务安全宣讲员到家属区、办公场所、施工地点宣传“安全系万家,幸福系安全”与“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等理念,营造浓厚的亲情文化环境和安全氛围。

2.创新活动载体,创出安全亲情品牌

亲情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进家庭”的灵魂,是实现供电公司长治久安的强有力的支撑。因此,要大力实施亲情安全文化工程,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征集安全家信活动,以“安全家信”的形式,向亲人寄语安全心声,为一线职工送上最真诚的祝福、最关切的问候,用情真意切的话语和亲情叮嘱提醒一线职工搞好安全生产,增强他们“一人安危系全家,全家幸福系一人”的安全意识,让职工意识到他们担负着整个家庭幸福的责任,使安全生产的警示铭记在心;定期开展“祝你平安”女职工演讲会,为职工进行演讲,开展“平安全家福”家庭安全知识竞赛,通过一家三口共同回答安全知识、协管知识的形式,促使家庭成员关心安全生产,共同搞好安全,在全公司形成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生产、人人为安全做贡献的良好氛围;开展“巧手绘安全”女工家属剪纸展,用女工家属特有的聪明才智和灵巧的双手裁剪出以“安全生产”、“安全祝福”为主题的剪纸作品,表达女工家属对安全生产的美好祝福;每月定期组织一线干部职工家属组成“电嫂慰问团”,到电力施工检修现场体验生活,慰问一线职工。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现场慰问、谈工作体会的形式,让广大女工家属更加明确肩负的安全职责,多吹安全枕边风,做好安全好后勤,让职工不带任何思想负担到工作现场,为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