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范文
时间:2023-03-19 04:5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植物的诗歌现代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笔者认为,学习诗歌应从语言入手,而教学现代诗,更要有现代诗的语言意识,并以此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语言。
懂得理解现代诗诗歌语言,需要读者将公众语言观转变为诗歌语言观,具有诗歌话语结构的意识。公众语言是约定俗成的,具有词典意义。但由于诗歌语言是一种创新,则不能完全按大家都懂的词典意义来理解它。有了这个意识,就能自觉地联想、想象、领悟、品味诗歌语言所表达的或暗示的意蕴。如笔者的诗句:“上帝的乳汁/从天而降/给我一个生长的方向”、“母亲/一部民间歌谣总集/沿着故乡的音阶/拾级而上”、“民歌体的身段 拂花弄影/从男人的胡茬走进走出/放牧山风和羊群”、“云梯耸起我们的高度/月亮摄下我们站成的风景”、“我们相看泪眼/洒下几滴雁声”,等等,若只按公众语言及其词典意义便难以理解。
懂得现代诗语言是一种非常规语言或反常规语言,用常规的语法和语义是难于解释它的。其中朦胧诗、先锋诗、探索诗等,经常打破常规的语法要求,令人觉得这些词语不搭配,或者矛盾而不合常理,词语跟平时的意义也不尽相同而显得陌生。如:“鞭炮震动你长满青苔的耳朵”,若用常理去解释,就会理解为“耳朵里长青苔”这种谁也没有看见过的情况了。这就要求老师指导学生不拘于常规语法和常规语义去理解诗歌语言。
认识到一首诗的语言,并不全是反常规的诗歌语言(诗语),而是常规语言(常语)占多数,非常规的诗歌语言占少数,常语和诗语是互相关联、互为因果的。如:“心中渴见一个人/口上却说不要相见/只把相思化作笔底波澜/浪击远方的堤岸”。这一节诗中第三句诗的“相思”二字以上为常语,以下为诗语。常语多是叙述语言,是为诗语作铺垫的。常语是诗的枝干,诗语是花。老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一首诗中的常语和诗语各是什么,并提取诗语加以联想、想象、玩味,结合常语挖掘内涵,想象其意境,从而让学生充分捕捉和理解诗意,并感受诗的美感。
要懂得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结构,不能按常规表述或描写中的语言结构去理解。如:“有根却没有茎/有茎却没有叶/有叶却没有花/这是一种特殊植物/它的名字叫游子”(云鹤《海外游子》),诗人把海外游子比作水中无依无靠和很不健全的可怜之植物,或者有根无茎,或者有茎没叶,或者有叶没花。这种语言结构只有作为诗,才可能存在和被人接受,否则就是荒唐的。
要懂得诗人不是用一般书面的语言来与读者对话及交流感情,而是通过诗语(艺术语言)来与读者对话和交流感情的。诗语是诗人在诗中设计的一座桥,这桥越别致越好,且不是很直的,而是适应于诗人和读者在桥上看风景和谈情话,使读者流连忘返,桥缥缈隐蔽,具有神秘感和吸引力,且又能够走通而非断桥。教学时要让学生到这桥上看一看“风景”,理解其中景与情的联系,领悟它的情趣、理趣、意趣、诗趣。
要懂得诗语与日常用语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即日常用语能清楚地表达说话人的意思就算完满了,而诗语除此之外,还具有形象感与鲜明感或诗感。诗人把普通用语重新加以组合,使语言具有立体感,加深读者的印象。一般地,诗人要达到这一目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变抽象为具象,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态为动态。如“家具惊醒/影子逃散/散成骇人的鬼魅”,使“害怕”化成了形象,有了立体与动态的感觉。又如写离开故乡十年,母亲的思念,一声咳嗽,“摇落那一滴在眼眶/挂了十年的/倔强的眼泪”。眼泪挂十年,是动态的描写,说明母亲没有一天不思念儿子,但从客观生活现象上看这是荒谬的,不可能的。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看一首诗中用了哪些普通用语,又是怎样把普通用语加以改造和重新组合的,它有怎样的立体感,并充分想象它的立体感,从而在自己心中产生诗感,享受诗美,受到诗美的熏陶。
懂得有诗感的才是诗,教学时一定要抓有诗感的句子来理解。朦胧诗、先锋诗如此,生活流诗也如此。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世世代代/太阳好像是平原上的庄稼人种的”,结尾一句属于诗感语言,能引起读者对庄稼人的各种联想,或表示同情,或希望他们改变这种境况,这些是诗感语言所包含的意思。而用日常用语写诗的“生活流”诗人(如教材所涉及的诗人韩东),他们的语言是很普通很自然的,也可称之为白描的语言,他们以描绘人的感情为主,《山民》即如此。
篇2
诗歌难教,这是一线语文教师的共识。诗歌教学,难就难在“诗无达诂”,见仁见智;难就难在当讲者多,而课时却少;难就难在一旦真的讲透彻,诗意也荡然无存了。因此,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解决诗歌教学这一难题,值得深思。
我的想法是,把“写意”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写意”教法的创想,是由中国画的“写意”技法取得灵感。“写意,中国画中属于纵放一类的画法,与‘工笔’对称。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品的意境,故名。”(《辞海・艺术分册》,(1980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把国画的写意技法迁移到诗歌教学上来,意思是从诗的艺术特性出发,以教师的个性化解读为前提,抓住一首诗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作为教学着眼之“意”,从诗的神韵,从意境的向度,去发掘它内在的意蕴,整体上把握它所传递的精神信息。
按照写意的原则进行诗歌教学,不必像鉴赏“工笔画”那样,为追求外在形体上的惟妙惟肖,去逐字逐句评判它的短长;一切机械的、繁琐的、貌似严谨科学的方法,都无法兼容于“写意”的内蕴,相反,只会损害它、败坏它。“写意”,应是一个教学的着眼点,着力点。
(二)
“写意”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具体内涵有三:即“求整”“尚简”“主意”。
“求整”,即从作品的整体去把握,切忌教得支离破碎。内容决定形式,性质规定方法。在诗歌教学中借鉴“写意”原则,说到底是由诗歌本身的特质决定的。
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诗歌表现情感的特点是借助意象与意境。诗的意境往往笼罩与渗透全篇,形成和谐的整体。不少现代诗歌中,意象密集,聚合,叠加,成为意象群贯穿全篇。这一特殊的艺术现象,规定了诗歌教学尤其要立足全篇,确保整体性和写意性。如果仅仅纠缠于某个局部,一鳞半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仅无从领略诗的神韵和精髓,还会适得其反。艾青写《大堰河――我的保姆》,赞美大堰河时为什么用“紫色”修饰“灵魂”呢?如果不从整体出发,一般意义的紫色是浪漫之色,在此显然很难说通。但如果着眼于全篇,把握了字里行间不断流淌的浓浓的亲情,你就能深刻体味那“紫色的灵魂”的涵义。它既有“高贵”“崇敬”的寄意,又有“悲惨”“苦难”的哀悯。一个至善至美的灵魂遭受厄运,才能那样震撼人的心灵。再如《天净沙・秋思》,如果不首先把握住“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度马,夕阳西下”这些意象群所营造出的整体氛围,所构建的整体意境,怎么理解夹杂在其中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意象呢?可见,求整不仅能更好地把握诗的神韵,而且有利于解决局部的难点。
“尚简”,即抽出最关紧要最精髓的内容,高屋建瓴地重锤紧敲,让沉重的音响抵达人心。要大胆取舍,切忌面面俱到。“尚简”不是“苟简”,它是为了花朵更显婀娜多姿而刈除那些冗叶繁枝。尚简,不是简单,不是单薄,是以简驭繁,以一当十,是简练,是所谓“片言而居要”。简练,是诗的艺术所要求的,也是诗歌教学所要求的。
诗的教学,不必都是按部就班,从作者介绍、写作背景、字句分析,到归纳主旨;对修辞繁复的诗歌要敢于撮其精要,不必言必修辞,上成修辞课;对篇幅较长的诗,教师一定更要有“尚简”的勇气和眼光。像戴望舒的(雨巷),最紧要处只有一节:“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教师只需紧紧抓住这一节不放,引导学生体味这个水中月、雾中花般的意象,从而联想到自身久久萦怀并追寻的东西。其他段落只需朗读,学生自会了然于心。
“主意”,即以探求诗的“意蕴”为主,切忌停留在文字表层,浅尝辄止。诗歌的欣赏与音乐的欣赏有某种相似之处。音乐不能须眉毕现地具体反映生活,它所能表现的仅是人的某种情绪与情感,至于欣赏者从中领略了“田园”“命运”“高山流水”“翠堤春晓”之类的画意,那是借助想象探求旋律色彩的结果。诗虽然不完全如此,它的文字符号确指了某些具体的形象,但是,由于诗的高度精练的形式与旨在把握内在生命的要求,它的确定性还是极有限度的,故历来有“诗无达诂”之说,人称诗歌语言是最弹性化的语言,也是说它不像散文语言那样具有确指性,而是更多地带有暗示性与导向性。它的语义通常是模糊的,意象通常是朦胧的,而这样,更加提供了深解与多解的条件,扩充了读者自行创造的空间。读诗教诗,确实有点像欣赏音乐一样,更多的要凭借直觉:从其飘忽的文字语义与极具色彩的情绪氛围中,去体验其旨趣;或者超越它的现实叙述,追寻它文字背后的深层内涵。这就是说,诗不能教得太实,要重在捕捉它的情绪或追寻它的意蕴。
何谓诗的意蕴?“意蕴”不是“意思”,而是“意味”,它的涵盖广阔得多,是一种普泛的深度的人生体验,是难以说尽的东西。所以,古今中外的很多文论家诗论家都把诗和哲学相提并论。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言:“论诗如论禅”。西班牙哲学家乌纳穆诺在《生命的悲剧意识》一书中也认为“哲学的地位比较接近于诗”。虽然,哲学和诗歌两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都截然相反,而所要达到的目标则完全一致:都是超越个体、局部,从整体上把握生命、世界乃至宇宙,追寻它们的本原。
诗,我指的是那些真正的诗,它们几乎都能达到这样的哲学的境界。所谓“诗意蕴藉”,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写意”地教诗歌,就是引领学生把解读的重点放在领略蕴藉的诗意上来。例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写了“”中整整一代人不甘沉沦、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若只是到此为止,仅仅是读懂了文字的表层,还读得太实。它更深层的诗意,在于超越地域和国别,超越时间和空间,为所有黑暗年代里的精神追求者画像,甚至是给漫漫长途中探索宇宙寻求真理的整个人类画像。我相信这才是诗人顾城对生命本质的整体把握,这首诗就因了这样的哲学意味而获得永久的生命。同样,成千上百年来流传至今的那么多古典诗词之所以能打动21世纪的我们,也是因为它们传达了人类某种共同的情感情绪或心理。联想到鲁迅的散文诗《风筝》。看似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其实不然。作者在诗的结尾所流露的那种深深的惆怅,岂止是对一件往事的懊悔和内疚,它传述了一种普世性的人类情感:知道忏悔了却又无从补偿的无尽悲哀,从哲理性的高度赋予它以深邃的涵义。
所谓“主意”,就要求教师以自己的透彻之悟,去拨弄激活学生的“悟性”,写意地教,就得教在这样的地方。
(三)
有必要指出,“写意”只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原则,这个原则具体运用到操作层面上,关键是教师要有慧眼,能找准一首诗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不放,这个关节点犹如一把钥匙,让你顺利开启进入它的门户,并迅速登抵堂奥。当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用什么样的
钥匙,需要视教材内容,“因势赋形”,因诗而异。
有的诗歌,写作背景就是它的关节点,关乎诗歌的整体解读,教师就得牢牢抓住它讲清讲透。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整首诗是写景,也是抒情,诗中所描写的色彩、景物、节奏,都是明丽、开朗和欢快的,如果不了解诗人写作这首诗时的具体处境,就会肤浅地把它当做一首普通的描写三峡风景的诗歌来读,而不能充分领会诗中那种轻捷欢快的节奏韵致和由这种节奏韵致所传达出来的涛人无限欣喜的心情,那么这首诗最精妙高超之处就体味不出来,这就必须讲清写作背景。还有一种背景是时代背景,它有时对于鉴赏一首诗也关系十分重大,应当讲。例如唐代王翰著名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疆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语言通俗,没什么难解之处,甚至无可解说。若不将王翰生活的盛唐时期,当时那种国力强盛,人民精神昂扬,许多知识分子崇尚和向往军功,以致歌颂从戎和献身是普遍倾向的时代特征介绍清楚,这首诗的豪迈悲壮的气概不仅不能领略,相反,还可能被理解成“悲伤”“沉痛”甚至戏谑。流沙河的《哄小儿》:“爸爸变了棚中牛,/今日又变家中马,/笑跪床上四蹄爬,/乖乖儿,快来骑马马!//……莫要跑到门外去,/去到门外有人骂。/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不对学生说说的背景,学生难以读懂这个父子嬉戏场景背后的血泪,所以不加点示不行。我每每教《再别康桥》,必得介绍徐志摩在剑桥读书时和林徽因相遇并频繁交往的史实,介绍1928年徐写这首诗的时候,林徽因梁思成正在旅欧度蜜月的背景资料。因为这对解读诗歌实在重要。在徐志摩的经历中,真正能叫他永志不忘的不是康桥的岸柳、碧波和夕阳,而是曾经和林徽因一起在此度过的浪漫时光。所以,看见岸柳,他想到的是正做别人新娘的徽因;撑一支长篙,是去寻找当年记忆中的梦境。正是这些私密性的情感才使徐志摩没有告诉任何朋友,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算是只有他自己知道的对一段美好感情的告别和哀悼。唯有这样解读,这首诗的忧伤才真像一曲洞箫,低缓,哀伤,不绝如缕。
有的诗,用典就是它的关节点,只要抓住典故,就纲举目张。诗歌中用典是极常见的,遵循写意原则绝不是遇典必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之战的史实,高中生几乎没有不知道的,加上有直接抒情的句子,点到即可,不必细讲;杜甫《蜀相》中诸葛亮的政治才干和赤胆忠心也不必展开讲;唯独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那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而又不能明说的种种矛盾复杂的心情全托付给了那几个典故,这些典故用得天造地设,它们所起到的作用,在思想感情上的容量,真顶得上千言万语。这几个典故讲解清楚了,尤其是把“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讲透讲精彩,诗人的形象就饱满地站立起来,课就成功了。
有的诗,诗中的物象或者说名物就是解读关节点,抓住它,对于领会一首诗的意蕴并正确地评价它的价值,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例如《诗经・苯苡》这是一首优美的民歌,诗里歌唱的是妇女们采摘苯苡时的情景和欢乐的心情。这样来理解这首诗,可以说大体上把握到它的内容和情致了。但如果让学生了解到苯苡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就会对这首诗的理解深入一步。苯苡,余冠英先生据《毛诗》注为:“植物名,就是车前,古人相信它的种子可以治妇人不孕。”闻一多先生也是这样解释的,他据古代有夏禹的母亲吞食苯苡而生禹的传说以及古籍中关于有苯苡“宜子”功能的记载,将妇女采摘苯苡和妇女生子的欲望联系起来,说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原始女性的呼声”。可见,这个植物的特点就非讲不可,这样一讲,妇女们为什么要采摘它,采摘时为什么那样充满喜悦,就十分清楚,这首诗就读深了。
有的诗,语言浅近,诗人的情感节奏却非常鲜明。这时候,通过朗读把握诗的内在情感韵律,就是最“写意”的方法。上海的新教材里选了郭沫若的《天狗》,有的教师就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找一处高的地方,放开嗓子大声读,读他半小时,那种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五四时代的精、气、神就能够体会到了,这首诗还需要讲吗?我自己教《假如优美的文字离我们而去》,诗比较长,备课时发现,这首诗的情感河流随内容的展开,时而激越时而深沉,时而愤怒时而舒缓,就像一部交响乐充满了变化,于是就以朗读为抓手,以读带动体验,费时不多,效果倒不错。徐志摩的名诗《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口/沙扬娜拉!”写的是生活中的一个瞬间,一滴感受,但读来蒙上心头的,竟是浓重的、挥之不去、难以言表的那种人生况味。这种近乎神奇的效应,究竟是得力于文字的语义,还是得力于那音乐般的旋律,很难判辨清楚。只要让学生读出它的韵律和节奏,这首诗也不用教。同样,教李清照的《声声慢》,只需把写作背景轻轻一点,然后以反复的朗读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相信那开头的七个叠词就能攫住人心,让你情不自禁地跟随词人走进她孤苦无依的悲情世界里。
有的诗,找一个或数个相同题材的参照物比较着教,能凸显诗人的不同气质和个性,也是举重若轻的教法。比如,同样表现愁,李白、李煜、李清照风格迥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儿同销万古愁。”“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在这些诗里,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李白内心强烈的、不可压抑的愁绪,而且还能感受到诗人阔大的胸襟和豪放的气质,从中得到一种美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愁那么缠绵,那么沉重,那么难以排解,又带有明显的女性气息。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尽管风格也相当婉约,但他毕竟曾是一国之主,表现的又是亡国之恨,因而多少还呈现出江水东流的大气。这样教,不也是高明的“写意”吗?
还有一类诗,诗中本来就有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是现成的“牵一发动全身”的关节点,抓住这一句重锤敲打,其他内容便迎刃而解。
再有些诗,留给读者的空白特别多,教师可不讲,留出大块的时间让学生沉思默想,感悟体验,写出想象的美文来。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A-0041-02
一、设计理念
旨在通过提供丰富多元的文本及画面,以听声赏图、品词析句、创作交流等形式,创设浓浓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研读、品味,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教师关注阅读策略指导,渗透比较阅读的思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的
(一)通过阅读描写春雨、赞美春雨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感受春雨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积累语言,体会“淋、滴、洒、落、飘”等词的妙处,培养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交流阅读感受,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从不同角度感受春雨的美。
四、教学难点
丰富词汇,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习惯。
五、课前准备
(一)课件。
(二)小白鸽、小燕子、麻雀、小黄莺的头饰。
六、教学过程
(一)赏读《春雨的色彩》,提炼春雨的美。
1.听声感受声音美。
(1)感受春雨声。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春天的礼物,你们听!(课件播放春雨声)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指导朗读。
师:谁来模仿一下春雨声?(沙沙沙,沙沙沙……)
【设计意图】春雨声,声声入耳。通过模拟声响,营造了审美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感受春雨的悦耳,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2.赏图感受形态美。
(1)体会春雨的形态。
师:春雨听上去那样柔和,那看上去又是什么样儿呢?你们瞧,(课件出示春雨图)在你眼中,春雨像什么呢?(出示:春雨像_________。)
学生自读《春雨的色彩》,找一找楼飞甫爷爷眼中的春雨像什么。(出示: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落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2)指导品读。
【设计意图】春雨图,赏心悦目。通过观察画面,想象说话,感受春雨的形美,自然引向文本的阅读欣赏。
3.读文体会色彩美。
(1)师:春雨的声音那样动听,春雨的样子那样可爱,小鸟们也被春雨吸引来了,它们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那就是——(出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2)学生读《春雨的色彩》,找一找小鸟们眼中的春雨各是什么颜色,交流。
(3)师:春雨的颜色真丰富!你喜欢谁眼中的春雨?
(4)师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读小鸟们的对话。(准备头饰)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有趣的个性化表演读,提供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空间。
(5)师:小朋友真会读书!老师仿佛看见春雨落到草地上,落在油菜地里。(课件突出“落”字。)小朋友,你感受到春雨是怎样落下来的呀?(指导读好带“落”的句子。)
(6)师:春雨就是这样的温柔,你还注意到春雨有哪些轻柔的动作?(突出“淋洒滴飘”四个字。)
(7)师:春雨多像一位手法娴熟的魔术师呀!她让雨丝落向草地,淋在柳枝,洒向桃花,滴在杏花。落在油菜上,又飘向蒲公英花。(点击出示图片)这些植物因为有了春雨,显得生机勃勃,散发生命的色彩!让我们用美美的朗读来夸夸春雨!
【设计意图】品词析句,辅以多媒体的配合,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声情并茂的有声语言,将文字变成立体的形象,使文章的情趣与学生的感悟融为一体,让朗读成为一种享受。
(8)师:春雨听了你们的夸奖呀,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她落满了大自然的每一寸土地,让我们赶紧去寻找她的足迹!
(9)(播放课件,展示雨后植物的色彩。)师:雨后的空气是那样清新,走近一些,再走近一些,瞧,梨花晶莹透亮,牡丹精神十足,迎春花娇小可爱,梅花散发清香,春笋冲破泥土,蘑菇撑起小伞,紫玉兰在枝头绽放,郁金香举起欢乐的酒杯……此时此刻,小朋友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补充积累描写颜色的成语。)
(10)师:春雨的色彩这样丰富,你最喜欢春雨的哪一种颜色?当回小诗人夸一夸春雨。
(出示:春雨是( )色的。
你们瞧,
春雨( )在( ),
( )就( )了。)
【设计意图】把春天各种颜色的植物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鼓励学生想象,创造自己的语言,在生成中进一步感悟春雨的色彩美。
4.交流体会心意美。
(1)师:其实春雨本无色,但春雨滋润万物,不知不觉中,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的春天。
此时此刻,你想对春雨说些什么?(出示:春雨,我想对你说……)
(2)师引读《春夜喜雨》。
(3)师:春雨就是这样默默地装扮春天,让世界五彩缤纷,让我们赏心悦目,它不仅声音美、形态美、色彩美,更是心——意美。
【设计意图】辅以问题情境,引入已学古诗《春夜喜雨》,层层递进,深化学生对于春雨心意美的感悟。
(二)辅读《春雨沙沙》,发现春雨的美。
1.师:楼飞甫爷爷笔下的春雨是如此美丽,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诗。(出示诗歌《春雨沙沙》。师配乐范读)。
2.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自读小诗,用笔画出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并交流。(师参与讨论。)
3. 学生汇报交流阅读感受,老师结合板书,点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春雨的某一个方面感受春雨的美。
预设一:声美——春雨沙沙,春雨沙沙。
预设二:形美——细如牛毛,飘飘洒洒。
预设三:色美——飘在果林,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
预设四:意美——落在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
4. 师:有了这么多的发现,相信小朋友一定能将春雨读得更加有滋有味!(生练读。)
5. 师生合作品读小诗。
【设计意图】引入的诗歌在内容上与前文相呼应,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由扶到放,让学生在阅读、比较、交流中再次深刻感悟春雨的美。
(三)推荐阅读《春雨》,延伸春雨的美。
1. 师:春雨细如丝,春雨贵如油,春雨美如画!你们听,这细细的春雨又下起来了。(师配乐朗诵赖松廷的《春雨》片段。)
2. 师:这是赖松廷爷爷笔下的《春雨》,喜欢的话,课后自己把这篇文章美美地读一读,然后交流。
3. 师:不光作家爷爷喜欢春雨,诗人、摄影师、画家……他们也喜欢春雨。这不,小小音乐家也来了,你听!(播放音乐《小雨沙沙》,出示歌词。) 想唱的小朋友一起学着唱!
4. 在音乐声中老师小结,并布置作业:今天,我们走近春雨,欣赏春雨,春雨的美一定深深印在了你的脑海之中。课后,请爱画画的小朋友,用笔画一画春雨,想当小诗人的,用笔写一写春雨,想当小摄影师的,用相机拍一拍春雨……让我们把春雨的美,种在心里。
【设计意图】教师配乐诵读散文《春雨》片段,勾起学生课后阅读的欲望,让阅读从课内延伸至课外。播放音乐《小雨沙沙》,学生在优美的歌词中再次感悟春雨的美,在轻快的旋律中走出课堂。
【课后点评】
(一)教者在选材上有自己的思考,《春雨的色彩》、《春夜喜雨》、《春雨沙沙》、《春雨》和《小雨沙沙》,这是一种主题阅读欣赏的结构方式。在文体上有散文,有古诗,有现代诗,还有音乐《小雨沙沙》,歌词优美;在文本的解读上,关注了春雨的声音、形态、色彩和心意,及其内在的联系。儿童在阅读中欣赏春雨,亲近春雨。
- 上一篇:赞美母亲的短诗
- 下一篇:以春节为主题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