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6 10:3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加法交换律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加法交换律教案

篇1

一、活用信息反馈,灵活生成

数学课堂是由许多灵动的生命体组成的动态过程。教师应直面真实的教学,时时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反馈情况,针对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合理“打乱”教学节奏,为生成提供条件,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乘法交换律”时,师生得出一致结论: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这样说不够完美!”“是吗?你是怎样想的?”那学生振振有词地说:“三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也不变。如‘3×6×4=6×4×3’。所以‘两个数’要改成‘三个数’。”话音刚落,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三个数相乘也不完整,应该说‘四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时,又有好几个学生举起手来。只见这位教师并不急于进行后续的教学,而是将问题引向深入:“老师为你们敢想敢说的学习态度而高兴。那么,乘法交换律究竟怎样表述比较合适?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经过热烈的讨论,不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几个数相乘”;也有的说“若干个数相乘”;还有的说“一个连乘的式子,随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所得的积不变” ;……这时,教师趁机引导:“书上的乘法交换律和我们自己总结的哪个更好些?为什么?”短暂的沉默之后,学生又纷纷发表意见。生1:“我认为书上的写起来简单,记起来好记。”生2:“书上记起来虽然方便,但用的时候受到限制,我还是喜欢我们自己的。”事实上,书上的是乘法交换律的基本定律,学生讨论的是它的应用和推广。 虽然这节课在此处花了很多时间,但却是值得的。因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尊重学习需求,机智生成

当我们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双方共同探讨新知、课程内容持续生成的时候,它需要教师在课程预先设计的基础上,循着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地调整教学环节。

以“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为例,课前预设为教学完毕后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但当我教学完加法交换律时就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加法交换律。对于加法交换律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生:“对于加法交换律我已经明白了。我想问四则运算中的减法、乘法和除法也会和加法一样有交换律吗?”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有的说都有,有的说乘法有……师:“到底有没有?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并举例来证明你的想法。”

面对这样的场面教师调整了课前的预设,顺应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需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举例验证过程中发现:在减法和除法中没有这条定律,乘法也有像加法那样的定律。反思这一意外的收获,正是因为教师及时调整教案的预设,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感受到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索中不知不觉地获取了学习这类数学知识的方法,为他们今后自己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体验比仅仅懂得加法交换律要有价值得多!

三、把握意外分歧,追求生成

学生是有差异的,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他们的参与、认识、体验也不一样。在开放的课堂里,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常常会造成意见分歧,但分歧何尝不是一种可贵的教学资源呢?

篇2

    一、 总结精彩片断,思考失败之处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突破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是语言说话不当,有时候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是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有时候练习习题层次不够,难易不当。等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对情况分析之后,要做出日后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精心备好课,上课时先提问题:小红今年12岁,奶奶今年60岁,小红和奶奶今年过生日,小红已经过了12个生日,可奶奶只过了15个生日,这是为什么?我刚说完,聪明的学生甲立马站起来说:“因为奶奶的生日是在闰年的2月29日,每四年才过一个生日。”这样就把我精心设计好的情境打乱了,我压住怒气,对学生甲面无表情的说坐下。然后继续按照自己备的课一步步上下去。结果是平平淡淡,平时积极的学生甲也不再举手发言。课后,我在办公室里说,“唉,这样的学生是聪明却也搅了我精心备的课”。只认为是学生甲的不错,破坏了我精心备的课。

    一次去听课,同样是《年、月、日》这课的教学,课的开头设计跟我的差不多。教师提问:小华和奶奶今年过生日,小华已经过了10个生日,而奶奶只过了14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儿?教师说完,有一学生举手说:“因为奶奶的生日是在闰年的2月29日,每四年才过一个生日。”我坐着想,看来这节课又要被破坏了。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原来他课外读过这类知识。于是教师接着说:“这个同学真能干,有那么多的知识。这节课就叫我和这个同学,当你们学习的小老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通过教师灵敏的反应,把学生引入了新授课来,也使教师自己走出了困境,活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对这位学生做出应有的赞赏,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句话真是好,让我受益非浅。

    二、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对学生有伤害

    班级中有一位男学生数学成绩是倒数的,平时又特别调皮,经常上课不认真听讲。一天下课他拿着作业本到我面前,小心翼翼地问:“江老师,这道题怎么做?”我接过本子,一看,见是我早上课堂里刚刚讲完的习题,他还没订正好。我心头的怒火不打一处来,“你上课在做什么?我不是刚刚才讲过的题目?去问学习小组长。”

    我这么凶的对待他,我想这个学生也许现在还会记得我当时那副凶巴巴的面孔。如果是位好学生,我想我会心平气和的为他讲解一遍。即使他上课没有听。静下来想一想,我这样做是不是太偏心了?事实上,我压根儿就没想过这样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想他是用了很大勇气才敢来问我,被我这么一吼,怕是弄巧成拙,本想他能改正不认真听课的缺点,现在可能会使他更不喜欢听数学,上数学课了。同时我也轻而易举的把他的上进心给扼杀了。

    事实上,像我这样有意无意伤害学生的教师可以说是有很多。如果学生上课回答问题错了,立即批评,要他坐下。学生能够站起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本身一点就是勇气可佳。更何况他举手回答问题,说明他在认真听课,他在思考。久而久之,学生肯定不会在上课时回答问题了。有的教师经常会说我上数学就是没气氛,举手的学生就是这么几个。我想上面这点会占了很大一部分。对于差生,教师的态度可能会更差一些,考不及格不会给好脸色看,还不停的说他学习这么差,成绩是倒数的,拖班级的后腿……

    虽然学生只是小孩子,但他们也有自尊。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里说:“任何时候都不会给孩子不及格的分数”,其用意是希望教师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三、 反思教育教学是否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会说要因材施教。可实际教学中,又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等等每一位学生固有的素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要更高层次前进。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两三道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多多思考,提高思含量。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布置作业时,让学困生,尽量完成书上的习题,课后习题不在加做,对于书各别特难的题目可以不做练习。

    四、 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在谈到了教学目标

    以下是教学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几种方法:

    1、教师直接说出乘法交换律与简洁结合律的公式,学生记忆和运用公式。

    2、教师演示导出公式,学生记忆和运用公式。

    3、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导出公式,然后理解和掌握公式。

    4、教师引导学生看月亮图进行联想,接着看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联想,联想到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然后验证联想,进而概括运用,从而理解和掌握公式。

    这几种方法都可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任务,知道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简便运算。

    哪种教法真正能完成教学目标呢?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提出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来进一步阐述。

    第一种教法是教师教知识,学生记知识,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

    第二种教法,教师试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但是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替代了学生的学习,无法使每个学生学习有意义,有兴趣,使学生全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

    第三种教法,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自己学习,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完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但对于后面两个目标有所欠缺。学生的情感,兴趣没有尽情发展。

篇3

关键词:数学学习;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193-01

1.预设教学目标的活动,提高效率

教学目标是课堂灵魂,只有预设好有目标的活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学习 乘法口诀后,我设计了一个练习,目标是:(1)是学生熟练掌握乘法和加法的算了与法则;(2)有意识地渗透乘法交换律和函数思想;(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4)激发学生敢于挑战、充满自信的品质。教师出示练习题:第一组5×4、4×5、3×7、7×3 ;第二组8×2、8×3、8×4、8×5;第三组4+5、2×4、6+7、5×5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组题,任选其中的一组认真完成。(生完成后交流)生:我选择的是第一组,因为交换乘号前后的数,它们的积不变。这样特别好算。生:第二组也很好算,都乘8,只要想8的口诀。生:我和你们不一样,我选择第三组,这组有加有乘,不好算,我想挑战一下。师:选择一组的同学老师表扬你有一双慧眼,能够发现特点去做;选择第二组的同学老师表扬你们能够用数学的规律来做题;选择第三组的同学老师佩服你们的胆量和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老师也尊重你们的选择。带着你们的想法去尝试吧。一个充满教育智慧的老师,不仅要交给学生知识,更要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们收获会很多很多。课堂效率也会大大的提高。

2.利用已有知识的活动,提高效率

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这已有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儿童的经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儿童自己获取的,而且来自于课外,教师要很好的研究儿童的经验水平,根据儿童的已有经验设计教案,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

如在教学《什么是周长》一课是这样设计的:秋天到了,树叶纷纷飘落下来,蚂蚁看见了,非常高兴,它们把树叶当着运动场在那爬呢!你们想看吗?现在请看大屏幕,注意观察两只蚂蚁是怎样爬的?(课件演示)师:现在谁来说说这两只蚂蚁各是怎样爬的?生:大蚂蚁绕着树叶爬了一圈,小蚂蚁没爬完一圈,就去吃面包了。生:大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小蚂蚁……师:刚才你们看的真仔细,而且都用了"一圈"这个词,那你们知道和"一圈"意思相近的词可以是什么呢?生:"一周"师:对呀,"一圈"在数学上就用"一周"(板书)来表示,谁能用上"一周"这个词来说说大蚂蚁是怎样爬的呢?师:说的真好!大蚂蚁听了很高兴,它也想说,请听"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大家一起把它的话读一遍。这节课中教师由学生已经有的知识"一圈"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一周",进而初步建立周长了概念,达到的较好的效果。

3.自主探究的活动,提高效率

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儿童主动探索和操纵环境的结果,学习是儿童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他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这意味着我们在教育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要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相反,要设法向儿童呈现一些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并允许儿童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摆一摆》这一课时,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1)按组分任务:(一、二组摆图①、三四组摆图②、五六组摆图③),并把摆放小正方形数据填入相应的格中。(2)小组交流引导每小组学生分析摆放小方格的行数与每行排列的个数与总个数间的关系。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把发现的规律说一说。(摆放小方格每行的个数与所摆行数的积等于总个数)得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让生加深理解公式的含义。这样学生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自己探索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4.体验学习的活动,提高效率

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在"触摸"中掌握知识,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如在教学《面积的初步认识》师: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过这样的两个物体吗?(生动脑想,同桌讨论,集体交流)①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教科书和练习本,摸一摸它们的封面,你发现了什么?(书的封面大,练习本的封面小)②再拿出准备好的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用手摸一摸,感觉一下谁大谁小?(一元硬币的表面大,一角硬币的表面小)(3)伸出你们的手想一想,你们的手掌大,还是老师的手掌大?然后找一个同学到讲台上与老师的手掌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老师的手掌大,我们的小)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小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5.互动交流活动,提高效率

皮亚杰很重视社会交往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他认为与同伴一起学习,相互讨论,使儿童有机会了解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当他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同时,会激发儿童进行思考,因为同伴间地位平等,儿童不会简单地接受对方的想法,而试图通过比较、权衡进而自己得出结论,这对儿童的去自我中心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常扮演权威的角色,儿童会养成被动接受"正确"答案的习惯,丧失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而不是给予,同时应多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安排了多次小组交流活动,让学生及时反馈获得的数学信息,表述自己独到的发现。交流是信息共享的过程,也是尝试的过程,它超越了"掌握知识"而升华为"学会生存"。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计算18×11,先让学生自己算,算后请在4人小组里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4人小组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师展示学生的算法)方法1: 18×10=180, 18×1=18, 180+18=198 方法2: 11×18 = 11×9×2 = 99×2= 198 方法3: 用竖式计算。学生交流后,重点介绍列竖式的方法(请列竖式的学生介绍) 师:18为什么要和11对齐?(数位要对齐)接着你怎么想?(生:18先乘11个位上的1,得18,再用18乘11十位上的1,得180,写在18下面一行,最后将18和180相加得198。)18乘11十位上的1,为什么得180,而不是18呢?(生:11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8乘10得180) 谁再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多请几名生说说列竖式的步骤,理解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这样通过交流互动,既掌握了算理,又懂得了计算方法,提高了课堂效率。

篇4

数学教师应该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数学领域,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并且从内心喜欢这门学科。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智能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强烈的兴趣,就会激发内在的学习愿望和学习动机,就会聚精会神,努力追源,并乐在其中。现代教育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仅依靠听觉,那么三小时后信息量能保持70%,三天后仅能保持10%;若仅依靠视觉,则三小时后能保持72%,三天后可保持20%;如果依靠视觉和听觉,则三小时后可保持85%,三天后可保持65%。而且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的色彩变化以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视、听觉上的刺激,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促使创造性思维的发挥,激发学习潜能,从而使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在屏幕上画下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和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分别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来填充。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长方形需要15块这样的小正方形才能填满,而正方形则需16块小正方形来填满。在这基础上学生可独立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2。

又如在“加法的交换律”中,刚开始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一边说一边简单地操作鼠标,随着鼠标的移动画面上出现了一个老头和一群活蹦乱跳的猴子,学生一下子被画面吸引住了。教师继续讲故事:有一老汉养了一群猴子,他每天都是这样给猴子们喂食:早晨分给每只猴子4只桃,晚上分给每只猴子3只桃。刚开始时,猴子们很高兴,可时间长了,贪心不足的猴子们就觉得有些腻味了,忙活了一天,这晚上分到的桃为何总比早晨的少一个呢?这太不公平了吧!况且它们知道自己卖力表演所挣得的远远超过实际得到的,所以它们推举猴王和主人进行食物上的交涉。

猴王叽里咕噜比划了好大一会,老汉才明白猴群的意思。照常理挥挥鞭子也就结了,可想想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以后的生计还得依靠这群猴子呢!于是老汉决定动点脑筋来妥善解决。

他灵机一动,告诉猴王这样办,从明天开始,每个猴子早晨分3只桃,晚上分4只桃。猴王琢磨了一会乐了,因为它发现这样分配的话,晚上得到的桃就比早晨的多1只,看来这有所改善。所以当它把这个“好消息”转告给其他猴子时,它们都高兴地又叫又跳。老汉在一边悄悄地偷着乐,因为只有他知道,这些自作聪明的猴子得到的食物并没有改变。生动的故事情节,再加上计算机中的Flas显示,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围绕课本,紧抓重点,突破难点

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教学质量的提高惟有紧抓重点、解决难点才有可能实现。在抽象的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仅凭一张嘴便贯穿整个课堂,有时一些道理自己也是讲不清、道不明,学生也就一会云里、一会雾里。而计算机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例如在教学“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运用计算机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帮助学生利用线段图较深刻地理解题目中数量间的关系。

教师操作鼠标,屏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条道路,上面有一些动态的人。再次点击鼠标,屏幕上的人分成了两队,开始修路。一会儿,屏幕上方出现了“三天后”,第一队的人开始说话:“我们修了120米。”第二队的人说:“我们修了102米。”这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小动物:“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教师再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示应用题:两支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队修了120米,第二队修了102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一会,屏幕上出示了线段图,在线段图上分别标出了第一队修的长度和第二队修的长度以及每天修的长度差。这样难点在修路形象动态演示和直观的线段图中得以解决,它比教师的任何解释、说法都具有说服力,增强了学生感观上的刺激。演示一结束,学生很快就列出了正确的算式。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而且学生获得了正确的结论,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强化了学习的兴趣。

三、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从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要使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其在具体形象的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思维,从而逐步理解和掌握知识。而多媒体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详细比较、认真分析、全面概括,通过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达到拓展思维的目的。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形成和表面积的计算:

教师引导学生猜、讨论“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展开思维,自由发挥。学生有的认为是个长方形,有的认为是个多边形。教师先不急于表态,而是操作鼠标,让学生观察:

①教师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现长方体的图形;再操作鼠标,动画效果展示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再次点击鼠标,出现文字:“点击任意一个面,均出现与此相对应的文字。”随着鼠标的点击,使学生明白前、后、左、右、上、下相对应的面。

②操作鼠标,屏幕上出现文字“点击相同颜色的面”,点击后,颜色相同的面开始重合;再次点击鼠标时,长方体的平面图又会重新组合成立体图形。

③操作鼠标,长方体的长、宽、高会相对应着闪烁。再次操作鼠标后,出现文字:“点击长方体的任意一条棱。”这时长方体的棱长都会重合,宽和高也会重合,让学生认识到长方体的同一平面的棱长都相等。

④操作鼠标,长方体的8个顶点在不停地闪烁,让学生掌握长方体有8个顶点。

⑤在长方体特征的了解基础上,进行正方体特征的操作。教师操作鼠标,正方体的图形展开后,6个面、12条棱全部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正方体的6个面大小是一样的,12条棱是一样长短的。操作鼠标,出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图,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⑥学生通过充分的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不但弄清楚知识之间的来龙去脉,也活跃和发展了思维。

四、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刺激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