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环保知识范文

时间:2023-03-30 20:21: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环保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技环保知识

篇1

众所周知,全球有一个口号叫“吸烟有害健康”,但全球仍有成亿的烟民,这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人们无法被剥夺的重要嗜好,是目前人类社会无法彻底解决的一个矛盾。四川锦丰纸业归类为卷烟工业配套材料的生产企业,工作目标是承认人们的这一嗜好并尽一切努力减少吸烟对人体的危害,优化人们生存的环境。

四川锦丰纸业地处岷江水系主干流的中上游,是一个耗水大户,深知水资源的宝贵和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公司领导和全体员工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制定了节约用水和保护岷江水系免受污染的规划,并正在逐步实施这一规划。

解决方案:

1、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制造高透气度的卷烟纸及其它的辅助用纸

高透气度的卷烟纸及其它的辅助用纸,如成型纸、嘴棒纸,可以使卷烟燃烧时的焦泊含量大幅度减少,从而大大减少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2、造纸工艺选择不制浆而直接采用商品浆板

这样选择一则可以保护本已并不富裕的森林资源,二则可避开最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制浆环节。公司所使用的商品浆由世界上几个最著名的纸浆厂提供。这些浆厂都有自己的森林资源,森林为人工栽培林,其栽培速度高于采伐速度,因而并未影响森林的生长,森林的面积还在一天天扩大,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3、采用一切技术手段对排放出来的废水进行高质量的处理

公司现有两条生产线,每天生产7000余吨生产废水,公司现已将这些废水全部收集后进行沉淀,对其中的固形物归集后加以再生利用,过滤处理后的澄清水三大指标SS、COD、BOD已大大优于国家的相关标准,可再回到生产三流程中去,周而复始、循环利用。

公司按照国家对造纸企业耗水量的要求采取措施,对生产线的排放水将进一步采取技术措施,综合考虑,深化处理,耗水量低于国家规定,即实现技术意义上的“零排放”。公司的目标是最终排放的废水是非常清洁的,是符合国家排放标准的,不仅可以用来浇灌花草,做喷泉,鱼儿还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公司的环境不会因为公司的发展而受到丝毫的损害。

4、坚持不懈地提高员工的节水意识

在生产车间,已将节水的要求落实到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身上,并将其作为考核工作业绩标准之一。具体的措施是:能用小水量就绝不用大水量,主要的设备冷却水全部采用回用水,生产设备加强保养,严禁跑、冒、滴、漏。通过这些看似细小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节水效果。

5、重视锅炉烟气的排放和环境噪音的治理

燃煤锅炉采用了高燃烧效果的技术,因而使公司的烟气排放完全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公司新生产线将采用集中供汽的方式,即用两台更大型的锅炉集中供汽,这种大型锅炉的技术更先进,消烟除尘和脱硫效果更好,届时烟气排放的质量更高。

公司的生产线为国际上先进的生产线,相关的配套设备也选用进口货和国产的高技术产品,这些设备的噪音都非常低,对于一些噪音的确较大的设备,公司采取技术措施进行消音。

成效:

1、公司所在地的环境监测部门每年在公司都要进行多次的环境污染检测,包括对烟尘、空气质量、排放水、噪音等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其结果都很好。

2、现在已在环境保护和节约水资源方面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证书。

篇2

【关键词】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克氏针;锁骨骨折;内固定

邢台市人民医院自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采用克氏针结合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粉碎骨折57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57例,均为粉碎性骨折,其中男42例,女15例;车祸伤34例,摔伤12例,高坠伤13例;复合伤3例。复合伤根据伤情决定手术时间,单纯锁骨骨折均在24 h内行手术治疗。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完善必要的术前检查后,行手术治疗。一般采用颈丛加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以骨折部位为中心取锁骨前直切中,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至锁骨骨膜外,尽可能少的剥离骨膜,清理骨折断端凝血块、软组织,其他部位则行骨膜外剥离(仅剥离锁骨上面,以后根据环抱器齿臂位置以血管钳分离软组织)。以2.0~2.5 mm克氏针自髓腔须行穿入远骨折端,穿出肩峰端皮肤后,骨折复位,碎骨块可用丝线或可吸收线捆扎,克氏针再逆行穿入骨折近端。选择合适型号的记忆合金环抱器放入0℃无菌生理盐水中,撑开器撑开各环抱器锯齿臂,使其口径大于锁骨干直径,放置环抱器于锁骨上,使骨折部位位于环抱器中央,环抱器的板面位于锁骨上面,40℃左右无菌生理盐水纱布均匀热敷环抱器,使其回复原状,各锯齿臂抱紧骨质,检查骨折断端稳定程度,冲洗伤口,分层缝合。克氏针外露针尾酒精棉球包绕。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 d以预防感染,每日酒精滴注克氏针尾处。术后即主动锻炼肘、腕、指,术后3 d开始被动活动肩关节。术后1个月,拍片复查,拔除克氏针。以后每月复查拍片一次,直至骨折愈合。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9~20周,平均11周。其中1例3周时克氏针尾处皮肤出现分泌物并轻微红肿,每天乙醇擦拭,并保持针尾酒精球湿润后好转。无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根据肩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骨折达解剖复位,骨折2~3个月愈合,局部无疼痛。关节活动正常;良:复位达解剖复位80%,骨愈合在3~4个月,骨折周围基本无痛,患肢比较有力,肩关节活动接近正常;尚可:复位在解剖位置50%左右,骨愈合在4~5个月,提重物或剧烈活动后关节周围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差:内固定不牢固,骨折端不稳定,需再次手术。本组病例优38例,良14例,可5例,优良率达91.2%。

3 讨论

锁骨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因保守治疗痛苦大,复位不满意,越来越多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锁骨骨折方法较多,主要有克氏针内固定,钢板内固定,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等方法,但这些固定方法各有其优缺点:(1)克氏针内固定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内固定易取出,且有一定的抗剪切力的作用。但其缺点也较明显,没有轴向加压作用,骨折在上肢重力作用下易发生分离,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另外克氏针的游走也可使内固定失效并可能导致副损伤。(2)钢(钛)板内固定 具有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肩关节功能恢复等优点。但也有以下缺点:① 钢板要固定牢靠就必须紧贴骨质,从而需要将钢板覆盖范围的骨膜剥除,因此而影响骨折的血运,影响骨折的愈合;② 钢板的坚强内固定导致应力遮挡,可影响骨折愈合并可能并发再骨折,Piogenfurst等报道钢板内固定后再骨折发生率高达6%[1];③钢板内固定还有切口长,二次手术取内固定损伤大等缺点。(3)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 具有操作简单,副损伤小,应力遮挡小等优点,缺点是应用范围局限,适用于横断或斜行骨折,粉碎严重的骨折则易出现抓持不稳,术后松动[2],使骨折断端不稳定,不利骨折的愈合。

克氏针结合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锁骨骨折克服了单用克氏针或环抱器的缺点,具有以下优点:①操作简单,创伤小。克氏针髓内固定后,使骨折复位更为容易,便于环抱器的抓持。使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骨折切口能容下环抱器即可,并且无需大范围剥离骨膜,仅剥离骨折断端,防止软组织嵌入骨折断端内即可,减少了手术创伤;②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在粉碎骨折的情况下,克氏针髓内固定可大体维持锁骨的形态,并有一定的抗弯抗剪切的作用,弥补了单纯环抱器抓持范围不足的缺点,记忆合金环抱器在复形中可产生强大的聚合力,可持续加压,固定牢靠,弥补了单用克氏针不能抗旋转,抗分离的不足;③对骨折部位血运影响小,应力遮挡少,得于骨折的愈合,减少术后骨折再发。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锁骨骨折不需大范围剥离骨膜,并且齿状臂与锁骨为点状接触,对血运的影响更小,应力遮挡也较钢板固定小,从而更利于骨折的愈合;④克氏针与记忆合金环抱器在对抗锁骨的轴向压缩方面均明显低于钢(钛)板,故固定后骨折断端可有轻微的压缩活动,从而增加了固定区的压应力刺激,利于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⑤具有重量轻、无磁性、耐磨损、耐腐蚀等优点,与传统的骨科植入材料(如不锈钢、钴铬合金、钛及钛合金等)相比,还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低生物退变性,从而可安全地植入人体。植入体内后,体表外观基本不受影响,部分患者可不取出。本组病例中,已取出环抱器者11例,环抱器周围未见异常反应及电解反应所产生的异物颗粒。有2例已固定24个月,未出现任何不适。

术中注意事项:①在显露骨折部位时,尽可能少剥离骨膜,仅骨折断端剥离,防止嵌入骨折端即可。少用骨膜剥离器,而用组织钳在骨膜外自正常骨质向骨折端钝性剥离,可最大程度保留骨膜。骨膜外组织剥离也仅剥离锁骨的上面,骨折复位后,根据环抱器锯齿部位剥离相应组织,以利环抱器安装;②环抱器型号选择要适当,过大或过小均不能牢固固定骨折,型号大小以稍小于锁骨直径为宜;③在撑开环抱器锯齿时,就使用专用撑开器,并在冰水中操作,以免破坏其记忆性能;④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就适用于锁骨中段骨折,如骨折部位稍偏外或偏内,锁骨直径不一致时,可用咬骨钳少量咬除外或内端部皮质,既有利于环抱器的放置,又防止环抱器的因直径不一致而滑动。

参考文献

篇3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份被称为“水十条”的文件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其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应该控制在10%以内”,这被认为是目标任务难度最大的一项。多年来,水环境保护多注重大江大河,此次“水十条”将城镇黑臭水体作为攻坚重点,体现了大小并重、知难而进的思路。针对黑臭水体形势及其治理思路,本刊对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跃辉进行了专访。

黑臭治理是实施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体现

《环境保护>:当前,在我国环境管理由总量控制逐步向环境质量目标管理转型的背景下,黑臭水体的治理有哪些意义?

熊跃辉:近年来,我国总量减排成效较为显著,七大流域和重点湖泊水质的改善直接说明了总量控制带来的成效。但是,公众感觉并不明显,因为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城市水体日趋变黑变臭,形成我国水环境形势“好”“差”两头大的局面,很多地方水质转好的同时,也有很多地方水质变差。例如淮河流域主干干流水质常年在Ⅳ类水以上,但三级支流、四级支流基本是黑臭水体。

城镇黑臭水体问题对于老百姓而言是看得见、摸得着、反应比较强烈的问题。在当前环境管理由总量控制逐步转向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的背景下,黑臭治理是对公众改善生活环境质量需求的直接回应。此外,对于水环境而言,质量控制的实施首先要有可考核的水体,黑臭水体都是污染严重的劣V类水,不具备任何使用和考核价值,从考核角度来看,黑臭水体的治理是实施水环境质量考核的前提。在新形势下,治理城镇黑臭水体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满足公众享受良好环境质量的需求。黑臭水体是感官性污染常见现象,主要属于环境景观、物理指标范畴,河流水体因污染而在视觉上呈现明显异常颜色(通常为黑色或泛黑色),同时散发恶臭气体,视觉和嗅觉上的双重污染是黑臭水体最显著的特征,严重影响居民心情和城市环境,因此,治理黑臭是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直接有效手段。

其二,维护公众身体健康。黑臭水体散发的恶臭气体里大多含有硫化物和氨化物等有害物质,含有工业用水的黑臭水体散发的气体甚至还会有苯系物、酚类物质等,这些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例如硫化氢气体,闻久了之后会引发头痛、恶心等症状,因此治理黑臭水体是保证公众健康安全的必要措施。

其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不同于工业点源影响范围的有限性,黑臭水体影响范围大、波及人员多,实践证明,近几年来引发环境投诉和环境纠纷最多的就是黑臭水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此外,黑臭水体经治理后,良好的水环境可以吸引人口、资金的集聚,实现周边经济发展,带来社会效益。黑臭水体的治理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自上海苏州河最早出现黑臭水体以来,我国黑臭水体形势愈发严峻,主要原因是什么?

熊蹶辉:历史上上海苏州河水质优良,唐代白居易就曾用“水脍松江鳞”来赞美苏州河,直到1911年,苏州河上还建起了以河水作为直接水源的“上海闸北水厂”。1920年以来,由于两岸的工业污染,苏州河开始出现黑臭,鱼虾逐渐绝迹。19 78年,上海境内河道全部遭受污染。1988年上海市政府开始对苏州河进行治理,并逐步恢复苏州河生态系统。然而,在上海开始治理黑臭的同时,全国很多地方的水环境却在不断恶化,黑臭水体的范围和程度不断加剧,大中城市、人口密集的集镇尤其是近海城市和水系发达的水网地区,普遍存在黑臭现象。

宏观上,全国黑臭水体形势愈发严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在条件尚未成熟的背景下加速城镇化,使过去一些乡村和城郊地区人口迅速聚集,随之而来的是污染物的大量增加,.但是相应的污染治理设施不足或能力落后,造成污水横流、垃圾横飞,大量生活与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水体,水体吸纳的污染量超过自身自净能力。二是水生态功能被人为地碎片化或异化。迅速的城镇化在产生大量污染物的同时,也加速了水生态功能碎片化。由于居住、交通、生产需要,各地采取拦河坝、填河等手段拓展空间,完整的水生态系统被人为碎片化,一些原有的自然水系尤其是小水系遭到空前毁灭性的破坏甚至消失,不利的水动力条件造成水体不流动,加上污染物增多,水体功能丧失,本应流水的河流异化成流污。另外,地势平坦的地区,即使水生态系统没有碎片化,但由于没有落差水流缓慢,河道底部也容易形成污泥淤积。

微观上,黑臭形成的主因是缺氧与富营养化。国家重大水专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溶解氧降低到2毫克/升时,水体处于缺氧状态;当溶解氧为3-5毫克/升时,水体呈现有色有味状态,但有水生生物存在;当溶解氧高于6毫克/升时,水体开始有自净能力。具体而言,黑臭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外源有机物和氨氮消耗水中氧气,当溶解氧下降到过低水平,大量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产生硫化氢、胺、氨和其他带异味易挥发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厌氧条件下,沉积物中产生的甲烷、氮气等难溶于水的气体在上升过程中携带污泥进入水相,使水体发黑。二是内源底泥释放污染。水体被污染后,部分污染物日积月累,进入到水体底泥中,在酸性、还原条件下,污染物和氨氮从底泥中释放,厌氧发酵产生的甲烷及氮气导致底泥上浮造成水体黑臭。此外,城市河道中的大量营养物质导致藻类过量繁殖,藻类死亡后分解矿化形成耗氧有机物和氨氮,导致季节性水体黑臭。三是水体不流动和水温升高。水体不流动导致水体复氧能力衰退,形成适宜蓝绿藻快速繁殖的水动力条件。水温的升高也会加速溶解氧消耗,加剧水体黑臭。

标本兼顾,“治”“管”到位

《环境保护》: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和技术发展如何,主要有哪些治理技术?

熊跃辉:黑臭治理的技术措施有很多,并且大多趋于成熟,归纳起来主要有治标和治本两类,治标技术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水动力改善技术,通过造坝形成落差,加速水体流动,提升溶解氧浓度;通过调水稀释黑臭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加强污染物的扩散、净化和输出。二是物理技术,例如采取氧化塘技术,氧化塘是人工强化措施与自然净化功能相结合的水质净化技术,将流水抽人到河道两岸的天然水塘或人工水塘进行曝气、氧化,在一定时间内,氧化塘能够将河水中的COD去除40%左右,将经处理后的水体重新引入河道,并通过不断的换水、净化、回流降低水体污染物浓度。三是化学技术,向城市河道水体中投放絮凝剂、复合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等化学制剂去除污染物,使之与水体中溶解态磷酸盐形成不溶性固体沉淀至河床底泥中,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技术成本较高,并且产生较多沉积物,某些化学药剂可能形成二次污染。四是生物技术,利用特定的生物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环境污染物,从而使受污染环境能够部分或完全地恢复到原初状态,例如复合酶分解、微生物技术等。五是生态技术,例如人工湿地技术是利用土壤一微生物一植物生态系统去除水体中的营养盐,可以用橡胶坝拦截水流,在两岸建设人工湿地,引导水流通过人工湿地经生物净化、物理净化后再汇入到河流中,人工湿地的优点是运行成本及一次性投入成本低,效果较明显且处理量大。此外,还可以采取人工浮岛等生态技术。

上述治理技术的选择要根据河道情况因地制宜,然而,这些治理技术对于黑臭水体的治理均为治标不治本,黑臭水体治本要走好三步棋。一是外源截污,减少排入河流的污染物总量。二是实行内源控制,对底泥进行清淤疏浚。三是沟通水流,做到流水不腐。

四《环境保护》:按照“水十条”抓好差两头的原则,黑臭水是差的代表,也有专家称黑臭水体是“水十条”最难点,既然黑臭治理技术上已经十分成熟,那么治理难在何处?

熊跃辉:“水十条”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黑臭水体治理目标直接影响整个“水十条”的完成。客观而言,城镇水体排污量较大,污染集中,很多城镇水体缺少径流量,水质改善见效比较慢。

首先是截污治污难。外源截污的主要手段是治污,治污难点在于点多面广成分复杂,任务重能力低下。一是污水收集治理能力不足,管网不配套。很多大中城市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以深圳为例,近年来深圳经济快速发展并位居全国前列,但深圳市内所有河流水质达标率不到20%,近80%城市河流、流域的水环境质量处于劣V类,其中,污水收集管网的严重不足是黑臭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了解,目前深圳还缺少5000公里左右污水收集管网,城市每天有90万吨污水未经处理直排入水环境。二是污水处理能力不够。在管网不配套的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处理水平较低,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即使污水处理厂按照最高水准的一级A排放标准,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级A标准仅相当于地表水劣V类,就造成大量“达标”污水排入水体,而实际上,目前我国还有大量污水处理厂无法达到一级A的处理标准。三是缺乏明确目标和对象。一方面,城镇黑臭水体污染源点多面广,涉及工业、生活、农业面源等各个方面,水体成分包括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农场加工废水、畜禽粪便等;另一方面,责任者不明,不能照搬工业点源谁污染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处理方式。

其次是底泥疏浚工程浩大。一方面,长年累月的黑臭水体在河流底部积累了大量的淤泥,有些淤泥厚达1~2米,其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有机物、无机物等,疏浚清淤工程浩大;另一方面,淤泥处理面临难题,大量的淤泥从河道挖出后无处存放,目前对淤泥的处理工艺尚不成熟,淤泥不经加工不具备任何使用价值,清淤疏浚处于“不清污染,清则无处安放”的处置两难境地。

再次是水流沟通难度大,对于生态功能碎片化的水体,要使其流动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有些甚至会涉及搬迁、交通规划等事项;否则,即使经过截污、技术处理、底泥疏浚消除黑臭,水体在不流动的情况下,大气中污染物沉降也极易再次造成水体污染。另外,水体“由差变好难,由清变黑易”,黑臭水体治好以后管理不到位会很快反弹。

综上所述,黑臭治理既有外源控污和内源清淤的压力,又有标准现状和治理能力的不足,同时面对长效监管和避免反弹的要求,只有“治”“管”到位、内外结合、统筹管理,才能推动黑臭治理取得长久成效。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

《环境保护》:黑臭水体并不是科学概念,而是公众的主观感受,下一步是否考虑制定相关的评判标准?

熊跃辉:按照《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任务分解,评价体系由住建部门负责编制,目前评判体系正在制定中。根据我国当前黑臭水体的现状及特征,结合各国各地的实践,建议建立以溶解氧为核心指标的评价体系。黑臭水体治理的关键是改善水体的溶解氧状态,使水体由低氧/厌氧恢复到正常的好氧状态。国家重大水专项相关研究成果,建议以溶解氧为核心,建立包括臭阈值、透明度、色度4项指标的黑臭水体评价体系。其阈值为:溶解氧1毫克/升、臭阈值100、透明度25厘米、色度20,当其中任意一个指标值超过阈值时,则可判定其为黑臭水体。

《环境保护》:环保工作需要好的政策好的机制去驱动,对于黑臭水体的治理,在政策和机制保障方面有哪些建议?

熊跃辉: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漫长的治理过程,涉及多个部门,治理的关键在于政府,只有政府做好主导和引导作用,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才能推动黑臭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一,政府主导,配备治理设施,提升治理能力。黑臭水体治理的根本措施之一是截污治污,截污治污环节需要解决污水收集、雨污分流、铺设管网、建设污水厂等问题,这些措施均带有公益性,需要公共财政的重视和支持。因此,政府在财政上首先要做到统筹规划,解决管网不配套、污水直排、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其次,政府要做到严格监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处理技术并不落后、法律法规体系也在逐步完善,污染问题难解的根源在于不缺技术缺良心和责任,违法排污行为屡禁不止,需要政府严格执法,强化治污决心,按照新《环保法》要求,落实监管责任,推动公安、检察、环保、住建等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强化协同治理。

篇4

1 环保档案的内容以及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1 环保档案的内容

环保档案是指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直属单位,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音像、图片、电子文档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1]。

1.2 环保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环保档案管理是指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时,对环境保护工作过程形成的文件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整理、立卷归档和检索利用的一系列工作。环保档案管理的对象是环境保护文件资料,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信息载体。配备专业的人员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下列方面:一方面,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可以为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经过收集、加工和传递,以环保档案的形式进行管理和保存,是有价值的环保信息资源,是环境保护工作者进行环境保护目标控制的客?^依据。另一方面,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管理,可以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效率。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归类,形成环保档案库。当工作需要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及时提供完整资料,迅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 环保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工作不充分

目前,环保单位由于人员配备不足、场地受限、资金分配差异、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影响,导致各环保单位档案工作的发展极不平衡,进而使得档案资料分散,信息不全。

2.2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

配备专业的人员对环保档案进行科学的管理,对于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环保部门档案管理人员中,尤其在基层环保部门,却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尤其是档案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当前信息化时代,专业的档案人员不仅要精通传统的档案管理业务,还必须掌握自动化网络技术,使用计算机管理环保档案,这给进一步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2]。

2.3 环保档案管理系统有待完善

环保档案具有信息来源太多、信息量巨大、信息累成复杂等特点,信息管理难度大,因而对信息进行制度化、规范化十分重要,然而,目前并没有统一健全的环保档案管理制度,使的档案管理工作无论在管理方法还是在档案文件的分类、编码、处理流程、归档等方面都缺乏依据。另外,由于靠层层上报汇总,缺乏管理,造成资料分散、信息不全,不能及时转化为决策依据,大大降低了档案的利用效率。

3 完善环保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对策

3.1 提高环保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认识

首先,分管档案工作的主要领导要有足够的认识,要为实现环保档案现代化管理创造条件,投入一定经费,配备档案现代化管理所需设备。其次,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克服传统保守的习惯,破除应用现代化管理的畏难情绪,要有实现环保档案工作现代化的思路,加强相应的业务学习,对传统档案管理进行革新和完善。

3.2 建立现代化的环保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工作标准化,是新形势下档案工作进展的必定走势和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它的制定和实施,必将给档案工作带来长足的进展和巨大的变革,因此,要加速标准规范的制定,积极组织贯彻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颁发的《中国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规范》、《中国档案分类法、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表》为加强我国环境保护档案工作、科学地管理环境保护档案、统一环境保护档案分类检索、实现环境保护档案的分类检索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档案分类法、环境保护档案分类表》其分为九大类,作为统一的微机信息管理分类标识,符合环境管理职能和环保档案的特点[2]。运用《环保档案分类表》(简称)分类类目标识,我们必须熟悉并了解环保档案分类表分类类目标识所规定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做到信息分类符合环境管理职能,保持各种信息的有机联系,便于微机信息管理。

3.3 加强环保档案现代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现在社会上普遍缺乏复合型的现代管理人才,档案工作更如此,尤其是缺乏既懂微机技术又有档案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例如有的单位虽配备了微机等现代化设备,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结果微机仅起到条目输入、统计等简单功能,极个别的还使其常年闲置,不能充分地发挥其在档案工作标准化、现代化中应有的全部功能,因人才缺乏而直接影响了档案工作现代化的开展,所以环保档案要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就要求档案人员必须掌握现代化管理技能,否则环保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就能难以实现,这是前提条件。实现环保档案管理现代化,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要求档案工作人员相应地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至少要做好 3 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要求对环保科技知识和科技档案管理知识的掌握,没有坚实的专业知识,环保科技文献编撰难以开展;二是掌握相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这是由当代科学技术高度综合趋向统一和现代学科的相互渗透、交叉、分化的现实决定的;三是掌握计算机、微缩、复印、网络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工作原理并能进行熟练的操作。

3.4 加强环保档案现代化管理物质基础建设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设备的购置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物质基础,在环保科技档案工作现代化建设中,需不断加大档案部门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选择比较好的科技档案管理系统,提高使用效率。全国己开发了几十种类型、各个层次的科技档案管理实用系统软件,由于开发历史相对较短,缺乏统一管理,在设计方面有着诸多不足。如设计标准不统一、不规范及设计语言不相同,造成软件开发出来之后兼容性差,难以实现各档案馆(室)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科技档案计算机管理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并带有浓重的地方色彩,造成人、财、物的大量浪费,没有一家能形成规模打开市场,行销各地。因此,选择使用相对较先进,适合自身使用的软件至为关键。

篇5

一是加强领导,认真做好工作部署。年初,市林业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制定了《20*年*市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方案》和《20*年*市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由常务副局长召开工作会议,在总结并推广各区、县(市)的先进经验的同时,对*年提高全系统职工科学素质工作做出了认真部署;二是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爱鸟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广泛组织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林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科学素质,使其养成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知识宣传,号召林业人员从身边小事做起,开展“节约一滴水、少烧一根柴”活动,增强了林业人员的节能减排意识和对保护资源、节约能源的认识;三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在林业职工中推广林业实用技术,开展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并建立了培训制度,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对基层单位科技人员进行不定期培训,提高了林业职工的技术水平与科学文化素质。并通过科普日、林业科技活动周、林业科普展览、科普大篷车、组织林业科技知识报告会等活动,向林业职工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四是加强指导,普及推广新技术。组织编写了《林业实用技术》、《林业科技知识》等技术资料,印发给各基层单位,并在一些地区建立实验基地和生态示范区,推广新技术在林业建设与养殖方面的应用。在各区、县(市)组织技术人员对林业养殖农户进行讲座和集中技术培训指导,提高了农户养殖技术与科技水平;五是组织学习培训,提高科学素质。通过开展向先进地区派遣考察团等方式,开阔了林业干部的视野,拓宽了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使他们了解了科技发展的方向,对开展林业建设与科技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市妇联启动“绿色家庭.节能减排”行动为宣传普及节能减排知识,树立节能环保新理念,实现健康、文明、节约、环保的生活新方式,8月6日,由市妇联与中国人寿*分公司联合开展的“绿色家庭.节能减排行动”在欧洲新城社区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将深入全市百个社区,全面普及节能减排知识,组织节能减排专家、家庭环保志愿者等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以及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和节能减排模范家庭、示范社区评选表彰活动。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妇联已通过开展“参与节能减排,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宣传活动、“拒塑行动”等专题活动,以及向社区家庭发放《致全市家庭的一封公开信》、环保布袋及宣传品等形式,为我市社区居民树立节能环保理念、养成环保节约的生活新方式打下了良好基础。

市环保局环保“大篷车”驶入一面坡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使“节能减排、共建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能够深入农村、深入农户,近日,市环保局宣教中心组织党员干部,来到尚志市一面坡镇开展了环保“大篷车”巡展活动,并组织表演了“节能减排、共建生态文明”文艺晚会,同时向观看演出的群众发放了600余本环保知识手册。他们还到一面坡镇中心小学校,为学生送去了500余册科普图书,并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向一面坡镇5个村的20多位种植、养殖专业户代表宣传了生态文明知识。

我市“20*航天科普巡展”活动圆满结束“20*中国航天科普巡展”自8月5日起在我市首次展出以来,吸引了3000余人次的青少年前往参观。本次活动是团市委、市教育局、市科协、市学联等单位联合在我市青少年中组织开展的暑期科普教育主题活动之一。“20*中国航天科普巡展”荟萃了载人航天、人造卫星、月球探测等40余件实物与模型,以现代手段展示了中国航天的发展历程及科技实力,普及了航天科技知识,并培养了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热情和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巡展期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朴逸也亲自到现场参观,并对此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8月15日,“20*中国航天科普巡展”活动落下了帷幕。

篇6

关键词:环保产业 阻碍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143-0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环保产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比较短,但是能够为资源的高效利用、治理环境污染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等各方面提供技术保障和物资条件。但是从当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只有将这些阻碍因素清除掉,才能实现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当前发展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的诸多阻碍因素

1.1 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

对于环保产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国家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支持。但是,从当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缺乏国家的宏观引导,并没有制定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这对于环保产业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环保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管理相对分散,内部控制水平难以提高;国家没有制定相应的环保产业扶持政策和专项鼓励政策,缺乏相应的发展动力,难以调动企业投资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环保设备水平相对较低,并且政府也没有对环保企业进行统一的引导和管理,从而导致重复建设现象的产生。由于政府没有对环保企业采取相应的支持和引导措施,也没有对市场竞争进行规范,从而不能形成一套完善的环保产业标准体系,阻碍环保产业的发展。

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对于环保产业来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也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接下来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1)部分环保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合理调整企业的规模结构,这就导致企业的发展往往相对分散,缺乏相应的骨干企业。从当前全国的环保企业总数来看,规模相对较大、经营状况良好的优秀企业仅占三成,并且大部分的环保企业规模都比较小,缺乏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环保专业人才,从而导致规模效益较低。(2)环保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以市场为导向,从而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并且企业的环保设备也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从当前市场上销售的环保产品来看,大部分的产品都不具备通用性、实用性和可靠性,并且存在较多的缺陷,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并且会出现常规产品供过于求,而治理污染效果好的设备又供不应求的现象;(3)产业发展不协调。从当前我国环保企业的分布现状来看,虽然分布范围相对较广,但是大多数都集中在沿江以及沿海等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非常不利于环保产业的全面发展;(4)没有明确产业的发展重点。对于环保产业来说,环境服务和制造环保产品是产业的两大支柱,但是,从当前环保产业的经济结构来看,并没有将这两大支柱放在重要位置,因此,严重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

1.3 缺乏优秀的环保人才

虽然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却严重缺乏环保科技人才。对于环保企业来说,想要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当前我国至少需要1000万环保从业人员,但实际上我国仅有7万环保从业人员,这就形成巨大的反差。并且大部分的高校,之前都将环保产业作为冷门专业,招收人数也相对较少,随着近年来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环保专业人才也在逐渐的增多,但是,依然不能满足环保市场的需求。并且大多数学生只是掌握了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环保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1.4 产品技术水平不高

对于环保产业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直接导致环保企业缺乏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产的环保产品缺乏技术含量,从而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并且,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一直以来都是环保产业的主要技术研发力量,但是,由于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政府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从而导致产品的研发进度缓慢。一般来说,环保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数都是常规产品,缺乏技术含量,没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比如,在对污染水进行处理时,主要是运用一般的处理废水产品,在治理大气污染时,通常采用除尘设备,在一些国家重点的污染防治领域,我国的环保企业还没有自主研发出科技含量较高、治理效果好的产品,大多数都是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产品。因此,培养高科技环保人才,提高我国的环保技术研发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环保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解决我国环保企业发展阻碍的有效对策

2.1 政府加强宏观引导和支持

对于我国的环保产业来说,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了促进环保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一定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制定相关的政策,对环保企业给予支持,并且制定一套明确的环保产业发展战略方针,给环保企业指明发展的方向,对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环保产品、工艺和技术等要出台政策进行限制,鼓励环保企业发展高效、先进、符合市场需求和经济的环保产品、工艺和技术,规范环保企业的市场竞争秩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环保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支持环保产业全面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来支持环保企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就能够让更多的企业投资者将目光放在环保产业上,给环保产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并且政府还应该加强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从实际工作中支持环保行业的发展。同时,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提高企业排放污水和废气的收费标准,实现收费标准的规范化、合理化,从根本上调动排污企业对污染进行治理的积极性。不仅如此,政府还应该进一步规范城市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制度,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并且对于城市发展进度相对较快的地区来说,还可以成立相关的发展环保产业专项资金,对环保产业的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从而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步入正轨。

2.2 规范环保产业市场

缺乏全面的管理,没有规划环保产业的市场运作,是制约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规范环保产业的市场运作,就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产业管理体系,对环保产业进行全面的管理。并且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出台相应的环保产业生产运作标准和规范,让环保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从而实现有规可循、有据可依。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健全环保产业的市场监督体系,进一步规范环保产业的市场竞争,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实现环保产业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同时,还应该对环保企业的生产链进行全面的监督,将产品的施工、生产、设备运行以及设计等各个方面作为基本出发点,对环保产品的质量、销售以及产品认可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督,一旦发现违规操作,一定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从而实现环保产业市场运作的规范化、合理化。

2.3 提高环保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对于环保产业来说,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一定要提高环保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企业应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将高校作为环保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中心,并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与高校进行沟通和交流,增设相关的环保专业,培养环保行业需要的科技型人才;(2)进一步明确环保行业的发展重点,重视环保产品的研发,并且要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打造以科技型环保人才为主的产品研发队伍,加大对科研资金的投入,积极研发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环保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除此之外,环保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通过建立奖惩制度来激发环保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立相关的培训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不断的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提高员工的环保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环保产品的不断创新。同时,环保企业还应该积极的寻求合作,通过直接引进、合作以及合资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和环保技术,在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还应该结合当前我国的环保技术,然后进行不断的创新,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环保产品和核心环保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壮大环保产业。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保行业在面临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崭新的挑战。因此,对于环保行业来说,想要获得不断的发展,就一定要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明确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且将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作为发展动力,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积极引进环保科技型人才,加大科研资金投入,不断的提高环保产品科技含量的同时,还应该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环保技术和设备,在吸收和消化的同时,还应该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宝娟.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J].环境保护,2002(8).

[2] 胡慧平.中国缺少环保高科技人才[N].中国经济导报,2002.

[3] 王旗.我国环保产业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4(6):83―84.

[4] 胥树凡.刘砚华.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环境保护,1997(2):39―41.

篇7

【关键词】 初中物理 融合 环保教育

我们物理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物理学知识,更有责任在教学巾使学生懂得且增强环保意识,使这种意识变为保护地球的行动。那么,日常物理教学中应该怎样进行环保教育呢?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教师以身作则践行环保

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注意好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比如:不抽烟,不随地吐痰,将粉笔头放在一个专用的盒子里,而不是随意乱抛。当看到学生乱扔纸张时,应及时提醒他们,在必要时还可以替他们将废弃物捡至纸篓,以起到表率作用。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除了整理好实验器材外,实验废弃物的合理处理是相当重要的,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环保观念。另外,在课堂外的活动课中或野外活动中,教师更要注意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若我们能从自身的日常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学生在我们的潜移默化下多少会形成一些环保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甚至可能成为环保者。

2 充分挖掘教材中内容进行“环保”教育

物理教学除了要教会学生相关的物理知识及学会学习并处理物理现象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而环保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环境中到处都有污染:电磁污染、声污染、水污染、光污染、核污染、空气污染。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在讲到能源利用时,除了要让学生认识清楚不同形式的能源,还必须使学生知道各种能源对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合理利用能源,对身边环境进行防护。例如:说到水能,虽然水本身并没有什么污染,但一旦作为能源加利用后就会带来相应的污染。生活用水处理不当、工厂污水排放等。这些都是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电磁学部分介绍了电和磁给我们的生活、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飞跃,但是我们要认识到与此同时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后果:它会使人感到头晕、记忆力减退、睡眠不好、乏力、头疼、血压升高或降低等。光学和声学都是物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完全可以借助本部分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明确光及声给人们带来的包括光污染和噪声污染在内的各种环境污染、从而教育学生进行相关的防护及宣传。当然物理教材中并非只能通过以上这些知识可以进行“环保”教育,只要善于发现,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失时机地进行“环保”教育。

3 结合典型实例,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有环境问题发生。其中有不少涉及人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一些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这样能提高教育的效果。

又如1998年我国发生特大洪灾,对国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这次洪水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环境恶化,森林植被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使蓄洪防洪能力下降。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在全国许多地区采取了严禁砍伐森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把环境保护放到了显著地位。使学生意识到绿色植被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黄河断流,全国大多数城市缺水,全国许多河流严重污染,人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都出现了危机。让同学们了解水资源和其他许多自然资源一样,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水资源的匮乏和被污染已经是非常迫切的问题。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学习让学生更理解和参与政府提倡的整治江河污染的行动,自觉养成节约用水、减少污染的优良习惯。

4 设计争议性问题开张讨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如:学习《核能》一节时,设计“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对于利用核能和大力发展核能,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核电站并非安全、清洁、廉价的能源,也有人认为:核电站是安全、清洁、廉价的能源,让学生针对这两种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通过激烈的争论,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不应该发展核电。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不仅只是我们教师应尽的义务,而是全人类应重视的问题,让环保意识成为行动,保护我们人类生的这个地球,让它充满生机。

5 充分利用课外科技活动,推进学生的环保行动

篇8

一、实习单位介绍

北环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施工、设备制造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环保企业。具有工程专项设计资质和施工资质,已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省环保产业骨干企业、中国沼气学会团体会员、省环保产业协会优秀会员单位、市环保产业协会理事单位、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学实习基地。

北环环保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秉承产品精益求精,服务尽心尽力,致力环保,科技创新,诚信进取的经营理念,在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一套新型实用三段式红泥塑料沼气工程的工艺设计、设备制造和施工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七项。公司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转化技术实力位于国内领先水平。针对畜禽养殖及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沼气、粪渣、污泥”具备了完整的处理方案和技术。已完成两百多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遍布、广东、广西、浙江、湖北等二十几个省(市),公司依靠专业、专注、专一的优质服务,获得环保、农业部门和用户的高度评价。

二、实习概况

为增加实践经验,同时对学校理论知识的补充,也为我们尽快的融入社会,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于2012年09月08日至2012年10月08日安排我到北环环保公司为期五周的实习。

三、实习具体内容

(一)办公室文秘类工作

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 环保意识 渗透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71-02

面对当前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在不断的破坏环境。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究其原因,导致今天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有很多方面。这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在于全社会对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的教育工作做得不到位,同时也反映公众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拓展地理课堂的空间,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具备了一定地理基础知识后。教师应该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比较热门的环境话题,来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开展讨论。例如:教师可以针对面对当前世界煤,石油资源逐渐短缺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讨论,并给学生提出一些切入讨论的建议: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切实缓解这一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们更加迅速地加入到对能源问题的讨论中去。有的学生提出了开发新能源的设想,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充分利用当下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因为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还有的学生则是提出了要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减少对现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如减少对汽车的使用、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代替。但是,即使学生们提出了如此之多的建议,也依然改变不了当前世界能源危机的情况。因为人类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破坏是历史的必然。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讨论的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突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环保责任意识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地理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学习的过程总是体现个体的情感与态度,学习地理的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求学生科学发展,使学生意识到目前人类所承担的责任和历史任务;②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使学生明白世界全球化的进程,重视国际间合作的重要性;③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感恩教育有助于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健康心理的发展。所以教师最应当重视学生的科学发展意识。例如:在教学“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一内容时,可以对学生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吗?②对面当前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环境,社会问题,学生将如何提出建议去缓解?③作为城市化发展的见证者,学生应当如何对未来城市布局进行规划?这样的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而且学生也能在思考中认识到担任未来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使命。

三、利用各种实践活动,把环境知识转为环保意识

教师在进行地理知识教学的过程当中,尤其应当以书本理论和具体实践的相结合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方式来使学生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因为学生的生活与自然密切相连,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自身对环境的接触,从而感悟自然,并认识到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再者,教师可以通过学校,以学校为媒介,带领对学校周边地区的工厂进行考察实践活动,从现实生活中深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学生结合课堂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以及工厂负责人对工厂污水处理设备的介绍,不仅在实践中学习到了环保科技的知识,也从自身对环保意识有了新的感悟。或者,学校在暑期也可以举办暑期实践活动小组,以班级小组的形式,对学生居住地区附近的自然状况,例如:对自己生活的地区地质条件、温度变化、降水频率、风向等自然因素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然后分析其规律。这样,就让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环保意识充分的结合到一起。

四、设计环保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明白科技水平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利益,而且还应当看到因为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在学习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水污染严重等案例时。就通过这些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环境不能得到及时保护所造成的危害,不仅表现在时间上,也同样在空间上表现出来。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当前一些重要的实事资料给学生提出问题。发动他们针对这些问题开展小组讨论,从而提高他们对能源重要性的了解。如学习“新能源”时,因为核能越来越在世界资源中占有主导地位。核电也渐渐被人们所熟悉,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发展核电技术。那么,教师就可以以核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主题,从正反两方面让学生分析核能带来的好处与坏处。同时可以以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例进行讨论。核电站虽然能给人类带来丰富的能源,但是其危险性也是有目共睹的。核的泄露不仅仅会对人类自身健康造成损害,甚至威胁生命,同时也会对附近的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等等观点。通过学生互相探讨,相互交流,从而了解到世界能源的使用情况。与此同时,也潜移默化的获得了环保意识。

总之,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加强环保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同时告诫我们必须遵守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理念。这样,就为世界资源的合理使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伟.高中地理课堂中提高学生环保意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4).

篇10

关于科技创新模式

环保产业是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诞生的新兴产业,也是伴随着环境治理新技术的产生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先进技术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基石,掌握先进环保技术是环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受到环保形势复杂性的影响,我国近年来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污染排放管控范围已经从传统污染物扩展到各相关污染物,且排放限值不断收紧,环保产业对新技术的需求速度不断加快。除了部分企业完全依靠自有技术支撑业务发展外,大多数环保企业无法在短期内迅速完成具备产业化能力的技术开发,所以更多的企业则通过不同形式的环保技术引进帮助自己撬开并进入对应的产业领域。因此,“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便成为一种最便捷的技术创新模式。

进入环保产业的国有企业通常在某行业拥有雄厚的技术优势,所以其组建的环保企业在谋划通过技术引进方式实现在本行业内的环保业务开展时,其技术引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对本行业污染治理的适应性,这也成为国有环保企业在组建初期能够实现业务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由于缺乏配套机制,国有环保企业在完成引进后,普遍容易出现对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环节的忽视,从而逐渐丧失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当污染排放标准提高时,国有环保企业就不得不产生新的技术引进需求。

由于具有较深的行业背景,使国有环保企业在关注专业技术时,过于强调围绕行业主业发展谋划环保技术发展规划,忽视面向行业外开展科技创新的需求的关注。这时候,环保企业对本行业较强的针对性优势,便成为制约其瞄准更广阔环保市场开展技术创新的负面因素。所以,当新的环保产业诞生或产业方向重点发生转移时,国有环保企业在技术方面便会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

不同的企业有各自适合的技术创新模式,但时刻保持失去技术领先优势的危机感,并适度拓宽技术创新方向,通过超前谋划,建立自有的技术储备体系,对国有环保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保产业市场中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缺乏配套机制,国有环保企业在完成引进后,普遍容易出现对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环节的忽视,从而逐渐丧失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当污染排放标准提高时,国有环保企业就不得不产生新的技术引进需求。

关于科技创新人才

人才优势是国有企业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传统优势。近年来,国有企业对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所以,国有环保企业在市场中的人才优势地位呈现不断增强的态势,并通过培养逐步在企业内部基本建起较为完善的人才梯队,为国有环保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由于国有企业通常具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人才梯队建设和老中青结合的培养模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优秀人才在国有环保企业里练就扎实的专业技术基本功,为个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许多优秀人才进入国有环保企业以后,逐渐失去技术创新思维能力和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当这种现象普遍化以后,将导致企业失去最宝贵的科技创新源泉和最珍贵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使企业的人才优势大打折扣。

在国有环保企业实现人才积累的同时,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人才积压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目前国有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晋升通道设计方面,尚无可以广泛复制的管理方法。与此同时,由于国有环保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工作开展不足,导致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定义为毫无创新的重复性技术工作,企业对内部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逐渐降低,大量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存在严重的流失隐患。

所以,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对保持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稳定和扩大人才队伍优势,实现国有环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国有环保企业实现人才积累的同时,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人才积压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目前国有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晋升通道设计方面,尚无可以广泛复制的管理方法。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是企业有效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吸引和凝聚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环保企业在工程应用方面的优势,是企业开展应用型研究的最大技术优势。虽然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应用开展研究,能够使企业掌握第一手技术资料,但建设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研究基础平台,并依托平台建设组建一支专业技术研发队伍,对提高环保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相对稳定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保持科技创新工作的连续性。努力建成与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环保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应该成为国有环保企业建成创新型企业的基础条件。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与生产性投资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资金投入后,不会在短期内形成直观效益,所以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内在动力在客观上严重不足。虽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但目前依托国有环保企业建立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并不多。如果考虑到国有企业应率先承担起执行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的社会责任,则国有环保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表现要远低于对其预期水平。

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支撑。国家《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别指出,“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近年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等重点科技项目申报中对部分项目已经明确要求必须由“企业牵头申报”。由于企业通常更关注于生产经营,所以要保证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得到可靠执行,主要由依托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立的稳定科技创新团队负责项目落实,就成为项目执行的重要途径。可以预见,拥有科技创新平台的国有环保企业将在国家环保领域重大科技计划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通过承担重大战略性科技项目,不断增强自己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与生产性投资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资金投入后,不会在短期内形成直观效益,所以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内在动力在客观上严重不足。

关于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不仅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有环保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与其开展产学研合作,是国有环保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的一条捷径。长期以来,由于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缺失,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了很多本应由企业执行的产业化技术攻关工作,并形成了一大批科技成果,部分成果已经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很多成果可以通过与企业对接,直接实现转化应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使其可以和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形成良好的互补,大幅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效率,缩短企业技术开发周期,为企业经营发展赢得宝贵时间。企业能够通过合作实现对高校先进仪器和研究平台资源的共享,避免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不必要投入,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科技创新成本。从高校和科研院所角度,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提高其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水平,并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并通过合作提高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综观国内,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环保企业背后,都会发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身影。正是得益于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我国在部分环保技术领域已经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实现了从对国际先进技术的跟随到在国际上技术领先的突破性发展。国有环保企业与我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不但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更是落实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

产学研合作实际上是一种分工式协作,在合作过程中,各方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密切配合,形成1+1>2的效果。但在实际中,将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执行为简单的甲乙方合同式合作模式的情况很普遍。作为合同甲方和实际的出资方,为便于考核和费用结算,企业在合作中更愿意将技术研发工作整体打包委托高校执行,高校被迫按照约定完成“基础研究―中试研究―工程设计―示范应用研究―技术规范编制―培训―移交”全部环节的科技创新内容,使得这种名义上的“产学研合作”变成实际的“技术引进”。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应用环节的技术优势,还导致高校过多地承担了与其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工作,在本不擅长的工程实施环节投入过多精力和人力,甚至由于工程实施的复杂性,高校或科研院所长期受困于技术开发的工程执行环节。

此外,对原创性知识产权不尊重也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企业在技术开发合作时,通常会选择具有一定研究基础,且其研究成果在业内得到认可的高校作为合作方。但是,出于保护自身商业利益的目的,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通常会以合同条款方式,要求对方承认出资方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甚至在合同中对合作高校在本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升级性技术研究工作进行不符合实际的限制。这种现象,在客观上已经形成对原创性知识产权的不尊重,并严重打击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技术提升研究的积极性,若这种现象呈现普遍化,有可能导致国家倡导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为便于考核和费用结算,企业在合作中更愿意将技术研发工作整体打包委托高校执行,高校被迫按照约定完成全部环节的科技创新内容,使得这种名义上的“产学研合作”变成实际的“技术引进”。

关于科技项目管理

通过科技项目执行完成新技术开发工作,实现技术领先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所以,促进科技项目落实便成为国有环保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最基本工作。国有企业会根据国家相关管理办法制定自己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下属企业通常会以母公司文件为基础,结合自身特点逐级细化。所以在科技创新和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国有环保企业通常都有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建成以后,对科技项目管理的落实就成为不同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拉开差距的关键。由于国有环保企业深刻的传统产业痕迹,按照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对科技项目管理是这类企业较为突出的问题。科技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不严格套用生产或工程类的计划程序、审批程序、资金管理程序,甚至套用工程物资采购程序,而忽视了科技创新项目的自身特点,很容易导致科技项目被“管死”的情况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国有环保企业在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可以在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对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工作提供较为宽松的执行空间,并通过多个科技项目的执行和探索,逐步建立符合企业特点、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受到严格的审批管理程序影响,在国有环保企业内,没有获准立项的科研项目很难开展执行,只能等待下一个年度科技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启动。再考虑到较长的审批过程,这种立项审批模式可能导致科技项目从开始构思到实质性执行,具有长达1年半左右的时间延迟,极大地削弱了国有环保企业与同行在技术方面的竞争能力,并导致国有环保企业在很多污染控制新技术方面被动地处于“追赶”地位。

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对降低企业技术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但过于强调科技研发项目的成功率,可能会导致国有环保企业没有魄力开展完全创新性的环保技术开发。其结果往往是企业要等待某项技术已经取得应用并被证实可行的情况下,才开始组织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工作,在客观上默认了自己在同行中的技术“追赶”地位。所以从立项环节开始,在国有环保企业内,赋予科技项目管理更大的灵活性和包容空间,是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成绩并实现技术突破的重要先决条件。

由于国有环保企业深刻的传统产业痕迹,科技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不严格套用生产或工程类的计划程序、审批程序、资金管理程序,甚至套用工程物资采购程序,而忽视了科技创新项目的自身特点,很容易导致科技项目被“管死”的情况发生。

关于科技成果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环保领域新技术被不断推出。率先实现工程应用,就成为新技术夺取业内同行认可的重要条件,而根据工程应用情况开展技术优化,也成为新技术自我完善、促进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有效手段。由于具有一定的行业或区域背景,国有环保企业更容易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促成首个应用项目的落地,进而取得其在该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但在现实中,真正能够将这一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的国有环保企业并不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企业在新技术推广方面一直保持着高度热情,虽然这些企业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这种努力在客观上成就了其技术引领地位。所以,发挥行业或区域优势,通过积极推进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工作,并通过示范应用对新技术进行完善,进而开展大规模产业化推广,是国有环保企业实现在业内建立技术引领地位的重要措施。

积极做好新技术示范应用和科技成果大规模产业化的前提是国有环保企业拥有先进的科技成果。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技术引进等途径建立先进环保技术库的国有环保企业,一定会在同行中确立自己的技术领先地位。对于技术库中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具备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条件的科技成果,可以在产业化时机成熟时率先在同行中推出应用,也可以通过积极促进配套条件的完善,使新技术应用时间提前,真正发挥国有环保企业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产业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