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英烈内容文字范文

时间:2023-04-05 14:1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清明祭英烈内容文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清明祭英烈内容文字

篇1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来临之际,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继承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按照市精神文明办通知要求,我校组织全校师生登陆中国文明网网站开展“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现就对**学校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

具体活动完成情况:

1.领导重视,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利用微信钉钉等形式进行师生共同参与的宣传,对本次活动进行统一布置,要求人人参与,共同缅怀先烈。

2.进入相关网站,进行祭奠活动。这次活动在全国防疫期间,主要是采用在家里家长指导学生进行网上寄语活动。学生们可以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并向烈士们献上鲜花、鞠躬,在留言栏上留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同学们的寄语文字质朴、感情真挚、令人鼓舞,充分展示了当代小学生对革命先烈满腔热爱,立志学习先烈的高尚情操。

3.阅读有关革命英雄故事的书籍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缅怀革命先烈,在清明节三天的假期中,鼓励学生到阅读有关革命英雄故事的书籍,通过阅读,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深切的怀念和无限的哀思。

4.倡导“文明出行,平安清明”活动。学校倡导师生假期“文明出行,平安清明”。引导大家用鲜花、植树等文明生态的方式表达对

家庭先人的怀念之情,推广网上扫墓和家庭追思会等新型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

二、

本次活动效果明显,体会深刻。

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烈们那种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

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本次活动是一次震撼学生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篇2

【关键词】走心;德育;动人故事;教学情景体验;仪式

现代社会环境复杂,对学生产生一定负面影响,学校德育说一千道一万,都比不上社会的影响深刻。那么,如何突破当今学校德育现实困境,让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值得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思。本文结合我校德育管理的实际,谈谈我校德育管理中,实现教育“走心”的举措与策略。

一、教育“走心”需有吸引学生的动人故事

为了向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我们以爱国模范与典范,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为例,他曾把自己的故事告诉国人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一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这样通过事迹故事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主感受,这些真实的例子比我们生硬地讲爱国主义效果要好得多。

二、教育“走心”需用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学生思维诠释深奥的道理

在文明礼仪的教育中,我们可以用生活化的语言诠释文明礼仪,“文明”就是不随地吐痰,讲卫生,勤洗手、节约用水、不要践踏花草、轻声慢步;”礼仪“就是见到老师、长辈问声好,同学见面互相问声好,孝心教育中”;“孝”就是帮妈妈洗脚,帮爸爸捶捶背,将这些用学生能容易理解的语言生动诠释着文明,礼仪、孝心展现在校园的楼梯、走廊上,让学生看得见、记得住、看得懂。教育“走心”需要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从而内化为学生主动接受的动力。

我校确立了“以人为本,体验为主,发展为要”的德育理念,培养有“感恩、励志、诚信、担当”的现代人,实践摸索出以“体验”为主要模式的自能德育,使德育工作更走心。以下是我校体验德育的四个故事:

故事一:开展每月一次的话题讨论活动,将话题讨论扩展为立德树人的讨论平台。

根据校园内发生的不文明行为现象,或者社会上的教育热点问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撰稿,投稿的形式,由我校写作组的老师组织评比,评出一、二、三等奖。最后把优秀获奖作品展览供全校师生阅览。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深入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提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能加深学生对优秀道德品质的理解与重视,从而内化成在行动上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自觉践行。

故事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德育的教学情景

当今社会提供给我们的教学资源是很丰富的,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充分选择这些多样的资源,把这些资源利用好,整合到德育工作中去,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我们可以把需要传授的、讲述的德育内容以漫画、动画、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组合成图声并茂的课件传播给学生;这样也更容易降服学生的心,让他们的内心主动接受教育,并内化为行动准则。为此,为加深学生对德育活动的理解,我校统一要求各班进行每周一次的德育主题班会,一般是针对某一个德育主题,结合当下时事新闻,以及经典的实例进行宣传教育,加深对德育的理解,并深刻在心中。

故事三:“三句话、一棵树”引领好习惯

我校很多是外来工子女,家长平时上班都比较忙,对孩子的卫生,文明习惯都疏于管理,卫生习惯、文明礼仪方面做得比较欠缺。为此,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三句话、一棵树让文明之花芬芳世埠”活动。

三句话是:“张张嘴”做礼仪达人;“弯弯腰”做文明使者;“伸伸手”帮助能帮助的人;三句话明确具体了学生行为规范,使学生行为有的放矢。

“一棵树”是对“三句话”落实的检查和评价。每个班级在教室内制作一棵树,针对“三句话”取名“文明礼仪之星”,这棵树的果实是由做到“三句话”的学生的名字挂上去。如果谁在明天又没有做到,名字就会被摘下来,学生们为了自己的名字不被摘下来,行为上受到约束会主动去整理仪表,注意个人卫生,他们就会主动约束自己去剪指甲、洗头、理发、洗衣洗澡、帮助别人、整理环境卫生、打扫教室,等等,学生们的良好习惯就在这些行为习惯中形成。

故事四:开发校外德育课程,让学生参加校外实践活动,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收获不同的感悟,构筑走心德育

为了拓展学生视野,我们把课堂延伸到课外,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链接社会,让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父母劳动的辛劳。

(一)开展“春游”“秋游”、短途研学活动

我校通过组织学生外出参观生态园、农业园、本土企业、职业体验馆、名人故居、科技馆、动物园、海洋馆、逛公园……在欢声笑语中体验农民的劳动成果,体会农业文化、本土企业文化、本土产业、不同职业的工作特点和辛劳、体验科技创新精神的伟大,体验人与自然的亲近,爱护动物;通过这些亲身体验的活动让学生亲临其境,感受“德”就在自己的身旁,由此达到“走心”目的。恰恰比教师空洞的在教室言过百而效微薄更能达到走心德育的目的。

(二)是进行“告别陋习,走近文明”德育活动

我们学校的个别学生之所以养成随地扔垃圾,吐痰,粗言碎语的不良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家长忙碌于上班工作也疏于对孩子的文明礼仪管理教育,使他们不懂文明礼仪,文明礼仪思想淡薄,与当今先进发达的社会时代要求格格不入,这正好是我校德育的素材以及切入点。首先,我们开展“告别陋习,走近文明”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正反面的图片情景进行教育,让学生们认识贫穷,体会脏乱、粗暴无礼的可怕,对比自己的生活,增强对文明、卫生、礼仪富裕的渴望,珍惜现有的校园生活。其次,结合开展我们的“三句话,一棵树”活动,评选文明礼仪之星,达到让学生从思想上增强认识,文明礼仪之星的评选达到对“告别陋习,走近文明”活动的践行,达到有效的德育效果。

(三)在我国传统节日里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

我校通过开展“清明节”扫墓、网上祭英烈活动;“端午节”诗歌朗诵比赛、“中秋节”和家人团聚说出你的爱,“国庆节”手抄板和书画赛,“重阳节”清洁敬老院温暖老人心,微家书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进行美德、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育“走心”需要特定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