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宠的象范文

时间:2023-03-15 03:05: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受宠的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3年11月18日

一个永远刻在我心石上的日子

父亲远行去了一个遥远的国度

没来得及和我们告别就已走远

-( 散文网: )

父亲,您就这样的走了么?

不再和母亲唠叨了么?

不再和我讨论人生了么?

不再和母亲一起到墙角晒太阳了么?

……

-

人生路漫漫

从此各天涯

永不重现的相遇

让我在异度空间穿越、寻找、失落……

.

《暮色漫起》

在这萧瑟的冬的黄昏

旷野的一棵枯树上

站着一只黑黑的沉默的乌鸦

暮色漫起

-

缭缭的夜色逐渐袭来

屋顶的炊烟渐渐消散

母亲的饭香飘溢出来

父亲归来的脚步渐近

-

一切都成为了记忆……

-

在这暮色漫起的此刻

母亲的饭香又飘出来

我摆了父亲的碗筷

和母亲一起等待父亲的归来……

.

《记忆缓缓盛开》

轻音乐在黄昏的房间里

氤氲 缭绕

墙角 父亲留下的吊兰依然翠绿

母亲每天在吊兰旁坐很久

-

夜色缓缓袭来 记忆缓缓盛开

母亲发呆的面容偶而会浮现一丝微笑

或者发出一声叹息

-

泡杯茶端给母亲

茶叶翻滚 张开 缓缓沉下

篇2

关键词:就业重构方向;就业重构速度;收入分配

2013年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73。“中国贫富差距的实质是城乡差距。”我国收入差距约50%来自城乡之间的差距,城乡差距的走向对整体收入差距的变动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还有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动,就业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化。因此本文将从就业重构的角度来分析如何缩小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13年的26955.1 元,增长78.49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 年133.6元增加到2013年的8895.9元,增长66.59倍。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总体上呈现扩大之势,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1978―2013年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显著,增幅较大,增速较快;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速则相对滞后,增幅不大且增速缓慢。另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张之势。

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比的数据变化,197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可以划分为6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主要得益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实施,国家采取了有利于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二是国家允许农民从事农业之外的其他行业,将长期束缚于土地之上的农民解放出来,农民收入渠道多元化,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第二阶段(1985-1994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1985年起,开始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提高较快。而同期农业改革尽管仍在进行,但由于城市改革需要巨额费用支持,导致支农政策发生严重偏转,政府对农业的投入逐渐下降,再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和农民税收负担加重等不利因素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缓慢。

第三阶段(1995-1998年),城乡收入差距平稳下降。1993年下半年我国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国民经济在1996年顺利完成“软着陆”,我国经济在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同时有效的控制了通货膨胀。国家在宏观调控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与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保障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国有企业改革、改制、改组也造成大量职工分流、下岗,直接影响了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

第四阶段(1999-2004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是因为农民收入增速不断下降。一是消费需求不足致使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农民源自农业生产的收入逐年减少;二是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在农村增收中的贡献度降低;三是农民负担较重,制约其收入增长;四是农产品结构不合理,与市场需求脱节抑制农民收入增加。

第五阶段(2005-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变化不明显阶段。原因在于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力实施,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一是农业税的减免、粮食补贴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力地刺激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二是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免费义务教育的推行,彻底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农村增收。

第六阶段(2009-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略微缩小阶段。2013年回落到十年来的最低点。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而农民收入增长却是多因素共同促进的结果。一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确保了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稳步增加;二是农民工工资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三是政府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力度加大,农民转移性收入迅速增加。

在城乡居民收入整体增加的同时,观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乡收入比可以发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W”型的演变轨迹,但整体而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渐扩大的趋势。

二、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

我国第一产业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由1978年的28.19%下降到2013年的10%;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但长期稳定保持在45%左右;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由1978年的23.94%上升到2013年的46%。

相应的,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在1978―2013年间也产生了和产业结构趋同性的变化。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由70.5%下降到了31.4%;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1978年还是17.3%,在2012年首次突破了30%,升到了30.3%;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在2011年上升到了35.7%,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由人社部的《2013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3万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是31.4%、30.1%、38.5%。这些变化说明我国产业就业更加均衡,就业结构更加完善。

三、我国就业重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一)模型构建

设定线性模型

Yt=α0+α1STREt+α2STRKt+μt

其中,Yt表示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来表示;STREt表示就业重构方向,用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占全总就业人数之比来表示;STRKt表示就业重构速度,用∑3i=1|qi,t-qi,0|来表示,其中qi,t表示第i产业就业人员在t期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qi,0表示第i业人员在基期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下标t表示时间,μt为随机变量。数据跨度为1998年―2013年。

(二)回归结果分析

利用Eviews6.0估计模型参数,估计结果为

Y^i=-2.947769-5.126355STRE+10.46595STRK

(0.544632) (0.771626) (1.068737)

t=(-5.412409) (-6.643578) (9.792817)

R2=0.907096 R2=0.892803 F=63.46493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转型期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就业重构方向负相关,和就业重构速度正相关,二者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

四、结果与启示

我国就业重构方向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业重构速度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应适当增加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打破城乡劳动力市场分配格局,建立合理的农村劳动力准入机制;采取再分配政策,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对低收入阶层采取转移支付政策。(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陈钊、陆铭.《收入差距现象透析》,《世界经济研究》,1999年第3期

[2] 李实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3] 赵人伟,李实.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J].经济研究(9):19-28,1997

[4] 王小鲁,樊纲..中国收入差距的走势和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10):24-36,2005

篇3

刚来水稻所才8个多月的谢放鸣是杂交水稻研究高级科学家,也曾经是袁隆平院士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在中国,袁隆平和他的超级杂交稻妇孺皆知。而追根求源,位于菲律宾著名科技城――温泉城的国际水稻研究所和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成立于1960年的水稻所,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下的一个非赢利性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其研究目标为:研究、传播与水稻有关的科学技术,提高社会与经济效益,帮助各水稻生产国开展水稻研究,提高全球的稻米生产水平。作为世界第一大水稻生产国,中国与水稻所的合作始于1982年,并且受益巨大:杂交水稻在中国占有52%的水稻生产面积,而90%以上的中国杂交稻组合和很多常规稻品种都含有水稻所的水稻种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水稻所培育的新水稻品种和提出的新株型水稻概念(New Plant Type,NPT)在袁隆平院士研究的超级杂交稻育种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袁隆平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新株型稻是虎,杂种优势是翼,两者结合必定如虎添翼,硕果累累。”

谢放鸣说,水稻所希望进一步加强和中国的科研合作。中国和水稻所的品种资源交流和遗传改良是双方农业科技合作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水稻所现收藏有近11万份,来自世界上所有水稻种植国家的种质资源和品种,这些资源无偿提供给各个国家,作为水稻研究的基本材料或直接用于生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应用更多。中国所有的水稻研究机构,包括设在杭州的中国水稻所,都大量地使用了水稻所提供的资源。今后双方的合作会更进一步加强。

1982年,谢放鸣在湖南农业大学师从袁隆平,是袁先生的硕士研究生和开山弟子。毕业后,作为袁先生的助手,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工作。后由袁先生推荐,去美国读博士,1993年毕业。恰逢袁先生到美国的Rice Tec公司访问,得知这家公司从另一家公司那里转手购买了中国的杂交水稻资源和专利,但一没技术,二没有人员。袁先生就向公司推荐了谢放鸣,于是,谢放鸣在该公司一做就是10多年。他先后获得两项美国专利,选育出美国第一个商业性生产的杂交稻,到目前为止,这也是美国水稻历史上最高产的水稻品种(组合),产量达到了中国超级杂交稻二期目标。

对于谢放鸣来说,从美国来到水稻所,收入减少了,但成就感和使命感却增加了,水稻所最吸引他的是这里的工作面更宽,并且研究成果无偿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广大稻农,工作的意义和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篇4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乐”起来

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师首先要为他们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调动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切积极因素,把紧张、枯燥的学习过程变为愉快的学习活动,把教学变为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从而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因此,在教学实验中,我们应尽可能带领学生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学习语文。通过读读、说说、写写、比比、画画、做做、演演、唱唱、动动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游戏中、在自主的实践中趣味盎然地学习,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自尊和自信。如教学“科幻天地”这一单元时,课前要求学生通过读、问、查等方法收集有关科幻的图片、资料,了解关于太空、海底等的知识。课一开始,教师让学生自由交流,展示自己课前准备的图片、资料等。学生积极性非常高,有说的、画的、动情描述的、图片展示的,场面热烈,情绪激动。由于学生能在宽松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学习成果,他们学得特别兴奋和激动。整节课,同学们学得轻松、自由,说得痛快,深感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动”起来

生活中的语文更鲜活,更丰富,更具生命力,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以这一理念为指导,老师鼓励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来丰富生活,并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情境,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习收获、个性特长,使他们在自我展示中,真正“动”起来。

1、创编多种多样的课本剧,尽情让学生“乐”。

如果把有待扩展,有待扩大的语言信息创编成多种多样的课本剧,不仅能提供给学生一个轻松的表演舞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这种方法可以打消书面语言的固有束缚,学生能酣畅淋漓地发挥,有利于培养他们对语言进行梳理的能力。在上《花的话》一课时,我先通过全班朗读,让他们自由组合,就地取材,虚拟情境,尽情发挥。由于学生们表现欲望强烈,生动的表演使他们很快理清了课文线索,并依据这一线索条理地组织自己的内部语言。真正让学生通过课文知识,实现了情感的流露,学生们都能领会到文章的主旨。

2、把语文知识的学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教学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把课堂上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如秋天到了,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去收集各种各样的落叶,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形状、颜色等,然后把自己喜欢的树叶贴在纸上,写上名称或者写上一个自己喜欢的描写树叶的词语或句子。或者用树叶镶一幅画,再给画取个好听的名字,给画加上文字说明等,然后展出、评比。这既是一幅由学生亲自创作的艺术,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识字、学词、学句,积累语言,发展思维。

因为学生喜欢活动,特别是到野外去观光、体验,更让学生心情愉悦。通过这一活动,也实现了学生情感体验,把语文学习变成了学生情感需求。这样,学生心中涌动的是努力后的快乐和自信。

三、运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笑”起来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改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发现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特长,让他们建立起自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优点,及时捕捉他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赞扬。可以以激励性的语言、动作、多样的激励标志、有趣的图案、有意义的奖赏,举行简短的仪式等方式,让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产生兴趣,增强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越学越想学。正如心理学家盖兹说的: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篇5

解决方法:

1、打开手机,找到”设置“选项,点击进入;

2、在”设置“中找到”更多应用“选项,点击进入;

3、找到”相机“选项,进入后找到”清除数据“选项,点击”清除数据“选项;

篇6

Now Tokyo is a city that’s known for its abundance of animal cafés. There is the Cat Café, the Bunny Café, but lately we’ve seen a shift from cute and cuddly to, well, this. Here at the Falconer Cafécockeyed creatures greet curious customers eager for a unique view with their meals and desserts. From a tiny Barn Owl to Jade, the Harris Hawk, there’s no shortage of feathers 1)ruffled here.

大家好,我是ABC新闻记者藤田秋子,今天从东京给大家带来报道,和我一起的还有我的朋友,猎鹰雷克萨斯。

现今的东京到处都有动物咖啡店,这家是猫咪咖啡店,这是小兔咖啡店,但最近我们发现风格有所转变,从可爱风变成这个――这里是鹰匠咖啡店,这种斜眼盯人的动物正在欢迎为一睹它们进食的好奇游客们。从小仓到“杰德”栗翅鹰,这里可不缺羽毛直竖的愤怒家伙。

True to its name, the café is run by master falconer Kaoru Sasaki, who has 2)dabbled in hawking for more than 40 years. He tells me falconry has been a part of Japanese culture for centuries. 3)Shogun, or military dictators, actually hunted with falcons in this neighbourhood.

Today the birds are the newest spectacle in a crowded animal café market. Fierce and exotic are so popular customers regularly line up outside for a mere snapshot. And, thanks to Japans lax animal regulations, they can get a lot closer than that.

The café double as pet stores so customers can take their favorites home, but Sasaki isn’t exactly hoping people flock to buy. “These animals live a very long life and require a lot of commitment,” he says, “more reason for people to enjoy them in the café.”

名如其人,这间咖啡店的店主就是一名鹰匠,名叫佐佐木熏,养鹰超过四十年了。他告诉我们在日本文化中,养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幕府时代的将军,或是军事统领,就是在这附近捕鹰的。

篇7

关键词:钢琴改编曲;《胡桃夹子》;普雷特涅夫;“交响化”;和声;材料;音响

引言

在众多的钢琴文献中,改编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14世纪上半叶,就已经有人在罗伯茨布里奇大寺院中发现了苏塞克斯将经文歌改编成管风琴曲的手稿。到了19世纪,弗兰兹・李斯特真正地使钢琴改编曲这一题材大当其道,使改编曲成为钢琴家炫技的一个方式,在钢琴改编曲中,挖掘了许多“非钢琴”的音色,使得钢琴音色的变化范围扩大,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同时,也正是通过钢琴这件乐器,大批著名的作品才得到了更大范围的普及。

改编曲的类别主要有:一是移植改编;二是忠实改编;三是自由改编;四是利用素材再创作。《胡桃夹子》组曲可以算是利用素材再创作,普雷特涅夫将这部舞剧中经典的乐章改编成了钢琴音乐会组曲,在主题旋律中加入了大量高难度的炫技乐句,明确的旋律走向,鲜明的强弱对比,推动了音乐的情绪化发展,充分再现了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中强烈的音乐性、戏剧性、舞蹈性。这一难度较大的改编曲,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更高、更复杂,指尖的控制力及触键的要求更艰难,需要把钢琴各音区层次间的音色清晰地表现出来,使钢琴奏出的音响效果更接近“交响”“乐队化”的音响效果。

米哈伊尔・普雷特涅夫(MikhailVasilievichPletnev)1957年4月14日出生于俄国阿甘折,父母均是音乐家,从小就展露出不凡的音乐天分。他节选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中部分乐曲改编为钢琴版,蕴含着丰富的音乐张力,其中生动活泼的进行曲旋律、愉快的华尔兹节奏,在1970年代后期曾引起不小的轰动。其改编在结构上没有脱离原作,保留着原作的曲式、调式。主要通过张扬钢琴技术的手法来重组其旋律与音响,增添了大量的和弦、八度,扩大音域,使其音量增大,力度对比明显,随着音乐的展开,演奏技术的运用趋向于炫技,整套乐曲音响辉煌饱满,十分贴近交响乐音响。在这首改编曲中充分地展现出了他对音乐有着全面的综合性和聪慧的组织能力与在庄严之际能表现出高度情感和强烈的旋律感;他沉着冷静的演奏,对音色控制自如,用指尖通过钢琴的音响传送出芭蕾舞剧中灵动奇妙的音乐世界。

1改编曲的音响交响化重组

钢琴独有的器乐特性使它成为可以与交响乐队相抗衡的乐器。因为钢琴的音响效果可与整个交响乐队的音响相媲美,所以将乐队作品改编为钢琴曲也是钢琴改编曲中的重大项目。在钢琴改编曲中,听众最能直接体会到交响化的音响重组。音响交响化重组是通过钢琴织体写法,发挥钢琴各音区所表现出乐队中不同乐器特有的音色,加上钢琴技巧手段的组织来呈现丰富多彩的交响化音乐。正因为钢琴改编曲是来源于其他音乐体裁的作品,这在改编曲中所体现的“音响重组”过程,对发掘、扩大、开拓钢琴音响表现力起着推动作用。

普雷特涅夫改编的钢琴组曲《胡桃夹子》中《中国舞曲》这首乐曲篇幅较短,仅31小节,降B大调,诙谐、滑稽。

旋律层次分明,略带五声特点,高音区八度跳跃,模仿短笛和弦乐器拨奏,由小指清晰的带出旋律声部,音乐形象轻巧、活泼,纯净而富有弹性,旋律声部还加入了许多颤音、倚音、跳音等演奏手法,描绘出糖果仙子们轻快活泼的舞姿。低音区以音程、和弦为主,模仿大管、大提琴喃喃低语的音调,到后面还加入单簧管和法国号来加重气氛,与旋律声部形成音色上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滑稽的场景,中间部分还加入了钟琴的音色,借此来表现东方的神秘色彩。例1:

第一首《进行曲》中,主题旋律分别在三个音区表现不同的乐器,具有明确的音色指向。利用各音区、层次分离的特征重组音响,使旋律与伴奏织体形成鲜明的对比,每一句都让人感受得到乐器的转换。例2:

这首乐曲保持了原作的进行曲节奏、结构。回旋曲式,A-B-A-C-A’,G大调,第一句以朝气蓬勃的主和弦开场,三连音节奏,模仿交响乐中的小号、圆号与单簧管,用整个手臂的力量弹奏出了号角的明亮光辉音色。紧接着出现了三个层次的音区,高声部的主旋律是在小提琴纤细、明亮的音色;中声部在原有的旋律上添加了旋律持续音,由小连线连奏代替出弦乐的拉奏;低声部的八度连续跳音模仿大提琴浑厚饱满、短促的音色。主题A重复一次,在结尾处作了细微的变化开放式的结尾,紧接着插部B,B延续了主题的动机并进行发展,运用了八度与装饰音进行,加厚了音响效果,戏剧性更强,最后三连音与休止符的节奏型再次出现,一气呵成,接主题A再现。插部c,用了十六分音符的跑动和轮指,弹奏时应注意指尖清晰的颗粒性和流畅感,音乐线条连贯如歌;伴奏织体变成了和弦与低音的跳进,快速的断奏,增加了跳跃感,使得旋律变得更加轻巧、敏捷,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主题再现,一改原作的原样再现,加厚了和声,ff的力度,情绪饱满的演奏,伴奏织体带快速跑动模仿弦乐宏伟的拉奏,将音乐推向。整首乐曲有着强烈的进行曲风格,在行进的节奏中掺杂了舞蹈的律动,把芭蕾舞剧中的人物、剧情、气氛表现的生动活泼。

由此看出,普雷特涅夫的改编曲比较注重发挥整个钢琴键盘的宽阔音域的运用与丰富立体的音响,将每一个乐器所表现的音乐独立的分离,重组出立体的交响乐音响。他的技巧发挥中带有更多声部层次的音色区分和线条组织的实质内容。

2改编曲的和声交响化重组

在“改编曲”创作的过程当中,“和声交响化重组”是区别于原作的音响效果,能令人耳目一新的一种重要手法。在这一套曲中,丰富的和声进行、发展,强烈的和声色彩使得音乐更华丽。使其比原作更接近交响乐队的音响,同时要求演奏者对声音的控制、想象、音响、层次的能力训练更严格。

《糖果仙子舞曲》中间部分,采用七和弦音响的不断进行,他的和弦分解在三个八度广阔的音域内,低音以清晰丰厚的属音为基础,通过高音区和中音区清晰的触键,并加以节奏、强弱和音色的对比,跳音与连奏的对比,最后把优美的旋律勾画出来。例3:

《俄罗斯舞曲》全曲结构为再现单三部曲式、A-B-A’、G大调。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特征,曲调热烈奔放,节奏急促,一直采用乐队齐奏。所以,改编者运用了大量的和弦与和弦分解来抓住其音响效果,强弱对比明显,管弦乐队齐奏的力量在这首热情奔放的舞曲中的充分地展现。一开始的节奏和力度变化丰富,快要结束时速度加快,整个乐曲呼吸也变得急促,达到,最后在旋风般的旋转中结束,将俄罗斯民间舞蹈的活跃激奋表达得淋漓尽致。

A段,以两小节为单位,呈现主题旋律,重复了4遍,分别在高音区、高八度音区上重复,右手担任主旋律声部,左手跳音配合主旋律,强弱对比鲜明,表现出了舞剧中的戏剧冲突。B段,强调左手主旋律的主导地位,简单的旋律音程加上右手的休止符与和弦的点缀,使得旋律更活泼,后半部分除了旋律线条,加入大量的和弦与八度的进行,使音响效果丰满充实,具有“立体感”。例4:

《俄罗斯舞曲》乐曲的结尾部分,由原来的音程改编成分解和弦的形式,潜伏的旋律线条和带低音点的和弦式织体,随着音乐的进行速度不断的加紧加快,抓住了交响乐齐奏的音响效果,像旋风般的舞蹈动作结束。

钢琴改编曲大量的和声发展,反映了改编者运用扩张和声色彩的写作手法来明确地表现调性音乐。和声交响化重组将横向的音乐线条表现得更充实,在密集的和弦进行中,每一个音都有其独特存在的音响意义,所以对每个手指的独立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需要把音乐做出细微的层次分离,从而赋予每个横向线条以不同音响特征,使得音响效果丰满、宏大,并富含有光彩辉煌的技术。

3改编曲的材料交响化重组

材料重组,即将另一体裁的音乐作品改编成钢琴曲,或把钢琴曲改写成另一首改编曲的过程中,在不改变原首乐曲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将音乐材料重新组合。

普雷特涅夫改编的钢琴音乐会组曲《胡桃夹子》,把原作品中的音乐材料,进行变化模仿,补充或添加新材料,使其改编曲能充分发挥钢琴的多重音色,又不脱离原作的基本曲式结构、主题材料与和声进行,使其具有相同的材料却有着不同的音响效果。

《进行曲》B段,由原作的单音与音程的进行,改编为和弦与八度跳音,对原作线条进行了八度加强,旋律的音域扩大,充足的和声与线条的多层面组合,在普雷特涅夫的改编曲中大量出现了这样的改编手法。例5:

除了单音变成雄浑的八度与和弦外,长时值的持续音也变成了材料填充,丰富了内声部的线条,八度音程的进行增厚了低声部的音响效果。例6:《进行曲》中声部持续音、低声部八度跳音。

和弦增多,将若干旋律或音程的进行变成级进的音阶式进行,由于键盘乐器有着广阔的音区,所以作者将一些音移高或移到八度,形成大跳进,使得音效色彩对比更鲜明,戏剧性更突出。

这套改编曲在音响、和声、材料结构等方面,都体现了交响化重组,既忠实于原作本身表达的音乐意图,又增添、填充了新材料新乐思,丰富了音响效果,使内部结构更具有张力。在音乐的表现力与改编结构上,完美地再现了交响乐队的音乐魅力,透过音符的表象使我们仿佛置身于这奇幻的童话世界中。

篇8

[关键词]收入差距;回归分析;预测;重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107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很快,重庆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正确认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了解重庆当前社会的收入分配问题,有利于促进重庆的统筹协调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早日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本文通过研究历史数据,分析影响城乡收入比的主要因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从历年的《重庆统计年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城乡收入差;城乡收入比)可以看出,从1994年到2013年重庆市居民收入一直都呈现上升的态势,但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且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村收入增长明显落后于城市。重庆市的城乡居民收入比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不低于3),且在2006年收入比达到最高水平4.03,此后的7年处于稳健的降低之中。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与农村居民的增长速度呈现同期增长或下降的态势,且自2007年起农村的增长态势较快,但不稳定,呈现高增长高回落的状态。

2 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展趋势预测

本文应用SPSS 22.0分析软件利用重庆市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城乡收入差;城乡收入比)对重庆市城乡的人均收入数据对曲线分别作二次项、立方、复合、幂的曲线估计,选取拟合程度最高的函数方程。

从表1可以看出,对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采取立方曲线估计拟合度较高,R2达到了0.999,由此利用三次曲线模拟为Y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 542.886+428.022*(Y-1994)-25.163*(Y-1994)2+2.922*(Y-1994)3

同理,从SPSS输出的表格可以看出对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可以利用三次曲线模拟拟合度最高,R2为0.999,由此得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3.703+349.728*(Y-199 4)-42.180*

(Y-199 4)2+2.153*(Y-1994)3

城乡差距预测分析

根据以上两个函数模型可以分别计算出2017,2020,2023,2026,2029的城乡居民收入状况。从2017年到2029年,虽然城乡的收入比呈现下降的趋势,但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增长的趋势,若按照此预测,城乡收入比一直高于2.0。早在2005年,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0,中国的贫富差距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策

(1)积极推动农转非相关政策,促进区县农民的就业发展,通过人口的集聚,从而促进产业转移,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与租金等相关的经营性收入。

(2)大力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建立生鲜农场品集散基地,生态农产品采购基地,对相关农场品进行二次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农场品产销一体化的供应链系统。

(3)重庆地处西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重庆应当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农家乐与旅游产业的有效整合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4)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应当完善农村网络设施,普及基础网络教育,指导农民把特色农产品搬到网上去卖,甚至建立O2O的线上到线下的生态旅游基地。

(5)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以工业反哺农业,培育壮大农场品加工和生产的龙头企业,缓解农村劳动力大量存在的压力,并可以使农民增收,政府对建立在区县的食品加工企业等加工密集型产业给与一定的优惠政策,调整收入分配的结构,出台有利于农民增收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

主要参考文献

[1]苏雪串.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3).

[2]陆铭,陈钊.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2002(4).

[3]范晓莉.城市化、财政分权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相互作用的计量分析[J].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3).

篇9

腹部手术一般需要腹腔冲洗,特别是胃肠穿孔手术因其腹腔污染严重,常需要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以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但水的传导作用可带走大量热量,而使病人术中体温降低明显。手术病人的体温降低,对术后麻醉恢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尽量减少因腹腔大量冲洗而使病人体温过度降低,是手术室医护人员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作者旨在探讨冲洗液温度对腹腔手术病人麻醉恢复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1999年3月至2006年7月胃肠道穿孔手术病人(腹腔污染严重,需要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48例,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0~55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4例。两组病人年龄、性别、体重差异无显著性。所有病人术前体温正常,无呼吸、循环及代谢性疾病,肝肾功能正常。

1.2 方法

病人入手术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道,按需要输入胶体和晶体液。输入的液体均不加温,室温维持在22~24℃。用太空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体温。两组病人均采用快诱导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手术步骤相同,但在胃肠穿孔修补后腹腔冲洗时,A组病人用经>40℃水加温的37~39℃无菌生理盐水冲洗,B组用与室温相同(22~24℃)的生理盐水冲洗。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时间、输液量、腹腔冲洗量,分别记录术前、冲洗前、冲洗后、术毕体温。记录手术结束至拔管的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能正确回答问题、举手抬头等),寒战及躁动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软件,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两组病人术前体温差异无显著性,腹腔冲洗前因为麻醉以及手术野暴露等影响,A、B两组病人体温均有下降,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人各时点体温变化见表2。麻醉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完全清醒时间以及寒战和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3。表1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略)表2 两组病人各时点体温变化(略)表3 两组病人麻醉后恢复指标及并发症(略)

3 讨论

低体温使组织器官代谢率降低,从而可对组织起保护作用;然而另一方面,低体温抑制免疫功能,导致凝血机制紊乱等[1]。人体是一平衡体,细胞内绝大部分反应是在恒温恒压下酶催化的反应发生,当温度降低,各种反应减慢甚至停止。低体温可使基础代谢率降低,但脏器的氧耗量降低程度与其功能降低程度并不完全一致,肝脏耗氧量中等降低时,其代谢则明显下降[2]。因肌松药、麻醉药大部分在肝脏代谢,使病人清醒时间明显延长,易发生呼吸抑制、呕吐、误吸等意外并发症。同时由于温度感受器冷敏感神经元兴奋,使骨骼肌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病人发生寒战,产生恐惧不适感,机体耗氧量增加,二氧化碳产生增加,加重心脏负担,易诱发酸中毒倾向,尤其对老年人不利[3]。这些都直接影响手术麻醉后的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胃肠穿孔手术时大量生理盐水冲洗严重污染的腹腔,可以最大程度的清洁腹腔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在冲洗的过程中,病人体内大量的热量也随冲洗液带走,而致病人体温降低。虽然,静注大量低温液体、手术室温度偏低、手术野暴露及手术时间长和麻醉、肌肉松弛后机体产热减少,抑制体温调节的防御反应等均可引起病人体温降低,但通过本研究证实,在以上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时候,冲洗液的温度对病人体温的降低程度影响有显著性差异。虽然两组病人在腹腔冲洗后体温均有所降低,但A组体温降低程度明显低于B组,表明加温冲洗液冲洗腹腔可有效的预防病人术后低体温的发生。同样,两组病人在麻醉后都有寒战和躁动的发生,但是A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这也证实加温冲洗液对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术后低温可增加病人心脏做功,增加耗氧,加重心脏负担。对心脏储备能力严重受限的病人易发生意外事件。全麻后苏醒延迟以及其他麻醉后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增加。而术中保温可减少低温的发生率,因此,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重视低温的并发症,对病人采取积极的保暖措施,努力减少病人低温的发生,使病人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Larry M, Gentilello MD, Vicente CMD,et al. Continuous arterivenous rewarm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rmodynamic model simulation of treatment for hypothermia. Trauma, 1990,30:1436~1448.

篇10

为完成好示范性小学语文教师培训项目,我们组建了实力雄厚的培训专家团队。15天的学习,我们聘请了22位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教学风格的授课教师,其中,省外知名专家就有7名,占总授课教师的31.8%。这些省外专家大多都是学员平时在网络里、报刊杂志上才能见到的,比如崔峦、吴忠豪、杨再隋、王崧舟、薛法根等。短短15天的学习能与这么多名师近距离接触,能够与他们面对面地进行教学改革的交流与探讨,使学员们对期盼已久的学习更加充满了信心,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二、创新培训模式,让学员学得舒心

为了让培训取得更好的实效,我们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和方法对学员进行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名师引领,现场观摩。我们请崔峦教授等课改专家做前沿的、引领性的讲座,请王崧舟、薛法根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为学员上示范课,让学员在高水平的理论指导和示范课的引领下,找到自己的差距,更加明确自己学习努力的方向。

二是问题诊断,有的放矢。为了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落到实处,我们把课前收集到的教学问题事先发给各位任课教师,要求他们自己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备课,并进行必要的解答和研讨。同时我们开设了教学问题诊断课程,学员可以就自己关心的教学问题与专家进行针对流,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现场诊断与解答。

三是现场辩课,提升能力。执教学员在台上上课,听课学员在台下分组观察、记录,关注教学中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课后由专家和学员进行现场讨论点评。实践表明,这种主题式辩课的培训方式,对提高学员的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四是现场对话,及时交流。讲课结束后由学员对专家的讲课进行现场点评,与专家互动交流。这种现场反馈学习效果的方式,更好地加深了学员与专家的沟通,促进了教学相长。

五是首席专家全程跟踪,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为了及时收集学员对教学的意见,改进教学,国培项目办负责人和学科首席专家跟班听课,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员每天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并把好的建议迅速反馈给后面上课的专家,加强指导的针对性。

三、精细化的管理,使学员学得称心

1.激发学习动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为了解学员的学习需要,我们在入校前通过短信、QQ邮箱、调查问卷等形式与学员进行沟通,对他们的基本情况和教学需求有一定了解。学员报到的当天进行学习动员时,明确提出15天的学习目标: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要有新的突破,教学设计要有质的飞跃;指导其他教师上好课的能力要有新的提升;辐射引领作用得到更好发挥。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具体措:(1)通过对语文热点问题的专题研究,明确课改方向,把握语文课改的度。(2)名师示范课与专题讲座相结合的现场指导。关注课堂,聚焦教学。如王崧舟老师上阅读教学示范课后,再做《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设计》的报告等。这种深入浅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培训方式使学员学起来兴趣盎然,容易接受。(3)搭建交流平台,注重学员资源共享。在授课专家的组织与指导下,学员各自畅谈自己平时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经验,对诸多的经验进行规律性总结与提升,提炼出语 文课堂教学的核心经验。(4)多管齐下,营造“学习场”。为使学员始终保持昂扬的学习劲头,克服学习倦怠情绪,我们通过构建“学习场”的方式,让学员始终处于一种学习成就感的享受和学习的快乐竞争之中。学员每天可以将自己的培训期待、学习心得、培训掠影、培训感言粘贴在教室墙壁上与大家分享;鼓励学员在国培办建立的多种学习辅助平台(包括国培网、QQ群、公共邮箱)上投稿;及时编发培训简报,反映学员学习动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