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生存的事例范文

时间:2023-04-01 04:28: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会生存的事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会生存的事例

篇1

——护国中学学生会学生自主管理的实践

黄彬  胡忠强  王刚

摘要:学生会是一个汇聚青春正能量的地方,充分调动学生会的积极作用是创造和谐校园的重要实践,也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关键词:农村中学  学生会  自主管理

现今,农村中学学生会管理一直都是学校管理工作中较薄弱的环节,在不少地方, 农村中学甚至没有设立学生会,根本原因在于农村中学学生会的管理难度较大、操作较困难。即使有些学校成立了学生会,学生会在辅助学校管理方面主动性不强,效果不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决定重组学生会,努力改变以往由德育处、团委教师全权管理的模式,改由学生自主管理。通过几年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觉得以下的一些措施值得大家借鉴。

一、健全机构、明确分工

护国中学学生会是在学校德育处和团委领导下的学生自治组织,根据学校和学生工作管理需要开展工作,学生会设有主席团,下设学习部、文体部、纪检部和劳动部四个管理部门。学生会设主席一名,副主席两名,各部分设有一名部长和副部长,委员三至五名。学生会主席协助德育处和团总支负责学生会全面工作,一名副主席分管纪检部和劳动部,另一名副主席分管文体部和学习部。各部部长负责本部全面工作,副部长协助部长完成部门工作。

二、职责明确,责任落实

为更好的开展学校的日常工作,学生会各部职责明确,责任落实。

以学生会主席为例,主席的职责如下:

1、在德育处、团委的指导下,制定校学生会工作计划,负责校学生会全面工作。

2、带领广大同学和学生干部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学校有关学生的教育活动和管理,充分发挥学生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3、定期召开学生会例会,及时检查、总结、督促协调学生会各部门工作,了解有关工作情况,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及时向指导部门汇报。

4、负责校学生会工作的交流,经常了解学生思想状况、意见和需求,及时向指导部门汇报。

5、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办学思想,认真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不断提高学生会的办事效率。

6、主席实行任期制(一年一届),在任期内必须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责任,实行民主管理,定期向学代会通报工作,接受全校老师和学生的监督。

7、主持学生干部会议,领导学生会各部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重大问题提请学生干部会讨论,决议形成后,责成有关各部执行。

8、做好学生会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理论和业务素质。

9、定期向学校领导和德育处汇报工作情况。

同时学生会各部也有明确的工作范畴,落实相关责任,以文体部为例,主要工作如下:

1、负责检查和督促眼操和大课间活动,按评分要求为各班打分,每周将各班所得分数汇总并排名,在下周一升旗仪式上进行总结。

2、负责广播操和校园集体舞的选取和排练。

3、负责大型文艺汇演的宣传和组织,负责组建和训练校舞蹈队。

4、负责管理校园广播站,负责招募播音员,负责每周收集和选取播音稿,负责播音稿的采编,负责定时进行播音等。

5、负责各班文体委员的培训,负责黑板报的月评工作。

6、负责出旗手和升旗手的训练,负责升旗仪式和大型集会时播放音乐。

三、检查公正,记录详实

为保证检查的公正性,学生会每个部检查时均采取交叉检查的方式,以劳动部为例:初二年级的学生会成员检查初三年级卫生,初三年级检查初一年级,初一年级检查初二年级。检查的过程中检查人员会持一张检查表,详细记录检查情况,做到扣分有据,奖励有理,并将检查情况告知本班劳动委员,让其签字确认并立即整改。每周五检查工作结束后,会填写一张周总结表,将本周各班的检查得分做一个全校排名,并总结记录排名前三班级的优点,总结记录排名后三班级的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总结记录完成后,各部根据本部情况依次安排一名成员作为发言人,让其熟悉总结内容,便于在下周一的升旗仪式上面对全校师生对本周工作进行总结。对于每一位学生会成员来说,面对台下两千余名师生发言,是对自己表达能力和胆量的一次最好锻炼。同时也能促进更多优秀学生汇聚学生会,提升学生会的整体素质,学生会的自主管理能力不断进步。

四、自我教育,共同提高

为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建议学校十月份开展以“我是学校主人翁,我为学校添光彩”为主题的学生干部选拔活动。对于初一、高一新生而言,经历了一个月的锤炼,基本适应了学校生活。班主任对其习惯品行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班主任的推荐和学生自荐,积极参与学生会组织的学生会干部选拔活动。活动过程主要采取由正副主席组织,各部正副部长参与的形式。对参与竞选学生会干部的新生进行综合面试,再根据其表现进行打分,选拔出综合素质好的七年级新生进入学生会,参与学生会的管理。人员确定后,在具体参与检查前会由学生会主席,组织新成员学习学生会各部的职责和章程,熟悉管理条例。各部部长会为其配备一名师傅,由老带新,快速熟悉本部工作。每位新成员会有为期两周的实习期,实习期过后,各部会组织本部成员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不合格的新进成员将失去进入学生会的机会。同时,学生会各部会定期召开例会,总结近期工作,找出不足,不断改进。以上这些工作,均由学生会成员独立完成,分管学生会工作的教师只作为特邀嘉宾列席旁听。

五、表彰优秀,砥砺前行

每学年春期开学,根据学生会的安排,初三年级学生会成员将不再参与检查,并在中考前评选出一批优秀学生会干部,利用朝会颁发证书,表彰他们为学校做出的奉献。通过表彰,提升学生会成员的自我认同,同时也会让更多更好的学生积极争取进入学生会,参与到学校日常工作的自主管理中来。

篇2

春夏秋冬,人的四季,岁月蹉跎,人的足迹。人类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 了生 命季节里的徘徊,开始了新路上的生存。学会生存,就要有所追求。所以我们不能做天上的风筝,盲目无目标地被线牵着走,要为追求而生存学会生存,就要学会坚强。人的生存受环境制约,但我们要做环境的主人。生活也少不了坎坷,但我们不能迷失生活的道路。不要在生存中耗尽了自己,我们要战胜脆弱。学会生存,就要勇敢超越。

这是一个真实事例,一年前冬天的一个双休日,某校学生邹某在家休息,中午2时左右,不幸邻居家失火殃及她家,等她发现火情时,火势已非常迅猛,慌乱中她未采取任何有效的自救措施,被浓烟呛倒,最后窒息而死。一个18岁的生命在瞬间就消失了,多么令人痛惜呀!我不禁想起:假如学校真正实施了生命教育,并进行了相应的生存技能训练;假如邹某未受到过度保护,也许是另外一种结局。类似的事例其实并不鲜见,有女大学生在下铺的蚊帐着火后,竟吓得坐在上铺不知所措而导致毁容;有女研究生被人贩子拐卖到异地而过着恶梦般的生活;有学生被歹徒追杀却不知向路人呼喊求救而导致伤害,这一幕幕悲剧都在提醒我们,要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必须让每一个学生学会生存。

记得一个星期四的下午,放学后我高高兴兴地往家里走去。当我走到居委会时,看到前面在修路,于是我绕道而行,从另外一条小路走回家。

走着走着,忽然听见一个声音:“小妹妹,你放学啦?”我抬头一看,一位陌生的中年男子出现在我的面前。“嗯,放学了。”我随口回了一句。“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不认识我了吗?”陌生人笑眯眯地对我说。我抬头看了看他,心里在回忆那些我见过的爸爸的同事,“我这有几粒好吃的糖给你吃。”说完他拉住我的手,拿出几粒糖给我。我心里在想,这个人我没见过呀,他是认错人还是……。我灵机一动问道:“你也是开卡车的吗?我爸爸今天开车去哪了?”“对!对!你爸爸开车出去了,叫我来接你”。说完陌生人剥了一粒糖,想往我嘴里塞。“是坏人,我爸爸根本不是开车的。”我心里一下子紧张起来,怎么办?平时在电视中和报刊杂志上看到过不少坏人骗小孩的案件,今天被我遇见了,怎么办?他手里的糖肯定有问题,我决不能吃。“我是不吃糖的,难道我爸爸没和你说过吗?”我急中生智地说,“噢,我忘了。”陌生人无奈地把糖放进袋里,“我带你去见你爸爸。”他拉着我的手说道。我慢吞吞地走着,大脑却在高速运转着,平时爸爸妈妈教过我很多自救自护的方法,杂志上也有好多这方面的文章。对了,我有办法了。“每次去爸爸那里,我都会帮爸爸买包烟的,我们去小店买好烟就去爸爸那儿。”我笑嘻嘻地对陌生人说,“那好吧,要快点,你爸爸在等你。”看着他那自以为是的样子,我不禁暗暗在笑:你上当了。陌生人拉着我的手来到小店,这时,我指着远处迎面而来的男子说道:“爸爸,你怎么回来了。”一旁的陌生人脸一下子紧张起来,紧紧拉着我的手也突然松开了。我对陌生人说:“爸爸回来了,我们过去吧!”“不、 不,我有事先走了。”只见他惊慌失措地说道,然后往后面跑去,一眨眼就不见了踪影。这件事告诉我一个道理,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当遇见坏人时,要保持冷静,正确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坏人周旋,以做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篇3

关键词:职业中学; 生存;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07-001

当今中等职业教育已纳入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范畴。中等职业教育目标准确定位之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存教育不容忽视,势在必行。

一、当今形势急需生存教育

改革开放推进了祖国经济的繁荣,猛烈地冲击着各种陈腐观念,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独生子女成为青少年主体的时代,却更为明显,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有增无减。事实上,孩子们在家庭受到“小皇帝”的待遇,在学校备受教师的教育和关爱,但生存教育却被忽视了,无论是充满现代气息的繁华都市,还是信息闭塞的乡村,生存教育几乎为零。当今,青少年生存意识较差的典型事例频频。某校1995级有个学生叫王平,父母对孩子从小百依百顺,到初中经常要钱去游戏厅,交不三不四的朋友,老师苦口婆心,到他家不知去了多少次,但父母对其顺从、纵容。结果勉强毕业。职高里表现更糟糕,实在念不下去就回家了,很快跟一女子同居,两天一骂,三天一打,不久那女孩就淹死在他家附近的河里,据说身上还有许多伤痕,娘家人告到法院,结果可想而知。某校1998级有两个学生,陆某某和陈某某。陆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是奶奶唯一的孙子,奶奶视为珍宝。爸爸对孩子也是百依百顺,母亲开一个饭店,爸爸有空了就去给妈妈帮忙,不去照看孩子,总是用钱来应付孩子,动不动就“给你钱,你去玩儿吧”,所以孩子只要不上学就在游戏厅。上了初中,一到双休日就是他的天下,作业看也不看,只顾玩游戏,父亲对孩子宠到什么地步,如果一周未去玩游戏,父亲会心疼地说:“给一块钱去玩游戏吧!这么长时间没玩了。”我多次家访说这种教育方法不对,他不听,当时我说“如果不改变教育方法,以后你们还有哭的日子”。到了初二下,这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作业不做且不说,常因玩游戏逃学,在家偷钱,在游戏厅交了不三不四的朋友,也就没心思学习了,跟着那些哥儿们一起偷,还敲诈小学生,曾经把影剧院的大布幕用刀子戳坏,父亲陪了几千块钱,不得已转到上海老家,但仍没学成。他的爸爸曾在我面前哭过好几次,一个堂堂的男子汉竟落到这般地步!以上事例,充分说明,当今时代,青少年的应变能力特差,特别是独生子女从小浸泡在父母营造的安全天地里,缺乏忧患意识、自主意识、自救能力,面对如此现实,我们应冷静思考、虚心学习发达国家早在孩子学龄前就进行人的生存意义、条件、手段、方法等科学的教育,甚至具体到“面对坏人、面对火灾、面对溺水如何自救,如何保护自己”等教育,来不断培养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抗险自救能力。

二、职教自身地位企盼生存教育

职业教育,它是人们通往职业岗位的第一次教育,它为人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坚持生存教育又是十分迫切的。

从广义上讲,职业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基础,作为获取谋生能力的职业教育应该是人类生存依赖的必备教育,也是人类最为普通最为基础的公共教育。学会生存、学会应变,获取谋生能力都应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职业教育的使命讲,生存教育是必备的教育。职业教育肩负着升学、就业、继续教育三重任务。生存教育是职业教育肩负的这三重任务的驱动力。职中学生,大多数存在着因学习成绩过差丧失信心或因行为习惯不良自暴自弃或因思维反应较慢而自卑等不良心理因素,只有加强生存能力的指导,才能使这部分学生扬起生活的风帆,从自卑中萌发奋发进取的欲望,从而改变不良行为,以崭新的形象重新面世。

从职业中学教育教学的角度上讲,生存教育无疑不可缺少,职业中学教育教学的空间是广阔的,特别是实验实训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不少出乎意料的事。如:机械加工中因夹具使用不当,导致工件的脱落;化工合成实验中可能出现的仪器爆裂、腐蚀物的溅出等;面对诸如此类的意外,如何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注意财产和自身的安全。因此职教工作者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每一个契机,强化指导,防患于未然,才能逐步增强学生应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存意识。

三、市场经济呼唤生存教育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由法制不够完善的社会向法制健全社会全面转型的时期。社会转型减少了人们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激发了人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当代青年要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不仅要自立于社会、自主创业、勇于竞争,更要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敢为人先,才能捕捉任何一个极为难得的发展机遇。

生存能力是竞争能力的基础。不能生存就谈不上竞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竞争经济,每个社会成员都回避不了市场竞争,当然这种竞争从本质上来说是竞争者的策略、胆略、能力、品质、形象上的竞争。竞争优势不仅源于知识、创新能力和连续学习,还必须注意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只强调冒险,无视风险,在竞争中形成自我伤害或无意中被他人伤害,最后只能成为竞争的牺牲品、殉葬品。

创新依赖生存,只有学会共处,才能营造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创新不仅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只有激发学生生存、进取的欲望,才能加速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改组和运用,逐步养成发现问题、追求创新和知识探求、能力试探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善于把握机会的敏感性,逐步趋向成熟,培养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适应环境的应变能力,进而达到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境界。

篇4

一、强化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能力的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基础教育要打好两个基础:一是要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二是为他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打基础。而要打好这两个基础,培养能力是核心。我们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动手、学会做事、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各种适应未来的能力上。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品德能力培养,认为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了,学生理解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的,甚至是荒谬的。思想品德心理学认为 ,人的思想品德由三方面组成:思想品德能力、思想品德形式和思想品德内容。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思想品德能力是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以思想品德能力为基础的;道德内容转化为道德行为是以 思想品德能力为中介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者往往注重了思想品德内容和形式的讲解、传授,而忽视思想品德能力的培养 和挖掘,严重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因此,广大教师必须强化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能力的意识,训练学生 多才多能,做既懂道理又若干实干的新型人才。

思想品德能力包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道德体验能力、行为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及随之而来 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即能说会写。在教学活动中,可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例如在“明理”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能力。“明理”环节是培养学生认识 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明理,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精选典型事例,这些事例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道德原则或规范的本质。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典型事例,深入分析,巧妙 设计教学程序和问题,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形成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他不是学校教育的工具,更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无论是提高道 德认识,升华思想,还是情感的陶冶、升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学生发挥道德主体性的参与是不能实现的。现代教育已经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据此, 思品课教学要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个体差异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 面地发展。但是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面向 全体,不是一刀切的一个模式的面向,而是面向每个有差异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差异参与”的观 念,时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注意设置有层次、有差异的问题和学习目标,以适 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促进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 主动精神,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体的目的。

2.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昂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善于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 需要。把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焕发出来,主动、积极地参 与教学活动,自己思考、自己体验、自己选择,从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冶、自我励行的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能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教育的成功。

三、强化教育目标意识

确立教育目标,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在他的《为掌握而学习》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要求教师将教学的内容转化为通过教学使学生行为发生变化的期望,即教育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教育目标设计教学结构,选择教学方法和采取教学手段,从而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但从目前的思想品德教育来看,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没有目标意识。将教育目标与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混为一谈。例如,关心他人的教育,教师往往单从教学的目的要求出发,把为什么“要关心他人 ”从而要求学生应该怎样关心他人,讲得头头是道。至于学生在认知领域,哪些是应该知道的,哪些是懂得的 ,哪些是初步了解的;在情感领域,培养怎样的情感,形成什么样的道德态度;在行为领域应学会什么,初步 养成什么习惯等教师却没有具体的要求与准确的表述。二是仅仅把学生理解和接受系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 知识、观点作为核心目标,忽视对学生道德心理各方面(如道德情感、需要、自我认识等)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的指导,忽视学生积极道德态度、道德能力和道德人格的培养指导,因而导致了明理不到位,缺乏明理的力度 和深度,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不够明确,对行为的要求一般化,无鲜明特点等弊端,忽视了促进学生道德素质 发展,塑造人格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

篇5

所谓生存教育就是在中学生中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保护生命,如何在社会生存等相关知识。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存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的讲授,不断提高学生生存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端正学生的生存态度,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和科学的生存价值观,培养学生在生存中实现自己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生存教育主要涉及的内容与人的非常态生存有关。通过对学生生存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在非常态生存状态下应对的能力,例如一些突发事故如地震、泥石流、雪崩以及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应对,也包括对一些突发事件如交通事故、火灾或者恐怖事件等社会灾难的应对。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救灾的基本知识,还要掌握降低灾害损失的技巧,例如如何进行伤口的包扎,如何进行有效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面对火灾如何使用灭火器等等,不仅要会自救,还要学会救人。

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即通过生活来进行学习,来进行教育,通过教育而改进生活,使生活向前和向上,生活决定教育,而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激发出自身的力量并且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教育的内涵非常大,生活教育是动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正确理解生活教育的内涵就必须要与社会实践相联系。生活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开展可以使多种形式的,不能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同时中学生的生活教育还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解决问题,避免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与学生思想和生活不符合的内容和陈旧的内容进行教育。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选择课本以外的内容,例如请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或者学者对学生进行讲课,开座谈会,让学生也参与到其中,积极发现自己的问题。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上社会,去亲密的接触社会,让学生们明白只有了解了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现状,才能学会如何去更好地生活。在学习方法上,要尽可能让学生去动手参与调查和实践,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认真观察得出自己的结论,进而掌握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中学生三生教育的开展

学校教育就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激发、唤醒并且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最终成长的过程。因此,学校开展三生教育就是要以学生为本,通过教师的讲授培育和点化学生的精神生命,让学生认识并且提升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在中学教育中,实施三生教育,一是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劳动、参予社会活动,以促成学生及早自主自立;二是注意培养学生自救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认识诸如“生存的意识、手段、方法,以及人为什么会死亡”等方面的系统科学知识,教给学生“如何救触电者”“怎样救溺水者”等具体行为方法;三是培养自我防范能力,教给学生“如何快速应变突发事件”、“怎样进行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具体知识和行为能力;四是时时注意给学生宣传自主自救的典型事例。

四、总结

篇6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初中生心理健康育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目前,我国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下面结合当前初中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就怎样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粗浅地探讨。

针对当前初中学生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大力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编排了丰富又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如何利用这些重要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想品德教师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1.充分挖掘《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资源

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和心理健康教育,非常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的形成意义重大。所以教师应该真研读教材,从中挖掘出适合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灵。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情绪的多样性,情绪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调节情绪的方法;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节: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正确认识困境、逆境、挫折,磨练意志,锻炼个性;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一节: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养成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品质;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珍爱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等。这些内容无疑是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素材。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辩论、典型事例评析和榜样人物故事等,结合初中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心理导向,以健康的心态从容面对来自学习和生活的压力。

2.教师应以自己健康的心态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人格和健康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老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学生面前,尤其在课堂上,教师应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做情绪的主人,不应该经常为不良的情绪所困扰,把烦恼、怨愤迁移到学生身上,更不能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带到课堂和工作中。作为优秀的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渊博的知识和宽容之心,让学生佩服你并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并且不断地把教育教学引入到学生们感兴趣的领域,这样既有利于点燃学生学习的火花,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又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倍感亲切,有利于形成“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教学情景。微笑着面对学生,积极地鼓励学生和感化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注、信任与尊重。言谈举止中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乐观向上、宽容大度、坚强自制、幽默睿智等良好的精神品质如春风化雨般沐浴着自己的心灵。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学会用自己健康的心理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3.巧妙运用典型事例铸造学生健康的心理

巧妙地运用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典型事例,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独到的铸造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作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如在上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节有关“自信走向未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挑战自我”内容时,我给学生讲述了下面几个事例:小巨人姚明自强不息终成为一代篮球巨星;国家体操队员桑兰在比赛中不慎受伤,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后,桑兰始终用坚强健康的心态迎接困难,磨砺坚强意志,自立自强,勇敢自信地面对挑战,书写了感人的篇章;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战胜重重困难,众志成城,取得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学生们听后无不为这些榜样人物身上所体现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魅力所感动,进而把内心的感动升华为积极进取的健康心理。

4.教师要学会扮演“心理辅导员”角色

在初中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综合素质的要求。目前,我国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尤为重要。思想品德课教师有责任充当“心理辅导员”的角色,熟练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营造热情、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平等的姿态亲近学生,关爱学生,赞赏学生,做他们的朋友与知己,让学生打开心扉,倾吐心声。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人格,对心理健康有问题的学生决不能一味指责,甚至讽刺歧视,而要努力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多肯定,多倾听,结合思想品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根据学生不同气质特征、性格类型,有针对性地运用心理学中的疏导方法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调整心理,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来自学习和生活的挫折与压力。

总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面对日益突出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各界应引起高度重视。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更应尽的绵薄之力,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这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重要作用,结合所任教班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症下药,及时耐心地教育疏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一、在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以下困难

1.学科不被重视(老师、学生)

2.专业教师缺乏,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思品教师的现象突出

3.教学没有形成一种教学氛围(教学研讨、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二、针对我校实际情况的解决措施

1.有趣的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有趣的导入,一方面有利于把学生聚焦到授课内容上;另一方面有利于消除学生课前紧张、恐惧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2.内容贴近生活

思想品德课本的内容教学应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如九年级第89~90页通过观察四幅插图引出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严重问题,教师要挖掘教材,把插图意思讲清楚,以达到理解观点、解决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3.紧密联系时政

课堂上学生喜欢的事情会让他们聚精会神,教师应投其所好。如我上九年级思想品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采用课上与学生聊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如:谈到神州九号,学生都津津乐道,提起2012伦敦奥运,中国体育健儿摘金夺银,为祖国赢得荣誉,他们兴致勃勃;抗击云南震灾,他们都会娓娓道来。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强盛、热爱祖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建设祖国而发奋学习。

4.诙谐幽默

今天的思想品德课堂中,在“我付出了,我获得了,一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师生合力上演的不再是沉重的历史剧,而是一部轻喜剧,所以教师应采用诙谐的故事、幽默的语言紧紧地吸引住学生,让课堂富有生机。

5.课堂多样化,刺激兴奋点

大多学生希望把品德课上成活动课,这是比较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通过让学生参与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如“快乐竞答”“挑战高手”“芝麻开门”“幸运52”“智力快车”等形式,也可以开展“圆桌会议”“学生辩论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在轻松的氛围中以最大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完成学习任务。

篇8

【关键词】三生教育;初中教学;重要性

1 “三生教育”的科学内涵

三生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紧密联系、融为一体的系统教育,之间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通过实施“三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终实现能为自身、为家庭、为社会、为人类缔造幸福生活的人生价值。

1.1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和发展生命。尊重生命是基础,珍爱生命是关键,发展生命是目的。生命教育就是要让每个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让他们知道,母亲生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极不容易。十月怀胎、分娩过程所经历的痛楚,是做子女难于想象的。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因为它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它承载着家人、朋友的真挚的爱,那种想活就活、想死就死的念头是一种对亲友极不负责的表现。要让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生命和他人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的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1.2 生存教育 。

“生存教育是关键”。生存的概念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危机状态下的生存,涉及生存意识和逃生、救护知识。生存意识属于人生观和心理问题。逃生救护知识适宜于专题讲座和模拟演练的方式进行。二是生活条件极其恶劣,人们只能处在最低要求的状态和由此产生的意识和行为。三是一般意义的生存,也就是人的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生存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把握生存规律,提升生存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强化生存意志,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通过生存教育,要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的有效知识和技能,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

1.3 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树立正确的生活观。要使学生理解生命的终极意义就是追求幸福生活。要帮助学生确立为个人、家庭、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的理想。要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要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学习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帮助学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要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生活是“三生”的核心,人生在具体时空中表现为生活,生活的总体就是人生,对生活起指导作用的人生观,是解开“三生”之谜的金钥匙。

2 “三生教育”在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学家将一年龄段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时期。这时期的学生感觉特别敏锐发达,思维特别活跃,开始对各种事物提出疑问,并试图去探索和解答,形成自己的看法和判断,这些生理变化又引发了一系列心理变化。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三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安全意识方面,不知什么是危险,更不知道什么是“安全隐患”。于是,校园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某校一名男生,入学才一个月,夜晚到宿舍楼顶的水池里打水,不小心踩空,跌落下来;另一所学校的一名女生,因打电话给一个男生被拒绝,气愤地把电话砸了,然后从二楼跳下去。而某校初一新生入学不到一个月,一个年纪八个班里面,竟有40多个学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有的是在上学的路上摔断了手脚,有的是在走道上打闹损伤了头脑,有的是在体有课上弄成骨折等等,这些都是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表现。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在三生教育中开展各种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告诉学生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要珍爱生命;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懂得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应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正是由于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显示出独有的特性,决定了初中教育与小学、幼儿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与高中教育也有较大的差异。初中生可塑性强,他们正处在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对他们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因此,在初中生中展开“三生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3 “三生教育”在初中教育阶段的教学方法

实施“三生教育”,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是保障,必须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我校把“三生教育”列入必修课,开设“三生教育”课程,保证学时,真正使“三生教育”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具体做法如下:

3.1 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三生教育”。

通过对“三生教育”基本内容进行学理分析,由此来认识“三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以学生为本,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了“生命、生存、生活”的系统的教育。有教育人士说过,在人的自然生命不断成长完善的过程中,培养人的生存能力,是每一个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生存中所需要的每一项技能,都是通过教育来获得的。当前,不少中学生的生存能力较弱,生存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学习有关自护、自救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远离危险与侵害,从而使生命得以维持和延续,同时又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初中是学生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交错的时期。他们一方面已产生独立感和成人感,但另一方面,对自立带有不少片面的理解,对父母、老师以及他人有着很强的依赖性。生活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确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育。当代中学生叛逆思想很严重。比如回家跟父母要钱,如果要多少给多少,就说爸妈真好。如果得不到满足,就对父母说:“你们是不是我的爹妈?”或者说:“我是不是你们亲生的?”这让父母听后很痛心。许多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衷,上学不用功学习,常常惹是生非,甚至跟父母“唱反调”。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在“三生教育”课上,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换位思考,现身说法。具体办法是,请一位同学来扮演“父母”角色,几个同学扮演“子女”角色。让他们自己来明辨是非,探讨如何处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亲子矛盾”,怎样做才能让家人和谐相处。通过这种教育活动,让大多数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从而达到了“三生”课的教育目的。

转贴于

3.2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从简单到复杂、从概念到事例,深入浅出地、通俗易懂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我校选用“三生教育”的教材编写得很好,知识覆盖面广,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介绍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融入了大量生动感人的事例,学生理解和体会起来不觉得吃力,很容易接受。例如在教学《珍惜生命与爱同行》一课时,创设了两个情景。第一个情境:2008年8月的512汶川大地震中一幅幅悲壮而惨烈的图片。看到这些图片,学生和教师都沉浸在一种悲壮的氛围中。第二个情境:播放了媒体《生命的列车》,并让学生轻轻扑在桌子上闭上眼睛,然后想象自己和同班同学被困在一个小山洞里,山洞就要倒塌,只有一个人有离开的机会。而老师则随着媒体中的悠扬口哨声,轻轻朗诵着“不久以前,我读了一本书,书中把人生比作一次旅行。人生一世,就好比搭车旅行……”媒体播放完后,抬起头来的学生们都已热泪盈眶,有的女同学甚至泣不成声。当问到“你会把生的希望留给谁?”时,没有一个学生回答是自己,都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而在模拟写遗言时,很多同学都写到“爸爸、妈妈:请原谅我的不孝,我无法报答你们的恩情……”通过两个情境的设置、音乐的烘托和教师激情的渲染,把学生的情绪、情感一步一步推向了。这是一堂成功的三生教育课,它不仅仅是说教,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

3.3 充分利用社会新闻资源,理论联系实际,有效地引导学生来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感。

教材是一本有字书,社会生活却是一本无字书,它本身就是一本内容极其丰富的“活教材”,使用好这本活教材,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利用课余时间,组织部分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把生命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学生对自己、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责任感。以培养自信、乐观、顽强、自律、宽容、合作为主线,结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需求,构建沟通学生心理的桥梁,采取预防与疏导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开设心理咨询室,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节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4 多与家长联系,利用好家庭中的有利因素,沟通亲子关系,排解亲子矛盾,帮助学生树立家庭责任感。

有家庭责任感是初中生必备的思想品质,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长大才有社会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有所作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每一个人应具有家庭责任感,,应培养初中生关心家庭中发生的事,主动为家庭分忧解难,体谅父母的疾苦,让学生知道每一个家庭成员不论年龄大小在家庭中都应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每一个人在享受家庭温暖的同时,也要为家庭生活美满幸福贡献一份力量。让初中生具体做到主动承担家务,当家庭遇到困难时要尽量分忧解难,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等。多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从而带动在家庭中表现不好的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家庭责任感。

3.5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把生命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培养学生对自己、他人生命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增强爱心和责任感。以培养自信、乐观、顽强、自律、宽容、合作为主线,结合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需求,构建沟通学生心理的桥梁,采取预防与疏导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节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6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生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要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让他们先学会做人,即按照做人的基本道德规范去为人处事,严以律己,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同时,为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号召同学们互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反映,让那些诸如抽烟喝酒、打架斗殴、乱涂乱画等不良行为得到有效的遏制。近年来,学校强化“三生教育”展开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歌咏比赛、书法比赛、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和篮球比赛等,进一步落实“三生教育”的课程化,丰富了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形成“学生天天有活动,人人有特长”的良好局面。通过强化“三生教育,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转变,举止言谈规范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了。

3.7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的教学经验,在课堂内外开展一些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感悟,自我完善和提高。

经常与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虚心向他们学习和借鉴成功的教学经验,也是迅速提高教学技能的一种好办法。例如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写遗书”的活动,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以“轻生者”的身份来给家人写一封“遗书”,尽量回想父母给他们倾注的关爱,想象“永别”之后给父母及其他亲人带来无尽的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从而在心灵上受到强烈的震撼,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珍贵,感悟到:一时轻生,永世遗憾!这种特别的活动,不仅形式新颖,而且教育效果显著,真正能够震撼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真切感受到轻生的可悲、死亡的可怕、懦弱的可耻!此外,还可组织学生参与课外尝试活动,亲身体验,如针刺疼痛的感觉;学踏板车摔倒了,自己站起来,不叫痛,继续滑。等等(当然,跳楼等危险动作是不能尝试的)。通过实践才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在活动中真正体验生活,磨练自己的意志。

4 结论

“三生教育”是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最好的途径,它能让学生更加珍爱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贵与神圣,能让学生从小就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能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现实,能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因此,我们现在必须把“三生教育”放在首位。

“三生教育”是一个涉及多个教育主体、多种教育内容的系统工程,既有思想教育,又有能力培养,甚至还涉及到专业知识的教育,它表现为一种教育活动,而不是以一门课为代表的单一教学活动,还需要动员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力量积极支持、齐心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生教育”是一项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的教育活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是一项博大精深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三生教育”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它将贯穿于初中教育的始终。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技校生“自律性” 培养

由于高校连年扩招,“普高热”不断升温,中等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面临的招生形势越来越严峻,为求生存和发展,技校采取登记入学,生源素质差异很大,所招学生一方面各项文化课基础薄弱,普遍缺乏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自控能力差,情感反映强烈,容易冲动,逆反心理特别重,这两方面因素导致学生思想情绪波动大,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厌学、混日子的现象较普遍。因此,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着发生诸多突发性事件的不确定因素。切实加强对技校生的素质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所谓“素质”,不仅包括先天的生理条件,而且包括从生活和学习中所获得的多方面知识而形成的品质,其中包括思想道德品质、职业技能素质、适应环境能力的素质及身体健康的素质等。素质教育的思想内涵很丰富,包括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宽容、学会学习等。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做人,即做一个完整的社会人,而做人必须具有一定的“自律性”,所以如何培养技校生的“自律性”,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是摆在我们职教工作者面前的课题。

一、注重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培养

自我意识是指作为主体的技校生,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认知,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等形式。反映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动机和力量,主动地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客观辩证地面对现实,把自己提高到一个更加自觉、主动的水平,即具有一定的“自律性”。教师要帮助、指导学生,更有效地认识、发现、提高他们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标。

例如:学生进校后根据专业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围绕三年或五年的规划,认清自身存在的欠缺,按照目标在教师的引导和家长的督学下,实现自我价值。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迷失人生的奋斗目标,纯粹混日子将一辈子一事无成。

二、注重技校生良好性格的发展与培养

性格是一个人的个性生理特征,是一个人在长期生活环节和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技工学校的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他们朝气蓬勃,活泼好动,已经具备人生观进入个人意识的基本心理条件,但对人生观的认识还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必须结合社会实践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状况,对他们加强人生观的教育引导。教师可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用前途教育鼓励学生,用性格榜样去影响学生优良性格的形成,并通过这些途径去强化学生的性格形成过程。同时,还必须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班会、晨会、国旗下讲话、参观展览、对英模的访问、个别交谈等形式形成自律约束的环境。

在日常管理中,要经常在学生中算好违纪“成本帐”,列举吸烟的危害、打架的代价、正确的恋爱观、上学的成本。还要进行感恩父母、我陪父母工作一天的活动,法制教育典型事例进课堂,诚信的社会效益、技校生心理辅导课程等事例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意识,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性格,从而达到自律的关键。

三、强化素质教育,营造“自律性”形成的氛围

对于学校来讲,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培养人才的观念,真正做到注重管理、注重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和实效,建立一整套与素质教育相匹配的培育机制,以期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对于教师自身来讲,更要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想尽各种办法配合学校搞好教育教学管理,严明各项纪律。教师要经常策划与组织各种集体活动,使学生在学校“健康成长”、“快乐成长”,可积极开展各类兴趣小组(如:球类、棋类、音乐类、技能类等)吸引学生参加,引起学生的共鸣,将素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其中班主任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一方面班主任要做长久、细致、耐心的政治思想引导教育,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用真诚感化、转变学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另一方面应要求学生主动接触社会、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动态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自觉接受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做到不怕艰苦、勤劳俭朴、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还应将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规章制度引入课堂,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进行“仿真企业管理”让学生“提前进入社会”,通过营造一定的教育管理氛围,从而达到培养“自律性”的目的。

四、注重自律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开拓意识

篇10

一、作文教学与生活的关系

1. 作文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小学生虽然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刻,体验也肤浅,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关注生活。社会是个大课堂,它具有广阔的空间。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大自然神奇美妙,人世间发生的事情举不胜举,只要教师引导他们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就可以积累很多写作素材,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2. 作文教学要与学校生活相结合。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有计划开展校内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增长见识,获得生活情趣,还可以丰富学生情感。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教师可以通过有声有色的活动,让学生亲眼观察、亲身经历、亲自体验不同环境、不同人物的生活境遇,用自己的思维去构思,独立完成作文,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写出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积累材料,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对他们今后的学习成长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而作文教学应与学校生活结合起来。

3. 作文教学要与家庭生活相结合。家庭生活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孩子生活在父母的身边,耳闻目睹父母的言行举止,对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很多小学生自觉参与家务劳动,如扫地、洗菜、做饭、购物、洗衣服等等,对生活有一定的感悟。因此,教师要把作文教学与家庭生活结合起来,引领他们在家庭生活的小天地里去观察和思考,进入“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的境界,用爱心去感知家庭生活。

二、生活化作文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要体现真情实感。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就没有真切的感受,也就没有丰富的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许多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事情穿插到课堂作文教学当中,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将自己的见闻和感想表达出来。如学生的参观访问、助人为乐,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等都是作文的好素材,这些真实可感的行为,最能体现学生的真情实感。

2. 要培养创新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小学生的作文指导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按要求写作的同时,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别出心裁,发挥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写下来,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到作文中,用自己的思维去构思和提炼,独立完成作文,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