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7 20:2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彼得与狼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要从乏味单一地听赏乐曲,改变为有效地整合音乐内容,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触动学生的情感升华,将音乐表现与音乐欣赏有机结合,利用聆听、律动、演唱、演奏、创作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丰富音乐的经验,通过充满活力的音乐教学,巧设情境,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培养、提升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欣赏教学;德育
欣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从事一线教学的音乐教师充分认识到欣赏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同时还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成为教学中德育主题教育的重要途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要从乏味单一地听赏乐曲,改变为有效地整合音乐内容,利用多种教学形式触动学生的情感升华,将音乐表现与音乐欣赏有机结合,利用聆听、律动、演唱、演奏、创作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丰富理解音乐的经验,通过充满活力的音乐教学,巧设情境,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培养、提升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多年来,我注重备课时多种方案的反复推敲,重视上课时的情境教学,更看重下课后的教学反思,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把德育融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道德修养。如今,我的音乐欣赏课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让学生在课堂上“演”起来,深受学生的喜欢。
例如,《卢沟谣》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歌曲,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学生了解了的全过程后,迫不及待地学唱歌曲,感情真挚自然。然后再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创编表演,有的小组加入了朗诵,有的小组加入了情景剧,有的小组添加了歌词,每一种形式都让我感受到了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后所表现出来的时代责任感、使命感,每个学生通过参与表演更激起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更加爱护自己的学校、课堂、同学。
古典音乐的听赏是小学音乐欣赏课的难点,学生听不懂,听不进去,听后一头雾水,久而久之,学生不喜欢此类音乐,甚至听赏时面露难色、拒之千里。古典音乐是音乐学习的根,是进行一切音乐鉴赏活动的本,作为音乐教师,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走进古典音乐的世界。
例如,《彼得与狼》是一首交响童话,创作于1936年,根据俄罗斯同名童话创作而成。作者普罗科菲耶夫利用各种乐器独特的音色,模拟出一个个呼之欲出的音乐形象,牵动着每位听者的心弦。其中的朗诵词加入音乐之中,更为学生理解音乐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我在教学中不仅重视音乐本身的知识传授,更想通过欣赏乐曲引导学生感悟真善美的主题。于是我带着学生在听中说、在想中演,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欣赏氛围中让他们愉悦地欣赏艺术音乐,从中得到教育。整堂课有层次地安排三次聆听,都在“说故事、听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进行。在讲故事、演故事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的主观情感因素,从学生的眼神中、表情上我看到了真、善、美,看到了学生正确的认知倾向。学生余兴未够,纷纷要求参与其中,迫不及待地想成为音乐中的一分子。表演中,当不上彼得、爷爷,就演小鸟、鸭子,即使是大树也行,甚至出现了狼一号、狼二号,学生想象情景,并带着主观情绪体会音乐形象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到了“真、善、美”。一节课下来,学生完全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仿佛自己变成了彼得,变成了爷爷,变成了小鸟,每个学生都是真善美的践行者。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有效途径,是德育体现的大舞台,如果不能认真研究、及时反思,不能因势利导、及时转化,我们就会出现无从下手、难以拓展的尴尬境地。
例如,《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一首以爱家乡为主题的教学歌曲,演唱y度极大,不适合学生演唱,甚至课堂上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时,也引来了学生奇怪的笑声。于是我改变了思路,在多层次欣赏此歌时,穿插了演讲环节。通过演讲活动,学生不仅了解了家乡的过去,认识了家乡的今日变化,发现了家乡的美好,还学会了如何去爱自己的家乡,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情怀,进一步萌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大家群情激昂地决定要从现在开始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欣赏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因势利导,设境悟情,让学生投入地“演”起来,不仅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丰富情感的音乐爱好者,有高尚人格的音乐欣赏者,更能使德育内容生活化、日常化、简单化,让学生在美妙音乐的陪伴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德育的熏陶,做一个有高尚理想的音乐追随者。
参考文献:
篇2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然而注意力和兴趣有着密切联系,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参与性也就大大地提高,课堂气氛也就活跃了。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使美妙的旋律、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情境、多彩的画面融为一体,自然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科学地预设音乐教学环节,努力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审美情境和展现音乐潜能的互动“舞台”。
【案例一】在欣赏四年级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为了让学生在欣赏教学中探索西洋弦乐器、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圆号等乐器的特性以及了解它们与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之间的联系,课前布置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作品中出现的乐器的相关知识,笔者自己也做了详尽的乐器外形、构造、音色等方面的资料收集,以便课上能让学生通过观看管弦乐器的影像或是图片来加强直观感受。该乐曲篇幅较长,学生容易产生视听疲劳,因此,笔者预先将作品音像做了一些剪辑。学生通过聆听作品音像,感受每一个角色都由固定的某种乐器来表现。作品鲜明的旋律、生动的形象、新颖的手法和亲切的音调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很多学生都尝试用自己的声音去模仿故事中人物的声响。像这样的欣赏教学,能转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能变被动接收为主动学习,变抽象的教学内容为鲜明的、生动的艺术感染过程。科学的教学预设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优化了教学内容,还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 前奏――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便捷师 生交流合作
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感交流,创设良好的学习和探索的气氛,这样不但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可以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起到互助的作用,通过音乐将彼此间的情感进行充分而有效的交流,无形中形成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微笑、眼神、手势以及语言等媒介与学生间进行表情互动,以致相互感染。当学习一首优美性、抒情性很强的歌曲时,教师运用独特的表演唱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感染他们。演唱时面带微笑,深情的眼神、动听的歌唱给学生传递着你对歌曲的感受,学生由此会受到感染,有时甚至会在教师的感染下情不自禁地表演起来。尤其是学习那些带有民族色彩的歌曲,在初次聆听音乐时,比如教师跳上一段精彩的舞蹈,学生会被表演所折服,那学生的情感也会随着音乐舞动起来。
【案例】学习日本民歌《绿叶》这首歌曲时,婉转优美的旋律合着笔者优美起伏的咏叹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在笔者的眼神、手势的指引下一些学生开始轻轻地晃动身体,后来很多的女生跟着笔者翩翩起舞,男生也合着节拍晃动起来。就这样,旋律的流动和起伏就酝酿在这样美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内心对歌词所描绘的绿色美景以及景中的韵味也由衷地表露在那一张张诗情画意的脸上。
3 ――挖掘丰富多彩的互动方式,优化教 学互动情境
师生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己的主置以及自主、自由的学习心境,同样教师也可以从师生互动中反思自己的教学。
【案例】在教学“雪孩子”时,笔者采用多种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方式。比如学唱《小雪花》这首歌曲时,一则谜语的导入激起学生对下雪情境的向往和构思,打雪仗、堆雪人、滑雪,学生兴奋得手舞足蹈,优美的三拍子旋律在学生的律动中演绎着,最后还演唱了许多跟雪有关的歌曲,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就这样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又如在学习“过新年”一课时,欢腾的《春节序曲》的音乐响起,拉开学习课堂的“序幕”,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人声鼎沸的喧闹声一下子就让人能感受到节日的欢欣鼓舞。“过新年!……”敲锣打鼓、唱歌跳舞的表演,学生活跃在课堂上,教师陶醉在美的教学氛围中,在师与生、生与生间的互动中愉快地学习了歌曲,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的参与占了很大的比例。教师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让学生在舒适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时刻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本身就是一种感受音乐美的成功体验。
篇3
【关键词】情境 体验 情感困境 音乐教学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音乐课堂一改传统的沉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活力。但是回首反思,在这些“活力”的背后,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的感受与体验总是显得难以深入,对于作品情感的表现总是点到为止,难以进入一个最佳境界。
造成音乐教学难以“体验和表现情感”的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教师在课堂中语言讲解的过度运用导致教法的误区。很多教师习惯于用说教式的语言描述音乐的情境以及所表达的情感等,语言讲解替代了情感体验,沿袭的是其他理性学科的教学方法,用思辨式的思维在教偏于感性的音乐学科。因此当教师空泛地要求学生有感情演唱的时候,学生往往难以达到教师的要求。二是音乐情境的代入不够,导致共鸣的缺失。音乐学习过程中,常常有很多音乐作品最初难以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以《二泉映月》为例,因为学生生活的年代与阿炳生活的时代背景相去甚远,学生无法理解阿炳的悲与苦,只能大致听出乐曲的情绪是悲伤的。由于经典音乐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成年人所写,因此,从主客观来看缺乏类似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的学生对经典音乐作品的理解只能浅尝辄止。三是要素分析的过度挖掘导致意象的虚无。拿到一首音乐作品,教师习惯于从它的旋律、节奏、节拍、调式、和声等某一或某几方面来大做文章,设计“精巧纷繁”的教学活动,“见缝插针”地布满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殊不知,其结果往往是鱼和熊掌皆不可得,既放弃了乐曲的整体感悟,又未能实现具体技能的切实提高。
“体验”具有整体性,德国著名哲学家胡塞尔把这种整体性理解为一种意象。意象是艺术的本体,对于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的过度分析会破坏作品的整体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整个作品所表现意象的感知和想象。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从整体入手,着重审美意象的建构,如此方能突破学生难以体验和表现情感的教学困境,给学生一个“华奕照耀,动人无际”的世界。
一、巧妙引入动作,增强音乐体验
动觉是反映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位置状态的感觉,它与音乐中各表现要素的运动紧密关联。著名音乐教育家廖乃雄先生说:“动作与音乐的结合是人性本能的体现和最自然的体现。通过实践来进行音乐教育和教学,是再好不过的手段和途径。”虽然拥有良好的教学语言功底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但是,对于音乐教学而言,动作显然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因为情感共鸣是形象直觉思维的产物,我们必须从“思辨”走向“行动”,才能获得“体验”。
如运用生活经验中的运动模式来体验音乐――随音乐节拍行走,随音乐节奏拍手、捻指、模仿动作等。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吸引他们徒手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并能自觉地表达情感。比如教学《田野在召唤》一曲,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两个声部),带着学生跟随欢快的音乐,和着节拍来表现两个声部不同的节奏。通过律动,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再如教学《忆江南》一曲时,在课初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为男女生两组,男生随音乐做划船的动作,女生做采莲的动作。通过动作感知歌曲的意境。
要想表达歌曲的情感,没有声音的支撑,一切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运用动作的意义是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找到声音的感觉。声觉是由声音对身体的振动和对听觉的刺激产生的,它有方向感、色彩感及形态感。在平常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在歌唱时并不能从自己的歌声中获得声觉反应,因为人的声觉信息不像视觉和听觉那般明显直接。而借助手势,将声觉转化为视觉,可以让学生产生联想,寻找对声音的感觉。
例如,学生在演唱时可以用双手托住腰来表现气息的支撑、声音的稳定,从而表现深沉的情感;用手臂的交叉晃动来表现声音的抒情、流动,从而表现鸟儿的飞翔;用不同的手势来表现口腔打开的不同状况;用手画波浪线表现颤音、波音从而表现不同的情感等等。这样,在多感官的集体体验下,学生对声音的面貌能自然产生联想,身体和嘴形就会自觉调整到所需状态进行表现,从而获得不同的音乐情感体验。
在动作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其他物品,比如纱巾、筷子、橡皮筋、球、呼啦圈等,运用使用物品的生活经验来培养学生自然表达情感的能力。以李叔同先生所写的《春游》为例,它的歌词富有韵律,充满诗情画意。“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装束淡于画……”这样的歌词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可能略有深度,如何让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想象歌曲中所描绘的春天景色,体会诗词内在富有动感的画面?我们可以让学生先用“纱巾”的起伏飘动传情达意,表现“春风吹面薄于纱”,在“万花飞舞春人下”这一句唱“万”字时将纱巾抛起,唱“春人下”时接住丝巾。通过“纱巾”的辅助,并借助动作,使作品的内在情感因素得到充分的挖掘。让学生充分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歌曲的情境,为后面的歌曲教学做好准备。
二、注重音画结合,强化感觉刺激
要实现情感共鸣需要符合主客观两方面条件。主观要求学习者必须具有与作品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画面给学生创设与作品相符的情境。创设情境,即根据音乐的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画面,彰显音乐本身的美,以此滋润内心,产生情感共鸣,陶冶美好情操。
如《二泉映月》的欣赏,教师可以以《二泉映月》为背景音乐,通过二泉景色的清冷、阿炳的惨淡人生画面让学生体验、感受作品情绪的悲苦,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欣赏曲子。画面的运用也适用于欣赏音乐形象明显的组曲、交响音诗、音画等教学内容,如欣赏《动物狂欢节》《三只小猪》《彼得与狼》等作品,都可以通过画面营造强烈的森林气氛,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葱郁的大森林中,体验各种不同的动物形象。
通过画面的直观感还可以实现从音符的抽象性到声音的转瞬即逝性过渡,从而使音乐教学过程中识谱、认词等抽象的逻辑思维过程具象化。画面可以成为音乐教学连接声音和内容的桥梁和纽带,在思维具象化的过程中实现内在逻辑思维的直观化、可视化、具体化,降低学生感受音乐的难度,为实现“体验和表达情感”创造条件。
还以李叔同先生所写的《春游》一曲为例,如何让学生能够体验、感悟到歌曲八六拍的韵律感,从而表达出作品的内在情感因素?如果仅仅看书上的原谱,学生是很难体会的。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的李丹老师在执教时通过以下这样的画面来让学生感悟。
大小、色彩不同的字很有冲击力,让学生一下子就能感悟到词曲作者的意图,大字在强拍上,小字在弱拍上,每句的最后一个淡绿色的字要注意延长。
在人的全部感觉信息中,视觉与听觉占了大部分,其中视觉信息约占 80%。音乐的音响面貌在时间和空间中稍纵即逝,因此,借助有效的视觉手段,能使学生通过听觉与视觉的联动形成视听联觉,捕捉到更多的音乐信息,得到更多的音乐情感体验。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简单易操作,学生在演唱时情感的表达自然会水到渠成。
三、强调整体入手,丰富感知形式
“体验”具有整体性,体验与表现音乐的情感离不开必要的技能技巧,但技能技巧的指导不宜太“碎”,更不能靠灌输、给予以及枯燥、机械的简单训练。美国音乐教育权威贝内特・雷默认为,人们从音乐中获得情感体验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上的。体验与表达音乐的情感需要整体的感知、自然的渗透,教师可以巧妙地通过示范、手势辅助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反复聆听整体音乐。在完整表现作品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创编动作表演唱、创编歌曲的引子和结尾部分、分声部合作演唱、分角色演唱等等,以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唤醒他们脑中的意象。
在第七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中,冯星星老师执教的《打麦号子》给现场的听课教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的精彩范唱像一粒火种,瞬间点燃了全班学生学唱的热情。在随后的学习中,冯老师又设计了随音乐模仿“打麦动作”,每个乐句变换“打麦”方向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音乐一直以完整的状态呈现在学生的听觉中,没有“戛然而止”,也没有“支离破碎”,学生一直处于与音乐的对话之中,整节课都非常兴奋,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与表达是非常强烈的。
在完整表现音乐时,如果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吸引他们参与进来,他们的情感体验将会更深刻。比如《锣鼓歌》一课,教师可以请学生分别扮演“锣”和“鼓”,并随着音乐合作表演。再如教学歌曲《两只懒乌鸦》,当歌曲会唱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懒乌鸦兄弟俩、一位学生扮演大树、两位学生扮演鸟窝,还有的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扮演小草、小花等等。在分角色表演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中来,他们自然能真切体验到音乐的情感。
对于没有故事情节和明显角色之分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将音乐的声部变得丰富,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担任不同的声部角色。有的可以演奏打击乐器,有的可以进行简单的二声部伴唱,还有的可以用声势动作来为小伙伴们伴奏。学生有了角色意识,就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正在进行的活动之中,即始终专注于当下。当注意力专注当下时,学生的眼睛、耳朵会格外敏锐,同时,作品对于内心的感染力也随之增大,角色意识使学生的感觉器官充分地运转起来并协同参与,增强了音乐作品对学生内心的情感传送,从而获得真切而强烈的音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