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娴作品范文
时间:2023-03-21 14:20: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张小娴作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805 解增易
在英语老师桌子旁的窗台上,有一株仙人掌,它有着深奥的来历。
我从小就不喜欢学英语,或许是因为小学英语老师那张古板的面孔吧。总之,我对英语简直厌恶至极。升入初中后,英语成为三大主科之一,而我也更对它“冷眼相待”,因此也不喜欢英语老师。她常常苦口婆心地劝我:“孩子,学英语很重要!”老师的唠叨没有改变我一丝一毫。相反,我越来越觉得学英语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那天是教师节。
我正在想,如何给老师一个“惊喜”。突然,灵光一闪,我哧哧的笑了……我去鲜花市场买了一盆大大的仙人掌。趁办公室没人,我偷偷把“我的心意”放在老师的桌子上。那株仙人掌,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着勃勃生机,绿油油的,所以它们的刺便更是尖而密。我蹑手蹑脚地溜出来,想象着看到它时,老师面色发青的模样,而此时我却没有注意到在我转身后,背后那双深邃的眼睛和那一闪而过的身影……
第二天早上,第一节是英语。
“铃!”早读下课后,我一溜烟跑出教室,伸了一个懒腰,在转头的一刹那,我看见英语老师缓缓走来,嘴角一抿,朝我微微一笑。我的心咯噔一下,难道老师发现了?
课间十分钟就这么稀里糊涂闪过了。
上课铃响了,我忐忑不安的走进教室,不知会发生些什么。教室里静得出奇。英语老师快步走上讲台,习惯性的扶了扶眼镜。我紧张到了极点,不停地用眼的余光瞥着老师的眼睛。老师会批评我吗?我的心情是复杂的。第一次觉得我这样在意老师对我的看法。老师却一脸平静:“这是我最满意的一份礼物。”老师还特意把那个送仙人掌的同学表扬了一番。
这时,我看见老师那闪光的镜片下露出的温馨目光,心里不禁一振。
无数个感人的画面涌向脑海,老师那整日忙碌的身影又闪现在我眼前。此刻,空气仿佛凝固了,我似乎听到了那句熟悉而又陌生的话语:“孩子,学英语很重要!”我的眼角湿润了,不久,流下了两行热滚滚的泪。
从此,我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成了在办公室与教室间穿梭问题的常客。每次看到那株仙人掌,心中都会涌动起无限的力量。
篇2
(一)书籍的艺术性和商业性。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性和商业性,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其中,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精美实用的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但是书籍设计的艺术性同时也具有依附性,不能只强调书籍设计的艺术性而忽略了书籍的基本功能,使书籍设计丧失最基本的信息传达功能,而走入形式主义的歧途。富有创意的书籍装帧设计其艺术性是书籍本身价值的一部分。而书籍的艺术性本身就是具有商业价值,精美新颖的书籍装帧将打动读者的心,潜移默化地让读者对该书有了好感,唤起读者的购买欲望并下定决心进行购买。
(二)书籍设计的前提——消费者。当今设计作品在市场中华丽商业价值时,就需要面临经济效益、生产工艺、制作成本等必然的问题。书的使用价值固然是书籍最本质核发的价值,但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仅满足于书籍的使用价值是不能深切打动消费者的。在众多的书籍中,如何使一本书具有自己的个性而与众不同就显得非常重要。设计师在设计书籍时首先要考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二、现代都市生活与书籍设计
正如庸所说的“男人、女人之外,上班族是人类的第三大族群!”,都市上班族内心的压迫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存在,外表光鲜的写字楼对上班族有一种无形的压力,驱使着上班族以一种一致性很高的生活方式方法生活,这个群体的同质性远远大于差异性。作为设计者,要以第敏感的眼光观察都市上班族的生活,抓住这个族群的生活共性特点才能设计出适合他们的书籍。
(一)生活方式与艺术设计。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着设计,具体到都市文学类书籍来说,其设计是和生活在都市的人密切相关的。在书籍装帧艺术中,每一位设计师都应该考虑到实用与审美功能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作品《包豪斯》一书的设计,从策划、立意到书籍形式、版式、开本及翻阅方式的独特设计,都是围绕着表现包豪斯的实用精神、功能性至上又不失设计美感的原则与宗旨来进行策划设计的。
(二)人性化设计。设计是满足人需要的设计,是为人的设计。设计艺术起到了人与物和谐亲近的桥梁。如《漫话旗袍》一书的函套设计,提取了服饰本身的各种元素并将这些元素应用到书籍的函套设计中。以“旗袍”的领口、花扣、开衩等局部结构形态为设计元素应用到书的函套设计中,希望整个书的函套拟人化,将衣装的概念直接直观地融入到书中,设计意图明确,传达力很强,更受大家喜欢。再如《藏地牛皮书》,采用了柔软轻飘手感的荷兰蒙肯纸,方便阅读者携带;书籍内部,字里行间有许多用铅笔随意圈点的框框和一些手绘箭头,另外再加上各类手绘地图,就像一个亲切的导游,引导读者发现旅途中的快乐,充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独到之处。
三、减压理念与书籍设计
近些年我国书籍装帧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对书籍的需求量增大。对于书籍“消费者”这个概念,不同的消费群体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具有强烈的个性。而生活对习惯相似的消费群体具有很大的共性,设计师应该从这个特定的消费群体的生活中总结出他们的共性特点,设计出来的书才能符合这个消费群体的需求,不能对消费者一视同仁。在现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没有自己特色的设计作品是会被埋没在众多的同类作品之中的。
(一)都市紧张的快节奏生活。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上班族们披星戴月的奔波忙碌,甚至忽略了自己内心深处某个角落的自由空间。而书籍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可以给他们带来慰藉,在文字的海洋中,忙碌的人们可以放开沉闷的工作,放飞自己的心灵,来一次心的旅行。书籍设计者的使命就是将书籍的内容和书籍的形式完美的结合起来,在视觉上给人美的享受,引起读者的购买欲。
(二)减压理念在设计中的体现。1、修长开本的设计。修长形状的开本设计给人以崇高感,使书籍的形态显得清秀淡雅,明丽挺秀,增加了几分浪漫和诗意美,是小资情调的钟爱。设计作品《张小娴散文集》中张小娴把现代都市人的思念方式用一种冷静智慧的语言描述得无比透彻,都市上班族是她的书籍中大部分的消费者,他们追求高品质的、清秀的、精致的美。因此修长的书籍开本形式是这类书籍设计很好的选择。2、清新色彩的设计。清新的色彩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对设计者来说,白色总是意味着挑战。白色在设计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空白能突出要表达的内容。作品《张小娴散文集》中力求利用白色空间以求达到精致的效果,白色纸面的空白显得宽阔无比,能更好地突出其它颜色或图形的魅力,是一种自然的流露,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吸引力。3、笔记本式的设计。为了缓解上班一族整日快节奏、紧张高压的心理状态,使书籍的设计更具亲和力,作品《张小娴散文集》的设计将“书”与“信”的概念结合在了一起,书的封口,由依次排列的黑块组成,它们由上至下将书的封口占满。每一个色块都代表一个章节,这样的设计方便读者的查询与记忆。书的每一页都是向内折叠的,这时的书籍就是一本信纸簿,当展开书页反向折叠,信纸便又恢复成书的功能,表达思想传承信息。整体设计就是让读者通过亲自动笔书写、绘画、圈点来记录心情感受,就像我们写日志随笔那样可以随意记录自己的心情与读书感受。力求营造一种轻松的意境,给读者清新、自然、乐观、美好、向上的感觉,符合张小娴的散文风格。
(三)实用的赠品设计。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出版市场,读者的选择越来越多,为了使书籍设计显得与从不同,设计者还要努力挖掘出他们设计产品还能满足消费者别的需求。作品《张小娴散文集》设计了一个随书赠送的台历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都市上班族工作繁忙,精美实用的台历放在他们的办公桌上,可以方便的提示出日期、记录事务等,增加了书籍的附加值,犹如一个出色的推销员,使这套书籍在众多的书籍作品中脱颖而出。
结论
篇3
《面包树上的女人》讲述了一段有关爱情与成长的故事:三个好朋友程韵、朱迪之、沈光蕙在十三岁时相识,一同经历了成长的欢笑、初恋的迷惘、爱与恨及哀与痛,她们一直在生活中各自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面包树。面包树的确存在,它是产于亚美两洲的乔木,可属于她们的面包树又在哪里呢?三人都相信“女人做得最好也最失败的事便是爱男人”,朱迪之说,如果她死了,她的挽歌便是一个女人不断遇上坏男人的故事;沈光蕙说,嫁去屯门太不光彩了,至少也要嫁去跑马地;而程韵说,能令对方伤心的,才是两人之间的强者……
强强联手最高配
为了更好地呈现张小娴的经典小说,制作方不仅请来了金牌编剧徐誉庭(代表作《流星花园Ⅱ》、《战神》、《我可能不会爱你》等)与收视常胜导演陈铭章(代表作《王子变青蛙》、《放羊的星星》、《命中注定我爱你》等),还精选了唐嫣、黄宗泽、隋棠、王宥胜、柳岩、李金铭、孙艺洲、包小松等人气明星合力出演。虽然拥有众多偶像加盟,但陈铭章导演却认为该剧并不能算偶像剧,“我明年就四十岁了,没法再拍很小朋友的偶像剧。就像韩剧一样,主人公都是有一定年龄段的人,这说明大龄人对偶像剧也是有需求的,我就是希望把偶像剧的年龄段往上提一提。”由于这次剧本设定的故事发生地在上海,因此在陈导看来,最大的挑战在于怎样将一个发生在香港的故事原汁原味地上海化。
黄宗泽颠覆变身
黄宗泽饰演的男主角林方文是一位内敛忧郁且不善言辞的作词家,这与他以往在作品中给人的阳光形象大相径庭。黄宗泽坦言,其实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很宅不爱说话的闷葫芦,“接这部戏缘于我对张小娴作品的情结,我小时候就看过原著小说,很喜欢林方文这个人物,他与我以前演的角色很不一样。”去年黄宗泽在家中被偷拍,这使他与狗仔队的关系陡然紧张起来,此次拍摄《面》剧,他在上海的静安寺边住了整整两个月,“我觉得上海粉丝的风气挺好的,他们认出我就说‘哎,黄宗泽’,最多也就拍张照片发个微博,感觉很温和。”拍戏期间,黄宗泽只要有空就会到附近逛一逛、看看电影,有时还大包小包地买回酒店自己下厨。有一次在湖南路拍戏,他一个人从酒店穿过街巷跑到片场,丝毫不顾忌自己的明星身份。
唐嫣唯爱至上
能够出演唯爱至上的文艺女青年程韵,让身为张小娴书迷的唐嫣兴奋不已,“我之前从未想过自己能出演书中的人物,拿到剧本后,我又找来原著细细看了一遍。程韵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因为爱情失去了自我,而我也曾一度这样,在爱情中折磨自己也折磨对方。现在长大了,渐渐懂得应该适当给爱人自由。”在戏外,唐嫣和邱泽早已是大家公认的荧屏情侣,两人热恋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唐嫣害羞地表示:“邱泽是最默契的搭档,拍戏的时候基本不需要太多沟通,大家就能达成共识。我们现在还是好朋友,等时机成熟了会告诉大家。”
隋棠首次挨打
隋棠之前演戏都是打别人,还从来没有被打过,剧中一场朱迪之被扇巴掌的戏,让她献出了首次荧幕挨打秀。原本陈导建议借位拍摄这场“打”戏,但第一次借位后有点穿帮,第二次借位后眼泪没流下来。为了更加真实地诠释剧中迪之负了邓初后内心的挣扎,隋棠主动向导演要求真挨打。第三次拍摄时,一记响亮的巴掌落在隋棠脸上,扇的力度很真实,隋棠的眼泪也流得很完美。据现场工作人员描述,当时“啪”的一声,大家都吓了一跳,导演喊“咔”的时候,大家急忙去看隋棠红红的脸颊。隋棠捂着脸表示:“还真的蛮疼的,不过这样演出来的效果好,观众觉得真实,再疼都是值得的。”
篇4
读者一从“至俗”到“至雅”
香港作家北上,在以往有过一波浪潮:以金庸、梁羽生为代表的武侠;以亦舒、张小娴为代表的都市言情;以李碧华为代表的古代奇情;以梁凤仪为代表的商战;以倪匡、黄易为代表的科幻、玄幻……在这一波浪潮中,香港作家都是商业类型化写作,就如同好莱坞大片,动作、科幻、恐怖片’打着“爆米花大片”的旗号,给内地读者带来阅读的同时,也让香港有了“文化沙漠”的标签。
其实,第一波香港作家的作品并不能代表香港,他们的“俗”,不是香港文化独有,而是中国文化的共性:金庸、梁羽生只不过继承了自还珠楼主以来的武侠小说的传统;亦舒、张小娴只不过是张恨水以来的鸳鸯蝴蝶派的流变;梁凤仪只不过是欧美信手拈来的商战小说的本土化;倪匡的科幻小说,只不过是中国志怪小说用伪科学来自圆其说……
这批作家没想过北上就“被北上”了。他们的作品通过盗版的途径广为流传,以致于内地文化精英王朔也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和金庸小说,可以说是四大俗。”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内地文化精英对自身文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迁怒于人的表现。这“四俗”其实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香港很好地保存了原本“泯然众人”的俗文化,等到时机成熟,就开始对内地进行“反哺”和启蒙。
当时内地处于社会主义最初级阶段,文化欣赏水平也处于最初级阶段,不是最俗的香港作家选择北上,而是内地选择作品最俗的作家北上,当时我们的阅读水平,还处于学英语只会念ABC阶段,无法欣赏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但是,―方面,我们需要香港对传承文化的继承来串联我们的文化断层,也需要香港的国际视野来消弭我们长期的思想封闭,我们接受“反哺”时心里不是滋味;另一方面,香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西方文化“拿来”都貌合神离、似是而非,因此我们被启蒙时心生鄙夷。
这些类型作家影响巨大,因而香港作家“至俗”的形象深入人心。真正代表香港文化的香港作家选择在香港潜伏,因为那时的内地还不具备香港作家的写作语境。
香港文化是一种城市文化,表现的是市民精神,香港作家笔触都只着眼城市,发现城市精神。而早期的内地还处于城市化的前期,市民精神是稀缺物种,主流作家的笔触,多局限于对乡村文化的解读,叙事也用的是宏大的家国视野,就像大陆主流作家的代表贾平凹,从早先的《废都》再到《秦腔》,再到他最新的《古炉》,他始终没有跳出农民,始终自足于他的“商州”――早些年的内地读者,觉得乡村文艺、家国精神是好的,那些写城市的香港作家当然不讨好。
然而当物质提高后,读者的阅读倾向不再热衷于意识形态,也不再追求苦大仇深,开始转向追求悠闲雅致,个人情怀。而这正中香港作家下怀。香港作家没变,但是内地读者变了。他们突然发现,以前他们认为香港文学俗,认为香港作家不够格,是因为自己等级不够,没有达到领悟个中奥秘的境界;如今天,自己的眼界提升了,能够洞悉玄机。内地读者看香港作家,就有了从“至俗”到“至雅”的转变。
作家 从“不屑”到“主动”
读者的需求,只是香港作家北上的太极推手之一。香港作家北上的另一个原因是:内地已成为香港作家不能无视的金矿淘金热的驱驶,让香港作家对内地,从“不屑、不入”到主动融入。
香港是商埠,纯文学本来就无生存根基;再加上无广袤的群众基础承载细分的严肃文学;再加上有金庸武侠、黄玉郎漫画等赢家通吃。纯粹意义上的作家难有立足之地。在未北上之前,绝大部分香港作家的作品都会选择在台湾出版。台湾市场虽然也不够大,但起码比较多元,能让作家苟延残喘。
内地市场开启后,香港各界踊跃北上。香港作家则慢了好多拍,不是因为他们对内地无动无衷,只因为文人清高的品格、谨慎的心态让他们“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如商人一般北上时能人乡随俗。他们绝少去主动迎合读者口味,而是等到内地读者口味成熟后才开始出击。
他们的等待有了回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深,内地一些大城市市民精神苏醒,像上海、北京、广州,甚至深圳、成都,市民都在焦急地寻找自己的城市属性。因此代表城市地域文化的类似《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城市题材小说才会走红。苏醒的读者开始发现小即是美”,“细分才是王道”,开始领会香港作家西西《我城》把本土城市文化精髓写得如何丝丝入扣;主流媒体也开始认同香港的写作方式,让香港作家葛亮的短篇小说《阿霞》入围鲁迅文学奖评选。
因为这些年来内地经济的起飞带来了文化的自信,读者心胸变开阔,开始接受更多内容;因为内地读者在城市生活浸下’自身视野的提高,开始能够欣赏香港语境下的幽默趣味。
因此,像蔡澜写美食,这样以前被称为“不入流”、“末流”的文字,逐渐开始成为主流;像李欣频和欧阳应霁这样跨界写广告、创意、生活的创意生活家,他们的文字着眼于消费文化,以前在内地是被认为难登大雅的,但现在却称为作家,他们的文字开始代表时尚、先锋和文艺;一向对香港作家敏锐度不如盗版书的内地出版商,开始未雨绸缪,关注香港作家动态,主动邀请他们北上。
粱文道在《南方周末》写了十年的专栏,把读者“调教”得差不多后,才在内地推《常识》,结果创造了三个月就卖出了十万册的奇迹;林夕在内地顶了好多年“词人”的光环,赢得粉丝无数后,才向读者展示自己作为作家的一面……
篇5
@苏岑 会哭的孩子有人哄,因为他敢用最直白的方式提要求。大家都喜欢直性子,因为简单直白的表述是表达信任的方式,拐弯抹角的话语反而刻画了距离。含蓄,也是一种疏远。别让人猜,一半人猜不懂,另一半人懒得猜。想要什么就直说,最矫情的两个字是“你猜”。
@张小娴 我从不跟其他人争辩,只跟我爱的人争辩。人生,总该有些坚持,我坚持不跟无关重要的人吵架。我其实千般不愿意跟我爱的人吵架,可是,面对着这个人,有些话就是憋不住,有些想法就是想让他知道。
善用模板,快人一步
领导布置了文件制作任务,表弟总能完成得又快又好,其他同事真是羡慕嫉妒恨啊!周末家庭聚会,我买了表弟最爱吃的零食,百般利诱,终于明白了这里面的窍门。其实是有一种资源――模板,就在我们身边。表弟善用模板,所以才快人一步。
大家知道制作月饼需要模子,而模板就是office文档的模子,是用来创建文档的原型。运用现成的office模板就能够快速高效地制作出统一规范、极具专业水平的文档来。下面就让小编带着大家见识一下模板的神奇吧!
运行word2007,依次点击“office按钮新建”打开新建文档窗口。在左窗格中分类列出了word模板,点击microsoft office online下的“贺卡”,word就会到微软网站搜索相应的模板。搜索完毕后选择点击“节日”,即可预览显示可选择的模板,我们选择生日模板或是情人节模板,点击右下角的下载。下载后我们只需添加个性文字,一个颇具专业效果的贺卡就做好了。
篇6
《半生缘》的幕后创作班底是由林奕华、胡恩威领衔的香港“进念二十面体”,它被孟京辉誉为“代表了香港戏剧界的最高水平”。这个汇集了一批香港文化精英的社团,通过文艺演出、文化政策研究、讲学等多种活动参与香港的文化建构。
香港前卫艺术主流化的缩影
成立于1982年的“进念二十面体”,由从美国留学回港的荣念曾带领林奕华等一批有意于戏剧探索的年轻人创建。当时香港大部分戏剧还处于搬演翻译西方经典剧目的阶段,他们则通过《列女传》、《》等作品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社会政治问题紧密结合,加以西方新兴戏剧的观念,“进念二十面体”由此被视作前卫戏剧的代表,其观众群十分狭小。
80年代林奕华组织策划的一系列艺术电影放映活动,吸引了一大批文艺青年,他们后来成为香港流行文化界的中坚力量,如活跃于艺文圈的漫画家欧阳应霁,去年夺走多个填词大奖、与林夕不相伯仲的词人黄伟文以及达明一派歌手黄耀明等。1987年,林奕华与达明一派合作的舞台剧《石头记》成为进念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不仅观众人数创纪录,也首开请流行歌手加盟前卫艺术的先河。此后,不少进念成员相继参与了达明一派音乐创作,包括何秀萍、周耀辉、于逸尧、梁基爵等,他们之后亦成为杨千女华、陈奕迅、卢巧音等新一代香港流行歌手的幕后功臣。
随着九七回归问题成为社会焦点,“进念”把触角伸向香港文化政策领域。林奕华的观点是“做前卫剧场必须把它放在当下的社会氛围中”。今日的“进念”似乎越来越注重与社会大众的交流,2002年开办了平民学府牛棚书院,用院长梁文道的话说是“提倡民间讲学,知识下乡”,让学院派和文化界精英面向普罗大众开设哲学、艺术、社会学等课程,鼓励一种与主流教育体制迥异的非功利性学习。
在香港,像“进念”这样的艺术文化团体还有不少。如“视觉艺术组织1a空间”,经常策划各种展览和座谈会,为艺术创作者提供展览环境和交流平台;音像工作坊“录像太奇”(videotage)则推广香港的录像艺术、多媒体装置,在政府支持下每年举办大型国际媒体艺术节微波录像节,并出版了《Vtext》杂志。
2001年,这些艺术团体有了一个固定的集中据点。香港政府修葺了位于土瓜湾的一座古老的屠牛场,一批原来自发聚集于油街的艺术团体和工作者陆续迁入,成为牛棚艺术村,与北京798工厂颇为相似。但与798艺术家群远离大众视野的个人创作不同的是,牛棚不断通过各种文化讲座和活动扩大社会影响力。
2002年推出的牛棚艺术节,组织了文化论坛、戏曲木偶戏演出、拉阔音乐会、电影晚会、跳蚤市场以及在村内不同角落发生的即兴演出,多少有点狂欢节的气氛。而2003年开始举办的牛棚书展,力争以民间之声对撼官方的大型书展,强调营造阅读氛围和文化导向。这种将文化艺术带回民间、融入生活从而增加其亲和力的举动成为香港文化精英的一个重要面向。
与拥有庞大学院机制的内地文化界相比,香港文化精英似乎没有太引人注目的学术思想成就,倒也凭借与社会大众的互动取得了另一种活力。他们的活跃加上政府每年24亿元的资金推动,形成了香港文化活动兴旺的局面——香港文化中心不分旺季淡季,几乎每天都有演出。已经举办了三十二届的香港艺术节,去年的平均入座率高达87%。
“世界橱窗”的尴尬
但是,林奕华和胡恩威对这种繁荣持保留意见,他们对自己身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与文化精英在其中的位置仍感相当忧虑。
林奕华认为,“伦敦、纽约的文化是有高、中、低层次的多元文化,而香港文化的层次高低并不分明,基本都是一个很平庸的层次。”尽管香港有东西交汇之便,却很难数出几位自成一派的文化大家和独树一帜的艺术创作,恐怕就在于香港文化虽然看似繁杂实则皆流于表面,没有实质共融,最终只剩下现炒现卖的杂技。香港所扮演的这种“翻译文化”的角色被林奕华称之为“世界橱窗”。他曾经致力于组织同志电影节来推动同志文化,最终却发现推动上作用十分有限,只是形成了欧美同志文化的殖民地版本,不少观众只抱着娱乐心态追捧有浪漫或噱头的影片。
以简单的娱乐消费心态对待文化艺术的现况中,文化精英能发挥的社会推动作用并不明显,在文艺活动虚假繁荣的表象背后恰恰是精英文化社会位置的极端边缘化。胡恩威形容在香港做艺术好像犯罪一般,需要抗拒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林奕华将老生常谈的香港文化沙漠化理解为“香港人对自己追求‘知’的权利很抗拒”,“即使告别了温饱阶段,他们最看重的还是‘食’,最高的生命指标之一就是‘有得吃’,要吃好的,却不重视、乃至排斥精神上的追求。”他认为香港的大众传媒给精英文化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上世纪80年代的报纸还有很多文化版,但之后《苹果日报》引领了媒体八卦化,如今只剩下少数报纸还保留了定期的文化版。
当精英文化被排挤到边缘,“金庸、王晶、王家卫、周星驰、林夕、张小娴、亦舒,变成了香港的全部,变成了经典和权威。他们是我们现在真正的统治者。”林奕华说。在香港“娱乐就是政治”的环境中,流行文化成为文化精英必须予以关注、甚至是最为关注的对象。连林奕华也承认大众“对香港流行文化的关注已经超过了一个限度,好像香港只有流行文化,没有别的。”
在林奕华、胡恩威看来,香港流行文化的致命缺陷就是反智和犬儒。香港流行文化鼓励大众抛弃超越性的价值观念,一味地通过算计和运气获得实际利益。从韦小宝到《功夫》,莫不在制造不劳而获的幻想;从林夕到张小娴,都在将人性自私合理化。
“文化精英”与流行文化的暧昧融合
在香港从事艺术实验的文化人,很多都不是纯粹的前卫艺术家。他们往往身兼多重身份。“进念”的编剧魏绍恩也是电影《越快乐越堕落》、《蓝宇》的编剧,自《阿飞正传》起一直参与王家卫电影的制作。林奕华也曾经是电视台的编剧,如今偶尔为流行歌曲填词、给黄耀明演唱会做编导;胡恩威则同时给演唱会担任舞台设计。于逸尧一边为剧团进行音乐创作和音响设计,一边为流行歌手填词作曲、监制唱片,杨千女华、刚刚获得劲歌金曲叱咤乐坛至尊唱片大奖的专辑《电光幻影》就有他的幕后操持。虽然他们的创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流行文化的品质,但文化工业的制约令这种发挥空间相当小。
篇7
【悟语】 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了以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心境似湖,抱怨全无。”
―@房产巨擘 任志强
【给自己安慰的10句温馨话】1. 最重要的是今天的心。2. 别总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3. 用心做自己该做的事。4. 不要过于计较别人的评价。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6. 喜欢自己才会拥抱生活。7. 不必一味地讨好别人。8. 木已成舟便要顺其自然。9. 不妨暂时丢开烦心事。10. 自己感觉幸福就是幸福。
―@经典语录
【自我提升的12个方法】1. 每天读书。2. 学习新的语言。3. 战胜你的恐惧。4. 提升你的技能。5. 承认自己的缺点。6. 向你佩服的人学习。7. 减少在QQ上的时间。8. 培养一个新的习惯。9. 好好休息。10. 帮助他人。11. 让过去的过去。12. 从现在开始。
―@生活系心理学
有些青年人对名著有一种逆反心理,为了保持自由而故意避开,这是孩子气的举动。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节选的结果,我们可以不在乎名著,却不可以不在乎时间和空间。一部似乎并不怎么样的作品居然被时间和空间首肯,这本身就是一个极有文化深度的悬念,光凭着这个悬念也值得去读一读。
―@新阅读研究所
再美好的旅程也有归途,再幸福的相逢,也有暂别的时候。相聚和离别,爱和恨,欢喜和失落,哭和笑这些戏码,总是在人生中不停上演。然后有一天,我们会习惯离别,却依然掉下不舍的热泪。
―@张小娴
没有笑对一切的心,就会对苦乐过于执著,对成败过于挂怀,难以苦中作乐,品尝生命真味。生命并不漫长,不要让失败绊住我们的脚步,不要让苦恼浪费我们宝贵的时光。失败有时就像落在屋里的尘埃,只需轻轻一弹,你就会拥有一个清净亮丽的开始,一个清净亮丽的人生。笑对失败是对失败最有力的回应!
―@人生顾问
人终其一生,常常弄不明白:什么该要,什么不该要。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想拥有便是贪婪,力有不逮还争取乃妄念。世间资源有限,一样东西你得到了,也代表着某某失去了。有些东西人家觉着是甜美,到你这里却变成了苦毒;有些东西人家弃之如敝屣,到你这里却能滋养心灵。要与不要?最后的答案在你心底。弄清楚心灵依归处,是人一生的功课。
―@麦成辉
三件让人幸福的事情: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有人爱,不仅仅是被人爱,而且有主动爱别人爱世界的能力;有事做,让每一天充实,事情没有大小,只有你爱不爱做;有所期待,生活就有希望,人不怕卑微,就怕失去希望,期待明天,期待阳光,人就会从卑微中站起来拥抱蓝天。
―@俞敏洪
大学之大,不在城大,不在楼高,不在喧嚣;在于大师,在于文化,在于底蕴。大学的经历,不是单纯的知识累积,而是一份向大师靠拢的内驱力。
―@王立群
篇8
刘亦菲根本不需要拼命,不需要逆袭。从十六岁出道开始,她就是主角。一路走来,当年和刘亦菲同龄的狂热小粉丝们都长大了,可刘亦菲还是那个长发披肩,皮肤吹弹可破,说话温柔的女孩。
红颜未变,简直令人嫉妒。
不过,你看如今的刘亦菲,又和曾经不一样了,她变成了一个更加丰富饱满的女演员。
十年之后的双重惊喜
从那部年代久远的《金粉世家》开始到如今,刘亦菲已经安静又绚丽地走了十多年。十年,对于一个女演员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带着被动的无奈,还是拧着一股狠劲奋力向前?刘亦菲的答案一定都是后者,因为她说,“活十年都没有变化的人和人生,太不值了。”从《神雕侠侣》的仙气到《倩女幽魂》的妖媚,从《仙剑奇侠传》里的单纯女孩到《露水红颜》里的拜金悲情女。出道十多年,刘亦菲像是经历了一场深彻的自我探索。尤其是这一次,在成为《露水红颜》里的拜金悲情女时,大家才忽然发觉,刘亦菲早已不是那个仙女专业户了,她开始变成了一个多元的女演员。
一些剧集,一些电影,还有一张音乐专辑,它们几乎就拼成了刘亦菲从十六七岁到现在的十年青春。对,不多不少,不长不短,十年就这么过去了。
这样的说法好像忽然令人伤感,青春很短,人生很长。而恰恰她今年的新片名叫《露水红颜》,多少有点应景的意思。不过好在,刘亦菲这十年来红颜未变,而《露水红颜》里她的转变又给我们带来了期待已久的惊喜。
若只是作为一个青春偶像,刘亦菲早就成功了,可是谁都明白,偶像的青春很短,演员的生涯却很长。所以2008年《功夫之王》中的金燕子让人们认识到刘亦菲的另外一面,同时她签约了好莱坞的WMA公司。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然后她又回到美国继续读书,一边在耶鲁大学表演系学习,一边在武馆学习武术,还接受舞蹈训练和英语台词训练。再然后,刘亦菲在《露水红颜》中发力了,片中的她不再那么单纯、不再那么热烈,却因为执着与真实而深入人心,看着一向以“高冷”女神形象出现的她演绎这部张小娴的悲情作品,你是不是也会忽然感慨?
红颜不变是惊喜,事业和内心的蜕变亦是惊喜。刘亦菲这一次很幸运,她得到了双重惊喜。
如果只想着演戏,人就会单纯很多
把自己呈现在绚丽的镁光灯下,这是成名带来的喜悦也是代价。对刘亦菲来说,这些年她的美丽、她的努力,大家看得清清楚楚,“拍戏的时候勇敢跳进满是粪便的冰窟窿”“大冷天淋雨拍戏冻得瑟瑟发抖。”这些新闻人们早都津津乐道了。当然,以刘亦菲为主角的那些经典负面假新闻也有无数版本,炒的人很多,信以为真的大概也不少。
如果刘亦菲要做一个常常能上头条的漂亮女明星,她也许会将这些好的坏的新闻照单全收,然后一一回击,至少出面澄清几次,以维护她作为一个女明星的美好形象。可是刘亦菲说,她想做一个出类拔萃的女演员,而不是一个漂亮的女明星。所以你几乎很少看到刘亦菲脸红脖子粗地向媒体证明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她很安静,很神秘。她不需要你了解她太多,只想专心地演好自己热爱的角色。
她早都不介意大众像寻找新大陆一样挖掘出她的丰厚家底了,她不否认自己富家女的身份。当年那个被媒体中伤的刘亦菲成熟了,强大了。可当有人们艳羡地向她提起她在京城那像足球场一样大的家时,她又像个小姑娘一样害羞地笑着说:“大家别向往这个了,其实住在哪里都一样的,我倒更喜欢背着包去旅行,住在小旅社里。”这回答真是单纯得像个小姑娘,因为只有从未被金钱与物质委屈过的女孩才会向往那小旅社里的“自由”生活。
难怪人们说,这十年来,刘亦菲的样貌好似未曾变过,那双灵气十足的眼睛、透出小倔强的鼻子和带着婴儿肥的双颊,似乎还是十年前那单纯的样子。因为她什么都不缺,没有受金钱欲望牵绊的她自然会比常人从容不少。
她的心愿只是演戏,所以诸如跳粪坑一类的“拼命”行为似乎也就更加单纯了,她不为名利,只为热爱。
不是所有的白富美都那么矜贵
总会有人觉得,像刘亦菲这样的标配白富美一定是符合了娇小姐身上所有的特质,也许骄傲、也许矜持、也许任性,但你去观察一下镜头下的刘亦菲,就失望了――原来,不是所有的白富美都那么矜贵。她和你对白富美的假想不太像――尽管从出道至今总是那么优雅美丽,可常常自己贴出来的素颜自黑照、私底下常常随意裹在腿上的肥大运动裤会告诉你,刘亦菲其实一点都不女神,更不像普通白富美那样小心翼翼地修饰自己。
跟镜头中的刘亦菲比,她随意且洒脱,她不刻意维护自己的美女形象,甚至热爱自黑。“我挺喜欢自黑的,因为我就想打破自己完美主义的框框,我没有偶像的包袱,我挺满足于自黑。”那次《四大名捕》宣传活动中的女神抱团自黑,刘亦菲的夸张恶搞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而她说的这句话,让大家彻底明白了,白富美刘亦菲,其实并没有长一颗女神心。
篇9
关键词:意义;先锋性试验;生存;现代派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08-01
《活着》一书语言平实,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极少运用文学渲染手段,大多数地方运用白描的手法,真实还原事件的本身及主人公福贵当时当地的情感情绪。然而,正是《活着》的平凡成就了其别样的动人。不同于史铁生等作家执着探索生命的意义,《活着》文本中甚至刻意忽略对生命存在本身的探索。乡下农民福贵家境丰裕时将生存的意义定义为光宗耀祖,而随着家财尽失及亲人的相继离去,随其多舛的命途而来的是生存概念的丧失和对生存意义的无视。史铁生的代表作《合欢树》及《我与地坛》中带有着明显的对生存意义和存在本质的探索及对生命自身价值的拷问,而《活着》中透露出的是对生命存在体的漠视和对生命控制的无力感。正如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无法破除加诸在自己身上的预言,并弑父娶母,最终独自流浪。《活着》中主人公福贵也拥有同样的对现实的无力感,只能承受而别无他途。这既是一种对命运无力的建构,更是一种具有后现代性质的解构。默认了超越人控制之外的命运便是对生存意义的解构,即《活着》全文从某种角度上理解便为生命只是某种旅程,而没有那种人为建构出来的深层次的意义。《活着》全文的叙事脉络是死亡,整篇小说的叙事线索既可以说是时间,也可以说是福贵亲人们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死亡。一向注重对农村生活描写的著名写实派作家刘恒代表作《伏羲伏羲》中也蔓延着浓重的死亡气息,但杨天青等人的死亡均是为了引发某种对生存的思考,所带给读者的是对于生命延续的终极探索。同时,《伏羲伏羲》中以明显的俄狄浦斯情结为叙事线索,带有极其明显的哲学意味。但是,几乎同《伏羲伏羲》完全相反,《活着》中的死亡除了极力被淡化的悲剧感外几乎并不存在对人生与人性的思考,也几乎不体现对生命本源的探索,而仅仅单纯作为一种叙事内容及叙事线索而存在。正是这一点,深刻地体现了余华作品的转型,并引发了日后人们对文学叙事及内容所指与能指的探索。
迥异于余华以往的先锋性实验,《活着》中一改往日冷峻与阴郁的气氛,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环境的烘托和气氛的渲染。著名先锋性实验作家代表莫言最为令人称道的作品均带有寻根文学特性,以其作品《檀香刑》、《红高粱家族》、《白狗秋千架》等中丰富的感官描写和气氛烘托及性格人物的塑造和主观洞察角度的突出,成为了中国文学先锋实验的第一代代表人物。余华作品前期与莫言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冷峻的文笔与死亡气息,鲜明的色彩感官与粗糙的线条感,苍劲中却透着写意的文字所承载的是一种思想的流动和流变。而《活着》的诞生,则彻底颠覆了余华先锋性实验写作风格。删繁取简的人物勾勒,最大限度地接近生活的色彩及生存空间的还原,连同其平淡的叙述,均与先锋性实验完全背离。摒弃了《鲜血梅花》浓烈的色彩感和《十八岁出门远行》中强烈的主观感,唯一保留下来的是其对死亡的偏好及对生命存在意义重视与忽略并存的探索,即便这探索是从解构的角度,试图以一种生命价值体系的崩溃来从反面进行生存意义的探索。
作为当代文学的重要流派,先锋性实验文学因其发起作家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而充分发掘出生活中超现实的部分,进而在纯文学创作过程中,诠释出一种超越本质上的浓烈的氛围。或者更确切的来讲,是一种氛灵。强调抽象、反传统及联想力的先锋文学提倡打破传统的束缚,通过具有隐喻性质的空间的建构和神秘主义的崇拜表达一种具有自我意味的观感。代表人物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到灯塔去》通过对主人公人格的解构,表达出了一种强烈的崩溃感;而其代表作《墙上的斑点》更是以一种接近精神分裂的呓语形式表达了极致的个人主观感觉。又如美国著名作家杰克・凯鲁雅克及其代表作《在路上》中对垮掉的一代的描写,以一种思维的零散和叙事的零碎形成一种气氛,与其说是被情节吸引,倒不如说是沉溺于一种气氛的营造。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更是将这种气氛及精神的领悟推到顶峰。而最为著名的现代派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出的均是一种对价值解体和信仰崩溃的晦暗的灰色的无力感,而这种无力感及对一切神圣事物的解构,无疑与余华的《活着》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照应关系。
余华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宣布放弃先锋性实验,但其后作品中依然保留着大量的先锋性,只不过这先锋性大多剑走偏锋,以语言上的转型掩盖叙事的沿袭。余华前期的写作带有明显的技巧性,其悬念的设计、语言的选择、叙事的逻辑脉络均具有引人入胜的连贯性和盈满感。但是从《活着》开始,这种技巧性的叙事被一种平凡的叙述所取代。当线索性的叙事被现实性的叙述取代时,大多数人相信了余华摒弃先锋性实验的宣言。但是细观《活着》文本,却不难发觉其中明显的先锋性和现代性成分。首先,作者选取主题的切入点为生存与死亡。小说名为《活着》,但实际上写的仍是关于死亡的话题。其次,本文并非以一种典型逻辑展开叙事。原本为叙事主体的福贵实质上成为了叙事的客体和对象,其存在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思考,而并非作者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表达对于福贵的某种情感。看似现实的叙事下掩藏的是作者余华的对人文生态的关照和对哲学的思考,但这种哲学式的思考,变得不再刻意。正如洗尽铅华却依然无法完全去除某种艳丽,余华看似冷眼旁观的叙述并不能掩盖其深刻的思想关怀。再次,成文思路的转变造就了余华写作风格的转捩点。《活着》是一种以文本本身为主体,而将思想性搁置一旁的文章。即文本本身的建构是采取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先有形而下的文本,再有形而上的思考。这种行文思路的转变,表现了余华写作风格的全面成熟,更在深一层体现出了先锋性实验作家整体对先锋性实验途径的探索的思考。《活着》文本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性,其实还是现代性的延伸。
但从相反的方向理解,余华的这种转变与传承从客观上说明了中国精英文学家对文学现实与生活常态的思考。王朔对精英文学和精英体系的解构客观上说明了殿堂文学的终结,而究竟文学该向何处去仍成为争论的焦点。先锋性实验本质上讲是一种对文学哲学化的思考,而不断发展的非主流、实验性戏剧等具有行为艺术性质的表现形式亦成为当下值得热议的潮流。在伤痕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形式逐渐被冷落,青春文学大肆横行的今天,如何重拾精英文学的精神家园,成为文坛关注的重要问题。文学的失落客观上代表着民族信仰的流失,流失了生活信仰的人便如同最初败光家财的福贵,生活的全部意义为生存,没有生存的目的,即活着本身是目的也是方式。而遭遇了人生一系列变故后与老黄牛相依相伴的福贵,看似依旧没有生命的意义,但是希望大多诞生于绝望之中,如同福贵自己的那只绝处逢生的老牛,是福贵自身的一种写照,即生命最大的意义其实在于感激。生命中的那些亲人存在的终极价值,就是他们的陪伴及有他们陪伴的岁月。不再追求终极的意义,是因为作者已经洞悉,所谓的终极就是不存在。
探索精英文学的出路依旧任重而道远,但是类似于余华的返璞归真的写作方式无疑也为一种途径。余秋雨的《千年一叹》、贾平凹的《秦腔》等厚重的叙述是选择,李碧华《生死桥》、张小娴《飞鸟与鱼》中深重的宿命感也是选择,王安忆的《长恨歌》与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的城市史描写亦是出路。而真正的出路则不可知,或者《活着》中对生存意义的留白,就是最终的答案。
参考文献:
[1]洪治纲.余华评传[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篇10
他们为何出走?
电视剧一开头,就是一个晴天霹雳式的矛盾大爆发,何东在结婚登记时,向未婚妻权筝提出分手,而他要分手的理由竟然是“重走青春”。权筝为能入眠,吞服安眠药,却被误会为情自杀。重重压力之下,何东选择重新与权筝结婚,然而他无意中听到权筝是假自杀,盛怒之下前去指责权筝。权筝将事情合盘托出,并怒斥何东优柔寡断,是没断奶的孩子。在权筝的刺激下,何东终于勇敢地提出辞职,离开父母去餐厅打工,迈出了“重走青春”的第一步。父辈们百般阻挠,非但没有成功,反而刺激了他与堂兄弟出走的欲望,于是他们离开了北京城,去外面闯荡,寻找梦想。
剧中主人公的出走,是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现状共同导致的。他们的出走,给我们的社会敲响了警钟,怎样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健康独立的人,成为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剧中的四个主人公不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而是已经拥有稳定工作的一批青年。就何东而言,父母失败的婚姻使得他不断压抑个性,为了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桎梏,成为契科夫笔下的“套中人”。为了摆脱现状,他做了这个勇敢且充满激情的决定,当然也毫无意外地受到了来自家庭的重重压力:一直将他视为骄傲的父母开始了一场又一场软磨硬泡与思想轰炸,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上演三十六计,斗智斗勇,希望将其脑中“不靠谱”的想法连根拔起,从而将他拽回原有的轨道。两代人的价值观激烈交战,面对父辈的责难,何东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这么多年为了让你们高兴,为了让你们在亲属面前、同事面前、同学面前脸上都有光,我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我会努力再去找回我想要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我要为自己活一把了!”
与何东一样,无论是剧中的何西、何南、何北兄弟,还是生活在当下的年轻人,都有着同样的成长困局。80后与父辈成长的环境不同,多为独生子女,学校教育的应试化,以及父母的万千期望,使得这一代呈现出“高分低能”的现象。而对此赵导说他曾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一块墓碑上看到一句话“现在的教育造就出一批有文化无能力的人,我想告诉年轻人,改变自己来得及,现在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要多出去走走、看看,以后回过头来你会发现这段经历对你有多重要。”而这正是他拍摄电视剧《北京青年》的动因。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 80后是不赶趟的一代。正如剧中长辈们的分析,“当他们上小学的时候,大学是免费的;当他们上大学的时候,小学是免费的;当他们还没找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当他们走向社会时,要费很大的劲才能勉强找到一个糊口的工作。当他们不需要买房子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他们准备买房子的时候,房价已经让人望而却步了。”对于开始走向或者已经走向社会的80后来说,一切都非常残酷,然而虽然他们需要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可是这些残酷很多被父辈们挡了下来。就像《北京青年》中的何东、何西、何北一样,从小到大被报以“安逸度日”的期冀,父母的珍视剥夺了他们“冒险”的可能性。为了找回自我,实现自我,他们放下优越的生活,选择了出走。
重走青春:怎样为理想买单?
重走青春的确让人振奋,可是应该怎样走,却成为摆在主人公面前的一道难题,就像大家常说的,建设永远比破坏要难得多。离开北京上路的他们,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生存,于是纷纷去找工作,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一个找到工作的却是学历最低的唐娇。最初,何东一直在找体力方面的工作,且做起来很不得心应手;何北一直在坚持他所谓的酒吧理想,因为何东的不支持,两人大打出手;何西去做了洗衣工;何南在技术入股创业之路上屡战屡败;而跟随他们的权筝则变成了家庭主妇。重走青春需要热情,可是只有热情的盲目走,却不见得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北京青年》播出之后,有网友分析,剧中的四兄弟不是有高学历就是有很好的家境,物质生活无忧下的寻求自我,不过就是一个“高富帅尝试屌丝生活”的游戏。“公务员这种最吃香的饭碗哪是说放弃就放弃的?现实问题实在很多,很难做到完全不顾家人的感受换一种生活”,“刷盘子、蹬三轮就叫自己想过的生活?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面对这样的质疑,赵宝刚回应称: “我不是号召大家非要像剧中人一样把工作辞了,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当你走出去,看一看,你的胸怀变得宽广,你的眼界变得开阔。这样,你回来时,再对待周围这些苦难,你就容易释怀了。”
针对大家的困惑,专家提出面对工作应该心态健康,切合实际。首先,我们都要有一个意识,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让我们百分之百满意的工作,要看到我们渴望的那部分有没有,其余的部分是否能够容忍。学会把我们的工作一分为三,享受自己想要的那部分快乐,接受存在的那点平淡,努力改变让自己局促的那丝不愉快。当我们认为这个工作适合自己就可以为之全心全意地付出。其次,可以转行,但不一下子就把自己之前的付出都给否定了。以前的行业不喜欢,并不表示要选择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如果那样做了,那只能说,你的想法依旧不够完整。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好周遭已有的资源,走出一条与自己人生方向相契合的道路,才能把资源利用到最大化。最后,很多人问“你要重走青春,怎么就知道自己走得对呢?”其实没有人能百分之百肯定自己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剧中何东在“重走青春”之初也很迷茫,他只知道自己非这样做不可,可是具体该怎么做,并不清楚。重要的并不是选择的正确性有多高,而是要根据心意来做选择,并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虽然会有得失,可是很多得失都是相对的,在一些人看来是失去,在另外一些人看来也许就是得到。何东失去了优厚的生活,却得到了重新选择人生的权利和自由,对他来说后者更重要。如果觉得现在的生活状态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就赶紧决定,在新的生活状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
与质疑声相对的,是另一些观众对“重走青春”的赞同甚至身体力行。很多观众表示《北京青年》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网友刘俊宇(化名)说他毕业之后本来要出外闯荡,可是父母都不同意,希望他回老家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结婚生子,过平淡安稳的日子。拗不过父母的他,回老家后在银行工作,待遇优厚,可是没完没了的应酬,以及沉重的业绩压力,使他不断反思,这是否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对何东的行为很支持,并说自己也与何东有相同的感受,即 “我每天的生活过的一样,前天和昨天一样,昨天和今天一样,日复一日的,按部就班无所事事。我只要一闭上眼睛就能想到我未来十年的样子。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他庆幸自己勇敢地迈出了那一步,如今他已辞掉工作,决定开快餐店,而他的梦想是开连锁店。
其实,对于《北京青年》,有赞成亦有反对,然而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承认它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提出过“重走青春”这一理念,它或许有些理想化,可是并不是不可能发生。伴随着该剧热播而来的是思想风暴的袭击,就像赵导说的:“在《北京青年》的创作中,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当今青年人如何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青春不是一个年龄概念,而是一种状态,青春是停是走,跟年龄无关。青春是指所有的人,不只包括青年人,也包括家长。因此,当你无限地改变自己的时候,目标就在一天天接近。《北京青年》这部剧就是想告诉大家,不要只想着改变世界,更是要设法改变自己;只有把自己改变好了,世界才可能有你的一席之地。”
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无论是被分手的权筝,还是因失恋不敢再爱的丁香,抑或是为爱疯了的任知了,这些在爱情里受了伤的女孩,都爱得太卑微,她们这样子爱到失去自己,却还是留不住爱情。张小娴说“想要把一个男人长久地留在身边,最好的办法是让他觉得你随时可以离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