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承受范文

时间:2023-03-21 10:34: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会承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是真心地佩服小草,真心地为它欢呼喝彩。它虽然羸弱,却有着百折不挠的意志。在强风一次次地、暴雨一次次地摧残下,它却仍然可以屹立不动。因为它有一颗勇于面对生活与承受生命的心。它懂得在风雨临近之时,谦虚地弯腰低头,承受风的、雨的洗礼。也许有人会说它懦弱无能、卑躬屈膝,其实那不是一种阿谀奉承与谄媚,反而是一种真正源于生命本身的应该受到尊重的适应能力。

“风雨来,不避开,谦虚把头低下来”祖儿的一句13字的歌词便可以诠释“面对”的真谛。是啊!若你时时担心风雨不期然的侵袭,不敢暴露在蓝天黄土之间,或是每逢出门,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都会为防万一而带上一把伞以求得放心,那不是一种身心疲惫的生存吗?原本可以坦然而轻松的心,不会因此而背上包袱吗?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为何不在生与死之间学会如何放下,如何面对,如何承受,反而让你的躯壳与灵魂如此饱受不安与折磨?不如学学可爱的小草,去拥抱美好与挫折吧!

更何况,一把小小的伞真的可以挡得了人生道路上所有的风风雨雨吗?真的可以抵得住岁月的风尘吗?就像因为惧怕现实的残酷而紧闭上双眼,就算能拒绝一切实实在在的痛苦,又是否能真正地消除内心的痛楚与煎熬?既然注定要承受生命,为何不试着学习承受,人不都是从一次又一次的跌绊中学会真正的站立与前进的吗?人不都是从一场又一场的黑暗中迎来黎明的吗?人不都是从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中获得成功的吗?而学会以平常心去面对,学会谦虚坦然地去承受,正是获得最后胜利的一个开始。

要知道,有些“风雨”不是躲在屋檐下便可以平安顺利地度过的。

要明白,有些“风雨”是生命中必须去承受的。

篇2

——Peter Su《梦想这条路踏上了,跪着也要走完》

时间很长,对于我们的意义,有些非常不同的代价。

还是在原来的地方,你的头脑昏昏沉沉,其实什么都没有办法决定。

是不是那些事情,已经决定了你自己的内心想法。

还是在原来的地方,大家不能明白的过往。其实你不知道,当你真的说出来的话,她们会很尴尬。

有些事情,我们自己都琢磨不透的,又怎么能够让别人看得清楚的,你内心的那些真实想法。

德国,法兰西有一句名言,谎言说上1000遍就变成了真理,这是他们新闻政策的灵魂。

篇3

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人们总是希望万事如意,百事遂心。在自己追求的事业中,人们常幻想一帆风顺,心想事成。然而,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既有晴天丽日,鲜花芳草,又有狂风暴雨,荆棘泥潭。人生的舞台上,胜者屡见不鲜,败者不乏其例。我们应当学会承受。

善于承受,就是拥有一种生存的智慧。人们能够以博大的胸怀和坦然的态度面对人生的旅途,不受外界的影响,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成功的时候,不让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保持应有的冷静;失败的时候,牢记“失败乃成功之母”,不灰心,不懈努力,奋发图强。

俗语有云:“量小非君子。”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话说得好:“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即不为身外美好的事物喜出望外,也不以自己的处境困厄而悲伤不已。但要真正做到又谈何容易。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因处境不佳,或是漂泊异乡,或是受到挫折,或是怀才不遇,没有赏识而郁闷忧愁,意志消沉。感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何止王勃;忧伤过度,英年早逝的又何止李贺一人呢?坡多次遭贬却逍遥自在,写出了大量洒脱不羁的诗词佳作;曹雪芹生活艰难,但是他“十年辛苦不寻常”写出了文学巨著《红楼梦》。如过李贺等人有坡的气度,曹雪芹的坦荡,岂不是可以有更多绝妙诗篇留于后世?

“胜败乃兵家常事,悲喜乃人常情。”在成功的氛围中,切莫张狂失志,抛弃了理性;在失败与挫折的痛苦中,更要重振雄风,继续努力,因为努力才会有希望。

篇4

为什么买回来的血橙一点都没有血

买回来的血橙没有血色是很多人都有的经历,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成熟度不够,放置时间不够长所致。因为血橙是典型的因花青素类着色的品种,果肉的红色是花青素与糖结合形成的甙类化合物所致,血丝在橙子中的分布状况和环境中的温度和光照等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血橙与普通橙子有什么区别

1、从外观来看 ,黄橙个头更大皮更厚,血橙偏圆形皮特别薄

2、颜色上区别 ,一个是黄色果肉,一个是血红色果肉。

3、口感营养上区别。黄橙化渣肉细腻。血橙更脆肉质比较有嚼劲。但是橙味更浓。最重要的区别就是血橙的营养丰富。

另外血橙种植难度大,技术复杂,产量更低。所以自然而然 血橙价格贵很多。

血橙买到手要放多久才有血丝

篇5

一、以叶圣陶教育思想为基础大胆放手,给幼儿自主学习的空间

教师应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给予幼儿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有进行创造活动的权利和机会,使他们在自由的天地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用眼、手、脑去发现、去创造,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幼儿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如,在《草地里的小动物》教学活动中,我将仿真的小动物在课前投放到草地上,在活动开始时,我带幼儿到草地上去观察,带上观察卡片,让幼儿有目的地去观察、去探索、去体验。孩子们在草地里寻找各种各样的迷你动物并认识他们,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还有生存法则。

二、以叶圣陶教育思想为指导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幼儿是一个个体,个性不一,能力有别,知识经验缺乏或认知策略不当,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或陷于困境,无法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探究。所以,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老师的适当引导。即在适当的时机进行点拨,借助当时的情景、材料,提出问题,起铺垫导向的作用。

1.游戏导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

幼儿热衷于游戏,追求其过程的快乐,通过幼儿游戏的亲身实践来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机会,让幼儿愉快地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思维想象的独特性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活动《生病的时候》的导入活动中,我就以点名游戏导入“任小宝,来了没?早上好。”幼儿进行回答:“孙老师,我来了,大家早上好。”这个游戏环节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更促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幼儿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2.情境创设,带领幼儿深入感知

开放的环境布置有利于孩子在随手可得中自由地进行各种探索活动,舒适而美观的环境布置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秩序感,更有利于孩子初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在《生病的时候》的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娃娃家的宝宝生病的情景,让幼儿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关心他人的方法。

三、以叶圣陶教育思想为引领正面评价,增强幼儿自主学习的信心

1.创造机会,让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表扬、赞赏的评价语言对幼儿具有神奇的激励作用,不仅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投入学习,而且能让幼儿在不断受鼓励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给予夸奖。在每一个教学活动中,我都将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能力较弱或者比较内向害羞的孩子,创造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2.注重个体差异,尊重每位幼儿。

篇6

各位领导:

下午好!

按照今天会议安排,我就学校建设过程中有关建设手续办理的情况,进行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下面,结合第四完全学校建设手续的办理,从三个方面汇报:一是办理流程,二是主要做法,三是体会感悟。

一、办理流程

项目建设手续的办理可以概括为“三多一重”即:涉及部门多、审批事项多、办理程序多、协调任务重。

第四完全学校(展示流程表),从项目选址到施工证办理共十大项,历时两年(2017年2月--2019年1月),办理过程中主要经过市、区近20个部门审批,协调组织第三方评审13次,办理122个事项,加盖相关部门公章164个。办理成果

目前,第四完全学校建设手续办理实现了所有手续齐全。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土地不动产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二、主要做法

1.坚守法治思维

教育中心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大家都要牢记三句话----常怀敬畏之心、尊重靠自己赢得、态度决定一切。常怀敬畏之心就是要求我们:敬畏工作,敬畏规矩。因此,在学校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坚持按程序走、按规矩办。因为一个项目没有手续就属于违法建设,轻则追责罚款,重则违规违法。住建办领导温馨提醒我们:经济处罚30万元以上,按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所以,建设手续再难办也必须办,办手续再辛苦也必须做,这不仅仅只是对工作负责,更是对我们自己负责。

2.采取“盯、关、跟”工作方法

这是孟主任在督促、推进学校建设工作中,教给我们的工作方法。“盯”即紧紧盯住、“关”即时刻关注、“跟”即及时跟进。教育中心要求我们校建办人员“事经我手不耽搁、工作因我无差错、教育由我而精彩”。

前期建设手续办理快慢直接影响项目能否尽快实施。按照市政府要求,为推进完全学校建设,四区均成立校建办,具体负责手续办理和施工管理。在学校建设手续办理过程中,孟主任要求校建办同志们“盯”紧所办事项,“关”注办理进程、“跟”踪办理结果。由于校建办人员少,在办理手续过程中,大家既有分工,更要协作。每个项目手续确定一名负责人,一人牵头、多人配合;市级层面的谁协调、区级层面谁对接、具体事务谁办理,做到人人有分工、人人有职责。同时,形成“日清周结”的工作机制,对负责的事项,每天汇报落实情况,每周五下午总结办理情况。

三、体会感悟

1.干好工作离不开领导重视

学校建设项目手续办理得到市、区领导的高度重视,区管委会领导多次在项目推进会上明确要求,项目建设要合法、合规,项目开工前建设手续必须办齐,尽量减少项目建设后遗证。领导的指示就是方向,方向明确了,我们就能保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孟主任更是多次主持召开项目推进会,在项目手续办理过程中给我们捋思路、教方法。

2.干好工作离不开部门支持

学校建设项目手续办理真是有劳兄弟部门的大力支持,没有大家的全力帮助,就不可能有今天手续齐全的好结果。区发改局是有求必应,积极主动。区国土建设局帮我们出主意、想办法。区规划分局专人负责,及时服务。区住建办及时提醒,快速办理。总之,在学校建设手续办理过程中,各部门不分份内份外,经常给我们出思路、想办法,帮助我们解决难题。

篇7

[关键词]课例;教学;智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2-004

在上完一节数学课后,许多学生围过来问我下一节课是什么课,我笑着逗他们说是“数学课”。“耶!”学生欢呼起来。我有点奇怪:按理来说,上了一节数学课,再上数学课学生应该是“腻”了,怎么会高兴地欢呼呢?不用说,他们一定是想“讨”好老师。我笑着问他们为什么高兴,“因为好玩,上数学课就像在家玩一样。”一个学生大声地说。“对!很好玩。”“上数学课有意思。”学生都抢着说。“你们没有骗老师吧?”“没有!”学生一起喊道。看着学生真诚的笑脸,我若有所悟。

“上数学课就像在家玩一样。”是啊,家是温馨的,安全的,和谐的,在家是不受约束的。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学生在家中玩一定是最开心和最轻松的,数学课堂如果具备了这两点,那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有效率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是我努力追求的理想课堂。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认为学生不肯学习,不愿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恨铁不成钢。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教师教育学生,犹如农民培育庄稼。庄稼长得不好,农民从来不会去责怪庄稼,而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播种是否及时,施肥是否适量,有没有及时地去除草。我们教师是否也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呢?”是的,我们应该思考: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精巧,我们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楚、明了,我们的讲解是否生动、有趣,我们的课堂对学生是否有吸引力,我们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我们的教学是否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我们教学的终点是否到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等等。带着这样的思考与认识走进课堂,每节数学课对我们来说都是一次挑战,一个新的起点,一份美好的期待。它将促使教师全身心融入教学,用教师智慧的“教”来获得学生“学”的精彩。学生永远有颗好奇的心,教学的智慧就在于以何种方式引领他们去接纳知识。

【案例1――展示数学知识魅力】

教学完统计知识后,给出题目:

下面是四年级二班第一小组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单位:厘米)。请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

男生:157 154 161 155 149 160

女生:142 138 147 136 142 145 144

求平均数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缺乏挑战性,加之这是一节练习课,没有新的内容,所以面对这么复杂的计算,学生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很多学生紧锁眉头,慢腾腾地计算着,还有些学生干脆悠闲地坐着,只在本子上列出长长的算式,显然他们是怕麻烦,只等着现成的答案出现。有个男生连算式都没列,似乎在口算。这个男生挺聪明的,但就是“懒”,于是我问他:“你能口算出来吗?”他点点头。“你是怎样算的?”他认真地说:“用157加上154,然后再加上161……”我笑了笑,走上讲台,故弄玄虚地说:“我看到有个别同学通过眼睛看就能看出结果,你们知道他是怎么看出结果的吗?自己算出结果,与他比一比,看谁的正确。”对于这样的“神技”,学生当然感兴趣,精神抖擞地投入计算中,已经算出来的学生则思考我所说的“看”的方法。最后,学生基本采用的是“先相加,再除以个数”的方法,个别有“小聪明”的学生打乱运算顺序,将能凑成整百的两个数先相加。我笑说:“你们这样的本领,我可不会。难道你们‘看’不出来吗?”马上有学生打断我:“你骗人,你真能看出来?”“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看出来的吗?”“想!”学生一起喊道,全班学生都将小脸扬起来,看向我,充满了期待。此时,我不再卖关子了。我说:“看了男生这组数,你们觉得它的平均数应该是多少呢?”“155。”学生说。我说:“好,就以155为标准,将这些数与155作比较,记录下多的或少的部分,分别记作:2 -1 6 0 -6 5,将这些数相加,其中-6与6相抵消,最后得到6,用6除以6,得到1后再加155,结果就是整组数的平均数156。”对于这种算法,学生感到非常惊讶,全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种特别的算法带给他们学习的动力,他们一致要求亲自试一下。于是,学生用这种方法轻松地算出女生立定跳远的平均成绩。凭借兴趣与成功的动力,学生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数学知识有其自身的魅力,需要教师适时地展示它。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展示数学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与巧妙性;学习新知时,要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发掘新的增长点,展示数学知识的生长性和连续性;复习巩固时,要加强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善于构建数学知识网络,展示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要在教学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因子,例如介绍数学历史、名人故事、名题巧解等,展示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神奇与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从而引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案例2――变换课堂小结方式】

在结课环节,“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谁来说说看?”老套的话从我口中自然地流出,我用期待的目光扫视全班。回应我的这几个学生都是发言比较积极的,绝大多数学生似乎没有听到我说的话,他们表情淡然,从他们或仰或歪或斜的坐姿上,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学习热情正像潮水一样退去,毕竟课已进入尾声,学生对接下来的“节目”已了如指掌,没有一点点“参演”的愿望与热情。面对学生的不“配合”,一股怒气从我的心底升起,我忍不住想训斥学生一番,将他们“拉”回课堂上,可是转念一想:这又有什么用呢?学生学习并不像容器纳物,如能强行“灌注”,那就无需再谈什么教学技术了。

我思考着应对的方法,同时再次将目光从全班学生身上慢慢扫过。还是那两三个学生举着手,没有人注意到我情绪的变化,一个男生甚至自顾自地做起了小动作。这个男生聪明、机灵,但常常发呆,还常常在课堂上与别人讲小话。看到他玩得正欢,我忍不住点了他的名字。他愣了一下,不知道我要让他干什么。我笑着对他说:“请你到前面来。”这下他有点儿发懵了,茫然地四下观望,希望能从同学们那获得一点“帮助”,可是没有人知道“答案”,他只得慢腾腾地站起来,走向讲台,其他学生也都停止了所有“动作”,看着他,这似乎不是他们所熟悉的“节目”。我说:“这位同学对这节课的内容自我感觉学得很好,我请他到前面来,是想让大家考考他。下面由同学们向他提问,问题就是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看谁提的问题最有水平。注意,相同的问题不要重复!谁来当第一位小老师?”话音刚落,全班就沸腾了,所有的学生都举起手来,每个人都想发问。我首先请的是一位大个子男生,他自控能力较差,课堂上基本处于半听半玩状态,凭着小聪明常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让他第一个来提问,一是给他提个醒,二是想借此机会测试他在本节课掌握了多少内容。“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大个子男生大声提问。 “主要是认识了梯形。”之前的男生答道。下面小手成林,“梯形有多少条高?”“说一说梯形的各部分名称。”“什么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什么是等腰梯形?”“什么是直角梯形?”“梯形是四边形吗?”“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这句话对吗?”问题接踵而至,男生眉头紧锁,紧张地作答。有些学生似乎想难住他,还有的学生怕漏了知识点,索性将数学书打开一边看一边设计题目。“老师,让我来提问,我的问题他一定不会。”一个女生喊道。这个女生数学成绩一般,但今天竟也有这样的自信与热情 。“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她站起来大声提问。“不是。”“梯形一定不是轴对称图形吗?”男生迟疑了一会儿,支支吾吾道:“不是。”“什么样的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呢?”好家伙,一口气提了三个问题。看着这位男生无法作答,她得意地笑着说:“他回答不出来啦!”“十、九、八、七……”不知是谁起的头,回答问题时常用的倒计时又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告诉他。”“等腰梯形。”全班学生一起答道。至此,在全体学生的热烈参与下,本节课的课堂小结精彩呈。

李嘉\先生有个著名的“鸡蛋论”: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在本节课的小结中,学生首先有兴趣参与,从心底愿意去提出问题(想难住别人,展现自我),而要提出问题就必须对全课所学内容进行思考、梳理,在提出问题去考别人的同时,自己心中一定要知道问题的答案,这样的主动思考对学生来说能起到很好的复习效果。“相同的问题就不能重复。”这要求学生在思考并提出问题的同时要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保证提出的问题没有重复,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课堂小结还是原来的小结,小结的内容还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原来不同的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就引得所有学生充满兴趣地参与到其中来。这让我深深体会到“教无定法、教亦有法、贵在得法”的科学性与深刻性,得法的核心就在于教者智慧的教学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加入课堂学习中。

【案例3――增加课堂教学情趣】

我在课堂上常和学生玩的一个游戏是“寻找不听者”。课堂上,总有少数学生不能及时融入课堂,或是做小动作,或与同学小声讲话,或独自发呆。对此,我常会提出一个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以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当然,这个问题只要学生认真听讲,都能回答出来。回答不出来的学生将被要求去寻找下一位有可能回答不出来的人,因此这名学生就会根据同学们平时的表现,在班级中仔细地“搜寻”。这一游戏能促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思考教师的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经常被搜寻中的学生则会反思自己被寻中的原因,并努力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因为他们不希望自己丢面子。相反,被寻中且能准确回答问题的学生会显得异常兴奋,还能得到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从活动中获得自信。搜寻活动也可以是寻找会的“小老师”,向这些小老师当堂请教,这些小老师会尽可能地将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上阐述得有理有据。

常规的课堂讲解、做习题是学生每节课都要经历的事,教师需要给课堂增加一点情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富有变化,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操作方法。也许今天的教学活动还是讲解,但讲解可以根据需要换成由一位“小老师”来完成;也许原来都是分组读题或分男女读题,但可以换成分学号读题;也许提问是直呼学生姓名,但改用猜谜语的形式或许更有意思:我想请的这位同学是――姓张,女生,短头发,红衣服……这些变化会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常常因为这样一个个小把戏,思维被牢牢地“吸”在课堂上,且在数学的海洋中流连忘返。

【案例4――活化课堂教学形式】

“平行”这个知识点,学生学习起来难度不大,也正因为内容简单,对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熟练掌握画平行线的方法,是我课前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课始,我将课本中的三幅图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并要求学生说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很快,学生就说出了平行和不平行。我一直没有要求他们强调“在同一平面内”,因为没有生活实际经验,学生很难理解。接下来,我让学生画一组平行线并观察,说明两条直线不相交就是平行的。起初学生对这句话不理解,我就让学生尝试画一组既不相交又不平行的线。学生都说能画出来,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学生的思维此时进入了“愤悱”状态。这时一个学生笑着对我说:“老师,你能吗?”这正是我想要的效果。我笑着说:“将‘吗’字去掉,如果我能,你们怎么奖励我?”学生一起说“用掌声奖励我”。这是我奖励学生常用的方法。我说:“好,我来试试看。”学生看到我胸有成竹的样子,都全神贯注地盯着我,就像盯着一个魔术师,想从魔术师的表演中找出破绽一样。我找来两把尺子,在黑板上放置好,当然,它们不在一个平面上。我说:“这两条线不相交,也不平行。”学生惊诧之后欢呼起来,随之报以热烈的掌声。数学科代表站起来说:“你能在黑板上画出来吗?”他可能已经注意到两条线不在同一个平面上了。我说:“坦率地说,老师不能在黑板上画出来,谁知道这是为什么?”立即有几位学生说道:“这两条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我说:“对啊!当两条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时候,就有可能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就像老师手中的两条直尺所在直线。所以我们以后说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时,一定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就这样,一个很棘手的问题顺利地被解决了。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课堂教学活动化,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活动理解了知识。让学生画平行线和相交线,去找生活中的平行线,接着再画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的线,通过操作“创造”出一组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线。活动能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持续的兴趣,活动更能让抽象的数学知识“立”起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事实也证明: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课堂学习方式,学生并不感兴趣。儿童的性格特征决定了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活动,智慧的教师应努力将数学知识融入课堂活动,让数学课堂活动化,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得学生的思维更灵活,学习兴趣更持久。

篇8

人的一生,一是学做人,会做人;二是学做事,会做事。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离不开诚实守信的基本原则。诚信,是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做人之本、办事之根。人若有诚信,萍水相逢的陌生人也会肃然起敬。诚实守信,对民族、国家有利,对自己也不吃亏。诚实,才能互信;守信,才能共同发展的基础。在政治思想方面,诚实守信,主要表现为对党、对祖国、对人民、对自己所追求事业的忠诚与信念;在职业工作方面,主要表现为诚实劳动、求真务实、遵纪守法;在经济生活方面,表现为公平交易、信守合同、诚恳服务;在日常生活方面,则表现为人为善、坦诚相待、团结互爱、助人为乐等真诚的人际交往。总之,诚实守信,是一种内涵丰富的道德准则,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构件。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为人处事不诚信,不守信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信用的缺失。如有的干部欺上瞒下,耍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追求表面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追求报上有名等;有的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趋炎附势,见风使舵,不顾他人的利益,不折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学校,也有不少学生不顾学校规定,违反考场纪律考试舞弊等等。以上这些现象,都与诚实守信道德准则被道而驰。在社会上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结果,害人又害己。

诚实守信,在社会交往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人说话实实在在,说到做到,就会使人产生信任感,愿意同他交往、合作。相反,轻诺寡信,一而再地自食其言,必然要引起人们的猜疑和不满。只有彼此守信,友谊才会持久。孔子提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是非常正确的。

因此做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更应该做到诚实守信,因为孩子们还小,他们还不能正确地分辨是非。在他们的眼里,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师说的做的都是对的。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一个为人和善、坦诚相待、团结互爱、助人为乐的老师,那么她会得到更多孩子们的喜爱。而她的孩子们也会和她一样,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诚实守信是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他是最基本的道德,时时受到人们的尊敬。只有人人都做到诚实守信,才能使社会风气好起来。让我们弘扬诚信的美德,建设文明的祖国。

篇9

一、成本会计课程特点

成本会计课程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课程相比,有其较突出的特点。成本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汇总性强,理论知识要求高的一门课程,在整个会计学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但学生很难把握各知识点在整个成本核算过程中的系统应用,对初级会计和中级会计的知识在《成本会计》课程里的综合应用束手无策;并且成本核算要求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制造费用全部入账,汇总成本,期间还有很多账目的结转,学生对数据的生成途径和来源摸不着头脑,所以每次上这门课的时候,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这门课带有一种“畏惧”感。

二、当前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成本会计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发展的不协调。成本会计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对传统的成本计算原理和方法的讲述。长期以来,成本会计教学忽视与企业管理实践的结合,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不断发展变化的管理需要。(2)成本会计核算的电算化内容空白。目前成本会计电算化既没有教材,也没有辅助教学的合适软件,用友软件也只是在高级版本里有,仅只是适合企业应用,不是和教学配套的教学软件,学生在学校很难学到这部分知识。(3)学生掌握的成本会计知识与工作实践要求不一致。由干成本会计在学科定位存在的偏差,造成成本会计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上的重大缺陷。直接后果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导致成本会计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困难重重。

三、《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1)改革教材内容,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要求。教材是学生和教师交流的主要纽带,在编写教材内容时,要打破“教材内容=讲课内容=考试内容”的陈旧观念,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少而精的原则,必须从现代成本会计的内涵出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序化教材内容,创设六个学习情境。六个学习情境分别为:运用品种法核算产品成本、运用分批法核算产品成本、运用综合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运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运用分类法核算产品成本和运用定额法核算产品成本。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六个学习情境的教学内容按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的方式排列,教学内容组织采取相互独立且层层递进的形式。(2)改革教学手段,依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实践教学。成本会计课程应以企业成本核算为主线,参照成本会计岗位的职业资格标准,“以专业的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企业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设计“单项实训—综合实训—仿真实训—企业顶岗实训”。同时大力开发网络实训会计软件教学,教师可完全自主地设置、添加实训内容,系统智能判断学生的实训错误,把理论知识在实训中讲解应用,和学生互动,通过实训完成学习,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3)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项目,结合学生特点、教学条本文由收集整理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组织教学。采用多种工学结合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角色扮演和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引导学生的思路,学生通过完成各项目的工作任务,既掌握了每个项目中包含的知识和技能要点,又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严谨的作风和善于合作、创新的精神。

篇10

【关键词】录音;投影;影像;想象力;思维力

远程教育手段的使用给作文课教学创造了崭新的方法,给学生带来了必要的色彩感,动感,神韵感,情感和美感。远程媒体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而且是调控教学的有效手段。恰当地运用远程媒体能够帮助学生采集、储存、分析、运用写作材料,拓展写作思路,达到强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近年来,我在利用远程教育手段指导作文课教学上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借助录音进行作文指导,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想象能力

我在让学生“写一个场面”的作文课教学中,播放录音,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写一个场面”,关键是如何在“场面”上取得突破,让学生对“场面”有清楚的认识。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解释概念的抽象办法给学生谈“场面”,就显得软弱无力,这正是此次作文教学的难点。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启发学生的写作愿望。因此,我借用了录音手段,创设教学的立体情境,引发学生感性地认识“场面”,突破教学难点。一开课,我播放了《夜走灵官峡》一文配乐朗诵的一段,这是修建成渝铁路热烈的劳动场面。发电机的嗡嗡声、卷场机的震鸣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以及工人们热火朝天的干劲声,使学生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受。学生倾听着,想象着: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季,繁忙的铁路工地上,人马车辆络绎不绝,陡峭的山崖上凿石工人正在艰苦的劳动着,机器吼声震荡着整个山谷,栩栩如生的一个个场面顿时展现在学生眼前。这就是场面,生动,直观,学生马上具体认识了“场面”,同时进入了一个被工人阶级不怕困难,勤劳勇敢,艰苦创业,为民造福的崇高精神境界所感染的意境。创作的源泉挖掘了,思路拓展了,想象力得到了推动。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场面,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写作共鸣。这时我首先通过一段谈话,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熟悉的场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场面,童年的趣事,野外的嬉戏,校园的欢乐,家庭的幸福,那一个个场面都多么令人神往啊!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闸门里一定留下了许多精彩的场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忆吧!”这时课堂上气氛更加热烈,畅所欲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认识过程包含了感知过程,思维过程等。如要学生的认识过程只停留在感知阶段,只认识了“场面”,这只是初步的不完全的。作为参与教学过程一个重要因素的录音手段,如果能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开拓思路,自然地进入思维的过程,主动、兴致盎然地去思考、去想象、去判断,这才能发挥最佳效能。在学生发言谈了部分生活场面的基础上,我又适时播放了一段鞭炮“劈劈啪啪”的音响录音,进一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立体情境。这一来,课堂上的场面更热闹了,学生几乎都举起了手,情绪高涨,进入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不吐不快的境界:“我想起了哥哥婚礼喜庆的场面。”“我想起了除夕那热闹的夜晚。”“我想起了元宵节去广场看礼炮的场面。”“我想起了生日夜晚吹蜡烛那快乐的时刻。”……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取得良好效果。

二、借助投影进行作文指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促进思维能力

学生作文,要有事可写。但有了事,并非所有的学生都会写出好文章来。无话可说,缺乏具体情节常而有之。针对这一情况,我尝试运用投影片的方法训练学生想象能力、语言思维能力,有目的地为学生作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便如,春天我组织学生去野炊,师生共同度过了愉快的一天,确实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事后,要求学生以“野炊”为题写作文,可交上来的文章大部分寥寥数语,只是把野炊活动勾勒下来。细细探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抓住重点,无法用语言把当时最动人的情景表达出来。我有意使学生重温野炊的乐趣,特有针对性地将一小组同学的野炊过程,如烧火、炒菜做饭的忙碌情景进行绘制、投放,把学生带入野炊的氛围之中,那趴在地上,翘起屁股,鼓着腮包,拼命吹火的同学成了大花脸了,那满头大汗掌勺的俨然一位大厨师,那拿着筷子迫不及待、巴不得先尝为快的馋嘴相等等,均令学生忍俊不禁。重现画面,入景入情。此刻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注意详略得当,点面结合,进行了口述作文。然后小组互评口述,再择优在班级评议。全体同学兴趣盎然,激发了表述的欲望,手写口述也就容易多了。思维由感知到表象有了升华,此次作文训练,达到了如期的效果。

三、借助影像进行作文指导,培养学生采集,储存写作材料的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普遍对作文患有“畏难症”。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给材料作文,教师在提出写作要求后,尽管反复提示、启发、引导,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下笔,常有“无话可说”之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情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所积累的材料或者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获取写作素材。由于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对客观事物和社会生活的印象是所写之物,都让学生走出课堂去观察后再写,这又是极不现实的。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借助投影(或幻灯)、录像(或电影)对学生进行课前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