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感的日志范文
时间:2023-03-20 21:46: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情感的日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学日志 反思性教学 内容 方法 原则
美国教育学家波斯纳早在1989年就已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发展 = 经验+反思”,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最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作为反思性教学常用方法之一的教学日志,不仅记录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还能促进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审视和反思。教学日志是提升英语教师自我发展和专业发展能力,完善教学,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是促进英语教师反思教学的有效途径。但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很多大学英语教师依然对教学日志的含义,形式,内容等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致其在操作过程中产生了困惑。另外,由于大学英语教师往往承担的较重的教学及科研任务,往往将教学日志的记录视为包袱。因此,在现阶段的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学日志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一现象理应引起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
一、教学日志的含义
所谓日志,就是指每天工作、生活、感想的记录。教学日志是教师关于教学情况的日常记录,是把教师观察时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详细地写出来,是教师积极、主动地对自己教学活动中具有反思和研究价值的各种经验所进行的持续而真实的记录和描写,可将其作为分析的根据,看法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认识理解,从而不断更新观念,增长技能。
教学日志作为反思性教学的最主要,最简便的方法和形式,不仅能体现反思性教学的特点,也符合大学英语的学科特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的能力。在整个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讲述英语语言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全面提高。这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多样性和复杂性。大学英语教学不能是简单的传授课本知识,而是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在运用英语语言交流的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有许多思想、语言、情感上的碰撞与摩擦。此过程往往涉及语言及隐藏在其中的文化和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种碰撞与摩擦的火花常常是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因此,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一种手段和工具来记录、反思这种种碰撞与摩擦所产生的火花,评价并逐步完善自己的语言教学。教学日志正是这样一种能够突显出英语学科特点的工具,使英语教师不再局限于语言问题,也能关注教育原理、教育目的和教育后果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让他们在不断拓展观察、分析、解释和决策能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日志的内容及撰写的方法
教学日志就是教师与自己的对话。它是教师对教学经历的书面描述与反馈,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同时,教师也可以把日志作为自己教学案例的发展史的记录。它包括教学情景,教学的评价,预期的结果,未预见到的事情,教学的成败或不足之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学生反馈情况,教师的自我意识、自身发展等都是教学日志记录的内容。它不是罗列教学事件的清单,而应该通过聚集这些事件,把教师带入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的良性发展和成长的过程。具体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方面。包括教学理论,教学信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如:教学计划是否与教学实际情况相符,分析为何有些内容或方法能够按计划完成,而有些却不能。(2)学生方面。如: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教学内容的不同反应,学习的场景,学生行为描述,突发、意外事件等。(3)教学评价与学生反馈。包括对课堂教学正面和负面的评价,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情况,讨论结果等。及时分析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可性的改进方法,制定出未来的行动计划。如:教师可通过类似下列反思性问题来帮助自己:What did you set to teach? What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did you use? How effective were they? What changes do you think you should make in your teaching? How can I improve my language teaching?
日志的主体部分是教师对观察的记录和白描。它应包含一些基本信息和脉络性资料,如:时间、地点、参与者以及其他有可能成为研究对象的重要的事项。常用的记录形式包括备忘录、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这三种形式在记录的侧重点以及文体的表达形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备忘录很多时候就等同于日志,而描述性记录和解释性记录通常只能作为日志的一部分。
同时,学生也可写学习日志,记录下他们自己的学习感想,并提出问题,列出困难。采用学生日志的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增强他们的交流意识,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内容、方法及效果等进行认真的反思和评价,这样也能很好地促进教师增强对教与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敏感性,了解学生的需求、感受和困难。教师的教学日志和学生的学习日志,不仅能为尽快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还能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也为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和改进教学效果提供了最有效的信息。
三、撰写教学日志应遵循的原则
要想写好教学日志大致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具体性和真实性原则。教学日志不要采取概括方式来写,要包括具体的想法、工具、手段等;要记录真实发生的事实;要将真实的教学场景转化为文字或语言符号加以记载。若每天记“今天工作很顺利,学生表现很积极,讨论很踊跃……”这样记教学日志的意义就不大。教学日志应客观地记录教学过程中真实发生的事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能发发牢骚,掺杂个人情感。它的内容不能是预先设想出来的,而是经过教学实践后回顾、反思、总结出来的。
2. 即时性和经常性原则。写教学反思日志,要及时,要坚持不懈,否则教学中出现的认识,感受以及情景很快就会被遗忘。教学日志写作看似简单,但由于大多数英语教师日常教学工作复杂繁重,实施起来需要极强的自律和耐心,要克服职业的惯性和惰性。例如:一个老师写到:今天教了音标后,分别让两个同学大声读,请其他同学听写,同学们都很喜欢这种操练方式,效果很明显。再如:如果你分别三次使用了某种新的教学方法,每次都应及时记录当时的情景、实施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和个人的感受等,还要纵向比较三次使用时的差异、变化,进步或依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同一个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过程,可以通过教学日志充分反应出来,老师可通过前后的对比来做更深层次的反思。
3.易操作性原则:教学日志的撰写只要有纸笔,有时间,就可以写。教师可以选用较正规笔记本,也可以用活页纸来记日志。用活页纸记完日志后,一定要再把日志夹在自己的备课教案的后面,使之成为教案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使教案本中既有教案,也有教案执行情况的记录和个人对教学的反思。教师还可在电脑上记录,或借助网络留言板(BBS),网络日志(Blog)或微博(Microblog)等形式撰写,以此还能促进与学生和同行之间的互动。要坚持每天或几天记录一次,但至少每周要记录一次。教学日志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因此,写日志的方式、用词以及格式都可因人而异。可在每篇日志前标注日期,还可根据内容进行分类或加入标题。在日志的两侧留出较宽的边距或每两行之间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备日后作补充整理时使用。为了便于自己日后的分析整理,还可以采用一些特定的标注符号。如,用大写字母D(Description)代表场景的描述,用大写字母C(Comments)代表自己的评论,用大写字母SR(Self-reflection)代表自我反思,也可以是CR(Collaborative Reflection)代表同事之间合作进行的协作性反思。事先确定标注既有利于组织思维,也有利于对数据进行归类和整理,分析时也便于发现一些规律和发展的轨迹。
虽然英语老师可选择用英文或中文来记录,但作为一名教授英语语言的教师,如果自己掌握的关于语言的知识都不够扎实,如何来教育学生?因此,英语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英语语言技能和英语交际能力,丰富教学经验,提高英语教学理论,用英文写好教学日志是必不可少的。
4.批判性原则:教学日志虽是对教学情景的真实记录,但并非简单的教学“录像”。教师必须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理性的、批判性的分析和建设性的思考。教学日志中不仅应该是教师个人对课堂上反应,教学中的观察,还应深入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探讨解决的对策,为自己将来采取行动的提醒,从而促使自己不断更新观念,发展专业技能。
在现阶段,每个英语教师都不断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而教学日志作为反思性教学最主要的方式方法,无疑会给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反思空间。英语教师只有克服自己的惰性,坚持写教学日志,在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归纳、概括,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的措施。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进行经常性的反思,不断改进,才能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的实际教学与不断更新的教学理念之间的差距,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自身的教育研究能力,参与和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逐步成为学者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0,(4)
[2]熊川武. 反思性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王健,杨党玲.关于大学英语教师开展日记研究的思考[J] .外语界,2005,(4)
[4]于兰.反思性教学与英语教师的综合发展[MA] .辽宁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 听力 自主学习 自我监控 跟踪培训
1.引言
学术界公认的影响听力理解的学习策略有认知、元认知和社会情感[1]。没有元认知策略的执行力,学习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多半处于休眠状态,没机会转化成能力,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很难实现。因此,采取措施唤醒学习者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其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创新发展,教学不仅省力,而且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自主、探究、创新学习
2.1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学的根本。Piaget[2]的建构论强调学习过程的建构性。人本主义教学法强调把学习者看做一个完整的个体,在学习中,要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认为学生应参与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4],这种做法在二语学习者中,特别是中国的二语学习者中,恐怕行不通,毕竟学习者没有这方面的常识和培训,但能使学习者在课外、在家里、在自己可获得的有效环境里继续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有更好的把控,所以这种做法很有建设意义。Holec[5]强调自主性的两个前提:学习者有能力对学习做出决定,并为此承担责任;学习者有足够的自控力和意志力。
2.2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建构个人意义,涉及学习者的全身心投入,同时学习还需要社会建构,是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3]。学习者小组合作能促进语言学习,培养自我形象,调动学习动机[3],创造温馨的情感环境,增强学习者责任和自主性[6]。这种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使小组成员在集体合作中和解决个人难题的实践中得到锻炼,使集体的智慧成为力量的源泉。
2.3创新学习
基于个人意义的构建和集体智慧是锻炼学习者依靠自己的力量和集体的智慧来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的创新过程,是对个人创造力的挑战。
3.听力自主探究创新学习
早期成功的学习经验不仅促进后天成功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对学习形成积极的态度[7]。中国学生往往语言学习开发早,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却远远落后于对读写能力的培养。对本校09级英语专业本科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82%的被试偶尔练习课上培训的内容或者课上跟老师练,课下不练。多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不强,64%的学习者选择英语专业或是因为父母意愿,或是误打误撞,或是高考分数使然,只有26%是出于对英语的热爱,不到1%的人是为了就业或出国。在这种情况下,课上、课下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非常关键;在此基础上,有关听力本身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必须做到科学全面,形成体系;有了这两点做准备,更关键的一步是对自我学习的把控知识和操作能力,这样学习者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创新实践,增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听力自主探究创新研究
针对09级问卷中出现的问题,我对10级一个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有针对性、有计划、有依据、有系统的跟踪培训,提出采取如下措施来解决问题。
4.1情感输入
心理疏导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帮助分析基础薄弱的原因,使学生从精神上放下包袱;根据现实问题,提出有的放矢的解决方案,;指出听力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日常的练习非常关键,捷径就是坚持;实践中多鼓励、少批评,调动积极性,减少挫败感。
技术培训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学习者成功掌握并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解决问题,自信心自然增强(具体内容见3.2)。
兴趣能够增强自信心。所选择的听力材料都是学习者感兴趣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时事热点,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英文歌曲,先听,后对照全文,是快乐练习听力的有效办法。
4.2自主学习和跟踪培训
课外元认知策略培训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同时进行。学习者每人每周填写听力日志:听每周的听力任务之前(预测)、之间(推测)和之后(反思、讨论、解决问题、提出新问题)分别填写听力日志的相关部分,对相应问题及时做出反馈;通过不断地训练,实现内化的目的,之后学习者的听力活动就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的有意识的全程自我监控学习。师生共同建构有意义的理解,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周教师选择一组被试做单独跟踪培训,共同听练听力资料,认真听取大家的问题,并启发学生解决问题,最后给出解决方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课上听力实践中解决,做出相应的培训。
4.3研究程序、方法和结论
专业实践研究:
研究前,我对两个班进行了阅读理解测试,培训期间两个班都分配给同样的听力任务,只对实验班进行听力日志和跟踪培训,之后给出答案,另外一个班(对照班)只讲答案,不做培训。四次培训后,对两个班再次进行同样的听力理解测试,采用同一套试题,并且进行与培训题材一类的听力短片(下称Clip)测试,采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
日志中关于小组讨论的有效反馈为:94%(任务1:16/17,17人填表,16人认为有效);88%(任务2:15/17);100%(任务3:15/15);92%(任务4:11/12)。
从听力日志的结果看,听力主体(个人)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有效程度都很高,说明这种形式得到了学习者的认可,是有效的效果;百分数的不稳定性说明学习者对于所培训内容的掌握和运用还处于试验阶段,不够扎实,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说明教师的小组跟踪培训和课上的全班培训在起作用。
以上测试结果表明:实验班后测比前测平均分(全班总成绩/全班人数)提高了2.00(总分30),比对照班(1.47)高出0.53;Clip测试中(满分4),实验班平均分(1.56)高于对照班(1.11)0.45;说明对实验班的综合跟踪培训效果明显。实验班后测与前测平均分之差与09级大一下学期进行语音培训的班级平均分之差(2.10)相差0.10(09和10级测试同样内容)。10实验班的培训属于自主学习培训,对09实验班进行的是单因素知识技能培训稍带一些策略培训,说明大一上学期对10实验班进行的自主、探究、创新培训效果几乎收到了大一下学期对09语音实验班的培训效果;证明自主、探究、创新培训与听力水平的提高呈正相关,前者的效果明显强于后者,因为前者花费了半年时间就几乎达到了后者花费一年时间才达到的水平。
公外实验研究:
选择公外两个平行班中成绩较弱的班级进行两次培训,培训内容为音学、词汇和语篇语音,同时填写听力日志,之后对两个班进行测试,发现实验班的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班(原来成绩好的班级),说明培训对学习者的听力水平提高很有效。
从听力日志的反馈上看,小组和个人反馈的有效率达95%和67%,说明日志提供的方法有效,培训起到了预想的作用。
5.结语
在影响听力提高的因素中,学习者的自主意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帮助学习者进行独立学习。自我目标设定、自我计划、自我预测、自我思考、自我推测、自我评估、自我改进都在学习者有意识的自我监控之中,学习者真正成了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学习积极性高的主人。
参考文献:
[1]Rost,Michael.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Listening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155.
[2]Piaget,J.The Origins of Intelligence in Children [M].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66.
[3]Williams,Marion; Burden,Robert L.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37,44,45,195.
[4]Hedge,Tricia.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34.
[5]Holec,H.Aspects of 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79.
[6]Brown,H.Douglas.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174.
[7]Burstall,C.,Jamieson,M.,Cohen,S.and Hargreaves,M.Primary French in the Balance[M].Windsor:NFER Publishing Company,1974.
篇3
原本以为会写的轰轰烈烈,与众不同。
但敲键盘的时候才知道,是我之前想的太天真了。
这一切,都这么平淡无奇。
我发誓这也是我写的最窝囊最白痴的日志了。
为什么我偏偏要求的那么多。
我以为我风格迥异。个性鲜明。
其实我只是一个最普通的人。
别人可以为我做的,一样也在为其他人做。
这太平常了。
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我发现我现在又在渐渐退化。
之前对自己所有的鼓励都在这个午夜里崩溃。
我仍然是那个自己。世俗平凡。
从此不再有华丽的辞藻,不再出现可笑的情感。
旅途。好想一个人安静的走完。
很感谢所有关心我的朋友。
我的一切都OK。不要担心。
没有风浪没有坎坷没有变故。
我没事。只是突然回到那个伤感的情绪。
不想伪装不想逞强了。只想直白的写出来。
我觉得压抑,觉得难受。仅仅是这样。
我觉得自己像她,
一样的能忍。
一样的懂得克制,
一样的固执。
我是斤斤计较的。
我最讨厌她。
可我明白,我就是她。
还有,故事有很多。
从前疯疯癫癫的展示自己,那是可笑的。
爱情是2个人,或者一个人的事情。
分手或者另择新人,都没必要弄的天下尽知。
我收回之前的一切通告。
突然明白,我就是我。
在有人陪伴的日子里幸福,在自由自在的日子里快乐。
关于两个人的回忆,忘记?m的,放弃自己的。
过去是过去。我允许自己千疮百孔,却忍受不了别人的小过失。
这样不好。
我只能这样一边迷茫一边忧伤的慰藉自己。
说完了这些。生活仍然在继续。
我。也无异于任何人。只是个经过的人。
这样。我就放心的向前了。
我有退路。
关于回忆。
到此结束。
从明天起,要做一个普通人。
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 思辨能力 培养策略
【Abstract】As the cultiv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has become the goal of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Requirem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ways such as question guidance, speech, debate and reflective journals to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 oral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cultivation strategies
一、思辨能力的研究现状
思辨能力源于英文“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关于思辨能力的定义,国外学者一直在不断探索,其中以1990年的《德尔菲报告》影响最大,他认为思辨能力是一种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两个维度。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层级模型理论,将思辨能力分为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两个层次,认为思辨能力实际上是人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的统一体,认知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评价等3项技能,情感特质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等5种性格特征。
随着思辨能力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界也认识到单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已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无法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英语教学应该重视思辨能力的培养已在英语教育界达成基本共识。然而通过梳理,作者发现国内关于外语教学思辨能力的研究多以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比较匮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成果较少。本文以文秋芳的层级模型理论为基础,探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在英语学习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中,“听”和“说”仍然是如今大多数学生最薄弱的环节。根据作者的教学实践观察,部分学生的口语缺陷主要表现为:发音不标准,无话可说,表达模糊,内容缺乏逻辑性,习惯用中文的思维方式来逐字翻译。这种口语缺陷极大地反映了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缺失。究其原因,第一,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没有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堂课下来,学生通过模仿操练掌握了一些句型,能够编排对话,但遇到真实情境中却不知所措。加上课下不及时反思和总结,口语水平就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第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哑巴英语的现象在大多数学生中普遍存在,许多学生将大学生涯的英语学习与四六级考试捆绑在一起,认为只要通过四六级英语就算过关了,殊不知口语在英语学习乃至未来的工作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这就使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在口语课堂中保持沉默的习惯,即使开口,也只能说出几个单词或者简单的一两句话,无法形清晰准确、条理清楚的一段话。
事实上,语言既是思想的反映也是对思维的促进,思想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也反过来造成语言的变化。如果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只停留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上,而没有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进步将会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则是我们探讨的重点。
三、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1.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领悟思辨能力。文秋芳提出的层级模型理论指出,思辨能力实际上是人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的统一体,其中认知技能又分为分析、推理和评价。根据该理论,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技能,进而领悟思辨能力。
(1)辩论与反思日志相结合。辩论作为一项高级的语言交际活动,综合了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等多种思维能力,是培养思辨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教师可以每个学期组织三次班级辩论赛,辩论前教师提前把辩题告诉学生,让其有充足的时间搜集材料;每次辩论分别有正反方各四名选手参加,其余同学为评委。辩论分为三个流程:陈述观点,自由辩论,双方代表总结陈词。辩论结束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做一个详细的分析评价,就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观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充分,表达是否清晰以及反驳是否合理等一一评价,强化思辨能力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帮助学生领悟思辨能力的内涵。辩论结束后,可以让学生以反思日志的形式对自己辩论的表现做一个梳理和分析。具体可从论点、论据、辩论技巧、反驳、提问等方面进行。通过分析评价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进行了批判性的思维,从而提炼出新的感悟,指导未来的行动。
(2)问题引导法。教师可以根据每单元的话题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推理、比较,从而找出解决办法。以《英语口语教程》第二册第八单元的环境保护话题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说出中国目前面临的某个环境问题,同时思考国外有没有类似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并做个比较。例如,可以将中国的雾霾与英国的伦敦烟雾事件进行比较。学生通过收集信息、总结发言这一过程,提高了自己综合分析、推理和评价的认知能力,激发了思辨潜能。再比如,实际解决问题的话题如work in groups and create som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ules for China可以在课堂中重点开展。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圆桌讨论。让学生从政府工作人员、生产者、普通百姓、教师、技术创新人员、外星人等角色中抽取一个,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讲述自己的生活,思考他们为环境保护所能做的工作。在讨论结束后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一些role-play。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发挥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推理、评价的能力,即思辨能力中的认知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3)创造情景对话。编对话是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最常见的训练方式之一。教师需要一改传统的模式,设置一些需要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锻炼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例如在《英语口语教程》第二册第八单元中,有这样一个场景:Miss Hamilton和Miss Smith是两名小学教师,他们在谈论成为一名优秀小学教师的责任是什么,为了管理好课堂哪些事情时必须要做的。这个对话要求学生联系表达obligation和necessity的句型。许多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当过老师,不知从何说起。这就需要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协助学生完成对话的编排。例如教师可以拿大学英语的口语课堂为例,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让课堂生动有趣,同时可以比较小学生和大学生的不同点,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性格特征,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相应的教学方法。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特质。根据文秋芳的层级理论模型,情感特质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五个特质。然而我国大学生们尤其缺乏这些特质,在大学口语课堂上,主要表现为不自信;不爱独立思考;不能持之以恒,缺乏毅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培养学生这些特质。对于不自信的同学,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错;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老师可以分组的形式,让程度好的学生带动程度较差的学生,共同完成课堂任务。此外,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补充和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话题,调动学生“说”的欲望,从而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
四、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培养思辨能力的意义
首先,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由被灌输语言知识转变为主动应用语言。其次,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营造一个开放、活泼、轻松的口语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思辨能力的培养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语言的输出和反馈有助于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2]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08(3):49-58.
[3]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研究――再论听说与读写的关系[J].外语界,2011(1):21-29.
[4]林岩.口语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一项对英语辩论课程中学生反思日志的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29-33.
篇5
本文将首先讨论非结构数据处理流程涉及到的主要算法和技术,并在最后列出非结构化处理在典型行业的一些实际应用案例。
一 非结构化数据处理流程
非结构化处理流程主要以网页处理为例来阐述,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信息采集、网页预处理和网页分类。
信息采集是将非结构化的信息从大量的网页中抽取出来保存到结构化的数据库中的过程;网页预处理主要是进行一些数据清洗的工作,保证分类质量;网页分类工作则是通过数据挖掘算法训练出来的分类模型,对分类数据进行分类提炼,得出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面对的是特定的专业人群,其采集的信息只限定于特定的主题和相关的领域,出于对性能和成本的考虑其不必也不可能对整个互联网进行遍历,因此主题信息采集中通常需要研究以何种方式预测链接指向的页面与主题的相关性,并判断其是否值得访问;需要研究以何种爬行策略访问Web,以在尽可能多地采集到主题相关页面的同时尽可能少地采集到主题无关的页面。
信息采集的基本方法是通过预先设定的种子链接集,利用HTrP协议访问并下载页面,在用各种分析算法分析页面与主题的相关性之后提取出待访问的链接,预测链接指向主题相关页面的可能性,再以各种不同的爬行策略循环迭代地访问网页。
信息采集根据基于主题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基于内容的主题信息采集:它需要建立一个针对主题的词表。另一类是基于超链接的主题信息采集:它是基于网页之间的引用关系,类似Page rank算法。
网页预处理
网页预处理部分本文主要介绍一下网页去重,网页去重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基于URL的对比去重,它适用哈希算法;另一类是基于内容的对比去重,它适用基于信息指纹的文本相似度算法。
网页去重需要先对文档对象的特征抽取,需要将文档内容分解,由若干组成文档的特征集合表示,该步骤主要是为了方便特征比较计算相似度。之后需要针对特征的压缩编码,主要通过哈希编码等文本向数字串映射方式以方便后续的特征存储以及特征比较,起到减少存储空间,加快比较速度的作用。最后需要进行文档的相似度计算,这一步需要根据文档特征重合比例来确定是否重复文档。一般是对网页提取一个信息特征,通常是一组词,或者是词加权重,调用特定的算法,转化为一组代码,也被称为指纹。若两个页面有相当数量的相同指纹,那么可以认为这两个页面内容重复性很高。
网页分类
分类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将事物正确地分类,有助于人们认识世界,使杂乱无章的现实世界变得有条理。自动文本分类就是对大量的自然语言文本按照一定的主题类别进行自动分类,它是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文本分类主要应用于信息检索,机器翻译,自动文摘,信息过滤,邮件分类等任务。文本分类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特征词的选择问题及其权重分配。
在搜索引擎中,文本分类主要有以下用途:相关性排序会根据不同的网页类型做相应的排序规则;根据网页是索引页面还是信息页面,下载调度时会做不同的调度策略;在做页面信息抽取的时候,会根据页面分类的结果做不同的抽取策略;在做检索意图识别的时候,会根据用户所点击的URL所属的类别来推断检索串的类别等等。
网页分类方法有SVM分类方法和朴素贝叶斯方法:其中比较推荐的是SVM分类方法,Vapnik等人在多年研究统计学习理论基础上对线性分类器提出了另一种设计最佳准则。其原理也从线性可分说起,然后扩展到线性不可分的情况。甚至扩展到使用非线性函数中去,这种分类器被称为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 Machine,简称SVM)。支持向量机的提出有很深的理论背景。支持向量机方法是在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方法。
典型的SVM分类有两种,一种是针对线性可分情况进行分析,对于线性不可分的情况,通过使用非线性映射算法将低维输入空间线性不可分的样本转化为高维特征空间使其线性可分,从而使得高维特征空间采用线性算法对样本的非线性特征进行线性分析成为可能;另一种是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理论之上在特征空间中建构最优分割超平面,使得学习器得到全局最优化,并且在整个样本空间的期望风险以某个概率满足一定上界。
典型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它可以分为模型训练、模型分类和分类结果评估三个阶段:模型训练阶段,主要计算训练集下所有类别的先验概率,以及所有特征词在每一个类别下的条件概率;模型分类阶段,对训练集建立模型;对每个待分类文档计算后验概率,后验概率大的类别为文档所属类;分类结果评估阶段:对分类结果进行抽样、人工检验。分别计算出每个类别分类的查准率和查全率,通过F―度量公式评估模型准确度。
二 自然语言处理的典型方法与应用
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与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能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用自然语言进行有效通信的理论和方法。自然语言处理是一门融语言学、计算机科学、数学于一体的科学。
自然语言处理部分主要以舆情分析为例,舆情分析系统的数据来源有三个渠道,一是网络上公开的信息,如各大交易所每日评论,社交网络各方观点和财经门户网站。二是从合作方获取的信息,如交易信息等。三是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信息。
网页信息摘要
网页信息摘要需要将同一主题下的多个文本描述的主要信息,按压缩比提炼出一个文本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于互联网上海量的期货分析报道,如果能从中提炼出一个覆盖性强、形式简洁的摘要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收集企业的战略信息?面对海量信息,一个研究员需要花费4个小时阅读相关信息。借助语义引擎,把50篇文献缩略成10余条概要,面对概要信息,一个研究员需要花费3分钟阅读相关信息,并形成思考。借助文字情绪引擎,把概要内容指数化、知识化,面对指数信息,一个研究员需要花费2秒钟阅读相关信息,并获得决策支持所需的知识。
热点事件预测
热点事件的发现与预测的算法有很多,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做大规模的逻辑回归。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我们拿到的数据是全量并非抽样,这使得类似逻辑回归等简单算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历史事件传播数据,提取向量,并做逻辑回归出规则,就可以做很多预测。例如美国大选,疾病传播,甚至预测死亡。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写的《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就有这么几个关于热点事件预测的案例:
案例一:华尔街“德温特资本市场”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霍廷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利用电脑程序分析全球3.4亿微博账户的留言,进而判断民众情绪,再以“1”到“50”进行打分。根据打分结果,霍廷再决定如何处理手中数以百万美元计的股票。他的判断原则很简单:如果所有人似乎都高兴,那就买入;如果大家的焦虑情绪上升,那就抛售。这一招收效显著――当年第一季度,霍延的公司获得了7%的收益率。
案例二:美国一个超市将女性顾客中的孕妇视作购物的黄金消费者。为了将这部分目标人群在怀孕前就争取过来,该超市通过调查罗列出几十种购物偏好,当某位顾客的收银条上集中呈现这类商品时,就会被认定为可能是孕妇或家中有孕妇,超市随后向其发送孕妇产品广告。一次,当有人以“家中并无孕妇却总是收到相关产品广告”为由控告这家超市后,却发现原来是自己还在上高中的女儿怀孕了。
案例三: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出现,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公共卫生专家能做的只是减慢传播速度,要做到这一点,专家必须先知道流感出现在哪里,这只能依靠各地医生发现并告知疾控中心,信息肯定是滞后的。可是,Google的工程师们比疾控专家更早地判断出流感从哪里传播出来,他们依靠的就是Google所掌握的大数据。
历史相似事件可使用文档相似度比较。文档相似度比较算法首先采用TF-IDF方法把文档建模为词频向量,然后使用向量距离计算算法求得。常用的距离计算方法如:Jaccard距离、欧式距离、余弦相似度等。
情感分析
正负情感度量化统计分析一般用于分析金融机构和大众对期货产品的态度、情感和观点倾向,对行情走势往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情感度分析后,可以统计出社会舆论对期货未来走势的观点倾向度。通过计算历史舆论观点与走势的相关度可以验证情感度分析模型的有效性。
情感词监测模块是通过对金融期货网站定时采集更新,对舆论话题进行连续监控,提取热点关键词,实现热点信息的实时发现。通过搜索引擎抓取情感关键词热度,计算关键词与趋势相关性。
主题词表的优劣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系统后续的信息采集内容和效果。首先,由领域专家给出相关领域的权威网站作为基础语料来源,通过对权威网站网页内容的整站抓取获得领域语料资源。之后对语料资源进行中文切分词和词频统计,获得一张高频词表。再由领域专家对高频词表中的高频词汇进行整理,人工选取出与领域相关的词语。然后,对从高频词表中选取出的领域主题词进行上位词(花是鲜花的上位词,植物是花的上位词)、下位词、同义词、近义词扩展,去除重复词汇,从而最终形成相关领域的主题词表。在信息采集系统后续的采集中还将不断收集相关领域的新词汇,在发现领域新词后加入到领域主题词表中,形成系统性的反馈机制,从而不断对主题词表进行更新维护。
正负情感度量化统计分析是从抓取的文章中进行情感度分析打分,分数范围为不等。负数越大表示负面观点强度越强,正数越大表示正面观点强度越强,0表示持有中立态度;通过情感度分析可以统计出一段时间内社会舆论对于某个话题的正负面态度,舆论压力往往可以导致市场波动。
情感词检测通过对金融期货网站定时采集更新,对舆论话题进行连续监控,提取热点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作为热点信息词,实现金融热点的实时发现。
趋势分析和预测
根据交易的价格曲线走势,与综合指数对比,使舆论指数趋势体现与交易价格曲线的相关性和一定的前瞻性。通过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如图1所示。综合指数包括各个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天气因素等)以及舆论指数。
三 行业应用案例
数据挖掘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应用范围广泛,其中也不乏一些有意思的案例,它可能应用于运营商、银行、传统企业和券商,挑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与大家分享。
电信行业
某城市电信运营商的上网日志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收集用户上网日志历史记录数据,分析出每个用户的偏好。首先该系统通过并行统计清洗出每个人有效历史上网日志URL;然后从日志URL中抓取网页内容,提取正文,并通过文本分类算法计算分类;最后通过统计出每个用户上网关注类别总数,分析出每个用户的偏好。
金融行业
某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供应商风险评估系统,该系统通过抓取供应商内部数据,如企业年报、公司变动、领导情况、财务状况等数据,分析公司运营指数;通过计算各供应商社交数据,对其社会影响力做评估;通过同行之间的数据分析对比,对供应商进行实力评估。这些数据指数可以有效协助商业银行进行供应商风险评估。
地产行业
某房地产企业的社会化品牌实时营销系统,该系统通过社交媒体(微信、微博等)数据,进行网络口碑监测,负面情绪被及时发现并制止;通过与客户进行互动,争取客户忠诚度;通过监控同行及竞争对手的各方面资讯,量化评估竞争态势;快速提升品牌知晓度和美誉度,将媒体影响力转换为客户量,缩短人气聚集周期。
证券行业
篇6
现将本学期工作向各位报告如下:
一、关于老师的思考:
教师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高尚思想品德感染学生的思想品德,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慷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我们面对的五彩缤纷灯红酒绿的世界,当今物欲横流,人们争功近利,心浮气躁。我们老师应当怎么办?我认为不能一味在物质上去攀比,物欲是个无底洞,欲壑难填,而且攀比只能是自寻烦恼。物欲追求容易使人陷入无止境的地步,“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也”。攀比是自己将所得物质财富与所熟悉的朋友或人群进行比较,细想之,到底要多大的房子才能满足,越大越好吗?到底要穿多么昂贵的衣服,越贵越好吗?能否满足自己的物欲而痴迷于物质而得不到时,将会陷于深深的痛苦之中。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的人才能成就某种事业。事业心可以产生进取心,进取心可以产生对事业的痴迷,让我们不满足于现状,不故步自封,不浅尝到止,永远不停步,永远不断地追求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
二、关于我们学校的教师
我校教师的团结合作精神全县闻名,校园气氛和谐融洽全县首屈一指,全体老师的奉献精神与敬业精神有口皆碑。
开学初,教学楼建设工程与开学工作同步启动,给本来就紧张的开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障碍。学校行政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校长面对如此困难尽管早有心理准备,真正面对面的时候处理也有不少欠妥之处,我们的老师们配合默契,工作主动,让开学工作顺利进行。
正当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步入正轨的时候,建筑工地上的噪音震耳欲聋,我们的教师喊声雷动效果也不好,教师们声音沙哑,我听在眼里,痛在心里。我也是人呀,我也是教师,我完全能够理解教师们为此付出的牺牲。尽管如此,我们的老师仍然把课讲得津津有味,下课休息也要把学生找来个别交流。班主任教师每天都要把学生的中午饭的票处理好,保证学生有饭吃,遇到调皮学生还要进行帮助教育。这种奉献精神,这种卓越的事业心责任意识,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努力工作。
一学期来,承蒙教师们的理解与支持,各项工作圆满完成,片区教研会展现了xx学校教师风采,表现出了xx学校的教育教学实力。办学水平督导评估轻易保持良好级,教育局还专门出了督查通报,表彰xx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初中毕业班学生参加县一调考试综合排名全县第五名。教学楼建设工程近期完工,甲方现场负责人杨永富老师冒着心脏病的危险坚守工地,无论天气如何恶劣,只要工地在放了,杨老师就没有离开现场,全学期来只休息过渡期天的时间,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施工日志写完了厚厚的三本。
三个主任工作主动,教研组长细致认真,全体教师爱岗敬业,后勤人员开源节流,精打细算,团队干部不辞烦琐,工作主席组织教职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住校生管理教师忍辱负重,把孩子们的安全放在首位。细细回忆这一学期工作,令我感动,令我激动,令我深感内疚。
教师们,朋友们,我代表学校向你们的无私奉献再次表示感谢!
三、关于我们学校的发展
xx学校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的业务素质存在差异,努力程度不同,教育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的对学生的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都还有差距。
老师人数缺编,经费不足,建设项目还在增加,给学校的工作带来负责影响很大。安全工作存在管理不细的地方,班主任教师中还有需要改进的方法和值得研究的策略。
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关怀下,经主管理部门的领导下,xx学校定会有新的发展项目,有新的教育成绩。
篇7
[关键词] 新世纪;台湾电影;新锐导演;创作研究
新世纪以来的台湾电影获得了蓬勃的生命力,涌现了一批新锐导演,2009年,新锐导演创作的影片数量已经超过台湾电影年产量的一半,他们所拍摄的影片风格突出,令观众耳目一新,获得了观众的广泛支持与肯定,成为台湾电影发展的力量核心。单从身份构成上来看,这批新锐导演身份各异,《艋{》的导演钮承泽、《不能没有你》的导演戴立忍都是演员出身,《不能说的秘密》的导演周杰伦是炙手可热的音乐人,武侠片《剑雨》的导演苏照彬则是台湾有名的编剧,而执导《听说》的郑芬芬则在电视台工作等等,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创作经验造就了他们创作风格的多样化,为台湾电影界吹来一股清新之风。他们的电影不仅在市场上获得了认可,而且在的题材、类型和风格等方面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一、题材选择
(一)青春题材
以青春为题材的电影在台湾电影史上曾经获得过空前的成功,20世纪80年代杨德昌导演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以及侯孝贤导演的《恋恋风尘》都是对年轻人内心情感和心路历程的揣摩和表达。时至90年代,张艾嘉导演的《少女小渔》、林正盛导演的《美丽在唱歌》也给予了青春不同的解读。进入新世纪以来,从最初的《蓝色大门》《刺青》《单车环岛日志》《夏天的尾巴》到近几年的《听说》《翻滚吧!阿信》《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无一不是以青春、成长为主题,青春题材的电影也成为台湾最成功最受欢迎电影。青春的迷惘、焦虑与伤痛成为新锐导演的大多数青春影片浓墨重彩刻画与描绘的对象。这其中最有典型意义的就是钮承泽所执导的《艋{》,片中的四位主角太子、志龙、和尚、蚊子是一群无所畏惧的社会青年,他们一起闯祸一起受罚,也会为朋友两肋插刀,然而在他们看似风光无限的青春背后,却是危机四伏:和尚与太子一起长大,但一心想做黑帮老大的和尚最终背叛了太子,而因为偶然的机会被拉入了太子帮的蚊子,在和尚的背叛下为保护太子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的成长带给观众的是青春的酸楚和苦涩。而陈怀恩执导的《单车环岛日志》,则是另一种形式的成长电影,影片不再描绘成长中的青涩与苦痛,而是从宝岛风光切入,以纪录片的形式讲述一个大学毕业生以高雄为起点的逆风单车环岛旅行作为自己的毕业结语,它消解了往常的人生苦难和爱的代价,带给观众温情的感动。
(二)同性恋题材
近年来,为数不少的台湾电影在题材的选择上涉及同性恋题材,逐渐积累形成了所谓“无同志,不成片”的电影界怪象。同样,同性恋题材也备受新锐导演青睐,成为新锐导演作品选材上的一个重要特点,以同性恋为题材的电影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成为一种创作风潮。《十七岁的天空》《刺青》《花吃了那女孩》等较受欢迎的电影均是以同性之爱为主题。陈映蓉导演的《十七岁的天空》是一部全部由男性出演的浪漫情感喜剧,讲述了一段两位少年之间的青涩恋情。周美玲导演的《刺青》讲述的是一个以提供网络视讯为职业的女孩和在刺青店工作女孩之间的打动人心的恋情。甚至在2010年之初获得广泛追捧的《艋{》在影片内容上或多或少也涉及了同性恋话题,片中和尚对太子朦胧但真切的淡淡的爱意也成为影片情节内容的一个支撑点。同性题材的影片一方面既满足了普通大众对同性恋的好奇,另一方面也获得了同性恋观众的支持,更大的价值在于对这种非常态的性取向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宽容与认可有相当的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三)历史题材
在历史上,台湾曾经先后被荷兰、西班牙和日本侵略者霸占,其中被日本的殖民统治更是长达五十余年之久。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原因,在诸多的台湾电影中,都有对台湾日本殖民历史的回顾与探讨,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关于日本殖民历史回忆的电影更是层出不穷。《海角七号》以两个来自中日两个不同国家的恋人爱情故事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台湾海边小镇的有关日本殖民经验的历史回忆。影片中几个角色随口说出的日语,阿嘉与中孝介合唱的歌曲《野玫瑰》,以及两段爱情故事都是日本对台湾的殖民影响的体现。最具代表性的还有《一八九五》,这部影片讲述了以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割让台湾后,台湾民众抗拒日本占领而爆发的乙末战争为背景的故事。而《赛德克・巴莱》以险恶的日据时代为背景,讲述了赛德克族在日本的压迫统治下过着困苦的日子,因与日警的一场误会而终日活在被报复的阴霾中,最终遵循祖灵训示奋起反抗的故事。这些电影都表达了台湾普通民众对于殖民经验深刻而痛苦的记忆。而在历史题材的影片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台湾导演对于台湾原住民文化和生活经验的表达,台湾电影中的本土色彩与台湾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关系密切,包含本土元素的影片通过对台湾当地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刻画,反映了他们本土意识的觉醒。
二、电影风格
(一)作者化表达
与其他地区一样,台湾电影在故事叙述和情感表达上自新电影时期就深受法国新浪潮的影响,正如导演侯孝贤与编剧朱天文合作的多部影片就借由法国新浪潮推崇的长镜头与固定机位体现出悲悯悠长的浓厚氛围。新世纪的台湾电影依旧延续了对于艺术电影的执著追求,作者化表达经常出现在新锐导演的电影作品中。2009年戴立忍执导的投资仅为一百万新台币的低成本影片《不能没有你》,在第46届台湾电影金马电影节上连获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年度杰出台湾电影四大奖项。这部由导演自编自导的作品,在影片中表现出强烈的作者风采,其作品渗透了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对于艺术性的追求。《不能没有你》整部电影以黑白为基调,没有了台湾迷人的岛国风情,没有了蓝天白云以及宁静的大海,虽然梦幻色彩减弱,但现实中的残酷感却得到强化。影片的黑白色调带给了观众对于宝岛风光不同以往的审美体验,导演以朴实的镜头语言,以生活在社会最下层武雄的工作环境使得观众感到视觉压力。他用白描电影手法呈现给观众的不仅是生命体悟中的美丽与哀愁,更多的是看似平静的叙事背后却深藏着对于社会的批判意识与人生的悲悯情怀。除了《不能没有你》作者化的表达之外,周美玲导演的《艳光四射歌舞团》《刺青》《漂流青春》等一系列影片,在影片的表现内容上都是以同性恋这一特殊人群展开,导演对同性恋这种生活状态的深刻感知,使得在影片创作上体现出强烈的作者风格。
(二)唯美影音
新世纪的台湾电影在数量上青春题材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比重,这些电影在影像上的共同特征表现为细腻唯美的画面、温和纯净的色调,与MV的影音风格极其相似。同时与这些画面的相结合的背景音乐往往也融于青春的主题,透露出清新、唯美的气质。《夏天的尾巴》《盛夏光年》《渺渺》《少年不戴花》等影片,其主题均是围绕着校园爱情或友情铺陈开来,画面上的蓝色调、迷离的光影效果使得电影的影音风格,贴切地表现出青少年的精神状态。唯美影音风格也和这一时期新生导演的拍摄有着很大的关系,导演陈正道、周美玲、钮承泽等在正式拍摄电影之前都有拍摄音乐MV、广告片或是偶像剧的从业经历。2002年易智言导演的《蓝色大门》,画面唯美、洁净而健康,蔚蓝的天、清澈的海、轻柔的风、美好的少年,在舒缓的背景音乐的渲染下,洋溢着强烈的青春气息,每一幅画面都饱含悠长的意蕴。以唯美见长的影音风格不仅体现在画面的质感和音乐的柔和上,同样在剧情节奏和情节刻画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电影角色启用青春偶像、在主题表达上执著于青春意象的追求、对于成人世界的刻意回避使得影片更加贴合青年生活理想。
(三)长镜头美学风格
早在台湾新电影时期,长镜头这种最具客观性和记录性的镜头语言被侯孝贤导演继承发扬,成为侯孝贤电影美学风格的重要表现形式。尤其是大量长镜头为主要叙事语言的《悲情城市》获得威尼斯最佳影片金狮奖后,长镜头开始在台湾电影中大量出现,成为台湾导演们惯常使用的镜头语言。新世纪以来,固定机位或者摇移跟拍的长镜头延续了新电影时期的美学精髓,但也表现出了变化与创造,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新电影时期侯孝贤式的长镜头往往以表现完整性为核心,而新世纪的台湾电影,长镜头已从纯粹的记录逐渐演变成为对于生活多义性与模糊性的解读方式。如2004年陈映蓉导演的同性恋浪漫喜剧《十七岁的天空》,对于片中重要叙事空间――同性恋酒吧的表现,一改以前突出景深空间表现力的方法,而是在时间的延续中依靠景别转换表达着主人公的动作细节。而2006年陈怀恩的《单车环岛日志》,则是依靠长镜头在时间上的延续从美学角度展示着宝岛风光,从对一望无际的海岸线的凝视到对稻田、乡村风光和原住民生活的再现。这种表现方式对关于生命意义追问的主题表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台湾新锐导演在创作题材的选择及电影风格上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在创作上困境依然存在,这些困境往往具有泛化的意义。台湾本土化固步自封的创作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台湾电影的市场,未来台湾电影的发展方向将会逐渐以与内地合拍片为主导。2012年钮承泽导演的LOVE、林书宇导演的《星空》,都已经成为与内地合拍影片典型的成功案例。但随着近两年两地合拍作品的日益增多,各种问题也逐渐浮现,其中对于台湾电影人最大的疑虑莫过于“要内地市场还是要台湾市场”,如何均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寻求新的合作模式成为最为棘手的难题。
新世纪以来,台湾新锐导演们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在困难重重的创作环境下,让台湾电影在华语影坛大放异彩,他们的作品不仅体现出台湾电影的原创性,也自然融入了他们年青一代的独特视角,最为可贵的是对于台湾电影的商业价值有积极的提升作用。时值2013年,台湾新锐导演电影依旧恪守着文艺片传统,讲述现代台湾人在各种复杂环境中所遭遇的焦虑与困惑,重温青春与理想的执著坚持。与此同时,随着两岸合拍片的增多,台湾新锐导演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期待台湾新锐导演们会有更多更精彩的作品问世。
[参考文献]
[1] 陈犀禾,王雁.多元视野下的台湾电影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2009(01).
[2] 焦雄屏.台湾电影新世代[N].中国时报,2008-08-08(19).
[3] 韩雪松.21世纪台湾电影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篇8
【关键词】 社交网络;人人网;品牌营销
一、人人网概况
1、人人网简介
人人网(省略)是由千橡集团旗下著名的社交网站校内网更名而来,它为整个中国互联网用户提供社交网络服务,通过提供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功能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高效的用户交流平台。鉴于人人网满足用户对社交、资讯、娱乐、交易等多方面需求的强大功能,故而在被大学生关注和热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白领和商务人士也开始使用、关注人人网,注册用户飞快增长。
2、人人网用户体验
人人网的目标在于给不同身份的人提供一个交互平台,核心在于交流,其主要功能有:主导航、应用、头像、对用户操作,用户状态,访客和好友,分享,好友分布,个人信息,相册,日志,涂鸦板,加入的班级,留言板等,以及人人论坛等。
人人网基本单元和单元功能描述如表:
二、人人网营销价值研究
人人网是国内占有SNS网站市场份额最大的网站,毋庸置疑,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校园社交网站,所以研究人人网的营销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1、风靡大众的极高人气
根据千橡互动提供的人人网简介,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之后,注册用户一直在以几何倍数进行增长。目前,人人网核心用户己经覆盖白领、大学生两大互联网主流群体,人人公司董事长兼CEO陈一舟曾表示,2012年人人网的用户将达到2亿。随着智能手机购买者的增多,人人网的用户将加速增长。 根据艾瑞咨询的调查,与腾讯、新浪、搜狐、网易四大门户网站相比,用户登陆人人网更加频繁,浏览页面更多,可见,人人网对用户的吸引力很大,用户已经逐渐对人人网产生了依赖性。
2、优质吻合的受众群体
目前,国内的社交网站形形,其受众定位也各有不同。2005年校内网成立之时,其用户只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三所学校的大学生群体,之后逐步开放到全国高校以及高中生群体。随着最早一批用户己经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校内网也更名为人人网,面向了全体互联网用户。
3、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
在人人网,用户可以写日志、上传照片、更新新鲜事,与好友们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还可以给好友送礼物或者发一封站内信,联络一下感情;或者和好友们一起玩玩休闲游戏,放松一下心情。总之,用户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与朋友、家人、同事保持联系与分享。
4、多样有效的沟通渠道
企业利用人人网上的公共主页单元,可以更加多样有效的与受众沟通。例如《环球人物》的公共主页,在没有杂志出版的日子里,《环球人物》公共主页通常会最新的新闻消息,或是关于杂志社最新情况的信息,还在节假日向用户们发送节日祝福。而且主动推送的方式也让《环球人物》公共主页的管理人员更方便看到用户的留言,并对其中有代表性的留言给予回复,还将用户在使用人人网时的意见反馈给网站。如此丰富的沟通手段和渠道在更大程度上保证了“下情上达”的通畅与有效,达到更佳的传播效果。
5、更加多元的用户体验
在人人网,用户主要可以写日志、上传照片、更新新鲜事,与好友们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还可以给好友送礼物或者发一封站内信,联络一下感情;或者和好友们一起玩玩休闲游戏,放松一下。总地来说,人人网给予用户的是休闲娱乐的体验。多样化的体验也更能够吸引用户、留住用户。
三、基于人人网的企业品牌营销策略
如何组织实施对媒介产品的营销策划,是决定媒介产品能否赢得市场的至关重要的环节。媒介产品的营销策划就是在对媒介市场和产品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营销过程的各个环节从整体上进行布置和安排,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1、进驻人人网公共主页的网络品牌推广
营销进入3.0时代,创意增添了营销的娱乐性、互动性与体验性,消费者在互动中感受企业理念,在主动中感知产品信息,而企业的品牌理念则在与消费者的互动中完成了进一步的诠释和传播。
2011年初,定位平价的日本服装品牌优衣库(UNIQLO)在人人网上推出了“2011人人试穿第一波”,借助网络力量提升品牌知名度。优衣库粉丝们可以通过在其公共主页上留言,申请成为试穿者,收到免费获赠的商品后,在人人网的个人主页上发表试穿日记和照片,随后由网友对日记进行投票,票高者可获得优衣库的礼券。成立于1974年的优衣库不仅依靠快速反应的供应链和出色的性价比成功完成逆周期的扩张,更凭借多样化的营销策略,实现了2010年6151亿日元(约合74.2亿美元)的销售额。截至2011年3月31日,其在日本本土已拥有809间直营店和20间授权店,海外拥有136间专营店。
2、广告植入
现今的白领人群,或多或少都面临着工作和生活上的双重压力,所以对于健康营养尤其看重,也乐于为此“高价买单”,伊利锁定这部分人群为重点沟通对象。而时下风靡于白领人群之间的流行元素,非社交网站莫属。伊利在深入研究社交网站用户群体的价值和行为特征后,选择与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人人网”进行合作,将产品理念植入时下正火的“人人餐厅”,将产品功能关联到游戏环节,促使用户在参与游戏过程中,全面体验 “营养舒化奶”带来的种种利益,“舒化营养好吸收”的核心诉求也随着大量用户的参与,得到进一步深度的认知与认同。
“人人餐厅”是人人网上继“开心农场”、“阳光牧场”之后,又一款在白领间广泛流行的高参与、高互动社交游戏,目前已拥有注册用户数近700万,日均活跃用户超过100万。其中,游戏用户每天都必须“补充体力”,这样才能确保游戏高效率地持续性进行。伊利将“营养舒化奶”设置为“补充体力”的必要环节,用户在使用之后能够瞬间恢复体力,用直观、有效的方式讲述了 “舒化营养好吸收”的实际特色。这种巧妙的植入,促使用户切实理解了“舒化奶”带给他们的真正价值。一个月内,伊利“营养舒化奶”作为补充体力的道具共被使用超过1.7亿次。
3、线上线下全面互动,打造双赢局面
篇9
一、教育理想: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
一棵大树一个世界。以一棵大树形象建构工作室设想:太阳,意指构建教育理想的高度;深根,寓意扎根教育理念的深度;强大树干,意在主持人强化自身学识和研究;枝繁叶茂,意指工作室骨干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一棵大树,志在撑起广大学子成长的一片绿荫。
1.教育理想
作为工作室主持人,首先要有教育理想。就象大树需要阳光雨露,工作室需要太阳的高度,顶层设计“蓝图”,先行组织形成上位概念。工作室教育理想: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科学求真、育人求善、生命求美”。
科学求真——地理首先是一门学问:科学性、知识性、真实性;
育人求善——引领学生与人为善、与邻为善、与自然为善、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生命求美——学习地理,让生活更美好!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拥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和谐统一美;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地域性特点,各地文化差异、独具特色美;灵动的地理课堂、师生教学相长、思维碰撞、生命激荡更是一种美!
2.教育理论
根深才能树大,一棵大树离不开发达根系的深度支撑。工作室需要深入扎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研究。着重深入以人为本、建构主义(瑞士、皮亚杰)、邀请教育(美国威廉姆和贝帝)、学习理论、情感教育(朱小蔓)、生命教育(叶谰: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等,依托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区特级教师工作站和省名校长工作室的大力支持,深入扎根顺德教育教学改革热土中深厚的教研土壤。
3.教研行动
强大树干才足以拓展枝繁叶茂的广度。立足顺德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要求“构建自主、开放的教育”,要求“教书、育人两条腿走路,并且两条腿都要长”,着力改变教育教学中“教多育少,文多化少”的普遍现状。
主持人首先强化自身,主攻方向是进行“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课题研究。发挥自身教书育人优势,突出德育特色,研究学科育人渗透。
发挥地理新课程的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实践性的教书育人作用。立足课堂学生主体与地图对话、与自然环境对话、与人文世界对话,深化新课改、变革新课堂,创新“获得型”地理学习能力培养教学实践。师生共同获取知识之真、做人之善、生命之美,引领求真、求善、求美的地理教育思想。
深刻渗透改变世界的地理思想(苏珊·汉森):世界的表达(地图论、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人类家园的世界(人地调适、水量平衡气候学、人类对地球的改变、地方感),相互联系的万千世界(空间组织及相互依赖、中心地理论、城市群的未来即是现在)。渗透培养人地协调观、空间观、因地制宜观、可持续发展观。让地理改变世界,改善环境、美化生活、提升生命。
与此同时,引领工作室骨干教师成员,形成专业发展共同体。首先强化团队自身的学识修养,加强精神凝聚(包括敬业精神、专业精神、合作精神、学习精神、创新精神等)。着重发挥各骨干成员的优势,立足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立足课堂教学,找准主攻方向,进行课题研究,形成各自教学风格和课题研究特色。引领广大的骨干教师从“教书匠”转型为“专家型教师”,带动培养名师队伍,枝繁叶茂。
为此,工作室突出德育和教书育人,深化提炼教学风格,侧重打造精品案例,强化与省内骨干交流,致力专业发展,成就团队名师。
4.培育硕果
大树底下好乘凉,最终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累累硕果成就更多大师、栋梁之才。“一棵大树”是工作室形象的选择,是生命课堂感悟的象征,更是教育人生的礼赞。
二、近期工作:广东省中学骨干教师跟岗培训
为实现广东省中小学骨干教师“三位一体”培训目标,发挥广东省教师工作室“名师作用,培养中青骨干,服务学科教学”的宗旨,以教师工作室为核心搭建骨干教师成长平台,本工作室围绕“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课题,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广东省2012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通知》精神和《关于做好广东省2012年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班跟岗学习的通知》部署,在高校导师组的指导下,拟定本工作室《广东省中学骨干教师跟岗培训方案》。
1.任务内容
制定专业发展计划,通过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专题研讨、问题解决、课题研究(含开题报告)等形式引导学员进行业务提升。
2.日程安排
为期20天共三周。第一周:开班仪式、听课评课(由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上4~6节课)、座谈分享(主持人和学员成长心路)、发展规划(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学员之间交流)、挂牌仪式暨课题开题(参加人有嘉宾、导师、跟岗学员、工作室成员、家长委员会代表和本校青年教师)、教育博客(每天撰写个人跟岗日志)。第二周:参观学习、集体备课、学员上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结合开发精品课例)、教育博客(每天撰写个人跟岗日志)。第三周:参观学习、专家报告、课例开发(精品课例形成课件、教案、教学录象并刻录光盘,学员跟岗汇报课、同课异构(到外校开展交流活动、开设主题讲座)、专题研讨(提炼个人教学风格)、问题提出(课题研究案例分析或教学反思报告)、跟岗总结。
3.跟岗要求
严格执行省骨干教师跟岗培训的相关精神,搭建成长平台,形成专业的学习发展共同体。践行师德规范,展示省级骨干教师良好的教书育人形象。跟岗期间听评课不少于10节,上课不少于6节,开发优秀课例一节并录像;撰写教学反思或读书笔记2篇;每天建设博客、撰写日志。关注主持人博客http://.cn/u/2968191503。工作室助理结合学校教研拟出每周详细安排表,做好跟岗宣传和档案建设并跟进学员的食宿交通等后勤接待指引。工作室根据学员工作态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能力、研究能力等对学员进行跟岗考核。
三、长远目标:工作室三年建设方案
1.工作思路
工作室以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科学求真、育人求善、生命求美”为教育理想,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在省教育厅、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下,自主开展系列教研教改和培养地理学科优秀教师的工作。
2.工作目标
带一支团队:力求三年内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做示范,课堂教学上有精品,课题研究上有成果,管理岗位上抓经验,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抓一个项目:以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为研究方向,带领本工作室成员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
做一次展示:每年承担一次区级或以上主题展示活动,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发挥工作室带头、示范、辐射作用和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建一个博客:及时传递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以互动形式成为中学地理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
出一批成果:精品课堂教学实录、教学风格篇专集等。
3.骨干培养
探讨骨干教师成长规律,带领青年优秀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造就具有学科研究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工作室成员由热爱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崭露头角的骨干教师、教学新秀或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组成。成员成长规划:第一年对地理教材有深入研究,对课堂教学有独特发言权。第二年能独立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工作,促进结合个人特色形成各自教学风格。第三年成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撰写高质量教研论文,并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
4.课题研究
工作室确定科研课题:“构建“真、善、美”的地理教育”。以个人特色专长为基础,以全体成员智慧为依托,以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突出学生学习,强化学科渗透国情国策、低碳环保、自然灾害、生态协调,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篇10
关键词: “博客” 大学生“博客”文化 原因 影响
一、“博客”的出现及现状
“博客”一词目前在互联网中已非常普及。中文“博客”一词,源于英文单词Blog(指人时对应于Blogger)。Blog 实际上是WebLog的缩写,Log本来的意思是“航海日志”,后来泛指任何类型的流水记录,Web是指互联网,所以说Blog就是“网络日志”,一个Blog就是一个网页,它通常是由简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Blog的内容可以是其他网站的超级链接或评论,也可以是自己的日记、照片、诗歌等。
在1997年12月,Jorn Barger运行的“Robot Wisdom Weblog”上第一次使用weblog这个正式的名字。2001年9月11日,美国世贸大楼遭遇恐怖袭击,博客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来源。从此,博客正式步入主流社会的视野。2002年是中国博客的“元年”,在这一年,两位中国互联网专家――王俊秀和方兴东建立了“博客中国”网站,使得WebLog的中文名称“博客”开始传播并渐渐为大众所了解。2003年,博客用户爆炸性增长到20万人,引起巨大争议的女性网络“木子美”让“博客”概念走向大众。2004年,近百万博客用户形成一个庞大的博客群,博客用户突破以往“网虫”写日记的界限,开始更迅即、更广泛地传播信息和思想,写博客、看博客成为网民除了BBS、E-MAIL、ICQ(QQ)之外的第四种网上生活方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作为用户自创内容的重要应用,博客自诞生以来,注册用户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到2010年,中国博客用户已经达到2亿人。博客用户在规模增长的同时,其活跃度也在提高,博客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
二、“博客”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与个人主页相比,博客是一种方便的、个人化的、即时性很强的网页。一般的个人主页门槛相对较高,而博客则不同,博客是一种“零进入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形式,即博客满足4个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会申请免费邮箱的人,基本上都能够快速掌握博客的使用,[1]几乎可以“零技术知识”、“零成本”地拥有自己的博客空间。
与传统的BBS、E-MAIL和ICQ这三种互联网沟通方式相比,博客是一种公共性和个性相对平衡的沟通工具。BBS处在一种开放的状态而缺乏约束,因此公共性较强;E-MAIL和ICQ则是多用于个人间点对点的通讯,因此个人性较强;而博客则兼具个人性和公共性。博客是个人在网上展示自己的思想、与别人沟通交流的综合工具,同时,博客日志可以经常动态更新、不断积累,它的管理也比BBS简单得多。总之,关于“博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但基本的内涵都是一致的。我国最早的博客研究者之一孙坚华认为:“比较完整的博客概念,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其内容主要为个性化表达;二是以日记体方式而且频繁更新;三是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联系。”[2]因此,博客从诞生之日起就体现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我们称之为博客文化,博客文化意味着开始实践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学习方式和新的交流方式。一个真正的博客人,通常需要具备这样一些特质:具有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求、对关注领域的执着、思想与资源共享的开放心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博客不单单是一种网络技术手段,它更是一种网络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大致具有如下特征。
1.思想观点的共享性。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不同于传统的、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写作方式。博客从以信息共享为特征的第一代门户过渡到以思想共享为特征的第二代门户,它把人们带入到一个更加开放和包容的世界,达到一种思想和观点共享的境界。
2.信息传递的即时性。
博客可以即时、记录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更新频繁迅速。内容的不断更新几乎是每个博客每天的例行公事。时常更新,不断积累,是博客文体区别于其他个人文章或著作的关键。信息传递的即时性确保了博客的新鲜度与活力。
3.思想交流的互动性。
在博客世界中,博客作者是博客网站的核心,博客与博客、博客与读者、读者与读者间多重交互的沟通成了维系博客存在和发展的关键。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博客既是“主角”,他主动地提供信息,传播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同时又作为“参与者”接收信息,分享他人的信息与知识。
4.表达观点的自由性。
“博客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媒体掌握在每个人手中。[3]博客给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思想的空间,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把自己对社会的思考和理解、对学习对人生的体会和感悟记入博客。
大学生拥有旺盛的精力、张扬的个性、敏锐的思维、表达自我的欲求和对新生事物的巨大热情,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关注度历来极高,大学生的这些特性与博客文化的上述特征正相契合。博客成为大学生积极参与的信息与思想沟通共享平台,大学生成为博客用户中非常活跃的群体。他们渴望通过博客来展示自己、表达观点,他们自由地选择喜欢的背景设计,使用喜欢的字体颜色……总之,这是一个自由的空间,一个能够充分展示大学生个性的平台。[4]
三、大学生“博客”文化流行的原因分析
随着博客的发展,博客行为的动机及博客文化的流行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很多学者对此作了研究,其湾学者黄钮棠、陈群典和林欣怡在2005年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博客行为的5种动机:(1)自我表达。是指人们为了表达自我情绪、满足创作欲望、记录个人情感和生活而进行写作的动机。(2)匿名替代。是指人们为了暂时忘却现实生活,展现现实中不能或无法展现的自己,以及用虚拟的身份畅所欲言而从事写作的动机。(3)信息联系。是指人们为了与友人保持联系、交换信息、寻求他人对自己意见的支持等而进行博客写作的动机。(4)社交活动。是指人们为了结交新的朋友或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进行博客写作的动机。(5)公开评论。是指人们为了自己的评论和主张,组建公共讨论的场所而进行博客写作的动机。
调查表明,博客群的90%为13―29岁的年轻人,而大学生又是主要群体。大学生进行博客行为主要也是基于以上的动机,其中渴求自由表达自我和情绪宣泄是很多大学生进行博客行为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生活中的困惑、就业的困难等问题,内心深处集聚了极大的压抑、困惑,而在现实社会很难找到一个畅通的沟通渠道来缓解压力,因此,他们选择了博客这种低技术、强共享、重个性的渠道来表达自我情感,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感想和看法,并从中获得安慰、宣泄和满足。
1.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博客的“零进入门槛”,为大学生博客的流行提供了条件。
进入到21世纪,计算机和互联网在我国加速发展并越来越普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0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网民规模达到4.2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攀升至31.8%。
在网络世界,博客不像个人网站或有些网页,需要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如网站申请、网页制作与设计、网页管理等。博客的“零进入门槛”使得大多数学习者都能够快速掌握博客的使用。只要通过网络注册,便可以自由自己的日志,不再需要网民自己制作专门的网页,不存在技术难度。这些都为大学生博客的流行提供了条件。
2.大学生社会交往方式的转变,获取信息和知识途径的变化,为大学生博客的流行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传统的交往方式占主导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寻求通过现代联系方式来追求建立更加广泛、多样的人际关系,于是网络成为他们的选择,成为他们交往的重要渠道。博客体现的是自由表达、开放宽容、个性张扬和敬业的精神,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大学生通过博客结交朋友,发表观点,获取信息,增长知识;通过博客记录生活,整理思想,与素不相识的读者分享和交流思考的收获。
3.个性的展示,表达思想,缓解压力,是大学生博客流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SOHO的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对博客有这样一个形象的定义:“博客是互联网上的精神家园,没有博客之前,互联网就像荒蛮的牧业文明一样,人们到处游荡,居无定所,今天在这儿写一段,明天在那儿写一段。有了博客之后,互联网就像进入了农业文明,人们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自己的家园,可以把财富和文明沉淀下来。”传统媒体如报刊、杂志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倾诉及交流的需求,而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平等性给大学生交流思想、抒发感情、展示自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大学生通过博客可以自由发表言论,充分展示个性,随心所欲地抒感,发泄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排解的不良情绪,缓解因为学业就业带来的竞争压力。
四、大学生“博客”文化流行的影响
博客的出现及其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在方便大学生充分展示个性、自由表达思想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1.积极的影响。
首先,博客的自由性、开放性,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大学生面临的主要任务不只是获取知识,更是以高度的想象力去创造和运用新知识。博客上的信息极其丰富、更新速度非常快,通过博客去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能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因为博客信息是以立体的多元的形式来构筑和处理的,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阔大学生的视野,能使他们更加便利地学习相关社会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其次,博客的共享性、互动性,为大学生认识自己、修正自己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博客除了网络日志的功能,还有评论和留言功能。大学生在自己的博客上记录下每天的所思、所想、所行,阅读者可以通过留言功能对此进行评论,好的方面予以表扬和鼓励,偏颇或不妥的地方也会进行批评和指责。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同时有的大学生也习惯在迷茫困惑的时候点击观看别人的博客,在分享别人思想的同时,也分享人生感悟和经验教训。
最后,博客的匿名性、虚拟性,为大学生排解负面情绪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人的情绪是需要宣泄和倾诉的,情绪的长期郁积容易导致心理疾病。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抗挫折能力比较差。现在学业的压力、就业的压力使得部分大学生心理极为脆弱,而在现实社会里,又缺乏通畅的交流渠道来缓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压力。大学生是感情上的强势群体、利益上的弱势群体,在其求学过程中面临压力和困惑的时候,需要发泄和倾诉,而网络则是现代大学生的首选。[5]博客成为很多大学生发泄负面情绪的重要途径。从博客内容看,在大学生博客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呈现出明显的情绪色彩。从传播方式看,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博客采用了匿名的方式,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的情绪和不满发泄出来,能够较好地满足情感体验、情感宣泄的“需求”,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2.消极的影响。
首先,博客写作的随意性削弱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养成过于主观的随意性态度。很多大学生博客并没有很好地处理情感交流与理性思考的关系。一些大学生用户这样吐露自己写博客的心声:“只是想创造自己的一片天地,在那儿,自己是主人,随心所欲,体味生活,享受年轻。”在他们看来,博客主要是作为一种满足个人倾诉的电子写字板或“心灵日记本”,无论是从博客的栏目设置还是所发文章、图片影集来看,宣泄个人情绪情感、叙述日常见闻、追逐时尚娱乐都成为主要内容,而关注社会时事、文化思想、学术和所学专业的内容偏少,总体上有题材狭窄、感性过强、理性和深度偏弱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形成或增加了学生过于主观的随意性态度,这与大学生严谨求学作风的要求是相悖的。
其次,网络及博客虚拟交往的依赖性,削弱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能力。网络及博客交往一方面扩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但另一方面也对部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能力及心理产生消极影响。有学者指出,网络人际传播缺乏现实人际交往中不能忽视的非言语线索,消除了很多面对面交流中的必要因素,比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两人间距、环境作用等,将对话与交流置于所谓的“社会真空”。[6]在现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他们更愿意享受网络虚拟性、随意性、匿名性等特点带来的交流过程中的诸多好处,会逐渐注重网络虚拟世界的个人交往,而忽视或漠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久而久之,会使得大学生自我封闭,和周围同学的隔阂越来越深,与现实社会中的他人交往和沟通能力减弱,从而削弱了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能力。
最后,网络及博客传播的随意和泛滥,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博客精神的实质是共享与协作,但共享的对象应有所规范与约束。现在互联网中存在大量以记录个人生活、展现个人思想为主体的博客,其中不乏宣扬违背传统伦理价值的思想,同时,西方个人主义、自由化思潮及文化渗透等都不同程度地冲击着传统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的底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在形成过程中,网络及博客传播的随意和泛滥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不确定因素。一些未经筛选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还会毫无阻碍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面对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博客平台,传统权威不复存在,博客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可能会造成大学生信仰的缺失或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到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甚至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在价值观上产生倾斜,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感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
总之,作为网络世界的一种新生事物,博客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文化现象,博客的发展对社会,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成长带来强烈的冲击和重要的影响,在开放参与、即时传播、无限共享的网络时代,任何“防”和“堵”的措施都是徒劳且完全行不通的。大学生教育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关注、研究、参与博客现象和博客文化,通过博客这一新兴的信息思想沟通平台积极引导,扬长避短,尽量避免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博客文化向健康理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东兴,王俊秀.博客─e时代的盗火者[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5.
[2]孙坚华.博客论[J].博客中国,2002.12.
[3]牛根生.21世纪是博客的时代[J].青年参考,2006.10.
[4]陈登报.博客文化的现状、特征及健康发展探微[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 上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
- 下一篇: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