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丈夫范文
时间:2023-04-06 06:4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迟子建丈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要爱情与死亡是文学中永恒不变的话题。当代著名作家迟子建也不例外,在她的小说中始终萦绕着浓浓的“死亡意识”。可以说,迟子建对死亡主题情有独钟。她的作品涉及到各种形态的死亡以及死亡对活着的人们的影响。迟子建小说具有“田园牧歌”式的美,而她笔下的死亡也是独具温情和诗意的。迟子建通过对死亡主题的关注和诗意书写,表现了她对人生终极意义的思索和关怀。
关键词:迟子建 死亡 诗意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迟子建,以其温婉、细腻、清新空灵的风格享誉文坛。迟子建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如《白雪的墓园》、《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鸭如花》、《过客云烟》、《亲亲土豆》、《草地》、《一匹马两个人》……在这些作品中,充盈着浓浓的死亡意识,而迟子建则以其温情、缠绵的笔端消散了死亡的灰暗、阴郁,构建了被忘却的乐园。
一 对死亡情结的独特体验
迟子建在小时候就目睹了了无数的葬礼,随后她邻居和同学的死,使她明白:“死亡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它同人吃饭一样简单。”迟子建目睹了一个个生命的突然终结,从而使她在童年时代就有了痛彻的人生体验。而长大后祖父、父亲和丈夫的死亡,对她更是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迟子建的父亲是个小学校长,个性豪放、幽默,对儿女很慈爱,对迟子建的精神世界和创作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迟子建的父亲去世后,这个温暖幸福的家庭曾一度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
迟子建的丈夫黄世君原为塔河县委书记,2002年死于意外车祸。迟子建34岁才和黄世君结婚,在迟子建的影记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夫妻感情甚笃。丈夫的意外去世犹如晴天霹雳,使迟子建一度陷入悲伤不可自拔,《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开篇就写:
“我的丈夫是个魔术师,两个多月前的一个深夜,他从逍遥里夜总会表演归来,途经芳洲苑路口时,被一辆闯红灯的摩托车撞倒在灯火阑珊的大街上。”
这与迟子建本人的遭遇何其相似!“我想把脸上涂上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正是迟子建自己悲痛的心声。
生命的无常使迟子建在日后的创作中抒发着挥之不去的对亡父、亡夫的思念,她的许多作品都有“父亲之死”“丈夫之死”的主题,如《白雪的墓园》、《灯祭》、《重温草莓》等作品都涉及到“父亲之死”;《亲亲土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向着白夜旅行》等作品都涉及到“丈夫之死”,这些作品中的“我”都有作者迟子建的影子。对迟子建来说,书写死亡命题,亦是一种忧伤的宣泄,是一种对不幸的超越。
这种失去至亲、挚爱的大不幸、大悲痛的经历,使迟子建对死亡有着更为敏感和独特的体验。迟子建曾经说:“我就这样嗅着死亡的气息渐渐长大了。它给我稚嫩的生命揉入了一丝苍凉的色彩,也催我早熟。”(《死亡的气息》)可以说,迟子建是怀着这种独特体验加深了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和感悟。
二 对死亡命题的诗意书写
一直以来,谈论死亡是中国人的大忌讳,由于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注重的是死亡的意义和价值,而过程和死亡本身通常是被忽略的。孔子曾说过:“不知生焉知死。”现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用笔端去触摸死亡的禁区、书写死亡的命题,如现代作家郁达夫、萧红,当代作家毕淑敏、余华等。
迟子建小说有着“田园牧歌”式的美,她笔下的死亡形态也带有一种温情之美。通常来说,作家在小说中对死亡命题的书写都是充斥着血腥、恐怖、灰暗、阴郁,弥漫着苦难的气氛……还没有哪个作家能像迟子建一般,能把死亡书写的如此诗意,如此绝俗。
迟子建曾说过在她小的时候就参加了很多葬礼,她的家乡把葬礼办得很圣洁和亲切,没有那么悲痛欲绝。“所以我最初领略到的死亡是有诗意色彩的。”小时候的独特体验给迟子建的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她在叙写死亡和葬礼时也往往写得亲切和圣洁。
作品《亲亲土豆》中的主人公是秦山一家,他们原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可是灾难突然降临,秦山得了肺癌,他不舍得把家里的积蓄都用来治病,而是希望把钱留下来给妻子和女儿过日子。于是,他就从医院偷偷跑回家,并骗妻子要了300块钱,给妻子买了一件宝石蓝色的软缎旗袍。秦山死后,妻子李爱杰就穿着那条宝石蓝色的软缎旗袍为丈夫守灵,“守着温暖的炉火和丈夫,由晨至婚,由夜半至黎明。”在这里,我们分明能感受到他们浓浓的爱意,即使是死亡也没有隔断他们的情意。因为秦山喜欢土豆,所以李爱杰把一袋袋土豆倒在坟上:
“只见那些土豆咕噜噜地在坟堆上旋转,最后众志成城地靠在一起,使秦山的坟豁然丰满充盈起来。雪后疲惫的阳光挣扎着将触角伸向土豆的间隙,使整座坟洋溢着一股温馨的丰收气息。李爱杰欣慰地看着那座坟,想着银河灿烂的时分,秦山在那里会一眼认出他家的土豆地吗?他还会闻到那股土豆花的特殊香气吗?李爱杰最后一个离开秦山的坟。她刚走了两三步,忽然听见背后一阵簌簌的响动。原来坟顶上的一只又圆又胖的土豆从上面坠了下来,一直滚到李爱杰脚边,停在她的鞋前,仿佛一个受宠惯了的小孩子在乞求母亲那至爱的亲昵。李爱杰怜爱的看着那个土豆,轻轻嗔怪道:‘还跟我的脚呀’。”
这一段对死亡的书写充盈着温馨和怜爱,丝毫没有悲痛欲绝和阴郁、灰暗,让人感觉死亡不是终结,因为爱还在延续。
不管是《白雪的墓园》还是《亲亲土豆》,“母亲”和李爱杰都因爱而从死亡的阴影中悲痛中走了出来,可以说是爱化解了死亡的阴影,过滤了灾难与悲痛,留下的是爱和更好地活着的希望。迟子建在书写死亡时,还惯用白雪、月光意象,如《白雪的墓园》、《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北极村童话》,这些意象的运用为死亡增添了一抹浪漫的情调。
迟子建对死亡的诗意书写还体现在她对死亡的诗意想象,如《重温草莓》中的“我”在梦幻中与逝世的父亲在酒馆里相逢:
“我必须埋下头,我埋下头的时候忽然觉得一片金色的光芒正徐徐地从我脚下升起,冉冉地爬上我的脖颈,接着,我觉得一双坚实的大手异常温暖地抓住我的手,那种久违的温暖令我颤栗。”
这种神遇充满了温情和诗意。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我”一直为丈夫魔术师的离去而悲伤,故事的结尾是魔术师死后化成蝴蝶:
“突然,我听见盒子发出扑簌簌的声音,像风一样,好像谁在里面窃窃私语着,这让我吃惊不已。然而这声音只是响了一刻,很快就消失了。不过没隔多久,扑簌簌的声音再次传来,我便将那个盒子打开,竟然是一只蝴蝶,它像精灵一样从里面飞旋而出!它煽动着湖蓝色的翅膀,悠然地环绕着我转了一圈,然后无声地落在我右手的无名指上,仿佛要为我戴上一枚蓝宝石的戒指。”
这个浪漫温馨的结尾足以温暖“我”受伤的心灵。
迟子建将对生命对死亡的思考,归结到爱上,是爱是温情让死亡不再是恐怖的灰暗的而是诗意的、温情的,连忧伤都是温情脉脉的。这也是迟子建书写死亡命题的主要特征,她用她那温暖、缠绵的笔触书写了一个个浪漫的唯美的死亡。迟子建信奉温情的力量,她认为:“渴望温情,是人类的一种共同情感。”
三 悲痛的超越、死亡的升华
对迟子建本人来说,书写死亡命题也是一种悲伤的宣泄和悲痛的释放,而真正的释放还是死亡的升华。迟子建以她独特的体验和强大的精神世界描绘了充满温情的世间和阴间,塑造了充满关爱和温情的灵魂。
死亡让生命升华。死亡过滤了肮脏,使生命升华为圣洁的灵魂。迟子建说:“活着的人是没有灵魂的,而死了之后灵魂就诞生了。”《树下》中的李七斗的姨妈、姨父,可以说都是坏人,李七斗的姨妈因为贪财才领养七斗,她对七斗十分冷漠,而七斗的姨父则多次了七斗,七斗对他们极为怨恨。后来七斗姨妈一家惨死,七斗对他们的怨恨就化为思念了,她在梦中来到阴间的姨妈家,看到了温馨的场景:
“姨父下了炕,胆战心惊地给七斗搬来一把椅子……姨妈腰间系着一个蓝布围裙,好像刚刚在厨房忙过似的,她的脸颊很有光泽,看起来日子过得滋润极了。七斗听见了姨妈温存的笑声。”
姨妈一反平日小气的性格给七斗留了足足有一坛子的草莓汁,而姨父的恐俱则越来越强烈,终于跑到树下痛哭去了……是死亡让姨妈姨父的灵魂得到净化,让姨妈变得有人情味,让姨父对自己犯下的罪孽痛苦……七斗醒来时满脸泪痕,她喃喃地对自己的丈夫说:“我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亲人们都在那里,真幸福啊。”
死亡让爱升华!在《北极村童话》中,老奶奶的死让“姥姥”和村里的人一改之前对苏联老奶奶的冷漠。《青草如歌的正午》中陈生的妻子病死了,可是陈生仍然在每天正午用青草为妻子编织东西,陈生认定他的女人终将回来。死亡虽然夺去了生命,但是却无法夺走生者对死者的爱与牵挂。死亡没有隔断爱情,死亡可以打破生死的界限,证明爱情的强大力量。死亡让这平凡的人的爱变得熠熠生辉!《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有一个小摊主,老婆去世三年了,小摊主依然天天思念着她,她也经常走进丈夫的梦里叮嘱丈夫。小摊主泪眼朦胧地告诉“我”:
“死了的人回到活人的梦中,当然是活着时的样子了!她会嘱咐你风大时别忘了关窗,下雪了别忘了给孩子戴上棉帽子。唉,她也真是命苦,死了还得跟心!”
死者已逝,可是对家人的爱和牵挂依然。死亡暂时隔开了相互关爱的人们,但死者与生者之间的爱与牵挂却是什么都割不断的。
在《遥渡相思》中,孤女得豆已经过世父母的灵魂经常出现在她的身边,或是静默地表露对得豆生活的看法,或是进入她的梦境与她对话。这种灵魂并未消逝的意识是迟子建自己真实的体验。在迟子建的影记中记录了她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年七夕,迟子建睡在母亲居室中父亲原来睡的位置,睡下不久就感觉有人不停地挤她,还清清楚楚地听见父亲的声音:“挤什么挤,我一年才回来一次。”她相信是父亲的灵魂因为对母亲的爱和牵挂而回来过。迟子建的亡夫也曾出现在她的梦境和她对话。2008年,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在致答谢词中她说:
“我要坦诚地说:这个时刻、这个夜晚会留在我的记忆当中。因为我觉得来到这个颁奖台的不仅仅是我,还有我的故乡,有森林、河流、清风、明月,是那一片土地给我的文学世界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要感谢大兴安岭的亲人对我的关爱,还要感激一个远去的人――我的爱人,感激他离世后在我的梦境中仍然送来亲切的嘱托,使我获得别样的温暖。”
这种灵魂不死并带来温暖的爱意的意识、认知,使得迟子建获得悲痛的超越,并写入小说温暖更多背负悲剧的人们。在《向着白夜旅行》中,“我”就是在前夫马孔多的灵魂的陪伴下躲避了灾难,经历了一次惊险而愉快的旅行。
迟子建有一首悼念亡父的诗是这样写的:
“他离去了/亲人们别去追赶他/让他裹着月光/在天亮以前/顺利地走到天堂/相信吧/他会在那里重辟家园/等着被他一时丢弃的你们/再一个个回到他身边/他还是你的丈夫/他还是你的父亲。”
在迟子建眼里,父亲的死亡就是:裹着月光走到天堂!而且父亲是在天堂等待他的亲人再一个一个回到他的身边,“他还是你的丈夫/他还是你的父亲。”
迟子建以她独特的死亡认知拯救了最底层的背负悲剧的人们,她所书写的死亡意识其实是通过追求死亡达到一种超越――对生命的超越,对不幸命运的超越,对悲痛的超越;让背负悲剧的人们直视死亡,让脆弱的生命和心灵更坚强,让灵魂更圣洁,让爱更宽广。
参考文献:
[1] 迟子建:《北极村童话》,作家出版社,1989年版。
[2] 迟子建:《晨钟响彻黄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3] 迟子建:《迟子建文集》(四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 迟子建:《迟子建影记》,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 迟子建:《向着白夜旅行》,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 迟子建:《越过云层的晴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7] 迟子建:《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篇2
1986年的时候,正是我狂热地爱着文学、被文学所迷惑的时代。也就是那个时候,我读到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北极村的童话》,从此开始喜欢上了迟子建的作品。 1989年我在《文艺争鸣》杂志当编辑,去鲁迅文学院组稿时,认识了迟子建、莫言、余华、刘震云等作家。迟子建喜欢穿裙子,喜欢用围巾来调节色彩。她长长直直的头发披在肩上,加上北方女孩子高挑的个子,很是引人注意。
说起迟子建的创作生涯,屈指算来,已有三十年。她可称是“年轻的老作家”。她年少成名,笔耕不辍,不仅小说创作方面成就突出,而且散文写作也自成一家。她的浪漫诗意抒情里,有着严峻的社会内容和丰富的美学意味。迟子建的文字总是带着诗性和强烈的个人气息,形成了一种优雅的文学话语。
记得2008年的冬天,我与北京大学的几位学者去黑龙江大学讲学。一天晚上,组织者在哈尔滨中央大街一家很纯正的俄罗斯餐厅宴请,我给迟子建打了电话,问她是否方便来一起坐坐?她爽快地答应了。
当我和北大的几位朋友来时,迟子建已经在等我了。
我们有好多年没见过面。当相见的那一刻,我还是有些心酸,迟子建似乎也有与我同样的感觉。因为这些年,我们的生活都发生过一些变化。我们相互说着这些年各自的一些事,还说起我们共同熟悉的朋友们的事。我问她生活得好吗?她说她的生活是命中注定有这样的结果。她说:“如果我也有一个儿子该多好。DN(我儿子)已长成一个高高大大的男人样了吧?”我告诉她DN喜欢她的小说,还常常想念迟子建阿姨。
就在那天俄罗斯餐厅分手后,迟子建给我发来一条很长的短信:“见到你非常高兴。孩子那么优秀,是你的骄傲……”回来后,又翻看我的老照片,那是1989年5月在北京八里庄南里鲁迅文学院,当年迟子建正在那里读书。有两张照片是迟子建与DN小朋友在玩耍,她笑得那么童真。照片上的DN坐在她的书桌上,肆无忌惮地在她的稿纸上乱写乱画着。
篇3
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女人似乎只是繁冗家务的承担者、传宗接代的实施者、教子相夫的执行者。“三从”“四德”等种种枷锁无情地剥夺了女性的自由和个人意志!结婚,也就成了封建社会女性的苦难!有了苦难就得忍受,这似乎成了对女性的铁律。但她们也是人,是正常人。当自己不堪“苦难”之重时,反抗,这一人性的本能也就会被激发出来。中学教材《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就是这样一位在“忍受”中“反抗”的代表人物。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刘兰芝,可谓是才貌双全的好女子;与君“共事二三年”,却是常常“贱妾留空房”,足以见证对丈夫的忠贞;“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勤劳,却换来婆婆“遣去慎莫留”的绝情“回报”!无奈枷锁太重,丈夫无能,一己之力无以挽回个人的婚姻幸福。无奈与无辜的纠结,激发了这位弱女子的反抗本能。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对丈夫的哭诉,充满了牢骚。牢骚,往往是束手无策时的情感宣泄。与婆婆告别时,不忘将自己精心装扮一番。“事事四五通”的细心打扮为的是个人尊严,是被“扫地出门”而不显狼狈的刚毅举措。对婆婆、小姑的悉心叮嘱,也未能博得婆婆的一语挽留,出门蹬车,却泪落百行。也罢,离去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与丈夫誓别,“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既有对婚姻的一丝希冀,也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倔强。爱情的力量让外柔内刚的兰芝有了反抗的决心。直至归家时的屡屡拒婚,足以证明她对丈夫的信守。可悲的是,兰芝毕竟生活在无自主、无自由的封建社会里,她的信守与反抗,却被自己的胞兄摧毁。唉!毕竟是“嫁出去的女”,犹如“泼出去的水”,既然覆水难收,那么,已嫁的兰芝也休想赖在兄长之门!“处分任兄意”,此时兰芝已招架不住,她就像肆虐狂风中的一茎枯草,瞬间就被销蚀得无影无踪。
自己的无奈与无助,此刻唯有丈夫仲卿能解吧?因此,在夫君策马前来时,兰芝“蹑履相逢迎”。本想将满肚的苦水向心上人倾诉一番,而等待她却是“贺卿得高迁”的冷嘲热讽,是“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的斥责,更有“我独向黄泉”的“胁迫”!心中冤屈郁积,把兰芝逼向生命的崖边。刚毅、不屈、尊严、信守化作催人泪涌的生死誓言——“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相见成永别的悲痛,揪人心肺;生人作死别的痛苦,可想而知!
“不良计”已做,就在那个暗沉沉的“黄昏”际,就在那个静寂寂的“人定”时,柔弱无辜的刘兰芝,面向“清池”,用毅然决然的一跳,结束了自己年轻却委屈的一生。同时结束的,还有她的苦难。也许这就是封建女子的反抗。可悲可愤,可气可叹!
篇4
本刊特约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亿霖案”背后一系列鲜为人知的丑剧:留学“海归”英晓明工于心计,为套牢赵鹏运,冒险生下私生子。当东窗事发,为逃避法律制裁,她又生下第二个私生子,并企图拿一双儿女做工具,妄图逃脱法律的制裁……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而英晓明为了自己的利益,竟不惜拿孩子做“人质”!
为套牢情人,女“海归”决定生子做筹码
英晓明成长于辽宁鞍山一个普通家庭。1990年,聪明伶俐的她还在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就读时,就与男友、同班同学迟宏刚共同研发了腌蛋用高压锅阀座,并取得国家专利。大学毕业后,英晓明自费远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留学,迟宏刚则成了沈阳大安珠宝商行负责培训员工的讲师。
1994年,英晓明学成归国,在男友介绍下进入沈阳大安珠宝商行做业务员。公司总经理赵鹏运对英晓明十分赏识,觉得她精明能干,又有留学背景,便将她作为公司骨干培养。仅仅半年时间,英晓明就被破格提拔为销售部经理。
为报答赵鹏运的知遇之恩,英晓明工作格外卖力。在她的辅佐下,商行以“拉人头”为主要经营方式的传销活动在东北三省风生水起,短短两年,赵鹏运就跨入千万富翁行列。
赵鹏运身材挺拔魁梧,脸庞棱角分明,带着几分成功男人的霸气,是英晓明欣赏的那类男人。她常常不自觉地拿男友与赵鹏运做比较,越比越觉得迟宏刚平庸不堪。英晓明虽出身普通家庭,但心气很高,一心梦想出人头地,在她眼里,赵鹏运无疑是帮她圆梦的桥梁。
为俘虏赵鹏运,英晓明对他尽情挥洒女性的柔情,可赵鹏运无动于衷。1997年5月,赵鹏运与沈阳一位富家千金举行了婚礼。英晓明最后一点幻想终于破灭,她恨恨地与男友一起离开了商行。不久,英晓明带着遗憾与无奈,与迟宏刚结了婚。
2002年6月,赵鹏运因组织非法传销,被沈阳市皇姑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零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0万元,他与妻子的关系一落千丈,两人闹起了离婚。英晓明从旧同事那里得知这些,觉得机会来了。她深知,凭赵鹏运的能量,出狱后肯定能东山再起,现在是自己攀附他的绝佳机会。英晓明不顾自己是有夫之妇的身份,去监狱为赵鹏运送衣服和生活日用品,直言不讳地对他说:“如果你老婆与你离婚,我愿意一辈子追随你!”赵鹏运紧紧抓住英晓明的手说:“你是个好女人,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最爱我!我出去后,一定与她离婚,和你结婚。”
接着,赵鹏运绘声绘色地向英晓明描绘了未来美好的蓝图:出狱后,他要带着英晓明大干一场,将她打造成为千万富姐。英晓明听得热血沸腾……
在赵鹏运的授意下,英晓明风风火火招兵买马,培训营销团队,为赵鹏运出狱创业提前铺路。2004年4月7日,赵鹏运刑满释放。英晓明开车接他出狱,感慨地说:“你出来了,我就有主心骨了!”两人沆瀣一气,成了情人。
此时传销已成过街老鼠,传统的传销产品已经不能蒙蔽大众,这令英晓明和赵鹏运大伤脑筋。一次,英晓明陪赵鹏运去呼和浩特“考察项目”,路过一望无际、日益沙化的荒草地,赵鹏运突然灵机一动:我国的荒山荒地不计其数,林木资源却很稀缺,何不在这上面做文章?英晓明一拍脑袋说:“有道理!”一番冥思苦想,两人决定以合作造林的方式拉人八股,以高额回报引诱投资者跳进陷阱,然后他们站在传销的金字塔尖坐收渔利。就这样,英晓明和赵鹏运为非法传销披上了植树造林的合法外衣。
2004年5月中旬,赵鹏运以朋友的名义,在北京注册成立亿霖集团公司,英晓明担任亿霖下属国际大厦分公司总经理。他们花费数百万元在电视和报纸上做广告造势,使“合作造林,首选亿霖”成为一句流行语。公司40多名传销骨干主动出击,鼓吹花600元买一亩地植树,7年后回报6000元。在他们的蛊惑下,短短3个月,就有6000多人入套,公司获利2亿多元。
赵鹏运成为亿万富豪后,很多年轻美丽的姑娘对他暗送秋波、投怀送抱。赵鹏运毫不避讳地享受她们的殷勤和爱。深重的危机感在英晓明的心头膨胀……
那天,英晓明与赵鹏运缠绵过后,突然嘤嘤抽泣起来:“鹏运,你答应过要与我结婚的。我们尽快各自离婚吧!我要一辈子与你在一起。”赵鹏运压根儿就没有想过与英晓明结婚,当时的承诺只不过是一时感动说出来的话,没想到英晓明牢牢记在心里。
如果离婚,妻子会分走一半家产,这样赔本的“生意”赵鹏运不会做。沉默片刻,他认真地对英晓明说:“正因为我爱你,才不能和你结婚。许多情侣没结婚时情深意笃,一走进婚姻殿堂就成了冤家对头,我们永远保持这种关系不是很好吗?”
一番话让英晓明的心凉了半截。赵鹏运明显是在敷衍自己,可面对这样强势的男人,又不能步步紧逼,否则会适得其反,让赵鹏运最终弃她而去。揪心的烦恼中,英晓明有了主意。颇有心计的她决定为赵鹏运生个孩子,这样一来,她就有了拴住赵鹏运的筹码。在她看来,孩子会像“连心锁”,将他们的命运锁在一起;退一步讲,赵鹏运即便离她而去,自己也可以以孩子的名义向他索要一大笔钱。
再次生下私生子,富豪母亲居心不良
此后,英晓明再与赵鹏运幽会时,悄悄做了手脚。这年9月,英晓明发现自己怀孕两个月了。她知道,自己与丈夫已几个月没有性生活了,这孩子一定是赵鹏运的。
当英晓明将“喜讯”告诉赵鹏运时,赵鹏运大惊失色,他已有了一双儿女,怎么能让情人生下颗“定时炸弹”?赵鹏运坚决要求英晓明将孩子做掉,英晓明突然跪在赵鹏运面前痛哭流涕:“鹏运,你是我刻骨铭心爱着的男人,你不给我婚姻,我没逼你,求你让我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吧!我会像爱你一样爱孩子。”无论英晓明如何哀求,赵鹏运只有一句话:“去医院做掉孩子!”
为麻痹赵鹏运,英晓明含泪答应了。11月底,英晓明瞒着赵鹏运飞赴新西兰养胎。到了新西兰,她才将真实意图告诉赵鹏运。赵鹏运虽然气恼,但感念英晓明的一片痴情,没有再逼她打胎。
2005年3月,英晓明在新西兰生下一个健康男婴,根据当地相关法律,孩子一出生就取得了新西兰国籍。孩子刚一满月,英晓明就带着孩子回来了。迟宏刚以为儿子是自己的,喜不自禁。英晓明内心涌上一丝愧疚,但想到自己给丈夫带来优越的物质生活,她又坦然了许多。
看着自己的骨血,赵鹏运没有再指责英晓明,内心升腾起父爱的柔情。不久,赵鹏运的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回沈阳读书,赵鹏运花500万元在北京昌平区买了一幢别墅,英晓明经常带着孩子去那里与赵鹏运幽会。
有了赵鹏运的孩子,英晓明感觉赵鹏运对自己的感
情又回来了,不仅愿意将他的喜怒哀乐与自己分享,而且还将她的工资提高了两个档次。英晓明庆幸自己这招棋走得妙!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迟宏刚越发觉得孩子的脸型、眉眼酷似赵鹏运,联想到以前听到的关于妻子与赵鹏运之间的风言风语,迟宏刚逼问英晓明:“孩子是不是赵鹏运的?”英晓明在丈夫面前一向强势,干脆将孩子的身世挑明:“实话告诉你,这个孩子姓赵不姓迟!就你这熊样,还想让我给你生孩子?”
迟宏刚一拳砸在窗户上,碎玻璃将他的手到破,鲜血流了出来。他拿起铁锤就要去找赵鹏运拼命,英晓明轻蔑地说:“你斗得过赵鹏运吗?”懦弱的迟宏剐剐升腾起来的血性迅速退去,蹲在地上伤心地痛哭起来。此后,英晓明更加肆无忌惮地与赵鹏运在一起,和迟宏刚的夫妻关系名存实亡。迟宏刚想过离婚,但又舍不得放手丢开英晓明这部“提款机”,只得靠酒精麻醉自己。
一年多时间,亿霖集团在全国11个省市建立起了分支机构,公司资产超过15亿元,有1万多人掉进了赵鹏运和英晓明设下的传销陷阱。公司在寸土寸金的长安街上,花巨资租了国际大厦整整两层作为办公室。
那是英晓明一生中最风光的日子:懦弱的丈夫替她打理家务,浪漫的情人给她情感寄托:她住的是别墅,开的是豪华轿车,出入的场所是星级酒店,生活奢华而刺激。她庆幸自己有先见之明,在赵鹏运落魄的时候攀上了他。
渐渐地,用投资者血汗钱构筑起来的财富大厦出现了裂缝。其实,亿霖卖出的林地根本没有开发护理,荒草比树苗还高。况且,许多荒地根本不适合种植林木,投资者发现这是个陷阱,开始报案。2006年1月16日,亿霖因为涉嫌非法传销被北京市公安局立案侦查。
一个月后,英晓明发现自己再次怀上了赵鹏运的孩子。一股大厦将倾的悲凉涌上英晓明心头,自己和赵鹏运肯定凶多吉少,作为母亲,要对肚子里的孩子负责呀!想到这些,英晓明决定做掉肚子里的孩子……
一个星期后,英晓明开车去医院做人流。半路上,她接到了律师的电话:“英总,警方掌握了你与赵总的关系,很快就会找你调查情况,你要有心理准备。”英晓明的心顿时揪紧了,她再没有心思去医院,连忙开车去与律师见面。
律师告诉她:“根据经营规模和你获利所得,你恐怕要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英晓明的脸顿时变得煞白,语无伦次地问律师:“有没有途径可以规避或减轻我的罪责?”律师客观地告诉她:“主动坦白,退还非法所得,可以减轻罪行。另外,刑事诉讼法有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如果罪犯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律师的话提醒了英晓明。抚摸着腹中的胎儿,她意识到宝宝可以让她暂时规避法律制裁,只要没关进去,也许还能找到机会逃脱法律制裁。孩子是她的救命稻草,那一刻,英晓明决定留下腹中的孩子。尽管英晓明知道,孩子一生下来就要面对耻辱、白眼和痛苦,一辈子生活在阴影里,但为了救自己,自私的她顾不了这些了。
意识到赵鹏运极有可能再次身陷囹圄,精明的英晓明赶紧想方设法从他身上捞钱。她打出了儿子和肚子里的孩子这两张牌:“我们得给孩子准备一笔钱。要是我们都进去了,谁来管他们?你给我5000万,我给他们存下来。”赵鹏运坚决不同意。在这种情况下,英晓明只得偷偷将赵鹏运的别墅过户到自己姐姐的名下。
2006年6月2日,赵鹏运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亿霖”所有资产被陆续查封,公司的高层陆续被传讯。7月28日,警方对英晓明进行传讯。鉴于她有孕在身,警方没有对她实施刑事拘留,英晓明被取保候审。她长舒一口气,庆幸自己没有做掉孩子。这年11月,英晓明生下与赵鹏运的女儿。
亲生骨肉做赌注,女富豪法网难逃
这时,检察机关已将亿霖集团28名高管诉至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英晓明虽暂时能待在家里,但度日如年。她知道,哺乳期一过,自己就要身陷囹圄。为逃避制裁,英晓明决定用两个孩子做盾牌。她背着迟宏刚,找来姐姐和保姆,三人制订了周密、详细的计划……
2008年12月27日,英晓明被批准逮捕。至此,震惊全国的亿霖传销案最后一名嫌疑人被羁押候审。面对警方的审讯,英晓明痛哭流涕,大骂赵鹏运是流氓,不仅霸占自己多年,还逼迫自己为他生了两个孩子,毁了她的一生。她咬牙切齿地检举揭发赵鹏运,诉说他如何胁迫自己和公司员工欺骗投资者,将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但警方早已掌握了证据,并没有被她的表演蒙蔽……
与此同时,负责审理亿霖案的专案组收到了英晓明姐姐的一封信,说英晓明的女儿太小,已好几天没有吃东西了,得了严重肺炎,孩子仍需要母乳喂养,请求司法机关延长英晓明的取保候审时间。
嗷嗷待哺的无辜女儿,哪里知道自己成了母亲要挟法院的工具!其实孩子这时已两岁,根本不需要母乳喂养。专案组识破了英晓明的花招,当即予以拒绝。
两天后,律师受赵鹏运的委托,与英晓明见面,希望她不要乱说,替自己分担一部分责任。英晓明阳奉阴违,为得到宽大处理,她昧着良心给赵鹏运强加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赵鹏运哪里知道,这个口口声声说爱他的女人,却在关键时刻落井下石!
更让人痛心的事还在后面。英晓明见没有取得警方的信任,又生一计。在她的指使下,保姆买来泻药,就着白开水给两个孩子灌下,造成他们腹泻。两个孩子拉得小脸消瘦蜡黄,眼眶深陷,全身乏力。然后,英晓明的姐姐和保姆一人抱着一个孩子来到法院,将他们丢在大厅的沙发上就离开了。
英晓明4岁的儿子哭得撕心裂肺,屎尿拉了一身,臭气熏天;两岁的女孩严重脱水,奄奄一息,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工作人员赶紧将两个孩子送到医院。医生埋怨道:“孩子病成这样,怎么现在才送来?再晚一点就有生命危险!”他们火速对英晓明的女儿进行抢救,孩子终于脱离了危险。随后,办案人员与英晓明的姐姐取得了联系。对方冷冷地说:“谁让你们将英晓明关起来?你们将她放出来不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吗?”原来,英晓明是拿孩子的性命与法律对抗!都说虎毒不食子,英晓明却连起码的母性都失去了!三天后,见目的没有达到,英晓明的姐姐只好将孩子接走。
2009年1月16日下午13时,就在亿霖传销案即将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宣判时,专案组法官突然接到英晓明家保姆打来的电话:“英晓明被你们抓走了,我没有义务继续替她看孩子,请法院将孩子交给她本人。孩子现在就在法院西门接待大厅。”
法官赶到接待大厅,果然见到两个孩子坐在沙发上又哭又闹。英晓明的儿子抱住法官的腿,哭着说:“我要妈妈!我要妈妈!”两岁的女儿手里拿着妈妈的照片,也哭着要妈妈。办案人员的工作被打乱了。下午,法官分别提审英晓明和赵鹏运,严肃地告诉他们,遗弃孩子是违法的,企图用孩子来逃避惩罚更是痴心妄想!如果他们的家人不愿意收养孩子,法院只能将他们送到福利院。赵鹏运不明就里,埋怨英晓明:“你在外面待了那么久,怎么连这点事都没有安排好?”英晓明只得让姐姐和保姆赶到法院,将孩子接走。
然而,英晓明并没有死心,还想继续拿孩子做文章。3月23日,法院依法对亿霖案进行宣判。在庭审现场,英晓明的姐姐和保姆带着两个孩子赶来了。英晓明朝保姆使了个眼色,保姆在两个孩子的腿上使劲拧了几下,孩子痛得哇哇大哭,庭审一度被迫中断……
休庭时,经过法官的允许,英晓明见到了两个孩子。儿子拉住她的手:“妈妈我怕,带我们回家吧!”英晓明恐吓孩子:“法官不让妈妈回家。如果你们不向他们求情,妈妈就不要你们了。”两个孩子吓得哇哇大哭。一会儿,法官给孩子送来麦香烤翅和玩具,女儿开心地吃了起来,儿子却拽住法官的衣脚骂道:“你为什么不放我妈妈回家?”这一幕,让赵鹏运心如刀割,而英晓明却表情复杂。赵鹏运的父亲实在不忍心两个孩子被他们的父母当作工具利用,将孩子接走了。
篇5
一、自由刚韧的刘兰芝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谈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悲苦。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可见刘兰芝是一个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勤劳善良、聪明美丽、忠于爱情的女子。为何如此优秀的儿媳妇焦母不但不喜欢,反而处处刁难?
孔雀东南飞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东汉建安末年,这是一个政治黑暗,军阀混战、瘟疫横行、民不聊生的混乱年代。在这样的年代里,儒家思想及其反复倡导推行的礼教已经从统治地位下滑至崩溃的边缘。在这样一个观念剧变的时期,重视自身生命、情感、重视现实人生的意识已经兴起。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礼教标准被颠覆,对妇女的言行也随之减弱,刘兰芝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封建礼教束缚相对宽松的家庭中长成。刘兰芝自己也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正是由于这种相对宽松的生长环境,使得刘兰芝相比家教甚严、言听计从的大家闺秀而言,她的性格里就多了份自由和自我意识。这份自由和自我意识对于封建家长焦母来说是无礼节的表现,是对家长的不孝顺。其次,从兰芝对焦仲卿的抱怨:“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我们可以看出兰芝是一个外柔内刚的女子,她认为自己的行为没有过错,就是宁愿被驱遣也不愿意向焦母委曲求全。
刘兰芝的个性不仅表现在其对婆婆的反抗中还表现在她对丈夫的不满上。她并没有像旧时的女子那般对丈夫的话言听计从,反而是一针见血的斥责起丈夫:“勿复重纷纭……仍更被驱谴,何言复还来。”明白地告诉丈夫他的办法是没用的,一个被遣回娘家的女子,是没有机会再回到婆家的。文章还用了大量笔墨描写兰芝离去前的精心打扮,“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一过程既是表现她对丈夫的不舍,也是兰芝在用行动向焦母证明自己行为无过,自己被驱遣的无理。兰芝在与焦母拜别的时候,虽然态度恭敬,但却未露出一丝难过伤心,出来与小姑告别却“泪落连珠子”。这些行为正是兰芝对焦母的一种无声的抗议。而正是这种刚韧的性格,让刘兰芝在面对爱情的堡垒即将失守的时候,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殉情,用死来实现自己的爱情承诺。“‘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付清池。”
二、凶悍蛮横的焦母
焦母是导致焦刘悲剧的主要原因,正是她与刘兰芝性格的冲突,才导致最后焦刘为爱殉情的悲剧。焦母最开始出现在大家面前是从刘兰芝对焦仲卿的控诉中,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劳善良、秀外慧中的刘兰芝,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挑剔、无理的焦母。从焦母不喜欢兰芝的理由,“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可以看出焦母是一个很死板、很苛刻的封建家长。她喜欢的是对她言听计从、逆来顺受的小媳妇,而不是像刘兰芝那样优秀的,有主见的媳妇。从她训斥焦仲卿的话:“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可以看出焦母还是一个独断专行、自私的人。在整个刘兰芝被驱遣的过程中,能够做决定的只有她一个人。她从来没有顾及过自己儿子的感受,甚至对儿子的誓言:“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置若罔闻。最终在她的蛮横、凶悍之下,焦仲卿屈服了,同时焦刘的爱情悲剧也开启了。也正是她的这种性格,让她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的儿子,最让人感到悲哀的是,焦仲卿与她告别时,她还是认为刘兰芝配不上自己的儿子,还是在用东家贤女来安慰焦仲卿,这样的焦母真是让人感到可悲、可叹。
三、软弱忍让的焦仲卿
焦仲卿是“大家子”,身为府吏,忠于职守,纯洁善良,是非分明。在兰芝与焦母的尖锐冲突中,按说他最应主持公道,上下协调。但他在性格强悍的焦母抚养之下,逐渐形成了相对软弱的性格和对焦母的惟命是从,不到绝望之时,绝对不会违反焦母的意愿。当他得知焦母要驱遣与自己相爱的兰芝后,他立刻去向焦母求情,希望可以让母亲改变决定。刚开始,他还可以与母亲平等对话,当焦母强势起来的时候,“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很明显,焦仲卿性格上的软弱就暴露出来了,“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面对焦母的强悍,他不是继续与焦母抗争,而是选择了忍让退避,他让兰芝先回家,等过段时间焦母气消了再接兰芝回来。可是,这只是他自己天真的想法,他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母亲和妻子,根本没发现他们性格上的矛盾冲突,他不知道自己的忍让,并没有让焦母与兰芝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反而将自己与兰芝的爱情推向了悲剧的方向。在这个故事中,焦仲卿软弱、犹豫不决的性格与兰芝刚韧、决绝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他们殉情时的表现。刘兰芝是毫不犹豫地“举身付清池”,没有太多的告别和哭诉。而焦仲卿在“自挂东南枝”前,在树下徘徊犹豫了很久。虽然很能理解他对母亲、对家人的不舍,对功名利禄的眷恋,但和兰芝比较起来,焦仲卿软弱的性格却是暴露无遗。因此,在整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有情有义,却无能为力的焦仲卿。
四、软弱的刘母和凶悍的刘兄
刘母和刘兄的性格正与焦母和焦仲卿相反。刘母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女性,她温柔善良,也很爱自己的女儿。刘母也许是这个故事中最能理解兰芝的人,所以兰芝才会跟她说自己与焦仲卿之间的誓言。而刘母也的确尊重兰芝的想法,拒绝了县令和太守的提亲。奈何家中做主的是凶悍的刘兄,当刘兄出来反对时,刘母就软弱下去了。文中没有提到兰芝的父亲,也许兰芝的父亲早已过世。作为女性的刘母已经习惯依赖自己强大的儿子,因此,当刘兄出来反对的时候,刘母选择了听从,放弃了帮助女儿坚守爱情。性格暴躁的刘兄也是悲剧的直接促成者,“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兰芝在被驱遣时就知道自己以后的爱情路程会很艰辛,“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虽说兰芝具有自由和抗争意识,但当时毕竟是封建社会。在一个没有父亲的家庭里,以兄为父已经是人们的共识。兰芝当知道自己无法改变凶悍的兄长的决定时,倔强的她选择从容赴死。刘兄除了凶悍外还很自私自利。当他得知兰芝拒绝太守的提亲,心中便十分不悦。“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他看似是在替兰芝考虑,却一点都不顾及兰芝的感受,其实更多的是为自身的荣华富贵打算。
篇6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孩喜欢“约会迟到的艺术”,依男友的耐性而定,选择比预先相约的时间迟5分钟,10分钟,15分钟,有的甚至更长,以此来考验男友对自己的感情……要让男友等得有点心急,有点担心,但还不至于要发怒。绝大多数男人会强忍内心的不平,强作欢颜违心地说:“没事的,我也刚刚到!”其实,他已狠命地坐在那里抽了半包烟。
2 。假如我和你妈妈同时掉在河里,你会先救谁?
一个很傻、很古老的难题,其实这一点也不好玩,而且毫无人性。对男性而言,这是很残酷的选择题,这也只会逼男人走上撒谎的不归路。
3 。“爱不爱我?”、“到底有多爱?”
一天问N遍,乐此不疲,男人稍有不耐神色,马上上纲上线认为自己不被对方重视,要男人再三保证,逼他们写血书、订生死约……与女性比较,男性的脑部感觉中心和沟通中心,少有“联系”,他不容易说“我爱你”。
4 。一哭二闹三分手
哭是可以的,但闹就稍过了点,但也有可爱之处,最低级的是言必及“分手”。其实喊“狼来了”仅是作秀,但却令人不胜其烦。“假戏”有时会让男人“真做”的,男人最吃不消女人的胁迫。
5 。“你喜欢张曼玉吗?”
其实,很多时候,女人就喜欢听一个“完美的答案”,而不是“真实的心声”,这令男人感到非常棘手。一个对其他女人不予关注或毫无想法的人,他一定是孙悟空或者唐僧。大多数男人是在通过欣赏女人,来强化自己关于性的欲望与幻想。想通了这些,你就不要再逼老虎变成一只猫去捉老鼠!
6。“到底是朋友重要还是我重要?”
一旦恋爱,男人就失去了自由。如果男友正与哥们玩或喝酒,没及时去女友家换灯泡,那是一件极其严重的事,因为这使她在父母面前丢了面子!为了显示其“第一”的地位,女孩子总喜欢独霸男友,让他众叛亲离,做个孤家“爱”人。事实上,无论男友对你有多么在意,他也需要朋友,如果因为而让男人孤独,那么,洞房如牢房。
7。一定要钻戒
求婚是个关卡,而且有关经济问题。女孩喜欢攀比,并把压力转嫁给男友,如果没有钻石戒指,就别想“染指”!婚前焦虑,可以让一个男人临阵逃跑的。爱是需要证明,但不需要虚荣的炫耀。男人是用来靠的,更是用来抱的。
8。枕男人的手臂入眠
其实,这样做男人累,女人也不舒服。不要端着新娘的架子,上床如上轿,对男人而言,这是个不小的负担。女性这种心理的满足感如果建立在先生“肉麻”的基础上,先生以后就会视床为“畏途”,一躺下就条件反射性地手脚发麻。
9。性惩罚
如果丈夫不答应你的某些无理要求,就“罢床”,扔枕头叫他滚!这种用性做武器来逼丈夫就范的行为,最后可能演化为丈夫的性冷淡,长期下去,男人会产生一种挫败感,所以,这种行为等于给男人上酷刑,而且是往死里打的那种。一旦仇恨的种子在枕边发芽,枕头就变成了定时炸弹!
10。当众管教丈夫,餐桌下踢他的脚
男人的面子比屁股大,小心犯忌。怕老婆虽然有人美其名曰为“美德”,但说人家怕老婆则有点“缺德”,因为很伤人!男人弱,才会怕悍妻,而一个弱男子,还有什么骄傲与自尊?
11。对公婆横眉冷对
做丈夫的最怕婆媳关系不好,因为两个女人的战争,最后成炮灰的往往是自己,所以,婆媳不和,麻烦就会无休止地被制造出来。这种境况下的男人,过的一定是水深火热的生活。
12 。查电话掏口袋
前者是关注丈夫“生活作风问题”,后者是检查丈夫“经济问题”,这其实就是对丈夫的不信任。这种家庭里讨生活的男人,一定压抑、苦恼,稍有不慎就会犯错误,有点像给慈禧太后梳头抓虱子。
13 。“掏空”他的“精”力
每个晚上都要丈夫“做功课”,不“浪漫”没关系,最怕丈夫的精力在外头“浪费”掉。所以夜夜笙歌、旦旦而伐,强烈占有欲令这些女性成为失去理智的母狮!别以为男人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性”,男人也是用脑子思考的。
14 。“你哑巴了。”、“你在想什么。”
处于应激期的男人往往头脑一片空白,失去自我控制,以致显得笨拙而不知所措。他必须做些简单动作以恢复状态,如果这时,太太要丈夫像她一样话多,并让他思考一些尖端到如“神六”如何上天的问题,那实在是太为难他了。
15。“邻居又换小车了!”
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强力刺激,会让男人恼火并萌生自卑心理,所以个别气急了的男人会脱口而出:“邻居也换老婆了!”很多男人相信,其财务状况反映了他们内在价值,你取笑他的收入,实际上是在蔑视他做为一个男人的能力。
篇7
关键词:迟子建 文学 人生
当代著名女作家迟子建的《越过云层的晴朗》是其唯一一部以动物――狗的视角来叙写人的长篇小说,这种独特的动物叙事对她而言,应该还是一种很自然的选择。因为正是某种程度上的“泛神论”和自然灵性主义的价值认同,才常常使得她笔下的草木花树、飞禽走兽无不生机充溢,随着四季流转,在人类的生活世界周围自然构成另一个和谐灵动的神秘世界。但从动物的视角打通这两个世界并加以反观,则有了别样的神奇,令人惊叹其视角选择的特异与恰适。一个深隐深山的小镇,几个低下低微的小人,因为一条狗而联接到了一起,串起了各自跌宕起伏的人生,呈现出了庸常世界里的非常人生。
一、颠倒的视角――一条黄狗的生平回放
动物视角的文学叙事,在神话和童话这两类文学题材中是必然的一个类人化或拟人化叙事视角选择,但是在其他现实类题材的文学创作中,动物视角的文学叙事则不仅相对较少,而且难度大。因为作者虽然极其希望从动物视角写出世界的独特景致,却往往容易喧宾夺主,依然挣扎于作者的情感意志,动物无非是一个简陋或者变形的外套而已。但是,越是难度大,越是有更多的作家希望借助动物这个独特的视角来省察人类自身。因为“人对自己的觉察是间接的,他所追求的自我界定总是要靠自己来和其他非人的东西进行比较,然后再把自己从那里面分离出来。”[1]所以,当熟悉的人看人、人看动物之类的全能叙事被作家普遍运用之后,动物视角的人类反观就成为一种新奇、新颖的选择,也是突破传统叙事藩篱、寻求另一种价值审视、意义评判的可能。所以,合适的题材、恰当的选择、娴熟的文笔,就促成了迟子建的长篇小说《越过云层的晴朗》,成为一次成功叙事探险――借助一条迟暮之年的大黄狗的回忆,把历史的纷纭变幻、人世的悲欢离合,既陌生化、模糊化,也近景化、平淡化。大黄狗对人世的诸多不解、去道德化的困惑,恰恰点出了人世界的诸多复杂与无奈。
黄狗的暮年是在青瓦酒馆度过的,它的暮年平生回顾,随着主人的次第变换,成为小说叙事的动力和节奏。从年轻时跟随第一个黄主人深入丛林到随缘送给镇招待所当服务员的小哑巴,然后再是各种机缘先后跟随了伐木工金发、梅主人、文医生,最后再次收尾于青瓦酒馆,在尽情的一跃中结束自己,给小说叙事结构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合圆弧。黄狗经历了不同的主人,被主人唤有不同的名号,但是都保持了一条狗的优秀品质――对主人的忠诚。“主人就是主人!我得对每一个收留过我的主人忠诚”。[2]它尤其记得主人小哑巴对他说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下雨阴天的时候,太阳也在天上,可惜我们看不到”。[3]小说的开篇黄狗就借曾经的主人小哑巴这句话为全书埋下了伏笔,构成了小说全部意蕴的底色和亮色。结尾的一跃则做了生动地回应:“因为我很快越过云层,被无边无际的光明笼罩着,再也看不到身下这个在我眼里只有黑白两色的人间了。”[4]
二、颠倒的世界――一个小镇的自然疏离
小说中描述的故事主要所在地金顶镇,似乎是一个远离尘嚣、深隐深山的世外桃源,广阔世界的激荡风云在这里都化为了和风煦雨。所以,才有文医生、梅主人在此的“归隐”。正如黄狗随第一个黄主人从森林里返回到镇上时听说“”完蛋了、“”结束了的反应,“‘’是什么,我不知道。……‘’是什么我也是糊涂的”[5],这里的人仿佛只是本能地生存、生活而已。地理的遥远几乎切断了与我们熟知的世界的一切联系,镇长只是象征着最基本的权威和秩序,其他则完全依赖于生存世界的简单法则。而正是在这个貌似远离尘世的“蛮荒之地”,人性才得到了最自然的舒展,爱恨情仇才得到了最爽快的宣泄。几乎不与人言的“小哑巴”,不与人轻易交往的文医生、梅主人,前者专给人整形,后者专替人生孩子,都力求平静地活着似乎是他们唯一的目的。他们对动物的爱甚于人。用文医生对黄狗的话说,就是“与世无争的日子可真好啊。我希望有一天我被所有人遗忘,只和你们这些动物生活在一起。”[6]
简静的世界本该无多少事值得叙写。但是,在一条只能分辨黑白两种颜色的黄狗眼里,这个世界似乎却很复杂。它也许不明白人世界的纷纭,但是人性的幽暗、显微,却在它的困惑里被一一放大。比如卖粮的女人为涨工资与镇长被黄狗目睹,镇长对它说:“不教训教训你,你还以为自己是镇子的老大呢!”[7]。文工团的无名歌手为求发达,专程来找文医生整丑而迅速走红。用他自己的话说,“干我们这一行的,如今丑的最吃香了!你要是长得好,别人都说你奶油!你要是丑陋呢,别人就说你很特别,有男人气!你唱的歌是狗屎,他们也会叫好!”[8]在黄狗看来,镇长干的事跟他干的事一样,唱歌是狗屎也是它经常拉的,怎么都成了特别的东西。黄狗貌似简单的困惑,在此往往就成为了人性的另一种意味深长的呈现。
三、颠倒的人生――金顶镇人的自我拯救
黄狗的身世不凡在于他接受过专业训练,所以可以一定程度去解读人世。这也为小说的视角选择提供了可能。它先后经历的六个主人,由此接触的不同人生,则进一步拓展、丰富了它阅世的广度与深度。
黄狗的第一个主人就姓黄,是直接从警犬训练场把它领走的,认领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带着进山勘察时防野狼、野熊等动物袭击用的。黄狗也不负所望,不止一次挽救了他们的生命。也正是通过黄狗“自我追述”其随黄主人深入深山老林做勘察的回忆,作者完成了对故事发生地自然风貌的全景式描绘,不仅让读者对地处深山老林深处的金顶镇有个俯瞰式的总体影响,便于随着黄狗的回忆自然沉浸于这个“世外桃源”,也可看出作者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和眷恋,那里的一切生命都充满着灵性。
黄狗的第二个主人小哑巴因为突然对其开口讲话而惊诧了镇长,镇长于是临时起意要求把黄狗留给小哑巴。黄狗在此朦胧地意识到,“人用我们的时候,我们就是他们嘴中美味的食物,一旦他们用完了我们,我们就成了屎,随随便便地就给遗弃了。”[9]真正喜欢、平等看待它的也许只有小哑巴和此后的另外两个主人――梅主人、文医生。相似的主动或被动游离于、或被遗弃于现实生活世界边缘的他们,才会觉得一个忠诚于主人的动物的可亲可爱。小哑巴是父母火灾双亡后的孤儿,梅主人是从上海逃到深山小镇的孤身女人,文医生仿佛是避居于此的隐者,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刻意疏离是他们的共同之处。然而,渐渐长大成人的小哑巴终于还是被他的叔叔领去做劳力了,梅主人死于再一次怀孕难产,文医生则被他医治的精神病人水缸开枪打死了。就在黄狗行将任人屠宰的时候,被最后一个主人、青瓦酒馆的老板娘赵李红认出买下,得以安享晚年并追忆它的一生。而赵李红同样是一个被与人私奔的母亲抛弃的女孩子,但是她最终自立自强,在金顶镇开起了酒馆,做起了自己真正的主人。黄狗在酒馆里被赵李红安置养老同时,也进一步目睹了小镇人生的起起落落。曾经风光的镇长被判服刑期满后又回到了镇上养老,当年破“四旧”毁神像、放火烧死雕刻神像的石匠――小哑巴爸妈的年轻人回来赎罪要建庙。拍电影的居然也来到这个深山小镇取景,并且自己也被安排着做了生前的最后一跃。
小镇各个曲折斑驳的人生,有茫然的顺从,有执着的生存,有名利的争夺,有分明的爱憎;从到改革,历史剧变的波澜到此只是掀起几许涟漪而已。底层卑微世界只遵循最切近现实的生存、生活情感伦理准则,仿佛亘古不变。但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抵达生命的本真――因为正是这些林林总总的“平庸”之恶,在一个偏远平凡小镇的自然呈现,通过一只狗的“困惑”性审视,才得以使我们反观自身,反观每一个生命之后所蕴含的苦乐哀欣。黄狗对云层之上阳光的执着,如同森林里那些满溢着灵性的花草、动物,则始终作为一股温暖的亮色映衬着整篇小说的叙事底蕴,那就是对大自然宁静、和谐、美丽的挚爱。
四、颠倒的文学――现实世界的文学涅
在2015年香港书展上,迟子建与读者分享自己的小说创作之路,谈到她的第四部长篇小说《越过云层的晴朗》时说,“但是我觉得这个长篇对我的生命和我的写作历程来讲意义重大。是因为我在这部长篇里,我又获得了写作的信心,而且它帮助我渡过了无数个忧伤的长夜,也帮助我透过一只动物的眼睛,那么一双单纯的眼睛,看到了复杂的世态人情。”创作这部小说时,恰逢迟子建丈夫不幸遭遇车祸身亡。所以,这部小说某种程度上就是她在痛苦中完成的“心灵苦旅”。在黄狗迷恋于小哑巴讲给它的云层之上的晴朗里,也未尝不寄予着作家本人对这抹温暖亮色的希冀和祝愿。借助文学的虚构,将个人的悲伤拓展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种种人生遭际,也是凭藉这一跃,让我们有幸能越过乌云,捱过风雨,看到令人欢欣的晴朗。有评论家指出,“对迟子建而言,世界的悲诉与夜莺的歌唱如何协调,始终是个问题。关于善与恶、天使与魔鬼,早期迟子建对前者关注过多,而对后者则了解的太少”,认为近年来作者“企图以一种温馨气息使冷天雪天的自然温暖如春,无论如何的艰辛苦难,经过一番人性的阐释,总能是一种温馨宜人的境地油然而生的修辞渐渐偃旗息鼓了,更多地呈现出世界复杂微妙地难以简化,万事万物分裂为冲突之所和难解之谜。”[10]其实,这样的评介似是而非,就迟子建一贯的创作追求主旨而言,始终未变,正如作家本人在这篇小说后记中所说的:“其实,‘伤痕’完全可以不必‘声嘶力竭’地来呐喊和展览才能显示其‘痛楚’,它可以用很轻灵的笔调来化解。当然,我并不是想抹杀历史的沉重和压抑,不想让很多人为之付出生命代价的‘’在我的笔下悄然隐去其残酷性。我只是想说,如果把每一个‘不平’的历史事件当做对生命的一种‘考验’来理解,我们会获得生命上的真正‘涅’”。[11]正是这种始终如一的创作宗旨,我们才能在《洲国》《白雪乌鸦》《额尔古纳河右岸》等这些宏大的历史事件和民族长歌、长卷中,看到作者一如既往的、平民视角的深情叙写和对小人物洞幽烛微的人性关注。如果说在迟子建最新的长篇小说《群山之巅》体呈现出了评论家所谓的转变,那也只能说是小说素材本身弥散的质感而已。迟子建创作的深刻独到之处,恰恰是在人人习以为常的庸常生活里,平淡无奇的岁月流淌中,总能发现、发觉世界和人生的残缺、残酷。所以,有评论家就指出《越过云层的晴朗》,“是一部贯穿了伤感和绝望情绪的小说,叙事者阿黄表达了对自身命运和人类世界的双重绝望。一条条狗的悲剧与狗的几个主人的悲剧互为映照,让我们充分领略了人生、现实和历史的残酷。但是小说又不正面去展示、渲染和放大狗与人的‘伤口’,而是以抒情和感伤的叙述,把‘残酷’改写为一种笼罩性的精神氛围和精神背景,占据小说表层的仍是日常化的世俗生活,甚至对‘’这样的历史灾难的反思和批判在小说中也都被推到了幕后。这体现了迟子建一种独特的美学追求,她追求的是对于‘残酷’的日常化营构,是对于‘残酷’的体验与反思,她要表达的是‘残酷’背后的美感与诗意,是‘残酷’的美学化和形而上化。”[12]
最后,正如鲁迅直面虚无,在孤独和幻灭中依然倔强地追寻希望和意义,迟子建对庸常生活中“残酷”的“轻描淡写”,同样是一种执拗而又深闳的叩思。因为坚信人性的那一抹亮色,所以“残酷”在生命和世界的图景中,对迟子建而言,只是一朵终将憔悴的“罪恶之花”。
注释:
[1]何冰译,[德]何兆武,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3][4][5][6][7][8][9][11]迟子建:《越过云层的晴朗》,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10]程德培:《迟子建的地平线――长篇小说<群山之巅>启示录》,上海文学,2015年,第3期。
篇8
她在《一百岁感言》:“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先生淡看人世繁华,一颗素心似清泉,清澈透亮,超然淡泊,宁静丰盈,活出自己如莲的风骨。
和朋友去看望一位“隐士”,他的家在一座山下,稀疏的篱笆,简单的瓦房,朴素的陈设。他正在田间给玉米除草,我们也去帮忙,没干多久,我们就汗流浃背了。他看看我们,笑着说,走,去院子里歇歇。
他是留洋博士,生活富庶安逸,回国后自己来到这山脚下,过起了简单的田园生活。
我问他:“您在这里不觉得清苦吗?”他笑笑:“我在这里生活觉得很富有,累了,捉几曲鸟鸣入耳,品几首古词在心;渴了,摘一轮太阳熬汤,取一枚月亮煮酒;如果无聊了,风是最好的琴,一弹便是无限风流;如果醉了,随便一哈气,就是红肥绿瘦的诗句……”
“您不孤单吗?”我又问。
“与山水作伴,自然为伍,融入其中,自己也会成为一处有意义的风景,何谈孤单呢?”他的目光深邃,满脸洋溢着幸福。
身在尘世间,如果将心泊红尘外,生命就会少了羁绊和牵累,多了悠闲和从容。
听说住在一楼的李奶奶是位寡居的老人,没有任何亲人。那一天跑步回来,见她在楼下的花园里散步,银白的头发梳得光滑精致,枣红色的上衣,褐色的裤子,脚上一双红色软底的绣花鞋,整个人看上去神采奕奕。
坐在花坛边与她闲聊,我说一个人独居很冷清的吧。她笑笑说:“一个人独居,如果任由时光颓废憔悴,那是折磨自己的身心,你说是不是?”她的笑容平淡而温和。
她家的窗台上有五彩缤纷的太阳花、洁白的栀子花、碧绿的一叶兰,也有葱茏的细香葱、油绿的油菜、青绿或火红的辣椒。她说她喜欢种植生活,让自己的日子色味俱香。她说她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写字作画,闲暇之余则燃起一炉香,诵读经书。她说心富有,灵魂就不穷,那么再单薄的日子,也是丰厚的。
有时候经过她家,会听到悠扬的钢琴声。她多像迟子建的小说《晚安玫瑰》中的房东吉莲娜啊,爱自己,爱身边的人,明媚、天真,不经意间,让自己的世界花香四溢。
逛中药房,看到一味药的名字:“独活”,百度查询,原来是一径细叶的小草。“一径直上,得风不摇曳,无风偏自摆。”
篇9
象征,以具体的有形的事物表示抽象的无形的事理。美国劳伦斯・坡林教授认为:“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的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劳・坡林:《谈诗的象征》,《世界文学》,1981年第5期)这便有了人生哲理的存在空间。要使人生哲理获得生存载体,必须发现它的“客观对应物”。关于其“客观对应物”,艾略特认为,它是“所必须的物品,或是某种情况,或是一系列事件,而且要认识它们,同时,还要求它们必须具有唤起我们内心情感的力量”(《汉姆莱特及其问题》,《乔伊斯、伍尔芙、艾略特集》日文版,第304页),其“客观对应物”,主要是下列表现形式:
通过物件,进行意象化写作。这物件的人生哲理蕴涵要和作品的人生哲理蕴涵一致,最好具有补充、深化作品的人生哲理蕴涵的意义。我们有不少作品通过有人生哲理蕴涵的物件进行意象化写作。如陈昌平的《凶器》中的抹子、金仁顺的《喷泉》中的喷泉、刘荣书的《郎情妾意》中的狗狗、迟子建的《他们的指甲》,等等,都是通过物件进行意象化写作的优秀作品。迟子建的《他们的指甲》,如雪用所爱的人的指甲作画,把她的一个个生活片段连结了起来,同时艺术化地凸现了其中的思想蕴涵。如雪喜欢给所爱的人剪手指甲,用透明胶把指甲镶嵌在绿色木板上。她给第一个丈夫的指甲拼出一朵朵小花,银白色,妖娆浪漫,晶莹剔透。她爱第一个丈夫,第一个丈夫是外科大夫,但因自己失去生育能力,公婆又特别注重传宗接代,她主动提出离婚,随之失去了工作,但她用离婚分到的钱买了座平房,种菜,养鸭,日子过得去。她给第二个丈夫的指甲镶嵌了几朵桃花和杜鹃花。第二个丈夫是个杀猪的,人们都说这桩婚事不般配,她则认为丈夫真诚地疼爱她,这比什么都重要。可是好景不长,丈夫在一次见义勇为中失去了生命,她悲凉得慌,便养了两条狗,白狗拉着载着纯碱馒头的小车赶市集,有不少馒头买主;黑狗看守放到河里的鸭子,到时间还把鸭子赶回家。她的第三个所爱的人,因为相处的时间短,剪下的指甲很少,对她来说,寒星一般,美丽凄清,想来想去,把它们拼出两只蜻蜓,一只飞在雪白的指甲花上,一只飞在粉红的指甲花上。这两只蜻蜓带着薄薄的气象,迷离,雅致,就像银河洒下的两滴清水。她第三个所爱的人,是采沙船上的一个黑脸大汉,这个人正直,善良,因为一气之下了奸污众多打工者的妻子的村主任,住了八年监狱,自己也失去了,家里还有个病婆婆,不采沙了,就得回去。他走了,如雪失魂落魄,但终于冷静了下来,把鸭子赶回温暖的棚舍,喂给它们最喜欢的小杂鱼,开始发面,用黑脸大汉给她做的柳条帘子蒸了馒头,带着爱犬大白,到集市去卖馒头。人们都说她的馒头越做越好吃。指甲,作品中的一个小物件,以此进行意象写作,再连接其他叙事事件,生动灵巧地揭示了如下的深刻人生哲理:人生,虽然充满了烦恼绝望,但是,决不能沉溺其中,而要怀着美好的愿景,乐观进取,努力向上。
通过典故,进行意象化写作。运用典故进行意象化写作,会产生人心的历史纵深感,再联系社会现实,会看到人心历史的发展轨迹:这会使作家在深度和广度层面上加强挖掘人的心灵世界。我们有不少运用典故进行意象化写作的优秀作品。如李佩浦的《寂寞许由》、张慧雯的《月圆之夜》、薛荣的《回家》,等等。李佩浦的《寂寞许由》,开篇引用了许由隐居的典故。传说许由广有贤名,尧帝要把君位禅让给他,他听说后逃到箕山隐居了起来。不久,尧帝请他做九州长,他以为耻,怕脏了耳朵,连忙跑到颖水边洗了耳朵。当时的另一位隐士巢父嘲讽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不愿做官的,作秀罢了。由“作秀”引起了“我”的联想:“我”到一个县级市天仓市挂职副市长,去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郭守道,这个人物是个民办教师,要用自己的“人造金刚石”专利创办企业,但困难重重。他的专利是真的吗?“我”问了省专利局领导,回答是肯定的。他怎么能有这项专利呢?他当知青时有个好朋友,这个好朋友考上了大学,主攻材料力学,研究了人造金刚石,老郭当包工头积蓄了些钱,资助了他的研究工作,后来他得了严重的肾病,老郭倾家荡产为其治疗,朋友很受感动,要不行时,把这项专利签给了老郭。可是老郭要将发明创造付诸实践,创办企业,这得经过层层审批,高额贷款,他一次次找薛常务副市长,被他骂得狗血喷头,要过年了,老郭走投无路,趴在省城火车站厕所墙大哭。正在这时,日本企业家池田龟一找到了他,愿意投资。这,震惊了全市。薛常务市长主抓这一招商引资项目,首先要接待好池田,池田来的第一天,全市大街上挂满了热烈欢迎的大标语,薛常务亲自带12辆轿车到市界高速路口迎接,酒宴设在全市一家最豪华的酒店,喝的是当地名酒“三泉春”,但瓶子里装的是茅台酒,崔局长为表示诚意竟跪在地上敬酒,池田醉得不行,溜到椅子下了。池田说出投资1千万日元,薛常务以为是美元,稀里糊涂地签约了。可1千万日元才合人民币70多万,招待费就花了10多万。就这样,池田以1千万日元拿走了“金钢国际”43%的股份,后“金钢国际”上市,资产评估37亿。就在企业投产那一天,郭守道不见来了,原来他躲在厂内一个配电房的小屋里,去世了。作品结尾,挂职的“我”离开天仓前,去看了许由墓,那许由墓,是稍大的土丘,土丘前有一墓碑,土丘了铁栅栏,栅栏上有个锁着的铁门,我问路人,这门怎么锁着,回答说,原来是收费的,一次五元,可没人来,就得锁上了。上述许由墓典故的表象、招商引资的表象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从纵深的远古延伸到现代,在人生的征途上,无论做官还是不做官,切切不要做秀;作秀,毁了人生,伤了社会。
通过作品整体叙事,进行意象化写作。有人认为只有以小物件进行意象写作才能算意象写作,这是一种片面观点。作品是否进行意象写作,主要看其是否蕴涵人生哲理。事实上,不少作品由于通过独特的整体叙事生动展现了人生哲理,因而成为优秀的意象化叙事作品。如莫言的《拇指铐》、李洱的《狗熊》、裘山山的《课间休息》,等等。裘山山的《课间休息》,张淑英是位退休的中学语文教师,已经75岁了,这么大岁数了,儿女又很关顾,本来应该颐养天年了,当然,可以适当学习学习,锻炼锻炼,愉乐愉乐,也可以“老有所为”,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适当为社会做点儿有益的事情。然而张淑英老师却把自己的每天活动安排得满满。8点30到9点10分,第一节课,练书法;9点30分到10点10分,第二节课,读报刊杂志;10点30到11点10分,第三节课,看电视,听诗词讲座。下午也安排得满满的。张淑英老师还定期搞社会实践活动。发现社区有什么“问题”,立刻向物业委员会、小区管委会反映,他们怕她翻来覆去唠叨不止,老远就躲开了。张淑英老师还热心帮警察捉小偷。小区一家被盗,她回忆起来,看到一个陌生人跑下楼梯,于是接二连三地不厌其烦地向警察反应一些微不足道的“情况”,把警察都弄烦了,后来警察告诉她,那是个快递员,与本案无关,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被盗的那户,是个有权势的人家,人家并不住在那里,那楼房是放东西的,楼房主人的司机起了贪心,让同伙来盗,女主人来清点珍贵物品时,发现东西没有了,立刻报了案,因此暴露了丈夫,丈夫被。其后,张淑英老师没趣地回家了,发现儿子蹲在门前,儿子说,你出去3个多小时了,电话找不到你,在美国的妹妹都急疯了,一个国际长途接一个国际长途,我不阻拦,她就买机票了。作品的整体叙事,包括张淑英老师的每天时间安排、社会活动、帮警察捉小偷等等,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死死抱住僵化了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不放,只会给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添乱。
篇10
胡文燕出生于1973年,是辽宁省抚顺市塔峪镇人。25岁时,她与同乡赵大鹏结婚,婚后第二年,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
1999年秋,赵大鹏辞去工作,在镇上临街的繁华地段租了一个门市房,夫妻俩做起了水产生意,很快就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个体老板。2003年10月,赵大鹏搬到位于抚顺市西十路、全市最大的农贸大厅继续经营水产品,并对妻子说:“以后挣钱的事儿归我,你在家照看孩子就行了。”性格温顺的胡文燕听从了丈夫的安排。
赵大鹏到抚顺不久,就认识了隔壁做调味品生意的陈丽。陈丽时年29岁,刚离异,肌肤白皙。赵大鹏生意繁忙时,陈丽便主动过来帮忙,两人很快熟稔起来。一次,两人闲聊时,赵大鹏给陈丽看了双胞胎女儿的照片。陈丽羡慕地说:“你的两个女儿真可爱,不如让我做她们的干妈吧?”赵大鹏当即同意。陈丽故意说:“就是不知道她们的亲妈愿不愿意呀?”“没关系,家里我说了算,我同意的事,她能怎么样?”于是,2014年“五・一”,赵大鹏带陈丽回家。陈丽买了糖果、玩具,对孩子十分亲热。胡文燕热情地说:“妹子,以后你常到家里来玩。”孩子“干妈”的身份,令陈丽与赵大鹏之间的关系又亲密了几分。
一天下午,赵大鹏冒着小雨帮陈丽卸货,陈丽十分感激,担心赵大鹏感冒,拉他回自己家换衣服。随后,她炒了两个菜,两人边喝酒边聊天。酒到酣处,赵大鹏叹息说:“唉,我连个儿子都没有,挣再多的钱有什么用?”陈丽笑着说:“这还不简单呀,让嫂子再生一个呗。”赵大鹏迟讷半晌,说胡文燕因患病已无法生育。陈丽开始安慰他。当晚,在酒精的作用下,两人突破了男女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
此后,赵大鹏在农贸大厅附近租了一间房,与陈丽同居。没多久,陈丽放弃了自己本来就做得辛苦的生意,跟赵大鹏一起卖水产,并负责管账。
2005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一个亲戚向胡文燕借钱。胡文燕手头钱不够,赵大鹏的手机打不通,情急之下就和亲戚一起坐车到抚顺市区找丈夫。赵大鹏不在农贸大厅,有人让她们到附近的小区去找。等胡文燕敲开丈夫出租屋的门,眼前的一幕顿时把她惊呆了:赵大鹏正扶着身怀六甲的陈丽,体贴地给她喂饭。
见此情景,陈丽做出一副情真意切的样子说:“大姐,既然你全都看到了,我就不解释了。我已经检查过了,是儿子。孩子生下后就归你和大哥。希望你看在我替赵大哥完成心愿的分上,别为难我。”胡文燕冲过去一把揪住陈丽,吼道:“你别想生下这个孩子。”赵大鹏一把推开妻子说:“这里没你的事,给我回家去。”亲戚一边劝一边将胡文燕拉出门外。
事后,赵大鹏告诉胡文燕,说他只是想让陈丽为赵家生个儿子,以后继承家业。“你再闹下去,这个家我就不回来了,你一分钱也得不到。”看着两个正上学花钱的女儿,胡文燕哭了整整一夜,只好妥协。
2005年12月24日,陈丽生下男婴,赵大鹏给儿子取名赵鑫宇。
丈夫离世,丢了财产又失儿子
为了照顾好陈丽母子,赵大鹏请了保姆。可孩子出生三个月就开始生病,保姆也辞职了。儿子的状况一天不如一天,陈丽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和耐心,变得心烦意乱。其实,孩子不过是她拴住赵大鹏的一个筹码,她最惦记的还是他的财产。如今,她完全被患病的孩子缠住了,赵大鹏赚多少钱她心里一点也没数,自己又不是对方的合法妻子,如不管住他的钱,最后可能落得两手空空。于是,她与赵大鹏商量,把儿子送给胡文燕带。赵大鹏同意了。
胡文燕拒绝接收孩子。可赵大鹏冷冷地说:“谁让你没本事生不了儿子!你要是不要,这孩子的命肯定保不住,到时候你就是我们赵家的罪人。”陈丽拉着胡文燕的手,左一句“大姐”右一句“大姐”地乞求:“大姐,你只要带好这个孩子,我什么名分都不要。”赵大鹏也说,等他挣够了钱,就在市里买套别墅,把全家人都接过去。胡文燕心头一软,把孩子留下了。
孩子体弱多病,骨瘦如柴,胡文燕每天万般小心,精心伺候。在她的精心护理下,赵鑫宇渐渐长大。
陈丽成了水产部的大管家。因为陈丽替自己生了儿子,赵大鹏出于感激和信任,干脆将生意的所有往来账目都交给了她。每隔十天半月,赵大鹏和陈丽会回老家看孩子。但赵鑫宇对陈丽相当陌生,时时粘着胡文燕和两个姐姐。
2013年1月中旬,赵大鹏从大连、营口等地收购了一批水产,打算在春节前大赚一笔。1月17日晚上,他在返回途中遭遇暴风雪,连人带车冲下了路边的山崖,当场身亡。陈丽接管了赵大鹏的全部生意。
在一些亲戚朋友的提点下,胡文燕找到陈丽,讨要属于自己和孩子的那一部分钱。可双方在清理账务时,不仅账上已经没有钱,还有不少欠债。陈丽“大度”地表示,她可以负担两个女儿的学费,直至她们大学毕业。胡文燕考虑到打官司空口无凭,只得无奈接受。
随后,陈丽强行带走了赵鑫宇。丈夫没了,自己抚养了八年的儿子也走了,胡文燕大哭一场。
陈丽强迫儿子改口叫自己“妈妈”。但倔强的赵鑫宇始终不开口,吵着要找胡文燕。2013年9月,陈丽将赵鑫宇送到一家私立学校寄读。
亲情难舍,监护权官司遇法律难题
2014年元旦,陈丽把儿子接回来,想和儿子一起过新年。可儿子一回来就哭着要找胡文燕和两个姐姐。陈丽气得给了赵鑫宇一巴掌。寒假期间,为了防止赵鑫宇跑去找胡文燕,陈丽每天都把儿子反锁在家里。
2月13日上午,陈丽把赵鑫宇带到农贸大厅后就忙生意去了。赵鑫宇偷偷跑回胡文燕家,两人抱头痛哭。
随后,赵鑫宇经常逃课跑回胡文燕家。为此,陈燕气愤异常,扬言如果胡文燕再不与赵鑫宇断绝关系,就拒绝再支付两个女儿的读书费用。赵鑫宇则发誓要与陈燕断绝关系,并转学到普通学校,重新住到胡文燕家。为此,胡文燕外出做保洁、打零工。2015年春节前夕,胡文燕因劳累过度,患糖尿病高血压并发症住进了医院,家里欠下了一大笔外债。
2015年10月底,在亲友们的支持下,胡文燕将不承担抚养义务的陈丽告到了抚顺市新抚区人民法院,要求法院判令陈丽支付赵鑫宇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共21个月的生活费及代养费。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作为孩子的生母,陈丽应支付养母胡文燕相应的劳动报酬,并完全承担孩子的生活、教育以及医疗费用。法院判决陈丽付给胡文燕赵鑫宇的生活费和代养费共计12725.80元。
虽然法院判决了,但问题仍没有解决:由于赵鑫宇不愿回到生母身边,陈丽便以此为由,拒绝支付应给胡文燕的抚养费。而法院又不能违背孩子的意愿,强制他回到生母身边。时至今日,胡文燕仍怀着一颗慈爱之心,继续抚养赵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