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科学知识范文

时间:2023-04-09 07:2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身边的科学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身边的科学知识

篇1

我国的高等学校要求教师承担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也有高校还要求教师承担一定的行政工作量),教师们对此普遍不存异议,但在教育科研及其成果价值“大”“小”的认定问题上,却存有认识上的分歧和不同的行为导向。就目前的情况看,高校主流的做法是将科研价值的大小与科研课题层次的高低、研究项目的重要程度、刊物的级别和出版著作出版社的社会排名直接挂钩。认为科研课题和研究项目的层次越高,刊载教师成果的刊物和出版社愈是声名显赫,就越能显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教师的学术水平。此种价值判断标准,对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或以科研为第一要务的科研教学型高校来说,无疑是必要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对教学科研型高校,尤其是对以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天职的师范院校而言,却未必完全适用。现实的情形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业绩(主要指人才培养质量)往往并不一定与教师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层次成正比例关系,部分写作高手科研上的业绩不俗,但在教学上却很平庸,甚至是无法立足七尺讲坛,形成鲜明的反差。类似的现象并非只有极少的个案。与此相反的是,部分高校教师尽管教育科研上没有什么惊人的大动作或动辄数十万字的大部头,但其教学却受到学生的肯定和普遍欢迎。这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于如此矛盾的现实,师范院校究竟如何权衡并做出取舍呢?可行的做法是:不在教育科研的问题上贪大,也不与一些科研教学型高校相互攀比,而是紧紧围绕教书育人的实际需要搞科研,努力实现教学、科研的互动互促和同步提高。

对教育科研及其成果价值大小的认定,取决于人们信奉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什么。毋庸置疑,一般情况下,“级别层次高低”和“范围覆盖大小”是衡量教师教育科研及其成果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之一。可以肯定的是,教师承担了级别较高的科研课题或研究项目,并如期完成;在极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了有分量的学术论文;由上了层次的出版社出版了科研作品;获得了官方授予的较高层次的成果奖等,无疑是对所在学校和教师自身的最好肯定和宣传。由此而给予充分的尊重和肯定是完全必要的。这为鼓励教师冒尖、提升学校的社会美誉度和知名度所必需。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对教育科研及其成果价值大小的认可与认定,往往与受益的对象密切相关,即“谁受益对谁有价值”,因而科研成果的价值往往具有相对性。一般而言,那些来自于教学、管理一线,真正解决了学校办学、教学、科研、管理实际问题的科研成果,其发表的载体或予以认定的单位(部门)的级别一般都不太高,但此类成果对所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或效益,可能远远超过了教师承担的国家级教育研究课题给学校发展带来的回报。我们还应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是“产出决定价值”,究竟有几斤几两,由市场说了算。教师教育科研及其成果价值的大小,最终还是用成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来衡量的。如果教师的科研成果不能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那么,成果的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乃至分文不值。而在这方面,高校的许多教育科研课题在欢天喜地的结题之日,往往就是成果束之高阁之时。对如此循环往复的现象,人们已大多见怪不怪。就其现实性来说,躺在抽屉里睡大觉的教育科研成果,就算级别再高,其价值也无法体现出来。

看来,简单的用“级别层次高低”和“范围覆盖大小”作为衡量教师教育科研及其成果价值大小的尺度是不够全面的,也是值得商榷的。那么,衡量教学科研型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科研价值大小的尺度究竟应该是什么呢?从师范院校发展的客观现实看,主要的衡量标准应当是以下三个:一是对学科(专业)建设的促进作用有多大;二是给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带来的好处有多少;三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给予的支持有几分。凡对这三类问题的解决越有利、有益、有用的科研成果,其价值就越大,反之,就越小。这一价值判断标准,符合师范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一标准要求师范院校一以贯之的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方针,在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中,努力实现教师教学品位的不断提升和学生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教学科研型高校教师教育科研及其成果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上,显现在教学与科研的最佳结合中。由此,“围绕教学搞科研,科研为教学服务”,既应是教学科研型高校教育科研的基本导向和价值实现途径,也应是教师自觉的行为方式。在我国,社会期待高校是创新的发动机。教师应当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己任,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到教学和科研上,就是教师必须有叩问教材、超越教材的意识和勇气,必须有超越前人、超越他人的学术品格和教育智慧。学习、借鉴、质疑、批判和创新,应贯穿于大学教学过程的始终。在高校,如果教师缺少学术思想和教育智慧,是很难在教学岗位上真正立足的。由此,教学科研型高校的教师应“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将教学与科研真正地融为一体。

既然高校教育科研的真正价值在于促进教师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那么,高校教师如何将教学高度和科研价值有机统一起来呢?从贴近实际,讲求效益的角度出发,把学生、教材和教学作为研究的对象,不失为一种经济而高效的选择。一些高校教师的成长之路告诉我们,如果教师带着问题、带着课题准备教案,以质疑、批判的眼光审视教材,以研究的视野、独特的风格贯穿课堂,那么,教师的教学、科研品位就会与日俱增。教师如何实现这种与日俱增?至少对于文科教师来说,完全可以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有代表性的教学专题,把教学专题加以整合后转变为学术著作。具体来说,就是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个人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把握,把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教学专题,每个教学专题由三个左右具有理论探讨和实践指导价值的问题构成。教师备课以教学专题为线索广泛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料,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构建知识和认识体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在对问题的分析、探讨、拷问中,借助资料的搜集和整合,各家观点的对比和借鉴,教师个人的理性反思和知识生成等方式,完成教案写作的初稿。博采群英,应是这一阶段最突出的特点。这一阶段,既是教师精心备课的过程,更是教师开展教育研究的过程。缺少了这一过程,教师的教学就缺少了含金量和视听冲击力。谁都明白,缺少了个人的独立思考,或是充斥了“下载”和“粘贴”的成分,教师的教学必然平淡无味,也会被眼光日益“挑剔”的学生所抛弃。进行到上课环节,教师可以更多的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但这不能成为教学方式的唯一),在师生双向互动和问题逐层解析中,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赢。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为学生提供范例;另一方面是由于对问题的逐层分析和探讨,为教师展示教学风采和教育智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教学来看,教师的教学应“既在书本中(知识框架以教材为基本依据),更在书本外(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引入社会生活的源头活水,使学生的视野更高、更快、更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用最简练的词句,记录那些曾经呈现于课堂上的几乎是无法复制的教学精彩,即教师信手拈来、即兴发挥的神来之笔和学生的智慧在某一瞬间的闪光。课后,教师要反思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并在第一时间充实、调整教案。无疑,教案总是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在电脑上备课就成了最经济、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选择。教师的任何奇思妙想,随时可以通过电脑反映出来,这省去了教师在备课本上改来改去、不能清晰再现的烦恼。教学是一个充满悬念、充满未知、充满挑战,且充满变化、生成和创造的过程。经过备课、上课、反思、修订教案几轮反反复复的折腾,教师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可能日渐成熟和完善,这时,只要对教案稍加斟酌与调理,教师的教育研究论文就应运而生了。教师把某一教学专题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转化成教育研究论文,既是教师的教学成果,也是教师的研究成果。如果再把各个教学专题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加以排列组合,同时根据需要加以修订,料理好各专题之间的起承转合,行文时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一部学术著作的诞生也就指日可待了。这就是说,教学即研究,教师的教学高度和科研价值,是完全可以统一于教学过程始终的。在这样的统一中,教师的教育科研课题来源于教学,其成果又反过来服务于教学,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

篇2

【关键词】小学科学;“小时间”;有效利用

小学科学教学中包含的知识十分丰富,有天文的,地理的,物理的,化学的等等,这些知识延伸开来,其中每一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终其一生都学不完。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可以在科学学习过程中,培养探究精神和探究意识,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

科学知识的掌握又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长期工程。针对课堂时间有限,教学任务重这一现状,如何提高小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更好、更多地掌握科学知识,除了有效利用整块的课堂时间,也可以考虑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零散“小时间”,让这些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价值与功效。

一、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小时间”从何而来?

“小时间”是相对于课堂教学的时间而提出的,因为它不是整块的时间,比较零散、短暂,而且很不连贯。与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相比,“小时间”并不为教师们重视,时常被忽略掉。“小时间”可能是早晨学生提前到校的时间,也可能是学生午餐后的半小时,或者每天预备铃与正式铃之间的几十秒,或是课堂上挤出的几分钟,还有可能是傍晚放学前的十几分钟。

这些时间需要科学的安排与调动,要让学生感觉挤得自然、合理,切不能有紧张、慌乱,增加负担的感觉,要在潜移默化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使有效利用“小时间”最终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和生活方式。

二、小学科学课程学习的“小时间”如何有效利用?

(一)培养学生“科学根植于生活”的意识

要想调动学生充分利用好“小时间”,首先得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小时间”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让他们知道,我们的生活、学习乃至于今后工作的每分每秒都离不开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还可以经常跟学生说:“除了在课堂上学习科学知识之外,其余任何的课余时间都可以学习科学知识,因为我们学习、生活的每分每秒都可以联系到科学知识,运用到所学的科学知识。”

(二)教会学生利用各种小时间

学生在校内外的各种“小时间”即零散时间还是比较多的,例如早晨学生提前到校的时间,每天5、6次的课间10分钟时间,学校或者家委会组织的各种参观、社会实践、冬令营、夏令营活动,以及孩子们平时在家里的零散时间等等。

(三)明确学生在各个“小时间”内开展的学习主题

在认识到这些“小时间”的重要性后,教师的正确引导很重要。我们应当对不同时段的“小时间”进行分析,同时对不同班级、不同学情的学生进行充分了解,根据这些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引导计划,从而引导并安排学生进行不同门类的科学知识的学习。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科学课外读物;然后,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提供专门展示课外阅读的平台。一般来说,对于科学书籍的阅读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粗读,要求能了解主要内容。第二阶段细读,要能理解主要内容。对于精彩内容要反复阅读,深入思考,并适当地记一些读书笔记,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理解。要能和自己以前学习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第三阶段熟读,要求记忆、背诵科学知识里的一些规律和名词,如什么叫恒星、行星、卫星,太阳系大家族有哪些行星等简单的科学知识。

其次,要给学生明确探究的主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学中应注重介绍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可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日常生活、生产的一些热点问题。如:(1)日食怎样形成?(2)小鸟为何撞飞机?(3)打雷闪电时为什么不要站在大树、屋檐下?(4)2008年南方冰雪电线杆为什么会倒掉?(5)街道旁的路灯是串联的吗?等等。

最后,还要及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发现的其它一些科学现象进行调查了解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发现与质疑的能力,使学生知道,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科学的发展和探索,人类只有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不断进步。而有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每分每秒,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能不断发现和掌握身边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三、小学科学课程学习中有效利用“小时间”的尝试与成效

篇3

一、学生亲历形式多样的探究实践活动,树立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习的意识

科学课堂内外的实践活动类型极为丰富,除了大家熟悉的观察、实验、制作、种植、养殖等常规的实践活动外,借助身边极为丰富的科学课程资源实际出发,应该格外夯实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

1、夯实学生课前的准备活动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是建立在学生丰富的活动体验的基层上的,学生玩耍过的传统游戏越多,越有助于学生有所发现。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当地的具体环境特点,有意识的布置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观察、调查、材料搜集、实际体验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在身边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科学知识,体验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进一步增强科学课的兴趣。

2、夯实学生课上的思维活动

科学实践小活动必须经历计划、设计、实践操作、收获与反思的过程。只有经过完整的科学小实验过程,从丰富的感性事实中发现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才会使实践活动变得有意义。科学课堂既要有动手多做,更要有动脑多想和精彩的动口多说。况且,有些探求方法,发现规律的思维活动本身也是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3、夯实学生课后的拓展活动

科学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科学知识。学生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必须引导运用的日常生活中,学生才快乐的发现身边处处有科学知识。这样学生经历实践――认识――实践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科学课理应遵循这一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

二、利用乡村城镇空地较多的条件,师生动手建设、管理科技园

科技园能为教学提供观察实验的材料,为学生提供研究的场所和实践的基地。教师指导学生在科技园栽培植物,饲养小动物,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活生生的教学材料,解决了学生因缺乏实验材料无法亲自观察、实验的矛盾。课程标准也提倡让学生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同时交流总结经验。有了科技园,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学生在科技园中直接参与栽培、饲养等实践活动,如种蔬菜、种庄稼、喂金鱼、喂养乌龟、喂养蜗牛等,从而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技能。鼓励学生在家中种植养殖活动,不少学生家庭本来就有小菜园养有动物,和家长一起做效果更好。

科技园的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生活实际,为日常生活服务。让学生体验到日常生活处处有科学知识。

三、依托优良的自然环境,为学生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发挥生活环境优势:农村城镇生活丰富多彩,这是城市学校无可比拟的,教师可凭借丰富的生活现象来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如教学《植物》和《动物》可这两个单元,给学生一??观察方法步骤和记录单。在家长的带领下课外时间完成,在乡镇住的学生可以回到老家完成观察记录单。单元最后一课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并讲解观察记录过程。这个过程激发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科学课还可以这样学习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单元在春天,带领学生直接的到地地里看植物的生长,城镇学校有的就有小菜园,还有学校附近人家开荒种的菜或者庄稼。这样身边的教学资源信手拈来,学生感觉科学知识在身边。

四、利用身边的资源完成学科实验教学

现在知识更新快科学,教材内容变化大。但是学校的仪器设备跟不上教材更新的速度很多教学实验的设备没有。这就需要我们利用身边的资源来完成教学实验活动。对教材中与自然条件结合较紧的内容进行系列梳理,找到身边容易得到的材料替代以达到的教学目的要求。

比如《电》这一单元,学生在废弃的玩具里拆出零部件,完成点亮小灯泡、简单电路、电路出故障了、导体与绝缘体、做一个小开关、不一样的电路连接等科学小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在废弃玩具中找有用的零部件,培养了学生废物再利用的环保观念;自己拆除零部件使用,培养了学生设计活动能力;自己拆出零部件,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直接感知各种科学现象。实践证明:这些作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同时利用身边的教学材料资源,也改变了只能靠老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的状况,变成大家都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了学生了解家乡自然事物特点的机会,体验科学在我身边,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篇4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88-01

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就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动作教儿童游泳。”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小学科学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还原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了解、感悟、提高。下面就谈谈如何扑捉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把生活化的科学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一、抓住身边的有用资源来充实科学教学内容

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无处不在,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鱼虫为伍,日日与山河草木为伴,生活的内涵不比城里孩子逊色。在科学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融入到大自然当中,体会大自然的奥妙,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如此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将教学调整到更恰当的时间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农村的广阔天地中,观察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了解大自然的奥妙,然后收集标本带到课堂来观察,采用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完整学生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和对科学知识的渴求。

二、利用生活实践来扩展科学课堂活动时空

以前,我们上完课就结束了,可现在我们让孩子把科学带回家去,使他们将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希望通过孩子们的这些举动去改变家长不正确的生活习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科学就在生活中,科学会给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如在学习《我们的营养》一课前,可先让学生统计自己家庭一周内吃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利用电脑、书籍等方式查阅你们家所饮用的食品的营养作用,并与父母共同讨论,根据实际生活情况,制定出一份食谱。老师再次利用学生手中的食谱为活动材料,通过一堂课的学习,让每位学生了解科学饮食的重要性,然后把这张食谱带回家,再与父母共同讨论修改,从营养学“色、香、味”俱全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生活水平,制定出科学营养的食谱,这张修改的食谱既提高了孩子主人翁的精神,也可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去创新,更提高了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为人服务的,现代人离不开科学。

三、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来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学生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给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陌生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生活中的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教师进行科学探究实验的好材料。比如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不用专门的实验器材DD音叉,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使直尺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是盐水瓶和学生喝牛奶用过的透明塑料管,而不是实验室的烧瓶和玻璃管,实验的效果同样很理想。教学中如果一味地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

四、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现象中渗透科学知识

篇5

科学中那些繁琐的符号、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推理判断等,使不少学生感觉到科学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使他们产生了对科学的畏惧感,学生的这种心理给教师的教学也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若要改变这一局面,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

一、利用趣味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初中科学是科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科学的第一节课尤为重要,第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很快地走进科学殿堂。在初中科学的启蒙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个趣味科学实验,引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科学世界,感叹科学世界的奇妙。由于初中学生刚接触科学,科学知识十分缺乏,教师在选择趣味实验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他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入手,让他们从身边的物质中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跟着教师的步伐走进科学世界去探究科学世界的奥秘。

案例1 会“踩水”的鸡蛋

[仪器、药品] 量杯、量筒;饱和食盐水、鸡蛋

[实验原理] 鸡蛋在水中要下沉,但在饱和食盐水中却能浮起来,因为饱和食盐水的密度比水的密度要大。

[实验操作] 取一500mL的量杯,加入250mL饱和食盐水,再沿着量杯的内壁缓慢加入250mL水,这时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在这两种液体之间能形成一个“界面”。再取一个鸡蛋放入量杯。这时鸡蛋不下沉到杯底,也不漂浮在液面上,而是沉入上层液体的下面,漂在下层液体的上面,就在那个“界面”上,自由的“踩水”,非常有趣。

二、利用趣味实验,强化学生的科学知识

很多学生认为科学比较难学,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推理判断,他们总是记不牢,而且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利用趣味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强化科学知识。

案例2 “白花变红花”

[仪器、药品] 玻璃钟罩、长宽各25cm的木板、坩埚、扇子、60mL广口瓶;用滤纸做成的小白花、2%酚酞溶液、35%浓氨水。

[实验原理]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对红花扇风时,氨水挥发,碱性消失,因此红色褪去变为无色。

[实验操作] 取一块木板,在它的正中打一个孔,孔的大小正好嵌入一个坩埚,坩埚内注入浓氨水,然后用玻璃钟罩罩住。将滤纸做的小白花放在酚酞溶液中浸透,取出晒干插在广口瓶里。将瓶放进钟罩,小白花很快变成红花。将红花取出,用扇子对着它扇风,红花又逐渐变成白花。这样可重复做几遍,非常有趣。 “白花变红花”这个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在进行趣味实验操作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而且学习兴趣很浓。从实验中学生可以得知:酚酞遇碱变成红色。由于实验现象比较明显,学生就会对此有十分深刻的印象,知识点也就不会轻易遗忘。

三、利用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趣味实验不仅现象明显,而且操作简单,易被学生掌握。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预先讲明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让学生自己操作。这样做既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生不仅能够亲自感受科学实验的魅力,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享受成功的喜悦。比如利用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的差异(Zn>Pb>Cu>Ag)教会学生自己制作百变的金属树。

四、利用趣味实验,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科学课堂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局面导致的后果是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较压抑。课堂教学的过程,本质上体现的是教与学的动态过程。要使这个过程保持一种和谐的积极的状态,把握教学的节奏是至关重要的。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利用与所讲解科学知识相关的趣味实验适当的调节课堂气氛,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调动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篇6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小学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活动学习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态度的发展。”科学教师要实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就必须要结合学习的知识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从学生前概念出发,引导学生聚焦到要探究的问题上,注重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去引导,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所学知识,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

如教学《食物链》时,先观看一段视频:在一片树林旁边,有一块水稻田(树林中有小鸟、蛇、鼠和猫头鹰,水稻田里有青蛙、青虫和蝗虫,空中有一只鹰)之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并会用“什么被什么吃”表述出来。于是,学生就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情绪极高的介绍:

学生1:水稻被青虫吃。

学生2:水稻被鼠吃,鼠又被猫头鹰吃。

学生3:青虫被青蛙吃,青蛙被蛇吃,蛇又被鹰吃。

……

通过创设的生活情景,然后在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就不会感到所学知识的陌生,而是觉得科学知识就是生活的平常事。学生轻松认识到食物链就是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像链条一样。

二、探究材料生活化

科学探究的材料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不可少的。要实现儿童科学探究,必须借助身边所有的信息和实物材料。要是只使用学校科学实验室的仪器,学生容易产生陌生感,会制约学生对课外材料的探究。并且老师除了讲解科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操作。如果用来源于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的、熟悉的材料,学生便很快进入探究角色,同时也有利于课后继续进行探究,更能提高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比如教学《能量的转换》的时候,没用专门的实验器材——手摇发电机,而是提供给学生生活中一些材料 ——教室的电灯、电吹风、打火机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思考中,知道电能可以转换成光能、风能和热能;化学能可以转换成光能和热能。从而了解了能量是可以转换的。就是利用生活中熟悉的材料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实验的效果非常理想。

三、活动开展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更广阔的天地。”教师要学会将科学探究活动由教室扩展到课堂以外去,从家庭 、乃至整过社会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上的满足与发展。

如在教学《生存环境》前,让学生在家中分别制作一个动物生态瓶和一个植物生态瓶,要求学生模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满足所需的必要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把结果记录下来 ,在学习过程中交流、讨论,来认识环境是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能把课本知识理解深化,又能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发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得的科学知识、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篇7

关键词:身边教学法;情境;工程意识;工程能力;方法论

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培养是全球教育界的一个共性问题。20世纪末,由美国麻省理工、加州伯克利、斯坦福、康奈尔等8所高校联合发起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运动,引领了世界工程教育领域“回归工程”的潮流。我国近些年也大力推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激励高校和企业在行业领域内联合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1]。根据作者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本文特别介绍一种教学中普遍适用的培养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新方法——身边教学法。

一、身边教学法的含义与可行性

1. 身边教学法的含义

身边教学法是指教学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和要求,将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环境中的任何相关事物作为教学对象,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和设计,使学生养成关注身边事物、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形象的工程实物联系起来的习惯,实现由科学知识到工程知识的迁移和跨越,形成感性认识和工程经验,最终凝练成观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美国工程院研究报告《2020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展望》描绘了未来工程师应该具备的品质:很强的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伦理道德标准以及职业素养;动态、机敏、具有弹性、灵活地更新并应用知识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技能;领导才能等[2]。工程教育的产品——“工程师后备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在人才培养计划中都有课程实验、十几周到二十几周不等的课程设计实践、工程训练实践、认识实习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世界工程教育“回归工程”的改革,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推广,都旨在不断扩大学生与工程本身的接触力度。

尽管如此,在校学生真正接触工程实际的时间仍然很短,更多的时间都是在课程教学的课堂、课外自习的图书馆或教室、自由活动的宿舍以及其他生活场所。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他们主要还是在进行抽象的理性思考,学习书面上的知识,很难自主地将学习与工程实际联系起来。所以,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有必要研究一种能随时随地将工程实际引入教学、日积月累培养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教学方法。

国家“十二五”规划特别强调关注民生,从近几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泛征求主题所反馈的意见也折射出,机械工程教育界在不断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工程师旨在造福人类,是一个需要承担高度社会责任的职业,其“社会性”属性特别突出[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解决工程问题,需要让他们养成观察周围、关心社会的良好习惯。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现在大多数学生物质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日子过得比较舒坦,对身边环境习以为常,很少去仔细分析、推敲、琢磨,即使有不满意也熟视无睹,很少有设法去改变它的理想。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关注真实世界问题的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大多数教师很少关注的。

身边教学法旨在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进行探索。

2. 身边教学法的可行性

(1)客观物质基础。现代社会里,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已经脱离了纯自然的环境,身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都是工程的产物,随时随地都身处在人类自我制造的环境当中,尤其是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时刻都被这些工程实物所包围。对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衣食住行用都离不开不同工程领域各种类型的工程产品,所以,身边教学法取材非常方便,从而为该方法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前提。

(2)知识特征基础。当代知识社会学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包括科学知识和工程知识在内的所有知识在其产生的过程中都有建构的因素存在[4]。科学知识是由科学家采用逐步剔除不必要信息的做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提出理论描述结果”所提炼出来的,而工程知识则是由工程师以恰恰相反的对简单需要不断增加详细信息的做法“收集信息制作计划建立模型反复操作走向市场”所得出的。单纯的科学知识可以在实验室里获得、靠推理演算来求证,但工程知识是以人类环境为目的的人造物设计、构建及操作的全过程,需要调查工程的约定条件、确定工程的目标、设计工程方案、做出明智的决策、预见工程后果等。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与行动挂钩、在工程现场得到检验的,其综合性大于分析性,具有很强的模拟性和情境性。工程知识的这些特性反映到课程教学,要求更加重视工程环境、工程实践以及工程伦理。身边教学法遵循这些客观规律,充分利用身边人造的实物、现场环境的约束、任务和目标的要求等工程知识要素,与科学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交替运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不同做法,从局限性的书本知识转移到身边现实中更加宽泛的视野,实现知识迁移与知识跨越,使学生易于构建出感性认识,积累工程经验。所以,身边教学法满足工程知识传授的客观规律要求。

(3)方法论基础。工程知识具有明言性和默会性两种特征。明言性的工程知识是可以通过传统的学习过程获得的,而默会性的工程知识则必须在工程活动的体验中才能领悟,是一种隐性学习过程。在隐性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的环境和他在这个环境中的身心状态(如投入程度、情绪等)都是影响学习效果的特别重要的因素,所以,必须注重学习的情境性。融入了认知科学诸多前沿研究成果的“环境教学”是一种已被广泛证实非常有效的工程教育方法[5]。根据环境教学理论,只有当新的知识在学生已拥有的参考系中具有意义时,他们才能主动有效地学习。该理论认为,大脑会自然地在学习者所处环境中搜索知识的意义,寻找知识与应用的关系。若认识到知识的实际形态,认识到有现实问题对知识的需要,那么在学习理论知识时真正有效的学习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环境教学植根于建构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采用如下做法:在学生熟悉的真实环境和经验中教授新的概念;在学生已知的环境中展示概念;在应用的环境中展示问题和习题;在情景中暗示,让学生相信相关概念现在或今后在其生活中很重要;所提供的学习经验能鼓励学生在有用环境中应用,将其带入可预想的未来,比如可能从事的职业、尚未熟悉的场所(如工作地点)等。身边教学法冲破课堂教学界限,将职场环境引入教育环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环境做场景,选择环境中的工程产物为对象,展示课程理论知识,针对此对象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这个理论知识可以“如此”用到“这样”的实际问题中,今后类似的问题就可以如此解决了。显然,身边教学法营造了特殊的情境,具有鲜明的环境教学特点。

二、身边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机械基础类课程教学作为机械工程教育的重要阶段,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历来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类课程虽然属于基础理论课程,但又不是纯粹的理论课,其工程特点突出,是从理论知识过渡到工程实际、从基础课程过渡到专业课程的关键和桥梁。这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对机械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来是相关教师不断探索和改革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做理论性的课后习题可以完成得非常正确,但遇到现实中或者略为接近工程一点的问题时却束手无策。例如机械制图课程中讲了各类零件以及装配图的画法之后,很多学生不能从一个简单装配图中将所有零件找出来、正确指出其中的标准件和通用零部件。又如机械原理课程中机构结构的分析,很多学生可以将非常复杂的机构自由度计算正确,对其中的虚约束、局部自由度、复合铰链辨别清楚,却画不对井边手摇唧筒的机构运动简图。齿轮轮缘参数的计算,十多个关于结构参数和各种系数的计算公式学生都能记住,计算结果一个不错,但是,当问到手表中齿轮的模数大概是哪个数量级时,很多同学摇头不知道。再如机械设计课程中螺纹连接的设计,大多数同学都能记得螺栓几种不同受力情况下应力的计算公式,但让他们设计一扇门上铰链螺栓的结构布局时,很多同学不知道要怎么去考虑设计方案。

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笔者近些年来采用身边教学法,在课堂举例和课后作业中不断引导学生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身边的相关实物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认识到工程现场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就在自己身边,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类感觉器官,甚至还投入情感,以增强其对知识的感应强度,对工程产生兴趣,训练他们将纯粹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现实工程中进行分析和设计,实现理论知识到工程知识的转移和跨越。

这些身边实物包括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任何物体,如课堂上老师举例的对象可以是教室里的、学生身上的、书包里的、课桌椅上的所有东西,课后作业对象可以是宿舍里的、商场中的、公园里的和马路上的任何实物。例如讲机械原理的机构时,告诉学生身边任何人造的可以动的东西就有我们说的机构,教室里的门、窗、座椅、同学带来的雨伞、文具盒、自动铅笔、活页夹、指甲钳、剪刀、手上戴的手表、同学每天骑的自行车……学生对于这些司空见惯的实物开始认真起来,随着学习的进程不断有新的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那个小玩意居然就是书上讲的这个深奥的东西!他们往往会有一些兴奋和激动,甚至恍然大悟地感叹:“哦,原来就是这个啊!”“哇,真巧妙!”“噢,这么简单啊。”亲切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形象的工程实物之间的知识迁移即刻完成,从而实现了从抽象世界向现实世界的转变。

身边教学法的推进形式也是各种各样。有的是在引出概念之前展示身边实物,例如拿出手表,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实际形态,认识到有现实问题对轮系知识的需要,然后再讲轮系的概念和功用。有的是在抽象的概念、公式讲述之后拿身边实物进行分析形成感性认识,例如讲到转动副时,不蠹的门枢、桌面的铰链都是身边的例子,又如讲完一连串枯燥的齿轮参数计算公式之后,让学生伸出手来,刚开始他们很诧异、互相张望,精神开始高度集中,接着让他们比划模数等于1mm的齿有多厚、多高,这时课堂上开始热闹起来,答案出来后,他们脑子里对模数这一齿轮中最重要的参数就有了深刻的感性认识。又接着问讲台上齿轮模型的模数大概是多少、手上戴的手表的模数又是多少,学生们开始对工程现场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自主地将刚才的模数概念和理论公式与身边实物联系起来,理论知识向工程知识转化、迁移,逐渐形成理论知识与工程现象的联系。有的时候,身边教学是针对身边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机械设计中的超越离合器,抛出问题:假如你的自行车没有了飞轮会怎样?学生开始想象各种场景,最终从现实中的要求和限制中逐渐提炼出对工程设计的需求和约束(如材料性质、四周环境、使用情况等),再映射到结构设计的理论实现方式,让学生学会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和理论方法。更多的时候,身边教学通过课后练习、大作业和开放性项目推进,例如连杆机构的一个大作业就是让学生测绘某路公交车前后门开门机构,并分析它是如何从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演化而来的、为什么不会夹到车里的乘客或碰到门外的人;螺纹连接的大作业是设计教室里墙报支架与墙面的连接;链传动的大作业是分析自己的自行车链条的受力情况,等等。通过以上不同形式的身边教学训练,学生逐渐养成观察身边、关注真实世界的良好习惯,将课程理论知识和工程知识综合成经验形态的知识,形成工程意识,提高解决现场工程问题的能力。

以上做法,可以推广到其他工程专业的教学之中,因为:各类工程产品就在我们身边。

身边教学法是一种拥有深刻内涵的教学方法,符合工程教育的需要,具有可行的物质基础、知识特征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在机械类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证明,该方法效果良好,是一种工程教育普遍适用的、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文).

[2]http://nae.edu/Programs/Education/Activities10374/Engineerof2020.aspx.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The Engineer of 2020”,2004.

[3]段新明.工程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28-31.

篇8

【关键词】小学 科学课堂 回归生活

作为小学以往这门课的教学,是在教自然科学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科学知识的学习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新的科学课程加入了许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更多的让学生回归生活,亲近自然,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内容,在实际生活体验中感知知识的乐趣和无穷的奥妙。因此,科学课堂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生活”的理念,科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已有的知识,通过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生活情境,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科学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科学教学回归生活。我们在这里对这个问题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也作了些思考。

一、走近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有了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好的、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情境的新课引入能使学生头脑清醒,兴趣盎然。而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欲望往往从兴趣中产生,它可以使学生对科学知识有顽强的追求和积极的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要求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讲述应用性科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如,在教学《热传导》一课中,有老师提出:“有一个婴儿肚子饿了,哇、哇地哭着,老奶奶想冲一杯牛奶来喂小宝宝,但牛奶太热不能马上喂;你们能不能帮老奶奶想一个好办法,让小宝宝快一点喝到这杯牛奶啊?”生活中学生也有泡过牛奶、咖啡的经历,情境的感染下同学们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纷纷前来献谋献策:“用筷子不停地搅拌能够使牛奶快一点溶解,快一点冷却。” “倒放在大不锈钢盘子中,吹风扇。” “用两个杯子把牛奶倒来倒去……”从生活情景引入到课堂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就会感到科学不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接近,对实验设计也就会感兴趣了。

二、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理解学习材料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是一种实践的过程,一种体验的过程,也是发现和创造的过程。要提高科学探究效率,有效选用探究材料是基础和关键。“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试验室的仪器却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研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等都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好材料。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除了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音叉以外,更多的是提供给学生一些生活中的材料,例如塑料直尺、橡皮筋、纸张等,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并请学生课后继续研究身边常见的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三、结合生活,让学生实践操作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如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老师课前让学生准备4根木棍(两根a长、两根b长)。课堂上把学生分成小组活动,在活动前,首先让学生明确,长方形周长就是长方形四条边长度的和。然后让学生活动,学生们个个动脑动手,拼拼摆摆,结果推出三种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第一种,形象直观,即长+宽+长+宽;第二种概括直观,即长×2+宽×2;第三种变感性为理性(长+宽)×2。学生兴趣浓厚,在自己动手摆弄的过程中,加深了对长方形周长的理解,同时也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自主的活动空间中品尝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课堂教学中具体的操作活动之后,学生对类似几何图形的特征、计算的理解更加透彻,在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时,也显得有条有理,灵活多变。

四、回归生活,让科学知识拓展延伸

生活化的科学教育应立足生活,以生活为背景,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拓展经验,发展积极的情感,学习必要的技能。生活需要通过行动去感知和探究,没有多感官的参与,没有学生深入的探究,就无法真正感受生活。如在超市购物一例,就要明白:如何购物,熟悉购物的流程,超市环境的创设给人审美的愉悦,商品的分类摆放,到处出现的文字和数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如何合理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不盲目消费;体验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等等。我们可以给幼儿学生提出任务,在超市中购物,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成为教学设计的有用资源。小学科学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背景,我们可以建立起“生活科学”的理念,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框架,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感受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之产生“情境效应”,它能有效地激励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从被动学进入主动学状态,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9

一、密切联系日常生活,萌发探究欲望

生活不仅是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基础,也为幼儿认识周围世界、获得真正内化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幼儿对身边世界的好奇与疑问无时无处不在发生,要使幼儿敏锐的发现并捕捉身边的科学现象,需要我们用智慧的眼睛去发现、敏锐的捕捉并加以科学的引导与启发。

日常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特别喜欢玩像“吹泡泡”、“踩影子”、“赛风车”、等游戏,以往我们常常注重其趣味性,而忽视其科学性。现在,我们除了让幼儿体验这些游戏的趣味性,还引导幼儿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操作去发现其中所蕴藏的奥秘。泡泡上为什么会有彩虹?影子会变吗?为什么有的风车转得快,有的风车转的慢?这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幼儿兴致盎然的玩耍的过程中更能引发他们主动探究。

二、注重集体活动指导策略,提升活动质量

在以往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注重讲解、答疑,教给幼儿简单的科学知识,幼儿的一切活动都在老师的严控中。而现在我们的科学教学活动,教师则作为一个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启发幼儿大胆操作大胆提问。让幼儿通过与活动材料充分接触,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自己获得经验。在实践研究中,我们探索出集体科学探究活动的五步教学法:一问――教师有针对性的设问、二猜――让幼儿自由猜测问题的结果、三做――让幼儿动手操作寻求答案、四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教师提供的表格记录操作结果、五分享――讲述操作过程,分享操作结果。枯燥的科学知识在幼儿的猜猜、玩玩、试试的过程中愉快地获得。

三、创设科学探索区,关注个性发展

班级中开放的、内容丰富的科学区角更能让幼儿感受到科学的神奇与魅力。在这里每一个幼儿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游戏或有趣的实验,在玩玩做做的过程中,也能像小科学家一样有一丝不苟地观察、记录着各项实验的过程和变化,幼儿坚持不解、挑战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得到了培养,科学秘密被发现被发现的喜悦使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更浓厚。

如农村幼儿园有许多角角落落的地方,如教室的走廊上放上沙箱、水箱,再准备些沙石、各种筛子,这儿就成了幼儿探索沙石的好地方;教室门口放一张小桌子,桌上放上一些泡沫箱,装上土,幼儿就可种植、观察各种植物;窗台上放上纸盒和桑叶,就成了蚕的家;活动室内,尽量减少桌椅的牵绊,将活动室的一角布置成两三个科学探索工作台,根据材料分类摆放,供幼儿随时玩耍、操作、探索,从而实现“玩中做、做中学”。

四、加强家园联系,拓展探究内容

家庭教育以其“生活中教”的鲜明特点,同样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有着极大的教育优势。因为孩子在幼儿园以外的生活、游戏中所接触到的事情,很多是幼儿园不能遇到的,这种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孩子们学起来无拘无束,自然而有趣。因此,若家长能把握时机,及时进行教育,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园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家园联系,将幼儿园中科学活动延伸到家庭中去。如: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幼儿观看电视中的一些科学节目;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开了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水开了会冒气?用玻璃做 水杯、花瓶要注意,玻璃易碎的;气球为什么能够吹起来?洗澡的时候可以多准备些玩具、瓶子,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认识水的特性,懂得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等等。再如,教师在引导幼儿观看了科学实验:泡在盐水中鸡蛋浮起来的试验后,向幼儿提出问题,如:“你还能用哪些方法让鸡蛋浮起来?回家试一试”等,使各种科学活动能家园之间相互延伸、发展。

五、教研相长,促进师幼共发展

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教师们教育观和价值观有了极大的转变,做细心的观察者、耐心的学习者、环境的创设者、适时的点拨者,争当“研究型教师”,成为幼儿园老师的奋斗目标。在交流探讨中,逐步具备了将科学知识生活化、探究过程游戏化、研究态度情感化的能力。不断地动脑筋,想点子,设计科学游戏,分析幼儿行为,使园内逐步形成了积极响应、畅所欲言的研讨氛围。而在这种源于兴趣与生活的积极的探索中,孩子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培养了兴趣,激发了求知欲,他们不仅获得了自信、求异、尝试、发现、创造等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而且团结协作、勇于挑战等良好社会品质也在活动得到了提高。

篇10

从儿童身边的事情入手

儿童,是最富有好奇心、热衷于探索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一个群体。多年来,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科普团队,一直在思考一个博物馆行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如何让展陈动起来,改变人们对博物馆单纯展示的印象,让儿童青少年参与到博物馆展品展项中来。在自然博物馆里,“做吧”、“探索角”等活动场所正是这些思考的结果。它们为学龄前儿童和刚刚走进小学校园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学习生物知识和锻炼动手技能的空间。

随着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上网终端的流行,儿童能够接受信息的渠道不断增多。自然博物馆的科普团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趋势,并对互动科普活动作了全方位的升级,从2010年5月开始,推出了“实验乐翻天”活动,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一项综合实验观察、动手操作、知识讲授等多种教育模式的全新科普教育活动。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活动策划人员基于儿童的日常生活体验,配合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将活动主题拓展到生命科学乃至生态学的几乎所有大门类。比如,活动开展过植物主题相关课程“植物吃什么”、“谁最有营养”;微生物主题课程“酵母菌”、“身边的水”;动物主题课程“鲸是怎样呼吸的”、“小鸟过家家”;生态环境主题课程“给地球作体检”系列课程;人体主题课程“动画片的秘密――视觉暂留”,等等。“实验乐翻天”每月都会推出新的课程,“黄金周”期间则会“重播”以往的经典课程。所有的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尽可能从儿童熟悉的环境或事物中选材,让他们自己发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举例而言,以“身边的微生物――酵母菌”为主题的实验课程,就从儿童生活中常见的面包入手展开。参与活动的儿童首先观察成品面包的横切面,发现上面有很多小“气孔”的特点,然后自己动手发酵面团,通过实验总结出酵母菌适宜的生存环境及酵母菌的营养环境,并了解酵母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最后,参与活动的孩子们还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教师事先培养好的酵母菌,了解微观环境中生物的形态,从而将活动从普通的观察和动手,上升到获取科学知识的层面。

这些课程的设置,让参与活动的小朋友有可能了解生命科学的不同领域,极大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此外,自然博物馆还会结合“世界粮食日”、“世界地球日”等相关的纪念日,设置“实验乐翻天”的活动主题,以满足参与活动的儿童们对自然科学的不同需求。通过系列富有趣味性、实操性强、知识点清晰的实验课程,儿童可以自己发现自然科学知识,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为今后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启发式教学”效果超群

“实验乐翻天”的一大特色,就是活动内容和形式都非常新颖。它摆脱了传统课堂上教师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授课方式,引导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亲自观察、动手操作,充分调动他们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为了让小朋友更好地参与其中,每个主题课程的确定,授课教师都要经过知识体系的设计,实验环节的设计,实验安全性、趣味性的评估,教学模式的确定,试讲后根据学员的反馈意见再修改等步骤才能成形。

具体来说,“实验乐翻天”的每一次“课程”时长约为40分钟,与小学1节课大体相当;但这40分钟时间通常被均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里包括2~3分钟的概念讲授,和7~8分钟的动手环节。比如,在酵母菌中实验中,授课教师先会用浅显的语言给孩子们解释为什么面包会有很多气孔。然后,儿童在老师的指导下切开面包并实际观察。在下一个单元里,教师先讲解“酵母菌”如何在面包制作中发挥作用,随后,孩子们就可以亲自操作显微镜,观察培养好的酵母菌。

动手环节的实验,有些来自科普团队的创意,或者由学校实验简化而来。在活动正式举办之前,科普团队都要实际操作实验,反复修改,还会找一些小观众进行小范围的试讲,直到效果理想后才会正式开课,并通过博物馆官网和馆讯信息等渠道进行课程预告。

“实验乐翻天”大多采取小班教学模式,这项活动在每个周末和节假日开展,之前课程会在博物馆的服务台接受报名。根据活动设计,每次活动的参与人数一般控制在15~20人。这既便于孩子们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也易于控制实验的进度。这样的活动设计和课程选择,充分考虑了儿童的接受特点:他们的注意力最佳集中时间一般只有3分钟,对他们非常喜欢的内容和“玩中学”的活动形式,可以让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延长很多。

在课程结束后,博物馆工作人员会请家长认真填写反馈意见,这是“实验乐翻天”未来课程设置的重要依据。

让趣味实验向青少年扩展

目前,深受家长和孩子喜爱的“实验乐翻天”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观众群。孩子们会积极参与每期新课程,并从中收获科学新知。家长也可以在旁边观察孩子的任务进度,并在离开博物馆后,还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增进亲子关系。另外,配合自然博物馆大型临时展览的“实验乐翻天”活动“谁最有营养”、“身边的水”,还在北京电视台的多档节目中被报道,收到了普遍良好的社会反响。

不过,自然博物馆已经看到了“实验乐翻天”活动的局限性。目前,它的主要受众群是5~10岁的儿童,也就是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中低年级的群体。但随着这一代人的成长,既有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可能很快就不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因此,自然博物馆的科普团队正在琢磨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生这个年龄层的“口味”。比如说,他们可以接受更长时间的知识讲述,而且可以安排更多、更有挑战性的动手操作活动。同时,科普团队也正在思考开设“高年龄版”“实验乐翻天”,将青少年群体也纳入这项活动之中。

【专家点评】

北京自然博物馆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自2010年5月以来开展“实验乐翻天”活动,坚持每周双休日举办,累计已达200多次,获得孩子、家长的喜爱,基本达到了设计者预期的教育目标。

这一探索的可贵之处在于:第一,体现了自然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自觉地承担起更有效地进行科普教育的社会责任。第二,改变了以往博物馆以静态展陈为主的教育方式,将科普活动嵌入参观之中,尝试了展陈资源与活动资源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