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词鉴赏范文

时间:2023-03-29 00:2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李白诗词鉴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李白诗词鉴赏

篇1

一、密切关注诗歌的题目

诗歌鉴赏,首先要看的便是题目。诗歌的题目往往能够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作者

了解作者便可了解其作品主要内容、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诗恬淡平和,王维诗诗中有画,李白诗清新飘逸,杜甫诗沉郁顿挫,苏轼、辛弃疾之词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词婉约含蓄)及其意趣、主张、观点、看法等,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鉴赏诗作。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一般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介绍诗人的经历外,一般还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这对把握整首诗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准确解读诗歌的题材

一般而言,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或表现边地苦寒的生活环境,或表现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思乡诗(如张籍的《秋思》)、闺怨诗及羁旅诗则重在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妇女的离情别绪、忧愁伤感,或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四、密切关注诗歌中意象的文化积淀

古典诗歌优美的意境,离不开真实、鲜明、生动的意象。意象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把握意象,这是鉴赏诗词语言和形式、评价诗词情感和内容的基本前提。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像浮萍、飞蓬、孤雁等。这种万物因古诗文的附丽而成为某种精神象征的现象,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解读诗歌语句时一定要关注我们的文化习惯,这样才能够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诗词的语言特点是意蕴多、凝练、含蓄、富有节奏和韵律。能用来回答诗词语言特色的词语有:雄浑飘逸、沉郁顿挫、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等等。语言特色常常与作者的创作风格有关。如李白诗雄浑飘逸,王维诗清新自然,陶渊明的诗真切平淡,李商隐的诗华美绚丽,苏轼、辛弃疾的词雄浑豪放,李清照、柳永的词婉约凄清等。

六、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古典诗词中关于表达技巧的鉴赏是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要求之一。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诗词的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表现手法含描法(衬托——正衬、反衬,联想和想象,白描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象征、借代、夸张、对比、互文、比兴、双关、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篇2

所谓“三读”其实是指古诗词课堂教学中的三个主要环节:一读诗歌。理解大意;二读诗歌,揣摩情感;三读诗歌,品味鉴赏。“三读”中,“理解大意”是前提。“揣摩情感”是关键。“品味鉴赏”是目的。设计初中古诗词“三读”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想丰富初中古诗词教学的模式,大幅度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效率。现以《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的教学设计为例,将“三读”的一些具体做法总结如下,以期在与同人的切磋研讨中不断改进。

“一读诗歌。理解大意”。这一环节主要包括教者的范读和学生的自由轻声朗读。教者范读时要求学生重点注意节奏与读音。学生自由轻声朗诵时则要求他们结合注解、工具书理解诗句大意,关注作者生平。特别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学生仍然不理解的地方要相互讨论或跟老师交流。在学生充分质疑的基础上指名用现代汉语说说诗句大意。这一环节的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品味鉴赏的广度和深度。为此,一方面要通过持久的训练让学生养成借助工具书自学的习惯;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尽可能丰富诗句的内容。

“二读诗歌。揣摩情感”。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教者的指导朗诵达到目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最能流露出作者情感的词语反复诵读,如在李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学生很容易找出来的诃语有:“乱我心”、“多烦忧”、“愁更愁”、“不称意”。其次要引发学生知晓诗人所创设的情境常常饱含深情。上例中学生容易感知的情境有:“长风万里送秋雁”、“揽明月”、“抽刀断水”、“举杯销愁”、“弄扁舟”。在指导学生朗诵这些词句时要做到“授之以渔”,如听范读揣摩节奏、重音,借助想象置身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根据情感调动出相应的语气语调。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品味,在品味中诵读,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教者的引导作用,根据学情适当提供铺路搭桥的材料和方法。比如,为了帮助学生在对作者的情感揣摩中有更为透彻的了解,课前可在黑板上以时间为顺序引用李白诗歌中的三个脍炙人口的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这就为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准确把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素材,在揣摩情感的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链接思考还可让学生在进一步的品味鉴赏中提升欣赏品位。

“三读诗歌,品味鉴赏”。这一环节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来实施:一是放手让学生自主赏析,老师从旁点拨,适当引导;二是运用抽签答题的方式进行赏析,老师提示赏析的方法与技巧。第一种方法尽管更符合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相当高,如果学生不经过长期训练。具备了一定的品味鉴赏能力,一般不宜使用。当然,可以考虑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适当使用。比如课前收集所学诗歌的相关赏析文章,经过筛选整理后打印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自学。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揣摩人家鉴赏的方法,力求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这种自主赏析其实是扶持式的赏析,不过只要坚持不懈地实行下去。并辅之以与诗歌赏析相关的综合实践课,终会实现由扶到放的飞跃。笔者以为,初一、初二阶段,宜采用第二种方法,以便循序渐进地培养起学生的品味鉴赏能力。同时,抽签的方式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赏析的热情。

第二种方法成功实施的关键是精心命题,而“精心”的要旨又在于将品味鉴赏古诗词的常用方法与技巧有机地整合到命题中去。笔者在古诗词的诵读欣赏教学中,经常用于启发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诗歌的话有三句:①反复诵读这首诗,好好揣摩你认为用得好的字词,借助联想或想像说说你觉得好的理由。②你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借助联想或想像谈谈你喜欢的理由,。请你有感情地诵读一遍好吗?③这首诗在修辞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有没有值得赏赞的地方?这三句话涵盖了古诗词赏析的最常见最基本的方法与技巧:联想想象。感情诵读。关注修辞及艺术手法。

篇3

1.看标题

好的开头是文章成功的一半,诗歌的标题也是这样,一般来说从诗歌的标题可以了解诗歌的内容。比如《山居秋暝》看标题就知道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一看便知道是离别诗。一般来说诗歌的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离别诗等。

2.知人论世

关于诗人的创作风格很有必要了解并掌握,因为它有助于学生迅速弄清诗人所写的这首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另外,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也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找意象

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景物,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联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阅读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是给人愉悦还是给人凄凉,然后再做整体理解,体会意境。如王维《山居秋暝》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个句子中的“明、清、照、流”把月亮透过松树洒在地上的皎洁和泉水从石缝中流出来的清澈描绘得惟妙惟肖。

4.诵读想象

大量诵读、反复推敲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来。读的同时,一定要展开想象,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去体味作者的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5.抓诗眼

篇4

关键词:诗歌鉴赏 知人论世 想象 读诗 读己

诗歌艺术是中国文化经典中一支灿烂的奇葩。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颗明珠。面对一批不爱学习、对语文“免疫”的中职学生,作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引导现代中职生进入这缤纷灿烂的诗词胜境,通过漫步古诗苑,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丰富其情感,弘扬传统文化,培养诗意智慧,使之实现创造性的转化,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教参的单元教学说明也明确指出:古诗词有经典的文学语言、经典的文学形象和经典的表达技巧,有丰富的思想情感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古诗词鉴赏具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写作和审美能力的多重功效,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然而怎样才能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获得美的熏陶,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融为一体呢?笔者的理解是只有让学生喜欢才会让他们有阅读、探究的冲动,才能透过语言、形象了解诗人的个性、思想,从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教学中怎样才能引领学生来一次穿越,走近古人呢?笔者认为经典诗歌鉴赏课仅仅只简单粗略地介绍人物生平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孟子·万章下》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让学生了解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们的性格、思想,从而尽可能让学生真正了解甚至喜欢上其人、其作品。

一、由其人观其诗

笔者的诗歌鉴赏课主要是以“由其人观其诗,再以其诗观其人”的形式进行,借用专业的术语,即孟子所推崇的“知人论世”文学批评方法。

例如在上《将进酒》一诗时,笔者先用了约30分钟时间介绍了李白的生平与喜好。告知学生李白漫游和纵酒的喜好与他的创作风格、内容密切相关,并在穿插“酒中八仙”“采石矶”等故事中,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山水诗——《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等;告知学生李白恃才傲物、狂放不羁性格形象是与其仕途、创作分不开的,并穿插了“龙巾拭吐”“力士脱靴”等故事,师生共同回忆相关的一些政治抒情诗——《行路难》《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通过诗歌、故事的穿插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让他们对李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然后趁热打铁,让学生自读、品读、交流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理解诗歌情感变化。两课时正好完成第一步内容——“由其人观其诗”。那么如何去观其诗呢?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文艺作品的鉴赏时,举了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为例。他说:“要领会这两句诗,得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叶老在这里生动而意蕴深刻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读诗要“驱动我们的想象”。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在开篇就引导同学们闭上眼睛去想象那幅“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画面,进入到诗歌的情境中,让学生感悟到李白这样俊逸洒脱之人才能有如此大气之笔调。

二、以其诗观其人

第三课时解决第二步——“以其诗观其人”。根据诗歌内容和诗人生平,探讨以下问题:

一是诗人在诗歌中因何劝酒?古代文人与酒又总有着一种割舍不断的关联,而李白诗中的酒除了豪气外,似乎总与愁分不开,试用他的一些诗句进行说明。

二是这是些怎样的愁?诗人的愁从何而来?

三是诗人不愁就不行吗?为什么?

在课前充分查阅资料的前提下,通过一番讨论学生自然明白:李白的政治梦想与诗人的秉性、情趣、个性的人格差异太大,导致了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于是,酒成了引子,愁化作血液,狂撑起脊梁。于是,“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最后老师布置一道作业,让学生上网搜索余光中的《寻李白》,看看余光中先生笔下的李白是怎样的形象,与你脑海中的李白形象是否一致,若感兴趣再去多查资料,进一步丰富对李白的认识。

读杜甫的《登高》总会让我们产生一种痛彻心扉的疼惜之情,怎样才能让学生也产生类似的情感呢?——先知其人。因此笔者用近半节课时间重点介绍了杜甫的坎坷经历对创作的影响,并抛给学生这样一个命题:“坎坷的命运对杜甫来说究竟是幸还是不幸?”从裘马轻狂的生活到李林甫“一次野无遗贤”的“制举”而困顿长安十年,为了光耀门楣,更为了“致君尧舜上”的伟大抱负,“制举”失败后的杜甫也曾逢迎过、钻营过,但最终还是坚守了道德的防线,残酷的现实一步步把他推到了困顿生活的拐角,一个华丽的转身,一位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横空出世!而战乱的经历更是让大量的传世名篇在他浸满忧患的笔下不绝涌出。从这里,笔者也让学生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生活就没有创作的源泉。

接下来赏析《登高》,那份低沉悲怆的情感就不言而喻了,再问学生该诗如何体现沉郁顿挫的风格,为何会呈现这样的诗风,联系诗人生平经历就不难理解了。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诗歌所要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心情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所以说读诗最终是为了读人。

说到唐诗必谈李杜,而谈起宋词必提苏轼。对于这样三位标杆式的人物,笔者总会尽量让同学了解他们的生平点滴,进而争取走近人物。比如上完《念奴娇》后,笔者推荐同学们去看林语堂的《坡传》,并要求同学们阅读余秋雨的《坡突围》。《一剪梅》则是“以其诗观其人”来教学,通过词中意象走进特定人物——女词人,感受其独特性,再用《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和《武陵春》两首初中学过的词感受不同时期词人的心境,进一步了解词人。

虽然这样用时较多,但在笔者看来,这还是十分必要与值得的,哪怕一个班只有那么三两个同学能够在笔者的介绍下喜欢上这些诗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目标不就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吗?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读诗读人的过程中读出了诗歌的形象意义与情感意义,更读出了诗歌所蕴含的哲理意义,而这些对学生来说,对他们的人生无疑有着积极的借鉴和启发,岂不妙哉?李白、杜甫的经历和作品传达给我们的不正是对命运不公的一种积极的抗争吗?他们的经历不正是在向我们无声地诉说着这样的真理么?——人生的命运纵然无法把握,但在困逆中不会永远孤独。

当然,“教无定法”。经典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孙春成.给语文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5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集视频、图片、声音等于一体,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李清照《一剪梅》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一开始上课就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学生很快就会被优美的旋律所吸引,甚至那些熟悉这首流行歌曲的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小声跟着唱起来。再如,在讲授王勃的《滕王阁序》时,投影滕王阁的图片,就能激发学生对滕王阁景色的想象和阅读兴趣。再如,在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当学生聆听了豪放、雄浑的歌曲后,自然对苏轼笔下的英雄人物产生了探寻的欲望。

二、运用多媒体扩充学生自主学习材料

新课改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各种相关的素材或资料,并引导学生自己去领会文章的深意。而多媒体正好可以提供这种便利。

如在指导学生学清照的《声声慢》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南宋偏安江南的历史资料以及赵明诚去世的事情,有利于学生理解《声声慢》中所包含的国家破灭之愁,故园丧失之愁,晚年孀居之愁。在指导学生探究《将进酒》中李白的情感由豪放向狂放转变的原因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李白八年前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历史资料。

三、运用多媒体创造性整合教学内容

对语文教材进行创造性整合可以最大限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使知识点变得系统且完整,而多媒体这一信息化技术手段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

比如在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入了《李凭箜篌引》,让学生比较两首诗歌对音乐的描写有何异同。再如在讲授杜甫的《蜀相》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陆游的《书愤》,让学生比较两首诗歌在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的异同。在比较中,学生很快就发现两位诗人都提到了诸葛亮出师北伐的典故,用这一典故来抒发壮志难酬之情是两首诗歌的共同特点,但又略有不同。杜甫面对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成显得格外伤感,而陆游在年老功业未成时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利用多媒体整合教材内容的事例还有很多,如鲍照的《拟行路难》和李白的《行路难》就可以放在一起教学。两位诗人在面对森严的门阀制度时,都发出了抗争的心声,前者消极,后者乐观。

四、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吟诵古诗词

诵读是古诗词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多媒体的出现为诵读环节的开展提供了许多便利,康桥、孙道临、濮存昕、胡乐民等名家的朗诵音频或视频材料,可作为学生练习朗诵的范本。

比如在讲授李白的《将进酒》时,可以为学生播放胡乐民的朗诵视频,学生会一边欣赏一边跟着朗诵起来,为声情并茂的朗诵所吸引,为李白诗歌中所洋溢的豪情所震撼。朗读的热烈氛围营造出来后,学生都举手渴望一试,在学生尝试朗诵环节,为学生播放精心挑选的背景音乐,使他们在教学中深切感受到朗读古诗词带来的快乐。在杜甫的《兵车行》教学中,选用孙道临朗诵该诗的视频,抑扬顿挫的曲调以及投入的朗诵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需要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的使用要适合于教学内容,即使是网上下载的课件也应该带着批判性的精神进行创造性整合。色彩搭配、图片选择、音视频链接等需要精心设计,以简单、直观、实用为原则,尽可能不要妨碍到学生的思维活动。

课件容量要坚持度的把握,过多的内容设计只会加重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负担。问题的设计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多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有思考与表达的空间。多媒体的使用只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而非破坏思维活动。

教师应淡化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传统教学中教师优美的黑板字或者迷人的声音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吟诵是学生学习并体会古诗词魅力较好的方式,这是多媒体所不能取代的。

篇6

关键词古诗词诵读学习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浩如烟海的优秀文化中,古代诗词歌赋一直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无数名言佳句一:直流传至今,脍炙人口。

但是,如今的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却呈现令人担忧的局面。不少学生不知道温庭筠是何许人也,想象不出王维笔下“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画面,更体会不了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为什么现在的中学生对这些古诗词作者跌宕不羁、傲侮一世的人生,对他们“言有尽而意无穷,语言凝练却气象万千”的诗词不“感冒”呢?

通过与学生交谈可以了解到,他们对学习古诗同不太有兴趣,仅仅是因为学习上,甚至是考试上的需要而被动地接触它,学习它。究其原因。一是古诗所反映的内容、思想、情感与当代学生生活之间存在一定的客观距离;二是现在的学生比较浮躁,更喜欢直白简单的“快餐文化”,而无法静下心来学习语言隐晦、感情含蓄的古诗词;三是没有欣赏古诗词的环境,周围的同学都在看网络小说、言情小说、电视剧。自己要是看古诗词,会被同学视作“异类”、“怪物”,也少了平时与周边同学交流的“流行语汇”……种种原因形成了一种中学生不喜欢学习古诗词的氛围,致使他们学起来费力费时,更何况是理解和掌握了。

虽然中学生对于书本上的古诗词学习兴趣不大,但若问起他们王菲唱的《明月几时有》,那肯定是人尽皆知,甚至还会给你哼上几句。不仅如此,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不少歌曲用古诗词填词,更多的则是应用了古诗同的元素。如邓丽君的专辑《淡淡幽情》,直接演绎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两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众多宋代词作名家的经典作品;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三部曲”——《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则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这样的经典诗句,改编为“带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同样是词,为什么作为流行歌曲就可以脍炙人口,而出现在书本上的却让学生感到头疼呢?

首先是由于流行歌曲的歌词通俗易懂,符合现代人的口语特征,贴近现代生活。尽管现代不少歌曲的歌词创作是沿袭着古诗词创作的路子起步并发展起来的。然而,唐诗宋词与现代的流行歌曲毕竟还是不同时代的产物,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语言和内容特征,并接受不同时代标准的审视与评判。其次,歌曲能够更简明直接地表现人物的心情变化,例如《老鼠爱大米》中“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非常直接地表露了一种炙热的情感,而不像《竹枝词》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那般含蓄、深沉。再次,流行歌曲经过现代媒体的快速传播,可以做到同一时间各地都能知晓,并且进行传唱。再反复在电视、广播中播出,再难的歌词都会上口吟唱了。

由此可以发现,其实要学好古诗词,并非难事。早先的诗歌就是从劳动人民的劳动歌曲中搜集而来,而宋词原本就是从歌曲中分化出来的,其他诗歌也极具音乐性。流行歌曲是优美旋律、动感节奏、感人情怀的结合,人们觉得一首歌好听,通过不断重复,熟悉了歌词内容,理解了歌词的情感,逐渐就做到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了。学习古诗词可以借鉴歌曲的流行因素。因此,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一是反复诵读。诵读不同于背诵,诵读强调的是读,边读边理解,边理解边读。俗话说得好:“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再难的古诗词,经过反复的诵读,反复咀嚼,也能或多或少懂得它的含义,这就迈出了学习古诗词的第一步,也是重要而有效的一步。这也是流行歌曲能朗朗上口的一个重要原因——多次反复。二是深入诵读。深入诵读是要让学生读出意境。读出画面,读出作者的心声。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读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写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通。”可见,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诵读及诵读方法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诵读得法,有助于学生很快就能欣赏古诗词优美的意境,领会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受艺术的熏染,提高审美能力,从而得到美的享受与极大的快乐。古诗词这种文学形式,很多东西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靠自己边读边体会,方能理解得透彻,体会得深刻。教会学生正确诵读古诗词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教会他们理解古诗词特殊韵律和内容含义的方法。

诵读是要带节奏、韵律、平仄的。在古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古诗词的音乐之美来源于平仄的搭配、节奏的停连、韵律的悠扬,所以读起来可以做到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激情横溢。在节奏方面,训练学生学会把握古诗词的节奏形式。例如,四言句为两个音节“镰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句为3个音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做乡”;七言句为3个音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押韵则是使相关的诗句末尾的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以形成声音的回环往复,产生复沓美;声调的平仄搭配,以及双声、叠韵、叠字、叠句的恰当使用,也能求得音调的和谐美。

诵读应是带着想象的。古诗词肓简意丰,贵在含蓄,时空跌宕,跳跃腾挪,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轻风舞细柳”,之“舞”,“淡月失梅花”之“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教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在头脑中出现“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美,以及“月辉映照大地,与梅花相映成趣”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或词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的愉悦和欣赏的满足。古诗词浸润着作者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凭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漫天飞雪、千山披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个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

诵读应是带着情感的。诵读时应引导学生的情感介入,使诵读进入声情并茂的佳境。古诗词是“缘情”而作的,所以训练学生诵读时,就要把诵读技巧与对古诗词意景的体味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当时作者写诗词时的心情、情境,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使学生能较准确、充沛地表达出古诗词的意境。只要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古诗词的特有境界,探得真谛,得到启迪。比如李白写的《赠汪伦》浪漫而热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得豪迈而激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学生反复诵读这些古诗词,

从节奏韵律、画面想象、情感领会方面去诵读,体会他们的诚挚友情,古诗词还何愁难学、难掌握?

应特别注意,课堂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诵读古诗词是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的。但学生诵读古诗词不能仅限于课堂,仅限于短短的45分钟中的若干时段,因为那样学习是极其有限而被动的。每一首古诗同都是作者智慧及其人生经历的结晶,都凝聚了千年文化的积淀。因此,古诗词的学习还应该延伸到语文早读课,更要延伸到课堂之外,引导、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看、多读古诗词,让自身充分沐浴在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中,使他们的性情得到陶冶,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可在校园内定期举办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各班级先进行选拔赛。然后学校进行总决赛,决出名次并给予奖励,由此营造校园内学习古诗词乃至学习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这对建设精神文明校园大有事半功倍之效。

但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多媒体技术在古诗词教学上的运用,使得课堂知识量大大增加,丰富了古诗词教学的资源,可以把无声的平面古诗同文字转变为集图像、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但同时也造成很多教师过于依赖课件。要领略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图片展示一帮老者在花荫下聚会的场景;要聆听《雨霖铃》的朗读,只要下载一个朗读音频,放给学生听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只要按按电脑按键,程式化地演示事先做好的课件,一节课就结束了,课堂上确实热闹。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古诗词不是因你提供的图像而形象,而是要通过古诗词精炼的语言文字来激发自己的想象,在大脑中呈现相关的具体情景,这个过程和结果是因人而异的,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用课件进行展示,虽然直观、简单、省事,但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其结果只能是一千个学生一个李白——教师所展示的李白形象及某君诵读李白诗的声音。无论现代媒体多么先进。都不应该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手段;无论多好的古诗词录音朗读,都比不上教师的课堂范读和学生的课堂诵读。因为课堂范读,融入了教师个人对古诗词的理解,带上了教师的情感、表情,甚至身体语言,可以让学生更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再通过学生课堂上自己的诵读,更有助于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掌握。

篇7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

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3、诗人风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活动,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5、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我们可以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所描绘的"孤帆""远影"等意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远影"消尽,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而浓郁的绵绵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

6、表现手法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主要的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其他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学生对这些手法都应了解,以便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7、抒情方式

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细说。虽然鉴赏的文字较作文少很多,但是考生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笔先"的原则,先构思后再落笔,避免涂涂抹抹。卷面清爽,阅卷教师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无形中得到了一个较好的印象分。

表述严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严密性,无论是前后的照应,还是起、承、转、合等环节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

条理清晰,是结构方面的要求。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

篇8

一、 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

1、文体知识:

鉴赏古诗,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2、诗歌内容

不同类别的诗歌在表情达意、节奏韵律等方面各有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渊明、谢灵运、谢、孟浩然、王维、杨万里等。

咏物诗的特点是托物言志。鉴赏咏物诗,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如于谦的《石灰吟》。

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而宋代的边塞诗更多地表现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边塞诗歌的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参的《逢入京使》,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咏怀诗则是即事抒怀。往往因一事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鉴赏这类诗词,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开头以问答形式叙写眼前环境,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感慨岁月瞬息变幻,或讽刺当政者荒,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苏轼的《赤壁怀古》堪称咏史诗的典范。

3、诗人风格

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词风的缠绵悱恻;黄庭坚词风的自然流畅;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的气势雄壮;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等。

4、语言特点

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只有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才有可能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评价和鉴赏。(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5、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指导学生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传达出伤别情怀,松、竹、梅、菊象征高洁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

篇9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流行歌曲 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05

作为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之一的古诗词,为何始终不能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呢?细细分析起来,大致缘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古诗词特有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对它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以至望诗词而止步;二是现在中学古诗词教学常常变成了诗歌知识的教学,学生在沉闷的教学当中失去了对诗词学习的兴趣。

那么,我们能否尝试将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与教学难点之一的古诗词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流行歌曲人们常称之为“通俗歌曲”,而诗词则为文人所推崇,一“俗”一“雅”,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细细深究,两者之间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流行歌曲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它的创作来源生活,也表现了生活,在这一点上与“雅”文化是异曲同工的,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歌词创作也是一种文学创作,属于诗歌的范畴;二是作为人们的基本情感与对生活的态度,并不会受到时代与地域的限制,古人所经历的某些心路历程在今天同样适用,表现古人情感的诗词,同样能引起现代社会人们的共鸣,所以流行歌曲的歌词有相当一部分是改写古诗词的、借用其意象的、仿古诗词的,甚至是直接引用的;三是诗词在创作时非常讲究,有一定的严格规定,特别是格律,这就使得诗词具有极强的节奏感与音乐美,从诗词当时的流传形式来看,诗原本是吟的,词原本是唱的,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它们其实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要不怎会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一说。

前面说过,流行歌曲已经成了一种社会文化,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甚至可以说,学生对流行歌曲的熟悉程度远高过其对古诗词的了解,如何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时代优势进行教学,是值得探讨的。笔者认为,假如能在课堂教学中借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至少有以下一些优点:一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加深印象;二是通过对诗词与歌词对比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三是通过对诗词曲的赏析,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与古诗词相关联的流行歌曲其歌词创作有几种不 同的形式,也即前面说过的改写古诗词的、借用其意象的、仿古诗词的、直接引用的,针对这几种形式创作的歌曲,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不同的尝试。

一、将古诗词用现代音乐重新演绎

将古诗词用现代音乐重新演绎,是对古典佳作现代版的诠释,是当代音乐人的创新。把这些流行歌曲以多媒体形式引入到语文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以恰当的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的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开启他们的心扉,深入他们的心里,从而增强他们的感知能力,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多种感官并用,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领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这里面的典范自然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王菲那恬淡的声音似乎把我们拉回到几百年前的宋朝,看见苏轼月下独酌,思念自己的亲人。苏轼的词大多是狂放的,这首词也不例外。《水调歌头》全词基调乐观,意境豪放而宏阔,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词的上阕,苏轼引用古老的传说,幻想自己能脱离现实,飞到神话中去,但在最后发出“高处不胜寒”的感慨,觉得“何似在人间”。在词的下阕,作者开始思念自己的亲人,并转而感悟到人生的哲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他对自己的安慰。词的结尾,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期盼与对他人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流露出苏轼不与人争,自得其乐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虽然流露出一些消极思想,但积极乐观的一面是主要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的身影在学生心中渐渐明朗起来。王菲优美的歌声渐渐接近尾声,细细回味这首词,似乎苏轼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他的无奈,他的苦闷,他的豁达……

此种教学方式适合于古诗词的新课讲授。初高中教材中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岳飞的《满江红》,李叔同的《送别》等诗词均可借用歌曲进行辅助教学。

二、对歌词与古诗词进行对比欣赏

在现代歌词创作中,有许多是在古诗词原作的基础上结合人生体验大胆想象而再创新的。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学生诗词、歌曲共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歌词与古诗词的对比欣赏,把诗歌的情感内化为自我的审美情感。

如李白的《宣州谢x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事多烦忧”和黄安的歌曲《新鸳鸯蝴蝶梦》中的“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又有所不同,前者一“弃”一“乱”蕴寓着诗人往昔岁月中的多少坎坷、愤懑与不平,又牵动着诗人几多济世忧国的痛苦、无奈与忧愁,而后者则诉尽了情感失落后之忧郁;同是一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前者着力展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后者则更侧重于情感的无力解脱。通过对比欣赏,学生很快便会发现: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中诵读歌词与李白的诗,虽都能表现出两者相似的忧伤,却不能表达出李白诗中那种无法实现政治抱负,只得放浪于江湖之上,超脱现实世界,以排遣无穷尽的烦忧、激愤和无奈。

此种教学方式可作为古诗词的对比欣赏课。初高中教材中杜牧的《山行》(毛宁演唱的《白云深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李进演唱的《巴山夜雨》)、《诗经》里的《蒹葭》(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等都可采用此教学方法。相比较而言,歌词内在的意蕴与作者的才气略逊一筹。

三、借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中的意象以今析古

现代流行歌曲的创作也常常巧借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典故、意象来表现其主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中的意象,以今析古,提高他们的兴趣与赏析能力。

如“梅”只是自然界中一个纯客观的物象,它却逐渐成为华夏之邦人化自然的组成部分,成为诗人某些特定情感的信息载体。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现代歌曲的歌词创作中就常借用这一意象。可先让学生通过歌曲《一剪梅》(题目就借用了古词牌名)了解梅的高洁品格:倔强、坚韧、百折不挠,再让学生赏析与梅相关联的诗词。如陆游的《梅花绝句》“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等。

此种教学方式适合于课外诗词的鉴赏课,特别是高三复习备考时,既可提高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又能舒缓学生考前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四、模仿古诗词

有不少流行歌曲的词作者,他们的古文化功底相当深厚,从词曲上模仿古诗词的笔法曲调谱写而成的歌曲,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古雅之中透露着现代气息,何不让有能力的学生多去品鉴、模仿?

如屠洪刚的《孔雀东南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木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许冠杰的《沉默是金》(夜风凛凛,独回望,旧事前尘……),周杰伦的《发如雪》(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

篇10

【关键词】教材目标指向 教学定位 教学策略 目标预设与教材处理

“高中新课改,亮点在选修课,难点在选修课,突破点也在选修课。”早在06年我省刚进入新课程的第二年,面对选修课程步入高中的教学,有人就这样说过。新课程实施已几年了,但目前对选修教材的教学似乎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目前选修教材教学存在几种状况:一是将选修教材的教学完全等同于必修教材的教学,二是部分地仿照高校选修课教学,三是按照高考总复习的要求安排选修教学,四是根据现行高考要求而舍弃部分选修内容。如果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设置选修课程的角度来看,我以为其实这些都步入了选修教学的误区。

那么,从课程设置到教学方法,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就很值得我们思考了。我们能想到的是必修课应更多地偏重于语文基础知识,是大面积撒网;选修课应偏重于思想情感的培养,是通过几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形成较为鲜明的“经典”意识,从而对祖国和世界的传统文化形成某种或某些情结,这样的情结在其以后的人生中会成为其思想情感发展的重要基地。必修与选修之间的理想关系应该是:必修是选修的基础,选修是必修的发展;必修是普及,选修是提高。这里我想以各学校选修比较普遍的一门选修课《唐诗宋词选读》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与体会,不拘浅陋,就教于同仁。

一、教材目标指向及其定位

五个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是受到学生欢迎程度较高的模块教材之一,同时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上的瑰宝,有很厚重的文化积淀,如何开展好《唐诗宋词赏析》选修课的教学就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目前《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的现状

如前所说,选修教材是新课改的标志物,是新课改的试金石。所以,能否用好选修教材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而目前对《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几年下来,就笔者所了解的情况,可谓是乱象横生,各行其是。主要有这样一些现象:

1、按照诗歌的内容题材重新组合,美其名曰“自主创新”。

按照诗歌的表现内容来分,常见古诗一般有以下几种:咏物诗、山水诗、民生诗、边塞诗、怀古诗、惜别送别诗、思乡怀远诗。有的学校把《唐诗宋词选读》的编排序列打乱,依照类别重新组织,实施教学。如“惜别送别诗”专题:《春夜别友人》、《送魏万之京》、《梦游天姥吟留别》、《送友人》、《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踏莎行》(候馆梅残)……;“思乡诗”专题:《春江花月夜》、《旅夜书怀》、《商山早行》、《长安晚秋》、《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咏物诗”专题:《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以上分类,实在有些牵强。比如,《春江花月夜》究竟该归入哪一类,历来有不同见解。这里将之定位为“思乡诗”有其道理(诗的最后八句写的是游子思归),但闻一多先生称它为“宫体诗”(宫体诗可视为闺怨诗);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咏物诗”(摹江描月何其神似)。再者,上述的七分法也是不够全面的。如辛弃疾的诗歌,内容包罗万象,表现方式多样,若用七分法来分类显然有些狭隘。如《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和《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两首诗,忧国伤时,抒写人生抱负,其咏物写景、抒情说理兼备,假若作硬性划分,“龙腾虎掷”的稼轩词风就难免受到损害,所以,这种归类法教学是不科学的。

2、按照诗歌的知识点另起炉灶,美其名曰“贴近高考”。

不少教师依据我省《考试说明》的表述,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以专项训练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教学时分四个专项,包括“把握形象的训练”“感知意象的训练”“品味语言的训练”“鉴赏技巧的训练”。如“把握形象的训练”下列五个子项,分别是豪放洒脱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鉴赏技巧的训练”分解出三个分支: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训练”更是被细化为“借景抒情篇”“托物言志篇”“对比烘托篇”“比兴象征篇”“化用典故篇”“联想想象篇”“虚实结合篇”等;其中“托物言志篇”收录了《滕王阁》、《西塞山怀古》、《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卜算子》(驿外断桥边)等诗歌。这实际是标准的高考考点专项训练!

教者说,他们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与其面面俱到,何不抽取一端!其理由是,知识点教学定位准确,能够凸显诗歌的主要价值。这样教学,学生可以习得诗歌的鉴赏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强化应试能力。然而,专项训练“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学生被眼前极其细微的事物蒙蔽,看不到诗歌的整体和本质;更为致命的是,一味从应试的功利角度出发,有可能削弱学生欣赏古典诗歌的热情。

3、按照教材上的习题组织教学,美其名曰“利用资源”。

《唐诗宋词选读》在每一个专题后都设计了“品读与探究题”,以供学生在学完诗歌后深化理解,整合知识,培养能力。然而,有些教师却舍本逐末,就地取材,以思考题应对选读。如《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的“品读与探究”有四道题,它们是:

诵读《望月怀远》,说说诗人是如何扣住“望”和“怀”来写景抒情的。

《送魏万之京》以长于炼句而为后人称道,请从叙事、抒情、写景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说说该诗的炼句之妙。

诵读《与诸子登岘山》,想一想,为什么羊公碑叫“堕泪碑”?诗人为什么读羊公碑而落泪?

诵读《山居秋暝》,想一想,诗人是如何从视与听、动与静的角度表现“空”、“静”之美的?

这四道题分别对应该专题内的四首诗,训练点有诗歌内容主旨方面的,有表达方式方面的,还有表现手法方面的。这些练习题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能有效地发挥辅读作用,当然不能弃置不用。可是它们的功能,也仅仅在于帮助教师提炼教材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要点。只有将课文和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算是用好了教材。

4.大搞特行研究性学习,美其名曰“紧跟新课标”。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标强调的重点之一,研究性学习探得深、探得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合作协商精神。对唐诗宋词进行探究性学习也是诗歌教学的应有之义。

基于此,有的学校设计了一些研究性学习课题,如:

(1)探究李白诗中的月亮意象的不同意蕴。

(2)刘禹锡的怀古诗如《西塞山怀古》《石头城》《乌衣巷》等,语言浅显而意蕴深厚。请收集相关资料,以“刘禹锡的历史情怀”为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3)李商隐的无题诗迷离隐约,有政治寄托说和纯写恋情说等不同解释,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和《锦瑟》等。请以“李商隐的无题诗”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毋庸讳言,这种探究性学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妄图以区区几个研究性课题来学习《唐诗宋词选读》,显然是捉襟见肘的,也是必然会失败的。

一门学生喜欢的课程的开设如果以学生深恶痛绝为结局,是非常可悲的。假如因此而导致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拒绝,教师罪莫大焉。追根溯源,我们想要有好的结果,就有必要对开设此课程的目标预设原理进行一下分析。

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省教科研究院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写)对“诗歌选修”的课程目标是这样表述的: 1.培养鉴赏诗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2.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歌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4.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诗歌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

很明显,上述四种诗歌教学策略并不能完成这些课程目标。

从教材内容结构体系看:《唐诗宋词选读》根据新课标精神和中学审美教育的需要,结合篇幅,时代,作者等诸多因素,精选了唐诗31首,宋词32首(其中39首精读,24首自读),分12个专题。从结构体系看,是按照诗歌发展史的顺序编辑的,这一点,教师必须搞清楚。可见,培养高中学生树立诗歌史观,是编者的目的之一。假若重组另构,无异于暴殄天物。

(二)《唐诗宋词选读》的课程目标指向

《唐诗宋词选读》既不同于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也区别于大学阶段的唐诗宋词》选修教学。

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共有三个板块,一个是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中的“千古江山”(怀古词两首),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中的“诗从肺腑出”(唐诗一组)与“词别是一家”(宋词一组).与《唐诗宋词选读》相比,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歌数量少,难度略小,教学要求低,系统性也较弱,而且其人文内涵都指向每个专题的人文主题。而大学阶段的《唐诗宋词》选修则更多地带有研究的色彩。

《唐诗宋词选读》大体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突出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代表中国古代诗歌思想艺术最高水平的诗词大家,纵横交错进行编排;重视诗词自身的体类特征和鉴赏规律,设计鉴赏活动中隐含若干种基本的鉴赏技巧和角度,如创意,构思,意境,意象,语言等,有助于学生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重视对诗词作品的多元解读,致力于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具体的鉴赏方法的指导,如:知人论世,洞察本事,考析词意,疏通章句,草蛇灰线,搜寻意脉,以意逆志,进入意境,注意寄托,言外求志,比较鉴别,品第高下,善于见异。

(三)教学策略的定位

那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到底该如何实施教学呢?

首先要注重挖掘内涵,传承文化。按照王荣生教授的理论,《唐诗宋词选读》应定位于“定篇”。学习的目的是熟知经典,而非做题能力。了解和欣赏作品,本身就是目的。而环绕着该选文的所有教材内容,都服务于了解和欣赏的目的。如朱自清先生所言:“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朱自清选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与之相适应,该教材在前言中就明确指出,“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过程。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你可以欣赏它的‘语言美’,也可以赏析它的‘技巧美’……”徜徉在唐诗宋词这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里,我们要能体会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羁精神,感受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者光辉,倾听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高歌,聆听到“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浅斟低唱……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折射出唐诗丰盛热烈的光彩;小桥流水,杏花春雨,渗透着宋词沁人心脾的韵味。

其次要抓住重点,适当拓展。从整体着眼,理清诗史的线索,固然必要,但更要注意抓住这根线上几颗璀璨的珍珠――李杜苏辛。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要结合《蜀道难》《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解读《兵车行》要联系《石壕吏》《新婚别》,体味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须探究章氏原词《水龙吟》,鉴赏稼轩词不得不延引《白雨斋词话》和《艺概》。

二、教学目标预设与教材处理

(一)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风貌

尽可能让学生全面了解唐宋诗词的风貌,是《唐诗宋词选读》学习的预设目标之一。学生都知道一代有一代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学教师也不作过多说明,这样学生就会误认为一代只有一种文学。他们不知道宋诗也很好,明清戏剧也很出色。《唐诗宋词赏析》偏向于唐诗、宋词,其中有一个专题是唐五代词,没有宋诗。在教学中,我觉得有必要适当加入一定的唐词和宋诗。

首先,词诞生于唐五代,那么唐代的词就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教材中属于唐代的词人只有温庭筠和韦庄,显然不能代表整个唐代。我们可以介绍第一代词人李白的《菩萨蛮》和《忆秦娥》。张志和、刘禹锡、白居易等继李白后的第二代词人,他们的《竹枝词》,《杨柳枝》,《浪淘沙》,《长相思》脱颖而出,点缀出了一幅唐代美词的画卷。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需归。”刘禹锡的“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白居易的“卞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这些词都体现出唐人素来爱清闲生活的雅志,也是唐代词经典。

宋诗的造诣很高,宋诗的选取是文坛上一个热门话题,文学研究是避也避不开的。比如学术界对钱钟书的《宋诗选注》的选目问题议论颇多。钱先生自己说过:“这部选本不很好;由于种种缘因,我以为可选的诗往往不能选进去,而我以为不必选的诗倒选进去了。”(《模糊的铜镜》)宋诗选取的聚讼纷纭,至少说明宋诗不可遗忘。讲唐诗时可以选宋诗比较,讲宋词时也可以选宋诗。比如讲到苏轼,可以将他的诗词做个比较,他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除了出自词,还有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等名句来自于他的诗,不可不提。这些当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利用网络等工具去查寻,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诗词。

(二)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个性

《唐诗宋词选读》在选材上尽可能全面,避免争议。这样注意了共性,就缺少了个性。在现阶段唐宋诗词研究上,一些绕不过去的大山,我们一定要学;一些可以绕过去的小山,不妨有选择带着学生走走,可能会别有一番韵味。杜甫、李白、苏轼、辛弃疾一定要学,《唐诗宋词选读》单独设了专题。然而,另外一些诗人、词人也颇受学生欢迎,作品也颇有韵味,教材也没有选。在学习宋词中,我就曾专门和学生研习了蒋捷的词。“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些读来使人凄然的句子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种子。

教材在某一诗人的作品专题中也注重全面,然而学生有时只会对其中某种风格或形式的诗歌感兴趣。比如学生不喜欢杜甫的古体诗,喜欢他的七律。在学到辛弃疾的词时,学生对《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很感兴趣,觉得这首词表现了有点幽默但又有愤慨。其实辛弃疾有很多这样的作品,我就介绍《菩萨蛮・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卜算子・千古李将军》等作品给学生,学生既有兴趣,也了解辛弃疾的另一面。对于教材中学生并不感兴趣,舍去也无伤大体的作品可以大胆舍去不学。

(三)教学中注意对高考能力的渗透